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4527A - 喷墨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喷墨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74527A CN101274527A CNA2008100907418A CN200810090741A CN101274527A CN 101274527 A CN101274527 A CN 101274527A CN A2008100907418 A CNA2008100907418 A CN A2008100907418A CN 200810090741 A CN200810090741 A CN 200810090741A CN 101274527 A CN101274527 A CN 1012745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k
- framework
- cap
- discharging surface
- gu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976 in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3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7
- 239000008393 encapsul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8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20 organ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3536 elastomer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41 inkjet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40000001439 Opunt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50 d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99 meniscu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6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 B41J2/16585—Prevention or detection of nozzle clogging, e.g. cleaning, capping or moistening for nozzles for paper-width or non-reciprocating print heads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多个喷墨头,每个喷墨头具有喷墨表面;框架,该框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孔,并支撑所述多个喷墨头,使得所述多个喷墨表面分别从所述多个孔暴露;帽,该帽包括形成在其上的突起以限定多个凹部;和帽移动机构,该帽移动机构构造成使帽和框架中的至少一个移动,以选择性地将该突起定位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在该第一位置处的突起邻接框架,使得所述多个喷墨表面分别由所述多个凹部围绕。在该第二位置处的突起与框架间隔开。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07年3月2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089162的优先权,在此将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喷墨记录装置,该喷墨记录装置包括构造成喷射墨滴的多个喷墨头。
背景技术
JP-A-2004-142450公开了一种彩色喷墨记录装置,该彩色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四个喷墨头和构造成在四个喷墨头上执行维护操作的维护单元。在该彩色喷墨记录装置中,维护单元具有:帽,该帽由例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用于覆盖喷墨头的喷嘴表面;和刮片(擦拭器),该刮片用于擦掉粘附到喷墨头的喷嘴表面的墨。另外,当维护单元处于清洗位置时喷墨头的喷嘴表面由帽覆盖。此时,在喷墨头上执行清洗操作。此后,当维护单元从清洗位置移动到缩回位置时,刮片擦拭喷嘴表面,由此去除粘附到喷嘴表面的墨。另外,当喷墨记录装置待机时,帽覆盖喷嘴表面,从而防止喷嘴中的墨变干。
发明内容
根据JP-A-2004-142450中所描述的喷墨记录装置,帽上形成有突起以限定凹部,并且形成在帽上的突起与喷嘴表面接触,使得喷墨头的喷嘴表面由帽上的凹部覆盖。当帽上的突起邻接喷嘴表面时,可导致保留在喷嘴表面上的墨与帽的弹性材料之间出现化学反应以致产生沉积的情况。另外,还可导致在位于帽上的突起与喷嘴表面之间的边界中停留的墨周围散布的灰尘粘附到如此停留的墨上以产生粘到墨的材料的情况。由于这样,即使当帽与喷嘴表面间隔开时,由沉积物和粘性材料组成的杂质也粘附到喷嘴表面上帽的突起邻接的区域上。此时,当刮片擦拭喷嘴表面的整个区域时,粘附到喷嘴表面的杂质遍布在全部喷嘴表面上,由此使杂质粘附到喷嘴的开口(喷射口)的周边,从而使喷嘴表面的拒水性劣化或者侵入喷嘴中而阻塞喷嘴。在该情况下,喷墨特性恶化。
然后,认为限定凹部的突起邻接支撑四个喷墨头的框架的外周或框架。此时,使帽上的凹部一起覆盖四个喷墨头的喷嘴表面。通过该结构,由于帽上的突起不邻接喷嘴表面,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导致杂质粘附到喷嘴表面。但是,当在帽上的凹部覆盖四个喷墨头的喷嘴表面的状态下用墨清洗喷射口时,可导致如此喷射的墨散布在凹部内而粘附到其它喷墨头的喷嘴喷射表面的情况,由此多种类型的墨在喷嘴表面处彼此混合。在该情况下,记录质量劣化。
于是,已经鉴于这些情形作出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彩色喷墨记录装置,该彩色喷墨记录装置在不使其记录质量劣化的情况下能够抑制杂质粘附到喷墨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喷墨记录装置,该喷墨记录装置包括:多个喷墨头,每个喷墨头具有喷墨表面,在该喷墨表面中形成有构造成喷射墨滴的多个喷嘴;框架,该框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孔,并支撑所述多个喷墨头,使得所述多个喷墨表面分别从所述多个孔暴露;帽,该帽包括形成在其上的突起以限定多个凹部,每个凹部具有能够包含从框架的孔暴露的所述多个喷墨表面中的每个喷墨表面的平面形状;和帽移动机构,该帽移动机构构造成使帽和框架中的至少一个移动,以选择性地将该突起定位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其中在该第一位置处的突起邻接框架,使得所述多个喷墨表面分别由所述多个凹部围绕,并且其中在该第二位置处的突起与框架间隔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示意性剖视侧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喷墨打印机的主要部件的示意性平面图;
图3是沿图2所示的线III-III的剖视图;
图4示出从下方观察到的图2所示的四个喷墨头;
图5A示出图2所示的整个维护单元移动到维护位置的状态;
图5B示出图2所示的帽的突起邻接框架的状态;
图6是示出当图2所示的帽的突起邻接框架时,喷墨头与突起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
图7A示出喷墨头从打印位置移动到头维护位置并且维护单元的托盘移动到维护位置的状态;和
图7B示出通过墨接收构件和擦拭器擦掉粘附到喷墨表面的墨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示意性剖视侧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的主要部件的示意性平面图。图3是沿图2所示的线III-III的剖视图。图4示出从下方观察到的四个喷墨头。
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机(喷墨记录装置)构造成具有四个喷墨头2的彩色喷墨打印机。该喷墨打印机1包括设置在图1中左侧的片材供应机构11和设置在图1中右侧的片材排出盘12。
喷墨打印机1在其中包括片材输送路径,例如片材的记录介质在该片材输送路径上从片材供应机构11朝片材排出盘12输送。拾取辊设置在片材供应机构11中,该片材供应机构11构造成供应在片材盘21内容纳的多张片材的顶部片材。片材如图1所观察到的那样由拾取辊22从左向右输送。两个皮带辊6、7和卷绕在辊子6、7上以在辊子6、7之间延伸的环形输送皮带8设置在片材输送路径的中间部分。对输送皮带8的外周表面也就是输送皮带8的输送表面8a运用硅酮处理,以便给予输送表面8a粘附力。加压辊5直接设置在片材供应机构11的下游面对输送皮带8的位置中,用于将从片材供应机构11供应来的片材压在输送皮带8的输送表面8a上,由此压在输送表面8a上的片材在依靠输送表面8a的粘性而被保持的同时向下游输送。此时,通过驱动马达(未示出)的驱动力沿片材输送方向施加到位于下游的皮带辊6,以在图1所示地顺时针方向(沿箭头A表示的方向)旋转。
在片材输送路径的中间部分中,面对喷墨头2的区域对应于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成像区域。此外,分离构件13沿片材输送路径直接设置在输送皮带8的下游。分离构件13构造成从输送表面8a分离在输送皮带8的输送表面8a上保持的片材,使得分离的片材朝设置在右边的片材排出盘12输送。
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压板9在由输送皮带8围绕的区域内设置在面对喷墨头2的位置处,也就是设置成与位于上侧的输送皮带8的下表面接触,以便从输送皮带8的内周侧支撑该输送皮带8。
四个喷墨头2分别对应于四种颜色B(品红、黄、青、黑)的墨并沿片材输送方向(如图2中观察到的自下而上定向的方向)对准。即,该喷墨打印机是行式打印。如图2所示,喷墨头2具有沿垂直于片材输送方向B的方向延伸的细长的长方体形状。另外,如图1和3所示,喷墨头2在其下端包括头主体3。头主体3是包括流道单元和致动器的层压体,流道单元包括包含压力室的墨流道,而致动器构造成将压力施加到储存在压力室中的墨上。
构造成临时储存墨的储存器单元10固定到头主体3的上表面并由盖14部分地覆盖。储存器单元10连接到固定于盖14的上表面的管接头10a,而构造成储存从管接头10a供应来的墨的墨储存器形成在储存器单元10中。如图4所示,微小直径的大量喷嘴(喷射口)3b成直线形成在头主体3的底表面上且并排对齐,并且该底表面对应于面对输送表面8a的喷墨表面3a。未示出的防水膜形成在喷墨表面3a的表面上。该防水膜防止过多的墨粘附到喷嘴3b的周边。另外,储存器单元10包括相对于与片材输送方向B垂直的方向形成得比头主体3长的头固定部10b。该头固定部10b延伸到头主体3的纵向端部之外,并且在储存器单元10的两端上的延伸部分对应于稍后将描述的到框架4的固定部分。另外,在储存器单元10内的墨将供应到头主体3内的墨流道(未示出)中。
头主体3设置成使得喷墨表面3a变得平行于输送皮带8的输送表面8a,并且在这些表面之间形成有小的余隙。在该结构中,当在输送皮带8上输送的片材顺次在四个头主体3下方通过时,四种颜色的墨从喷嘴3b朝片材的上表面或打印表面喷射,由此在片材上形成彩色图像。
四个喷墨头2固定到框架4。如图2和图4所示,四个矩形孔4b在框架4中形成为沿着与片材输送方向B垂直的方向延伸。四个孔4b沿片材输送方向B设置成相互邻近,并且喷墨头2设置成分别与孔4b对应。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部(支撑区域)4a形成在每个孔4b中,并分别突出到与储存器单元10的纵向端部的下表面面对的位置。支撑部4a和储存器单元10的端部通过螺钉50彼此固定。即,支撑部4a构成如下区域,该区域比框架4的每个孔4b的外周框架(邻接区域)靠近孔4b,并且在平面图中喷墨头2的一部分与框架4重叠。要注意的是框架4的每个孔4b的外周框架的厚度大于支撑部4a的厚度。这样,四个喷墨头2分别设置并固定成与框架4的孔4b对应。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3a从孔4b一侧的开口一个接一个地暴露。喷墨表面3a和外周框架的下表面大致设置在相同的高度处。另外,密封材料(未示出)应用于喷墨头2与框架4之间的边界以密封该边界。
如图2和图3所示,框架4沿垂直方向由设置在喷墨打印机1中的框架移动机构(帽移动机构)51可动地支撑。如图2所示,框架移动机构51设置在如上所述布置的四个喷墨头2的外部(上方和下方)。框架移动机构51中的每个框架移动机构都包括:驱动马达52,该驱动马达52用作构造成使框架4垂直移动的驱动源;小齿轮53,该小齿轮固定到驱动马达52的轴上;齿条54,该齿条设置在框架4上并从那里直立以便与小齿轮53啮合;和导向件56,该导向件设置在导向件56与小齿轮53夹住齿条54的位置。
两个驱动马达52分别固定到喷墨打印机1的主体框架1a,并且主体框架1a相对于片材输送方向B设置成彼此面对。两个齿条54垂直延伸并且在它们的下端部分别固定到框架4的侧面。另外,齿条54的与面对小齿轮53的侧面相对的侧面与导向件56滑动接触。导向件56固定到主体框架1a。
在该结构中,当两个驱动马达52同步以使对应的小齿轮53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时,齿条54垂直地移动。然后,框架4和四个喷墨头2与齿条54的垂直移动相关地垂直移动。
导向件单元59设置成面对喷墨头2的纵向端。导向件单元59中的每个导向件单元包括杆状构件58和将杆状构件58保持在它们之间的一对导向件57。该对导向件57如图3所示垂直延伸并固定到主体框架1b中的每个主体框架,该主体框架相对于与片材输送方向B垂直的方向彼此面对。杆状构件58与该对导向件57类似地垂直延伸,并固定到框架4的与主体框架1b平行并与之面对的侧表面。杆状构件58可滑动地保持在该对导向件57之间。当框架4通过框架移动机构51垂直移动时,这些导向件单元59能够防止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3a朝输送表面8a倾斜。即,即使框架4和喷墨头2通过框架移动机构51垂直移动,喷墨表面3a也总是保持平行于输送表面8a。结果,在打印期间增加墨相对于片材的滴落精度。
通常,框架4设置在打印位置(图3所示的位置),并且当框架4设置在打印位置时四个喷墨头2将墨喷射在用于打印的片材上。另外,只有在喷墨头2上执行维护操作时,框架4才通过框架移动机构51移动,使得四个喷墨头2移动到比打印位置较高的位置(头维护位置)。在该实施例中,维护操作包括:强制用墨清洗喷墨头2;擦掉粘附到喷墨表面3a的墨;和用帽覆盖喷墨表面3a。
接下来,将描述用于在喷墨头2上执行维护操作的维护单元70。如图2和图3所示,维护单元70在喷墨打印机1上设置在喷墨头2的左边,用于在头主体3上执行维护工作。如图3所示,维护单元70包括水平可动的两个托盘71、75。如图2和图3所示,托盘71具有向上打开的大致方形箱形状,并构造成在其中包含托盘75。托盘71和托盘75通过将描述的接合装置可拆卸地连接到一起。托盘71、75适于根据待执行的维护操作的细节安装和拆卸。
如图3所示,托盘71在面对喷墨头2的一侧的相反侧上打开。因此,当两个托盘彼此脱离以便执行例如清洗操作时,只有托盘71独立于托盘75可动。另外,不管接合装置保持两个托盘71、75接合的事实,当维护单元70如稍后将描述的那样水平移动时,框架4(沿图3中由箭头C所标识的方向)预先移动到上部头维护位置,由此在四个喷墨头2与输送表面8a之间确保用于维护单元70的空间。此后,维护单元70沿图3中由箭头D标识的方向水平地移动。
此后,废墨接收托盘77设置在维护单元70的正下方。废墨接收托盘77在平面图中具有将托盘71容纳在其中的尺寸。此外,废墨接收托盘77具有的形状使得即使当托盘71移动到图2所示的右端时,废墨接收托盘77在平面图中与托盘71的面对喷墨头2(图2中右侧)的边缘相对的边缘部(图2中左侧)重叠。排墨孔77a形成在废墨接收托盘77的喷墨头2侧的端部,以穿过墨接收托盘77。废墨排出孔77a允许已流入废墨接收托盘77中的墨流入废墨储存器(未示出)。
擦拭器72、墨接收构件73和托盘75从托盘71的喷墨头2侧以该顺序设置在托盘71中。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设置成大致平行于片材输送方向B。如图2所示,帽76设置在托盘75内。帽76包括突起76a和四个底板部76b。在帽76中,在平面图中都具有矩形形状的四个底板部76b分别对应于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3a并排设置。底板部76b的纵向方向平行于喷墨头2的纵向方向,而底板部76b以与喷墨头2相同的间隔沿片材输送方向B布置。
突起76a从底板部76b的外周边缘部向上突起,由此突起76a和底板部76b彼此结合以限定向上打开的四个凹部76c。四个凹部76c中的每个凹部在平面图中具有能够包含喷墨表面3a的形状。当如稍后将描述的那样执行封盖操作时,突起76a仅邻接框架4中孔4b的外周边缘部。此时,四个喷墨表面3a中的每个喷墨表面由部分76c围绕(见图6)。这样,帽76能够覆盖喷墨表面3a,使得帽76能够接收由清洗喷嘴3b所产生的墨,并且还防止喷嘴中的墨变干。帽76由例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由于这样,有助于框架4与突起76a之间的粘附,并且当突起76a邻接框架4时,能够保持各凹部76c的气密性。
帽76在被支撑于托盘75的底表面上的同时被例如弹簧88(见图5B)的弹性构件向上推压。采用该结构,当帽76的突起76a邻接框架4时,弹簧88消除冲击并经由突起76a保持框架4和帽76。即使在帽76错误地稍微不平行于框架4的情况下,也允许帽76顺着相对于框架4的倾斜。由于这样,能够将每个凹部76的内部制成封闭空间。
如图2所示,保持件74固定到托盘71的面对喷墨头2的侧面。保持件74保持擦拭器72和墨接收构件73。如图2所示,保持件74在平面图中具有U形形状,并且将擦拭器72和墨接收构件73保持成保持件74的沿片材输送方向B延伸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形成接合装置的一部分的凹部74a形成在保持件74的沿垂直于片材输送方向B延伸的端部中。
如图2和图3所示,墨接收构件73包括多个薄板73a,所述多个薄板73a在沿着输送方向B的方向上稍长于并排对齐的四个喷墨头2的整体宽度。薄板73a以适于相对于墨的毛细力的间隔彼此平行设置。薄板73a由不锈钢制成。如同薄板73a的情况一样,擦拭器72在沿着输送方向B的方向上稍长于并排对齐的四个喷墨头的整体宽度,并设置成使得擦拭器72的长度方向变成平行于片材输送方向B。擦拭器72由例如橡胶的弹性材料制成。
托盘71通过如上所述的接合装置与托盘75接合。如图2所示,接合装置分别安装在图2中托盘71、75的上下侧面附近。接合装置中的每个接合装置包括在托盘71的保持件74处设置的凹部74a和可旋转地支撑在托盘75上的钩形构件83。钩形构件83沿垂直于片材输送方向B的方向延伸并可旋转地支撑在片材输送方向B的纵向中心处。钩形部83a形成在钩形构件83的面对喷墨头2的端部处并构造成与凹部74a接合。邻接构件84可旋转地支撑在维护单元70上方,并构造成分别邻接钩形构件83的与喷墨头2间隔最远的端部83b。当这些邻接构件84旋转并分别邻接端部83b时,钩形构件83与凹部74a之间的接合解除。另一方面,当邻接构件84从端部83b离开时,钩形部83a与凹部74a接合,并恢复图3所示的状态。
当不执行维护操作时(稍后描述),维护单元70静止停留在远离喷墨头2间隔开的“缩回位置”(图2中与喷墨头2相对的左手位置)。然后,当执行维护操作时,维护单元70从该缩回位置水平地移动到“维护位置”以面对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3a。此时,喷墨头2设置在头维护位置中,从而擦拭器72和突起76a的远端不会接触喷墨表面3a。此外,设计成在擦拭器72邻接喷墨表面3a的状态下,墨接收构件73与喷墨表面3a之间总是具有微小的余隙(例如0.5mm)。
当喷墨表面3a由帽76覆盖时,托盘71和托盘75在通过接合装置结合到一起的同时移动到维护位置。如图2所示,托盘71、75可动地支撑在沿垂直于片材输送方向B的方向延伸的一对导轴96a、96b上。两个支承构件97a、97b设置在托盘71上并从图2中保持件74的上下侧面突出。两个支承构件98a、98b设置在托盘75上并从图2中保持件75的上下侧面突出。另外,该对导轴96a、96b中的每根导轴的两端都分别固定到主体框架1b、1d,并且导轴96a、96b平行设置在主体框架1b、1d之间。导轴96a、96b通过例如螺钉的固定构件固定。根据该结构,托盘71、75在图2和图3中沿着导轴96a、96b(在由箭头D标识的方向上)水平移动。
在此,将描述构造成使托盘71、75水平移动的水平移动机构91。如图2所示,水平移动机构91包括马达92、马达皮带轮93、空转轮94、同步皮带95和导轴96a、96b。马达92通过例如螺钉的固定构件固定到安装部1c,该安装部形成在平行于片材输送方向B延伸的主体框架1b的端部处。马达皮带轮93连接到马达92并与马达92的驱动相关地旋转。空转轮94可旋转地支撑在图2中位于最左侧的主体框架1d上。同步皮带95设置成平行于导轴96a并在马达皮带轮93和与该马达皮带轮93配对的空转轮94之间卷绕和延伸。另外,设置在保持件74上的支承构件97a连接到同步皮带95。
在该结构中,当驱动马达92时,同步皮带95随马达皮带轮93向前或向后旋转而运转。经由支承构件97a连接到同步皮带95的托盘71通过同步皮带95的运转在图2中向左或向右移动,也就是向缩回位置或维护位置移动。另外,当保持件74的凹部74a与钩形部83a接合时,在托盘71中设置的擦拭器72和墨接收构件73与在托盘75中设置的帽76一起移动到维护位置或缩回位置。
接下来,以下将参考图5A至图7B描述维护单元70的操作。图5A示出整个维护单元70移动到维护位置的状态,而图5B示出帽76的突起76a接触喷墨表面3a的状态。图6是示出当帽76的突起76a邻接框架4时,喷墨头2与突起76a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图7A示出喷墨头2从打印位置移动到头维护位置并且维护单元70的托盘71移动到维护位置的状态,而图7B示出通过墨接收构件73和擦拭器72擦掉粘附到喷墨表面3a的墨的状态。
当执行清洗操作以便将经历喷射失灵的喷墨头2恢复到正常状态时,首先,框架4通过框架移动机构51向上移动。此时,同步驱动两个驱动马达52以允许各自的小齿轮53沿前向方向(如图3中观察到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然后,齿条54与小齿轮53的旋转结合向上移动。固定到齿条54的框架4连同四个喷墨头2一起向上移动。另外,当框架4和喷墨头2到达维护位置时驱动马达52停止旋转。因此,在喷墨表面3a与输送皮带8之间形成能够设置维护单元70的空间。这样,当维护单元70已移动到维护位置时,位于维护位置的喷墨头2和喷墨表面3a不会与擦拭器72和突起76的远端接触。
然后,执行封盖操作以便通过帽76覆盖喷墨表面3a。要注意的是执行该封盖操作以防止在喷墨打印机1长时间不在片材上执行打印操作的空转时间期间喷嘴3b中的墨变干。如5A所示,在封盖操作中,在托盘71和托盘75通过钩形构件83彼此连接的状态下,托盘71和托盘75通过水平移动机构91移动到维护位置。此时,如图6所示,帽76的突起76a设置在突起76a面对各自的孔4b的周向边缘部的位置中。此时,帽76的凹部76c设置在凹部76c面对对应的喷墨表面3a的位置中。
接下来,如图5B所示,突起76a的上端通过框架移动机构51使喷墨头2向下移动而邻接框架4,由此帽76附连到四个喷墨头2,而喷墨表面3a由对应的凹部76c单独地围绕。此时,由于突起76a未如上所述的接触喷墨表面3a,所以在喷墨表面3a上不会产生由残留在喷墨表面3a上的墨与帽76的弹性材料的化学反应所引起的沉积。另外,墨不会积累在突起76a与喷墨表面3a之间的边界中,这防止在该边界周围散布的灰尘粘附到积累的墨上而导致产生粘性物质。因此,即使当帽76背离喷墨头2时,例如沉积和粘性物质的杂质也不会粘附到喷墨表面3a。
在帽76附连到四个喷墨头2的状态下执行清洗操作,驱动泵(全部都未示出)以强制地将墨容器中的墨送到喷墨头2,以将墨从喷墨头2的喷嘴3b喷射到凹部76c中。此时,尽管允许墨散布在各凹部76c内,但散布的墨不会从凹部76c向外泄漏。因此,散布的墨不会粘附到其它喷墨表面3a。该清洗操作能够消除喷嘴3b的阻塞,该阻塞导致喷射失灵或喷嘴3b内的墨的粘性增加。喷射到凹部76c的墨经由出流路径(未示出)流入托盘71,然后在图5A和图5B中沿托盘71的底表面移动到左侧,并最终流入废墨接收托盘77。然后,清洗的墨从废墨接收托盘77中的排出孔77a排出。但是,一部分墨以墨滴的形式保留在喷墨表面3a上。
接下来,执行擦拭操作。当执行擦拭操作时,如图7A所示,只有托盘71可移动到维护位置。在该情况下,邻接构件84邻接钩形构件83的端部83b以使钩形部83a背离凹部74a移动,使得解除凹部74a与钩形部83a之间的接合,由此解除托盘71与托盘75之间的连接。此后,可开始擦拭操作。
在擦拭操作中,在至少托盘71移动到维护位置的状态下,喷墨头2通过框架移动机构51向下移动。此时,喷墨头2设置在例如当托盘71移动到左边(也就是移动到缩回位置)时喷墨表面3a与墨接收构件73的薄板73a的上端之间形成有0.5mm的余隙的位置中。然后,如图7B所示,托盘71通过水平移动机构91移动到左边。
此时,由于擦拭器72的上端定位成高于喷墨表面,所以擦拭器72在偏斜的同时接触喷墨表面3a,以便擦掉由于清洗操作粘附到喷墨表面3a的墨。此时,墨接收构件73的薄板73a的上端经由预定的微小间隙定位成靠近但不接触喷墨表面3a,由此粘附到喷墨表面3a的墨的相对大的墨滴在墨接收构件73的薄板73a之间通过毛细作用移动。
这样,完成维护操作以便通过清洗墨的喷嘴3b将具有喷墨失灵的喷墨头2恢复到正常状态,并且擦掉由于清洗而粘附到喷墨表面3a的墨。如上所述,在完成维护操作之后,优选地再次执行封盖操作以通过帽76覆盖喷墨表面3a,这能够防止喷嘴3b中的墨干燥。
根据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当帽76附连到喷墨头2时,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3a由帽76的凹部76c围绕。因此,即使在从喷嘴3b清洗的墨散布在凹部76c内的情况下,散布的墨也不会粘附到其它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3a,由此多种类型的墨不会在喷墨表面3a上混合,这能够防止打印质量的退化。另外,由于帽76的凹部76c仅邻接框架4,所以能够抑制杂质到喷墨表面3a的粘附。因此,即使在通过擦拭操作擦拭喷墨表面3a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导致喷墨表面3a的拒水性退化的杂质到喷嘴周边的粘附,或者抑制变成喷嘴的阻塞的杂质到喷嘴中的侵入。
另外,由于密封材料应用于喷墨头2与框架4之间的边界以密封该边界,所以变得能够防止由于清洗而四周散布的墨从框架4的孔4b之间的间隙侵入到喷墨打印机1中。
此外,由于框架4各个孔4b的外周框架的厚度比支撑部4a厚,所以增强了框架4各个孔4b的外周框架的强度。因此,突起76a能够可靠地邻接各个孔4b的外周框架。
以上已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实施例,而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能够作出各种变型。例如,虽然在实施例中喷墨表面3a和框架4的下表面设置在相同的平面内,但喷墨表面3a可从框架4的下表面突出。根据该结构,喷墨表面3a从框架4的下表面间隔开,从而当执行擦拭操作时擦拭器72不会擦拭框架4的下表面。由于这样,即使在杂质粘附到框架4的下表面的情况下,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杂质或异物粘附到喷嘴或喷嘴的周边。
虽然实施例的喷墨打印机1包括四个喷墨头2,但喷墨头2的数目可以是两个或三个、或五个或更多。
此外,虽然本实施例的密封材料应用于喷墨头2与框架4之间的边界,但也可不应用密封材料,这易于防止由于帽76外部的压力变化所引起的喷嘴处的弯月面的破裂。
虽然根据本实施例的框架4中各个孔4b的外周框架的厚度比支撑部4a的厚度厚,但框架的厚度可任意地确定。
在该实施例中,帽76可单独地设置用于每个喷墨头2或可一体地模制以便包含所有喷墨头2的喷墨表面3a中的每个喷墨表面。
Claims (6)
1.一种喷墨记录装置,包括:
多个喷墨头,每个喷墨头具有喷墨表面,在该喷墨表面中形成有构造成喷射墨滴的多个喷嘴;
框架,该框架具有形成在其中的多个孔,并支撑所述多个喷墨头,使得所述多个喷墨表面分别从所述多个孔暴露;
帽,该帽包括形成在其上的突起以限定多个凹部,每个凹部具有能够包含从框架的孔暴露的所述多个喷墨表面中的每个喷墨表面的平面形状;和
帽移动机构,该帽移动机构构造成使帽和框架中的至少一个移动,以选择性地将该突起定位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
其中在该第一位置处的突起邻接框架,使得所述多个喷墨表面分别由所述多个凹部围绕,并且
其中在该第二位置处的突起与框架间隔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
其中将密封材料涂敷到位于所述喷墨头与所述框架之间的边界以密封该边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框架包括:邻接区域,所述突起在所述第一位置处邻接该邻接区域;和支撑区域,该支撑区域的位置比所述邻接区域的位置靠近所述孔,并且该支撑区域在平面图中与所述喷墨头中的每个喷墨头的一部分重叠,并且
其中邻接区域的厚度比支撑区域的厚度厚,所述喷墨头被支撑在支撑区域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邻接区域在平面图中位于与所述喷墨头重叠的区域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还包括构造成将所述帽朝所述喷墨表面推压的弹性构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装置,
其中所述喷墨头适于喷射不同颜色的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089162 | 2007-03-29 | ||
JP2007089162A JP2008246761A (ja) | 2007-03-29 | 2007-03-29 | カラー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74527A true CN101274527A (zh) | 2008-10-01 |
CN101274527B CN101274527B (zh) | 2010-12-08 |
Family
ID=39620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9074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4527B (zh) | 2007-03-29 | 2008-03-31 | 喷墨记录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32830B2 (zh) |
EP (1) | EP1974923B1 (zh) |
JP (1) | JP2008246761A (zh) |
CN (1) | CN101274527B (zh) |
DE (1) | DE602008005200D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65629A (zh) * | 2012-06-07 | 2013-12-25 | 深圳市万德环保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 喷头清洗装置 |
CN113733755A (zh) * | 2021-07-30 | 2021-12-03 | 北京中电元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打印喷头吸墨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71335B2 (ja) * | 2010-10-15 | 2016-03-01 | メムジェット テクノロジー リミテッド | 多段単色印刷カートリッジ式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位置合わせ方法 |
JP5994351B2 (ja) * | 2012-04-18 | 2016-09-2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滴吐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955384B2 (ja) * | 1991-04-26 | 1999-10-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JPH06692A (ja) | 1992-06-17 | 1994-01-11 | Suzuki Motor Corp | 溶接ワークの受渡し方法 |
JP4223732B2 (ja) | 2002-04-24 | 2009-02-12 | 株式会社セイコーアイ・インフォテック |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ヘッドのキャッピング機構 |
JP4222174B2 (ja) | 2002-10-02 | 2009-02-12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これに備えられ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
US6866361B2 (en) | 2002-10-02 | 2005-03-15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aintenance method of ink-jet head included in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JP3982519B2 (ja) | 2004-05-28 | 2007-09-26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US20070064736A1 (en) | 2005-09-19 | 2007-03-22 | Fujitsu Network Communications | Zero suppress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data interpretation and same value suppression and interpretation |
-
2007
- 2007-03-29 JP JP2007089162A patent/JP2008246761A/ja active Pending
-
2008
- 2008-03-26 US US12/056,182 patent/US783283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3-27 EP EP08005822A patent/EP1974923B1/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8-03-27 DE DE602008005200T patent/DE602008005200D1/de active Active
- 2008-03-31 CN CN2008100907418A patent/CN10127452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65629A (zh) * | 2012-06-07 | 2013-12-25 | 深圳市万德环保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 喷头清洗装置 |
CN103465629B (zh) * | 2012-06-07 | 2016-05-11 | 深圳市万德环保印刷设备有限公司 | 喷头清洗装置 |
CN113733755A (zh) * | 2021-07-30 | 2021-12-03 | 北京中电元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打印喷头吸墨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80238987A1 (en) | 2008-10-02 |
DE602008005200D1 (de) | 2011-04-14 |
EP1974923A1 (en) | 2008-10-01 |
CN101274527B (zh) | 2010-12-08 |
EP1974923B1 (en) | 2011-03-02 |
JP2008246761A (ja) | 2008-10-16 |
US7832830B2 (en) | 2010-11-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096108B2 (ja) |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EP1870241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 |
JP5259458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及び記録ヘッド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 |
US8870342B2 (en)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
JP2007331116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CN101804733A (zh) | 液体喷射装置 | |
US8491090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KR100782817B1 (ko) | 잉크젯 헤드의 스피팅 장치 및 이를 채용하는 잉크젯 화상형성장치 | |
CN108340674B (zh) | 记录头的恢复系统、头清洁机构和具备其的喷墨记录装置 | |
CN101274527B (zh) | 喷墨记录装置 | |
JP7081193B2 (ja) | 液体噴射装置、液体噴射装置の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 |
JP2018114660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US9227411B2 (en) | Nozzle face cleaning device and image recording device | |
US9156264B2 (en) |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 |
US10391773B2 (en) |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 |
CN101152790B (zh) | 液体喷射设备 | |
JP2007331166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KR19990014150A (ko) | 잉크젯 프린터 | |
US8191990B2 (en) |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
JP6170775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 |
WO2023008166A1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
KR101911223B1 (ko) | 디지털 프린팅 머신용 헤드의 와이핑 장치 | |
JP6507000B2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 | |
JP2017154370A (ja) |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 | |
JP2009132009A (ja) | 記録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2103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