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4930B - 自升/降运输容器 - Google Patents

自升/降运输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4930B
CN101304930B CN200680041434XA CN200680041434A CN101304930B CN 101304930 B CN101304930 B CN 101304930B CN 200680041434X A CN200680041434X A CN 200680041434XA CN 200680041434 A CN200680041434 A CN 200680041434A CN 101304930 B CN101304930 B CN 1013049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ssel
hoisting device
lifting
self
housing re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4143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4930A (zh
Inventor
近藤丰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tsumi Ryo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tsumi Ry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tsumi Ry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tsumi Ryo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04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4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49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49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12Supports
    • B65D90/14Legs, e.g. detachab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自升/降运输容器包括:容器本体(10);和至少两个支撑部件(23),它们被设置在容器本体的相对侧面处并且被配置成可基本沿着容器本体的竖直方向延伸以提升容器本体并且收缩以降低容器本体。

Description

自升/降运输容器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并且要求于2005年9月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5-257981的优先权益,其公开内容因此通过引用全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当利用例如船、火车、拖车、卡车等运输货物时使用的运输容器。
背景技术
当今,被标准化为一定尺寸的运输容器被广泛地用于运输大量货物。
这种运输容器包括用于收纳作为被运输物体的货物的长方体容器本体。通过被装载在船、火车、拖车、卡车等上而运输该容器本体(作为参考,见JP2004-161318A)。
然而,当需要从运输容器中卸载容器本体时,使用起重机、叉式升降机等从船、火车、拖车、卡车等卸载容器本体。
在通过拖车、卡车等将运输容器配送到最终配送目的地之后,当运输容器需被安装在最终配送目的地处时,也需使用起重机、叉式升降机等。
因此,当卸载和安装容器本体时,起重机、叉式升降机等是必需的。使用起重机等是不便的,因此产生操作效率降低的问题。
另外,运输容器的尺寸实际上已按标准而被统一。因此,容器本体的尺寸还需要符合这种标准。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作出本发明,因此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容器,它可通过允许容易地执行容器本体的装载和卸载操作而提高容器本体的装载和卸载操作效率,并且还符合所要求的标准。
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如在这里被具体化和广义描述地,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升/降运输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和至少两个支撑部件,其被设置在容器本体的相对侧面处并且被配置成可基本沿着容器本体的竖直方向延伸以提升容器本体并且收缩以降低容器本体。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升/降运输容器,包括:
具有长方体立体形状的容器本体;和
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的角部的支柱部;和
一对侧壁部,在相对的辅助边缘处联接到支柱部且构造为形成容器本体的纵向方向的侧部;
中空的外部梁,设置为沿容器本体的短侧部的方向延伸,且在其相对端部处固定到容器本体的侧壁部位于每个支柱部附近的位置;
内部梁,插入外部梁以沿外部梁的轴向方向可运动;
起重装置,设置在每个内部梁的一端上,且包括固定到每个内部梁的外端的外柱以沿竖直方向运动、可运动地插入外柱的内柱,内柱的外部周边表面形成有螺纹凹槽,且外柱设有手柄,该手柄具有接合该螺纹凹槽的齿轮单元,当该手柄旋转时,齿轮单元与螺纹凹槽相互接合以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内柱。
以下是根据本发明的自升/降运输容器的优选实施形态(1)到(12)。只要与本发明不矛盾,它们的任何组合也可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
(1)该自升/降运输容器还包括收纳凹部,该收纳凹部设于容器本体相对侧表面并且当支撑部件收缩时,分别地基本沿着容器本体竖直方向延伸以用于收纳支撑部件。
(2)各支撑部件均被配置成可从收纳凹部突出并且可缩回到收纳凹部中,其中在收纳状态中各支撑部件缩回到收纳凹部中从而各支撑部件并不沿着容器本体的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突出到容器本体的外部轮廓之外,并且其中在突出状态各支撑部件从收纳凹部向外突出到沿着容器本体水平方向比容器本体更加向外的位置处,并且基本沿着容器本体竖直方向延伸以提升容器本体或者收缩以降低容器本体。
(3)各收纳凹部均设置于靠近在容器本体的角部中设置的支柱部。
(4)各支撑部件均被配置成可通过人工操作或者液压压力基本沿着容器本体竖直方向延伸和收缩。
(5)容器本体的形状基本为长方体。
(6)该自升/降运输容器还进一步包括:突出/回缩单元,其被联接到各支撑部件并且被配置成将各支撑部件从收纳凹部向外突出到比容器本体更加向外的位置以及将各支撑部件缩回到在收纳凹部中的比容器本体更加向内的位置。
(7)该突出/回缩单元具有如此总体长度,使得当各支撑部件缩回到收纳凹部中以转换为收纳状态时,各支撑部件适配于收纳凹部中。
(8)该突出/回缩单元包括用于插入固定元件以固定突出/回缩单元的至少一个开口。
(9)该突出/回缩单元包括中空外部梁,其被固定到容器本体并且在外部梁的两端的至少一个上具有开口;以及沿着外部梁轴向方向以可滑动方式设于外部梁中的、从外部梁开口端部插入的内部梁,其中各支撑部件均被固定到内部梁的两端中的一个。
(10)当各支撑部件均完全收缩时,各支撑部件的总体长度均短于收纳凹部的高度,从而当各支撑部件缩回到收纳凹部中以转换为收纳状态时,各支撑部件均适配于收纳凹部中。
(11)各支撑部件均包括用于插入固定元件以固定支撑部件的至少一个开口。
(12)各支撑部件均包括:基本沿着容器本体竖直方向设置的外柱;沿着竖直方向以可滑动方式插入外柱中的内柱;以及联结到外柱和内柱的至少一个的液压缸。
应该理解,前面的一般说明和下面的详细说明均是示例性的,并且旨在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本发明的效果
因此,本发明的自升/降运输容器至少具有下面的优点:
1.在卡车的装货台面(载置部分)上装载的容器本体的侧面处设置的各支撑部件均被配置成可延伸以提升容器本体并且可收缩以降低容器本体。可替代地,各支撑部件在各支撑部件从设于例如在卡车的装货台面(载置部分)上装载的容器本体的侧表面中的收纳凹部突出的状态被延伸。利用延伸的支撑部件,可例如在容器本体从卡车的装货台面被提升或者悬置的状态支撑容器本体。
当在容器本体由支撑部件支撑的状态中移动卡车时,仅仅容器本体留在原地,并且由此卡车和容器本体相互分离。因此,通过收缩支撑部件,实现了从例如卡车卸载容器本体的容易的操作。
另外,当例如往卡车上装载容器本体时,各支撑部件预先从收纳凹部突出,并且各支撑部件延伸从而容器本体的底表面变得比卡车的车箱更高。随后,例如移动卡车从而使卡车的车箱位于容器本体的位置以下。然后各支撑部件收缩,并且此后各支撑部件被收纳在收纳凹部中。由此,可将容器本体安置在例如卡车的车箱上并且容易地装载容器本体。
因此,可容易地从或者向例如卡车卸载或装载容器本体而不使用起重机、叉式升降机等,从而实现了高效卸载和装载操作。
而且,各支撑部件均缩回到相应的收纳凹部中从而当支撑部件被收纳在收纳凹部中时,支撑部件并不沿其水平和竖直方向从外部轮廓突出于外。换言之,当支撑部件被收纳在收纳凹部中时,各支撑部件均处于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比容器本体更加向内的位置。因此,可使得容器本体的尺寸适合于按照运输容器标准而被标准化的尺寸,并且符合这种标准。
2.施加到各支撑部件的载荷可由设于容器本体角部中的支柱部承受。因此,可执行安全的容器本体卸载/装载和安装操作。
3.支撑部件的延伸和收缩操作可以人工地或者利用液压而进行。当人工操作支撑部件时,大型设备变得不必要,从而可降低成本,而当利用液压执行支撑部件的延伸和收缩操作时,可利用小作用力容易地延伸和收缩支撑部件。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并且被结合于并且构成该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意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整体自升/降运输容器的整体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部分“A”的放大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自升/降运输容器的重要部分的放大平面视图,其中一部分的运输容器被剖开以显示其重要部分。
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起重装置处于突出状态的平面视图。
图5是示出使根据本发明的自升/降运输容器的起重装置处于突出状态的后视图。
图6A到图6C分别概略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自升/降运输容器和卡车,其中图6A是示出自升/降运输容器被安置在卡车上的状态的概略视图,图6B是示出自升/降运输容器从卡车脱离并且被起重装置支撑时的状态的概略视图,并且图6C是示出从自升/降运输容器分离的卡车向前移动的状态的概略视图。
图7是示出从卡车后面观察图6A的自升/降运输容器的状态的概略视图。
图8是示出当根据本发明的升/降运输容器被安置在卡车上时起重装置被从容器本体抽出的状态的概略视图。
图9是示出从卡车后面观察图6B的自升/降运输容器的状态的概略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自升/降运输容器被从卡车卸载并且安置在地面上的状态的后视图。
符号说明
1自升/降运输容器
10容器本体
13a纵向侧壁部分(沿着容器本体纵向方向的侧壁)
17收纳凹进部分(收纳凹部)
23起重装置(支撑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详细参考根据本发明的自升/降运输容器的优选实施形态,在附图中示意出其实施例。在附图和说明中尽可能地使用相同引用数字以引用相同或者相似的部分。然而,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这些实施形态。在本发明的范围中,在下面描述的任何结构和材料可被适当地修改。
参见图1,自升/降运输容器1包括容器本体10。根据本实施形态的容器本体10的形状是长方体,但是容器本体10的形状不限于此。
容器本体10包括:在容器本体10的至少一个角部中竖立的支柱部11(在示于附图的本实施形态中,支柱部11设于容器本体10的四个角部);用于联接相邻支柱部11的下端的底座框架部分12;以伸展方式设于相邻支柱部11之间并且在位于其下面的底座框架部分12上的侧壁部13;用于遮盖各支柱部11的上端的上壁部分14;和用于遮盖各支柱部11的下端以及底座框架部分12的底表面的下壁部分(未示出)。
侧壁部13由一对纵向侧壁部13a(沿容器本体10的纵向方向的侧壁)和一对横向侧壁部13b(沿容器本体10的横向方向的侧壁,即沿垂直于容器本体10纵向方向的方向的侧壁)。侧壁部13a和13b的每一个均以伸展方式设置在使得它们彼此相对的位置处。
侧壁部13b中的一个设有可自由地打开和关闭的门部15,该门部例如具有但是不限于双门结构。门部15包括锁定部件16。当门部15关闭时,门部15优选地由锁定部件16固定,从而在关闭状态中门部15并不打开。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所示,多个锁定部件16可被设于门部15。
该对纵向侧壁部13a的各端部形成有沿着容器本体10的竖直方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收纳凹进部分(收纳凹部)17。收纳凹进部分17形成于该对相应纵向侧壁部13a的两端,从而各收纳凹进部分17靠近在容器本体10的各角部处竖立的支柱部11,并且沿着支柱部11形成。
参考图3,各收纳凹进部分17以下述方式沿着纵向侧壁部13a形成,使得纵向侧壁部13a从容器本体10向内凹进。收纳凹进部分17具有下述尺寸,使得当起重装置23(详述见后)被收纳在收纳凹进部分17中时,起重装置23将不从容器本体10突出或者伸出。
起重装置23作为根据该实施形态的支撑部件被设置成可通过突出/回缩单元在各收纳凹进部分17中自由地突出和缩回。
如图3所示,该突出/回缩单元包括沿着容器本体10的横向方向固定的外部梁21,和以可自由滑动方式沿着外部梁21的轴向方向插入外部梁21中的内部梁22。
起重装置23被固定到内部梁22的一端,并且沿着容器本体10的竖直方向被悬置。
各外部梁21均例如是中空、正方形钢管,其中其两端均被打开。各外部梁21均通过未示出的固定部件被固定到该对横向方向底座框架部分12的一个。
各外部梁21的两端的各侧表面均以如此方式被固定到纵向方向底座框架部分12的端部,使得侧表面和端部基本上相互垂直,从而各外部梁21均位于支柱部11和纵向底座框架部分12之间。
各内部梁22均例如是中空、正方形钢管,其中内部梁22的一端被固定板22c关闭。以内部梁22的另一端(未被固定板22c关闭或者遮盖的内部梁22的另一开口端)作为插入先端,内部梁22可伸缩自由地自外部梁21的开口端插入。通过接触外部梁21的端部开口的周边,固定板22c防止内部梁22完全进入或者缩回到外部梁21中。
该对内部梁22从外部梁21的两端以如此方式被插入外部梁21中,使得内部梁22彼此分离和朝向接近。由此,如图4所示,各个内部梁22适于从容器本体10的该对纵向侧壁部13a向外突出。
外部梁21的上表面形成有用于插入用于固定内部梁22的未示出的固定销(固定元件)的销插入开口21a(图中示出两个开口21a)。各内部梁22的上表面均形成有当内部梁22缩回时,与销插入开口21a相对的第一销插入开口22a,和当内部梁22突出时,与销插入开口21a相对的第二销插入开口22b(如图3所示)。
因此,当内部梁22缩回时,销插入开口21a和第一销插入开口22a彼此相对(见图3),从而通过第一销插入开口22a将未示出的横梁固定销通过插入销插入开口21a中,以便固定内部梁22。
另外,当内部梁22突出时,销插入开口21a和第二销插入开口22b彼此相对(见图4)。因此,当未示出的横梁固定销通过第二销插入开口22b被插入销插入开口21a中时,使内部梁22适于被固定。
用于缩回和突出内部梁22的操作例如由工人如此执行:握持固定到内部梁22的一端的起重装置23以将内部梁22压入外部梁21中以进行缩回,和握持起重装置23以将内部梁22拉出外部梁21从而突出内部梁22。
外部梁21的总体长度短于短侧方向底座框架部分12的长度(见图3),从而外部梁21具有足以将外部梁21的两端均适配于收纳凹进部分17中的长度。由此,当内部梁22缩回到外部梁21时,允许固定到内部梁22一端的起重装置23适配于收纳凹进部分17中。因此,当起重装置23被收纳在收纳凹进部分17中时,起重装置23被置于成沿着容器本体10的水平方向比容器本体10更加向内。
换言之,如图3所示,根据内部梁22从/向外部梁21的突出和缩回操作,起重装置23可从容器本体10的收纳凹进部分17自由地突出以及缩回到其中。
各起重装置23均包括沿着容器本体10的竖直方向固定的外柱24、沿着竖直方向以可自由滑动方式插入外柱24中的内柱25,和联结到外柱24和内柱25的一个或这两者的液压缸26(在本实施形态中,液压缸26被联结到外柱24和内柱25两者)。
当内柱25完全缩回到外柱24中时,起重装置23的总体长度短于收纳凹进部分17的高度,并且起重装置23的长度因此处于最短状态中。因此,当内部梁22缩回到外部梁21时,固定到内部梁22的一端的起重装置23适配于收纳凹进部分17中。因此,当起重装置23被收纳在收纳凹进部分17中时,起重装置23定位成沿着容器本体10的竖直方向比容器本体10更加向内。
外柱24是例如中空正方形钢管,其中其下端被打开。参见图2和图4,外柱24的下端通过托架24b被固定到与内部梁22的前端联结的固定板22c。图中的多个参考符号“B”代表用于将各托架24b固定到固定板22c的螺栓和螺母。
内柱25例如是中空、正方形钢管,其中内柱25的下端被打开。内柱25的下端设有地面接触腿27。内柱25从外柱24的开口下端插入,其中内柱25的上端作为插入先端,从而可自由地突出和缩回。地面接触腿27接触外柱24的下端的开口周边从而内柱25并不完全进入或者缩回到外柱24中。
外柱24的一个侧表面形成有用于插入用于固定内柱25的未示出的固定销(固定元件)的销插入开口24a。内柱25的一个侧表面形成有第一销插入开口25a,其当内柱25缩回时,与销插入开口24a相对;和第二销插入开口25b,其当内柱25突出时,与销插入开口24a相对(如图2所示)。
因此,当内柱25缩回时,销插入开口24a和第一销插入开口25a彼此相对(见图2)。因此,当未示出的柱固定销通过第一销插入开口25a被插入销插入开口24a中时,内柱25被固定。
同样,虽然未被图示,当内柱25突出时,销插入开口24a和第二销插入开口25b彼此相对,因此,当未示出的柱固定销通过第二销插入开口25b被插入销插入开口24a中时,内柱25被固定。
液压缸26包括一对圆柱形本体。一个柱形本体以如此方式被插入另一个圆柱形本体中从而自由地插入于其中,并且从那里缩回以延伸(延长)和收缩液压缸26。根据例如在该对柱形本体之间注射的油量及其温度调整液压缸26的总体长度。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中,一个柱形本体被固定到外柱24的内表面,而另一个柱形本体被固定到内柱25的内表面。这里,因为液压缸26的机构是熟知的,将不对液压缸26的机构进行详细描述。
现在,将在下面描述如上所述构造的根据本发明的自升/降运输容器1的操作。
在从卡车T的车箱N卸载自升/降运输容器1以在预定场所安装自升/降运输容器1的情形中,首先通过使用例如起重机将自升/降运输容器1从运输装置例如船转移到卡车T,并且此后自升/降运输容器1的容器本体10被固定在卡车T的车箱(安置部分)N上(见图6A和图7)。
此时,各内柱25均处于被完全缩入外柱24中的状态(缩回后状态),由此,各起重装置23的总体长度处于最短的状态中。未示出的柱固定销被插入销插入开口24a和第一销插入开口25a中以固定内柱25。
各内部梁22还处于被完全缩入外柱21的状态(横梁缩回状态),因此,起重装置23被收纳在收纳凹进部分17中。未示出的横梁固定销被类似地插入销插入开口21a和第一销插入开口22a中以固定内部梁22。
因此,当内柱25和内部梁22分别地处于完全缩回状态中时,起重装置23被收纳在收纳凹进部分17中,从而起重装置23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均从容器本体10向内的位置。换言之,各起重装置23均缩回到收纳凹进部分17中从而各起重装置23并不沿着容器本体10的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从容器本体10的外部轮廓突出到外部。
因此,可使得自升/降运输容器1的容器本体10的尺寸适合运输容器1的标准,且符合这种标准。因此,可提高通用性,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自升/降运输容器1可用于其它普通运输容器。
然后,当放置在卡车T的车箱N上的自升/降运输容器1被卡车T移动到自升/降运输容器1的预定安装场所时,各未示出的横梁固定销均被移除以使得所有内部梁22从外部梁21突出。此时,工人例如握持固定到内部梁22的起重装置23以将内部梁22从外部梁21水平地拉出,如图8所示。
当各内部梁22均突出到使得外部梁21的销插入开口21a和内部梁22的第二销插入开口22b彼此相对的位置时,未示出的横梁固定销被插入那些销插入开口21a、22b中以固定内部梁22。
因此,通过将内部梁22从外部梁21拉出,各起重装置23均从收纳凹进部分17突出。由此,起重装置23位于沿着水平方向比容器本体10更加向外,如图8所示。
在这里应该指出沿着在其上安置自升/降运输容器1的卡车T的车箱N的短侧方向的宽度与沿着容器本体10的短侧方向的宽度基本相同。因此,起重装置23的位置沿着水平方向比容器本体10更加向外,并且同时,它们的位置沿着水平方向也比卡车T的车箱N更加向外。
此后,液压缸26被连接到未被图示的液压装置以从液压装置将油注入各液压缸26中。由此,液压缸26延伸。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中,以选择的方式液压缸26被液压装置同时驱动,或者被单独驱动。
通过液压缸26的延伸,内柱25朝向地面G向下突出,即起重装置23向下延伸。
然后,如图6B和图9所示,液压缸26延伸直至各内柱25的地面接触腿27接触地面G并且容器本体10的下壁部分(未示出)由此从卡车T的车箱N分离。
随后,当外柱24的各个销插入开口24a和内柱25的第二销插入开口25b彼此相对时,未示出的柱固定销被插入各销插入开口24a、25b中以固定内柱25。
因此,容器本体10被起重装置23支撑在容器本体10从卡车T的车箱N被提升或者悬置的状态中。
此后,当容器本体10处于其被起重装置23支撑的状态中时,卡车T向前移动。通过移动卡车T,仅有容器本体10被留在原地,如图6C所示。
未示出的柱固定销随后被从销插入开口24a、25b移除,并且液压缸26中的油被排放以收缩液压缸26。根据液压缸26的收缩,所有内柱25均缩回到相应外柱24中以收缩起重装置23。由此,如图10所示,容器本体10的未示出的下壁部分被安装在地面G上。
最终,未示出的横梁固定销被从销插入开口21a、22b移除以将内部梁22缩回到各外部梁21中从而从容器本体10向内挤压各起重装置23,从而将起重装置23收纳在收纳凹进部分17中。
因此可不使用起重机、叉式升降机等,而从卡车T的车箱N降低容器本体10并且在预定场所处安装容器本体10。
因此,可从卡车T等容易地卸载容器本体10。
在另一方面,当要将安装在预定场所处的自升/降运输容器1时,例如,在卡车T的车箱N上,起重装置23根据上述过程比容器本体10更加向外突出,并且起重装置23延伸。
此时,各起重装置23延伸从而容器本体10的基壁表面或者下壁部分变得比卡车T的车箱N更高。
随后,卡车T移动从而卡车T的车箱N位于由起重装置23支撑的容器本体10的下面。换言之,使得容器本体10的未示出的下壁部分和车箱N彼此相对。
然后,各起重装置23根据上述过程收缩以将容器本体10的未示出的下壁部分放置在拖车T的车箱N上。此后,起重装置23被收纳在收纳凹进部分17中,并且最终,容器本体10被固定到卡车T的车箱N上。
因此,可往卡车T的车箱N上放置或者装载容器本体10而不使用起重机、叉式升降机等。因此,可容易地往卡车T的卡车本体N上等装载容器本体10。
如上所述,可不依赖于起重机、叉式升降机等的使用,而容易地从或者向卡车T卸载或者装载容器本体10,从而实现了高效的卸载和装载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本实施形态的自升/降运输容器1,各收纳凹进部分17形成于支柱部11的邻近处,支柱部11被设于容器本体10的四个角部,且各收纳凹进部分17中的起重装置23被设于邻近支柱部11的位置。
由此,施加到各起重装置23的载荷可由设于容器本体10的四个角部中的支柱部11承受。因此,可执行安全的容器本体10的卸载/装载和安装操作。
而且,在本发明的该实施形态的自升/降运输容器1中,各起重装置23被配置成通过液压压力沿着竖直方向延伸和收缩。
因此,起重装置23的延伸和收缩操作可利用小作用力容易地执行。因此,可更加容易地执行容器本体10的卸载和装载操作。
虽然已经在前面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形态,显然,其中很多改良和变更都是可能的。因此应该理解本发明可以不同于在这里指定的其它方式实施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
例如,在上述实施形态中,起重装置23被配置成可通过液压压力延伸和收缩,但是这并不限制于此。起重装置23可被配置成通过人工方式延伸和收缩。
根据该实施形态,内柱的外部周边表面形成有螺纹凹槽,并且外柱设有手柄,该手柄具有接合该螺纹凹槽的齿轮单元。
当联结到外柱的手柄旋转时,该齿轮单元和螺纹凹槽相互接合以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内柱。由此,可以人工方式延伸和收缩起重装置23。
该实施形态使得可利用简单结构执行起重装置23的延伸和收缩操作,而不依赖于或者要求包括液压装置等的大型设备。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内部梁22从以及进入外部梁21的突出和缩回以人工方式执行。然而,可使得内部梁22的突出和缩回利用液压压力执行。根据该实施形态,可容易地从收纳凹进部分17突出和缩回各起重装置23。
进而,虽然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收纳凹进部分17在该对相应纵向侧壁部13a的两端中形成从而各收纳凹进部分17靠近在容器本体10的角部中设置的支柱部定位,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中,各起重装置23被设置在容器本体10的相对侧面处并且被配置成可基本沿着容器本体10的竖直方向延伸以提升容器本体以及收缩以降低容器本体10。根据该实施形态,起重装置23可被联结到侧壁部13而不在收纳凹进部分17中设置起重装置23。在该情形中,容器本体10的尺寸被如此设定从而包括起重装置23的容器本体10的总体尺寸适配由标准规定的尺寸。另外,各起重装置23均设于收纳凹进部分17中并且被配置成可基本沿着竖直方向延伸以提升容器本体10或者收缩以降低容器本体10而不从收纳凹进部分17突出到外部。在该情形中,位于起重装置23下面的下壁部分的各部分被移除从而允许起重装置23在收纳凹进部分17中可延伸和收缩。
同样,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形态中,收纳凹进部分17设于各侧壁部13a的中部中并且起重装置23设于那些侧壁部13a的每一个中以利用两个起重装置23提升和降低容器本体10。在该实施形态中,优选的是,包括地面接触腿27和收纳凹进部分17的起重装置23的尺寸被放大得大于在以上实施形态中描述的那些起重装置的尺寸,从而容器本体10可由两个起重装置23安全且稳定地支撑。辅助支柱部11可被设于各侧壁部13a的中部中以承受施加到该两个起重装置23中的每一个的载荷。
注意收纳凹进部分17也可靠近支柱部11或者在侧壁部13b的中部中被设于未向其设置门部15的侧壁部13b的一个中。在该实施形态中,两个收纳凹进部分17可优选地靠近支柱部11被设于侧壁部13a中,具有门部15的侧壁部13b靠近该支柱部11,并且收纳凹进部分17可被设于另一个侧壁部13b的中部中,从而为容器本体10形成三点支撑。
虽然已经根据示例性实施形态描述了本发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在所述实施形态中作出变更而不背离如由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而且,在本公开中没有任何元件和构件旨在首次向公众展示,无论该元件或者构件是否在权利要求中明确地叙述。
工业可应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自升/降运输容器可被用于利用例如船、火车、拖车、卡车等为各种运输目的运输所有种类的商品和货物。
另外,例如可以运输例如发电机、房屋、沐浴/盥洗设备、食物收纳库、泵等以应对近年来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
在这种情形中,根据本发明的自升/降运输容器使得可在受灾地区中配送各种设施等并且执行容器本体的卸载和装载操作而不使用起重机、叉式升降机等。因此,本发明还可例如为顺利且迅速地展开救援行动作出贡献。

Claims (6)

1.一种自升/降运输容器,包括:
具有长方体立体形状的容器本体(10);和
设置在所述容器本体(10)的角部的支柱部(11);和
一对侧壁部(13a),在相对的辅助边缘处联接到支柱部(11)且构造为形成容器本体(10)的纵向方向的侧部;
中空的外部梁(21),设置为沿容器本体(10)的短侧部的方向延伸,且在其相对端部处固定到容器本体(10)的侧壁部(13a)位于每个支柱部(11)附近的位置;
内部梁(22),插入外部梁(21)以沿外部梁(21)的轴向方向可运动;起重装置(23),设置在每个内部梁(22)的一端上,且包括固定到每个内部梁(22)的外端的外柱(24)以沿竖直方向运动、可运动地插入外柱(24)的内柱(25),内柱的外部周边表面形成有螺纹凹槽,且外柱设有手柄,该手柄具有接合该螺纹凹槽的齿轮单元,当该手柄旋转时,齿轮单元与螺纹凹槽相互接合以沿着竖直方向移动内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降运输容器,还包括收纳凹部(17),其设于容器本体(10)的侧壁部(13a)中并且当所述起重装置收缩时基本沿着所述容器本体竖直方向延伸以收纳该起重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升/降运输容器,
其中各所述起重装置(23)均被配置成可从所述收纳凹部(17)突出并且可缩回到所述收纳凹部(17)中,
其中在收纳状态中各所述起重装置(23)缩回到所述收纳凹部中以使各所述起重装置(23)并不沿着所述容器本体的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突出到所述容器本体的外部轮廓之外,并且
其中在突出状态中各所述起重装置(23)从所述收纳凹部向外突出到沿着所述容器本体的水平方向比所述容器本体更加向外的位置处,并且基本沿着所述容器本体竖直方向延伸以提升所述容器本体或者收缩以降低所述容器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升/降运输容器,
其中各所述收纳凹部(17)均设置在容器本体的角部的支柱部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升/降运输容器,
其中各所述起重装置均被配置成可通过人工操作基本沿着所述容器本体竖直方向延伸和收缩。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升/降运输容器,其中,当各所述起重装置(23)均完全收缩时,各所述起重装置的总体长度均短于所述收纳凹部的高度,以使当各所述起重装置缩回到所述收纳凹部中以转换为收纳状态时,各所述起重装置均适配于所述收纳凹部中。
CN200680041434XA 2005-09-06 2006-03-22 自升/降运输容器 Active CN1013049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57981A JP5154745B2 (ja) 2005-09-06 2005-09-06 自揚降輸送用コンテナ
JP257981/2005 2005-09-06
PCT/JP2006/306384 WO2007029367A1 (en) 2005-09-06 2006-03-22 Self-lifting/lowering transport contain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4930A CN101304930A (zh) 2008-11-12
CN101304930B true CN101304930B (zh) 2011-12-07

Family

ID=36499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1434XA Active CN101304930B (zh) 2005-09-06 2006-03-22 自升/降运输容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61112A1 (zh)
EP (1) EP1940705A1 (zh)
JP (1) JP5154745B2 (zh)
CN (1) CN101304930B (zh)
WO (1) WO20070293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062833A1 (en) 2007-11-21 2009-05-27 Getrex Special Products B.V. Combination of a transporting unit and a container unit, container unit for use in that combination and a method of stationing such a container unit at a predetermined site
JP5475577B2 (ja) * 2010-07-08 2014-04-16 株式会社Ihi検査計測 X線検査用車両搬送装置
US8998556B2 (en) * 2011-01-24 2015-04-07 James Learned Load-n-go platform lift systems
DE102012202461B4 (de) * 2012-02-17 2014-07-1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Einrichtung zum Transportieren und Aufstellen eines Kompressors
CN103538811B (zh) * 2012-07-10 2016-08-31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卸式集装箱
CN102975930A (zh) * 2012-11-06 2013-03-20 无锡市羊尖兴达包装箱厂 具有放大电路的自控升降包装箱
CN102975931A (zh) * 2012-11-06 2013-03-20 无锡市羊尖兴达包装箱厂 具有升降功能的包装箱
US9791590B2 (en) * 2013-01-31 2017-10-17 Rapiscan Systems, Inc. Portable security inspection system
US10240884B1 (en) 2013-03-14 2019-03-2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ountable fixture for absorbing recoil
US20140260941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ountable Fixture for Absorbing Recoil
WO2016013015A1 (en) * 2014-07-23 2016-01-28 Guri Dani System device and method for lifting loads
CN109250328A (zh) * 2014-09-23 2019-01-22 王小雪 多用途流转箱
CN105671829B (zh) * 2016-04-06 2018-03-30 昆山凯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染色浸轧车
CN105691974B (zh) * 2016-04-06 2018-02-13 昆山凯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轧车储料装置
CN109703433A (zh) * 2019-01-31 2019-05-03 济南普天鸿雁特种车有限公司 一种自装卸周转箱
US10995901B2 (en) * 2019-04-19 2021-05-04 Honda Motor Co., Ltd. Utility vehicle with deployable platform
CN112373368A (zh) * 2020-10-26 2021-02-1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货柜及货物运输车
US20230180665A1 (en) * 2021-10-07 2023-06-15 Gore Cattle Company,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emporary conversion of a flatbed trailer to a bale hauler
JP7257011B1 (ja) 2022-08-26 2023-04-13 株式会社日新 液化水素搬送システム
JP7260216B1 (ja) 2022-08-26 2023-04-18 株式会社日新 液化水素搬送システ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99442A (de) * 1967-04-08 1970-11-30 W E & F Dobson Ltd Colwick Ind Wegnehmbar auf der Ladefläche eines Transportfahrzeuges aufsetzbare, transportable Lastentragvorrichtung
US5237784A (en) * 1990-12-06 1993-08-24 Lohr Industrie Shelter container fit for habitation with extendible inner volu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41986A (en) * 1965-03-15 1967-09-19 Brosig Hilburger Levelling device
US3632072A (en) * 1969-09-04 1972-01-04 Horace D Blackburn Container support means
SE465083B (sv) * 1986-12-01 1991-07-22 Haacon Hebetech Gmbh Lyftanordning foer en container
DE3800086A1 (de) 1987-01-09 1988-07-21 Trefa J Kaross Fahrzeugtech Kg Container, insbesondere verkaufscontainer
US4987706A (en) * 1989-02-17 1991-01-29 Hughes William E Controlled-environment entertainment center
JPH0710731Y2 (ja) * 1989-09-29 1995-03-15 ホーヤ株式会社 レーザプローブ
DE29503034U1 (de) * 1994-02-26 1995-05-18 Koch Marmorit Gmbh, 79283 Bollschweil Container für fließ- oder rieselfähige Materialien, insbesondere Baumaterialien
JPH09193992A (ja) * 1996-01-17 1997-07-29 N Ii C Logistics Kk 昇降装置付きコンテナ
DE29608492U1 (de) 1996-05-10 1996-08-08 Wüllhorst GmbH & Co KG, 59379 Selm Wechselbrücke zum Aufsetzen auf Fahrzeugchassis
US6981728B2 (en) * 1999-11-23 2006-01-03 Happijac Company Sliding mechanisms and systems
US6537015B2 (en) * 2000-07-07 2003-03-25 Kosman Co., Ltd. Container loading and unloading apparatus
US20050160682A1 (en) * 2002-04-04 2005-07-28 Felice Quadrio Expandable unit, in particular for houses or office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99442A (de) * 1967-04-08 1970-11-30 W E & F Dobson Ltd Colwick Ind Wegnehmbar auf der Ladefläche eines Transportfahrzeuges aufsetzbare, transportable Lastentragvorrichtung
US5237784A (en) * 1990-12-06 1993-08-24 Lohr Industrie Shelter container fit for habitation with extendible inner volu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40705A1 (en) 2008-07-09
JP5154745B2 (ja) 2013-02-27
CN101304930A (zh) 2008-11-12
US20090261112A1 (en) 2009-10-22
WO2007029367A1 (en) 2007-03-15
JP2007069943A (ja) 2007-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4930B (zh) 自升/降运输容器
TW583130B (en) Device for carrying articles of container, carrying in and carrying out method and pallet for carrying article in and out
US10059508B2 (en) Self-collapsing stackable intermodal shipping container
CN103538811B (zh) 自卸式集装箱
US8240496B2 (en) Collapsible container and hinge used for collapsible container
KR100744815B1 (ko) 차량 선적용 콘테이너
CN101058372B (zh) 大件货物平移装置
JP2013518788A (ja) コンテナ処理装置、そのようなものの利用法、および積み下ろし時の方法
WO2010022347A2 (en) Cargo container
US7722101B2 (en) Cargo shipping container spreader and method
US11352202B2 (en) Foldable frame for containers and hinged member therefor
CN107161914B (zh) 一种叉车及其货叉和集装箱装卸架
CN204078302U (zh) 一种锁具及托盘箱
CN103909940A (zh) 一种侧卸式铁路平车车体
KR20160110960A (ko) 컨테이너의 보관을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202642541U (zh) 自卸式集装箱
CN203958849U (zh) 一种托盘箱侧壁防倾倒结构及托盘箱
CN109775159B (zh) 集装化运输保障箱
CN206012592U (zh) 铁路货车
CN215207457U (zh) 大宗或不可解体的货物集装箱一次整体装箱简易推拉设备
CN105084220B (zh) 一种集装箱的双箱同步装卸系统
JP2014125279A (ja) 折り畳み可能な輸送用大型コンテナ
CN109733760B (zh) 集装运输保障箱的锁止装置
US11827136B1 (en) Packing crate device for tractor trailers
CN105480527A (zh) 一种锁具及托盘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