CN101313358A - 光盘及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及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3358A
CN101313358A CNA2006800436461A CN200680043646A CN101313358A CN 101313358 A CN101313358 A CN 101313358A CN A2006800436461 A CNA2006800436461 A CN A2006800436461A CN 200680043646 A CN200680043646 A CN 200680043646A CN 101313358 A CN101313358 A CN 1013133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parameter group
value
optical disc
information lev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4364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3358B (zh
Inventor
佐藤孝广
岛本武史
渡边克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133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33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33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33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7Arrangement of the information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form of tracks, actual track shape, e.g. wobbled, or cross-section, e.g. v-shaped; Sequ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s, e.g. sectoring or header formats within a track
    • G11B7/00736Auxiliary data, e.g. lead-in, lead-out, Power Calibration Area [PCA], Burst Cutting Area [BCA], contro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Methods and circuits for servo offset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9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or focus plane for the purpose of maintaining alignment of the light beam relative to the record carrier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to compensate for surface irregularities of the latter or for track following
    • G11B7/0945Methods for initialising servos, start-up sequen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92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 G11B7/13925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eam wavefront, e.g. for correction of aberration active, e.g. controlled by electrical or mechanical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2007/000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 G11B2007/0009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 G11B2007/0013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tructure or type of the carrier for carriers having data stored in three dimensions, e.g. volume storage for carriers having multiple discrete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一种光盘装置,能够对具备包含第1信息层(L0)及第2信息层(L1)在内的多个信息层的光盘,执行数据的记录及再现中的至少一个,具备:物镜,该物镜对光束进行聚焦;透镜促动器,该透镜促动器驱动物镜;受光部,该受光部接收光盘反射的光束,变换成电气信号;和控制部,该控制部在启动时决定为了从第1信息层读出数据而设定的第1参数组及为了从第2信息层读出数据而设定的第2参数组的值,控制部,在启动时,决定第1参数组的值,而且使用表示以前启动时设定的第1参数组的值和以前启动时设定的第2参数组的值的相互关系的相关信息及本次启动时决定的第1参数组的值,来决定第2参数组的值。

Description

光盘及光盘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对于圆盘状的信息载体(以下称作“光盘”)至少进行数据的记录及再现光盘记录的数据的中的一个的光盘装置。本发明特别涉及能够对于具备多个信息层的光盘执行迅速的启动处理的光盘装置及该光盘装置使用的光盘。
背景技术
[0002]
向旋转的光盘照射比较弱的一定光量的光束,检出被光盘调制的反射光后,再现光盘记录的数据。
[0003]
在再现专用的光盘中,在光盘制造阶段,预先螺旋状地记录由坑构成的信息。与此不同,在可以改写的光盘中,在形成具有螺旋状的岛或槽的轨道的基材表面,通过蒸镀等方法,光学性地堆积可以记录/再现数据的记录材料膜。在可以改写的光盘上记录数据时,向光盘照射按照应该记录的数据调制了光量的光束,以便使记录材料膜的特性局部性地变化,从而进行数据的写入。
[0004]
此外,坑的深度、轨道的深度以及记录材料膜的厚度,与光盘基材的厚度相比,非常小。因此,在光盘中记录数据的部分,构成二维性的面,有时被人们称作“记录面”。在本说明书中,考虑到这种记录面深度方向上也具有物理性的大小,所以取代“记录面”这一术语,而使用“信息层”这一术语。一般的光盘,至少具有一个这种信息层。此外,在现实中,一个这种信息层可以包含相变化材料层及反射层等多个层。
[0005]
在可以记录的光盘上记录数据时,或者再现这种光盘记录的数据时,光束需要在信息层中的目标轨道上始终成为规定的聚焦状态。因此,需要进行“聚焦控制”及“跟踪控制”。“聚焦控制”,是在信息记录面的法线方向上,控制物镜的位置,以便使光束的焦点位置始终位于信息层上。而所谓“跟踪控制”,是在光盘的半径方向(以下称作“盘径方向”)上,控制物镜的位置,以便使光束的光点位于规定的轨道上。
[0006]
在现有技术中,作为高密度·大容量的光盘,DVD(Digital VersatileDisc)-ROM、DVD-RAM、DVD-RW、DVD-R、DVD+RW、DVD+R等光盘元件被广泛使用。另外,CD(Compact Disc)如今也得到普及。现在,正在推进比这些光盘更加高密度化·大容量化的蓝激光盘(BLU-ray Disc;BD)等下一代的光盘的开发·实用化。
[0007]
这些光盘,按照其种类,具有不同的多种多样的物理性的结构。例如轨道的物理性的结构、轨道间距、信息层的深度(从光盘的光射入侧表面到信息层的距离)等,有各种不同。这样,为了从物理性的结构不同的多种光盘中适当地读出数据,或者写入数据,需要使用具有与光盘的种类对应的开口数(NA)的光学系统,将适当的波长的光束,照射到光盘的信息层上。
[0008]
近几年来,作为大容量的记录介质,在厚度方向上具有2层的信息层的光盘问世,与这种光盘对应的光盘装置广泛地出现在市场上。
[0009]
为了进行光盘的记录·再现而必要的伺服控制·信号的最佳的状态,随着各光盘装置及光盘的特性的离差、进行记录·再现之际的温度条件等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在进行光盘的信息层的记录·再现之际,需要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被称作“启动处理”的伺服控制·信号的初期调整。
[0010]
进行启动处理后,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进行光盘的信息层的记录·再现。可是,信息层的数量增加后,就要按照各信息层进行初期调整,所以存在着启动处理所需的时间增大,到可以进行实际的记录·再现动作为止的用户的等待时间增大的课题。
[0011]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图23是表示专利文献1公开的2层光盘的启动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在图23中,只表示出启动处理的步骤中与调整特别有关的项目,盘电动机的ON及聚焦控制的ON等的时刻,是任意的可以设定的时刻。
[0012]
在图23的步骤701中,实施第1信息层的调整。在步骤702中,进行从第1信息层向第2信息层的聚焦跳跃式变更处理。在步骤703中,将第1信息层的调整结果,作为第2信息层的调整的初始值设定。在步骤704中,将在步骤703中设定的值,作为初始值,实施第2信息层的调整,结束启动处理。
[0013]
采用以上的启动步骤后,在不依赖信息层的特性的调整中,第1信息层的调整结果和第2信息层的调整结果成为接近的值,所以将第1信息层的调整结果作为初始值,进行第2信息层的调整。其结果,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第2信息层的调整。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1-319332号公报
[0014]
可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通过调整求出不依赖各信息层的特性的记录再现的参数时,存在着直到获得最佳的调整结果为止的调整时间长的问题。适当地选择调整的初始值时,虽然能够看到调整的收敛时间的缩短效果,但是由于调整处理的内容本身不变,所以调整时间的缩短效果并不充分。
发明内容
[001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进行具备层叠的多个信息层的光盘的各信息层的再现及记录中的某一个的光盘装置,该光盘装置能够在装置的电源接通后短时间内完成启动,迅速开始再现或记录动作。
[0016]
本发明的光盘装置,是能够对具备包含第1信息层及第2信息层的多个信息层的光盘,执行数据的记录及再现中的至少一个的光盘装置,具备物镜(该物镜对光束进行聚焦)、透镜促动器(该透镜促动器驱动所述物镜)、受光部(该受光部接收所述光盘反射的光束,变换成电气信号)和控制部(该控制部在启动时决定为了从所述第1信息层读出数据而设定的第1参数组及为了从所述第2信息层读出数据而设定的第2参数组的值);所述控制部,在启动时,决定所述第1参数组的值,而且使用表示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组的值和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2参数组的值的相互关系的相关信息及这次启动时决定的所述第1参数组的值,决定第2参数组的值。
[0017]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相关信息,是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组的值和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2参数组的值的差分。
[0018]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部,从所述光盘的所述第1信息层取得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组及第2参数组的值。
[0019]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具备存储器,该存储器将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组及第2参数组的值与所述光盘的光盘ID信息关联后存放;所述控制部,在这次启动时,决定所述第1参数组的值后,从所述光盘的第1信息层读出光盘ID信息,从所述存储器取得与该光盘ID信息关联的所述第1参数组及第2参数组的值。
[0020]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参数组,在从所述第1信息层再现数据时,包含规定所述第1信息层上的光束的聚焦状态的参数;所述第2参数组,在从所述第2信息层再现数据时,包含规定所述第2信息层上的光束的聚焦状态的参数。
[0021]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参数组,包含规定所述第1信息层上的所述光束的球面象差修正量的信息;所述第2参数组,包含规定所述第2信息层上的所述光束的球面象差修正量的信息。
[0022]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参数组,包含表示所述第1信息层的俯仰或偏心的信息;所述第2参数组,包含表示所述第2信息层的俯仰或偏心的信息。
[0023]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部,在启动时,决定所述第2参数组的值时,根据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组的值,判定是否利用所述相关信息。
[0024]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组,包含表示以前启动时的温度的温度信息。
[0025]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不利用所述相关信息时,将所述光束实际照射所述光盘的第2信息层,决定所述第2参数组的值。
[0026]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在启动时,不能取得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组及第2参数组的值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光束实际照射所述光盘的第2信息层,决定所述第2参数组的值。
[0027]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在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组及第2参数组的值被所述光盘的第1信息层记录,进行该设定的装置和该光盘装置不同时,所述控制部,修正所述相关信息后使用。
[0028]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部,从所述光盘中取得特定所述光盘记录了被所述光盘的第1信息层记录的所述第1参数组的值及所述第2参数组的值的光盘装置的装置ID,根据所述装置ID,修正所述相关信息。
[0029]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部,将这次启动时决定的所述第1及第2参数组的值,记录到所述光盘的第1信息层。
[0030]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部,将这次启动时决定的所述第1及第2参数组的值,修正成为其它的光盘装置能够利用后,记录到所述光盘的第1信息层。
[0031]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部,将这次启动时决定的所述第1及第2参数组的值,和旨在特定该光盘装置的装置ID一起,记录到所述光盘的第1信息层。
[0032]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具备存储器,该存储器将所述第1及第2参数组的值,与特定对应的光盘的光盘ID关联后记录;
所述控制部,将这次启动时决定的所述第1及第2参数组的值,与所述光盘的光盘ID关联后,记录到所述存储器中。
[0033]
本发明的光盘,是具备包含第1信息层及第2信息层的多个信息层的光盘,所述第1信息层,记录着为了从所述第1信息层读出数据而设定的第1参数组及为了从所述第2信息层读出数据而设定的第2参数组的值。
[0034]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参数组,包含规定所述第1信息层上的所述光束的球面象差修正量的信息;所述第2参数组,包含规定所述第2信息层上的所述光束的球面象差修正量的信息。
[0035]
在理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1参数组及第2参数组的值,在出厂时已经被记录。
[0036]
采用本发明后,能够在对具备多个信息层的光盘进行记录·再现的光盘装置中,缩短到可以记录或再现为止的启动时间,缩短用户的等待时间。因此,在能够防止错过节目及丧失摄影时间等的同时,还具有提高容易使用的程度的效果。进而,今后具有3层、4层的信息层的光盘问世后,缩短启动时间的效果将更加显著。
附图说明
[0037]
图1是表示装入光盘装置的光盘201和物镜202之间的简要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具备多个信息层的光盘201的结构的剖面图。
图3(a)是表示产生球面象差的状态的图形,(b)是表示修正了球面象差的状态的图形。
图4(a)是表示到光盘201的表面相对较浅的位置的信息层上球面象差最小化的样态的图形,(b)表示出光盘201的表面相对较深的位置的信息层上球面象差最小化的样态的图形。
图5(a)及(b)表示为了进行象差修正而向光轴方向移动了的象差修正透镜262的图形,(c)是表示象差修正透镜262的位置和球面象差最小化的信息层的深度的关系的图形。
图6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进行的启动处理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7是为了讲述聚焦位置(FBAL)及球面象差位置(BE)的最佳化的步骤而绘制的图形。
图8是表示聚焦位置(FBAL)及球面象差位置(BE)和跟踪误差信号(TE信号)的振幅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进行的启动处理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光盘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有效的Drive Area信息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1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启动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没有记录有效的Drive Area信息112的光盘的启动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球面象差修正位置(BE)的粗调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聚焦位置(FBAL)/球面象差修正位置(BE)的精调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7A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记录了有效的Drive Area信息112的光盘的启动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7B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记录了有效的Drive Area信息112的光盘的启动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8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图形。
图19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利用光盘装置进行的启动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20(a)~(d)是示意性地表示具备以不均匀的间隔层叠的2层信息层的光盘的结构的剖面图和俯仰的半径位置依赖性的表格。
图21A是表示在不同的光盘装置之间,使用同一个光盘的形态的图形。
图21B是表示在不同的光盘装置之间,使用同一个光盘的其它形态的图形。
图22是表示采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的启动处理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专利文献1的光盘装置进行的光盘的启动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0038]
图中:22-光束;101-Blu-ray Disc Rewritable Format;102-Lead-in Zone(Layer0);103-Data Zone(Layer0);104-Outer Zone;105-Data Zone(Layer1);106-Lead-out Zone(Layer1);107-盘信息区域;108-OPC区域;109-Drive Area;110-DMA区域;111-无效的DriveArea信息;112-有效的Drive Area信息;113-DDS信息;114-无效的DFL信息;115-有效的DFL信息;116-装置识别信息;117-调整参数(Layer0);118-调整结果确认信息(Layer0);119-调整参数(Layer1);120-调整结果确认信息(Layer1);121、122-预备区域;200-光盘装置;201-光盘;202-物镜;203-促动器;204-球面象差位置调整部;205-受光部;206-促动器驱动部;207-;208-聚焦误差生成部;209-跟踪误差生成部;210-信号再现部;211-数据再现部;212-伺服控制部;213-系统控制部;214-盘电动机;215-光拾波器;216-调整参数处理部;217-激光器光源;218-记录部;260-象差修正部;301-;302-;303-FBAL/BE精调的结果,FBAL值(Layer0);304-FBAL/BE精调的结果,球面象差修正位置(Layer0);305-FBAL/BE精调的结果,FBAL值(Layer1);306-FBAL/BE精调的结果,球面象差修正位置(Layer1);307-FBAL/BE精调时温度(Layer0);308-FBAL/BE精调时温度(Layer1)。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本发明的光盘,是具备包含第1信息层及第2信息层的多个信息层的光盘(多层光盘),在第1信息层中设置着“参数组存放区域”。该参数组存放区域,存放着为了从第1信息层读出数据而在启动时设定的第1参数组的值及为了从第2信息层读出数据而在启动时设定的第2参数组的值。第1参数组,代表性地包含从第1信息层再现数据时,规定第1信息层上的光束的聚焦状态的参数;第2参数组,同样包含从第2信息层再现数据时,规定所述第2信息层上的光束的聚焦状态的参数。
[0040]
规定各信息层上的光束的聚焦状态的“参数”,是为了使成为记录·再现的对象的信息层(目的信息层)中的光束的聚焦状态最佳化而必要的信息,例如是表示光拾波器内的物镜的位置的数值等。
[0041]
下面,讲述为了使光束的聚焦状态最佳化而必要的信息。
[0042]
首先,参照图1。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一般的光盘201和物镜202的配置关系的立体图。被物镜202聚焦的光束22,从光盘201的光射入侧面照射光盘内部的信息层,在信息层上形成光束的光点。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光盘201的一个例子,如图2所示,具备在到光射入侧面201a相对较深的位置设置的第1信息层(L0层)和在相对较浅的位置设置的第2信息层(L1层),所以为了将光束22适当地聚焦到成为记录·再现的对象的信息层(L0层或L1层)上,必须适当地调整物镜202的光轴方向位置及对于信息面而言的光轴的倾斜角度。
[0043]
在上述各种光盘中,特别是在BD中,由于使用开口数(NA)较高的物镜对光束进行聚焦,所以信号的再现品质容易受“球面象差”的影响。为了使该球面象差最小化,在与BD对应的光盘装置中,在旨在用光束照射BD的光源(未图示)和物镜202之间,设置修正球面象差的机构(球面象差修正部)。
[0044]
球面象差,如图3(a)所示,是在通过物镜202的中心部和通过物镜202的周边部的光线之间,焦点的位置沿着光轴方向错开的现象,有时将错开的大小本身称作“球面象差”。球面象差随着光束波长、物镜的开口数(NA)、光盘的透过层厚(从光盘表面到信息层的距离)变化。特别是与开口数息息相关,球面象差与NA的四次方成正比地变化。因此,在使用开口数(NA)比DVD及CD大的物镜的BD中,球面象差特别容易变大,所以必须减少。
[0045]
此外,本说明书中的“透过层厚”这一术语,如前所述,是指从光盘的光射入侧表面(以下称作“光盘表面”)到信息层的距离,换言之是指“到光盘表面的信息层记录层的深度”。具备1层的信息层的单层BD时,由于信息层被厚度为0.1mm(大约100μm)的保护层覆盖,所以“透过层厚”可以唯一性地确定,其大小为0.1mm。具备2层的信息层的2层BD时,在到光盘表面较远的信息层(L0层)上,设置厚度大约为25μm的光透过层,在该光透过层上,设置信息层(L1层)。该L1层被厚度大约为75μm的其它光透过层(保护层)覆盖。因此,在2层BD中,着眼于L0层时的“透过层厚”,大约100μm,而着眼于L1层时的“透过层厚”,则大约70μm。
[0046]
球面象差的大小,即使是根据相同的BD标准制造的光盘,其透过层厚也不相同,或者光束的光轴对于信息层而言的倾斜(俯仰)变化。因此,需要在启动时,按照装入光盘装置的光盘控制球面象差修正部260,以便使球面象差最小化。图3(b)示意性地表示出球面象差基本上被球面象差修正部260完全修正的状态。
[0047]
图4(a)表示出到光盘201的表面相对较浅的位置的信息层上球面象差最小化的样态,图4(b)表示出到光盘201的表面相对较深的位置的信息层上球面象差最小化的样态。这样,从光盘的表面到信息层的距离变化后,需要利用球面象差修正部260的作用,调整射入物镜202的光束的发散度,从而使信息层上的球面象差最小化。
[0048]
为了调整射入物镜202的光束的发散度,球面象差修正部260例如具备图5(a)、(b)所示的象差修正透镜262,使其光轴方向变化后,能够使光束的发散度变化,最终调节信息层上的球面象差。
[0049]
在图5(a)所示的状态中,使象差修正透镜262离开物镜202后,在位于光盘的较深的位置的L0层上,将球面象差最小化。另一方面,在图5(b)所示的状态中,使象差修正透镜262靠近物镜202后,在位于光盘的较浅的位置的L1层上,将球面象差最小化。
[0050]
如图5(c)所示,控制象差修正透镜262的位置后,能够使球面象差最小化的信息层的深度变化。对于驱动中心而言,在到物镜202为1.66mm的较远的位置放置象差修正透镜262时,能够在L0层上将球面象差最小化。另一方面,对于驱动中心而言,在到物镜202为1.11mm的较近的位置放置象差修正透镜262时,能够在L1层上将球面象差最小化。
[0051]
在这里,有时将从光盘的表面到L0层的距离(深度),表述为“透过层厚100μm”;将从光盘的表面到L1层的距离(深度),表述为“透过层厚75μm”。这样,使光束的焦点位于L1层时,不仅需要调整物镜202的光轴方向位置,而且还必须使象差修正透镜262从驱动中心向物镜侧移动1.11mm,以便进行适合透过层厚75μm的象差修正。而且,使光束的焦点从L1层移动到L0层时,在调整物镜202的光轴方向位置的同时,还要使象差修正透镜262对于驱动中心而言移动到离物镜202的距离为1.66mm处,以便进行适合透过层厚100μm的象差修正。这时,如果仅仅调节物镜202的位置,不适当地进行象差修正,聚焦到L0层的光束的球面象差就要变大。
[0052]
这样在BD中,不仅需要调整物镜的位置,以便进光束的聚焦点位于目的信息层上,而且还要调整象差修正透镜262的位置,以便使该信息层的象差修正最小化。
[0053]
另一方面,接通聚焦伺服控制时,为了使光束的聚焦点位于目的信息层上,而执行伺服控制,从而将聚焦误差信号中的S字形特性曲线的振幅接近于零。这时,将从零交点(S字形特性曲线的振幅不是完全成为零的位置)位移规定距离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地进行伺服控制后,能够实现相对优异的信号再现品质。将这样地使光束的焦点位置与从S字形特性曲线的零交点位移的位置吻合,称作“散焦”。将规定该“散焦”的程度的数值,称作“聚焦参数”。变更聚焦参数的大小后,目的信息层上的光束的聚焦状态就要变化。在本说明书中,将散焦的程度,称作“聚焦位置”,有时仅用“FBAL”表示。
[0054]
此外,如前所述,由于象差修正透镜具有扩大光束的功能(光束扩张功能),所以有时用“BE”简略地表示“球面象差修正位置”或“球面象差修正量”。
[0055]
在上述例子中,聚焦位置(FBAL)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BE),成为规定光束的聚焦状态的重要参数。
[0056]
另外,由于对于信息层而言的光束的射入角度,不仅产生球面象差,而且还产生慧形象差,所以还需要适当调整物镜202的光轴的朝向,以便使光束垂直地射入信息层。物镜202的光轴的角度,和物镜202的光轴方向位置同样,能够利用改变给予透镜促动器的2个聚焦线圈的驱动信号的参数进行控制。物镜202的光轴的角度的控制,被称作“俯仰控制”。物镜202的光轴的角度的初始值是0°,但是如上所述,光盘201的信息面从垂直于物镜202的光轴的面倾斜时,按照该倾斜角度,使其符合物镜202的光轴的角度地变化(透镜俯仰)。但是,也有时由于透镜俯仰的角度,产生球面象差,是影响光束的聚焦状态的参数之一。
[0057]
给光束的聚焦状态带来很大影响的上述参数的值,由于下述表1所列的各种因素而变动,该变动因素可以分为依赖于光盘装置的因素、依赖于光盘的因素以及依赖于使用环境的因素。
[0058]
[表1]
  依赖于光盘装置的因素   制造时的调准偏移等各装置的特性离差
  依赖于光盘的因素   记录膜特性、透过层厚、光盘制造时产生的粘贴不匀、盘偏心
  依赖于使用环境的因素   温度变化
[0059]
为了对于多层光盘实际记录数据,或再现已经记录的数据,需要在光盘装置刚启动后,进行调整,以便使各个记录层的光束的聚焦状态最佳化。就是说,需要按照装入光盘装置的光盘,调整“聚焦位置(FBAL)”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BE)”的值,求出使物镜及象差修正透镜的光轴方向位置最佳化的条件。将这种透镜位置的调整及决定,称作“学习”,和启动时进行的其它处理(激光器功率的最佳化等)一起,作为“启动处理”执行。
[0060]
经过这种调整或学习后获得有关各信息层的FBAL及BE的值(调整结果),虽然可以记录到该光盘中,或保存到光盘装置的存储器内。但是如果更换光盘及光盘装置,就需要重新进行调整或学习,即使是同一个光盘及光盘装置,也需要进行与时间变化及温度变化对应的微调。因此,每次启动时,需要对光盘的各信息层的聚焦位置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进行调整。但是一枚光盘包含的信息层的数量增加成二层以上后,如作为现有技术的问题所讲述的那样,到开始记录再现数据为止所需的时间,就要大幅度增大。
[0061]
本发明人注意到即使聚焦位置(FBAL)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BE)等参数按照光盘装置及使用环境变动,在同一个光盘包含的多个信息层之间,也保持一定的关系,从而完成了本发明。就是说,在本发明中,求出表示与多个信息层包含的某个信息层(第1信息层)有关的参数组和与其它的信息层(第2信息层)有关的参数组的相互关系的相关信息,利用该相关信息后,能够省略现有技术的对所有的信息层进行同一个调整处理的徒劳。
[0062]
以下,讲述采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启动处理的基本原理。
[0063]
在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方式中,将多层光盘装入光盘装置时,作为表示与第1信息层有关的参数和与第2信息层有关的参数的相互关系的相关信息,求出两者的差分。该差分虽然与光盘的透过层厚的差异等光盘的种类及个体差息息相关,但是在同一个光盘中却大致保持一定。这样,进行启动时的最佳化调整(学习)时,例如如果能够完成与第1信息层有关的参数调整,获得最佳化的参数值(学习结果),那么就可以将上述“差分”和第1信息层的最佳化的参数值相加后,获得第2信息层的最佳化的参数值。就是说,对于第2信息层,可以至少去掉一部分参数的调整作业。
[0064]
此外,如果表示这种“差分”的信息被该光盘或光盘装置记忆,就可以去掉第2信息层的参数调整作业。如果没有被记忆,就需要对第1及第2信息层的两者进行通常的学习。
[0065]
接着,参照图6,讲述采用本发明的上述参数的调整步骤的概要。图6是表示调整步骤的流程图。
[0066]
首先,讲述将没有记录差分信息的光盘搭载到光盘装置中时的情况。将光盘装入光盘装置中,开始第1次的启动处理后,对第1信息层(L0层)进行FBAL及BE的调整(步骤S1)。关于该调整的方法,将在后文详述。
[0067]
接着,利用光拾波器内的透镜促动器,使物镜向光轴方向移动,从而使光束的焦点位置从第1信息层(L0层)向第2信息层(L1层)移动(聚焦跳跃式变更)。然后,对第2信息层(L1层)也进行和对第1信息层(L0层)进行的调整同样的调整(步骤S2)。再然后,将调整获得的有关各信息层(L0层、L1层)的FBAL及BE的值,记录到“参数组存放区域”中(步骤S3)。“参数组存放区域”设置在第1信息层中。
[0068]
接着,讲述使用上述光盘后进行第2次以后的启动的情况。
[0069]
首先,就像作为第1次的启动处理所进行的那样,对第1信息层进行FBAL及BE的调整(步骤S4)。然后,从光盘的参数组存放区域中读出数据,对于FBAL及BE的每一个,取得在第1信息层和第2信息层之间产生的有关FBAL及BE的差分的信息(步骤S5)。此外,所谓“有关差分的信息”,不仅是表示差分本身的信息,而且还可以是关于第1信息层和第2信息层的两者的参数组的值。因为如果从第2信息层的参数的值减去第1信息层的参数的值,就可以决定差分。
[0070]
对于在步骤S4中求得的关于第1信息层的FBAL及BE的值,通过和在步骤S5中取得的差分相加后,能够获得关于第2信息层的FBAL及BE的值(步骤S6)。
[0071]
这样,可以去掉通过调整或学习求出关于第2信息层的FBAL及BE的值的作业,能够缩短启动时间。
[0072]
接着,参照图7,讲述FBAL及BE的调整方法。图7是横轴表示聚焦位置(FBAL)、纵轴表示球面象差修正位置(BE)的曲线图,示出依赖于(FBAL、BE)而变化的抖动。曲线图中的闭合曲线,是连接抖动的大小相等的坐标点(FBAL、BE)的等高线。“最好的位置”,表示抖动成为最小的坐标点(FBAL、BE),等高线表示的抖动的大小,随着到最好的位置的距离的增大而变大。抖动与射入信息层的光束的聚焦状态息息相关,FBAL及BE越接近最佳值,抖动就越小。因此,如果将抖动最小化使FBAL及BE变化,就能够找到使聚焦状态最佳化的FBAL及BE。
[0073]
以下,讲述在启动处理时的调整过程中,使FBAL及BE变化的步骤。
[0074]
首先,将FBAL及BE设定成初始值。具体地说,利用促动器等驱动部的作用,图5所示的物镜202及象差修正透镜262的光轴方向位置设定成初期的位置。作为初期值,例如对于标准的光盘,可以使用光盘装置制造时决定的FBAL及BE的值。由于理想的初期值随着光盘的种类而异,所以最好判别装入的光盘的种类,按照其种类变更初期值。
[0075]
接着,以将FBAL固定为初期值的状态,使BE值变化,求出TE振幅成为最大的BE(箭头1)。具体地说,在固定图5所示的物镜202的位置的状态下,使象差修正透镜262的光轴方向位置变化。对于被给予的FBAL而言,将TE振幅最大化的BE,位于图7所示的虚线上,该虚线所示的直线的斜率,可以预先知道。该直线通过“跟踪稳定区域”的中心,相当于图7中的TE振幅的“山脊”。因此,我们将该直线称作“TE山脊直线”。在本说明书中,将箭头1的处理工序称作“BE粗调”。
[0076]
再接着,沿着该TE山脊直线,使FBAL及BE两者变化(箭头2)。具体地说,使图5所示的物镜202及象差修正透镜262的光轴方向位置都变化规定的距离。这时,使抖动成为最小地以与TE山脊直线的“斜率”对应的比率,使FBAL及BE变化,从而能够使取决于FBAL及BE的坐标点(FBAL、BE)接近最好的位置(抖动最小位置)。
[0077]
接着,以固定BE的状态,使FBAL值变化,计测抖动。这样,能够求出使抖动基本上最小化的FBAL(箭头3)。然后,以固定FBAL的状态,进而使BE值变化,计测抖动。这样,能够求出使抖动最小化的FBAL及BE(箭头4)。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箭头2~4的一系列的处理工序作为整体,称作“FBAL/BE精调”。
[0078]
为了正确地决定图7中的TE山脊直线的斜率,只要决定TE山脊直线上的至少两点即可。图8是与图7对应的曲线图,绘出模拟求出的TE振幅的等高线。图8中的直线AB,相当于图7中的TE山脊直线。
[0079]
在求出TE山脊直线的理想的方法的例子中,首先根据相对较低的BE的设定值,求出将TE振幅最大化的FBAL。在图8的例子中,假设知道BE=98,使FBAL变化,求出使TE振幅成为最大化的FBAL的值是0.05。就是说,知道在BE=98的直线上,在点B中TE振幅成为最大。接着,使BE从98变化成103后,求出将TE振幅最大化的FBAL。在图8的例子中,假设知道使TE振幅最大化的FBAL的值是-0.15。就是说,知道在BE=103的直线上,在点A中TE振幅最大成化。
[0080]
接着,使FBAL从-0.15变化成0.05后,求出将TE振幅最大化的BE。在图8的例子中,假设知道使TE振幅成为最大化的BE的值是98。就是说,知道在FBAL=0.05的直线上,在点B中TE振幅最大成化。
[0081]
经过以上的作业后,可以将连接点A和点B的直线,作为TE山脊直线选择。由于这种作业,例如需要800毫秒左右的时间,所以如果每次启动都进行,就会使启动处理时间增加。TE山脊直线的斜率,虽然依赖于光拾波器而互不相同,但是对于光盘而言的依赖性却相对较小。因此,采用上述方法后,如果求出一次“TE山脊直线”的斜率,将该值存入光盘装置内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后,从下一次启动起,就不需要进行上述旨在决定TE山脊直线的斜率的作业,可以获得缩短启动时间的效果。
[0082]
在上述的例子中,将TE振幅及抖动作为指标,进行调整。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0083]
接着,参照图9,详细讲述采用本发明的FBAL及BE的调整步骤。图9是表示调整步骤的详细内容的流程图。
[0084]
首先,讲述将没有记录差分信息的光盘搭载到光盘装置中时的情况。将光盘装入光盘装置中,开始第1次的启动处理后,对第1信息层(L0层)进行BE的粗调(步骤S11)。该步骤S11与图7的箭头1的处理工序对应。
[0085]
接着,沿着TE山脊直线,使FBAL及BE变化(步骤S12)。该步骤S12与图7的箭头2的处理工序对应。进行FBAL的微调(步骤S13)后,进行BE的精调(步骤S14)。步骤S13、14分别与图7的箭头3、4的处理工序对应。
[0086]
通过以上的步骤,决定有关第1信息层(L0层)的FBAL及BE的最佳值(图7的最好的位置)后,进行从第1信息层(L0层)向第2信息层(L1层)的聚焦跳跃式变更。然后,实行步骤S11、12、13、14和同样的步骤S15、16、17、18,决定有关第2信息层(L1层)的FBAL及BE的最佳值。再然后,在步骤S19中,将FBAL及BE的差分信息记录到光盘中。
[0087]
接着,讲述使用上述光盘后进行第2次以后的启动的情况。
[0088]
首先,就像作为第1次的启动处理所进行的那样,对第1信息层进行FBAL及BE的调整(步骤S20、S22、S22、S23)。然后,从光盘取得差分信息(步骤S24)。
[0089]
对于有关第1信息层(L0)的FBAL及BE的值,通过和在步骤S24中取得的差分相加后,能够获得有关第2信息层(L1)的FBAL及BE的值。
[0090]
这样获得的有关第2信息层(L1)的FBAL及BE的值(计算值),有可能与实际进行调整时获得的FBAL及BE的值稍有差异。该差异的原因是:例如第1次的启动处理时和这次的启动处理时的环境温度(激光器光源的温度),有可能不同。为了补偿这种差异,最好将通过差分的加法运算求出的FBAL及BE的值,作为初期值使用,附带性地进行FBAL及BE的精调。因此,在该例中,在步骤S25中,进行FBAL的精调;在步骤S26中,进行BE的精调。这种调整并非必不可少,也可以取而代之地在检出环境温度后,按照环境温度修正FBAL及BE的计算值。
[0091]
采用图9所示的步骤后,第2次以后的启动处理所需的时间为步骤S15、16所需的时间(合计一秒左右),被缩短了。
[0092]
在上述的例子中,一枚光盘具备2层信息层,但是随着一枚光盘具备的信息层的总数的增加,采用本发明后的缩短启动处理时间的效果将更加显著。
[0093]
下面,更详细地讲述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方式。
[0094]
(第1实施方式)
下面,讲述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0095]
首先,参照图10,讲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光盘装置的结构。该结构因为遵照Blu-ray Disc Rewritable Format,所以以下将遵照这种格式的光盘,称作“BD-RE Disc”。
[0096]
BD-RE Disc101的物理地址,在图10中从上向下地增加。在图10中,注明“Layer 0”的区域,是第1信息层(L0层);注明“Layer 1”的区域,是第2信息层(L1层)。L0层和L1层,虽然物理性的离开,但在本图中却作为连在一起的区域绘出。
[0097]
Lead-in Zone102,是盘信息及在调整中使用的区域等的区域。其详细情况,将在后文讲述。
[0098]
Data Zone103,是在L0层中是记录用户数据的区域。Outer Zone104,是记述DMA信息及Control Data信息的区域。Data Zone105,是在L1层中是记录用户数据的区域。Lead-Out Zone106,是记述DMA信息及ControlData信息的区域。
[0099]
如果详细讲述Lead-in Zone102,那么Lead-in Zone102由盘信息区域107、OPC区域108、Drive Area109及DMA区域110构成。
[0100]
盘信息区域107,是记述光盘的种类、信息层的数量、记录容量盘生产厂家推荐的各线速度的记录参数等的区域。OPC区域108,是光束的功率调整等使用的试写区域。
[0101]
Drive Area109,是各驱动器生产厂家能够自由使用的区域,由记录无效的Drive Area信息111的区域、记录有效的Drive Area信息112的区域和预备区域121构成。有效的Drive Area信息112,由装置识别区域和可以用自由的格式使用的驱动器固有信息区域构成。关于Drive Area109的使用,将在后文详细讲述。
[0102]
DMA区域110,是记载盘的缺陷管理信息等的区域,由记载有效的缺陷管理目录的地址信息及有效的Drive Area信息的地址信息的DDS信息113、记载各缺陷的位置的状态及交替处地址等的缺陷管理目录的有效的DFL信息115、无效的DFL信息114和预备区域122构成。
[0103]
有效的Drive Area信息112,包含一个以上的装置识别信息116、L0层的调整参数117、L0层的调整结果确认信息118、L1层的调整参数119、L1层的调整结果确认信息120。在装置识别信息116中,存放着向BD-REDisc101进行了记录的装置的固有信息。L0层的调整参数117、L1层的调整参数119,包含在以前的启动处理中进行的对应的信息层的最佳的调整结果。L0层、L1层的调整结果确认信息118、120,包含在判定能否使用调整参数117、119的值之际使用的信息。图10中的“#”后面的数字,表示各装置的索引编号。
[0104]
图10所示的BD-RE Disc101,表示由两个光盘装置对BD-RE Disc101进行了记录后的状态。因为有效的Drive Area信息112的地址信息,被DDS信息113记录,所以直到再现DDS信息为止,处于不能够使用Drive Area109的状态。
[0105]
接着,参照图11,讲述调整参数117和调整结果确认信息118的详细内容。图11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调整参数117和调整结果确认信息118的格式。
[0105]
调整参数117,包含L0层的FBAL/BE精调的结果——FBAL值303和球面象差修正位置304、L1层的FBAL·BE精调的结果——FBAL值305和球面象差修正位置306。
[0107]
调整结果确认信息118,是判定调整参数117的信息是不是可以使用的值之际使用的信息。该信息,可以包含L0层的FBAL/BE精调时的温度307及L1层的FBAL/BE精调时的温度308。此外,调整结果确认信息118还可以包含温度以的信息。具体地说,可以包含调整时的信号指标(底抖动等)、调整区域地址、表示调整时的机器的状态的参数(凸轮的振动传感器的值等)、调整时的盘旋转速度、调整时的定时打印机等。
[0108]
如果使用记录了调整参数117和调整结果确认信息118的光盘,在进行启动处理之际,首先进行L0层的调整,从而能够从图10所示的DriveArea109中取得调整参数117和调整结果确认信息118。其结果,能够缩短L1层的调整时间。
[0109]
此外,以上的讲述,虽然是对具备2个信息层的BD-RE进行的,但是1个光盘装置具备的信息层的数量,可以是2以上的任意的数。另外,光盘也可以是具有存放驱动器固有的信息的区域的BD-RE以外的光盘。
[0110]
接着,参照图12,讲述旨在对具有上述结构的BD-RE Disc进行数据的记录·再现的光盘装置。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200的结构的方框图。
[0111]
本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200,具备使被装入的光盘201旋转的盘电动机214、光学性地存取光盘201的光拾波器215和与光拾波器215进行信号的交换的电路部。
[0112]
光拾波器215,可以具有众所周知的结构,具备激光器光源217、旨在将激光器光源217放射的光束聚焦到光盘201上的物镜202、接收光盘201反射的光束后变换成各种电气信号的受光部205。在物镜202和受光部205之间,配置球面象差位置调整部204。球面象差位置调整部204,是具备可以向光轴方向移动的象差修正用透镜(参照图5)的装置,通过调整光束的聚焦·发散状态后,能够使光盘201的信息层中的光束的象差减小。另外,在光拾波器215内,还设置检出激光器光源217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未图示)。
[0113]
受光部205输出的电气信号,供给聚焦误差生成部208后,生成聚焦误差信号(FE信号)。同样,受光部205输出的电气信号,供给跟踪误差生成部209及信号再现部210后,生成跟踪误差信号(TE信号)、再现信号(RE信号)。RE信号被供给数据再现部211,数据再现部211根据RE信号,对光盘201记录的信息进行译码后,发送给系统控制部213。系统控制部213根据信号再现部210及数据再现部211供给的信号,再现用户数据及计算抖动等成为信号品质的指标的值。
[0114]
RE信号,例如可以采用通常被称为“象散法”的聚焦误差检出方式生成。另外,TE信号,例如可以采用通常被称为“推挽法”的跟踪误差检出方式生成。RE信号及TE信号,被供给伺服控制部212,从而进行将物镜202和光盘201的记录面的相对距离保持一定的聚焦伺服控制,以及使激光照射位置追随光盘201的轨道的跟踪伺服控制。来自伺服控制部212的控制信号,被供给促动器驱动部206。促动器驱动部206,向光拾波器202设置的物镜促动器203发送驱动信号,驱动物镜促动器203。就是说,伺服控制部212根据上述误差信号,使驱动物镜促动器203动作,驱动物镜202后,形成聚焦控制、跟踪控制的伺服回路,执行伺服控制。
[0115]
球面象差位置调整部204,根据来自球面象差位置驱动部207的驱动信号,变更象差修正量,从而执行球面象差修正。
[0116]
系统控制部213,生成使物镜202的焦点位置摇动的聚焦干扰信号,发送给伺服控制部212。伺服控制部212及促动器驱动部206,按照聚焦干扰信号,使物镜202的焦点位置摇动。另外,系统控制部213还向盘电动机214下达旋转指令及进行停止处理,设定转数,从而对盘电动机214进行旋转控制。调整参数处理部216解释L0层的调整结果、图11的调整参数117及调整结果确认信息118的内容,进行L1层的调整处理。
[0117]
本实施方式中的调整参数处理部216,被系统控制部213包含。但调整参数处理部216既可以被伺服控制部212包含,也可以是独立的构成要素。另外,调整参数处理部216还可以利用构成系统控制部213及伺服控制部212的控制程序的一部分实现。
[0118]
记录部218,在光盘201是可以记录的光盘的情况下,在向光盘201记录数据时,驱动激光器光源217,使激光器光源217发射出按照应该记录的数据调制了强度的光束。记录部218的动作,被系统控制部213控制。通过启动时的调整求出的FBAL、BE以及调整时温度等参数值,也在记录部218驱动激光器光源217后,记录到光盘201的规定的区域。
[0119]
接着,参照图13,讲述光盘的启动处理步骤的概要。图13是表示使用上述光盘装置200进行光盘201的启动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0120]
首先,在步骤801中,系统控制部213向盘电动机214下达转数的设定和开始旋转指令。在步骤802中,激光器光源217开始向光盘201照射激光。在步骤803中,伺服控制部212使聚焦伺服控制有效。在步骤804中,利用图12所示的球面象差位置调整部204的作用,将球面象差的修正位置向伺服成为稳定的位置调整。该调整是球面象差修正位置(BE)粗调(图7的箭头1),该粗调的详细情况,将在后文讲述。在步骤805中,进行TE信号的调整,使TE信号的振幅及平衡成为最佳。在步骤806中,使跟踪伺服控制有效。
[0121]
在步骤807中,取得光盘201记述的盘信息。所谓“盘信息”,例如是盘种类及盘的生产厂家对盘的推荐的记录再现使用的参数。在步骤808中,利用物镜促动器203调整聚焦位置,利用球面象差位置调整部204调整球面象差修正位置。该调整,是为了再现数据而将信息层中的光束的聚焦状态最佳化的“精调”。该精调相当于图7的箭头2~4,其详细情况,将在后文讲述。
[0122]
接着,更详细地讲述用光盘装置200进行BD-RE Disc101的启动处理的步骤。首先,参照图14。图14是表示用光盘装置200进行BD-RE Disc101的启动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但是,讲述没有用光盘装置200进行BD-REDisc101的启动处理、即与光盘装置200的装置识别信息对应的调整参数117、调整结果确认信息118没有在BD-RE Disc101中存放的情况。
[0123]
首先,在步骤1201中,实施L0层的BE粗调(图7的箭头1)。BE粗调是求出TE振幅成为最大的BE的调整。在这里,参照图15,详细讲述BE粗调的步骤。
[0124]
首先,在图15的步骤901中,设定BE(初期值)。初期值,例如是设计时决定的使BE对于透过层厚100μm的光盘成为最佳的值等固定值。
[0125]
接着,在步骤902中,测定TE振幅。在步骤903中,判定步骤902测定的次数是否在规定次数以内,如果在规定次数以内,就进入步骤904,反复进行测定,如果超过规定次数,就进入步骤905。规定次数,例如可以切实探索TE振幅成为最大的点,根据能够维持聚焦控制状态的BE值的振幅宽度等进行设定。
[0126]
在步骤904中,决定下一个设定的BE。下一个设定的BE,例如初次时,作为使固定的值向固定的方向变化的值;第2次以后,比较在两端的BE的TE振幅,作为使固定的值向TE振幅较大的方向变化的值。决定设定的值后,在步骤901中实施设定,反复进行步骤901~904的处理。
[0127]
在步骤905中,根据测定的TE振幅和这时的BE值的组合,计算TE振幅成为最大的BE值。计算既可以将测定的TE振幅成为最大的BE值原封不动地作为计算结果,也可以根据TE振幅和BE值的关系,进行2次近似等后,计算出TE振幅成为最大的BE值。
[0128]
在步骤906中,进行在步骤905中计算出的BE值的设定。
[0129]
按照以上步骤进行调整后,可以进行用图7中的箭头1所示的粗调,求出TE振幅成为最大的BE值。
[0130]
再次参照图14。在图14的步骤1202中,取得L0层的BE粗调的结果。作为调整结果,取得调整结果BE值、进行调整之际的温度信息等。取得的结果,存入系统控制部213包含的未图示的存储器等中。
[0131]
在步骤1203中,实施L0层的FBAL/BE精调。本实施方式中的所谓“FBAL/BE精调”,是一边变更聚焦位置、BE的设定,一边测定记录完毕的区域的抖动,求出抖动成为最小的聚焦位置、BE的调整。首先,讲述最适合于数据再现的聚焦位置、BE。
[0132]
以下,参照图16,讲述FBAL/BE精调(图7的箭头2~4)的步骤。
[0133]
首先,在步骤1101中,进行聚焦位置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的设定。作为设定的聚焦位置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的初期值,通常使用固定的值(0等)及制造工序时的调整等求出的值,但是求出BE粗调的结果、图7的FB1点(TE山脊直线上的点)时,也可以将相当于该FB1点的FBAL及BE作为初期值。
[0134]
在步骤1102中,测定在调整中使用的记录完毕的区域的抖动。记录完毕的区域,在执行本流程前,通过探索知道是记录完毕的区域,或者在没有知道是记录完毕的区域时,在为了调整而进行试写的区域编制等,预先确保。
[0135]
在步骤1103中,判定步骤1102的抖动测定次数是否在规定次数以内。如果在规定次数以内,就进入步骤1104,反复进行测定,如果超过规定次数,就进入步骤1105。
[0136]
在步骤1104中,决定下一个设定的聚焦位置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下一个设定的聚焦位置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相当于用图7所示的TE山脊直线的斜率规定的比率,使聚焦位置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两者变化的位置。就是说,决定位置变化量,以便使变化后的位置位于图7所示的TE山脊直线上。
[0137]
将步骤1101~步骤1104反复进行规定的次数,从而使聚焦位置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移动到图7所示的TE山脊直线上。然后,在步骤1105中,根据测定的抖动和这时的聚焦位置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的组合,计算抖动成为最小的聚焦位置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计算既可以将测定的抖动成为最小的聚焦位置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原封不动地作为计算结果,也可以根据抖动和聚焦位置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的关系,进行2次近似等后,计算出抖动成为最小的聚焦位置。
[0138]
这样,就完成了图7的箭头2所示的精调(FB2点)。
[0139]
接着,在步骤1106中,进行计算出的聚焦位置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的设定,开始聚焦位置的精调。就是说,在步骤1107中,设定聚焦位置。初期值,使用在步骤1106中计算出的聚焦位置。
[0140]
再接着,在步骤1108中,测定在调整中使用的记录完毕的区域的抖动。在步骤1109中,判定步骤1108的抖动测定次数是否在规定次数以内。如果在规定次数以内,就进入步骤1110,反复进行测定,如果超过规定次数,就进入步骤1111。
[0141]
在步骤1110中,决定下一个设定的聚焦位置。下一个设定的聚焦位置,例如初次时,作为使固定的值向固定的方向变化的值;第2次以后,比较不同的2个聚焦位置中的抖动,向抖动较小的方向变化固定的宽度的值。决定设定的值后,在步骤1107中实施设定,反复进行步骤1107~1110的处理。但是,在聚焦位置有可能设定的范围,按照所述可能设定的范围,使所述固定的值及在步骤1110中进行判定时使用的规定次数增减地进行调整。
[0142]
如此反复地进行步骤1107~1110的处理,从而进行用图7中的箭头3表示的精调。将步骤1107~1110的处理反复规定的次数,计算出抖动成为最小的聚焦位置(相当于图7的FB3点的聚焦位置)。然后,在设定成为计算出的聚焦位置的状态下,反复进行步骤1113~1116。步骤1113~1116与上述的步骤1107~1110相比,是设定的值由聚焦位置(FBAL)变成球面象差修正位置(BE)的处理。反复地进行步骤1113~1116的处理,从而进行用图7中的箭头4表示的精调。在步骤1115中,判定超过规定次数时,进入步骤1117。在步骤1117中,将步骤1113~1116的处理反复规定的次数,根据测定的抖动,计算抖动成为最小的球面象差修正位置(相当于图7的FB4点的聚焦位置)。然后,在步骤1118中,设定成为计算出的聚焦位置(图7的FB4点),完成启动处理。
[0143]
执行以上的调整后,可以求出抖动成为最小的聚焦位置/BE(图7的最好的位置)。
[0144]
继续参照图14。在步骤1204中,取得L0层的FBAL/BE精调的结果。作为调整结果,取得调整结果FBAL值、调整结果BE值、进行调整之际的温度信息、进行调整的区域的地址信息、调整结果条件等的抖动值等。取得的结果,存入系统控制部213包含的未图示的存储器等中。
[0145]
在步骤1205中,进行BD-RE Disc101的DMA区域110的读出处理。
[0146]
在步骤1206中,从在步骤1205中得到的DMA信息中的DDS信息113中,取得有效的Drive Area信息112的前头位置的地址信息。
[0147]
在步骤1207中,从与在步骤1206中得到的地址信息对应的位置,读出Drive Area信息112。BD-RE Disc101时,记录Drive Area信息112的区域,对于32种光盘装置,单独记录Drive Area信息112。特定各光盘装置的识别信息,被图10的装置识别信息的区域记录。从BD-RE Disc101读出的Drive Area信息112中,选择有关本公司的光盘装置的信息后取得。就是说,取得被BD-RE Disc101记录的调整参数117及调整结果确认信息118。
[0148]
在步骤1208中,进行向L1层的聚焦跳跃式变更处理。
[0149]
在步骤1209中,实施L1层的BE粗调。BE粗调,采用参照图15讲述的方法进行。
[0150]
在步骤1210中,取得L1层的BE粗调的结果。作为调整结果,取得调整结果BE值、进行调整之际的温度信息等。取得的结果,存入系统控制部713包含的未图示的存储器等中。
[0151]
在步骤1211中,实施L1层的FBAL/BE精调。FBAL/BE精调,采用参照图16讲述的方法进行。
[0152]
在步骤1212中,取得L1层的FBAL/BE精调的结果。作为调整结果,取得调整结果FBAL值、调整结果BE值、进行调整之际的温度信息、进行调整的区域的地址信息、调整结果条件等的抖动值等。取得的结果,存入系统控制部713包含的未图示的存储器等中。
[0153]
在步骤1213中,进行向L0层的聚焦跳跃式变更处理。
[0154]
在步骤1214中,将在步骤1202、步骤1204、步骤1210、步骤1212中的调整结果,记录到在步骤1206中取得的Drive Area信息的位置。DriveArea信息,如图10所示,记录在光盘的L0层上的规定区域。记录之际,利用调整参数处理部216,按照图11的格式记录,分作调整参数117和调整结果确认信息118记录。
[0155]
此外,步骤1202、步骤1204、步骤1210、步骤1212中的调整结果的所谓“取得”,是指实际实施调整,从而决定调整参数117(图10、图11)的值。另外,记录到Drive Area中的调整参数117的值,不局限于启动时进行的调整结果,也可以存放启动处理后实施的调整结果。
[0156]
以下,参照图17A,讲述按照图14的步骤,进行记录了Drive Area信息112的BD-RE Disc101的启动处理的步骤。
[0157]
17A是表示用光盘装置200进行BD-RE Disc101的启动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但是,讲述用光盘装置200对BD-RE Disc101进行了启动处理、即与光盘装置200的装置识别信息对应的调整参数117、调整结果确认信息118存放在BD-RE Disc101中的情况。
[0158]
首先,在步骤401中,实施L0层的BE粗调。BE粗调,采用参照图15讲述的方法进行。
[0159]
在步骤402中,实施L0层的FBAL/BE精调。FBAL/BE精调,采用参照图16讲述的方法进行。
[0160]
在步骤403中,进行BD-RE Disc101的DMA区域110的读出处理。
[0161]
在步骤404中,从在步骤403中得到的DMA信息中的DDS信息113中,取得有效的Drive Area信息112的前头位置的地址信息。
[0162]
在步骤405中,从与在步骤404中得到的地址信息对应的位置,取得Drive Area信息112。这样,能够从BD-RE Disc101读出有关L0层的BE调整结果及调整时的温度。
[0163]
接着,将从BD-RE Disc101读出有关L0层的BE调整结果及调整时的温度与在步骤402中获得的有关L0层的BE调整结果及现在的温度加以比较,确认Drive Area信息112的妥当性。具体地说,如图17B所示,首先在步骤407a中判定有关BE的调整结果之差的妥当性。例如:如果上次的BE调整结果和这次的BE调整结果的差异,用透过层厚换算后,是8μm以下,就判定“OK”,进入步骤407b。然后,在步骤407b中,计算从BD-RE Disc101读出的调整时的温度和这次的调整时的温度之差(ΔT℃)。如果这样计算求出的温度差ΔT℃例如30℃以下,就判定“OK”,进入步骤408。
[0164]
在407a、407b的每一个中,不满足条件时,作为“NG”,进入图17A所示的步骤411。
[0165]
在步骤408中,进行向L1层的聚焦跳跃式变更处理。
[0166]
在步骤409中,将从从BD-RE Disc101中读出有关L1层的BE值减去有关L0层的BE值后的差分ΔBE,与在步骤401中求出的有关L0层的BE粗调值相加。但是该差分ΔBE,最好按照在步骤407b中求出的温度差加以修正。其理由是因为换算成透过层厚度的BE,依赖于温度而线性变化的缘故。依赖于温度而线性变化的理由是:激光器光源217的温度变化后,放射的光束的波长就要变化,而且球面象差的大小依赖于光束的波长而变化。例如:试分析在调整时温度为30℃时,最佳的BE换算成透过层厚度是100μm的曲率。这时,温度增加ΔT℃时的最佳的BE,例如用100μm+0.8×ΔTμm表示。这种BE的温度变化率,既可以作为光盘驱动器的固定值保持在存储器内,也可以根据上述调整结果计算。
[0167]
在上述的例子中,表示BE的温度依赖性的比例系数,是0.8×ΔT。这样,最好将0.8×ΔT与上述的差分ΔBE相乘后的积,作为“温度修正差分”进行计算,与在步骤401中求出的有关L0层的BE粗调值相加。将根据温度变化ΔT修正的差分,与这次的有关L0层的BE粗调值相加后,能够计算出图7所示的FB2点中的BE值。
[0168]
然后,在步骤410中,实施图7所示的箭头2~4的处理(FBAL/BE精调)。该处理,因为从FBAL/BE精调中省略了图7所示的箭头2的处理,所以相当于简略模式的FBAL/BE精调。
[0169]
另一方面,步骤407的确认为NG时,进入步骤411,进行向L1层的聚焦跳跃式变更处理后,在步骤412中,实施通常的BE粗调。然后,进入步骤413,实施通常的FBAL/BE精调。这时,启动处理的时间当然成为和现有技术一样的长度。
[0170]
在步骤414中,将这次得到的调整参数及调整结果确认信息存入光盘的Drive Area,结束启动处理。
[017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L0层的调整后,取得DMA信息,根据DMA信息,在Drive Area中得到位置,取得Drive Area信息。但是,也可以在取得DMA信息之前,检索Drive Area的区域,根据取得的Drive Area位置,取得Drive Area信息。
[0172]
最佳的BE,如前所述,随着从光盘的表面到信息层的厚度及温度的不同而变化。另外,L0层和L1层,由于从光盘的表面到信息层的距离不同,所以向一个信息层(例如L0层)的最佳BE添加偏置后的值,就成为另一个信息层(例如L1层)的最佳BE。在这里,由于L0层的最佳BE和L1层的最佳BE之差,是依赖于光盘的值,所以对于用光盘装置进行过1次调整的光盘,将最佳BE之差记录到光盘上后,如果对一个信息层进行求出最佳BE的调整,就可以通过演算获得另一个信息层的最佳BE。
[0173]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有关球面象差修正位置的L0层和L1层的差分信息。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根据以前的L0层的调整结果,判断这次的L0层的调整结果是规定值以内时,可以使用以前的L1层的调整结果,进行根据现在温度的修正,结束调整。
[0174]
如前所述,FBAL/BE精调,旨在使其成为再现数据的最佳的状态,所以是使聚焦位置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两者变化的调整。再现数据的最佳的聚焦位置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随着光拾波器的光学特性的时间性的变化及温度条件而变。可是,再现数据的最佳的聚焦位置,在各个信息层中没有太大的差异,一个信息层(例如L1层)的最佳的聚焦位置,对于另一个信息层(例如L0层)的最佳的聚焦位置调整结果而言,存在于一定的范围内。
[0175]
另一方面,再现数据的最佳的球面象差修正位置,如前所述,到向另一个信息层的最佳的球面象差修正位置添加偏置后的位置,存在于一定的范围内。因此,求出L0层的FBAL/BE精调结果后,L1层的FBAL/BE精调结果与L0层的FBAL/BE精调结果(之差)存在于一定的范围内的可能性很大。这样,调整时的探索范围,只要是L0层的调整结果的一定附近的区域即可。进而,由于取决于温度变化的最佳的聚焦位置、BE的变化,被已经进行了调整的层的调整结果所反映,所以判定以前的调整时温度和现在温度是否相差很大,从而能够减少温度变化给最佳的聚焦位置、BE带来的影响。
[0176]
这样,使用这次的L0层的调整结果和以前的L0层、L1层的调整结果,能够缩小L1层的调整的探索范围,能够进行高速调整。
[0177]
此外,启动处理时的调整,不局限于象本实施方式那样地进行BE粗调及FBAL/BE精调,也可以是TE振幅的调整。这次的L0层的调整结果和光盘记录的以前的L0层的调整结果存在于规定的范围内时,既可以设定光盘记录的以前的L1层的调整结果,也可以设定对光盘记录的以前的L1层的调整结果进行演算后的值。TE振幅的调整,因为取与半径位置对应的调整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层的调整结果,所以能够省略使光拾波器移动较长距离的时间,可以在缩短启动时间上获得很大的效果。进而,这次的L0层的调整结果和光盘记录的以前的L0层的调整结果存在于规定的范围内时,可以设定光盘记录的以前的L1层的调整结果,确认能否显示正确的特性后,作为L1层的调整。
[0178]
另外,即使信息层的数量是3以上时,对某个特定的信息层进行各种调整后,对于其它的多个信息层,也和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够获得缩短时间的调整效果。
[0179]
进而,多个信息层不需要朝着信息层的法线方向层叠,可以朝着光盘的半径方向配置。例如可以在一个光盘的内周侧配置第1信息层,在其周围(外内周)配置第2信息层。
[0180]
(第2实施方式)
下面,讲述采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其它实施方式。
[0181]
首先,参照图18。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和图12所示的光盘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系统控制部213具备光盘判别部220及差分信息存放部222。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不再赘述。
[0182]
光盘是再现专用时,因为不能够将差分信息记录到光盘中,所以就将差分信息存放到在光盘装置外侧准备的存储器内。
[0183]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必须按照光盘装置,从存储器中读出适当的差分信息,所以差分信息存放部222预先与各个光盘固有的识别信息(ID)一一对应地记忆差分信息。然后在进行启动处理时,检出装入光盘装置的光盘的ID,从存储器中取得与该ID对应的差分信息。此外,如前所述,差分信息可以包含有关L0层的值和有关L1层的值等两者,所以并不局限于表示它们的差的信息。
[0184]
下面,参照图19,讲述本实施方式中的启动处理的流程。
[0185]
第1次的启动时,首先执行步骤S11~S14,对第1信息层(L0层)完成FBAL及BE的调整。然后,在步骤S30中,从光盘中读出各个光盘固有的盘ID(Disc ID)后取得。Disc ID,可以是光盘的串行编号等,是各个光盘固有的信息。
[0186]
接着,进行聚焦跳跃式变更后,执行步骤S15~S18,对第2信息层(L1层)完成FBAL及BE的调整。然后,在步骤S31中,将差分信息与在步骤S30中从光盘中读出的Disc ID关联,记忆到存储器的差分信息存放部222中。该存储器例如是装入光盘装置的硬盘及存储器卡。
[0187]
第2次以后的启动时,首先执行步骤S20~S23,对第1信息层(L0层)完成FBAL及BE的调整。然后,在步骤S32中,从光盘中读出Disc ID后取得。在本实施方式中,差分信息存放部222根据该Disc ID,特定光盘。接着,在步骤S33中,从上述存储器的差分信息存放部222中,取得差分信息。因为在差分信息存放部222中,能够记录与多个光盘对应的差分信息,所以就从差分信息存放部222中选择与取得的Disc ID对应的差分信息。将这样选择的差分信息与对第1信息层(L0层)获得的FBAL及BE相加后,计算出关于第2信息层(L1层)的FBAL及BE的值。
[0188]
接着,进行聚焦跳跃式变更后,执行步骤S25~S26,对第2信息层(L1层)完成FBAL及BE的调整。
[0189]
采用本实施方式后,因为在光盘装置侧记忆差分信息,所以对于再现专用的多层光盘,能够缩短启动处理时间。
[0190]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光盘中读出光盘ID。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情况。例如可以在使用盒式磁盘的光盘中,赋予盒式磁盘固有的ID。启动时,从盒式磁盘取得光盘ID。另外,还可以将光盘ID打印到光盘的标签面等上,或者在光盘中设置存放光盘ID的IC芯片等,启动前,从它们中取得光盘ID。
[0191]
(第3实施方式)
下面,讲述采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
[0192]
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是对于聚焦位置(FBAL)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BE),而是对于光盘的俯仰,利用第1信息层和第2信息层之间的“差分”。
[0193]
由光拾波器用光束照射信息层时,对于信息层而言的光束的射入角度最好保持90°。但是,在光盘中,第1信息层(L0)和第2信息层(L1)并不局限于平行,有时如图20(a)~(d)所示,信息层间的透过层厚不一样。
[0194]
图20(a)及图20(b)是示意性地表示出同一个光盘的不同的状态的图形。在该光盘中,L0层和L1层不平行,其层间间隔依赖于光盘的半径位置(到光盘中心的距离),单调增加。在图20(a)所示的状态中,L0层的俯仰是零,而在L1层中发生α°的俯仰。另一方面,在图20(b)的例子中,由于某种原因,L0层也存在β°的俯仰,在L1层中发生β+α°的俯仰。这样,即使是同一个光盘,每次搭载到光盘装置中时,也会产生不同的俯仰。但是,由于L0层和L1层之间的间隔保持一定,所以从L1层的俯仰中减去L0层的俯仰后的值(α°),在图20(a)的状态和图20(b)的状态之间,并没有变化。
[0195]
这种俯仰,在使光拾波器向光盘的半径方向移动,测定L0层及L1层的每一个,进行记录再现动作时,成为根据测定的俯仰,调整物镜的光轴方向。俯仰的测定,和聚焦位置(FBAL)及球面象差修正位置(BE)的调整同样,作为启动处理执行。具体地说,如果在多个不同半径位置,使光拾波器内的物镜上下移动,检出各半径位置中的信息层的高度,就能够求出各信息层的俯仰。
[0196]
可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对于每个信息层都执行求出俯仰的半径方向分布的作业,所以存在着启动时间较长的问题。在图20(a)的例子中,在5个半径位置24、32、40、48、56mm处测定L0层的高度后,同样在5个半径位置24、32、40、48、56mm处测定L1层的高度。由于在各半径位置,一边实际向信息层照射光束,一边使物镜上下移动,根据焦点对准信息层时的物镜的高度,特定信息层的高度,所以信息层的数量增加后,到完成处理为止的时间就会过于大。
[0197]
本发明人注意到了同一个光盘内的L0层和L1层之间的几何学上的配置关系,是光盘固有的,几乎没有变动这一点。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俯仰,利用“差分信息”。
[0198]
在图20(a)、(b)所示的例子中,L0层和L1层之间的俯仰的差分,与半径方向位置无关,是α°。该差分是该光盘固有的,没有变化,所以如果对于L0层检出俯仰后,对于L1层的俯仰,就可以只要将上述差分与对于L0层检出的俯仰相加后得出。
[0199]
这样,为了缩短启动处理时间,只要将有关L0层的俯仰的信息及有关L1层的俯仰的信息的两者预先记录到光盘的L0层中即可。这时,俯仰的测定结果被图11所示的调整参数117包含。
[0200]
接着,参照图20(c)、(d)。图20(c)、(d)也表示出同一个光盘的不同的状态。在图20(c)所示的例子中,虽然L0层没有发生俯仰,但是由于信息层的间隔不一样,L1层的俯仰依赖于半径位置,不规则地变化。在图示的例子中,对于L1层,在多个半径位置测定高度后,选择俯仰变化较大的半径位置24mm、30mm、40mm、52mm,能够根据在这些半径位置测定的信息层的高度,计算出俯仰。具体地说,用两半径位置的间隔(30mm-24mm=6mm),除半径位置24mm处的L1层的高度和半径位置30mm处的L1层的高度的差异后,能够计算出半径位置24mm~30mm的区域中的俯仰的线性近似值。计算出的俯仰,如表所示,在各区域显示出不同的值θ、ι、ε、κ。在图20(d)所示的例子中,虽然L0层发生β°的俯仰,但是L1层和L0层的差分,却与图20(c)所示的差分一样。
[0201]
这样,即使多层光盘中的信息记录层间的透过层厚不均匀时,只要测定、记忆其透过层厚的半径方向分布,就不必对所有的信息层进行旨在修正俯仰的测定。就是说,对于第1信息层,测定其俯仰的半径方向分布后,通过加上差分的加法运算,能够知道第2信息层的俯仰的半径方向分布,使第2信息层的俯仰调整简单。
[0202]
第1信息层和第2信息层之间的几何学上的关系,与光盘装置无关,是一定的,所以如果检出一次这种几何学上的关系后,记忆到光盘或光盘装置的存储器内,就能够获得缩短启动处理时间的效果。第1信息层和第2信息层之间的几何学上的关系,不局限于俯仰,例如也可以是中心的偏移(偏心)。
[0203]
(第4实施方式)
由以上所述可知:为了采用本发明获得缩短启动处理时间的效果,需要在光盘201中记录图11所示的那种调整参数117的值。因为一个光盘201是可动的,所以被装入各种光盘装置,各光盘装置按照装入的光盘,执行记录和再现的处理。
[0204]
例如:试分析如图21A所示,把没有记录调整参数117的光盘201装入将光盘作为记录介质使用的便携式摄像机,进行最初的启动处理时的情况。该便携式摄像机,是采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
[0205]
这时,采用在第1实施方式中讲述的方法,便携式摄像机进行粗调及FBAL/BE精调,将最佳的FBAL及BE的值,作为调整结果获得。然后,便携式摄像机将图11所示的调整参数的值记录到光盘201的第1信息层中。这些调整参数的记录值,最好用规定的基准标准化,以便能够在各光盘装置中原封不动地使用。例如BE时,如果用换算成透过层厚的数值表现,就可以在各种光盘装置中原封不动地利用。
[0206]
在图5(c)所示的例子中,为了用L1层(透过层厚:75μm)将球面象差最小化,使象差修正透镜从其驱动中心向-1.11mm的位置移动。各光盘装置能够按照给予的透过层厚,决定适当的象差修正透镜位置。因此,例如对于某个光盘201,刚求出L1层的最佳BE,就知道换算成透过层厚的值是76.2μm时,就可以将76.2μm的值作为最佳的BE,记录到光盘201中。
[0207]
聚焦位置也能够将聚焦误差信号中的对于S字形特性曲线的零交点的距离,作为标准化的聚焦位置,记录到光盘201中。
[0208]
这样,在将启动处理时获得的调整结果记录到光盘中之际,如果使多个光盘装置能够共用地标准化,那么用一个光盘装置求出的调整结果,就能够很容易地被其它光盘装置利用。
[0209]
在图21A的例子中,记录了调整参数的光盘被插入光盘记录器及计算机用驱动器等其它的光盘装置后,能够缩短这些光盘装置的启动处理时间。但是,为了缩短启动处理时间,这些光盘装置必须是采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
[0210]
接着,讲述采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其它的实施方式。
[0211]
在上述的例子中,作为图11所示的调整参数的值,讲述了记录标准化的数值以便使各光盘装置能够很容易地共用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种情况。在以下讲述的实施方式中,各光盘装置获得的调整参数的值,被按照该装置使用的原样记录到光盘中。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特定光盘装置的信息(装置ID)和调整参数关联地记录到光盘中后,就可以用其它的光盘装置修正、利用用特定的光盘装置求出的调整参数的值。
[0212]
下面,参照图22,讲述本实施方式中的启动处理的步骤。
[0213]
首先,准备调整参数的值已经被其它的光盘装置求出、并且被记录到Drive Area109(图10)内的光盘,将其装入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中。此外,假设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装置ID,是P200655555;将调整参数记录到光盘中的光盘装置的装置ID,是P200612345。
[0214]
对于这种光盘,进行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起初的启动处理。就是说,采用以上讲述的方法,对L0层进行BE粗调(步骤S11)。然后,进行TE山脊上的FBAL/BE调整(步骤S12),进而执行FBAL的精调(步骤S13)。接着,进行BE精调后,获得以下的表2所示的调整结果(步骤S14)。
[0215]
[表2]
  装置ID   P200655555
  FBAL精调结果(L0)   0x2000
  BE精调结果(L0)   0x0380
[0216]
完成这些调整后,就可以从光盘的L0层设置的Drive Area109中取得数据。接着,和图11所示的调整参数的值一起,从光盘的Drive Area中读出旨在特定记录了调整参数的值的装置的信息(装置ID)(步骤S40)。
[0217]
以下的表3,列出被光盘的Drive Area记录的“装置ID”及“调整参数”的数值例。
[表3]
  装置ID   P200612345
  FBAL(L0)   0x1000
  BE(L0)   0x0300
  FBAL(L1)   0x2000
  BE(L1)   0x0100
[0219]
接着,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根据从光盘取得的关于L0层的FBAL及BE和关于L1层的FBAL及BE,求出差分(步骤S41)。差分例如具有下列表4所示的值。
[0220]
[表4]
  装置ID   P200612345
  FBAL差分(L1-L0)   +0x1000
  BE差分(L1-L0)   -0x0200
[0221]
表示差分的数值,由于是对于求出了调整参数的光盘装置(装置:P200612345)而言的数据,所以在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装置ID:P200655555)中需要修正后使用。具体地说,通过将这次启动处理获得的FBAL(L0),与用修正系数修正后的差分相加后,能够获得FBAL(L1)的计算结果。同样,通过将这次启动处理获得的BE(L0),与用修正系数修正后的差分相加后,能够获得BE(L1)的计算结果。
[0222]
修正所需的修正系数χ、ρ,既可以和调整参数的值一起记录到光盘中,也可以预先作为表格值保存在光盘装置的系统控制部213(图12)内的存储器中。将修正系数χ、ρ保存在系统控制部213内的存储器中时,需要使修正系数χ、ρ和装置ID一一对应。因为修正系数χ、ρ随着光盘装置的不同而不同。修正系数χ、ρ和装置ID的一一对应,例如可以用下列表5所示的表格表示。
[0223]
[表5]
  装置ID   FBAL修正系数χ   BE修正系数ρ
  P200655555   Xa=+200   ρa=+184
  P200612345   X b=+180   ρb=+170
[0224]
在该例中,因为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装置ID:P200655555)中的修正系数χa、ρa分别是+200、+184,是将调整参数的值记录到光盘中的光盘装置(装置:P200612345),所以修正系数χb、ρb分别是+180、+170。这样,FBAL(L1)、BE(L1)的值,可以如下列表6所示的那样计算出。
[0225]
[表6]
  FBAL计算结果(L1)   0x2000+0x1000×(200/180)
  BE计算结果(L1)   0x380-0x2000×(184/170)
[0226]
这种对于差分的修正方法,不局限于上述例子。
[0227]
接着,进行由L0层向L1层的聚焦跳跃式变更后,为了与温度变化对应,执行L1层中的FBAL/BE精调(步骤S17、S18)。
[0228]
这样,采用本实施方式后,即使被光盘记录的差分信息不是被该光盘装置求出的信息时,也能够有效地利用差分信息,能够节省L1层中的BE粗调及TE山脊上的FBAL/BE精调所需的时间。
[0229]
使用采用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将FBAL/BE等的调整参数的值记录到光盘上后,如图21A所示,在插入该光盘的各种光盘装置中,能够缩短启动处理时间。因此,同一个制造厂家制造、销售多种光盘装置(便携式摄像机、视频记录器、计算机用驱动器等)时,采用本发明后,由于具有能够在该制造厂家的光盘装置之间缩短启动处理时间的优点,所以还可以促使用户从该制造厂家的产品组中购入光盘装置,获得由该制造厂家提供的产品的促销效果。另外,如果多个协作企业将采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标准化后加以利用,还能够获得在多个企业制造·销售的装置之间缩短启动处理时间的效果。
[0230]
此外,可以在将光盘投入市场时(出厂时间),将调整参数的值从最初就记录到光盘中。购入调整参数记录完毕的光盘的用户,如图21B所示,将该光盘插入各种光盘装置(采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后,可以获得从最初的启动时起就缩短启动处理时间的效果。在图21B所示的例子中,在A公司、B公司、X公司等销售的多种装置中,最好将调整参数标准化,以便能够利用这种光盘,或者在企业之间共享表4所示的那种信息。
[0231]
综上所述,使用本发明的理想的实施方式中的光盘装置后,如果在启动时决定有关L0层的调整参数的值,就可以利用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有关L0层及L1层的调整参数的差分,用更短的时间决定有关L1层的调整参数。因此,可以缩短到完成启动处理为止的时间,可以缩短到能够再现为止的用户的等待时间。
[0232]
本发明涉及的光盘装置,由于在对多层构成的光盘进行启动之际,根据对第1信息层求出的调整结果,使用取决于第1信息层和第2信息层的几何学上的配置关系的差分信息,可以缩短对第2信息层的调整所需的时间,所以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非常有用。

Claims (20)

1、一种光盘装置,能够对具备包含第1信息层及第2信息层在内的多个信息层的光盘,执行数据的记录及再现中的至少一个,具备:
物镜,该物镜对光束进行聚焦;
透镜促动器,该透镜促动器驱动所述物镜;
受光部,该受光部接收所述光盘反射的光束,变换成电气信号;和
控制部,该控制部在启动时决定为了从所述第1信息层读出数据而设定的第1参数组及为了从所述第2信息层读出数据而设定的第2参数组的值,
所述控制部,在启动时,决定所述第1参数组的值,而且
使用表示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组的值和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2参数组的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相关信息及本次启动时决定的所述第1参数组的值,来决定第2参数组的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信息,是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组的值与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2参数组的值的差。
3、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从所述光盘的所述第1信息层取得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组及第2参数组的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存储器,该存储器将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组及第2参数组的值与所述光盘的盘ID信息关联后存放;
所述控制部,在本次启动时决定所述第1参数组的值后,从所述光盘的第1信息层读出盘ID信息,从所述存储器取得与该盘ID信息关联的所述第1参数组及第2参数组的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参数组,包含在从所述第1信息层再现数据时规定所述第1信息层上的光束的聚焦状态的参数;
所述第2参数组,包含在从所述第2信息层再现数据时规定所述第2信息层上的光束的聚焦状态的参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参数组,包含规定所述第1信息层上的所述光束的球面象差修正量的信息;
所述第2参数组,包含规定所述第2信息层上的所述光束的球面象差修正量的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参数组,包含表示所述第1信息层的俯仰或偏心的信息;
所述第2参数组,包含表示所述第2信息层的俯仰或偏心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启动时决定所述第2参数组的值时,根据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组的值,判定是否利用所述相关信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组,包含表示以前启动时的温度的温度信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在判定不利用所述相关信息时,将所述光束实际照射所述光盘的第2信息层,决定所述第2参数组的值。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启动时,不能取得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组及第2参数组的值时,所述控制部,将所述光束实际照射所述光盘的第2信息层,决定所述第2参数组的值。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当以前启动时设定的所述第1参数组及第2参数组的值记录在所述光盘的第1信息层时,且进行该设定的装置与该光盘装置不同时,所述控制部,修正所述相关信息后使用。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从所述光盘中取得特定所述光盘记录了被所述光盘的第1信息层记录的所述第1参数组的值及所述第2参数组的值的光盘装置的装置ID,根据所述装置ID,修正所述相关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将本次启动时决定的所述第1及第2参数组的值,记录到所述光盘的第1信息层。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将本次启动时决定的所述第1及第2参数组的值,修正成为其它的光盘装置能够利用后,记录到所述光盘的第1信息层。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将本次启动时决定的所述第1及第2参数组的值,和用于特定该光盘装置的装置ID一起,记录到所述光盘的第1信息层。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存储器,该存储器将所述第1及第2参数组的值,与特定对应的光盘的盘ID关联后记录;
所述控制部,将本次启动时决定的所述第1及第2参数组的值,与所述光盘的盘ID关联后,记录到所述存储器中。
18、一种光盘,具备包含第1信息层及第2信息层的多个信息层,
在所述第1信息层中,记录着为了从所述第1信息层读出数据而设定的第1参数组及为了从所述第2信息层读出数据而设定的第2参数组的值。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参数组,包含规定所述第1信息层上的所述光束的球面象差修正量的信息;
所述第2参数组,包含规定所述第2信息层上的所述光束的球面象差修正量的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光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参数组及第2参数组的值,在出厂时已经被记录。
CN2006800436461A 2005-11-22 2006-11-22 光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33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336543 2005-11-22
JP336543/2005 2005-11-22
PCT/JP2006/323282 WO2007060975A1 (ja) 2005-11-22 2006-11-22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3358A true CN101313358A (zh) 2008-11-26
CN101313358B CN101313358B (zh) 2013-11-06

Family

ID=38067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364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3358B (zh) 2005-11-22 2006-11-22 光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149671B2 (zh)
EP (1) EP1953743B1 (zh)
JP (1) JP5199675B2 (zh)
CN (1) CN101313358B (zh)
WO (1) WO2007060975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2455A (zh) * 2009-05-06 2010-11-1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光盘的可读性的方法及光存储装置
CN102034501A (zh) * 2009-09-30 2011-04-27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光盘装置
CN102044270A (zh) * 2009-10-23 2011-05-04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光盘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64543A (ja) * 2007-08-16 2009-03-26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US8179754B2 (en) * 2008-05-26 2012-05-15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Optical disc apparatus, method, and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for reading information recorded on an optical disc medium
JP5287526B2 (ja) * 2009-06-11 2013-09-11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11248978A (ja) * 2010-05-31 2011-12-08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判別方法。
TWI406275B (zh) * 2010-08-20 2013-08-21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光碟機中尋找最佳聚焦偏壓及球差補償值的方法與裝置
JP2012256384A (ja) * 2011-06-07 2012-12-27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40054B1 (en) 1996-05-15 2001-05-29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Multiple layer disk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record medium
JP3551662B2 (ja) 1996-10-23 2004-08-11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の再生信号の最適化方法
JPH113550A (ja) * 1997-06-12 1999-01-06 Nikon Corp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3670181B2 (ja) * 1999-12-21 2005-07-1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サーボ調整装置、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JP4316104B2 (ja) * 2000-05-12 2009-08-19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2003030830A (ja) 2001-07-13 2003-01-31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判別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3030838A (ja) * 2001-07-16 2003-01-31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記録条件設定方法
JP4101666B2 (ja) 2002-01-22 2008-06-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記録装置、再生装置、記録方法、再生方法
TWI283862B (en) * 2003-07-29 2007-07-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form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pointing information
JP3940927B2 (ja) * 2003-08-08 2007-07-04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4231759B2 (ja) * 2003-09-22 2009-03-04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ア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光情報記録装置
WO2005034100A2 (en) * 2003-10-01 2005-04-1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of determining setting of spherical aberration corrector
JP2005259257A (ja) 2004-03-11 2005-09-22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その情報記録方法及び情報記録用プログラム
JP4424211B2 (ja) 2004-04-09 2010-03-03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82455A (zh) * 2009-05-06 2010-11-10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光盘的可读性的方法及光存储装置
US8077564B2 (en) 2009-05-06 2011-12-13 Mediatek Inc. Method for improving readability of an optical disc, and associated optical storage apparatus
CN101882455B (zh) * 2009-05-06 2012-08-08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善光盘的可读性的方法及光存储装置
CN102034501A (zh) * 2009-09-30 2011-04-27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光盘装置
CN102034501B (zh) * 2009-09-30 2013-01-23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光盘装置
CN102044270A (zh) * 2009-10-23 2011-05-04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光盘装置
CN102044270B (zh) * 2009-10-23 2014-07-23 日立民用电子株式会社 光盘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3358B (zh) 2013-11-06
EP1953743A1 (en) 2008-08-06
EP1953743A4 (en) 2010-03-24
WO2007060975A1 (ja) 2007-05-31
US20090154324A1 (en) 2009-06-18
JPWO2007060975A1 (ja) 2009-05-07
US8149671B2 (en) 2012-04-03
EP1953743B1 (en) 2017-08-09
JP5199675B2 (ja) 2013-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3358B (zh) 光盘装置
CN1838260B (zh) 产生光学信息记录介质的方法
CN1855270B (zh) 光盘装置及光盘判别方法
CN100442378C (zh) 信息记录介质及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
CN102087861B (zh) 记录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0373471C (zh) 信息存储介质以及在该信息存储介质上记录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60520A (zh) 信息记录介质和信息记录装置
CN101663706A (zh) 光盘装置及光盘
CN100437777C (zh) 记录/再现设备、记录/再现方法
CN102077281A (zh) 信息记录介质、记录装置和再现装置
CN101872625B (zh) 光学拾取器及其制造方法和控制方法,以及光盘装置
CN101183534A (zh) 光盘记录装置及光盘记录方法
CN1312670C (zh) 多层记录载体及其记录方法
CN101213602A (zh) 最优化球面像差以确定当前层
CN101369434B (zh) 拾取器、信息记录装置、方法及介质和信息再生装置及方法
CN102087867B (zh) 光记录介质、光记录介质驱动装置及光记录介质驱动方法
CN1928995B (zh) 控制光盘设备的记录功率的方法
CN102034501A (zh) 光盘装置
CN102087860B (zh) 记录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2867519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1188122B (zh) 信息记录介质及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
CN103514911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327421C (zh) 光盘装置
JP2004039107A (ja) 光記録媒体、光記録媒体製造装置および光記録再生装置
US20070201332A1 (en) Eccentricity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06

Termination date: 202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