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4596A - 驾驶姿势调整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驾驶姿势调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4596A
CN101274596A CNA200810087955XA CN200810087955A CN101274596A CN 101274596 A CN101274596 A CN 101274596A CN A200810087955X A CNA200810087955X A CN A200810087955XA CN 200810087955 A CN200810087955 A CN 200810087955A CN 101274596 A CN101274596 A CN 1012745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mentioned
driver
seat cushion
backw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79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4596B (zh
Inventor
武田雄策
大坪智范
上村裕树
山田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0936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3314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74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4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45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45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驾驶姿势调整装置,包括,对应于驾驶席(1)的前后移动,调节座垫(35)的设置高度及坐面角度的座椅位置调节机构,以及与上述驾驶席(1)的前后位置的调节动作联动,升降驱动位于乘员的脚底部的地板垫板(5)的地板升降机构,通过上述座椅位置调节机构,在驾驶席(1)的前后移动范围中的至少规定区域内,与使驾驶席(1)向车身的前侧移动的动作联动地,使坐面角度从车辆的侧视方向看向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变小的方向作变化,并且在上述规定区域内,与使驾驶席(1)向车身的前侧移动的动作联动地,通过上述地板升降机构使可动地板部上升。采用本发明,即使在驾驶员的体格相异的情况下,也可分别适宜地确保驾驶员的就座姿势和对脚踏板的操作性。

Description

驾驶姿势调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适宜地调整就座于驾驶席的驾驶员的驾驶姿势的驾驶姿势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44422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中揭示了如下一种用于调整就座于驾驶席的驾驶员的驾驶姿势的驾驶姿势调整装置,该装置中,具有,检测上述驾驶员的体格的体格检测装置;由上述驾驶员进行踩踏操作的制动踏板等构成的脚踏板;在该脚踏板的附近设置的可以升降的可动地板部;调节该可动地板部的升降位置的地板调节装置,通过该地板调节装置,对应于由上述体格检测装置所测得的驾驶员的体格,按其体格越小、越向上方移动上述可动地板部的方式调节可动地板部的升降位置。另外,上述驾驶姿势调整装置中设置有座椅调节装置,该座椅调节装置,使驾驶席的座垫在车身前后方向移动,调节其上下位置及前后位置,同时与此联动地调节座垫的倾斜角度,由此,既可维持对应于驾驶员体格的就座姿势,又可调整其视线位置或相对于方向盘的驾驶姿势。
如上述专利文献1所示,若根据驾驶员的体格使驾驶席的座垫在车身前后方向移动,调节其上下位置及前后位置,同时与此联动地调节座垫的倾斜角度,并且使设置在脚踏板附近的可动地板部升降位移,那么,若能够适宜地调节该可动地板部的升降位移量,便可提高上述脚踏板的操作性能。然而,若如上所述那样对应于驾驶员的体格使座垫的前后位置及上下位置和倾斜角度分别作变化,那么,与此相应地,驾驶员的就座姿势便发生显著变化,因此难以适宜地设定上述可动地板部的升降位移量,从而造成驾驶员的就座姿势不稳定、或脚踏板等的操作性能恶化等问题。
即,当替换就座于上述驾驶席的驾驶员时,之后就座的驾驶员通过座椅位置调节机构前后移动驾驶席,使视点的高度与合理视线一致以确保前方视野,然而,由于座垫的上下位置及倾斜角度与上述驾驶席的前后移动联动地同时发生变化,因此驾驶员相对于驾驶席的就座姿势,具体而言,上半身的相对于水平线的立起角度及大腿部与膝下部的弯折角度亦即膝盖角度等便发生变化,并且,与此对应地,对上述脚踏板的操作性也发生变化。因此,即使仅着眼于对应驾驶员的体格变化的脚的大小的差异来使上述可动地板部作升降变化,也难以适宜地兼顾驾驶员的就座姿势和对脚踏板的操作性这两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驾驶员的体格相异的情况下,也可分别适宜地确保驾驶员的就座姿势和对脚踏板的操作性的驾驶姿势调整装置。
本发明的驾驶姿势调整装置,包括,座椅位置调节机构,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使驾驶席前后移动,并且对应于该驾驶席的前后移动,调节座垫的设置高度及坐面角度;地板升降机构,与上述驾驶席的前后位置的调节动作联动、升降驱动位于乘员的脚底部的可动地板部,其中,通过上述座椅位置调节机构,在驾驶席的前后移动范围中的至少规定区域内,与使驾驶席向车身的前侧移动的动作联动地,使坐面角度,从车辆的侧视方向看,向座垫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变小的方向作变化,并且在上述驾驶席的前后移动时的前后移动范围中的至少上述规定区域内,与使驾驶席向车身的前侧移动的动作联动地,通过上述地板升降机构使可动地板部上升。
采用本发明,通过座椅位置调节机构,无需较大地设定座垫的前后移动距离,即可使各乘员的就座姿势维持适宜状态,同时可使其视点与合理视线一致。同时,即使在就座于驾驶席的乘员的体格相异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地板升降机构,使脚底的最佳位置始终正确地抵接于脚踏板的操作点,使上述脚踏板的操作性维持良好状态。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上述规定区域为前方区域,该前方区域包含驾驶席的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和位于该中间位置前方的区域,上述驾驶姿势调整装置,通过上述座椅位置调节装置,与使驾驶席从上述中间位置向车身的前侧移动的动作联动地,使座垫的从车辆的侧视方向看相对于水平面的上述倾斜角度变小来进行调节,并且通过上述地板升降机构使可动地板部上升。
采用该结构,当身高较矮的矮个人员就座于驾驶席时,通过从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使驾驶席向前侧滑动位移,并且使坐面角度向座垫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变小的方向作变化,与此相应地使表示乘员相对于上述座垫的就座中心的腰部等,对应于上述矮个人员的身高移动到前上方,并且使该矮个人员的上半身呈立起状态,由此,无需较大地设定上述座垫的前后移动距离,即可使各乘员的就座姿势维持适宜状态,同时可使其视点与合理视线一致。而且,当如上所述那样就座于驾驶席的乘员由中等身材人员变为矮个人员时,通过升高可动地板部,即便在上述乘员的体格相异的情况下,也可使各乘员的就座姿势维持适宜状态,同时可使脚底的最佳位置始终正确地抵接于脚踏板的操作点,使上述脚踏板的操作性维持良好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中,上述地板升降机构,对应于上述驾驶席的向前移动,使可动地板部上升,并且随着驾驶席从上述中间位置向前方移动,使上述可动地板部的上升率逐渐减小。
采用该结构,可以缩减驾驶席向车身前侧的移动范围,并且不会产生因过于接近方向盘或换档手柄(shift knob)而造成的它们的操作性恶化等问题,即使驾驶员为矮个人员,也可对应于其体格适宜地调节驾驶姿势。而且,当使用率可能最高的中等身体人员等调节其驾驶姿势时,以使其就座姿势与合理姿势大致一致的状态,可以适宜地进行上述座垫的位置调节及可动地板部的高度调节。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中,上述规定区域为后方区域,该后方区域包含上述驾驶席的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和位于该中间位置后方的区域,上述驾驶姿势调整装置,通过上述座椅位置调节装置,与使驾驶席从上述中间位置向车身的后侧移动的动作联动,使座垫的从车辆的侧视方向看相对于水平面的上述倾斜角度变大来进行调节,并且通过上述地板升降机构使可动地板部下降。
采用该结构,当身高较高的高个人员就座于驾驶席时,通过从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使驾驶席向后侧滑动位移,并且使坐面角度向座垫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变大的方向作变化,与此对应地使表示乘员相对于上述座垫的就座中心的腰部等,对应于上述高个人员的身高移动到后下方,并且使该高个人员的上半身呈后倾状态,由此,无需较大地设定座垫的前后移动距离,即可使各乘员的就座姿势维持适宜状态,同时可使其视点与合理视线一致。而且,当如上所述那样就座于驾驶席的乘员由中等身材人员变为高个人员时,通过降低可动地板部,即便在上述乘员的体格相异的情况下,也可使各乘员的就座姿势维持适宜状态,同时可使脚底的最佳位置始终正确地抵接于脚踏板的操作点,使上述脚踏板的操作性能维持良好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中,上述地板升降机构,对应于上述驾驶席的向后移动,使可动地板部下降,并且随着驾驶席从上述中间位置向后方移动,使上述可动地板部的下降率逐渐减小。
根据上述结构,可以缩减驾驶席向车身后侧的移动范围,并且不会产生因过于接近方向盘或换档手柄而造成的它们的操作性恶化等问题,即使驾驶员为高个人员,也可对应于其体格适宜地调节驾驶姿势。而且,当使用率可能最高的中等身体人员等调节其驾驶姿势时,以使其就座姿势与合理姿势大致一致的状态,可以适宜地进行上述座垫的位置调节及可动地板部的高度调节。
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中,在由上述座椅位置调节机构使座垫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作变化时,上述座垫及竖立设置于该座垫后部的靠背被一体化地驱动。
采用该结构,可以使乘员的就座姿势维持适宜状态,而且无需增大座垫的前后移动量及上下移动量,即可准确且容易地使驾驶员的视点与合理视线相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涉及本发明的驾驶姿势调整装置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可动地板部的具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可动地板部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地板垫板(floor board)的后部的支撑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5是表示地板垫板的后部的支撑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6是表示地板升降机构的具体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7是表示座椅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8是表示座椅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的正面剖视图。
图9是表示动力传递机构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0A、B是表示动力传递机构的具体结构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将驾驶席移动至前方后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地板垫板的驱动特性等的图表。
图13是表示中等身材人员等就座于驾驶席时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高个人员等就座于驾驶席时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地板垫板的上方移动量的说明图。
图16是表示地板垫板的下方移动量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矮个人员的就座姿势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高个人员的就座姿势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4表示涉及本发明的驾驶姿势调整装置的实施方式。该驾驶姿势调整装置,包括座椅位置调节机构2和地板升降机构6,其中,座椅位置调节机构2,使驾驶席1前后移动,并且对应于该驾驶席1的前后移动,调节座垫35的设置高度及坐面角度;地板升降机构6,使就座于驾驶席1的驾驶员进行操作由加速踏板11或制动踏板12等构成的脚踏板时搁放脚跟部的可动地板部亦即覆盖位于就座于上述驾驶席1的驾驶员的脚底部的车身地板3的上侧面而设置的地板垫板5,升降位移。
在上述车身地板3的上侧面,设置有已知的地板饰材(floor trim)(未图示),其包括,具有隔音功能和隔热功能等的毡(felt)或玻璃棉(glass wool)等绝缘体(insulator)(未图示),和覆盖在绝缘体的上表面的地毯材料(carpet)等表层材料。另外,图2中,符号13表示搁脚架(foot rest)。如图3及图4所示,上述地板垫板5包括,前侧板15,前端部通过铰链部件14支撑在前围板8的下端部;后侧板17,通过铰链部件16可折曲地连接于上述前侧板15的后端部。上述前侧板15的前方部,设置在上述的包括加速踏板11及刹车踏板12等的脚踏板的下方,同时其侧方部形成有被切除的避免干涉部20,以避免与上述搁脚架13的干涉。
上述地板垫板5的后侧板17,以覆盖设置在车身地板3的左右的下边梁和设置在中央部的地板隧道之间的大致整个区域的状态,来设定宽度尺寸。在上述地板垫板5的设置部的后侧设置有驾驶席1,并且在其前端部下方设置有连接地板隧道和下边梁的横梁24,并且在该横梁24的前侧设置有滑动自由地支撑上述后侧板17的后部的左右一对导轨25。另外,在上述地板垫板5的上侧面,设置有包括绒面(pile)材料及背衬材料等的一整张表层垫材(mat)23,用以覆盖上述前侧板15及后侧板17两者。
如图4及图5所示,上述导轨25包括安装于车身地板3的剖面呈“コ”状的部件,并支撑着滑块28,滑块28可卡脱地卡止着突出设置在上述后侧板17的后部下侧面的卡扣(grommet)27。而且,对应于下述地板垫板5的升降位移,上述滑块28沿导轨25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滑动位移,从而后侧板17的后部由导轨25支撑着前后移动。
上述地板升降机构6,如图3、图4及图6所示,包括,左右一对驱动联杆31,前端部轴支撑于前侧板15的后部下方;左右一对螺杆轴32,前后两端部通过轴承部件转动自如地支撑于车身地板3的上侧面;一对驱动索33,转动驱动上述螺杆轴32;滑动块(slide block)34,与上述螺杆轴32螺合并可沿着车身地板3的上侧面自由滑动地受到支撑,其中,上述驱动联杆31的基端部轴支撑于该滑动块34的侧面。这样,由上述驱动联杆31、使该驱动联杆31的基端部沿车身地板3前后移动的螺杆轴32、上述驱动索33及滑动块34,构成上述地板升降机构6。该地板升降机构6设置在上述地板垫板5的下方。
上述驱动索33,是将可传递转动力的索材转动可能地保持在具有柔韧性的筒状体内而构成的,如后所述,其将通过座椅位置调节机构2输入的转动力传递给螺杆轴32。若螺杆轴32对应于上述转动力而正转驱动,上述滑块34便沿着螺杆轴32向车身前侧移动,由此将驱动联杆31的后端部推向前方,同时对应于此,驱动联杆31的前端部被推向上方。其结果,上述驱动联杆31从倒伏状态变为立起状态,通过该驱动联杆31将前侧板15的后边部推向上方,从而使前侧板15以上述铰链部件14为支点,从图1及图4的虚线所示的下降位置转动位移至图4的实线所示的上升位置。
另一方面,上述地板垫板5的后侧板17,其前边部通过铰链部件16与前侧板15的后端部连接,由此,后侧板17的前边部,对应于前侧板15的上升动作而被推向上方,同时后侧板17的后边部通过上述导轨25支撑在车身地板3上并可向车身前侧移动。由此,上述前侧板15和后侧板17之间的连接部上升,从侧视方向看,地板垫板5转换成凸折的状态。
另外,若上述螺杆轴32由驱动索33逆转驱动,从而滑块34沿着螺杆轴32向车身后侧移动时,上述驱动联杆31从立起状态转换到倒伏状态,前侧板15的后边部从图4的实线所示的上升位置下降至图1及图4的虚线所示的下降位置,同时后侧板17位移至贴近车身地板3的下降位置。而且,上述地板垫板5,如后所述,其对应于使驾驶席1从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向车身前方移动的动作以及使驾驶席1从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向车身后侧移动的动作,基于预先设定的驱动特性进行升降变位。
上述驾驶席1,是在车室前部的驾驶席侧和副驾驶席侧分别独立设置的分离式座椅,其包括,座垫35,构成乘员的就座面;靠背36,从上述座垫35的后端部向上方立起;头枕37,安装于上述靠背36的上端部,其通过设置在车身地板3上的座椅位置调节机构2,可以调节座垫35的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以及相对于车身地板3的设置角度地受到支撑。
如图7及图8所示,上述座椅位置调节机构2包括,左右一对座椅轨道39,呈向前上方倾斜的状态设置在车身地板3上;滑动驱动部40,使驾驶席的座垫35沿着该座椅轨道39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滑动位移;倾斜驱动部41,与驾驶席1的前后移动联动地升降位移座垫35的后端部。
上述座垫35包括用以从下方覆盖其缓冲材料主体部的座垫框42,该座垫框42的下方设置有由上面开口的、剖面呈“コ”状的部件构成的上述座椅轨道39。该座椅轨道39内滑动自如地设置有上面突出设置有突片45的滑块44,并且该突片45的上端部通过支撑轴46轴支撑于座垫框42的下方部。另外,上述滑块44中形成有螺合滑动驱动部40的螺杆轴47的螺合孔。
上述滑动驱动部40的螺杆轴47设置在座椅轨道39内,前后两端部由轴承部件转动自如地支撑,同时其后端部通过未图示的传动索连接于驱动电动机(未图示)。于是,驱动力通过传动索,自上述驱动电动机传递至螺杆轴47,并转动驱动上述螺杆轴47,从而沿着座椅轨道39推动上述滑块44。上述螺杆轴47的前端部,通过连接器(coupling)49与向地板垫板5的地板升降机构6传递驱动力的驱动索48连接。
上述座椅位置调节机构2的倾斜驱动部41包括,支撑板50,突出设置在座垫框42的后部下方;导向板51,固定在座椅轨道39的侧面且沿着竖直方向竖立设置;导销(guide pin)52,突出设置在上述支撑板50上,其中,上述导向板51上形成具有向前上方倾斜的倾斜部的导槽53,上述导销52沿着该导槽53滑动自由地受到支撑。于是,通过上述滑动驱动部40的螺杆轴47上述滑块44被移动,对应于座垫35的前部沿着座椅轨道39的前后移动,上述导销52沿着上述导向板51的导槽53滑动,从而座垫35的后部被升降驱动,座垫35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并且该座垫35及竖立设置在其后部的靠背36被一体化地驱动。
将上述滑动驱动部40的驱动力传递给上述地板垫板5的地板升降机构6的上述驱动索48,包括由具有柔韧性的外筒体转动自由地予以支撑的索材,其先端部,如图9所示,导入第一传递盒61内。该第一传递盒61内,如图10所示,设置有与驱动索48的先端部连接并与其一体转动的蜗轮齿(worm gear)62,和由该蜗轮62转动驱动的蜗轮(worm wheel)63,该蜗轮63中形成卡合孔,下方的第二传递盒64上所突出设置的花键轴65可插入该卡合孔并与之卡合。这样,上述驱动索48的转动力经蜗轮齿62传递至蜗轮63,由此该蜗轮63被转动驱动,同时上述转动力通过上述花键轴65传递至第二传递盒64。
上述第二传递盒64内,设置有与花键轴65一体转动的第一锥齿轮(bevel gear)66,以及由该第一锥齿轮66转动驱动的第二锥齿轮67。上述一对驱动索33,分别固定在第二锥齿轮67上并可一体转动,由此将该第二锥齿轮67的转动力传递至上述地板升降机构6的驱动索33。另外,通过在上述滑动驱动部40的驱动索48和地板升降机构6的驱动索33之间,设置上述蜗轮齿62和蜗轮63所构成的减速机构,由此使转动驱动力从上述滑动驱动部40的驱动索48传递至地板升降机构6的驱动索33时,其转速减速到原来的例如1/10。
此外,上述第二传递盒64,设置在位于驾驶席1的前侧的上述横梁24的前侧,并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在车身地板3上,同时以第一传递盒61重叠在其上方的状态,彼此通过连接螺栓连接成一体。当第一传递盒61重叠在上述第二传递盒64的上方时,通过将上述花键轴65插入设置在第一传递盒61内的蜗轮63的卡合孔内,由此连成一体。于是,上述滑块44由上述滑动驱动部40移动,使座垫35沿着导轨25前后移动时,上述驱动力通过上述驱动索48和第一、第二传递盒61、64传递至上述地板驱动机构6的驱动索33,从而驱动索33和上述螺杆轴32被行转动驱动,使上述滑块34沿着车身的前后方向移动,由此上述驱动联杆31从倒伏状态转换成立起状态,或从立起状态转换成倒伏状态,从而上述前侧板15的后部被升降驱动。
通过上述滑动驱动部40的驱动,使上述座垫35从例如图1和图7所示的后方位置滑动位移至图11所示的前方位置时,座垫35的前部沿着座椅轨道39滑动位移而徐徐上升,同时上述导销52沿着导向板51的导槽53向车身前侧滑动,由此座垫35的后端部被推向上方,座垫35转动位移。其结果,随着上述座垫35移向前方,其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逐渐变小,座垫35的坐面角度变成接近水平的设置状态,同时,与之相应地,靠背36从后倾状态位移至接近直立的状态。
例如,当身高较矮的矮个人员A就座于上述驾驶席1时,通过操作图外的操作开关,启动上述滑动驱动部40的驱动电动机,使驾驶席1向车身的前侧滑动位移,如图11所示,座垫35的前方部沿座椅轨道39上升,同时座垫35的后方部被推向上方,从车辆的侧视方向观察,坐面角度向座垫35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减小的方向变化。与此对应地设定上述座垫35的前后移动量、升降位移量及坐面角度变化量,以使上述矮个人员A的上半身变为立起状态,同时使其视点a1对应于身高向前上方移动,从而与约8°的角度下倾的合理视线L一致,亦即上述视点a1与矮个人员A的下方视野的沿着前窗(front window)的下端部及发动机罩(bonnet)的线相一致,并且脚掌的姆趾根部抵接于包括加速踏板11等的脚踏板的操作点11b。
另一方向,当身高较高的高个人员C就座于上述驾驶席1时,通过上述滑动驱动部40使驾驶席1滑动位移至最后端位置,如图1所示,座垫35的前方部沿座椅轨道39下降,同时座垫35的后方部被推向下方,从车辆的侧视方向观察,坐面角度向座垫35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增大的方向变化,由此设定上述座垫35的前后移动量、升降位移量及坐面角度变化量,以使高个人员C的视点与合理视线L一致,同时使脚掌的姆趾根部抵接于包括加速踏板11等的脚踏板的操作点11b。
图12是表示对应于驾驶席1的前后移动的座垫35的驱动特性及地板垫板5的驱动特性的图表,图12的实线表示以就座于驾驶席1的乘员维持其就座姿势为前提的驱动特性(第一驱动特性),图12的虚线表示以就座于驾驶席1的乘员改变其就座姿势为前提的驱动特性(第二驱动特性)。
有关座椅位置调节机构2,如图12的实线所示,上述驾驶席1的座垫35的前后移动范围设定为210mm,并且如图13所示,身高168cm左右的平均体形的中等身材人员B以合理姿势就座于驾驶席1,将该座垫35设定在上述前后移动范围的大致中央部构成的中间位置,从而上述中等身材人员B的视点b1与合理视线L一致,以下,首先根据维持就座于上述驾驶席1的乘员的就座姿势的状态的第一驱动特性,对驾驶姿势的调整动作作说明。
上述座垫35的驱动特性以如下的条件予以设定,即,例如身高150cm左右的矮个人员A,以与上述中等身材人员B相同的姿势(合理姿势)就座(参照图13的虚线),使上述座垫35从前后移动范围的大致中间位置向前方移动105mm左右,并且与之联动地使其向上方移动25mm左右。于是,以合理姿势就座在上述座垫35上的矮个人员A的视点a1、腰部a2及脚跟部a3,如图13的箭头M所示,以上升量达到25mm的状态平行移动,并且上述矮个人员A的脚掌的姆趾根部a4抵接于加速踏板11等的操作点11b。
所谓就座于上述驾驶席1的乘员的合理姿势,是指可以长时间维持舒适状态并且适合于踏板操作的就座姿势,具体而言,踝关节角度θ1为90°,膝关节角度θ2为125°,从腰骨部到肩部的上半身与大腿部的弯折角度θ5为95°左右,并且根据人体工程学实验确认,作为大腿部相对于水平线的角度的犀牛角θ3的合理角度为上述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加上1.5°左右的值。而且,对应于上述座垫35的前后移动及升降移动的脚掌面的姆趾根部a4的移动轨迹,可以根据上述合理姿势下的各乘员的关节角度、大腿部及膝下部的长度等,通过演算或模拟等方式求得。
即,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如以使上述座垫35从前后移动范围的大致中间位置向前方移动105mm左右,并且与此联动地使上述座垫35向上方移动25mm左右的条件来设定上述座垫35的驱动特性,则可以使矮个人员A及中等身材人员B的就座姿势维持合理状态,同时使各自的脚掌面的姆趾根部a4、b4抵接于包括加速踏板11等的脚踏板的操作点11b。
上述座垫35的上升量(25mm),小于中等身材人员B与矮个人员A的视点差的平均值亦即相当于座高差的视点a1及b1的上下差平均(90mm左右),因此,如不改变上述座垫35的设置角度亦即座垫35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α、转动上半身,则即使考虑因矮个人员A的视点a1的向前移动与合理视线L的倾斜而造成的合理视点高度下降20mm左右的情况,如图13所示,上述矮个人员A的视点a1也位于合理视线L的下方。上述合理视点高度的下降量(20mm左右),通过在驾驶席1的向前移动距离(105mm)与上半身的转动引起的视点a1的前后移动量(约40mm)的和值(145mm)上,乘以tan8°(=0.1405)求得。
因此,对应于上述那样的座垫35从中间位置向前侧的105mm左右的移动,通过上述座椅位置调节机构2的倾斜驱动部41使座垫35的后端部上升,使座垫35的倾斜角度(犀牛角+1.5°)α例如从18°变为15°,以包括加速踏板11等的脚踏板的转动支点11a或操作点11b为支点,使上述矮个人员A的上半身转动以使其立起,由此,不会改变脚掌相对于上述脚踏板的抵接位置,使矮个人员A的视点a1向上方移动,使之与上述合理视线L相一致。
因转动上述矮个人员A的上半身引起的视点a1的向上移动量P,通过从抵接于加速踏板11的操作点11b的脚掌的姆趾根部a4到视点a1的距离(在图17的例中为1040mm左右),与sinβ’·cosβ的乘积求得。另外,上述β是脚掌的姆趾根部a4与视点a1的连接线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约34°),β’是因矮个人员A的上半身转动引起的上述倾斜角度β的变化量,是对应于上述座垫35的角度变化的值(3°)。
具体进行计算,因上述矮个人员A的上半身转动引起的视点a1的向上移动量P约为45mm,通过将该值、与因驾驶席1的向前移动及合理视线L的向前下方倾斜引起的视点a1的下降量(20mm左右)、以及座垫35的上升量(25mm)相加而求得的视点a1的向上移动量的合计值,为大致对应于上述中等身材人员B与矮个人员A的视点差的平均值的值(约90mm)。因此,通过上述那样对应于驾驶席1的向前移动而使座垫35上升,并且使矮个人员A的上半身转动,由此,以使脚掌的姆趾根部a4抵接于加速踏板11的操作点11b的状态,使矮个人员A的视点a1与合理视线L相一致。
关于上述矮个人员A的上半身转动引起的视点a1的向上移动量P的计算,如图17所示,假定矮个人员A的膝下部A1的长度为41cm,大腿部A2的长度为38cm,从腰部a2到肩部a5的上半身A3的长度为42cm,从肩部a5到视点a1的头颈部A4的长度为17cm,并且以上述矮个人员A的踝关节角度θ1为90°、膝下部A1与大腿部A2的弯折角度即膝关节角度θ2为125°、犀牛角θ3为16.5°、上述上半身A3与大腿部A2的弯折角度θ5为95°、上半身A3与头颈部A4的弯折角度θ6为135°的设定姿势(合理姿势)就座。
另外,上述座垫35以位于其前下方的支撑轴46为支点摇动位移,上述矮个人员A的上半身也以上述支撑轴46为支点转动。因此,仅以上述座垫35的摇动位移,无法以脚踏板的操作点11b等为支点使矮个人员A的上半身转动,为了虚拟地以脚踏板的操作点11b等为支点使矮个人员A的上半身转动,有必要在上述座垫35的摇动位移的同时,使座垫35沿座椅轨道39向前上方移动。由此,座垫35最终的向前移动距离将大于上述值(105mm)。
另外,如图14的虚线所示,若设定上述座垫35的驱动特性,以在例如身高为188cm左右的高个人员C以合理姿势就座于上述驾驶席1,将上述座垫35从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向后侧移动105mm左右时,与之联动地使上述座椅35向下方移动25mm左右,则可以使以合理姿势就座于上述座垫35上的高个人员C的视点c1、腰部c2及脚跟部c3,如图14的箭头N所示那样,以下降量达到25mm地平行移动,使上述高个人员C的姆趾根部c4抵接于加速踏板11的操作点11b等。
上述座垫35、视点c1及腰部c2的上升量(25mm),小于上述中等身材人员B与高个人员C的视点差的平均值(100mm左右),因此若不改变上述座垫35的设置角度,那么,即使考虑因高个人员C的视点c1的向后移动与合理视线L的倾斜而造成合理视点高度上升20mm左右的情况,上述高个人员C的视点c1也位于合理视线L的上方。
因此,如上所述地使座垫35从中间位置向后侧移动105mm左右,并且通过上述倾斜驱动部41降低座垫35的后端部,由此,使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例如从18°变为21°,并且以包括加速踏板11等的脚踏板的操作点11b等为支点,转动上述高个人员C的上半身以使其后倾,由此,使该高个人员C的视点c1向下方移动,使其与上述合理视线L一致。
因转动上述高个人员C的上半身引起的视点c1的向下移动量,可通过从抵接于加速踏板11的操作点11b的脚掌的姆趾根部c4到视点c1的距离与tanβ’·cosβ的乘积求得。另外,上述β是高个人员C的姆趾根部c4与视点c1的连接线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约为34°,β’是因高个人员C的上半身转动引起的上述倾斜角度β的变化量,为3°。
假定上述高个人员C及矮个人员A的体格的各部分与其身高成比例变化,那么,若进行具体计算,从脚掌的姆趾根部c4到视点c1的距离约为1300mm(参照图18),并且因上述高个人员C的上半身转动引起的视点c1的向下移动量Q约为56mm,将该值与因驾驶席1的向前移动及合理视线L的向前下方倾斜引起的视点的降低量(20mm左右)以及座垫35的上升量(25mm)相加而求得的视点c1的向下移动量的合计值(约101mm),与对应于上述中等身材人员B与高个人员C的视点差的平均值的值(约100mm)大致相一致。因此,如上所述,对应于驾驶席1的向后移动,降低座垫35,并且转动高个人员C的上半身,从而能够在脚掌的姆趾根部c4抵接于加速踏板11的操作点11b的状态下,使高个人员C的视点c1与合理视线L一致。另外,此时,为了虚拟地以脚踏板的操作点11b等为支点转动高个人员C的上半身,有必要在上述座垫35的摇动位移的同时,也使座垫35沿座椅轨道39向后下方移动。
另外,上述低身高者A就座于驾驶席1,通过上述座椅位置调节机构2将驾驶席1移向车身前侧,并且与之联动地使上述地板升降机构6的驱动联杆31从倒伏状态变成立起状态,从而实现将上述地板垫板5位移至图11及图10所示的上升位置。上述地板升降机构6执行的地板垫板5的升降动作,具体而言是作为搁放驾驶者的脚跟部的可能性最高的部位亦即从脚踏板的转动支点11a位于后方250mm左右的部位的升降位移动作,如图12所示,基于由对应于驾驶席1的向前移动的座垫35的上升量和与对应于其倾斜角度α的变化的升降修正值来设定的驱动特性予以执行。
即,如图13所示,就座于驾驶席1的乘员由中等身材人员B变为矮个人员A,由此,对应于两者的体格差使座垫35从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向前侧移动105mm左右,同时使座垫35向上方移动25mm左右,并且与之联动地将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从18°变为15°,在如此构成的驾驶姿势调整装置中,如图15的箭头M所示,矮个人员A的脚跟部a3与上述座垫35一起平行移动。
此外,随着上述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从18°变为15°、犀牛角θ3从16.5°变为13.5°,上述矮个人员A的脚掌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θ4从51.5°变为48.5°,并且与之对应地矮个人员A的脚跟部a3进一步向上移动,因此基于通过合计上述座垫35的上升量与对应于其倾斜角度α的变化的升降修正值求得的驱动特性,可以求得上述脚跟部a3的向上移动量。
因脚掌的倾斜角度θ4变化引起的脚跟部a3的向上移动量(升降修正值),通过上述加速踏板11的踏高亦即从脚跟部a3到抵接于操作点11b的脚掌的姆趾根部a4的距离与sin(θ4’)·cos(θ4)的乘积求得。其中,θ4’是对应于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的变化的脚掌的倾斜角度θ4的变化量。例如,脚掌的倾斜角度θ4设定为51.5°的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如假定上述矮个人员A的脚掌尺寸为230mm,从脚尖到脚掌的姆趾根部a4的距离为45mm,则该矮个人员A的加速踏板11的踏高为185mm左右,并且脚掌的倾斜角度θ4的变化量为3°,因此相对于上述矮个人员A的升降修正值为9mm左右。
例如,如图13所示,矮个人员A就座于位于中间位置的驾驶席1,其处于移动座垫35前的状态下的脚跟部a3,稍稍位于就座于上述驾驶席1的中等身材人员B的脚跟部b3的下方,但若该值极小时,可以忽视其而假定两个脚跟部a3、b3为相同高度,基于将上述座垫35从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向前侧移动105mm左右时的座垫35的上升量,和对应于与将上述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从18°变为15°的动作联动地变化的脚掌的倾斜角度θ4的升降修正值,可设定表示上述地板升降机构6执行的地板垫板5的升降位移量的驱动特性。而且,若基于该地板垫板5的驱动特性,通过上述地板升降机构6来升降驱动地板垫板5,那么,即使就座于驾驶席1的乘员的体格变化时,也可以在其脚跟部a3、b3搁放在地板垫板5上的状态下,使脚掌的最佳位置(姆趾根部a4、b4)适宜地抵接于包括加速踏板11等的脚踏板的操作点11b,使脚踏板的操作性维持良好状态。
另外,如上所述,当就座于位于中间位置的驾驶席1的矮个人员A的处于移动座垫35前的状态下的脚跟部a3,与就座于上述驾驶席1的中等身材人员B的脚跟部b3的上下差较小,两者大致位于相对高度位置时,上述地板垫板5的向上移动量,为对应于上述座垫35的向前移动的其向上移动量与上述升降修正值的合计值,因此上述地板垫板5的向上移动量始终是大于对应于座垫35的向前移动的其向上移动量的值。因此,上述地板垫板5的驱动特性被设定为,随着上述驾驶席1的向前移动,上述座垫35和位于其下方的地板垫板5的垂直方向距离减小。换言之,上述升降修正值,表示随着驾驶席1的向前移动变化的上述座垫35与地板垫板5之间的垂直方向距离的变化量,该升降修正值随着驾驶席1的向前移动直线性地变化。
另一方向,如图14所示,当就座于驾驶席1的乘员由中等身材人员B变为高个人员C,使驾驶席1向后侧移动105mm左右时,如图16的箭头N所示,上述高个人员C的脚跟部c3与座垫35的向前移动及向上移动平行地向后下方移动,并且随着上述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从18°变为21°,上述高个人员C的脚掌相对于水平线的倾斜角度θ4从51.5°变为54.5°。并且,对应于该脚掌的倾斜角度θ4的变化,高个人员C的脚跟部c3进一步向下移动,因此可以基于对应于上述座垫35的向下移动的脚跟部c3的下降量,和对应于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的变化的升降修正值,求得上述脚跟部c3的向下移动量。
因脚掌的倾斜角度θ4变化引起的脚跟部c3的向下移动量(升降修正值),通过上述加速踏板11的踏高亦即从脚跟部c3到抵接于操作点11b的脚掌的姆趾根部c4的距离与sin(θ4’)·cos(θ4)的乘积求得。例如,脚掌的倾斜角度θ4设定为51.5°的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如假定上述高个人员C的脚掌尺寸为290mm,从脚尖到脚掌的姆趾根部c4的距离为55mm,则该高个人员C的加速踏板11的踏高约为235mm,脚掌的倾斜角度θ4的变化量θ4’为3°,因此相对于上述高个人员C的升降修正值为-11mm左右。
例如,如图14所示,当就座于位于中间位置的驾驶席1的高个人员C的处于移动座垫35前的状态下的脚跟部c3,与就座于上述驾驶席1中的中等身材人员B的脚跟部b3大致位于相同高度时,通过合计将上述座垫35从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向后侧移动105mm左右时的座垫35的下降量、对应于与将上述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从18°变为21°的动作联动地变化的脚掌的倾斜角度θ4的升降修正值、和上述脚跟部b3、c3的差,可以求得上述地板垫板5的驱动特性。而且,基于该驱动特性,通过上述地板升降机构6升降驱动地板垫板5的结构下,即使就座于驾驶席1的乘员的体格变化时,也可以在其脚跟部b3、c3搁放在地板垫板5上的状态下,始终使脚掌的最佳位置(姆趾根部b4、c4)适宜地抵接于包括加速踏板11等的脚踏板的操作点11b,使上述脚踏板的操作性维持良好状态。
另外,如上所述,当就座于位于中间位置的驾驶席1的高个人员C的处于移动座垫35前的状态下的脚跟部c3,与就座于上述驾驶席1的中等身材人员B的脚跟部b3的上下差较小,两者大致位于相对高度位置时,上述地板垫板5的向下移动量,为对应于上述座垫35的向后移动的其向下移动量与上述升降修正值的合计值,因此上述地板垫板5的向下移动量始终是大于对应于座垫35的向后移动的其向下移动量的值。因此,上述地板垫板5的驱动特性被设定为,随着上述驾驶席1的向后移动,上述座垫35和位于其下方的地板垫板5的垂直方向距离增大。另外,上述升降修正值,表示随着驾驶席1的向后移动变化的上述座垫35与地板垫板5之间的垂直方向距离的变化量,该升降修正值随着驾驶席1的向后移动直线性地变化。
如上所述,在包括,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使驾驶席1前后移动,并且对应于该驾驶席1的前后移动调节座垫35的设置高度及坐面角度的座椅位置调节机构2;以及与上述驾驶席1的前后位置的调节动作联动,升降驱动位于乘员的脚底部的由地板垫板5构成的可动地板部的地板升降机构6的驾驶姿势调整装置中,由于通过上述座椅位置调节机构2,与使驾驶席1从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向车身的前侧移动的动作联动地,使坐面角度,从车辆的侧视方向看,向座垫35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变小的方向作变化,并且根据通过对应于上述驾驶席1的向前移动的座垫35的上升量和对应于上述倾斜角度α的变化的升降修正值来设定的驱动特性(第1驱动特性),通过上述地板升降机构6使地板垫板5上升,因此即使在驾驶员的体格相异的情况下,也可分别适宜地确保其就座姿势和对踏板的操作性。
即,当身高较矮的矮个人员A就座于上述驾驶席1时,通过从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等使移驾驶席1向前侧滑动位,同时使座垫35上升,并且向座垫35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减小的方向改变坐面角度,从而对应于上述矮个人员A的身高向前上方移动表示乘员相对于上述座垫35的就座中心的腰部a2的位置等,并且使该矮个人员A的上半身呈立起状态,从而通过上述的综合作用,无需较大地设定上述座垫35的前后移动距离,即可使各乘员的就座姿势维持适宜状态,同时可使其视点a1与合理视线L一致。
而且,当如上所述那样就座于驾驶席1的乘员由中等身材人员B变为矮个人员A时,基于通过对应于上述驾驶席1的向前移动的座垫35的上升量与对应于其倾斜角度α的变化的升降修正值来设定的驱动特性(第1驱动特性),通过上述地板升降机构6升高地板垫板5,因此即便上述乘员的体格发生变化,也可使各乘员的就座姿势维持适宜状态,同时使脚掌的最佳位置(姆趾根部a4、b4)始终正确地抵接于包括加速踏板11等的脚踏板的操作点11b,使上述脚踏板的操作性能维持良好状态。
此外,通过上述座椅位置调节机构2前后移动驾驶席1,同时对应于该驾驶席1的前后移动调节座垫35的设置高度及坐面角度,且基于上述驱动特性(第1驱动特性)升降驱动地板垫板5,由此,具有小于中等身材人员B而大于矮个人员A的体格的乘员,也可维持与上述中等身材人员B及矮个人员A相似形的关系,并且执行上述视点高度的调节及搁放脚跟部的地板垫板5的升降操作,因此可以使各乘员的就座姿势以及脚踏板的操作性能维持适宜状态,同时使其视点与合理视线L一致。
另外,上述驾驶姿势调整装置中,当身高较高的高个人员C就座于上述驾驶席1时,从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向后侧滑动位移驾驶席1,同时降低座垫35,并且向座垫35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增大的方向改变坐面角度,从而对应于上述高个人员C的身高向后下方移动表示乘员相对于上述座垫35的就座中心的腰部c2的位置等,并且使该高个人员C的上半身呈后倾状态,从而通过上述的综合作用,无需较大地设定上述座垫35的前后移动距离,即可使各乘员的就座姿势维持适宜状态,同时使其视点c1与合理视线L一致。
而且,如上所述,就座于驾驶席1的乘员由中等身材人员B变为高个人员C时,基于通过对应于上述驾驶席1的向后移动的座垫35的下降量与对应于其倾斜角度α的变化的升降修正值来设定的驱动特性(第1驱动特性),通过上述地板升降机构6降低可动地板部,因此即便上述乘员的体格发生变化,也可使各乘员的就座姿势维持适宜状态,同时使脚掌的最佳位置(姆趾根部c4、b4)始终正确地抵接于包括加速踏板11等的脚踏板的操作点11b,使上述脚踏板的操作性能维持良好状态。
此外,通过上述座椅位置调节机构2前后移动驾驶席1,同时对应于该驾驶席1的前后移动调节座垫35的设置高度及坐面角度,且基于上述驱动特性(第1驱动特性)升降驱动地板垫板5,由此,具有大于中等身材人员B而小于高个人员C的体格的乘员,也可维持与上述中等身材人员B及高个人员C相似形的关系,并且执行上述视点高度的调节及搁放脚跟部的地板垫板5的升降操作,因此可以使各乘员的就座姿势以及脚踏板的操作性能维持适宜状态,同时使其视点与合理视线L一致。
接着,如图12的虚线所示,以下对具有将上述驾驶席1的座垫35的前后移动范围设定为170mm的座椅位置调节机构2的驾驶姿势调整装置所执行的驾驶姿势调整动作进行说明。该驾驶姿势调整装置中,与图12的实线所示的第1驱动特性相比,座垫35的前方移动范围及后方移动范围分别缩短20mm左右,因而驾驶席1的向前移动及向后移动引起的合理视线高度的变化量分别减小3mm左右,因此,为了进行补偿,增大与上述座垫35的前后移动联动的座垫35的升降位移量,将该座垫35的最大上升量及最大下降量分别设定为28mm。
另外,就座于上述驾驶席1的乘员的上半身,进行与图12的实线所示的第1驱动特性的情况下相同的移动,因此第2驱动特性被设定为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也进行同样的变化。即,上述第2驱动特性被设定为,驾驶席1从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向前侧移动85mm左右过程中,上述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从18°变为15°,驾驶席1从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向后侧移动85mm左右过程中,上述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从18°变为21°。
另一方面,上述地板垫板5的第2驱动特性被设定为,对应于驾驶席1的向前移动使地板垫板5上升,同时随着驾驶席1从上述中间位置向前方移动,使上述地板垫板5的上升率逐渐减小,并且对应于驾驶席1的向后移动使地板垫板5下降,同时随着驾驶席1从上述中间位置向后方移动,使上述地板垫板5的下降率逐渐减小。
图17表示就座于驾驶席1的矮个人员A向最前方位置移动的状态。该图17中,实线表示基于图12的实线表示的第1驱动特性变化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时的矮个人员A的就座姿势,并且虚线表示基于图12的虚线表示的第2驱动特性变化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时的矮个人员A的就座姿势。
当基于上述第1驱动特性变化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时,踝关节角度θ1为90°,膝下部A1与大腿部A2的弯折角度即膝关节角度θ2为125°,从腰骨部a2到肩部a3的上半身A3与大腿部A2的弯折角度θ5为95°,并且作为大腿部A2相对于水平线的角度的犀牛角θ3的适宜角度为上述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15°)减去1.5°的值13.5°,从而可以长时间维持舒适状态并且维持适应踏板操作的就座姿势(合理姿势)。
与此相对,当基于上述第2驱动特性变化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时,踝关节角度θ1及上半身A3的立起角度与上述第1驱动特性的情况下相同地予以设定,但膝关节角度θ2从125°变为130°,并且上述犀牛角θ3随之从13.5°变为10.5°这两点与第1驱动特性的情况下不同。这是因为,第2驱动特性的情况下,对应于从驾驶席1的中间位置向前后的移动范围缩短20mm的情况,通过采取稍稍伸长小腿的就座姿势,使脚掌的姆趾根部a4抵接于脚踏板的操作点。
如上所述,若使膝关节角度θ2变化5°,同时使犀牛角θ3变化3°,则脚掌面的倾斜角度θ4从48.5°变为50.5°,并且脚跟部a3随之向下方移动5mm左右(=185mm×sinθ4’×cosθ4)。这意味着,为了不受上述姿势变化影响地使脚掌的姆趾根部a4抵接于脚踏板的操作点,与上述第1驱动特性的情况下相比需要使地板垫板5的高度降低5mm左右,即上述驾驶席1的最前方位置的升降修正值为4mm左右。于是,通过上述座垫35的上升量与升降修正值的和求得的上述地板垫板5的升降驱动特性被设定为,随着驾驶席1从上述中间位置向前方移动,地板垫板5的上升率逐渐减小。
图18表示就座于驾驶席1的高个人员C向最前方位置移动的状态。该图18中,实线表示基于图12的实线表示的第1驱动特性变化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时的高个人员C的就座姿势,并且虚线表示基于图12的虚线表示的第2驱动特性变化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时的高个人员C的就座姿势。
当基于上述第2驱动特性变化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时,踝关节角度θ1及上半身A3的立起角度与上述第1驱动特性的情况下相同地予以设定,但膝关节角度θ2从125°变为118°,并且上述犀牛角θ3随之从19.5°变为24.5°这两点与第1驱动特性的情况下不同。这是因为,第2驱动特性的情况下,对应于从驾驶席1的中间位置向后侧的移动范围缩短20mm的情况,通过采取稍稍弯曲小腿的就座姿势,使脚掌的姆趾根部c4抵接于脚踏板的操作点。
如上所述,若使膝关节角度θ2变化7°,同时使犀牛角θ3变化5°,则脚掌面的倾斜角度θ4从54.5°变为52.5°,并且脚跟部c3随之向上方移动7mm左右(=235mm×sinθ4’×cosθ4)。这意味着,为了不受上述姿势变化影响地使脚掌的姆趾根部c4抵接于脚踏板的操作点,与上述第1驱动特性的情况下相比需要使地板垫板5的高度升高7mm左右,即上述驾驶席1的最后方位置的升降修正值为4mm。于是,通过上述座垫35的上升量与升降修正值的和求得的上述地板垫板5的升降特性被设定为,随着驾驶席1从上述中间位置向后方移动,地板垫板5的下降率逐渐减小。
如上所述,若通过座椅位置调节机构2,与使驾驶席1从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向车身的前侧移动的动作联动地,使座垫35从车辆的侧视方向看向上方移动,同时使坐面角度向座垫35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减小的方向作变化,并且通过上述地板升降机构6,对应于驾驶席1的向前移动使由地板垫板5构成的可动地板部上升,同时基于设定为随着驾驶席1从上述中间位置向前方移动使上述地板垫板5的上升率逐渐减小的第2驱动特性,来驱动地板垫板5,那么,与基于上述第1驱动特性驱动驾驶席1的座垫35及地板垫板5的情况相比,可以缩减驾驶席1向前侧的移动范围,并且使上述矮个人员A的视点a1与合理视线L一致,同时可以使脚掌的最佳位置(姆趾根部a4、b4)始终正确地抵接于包括加速踏板11等的脚踏板的操作点11b,使上述脚踏板的操作性能维持良好状态。
因此,不会产生因过于接近方向盘或换档手柄而造成的它们的操作性恶化等问题,可以对应于驾驶者的体格适宜地调节其驾驶姿势。而且使用率可能最高的具有接近上述中等身体人员B的体格的驾驶者调节其驾驶姿势时,以使其就座姿势与上述合理姿势大致一致的状态,可以适宜地进行上述座垫35的位置调节及地板垫板5的高度调节。
另外,如上所述,若通过座椅位置调节机构2,与使驾驶席1从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向车身的后侧移动的动作联动地,使座垫35从车辆的侧视方向看向下方移动,同时使坐面角度向座垫35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增大的方向作变化,并且通过上述地板升降机构6,对应于驾驶席1的向后移动使由地板垫板5构成的可动地板部下降,同时基于设定为随着驾驶席1从上述中间位置向后方移动使上述地板垫板5的上升率逐渐减小的第2驱动特性,来驱动地板垫板5,那么,与基于上述第1驱动特性驱动驾驶席1的座垫35及地板垫板5的情况相比,可以缩减驾驶席1向后侧的移动范围,并且使上述高个人员C的视点c1与合理视线L一致,同时可以使脚掌的最佳位置(姆趾根部c4、b4)始终正确地抵接于包括加速踏板11等的脚踏板的操作点11b,使上述脚踏板的操作性能维持良好状态。
因此,不会产生因过于远离方向盘或换档手柄而造成的它们的操作性恶化等问题,可以对应于驾驶者的体格适宜地调节其驾驶姿势。而且使用率可能最高的具有接近上述中等身体人员B的体格的驾驶者调节其驾驶姿势时,以使其就座姿势与上述合理姿势大致一致的状态,可以适宜地进行上述座垫35的位置调节及地板垫板5的高度调节。
另外,也可以使该靠背36的竖立设置角度维持一定值,同时单独变化上述座垫35的倾斜角度α,从而可以代替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上述座椅位置调节机构2的倾斜驱动部41改变座垫35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时,一体化地驱动该座垫35及竖立设置于其后部的靠背36的结构。
然而,上述结构中,由于驾驶席1前后移动时,上半身的倾斜角度不变化,仅大腿部相对于该上半身的弯折角度θ3变化,因此难以使乘员的就座姿势维持合理状态,而且如不增大座垫35的前后移动量及上下移动量,则无法使驾驶员的视点与合理视线L一致。因此,较为理想的是,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当通过上述座椅位置调节机构2的倾斜驱动部41改变座垫35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α时,一体化地驱动该座垫35及竖立设置在其后部的靠背36。
另外,也可设置升降驱动地板垫板5的专用驱动源,以此代替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从上述滑动驱动部40的驱动索48将转动驱动力传递至地板升降机构6的驱动索33来升降驱动上述地板垫板5的结构。但如上述实施方式所示,通过单一驱动源(驱动电动机)调节座垫35的前后位置和上下位置,并升降驱动地板垫板5时,可以简单的结构同时调节驾驶席1的位置和地板垫板5的设置高度。
此外,也可由具有一块板的地板垫板构成上述可动地板部,并且通过使从可动地板部的下侧面向侧面突出的卡合销沿着倾斜方向延伸的导槽滑动等方式来升降位移上述可动地板部,以此代替上述实施方式中由包括通过上述铰链部件16连接的上述前侧板15和后侧板17的地板垫板5构成上述可动地板部,并且通过起伏先端部轴支撑于前侧板15的后部下侧面的左右一对驱动联杆31升降驱动上述地板垫板5的结构。
另外,也可将构成上述座垫35的摇动支点的连接轴设置在座垫35的后部,并且使设置在座垫35的前部的卡合销沿着设置在座椅轨道39前部的导槽等滑动,由此,升降位移座垫35的前部,改变其坐面角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驱动电动机前后移动驾驶席1,并且通过驱动索48、34传递转动驱动力,升降驱动地板垫板5,但也可弃用上述驱动电动机,将座垫35的前后移动行程传递至卷绕于驾驶席1侧与地板垫板侧之间绳索,利用该绳索的行程升降驱动地板垫板5。该结构中,可通过就座于驾驶席1的乘员握住操作杆来支撑上身,同时以前后移动腰部的人力作为驱动源来前后移动座垫35。此时,较为理想的是,在座椅轨道39上设置将座垫35压靠向前方的线圈弹簧等压靠部件,从而在例如矮个人员A就座于驾驶席1的状态下,辅助向前上方移动位于后方的座垫35的动作。

Claims (6)

1.一种驾驶姿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座椅位置调节机构,在预先设定的范围内使驾驶席前后移动,并且对应于该驾驶席的前后移动,调节座垫的设置高度及坐面角度;以及
地板升降机构,与所述驾驶席的前后位置的调节动作联动,升降驱动位于乘员的脚底部的可动地板部,其中,
通过所述座椅位置调节机构,在驾驶席的前后移动范围中的至少规定区域,与使驾驶席向车身的前侧移动的动作联动地,使坐面角度,从车辆的侧视方向看,向座垫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变小的方向作变化,并且在所述驾驶席的前后移动时的前后移动范围中的至少所述规定区域内,与使驾驶席向车身的前侧移动的动作联动地,通过所述地板升降机构使可动地板部上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姿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区域为前方区域,该前方区域包含驾驶席的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和位于该中间位置前方的区域,所述驾驶姿势调整装置,通过所述座椅位置调节装置,与使驾驶席从所述中间位置向车身的前侧移动的动作联动地,使座垫的从车辆的侧视方向看相对于水平面的所述倾斜角度变小来进行调节,并且通过所述地板升降机构使可动地板部上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姿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板升降机构,对应于所述驾驶席的向前移动,使可动地板部上升,并且随着驾驶席从所述中间位置向前方移动,使所述可动地板部的上升率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姿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规定区域为后方区域,该后方区域包含驾驶席的前后移动范围的中间位置和位于该中间位置后方的区域,所述驾驶姿势调整装置,通过所述座椅位置调节装置,与使驾驶席从所述中间位置向车身的后侧移动的动作联动地,使座垫的从车辆的侧视方向看相对于水平面的所述倾斜角度变大来进行调节,并且通过所述地板升降机构使可动地板部下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驾驶姿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板升降机构,对应于所述驾驶席的向后移动,使可动地板部下降,并且随着驾驶席从所述中间位置向后方移动,使所述可动地板部的下降率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驾驶姿势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座椅位置调节机构使座垫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作变化时,所述座垫及竖立设置于该座垫后部的靠背被一体化地驱动。
CN200810087955XA 2007-03-30 2008-03-25 驾驶姿势调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459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93600 2007-03-30
JP2007093497A JP5233144B2 (ja) 2007-03-30 2007-03-30 運転姿勢調整装置
JP2007-093497 2007-03-30
JP2007093600A JP5233145B2 (ja) 2007-03-30 2007-03-30 運転姿勢調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4596A true CN101274596A (zh) 2008-10-01
CN101274596B CN101274596B (zh) 2012-07-04

Family

ID=39972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795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4596B (zh) 2007-03-30 2008-03-25 驾驶姿势调整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233144B2 (zh)
CN (1) CN101274596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9853A (zh) * 2009-09-18 2011-04-2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用驾驶姿势调整装置
CN105539143A (zh) * 2016-02-01 2016-05-04 曹显亮 汽车油门踏板与制动踏板相对位置的一种排列
CN105966274A (zh) * 2015-03-10 2016-09-2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座椅装置
CN106740284A (zh) * 2016-11-17 2017-05-3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座位调整方法及汽车
CN108725286A (zh) * 2017-04-25 2018-11-02 佛吉亚汽车内部设备工业公司 包括可变形的脚支撑装置的车辆
CN108928283A (zh) * 2017-05-25 2018-12-04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脚踏装置
CN110893796A (zh) * 2018-09-12 2020-03-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CN111591175A (zh) * 2019-02-20 2020-08-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乘员姿势调整装置和踏板装置
CN112060988A (zh) * 2019-06-11 2020-12-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使用车辆座椅减轻驾驶员疲劳的系统和方法
CN114537533A (zh) * 2020-11-24 2022-05-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
CN115140198A (zh) * 2021-03-30 2022-10-04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CN115257499A (zh) * 2022-07-20 2022-11-0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腿托安装结构及车辆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073520A (ja) * 2009-09-29 2011-04-14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運転姿勢調整装置
JP2011073522A (ja) * 2009-09-29 2011-04-14 Mazda Motor Corp 車両用運転姿勢調整装置
WO2022208886A1 (ja) * 2021-04-02 2022-10-06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一人乗り電動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59960A (en) * 1961-04-21 1962-10-23 Gen Motors Corp Motorized vehicle foot rest
JP4501581B2 (ja) * 2004-08-03 2010-07-14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運転姿勢調整装置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9853A (zh) * 2009-09-18 2011-04-2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用驾驶姿势调整装置
CN102019853B (zh) * 2009-09-18 2015-03-1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用驾驶姿势调整装置
CN105966274A (zh) * 2015-03-10 2016-09-2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座椅装置
CN105966274B (zh) * 2015-03-10 2019-03-08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辆的座椅装置
CN105539143A (zh) * 2016-02-01 2016-05-04 曹显亮 汽车油门踏板与制动踏板相对位置的一种排列
CN106740284A (zh) * 2016-11-17 2017-05-3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座位调整方法及汽车
CN106740284B (zh) * 2016-11-17 2019-06-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座位调整方法及汽车
CN108725286A (zh) * 2017-04-25 2018-11-02 佛吉亚汽车内部设备工业公司 包括可变形的脚支撑装置的车辆
CN108928283A (zh) * 2017-05-25 2018-12-04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交通工具脚踏装置
CN110893796A (zh) * 2018-09-12 2020-03-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座椅
CN111591175A (zh) * 2019-02-20 2020-08-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乘员姿势调整装置和踏板装置
CN111591175B (zh) * 2019-02-20 2022-08-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乘员姿势调整装置和踏板装置
CN112060988A (zh) * 2019-06-11 2020-12-1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使用车辆座椅减轻驾驶员疲劳的系统和方法
CN112060988B (zh) * 2019-06-11 2024-01-3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使用车辆座椅减轻驾驶员疲劳的系统和方法
CN114537533A (zh) * 2020-11-24 2022-05-2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
CN114537533B (zh) * 2020-11-24 2024-05-07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
CN115140198A (zh) * 2021-03-30 2022-10-04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CN115140198B (zh) * 2021-03-30 2024-01-16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车身结构
CN115257499A (zh) * 2022-07-20 2022-11-01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腿托安装结构及车辆
CN115257499B (zh) * 2022-07-20 2023-05-16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腿托安装结构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4596B (zh) 2012-07-04
JP5233144B2 (ja) 2013-07-10
JP2008247287A (ja) 200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4596B (zh) 驾驶姿势调整装置
CN101020427B (zh) 驾驶姿势调节装置
JP2938967B2 (ja) 自動車用前部座席
CN102019853B (zh) 车用驾驶姿势调整装置
US7695045B2 (en) Driving position adjusting device
CN101525007B (zh) 汽车驾驶席的地板结构
JP4984556B2 (ja) 自動車の可動フロア装置
CN101863239A (zh) 汽车驾驶席的地板结构
CN102198845A (zh) 车辆的底板结构
CN101306656A (zh) 具有可调节的头部支撑装置的交通工具座椅
JP4341381B2 (ja) 車両の運転姿勢調整装置
US11052787B2 (en) Seat adjustment mechanism
EP4011690A1 (en) A seat for transport vehicles
JP5428711B2 (ja) 車両用運転姿勢調整装置
JP5556103B2 (ja) 車両用運転姿勢調節装置
JP4259301B2 (ja) 車両の運転姿勢調整装置
JP5277666B2 (ja) 自動車運転席のフロア構造
JP2009214793A (ja) 運転姿勢調整装置
JP5017879B2 (ja) 運転姿勢調整装置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JP2007203968A (ja) 自動車の可動フロア装置
JP2007203969A (ja) 自動車の可動フロア装置
JP5233145B2 (ja) 運転姿勢調整装置
JP5233132B2 (ja) 運転姿勢調整装置
JP4997772B2 (ja) 自動車の可動フロア装置
JP4710332B2 (ja) 自動車のシート位置調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