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2573B - 接收设备和控制该设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接收设备和控制该设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2573B
CN101262573B CN2008100834205A CN200810083420A CN101262573B CN 101262573 B CN101262573 B CN 101262573B CN 2008100834205 A CN2008100834205 A CN 2008100834205A CN 200810083420 A CN200810083420 A CN 200810083420A CN 101262573 B CN101262573 B CN 1012625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itial value
unit
broadcast wave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34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2573A (zh
Inventor
林广佳
佐久间刚
塚原光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62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2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2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257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50Tuning indicators; Automatic tuning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originating from a server, e.g. retriev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packets from an IP network
    • H04N21/4382Demodulation or channel decoding, e.g. QPSK de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8Interfacing the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originating from a server, e.g. retrieving encoded video stream packets from an IP network
    • H04N21/4383Accessing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52Automatic gain contr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用于接收数字电视广播的接收设备包括:放大单元,以预定增益放大从天线提供的射频信号以输出经放大的射频信号;信道选择单元,从放大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中选择广播波,以产生输出信号;解调单元,处理所述输出信号以解调在广播波上发送的内容数据;以及控制单元,控制放大单元的增益,使得输出信号的信号电平变为预定值。控制单元利用控制开始值控制放大单元的增益,并根据解调单元的处理的结果来改变控制开始值。

Description

接收设备和控制该设备的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涉及于2007年3月5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 2007-053638的主题,将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合并在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收设备、控制该接收设备的方法和用于实现该方法的程序。本发明适用于能够接收例如数字陆地广播(digital terrestrial broadcast)的便携式接收器。本发明旨在响应于接收状态的劣化来改变根据输入信号电平(level)而开始自动增益控制的控制开始值,以便即使在出现高电场强度的干扰波(interference wave)时,也能防止功耗的增大并稳定地接收期望波。
背景技术
用于电视广播的现有技术的调谐器均通过利用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的反馈控制来控制输入级的增益,以便在由信道选择单元所选择的广播波(broadcast wave)上发送的信号的电平(在下文中,广播波的信号电平)变为预定值。当通过经由AGC电路的增益控制的增益不够时,为输入级提供射频放大器(在下文中,RF放大器),以便RF放大器放大从天线提供的广播波。
关于自动增益控制的这种类型,例如,日本待审查专利申请号2001-244836公开了在信道选择期间减小自动增益控制的控制目标值以便稳定地执行信道选择操作的方法。
在一些情况中,天线接收作为所选择的信道中广播波的所期望的波以及由另一广播波引起的干扰波,干扰波的信号电平高于现有技术的调谐器的输入级中期望波的信号电平,如图10A所示。在这种情况中,当执行增益控制以便在所选择的信道中的期望波的信号电平变为恒定值时,干扰波的幅度进入输入级的非线性区域,如图10B所示。不利地是,干扰波变得失真(distort)。干扰波引起乱真信号(spurious signal)。在期望波的频带中产生乱真信号,因此减小了期望波的C/N比值。不幸的是,现有技术的调谐器难于正常地接收期望波。在图10A和图10B中,“IN”指示向调谐器提供的各种广播波,而“OUT”指示在输入级中放大的各种广播波。
根据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方法,充分地增大调谐器的线性区域,以便防止干扰波的失真。然而,这种方法存在调谐器功耗增大的缺点。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问题而产生本发明,期望提供即使在出现高电场强度的干扰波时也能够稳定地接收期望波而同时能够防止功耗增大的接收设备、控制所述接收设备的方法、以及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程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接收数字电视广播的接收设备包括以下组件。放大单元以预定增益放大从天线提供的射频信号以输出经放大的射频信号。信道选择单元从放大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中选择广播波。解调单元处理所述输出信号以解调在广播波上发送的内容数据。控制单元控制放大单元的增益,使得输出信号的信号电平变为预定值。控制单元控制放大单元的增益,使得当射频信号中所包括的广播波的信号电平低于控制开始值时,放大单元的增益变为恒定值,而当射频信号中所包括的广播波的信号电平高于控制开始值时,随着广播波的信号电平与控制开始值相比升高,放大单元的增益降低。控制单元根据解调单元的处理的结果来改变控制开始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控制用于接收数字电视广播的接收设备的方法,所述设备包括:放大单元,以预定增益放大从天线提供的射频信号以输出经放大的射频信号;信道选择单元,从放大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中选择广播波;以及解调单元,处理所述输出信号以解调在广播波上发送的内容数据。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控制放大单元的增益,使得当射频信号中所包括的广播波的信号电平低于控制开始值时,放大单元的增益变为恒定值,而当射频信号中所包括的广播波的信号电平高于控制开始值时,随着广播波的信号电平与控制开始值相比升高,放大单元的增益降低,以及根据解调单元的处理的结果来改变控制开始值。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实现控制接收数字电视广播的接收设备的方法的程序,所述设备包括:放大单元,以预定增益放大从天线提供的射频信号以输出经放大的射频信号;信道选择单元,从放大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中选择广播波;以及解调单元,处理所述输出信号以解调在广播波上发送的内容数据。用于实现所述方法的程序包括步骤:在用于控制放大单元的增益使得当射频信号中所包括的广播波的信号电平低于控制开始值时,放大单元的增益变为恒定值,而当射频信号中所包括的广播波的信号电平高于控制开始值时,随着广播波的信号电平与控制开始值相比升高,放大单元的增益降低的增益控制中,根据解调单元的处理的结果改变控制开始值。
根据上述实施例,当由于例如C/N比值的劣化而使得数据没有正常解调时,改变用于自动增益控制的控制开始值,以便正常解调数据。因此,即使在出现高电场强度的干扰波时,也防止了功耗的增大并且可以稳定地接收期望波。
根据本发明,有利的是,即使在出现高电场强度的干扰波时,也防止了功耗的增大并且可以稳定地接收期望波。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由接收器中的控制单元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数字陆地广播系统的框图;
图3是解释图2所示的数字陆地广播系统中的传输流的图;
图4是图解图2的数字陆地广播系统中的接收器中的调谐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5A和图5B是解释图4的调谐器中的操作的信号波形图;
图6A和图6B是解释调谐器中的操作的信号波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由接收器中的控制单元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由接收器中的控制单元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由接收器中的控制单元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以及
图10A和图10B是解释在出现干扰波时期望波的C/N比值的劣化的信号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将在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1)第一实施例的结构
图2是图解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数字陆地广播系统的框图。以1指示的数字陆地广播系统通过接收器3接收从广播台2发送的广播波,并向用户提供视频内容的各种片断(piece)。
广播台2根据例如MPEG-2(运动图像专家组2)标准,关于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执行编码,作为构成视频内容的数据集,并关于经编码的数据集执行时分复用,由此产生MPEG-2系统的传输流(TS)。
参照图3的部分(A),传输流(TS)包括一系列传输流分组(TS分组)。这些分组包括指定视频数据的视频分组、指定音频数据的音频分组以及指定附加数据的附加分组。该附加数据包括例如文本广播数据。
每一个分组具有188字节的固定长度。参照图3的部分(B),每一个分组包括报头(header)和有效载荷(payload)。可以将适配字段(adaptationfield)放置于邻近报头。该适配字段可以存储指示跟在该适配字段之后的有效载荷中的数据种类的信息。
参照图3的部分(C),每一个报头包括用于检测分组报头的同步字节、指示分组中存在或不存在位错误的错误指示符(indicator)、指示新的经打包基本流(Packetized Elementary Stream,PES)分组的开始的单元开始指示符,指示分组的重要性级别的优先权指示符,以及以那个顺序(order)指示分组的属性的分组标识(Packet Identification,PID)。PID包含13位并且用作接收器3中的分组选择基准,这将在后面描述。
广播台2(参照图2)扰频(scramble)传输流(TS)并根据用于产生抗多通道干扰的信号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方法来调制合成的流,由此产生经调制的信号。广播台2在具有预定频率的广播波S1上发送经调制的信号。
例如,接收器3是便携式接收器。接收器3接收从广播台2发送的广播波并向用户提供视频内容的各种片断。
具体地,在接收器3中,天线4接收各种射频信号RF并向调谐器6提供所述信号。调谐器6在中央处理单元(CPU)5的控制下选择广播波S1。调谐器6解调从所选择的广播波中获得的传输流TS并输出合成的流。
解扰器(descrambler)7解扰从调谐器6提供的传输流TS并输出合成的流。多路分配器(DEMUX)8从解扰器7接收传输流TS,根据在相应的分组中所包含的PID来分离所述流,并分别向图像解码器9、音频解码器10和数据解码器11选择性地输出指定给分组的视频数据、音频数据和附加数据。
当从多路分配器8接收图像数据时,图像解码器9解码所接收到的数据并输出经解码的数据。当从多路分配器8接收音频数据时,音频解码器10解码所接收到的数据并输出经解码的数据。当从多路分配器8接收附加数据时,数据解码器11解码所接收到的数据并输出经解码的数据。显示单元12显示从图像解码器9输出的视频数据,还在CPU 5的控制下以“同屏显示(on screendisplay,OSD)”的方式显示基于从数据解码器11输出的附加数据的文本信息。音频输出单元13根据从音频解码器10输出的音频数据来驱动扬声器,并向用户提供基于音频数据的声音。
操作单元14包括用于接收用户操作和远程指令的各种控制,并向CPU 5通知各种用户操作。
CPU 5作为用于控制接收器3的操作的主控制器。CPU 5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5中保留工作区域并执行存储于只读存储器(ROM)16中的程序来根据用户操作控制相应单元。
当用户给出接收在广播波S1上广播的节目的指令时,CPU 5控制调谐器6接收广播波S1,进一步控制图像解码器9、音频解码器10和数据解码器11来处理所获得的、在广播波S1上发送的传输流,并向用户提供经由广播波S1获得的视频内容。
图4是图解调谐器6的详细结构的框图。在调谐器6中,作为宽带放大电路的AGC放大器(在下文中,AGC amp)20,以预定增益放大从天线4提供的射频信号RF,并输出合成的信号。AGC amp 20分别从信道选择单元21和控制单元22接收所检测到的广播波S1的信号电平S2和用于自动增益控制的控制开始值。AGC amp 20中所包括的控制部分20A改变用于放大射频信号RF的增益,以便所检测到的信号电平S2变为与控制开始值对应的控制目标值。
当射频信号RF中所包括的期望波的信号电平低于控制开始值时,AGC amp20以最大增益放大射频信号RF并输出结果信号。当期望波的信号电平高于控制开始值时,随着期望波的信号电平与控制开始值相比升高,AGC amp 20以恒定速率降低增益。因此,AGC amp 20基于所检测到的信号电平S2、以Gmax指示的最大增益和以AP指示的控制开始值来执行自动增益控制。
信道选择单元21根据来自控制单元22的指令通过本地振荡器产生本地振荡信号,并利用本地振荡信号将从AGC amp 20输出的射频信号RF转换为中间频率信号。信道选择单元21限制中间频率信号的带宽。在那之后,信道选择单元21检测信号以选择由控制单元22指定的广播波S1,然后解调经OFDM调制的信号。信道选择单元21进一步检测中间频率信号的信号电平以检测所选择的广播波的信号电平,并向AGC amp 20通知所检测到的信号电平S2。
解调单元23允许内部锁相环(PLL)电路23A基于通过信道选择单元21解调的经调制的信号来产生时钟。解调单元23进一步利用时钟处理经调制的信号以解调传输流TS,然后输出所述流。在上述一系列处理期间,解调单元23检测在PLL电路23A中同步丢失的事件并向控制单元22通知所述事件。
纠错单元24关于通过解调单元23解调的传输流TS执行纠错,并向解扰器7输出结果流。
控制单元22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25中保留工作区域并执行在存储器(未示出)中记录的程序,由此控制相应单元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关于由控制单元22执行的程序,提供预先安装在接收器3中的程序。该程序可以通过诸如光盘、磁盘或存储卡之类的记录介质安装。可选择地,该程序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之类的网络来下载进行安装。RAM 25还作为用于各种寄存器的设置值的存储区域。
控制单元22控制如上所述的单元并允许信道选择单元21根据从CPU 5提供的指令来选择广播波S1。另外,控制单元22监视接收状态并基于由解调单元23通知的同步丢失事件来检测接收状态的劣化。基于所述事件的检测,控制单元22改变用于自动增益控制的控制开始值,以便将其通知给AGCamp 20。在下面的描述中,用于自动增益控制的控制开始值将被称为“攻击点(attack point)”。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仅控制AGC amp 20的增益以便由解调单元23检测到的广播波的信号电平变为控制目标值,则高电场强度的干扰波的幅度进入AGC amp 20和信道选择单元21的非线性区域,参照图10A和图10B如上所述。不利的是,干扰波变得失真,由此导致期望波的C/N比值的减小。
参照图5A和图5B,当攻击点的值减小时,干扰波的信号电平降低,使得与图10A和图10B中所示的情况相比,干扰波的幅度可以保持在AGC amp 20和信道选择单元21的线性区域中。在这种情况下,因此,可以防止干扰波的失真,由此防止乱真信号的出现。与攻击点的值增大的情况相比,可以提高期望波的C/N比值。
然而,当如上所述攻击点值保持低值时,如果与图10A、10B、5A、5B相比,如图6A和图6B所示没有出现干扰波,则不必要地限制了期望波的增益。换句话说,尽管通过升高期望波的信号电平可以进一步提高期望波的C/N比值,但是期望波保持低信号电平。不幸的是,没有充分发挥接收器的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监视接收状态。当基于由解调单元23通知的同步丢失事件来检测接收状态的劣化时,将用于正常设置的第一攻击点AP1切换到用在出现干扰波中的第二攻击点AP2,由此控制AGC amp 20的增益。将第二攻击点AP2设置得低于第一攻击点AP1。
图1是示出由控制单元22执行的、用于在第一和第二攻击点AP1和AP2之间切换的处理的流程图。当打开电源时,控制单元22开始处理。处理从步骤SP1进行到步骤SP2。在步骤SP2,控制单元22执行初始化,即初始化相应单元的设置。在初始化期间,控制单元22选择第一攻击点AP1并向AGC amp20通知第一攻击点AP1。另外,控制单元22允许信道选择单元21接收设置为默认值的广播波。另外,在该默认值接收的广播波为,例如在所谓的最终存储器中记录的、并在之前的电源中断时接收的广播波。
处理进行到步骤SP3。在步骤SP3,控制单元22确定是否从CPU 5提供信道选择请求。如果在步骤SP3中“否”,则处理从步骤SP3进行到步骤SP4。在步骤SP4,控制单元22确定在解调单元23的PLL电路23A中是否已经发生丢失同步。
只要解调单元23的PLL电路23A锁定在从信道选择单元21输出的经调制的信号上并产生时钟,则控制单元22确定没有发生同步丢失。处理返回到步骤SP3。
然而,如果出现高电场强度的干扰波,则由于在设置第一攻击点AP1的状态中产生的乱真信号的影响使得难于获得所期望的C/N比值。因此,难于建立并维持解调单元23中的同步。在这种情况下,因此,在步骤SP4,控制单元22确定在PLL电路23A中没有发生同步丢失(步骤SP4中“是”)。
如果在步骤SP4中“是”,则处理从步骤SP4进行到步骤SP5。控制单元22再次向AGC amp 20通知第一攻击点AP1。在步骤SP6,控制单元22确定是否建立同步。如果在步骤SP6中“否”,则处理从步骤SP6进行到步骤SP7。在步骤SP7中,控制单元22向AGC amp 20通知第二攻击点AP2,由此将第一攻击点AP1切换到第二攻击点AP2。在步骤SP8,控制单元22确定是否建立同步。
如果在步骤SP8中“是”,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P3。如果在步骤SP6中“是”,则处理类似地返回到步骤SP3。如果在步骤SP8中“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P5。在步骤SP5,控制单元将第二攻击点AP2重置到第一攻击点AP1。
因此,控制单元22选择第一攻击点AP1或第二攻击点AP2,以便建立并维持同步,并且基于所选择的攻击点AP1或AP2来控制AGC amp 20的增益以在电源打开直到从CPU 5接收到选择信道的指令(或信道选择请求)为止的时间段内接收默认广播波。
当控制单元22从CPU 5接收选择信道的指令的同时基于第一攻击点AP1或第二攻击点AP2接收默认广播波时,在步骤SP3,控制单元22确定接收到信道选择请求。处理从步骤SP3进行到SP9。在步骤SP9,控制单元22根据来自CPU 5的指令来指导信道选择单元21选择广播波。处理进行到步骤SP5。
因此,控制单元22选择第一攻击点AP1或第二攻击点AP2以便即使在接收由CPU 5请求的广播波时也能建立并维持同步,并且基于所选择的攻击点AP1或AP2来控制AGC amp 20的增益以接收广播波。
(2)第一实施例的操作
在带有上述结构的数字陆地广播系统1(见图2)中,广播台2关于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执行编码,作为构成视频内容的数据集,根据MPEG-2标准,关于经编码的数据集执行时分复用以产生传输流(见图3),根据OFDM调制方法调制传输流以产生经调制的信号,并在具有预定频率的广播波S1上发送经调制的信号。
在接收器3中,天线4接收各种射频信号RF并将所述信号提供给调谐器6。调谐器6选择广播波S1并解调在广播波S1上发送的传输流TS。在接收器3中,解扰器7解扰传输流TS并且多路分离器8将经解扰的流分离为视频数据、音频数据和附加数据。图像解码器9解码视频数据,音频解码器10解码音频数据,而数据解码器11解码附加数据。在接收器3中,将经解码的视频数据、音频数据和附加数据提供给显示单元12和音频输出单元13,以便向用户提供经由广播波S1发送的视频内容。
在接收器3的调谐器6(参照图4)中,AGC amp 20从天线4接收各种射频信号RF,以预定增益放大所述信号,并向信道选择单元21提供结果信号。信道选择单元21选择广播波S1并解调在广播波S1上发送的经调制的信号。解调单元23解调来自经调制的信号的传输流。纠错单元24关于传输流执行纠错,并向解扰器7提供结果流。
在调谐器6中,信道选择单元21检测所选择的广播波S1的信号电平,并且AGC amp 20控制增益,以便所检测到的信号电平变为与由控制单元22通知的控制开始值对应的控制目标值。
然而,仅控制AGC amp 20的增益以便所接收的广播波的信号电平变为预定值存在以下问题:如果出现高电场强度的干扰波,则由于干扰波的失真而引起的乱真信号与期望波结合在一起,由此减小期望波的C/N比值(见图10A和图10B)。为了防止上述问题,通过减小控制开始值来降低AGC amp 20的增益,由此提高期望波的C/N比值(见图5A和图5B)。然而,在减小控制开始值以降低AGC amp 20的增益的情况中,尽管当不出现任何干扰波时可以提高期望波的C/N比值,但是难于充分增大C/N比值(见图6A和图6B)。不幸的是,没有使用接收器的性能。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调谐器6(见图1)中,监视解调单元23中的PLL电路23A的操作以确定接收状态是否劣化。当利用第一攻击点AP1作为第一控制开始值来控制AGC amp 20的增益时,在检测到接收状态的劣化时,将控制开始值从第一攻击点AP1切换到所接收的期望波的信号电平进一步降低的第二攻击点AP2,由此控制AGC amp 20的增益。然而,当利用第二攻击点AP2作为第二控制开始值控制AGC amp 20的增益时,在检测到接收状态的劣化时,将控制开始值从第二攻击点AP2切换到所接收的期望波的信号电平升高的第一攻击点AP1,由此控制AGC amp 20的增益。
因此,当出现高电场强度的干扰波时,利用第二攻击点AP2控制AGC amp20的增益,以便可以防止广播波S1的C/N比值的劣化。当没有出现任何高电场强度干扰波时,利用第一攻击点AP1控制AGC amp 20的增益,以便可以充分地增大广播波S1的C/N比值。有利的是,可以可靠地接收从远程地点发送的广播波。
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接收器3是便携型的,所以接收状态由于接收器3的运动而随时间改变。根据本实施例,由于根据接收状态动态地改变用于自动增益控制的控制开始值,所以接收器3可以可靠地接收所期望的视频内容,同时快速地对接收状态中的各种变化做出反应。
(3)第一实施例的优点
利用上述结构,响应于接收状态的劣化而改变用于自动增益控制的控制开始值,以便可以稳定地接收期望波,同时即使在出现高电场强度的干扰波时防止功耗的增大。
由于基于与时钟丢失同步来检测接收状态的劣化,所以可以可靠地轻易检测接收状态的劣化,以便可以合适地改变用于自动增益控制的控制开始值。
第二实施例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数字陆地广播系统中由控制单元进行的处理的流程图。除了调谐器6中的控制单元22执行如图7所示的处理而不是图1中的处理以改变用于自动增益控制的控制开始值之外,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数字陆地广播系统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字陆地广播系统相同的结构。因此,将利用图2和图4所示的结构做出解释。在图7中,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与图1中的处理步骤相同的处理步骤。
在第二实施例中,控制单元准备三个或更多攻击点并响应于接收状态的劣化来在三个或更多攻击点AP1到APn之间切换控制开始值以执行用于自动增益控制的处理。
具体地,当打开电源时,控制单元22开始处理。处理从步骤SP1进行到步骤SP2。在步骤SP2,控制单元22执行初始化并向AGC amp 20通知第一攻击点AP1,并进一步指导信道选择单元21来接收设置为默认值的广播波。
在步骤SP3,控制单元22确定是否从CPU 5提供信道选择请求。如果在步骤SP3中“否”,则处理从步骤SP3进行到步骤SP4。在步骤SP4,控制单元22确定在解调单元23的PLL电路23A中是否已经发生同步丢失。如果在步骤SP4中“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P3。如果在步骤SP4中“是”,则处理从步骤SP4进行到步骤SP5。
在步骤SP5,控制单元22再次向AGC amp 20通知第一攻击点AP1。在步骤SP6,控制单元22确定是否建立同步。如果在步骤SP6中“是”,则处理从步骤SP6返回到步骤SP3。
如果在步骤SP6中“否”,则处理从步骤SP6进行到步骤SP7-1。控制单元22将第一攻击点AP1切换到第二攻击点AP2。在步骤SP8-1,控制单元22确定是否建立同步。
如果在步骤SP8-1中“是”,则处理从步骤SP8-1返回到步骤SP3。如果在步骤SP8-1中“否”,则控制单元22将第二攻击点AP2切换到第三攻击点AP3并执行前述攻击点切换步骤之后的、类似于此的处理步骤(在下文中,表示为“类似的处理步骤”)。如果将攻击点顺序地切换到另一攻击点并且利用最后攻击点APn时没有建立同步,则处理从步骤SP8-n返回到步骤SP5。将攻击点重置为第一攻击点AP1并执行类似的处理步骤。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响应于接收状态的劣化在三个或更多控制开始值之间切换控制开始值并且利用所设置的控制开始值执行自动增益控制,所以通过以比第一实施例更详细的方式处理接收状态的劣化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第三实施例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数字陆地广播系统中由控制单元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除了调谐器6中的控制单元22执行图8中所示的处理而不是图1中的处理来改变用于自动增益控制的控制开始值之外,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数字陆地广播系统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字陆地广播系统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将利用图2和图4所示的结构做出解释。在图8中,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与图1中的处理步骤相同的处理步骤。
在第三实施例中,当打开电源时,控制单元22开始处理。处理从步骤SP1进行到步骤SP2。在步骤SP2,控制单元执行初始化并向AGC amp 20通知第一攻击点AP1并进一步指令信道选择单元21接收设置为默认值的广播波。
在步骤SP3,控制单元22确定是否从CPU 5接收信道选择请求。如果在步骤SP3中“否”,则处理从步骤SP3进行到步骤SP4-1。在步骤SP4-1,控制单元22确定误码率是否劣化到纠错单元24难于执行纠错的程度。关于误码率,诸如二进制误码率(bit error rate,BER)、分组误码率(packet errorratio,PER)和纠错率之类的各种误码率可用。
假定由于接收状态的劣化而使得丢失与时钟的同步,则在丢失同步的事件之前误码率明显劣化。根据本实施例,在步骤SP4-1,基于误码率的劣化而不是与时钟同步的丢失来检测接收状态的劣化。接收状态的劣化被快速检测。
如果在步骤SP4-1中否,则处理返回到步骤SP3。然而,如果在步骤SP4-1中是,则处理进行到步骤SP5。
步骤SP5和随后的步骤或在步骤SP3中获得肯定确定时执行的处理步骤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由控制单元22执行的处理中的处理步骤相同。
根据本实施例,基于误码率来监视接收状态,以便确定接收状态是否劣化并响应于误码率的劣化来改变控制开始值。因此,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优点。另外,由于基于误码率来改变控制开始值,所以比第一实施例更快地处理接收状态的劣化。
第四实施例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在数字陆地广播系统中由控制单元执行的处理的流程图。除了调谐器6中的控制单元22执行图9中所示的处理而不是图1中的处理来改变用于自动增益控制的控制开始值之外,根据第四实施例的数字陆地广播系统具有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数字陆地广播系统的结构相同的结构。因此,将利用图2和图4中所示的结构做出解释。在图9中,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指定与图1中的处理步骤相同的处理步骤。
在前述实施例中,在某些情况下,选择第二攻击点AP2而不管选择第一攻击点AP1有效的事实,这是因为期望波的电场强度很低。
根据第四实施例,在步骤SP7,将控制开始值改变到第二攻击点AP2,作为更低的控制开始值。在步骤SP7之后的步骤SP71,控制单元22确定通过天线接收的期望波的信号电平是处于还是高于恒定值。当信号电平低于恒定值时,控制单元22将第二攻击点AP2切换到第一攻击点AP1,作为更高的控制开始值。反之,如果通过天线接收的期望波的信号电平处于或高于恒定值,则控制单元22确定在利用第二攻击点AP2时是否建立同步。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调制误码率(MER)来确定通过天线接收的期望波的信号电平。当MER处于或高于3dB时,控制单元22将控制开始值重置为第一攻击点AP1,作为更高的控制开始值。
根据本实施例,仅当通过天线接收的广播波的信号电平低于恒定值时,将控制开始值切换到更低的值。有利的是,可以提高低电场强度中的接收器的性能,以便可以获得与第一实施例的优点相同的优点。
第五实施例
如已经在前述第三实施例中所描述的那样,基于正好在初始化之后直到从CPU提供信道选择请求为止的时间段内误码率的劣化来检测接收状态的劣化。本发明并不仅限于这种情况。可以在选择所期望的广播波之后、基于误码率的劣化来检测接收状态的劣化。
在上述实施例中,基于同步的丢失或误码率的劣化来确定接收状态的劣化并且根据所述确定改变控制开始值。本发明不仅限于这种情况。可以结合误码率的劣化或其他技术、基于同步的丢失来确定接收状态的劣化。可选择地,可以由另一技术来确定接收状态的劣化。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描述了将本发明应用于移动接收器的情况。本发明不仅限于这种情况。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各种接收器,如具有与汽车导航系统的功能类似的功能的车载(vehicle-mounted)接收器和集成到移动电话中的接收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出现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变更,只要它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或其等价物的范围之内即可。

Claims (5)

1.一种用于接收数字电视广播的接收设备,包括:
放大单元,以预定增益放大从天线提供的射频信号以输出经放大的射频信号;
信道选择单元,从所述放大单元输出的射频信号中选择广播波,以产生输出信号;
解调单元,处理所述输出信号以解调在所述广播波上发送的内容数据;以及
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放大单元的增益,以便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电平变为预定值,其中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放大单元的增益,以便当所述射频信号中所包括的广播波的信号电平低于控制开始值时,该放大单元的增益变为恒定值,并且当该射频信号中所包括的广播波的信号电平高于所述控制开始值时,随着该广播波的信号电平与该控制开始值相比升高,该放大单元的增益降低,以及
该控制单元根据该解调单元的处理的结果改变该控制开始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所述解调单元基于所述输出信号产生时钟,并利用所述时钟处理该输出信号以解调所述内容数据,以及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解调单元的处理的结果改变所述控制开始值,使得该控制开始值响应于与所述输出信号的时钟的同步的丢失而改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解调单元的处理的结果来改变所述控制开始值,使得该控制开始值响应于所述输出信号的误码率的劣化而改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控制单元改变所述控制开始值,使得仅当通过所述天线接收的所述广播波的信号电平为恒定值以下时,所述输出信号的信号电平才降低。
5.一种控制用于接收数字电视广播的接收设备的方法,
所述设备包括
放大单元,以预定增益放大从天线提供的射频信号以输出经放大的射频信号,
信道选择单元,从所述放大单元输出的所述射频信号中选择广播波以产生输出信号,以及
解调单元,处理所述输出信号以解调在所述广播波上发送的内容数据,
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控制所述放大单元的增益,使得当所述射频信号中所包括的所述广播波的信号电平低于控制开始值时,该放大单元的增益变为恒定值,而当该射频信号中所包括的该广播波的信号电平高于所述控制开始值时,随着该广播波的信号电平与该控制开始值相比升高,该放大单元的增益降低;以及
根据由所述解调单元处理的结果来改变该控制开始值。
CN2008100834205A 2007-03-05 2008-03-05 接收设备和控制该设备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25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53638A JP2008219448A (ja) 2007-03-05 2007-03-05 受信装置、受信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受信装置の制御方法のプログラム
JP053638/07 2007-03-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2573A CN101262573A (zh) 2008-09-10
CN101262573B true CN101262573B (zh) 2010-11-03

Family

ID=39741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342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62573B (zh) 2007-03-05 2008-03-05 接收设备和控制该设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18637A1 (zh)
JP (1) JP2008219448A (zh)
CN (1) CN1012625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54925B2 (en) 2012-05-10 2018-04-24 Saturn Licensing Llc Transmission de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device, reception method, program, stream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syste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5854144B2 (ja) * 2012-07-31 2016-02-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その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プログラム
CN115412108A (zh) * 2022-07-18 2022-11-29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收音机及车辆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65980A (ja) * 1996-08-23 1998-03-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JP2003037516A (ja) * 2001-07-23 2003-02-07 Funai Electric Co Ltd 自動利得制御機能を有する放送受信装置
EP1634443A2 (en) * 2003-06-16 2006-03-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gital broadcast receiver
JP2005033247A (ja) * 2003-07-07 2005-02-0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ジタル信号受信機
JP2006050585A (ja) * 2004-07-07 2006-02-16 Sharp Corp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及び自動利得制御回路
JP4404742B2 (ja) * 2004-10-08 2010-01-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混変調および相互変調によるひずみに対応する自動利得制御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19448A (ja) 2008-09-18
US20080218637A1 (en) 2008-09-11
CN101262573A (zh) 2008-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13500B1 (en) Reception apparatus, reception method, program, and reception system
JP2006527962A (ja)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機
US20080152051A1 (en) Digital broadcasting receiver
WO2012137611A1 (ja)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992553B (zh) 用于突发数据帧接收系统的增益控制方法
CN101262573B (zh) 接收设备和控制该设备的方法
WO2005004341A1 (ja) デジタル信号受信機
JP2003234667A (ja) 複数の局部発振周波数を用いる受信機のagc回路
JP2001103394A (ja) デ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KR20100019010A (ko) 신호수신장치, 방송수신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신호처리방법
EP1995898A2 (en) Reception device and method and program
JP2003234977A (ja) Agc機能付き受信装置
JP3508628B2 (ja) 放送受信装置
JP2003125302A (ja) デジタル放送用受信装置及び選局復調装置
WO2006077830A1 (ja) 移動通信端末および移動通信端末に搭載される複数の受信装置を制御する方法
JP4509824B2 (ja) ダイバーシチ方式受信装置及びダイバーシチ方式受信装置の受信信号位相制御方法
KR20030000313A (ko) 디지털 티브이 수신기의 자동 이득 제어 장치
JP4697505B2 (ja) 信号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ディジタル放送信号分配システム
US749571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etting sound mode
KR100771801B1 (ko) 디지탈 tv 수신기 및 그 if agc 방법
JP2009152833A (ja) 無線受信装置、映像表示装置及び受信レベル設定方法
JP2006261760A (ja) 受信回路
JP5055825B2 (ja) テレビジョン受信装置
JP2006148592A (ja) Cofdm変調信号受信機
KR100775348B1 (ko) 디엠비 휴대단말기의 동기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13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