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4503A - V型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V型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4503A
CN101294503A CNA2008100923552A CN200810092355A CN101294503A CN 101294503 A CN101294503 A CN 101294503A CN A2008100923552 A CNA2008100923552 A CN A2008100923552A CN 200810092355 A CN200810092355 A CN 200810092355A CN 101294503 A CN101294503 A CN 1012945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let
cam
outlet
bank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923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4503B (zh
Inventor
桥本学
伊藤庆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945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45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45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450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01L1/14Tappets; Push rods
    • F01L1/146Push-r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3/00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 F01L13/08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decompression, e.g. during starting; for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 F01L13/085Modifications of valve-gear to facilitate reversing, braking, starting,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or other specific operations for decompression, e.g. during starting; for changing compression ratio the valve-gear having an auxiliary cam protruding from the main cam profi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3/00Lift-valve, i.e. cut-off apparatus with closure members having at least a component of their opening and closing mo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closing faces; Parts or accessorie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002Integrally formed cylinders and cylinder hea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7/00Casings, e.g. crankcases or frames
    • F02F7/0002Cylinder arrangements
    • F02F7/0012Crankcases of V-engi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01L1/18Rocking arms or levers
    • F01L1/181Centre pivot rocking arms
    • F01L1/182Centre pivot rocking arms the rocking arm being pivoted about an individual fulcrum, i.e. not about a common sh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02Valve drive
    • F01L1/04Valve drive by means of cams, camshafts, cam discs, eccentrics or the like
    • F01L1/047Camshafts
    • F01L2001/054Camshafts in cylinder bloc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303/00Manufacturing of components used in valve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800/00Methods of operation using a variable valve timing mechanism
    • F01L2800/03Stopping; Stal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02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 F02F1/04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having cooling means for air cooling
    • F02F1/06Shape or arrangement of cooling fins; Finned cylinder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V型发动机能使各气缸侧体的进气及排气推杆的间隔充分小并可实现气门传动装置紧凑化。以进、排气推杆(44a、45a;44b、45b)侧端部互相接近的方式将各气缸侧体(B1、B2)的各进、排气摇臂(71a、72a、71b、72b)配置为在俯视图中呈八字形,第一及第二进气凸轮从动件(42a、42b)使滑动部(48、48)的沿着凸轮轴(38)轴向的一端部交错地延伸以使滑动部(48、48)在夹着进气凸轮(38i)的状态下正对着,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也使滑动部(48、48)的沿着凸轮轴(38)轴向的一端部交错地延伸以使滑动部(48、48)在夹着排气凸轮(38e)的状态下正对着。

Description

V型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V型发动机的改良,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分别具有气缸孔且以在相互之间划成谷部的方式呈V字形排列,上述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连接设置在支承曲轴的曲轴箱上,并且冷却散热片突出设置在各气缸侧体的外壁上,在各气缸侧体的头部呈V字形配置进、排气门,对这些进、排气门进行开闭驱动的气门传动装置具有如下部分:配置在曲轴上方并由曲轴驱动的凸轮轴;分别随该凸轮轴的进、排气凸轮升降的第一进、排气凸轮从动件及第二进、排气凸轮从动件;下端分别连接在这些第一进、排气凸轮从动件及第二进、排气凸轮从动件上并分别配置在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的上述谷部侧的第一进、排气推杆及第二进、排气推杆;分别连接在与这些第一进、排气推杆及第二进、排气推杆的上端相对应的气缸侧体的进、排气门上的第一进、排气摇臂及第二进、排气摇臂。
背景技术
这种V型发动机例如像专利文献1所公开那样已经公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107515号公报
在现有的这种V型发动机中,由于各气缸侧体的进气及排气门呈V字形配置的关系,而使各气缸侧体的进气及排气推杆的间隔变大,且难以实现气门传动装置的紧凑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该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能实现如下目标的V型发动机:使各气缸侧体的进气及排气推杆的间隔充分小,可实现气门传动装置的紧凑化并充分确保进气及排气凸轮从动件与进气及排气凸轮的滑动接触面积,且降低该滑动接触部的表面压力,并可提高该滑动接触部的耐久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V型发动机的第一特征在于,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分别具有气缸孔且以在相互之间划成谷部的方式呈V字形排列,上述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连接设置在支承曲轴的曲轴箱上,并且冷却散热片突出设置在各气缸侧体的外壁上,在各气缸侧体的头部呈V字形配置进、排气门,对这些进、排气门进行开闭驱动的气门传动装置具有如下部分:配置在曲轴上方并由曲轴驱动的凸轮轴;分别随该凸轮轴的进、排气凸轮升降的第一进、排气凸轮从动件及第二进、排气凸轮从动件;下端分别连接在这些第一进、排气凸轮从动件及第二进、排气凸轮从动件上并分别配置在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的上述谷部侧的第一进、排气推杆及第二进、排气推杆;以及分别连接在与这些第一进、排气推杆及第二进、排气推杆的上端相对应的气缸侧体的进、排气门上的第一进、排气摇臂及第二进、排气摇臂,其中,以这些进、排气推杆侧端部互相接近的方式将各气缸侧体的各进、排气摇臂配置为在俯视图中呈八字形,从而使各进、排气推杆互相接近,各凸轮从动件由凸起部和滑动部构成,该凸起部摆动自如地支承在一根凸轮从动轴上,该凸轮从动轴位于凸轮轴的正上方并以与凸轮轴平行的方式安装在曲轴箱上,该滑动部与相对应的凸轮滑动接触,第一及第二进气凸轮从动件使这些凸起部在凸轮从动轴上互相抵接地邻接,并且使这些滑动部的沿着凸轮轴轴向的一端部交错地延伸以使滑动部在夹着进气凸轮的状态下正对着,而且,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也使这些凸起部在凸轮从动轴上互相抵接地邻接,并且使这些滑动部的沿着凸轮轴轴向的一端部交错地延伸以使滑动部在夹着排气凸轮的状态下正对着,第一、第二进气凸轮从动件和第一、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相互邻接地配置于两端部支承在曲轴箱的上述凸轮从动轴的中间部,且与之对应地邻接配置进气及排气凸轮。
此外,本发明在第一特征的基础上,其第二特征在于,两气缸侧体的第一及第二进、排气凸轮从动件及进、排气凸轮的大部分,被收纳在曲轴的曲轴销的两端面的延长面间的区间中。
再有,本发明在第一或第二特征的基础上,其第三特征在于,在凸轮轴上,从凸轮轴的外周面到排气凸轮的基面形成平坦部,在该平坦部上摆动自如地轴支承有减压部件,该减压部件由减压臂和离心重物构成,上述减压臂在V型发动机从停止时到起动时位于排气凸轮的基面侧的工作位置上,并且该减压臂的前端部从该基面突出以在V型发动机的压缩行程中使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提升,上述离心重物在V型发动机怠速以上的旋转时产生使上述减压臂从上述基面退去的离心力,在上述减压部件上连接有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向使减压臂位于上述工作位置施力。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通过以这些进、排气推杆侧端部互相接近的方式将各气缸侧体的各进、排气摇臂配置为在俯视图中呈八字形,使各进、排气推杆互相接近,从而可将第一、第二进气凸轮从动件和第一、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相互邻接地配置在单根凸轮从动轴的中间部,且与之相对应地邻接配置进气及排气凸轮,以此可实现气门传动装置的紧凑化,进而实现V型发动机的紧凑化。
而且,第一及第二进气凸轮从动件使这些凸起部在凸轮从动轴上互相抵接地邻接,并且使这些滑动部的沿着凸轮轴轴向的一端部交错地延伸以使滑动部在夹着进气凸轮的状态下正对着,而且,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也使这些凸起部在凸轮从动轴上互相抵接地邻接,并且使这些滑动部的沿着凸轮轴轴向的一端部交错地延伸以使滑动部在夹着排气凸轮的状态下正对着,所以可在单根凸轮轴及凸轮从动轴上集中配置进气及排气凸轮、第一进、排气凸轮从动件及第二进、排气凸轮从动件,从而可实现气门传动装置的紧凑化,特别是可实现凸轮轴的缩短。而且,在第一及第二进气凸轮从动件、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中分别是,通过使这些滑动部的沿着凸轮轴轴向的一端部交错地延伸以使在滑动部夹着凸轮的状态下正对着,从而可不损害气门传动装置的紧凑化,且可充分地确保进气及排气凸轮从动件和进气及排气凸轮的滑动接触面积,并可减小该滑动接触部的表面压力,以及提高该滑动接触部的耐久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特征,可进一步实现气门传动装置的紧凑化,并可通过在曲轴的旋转中从曲轴销周围飞溅的润滑油来有效地润滑进气及排气凸轮周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特征,在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中,使这些凸起部在凸轮从动轴上互相抵接地邻接,并且使这些滑动部的沿着凸轮轴轴向的一端部交错地延伸以使滑动部在夹着排气凸轮的状态下正对着,与之相伴,在减压部件的工作位置,通过仅使减压臂的前端部向排气凸轮侧稍突出,便可使其前端部与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大体相等地滑动接触的同时对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赋予微小的提升。此时,由于减压臂的前端部向排气凸轮侧的突出长度较小即可,所以不仅可实现在两气缸侧体中共用的单个减压装置的紧凑化,而且随着形成上述平坦部而使排气凸轮基面的有效面积的减小被限制在最小限度,并可实现排气凸轮及排气凸轮从动件的耐久性的提高。
此外,在凸轮轴上,由于从凸轮轴的外周面到排气凸轮的基面形成平坦部,轴支承在该平坦部上的减压部件的减压臂在V型发动机从停止时到起动时向排气凸轮的基面侧突出,所以不需要使排气凸轮从动件的滑动部向排气凸轮的外侧伸出,从而可维持气门传动装置的紧凑化并发挥起动时的减压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空冷式通用V型发动机的纵剖主视图。
图2是沿图1的2-2线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的箭头3的向视图。
图4是沿图1的4-4线的剖视图。
图5是沿图4的5-5线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4的6-6线的剖视图。
图7是化油器的安装要领说明图。
图8是空气滤清器的安装要领说明图。
图9是图1中的第一气缸侧体部的放大图。
图10是沿图9的10-10线的第一气缸侧体单体剖视图。
图11是沿图10的箭头11的向视图。
图12是沿图9的箭头12的向视图。
图13是沿图12的13-13线的剖视图。
图14是图2的14部分放大图。
图15是沿图14的15-15线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B1:第一气缸侧体;
B2:第二气缸侧体;
E:V型发动机;
F:曲轴销的端面的延长面;
D:曲轴销的两端面的延长面间的区间;
1:曲轴箱;
3:气缸体;
3a:气缸孔;
7:曲轴;
11:谷部;
35a、35b:进气门;
36a、36b:排气门;
37:气门传动装置;
38:凸轮轴;
38i、38e:进、排气凸轮;
42a、42b:第一、第二进气凸轮从动件;
43a、43b:第一、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
44a、44b:第一、第二进气推杆;
45a、45b:第一、第二排气推杆;
46:凸轮从动轴;
47:凸起部;
48:滑动部;
64:平坦部;
66:减压部件;
66a:减压臂;
66b:离心重物;
69:复位弹簧;
71a、71b:进气摇臂;
72a、72b:排气摇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空冷式通用V型发动机的纵剖主视图,图2是沿图1的2-2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图1的箭头3的向视图,图4是沿图1的4-4线的剖视图,图5是沿图4的5-5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4的6-6线的剖视图,图7是化油器的安装要领说明图,图8是空气滤清器的安装要领说明图,图9是图1中的第一气缸侧体部的放大图,图10是沿图9的10-10线的第一气缸侧体单体剖视图,图11是沿图10的箭头11的向视图,图12是沿图9的箭头12的向视图,图13是沿图12的13-13线的剖视图,图14是图2的14部分放大图,图15是沿图14的15-15线的剖视图。
首先,在图1~图3中,空冷式通用V型发动机是通过在曲轴箱1的上部连接设置左右呈V字形排列的第一气缸侧体B1及第二气缸侧体B2而构成的,在曲轴箱1的底部形成了设置用凸缘2。此外,起动装置St设置在曲轴箱1的一侧部,并被收纳在一方的气缸侧体B1的下方区间内。
第一气缸侧体B1及第二气缸侧体B2由分别具有气缸孔3a并螺栓结合在曲轴箱1上的气缸体3,以及具有与气缸孔3a相连的燃烧室4a且一体地连接设置在气缸体3上的气缸盖4构成,气缸盖罩5螺栓结合在该气缸盖4的端面上。各气缸侧体B1、B2通过铸造而一体成形,从而在各自的外表面上一体地突出设置多个空冷用散热片6、6。
用曲轴箱1的前后两端壁支承一根曲轴7,在该曲轴7的曲轴销7p上经由连杆9、9连接活塞8、8,该活塞8、8嵌装在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的气缸孔3a、3a中。曲轴箱1的前后一方的端壁1a可支承曲轴7的一端部,且可相对于曲轴箱1的主体侧进行装拆。
如图1所示,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配置为,两气缸侧体B 1、B2的打开角度α为90°,即第一气缸侧体B1的气缸中心线A1和第二气缸侧体B2的气缸中心线A2所成的角度α为90°。另一方面,在曲轴7上,与各气缸侧体B1、B2的活塞8的惯性力相平衡的平衡重物7w附设在与曲轴销7p相反一侧。
此外,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配置为,使得第一气缸侧体B1的气缸中心线A1和第二气缸侧体B2的气缸中心线A2分别通过从曲轴7的转动中心A3向两气缸侧体B1、B2的相反侧偏移的点P。根据这种配置,可将在两气缸侧体B1、B2的打开角度α维持在90°的状态下使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间划成的谷部11扩大。在该谷部11中,收纳了作为V型发动机E的一个辅机的化油器C整体和内置有滤清器滤芯10的空气滤清器Ac的一部分。
如图6所示,化油器C是这样形成的双腔化油器:将在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的排列方向上并列的水平方向(与曲轴7正交的方向)的第一及第二进气通道131、132互相接近地配置在化油器主体12上。在化油器主体12的下部安装有浮子室12a及燃料截止用电磁阀12b。
如图1、图4及图5所示,在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的气缸盖4、4上,除了各燃烧室4a之外还形成有开口于各燃烧室4a的进气口14及排气口15。这些进气口14及排气口15的向燃烧室4a开口的开口端部,形成在进气门座80及排气门座81上。此时,进气门座80形成为比排气门座81直径大。此外,用于旋合这些进气门座80、排气门座81及火花塞23的火花塞安装孔87,以互相接近且包围燃烧室4a中心的方式配置。
如图9~图11所示,在各气缸侧体B1、B2的气缸盖4上,安装有分别与进气门座80及排气门座81协作地分别开闭进气口14及排气口15的进气门35a、35b及排气门36a、36b,且旋合有使电极朝向燃烧室4a的火花塞23。此时,上述进气门35a、35b及排气门36a、36b配置为呈V字形,且在进气及排气门35、36上安装有对进气及排气门35、36向关闭方向施力的气门弹簧61、62。
呈V字形配置的进气门35a、35b及排气门36a、36b的各轴线相对于气缸孔3a的中心线倾斜的倾斜角度θ1、θ2,如图10所示那样设定为,在可利用插入气缸孔3a中的转动刀具82、83来切削加工进气门座80及排气门座81的范围内尽可能大。
如图1、图4、图5及图6所示,上述第一及第二进气通道131、132经进气歧管16而连接到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的进气口14、14上。
即,进气歧管16具备在水平面上向谷部11外侧呈U字形弯曲的第一及第二管路17、18,使得将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的进气口14、14和第一及第二进气通道131、132间分别连通起来,在第一及第二管路17、18的下游端形成有独立凸缘191、192,而且,在上游端形成将这些管路连接成一体的共用凸缘20,独立凸缘191、192由螺栓24、24分别结合在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的气缸盖4、4上。在共用凸缘20上,通过多根螺栓来紧固有隔热板21、在化油器C的下游端及上游端分别形成的第一及第二安装凸缘28、29、在弯管状的空气出口管22外周形成的空气滤清器Ac的安装凸缘30。
其次,用图4~图8来说明上述紧固结构。
在上述紧固结构中,使用两根双头螺栓25、25和两根紧固螺栓26、26。两根双头螺栓25、25嵌入进气歧管16的共用凸缘20的一侧部的上下两处,在共用凸缘20的另一侧部,设有供两根紧固螺栓26、26旋合的上下一对螺纹孔27、27。此外,在隔热板21及化油器C的第一、第二安装凸缘28、29及空气滤清器Ac的安装凸缘30上,设有供两根双头螺栓25、25通过的第一螺栓孔31、31、31’、31和供两根紧固螺栓26、26通过的第二螺栓孔32、32,但特别是化油器C的第一安装凸缘28的第一螺栓孔31’、31’形成为向该凸缘28的外侧敞开的切口状。
而且,在隔热板21的前后可根据需要夹着衬垫。
在图1~图3、图9、图14及图15中,将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的各进气门35a、35b及排气门36a、36b开闭的气门传动装置37设置在从曲轴箱1到各气缸侧体B1、B2的气缸盖4的范围内。该气门传动装置37具备:凸轮轴38,该凸轮轴38由曲轴箱1的前后两端壁支承在曲轴7的正上方并与曲轴7平行;和定时传动装置39,该定时传动装置39将曲轴7的旋转减速一半并传递给该凸轮轴38(参照图2)。定时传动装置39由在与曲轴箱1的可拆卸的端壁1a的内表面相邻接的位置固定设置在曲轴7上的驱动定时齿轮40和固定在凸轮轴38上并与驱动定时齿轮40啮合的从动定时齿轮41构成。
如图14及图15所示,在凸轮轴38上一体地形成有进气凸轮38i及排气凸轮38e,进气凸轮38i经第一及第二进气凸轮从动件42a、42b,第一及第二进气推杆44a、44b,第一及第二进气摇臂71a、71b(参照图1及图3)而连接设置在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的进气门35a、35b上,并且,排气凸轮38e经由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第一及第二排气推杆45a、45b,第一及第二排气摇臂72a、72b而连接在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的排气门36a、36b上。进气推杆44a、44b及排气推杆45a、45b沿相对应的气缸侧体B1、B2的谷部11侧的侧面配置。
如图14及图15清楚所示,第一及第二进气凸轮从动件42a、42b和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具备:凸起部47,该凸起部47摆动自如地支承在一根凸轮从动轴46上,该凸轮从动轴46位于凸轮轴38的正上方并以与该凸轮轴38平行的方式安装在曲轴箱1上;和滑动部48,该滑动部48与相对应的凸轮38i、38e滑动接触。第一及第二进气凸轮从动件42a、42b使这些凸起部47、47在凸轮从动轴46上互相抵接地邻接,并且使这些滑动部48、48的沿着凸轮轴38轴向的一端部交错地延伸以使滑动部48、48在夹着进气凸轮38i的状态下正对着,而且,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也使这些凸起部47、47在凸轮从动轴46上互相抵接地邻接,并且使这些滑动部48、48的沿着凸轮轴38轴向的一端部交错地延伸以使滑动部48、48在夹着排气凸轮38e的状态下正对着。
凸轮从动轴46的一端部支承于曲轴箱1的支承孔50中,另一端部由用螺栓52固定在曲轴箱1上的托架51支承。在该凸轮从动轴46上设置有与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的一方的凸起部47的外端面抵接的定距环53和夹在第一及第二进气凸轮从动件42a、42b与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的凸起部47、47间的螺旋弹簧54,从而第一及第二进、排气凸轮从动件42a、43a、42b、43b以邻接状态保持在凸轮从动轴46的预定的中间部上。而且,进、排气凸轮38i、38e和第一及第二进、排气凸轮从动件42a、43a、42b、43b的大部分配置成收纳在曲轴7的曲轴销7p的两端面的延长面F、F间的区间D中。
如图15所示,在第一及第二进气凸轮从动件42a、42b与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的背面,形成了半球状的卡合凹部55、55…,在第一及第二进气凸轮从动件42a、42b的卡合凹部55、55中卡合着第一及第二进气推杆44a、44b的半球状的下端部,在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的卡合凹部55、55中卡合着第一及第二排气推杆45a、45b的半球状的下端部。
如图3所示,在第一、第二气缸侧体B 1、B2中,第一、第二进气摇臂71a、71b及第一、第二排气摇臂72a、72b,分别经摇臂轴85、86而摆动自如地轴支承于相对应的气缸盖4上。以各进、排气推杆44a、45a、44b、45b侧端部互相接近的方式将各进、排气摇臂71a、72a、71b、72b配置成俯视图中呈八字形,从而各进、排气推杆44a、45a、44b、45b互相接近配置。
将这样邻接配置的各进、排气推杆44a、45a、44b、45b进行收纳的管状的杆罩59、60(参照图1、图9、图11及图12)按如下所述安装在各气缸侧体B1、B2上。
即,在各气缸侧体B1、B2上,一体地形成有从其上、下端部分别向两气缸侧体B1、B2间的谷部11侧伸出的上部及下部支承部74、75,在该上部支承部74上设有供杆罩59、60的上端部压入的上部安装孔74h、74h,且在下部支承部75上设有供杆罩59、60的下端部压入的下部安装孔75h、75h。各上部安装孔74h及下部安装孔75h同轴配置,且上部安装孔74h比下部安装孔75h大直径地形成。与之相对应,杆罩59、60的上端部59a、60a比其它部分大直径地形成。因此,杆罩59、60可从上方容易地插入上部安装孔74h、74h中,且可大体同时地进行向上部安装孔74h、74h及下部安装孔75h、75h的压入。
在各气缸侧体B1、B2中,气门弹簧61、62及进气摇臂71a、71b及排气摇臂72a、72b收纳于在各气缸盖4及端盖5间划成的气门传动室63中,该气门传动室63通过杆罩59、60的中空部而与曲轴箱1内连通。
另一方面,如图9及图12所示,各气缸侧体B1、B2的冷却散热片6上,设有可将上述杆罩59、60向各气缸侧体B1、B2外壁接近配置的U字形的切口6a。
再回到图2中,在凸轮轴38上,从凸轮轴38的外周面到排气凸轮38e的基面形成平坦部64,减压部件66经枢轴65而摆动自如地支承于该平坦部64上。该减压部件66为钢板制的,并且由减压臂66a和离心重物66b构成,该减压臂66a在V型发动机E从停止时到起动时位于排气凸轮38e的基面侧,并且该减压臂66a的前端部从该基面突出,该离心重物66b在V型发动机E怠速以上的转动时产生使上述减压臂66a从上述基面退去的离心力,在该减压部件66上连接有复位弹簧69,该复位弹簧69在使减压臂66a向位于上述基面侧的方向施力,通过以上所述构成了减压装置70。
而且,在V型发动机E起动时,减压臂66a占据使其前端部从排气凸轮38e的基面突出的位置(参照图15虚线所示),因此即使在压缩行程中,也可通过由减压臂66a使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产生微小提升而使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的排气门36a、36b稍微打开,从而能够降低气缸孔3a、3a内的压缩压力,并可减小起动载荷。在V型发动机E起动后,如果凸轮轴38以预定转速以上的转速旋转,则离心重物66b利用作用其上的离心力来克服复位弹簧69的设定载荷而向半径方向外侧摆动,因此使减压臂66a从排气凸轮38e的基面退去。
在以上内容中,可对进、排气推杆44a、45a、44b、45b都赋予可互换性,从而可使用相同的推杆。此外,也可对进、排气凸轮从动件42a、43a、42b、43b都赋予可互换性,从而可使用相同的凸轮从动件。再有,可对杆罩59、60也赋予互换性,从而可使用相同的杆罩。这样,可提高部件的使用效率。
其次,对本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配置成两气缸侧体B1、B2的打开角度α为90°,另一方面,在曲轴7上,与各气缸侧体B1、B2的活塞8的惯性力相平衡的平衡重物7w附设在与曲轴销7p相反一侧,所以如公知那样,各气缸侧体B1、B2的活塞8的上止点和下止点处的惯性力与平衡重物7w的离心力相平衡,因而即使不设置特别的一次平衡器机构也可使V型发动机E的一次惯性力平衡。
而且,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配置成,第一气缸侧体B1的气缸中心线A1及第二气缸侧体B2的气缸中心线A2分别通过从曲轴7的转动中心A3向两气缸侧体B1、B2的相反侧偏移的点P,所以可在将两气缸侧体B1、B2的打开角度α维持在90°的状态下使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间划成的谷部11扩大,因此,在该谷部11中能够有余量地收纳作为V型发动机E的一个辅机的化油器C整体和空气滤清器Ac的一部分,从而可提供能降低整体高度的V型发动机E。
此外,此时,化油器C构成为具有与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的排列方向并列的水平方向(与曲轴7正交的方向)的第一及第二进气通道131、132的双腔化油器,并且该化油器C经一对管路17、18分别与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的进气口14、14连接,所以既可避免两气缸侧体B1、B2的进气干涉又能将进气阻力降低到最小程度,从而可实现V型发动机E的输出性能提高。
而且,上述一对管路17、18在它们的上游侧端部形成有与它们连接成一体的共用凸缘20,并且上述一对管路17、18构成进气歧管16,所以通过将共用凸缘20连接到双腔化油器C的下游端,能够简单地构成V型发动机E的进气系统,并使该进气系统的组装性良好。
当在进气歧管16的共用凸缘20上安装隔热板21、化油器C及空气滤清器Ac时,如图7(A)所示,首先,将隔热板21的第一螺栓孔31、31嵌到立设在共用凸缘20上的上下两根双头螺栓25、25上,接着,将化油器C的第一安装凸缘28的切口状的第一螺栓孔31’、31’从双头螺栓25、25的侧面卡合在该双头螺栓25、25上(参照图7(A)),然后使整个化油器C移动到隔热板21侧,并将第二安装凸缘29的第一螺栓孔31、31嵌入到双头螺栓25、25上(参照图8)。这样,由于可将轴向长度较长的化油器C以比化油器C的轴向长度短的移动量置于预定的与双头螺栓25、25嵌合的位置处,所以可迅速地进行设置作业,而且即使在双头螺栓25、25的外端部外侧不存在能容纳整个化油器C那么大的区间的情况下,也可将化油器C临时固定在预定位置上。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由于在双头螺栓25、25的外端部外侧存在大直径的上述从动定时齿轮41,所以具有曲轴箱1的鼓出部1s,由于该鼓出部1s妨碍将化油器C的浮子室12a和燃料截止用电磁阀12b安装于双头螺栓25、25的外端部外侧,所以不与鼓出部1s相干涉的上述化油器C临时固定在预定位置的构造是极其有效的。
接下来,如图8所示,将空气滤清器Ac的安装凸缘30的第一螺栓孔31、31嵌在双头螺栓25、25上,最后将螺母33、33旋合紧固在双头螺栓25、25的外端部上,另一方面,将紧固螺栓26、26插入到全部的第二螺栓孔32、32中,并旋合紧固在共用凸缘20的螺纹孔27、27中。在将紧固螺栓26向第二螺栓孔32插入时,需要将紧固螺栓26移动化油器C全长以上的长度,但由于紧固螺栓26较细,所以通常容易确保其移动区间。
如上所述,使用两根双头螺栓25、25,这是通过将隔热板21、化油器C及空气滤清器Ac的各两个第一螺栓孔31、31嵌在这些双头螺栓25、25上,以此获得能可靠地阻止这些隔热板21、化油器C及空气滤清器Ac绕双头螺栓25、25旋转的临时固定状态,因而可使随后的将紧固螺栓26、26向各第二螺栓孔32、32中插入的作业及旋合到螺纹孔27、27中作业变得容易。
此外,通过并用紧固螺栓26、26,可不受切口状的第一螺栓孔31’、31’的影响而将化油器C可靠地固定在预定位置上,进而由于能够利用双头螺栓25、25及紧固螺栓26、26将在化油器C的下游端及上游端形成的第一及第二安装凸缘28、29紧固在共用凸缘20上,所以可提高化油器C的安装强度。
当从共用凸缘20卸下化油器C及空气滤清器Ac时,只要以和上述作业步骤相反的顺序进行即可。
在气门传动装置37中,以这些进、排气推杆44a、45a、44b、45b侧端部互相接近的方式将各气缸侧体B1、B2的各进、排气摇臂71a、72a、71b、72b配置为在俯视图中呈八字形,使各进、排气推杆44a、45a、44b、45b互相接近,从而可将分别收纳各进、排气推杆44a、45a、44b、45b的各一对管状杆罩59、60的上下两端,支承于从各气缸侧体B1、B2的上下端部分别向上述谷部11侧伸出的上部及下部支承部74、75上,并且在各气缸侧体B1、B2的冷却散热片6上设置切口6a,该切口6a可使杆罩59、60向各气缸侧体B1、B2外壁接近配置,所以可将各进、排气推杆44a、45a、44b、45b的大部分配置在各气缸侧体B1、B2外,不需要在各气缸侧体B1、B2中形成杆室,减小多余厚度并实现各气缸侧体B1、B2的紧凑化进而实现了轻量化,而且可使各气缸侧体B1、B2的气缸孔3a的外壁在广阔范围内以取消杆室的量露出到外部空气中,从而可提高空冷效果。
此外,在各气缸侧体B1、B2外配置的进、排气推杆44a、45a、44b、45b,被收纳并保护于杆罩59、60中,杆罩59、60支承在从各气缸侧体B1、B2的上下端部分别向上述谷部11侧伸出的上部及下部支承部74、75上,且杆罩59、60配置在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间的谷部11侧,而由两气缸侧体B1、B2来保护杆罩59、50不与其它物体接触。
再有,以这些进、排气推杆44a、45a、44b、45b侧端部互相接近的方式将各气缸侧体B1、B2的各进、排气摇臂71a、72a、71b、72b配置为在俯视图中呈八字形,从而使各进、排气推杆44a、45a、44b、45b互相接近,且在各气缸侧体B1、B2的冷却散热片6上设置有切口6a,该切口6a可使收纳各进、排气推杆44a、45a、44b、45b的杆罩59、60向各气缸侧体B1、B2外壁接近配置,所以可使切口6a的宽度降低到最小程度,并且将由于切口所导致的冷却散热片6的放热功能下降抑制到最小限度。
此外,各凸轮从动件42a、43a、42b、43b由凸起部47和滑动部48构成,该凸起部47摆动自如地支承在一根凸轮从动轴46上,该凸轮从动轴46位于凸轮轴38的正上方并以与该凸轮轴38平行的方式安装在曲轴箱1上,该滑动部48与相对应的凸轮38i、38e滑动接触。第一及第二进气凸轮从动件42a、42b使这些凸起部47、47在凸轮从动轴46上互相抵接地邻接,并且使这些滑动部48、48的沿着凸轮轴38轴向的一端部交错地延伸以使滑动部48、48在夹着进气凸轮38i的状态下正对着,而且,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也使这些凸起部47、47在凸轮从动轴46上互相抵接地邻接,并且使这些滑动部48、48的沿着凸轮轴38轴向的一端部交错地延伸以使滑动部48、48在夹着排气凸轮38e的状态下正对着。由此,可在单根凸轮轴38及凸轮从动轴46上集中配置第一进、排气凸轮从动件42a、43a及第二进、排气凸轮从动件42b、43b,从而可实现气门传动装置37的紧凑化,特别是可实现凸轮轴38的缩短。而且,在第一及第二进气凸轮从动件42a、42b,和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各自都通过这些滑动部的沿着凸轮轴38轴向的一端部交错地延伸以使滑动部48、48、48、48在夹着排气凸轮38i、38e的状态下正对着,从而可充分确保滑动部48、48、48、48与相对应的凸轮38i、38e的滑动接触面积,因而可使滑动接触部的表面压力充分下降,并有助于提高其耐磨损性。
此外,由于两气缸侧体B1、B2的第一及第二进、排气凸轮从动件42a、43a、42b、43b及进、排气凸轮38i、38e的大部分被收纳在曲轴7的曲轴销7p的两端面的延长面F、F间的区间D中,所以可进一步实现气门传动装置37的紧凑化,并可通过在曲轴7的旋转中从曲轴销7p周围飞溅的润滑油来有效地润滑进、排气凸轮38i、38e周围。
再有,在凸轮轴38上,从凸轮轴38的外周面到排气凸轮38e的基面形成平坦部64,减压部件66摆动自如地轴支承在该平坦部64上,该减压部件66由减压臂66a和离心重物66b构成,该减压臂66a在V型发动机E从停止时到起动时处于排气凸轮38e的基面侧的工作位置上,并且该减压臂66a的前端部从该基面突出以在V型发动机E的压缩行程中使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提升,该离心重物66b在V型发动机E怠速以上的旋转时产生使上述减压臂66a从上述基面退去的离心力,在该减压部件66上连接有复位弹簧69,该复位弹簧69向使减压臂66a位于上述工作位置施力。由此,在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中,使这些凸起部在凸轮从动轴上互相抵接地邻接,并且使这些滑动部的沿着凸轮轴38轴向的一端部交错地延伸以使滑动部在夹设排气凸轮的状态下正对着,在减压部件66的工作位置,通过仅使减压臂66a的前端部向排气凸轮38e侧稍突出,便可使其前端部与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大体相等地滑动接触的同时对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赋予微小的提升。此时,由于减压臂66a的前端部向排气凸轮38e侧的突出长度较小即可,这意味着不仅可实现在两气缸侧体B1、B2中共用的单个减压装置70的紧凑化,而且随着形成上述平坦部64而使排气凸轮38e基面的有效面积的减小被限制在最小限度,并可实现排气凸轮38e及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的耐久性的提高。
此外,由于从凸轮轴38的外周面到排气凸轮的基面形成平坦部64,轴支承该平坦部64的减压部件66的减压臂66a在V型发动机E从停止时到起动时向排气凸轮38e的基面侧突出,所以不需要使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的滑动部38、38向排气凸轮38e的外侧伸出,且可保持气门传动装置37的紧凑化并进行起动时的减压作用。
以上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设计改变。

Claims (3)

1.一种V型发动机,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分别具有气缸孔(3a)且以在相互之间划成谷部(11)的方式呈V字形排列,上述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连接设置在支承曲轴(7)的曲轴箱(1)上,并且冷却散热片(6)突出设置在各气缸侧体(B1、B2)的外壁上,在各气缸侧体(B1、B2)的头部呈V字形配置进、排气门(35a、36a;35b、36b),
对这些进、排气门(35a、36a;35b、36b)进行开闭驱动的气门传动装置(37)具有如下部分:
配置在曲轴(7)上方并由曲轴(7)驱动的凸轮轴(38);
分别随该凸轮轴(38)的进、排气凸轮(38i、38e)升降的第一进、排气凸轮从动件(42a、43a)及第二进、排气凸轮从动件(42b、43b);
下端分别连接在这些第一进、排气凸轮从动件(42a、43a)及第二进、排气凸轮从动件(42b、43b)上并分别配置在第一及第二气缸侧体(B1、B2)的上述谷部(11)侧的第一进、排气推杆(44a、45a)及第二进、排气推杆(44b、45b);以及
分别连接在与这些第一进、排气推杆(44a、45a)及第二进、排气推杆(44b、45b)的上端相对应的气缸侧体(B1、B2)的进、排气门(35a、36a;35b、36b)上的第一进、排气摇臂(71a、72a)及第二进、排气摇臂(71b、72b),V型发动机的特征在于,
以这些进、排气推杆(44a、45a;44b、45b)侧端部互相接近的方式将各气缸侧体(B1、B2)的各进、排气摇臂(71a、72a;71b、72b)配置为在俯视图中呈八字形,从而使各进、排气推杆(44a、45a;44b、45b)互相接近,
各凸轮从动件(42a、43a;42b、43b)由凸起部(47)和滑动部(48)构成,该凸起部(47)摆动自如地支承在一根凸轮从动轴(46)上,该凸轮从动轴(46)位于凸轮轴(38)的正上方并以与凸轮轴(38)平行的方式安装在曲轴箱(1)上,该滑动部(48)与相对应的凸轮(38i、38e)滑动接触,
第一及第二进气凸轮从动件(42a、42b)使这些凸起部(47、47)在凸轮从动轴(46)上互相抵接地邻接,并且使这些滑动部(48、48)的沿着凸轮轴(38)轴向的一端部交错地延伸以使滑动部(48、48)在夹着进气凸轮(38i)的状态下正对着,而且,
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也使这些凸起部(47、47)在凸轮从动轴(46)上互相抵接地邻接,并且使这些滑动部(48、48)的沿着凸轮轴(38)轴向的一端部交错地延伸以使滑动部(48、48)在夹着排气凸轮(38e)的状态下正对着,
第一、第二进气凸轮从动件(42a、42b)和第一、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相互邻接地配置于两端部支承在曲轴箱(1)上的上述凸轮从动轴(46)的中间部,且与之对应地邻接配置进气及排气凸轮(38i、38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V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两气缸侧体(B1、B2)的第一及第二进、排气凸轮从动件(42a、43a;42b、43b)及进、排气凸轮(38i、38e)的大部分,被收纳在曲轴(7)的曲轴销(7p)的两端面的延长面(F、F)间的区间(D)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V型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在凸轮轴(38)上,从凸轮轴(38)的外周面到排气凸轮(38e)的基面形成平坦部(64),在该平坦部(64)上摆动自如地轴支承有减压部件(66),该减压部件(66)由减压臂(66a)和离心重物(66b)构成,上述减压臂(66a)在V型发动机(E)从停止时到起动时位于排气凸轮(38e)的基面侧的工作位置上,并且该减压臂(66a)的前端部从该基面突出以在V型发动机(E)的压缩行程中使第一及第二排气凸轮从动件(43a、43b)提升,上述离心重物(66b)在V型发动机(E)怠速以上的旋转时产生使上述减压臂(66a)从上述基面退去的离心力,
在上述减压部件(66)上连接有复位弹簧(69),该复位弹簧(69)向使减压臂(66a)位于上述工作位置施力。
CN2008100923552A 2007-04-27 2008-04-24 V型发动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450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20058A JP4739277B2 (ja) 2007-04-27 2007-04-27 V型エンジン
JP2007-120058 2007-04-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4503A true CN101294503A (zh) 2008-10-29
CN101294503B CN101294503B (zh) 2011-05-18

Family

ID=39645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235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4503B (zh) 2007-04-27 2008-04-24 V型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918199B2 (zh)
EP (1) EP1985812B1 (zh)
JP (1) JP4739277B2 (zh)
CN (1) CN101294503B (zh)
DE (1) DE602008000851D1 (zh)
ES (1) ES2341396T3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7038A (zh) * 2013-11-12 2014-02-05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气门摇臂安装构造及其汽油机
CN103775162A (zh) * 2012-10-18 2014-05-07 铃木株式会社 减压装置的减压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09322B2 (ja) * 2011-04-20 2016-04-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動弁機構を備える内燃機関の油路構造
EP2918798B1 (en) * 2012-11-06 2019-09-18 Niu, Gangxue Decompression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US8931444B2 (en) 2012-11-20 2015-01-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Head packaging for cylinder deactivation
USD733762S1 (en) * 2014-01-17 2015-07-07 Kohler Co. Engine
CN109973168B (zh) * 2019-03-27 2020-11-10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多模式全可变机构
WO2022262905A1 (de) * 2021-06-16 2022-12-22 Neander Motors Aktiengesellschaft Hubkolbenmo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24150A (en) * 1919-02-06 1925-01-27 Willys Overland Co Valve-operating mechanism
US2769434A (en) * 1953-11-04 1956-11-06 Studebaker Packard Corp Overhead valve arrangement for engines
JPS60192207A (ja) * 1984-03-13 1985-09-30 Nittan Co Ltd 防災用検出装置
JPS6117147A (ja) * 1984-07-04 1986-01-25 Nec Corp フオトマスクのパタ−ン検査方法
JPS63246404A (ja) * 1987-04-01 1988-10-13 Yamaha Motor Co Ltd 内燃機関の減圧装置
JPH03107515A (ja) * 1989-09-20 1991-05-07 Honda Motor Co Ltd V型エンジン
US5253621A (en) * 1992-08-14 1993-10-19 Group Lotus Plc Valve control means
DE4326159C5 (de) * 1993-08-04 2006-01-19 Daimlerchrysler Ag Wassergekühlte mehrzylindrige Brennkraftmaschine mit V-förmig angeordneten Zylinderreihen
JP2000297654A (ja) * 1999-04-12 2000-10-24 Suzuki Motor Corp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US6257187B1 (en) * 1999-05-06 2001-07-10 Caterpillar Inc. Pivot shaft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1107708A (ja) * 1999-10-12 2001-04-17 Honda Motor Co Ltd 頭上弁式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DE10043232B4 (de) * 2000-09-02 2011-07-28 Andreas Stihl AG & Co., 71336 Viertaktmotor in einer Motorkettensäge
JP3547382B2 (ja) * 2000-09-08 2004-07-28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オーバーヘッドバルブ型v型2気筒エンジン
DE10047255C2 (de) * 2000-09-23 2003-03-06 Porsche Ag Automatische Dekompressionsvorrichtung für ventilgesteuerte Brennkraftmaschinen
JP2002349227A (ja) * 2001-05-25 2002-12-04 Ishikawajima Shibaura Mach Co Ltd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US6883485B2 (en) * 2001-12-07 2005-04-26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OHV and gear mechanism for engine
DE10253231B3 (de) * 2002-11-15 2004-02-12 Dr.Ing.H.C. F. Porsche Ag Automatische Dekompressionsvorrichtung für ventilgesteuerte Brennkraftmaschinen
JP2005002809A (ja) * 2003-06-10 2005-01-06 Fuji Heavy Ind Ltd 板金製ロッカアームの製造方法
JP2005002810A (ja) * 2003-06-10 2005-01-06 Fuji Heavy Ind Ltd 板金製ロッカアームの製造方法
JP2005042666A (ja) * 2003-07-25 2005-02-17 Honda Motor Co Ltd Ohvエンジンの動弁装置
US6964252B2 (en) * 2003-09-22 2005-11-15 Daimlerchrysler Corporation Valve lifter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430658B2 (ja) * 2006-12-22 2010-03-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V型エンジン
JP4792423B2 (ja) * 2007-04-27 2011-10-1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空冷式v型エンジン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5162A (zh) * 2012-10-18 2014-05-07 铃木株式会社 减压装置的减压部
CN103775162B (zh) * 2012-10-18 2016-05-18 铃木株式会社 减压装置的减压部
CN103557038A (zh) * 2013-11-12 2014-02-05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气门摇臂安装构造及其汽油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341396T3 (es) 2010-06-18
EP1985812B1 (en) 2010-03-24
US20080264361A1 (en) 2008-10-30
JP2008274864A (ja) 2008-11-13
DE602008000851D1 (de) 2010-05-06
EP1985812A1 (en) 2008-10-29
JP4739277B2 (ja) 2011-08-03
US7918199B2 (en) 2011-04-05
CN101294503B (zh) 201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4503B (zh) V型发动机
CN101205852B (zh) 化油器的安装结构
JP2008520907A5 (zh)
CN101205832B (zh) V型发动机
JPH0225005B2 (zh)
CN100554653C (zh) 用于内燃机的减压装置
JP4025622B2 (ja) 汎用単気筒エンジン
JP4343021B2 (ja)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JP2019183730A (ja) 対向ピストン内燃機関
CN1239532A (zh) 具有两个进气门和两个排气门的多缸内燃机
WO2004033883A1 (ja) 狭角v型エンジン
US20040016414A1 (en) Engine
JP4342372B2 (ja)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US7565897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5759524B2 (ja) 内燃機関
JP4792423B2 (ja) 空冷式v型エンジン
EP0971116A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1092849B1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1092848A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785948B2 (ja) 内燃機関の動弁装置
JPS6026111A (ja) 内燃機関の吸排気装置
JP5331536B2 (ja) V型内燃機関の吸気通路構造
EP1092850A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1303965A (ja) Dohc多気筒エンジン
JPH06129317A (ja) 多気筒ガスエンジ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