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7669B - 电梯的强风管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强风管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7669B
CN101287669B CN2006800271933A CN200680027193A CN101287669B CN 101287669 B CN101287669 B CN 101287669B CN 2006800271933 A CN2006800271933 A CN 2006800271933A CN 200680027193 A CN200680027193 A CN 200680027193A CN 101287669 B CN101287669 B CN 1012876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vator
high wind
grade
control
wind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271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7669A (zh
Inventor
衣笠满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Elevator and Building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87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7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7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766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21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eing independent of the system
    • B66B5/02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eing independent of the system where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 is caused by a natural event, e.g. earthquak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梯强风管制系统,即便是建筑物因强风而摇晃,也不是一味地便电梯中止运行,而是可根据危险的等级进行极其细致的电梯运行。位移计(1)设置于建筑物的规定部位,对建筑物因强风而发生摇晃时的建筑物的位移量进行检测。强风管制装置(2)输入来自位移计(1)的位移量检测信号,在位移量为一定量以上的情况下,判定针对建筑物因强风而发生的摇晃预先设定的危险程度等级,向电梯控制装置(3)输出与危险程度等级相对应的管制指令。电梯控制装置(3)根据该管制指令进行电梯运行控制。

Description

电梯的强风管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建筑物因强风所发生的摇晃相对应进行电梯运行控制的电梯的强风管制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系统中,由于轿厢在建筑物内部的升降井道内移动,所以通常电梯的运行几乎不受风的影响。但为高层楼宇的情况下,由于强风的作用建筑物本身发生相当程度的摇晃,且升降行程长,所以悬吊轿厢的主缆绳或与轿厢连接的平衡缆绳的长度也相当长,随着建筑物的摇晃这些长长的缆绳在升降井道内有较大的晃动。
而且,由于这些缆绳的晃动造成设置于升降井道内壁的各种设备受损,很可能处于无法确保电梯安全运行的危险状态。因而,以往针对高层楼宇等较高建筑物采取的措施是在建筑物因强风所发生的摇晃为一固定程度以上的情况下判别为电梯继续运行较为危险的状态,并使电梯中止运行(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昭60-2045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如上所述使电梯中止运行的措施,是一种设法对电梯使用者完全不提供服务的措施,考虑到给电梯使用者造成麻烦的话,应该为尽量避免的最后手段。
另外,对于高层楼宇而言,即便是建筑物因强风而摇晃,也通常是某些楼层摇晃大,而其它楼层其摇晃并没有如此大。因而,不是一味地使电梯中止运行,而应该可采取只中止至摇晃较大楼层的服务以确保至摇晃较小楼层的服务这种措施。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是建筑物因强风而摇晃,也不一味地使电梯中止运行,而是可根据危险的等级进行极其细致的电梯运行的电梯的强风管制系统。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用的手段,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先设定与建筑物因强风而发生的摇晃相关的危险程度等级,输出与该危险程度等级相对应的管制指令的强风管制装置;以及根据来自所述强风管制装置的管制指令进行电梯运行控制的电梯控制装置。
技术方案2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中,包括对建筑物因强风而发生摇晃时的建筑物的位移量进行检测的位移计,所述强风管制装置根据所述位移计所输出的位移量输入判定所述危险程度等级。
技术方案3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发明中,包括可通过手动操作选择所述危险程度等级的等级选择开关,所述强风管制装置根据所述等级选择开关所选定的等级输出所述管制指令。
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记载的发明中,所述危险程度等级包括所述位移量较小情形的第1级、所述位移量中等程度情形的第2级、以及所述位移量较大情形的第3级,与所述第1级相对应的管制指令为使轿厢不在预先设定的危险楼层上停靠规定时间以上而使电梯继续运行的指令,与所述第2级相对应的管制指令为禁止轿厢在预先设定的危险楼层上停靠而使电梯继续运行的指令,与所述第3级相对应的管制指令为使轿厢在预先设定的安全楼层上停靠以后中止运行的指令。
技术方案5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4记载的发明中,所述电梯控制装置在输入与所述第2级相对应的管制指令的情况下使轿厢的升降速度减速为低于通常的升降速度。
技术方案6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5中任一项记载的发明中,具有监视盘,所述监视盘具有显示所述电梯控制装置根据来自所述强风管制装置的管制指令进行电梯运行控制的显示装置。
技术方案7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6中任一项记载的发明中,所述电梯控制装置,在根据来自所述强风管制装置的管制指令进行电梯运行控制期间中,在发生规定等级以上地震的情况下,不论是否为所述危险楼层,均使轿廂停靠最近的楼层,让乘客从轿厢内避难到最近的楼层。
技术方案8记载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7中任一项记载的发明中,还在轿厢内设置通报装置,所述通报装置向乘客通报所述电梯控制装置根据来自所述强风管制装置的管制指令进行电梯运行控制的情况。
按照本发明,强风管制装置根据针对建筑物因强风而发生的摇晃而预先设定的危险程度等级输出管制指令,电梯控制装置根据该管制指令进行运行控制,所以能够根据状况进行极其细致的电梯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强风管制系统的构成图。
图2为说明图1动作用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强风管制系统的构成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强风管制系统的构成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梯强风管制系统的构成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梯强风管制系统的构成图。
(标号说明)
1位移计、2强风管制装置、3电梯控制装置、4轿厢、5缆绳、6卷扬机、7配重、8监视盘、9模式切换开关、9a手柄、10等级选择开关、10a手柄、11模式显示器、11a、11b指示灯、12等级显示器、12a、12b、12c指示灯、13地震传感器、14地震管制装置、15扬声器(通报装置)M乘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梯强风管制系统的构成图。该图中,位移计1是设置于建筑物的规定部位的装置,对建筑物因强风或地震等而摇晃时的建筑物的位移量进行检测。
强风管制装置2输入来自位移计1的位移量检测信号,在位移量为一定量以上的情况下,则判定针对建筑物因强风而发生的摇晃预先设定的危险程度等级。而且,向电梯控制装置3输出与该判定的危险程度等级相对应的管制指令。
电梯控制装置3输入来自强风管制装置2的管制指令,根据该管制指令进行电梯运行控制。
另一方面,建筑物的升降井道中以可升降方式设置有乘载乘客M的轿厢4,缆绳5的一端侧安装于该轿厢4的上部。另外,缆绳5的中间部分卷绕于卷扬机6上,缆绳5的另一端侧则安装于配重7上。而且,电梯控制装置3对卷扬机6进行与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有关的控制,进而控制轿厢4的升降运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与建筑物因强风而摇晃有关的危险程度等级通过分级设定为位移计1检测出的位移量较小情形的第1级、位移量中等程度情形的第2级、位移量较大情形的第3级这3个等级。
强风管制装置2在从位移计1输入的位移量为一定量以上的情况下,则判定危险程度等级是上述3个等级当中的何种等级。而且,判定的等级为例如第1级的话,便向电梯控制装置3输出使轿厢不在预先设定的危险楼层上停靠规定时间以上而继续运行的管制指令,同样判定的等级为例如第2级的话,便向电梯控制装置3输出禁止轿厢在预先设定的危险楼层上停靠而继续运行的管制指令。但判定的等级为第3级的情况下,则向电梯控制装置3输出使轿厢在预先设定的安全楼层上停靠以后中止运行的管制指令。
这里,所谓“危险楼层”系指建筑物因强风而有较大的摇晃,轿厢一旦停靠规定时间以上的话便无法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楼层,而“安全楼层”系指“危险楼层”以外的楼层。举例来说,本实施方式中,建筑物为地面以上达80层的高层楼宇,“危险楼层”设定为10楼~20楼和60楼~70楼这两个危险区间。
下面参照图2的流程图说明图1的动作。强风管制装置2每隔规定周期输入位移计1检测出的建筑物的位移量(步骤1),并判别该位移量是否为一定量以上(步骤2)。
位移量为一定量以上的情况下,即建筑物因强风而发生某种程度以上的摇晃的情况下,强风管制装置2对危险程度等级进行运算(步骤3),判定该等级相当于上述3个等级中的何种等级(步骤4)。
接着,所判定的等级为“1级”的情况下,强风管制装置2向电梯控制装置3输出使轿厢4不在危险楼层即10楼~20楼和60楼~70楼停靠规定时间(例如10秒左右)以上而继续运行这种内容的管制指令(步骤5)。举例来说,现在轿厢4从1楼开始上升到达10楼停靠,并进行开门动作的话,便以比通常运行情形短的时间进行关门动作,轿厢4向此后的目的楼层驶去。
这时此后的目的楼层为11楼~20楼以外的楼层。也就是说,轿厢4停靠于某一危险楼层的话,便禁止连续停靠于该停靠过的危险楼层所属的危险区间中的其它危险楼层。这是因为,轿厢4连续存在于同一危险区间的话,陷入危险状态的可能性便会相应增大。所以,轿厢4内乘载的乘客M在暂且到达11楼~20楼以外的楼层以后才能前往11楼~20楼。
但轿厢4停靠于10楼之后,接下来可停靠于60楼~70楼中任何一层。这是因为,60楼~70楼所属的危险区间是与10楼~20楼所属的危险区间有所不同的区间,途中存在通过安全楼层的时间。
步骤4中,判定的等级为“2级”的情况下,强风管制装置2向电梯控制装置3输出禁止轿厢4在危险楼层即10楼~20楼和60楼~70楼上停靠而继续运行这种内容的管制指令(步骤6)。举例来说,现在轿厢4从1楼出发而处于上升过程中的话,轿厢中或层站上请求停靠危险楼层10楼~20楼的呼叫均无效。所以,乘客M想前往上述危险楼层中任何一层的情况下,需要在9楼或21楼出轿厢4。
另外,步骤4中判定的等级为“3级”的情况下,强风管制装置2向电梯控制装置3输出使轿厢4在安全楼层即10楼~20楼和60楼~70楼以外的其它楼层上停靠以后中止运行这种内容的管制指令(步骤7)。举例来说,现在轿厢4停靠于15楼的过程中或处于15楼附近的上升过程中的情况下,轿厢4到达21楼停靠以后中止运行。所以,乘客M可在建筑物摇晃较少的安全楼层出轿厢4。另外,对于轿厢4和缆绳5来说也能减轻它们的晃动,能够避免正中止运行的上述构件碰撞升降井道内壁等而造成受损等事故。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便是建筑物因强风而发生某一程度以上的摇晃情形,也不是立即中止运行,摇晃较小的话则设法缩短危险楼层的停靠时间而继续运行,为中等程度摇晃的话,则以禁止停靠于危险楼层的状态继续运行等,可根据危险程度的等级进行极其细致的电梯运行,所以能够使对电梯使用者服务的影响降低为最低限度。
而建筑物的摇晃为较大情形,即便是不得不中止电梯运行的情况,也设法使轿厢停靠于安全楼层以后中止,并让乘客从轿厢内安全避难,同时设法在中止运行期间防止轿厢或缆绳等与升降井道内壁碰撞造成受损事故。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强风管制装置2在步骤4将危险程度等级判定为“2级”,电梯控制装置3输入与该“2级”相对应的管制指令(步骤6的管制指令)的情况下,电梯控制装置3较好是使轿厢4按低于通常运行情形的升降速度运行。这是因为,可减小行驶中缆绳5或平衡缆绳等与升降井道内壁相接触时的碰撞。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梯强风管制系统的构成图。图3和图1不同之处在于图中所示的监视盘。该监视盘8设置于例如建筑物的管理室等,如图中所示包括:具有模式切换用手柄9a的模式切换开关9;以及具有危险程度等级选择用手柄10a的等级选择开关10。
管理人员可通过将模式切换开关9的手柄9a置于“自动”、“断开”、“手动”这3个位置中任何一个位置,来选择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中任一模式,或者使任一模式均不起作用。
使手柄9a置于“自动”位置的情况下,监视盘8对强风管制装置2发出根据自动模式进行强风管制控制这种内容的指令。这种情况下,强风管制装置2进行与前面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动作。
而使手柄9a置于“断开”位置的情况下,监视盘8对强风管制装置2发出应停止强风管制控制这种内容的指令。将手柄9a置于“断开”位置的情形存在着管理人员判断不需要强风管制控制的情形、保养人员在维护作业等中需要关闭强风管制控制功能等情形。
而将手柄9a置于“手动”位置的情况下,监视盘8对强风管制装置2发出根据手动模式进行强风管制控制这种内容的指令。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可进一步将等级选择开关10的手柄10a置于“1”、“2”、“3”这3个位置中的任一位置,由此基于自己的判断选择危险程度等级。
上述“1”、“2”、“3”的手柄位置与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1级”、“2级”、“3级”相对应。举例来说,手柄10a的位置为“1”的话,将选择“1级”这种内容的指令信号从监视盘8输出给强风管制装置2。这种情况下,强风管制装置2并非根据来自位移计1的位移量输入进行危险程度等级的判定动作,而是根据监视盘8送来的“1级”选择指令信号对电梯控制装置3输出管制指令。
这样,按照第二实施方式,管理人员便可自由地对强风管制模式进行切换,在切换为手动模式的情况下,还可基于自己的判断选择认为合适的危险程度等级。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梯强风管制系统的构成图。图4和图3不同之处在于,包括具有模式显示器11和等级显示器12的监视盘8A来取代监视盘8。另外,该监视盘8A也有图3中的模式切换开关9和等级选择开关10,但为了方便图示,上述开关其图示从略。
模式显示器11具有指示灯11a、11b。指示灯11a是在选择自动模式的情况下(手柄9a置于“自动”位置的情况下)点亮的指示灯,而指示灯11b则是在选择手动模式的情况下(手柄9a置于“手动”位置的情况下)点亮的指示灯。
另外,等级显示器12具有指示灯12a、12b、12c。这些指示灯12a、12b、12c,在选择自动模式的情况下在强风管制装置2分别判定为“1级”、“2级”、“3级”时点亮,而在选择手动模式的情况下则在管理人员分别选择“1级”、“2级”、“3级”时(手柄10a分别置于“1”、“2”、“3”位置情形)点亮。
按照第三实施方式,管理人员可立即确认当前选择的模式和危险程度等级,能够可靠而迅速地对电梯进行运行管理。
另外,该第三实施方式虽设想为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构成(图3)增加模式显示器11和等级显示器12这种构成,但应用于第一实施方式构成(图1)的情况下,由于只取自动模式,所以也可以形成为只增加等级显示器12这种构成。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梯强风管制系统的构成图。图5与图1不同之处在于增加有地震传感器13和地震管制装置14。具体来说,该第四实施方式在进行强风管制期间可以应对发生较大地震的情形。另外,地震传感器13的种类并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测定地动(地面运动)的震级测定计、或将地震的摇晃作为速度·加速度·位移信息检测的速度计·加速度计·位移计等其中任何一种。
下面说明图5的动作。地震管制装置4每隔规定周期从地震传感器13输入检测信号,并判别是否发生规定等级以上的较大地震。该地震管制装置14的判别结果输入电梯控制装置3。
而电梯控制装置3一旦从地震管制装置14输入发生规定等级以上的较大地震这种内容的判别结果,不论强风管制装置2所输入的管制指令其内容如何,均设法使轿厢4立即停靠于最近楼层,并进行开门动作让乘客M从轿厢4内安全撤出。
举例来说,现在电梯控制装置3根据来自强风管制装置2的危险程度“2级”的管制指令进行运行控制,轿厢4在危险楼层即15楼附近处于上升过程中的话,轿厢4本应只停靠于高于20楼的楼层。
但即便是这种情况,电梯控制装置3输入了来自地震管制装置14的发生了较大地震这种内容的判别结果时,便设法使轿厢4停靠于此时最靠近的楼层即16楼,并让乘客到16楼的层站避难。这是因为考虑到,就乘客M而言,与较大地震发生期间使轿厢4从15楼附近移动到21楼这种情形相比,使轿厢4立即停靠于尽管是危险楼层但为最靠近的楼层即16楼这种做法,危及乘客生命安全的程度较低。
这样,按照第四实施方式,在进行强风管制期间发生较大地震的情况下,能够使对危及乘客生命安全的程度较高的较大地震的应对优先于对强风的应对。
图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梯强风管制系统的构成图。图6和图1不同之处在于,图中示出轿厢4内设有作为通报装置的扬声器15,可以根据来自电梯控制装置3的声音输出信号向乘客M通报当前正基于强风管制进行电梯运行。
具体来说,电梯控制装置3具有预先存储有要对电梯使用者通报的信息的声音输出部,能够以声音输出与来自强风管制装置2的管制指令相对应的信息。举例来说,乘客要前往15楼的情况下,一旦进行危险程度“2级”的强风管制运行,轿厢4不停靠15楼就这样通过会造成乘客M困惑。但本实施方式中,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15会事先通报这样的内容:由于正进行基于强风管制的运行、所以要前往10楼~20楼的使用者应在9楼或21楼下电梯后使用楼梯,所以乘客M不会困惑。
按照本第五实施方式,进行与通常运行模式不同的强风管制运行,尽管会对电梯使用者造成某种程度的不便,但能够通报电梯使用者所需信息,所以能够避免给电梯使用者带来不安或令电梯使用者感到不满等。

Claims (7)

1.一种电梯的强风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先设定与建筑物因强风而发生的摇晃相关的危险程度等级,输出与该危险程度等级相对应的管制指令的强风管制装置;以及
根据来自所述强风管制装置的管制指令进行电梯运行控制的电梯控制装置,
其中,所述危险程度等级包括建筑物因强风而发生摇晃时的建筑物的位移量较小情形的第1级、所述位移量中等程度情形的第2级、以及所述位移量较大情形的第3级,
与所述第1级相对应的管制指令为使轿厢不在预先设定的危险楼层上停靠规定时间以上而继续运行的指令,
与所述第2级相对应的管制指令为禁止轿厢在预先设定的危险楼层上停靠而继续运行的指令,
与所述第3级相对应的管制指令为使轿厢在预先设定的安全楼层上停靠以后中止运行的指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强风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对所述位移量进行检测的位移计,
所述强风管制装置根据来自所述位移计的位移量输入判定所述危险程度等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强风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可通过手动操作选择所述危险程度等级的等级选择开关,
所述强风管制装置根据所述等级选择开关所选定的等级输出所述管制指令。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强风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控制装置在输入与所述第2级相对应的管制指令的情况下使所述轿厢的运行速度减速为低于通常的运行速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强风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监视盘,所述监视盘具有显示所述电梯控制装置根据来自所述强风管制装置的管 制指令进行电梯运行控制的显示装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强风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控制装置,在根据来自所述强风管制装置的管制指令进行电梯运行控制期间中,在发生规定等级以上地震的情况下,不论是否为所述危险楼层,均使轿厢停靠最近的楼层,让乘客从所述轿厢内到所述最近的楼层避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强风管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在所述轿厢内设置通报装置,该通报装置向乘客通报所述电梯控制装置根据来自所述强风管制装置的管制指令进行电梯运行控制的情况。 
CN2006800271933A 2005-07-26 2006-07-25 电梯的强风管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76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5599/2005 2005-07-26
JP2005215599A JP4880937B2 (ja) 2005-07-26 2005-07-26 エレベータの強風管制システム
PCT/JP2006/314635 WO2007013434A1 (ja) 2005-07-26 2006-07-25 エレベータの強風管制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7669A CN101287669A (zh) 2008-10-15
CN101287669B true CN101287669B (zh) 2010-12-08

Family

ID=37683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2719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7669B (zh) 2005-07-26 2006-07-25 电梯的强风管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880937B2 (zh)
CN (1) CN101287669B (zh)
WO (1) WO200701343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77835B (zh) * 2008-03-17 2014-09-10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用于减轻摇摆的电梯调度控制
JP5535441B2 (ja) * 2008-03-18 2014-07-02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管制運転装置
CN103402900B (zh) 2011-02-28 2016-04-2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绳索摆动检测装置
FI123182B (fi) * 2012-02-16 2012-12-14 Kone Corp Menetelmä hissin ohjaamiseksi ja hissi
JP5979971B2 (ja) * 2012-05-16 2016-08-31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IN2014DN10423A (zh) * 2012-06-04 2015-08-21 Otis Elevator Co
JP5433748B2 (ja) * 2012-09-14 2014-03-05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揺れ軽減用のエレベータ運行制御
JP5896888B2 (ja) * 2012-11-28 2016-03-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WO2015047221A1 (en) * 2013-09-24 2015-04-02 Otis Elevator Company Rope sway mitigation through control of access to elevators
JP5788543B2 (ja) * 2014-01-23 2015-09-30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5840244B2 (ja) * 2014-03-07 2016-01-06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管制運転システム
US11649138B2 (en) * 2020-05-01 2023-05-16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system monitoring and control based on hoistway wind speed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9260A (en) * 1980-07-04 1982-02-01 Hitachi Ltd Method of operating elevator
JPS603764U (ja) * 1983-06-21 1985-01-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風管制運転付きエレベ−タおよび建物の揺れ量検出装置
JPS628985A (ja) * 1985-07-08 1987-01-16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サ−ビス エレベータの管制運転方法
JPH05319720A (ja) * 1992-05-19 1993-12-03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の強風管制運転方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31049A (ja) 2007-02-08
JP4880937B2 (ja) 2012-02-22
WO2007013434A1 (ja) 2007-02-01
CN101287669A (zh) 2008-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7669B (zh) 电梯的强风管制系统
JP5244965B2 (ja) 揺れ軽減用のエレベータ運行制御
KR100896872B1 (ko) 엘리베이터 제어 장치 및 엘리베이터의 운전 방법
CN101386387B (zh) 电梯控制装置
JP2000143108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CN101263072A (zh) 电梯制动系统
WO2006100791A1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揺すり検知装置
JP6131137B2 (ja)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
JP2011195270A (ja) エレベータのブレーキ開放装置
JP2007153476A (ja) エレベータの終端位置手動運転装置
CN101460384A (zh) 电梯控制装置
CN108455397A (zh) 电梯安全系统和监控电梯系统的方法
JP6797103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乗り場ドア安全装置、エレベーターの乗り場ドア安全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
JP2014114157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1195455B (zh) 电梯用自动维修保养运行设备
JPS60171980A (ja) エレベ−タの地震時運転方法
JP4265920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運転制御装置
JP7378258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ピットアウト連絡支援方法、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のピットアウト連絡支援システム
JP6776457B2 (ja)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ー、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制御方法
EP3587324A1 (en) Elevator system
JP7161464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安全管理システム
JP2002284459A (ja)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JP2007119219A (ja) エレベータの地震時運転制御システム
JPS6343310B2 (zh)
JP3327019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6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