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7727A - 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连接构件供应装置和零部件信息赋予方法 - Google Patents

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连接构件供应装置和零部件信息赋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7727A
CN101267727A CN 200810009859 CN200810009859A CN101267727A CN 101267727 A CN101267727 A CN 101267727A CN 200810009859 CN200810009859 CN 200810009859 CN 200810009859 A CN200810009859 A CN 200810009859A CN 101267727 A CN101267727 A CN 1012677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information
aforementioned
band
connecting eleme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81000985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7727B (zh
Inventor
须原信介
儿玉诚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1948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9163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Machine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677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77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77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7727B/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Packages (AREA)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连接构件供应装置和零部件信息赋予方法,改进由带状化零部件进行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供应。本发明的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是将并列地保持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通过其本身被向长度方向运送,将这些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每一个依次定位到零部件供应位置上的零部件供应带的前端部与另外的零部件供应带的末端部连接起来的连接构件,其中,包括能够写入及读出信息的信息记录部。

Description

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连接构件供应装置和零部件信息赋予方法
本申请为在先申请(申请日:2003年11月11日,申请号:200310114876.0,发明名称:零部件信息赋予方法及装置)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零部件供应带或者以带状化的零部件形式供应电子电路零部件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供应方法,在带状化零部件上附设识别代码的方法,在零部件供应带上赋予信息的方法,以及适合于实施这些方法的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连接构件供应装置,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的一种形式中,包括通过把以并列的状态将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沿载体带的长度方向保持的零部件供应带向载体带的长度方向运送,将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每一个送往预定的零部件供应位置的送带机构。在这种形式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中,如果在送带机构上装载与预定的不同种类的错误的零部件供应带的话,会供应预定之外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例如,在将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作为通过将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到印刷配线板等电路基板上,进行电子电路的组装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的一部分使用时,预定之外的电子电路零部件被安装到电路基板上,会制造成不良的电子电路。
为了避免发生这种不良情况的发生,在现有技术中,在带卷及带收容箱等收容零部件供应带的构件上,附设保持在零部件供应带上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的识别信息。通过印刷条形码,二维编码等识别代码,或者粘贴印刷有这些代码的封条等附设识别信息,例如,在把零部件供应带搭载在给料器上时,利用条形码阅读器等识别代码辨认装置辨认所述识别代码,判断所识别出的识别代码是否预定的代码,在是预定之外的代码的情况下,将该内容通知操作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说明书中,将这种系统称之为防止误搭载系统。
【专利文献1】
特开2002-2710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将零部件供应带的识别信息赋予带卷等零部件供应带收容构件时,有时会出现不恰当的情况。例如,在进行带的拼接时,不能防止供应错误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带的拼接是在正在供应电子电路零部件的零部件供应带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的剩余量变得很少时,将接下来将要供应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的另外的零部件供应带连接到原来的零部件供应带上。利用连接构件,将电子电路零部件变少的前一个零部件供应带的末端部或终端部与作为新的零部件供应带的后续零部件供应带的前端部或始端部连接起来。这样,通过将两个零部件供应带连接,在将前一个零部件供应带与后续零部件供应带更换时,可以不使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供应作业停止,或者降低供应停止的次数,能够提高供应效率。但是,由于现有技术的防止误搭载系统在进行这种拼接时不能使用,所以,为了防止供应错误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只能依靠操作者的注意力。
除了在进行拼接时之外,有时也会出现不恰当之处。例如,在将保持带卷的给料器搭载到给料器保持台上之后,在识别代码辨认装置上不能辨认零部件供应带的识别代码或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识别代码一般设置在带卷的侧面上,但由于通常多个给料器相互靠近地搭载在给料器保持台上,所以,带卷的侧面相互接近,不能使识别代码辨认装置与识别代码对向。
本发明以上述情况为背景,以改进利用零部件供应带进行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供应作为课题,根据本发明,可以获得下述各种形式的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连接构件供应装置,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附设方法,零部件信息赋予方法,以及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各种形式按项划分,对各项给于编号,根据需要以引用其它项目的编号的形式进行描述。这完全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容易理解,不能解释为本说明书中所记载的技术特征及它们的组合被下面各项中的描述所限定。此外,在一个项目中记载多个事项时,并不总是必须一起采用这些多个事项。也可以只选择采用一部分事项。
(1)一种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是通过将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以沿载体带的长度方向并列的状态保持的带状化的零部件向载体带的长度方向运送、将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每一个向预定的供应位置供应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其特征为,它包括以下工序:
利用带状化零部件信息读取装置读取附设在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上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读取工序,
利用在该带状化零部件读取工序中读取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的信息利用工序。
上述带状化零部件信息可以是利用作为条形码、二维代码(QR代码)等光学信息读取装置的代码辨认装置进行辨认读取的信息,也可以是记录到能够用和光盘、光磁盘同样的原理利用激光等的光写入或读出的信息的信息记录片上的信息,以及记录到备有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部的信息通信、存储芯片等上的信息。带状化零部件信息读取装置使用与将要读取的信息以及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部的性质相适应的装置。
带状化零部件代码及信息记录部在一个带状化零部件上至少附设一个即可,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附设多个比较方便。例如,在带状化零部件的始端部和终端部的每个部分上各附设多个,或者遍及带状化零部件的整个长度附设多个。总之,优选地,以等间隔附设多个带状化零部件代码和信息记录部。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将带状化零部件代码和信息记录部附设在带状化零部件的表面侧、即,附设在零部件供应时成为上侧的一侧比较方便,但根据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装置等带状化零部件信息读取装置的配置位置等情况,也可以附设在背面侧。
为了辨认附设在带状化零部件上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有必要使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装置与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相互对向。在带状化零部件代码是条形码、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装置是条形码阅读器的情况下,可以在带状化零部件的运送过程当中进行读取。但是,在条形码长的情况下,在带状化零部件的一个间距的运送过程中,不能使条形码阅读器读取整个条形码。从而,在带状化零部件代码是条形码的情况下,优选地,在带状化零部件的停止过程中进行读取。同时,为了在停止过程中进行辨认,必须保证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装置与带状化零部件代码恰好对准地停止的状态下进行辨认。为此的一种方法是,在带状化零部件处于将电子电路零部件中之一定位到供应位置上的状态下,以使带状化零部件代码与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装置正好相对的状态的方式,将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到带状化零部件上。这样,如果当每次带状化零部件的运送停止时,使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装置进行辨认动作的话,总是能够辨认带状化零部件代码。如果附设与电子电路零部件相同数目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话,在任何一个电子电路零部件被定位到供应位置上的状态下,都可以辨认带状化零部件,但在带状化零部件的始端部和终端部的至少其中一端上以电子电路零部件的配置间距的整数倍的附设间距附设多个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话,利用比较少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就可以有效地进行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辨认。
为了保证在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装置与带状化零部件代码恰好相对的停止状态进行辨认的另外的方法,除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装置之外,设置检测出在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装置与带状化零部件代码恰好相对停止、处于能够进行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辨认状态的可辨认状态检测装置。例如,利用可辨认状态检测装置检测出位于带状化零部件的特定部分上的话,可以保证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装置与带状化零部件代码恰好相对地停止。如果利用与带状化零部件不同种类(材质,颜色等)的部分构成上述特定部分的话,可辨认状态检测装置可以很容易地将该部分与其它部分区别检测出来。可辨认状态检测装置例如可以是作为接触式传感器的接触式微动开关,以及作为非接触式传感器的近程传感器,光学式传感器等。光学式传感器例如可以是透射式光电传感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彩色传感器等。
在信息利用工序中,包括下面第(2)项所述的信息生成工序。
(2)如第(1)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前述信息利用工序包括将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信息读取工序中的读取结果与预先设定的设定带状化零部件信息进行比较,在其一一对应时和相互不对应时生成不同的信息的信息生成工序。
例如,在作为带状化零部件信息读取工序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工序中,辨认的识别代码和预定的识别代码相同的情况是一一对应的情况的代表性的例子,但是这两种识别代码相互一一对应的话,识别代码彼此之间并不一定必须相同。例如,在一个是条形码,另一个是二维代码,两种识别代码种类不同,但它们所表示的信息的内容相同的情况,以及一个是收容构件的识别代码,另一个是带状化零部件的识别代码的情况等,是这种一一对应的例子。
如果在附设于带状化零部件上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与设定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一一对应的情况下和不对应的情况下生成不同的信息的话,根据该信息,例如可以通知操作者错误的带状化零部件被搭载在零部件供应装置上,或是停止零部件的供应。
(3)如第(1)项或第(2)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包括将作为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信息将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到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上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工序。
在市场上出售的带状化零部件上没有附设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情况下,带状化零部件的使用者可以自己在带状化零部件上附设带状化零部件代码。
(4)如第(3)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工序包括利用附设有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连接构件将前述两个带状化零部件在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终端部和另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始端部连接起来的连接工序。
对于连接构件,在将两个带状化零部件连接的功能之外,还可以起到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附设功能。由于连接构件短,所以,与在长的带状化零部件上附设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情况相比,附设带状化零部件代码更容易。此外,在另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始端部上可以进行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辨认,可以在更早的时期进行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辨认。连接构件可以采用比较厚、很难以小的曲率半径弯曲的连接片,以及比较薄、容易以小的曲率半径弯曲的连接片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可以用钢、铜、黄铜、SUS、铝等金属制造,也可以是合成树脂制或纸制等。
(5)如第(4)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工序包括在前述连接构件上附设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具有代码的连接构件的制作工序。
(6)如第(5)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前述连接构件是通过将前述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终端部与前述另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始端部固定而将这些带状化零部件连接起来的连接带,前述具有代码的连接构件的制作工序包括在该连接带上印刷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代码印刷工序。
在连接带上印刷带状化零部件代码很容易,利用简单的装置就可以制成具有代码的连接构件。连接带的固定优选地用胶接剂、粘结剂等进行,但并不限定于此。
(7)如第(5)项或(6)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前述具有代码的连接构件的制作工序包括,利用收容构件代码辨认装置辨认附设在收容有前述带状化零部件的带状化零部件收容构件上的收容构件代码的收容构件代码辨认工序,是一种将与该收容构件代码辨认工序中辨认的收容构件代码一一对应的识别代码作为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到前述连接构件上的工序。
对于收容构件,例如有卷绕带状化零部件的带卷,以及收容带状化零部件的带收容箱等。一般地,在带收容构件上附设收容构件代码(通常,该收容构件代码是被该收容构件收容的带状化零部件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如果辨认该收容构件的代码,将与该收容构件代码一一对应的识别代码附设到连接构件上的话,将附设在连接构件上的识别代码作为该带状化零部件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可以在前述带状化零部件辨认工序中,利用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装置进行辨认。在大多数情况下,与附设在带收容构件上的收容构件代码相比,附设在带状化零部件上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代码辨认更容易。此外,如果辨认收容构件代码,根据该辨认结果在带状化零部件上附设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话,能够可靠地避免附设错误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
(8)如第(4)项至(7)项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包括将附设在前述列举构件上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与前述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进行比较的比较工序,并且,前述信息生成工序是在该比较工序中被比较的两个带状化零部件代码彼此不是一一对应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时,进行前述信息的生成的工序。
上述“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例如有以下几种情况,即,是附设在将所述一个带状化零部件连接到其前面的带状化零部件上时的所用的连接构件上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时的情况,以及,它是附设在所述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收容构件上的收容构件代码是的情况,以及,作为所述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而预定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时的情况等。总之,在利用连接构件连接的带状化零部件是错误的情况下,在开始供应错误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之前就能够可靠地知道这一事实。
(9)一种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是通过将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以沿载体带的长度方向并列的状态保持的带状化的零部件向载体带的长度方向运送、将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每一个向预定的供应位置供应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其特征为,它包括以下工序:
将两个前述带状化零部件在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终端部和另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始端部连接起来的连接工序,
在附设于前述一个带状化零部件上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与附设于前述另一个带状化零部件上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是一一对应的情况下和不是一一对应的情况下,生成不同的信息的信息生成工序。
带状化零部件信息可以由制造者附设,也可以由使用者附设。总之,在连接了错误的带状化零部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在信息生成工序中生成的信息知道这一事实。
(10)如第(9)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在前述一个带状化零部件和前述另一个带状化零部件两者上,附设作为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信息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
并包括:
利用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工序辨认前述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辨认工序,
利用与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装置相同的或者另外的带状化零部件辨认装置辨认前述另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所工序,其中,
前述信息生成工序包括,在前述一个与另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彼此不是一一对应的情况下,生成表示这种内容的信息的工序。
(11)如第(2)项至(10)项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包括根据在前述信息生成工序中生成的前述信息,至少在两个带状化零部件代码不是一一对应的情况下,将该内容通知操作者的工序。
在两个带状化零部件不是一一对应的情况下,如果将这一事实通知作业者,则作业者易于实施必要的处理。
(12)如第(2)项至(11)项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包括根据在前述信息生成工序中生成的前述信息,在两个带状化零部件代码不是一一对应的情况下,使前述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供应停止的供应停止工序。
如果在两个带状化零部件代码不是一一对应的情况下,使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供应停止的话,能够可靠地避免错误地供应不同种类的电子电路零部件。
(13)如第(1)项至(12)项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前述带状化零部件是前述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每一个被收容到沿前述载体带的长度方向并列地形成的多个收容凹部内的同时,通过将覆盖带固定到该载体带上防止从电子电路零部件的收容凹部脱离的带状化零部件。
一般地,连接构件设制在载体带和覆盖带两者上,虽然可以在其中至少之一上附设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等带状化零部件信息,但在大多数情况下,附设在覆盖带上的信息易于由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装置等进行带状化零部件信息的读取。
(14)如第(1)项至(13)项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作为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信息读取装置,包括用光学方式读取作为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信息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光学式读取装置。
也可以采用磁性辨认装置等,但从价格、使用方便等观点出发,光学式读取装置更理想。
(15)一种带状化零部件信息附设方法,包括:
利用收容构件信息读取装置读取附设在带状化零部件收容构件上的收容构件信息的收容构件信息读取工序,其中,所述收容构件收容以沿载体带的长度方向并列的状态保持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带状化零部件,
将与该收容构件信息读取工序中读取的收容构件信息一一对应的信息作为带状化零部件信息,附设在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上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附设工序。
上述收容构件信息可以是利用作为条形码、二维代码等光学信息读取装置的代码辨认装置进行辨认读取的信息,也可以是记录到能够用和光盘、光磁盘同样的原理利用激光等的光写入或读出信息的信息记录片上的信息,以及记录到备有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部的信息通信、存储芯片等上的信息。带状化零部件信息读取装置,使用与将要读取的信息以及记录信息的信息记录部的性质相适应的装置。
前述第(7)项的说明也适用于本项。但在本项中,带状化零部件信息是带状化零部件代码,并且将带状化零部件信息附设到连接构件上是必不可少的。此外,对于“一一对应”,前述(2)项的说明在这里原封不动地适用。如果在带状化零部件上附设与附设在带收容部件上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一一对应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的话,可以很容易并且可靠地将恰当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附设到带状化零部件上。
(16)如第(15)项所述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附设方法,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信息附设工序包括将在作为前述收容构件信息读取工序的收容构件代码辨认工序中辨认的与收容构件代码一一对应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作为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信息附设到连接构件上的工序,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该连接构件将前述两个带状化零部件在其中的一个的带状化零部件的终端部和另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始端部连接起来的工序。
在前述(4)项中的说明在这里原封不动地适用。
(17)一种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包括:
通过将以沿载体带的长度方向并列的状态保持有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带状化零部件向载体带的长度方向运送,将前述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每一个供应到预定的供应位置的送带机构,
读取附设到利用该送带机构运送的带状化零部件上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读取装置,
利用由该带状化零部件信息读取装置读取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的信息利用装置。
上述带状化零部件信息可以是利用条形码、二维代码等光学的代码辨认装置进行辨认而读取的信息,也可以是记录到能够用和光盘、光磁盘同样的原理利用激光等的光写入或读出的信息的信息记录片上的信息,以及记录到备有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部的信息通信、存储芯片等上的信息。带状化零部件信息读取装置使用与将要读取的信息以及记录有信息的信息记录部的性质相适应的装置。
(18)如第(17)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前述信息利用装置包括在利用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信息读取装置读取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是预定的信息时与不是预定的信息时,生成不同的信息的信息生成部。
(19)如第(17)或(18)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包括将带状化零部件附设到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上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附设装置。
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等带状化零部件信息,可以直接附设到带状化零部件上,也可以如下面的项目中所说明的,附设到带状化零部件以外的其它构件上,例如附设到将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终端部与另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始端部连接起来的连接构件上。
(20)如第(19)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信息附设装置包括:通过利用附设有作为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信息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连接构件,将两个前述带状化零部件在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终端部和另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始端部连接起来,将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到连接起来的带状化零部件上的带连接装置。
前述第(4)项的描述也适用于本项。在利用连接用的工具将连接构件在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终端部与另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始端部连接起来的情况下,该连接工具构成带连接装置。
(21)如第(20)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包括将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到前述连接构件上的具有代码的连接构件的制作装置。
(22)如第(21)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前述连接构件是通过固定到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终端部与另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始端部上,将这些带状化零部件连接起来的连接带,前述具有代码的连接构件的制作装置包括将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代码印刷到该连接带上的代码印刷装置。
对前述第(6)项的说明也适用于本项。
(23)如第(21)或(22)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前述具有代码的连接构件制作装置包括:
辨认附设在收容有前述带状化零部件的带状化零部件收容构件上的收容构件代码的收容构件代码辨认装置,
将与利用该收容构件代码辨认装置辨认的收容构件代码一一对应的识别代码作为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在前述连接构件上的连接构件代码附设装置。
前述第(7)项的说明也适用于本项。
(24)如第(20)项至(22)项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包括将附设在前述连接构件上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与前述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进行比较的比较部,并且,在该比较部比较的两个带状化零部件代码彼此不是一一对应的附加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情况下,前述信息生成部生成表示这种内容的信息。
前述第(8)项的说明也适用于本项。
(25)如第(18)项至(24)项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包括根据在前述信息生成部生成的前述信息,至少在两个带状化零部件信息不是一一对应的情况下,将该内容通知操作者的通知部。
(26)如第(18)项至(25)项中任何一个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包括根据前述信息生成部生成的前述信息,在两个带状化零部件信息不是一一对应的情况下,使前述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供应停止的供应停止部。
(27)一种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系统,包括:
收容构件信息读取部,该收容构件信息读取部读取附设在收容以应沿载体带长度方向并列地保持有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带状化零部件的收容构件上的收容构件信息,
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部,该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部将与利用该收容构件信息读取部读取的收容构件信息一一对应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作为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信息附设在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上。
前述第(18)项至(26)项中所述的各项特征,也可以适用于本项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系统。
(28)如第(27)项所述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系统,包括在连接构件上附设与利用作为前述收容构件信息读取部的收容构件代码辨认部辨认的前述收容构件信息的收容构件代码一一对应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具有代码的连接构件制作装置,并且,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部包括,利用由该具有代码的连接构件制作装置制作的连接构件将两个前述带状化零部件在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终端部与另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始端部连接起来的连接装置。
(29)一种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包括:
供应电子电路零部件的零部件供应装置,
保持通过安装前述电子电路零部件而构成电子电路的电路基板的基板保持装置,
从前述零部件供应装置接受前述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到保持在前述基板保持装置上的电路基板上的零部件安装装置,
所述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的其特征为,
前述零部件供应装置包括,通过将以沿载体带长度方向并列的状态保持有多个前述电子电路零部件的带状化零部件沿该带状化零部件的长度方向运送,将前述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每一个依次向预定的供应位置供应的送带机构,
并且,所述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包括:
读取附设在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上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读取装置,
在利用该带状化零部件信息读取装置读取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是预定的信息时,以及不是预定的信息时,生成不同信息的信息生成部。
上述带状化零部件信息可以是利用条形码、二维代码等光学信息读取装置的代码辨认装置辨认读取的信息,也可以是记录到能够用和光盘、光磁盘同样的原理利用激光等的光写入或读出的信息的信息记录片上的信息,以及记录到备有能够以非接触的方式进行通信的通信部的信息通信、存储芯片等上的信息。带状化零部件信息读取装置使用与将要读取的信息以及记录有信息的信息记录部的性质相适应的装置。
前述第(2)项的说明也适合于本项。
(30)如第(29)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包括在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上附设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信息的带状化零部件信息附设装置。
(31)如第(30)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包括:通过利用附设有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信息的连接构件,将两个前述带状化零部件在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终端部和另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始端部连接起来,将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到连接起来的带状化零部件上的带连接装置。
(32)如第(31)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包括:
读取附设到收存前述带状化零部件的带状化零部件收容构件上的收容构件信息的、与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信息读取装置相同的、或另外的收容构件信息读取装置,
将与利用该收容构件信息读取装置读取的收容构件信息一一对应的信息作为前述带状化零部件信息,附设到将两个前述带状化零部件在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终端部和另一个的始端部连接起来的连接构件上的、具有信息的连接构件的制作装置。
前述第(22)项、(24)项至(26)项各项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适用于本项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
(41)一种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具将并列地保持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通过其本身被向长度方向运送,将这些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每一个依次定位到零部件供应位置上的零部件供应带的前端部与另外的零部件供应带的末端部连接起来的连接构件,其特征为,
它包括能够写入及读出信息的信息记录部。
对于连接构件,除连接两个零部件供应带的功能之外,还可以具有记录信息的功能。由于与整个零部件供应带相比,连接构件较短,所以,信息的记录比较容易。连接构件可以采用比较厚、很难以小的曲率半径弯曲的连接片,以及比较薄、容易以小的曲率半径弯曲的连接片等各种各样的形式,可以用钢、铜、黄铜、铝等金属制造,也可以是合成树脂制或纸制等。
(42)如第(41)项所述的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前述信息记录部能够非接触地写入及读出前述信息。
本项中的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中的信息记录部包括利用和光盘、光磁盘同样的原理利用激光等的光写入或读出信息的信息记录片,以及,下面的项目所述的信息通信、存储芯片。
(43)如第(42)项所述的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前述信息记录部是备有能够非接触地通信的通信部,固定在前述连接构件上的信息通信、存储芯片。
一般地,作为电子标记为人所知的信息通信、存储芯片是信息记录部一个例子。电子标记通常备有存储信息的存储器,通信回路,将这些存储器和通信回路连接起来的逻辑回路,可以记录大量的信息。电子标记备有内置或外装的天线,与信息接受装置之间进行通信,传送信息。电子标记也称之为具有通信功能的IC(集成电路),无线标签,非接触式标签,主要具有以下的特征。
(A)非接触地至少能够进行信息的发送,以及(B)以电波、电磁波(包括光)作为媒体,与信息接受装置之间进行通信。同时,大多具有以下的特征。(C)即使中间夹有障碍物(除金属之外)也能够与信息接受装置之间通信,(D)数据存储容量大,(E)存储内容可以改写。
对于电子标记,有可以读出及写入信息的电子标记,进而,还有内置微型计算机的电子标记,内置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的内置传感器的电子标记。
电子标记,例如根据信息传送方式,可以分为静电耦合方式,电磁耦合方式,电磁感应方式,微波方式,光学方式等。根据传送方式的不同,通信距离也不同,通过传送方式的选择,可以在从几毫米至几米的范围内进行通信。
此外,电子标记的形状也是各种各样的,例如,可以是标签状,筒状,硬币状,卡状,箱形,杆状,芝麻粒状等,其大小也是各种各样的,从小于1mm到几十mm。
从而,电子标记适合于在象连接构件那样小型、空间容易受到限制的结构部件上记录信息。如果将信息记录部制成标签状等片状或者芝麻粒状等特别小的形状的话,特别容易附设到连接构件上。此外,由于利用无线通信传送信息,即使信息接受装置并不恰好与电子标记对向,也可以发送信息或接受信息,与利用条形码时的情况相比,取得信息所需的时间很短。在读取记录在条形码上的信息的情况下,条形码和条形码阅读器必须恰好对向,因此,装置复杂,或者进行读取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此相对,如果采用电子标记,可以避免这些不方便之处。
(44)如第(41)项至(43)项中任何一个所述的零部件供应带接构件,前述信息记录部记录有关保持在前述零部件带上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信息。
信息记录部如果记录与保持在零部件供应带上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的种类及个数等电子电路零部件相关的信息的话,可以将该信息用于与电子电路零部件相关的各种作业。
(45)如第(44)项所述的零部件供应带接构件,前述与电子电路零部件相关的信息至少包含保持在前述零部件供应带上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的识别信息。
(46)如第(44)项或(45)项所述的零部件供应带接构件,前述与电子电路零部件相关的信息至少包含保持在前述零部件供应带上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个数的信息。
(47)如第(41)项至(46)项中任何一个所述的零部件供应带接构件,前述连接构件是连接带。
(50)一种连接构件供应装置,用于进行连接构件的供应,所述连接构件将并列地保持有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通过本身向长度方向被运送,把这些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每一个依次定位到零部件供应位置上的零部件供应带的前端部与另外的零部件供应带的末端部连接起来,在所述的供应这种连接构件的装置中,其特征为,它包括:
从设于能够从前端侧拉出地收容前述零部件供应带的带收容器上的、从记录有关前述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信息的收容器信息记录部上读取并提供前述信息的信息读取提供装置,
能够将由该信息读取提供装置提供的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可读出地写入到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信息记录部上的信息写入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将收容在前述带收容器内的零部件供应带的前端部与另外的零部件供应带的末端部连接起来,
保持前述连接构件,在利用信息写入装置写入信息后,允许将该连接构件取出的供应部。
优选地,供应部备有在利用信息写入装置写入信息时,保持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保持装置。该连接构件保持装置在位于信息写入位置的连接构件允许被原封不动地取出时,供应部除连接构件保持装置之外无需配备其它装置。但是,在从信息写入位置直接将连接构件取出比较困难或根本不可能时,供应部可以配备将连接构件送出到容易取出的位置处的连接构件送出装置。此外,也可以由操作者或机器人将连接构件置于连接构件保持装置上,但如果由连接构件送出装置将连接构件从能够收容多个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收容装置中送往信息写入位置的话,利用比较简单的装置,就能够高效率地将连接构件置于信息写入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连接构件送出装置可以将连接构件送出到信息写入位置,进而,从该写入位置送往连接构件取出位置。
前述第(42)项至(47)项分别描述的特征也可适用于根据本项的连接构件供应装置。
(51)如第(50)项所述的连接构件供应装置,前述供应部包括将已写入前述信息的连接构件送出的连接构件送出装置。
(52)如第(51)项所述的连接构件供应装置,包括收容多个前述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收容部,前述连接构件送出装置经由前述信息写入装置,一个个地将收容在前述连接构件收容部的前述连接构件送出。
连接构件也可以是金属制造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多个独立的金属制连接构件收容到连接构件收容部中,并一个个地依次送出。在连接构件是连接带的情况下,可以同样地构成连接构件收容部,但优选地,将多个连接带排成一列保持在保持带上,将该保持带收容到连接构件收容部内。在这种情况下,连接构件送出装置通过送出保持连接带的保持带,将连接带一个个地送往信息写入位置,进而,如果必要的话,可以送往取出位置。
(60)一种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包括:
备有收容器保持部和运送装置,将前述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每一个定位到预定的零部件供应位置上的送带机构,其中,所述收容器保持部保持带收容器,带收容器并列地保持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通过其本身被向长度方向运送,将这些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每一个依次定位到零部件供应位置上的零部件供应带,所述运送装置从该收容器保持部将前述零部件供应带从前端侧拉出、沿长度方向运送,
设置在前述带收容器上,从记录有与前述电子电路零部件相关的信息的收容器信息记录部读取并提供前述信息的信息读取提供装置,
将利用前述信息读取提供装置提供的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可读出地写入到收容在前述带收容器内的零部件供应带的前端部连接到由前述运送装置送出的另外的零部件供应带的末端部上的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信息记录部上的信息写入装置,
保持前述连接构件,在利用前述信息写入装置写入信息后,允许将该连接构件取出的供应部。
对于带收容器,例如,有卷绕零部件供应带的带卷,以及收容零部件供应带的带收容箱等。对于带收容器,通常,在收容器信息记录部上,一般记录与收容在该带收容器内的零部件供应带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相关的信息,用信息读取提供装置读取并提供该信息,如果将所提供的信息的至少一部分由信息写入装置可读出地写入到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信息记录部上的话,从连接构件信息记录部读取前述信息,可以用于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的种种作业。与读取附设在带收容器上的信息相比,在大多数情况下,读取附设在连接构件上的信息更容易。例如,在带收容器是带卷的情况下,收容器信息记录部一般设置在带卷的侧面,在将多个保持在收容器保持部上的带收容器相互靠近地排列配置的状态下,读取卷侧面的收容器信息记录部的信息是困难的,但如果是写入到连接构件的信息记录部上的信息的话,例如,可以从连接构件的上方或下方读取。此外,如果将记录到收容器记录部内的信息写入连接构件信息记录部上的话,可以很容易地读出与收容在带收容器内的零部件供应带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相关的信息,并且,可以防止写入与上述信息不同的信息。
前述第(42)项至(47)项中分别描述的特征也适用于根据本项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
(61)如第(60)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前述供应部包括将已写入前述信息的连接构件送出的连接构件送出装置。
(62)如第(61)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包括收容多个前述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收容部,前述连接构件送出装置经由前述信息写入装置一个个地将收容在前述连接构件收容部的前述连接构件送出。
(63)如第(60)项至(62)项中的任何一个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包括:
设置在前述零部件供应带的运送路径附近、读取前述连接构件信息记录部的信息的连接构件信息读取装置,
在利用该连接构件信息读取装置读取的信息与预定的信息不同的情况下,生成表示这种内容的信息的不同信息生成部。
在不同信息生成部生成不同信息时,如下面一项发明所述,可以根据该不同信息使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供应停止,但这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例如,也可以向操作者发出警报。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根据该警报,操作者可以停止零部件的供应,或者,可以决定原封不动地继续保持零部件的供应。
(64)如第(63)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根据由前述不同信息生成部生成的与预定的信息不同的内容的信息,停止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供应。
在把本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作为通过将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到印刷配线基板等电路基板上,组装电子电路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的一部分使用时,可以防止将预定之外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到的电路基板上,从而防止制造不良的电子电路。
(70)一种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包括:
保持印刷配线板等电路基板的基板保持装置,
通过将以沿并列地保持有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零部件供应带向长度方向运送,将前述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每一个供应到预定的供应位置的送带机构,
从该给料器接受处于前述零部件供应位置上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将其安装到保持在前述基板保持装置上的电路基板上的安装装置,
设置在前述零部件供应带的运送路径附近,读取设于该零部件供应带上的带信息记录部的信息的带信息读取装置,
在利用该带信息读取装置读取的信息与预定的信息不同时,生成表示该内容的不同信息生成部。
根据本项的发明中的带信息记录部包含下面一项的发明中的连接构件信息记录部,但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将带连接到零部件供应带的前端部上之前,由电子电路零部件制造商或者使用者设置。带信息记录部优选地包括例如利用和光盘、光磁盘同样的原理利用激光等的光写入或读出信息的信息记录片,以及前述的信息通信、存储芯片至少其中之一。本项中的带信息读取装置可以认为包括前述(29)项中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装置,此外,前述(29)项中的信息生成部可以认为包括本项的不同信息生成部。
(71)如第(70)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前述送带机构用于运送利用连接构件将先行零部件供应带的末端部和后续的零部件供应带的前端部连接起来的连接零部件供应带,前述带信息读取装置包括读取设于前述连接构件上的连接构件信息记录部的信息的连接构件信息读取装置。
前述(41)至(47)项中分别描述的各个特征也能够适用于根据本项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
(72)如第(70)或(71)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前述不同信息生成部包括:
存储前述预定信息的预定信息存储部,
判断存储在该预定信息存储部的信息与利用前述带信息读取装置读取的信息是否相互对应的信息的判断部,
当判断部的判断结果为否定的场合,生成与前述预定信息不同内容的信息。
预定信息存储部,例如,在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程序中,可以作为存储预定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的识别信息的部分,但,也可以将存储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程序本身的电子电路零部件识别信息的部分作为预定信息存储部加以利用。进而,在将先行零部件供应带连接到比它先行的零部件供应带上时,也可以将从连接构件信息记录部读取的信息作为预定信息。
(73)如第(70)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前述送带机构用于运送将先行的零部件供应带的末端部与后续的零部件供应带的前端部利用连接构件连接起来的连接零部件供应带,前述带信息读取装置包含读取设于前述连接构件上的连接构件信息记录部的信息的连接构件信息读取装置,并且,不同信息生成部包括:
存储与保持在前述先行零部件供应带上的电子电路零部件有关的信息的先行零部件信息存储部,
判断存储在该信息零部件信息存储部上的信息与利用前述连接构件信息读取装置读取的信息是否是相互对应的信息的判断部,在判断部的判断结果是否定的情况下,生成内容为与前述预定信息不同的信息。
(74)一种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包括:
设置在能够从带的前端拉出地收容前述零部件供应带的带收容器上、从记录与前述电子电路零部件相关的信息的收容器信息记录部读取并提供前述信息的信息读取提供装置,
将利用该信息读取提供装置提供的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可读出地写入前述连接构件信息记录上的信息写入装置,
保持前述连接构件,利用前述信息写入装置写入信息后,允许将该连接构件取出的供应部。
(75)如第(74)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前述供应部包括将已写入前述信息的连接构件送出的连接构件送出装置。
(76)如第(35)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系统,包括收容多个前述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收容部,前述连接构件送出装置将收容在前述连接构件收容部内的前述连接构件经由前述信息写入装置一个个地送出。
(80)一种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包括:
保持印刷配线板等电路基板的基板保持装置,
备有收容器保持部和带运送装置,将前述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每一个定位到预定的零部件供应位置上的送带机构,其中,所述收容器保持部保持带收容器,带收容器并列地保持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通过本身被沿长度方向运送、将所述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每一个依次定位在零部件供应位置上的零部件供应带,所述带运送装置从前端侧将前述零部件供应带从该收容器保持部拉出、沿长度方向运送,
设置在前述带收容器上、从记录与前述电子电路零部件相关的信息的收容器信息记录部读取并提供前述信息的信息读取提供装置,
将由该信息读取提供装置提供的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可读出地写入将收容到前述带收容器内的零部件供应带的前端部连接该由前述带运送装置运送的另外的零部件供应带的末端部上的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信息记录部上的信息写入装置,
保持前述连接构件,在利用前述写入装置写入信息之后,允许将该连接构件取出的供应部,
接受从前述给料器来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将其安装到保持在前述基板保持装置上的电路基板上的安装装置,
设置在前述零部件供应带的移动路径的附近,在前述连接构件接近时,读取该连接构件的前述连接构件信息记录部的信息的连接构件信息读取装置,
利用该连接构件信息读取装置读取的信息与预定的信息不同时,生成这种表示这种内容的信息的不同信息生成部。
前述(41)至(47)项中分别所述的各个特征也适用于本项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
(81)如第(80)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前述供应部包括将已写入前述信息的连接构件送出的连接构件送出这种。
(82)如第(81)项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包含收容多个前述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收容部,前述连接构件送出装置将收容到前述连接构件收容部内的前述连接构件一个个地经由前述信息写入装置送出。
(90)一种零部件信息赋予方法,是为了接着由作为并列地保持有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两个零部件供应带之一的先行零部件供应带进行的零部件供应,由作为其中的另一个的后续零部件供应带进行零部件供应,而在把前述后续零部件供应带的前端连接到前述先行零部件供应带的末端上的连接构件上,赋予和由前述后续零部件供应带保持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相关的信息的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工序:
设置在收容有前述后续零部件供应带的带收容器上,从记录有关前述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信息的收容器信息记录部上读取前述信息的信息读取工序,
将所读取的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可读出地写入到前述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信息记录部上的信息写入工序。
前述第(60)项的说明原封不动地适于本项。前述装置的各项中记载的特征也适用于本项的方法。
(100)一种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是通过分别将并列地保持有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多个零部件供应带沿长度方向运送,将前述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每一个依次定位到零部件供应位置上进行供应的电子电路零部件供应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工序:
从作为前述多个零部件供应带中的一个的先行零部件供应带上,依次供应前述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零部件供应工序,
最迟在该零部件供应工序结束之前,从设于收容作为前述多个零部件供应带的另外一个的后续部件供应带的带收容器上、记录与前述电子电路零部件相关的信息的收容器信息记录部上读取前述信息的信息读取工序,
将该读取的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可读出地写入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信息记录部上的信息写入工序,
通过在该连接构件信息记录部上写入有信息的连接构件,将前述后续零部件供应带的前端部连接在前述先行零部件供应带的末端部上的带连接工序,
通过由前述先行零部件供应带引起的零部件供应的进行,前述连接构件到达预定的位置时,读取该连接构件的前述连接构件信息记录部的信息的信息读取工序,
在该读取的信息是预定的信息的情况下,允许向由前述后续零部件供应带引起的零部件供应的转换,在和预定信息不同的情况下,禁止上述转换的转换允许、禁止工序。
根据本项发明,在读取的信息与预定的信息不同时,通过禁止由后续的后续零部件带进行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供应,可以事先防止与预定不同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供应。前述装置的各项中描述的特征也适用于本项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简略地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的平面图。
图2是上述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的正视图。
图3是表示作为上述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的主要结构要素的零部件供应装置的给料器的正视图(部分剖面)。
图4是表示利用上述给料器供应的带状化零部件的侧视剖面图。
图5是表示上述带状化零部件的平面图。
图6是表示上述带状化零部件与另外的带状化零部件的连接部的正视图。
图7是表示连接上述两个带状化零部件的连接构件的正视图。
图8是表示上述两个带状化零部件的连接部的剖平面图。
图9是表示为了控制上述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的控制装置中,与本发明的关系很密切的部分的框图。
图10是说明在连接上述两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另外的连接构件上附设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工序用的图示。
图11是表示存储在上述控制装置的RAM上的防止误连接程序的流程图。
图12是在作为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形式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中,和两个带状化零部件的连接部一起,简略地表示可辨认状态检测装置的平面图。
图13是简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形式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的平面图。
图14是上述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的正视图。
图15是表示在本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中,在控制该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用的控制装置中,与本发明的关系很密切的部分的框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将零部件信息赋予连接上述两个零部件供应带的另外的连接构件上的方法的图示。
图17是表示存储在上述控制装置的RAM上的防止误连接程序的流程图。
图18是简略的表示供应前述另外的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供应装置侧视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式。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10是本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的底座。在底座10上,设置将作为电路基板的印刷配线板12沿X轴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运送的配线板输送机14,作为基板保持装置的印刷配线板保持装置16,零部件安装装置18及零部件供应装置20、22等。通过由零部件安装装置18从零部件供应装置20、22中取出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到保持在印刷配线板保持装置16上的印刷配线板12上,构成电子电路。
在本实施形式中,印刷配线板12由配线板输送机14以水平姿势运送,利用图中省略的停止装置,停止在预定的零部件安装位置上,同时,利用设置在对应于底座10的零部件安装位置的部分上的印刷配线板保持装置16,以水平姿势保持其表面。
下面对零部件安装装置18进行说明。零部件安装装置18利用零部件保持装置移动装置32使零部件保持装置30(参照图2)沿具有相互正交的X轴方向及Y轴方向成分的方向直线移动,运送电子电路零部件34(下面简称为零部件34),安装到作为印刷配线板12的安装面或上面的表面上。因此,零部件保持装置移动装置32如图1及图2所示,备有X轴滑动件40和X轴滑动移动装置42,设于X轴滑动件40上的Y轴滑动件44及Y轴滑动移动装置46。X轴滑动装置42具有作为驱动源的X轴滑动移动件用马达50,作为运动变换装置的滚珠丝杠52以及螺母(图中省略),使X轴滑动件40沿X轴方向移动。Y轴滑动移动装置46具有作为驱动源的Y滑动件移动用马达54,作为运动变换装置的滚珠丝杠56及螺母,使Y轴滑动件44沿Y轴方向移动。
零部件保持装置30设置在Y轴滑动件44上,可以向与印刷配线板12的表面平行的水平面内的任意位置上移动。在Y轴滑动件44上设置有零部件保持装置30,使零部件保持装置30升降的零部件保持装置升降装置(图中省略),使零部件保持装置30绕其轴线旋转的零部件保持装置旋转装置(图中省略),这些零部件保持装置30等构成零部件安装单元58。零部件安装单元58在本实施形式中与特开平4-372199号公报描述的零部件安装单元的结构相同,省略其说明。
此外,在Y轴44上,设置构成对设于印刷配线板12上的基准标记摄像的摄像装置的基准标记照相机60和在摄像时对基准标记及其周边照明的照明装置(图中省略)。
在X轴移动件40上,在零部件供应装置20、22与印刷配线板12之间的位置上,分别不能移动地设置零部件摄像系统70。这些零部件摄像系统70例如分别与特开2001-223500号公报描述的零部件摄像系统的结构相同,省略其详细图示,它配备有由CCD照相机构成的零部件照相机72(参照图9),导光装置及照明装置,拍摄零部件34的投影像或正面像。
零部件供应装置20、22沿与X轴方向在水平内垂直的Y轴方向相互隔开,固定设置在配线板输送机14两侧的位置上。两个零部件供应装置20、22中之一(零部件供应装置20)是具有供应零部件34的送带机构82(下面简称为“给料器82”)的给料器式零部件供应装置,其中的另一个(零部件供应装置22)是托盘式供应装置。托盘式零部件供应装置22是一种在托盘84上设置多个凹部,将零部件34收容到这些凹部的每一个内、供应零部件34的装置。
零部件供应装置20备有零部件供应台90。零部件供应台90具有给料器支持台92,以及可拆装地安装在给料器支持台92上的多个给料器82,设于固定位置上。给料器支持台92是固定台。多个给料器82以带状化零部件100的状态保持零部件34,各供应部(供应位置)以沿X轴方向并列的状态搭载在给料器支持台92上。此外,将多个给料器装载到托板上,可以将托板可卸下地装载在支持台上。
由给料器82供应的零部件34被制成图4及图5所示的带状化零部件(零部件供应带)100。带状化零部件100包含有零部件34和载体带102及覆盖带104。载体带102包括在宽度方向的两侧沿长度方向延伸的被支持部105,以及在这两个被支持部105之间从两个被支持部105向下方突出的多个收容凹部106(压花)。这些凹部106沿长度方向以一定的间距设置,同时,在这些收容部106的每一个内,一个个地收容零部件34,收容凹部106的开口由粘贴在载体带102上的覆盖带104覆盖,防止零部件34跑出。在一个被支持部105上,以一定的间距形成多个运送孔108,由后面描述的运送装置运送。本实施形式的载体带102和覆盖带104由合成树脂制造。
带状化零部件100在本实施形式中被制成压花型,但也可以是冲压载体型带状化零部件。冲压载体型是将纸等制造的基带沿厚度方向贯通形成的多个通孔的底部开口被底部带堵塞,形成多个收容凹部,在各个凹部内,一个个地收容零部件34,在收容凹部的上部开口利用粘贴在基带上的覆盖带覆盖形成。上述基带和底部带部构成载体带。
如图2及图10所示,在本实施形式中,带状化零部件100被卷绕保持在作为带收容构件(带收容器)的卷筒110上加以保持。在卷筒110的侧面,设置作为收容构件代码(收容器信息记录部)的条形码112。在条形码112上记录有与作为卷筒有关的信息的卷筒信息,例如卷筒110保持的零部件34的型号(种类),尺寸,保持在载体带102上的零部件34的个数(一个零部件34都没有供应的新的带状化零部件100保持的零部件34的个数),带状化零部件100的宽度,厚度,零部件34的保持间距,带状化零部件100是压花型还是冲压载体型等。
给料器82备有保持带状化零部件100的带保持装置120(参照图2)(或者作为保持收容零部件供应带100的卷筒110的收容器保持部的卷筒保持部120),运送装置122(参照图3),以及收容从载体带102上剥离的覆盖带104的覆盖带收容装置124(参照图3)等。给料器82与特开2002-33596号公报描述的给料器具有相同的结构,省略其详细说明。运送装置122将带状化零部件100沿作为给料器主体126的长度方向(也是载体带102或带状化零部件100的长度方向)的Y轴方向每隔一定的间距运送,将保持在收容凹部106内的零部件34依次定位到供应部(零部件供应位置)。当供应零部件34时,供应部位于定位到前述零部件安装位置18的零部件接受位置上的零部件保持装置30的下方处,是将零部件34供应给零部件保持装置30的部分(位置)。此外,如图3所示,在给料器82上,设置检测相互连接的两个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连接部的连接部检测装置132,关于该连接部检测装置,将在后面描述。
随着零部件34的供应,卷绕在卷筒110上的带状化零部件100接近终点时,操作者补充带状化零部件100。在将带状化零部件100接近终点的前一个卷筒110(称之为“先行带状化零部件100”)从带保持装置120上卸下的同时,将先行带状化零部件100从卷筒110上卸下,其次,将供应带状化零部件100的另外的卷筒110(称之为“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保持在带保持装置120上,同时,将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的始端部从卷筒110上拉出,如图6所示,利用作为连接构件的连接片150和同样作为连接构件的连接带152,将先行带状化零部件100的终端部(末端部)140与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的始端部(前端部)连接起来。
利用金属制连接片150的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连接例如与特开平11-40984号公报描述的连接同样进行。连接片150如图7所示,包括金属制的、例如铁制的呈矩形板状的主体部160,在主体部160上与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运送孔108等间距地形成的多个运送孔161(参照图8),从主体部160成直角地突出的多个铆接爪162。连接片150被定位在两个带状化零部件100的终端部140和始端部142中载体带102的一个被支持部105(在本实施形式中是形成运送孔108侧的被支持部105)上,主体部160的铆接爪162突出一侧的面被紧贴在上述被支持部105的下面(背面),同时,通过利用图中未示出的连接工具将铆接爪162铆接将两个带状化零部件100连接。
如上所述,两个带状化零部件100的各载体带102被连接片150连接后,如图6及图8所示,利用合成树脂制的连接带152将覆盖带104连接。连接带152是其一个面上涂布有粘结剂,将整个先行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覆盖带104和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覆盖带粘贴起来。此外,在利用连接带152进行连接时,也可以使用定位机构。例如,将连接带保持在具有作为定位机构的多个定位突出部的辅助片上,通过将该辅助片的定位突出部分别嵌合到先行带状化零部件与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的各载体带102的运送孔108内,将连接带152分别对带状化零部件100定位之后,将连接带152从辅助片上卸下,遍及先行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覆盖带104和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覆盖带104粘贴。连接带152的固定如上所述,优选地利用粘结剂或胶粘剂进行,但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形式中的连接带152是在运送方向的后端部(粘贴到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的始端部142侧的部分)上设置有作为带状化零部件的零部件代码的二维代码170。即,连接带152是作为具有代码的连接构件的一种的具有代码的连接带。二维代码170在本实施形式中表示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的零部件34的型号,尺寸,保持的个数(在一个零部件34还没有供应时的新的带状化零部件100保持的零部件34的个数),带状化零部件100的宽度,零部件34的保持间距,带状化零部件100的种类(压花载体型还是冲压载体型等),制造商名,制造批号等。即,表示与设于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的卷筒110上的条形码112相同的信息。关于二维代码170的附设方法等,后面进行说明。
连接部检测装置132是作为利用后面说明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装置的ID解码器检测二维代码170的辨认是否处于可能的状态的辨认可能状态检测装置的一个例子。在本实施形式中,连接部检测装置132作为能够检测金属制连接片150的金属检测器,通过检测连接片150,对两个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连接部进行检测。由于利用连接片150的检测对连接部进行的检测和例如特开2000-13092号公报所述的连接部检测同样地进行,所以只对其进行简单的说明。连接部检测装置132如图8所示,包括在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运送方向隔开一定的间隙设置的一对电极180以及图中省略的连接检测电路,当运送带状化零部件100,连接片150通过一对电极180上时,连接片150与两个电极180接触,它们成电连接的状态。连接检测电路在一对电极180被连接片150电连接的状态和不连接的状态下输出不同的信号,根据该输出信号的内容,可以了解连接片150是否存在于被一对电极180夹持的区域的正上方,检测出连接片150,检测出两个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连接部。连接部检测装置132除金属检测器这种接触式传感器之外,也可以利用作为非接触式传感器的一种的近程传感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透射式光电传感器等构成。
在Y轴滑动件44上,如图1及图2所示,作为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装置的一种的二维代码辨认装置的ID解码器190保持在比零部件保持装置30更靠近Y轴方向的零部件供应装置20侧。ID解码器190由作为光学式地读取设于连接带152上的二维代码170的光学式读取装置的一种的CCD区域传感器构成。
本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12由图9所示的控制装置200控制。控制装置200以计算机202为主体,计算机202利用总线与CPU204,ROM206,RAM208,输入端口210及输出端口212连接构成。在输入端口210上,连接有前述基准标记照相机60,解析零部件照相机72拍摄的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计算机216,主计算机218,连接部检测装置132,ID解码器190等各种计算机及检测器和输入装置224等。输入装置224在本实施形式中备有十位数字键,功能键,字母键等,用于输入数据等。在输入端口210上,还连接有后面说明的条形码阅读器230。
在输出端口212上,经由驱动电路240连接有X轴滑动件移动用马达50等各种致动器,同时,还连接有零部件供应装置20、22,报知装置246等。在输出端口212上,还连接有后面所述的代码印刷装置250。X轴滑动件移动用马达50等作为驱动源的各种马达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作为旋转马达的一种的旋转电动马达的旋转角度能够进行高精度控制的伺服马达。也可以代替伺服马达,利用步进马达。此外,图中省略,X轴滑动件移动用马达50等的旋转角度由编码器等检测,根据该检测结果控制马达50等。报知装置246在本实施形式中用蜂鸣器声响或点亮灯进行报知,另一方面,或者也可以通过灯的闪烁,显示画面上的文字,图形等图像进行的显示等至少一种进行报知。
此外,在RAM208上,存储有主例行程序,将零部件34安装到印刷配线板12上用的程序,对于给料器82进行零部件34的补充用的程序,后面所述的防止错误连接用的程序等各种程序和数据等。
前述主计算机218上总括包含本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12在内的多个系统的计算机,有关各系统的信息,例如,如果是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的话,在关于零部件34向印刷配线基板12上的安装数据中,有根据印刷配线基板12的种类,设定搭载在给料器支持台92上的给料器82的种类,数目,搭载的顺序(给料器82向给料器支持台92上的安装位置),保持在给料器82上的卷筒110的种类等数据,对于多个给料器82分别具有的零部件34的数量,在供应结束时残留的零部件34的数量,安装零部件34的印刷配线板12的种类,个数,安装的零部件34的种类,在印刷配线板12上的零部件34的安装位置等数据。在主计算机218与电子电路安装系统的控制装置200的计算机202(以后,称之为系统计算机202)之间进行信息等的交换,指令的提供等,将必要的数据提供给系统计算机202。
上述控制装置200和主计算机218具有共同进行零部件供应装置20、22的各给料器82及托盘84上的零部件34的剩余数的管理的功能。主计算机218上,设置存储与各给料器82、托盘84的识别代码对应地收容在它们中的零部件34的数目的剩余数的零部件剩余数存储器,每次将各给料器82、托盘84装载到零部件供应装置20、22上时,将作为当前收容的零部件34的数量的零部件剩余数的数据提供给控制装置200。控制装置200在存储这些所供应的零部件剩余数量的同时,通过从各给料器82和托盘84中每供应一个零部件34则减去1,更新零部件剩余数的数据。此外,每次由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或者新的托盘84)开始供应零部件时,将零部件剩余数重置为保持在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或者新的托盘84)上的正规的零部件数的数据。
上述“由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进行的零部件供应的开始”可以用种种方法进行检测,但在本实施形式中,在由连接部检测装置132检测出两个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连接部之后,通过检测出由先行带状化零部件100供应了规定数的零部件34这一事实来检测。由于利用连接部检测装置132检测连接部时,保持在从该连接部延伸到零部件供应位置的先行带状化零部件100上的零部件34的数目是已知的,所以,供应该已知数的零部件100就意味着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的开始端到达零部件供应位置,表明由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进行的零部件34的供应开始。
控制装置200如上所述,在更新各给料器82、托盘84的零部件34的剩余数、将这些给料器82及托盘84从零部件供应装置20、22上卸下时,将零部件剩余数的数据送往主计算机218。主计算机218与此相应地更新零部件剩余数存储器的内容。
此外,当随着零部件34的供应的进展、卷绕在卷筒110上的带状化零部件100接近终点时,控制装置200将该事实通知操作者。具体地说,在各给料器82、托盘84的零部件剩余数变成规定数以下时,将该内容显示在显示画面上的同时,使报知装置246动作。操作者据此进行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补充。
下面,对利用本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进行的零部件安装作业进行说明。
在安装作业的开始之前,首先进行准备。将多个给料器82装载到给料器支持台92上之前,分别将带状化零部件100装载到各给料器82内。这时,利用条形码阅读器230读取分别设于卷筒110和给料器82上的条形码112(图中省略给料器82的条形码)。此外,在设于给料器82上的条形码上记录有给料器信息,例如给料器82的种类等同时,记录有可以分别识别给料器82的给料器识别代码。判断卷筒110的条形码112是否是预定的(是否与将要装载的给料器82的条形码对应),在预定的之外的情况下,将该内容由报知装置246通知操作者。所读取的条形码112被存储在RAM208中。在将卷筒110保持在带保持装置120上之后,将各给料器82装载到给料器支持台92的预定的安装位置上。
在本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中,在将零部件34向印刷配线板12上安装时,利用零部件保持装置移动装置32使零部件保持装置30向给料器82的供应部移动,利用前述零部件保持装置升降装置使之下降,保持零部件34。同时,使零部件保持装置30向印刷配线板12移动,但在其中途,到达零部件摄像系统70,由零部件照相机72对零部件34拍摄,取得中心位置误差及旋转位置误差。旋转位置误差通过前述零部件保持装置旋转装置使零部件保持装置30旋转而被修正,中心位置误差通过零部件保持装置30的移动距离的修正而被修正。这时,根据基准标记的摄像取得的印刷配线板12在被安装位置上的位置误差及旋转位置误差的修正产生的零部件34的中心位置的偏移被协调地修正。然后,零部件保持装置30被移动到被安装位置上,利用零部件保持装置升降装置使之下降,将零部件34安装到配线板12上。
随着零部件34的供应,卷绕在给料器82的卷筒110上的带状化零部件100变少的话,由报知装置246和显示画面通知这一事实,据此进行零部件变少的给料器82中的零部件34的补充。对于零部件变少的给料器82(能够连接的给料器82),由操作者进行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连接。在零部件发生中断之前,将零部件100的连接是可能的这一情况通知操作者,操作者根据该通知,可以在零部件中断之前进行连接作业,补充零部件34。通过在可连接给料器82中的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连接,可以避免或减少零部件发生中断。此外,连接作业根据显示画面的显示,迅速且可靠地进行。此外,通过可连接的给料器82的通知及可连接的给料器82中的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连接,提前进行零部件34的补充,避免推迟补充的发生,提高供应的可靠性。在本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中,由于零部件供应装置20固定位置设置,所以,不管是在零部件34的供应过程当中还是在停止当中,都可以进行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连接作业。此外,操作者既可以在产生了一个可连接给料器82的进行连接,也可以在产生规定数目以上时进行连接。
下面,根据图10对包含连接两个带状化零部件100用的连接带152的制作工序及连接工序、在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上附设二维代码170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工序进行说明。在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工序的步骤1(下面称之为“S1”。对于其它步骤也一样)的收容构件代码辨认工序中,设于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的卷筒110上的条形码112由条形码阅读器230读取。读取的条形码112在控制装置200中被变换成作为与之一一对应的(在本实施形式中,信息的内容相同)的识别代码的二维代码170,将该二维代码170在代码印刷装置250中印刷到连接带152上。这是S2的代码印刷工序。接着,在S3的连接工序,先行带状化零部件100的终端部140和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的始端部142在相互定位的状态由连接片150连接,同时粘贴上连接带152。
其次,根据图11的流程图,对存储在RAM208上的防止误连接程序进行说明。在本防止误连接程序中,首先,在S10,判断可连接标志是否被置于ON(接通)。如前面所述,在任何一个给料器82中零部件剩余数变到设定数以下时,将变成可把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连接到先行带状化零部件100上的情况通知操作者,与此同时,将可连接标志置于ON(接通)。但是,由于通常可连接标志为OFF(断开),所以S10的判断为NO(否),使防止误连接程序的一次的执行结束。对此,如果S10的判断为YES(是)的话,在S11由连接部检测装置132重复执行连接部是否被检测出来的检测。由于操作者根据上述可连接通知进行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连接,所以,不久检测出连接部,S11的判断变成YES(是)。这时,ID解码器190和设于连接带142上的二维代码170成为恰好正相对的状态,所以,在S12,由ID解码器190辨认设于连接带142上的二维代码170。
接着,在S13,判断被辨认的二维代码170与设定的作为带状化零部件代码的识别代码的先行带状化零部件代码是否一一对应。先行带状化零部件代码如前面所述,是在给料器82向给料器支持台92上装载时,由条形码阅读器230读出并存储在RAM208内的卷筒110的条形码112的内容。从而,S13的判断为YES(是)的话,变成预定的带状化零部件100被连接,在S14可连接标志被复位,可原封不动地继续供应作业。与此相对,S13的判断为NO(否)时,成为错误的带状化零部件100被连接,在S15将这样的内容通知操作者,同时,在S16,使零部件34的供应停止。此外,供应的停止既可以是将从零部件供应装置20的全部的给料器82的供应停止,也可以是只使从连接了错误的带状化零部件100的给料器82的供应停止。在后者的情况下,可以使从除供应停止的给料器82之外的给料器82进行的零部件34的供应先行一步,对向停止供应的给料器82的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补充进行等待,或者,优选地,在将供应与停止供应的给料器82相同的零部件34的给料器82装载到给料器支持台92上的情况下,代替停止供应的给料器82,从该给料器82供应零部件34。
此外,在本实施形式中,即使对相同的给料器82的连接作业是在第二次以后,作为设定带状化零部件的代码,也使用给料器装载时的条形码112的内容。也可以代之以每进行一次连接作业,设定的带状化零部件代码更新成上一次辨认的连接带142的二维代码170的内容。
在本实施形式中,由控制装置200进行的S12的辨认步骤的执行工序构成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工序,由控制装置200进行的S13的比较步骤的执行工序构成代码利用工序的一种形式的信息生成工序。除S13的比较步骤的执行工序之外,可以考虑,S14的可连接标志的复位步骤的执行工序、S15的通知步骤的执行工序、以及S16的供应停止步骤执行工序分别单独地或者相互共同地构成利用工序的一种实施形式。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工序的S2的执行工序构成作为具有代码的连接构件的制作工序的代码印刷工序。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工序的S3构成作为在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终端部与另一个带状化零部件的始端部的连接工序的连接工序。上述收容构件代码辨认工序、具有代码的连接构件制作工序、以及连接工序单独地或相互共同地构成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工序。此外,条形码阅读器230构成收容构件代码辨认装置,代码印刷装置250构成连接构件代码附设装置。上述收容构件代码辨认装置和连接构件代码附设装置构成具有代码的连接构件的制作装置。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装置包含上述具有代码的连接构件的制作装置。条形码阅读器230和执行控制装置200的S1部分构成收容构件代码辨认部,代码印刷装置250以及执行控制装置的S2的部分构成带状化零部件代码附设部。作为执行控制装置200的S15的部分的比较部、作为执行S17的部分的报知部、以及作为执行S18的部分的供应停止部构成作为代码利用装置的一种形式的信息生成部。
根据本实施形式,在进行带的切断时,可以防止供应错误的零部件34。如果在连接带152上设置作为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10的识别代码的二维代码170的话,由于可以很容易地从与之正对着的方向辨认二维代码,所以,特别适合于在给料器82装载在给料器支持台92上的状态下的辨认。
在上述实施形式中,利用作为可辨认状态检测装置的连接部检测装置132检测与带状化零部件100的材质不同的部分(金属制的连接片150),但也可以采用光学式连接部检测装置。例如,可以将检测与带状化零部件100的颜色不同的部分的装置作为可辨认状态检测装置。下面,根据图12说明这样一种实施形式。此外,在本实施形式中,对与上述实施形式相同结构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如图12概略地表示的,本实施形式中的可辨认状态检测装置由反射式光电传感器300构成。反射式光电传感器300的发光部302发射白色光,照亮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覆盖带104的照明区域303。光电传感器300具有两个受光部,一个受光部304是对红色感光的传感器,另一个受光部306是对绿(或蓝)色感光的传感器。受光部304具有只透射红色的滤光片,受光部306具有只透射绿(蓝)色的滤光片。本实施形式的光电传感器300连接到具有和前述控制装置200同样结构的控制装置上。
在连接带152上,在运送方向下流侧的端部(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的始端部142)上设置二维代码170,同时,在运送方向上游侧的端部(先行带状化零部件100的终端部140)上设置作为涂布有红色部分的辨认部320。此外,在本实施形式中,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覆盖带104和连接带152是半透明的,零部件34是黑色的。即,带状化零部件100与零部件34被制成颜色不同的部分,识别部320可以明确地区别检测出带状化零部件100与零部件34。
当照明区域303被发光部302照亮时,如果该照明区303是覆盖带104时,则白色光被反射,受光部304对白色光的红色成分感光,受光部306对白色光的绿(蓝)色成分感光。即,受光部304、306同时处于ON(接通)状态。如果照明区域303是设置零部件34的部分的话,反射光量显著降低,受光部304、306均不感光,同时处于OFF(断开)状态。进而,如果连接带152的识别部320被照亮的话,由于反射红色光,所以,受光部304成为ON(接通)状态,但受光部306变成OFF(断开)状态。这样,如果受光部304成为ON(接通),受光部306成为OFF(断开)的话,被识别部320检测出来,ID解码器190恰好正对着连接带152的二维代码170,使之停止。因此,与受光部304变成ON(接通),受光部306变成OFF(断开)相对应,由ID解码器190辨认二维代码170。
在固定位置地设置零部件供应装置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中,既可以使多个零部件供应装置为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供应形式相同的系统,也可以为具有一个给料器型零部件供应装置的系统。
带状化零部件辨认装置作为辨认二维代码170用的专用的ID解码器190,但也可以用构成摄像装置的CCD照相机辨认二维代码。例如,也可以利用对基板基准标记拍摄的基准标记照相机辨认带状化零部件代码。
带状化零部件代码可以通过印刷等直接附设在带状化零部件100、例如覆盖带104上。优选地,将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设置在后续带状化零部件的覆盖带104的始端部或其附近。
下面,对作为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形式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进行说明。此外,在本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中,对于和前述实施形式同样结构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形式中的连接带152如图16所示,备有作为信息记录部的呈芯片状的电子标记470(以下称之为“标记芯片470”)。标记芯片470固定到连接带152上,是以备有能够非接触状态通信的通信部的信息通信、存储芯片的一个例子。标记芯片47具有芯片主体472和沿连接带152的长度方向(零部件供应带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天线474,可以与后面描述的信息读取装置之间进行通信,传送信息。在本实施形式中,在标记芯片470上,记录有关后续零部件供应带100的零部件34的型号等识别信息,尺寸,所保持的个数(一个零部件34都没有供应时的新的零部件供应带100保持的零部件34的个数),零部件供应带100的宽度,零部件34的保持间距,零部件供应带100的种类(压花型还是冲压型等),制造商的名称,制造批号等信息。即,表示与设置在后续零部件供应带100的卷筒110上的条形码112相同的信息。关于在备有标记芯片470的连接带152的标记芯片470上赋予有关零部件34的信息的方法等将在后面说明。
在Y轴滑动件44上,如图13和图14所示,作为带信息读取装置的一种的连接带信息读取装置的标记芯片阅读器490保持在沿水平方向离开零部件保持装置30的位置上,具体地说,被保持在比零部件保持装置30更靠近Y轴方向的零部件供应装置20侧。标记芯片阅读器490,以标记芯片470等位于标记芯片阅读器490的下方时能够进行通信的方式设置,在使标记芯片470等位于标记芯片阅读器490的下方的可通信区域内的位置上时,可以读取信息。由于可以利用无线通信从标记芯片470上传送信息,所以,即使标记芯片阅读器490并不正好与标记芯片470对向,也能够接收和读取信息。
本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相同12由图15所示的控制装置200进行控制。控制装置200以计算机202为主体,计算机202利用总线将CPU204,ROM206,RAM208,输入端口210及输出端口212连接。在输入端口210上,连接有对利用前述基准标记照相机60、零部件照相机27摄制的图像数据进行解析的图像处理计算机216,主计算机218,标记芯片490等各种计算机和检测器及输入装置224等。输入装置224在本实施形式中包括十位数字键,功能键,字母键等,用于输入数据等。在输入端口210上,还连接有后面说明的作为信息读取提供装置的一种的条形码阅读器230。
在输出端口212上,经由驱动电路240连接有X轴滑动件移动用马达50等各种致动器,同时还连接有零部件供应装置20、22,报知装置246等。在输出端口212上还连接有后面描述的连接带供应装置550。X轴滑动件移动用马达50等作为驱动源的各种马达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作为旋转马达的一种的旋转马达的旋转角度能够进行高精度控制的伺服马达。也可以代替伺服马达而利用步进马达。此外,图中省略,X轴滑动件移动用马达50等的旋转角度由编码器等检测,根据该检测结果控制马达50等。报知装置246在本实施形式中用蜂鸣器声响或点亮灯进行报知,另一方面,或者也可以通过灯的闪烁,显示画面上的文字,图形等图像进行的显示等至少一种进行报知。
连接带供应装置550如图18所示,包括设置在供应装置主体551内的连接带收容部552,连接带运送装置554,信息写入装置556,供应部558,保持带收容部560。连接带收容部552备有设于供应装置主体551上的可旋转地保持卷筒562的卷筒保持部。多个连接带152(在图18中只代表性地、且对其厚度进行了夸张地表示出两个)排成一列地保持在保持带564上,该保持带564被卷绕到卷筒562上。在多个连接带152上,分别预先固定有标记芯片470。连接带运送装置554配备有包括连接到作为驱动源的驱动马达上的驱动辊570以及由图中省略的加载装置向推压驱动辊570的方向加载的从动(被驱动)辊572的夹紧辊,导向辊574。保持连接带152的保持带564,被连接带运送装置554送往作为信息写入装置556的下方的信息写入位置。在比写入位置更靠近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的取出位置上,设置备有在信息写入标记芯片472之后允许连接带152的取出的供应口(取出口)580的供应部558,通过使得在上述写入位置与取出位置之间以锐角弯折保持带564的方式配置各个辊570、572、574,将连接带152从保持带564上剥离,送出到供应口580处。连接带152被剥离后的保持带564被收容到保持带收容部560内。
在控制装置200的RAM208上,存储有主例行程序,将零部件34安装到印刷配线板12上用的程序,对于给料器82进行零部件34的补充用的程序,后面所述的防止错误连接用的程序等各种程序和数据等。
前述主计算机218是总括包含本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在内的多个系统的计算机,有关各系统的信息,例如,如果是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的话,在关于零部件34向印刷配线基板12上的安装数据中,有根据印刷配线基板12的种类,设定搭载在给料器支持台92上的给料器82的种类,数目,搭载的顺序(给料器82向给料器支持台92上的安装位置),保持在给料器82上的卷筒110的种类等数据,对于多个给料器82分别具有的零部件数,在供应结束时残留的零部件34的数目,安装零部件34的印刷配线板12的种类,个数,安装的零部件34的种类,在印刷配线板12上的零部件34的安装位置等数据。在主计算机218与电子电路安装系统控制装置200的计算机202(以后,称之为系统计算机202)之间,进行信息等的交换,指令的提供等,将必要的数据提供给系统计算机202。
上述控制装置200和主计算机218具有共同进行零部件供应装置20、22的各给料器82及托盘84上的零部件34的剩余数量的管理的功能。主计算机218上设置作为有存储与各给料器82、托盘84的识别代码对应地收容的零部件34的数目的剩余数的零部件剩余数存储器,每次将各给料器82、托盘84装载到零部件供应装置20、22上时,将作为当前收容的零部件34的数量的零部件剩余数的数据提供给控制装置200。控制装置200在存储它们所供应的零部件剩余数量的同时,通过从各给料器82和托盘84中每供应一个零部件34减去1,更新零部件剩余数的数据。此外,每次由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或者新的托盘84)开始供应零部件时,将零部件剩余数的数据重置为保持在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或者新的托盘84)上的正规的零部件数的数据。
上述“由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进行的零部件供应的开始”可以用种种方法进行检测,但在本实施形式中,在由标记阅读器490检测出两个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连接部之后,通过检测出由先行带状化零部件100供应了规定数的零部件34这一事实来检测。由于利用标记阅读器490检测连接部时,保持在从该连接部延伸到零部件供应位置的先行带状化零部件100上的零部件34的数目是已知的,所以,供应了该已知数量的零部件34就意味着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的开始端到达零部件供应位置,由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进行的零部件34的供应开始。
控制装置200如上所述,在更新各给料器82、托盘84的零部件34的剩余数、将这些给料器82及托盘84从零部件供应装置20、22上卸下时,将零部件剩余数的数据送往主计算机218。主计算机218与此相应地更新零部件剩余数存储器的内容。
此外,当随着零部件34的供应的进展卷绕在卷筒110上的带状化零部件100接近终点时,控制装置200将该事实通知操作者。具体地说,在各给料器82、托盘84的零部件剩余数变成规定数以下时,将该内容显示在显示画面上的同时,使报知装置246动作。操作者据此进行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补充。
以下,说明本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进行的零部件安装作业。
在安装作业的开始之前,首先进行准备。将多个给料器82装载到给料器支持台92上之前,分别将带状化零部件100装载到各给料器82内。这时,利用条形码阅读器230读取分别设于卷筒110和给料器82上的条形码112(图中省略给料器82的条形码)。此外,在设于给料器82上的条形码上记录给料器信息,例如给料器82的种类等,同时,记录有可以分别识别给料器82的给料器识别代码。判断卷筒110的条形码112是否是预定的(是否与将要装载的给料器82的条形码对应),在预定之外的情况下,将该内容由报知装置246通知操作者。所读取的条形码112被存储在RAM208中。在将卷筒110保持在带保持装置120上之后,将各给料器82装载到给料器支持台92的预定的安装位置上。
在本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中,在将零部件34向印刷配线板12上安装时,利用零部件保持装置移动装置32使零部件保持装置30向给料器82的供应部移动,利用前述零部件保持装置升降装置使之下降,保持零部件34。同时,使零部件保持装置30向印刷配线板12移动,但在其中途,到达零部件摄像系统70,由零部件照相机72对零部件34拍摄,取得中心位置误差及旋转位置误差。旋转位置误差通过前述零部件保持装置旋转装置使零部件保持装置30旋转而被修正,中心位置误差通过零部件保持装置30的移动距离的修正而被修正。这时,对根据基准标记的摄像取得的印刷配线板12在被安装位置上的位置误差及旋转位置误差的修正产生的零部件34的中心位置的偏移被协调地修正。然后,零部件保持装置30被移动到被安装位置上,利用零部件保持装置升降装置使之下降,将零部件34安装到配线板12上。
随着从零部件供应带100供应零部件34的零部件供应工序的进展,卷绕到给料器82的卷筒110上的零部件供应带100变少的话,由报知装置246和显示画面通知这一事实,与此相应地,在零部件变少的给料器82上补充零部件34。对于零部件变少的给料器82(可连接的给料器82)。零部件供应带100的连接作业由操作者进行。将在零部件中断发生之前能够进行零部件供应带100的连接这一情况通知操作者,操作者根据这一通知,可以在零部件中断之前进行连接作业,补充零部件34。通过可连接给料器82中的零部件供应带100的连接,避免或减少零部件中断的发生。此外,随着在显示画面上的显示,可以迅速可靠地进行连接作业。此外,借助可连接的给料器82的通知以及在可连接的给料器82中的零部件供应带100的连接,提前进行零部件34的补充,避免补充发生延缓,提高供应的可靠性。在本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中,由于零部件供应装置位置固定地设置,所以,不管是在零部件34的供应过程当中还是在停止当中,都可以进行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连接作业。此外,操作者既可以在产生了一个可连接给料器82时进行连接,也可以在产生了规定数目以上时进行连接。
下面,基于图16对包含在固定于连接两个零部件供应带100用的连接带152上的标记芯片470上可读出地写入有关零部件34的信息的信息写入工序的零部件信息赋予方法进行说明。在零部件信息赋予方法的步骤101(下面称之为“S101”,其它也相同)的信息读取工序中,由条形码阅读器230从设于后续零部件供应带100的卷筒110上的条形码112,读取有关保持在卷筒110上的零部件供应带100的零部件34的信息。所读取的信息经由控制装置200供应给连接带供应装置550的信息写入装置556,由信息写入装置556可读出地将该信息(中的至少零部件识别信息)写入到标记芯片470上。这是S102的信息写入工序。接着,在S103的带连接工序,将先行零部件供应带100的末端部140和后续零部件供应带100的前端部142在相互定位的状态下由连接片150连接,同时,粘贴将零部件识别信息写入标记芯片470的连接带152。
其次,根据图17的流程图,对存储在RAM208上的防止误连接程序进行说明。在本防止误连接程序中,首先,在S110,判断可连接标志是否被置于ON(接通)。如前面所述,在任何一个给料器82中零部件剩余数变到设定数以下时,将变成把后续带状化零部件100连接到先行带状化零部件100上的情况通知操作者,与此同时,将可连接标志置于ON(接通)。但是,由于通常可连接标志为OFF(断开),所以S110的判断为NO(否),使防止误连接程序的一次的执行结束。对此,如果S110的判断为YES(是)的话,在S111等待由标记芯片阅读器490检测连接带152。由于操作者根据上述可连接通知进行带状化零部件100的连接,所以,不久检测出连接带152,S111的判断变成YES(是)。因此,在S112,由标记芯片490辨认设于连接带152上的标记芯片470的零部件识别信息。
接着,在步骤S113判断读取的零部件识别信息是否与先行部供应带100的标记识别信息一一对应。先行部零部件供应带100的零部件识别信息是预定的信息的一个例子,如前面所述,是将给料器82向给料器支持台92上装载时,由条形码阅读器230读取、存储在RAM208上的卷筒110的条形码112的内容。从而,S113的判断为YES(是)的话,变成预定的带状化零部件100被连接,在S114可连接标志被复位,可保持原封不动地继续供应作业。与此相对,S113的判断为NO(否)时,由标记芯片阅读器490读取的信息与预定的信息不同,成为错误的带状化零部件100被连接,在S115将这样的内容通知操作者,同时,在S116,使零部件34的供应停止。此外,供应的停止既可以是将从零部件供应装置20的全部的给料器82的供应停止,也可以是只使从连接了错误的带状化零部件100的给料器82的供应停止。在后者的情况下,可以使从除供应停止的给料器82之外的给料器82进行的零部件34的供应先行一步,等待进行在停止供应的给料器82中的零部件供应带100的直接连接,或者,优选地,在将供应与停止供应的给料器82相同的零部件34的给料器82装载到给料器支持台92上的情况下,代替停止供应的给料器82,从该给料器82供应零部件34。
此外,在本实施形式中,即使对相同的给料器82的连接作业是在第二次以后,作为预定的信息,使用在给料器装载时的条形码112的内容。也可以代之以每次进行连接作业时,使预定的信息更新为前次读取的连接带152的标记芯片470的信息。这样,例如,先行零部件供应带100的零部件数等与零部件34相关的信息的一部分与后续零部件供应带100的信息的一部分相互不同的情况下,以及尽管在S15中进行了通知,在操作者指示后续零部件供应带100的零部件34的供应的情况下,也可以没有障碍地进行应对。
在本实施形式中,由控制装置200进行的S112的执行工序构成信息读取工序,S113至S116的执行工序构成移动的允许、禁止工序。控制装置200的RAM208构成预定信息存储部,执行S113的部分构成判断部,这些预定信息存储部和判断部,以及执行S115的部分构成不同信息生成部。
根据本实施形式,在进行带的切断时,可以防止错误的零部件34的供应。如果在连接带152上设置记录后续零部件供应带100的识别信息等的标记芯片470的话,由于可以利用标记芯片阅读器490从上方很容易读取信息,特别是,适合于在将给料器82搭载到给料器支持台92上的状态下进行读取。
信息记录部除电子标记之外,例如也可以由能够利用和光盘、光磁盘等相同的原理进行信息写入和读取的信息记录片构成,从这些信息记录片读取信息的信息读取装置与信息记录片在信息读取时要使之相互对向。作为保证信息读取装置和信息记录片在恰好正对的状态进行读取的一种手段,有设置检测处于能够利用信息读取装置读取信息记录片的状态的可读取状态检测装置的方法。例如,在应用上述实施形式的情况下,可以在给料器上,设置检测相互连接的两个零部件供应带的连接部的连接部检测装置。连接部检测装置是可读取状态检测装置的一个例子。连接部检测装置采用能够检测金属制连接片150的金属检测器,通过检测连接片150,可以检测出两个零部件供应带100的连接部。利用连接片150的连接部的检测可以和例如特开2000-13092号公报描述的连接部的检测同样地进行。连接部检测装置除了象该金属检测器这样的接触式传感器之外,也可以用作为非接触式传感器的一种的近程传感器,反射式光电传感器,透射式光电传感器等构成。
此外,除将信息记录部设置在连接带等的连接构件上之外,还可以直接设置在零部件供应带100上,例如设置在覆盖带104上。在种种情况下,优选地,将记录部设置在后续零部件供应带的覆盖带104的前端部或其附近,能够在零部件供应带连接后,进行早期的信息读取和判断等。
在固定位置地设置零部件供应装置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中,既可以使多个零部件供应装置为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供应形式相同的系统,也可以为具有一个给料器型零部件供应装置的系统。
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也可以是上述实施形式之外的形式。例如,可以采用如下所述的系统,即,使备有多个分别保持多个吸附喷嘴的多个喷嘴保持器的零部件保持头围绕一个旋转轴线旋转,多个吸附喷嘴在零部件吸附位置上从零部件供应装置上吸附电子电路零部件,在零部件安装位置上,安装到保持在电路基板保持装置上的电路基板上的形式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此外,这种结构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的零部件供应装置包括,将电子电路零部件给料器(不仅是送带机构,也可以包括散料给料器)支持在多个给料器支持台上,为了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给料器能够沿与这些零部件供应部并列的方向平行地移动,使给料器支持台移动的支持台移动装置。此外,电路基板保持装置为了使电路基板能够向与其表面平行的平面内的任意位置上移动,包括作为相对移动装置的XY移动装置。例如,特开平6-342998号公报所述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就相当于这种装置。在本实施形式的电子电路零部件安装系统的情况下,将信息读取装置(带状化零部件代码辨认装置)位置固定地设置,借助给料器支持台的移动,使所需的给料器移动到与信息读取装置正对的位置。
上面对本发明的几个实施形式进行了详细地说明,但这只不过是例子而已,本发明以前面〔发明内容〕各项中描述的形式为代表,根据从事本领域的工作人员的知识,能够以进行了种种变更、改良的形式加以实施。

Claims (11)

1.一种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是将并列地保持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通过其本身被向长度方向运送,将这些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每一个依次定位到零部件供应位置上的零部件供应带的前端部与另外的零部件供应带的末端部连接起来的连接构件,其特征为,
它包括能够写入及读出信息的信息记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其特征为,前述信息记录部能够非接触地进行前述信息的写入和读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其特征为,前述信息记录部是备有能够非接触地通信的通信部,固定在前述连接构件上的信息通信、存储芯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其特征为,前述信息记录部记录与保持在前述零部件供应带上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相关的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其特征为,前述与电子电路零部件相关的信息至少包含保持在前述零部件供应带上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的识别信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其特征为,前述与电子电路零部件相关的信息至少包含保持在前述零部件供应带上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个数的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其特征为,前述连接构件是连接带。
8.一种连接构件供应装置,用于进行连接构件的供应,所述连接构件将并列地保持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通过其本身被向长度方向运送,将这些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每一个依次定位到零部件供应位置上的零部件供应带的前端部与另外的零部件供应带的末端部连接起来,在所述的连接构件供应装置中,其特征为,它包括:
从设于能够从前端侧拉出地收容前述零部件供应带的带收容器上的、从记录有关前述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信息的收容器信息记录部上读取并提供前述信息的信息读取提供装置,
能够将由该信息读取提供装置提供的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可读出地写入到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信息记录部上的信息写入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构件将收容在前述带收容器内的零部件供应带的前端部与另外的零部件供应带的末端部连接起来,
保持前述连接构件,在利用前述信息写入装置写入信息后,允许将该连接构件取出的供应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构件供应装置,其特征为,前述供应部包括将已写入前述信息的连接构件送出的连接构件送出装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构件供应装置,其特征为,包括收容多个前述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收容部,前述连接构件送出装置经由前述信息写入装置,一个个地将收容在前述连接构件收容部的前述连接构件送出。
11.一种零部件信息赋予方法,是为了接着由作为并列地保持有多个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两个零部件供应带之一的先行零部件供应带进行的零部件供应,由作为其中的另一个的后续零部件供应带进行零部件供应,而在把前述后续零部件供应带的前端连接到前述先行零部件供应带的末端上的连接构件上,赋予和由前述后续零部件供应带保持的电子电路零部件相关的信息的方法,其特征为,包括以下工序:
设置在收容有前述后续零部件供应带的带收容器上,从记录有关前述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信息的收容器信息记录部上读取前述信息的信息读取工序,
将所读取的信息的至少一部分可读出地写入到前述连接构件的连接构件信息记录部上的信息写入工序。
CN200810009859.3A 2002-11-11 2003-11-11 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连接构件供应装置和零部件信息赋予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77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26942A JP4224286B2 (ja) 2002-11-11 2002-11-11 電子回路部品供給方法および供給システム、ならびに電子回路部品装着システム
JP326942/2002 2002-11-11
JP2003194801A JP4291633B2 (ja) 2003-07-10 2003-07-10 部品供給テープ接続部材,接続部材供給装置,電子回路部品供給システム,電子回路部品装着システム,部品情報付与方法および電子回路部品供給方法
JP194801/2003 2003-07-10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310114876A Division CN100579352C (zh) 2002-11-11 2003-11-11 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供应方法、供应系统、和安装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7727A true CN101267727A (zh) 2008-09-17
CN101267727B CN101267727B (zh) 2015-01-07

Family

ID=32805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9859.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7727B (zh) 2002-11-11 2003-11-11 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连接构件供应装置和零部件信息赋予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224286B2 (zh)
CN (1) CN10126772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3160A (zh) * 2018-06-28 2021-02-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组、电容器、电子部件组的制造方法、读取方法以及读取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05831B2 (en) 2005-05-23 2010-10-05 Panasonic Corporation Electronic components feeding apparatus, and components information managing method in electronic components feeding apparatus
JP2006327591A (ja) * 2005-05-23 2006-1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供給用のキャリアテープパッケージ
JP4450772B2 (ja) * 2005-06-30 2010-04-14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4792333B2 (ja) * 2006-06-05 2011-10-12 芝浦メカ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及び電子部品供給方法
JP4917378B2 (ja) * 2006-07-28 2012-04-18 株式会社日立ハイテ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5063198B2 (ja) * 2007-06-05 2012-10-31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におけるキャリアテープのスプライシング検出方法
JP2009027029A (ja) * 2007-07-20 2009-02-05 Yamagata Casio Co Ltd 部品搭載装置
JP5541093B2 (ja) * 2010-10-14 2014-07-09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及び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JP5641889B2 (ja) * 2010-11-10 2014-12-17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スプライシング誤作業防止方法
KR20150094357A (ko) * 2014-02-11 2015-08-19 한화테크윈 주식회사 부품 공급 테이프, 이를 이용한 전자 부품 실장 장치 및 태그 인쇄 장치
JP6684985B2 (ja) * 2016-07-28 2020-04-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システム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JP6684984B2 (ja) * 2016-07-28 2020-04-2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スプライシング装置およびスプライシン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2143A (en) * 1994-09-09 1997-10-2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CN1208742C (zh) * 2000-12-04 2005-06-29 王子油化合成纸株式会社 标识及采用该标识的标签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3160A (zh) * 2018-06-28 2021-02-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组、电容器、电子部件组的制造方法、读取方法以及读取装置
US11589491B2 (en) 2018-06-28 2023-02-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Electronic component set, capacitor, electronic-component-set manufacturing method, reading method, and reader
JP7442060B2 (ja) 2018-06-28 2024-03-0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セット、電子部品セットの製造方法、電子部品セット内の識別部の読取り方法、及び、電子部品セット内の識別部の読取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224286B2 (ja) 2009-02-12
JP2004165273A (ja) 2004-06-10
CN101267727B (zh) 2015-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9352C (zh) 电子电路零部件的供应方法、供应系统、和安装系统
CN101267727B (zh) 零部件供应带连接构件、连接构件供应装置和零部件信息赋予方法
US7551704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US4734710A (en) Thermal label printer
TWI386857B (zh) 無線電頻率辨識系統
US8525676B2 (en) Container for including at least a RFID tag,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 RFID tag, management server for managing production information of a RFID tag,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managing production information of a RFID tag
CN101359375B (zh) Rfid标记产生装置
US7389920B2 (en) Wireless inventory re-ordering system for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pick and place assembly machines
US6879869B2 (en) Placement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CN106133758A (zh) Ic标签发行装置
CN101295366A (zh) 标记标签编辑装置和标记标签产生装置
JP2009044094A (ja) リール部品実装システム
CN101042821B (zh) 打印图像的可读性得到增强的rfid标签
JP2005032899A (ja) 部品供給テープ接続部材,接続部材供給装置,電子回路部品供給システム,電子回路部品装着システム,部品情報付与方法および電子回路部品供給方法
CN114222667A (zh) 打印机以及程序
JPH1185923A (ja) 札発行装置
JP4317581B2 (ja) 電子回路部品装着システム
US11334727B2 (en) Electronic tag wri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same
JP2006040023A (ja) Rfidプリンタ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05284747A (ja) 印字発行装置および印字発行方法
US20220188530A1 (en) Electronic tag wri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same
JP5241056B2 (ja) ラベル発行装置
TWI329563B (zh)
TW202028065A (zh) 電子標籤寫入系統及其方法
JP2020149126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2011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