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8884A - 具有自动锁定装置的用于双面拉链的拉头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自动锁定装置的用于双面拉链的拉头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68884A CN101268884A CNA2008100857531A CN200810085753A CN101268884A CN 101268884 A CN101268884 A CN 101268884A CN A2008100857531 A CNA2008100857531 A CN A2008100857531A CN 200810085753 A CN200810085753 A CN 200810085753A CN 101268884 A CN101268884 A CN 1012688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pulling
- piece
- groove
- pull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30—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 A44B19/308—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in the form of a spring-actuated locking member actuated by the pull memb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24—Details
- A44B19/26—Sliders
- A44B19/30—Sliders with means for locking in posi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61—Slider having specific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adaptation, or materi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61—Slider having specific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adaptation, or material
- Y10T24/2566—Slider having specific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adaptation, or material including position locking-means attached thereto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61—Slider having specific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adaptation, or material
- Y10T24/2566—Slider having specific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adaptation, or material including position locking-means attached thereto
- Y10T24/257—Slider having specific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adaptation, or material including position locking-means attached thereto having surface engaging element shifted by reorientation of pull tab
- Y10T24/2571—Resilient or spring biased element
- Y10T24/2573—Selectively shifted by either of two pull tab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5—Zipper or required component thereof
- Y10T24/2561—Slider having specific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adaptation, or material
- Y10T24/2586—Slider having specific configuration, construction, adaptation, or material including pull tab attaching mean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自动锁定装置的用于双面拉链的拉头,该拉头包括:主体,其具有第一主体、与第一主体相对的第二主体、以及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连接的第三主体,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以及第三主体限定空间;操作构件,其被安装到主体,并且具有与第一主体平行并且形成有第一槽的第一构件、以及与第二主体平行并且形成有第二槽的第二构件,操作构件适于沿一个方向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上滑动;爪构件,其位于主体中,并且具有被构造成根据操作构件的滑动操作可退回地突出到空间的锁定爪;第一拉片,其被安装到第一槽;以及第二拉片,其被安装到第二槽,第一拉片的轴部可以沿该方向抵靠第一槽的端部,并且第二拉片的轴部可以沿该方向抵靠第二槽的端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自动锁定机构的用于双面拉链的拉头,该拉头被构造成将可以使拉头执行前后滑动操作的拉片分别安装到拉头主体的正面和背面,该拉头可以从外侧和内侧执行打开操作和关闭操作,并且可以将该拉头停止和固定在给定位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一种双面双拉片拉头,其被构造成具有分别设置在拉头主体102的正面侧和背面侧上的两个拉片100、101,如下所述(参照JP-UM-Y256-37606)。也就是说,如图12所示,将具有锁定爪105和连杆构件106的摆动元件103装配到主体中,使得连杆构件106和锁定爪105被装配到主体的正面侧的前侧部和后侧部中,即被装配到肩部107和后部108中,其中锁定爪105和连杆构件106分别突出地设置在摆动元件103的一端和另一端。将仅在一端突出地设置有连杆构件106而在另一端未设置有锁定爪的另一摆动元件104装配在主体102的背面侧中。上下连杆构件106通过被插入到在引导柱109中钻的槽孔108中、从而穿过该槽孔108而彼此关联。当拉正面侧拉片100时,上摆动元件103被拉起,以使锁定爪105从元件引导槽110退回。当拉背面侧拉片101时,下摆动元件104被拉起,从而同时对上摆动元件103施压,并且使锁定爪105从元件引导槽110退回。
此外,已知如下配置的拉片翻转型拉头(参照JP-A-2003-93116)。也就是说,如图13和图14所示,U状引导构件113设置在主体112中,使得拉片111可以沿主体112的上板、下板、以及引导柱114中的每一个的前表面翻转。沿U状引导构件113的内侧设置U状拉片引导部115。一个拉片111被可翻转地安装在拉片引导部115中。将锁定构件116的突出件118插入到设置在U状引导构件113中的长孔121中。接着,沿U状引导构件113的拉片引导部115向主体112的肩侧(图14所示的左侧)拉该拉片111。此时,U状引导构件113通过锁定构件116的钩件119推容纳在主体112中的弹簧122,以使锁定构件116的锁定爪117从元件引导槽120退回。于是,拉头主体112可以前后滑动。
已经在图12中说明并且图解的双面双拉片拉头被构造成通过安装有拉片100(101)的摆动元件103(104)使锁定爪105从元件引导槽110退回,以便滑动该拉头。因此,拉头的部件数量多。拉头的结构复杂。特别地,当操作设置在主体102的背面侧的拉片101时,通过摆动元件104使锁定爪105退回并且滑动。于是,通过拉头正面侧的正面侧拉片100释放正面侧锁定机构的操作不同于通过拉头背面侧的背面侧拉片101释放背面侧锁定机构的操作。需要以相同的效率操作正面锁定机构和背面锁定机构的精度。在这一点上,图12图解的双面双拉片拉头存在问题。
当通过向前和向后翻转来操作单个拉片111时,图13和图14中图解的拉片翻转型拉头是方便的。然而,当必须分别从拉链的外侧和内侧操作拉链时,图13和图14图解的拉片翻转型拉头就不方便。例如,当从帐篷的门口的外侧进行关闭拉链的操作时,拉片111被放置在帐篷的外侧。于是,不能进行从帐篷的内侧打开拉链的操作。在这一点上,图13和图14图解的拉片翻转型拉头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锁定机构的用于双面拉链的拉头,可以分别利用正面侧拉片和背面侧拉片来操作该拉头,并且在该拉头中,当操作拉片时,每个拉片可以停止在拉头中的预定位置,并且可以发挥稳定的滑动功能和停止功能。
为了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锁定装置的用于双面拉链的拉头,该拉头包括:
主体,其具有第一主体、与第一主体相对的第二主体、以及与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连接的第三主体,其中,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以及第三主体限定空间;
操作构件,其被安装到主体,并且具有与第一主体平行并且形成有第一槽的第一构件、以及与第二主体平行并且形成有第二槽的第二构件,该操作构件适于沿一个方向在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上滑动;
爪构件,其位于主体中,并且具有锁定爪,该锁定爪被构造成根据操作构件的滑动操作可退回地突出到空间;
第一拉片,其被安装到第一槽;以及
第二拉片,其被安装到第二槽,其中,
第一拉片的轴部可以沿该方向抵靠第一槽的端部,并且
第二拉片的轴部可以沿该方向抵靠第二槽的端部。
第一槽可具有直线形状并且与第一主体平行,第二槽可具有直线形状并且与第二主体平行。
第一槽的端部的位置和第二槽的端部的位置沿该方向彼此错开。主体的第三主体包括靠近第一主体的第一部分和靠近第二主体的第二部分。第三主体可具有弯曲形状,并且第二部分的曲率和第三部分的曲率可彼此不同。操作构件可具有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接的第三构件。第三构件可包括靠近第一构件的第三部分和所述第二构件的第四部分。第三构件可具有弯曲形状,并且第三部分的曲率和第四部分的曲率可彼此不同。
主体的第三主体可包括滑动槽。操作构件可具有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连接的第三构件。第三构件可包括滑动凹部,该滑动凹部的厚度基本上等于第一槽和第二槽中的每一个的厚度,并且该滑动凹部适于被装配到滑动槽中并且在滑动槽中滑动。
第一槽与第二槽的端部和滑动凹部彼此非连续地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自动锁定装置的用于双面拉链的双拉片拉头的透视图。
图2是图解拉头主体的剖视图。
图3是图解拉头的操作构件的正视图。
图4是图解拉头的爪构件的正视图。
图5是图解拉头的正面侧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解拉头的正面侧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处于锁定状态的拉头的剖视图,用于图解拉头的操作。
图8是处于将拉片拉到背面侧的状态的拉头的剖视图,用于图解拉头的操作。
图9是处于将拉片拉到肩部侧的状态的拉头的剖视图,用于图解拉头的操作。
图10是图解帐篷的门口使用所述拉头的帐篷的全视图。
图11是图解将拉头安装到拉链并且使拉片从拉头垂下的状态的状态图。
图12是图解现有技术的具有自动锁定装置的双面双拉片拉头的剖视图。
图13是图解现有技术的拉片翻转型拉头的正视图。
图14是图解现有技术的拉片翻转型拉头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自动锁定机构的用于双面拉链的拉头包括:主体1;操作构件20;爪构件30;拉片38,其分别设置在操作构件20的正面侧10和背面侧11。这些构件由金属制成。如图2所示,主体1被构造成通过引导柱(第三主体)4连接上板(第一主体)2和下板(第二主体)3。沿上板2和下板3的每一个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弯曲地设置凸缘5。基本上Y状的元件引导槽6设置成被凸缘5(板2和3)和引导柱4环绕。引导柱4向主体1的前表面(肩部8侧)延伸,并且滑动槽14设置在引导柱4的延伸部中,从而沿正背方向(从图2观察为上下方向)穿过延伸部。截面为T状的突出部12设置在上板2和下板3的每一个的后部9侧。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突出脊部13设置在上板的中央,从而从该上板突出。销孔15设置在突出脊部13的前侧部中。装配有爪构件30的锁定爪31的爪孔16形成在上板2的设置在后部9侧的部分中。弹簧容纳部17设置在引导柱4的前表面、即肩部8侧的中央部并且面对滑动槽14的部分中。
主体1的突出部12和装配在滑动槽14中并且总体上为U状截面的操作构件20如下形成。如图3所示,在上件26和下件27的每一个的侧面中凹入地形成拉片38可以直线地滑动的拉片引导槽21。限制相关拉片38的滑动操作的前端部22和后端部23设置在每个拉片引导槽2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在上件26和下件27中的前端部22被构造成使得设置在上件26中的前端部22比设置在下件27中的前端部22更向前突出(移位)。分别设置于上件26和下件27中的前端部22的设置位置彼此不同。因此,操作构件20的前表面形成为其前表面的上件侧部突出的流线型。类似地,主体1的前表面形成为流线型。可以被容纳在设置于主体1中的滑动槽14中的滑动凹部25设置在操作构件20的前侧部中。凸轮部29形成在滑动凹部25的内侧下部,并且可以对爪构件30的加压件33施压。与形成在主体1中的销孔15对应的顶部长孔部28设置在上件26中,使得可以通过插入将爪构件30的突出件32装配到长孔部28中。截面为T状的安装槽24设置在操作构件20的上件26和下件27的端部中,使得设置在主体1的后部9侧的突出部12可以分别被装配到安装槽24中。
如图4所示,爪构件30设置有位于该爪构件的一端的锁定爪31以及位于该爪构件的另一端的向上突出的突出件32和向下突出的加压件33。销孔34形成在突出件32与加压件33之间的中间部。销孔34与设置在主体1中的销孔15对准,使得爪构件30由销37可转动地支撑。通过插入将锁定爪31装配到设置在主体1中的爪孔16中。突出件32被装配在设置于操作构件20中的孔部28中。加压件33抵靠通过插入被装配到主体1的弹簧容纳部17中的螺旋状弹簧36,从而能够对弹簧36施压。
如图1所示,每个拉片38具有设置在其一端的握持部40和设置在其相对的另一端的钩状轴部39。通过将设置在正面10侧的拉片38和设置在背面11侧的拉片38装配到分别凹入地设置在操作构件20的上件26和下件27中的拉片引导槽21中,将拉片38安装到拉头。
下面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自动锁定机构的用于双面拉链的拉头的具体模式,通过在预定位置布置各构件制成该拉头。如图7所示,在没有拉力作用在设置于正面10侧的拉片38和设置于背面11侧的拉片38的正常状态下,爪构件30利用弹簧36的弹力对加压件33向前施压。从而,锁定爪31前进到设置在主体1中的元件引导槽6。于是,锁定爪31被捕捉在拉链元件中。从而,不能执行滑动该拉头的操作。因此,拉头处于停止的状态。
接着,如图8所示,当向主体1的后部9或者向操作构件20的后端部23拉设置在正面10侧的拉片38或者设置在背面11侧的拉片38(由双点划线表示)时,由设置在操作构件20中的凸轮部29对爪构件30的加压件33施压。另外,弹簧36被压缩,使得可以从主体1的元件引导槽6退回爪构件30的锁定爪31,从而可以沿打开拉链的方向滑动拉头,并且可以打开拉链。
此外,如图9所示,当向主体1的肩部8或者向操作构件20的前端部22拉设置在正面10侧的拉片38或者设置在背面11侧的拉片38(由双点划线表示)时,操作构件20滑动。通过设置在操作构件20的上件26中的孔部28对爪构件30的突出件32施压,同时拉片38翻转。从而,弹簧36被压缩,使得从设置在主体1中的元件引导槽6退回锁定爪31,并且使拉头沿关闭拉链的方向滑动。从而,拉链被关闭。
下面说明将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自动锁定机构的用于双面拉链的拉头安装到帐篷42的门口的开/闭部43而使用该拉头的情况,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拉链被安装到开/闭部43、使得在当关闭拉链时拉头处于帐篷42的下部的情况下,即使当走出帐篷42的人从帐篷42的外侧关闭该开/闭部43时,帐篷42中的人也可以通过握持并且向上拉拉头的内侧拉片来打开拉链和开/闭部43。在帐篷42中的人关闭拉链的情况下,帐篷42外侧的人可以通过握持并且向上拉拉头的外侧拉片来打开拉链和开/闭部43。在使用现有技术的拉片翻转型拉头的情况下,拉头的拉片仅被放在帐篷的外侧或者内侧。于是,在该状态下,不能利用现有技术的拉片翻转型拉头。
如先前部分所说明的一样,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自动锁定机构的用于双面拉链的拉头具有分别设置在其正面侧和背面侧的拉片38,该拉头包括:主体1;操作构件20;锁定构件30;弹簧36;以及拉片,其包括分别设置在主体1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拉片38,如图1和图7所示。这些构件均由金属制成。主体1、操作构件20和拉片38均通过锌合金或者铝合金的压铸成型而形成。爪构件30通过铜合金或者不锈钢的压铸成型而形成。
如图2所示,主体1被构造成通过位于肩部8侧的引导柱4沿上下方向连接上板2和下板3。凸缘5沿凸缘5彼此靠近地布置的向内方向弯曲地设置在上板2和下板3中的每一个的两侧边缘部。相对较高的凸缘形成为上板2的凸缘5。相对较低的凸缘形成为下板3的凸缘5。设置用于引导螺旋状拉链元件的基本上Y状的元件引导槽6,该元件引导槽6由凸缘5(上板2和下板3)和引导柱4环绕。顺便提及,在正面10侧形成上板2的情况下,以及在背面11侧形成下板3的情况下,上板2的凸缘5可以形成为与下板3的凸缘具有相同的高度,以便形成适于单体的金属元件或者树脂注射成型元件的元件引导槽6。
主体1的引导柱4的前表面向前延伸。设置滑动槽14,该滑动槽14沿正背方向、即图2所示的上下方向完全穿过引导柱4的延伸部。术语“延伸部”指的是引导柱4的位于比上板2和下板3的肩部8更向前的部分。在引导柱4的包括延伸部的整个长度上在上板2的表面的中央上设置突出脊部13。在上板2的后部9侧的预定位置在突出脊部13上设置截面为T状的突出部12,以使该突出部12从突出脊部13突出。在从突出脊部12到肩部8的整个长度上在突出脊部13的中央形成切口部,使得可以将爪构件30装配到切口部中。在突出脊部13的前侧部、即延伸部中设置圆销孔15,以使圆销孔15沿宽度方向穿过延伸部。可以装配有爪构件30的锁定爪31的爪孔16设置在主体1的后部9侧的突出部12的基部中,以便指向元件引导槽6并且穿过元件引导槽6。能够容纳螺旋状弹簧36的弹簧容纳部17设置在位于沿引导柱4的前表面、即肩部8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并且面对滑动槽14的部分中。与上板2类似,下板3设置有截面为T状的突出部12,该突出部12形成在下板3的后部9侧的预定位置,以便向主体1的正面突出。
操作构件20与上板2、延伸部的前表面、以及下板3保持接触,并且在一端开口。整个操作构件20为U状,并且具有:上件26,其与上板2平行并且设置在正面10侧;以及下件27,其与下板3平行并且设置在背面11侧。通过弯曲部使上件26与下件27连接。操作构件20形成为具有几乎等于主体1的引导柱4的延伸部的宽度尺寸,以便能够覆盖延伸部。操作构件20被装配到设置于主体1的肩部8侧的相反侧、并且设置于上板2和下板3的每一个的后部侧的突出部12上,并且被装配到设置于主体1的前表面部中的滑动槽14上,使得主体1可以前后滑动。如图3所示,操作构件20设置有拉片引导槽21,在上件26和下件27的侧面中凹入地切出该引导槽21,使得拉片38可以沿拉片引导槽21直线移动。用于限制拉片38的滑动操作的前端部22和后端部23设置在每个拉片引导槽21的前端和后端,并且沿宽度方向比滑动槽14更突出。
拉片引导槽21分别形成在沿操作构件2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上,以使其低于操作构件20的正侧面并且宽度小于主体1的延伸部的宽度。如图5所示,上件26的前端部22和下件27的前端部22被设置成上件26的前端部22比下件27的前端部22更向前突出(移位)。上件26的前端部22与下件27的前端部22的沿前后方向的设置位置不同。也就是说,因为上件26的后端部23的沿前后方向的设置位置被设定成与下件27的后端部23的沿前后方向的设置位置相同,所以拉片引导槽21形成为设置在上件26中的拉片引导槽21的长度比设置在下件27中的拉片引导槽21的长度更长。从而,成形被设置为操作构件20的前表面部的弯曲部,使得形成为流线型的弯曲部的顶点位于上板2侧,当从图3观察时,弯曲部的上部突出。主体1的延伸部的前部形成为类似的流线型。
当在拉片38的轴部39(稍后说明)抵靠拉片引导槽21的前端部22的状态下向前放下拉片38时,即使在设置于上件26中的前端部22的设置位置不同于设置于下件27中的前端部22的情况下,也在拉片38与操作构件20之间产生平行间隙。这可以通过将从前端部22的前端面到操作构件20的前端面的尺寸设定成比每个拉片38的轴部39与握持部40之间的距离更小来实现。因为在主体的正面侧和背面侧使用相同的拉片,因此可以将向前放下的拉片38的前端设定成沿前后方向的位置彼此不同(即,分别设置在主体1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拉片38的前端沿前后方向的位置彼此不同)。上述例子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可以将前端部22的沿前后方向的设置位置设定成彼此相同。在该情况下,主体1的延伸部的前端部和操作构件的前端部可以成形为具有相同的曲率。
可被容纳在主体1的滑动槽14中的滑动凹部25设置在操作构件20的前方内侧。滑动凹部25的厚度基本上等于拉片引导槽21的宽度方向的厚度。如图6所示,操作构件20的截面为T状。滑动凹部25容纳在形成于主体1的延伸部中的滑动槽14中。向内突出到滑动凹部25的内侧下部的凸轮部29设置在滑动凹部25与滑动槽14的内表面滑动接触的部分。通过凸轮部29对设置在爪构件30中的加压件33施压。在设置于主体1中的销孔15的上方的上件26中设置长孔部28。长孔部28被形成为以下形状:可以通过插入将爪构件30的突出件32装配到长孔部28中。截面为T状的安装槽24分别设置在操作构件20的上件26和下件27的端部的内表面中。
如图4所示,爪构件30在其一端设置有锁定构件31,而在其另一端设置有向上突出的突出件32和向下突出的加压件33。销孔34形成在突出件32与加压件33之间的中间部。销孔34与设置在主体1中的销孔15对准,使得爪构件30由销37可转动地支撑。通过插入将锁定爪31装配到设置在主体1中的爪孔16中。通常,锁定爪31向元件引导槽6突出。于是,锁定爪31通过被捕捉在拉链元件中而被固定。如图4所示的向上突出的突出件32被装配到设置在操作构件20中的孔部28中,从而限制操作构件20的操作。加压件33抵靠通过插入被装配到主体1的弹簧容纳部17中的螺旋状弹簧36,以便能够对弹簧36施压。
如图1所示,每个拉片38在其一端设置有握持部40,而在其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钩状轴部39。拉片38被形成为能够通过将设置在正面10侧的拉片38和设置在背面11侧的拉片38装配到分别凹入地设置在操作构件20的上件26和下件27的侧面中的拉片引导槽21中而前后滑动。顺便提及,拉片38被形成为具有给定的形状。在轴部39之间的中间部设置有间隙。该间隙的沿相关拉片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沿相关拉片引导槽21的宽度方向的厚度。于是,通过用相对的轴部39从两侧夹持侧面分别设置有拉片引导槽21的部分,而将每个拉片38安装到操作构件20。
如下制造拉头。即,首先,在设置于主体1的引导柱4的前表面中的弹簧容纳部17中容纳螺旋状弹簧36。在设置于上板2的上部中的腔部中以及设置于引导柱4的前侧部中的滑动槽14中容纳爪构件30。将锁定爪31插入到爪孔16中。如图4所示的向下突出的加压件33被布置成抵靠螺旋状弹簧36。使设置在爪构件30中的销孔34与设置在主体1中的销孔15对准。将销37插入到孔15和34中,使得爪构件30由销37可转动地支撑。另外,将操作构件20从肩部8侧到后部9侧放入主体1中。将滑动凹部25装配到主体1的滑动槽14中。将爪构件30的突出件32插入到设置于操作构件20的上件26中的孔部28中。将设置在操作构件20的上件26和下件27中的每一个中的截面为T状的安装槽24装配到分别设置在上板2和下板3中的截面为T状的突出部12的相关一个上。从而,将操作构件20固定到主体1。然后,将设置在每个拉片38的前端的相对的轴部39装配到形成在操作构件20的上件26和下件27中的相关的一个的侧面中的凹入的拉片引导槽21中,使得拉片38可以前后滑动。于是,拉头被制造成可以通过前后移动拉片38来操作该操作构件20。
在制造拉头的状态下,通过拉片引导槽21的前端部22和主体1的延伸部来限制拉片38向前移动。于是,防止分别设置在正面侧和背面侧的拉片38彼此重叠。于是,在操作构件20向前滑动的状态下,延伸部的允许操作构件20滑动的滑动表面的前端的位置比拉片引导槽21的前端部22的位置更靠前。设置在上件26和下件27中的拉片引导槽21的前端部22和后端部23被形成为所处的区域不会比上件26和下件27中的每一个的滑动面(拉头主体1在其上滑动)的延伸部更靠近主体1。也就是说,设置在上件中的前端部22和后端部23被形成为所处的区域不会比上件26与突出脊部13之间的边界(上件26在该边界上滑动)更靠近主体1。设置在下件中的前端部22和后端部23被形成为所处的区域不会比下件27与下板3之间的边界(下件27在该边界上滑动)更靠近主体1。从而,当操作构件20滑动时,前端部22不会接触主体1的延伸部。于是,前端部22不会阻碍操作构件20的滑动运动。顺便提及,滑动面的前端是与上板2和下板3平行的前端部的位置。
以如下方式使用拉头。也就是说,如图7所示,在没有拉力作用在设置于正面10侧的拉片38和设置于背面11侧的拉片38上的情况下,爪构件30利用弹簧36的弹力对该加压件33施压。从而,锁定爪31前进到设置于主体1中的元件引导槽6中。于是,锁定爪31被捕捉在拉链元件中,并且在拉头不能滑动的状态下停止。
接着,当在如图8所示的假想线所示(即由双点划线表示)的状态下向操作构件20的后端部23拉设置在正面10侧的拉片38和设置在背面11侧的拉片38时,设置在操作构件20中的凸轮部29对爪构件30的加压件33施压。另外,如图8所示,弹簧36被压缩,从而从设置在主体1中的元件引导槽6退回爪构件30的锁定爪31,即,使锁定爪31向上退回。于是,拉头沿打开拉链的方向滑动。从而可以打开拉链。
作为选择,当在如图9所示的假想线所示的状态下向操作构件20的前端部22拉设置在正面10侧的拉片38或者设置在背面11侧的拉片38时,通过设置在操作构件20的上件26中的孔部28对爪构件30的突出件32施压。于是,爪构件30转动,使得通过加压件33压缩弹簧36。于是,从主体1的元件引导槽6退回锁定爪31。于是,拉头沿关闭拉链的方向滑动。从而可以关闭拉链。
下面说明在帐篷中使用该拉头的例子。如图10和图11所示,将拉链安装到帐篷42的门口的开/闭部43。此时,拉头位于帐篷的下部位置,使得拉链在关闭的状态下安装到开/闭部43。即使当走出帐篷42的人从帐篷42的外侧关闭该开/闭部43的拉链时,帐篷42中的人也可以通过握持并且向上拉拉头的内侧拉片38来打开拉链和开/闭部43。
在帐篷42中的人关闭拉链的情况下,帐篷42的外侧的人可以通过握持并且向上拉拉头的外侧拉片38来打开拉链和开/闭部43。从而,可以通过从帐篷42的外侧和内侧的操作来打开和关闭拉链。于是,根据本发明的拉头非常方便。然而,在该状态下,不能使用现有技术的拉片翻转型拉头。
通过将拉链安装到帐篷的门口和窗户来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自动锁定机构的用于双面拉链的拉头。该拉头可以用于卡车的车篷。该拉头可以分别用于从外侧和内侧操作拉链的每个货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将拉片分别安装到操作构件的正面和背面。于是,该拉头的方便之处在于可以分别利用正面侧拉片和背面侧拉片来操作拉头。另外,拉片分别被安装在拉片引导槽中。拉头包括前端部,每个前端部可以抵靠位于相关引导槽的前侧的相关轴部。从而,拉片可以被构造成彼此不重叠,即拉片必定分别存在于正面侧和背面侧,而不会仅存在于正面侧和背面侧中的一侧。此外,拉头被构造成操作构件相对于主体前后滑动,并且在跟随操作构件的滑动操作的同时锁定机构的锁定爪从主体的元件引导槽退回。于是,可以简化锁定机构。从而,锁定机构必定可以实现自动锁定功能。特别地,在将拉头应用到帐篷等的情况下,即使当从帐篷的外侧关闭拉链时,也可以从帐篷的内侧打开拉链。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由于在操作构件中将拉片切成与主体的上板和下板平行的直线,因此拉片沿主体的正面侧和背面侧二者直线地滑动。于是,通过拉片在主体的前端或者后端上有效地作用拉力。从而,拉力必定可以使主体平滑且可靠地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正面侧上的拉片槽的前端部沿前后方向的设置位置被设定成不同于背面侧上的拉片槽的前端部沿前后方向的设置位置。于是,主体和操作构件的每一个的前端部被成形为:正面侧部的曲率不同于背面侧部的曲率。位于正面侧的拉片槽的前端部与位于背面侧的拉片槽的前端部之间沿前后方向的位置的不一致导致设置在正面侧的拉片和设置在背面侧的拉片不会布置在沿前后方向的相同位置。从而,可以容易地握持拉片。于是,每个前端部可以形成为流线型。从而可以减小滑动阻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厚度等于拉片引导槽形成部的厚度的滑动凹部设置在操作构件的前侧。将滑动凹部装配到设置在主体中的滑动槽中。于是,可以布置主体的前端侧面的外观。另外,在主体与操作构件之间不形成间隙。从而,不存在使另一物体咬入拉头中的不利影响。从而,拉头可以平稳地滑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因为拉片引导槽的前端部和滑动凹部被形成为彼此非连续地连接。从而,拉头不会导致分别安装到主体的正面侧和背面侧的拉片滑出预定轨道的障碍。于是,每个拉片在正常的轨道上滑动。从而,拉片可以平稳地进行滑动操作。
Claims (5)
1.一种具有自动锁定装置的用于双面拉链的拉头,该拉头包括:
主体,其具有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主体相对的第二主体、以及与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连接的第三主体,其中,所述第一主体、所述第二主体、以及所述第三主体限定空间;
操作构件,其被安装到所述主体,并且具有与所述第一主体平行并且形成有第一槽的第一构件、以及与所述第二主体平行并且形成有第二槽的第二构件,所述操作构件适于沿一个方向在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上滑动;
爪构件,其位于所述主体中,并且具有锁定爪,该锁定爪被构造成根据所述操作构件的滑动操作可退回地突出到所述空间;
第一拉片,其被安装到所述第一槽;以及
第二拉片,其被安装到所述第二槽,
其中,所述第一拉片的轴部可以沿所述方向抵靠所述第一槽的端部,并且
所述第二拉片的轴部可以沿所述方向抵靠所述第二槽的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槽具有直线形状并且与所述第一主体平行,以及
所述第二槽具有直线形状并且与所述第二主体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槽的所述端部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槽的所述端部的位置沿所述方向彼此错开,
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三主体包括靠近所述第一主体的第一部分和靠近所述第二主体的第二部分,
所述第三主体具有弯曲形状,并且所述第二部分的曲率和所述第三部分的曲率彼此不同,
所述操作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连接的第三构件,
所述第三构件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构件的第三部分和靠近所述第二构件的第四部分,并且
所述第三构件具有弯曲形状,并且所述第三部分的曲率和所述第四部分的曲率彼此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三主体包括滑动槽,
所述操作构件具有与所述第一构件和所述第二构件连接的第三构件,并且
所述第三构件包括滑动凹部,该滑动凹部的厚度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一槽和所述第二槽中的每一个的厚度,并且该滑动凹部适于被装配到所述滑动槽中并且在所述滑动槽中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槽与所述第二槽的所述端部和所述滑动凹部彼此非连续地连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073166 | 2007-03-20 | ||
JP2007073166 | 2007-03-20 | ||
JP2007073166A JP4859723B2 (ja) | 2007-03-20 | 2007-03-20 | 自動停止装置付両面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68884A true CN101268884A (zh) | 2008-09-24 |
CN100581407C CN100581407C (zh) | 2010-01-20 |
Family
ID=396394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85753A Active CN100581407C (zh) | 2007-03-20 | 2008-03-20 | 具有自动锁定装置的用于双面拉链的拉头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66012B2 (zh) |
EP (1) | EP1972225B1 (zh) |
JP (1) | JP4859723B2 (zh) |
KR (1) | KR100988389B1 (zh) |
CN (1) | CN100581407C (zh) |
ES (1) | ES2554374T3 (zh) |
TW (1) | TWI355903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06289A (zh) * | 2010-09-21 | 2012-04-11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自锁拉链头 |
CN102771964A (zh) * | 2012-07-30 | 2012-11-14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下双拉片拉头的送料装置 |
CN103735003A (zh) * | 2013-12-20 | 2014-04-23 | 吴江邻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拉链装置 |
US9232834B2 (en) | 2010-09-24 | 2016-01-12 | Ykk Corporation |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with automatic stopper |
CN106037162A (zh) * | 2015-04-09 | 2016-10-26 | Ykk株式会社 | 拉头及拉头操作件 |
CN107467809A (zh) * | 2017-07-31 | 2017-12-15 | 佛山市南海旺鸿兴拉链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全方位旋转拉头 |
CN112315137A (zh) * | 2020-12-23 | 2021-02-05 | 浙江华鑫拉链有限公司 | 一种快开拉链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12006001676B4 (de) | 2005-06-21 | 2015-04-02 | Ykk Corp. | Einsteller |
RU2496395C2 (ru) * | 2009-01-30 | 2013-10-27 | Коламбия Спортсвеа Норс Америка, Инк. | Застежка-молния, стойкая к заеданию |
CN103796542B (zh) * | 2011-06-21 | 2016-04-06 | 郑池雍 | 拉链用自动锁止拉链头 |
CN103735002B (zh) * | 2014-01-24 | 2015-09-09 | 泉州市鲤城区展鸿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结构改进的自锁式拉头 |
CN106360891B (zh) * | 2016-08-30 | 2019-04-05 | 福建晋江浔兴拉链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双自锁功能的拉头 |
TWD184796S (zh) * | 2016-10-21 | 2017-08-11 |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拉鍊頭彈性件 |
CN107232697B (zh) * | 2017-06-21 | 2020-12-29 | 福建晋江浔兴拉链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面帽盖自动头 |
WO2019150227A1 (en) | 2018-02-02 | 2019-08-08 | Talon Technologies, Inc. | Zipper slider with attachment |
TWD201941S (zh) * | 2019-01-29 | 2020-01-11 | 中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 拉鏈頭彈性件 |
KR102541499B1 (ko) * | 2023-03-07 | 2023-06-13 | 주식회사 민네이처 | 이동식 절삭유 칩 클리너 정화처리시스템 |
US12127637B1 (en) * | 2024-06-18 | 2024-10-29 | Peter L. Levy | Zipper shiel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164721B (de) * | 1964-03-05 | Postel Geb | Von zwei Seiten zu betaetigender Reissverschlussschieber | |
GB397125A (en) * | 1932-02-15 | 1933-08-15 | Ernest Conrad Happold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manufacture of sliding clasp fasteners |
US2405875A (en) * | 1944-09-16 | 1946-08-13 | Talon Inc | Reversible automatic lock slider |
US2423210A (en) * | 1945-05-01 | 1947-07-01 | Conmar Prod Corp | Double-pull automatic lock slider |
US2535506A (en) * | 1947-08-09 | 1950-12-26 | Louis H Morin | Automatic lock slider |
US2657444A (en) * | 1951-02-14 | 1953-11-03 | Conmar Prod Corp | Slide fastener |
BE526566A (zh) * | 1952-02-18 | |||
NL80007C (zh) * | 1952-10-28 | |||
US2953831A (en) * | 1958-05-15 | 1960-09-27 | Louis H Morin | Reversible action automatic lock slider |
US3038227A (en) * | 1960-08-05 | 1962-06-12 | Talon Inc | Reversible automatic lock slider |
CH404271A (de) * | 1963-07-25 | 1965-12-15 | Giumen Anstalt | Schieber für Reissverschluss |
JPS5150082Y2 (zh) * | 1971-06-02 | 1976-12-02 | ||
JPS5637606Y2 (zh) * | 1976-09-20 | 1981-09-03 | ||
JPH0219048Y2 (zh) * | 1985-05-24 | 1990-05-28 | ||
JPH0219049Y2 (zh) * | 1985-05-24 | 1990-05-28 | ||
KR900009983Y1 (ko) * | 1988-12-24 | 1990-10-29 | 요시다 고오교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슬라이더 |
JP3393572B2 (ja) | 1996-04-30 | 2003-04-07 | ワイケイケイ株式会社 | 自動停止装置付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およびそのスライダーのカバー成形金型 |
JP3733309B2 (ja) * | 2001-09-25 | 2006-01-11 | Ykk株式会社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 |
CH696621A5 (it) * | 2003-10-07 | 2007-08-31 | Crelux Holding Sa | Cursore con due tiretti. |
CH696619A5 (it) * | 2003-10-28 | 2007-08-31 | Crelux Holding Sa | Cursore per cerniera con due tiretti ed un'unica forcella per sbloccare il cursore. |
CH696620A5 (it) * | 2003-10-29 | 2007-08-31 | Crelux Holding Sa | Cursore per cerniera con due tiretti atti ad azionarlo disimpegnando dei mezzi di bloccaggio. |
-
2007
- 2007-03-20 JP JP2007073166A patent/JP485972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3-19 US US12/051,574 patent/US786601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3-20 EP EP08102834.2A patent/EP1972225B1/en active Active
- 2008-03-20 ES ES08102834.2T patent/ES2554374T3/es active Active
- 2008-03-20 CN CN200810085753A patent/CN100581407C/zh active Active
- 2008-03-20 TW TW097109939A patent/TWI35590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8-03-20 KR KR1020080025645A patent/KR100988389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06289A (zh) * | 2010-09-21 | 2012-04-11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自锁拉链头 |
CN102406289B (zh) * | 2010-09-21 | 2014-08-06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自锁拉链头 |
US9232834B2 (en) | 2010-09-24 | 2016-01-12 | Ykk Corporation | Slider for slide fastener with automatic stopper |
CN102771964A (zh) * | 2012-07-30 | 2012-11-14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下双拉片拉头的送料装置 |
CN102771964B (zh) * | 2012-07-30 | 2016-03-02 | 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下双拉片拉头的送料装置 |
CN103735003A (zh) * | 2013-12-20 | 2014-04-23 | 吴江邻苏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拉链装置 |
CN106037162A (zh) * | 2015-04-09 | 2016-10-26 | Ykk株式会社 | 拉头及拉头操作件 |
CN107467809A (zh) * | 2017-07-31 | 2017-12-15 | 佛山市南海旺鸿兴拉链配件有限公司 | 一种全方位旋转拉头 |
CN112315137A (zh) * | 2020-12-23 | 2021-02-05 | 浙江华鑫拉链有限公司 | 一种快开拉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7866012B2 (en) | 2011-01-11 |
CN100581407C (zh) | 2010-01-20 |
TWI355903B (en) | 2012-01-11 |
JP4859723B2 (ja) | 2012-01-25 |
EP1972225B1 (en) | 2015-09-23 |
TW200916012A (en) | 2009-04-16 |
US20080229555A1 (en) | 2008-09-25 |
EP1972225A2 (en) | 2008-09-24 |
JP2008229002A (ja) | 2008-10-02 |
KR20080085777A (ko) | 2008-09-24 |
KR100988389B1 (ko) | 2010-10-18 |
ES2554374T3 (es) | 2015-12-18 |
EP1972225A3 (en) | 2014-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581407C (zh) | 具有自动锁定装置的用于双面拉链的拉头 | |
US7641261B2 (en) | Extended travel sliding door mechanism | |
EP2028031B1 (en) | Sunroof apparatus for vehicle | |
US8162093B2 (en) | Body for a motor vehicle | |
EP0273324B1 (en) | Automatically locking slider | |
CN101371725B (zh) | 用于具有可分开底端止码的隐型拉链的拉头 | |
US7347515B1 (en) | Sliding rail assembly auto opening mechanism for drawer | |
US20160130844A1 (en) | Locking device for vehicle sliding door | |
JP4464437B2 (ja) | 車両用サンルーフ装置 | |
TWI428100B (zh) | zipper | |
CN101858181B (zh) | 推拉门用闭门装置 | |
CN102157026B (zh) | 付费终端的入币口自锁式钱箱 | |
US5558394A (en) | Vehicle sunroof | |
CN112943011B (zh) | 全板玻璃设备及车辆 | |
JP2003093116A (ja) |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 |
EP3564054B1 (en) | Locking mechanism and open roof construction provided therewith | |
JP2011214343A (ja) | 引戸の引込み装置 | |
JP4443593B2 (ja) | 車両用サンルーフ装置 | |
CN102159782A (zh) | 带具有椭圆头部的闩锁件的改良锁 | |
JP2008105543A (ja) | 自動車のスライドドア構造 | |
CN208502625U (zh) | 一种组合分离式防盗窗的专用锁具 | |
CN215859611U (zh) | 一种闭门器定位块及闭门器 | |
JP3831718B2 (ja) | 幌固定装置 | |
CN213898584U (zh) | 内开内倒窗的铰链装置及内开内倒窗 | |
JP2520235Y2 (ja) | プラグドア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