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1391A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1391A
CN101261391A CNA2008100824627A CN200810082462A CN101261391A CN 101261391 A CN101261391 A CN 101261391A CN A2008100824627 A CNA2008100824627 A CN A2008100824627A CN 200810082462 A CN200810082462 A CN 200810082462A CN 101261391 A CN101261391 A CN 1012613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polaroid
liquid crystal
protective film
polar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246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丰冈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613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13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11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g. against dust or humid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2/00Materials and properties
    • G02F2202/28Adhesive materials or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元件;背光;第一偏振片,其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和背光之间,并具有偏振器和设置以夹住该偏振器的至少两个保护薄膜;和第二偏振片,其设置在与提供第一偏振片侧相对的液晶元件侧,并具有偏振器和设置以夹住该偏振器的至少两个保护薄膜;其中在第一偏振片的两侧的保护薄膜在60℃和95%RH的透湿度大于300g/m2·天,并且第二偏振片的至少一个保护薄膜在60℃和95%RH的透湿度等于或小于300g/m2·天。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在其液晶元件的一面和另一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具有偏振器的偏振片。
背景技术
图象对视角的强依赖性已是液晶显示装置的重要缺陷,但是这些装置作为能耗低、节省空间的图象显示装置的应用仍然逐年普及。特别是,近年来,大视角液晶模式例如VA模式和IPS模式已发现特定用途,并且即使在需要大视角的市场,例如电视机市场,对液晶显示装置的需求也快速上升。
因此,需要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更高性能的偏振片。
在代表所需的高性能的特性中,改善对温度和湿度的耐久性对偏振片而言特别重要。
偏振片的制备经常是通过将碘吸附在亲水聚合物薄膜中例如聚(乙烯醇)薄膜、部分缩甲醛化(formalized)的聚(乙烯醇)薄膜、和部分皂化的乙烯-乙烯基乙酸酯共聚物薄膜,并拉伸薄膜。然而,这些偏振片伴随的问题是因环境温度和湿度变化导致面板周围发生漏光。拉伸亲水聚合物的收缩和松弛是这种漏光的原因,并且已知该漏光很大地受到从外面透过保护薄膜的水份的量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开了一种方法,它是通过在偏振器上粘附具有低透湿度的保护薄膜制备偏振片(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2005-309394)。
然而,在使用具有低透湿度的保护薄膜的偏振片中,在使用聚(乙烯醇)偏振器(下面有时简称为偏振薄膜)时,粘附保护薄膜以夹住该偏振器然后干燥水分的过程需要时间。最终问题是在两个表面使用保护薄膜并采用具有高透湿度的传统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偏振片的产率低,由此生产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相关领域固有的上述问题,并实现了下述目的。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减少因温度和湿度环境变化引起的漏光有关的问题,并提供一种具有高显示质量的液晶显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者们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经过深入研究并获得以下知识。因此,为了改善高湿条件下偏振片的耐用性、防止漏光等问题的发生并实现高显示质量,在与空气接触的观看侧的偏振片的保护薄膜的透湿度等于或小于300g/m2·天是重要的。另一方面,由于背光侧的偏振片不与空气接触,其中的湿环境变化小并且不需要使用低透湿度的保护薄膜,例如观看侧的偏振片的保护薄膜。为了降低成本,优选将与可以高产率生产的具有高透湿度的保护薄膜粘附的偏振片用于背光侧的偏振片。上述发现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还发现通过降低背光侧的偏振片上提供的保护薄膜的延迟,或者通过直接使用增加亮度的薄膜作为该偏振片的保护薄膜,使亮度和对比度增加并且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基于本发明者们的知识完成了本发明,并且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如下。
即,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元件;背光;第一偏振片,其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和背光之间,并具有偏振器和设置以夹住该偏振器的至少两个保护薄膜;和第二偏振片,其设置在与提供第一偏振片的侧相对的液晶元件侧,并具有偏振器和设置以夹住该偏振器的至少两个保护薄膜,其中在第一偏振片的两侧的保护薄膜在温度60℃和相对湿度95%下的透湿度大于300g/m2·天,并且第二偏振片的至少一个保护薄膜在温度60℃和相对湿度95%下的透湿度等于或小于300g/m2·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造的横截面图;
图2A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偏振片的构造的横截面图;和
图2B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偏振片的构造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
(液晶显示装置)
<构造>
图1是描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构造的透视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1具有液晶元件10、设置以夹住液晶元件10的第一偏振片20和第二偏振片30、和设置以与液晶元件10一起夹住第一偏振片20的背光50。
<液晶元件>
如图1所示,液晶元件10具有第一基底10a、第二基底10b、和夹在这些基底之间由液晶分子形成的液晶层11。
根据经过ON/OFF显示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的不同,液晶元件分成如下显示模式:TN(扭转向列)、IPS(平面内转换)、OCB(光学补偿弯曲)、VA(垂直取向)、和ECB(电控双折射)。然而,用于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片可以在任意显示模式中使用,无论是透射型还是反射型。
在与液晶分子11a接触的第一种基底10a和第二基底10b的每一表面(该表面下面有时简称为“内表面”)上形成一取向薄膜(未显示),并控制未施加电场的状态和施加电场的状态下液晶分子11a的取向。
在图1中,液晶元件10显示VA模式的液晶元件,它未经摩擦处理控制。然而,在其它模式下,施加取向处理例如摩擦处理,以控制方位方向的取向方向。
在第一种基底10a和第二基底10b的每一内表面上形成能够对液晶层11施加电场的透明电极(未显示)。
这里,为液晶层11的厚度d和折射率各向异性Δn之积的Δnd的大小改变白色显示时的亮度。为此,为了获得最大亮度,建立了针对每一显示模式的它的范围。
通常,通过设置第二偏振片30的吸收轴30a和第一偏振片20的吸收轴20a之间交叉角使得彼此大致成直角,获得高对比度。
使用本发明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并不限于图1的构造,而是可以含有其它元件。例如,在液晶元件和偏振器之间可以设置滤色片。
而且,在图1中,显示了在液晶元件10和第一偏振片20之间设置光学补偿薄膜40的构造,但是,与第一偏振片20相同,也可以在液晶元件10和第二偏振片30之间设置光学补偿薄膜。
光学补偿薄膜40可以用粘合剂结合设置为叠层构造,或者可以设置为所谓集成椭圆偏振片,其中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的设置在液晶元件10侧的保护薄膜(下面所述)是用于扩大视角。
当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用作透射型时,可以在背表面设置背光50作为光源,例如冷阴极荧光管或热阴极荧光管或发光二极管、场发射元件、或电致发光元件。
同样,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可以是反射型。这种情况下,可以在观看侧(设置在液晶元件10内的第二偏振片30的一侧)设置一片偏振片,并在液晶元件10的背表面或者液晶元件10的第一基底的内表面上设置反射薄膜。同样,可以在液晶元件10的观看侧提供使用前述光源的用于照亮显示器的正面光。
<偏振片>
偏振片具有偏振器和设置以夹住该偏振器的至少两个保护薄膜。如果需要的话,偏振片提供有增加亮度的薄膜。
图2A是描述偏振片的构造的横截面图。如图2A所示,在偏振片中,在偏振器2的两侧表面上设置有相应的保护薄膜1,3。这两个保护薄膜1、3中,一个保护薄膜可以作为功能光学薄膜3经粘合剂(图中未显示)粘合到偏振器2上。
还优选控制各层如功能光学薄膜和保护薄膜之间的剥离强度在4.0N/25mm或更大,如JP-A 2002-311238所述。功能光学薄膜优选设置在液晶元件侧或者与液晶元件相对的一侧,即在显示器侧或者背光侧,这取决于所需的功能。
《偏振器》
偏振器的材料优选由聚乙烯醇(PVA)和二色性分子组成。正如JP-A 11-248937中公开的,可以使用通过将PVA或聚氯乙烯脱水和脱氯制得的多烯结构取向获得的聚亚乙烯基偏振器。
PVA是通过皂化聚乙酸乙烯酯获得的聚合物材料。PVA可以含有可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组分,例如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磺酸、烯烃和乙烯基醚。而且,可以使用含有乙酰乙酰基、磺酸基团、羧基、氧化亚烷基等的改性PVA.
PVA的皂化度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以溶解度计,它优选是80mol%-100mol%,更优选90mol%-100mol%。
PVA的聚合度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它优选是1,000-10,000,更优选1,500-5,000。
PVA的间同规正度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为了改善耐用性,如日本专利(JP-B)2978219中公开的,它优选是55%或更大,并且也可以如JP-B 3317494中公开的,优选45%-52.5%。成膜的PVA优选具有加入其中的二色性分子以形成偏振器。
至于PVA薄膜的制备方法,优选使用包括将溶解在水或有机溶剂中的PVA树脂的原料溶液流延形成薄膜的方法。原料溶液中聚乙烯醇树脂的浓度通常是5质量%-20质量%。通过流延法使原料溶液成膜,可以制得厚度为10μm-200μm的PVA薄膜。
就PVA薄膜的制备方法而言,可以参见JP-B 3342516、JP-A 9-328593、2001-302817和2002-144401。
PVA薄膜的结晶度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可以将如JP-B 3251073中公开的平均结晶度(Xc)为50质量%-75质量%的PVA薄膜或者使用如JP-A 2002-236214中公开的结晶度为38%或更小的PVA薄膜用于消除色彩的平面内分散。
PVA薄膜的双折射(Δn)优选小的。优选使用如JP-B 3342516中公开的双折射为1.0×10-3或更小的PVA薄膜。然而,如JP-A 2002-228835中公开的,为了获得高偏振度同时避免拉伸PVA薄膜时的破裂,PVA的双折射可以是0.02-0.01。如JP-A 2002-060505中公开的,(nx+ny)/2-nz的值可以是0.0003-0.01。
PVA薄膜的平面内延迟(Re)优选是0nm-100nm,更优选0nm-50nm。
PVA薄膜的(薄膜)厚度方向延迟Rth优选是0nm-500nm,更优选0nm-300nm。
此外,用于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片可以是日本专利3021494中公开的1,2-乙二醇键占1.5mol%或更小的PVA薄膜、JP-A 2001-316492中公开的大小为5μm或更大的光学外来物质(optical foreign matters)的量为每100cm2为500或更少的PVA薄膜、JP-A 2002-030163中公开的在薄膜的TD方向热水切割(hot water cutting)温度为1.5℃或更小的PVA薄膜、或JP-A 06-289225中公开的由增塑剂含量为15质量%或更大的溶液形成的PVA薄膜,其中加入有1质量份-100质量份的价数为3-6的多元醇,例如甘油。
未拉伸PVA薄膜的膜厚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考虑到薄膜贮藏稳定性和拉伸均匀性,它优选是1μm-1mm,更优选20μm-200μm。如JP-A 2002-236212中公开的,可以使用经过设置使得在水中拉伸4-6倍时产生的应力是10N或更小的PVA薄膜。
作为二色性分子,优选使用高价碘离子例如I3 -和I5 -或二色性染料。其中,本发明优选使用高价碘离子。高价碘离子的制备可以通过在碘化钾水溶液和/或硼酸水溶液中溶解碘获得的溶液中浸泡PVA薄膜,使其吸附在PVA薄膜中并取向,如“Application of Polarizing Plates”,Ryo Nagata ed.,CMC Publishing Co.,Ltd.、和“Industrial Material”,第28卷,第7版,第39-45页。
用作二色性分子的二色性染料优选是偶氮染料。其中,更优选是双偶氮和三偶氮染料。该二色性染料优选是水溶性的。因此,优选在二色性分子内加入亲水取代基例如磺酸基、氨基和羟基以形成游离酸或碱金属盐、铵盐或胺盐。
二色性染料的实例包括联苯胺染料例如C.I.直接红(direct red)37、刚果红(C.I.直接红28)、C.I.直接紫12、C.I.直接蓝90、C.I.直接蓝22、C.I.直接蓝1、C.I.直接蓝151、C.I.直接绿1;二苯基脲染料例如C.I.直接黄44、C.I.直接红23、C.I.直接红79;二苯乙烯染料例如C.I.直接黄12;二萘胺染料例如C.I.直接红31;J酸染料例如C.I.直接红81、C.I.直接紫9、C.I.直接蓝78,而且还包括C.I.直接黄8、C.I.直接黄28、C.I.直接黄86、C.I.直接黄87、C.I.直接黄142、C.I.直接橙26、C.I.直接橙39、C.I.直接橙72、C.I.直接橙106、C.I.直接橙107、C.I.直接红2、C.I.直接红39、C.I.直接红83、C.I.直接红89、C.I.直接红240、C.I.直接红242、C.I.直接红247、C.I.直接紫48、C.I.直接紫51、C.I.直接紫98、C.I.直接蓝15、C.I.直接蓝67、C.I.直接蓝71、C.I.直接蓝98、C.I.直接蓝168、C.I.直接蓝202、C.I.直接蓝236、C.I.直接蓝249、C.I.直接蓝270、C.I.直接绿59、C.I.直接绿85、C.I.直接棕44、C.I.直接棕106、C.I.直接棕195、C.I.直接棕210、C.I.直接棕223、C.I.直接棕224、C.I.直接黑1、C.I.直接黑17、C.I.直接黑19、C.I.直接黑54。
而且,优选使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62-70802、1-161202、1-172906、1-172907、1-183602、1-248105、1-265205和7-261024中公开的二色性染料。
可以将两种或多种这些二色性染料混合制得具有各种色彩的二色性分子。当使用该二色性染料时,吸附厚度可以是4μm或更大,如JP-A 2002-082222中公开的。
当二色性分子在PVA薄膜中的量太小时,偏振度低。而且,当二色性分子在PVA薄膜中的量太大时,单片透射降低。因此,以构成薄膜的基质的聚乙烯醇树脂的质量为基础,二色性分子在薄膜中的量通常调整至0.01质量%-5质量%的范围。
偏振器的厚度优选是5μm-40μm,更优选10μm-30μm。
也优选偏振器(A)的厚度与保护薄膜(B)的厚度之比是0.01≤A/B≤0.8,如JP-A 2002-174727中所述。
《具有低透湿度的保护薄膜》
设置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元件的两侧的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中,由于观看侧的偏振片(即第二偏振片)的至少一个保护薄膜与空气接触,因此它容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环境影响。因此,从耐久性的角度,优选具有低透湿度的保护薄膜(下面有时简称为″具有低透湿度的薄膜″)。更具体地说,第二偏振片的至少一个保护薄膜在温度60℃和相对湿度95%下的透湿度优选等于或小于300g/m2·天,更优选等于或小于200g/m2·天,甚至更优选等于或小于100g/m2·天。
《透湿度的测定》
可以使用″Physical Properties of Polymer II″(PolymerExperimental Course No.4,Kyoritsu Shuppan Co.,Ltd.),第285-294页:Measurement of Vapor Penetrat ion Amount(mass method、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vapor pressure method、adsorptionmeasurement method)中所述的方法作为本发明测定透湿度的方法。将本发明的直径为70mm的薄膜样品在60℃和95%RH下湿度调理24小时,并由湿度调理之前和之后的质量差按照JIS Z-0208计算单位表面积的水分量(g/m2)。
至于本发明所用的透湿度的值,当为测定对象的保护薄膜具有基料层和在该基料层上提供的涂层以控制保护薄膜的透湿度时,使用基料层侧透湿度的值。
根据本发明,第二偏振片的至少一个保护薄膜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保护薄膜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条件是它满足上述作为具有透湿度的保护薄膜的与透湿度有关的条件并具有80%或更大的透射率。例如优选使用在由得自降冰片烯树脂、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和纤维素酰化物树脂的任意树脂组成的基料层(透明基料薄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提供有具有低透湿度的涂层的透明薄膜。
使用纤维素酰化物树脂作为透明基料薄膜时,涂层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该涂层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条件是该涂层满足上述有关透湿度的条件。合适涂层的实例包括:含有含得自含氯乙烯基单体的重复单元的树脂(下面有时简称为″含氯树脂″)的涂层;含有由烷氧基硅烷、带有与羟基或烷氧基反应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以及硅烷偶联剂组成的化合物的涂层;含有由含聚硅氮烷的涂布组合物形成的二氧化硅作为主要成分的涂层;含有亲水化合物的涂层;通过层合由糖和含甲酰基的化合物组成的树脂获得的涂层;通过层合由含氨基的聚合物化合物和含能够与氨基反应的官能团并且还含硅醇基的有机硅烷化合物组成的树脂组合物获得的涂层、和含颗粒半径为0.1μm-10μm的层状无机化合物的涂层。其中优选含有含得自含氯乙烯基单体的重复单元的树脂的涂层和含乙烯醇树脂的涂层中的至少一个。
[含有含氯树脂的涂层]
含氯乙烯基单体的典型实例包括氯乙烯和二氯乙烯。含氯树脂可以通过将氯乙烯或二氯乙烯单体与可与其共聚的单体共聚获得。
[可与含氯乙烯基单体共聚的单体]
可共聚的单体的实例包括选自以下的单体:烯烃、苯乙烯、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酰胺类、甲基丙烯酰胺类、衣康酸二酯类、马来酸酯类、富马酸二酯类、N-烷基马来酰亚胺类、马来酸酐、丙烯腈、乙烯基醚类、乙烯基酯类、乙烯基酮类、乙烯基杂环化合物、缩水甘油基酯类、不饱和腈类、和不饱和羧酸。
烯烃的实例包括二环戊二烯、乙烯、丙烯、1-丁烯、1-戊烯、异戊二烯、氯戊二烯、丁二烯、2,3-二甲基丁二烯。
苯乙烯类的实例包括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三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异丙基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乙酰氧基苯乙烯、氯苯乙烯、二氯苯乙烯、溴苯乙烯、三氟甲基苯乙烯和乙烯基苯甲酸甲酯。
丙烯酸酯类和甲基丙烯酸酯类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戊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叔辛酯、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丙烯酸2-丁氧基乙酯、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丙烯酸氯乙酯、丙烯酸氰基乙酯、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甲氧基苄酯、丙烯酸糠酯、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氰基乙酰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氯苄酯、甲基丙烯酸磺丙酯、甲基丙烯酸N-乙基-N-苯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3-苯基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糠酯、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甲苯酯、甲基丙烯酸萘酯、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丙烯酸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氯-2-羟基丙酯、丙烯酸2,2-二甲基羟基丙酯、丙烯酸5-羟基戊酯、二甘醇单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单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单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2-二甲基-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5-羟基丙酯、二甘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单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单甲基丙烯酸酯。
乙烯基醚类的实例包括甲基乙烯基醚、丁基乙烯基醚、己基乙烯基醚、辛基乙烯基醚、癸基乙烯基醚、乙基己基乙烯基醚、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醚、乙氧基乙基乙烯基醚、氯乙基乙烯基醚、1-甲基-2,2-二甲基丙基乙烯基醚、2-乙基丁基乙烯基醚、二甲基氨基乙基乙烯基醚、二乙基氨基乙基乙烯基醚、丁基氨基乙基乙烯基醚、苄基乙烯基醚、四氢糠基乙烯基醚、乙烯基苯基醚、乙烯基甲苯基醚、乙烯基氯苯基醚、乙烯基2,4-二氯苯基醚、乙烯基萘基醚和乙烯基蒽基醚。
乙烯基酯类的实例包括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异丁酸乙烯酯、二甲基丙酸乙烯酯、乙基丁酸乙烯酯、戊酸乙烯酯、己酸乙烯酯、氯乙酸乙烯酯、二氯乙酸乙烯酯、甲氧基乙酸乙烯酯、丁氧基乙酰乙酸乙烯酯、苯基乙酸乙烯酯、乙酰乙酸乙烯酯、乳酸乙烯酯、丁酸乙烯基-β-苯酯、环己基羧酸乙烯酯、苯甲酸乙烯酯、水杨酸乙烯酯、氯苯甲酸乙烯酯、四氯苯甲酸乙烯酯和萘甲酸乙烯酯。
丙烯酰胺类的实例包括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丙基丙烯酰胺、丁基丙烯酰胺、叔丁基丙烯酰胺、环己基丙烯酰胺、苄基丙烯酰胺、羟基甲基丙烯酰胺、甲氧基乙基丙烯酰胺、二甲基氨基乙基丙烯酰胺、苯基丙烯酰胺、二甲基丙烯酰胺、二乙基丙烯酰胺、β-氰基乙基丙烯酰胺、N-(2-乙酰基乙酰氧基乙基)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酰胺类的实例包括甲基丙烯酰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丁基甲基丙烯酰胺、叔丁基甲基丙烯酰胺、环己基甲基丙烯酰胺、苄基甲基丙烯酰胺、羟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甲氧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二甲基氨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β-氰基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2-乙酰基乙酰氧基乙基)丙烯酰胺。
作为可共聚的单体,可以使用含羟基的丙烯酰胺类。其实例包括N-羟基甲基-N-(1,1-二甲基-3-氧代-丁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N-羟甲基丙烯酰胺、N,N-二羟甲基丙烯酰胺、N-乙醇丙烯酰胺、N-丙醇丙烯酰胺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
衣康酸二酯类的实例包括衣康酸二甲酯、衣康酸二乙酯和衣康酸二丁酯。马来酸二酯类的实例包括马来酸二乙酯、马来酸二甲酯和马来酸二丁酯。富马酸二酯类的实例包括富马酸二乙酯、富马酸二甲酯和富马酸二丁酯。
乙烯基酮类的实例包括甲基乙烯基酮、苯基乙烯基酮和甲氧基乙基乙烯基酮。乙烯基杂环化合物的实例包括乙烯基吡啶、N-乙烯基咪唑、N-乙烯基噁唑烷酮、N-乙烯基三唑、N-乙烯基吡咯烷酮。缩水甘油基酯类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不饱和腈类的实例包括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N-烷基马来酰亚胺类的实例包括N-乙基马来酰亚胺和N-丁基马来酰亚胺。
不饱和羧酸的实例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和巴豆酸,并且还包括富马酸、衣康酸和马来酸的酸酐。
这些可共聚的单体可以混合使用。
含氯树脂的实例包括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53-58553、55-43185、57-139109、57-139136、60-235818、61-108650、62-256871、62-280207和63-256665中公开的。
含氯乙烯基单体在含氯树脂中的含量比例优选是50质量%-99质量%,更优选60质量%-98质量%,甚至更优选70质量%-97质量%。当含氯乙烯基单体的含量比例是50质量%或更大时,没有出现不好的效果例如透湿度的退化,并且当该含量比例是99质量%或更小时,可以获得在各种溶剂中所需的溶解性。
含氯树脂可以从Asahi Kasei Chemicals和KUREHA CORPORATION获得。可以从Asahi Kasei Chemicals获得的实例包括“Saran resinR241C”、“Saran resin F216”、“Saran resin R204”、“Saran latexL502”、“Saran latex L529B”、“Saran latex L536B”、“Saranlatex L544D”、“Saran latex L549B”、“Saran latex L551B”、“Saran latex L557”、“Saran latex L561A”、“Saran latexL116A”、“Saran latex L411A”、“Saran latex L120”、“Saranlatex L123D”、“Saran latex L106C”、“Saran latex L131A”、“Saran latex L111”、“Saran latex L232A”和“Saran latexL321B”。
其中,优选使用“Saran resin F216”,这是由于它可溶于酮溶剂例如甲基乙基酮和环己酮。
由于“Saran resin R204”的高结晶性,因此更优选使用它。它可以降低涂层的透湿度,不容易溶解于用于形成硬质涂层的溶剂中,并且不容易与硬质涂层形成混合区。
由于通常采用湿法(wet process)涂布涂层,因此用于涂层的涂布组合物的溶剂成为特别重要的因素。对溶剂的要求的实例包括能够完全溶解上述溶质,并能够防止在涂布-干燥过程中产生不匀涂布和不匀干燥。
而且,甚至更优选提供下面特征(性能)。因此,为了防止表面平直度退化和例如变白等缺陷的发生,透明基料薄膜的溶解性不要太高,并且为了保持粘性,载体的溶解和溶胀应最小化。
可以使用一种溶剂、或者两种或多种溶剂,尤其优选透明载体(透明基料薄膜)的溶解性和溶胀性、材料的溶解性和干燥性能、和颗粒的凝聚性可以调节。
与透明载体的粘性可以在不降低其它性能和表面状态下通过添加少量溶剂来增加,所述溶剂对主要溶剂的溶胀性高并且引起透明载体溶胀的能力低。
涂布液可以含有有机溶剂例如酮、醇、酯和醚。
优选的有机溶剂的实例包括四氢呋喃、酮类(甲基乙基酮、丙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等)、乙酸乙酯和乙酸丁酯,甚至更优选使用BTX例如甲苯。
根据本发明,当含氯树脂是二氯乙烯时,优选使用四氢呋喃作为主要溶剂。
而且,更优选通过选择二氯乙烯的共聚物来保证在甲苯和酮溶剂中的溶解性和在不使用四氢呋喃的情况下使用甲苯和酮溶剂。
还优选使用在四氢呋喃中溶解该溶质的范围内加入上述溶剂的方法。当含氯树脂以胶乳分散体提供时,优选使用水作为主要溶剂。在为胶乳分散体的情况下,也优选使用表面活性剂或增稠剂。
当在透明基料薄膜上涂布含有含氯树脂的涂层时,为了改善抗粘连性(blocking resistance),相对100质量份的含氯树脂,优选将二氧化硅粉例如Silysia(由Fuji Sylysia公司生产)、Mizukasil(由MizusawaIndustrial Chemicals公司生产)和Nipposil(由Nippon Silica Kogyo KK生产)以0.2重量份-1.0质量份的量加入,或者相对100质量份的含氯树脂,将蜡乳液例如石蜡(paraffin wax)(由Nippon Seiro公司生产)、山嵛酸(由Nippon Oils and Fats公司生产)和硬脂酸(由Nippon Oils andFats公司生产)以0.2质量份-5.0质量份的量加入。也优选使用改性蜡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09-143419的第[0012]-[0016]段中所述的。
由于含氯树脂在热、光和紫外线照射下分解并着色,因此还优选使用铅、锌、钡等的硬脂酸盐、银盐、氧化镁等作为稳定剂。
也可以使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2004-359819的第[0013]-[0020]段中所述的抗氧化剂。
为了改善含有含氯树脂的涂层与透明基料薄膜或其它层的粘性,相对100质量份的含氯树脂,优选将异氰酸酯粘合剂例如Coronate L(由NipponPolyurethane Industry公司生产)和Takenate A-3(由Takeda ChemicalIndustries公司生产)以0.1质量份-1.0质量份的量加入。
本发明的施用涂布液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其实例包括已知方法例如浸涂、气刀涂布、帘涂、辊涂、金属丝棒涂布、凹版涂布、挤出涂布(模涂)(美国专利2,681,294)和微型凹版涂布。其中,考虑到涂膜的高产率和均匀性,优选使用微型凹版涂布和挤出涂布。
本发明的干燥条件优选是使得干燥之后有机溶剂在涂布液薄膜中的浓度是5质量%或更小,更优选2质量%或更小,甚至更优选1质量%或更小。干燥条件受透明基料薄膜的加热强度和运输速度以及干燥过程的时间的影响,但是从薄膜硬度和防止粘结的角度,优选有机溶剂的含量比例尽可能低。当不含有机溶剂时,可以省去干燥步骤并在涂布之后即刻进行紫外线照射。
[涂层的厚度]
涂层的厚度优选是1μm-10μm,更优选2μm-9μm,甚至更优选3μm-8μm。当涂层的厚度小于1μm时,防潮性降低,并且当涂层的厚度大于10μm时,由于薄膜脆或者容易着色,因此获得的薄膜不适宜作为偏振片的保护薄膜。
[涂层的雾度]
涂层的雾度优选是5%或更小,更优选3%或更小,甚至更优选1%或更小。涂层的表面雾度与内部雾度可以为任意比例,但是更优选表面雾度为1%或更小。
[含乙烯醇树脂的涂层]
构建涂层的乙烯醇树脂的实例包括均聚物例如聚(乙烯醇)(PVA)和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
这种乙烯醇树脂一部分可以经过羰基改性、硅醇改性、环氧基改性、乙酰乙酰基改性、氨基改性、或氨改性。也可以使用其一部分含有双丙酮丙烯酰胺单元的共聚物。
而且,各种乙烯醇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其两种或多种混合使用。
乙烯醇树脂的皂化度优选是80mol%或更大,更优选96mol%或更大,甚至更优选99mol%或更大。
考虑到渗透性和涂布性能,乙烯醇树脂的聚合度优选是200-5,000,更优选400-5,000,甚至更优选约500-3,000。
还优选在该涂层中含有层状无机化合物以进一步降低含乙烯醇树脂的涂层的透湿度。
层状无机化合物是具有由叠层单元结晶层组成的结构,并由于层之间的溶剂的配位或吸收而能够溶胀或裂开的无机化合物。
这种层状无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可溶胀的水合硅酸盐,例如,蒙皂石(smectite)类粘土无机物(蒙脱石(montmorillonite)、皂石、锂蒙脱石,等)、蛭石类粘土无机物、高岭土类粘土无机物、和页硅酸盐(云母等)。
也可以优选使用合成层状无机化合物。合成层状无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合成蒙皂石类(锂蒙脱石、皂石、富镁蒙脱石,等)和合成云母。其中,优选蒙皂石、蒙脱石和云母,更优选蒙脱石和云母,甚至更优选云母。
从降低透湿度和抑制着色的角度,尤其优选使用合成云母。这些层状无机化合物也可以经过有机转换处理。
从保证气体屏障性能和基料与该气体屏障层之间的粘性的角度,优选该可溶胀的层状无机化合物经过粉碎。
粉碎的可溶胀的层状无机化合物经常具有片状或平直状。其平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该化合物可以具有任意的形状。
粉碎的可溶胀的层状无机化合物平均粒径(平面状的平均粒径)优选是0.1μm-10μm,更优选0.5μm-8μm,甚至更优选0.8μm-6μm。当可溶胀的层状无机化合物的平均粒径小于0.1μm时,透湿度降低效果不足,并且可溶胀的层状无机化合物的平均粒径大于10μm时,由于雾度值增加并且表面粗糙度也上升因此不是理想的。
层状无机化合物的浓度优选是3质量%-60质量%,更优选3质量%-50质量%,甚至更优选3质量%-40质量%。当层状无机化合物的浓度小于3质量%时,透湿度降低效果不足,并且当层状无机化合物大于60质量%时,由于雾度值增加并且脆度降低因此不是理想的。
根据本发明,可以将乙烯醇树脂的交联剂作为树脂组分加入到乙烯醇树脂和层状无机化合物中。这种加入可以增加粘合层的耐水性。
可用于此目的的交联剂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优选使用任意公知的交联剂。
交联剂的实例包括苯酚树脂、蜜胺树脂、脲树脂、聚酰胺聚脲、二羟甲基脲、二甲基蜜胺、聚环氧基化合物、二醛化合物、聚异氰酸酯树脂、氮丙啶化合物、聚酰氨基胺表氯醇化合物、活化乙烯基化合物、二碳酸酯化合物、含肼基的化合物(聚羧酸聚肼化合物)、胶体二氧化硅、锆盐、多价金属盐、硼酸、磷酸、聚丙烯酸、二羧酸、己二酸酐、琥珀酸酐、和钛化合物例如四异丙基钛和二异丙氧基双(乙酰基丙酮)钛。此外,也可以使用偶联剂例如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甲氧基硅烷和自由基产生剂例如过氧化物。也可以加入强化交联反应的催化剂和其它添加剂。
加入的交联剂的量((交联剂)/(乙烯醇树脂+交联剂))优选是0.5质量%或更大,更优选1质量%或更大,甚至更优选2质量%或更大。当交联剂与PVA聚合物和交联剂之和的质量比小于0.5质量%时,通过添加交联剂没有显示出效果。交联剂与乙烯醇树脂和交联剂之和的质量比优选是50质量%或更小,更优选40质量%或更小,甚至更优选30质量%或更小。一些交联剂例如醛化合物在加热下脱色并变黄。因此,需要将这种交联剂的量降低,以控制脱色在允许范围内。
形成由乙烯醇树脂或乙烯醇树脂和层状无机化合物组成的涂层的方法的实例包括已知方法例如浸涂、气刀涂布、帘涂、辊涂、金属丝棒涂布、凹版涂布、挤出涂布(模涂)(美国专利2,681,294)和微型凹版涂布。其中,考虑到涂膜的高产率和均匀性,优选使用微型凹版涂布和挤出涂布。为了使成膜期间液体相对涂布设备的粘性最佳化,可以向涂布液中加入粘度控制剂例如增稠剂,以调节涂布液的粘性。而且,为了进一步改善涂层的防潮性和防水性,优选在纤维素酰化物基质上涂布该涂层之后,将该涂层在90℃或更大至150℃或更小的范围内的温度下热处理几分钟。甚至更优选在130℃或更大至150℃或更小的范围内的温度下进行加热。从产率和防水性的角度,优选热处理时间是1min或更长至20min或更短,更优选5min或更长至15min或更短。从树脂层与纤维素酰化物基质的粘性的角度,优选预先将纤维素酰化物皂化。
[聚酯树脂]
对聚酯树脂的结构没有特别的限制。合适的聚酯树脂的具体实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和聚萘二甲酸丁二酯。其中,从成本和机械强度的角度,尤其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酯树脂中尤其优选的是通过缩聚芳香二羧酸和脂族二元醇获得的树脂。
除了对苯二甲酸之外,合适的芳香二羧酸的实例包括间苯二甲酸和2,6-萘二甲酸。也可以使用其低级烷基酯类(可以形成酯类的衍生物,例如酸酐和低级烷基酯类)。
脂族二元醇的实例包括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二甘醇、和p-二甲苯二醇。
其中,优选含有由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反应获得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作为主要成分的树脂。
含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作为主要成分的树脂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重复单元的含量为80mol%或更大的共聚物,或者在为混合物的情况下,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树脂为80质量%或更大。
用于本发明的光学薄膜的聚酯也可以共聚其它组分并且可以与其它聚合物混合,条件是本发明的效果不降低。
在本发明使用的聚酯中,末端羟基和/或羧基可以用单功能化合物例如苯甲酸、苯甲酰基苯甲酸、苄氧基苯甲酸和甲氧基聚二醇封闭。或者,聚酯可以用非常少量的形成三功能或四功能酯的化合物,例如甘油和季戊四醇,其在可以获得基本上线性共聚物的范围内进行改性。
为了增加薄膜的耐热性,可以将双酚化合物和具有萘环或环己烷环的化合物与本发明使用的聚酯共聚。
而且,优选本发明使用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80℃或更高,更优选90℃或更高。当玻璃化转变温度小于80℃时,所得薄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的尺寸稳定性有时受损。Tg是由通过测定动粘弹性获得的tanδ的峰确定的。
本发明所用的聚酯也可以含有抗氧化剂。当聚酯含有聚氧化烯基团的化合物时产生特别显著的效果。聚酯所含的抗氧化剂的类型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使用各种类型的抗氧化剂。合适的抗氧化剂的实例包括位阻(hindered)苯酚化合物、磷酸酯化合物、和硫醚化合物。其中,从透明度的角度,优选含位阻苯酚化合物的抗氧化剂。抗氧化剂的含量优选是0.01质量%-2质量%,更优选0.1质量%-0.5质量%。
如果需要的话,本发明的聚酯薄膜也可以赋予滑动性。赋予滑动性的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通常使用将无活性无机颗粒加入到聚酯中的加入额外颗粒的方法、聚酯合成期间加入的催化剂引起沉淀的内部颗粒沉淀法、和在薄膜表面上涂布表面活性剂等的方法。
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将紫外线吸收剂加入到本发明的聚酯薄膜中以防偏振器和液晶受损。
就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中具有优异紫外线吸收性能并且具有良好显示性能的紫外线吸收剂而言,含紫外线吸收剂的聚酯薄膜在波长380nm下的透光率优选是0%-50%,更优选0%-30%,甚至更优选0%-10%。600nm下的透光率优选是80%-100%,更优选85%-100%,甚至更优选90%-100%。
聚酯薄膜优选是通过双轴拉伸制得的聚酯薄膜。聚酯薄膜可以通过公知常规方法获得并且对该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具体地说,可以使用下述方法。这里,纵向代表薄膜生产方向(长度方向),横向代表与薄膜生产方向垂直的方向。
首先,将原料聚酯模制成球粒、吹热风干燥或真空干燥,然后熔融挤出并通过T-模具挤成片,使得通过静电场施加法等粘合到冷却辊上,并冷却固化获得非拉伸片。由此获得的非拉伸片然后在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至Tg+100℃的范围内用加热设备例如多个辊组和/或红外线加热器加热,并以单步骤或多步骤模式下纵向拉伸。
由此获得的纵向拉伸的聚酯薄膜在Tg~Tm(熔点)的温度范围内经横向拉伸然后热固定。
热固定的薄膜经常冷却至等于或小于Tg的温度,将薄膜两端的夹住部分切掉,并将薄膜卷起。在该过程中,薄膜优选在等于或低于最终热固定温度和等于或高于Tg的温度内在横向和/或纵向经过0.1%-10%松弛处理。冷却和松弛处理的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使用常规公知的方式。从改善薄膜的尺寸稳定性的角度,尤其优选进行这些处理,同时在多个温度区连续冷却薄膜。
上述热固定、冷却和松弛处理的更优选条件随构成薄膜的聚酯不同而不同。因此,可以测定所得拉伸薄膜的物理性能并且可以适当调整该最佳条件并确定获得优选性能。
当制备薄膜时,在拉伸之前和/或之后可以施加功能层例如抗静电层、滑动改善层、粘合层、和屏障层。这种情况下,如果需要的话,可以进行各种表面处理,例如电晕放电处理、大气压等离子体处理、和试剂处理。
从薄膜两端切下的夹住部分可以粉碎并重新用作同类薄膜的原料,或者作为如果需要的话,经过处理如造粒、解聚、和再聚合之后用作不同类型的薄膜的原料。
本发明的聚酯薄膜的厚度优选是5μm-200μm,更优选5μm-100μm,甚至更优选40μm-100μm。
-与偏振器的粘合-
如果需要的话,聚酯树脂和偏振器的粘合表面可以经过增加粘合力的处理。这种处理的典型实例包括干燥处理和粘性促进处理。干燥处理的具体实例包括电晕处理、气体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和低压UV处理。
涂布促进粘性的材料的方法是粘性促进处理的具体实例。促进粘性的材料的实例包括纤维素树脂、尿烷树脂、硅烷偶联剂、硅底漆、PVA、Nylon和苯乙烯树脂。干燥处理和粘性促进处理也可以一起使用。或者,通过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进行皂化也可以增加粘合力。也可以将皂化处理和粘性促进处理一起使用。
[聚碳酸酯树脂]
本发明所用的聚碳酸酯树脂显然可以是芳香聚碳酸酯,它是碳酸和二醇或二元酚的聚酯并含有碳酸和2,2’-双(4-羟基苯基)-丙烷(通用名:双酚A)作为结构单元,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合适的聚碳酸酯类的实例包括含有至少一种选自如下的二元酚作为单体组分的均聚-或共聚碳酸酯类:1,1-双(4-羟基苯基)-烷基环烷、1,1-双(3-取代的-4-羟基苯基)-烷基环烷、1,1-双(3,5-取代的-4-羟基苯基)-烷基环烷、和9,9-双(4-羟基苯基)-芴类、前述二元酚与含有双酚A作为单体组分的聚碳酸酯类的混合物、和含上述二元酚和双酚A作为单体组分的共聚碳酸酯类。
1,1-双(4-羟基苯基)-烷基环烷的实例包括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3,3-二甲基-5,5-二甲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3,3-二甲基-5-甲基环戊烷。
1,1-双(3-取代的-4-羟基苯基)-烷基环烷的实例包括取代有带1-12个碳原子的烷基、和卤素基团的1,1-双(4-羟基苯基)-烷基环烷,特别是例如,1,1-双(3-甲基-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1,1-双(3-乙基-4-羟基苯基)-3,3-二甲基-5,5-二甲基环己烷、1,1-双(3-氯-4-羟基苯基)-3,3-二甲基-4-甲基环己烷、1,1-双(3-溴-4-羟基苯基)-3,3-二甲基-5-甲基环戊烷。
1,1-双(3,5-取代的-4-羟基苯基)-烷基环烷的实例包括取代有带1-12个碳原子的烷基、和卤素基团的1,1-双(4-羟基苯基)-烷基环烷,特别是例如,1,1-双(3-甲基-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1,1-双(3,5-二氯-4-羟基苯基)-3,3-二甲基-5-甲基环己烷、1,1-双(3-乙基-5-甲基-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1,1-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1,1-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3,3-二甲基-5-甲基环戊烷。
9,9-双(4-羟基苯基)芴的实例包括9,9-双(4-羟基苯基)芴、9,9-双(3-甲基-4-羟基苯基)氟和9,9-双(3-乙基-4-羟基苯基)氟。
其它双酚的实例包括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双酚-A)、4,4’-(α-甲基苯亚甲基)双酚、双(4-羟基苯基)甲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3,3’-双(4-羟基苯基)戊烷、4,4’-双(4-羟基苯基)庚烷、4,4’-双(4-羟基苯基)-2,5-二甲基庚烷、双(4-羟基苯基)甲基苯基甲烷、双(4-羟基苯基)二苯基甲烷、2,2’-双(4-羟基苯基)辛烷、双(4-羟基苯基)辛烷、双(4-羟基苯基)-4-氟苯基甲烷、2,2’-双(3-氟-4-羟基苯基)丙烷、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甲烷、2,2’-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丙烷、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苯基乙烷、双(3-甲基-4-羟基苯基)二苯基甲烷。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或多种混合使用。
聚碳酸酯类包括除了使用双酚组分之外还使用少量脂族和芳香二羧酸作为酸组分的共聚单体的聚酯碳酸酯类。芳香二羧酸的实例包括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p-二甲苯二醇、双-(4-羟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丁烷、和2,2’-双(4-羟基苯基)-丁烷。其中,优选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
所用聚碳酸酯优选粘度平均分子量为2,000-100,000,更优选粘度平均分子量为5,000-70,000,甚至更优选粘度平均分子量为7,000-50,000。
20℃下在浓度为0.7g/dL的二氯甲烷溶液中测定的比粘度优选是0.07-2.70,更优选0.15-1.80,甚至更优选0.20-1.30。粘度平均分子量小于2,000不适宜是由于所得薄膜变脆,而粘度平均分子量大于100,000也不适宜是由于薄膜难以加工。
与聚酯树脂类似,根据需要,可以将紫外线吸收剂加入到聚碳酸酯树脂中。可以进行干燥处理和粘性促进处理以增加与偏振器的粘性。
适于由聚碳酸酯树脂制备薄膜的方法的实例包括熔融流延法、熔融挤出法、和压延法、并且优选保证优异厚度均匀性并不引起光学缺陷例如凝胶(gel)、条纹(strikes)、鱼眼(fisheye)和擦痕的方法。
[降冰片烯树脂]
降冰片烯树脂是在重复单元中具有降冰片烯主链的树脂,并且这些已知树脂公开在JP-A 3-14882和3-122137中。在本发明中,这些已知降冰片烯树脂可以适当使用并且其实例包括降冰片烯类单体的开环聚合物的氢化产物、降冰片烯单体的加成聚合物、降冰片烯单体与烯烃单体例如乙烯和/或α-烯烃的加成聚合物;降冰片烯单体与环烯烃单体例如环戊烯、环辛烯、5,6-二氢二环戊二烯的加成聚合物、和这些聚合物的改性产物。
降冰片烯单体的实例包括降冰片烯、5-甲基-2-降冰片烯、5-乙基-2-降冰片烯、5-丁基-2-降冰片烯、5-亚乙基-2-降冰片烯、5-甲氧基羰基-2-降冰片烯、5,5-二甲基-2-降冰片烯、5-氰基-2-降冰片烯、5-甲基-5-甲氧基羰基-2-降冰片烯、5-苯基-2-降冰片烯、5-苯基-5-甲基-2-降冰片烯、乙烯-四环十二烯共聚物、6-甲基-1,4:5,8-二亚甲基-1,4,4a,5,6,7,8,8a-八氢萘、6-乙基-1,4:5,8-二亚甲基-1,4,4a,5,6,7,8,8a-八氢萘、6-乙基-1,4:5,8-亚乙基-1,4,4a,5,6,7,8,8a-八氢萘、6-氯-1,4:5,8-二亚甲基-1,4,4a,5,6,7,8,8a-八氢萘、6-氰基-1,4,5,8-二亚甲基-1,4,4a,5,6,7,8,8a-八氢萘、6-吡啶基-1,4:5,8-二亚甲基-1,4,4a,5,6,7,8,8a-八氢萘、6-甲氧基羰基-1,4,5,8-二亚甲基-1,4,4a,5,6,7,8,8a-八氢萘、1,4-二亚甲基-1,4,4a,4b,5,8,8a,9a-八氢芴、5,8-亚甲基-1,2,3,4,4a,5,8,8a-八氢-2.3-环戊二烯基萘、4,9:5,8-二亚甲基-3a,4,4a,5,8,8a,9,9a-八氢-1H-benzoindene、4,11:5,10:6,9-三亚甲基-3a,4,4a,5,5a,6,9,9a,10,10a,11,11a-十二氢-1H-环戊(cyclopenta)蒽。
降冰片烯单体的聚合反应可以通过已知方法进行,并且如果需要的话,这些单体可以与其它可共聚单体共聚或者可以氢化制得氢化降冰片烯聚合物。
而且,这些聚合物或氢化聚合物可以用α,β-不饱和羧酸及其衍生物、苯乙烯烃、具有烯键式不饱和键和可水解基团的有机硅氧烷化合物或者不饱和环氧基单体通过已知方法改性。
该聚合反应可以通过用Ir、Os、Ru三氯化物水合物、MoC15、WC16、ReCl5、(C2H5)3Al、(C2H5)3Al/TiCl4、(π-C4H7)4Mo/TiCl4、(π-C4H7)4W/TiCl4和(π-C3H5)3Cr/WCl6作为聚合催化剂进行。
作为降冰片烯树脂,可以商购获得由ZEON公司生产的“ZEONOR”和“ZEONEX”、由JSR公司生产的“ARTON”、由Hitachi Chemical公司生产的“OPTOREZ”、和由Mitsui Sekiyu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生产的“APEL”。
与聚酯树脂相似,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将紫外线吸收剂加入到降冰片烯树脂中。可以进行干燥处理和粘性促进处理以增加与偏振器的粘性。
-降冰片烯树脂薄膜的制备方法-
降冰片烯树脂薄膜可以通过熔融模压法模制。熔融模压法的实例包括熔融挤出法例如使用T-模具的方法和膨胀法、压延法、热压法、和注射模压法。其中,优选使用T-模具的熔融挤出法,这是由于它保证较小的厚度不匀性,能够加工成约50μm-500μm的厚度,并且可以降低延迟及其分布的绝对值。
熔融模压条件与施加于具有大致相同Tg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相同。例如,就使用T-模具的熔融挤出法而言,优选选择条件使得捡拾辊在240℃-300℃的树脂温度下具有约100℃-150℃的相当高的温度并将树脂逐渐冷却。而且,为了减少表面缺陷例如模具线,需要这样的结构,使得在模具上的停留区域降低至最小并优选在模具内或唇缘完全没有擦痕等。
如果需要的话,通过抛光其表面可以增加这些片的表面精度。
<具有高透湿度的保护薄膜>
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得自设置在液晶元件两侧的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中的,背光侧的偏振片(即第一偏振片)的至少一个保护薄膜,置入液晶显示装置的腔室中。因此,该保护薄膜几乎不受到温度和湿度环境的变化的影响。为了降低偏振片的生产成本,由于具有高透湿度的保护薄膜(下面有时简称为″具有高透湿度的薄膜″)的产率高,因此优选使用它。更具体地说,第一偏振片的至少一个保护薄膜在温度60℃和相对湿度95%下的透湿度大于300g/m2·天,更优选400g/m2·天或更大,甚至更优选600g/m2·天或更大。
这里优选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背光和第一偏振片之间设置亮度强化薄膜。亮度强化薄膜将得自背光的光转变成在偏振片的透射轴方向接近线性偏振光的偏振状态,由此增加该背光的光利用效率。
因此,优选通过亮度强化薄膜偏振转换的光的偏振状态在光落在偏振器上时没有变化。
为此,优选第一偏振片的背光侧的偏振薄膜的平面内延迟(Re)是10nm或更小并且厚度方向延迟(Rth)是60nm或更小。
因此,第一偏振片背光侧的偏振薄膜优选满足下面式(I)和(II)以及式(III)和(IV)中至少任意组。
在下面式(I)-(IV)中,Re(λ)是第一偏振片背光侧的偏振薄膜在波长λ(nm)的平面内延迟值(nm),Rth(λ)是第一偏振片的背光侧的偏振薄膜在波长λ(nm)的厚度方向延迟值(nm)。
0≤Re(630)≤10              式(I)
|Rth(630)|≤25              式(II)
|Re(400)-Re(700)|≤10       式(III)
|Rth(400)-Rth(700)|≤35     式(IV)
可以将任意偏振薄膜作为这种具有高透湿度的偏振薄膜,条件是满足与透湿度有关的上述条件并且透光率是80%或更大。在合适的薄膜中,特别优选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纤维素酰化物。
为本发明所用纤维素衍生物的纤维素酰化物的合成方法的基本原理描述在Migita等Wood Chemistry,第180-190页(Kyoritsu Shuppan公司,1968)。代表性的合成方法是包括羧酸酐、乙酸、和硫酸催化剂的液相乙酰化方法。
本发明所用的纤维素衍生物薄膜优选由构成薄膜的聚合物组分基本上具有上述定义的纤维素衍生物。
本文所用的术语“基本上”是指聚合物组分占55质量%或更大(优选70质量%或更大,甚至更优选80质量%或更大)。
优选使用纤维素衍生物颗粒作为制备薄膜的原料。
也优选90质量%或更大的所用颗粒的粒径为0.5mm-5mm。
还优选50质量%或更大的所用颗粒的粒径为1mm-4mm。
甚至更优选纤维素衍生物颗粒具有尽可能接近球形的形状。
本发明优选使用的纤维素衍生物的粘度平均分子量优选是200-700,更优选250-550,甚至更优选250-400,甚至更优选250-350。
粘度平均分子量可以通过Uda等开发的极限粘度法测定(Kazuo Uda,Hideo Saito,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Fiber Science andTechnology,第18卷,No.1,第105-120页,1962)。也可以使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09-95538中详细描述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所用的纤维素酰化物优选具有窄的分子量分布Mw/Mn(Mw是质量平均分子量,Mn是数均分子量),它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优选Mw/Mn的范围是1.0-1.7,更优选1.3-1.65,甚至更优选1.4-1.6。
[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制备]
纤维素酰化物薄膜是通过溶剂流延法制得的。使用溶剂流延法,使用纤维素酰化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的溶液(浓液)制备薄膜。
下面描述溶解纤维素酰化物用的有机溶剂。
首先,描述可有利地用于制备纤维素衍生物溶液的含氯溶剂。含氯溶剂没有特别的限制,条件是在可以溶解纤维素酰化物并流延形成薄膜的范围内可以达到其目的。含氯溶剂的优选实例是二氯甲烷和氯仿。特别优选二氯甲烷。与除含氯溶剂之外的有机溶剂混合没有特别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优选二氯甲烷以至少50质量%的比例使用。下面描述可以使用的无氯有机溶剂。因此,优选的无氯有机溶剂选自具有3-12个碳原子的酯类、酮类、醚类、醇类、和烃类。酯类、酮类、醚类和醇类可以具有环状结构。
而且,可以与含氯溶剂一起使用的醇类可以具有线性结构、或支链结构、或环状结构,并且其中,优选饱和脂族烃。醇的羟基可以是伯、仲或叔的。合适的醇的实例包括甲醇、乙醇、1-丙醇、2-丙醇、1-丁醇、2-丁醇、叔丁醇、1-戊醇、2-甲基-2-丁醇和环己醇。也可以使用氟醇作为该醇。氟醇的合适实例包括2-氟乙醇、2,2,2-三氟乙醇和2,2,3,3-四氟-1-丙醇。
烃类可以具有线性结构、或支链结构、或环状结构,并且可以使用芳香烃或脂族烃。脂族烃可以是饱和或不饱和的。合适烃的实例包括环己烷、己烷、苯、甲苯和二甲苯。
下面描述无氯溶剂。根据本发明,无氯溶剂没有特别的限制,条件是在可以溶解纤维素衍生物并且流延形成薄膜的范围内可以获得其目的。优选的无氯溶剂选自具有3-12个碳原子的酯类、酮类、和醚类。酯类、酮类和醚类可以具有环状结构。也可以使用具有两种或多种任意的酯类、酮类和醚类(即,-O-、-CO-和-COO-)的官能团的化合物作为主要溶剂。例如,也可以含有其它官能团例如醇羟基。在为具有两种或多种官能团的主要溶剂的情况下,其碳原子数可以在具有任意官能团的化合物的规定范围内。具有3-12个碳原子的酯类的实例包括甲酸乙酯、甲酸丙酯、甲酸戊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和乙酸戊酯。具有3-12个碳原子的酮类的实例包括丙酮、甲基乙基酮、二乙基酮、二异丁基酮、环戊酮、环己酮和甲基环己酮。具有3-12个碳原子的醚类的实例包括二异丙醚、二甲氧基甲烷、二甲氧基乙烷、1,4-二噁烷、1,3-二氧杂环己醇、四氢呋喃、茴香醚和苯乙醚。具有两种或多种官能团的有机溶剂的实例包括乙酸2-乙氧基乙酯、2-甲氧基乙醇和2-丁氧基乙醇。
用于纤维素衍生物的无氯有机溶剂可以考虑上述各种情形进行选择。下面描述优选的溶剂。因此,纤维素衍生物用的优选溶剂是含三种或更多种不同溶剂的混合溶剂。第一种溶剂是至少一种选自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丙酮、二氧戊环和二噁烷或它们的混合物的溶剂。第二种溶剂可以选自具有3-7个碳原子的酮类或乙酰乙酸酯类,第三种溶剂可以选自具有1-10个碳原子的醇或烃,优选具有1-8个碳原子的醇。当第一种溶剂是两种或多种溶剂的混合物时,第二种溶剂可以省去。甚至更优选第一种溶剂是乙酸甲酯、丙酮、甲酸甲酯、甲酸乙酯或它们的混合物。第二种溶剂优选是丙酮、甲基乙基酮、环戊酮、环己酮和乙酰基乙酸甲酯。也可以使用这些溶剂的混合物。
纤维素衍生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优选为10质量%-30质量%,更优选13质量%-27质量%,尤其优选为15质量%-25质量%。可以实现获得这种纤维素衍生物的浓度的方法,以便在溶解阶段获得预定浓度,或者可以预先制备低浓度溶液(例如,9质量%-14质量%的浓度),然后在浓缩过程中可以制备具有预定高浓度的溶液。而且,也可以预先获得高-浓度纤维素衍生物溶液然后加入各种添加剂获得具有预定低浓度的纤维素衍生物溶液。
-添加剂-
根据本发明的纤维素酰化物溶液的用途可以在每一制备阶段将各种添加剂(例如,增塑剂、紫外线阻断剂、退化抑制剂、光学各向异性控制剂、细粒、剥离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加入其中,并且这些添加剂可以是固体或油性物质状态。因此,这些添加剂的熔点或沸点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紫外线吸收材料可以在20℃或更大和20℃或更小下混合,或者可以类似地混合增塑剂。这些混合物例如描述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2001-151901中。IR吸收染料的实例描述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2001-194522中。至于加入这些添加剂的时间,它们可以在浓液制备过程的任意阶段加入,但是加入这些添加剂和制备混合物的过程也可以加入到浓液制备过程的最后制备阶段。每一材料的添加量没有特别的限制,条件是具有这些功能。当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由许多层形成时,这些层中添加剂的类型和量可以不同。这些结构例如描述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2001-151902中并且代表传统公知技术。
由此建议的材料可用于降低透湿度。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2002-22956描述一种向纤维素酰化物中加入聚合的增塑剂的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2002-146044描述一种使用松香增塑剂的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2001-343528公开一种一起使用疏水增塑剂和退化抑制剂的方法。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2002-14230公开含两种或多种芳香环的化合物的用途。另一方面,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A)09-90101建议一种将纤维素酰化物的取代基变为疏水基团的方法。下面描述具体材料的实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使用的透湿度控制剂并不限于下面所述的材料。
Figure A20081008246200331
-延迟增加剂-
为了增加设置在液晶元件侧的偏振薄膜的延迟,可以使用具有至少两个芳香环的芳香化合物作为延迟增加剂。可以使用具有至少两个芳香环的芳香化合物,例如,三嗪类(三苯基-1,3,5-三嗪、三-间甲苯基-1,3,5-三嗪,等)、和反式-1,4-环己烷二羧酸的二酯类(p-正己基苯酚的二酯、p-正戊基苯酚的二酯,等)作为延迟增加剂。
其它具体实例描述在JP-A 2000-111914和2000-275434以及PCT/JP00/02619中。两种或多种芳香化合物可以一起使用。芳香化合物的芳香环不仅可以是芳香烃环,而且也可以是芳香杂环。
延迟增加剂的分子量优选是300-800。当使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作为元件侧的偏振薄膜时,每100质量份的纤维素酰化物,芳香化合物的使用量在0.01质量份-20质量份的范围内。基于100质量份的纤维素酰化物,更优选芳香化合物的使用量在0.05质量份-15质量份的范围内,甚至更优选在0.1质量份-10质量份的范围内。
在设置在液晶元件侧的偏振薄膜中,也可以用公知添加剂降低延迟。例如,JP-A 11-246704、11-92574和2000-63560建议通过指定加入到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中的增塑剂的类型降低双折射呈现能力,并且本发明也可以使用这种降低。
而且还优选使用在Kokai Giho of Japan Institute of Inventionand Innovation的第16-22页:(Kokai Giho No.2001-1745,2001年3月15日出版,Japan Institute of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中详细描述的材料。
本发明空气侧的偏振薄膜需要加入紫外线阻断剂,而对设置在液晶元件侧的偏振薄膜而言不一定需要加入紫外线阻断剂。
-浓液的制备-
纤维素酰化物溶液(浓液)可以通过包括在0℃或更高(常温或高温)的温度下处理的典型方法制备。溶液的制备可以用浓液制备方法和用于常规溶剂流延法的设备进行。在为常规方法的情况下,优选使用卤代烃(特别是,二氯甲烷)作为有机溶剂。
将纤维素酰化物的量调整至在所得溶液中10质量%-40质量%。甚至更优选纤维素酰化物的量是10质量%-30质量%。可以将下述的任意添加剂加入到有机溶液(主溶液)中。
该溶液可以通过将纤维素酰化物与有机溶液在常温(0℃-40℃)下搅拌制得。高浓度溶液可以在加压和加热条件下搅拌。更具体地说,加入纤维素酰化物和有机溶剂并密封于可加压容器中搅拌,并在加压下加热至在从等于或高于常温下溶剂的沸点的温度到溶剂不沸腾的温度的范围内的温度。加热温度通常是40℃或更高,优选60℃-200℃,更优选80℃-110℃。
这些组分可以在粗预混合之后加入到容器中。也可以将它们相继倒入容器中。
要求容器经过设计以便能够搅拌。可以通过向其中加入惰性气体如氮气给容器加压。也可以使用加热引起溶剂的蒸汽压上升,或者可以在将容器密封之后在压力下加入这些组分。
在加热的情况下,加热优选从容器外进行。例如,可以使用夹套型加热器。也可以在容器外提供板式加热器并经管线循环液体来加热整个容器。
可以在容器内提供搅拌叶片并且可以使用该叶片进行搅拌。搅拌叶片优选具有叶片到达容器壁附近这样的长度。优选在搅拌叶片末端提供刮擦翼(scribing vane)以更新容器壁上的液体薄膜。
在容器内可以设置测定仪器例如压力计和温度计。组分溶解于容器内的溶剂中。制得的浓液在冷却之后从容器倒出,或者倒出然后用热交换器等冷却。
溶液也可以通过冷却溶解法制得。用该冷却溶解法,甚至可以将纤维素酰化物溶解在通过常规溶解法难以溶解其中的有机溶剂中。即使用常规溶解法时可以溶解纤维素酰化物的溶剂,用冷却溶解法获得的效果是可以较高速率获得均匀溶液。因此,当仅在无氯溶剂中进行溶解时优选使用冷却溶解法。
用该冷却溶解法,在搅拌下于室温最初将纤维素酰化物逐渐加入到有机溶剂中。优选将纤维素酰化物的量调整至混合物中的含量比是10质量%-40质量%。纤维素酰化物的量更优选是10质量%-30质量%。还可以向该混合物中加入下述任意添加剂。
然后将该混合物冷却至-100℃到-10℃的温度(优选-80℃到-10℃,甚至更优选-50℃到-20℃,最优选-50℃到-30℃)。该冷却例如在干冰-甲醇浴(-75℃)或在冷却过的二甘醇溶液(-30℃至-20℃)中进行。纤维素酰化物和有机溶剂的混合物通过冷却固化。
冷却速度优选等于或大于4℃/min,更优选等于或大于8℃/min,最优选等于或大于12℃/min。冷却速度越高越好,但是其理论上限是10,000℃/sec,技术上限是1000℃/sec,并且实际上限是100℃/sec。冷却速度是冷却开始时的温度和最终冷却温度之差除以开始冷却之后达到最终冷却温度所需的时间获得的值。
当在0℃-200℃(优选0℃-150℃,更优选0℃-120℃,最优选0℃-50℃)的温度下进行附加加热时,纤维素酰化物溶解于有机溶剂中。通过使溶液呆在室温下或者通过在热浴中加热可以升高温度。加热速度优选等于或大于4℃/min,更优选等于或大于8℃/min,最优选等于或大于12℃。加热速度越高越好,但是其理论上限是10,000℃/sec,技术上限是1,000℃/sec,实际上限是100℃/sec。加热速度是通过将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与最终加热温度之差除以开始加热之后到达最终加热温度所需的时间获得的值。
以上述方式获得均匀溶液。当溶解不充分时,可以重复加热操作。溶解是否充分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溶液外观来判断。
为了避免冷却期间冷凝引起的水分混入,优选将一密封容器用于冷却溶解法。而且,当在冷却和加热操作中冷却期间升高压力并加热期间降压时,可以缩短溶解时间。优选使用耐压容器进行升压和降压操作。
按照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获得的测定结果,在通过冷却溶解法将纤维素酰化物(酰基化度:60.9%,粘度平均分子量:299)溶解在乙酸甲酯中获得的20质量%溶液中,溶胶态和凝胶态的假相转化点接近温度30℃并推定低于该温度时为均匀凝胶状态。因此,溶液必需保持在比该假相转化点高的温度,优选在比该凝胶相转化温度高10℃的温度。假相转化点随纤维素酰化物的酰基取代度、粘度平均分子量、溶液浓度、和所用有机溶剂不同而不同。
-流延-
纤维素酰化物薄膜是通过溶剂流延法由制得的纤维素酰化物溶液(浓液)制得的。优选将上述延迟增加剂加入到浓液中。
浓液流延到筒或带上,并蒸发掉溶剂形成薄膜。流延之前浓液的浓度优选经过调整以获得18%-35%的固体部分。筒或带的表面优选经抛光获得镜面抛光状态。优选在10℃或更小的表面温度下将浓液流延到筒或带上。
根据本发明,当将浓液(纤维素酰化物溶液)流延到带上时,基本上没有吹风的干燥过程在剥离之前进行的前一半干燥时进行10sec或更长至90sec或更短,优选15sec或更长至90sec或更短。当在筒上进行流延时,基本上没有吹风的干燥过程在剥离之前进行的前一半干燥时进行1sec或更长至10sec或更短,优选2sec或更长至5sec或更短。
根据本发明,“剥离之前进行的干燥”是指浓液涂布到带或筒上之后和将薄膜剥离之前进行的过程。而且,“前一半”是指从浓液涂布到剥离结束的整个时间一半之前进行的过程。“基本上没有吹风”是指在距离带表面或筒表面200mm或更短的距离检测没有空气以等于或高于0.5m/sec的速度流过。
在流延到带上的情况下,剥离之前进行的干燥的前一半经常是约30sec至300sec,并且在该间隔内没有吹风的干燥进行10sec或更长至90sec或更短,优选15sec或更长至90sec或更短。在流延到筒上的情况下,干燥的前一半经常是约5sec-30sec,并且在该间隔内没有吹风的干燥进行1sec或更长至10sec或更短,优选2sec或更长至5sec或更短。环境温度优选是0℃-180℃,更优选40℃-150℃。没有吹风的干燥操作可以在剥离之前干燥的前一半的任意阶段进行,但是优选在流延之后即刻进行。没有吹风的干燥时间小于10sec时,添加剂难以均匀分布于薄膜内,而该间隔超过90sec时,薄膜在没有充分干燥下剥离并且薄膜的表面状态降低。
在剥离之前干燥时在没有吹风的干燥之外的间隔内,干燥可以通过吹惰性气体进行。该过程的吹风温度优选是0℃-180℃,更优选40℃-150℃。
溶剂流延法中的干燥方法描述在美国专利2,336,310、2,367,603、2,492,078、2,492,977、2,492,978、2,607,704、2,739,069、2,739,070、英国专利640,731、736,892、日本专利公报(JP-B)45-4554和49-5614、JP-A 60-176834、60-203430和62-115035。带或筒上的干燥可以通过吹惰性气体例如空气、氮等进行。
所得薄膜可以从筒或带上剥离,然后在温度从100℃逐渐变为160℃的高温空气流中进一步干燥蒸发掉剩余溶剂。该方法描述在JP-B 05-17844中。用该方法,可以缩短从流延到剥离的时间。为了进行该方法,流延期间在筒或带的表面温度下浓液需要胶凝。
薄膜也可以通过流延两层或多层制得的纤维素乙酰基溶液(浓液)获得。这种情况下,纤维素乙酰基薄膜优选是通过溶剂流延法制得的。浓液流延到筒或带上并将溶剂蒸发形成薄膜。流延之前浓液中固体部分的浓度优选调整至10%-40%的范围内。筒或带的表面优选经过抛光获得镜面抛光状态。
当流延两层或多层纤维素乙酰基溶液时,可以流延多个纤维素酰化物溶液并且可以通过从载体的前进方向间隔提供的多个流延喷嘴流延含纤维素酰化物的溶液并层合制得。例如,可以使用JP-A 61-158414、01-122419和11-198285中所述的方法。而且,薄膜也可以通过从两个流延喷嘴流延乙酸纤维素溶液获得。例如,可以使用JP-B 60-27562和JP-A 61-94724、61-947245、61-104813、61-158413和06-134933中所述的方法。也可以使用JP-A 56-162617中所述的流延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方法,由该方法可以用低粘度纤维素酰化物溶液包围高粘度纤维素酰化物溶液流并将该高粘度和低粘度纤维素酰化物溶液同时挤出。
薄膜也可以使用两个流延喷嘴制得,用第一个流延喷嘴剥离模压在载体上的薄膜并在与载体表面接触的面上进行第二流延。这种方法的实例描述在JP-B 44-20235中。在该方法中,可以使用相同纤维素酰化物溶液流延,或者可以使用不同纤维素酰化物溶液。为了赋予多个纤维素酰化物层功能,可以将相应于这些功能的纤维素酰化物溶液从各个流延喷嘴挤出。而且,本发明的纤维素酰化物溶液也可以与其它功能层(例如,粘合层、染料层、抗静电层、抗晕层、紫外线吸收层、和偏振层)同时流延。
用常规单层液体,需将高浓度和高粘度的纤维素酰化物溶液挤出获得所需膜厚。这种情况下,经常使纤维素酰化物溶液的稳定性降低,形成固体物质引起条状(strike)缺陷,并且表面平直度降低。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从流延喷嘴流延多个纤维素酰化物溶液来在载体上同时挤出高粘度溶液。结果,可以制得具有改善平直度和优异表面状态的薄膜。而且,使用高-浓度纤维素酰化物溶液可以减少干燥负荷并提高薄膜生产速度。
可以将增塑剂加入到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中改善薄膜的机械强度。增塑剂的实例包括磷酸酯类和羧酸酯类。磷酸酯类的实例包括磷酸三苯酯(TPP)和磷酸三甲苯酯(TCP)。羧酸酯类的实例包括邻苯二甲酸酯类和柠檬酸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实例包括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二苯酯(DPP)和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柠檬酸酯类的实例包括柠檬酸O-乙酰基三乙酯(OACTE)和柠檬酸O-乙酰基三丁酯(OACTB)。其它羧酸酯类的实例包括油酸丁酯、乙酰基蓖麻醇酸甲酯、癸二酸二丁酯和各种三苯六甲酸酯类。优选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增塑剂(DMP、DEP、DBP、DOP、DPP、DEHP),尤其优选DEP和DPP。
以纤维素酰化物的量为基础,增塑剂的量优选是0.1质量%-25质量%,更优选1质量%-20质量%,尤其优选3质量%-15质量%。
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中也可以加入退化抑制剂例如氧化抑制剂、过氧化物分解剂、自由基抑制剂、金属失活剂、氧去除剂、胺。退化抑制剂描述在JP-A 3-199201、5-1907073、5-194789、5-271471和6-107854。以溶液(浓液)的量为基础,退化抑制剂的量优选是0.01质量%-1质量%,更优选0.01质量%-0.2质量%。当退化抑制剂的量小于0.01质量%时,退化抑制剂几乎没有效果。当该量大于1质量%时,退化抑制剂会渗出薄膜表面。特别优选丁基化羟基甲苯(BHT)和三苄基胺(TBA)作为退化抑制剂。
流延和拉伸到干燥的这些过程可以在大气环境中或者在惰性气体环境,例如氮气环境中进行。可以使用常用的卷收机制备本发明所用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并且可以通过适当卷收方法例如恒定张力法、恒定扭矩法、渐变(taper)张力法和恒定内部应力下程序(program)张力控制法进行卷收。
-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表面处理-
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优选经过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方法的具体实例包括电晕放电处理、辉光放电处理、火焰处理、酸处理、碱处理、和紫外线照射处理。也优选如JP-A 07-333433中所述提供内涂层。
从保持薄膜平直度的角度,优选这些处理时纤维素酰化物的温度等于或小于Tg(玻璃化转变温度),尤其是等于或小于150℃。
当使用薄膜作为偏振片的保护薄膜时,从粘合到偏振器的角度,尤其优选纤维素酰化物经过酸处理或碱处理,即,皂化处理。
表面能优选是55mN/m或更大,更优选60mN/m或更大和75mN/m或更小。
下面描述碱皂化处理的具体实例。
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碱皂化处理优选是如下循环进行:将薄膜表面浸泡在碱溶液中,然后用酸性溶液中和,用水洗涤并干燥。合适的碱溶液的实例包括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正常浓度优选在0.1N-3.0N的范围内,更优选0.5N-2.0N。碱溶液温度优选在室温-9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40℃-70℃的范围内。
固体的表面能可以通过接触角法、湿热法、吸附法测定,如″Basicand Applied Aspects of Wetting″(Realize Inc.,1989年12月10日出版)中所述。当为本发明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情况下,优选使用接触角法。
更具体地说,将具有已知表面能的两种溶液滴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上,将包括液滴的角度定义为接触角,它是在液滴表面和薄膜表面的交叉点画液滴和薄膜表面的切线形成的角度,并且可以通过计算获得薄膜的表面能。
薄膜的平面内延迟Re可以在薄膜加工过程中在运送方向和/或宽度方向拉伸加以调整并且使得纤维素酰化物分子链取向。
拉伸可以是单轴或双轴。双轴拉伸可以通过同时双轴拉伸法和相继双轴拉伸法进行。从连续加工的角度,优选进行相继双轴拉伸法。浓液流延之后,从带或筒上剥离下薄膜,在宽度方向(纵向)拉伸,然后在纵向(宽度方向)拉伸。
宽度方向拉伸的方法例如描述在JP-A 62-115035、04-152125、04-284211、04-298310和11-48271。薄膜拉伸是在常温或加热下进行的。加热温度优选等于低于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薄膜可以在干燥期间加工拉伸,该方法在有剩余溶剂时特别有效。在纵向拉伸时,例如,可以调整薄膜运送辊的速度以使薄膜卷收速度高于薄膜剥离速度来拉伸薄膜。在宽度方向拉伸时,可以通过运送薄膜,同时在横向用拉幅机夹住薄膜并逐渐扩大拉幅机来拉伸薄膜。也可以在将薄膜干燥之后用拉伸机拉伸薄膜(优选使用长拉伸机单轴拉伸)。薄膜拉伸比(拉伸获得的薄膜长度的增量与原始长度之比)优选在5%-50%的范围内,更优选10%-40%,甚至更优选15%-35%。当主要在纵向拉伸薄膜时,纵向的拉伸比是10%-40%,更优选15%-35%,并且宽度方向的拉伸比是-20%-20%,优选-10%-10%。
通过高温下处理薄膜和提高结晶度也可以降低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透湿度。该处理必需进行一段时间并在低分子化合物没有升华和纤维素酰化物薄膜本身没有热分解的温度下。处理温度优选是100℃或更高和260℃或更低,更优选140℃或更高和240℃或更低。处理时间优选是5min或更长和2h或更短,更优选10min或更长和1h或更短。
-吸湿膨胀系数-
吸湿膨胀系数代表恒温下相对湿度变化时样品长度的变化。为了防止透射率的框状增加,优选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吸湿膨胀系数是30×10-5/%RH或更小,更优选15×10-5/%RH或更小,最优选10×10-5/%RH或更小。吸湿膨胀系数越小,越好,并且经常其值是1.0×10-5/%RH或更大。
下面描述吸湿膨胀系数的测定方法。从聚合物薄膜(相差板)切割宽5mm和长20mm的样品,将样品一端固定,并将该样品悬挂在温度25℃和相对湿度20%RH(R0)的环境中。另一端悬挂0.5g的砝码,让样品静置10min,并测定其长度(L0)。然后,在25℃的相同温度下将湿度变为80%RH(R1),并测定长度(L1)。通过下式计算吸湿膨胀系数。对10个相同材料的样品进行测定并求平均值。
吸湿膨胀系数[/%RH]={(L1-L0)/L0}/(R1-R0)。
为了降低吸湿引起的尺寸变化,优选减少薄膜生产过程中残余溶剂的量并减少聚合物薄膜的自由体积。一种降低残余溶剂量的典型方法包括高温下长时间干燥,但是如果干燥时间太长,产率明显降低。因此,优选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内残余溶剂的量在0.01质量%-1质量%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02质量%-0.07质量%的范围内,最优选在0.03质量%-0.05质量%的范围内。通过控制残余溶剂的量,可以低成本和高产率制得具有光学补偿能力的偏振片。
残余溶剂的量是用气相色谱(GC18A,由Shimazu Corp.生产)通过在氯仿中溶解预定量样品测定的。用溶液流延法,使用聚合物材料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浓液)制得薄膜。如上所述,溶液流延法中的干燥通常可以分成筒(或带)表面上的干燥和运送薄膜时进行的干燥。在筒(或带)表面上干燥时,该干燥优选在不超过所用溶剂的沸腾温度的温度下慢慢进行(如果超过沸点,则产生气泡)。而且,薄膜运送期间的干燥优选在聚合物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30℃,更优选±20℃下进行。
《保护薄膜的延迟》
本发明所用保护薄膜的平面内延迟(Re)和厚度方向延迟(Rth)是分别是由下面等式(1)和(2)定义的。
Re=(nx-ny)×d               等式(1)
Rth={(nx+ny)/2-nz}×d       等式(2)
在等式(1)和(2)中,nx是薄膜平面内相延迟轴方向(折射率达到最大的方向)的折射率,ny是薄膜平面内相前进(advance)轴方向(折射率达到最小的方向)的折射率,d是膜厚,以纳米单位计。在等式(2)中,nz是薄膜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具有任意延迟值的保护薄膜作为观看侧偏振片(第二偏振片)的观看侧的保护薄膜。
另一方面,设置在第一偏振片的背光侧的保护薄膜的平面内延迟(Re)为10nm或更小,厚度方向延迟(Rth)为60nm或更小。
甚至更优选设置在第一偏振片的背光侧的保护薄膜满足下式(I)-(IV)。
在下式(I)-(IV)中,Re(λ)是设置在第一偏振片的背光侧的偏振薄膜在波长λ(nm)下的平面内延迟值(nm),Rth(λ)是设置在第一偏振片的背光侧的偏振薄膜在波长λ(nm)下的厚度方向延迟值(nm)。
0≤Re(630)≤10                       式(I)
|Rth(630)|≤25                       式(II)
|Re(400)-Re(700)|≤10                式(III)
|Rth(400)-Rth(700)|≤35              式(IV)
另一方面,设置在液晶元件侧的保护薄膜具有如下所述与该保护薄膜的应用一致的最佳延迟值。
保护薄膜的双折射指数(Δn:nx-ny)优选在0.00μm-0.002μm的范围内。
载体薄膜和相对薄膜的厚度方向的双折射指数{(nx+ny)/2-nz}优选在0.00-0.04的范围内。
透明保护薄膜的厚度(干燥厚度)优选是120μm或更小,更优选20μm-110μm,甚至更优选40μm-100μm。保护薄膜的相延迟轴和偏振器的吸收轴的交叉角可以假定任意值,但是所述轴平行设置的取向角或45°±20°的取向角是优选的。
《保护薄膜的光弹性》
本发明所用保护薄膜的光弹性系数优选是60×10-8cm2/N或更小,更优选20×10-8cm2/N或更小。光弹性系数可以用椭率计确定。
《保护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本发明所用保护薄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是120℃或更大,更优选140℃或更大。
如上所述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是以10℃/min的升温速度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进行测定时得自薄膜的玻璃化转变的基线开始变化的温度和它再次回到该基线的温度的平均值求得的。
除了前述偏振器和保护薄膜之外,偏振片也可以具有压敏粘合层、分离薄膜、和保护薄膜作为结构元件。
《偏振片的制备方法》
下面描述偏振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偏振片的制备方法优选包括溶胀步骤、染色步骤、硬化步骤、拉伸步骤、干燥步骤、保护薄膜粘贴步骤和粘贴之后的干燥步骤。
染色步骤、硬化步骤和拉伸步骤的顺序可以随意改变。或者,这些步骤中一些可以同时进行。而且,如日本专利3331615中公开的,优选硬化步骤之后用水冲洗。
本发明中,尤其优选溶胀步骤、染色步骤、硬化步骤、拉伸步骤、干燥步骤、保护薄膜粘贴步骤和粘贴之后的干燥步骤依次连续进行。可以在这些步骤期间或之后提供在线表面状况监测步骤。
溶胀步骤优选仅用水进行。然而,如JP-A 10-153709中公开的,为了稳定光学性能并防止偏振片的基底在生产线上收缩,偏振片的基底可以用硼酸水溶液溶胀以控制其溶胀。
溶胀温度和时间可以随意确定,但是溶胀优选在温度10℃-60℃下进行5秒钟-2,000秒钟。
染色步骤可以通过JP-A 2002-86554公开的方法进行。染色不仅可以通过浸泡进行而且可以通过任意其它随意方法例如铺展和喷碘或染料溶液进行。
正如JP-A 2001-290025中公开的,可以使用包括控制碘浓度、染色浴温度和浴中拉伸比的同时染色并搅拌浴溶液的方法。
当使用高价碘离子作为二色性分子时,染色步骤优选用将碘溶解在碘化钾水溶液中获得的溶液进行以获得高对比度偏振片。这种情况下,碘-碘化钾的水溶液优选具有0.05g/l-20g/l的碘浓度、3g/l-200g/l的碘化钾浓度,并且碘与碘化钾的质量比是1-2,000。染色时间优选是10秒钟-1,200秒钟,以及染色溶液温度优选是10℃-60℃。更优选,碘浓度是0.5g/l-2g/l、碘化钾浓度是30g/l-120g/l、碘与碘化钾的质量比是30-120、染色时间是30秒钟-600秒钟和溶液温度是20℃-50℃。
而且,正如JP-B 3145747中公开的,硼化合物例如硼酸和硼砂可以加入到染色溶液中。
硬化步骤优选通过将偏振片材料浸泡在交联剂溶液中或者在偏振片材料上铺展交联剂溶液进行。而且,如JP-A 11-52130中公开的,硬化步骤可以分几部分间歇进行。
作为交联剂,可以使用美国再颁(Reissued)专利232,897中公开的。正如JP-B 3357109中公开的,作为交联剂,可以使用多价醛来强化尺寸稳定性。然而,最优选使用硼酸。
当使用硼酸作为硬化步骤中所用的交联剂时,可以向硼酸-碘化钾水溶液中加入金属离子。
作为金属离子,优选使用氯化锌。然而,正如JP-A 2000-35512中公开的,可以使用锌盐例如锌卤化物、硫酸锌和乙酸锌替代氯化锌。
本发明中,PVA薄膜优选在加入有氯化锌的硼酸-碘化钾水溶液中浸泡以硬化。
硼酸优选浓度为1g/l-100g/l,更优选10g/l-80g/l。碘化钾优选浓度为1g/l-120g/l,更优选5g/l-100g/l。氯化锌优选浓度为0.01g/l-10g/l,更优选0.02g/l-8g/l。硬化时间是10秒钟-1,200秒钟,更优选30秒钟-600秒钟。硬化溶液的温度是10℃-60℃,更优选20℃-50℃。
拉伸步骤优选通过如美国专利2,454,515公开的纵向单轴拉伸法或如JP-A 2002-86554公开的拉幅机法进行。
拉伸比优选是2-12,更优选3-10。
如JP-A 2002-040256中公开的,原料织物和偏振器的拉伸比和厚度之间的关系优选是(其上粘贴保护薄膜的偏振器的厚度/原料织物的厚度)×(总拉伸比)>0.17。
而且,正如JP-A 2002-040247中公开的,离开最终浴的偏振器的宽度和粘贴保护薄膜时偏振器的宽度之间的关系优选是0.80≤(粘贴保护薄膜时偏振器的宽度/离开最终浴的偏振器的宽度)≤0.95。
干燥步骤可以通过JP-A 2002-86554中已知的方法进行。然而,干燥温度优选是30℃-100℃。干燥时间优选是30秒钟-60分钟。
而且,正如JP-B 3148513中公开的,热处理优选进行使得水下褪色温度达到50℃或更大。正如JP-A 7-325215和7-325218中公开的,薄膜优选在控制湿度和温度的环境中老化。
粘贴保护薄膜的步骤是在离开干燥步骤的偏振器的两侧粘贴两片保护薄膜的步骤。
优选使用这样一种方法,包括粘贴之前即刻提供粘合剂,然后粘贴偏振器和保护薄膜以通过一对辊层合。
正如JP-A 2001-296426和2002-86554中公开的,粘贴时偏振器的水分含量优选经过调整以抑制因偏振器拉伸引起的记录槽状(record groove-shaped)粗糙度。本发明中,优选水分含量为0.1%-30%。
将偏振器和保护薄膜彼此粘合的粘合剂没有特别的限制。粘合剂的实例包括PVA树脂(包括改性PVA例如乙酰乙酰基、磺酸基、羧基、氧化亚烷基,等)、和硼化合物的水溶液。其中,优选PVA树脂。
粘合层在干燥之后具有优选0.01μm-5μm,更优选0.05μm-3μm的厚度。
为了提高偏振器和保护薄膜之间的粘性,保护薄膜优选经过表面处理使其在粘合到偏振器上之前亲水化。
表面处理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其实例包括任意已知的方法例如使用碱溶液皂化和电晕放电。
在经过表面处理的保护薄膜上可以提供粘合层例如明胶内涂层。
正如JP-A 2002-267839中公开的,保护薄膜的表面相对水的接触角优选是50°或更小。
粘贴之后的干燥步骤可以按照JP-A 2002-86554中公开的方法进行。然而,干燥温度优选是30℃-100℃。干燥时间优选是30秒钟-60分钟。
而且,正如JP-A 7-325220中公开的,薄膜优选在控制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老化。
对于偏振器中的元素含量,碘含量优选是0.1g/m2-3.0g/m2,硼含量优选是0.1g/m2-5.0g/m2,钾含量优选是0.1g/m2-2.0g/m2,锌含量优选是0g/m2-2.0g/m2
正如JP-A 2001-166143中公开的,钾含量可以是0.2质量%或更小。
正如JP-A 12-035512中公开的,锌含量可以是0.04质量%-0.5质量%。
正如JP-B 3323255中公开的,为了强化偏振片的尺寸稳定性,可以在染色步骤、拉伸步骤和硬化步骤中的任意步骤中加入有机钛化合物和/或有机锆化合物。或者,可以加入至少一种选自有机钛化合物和有机锆化合物的化合物。而且,可以加入二色性染料来调整偏振片的色彩。
<偏振片的性能>
(1)透光率和偏振度
偏振片的单片透光率优选是42.5%-49.5%,更优选42.8%-49.0%。
等式(4)定义的偏振度优选是99.900%-99.999%,更优选99.940%-99.995%。
平行透光率优选是36%-42%和垂直透光率优选是0.001%-0.05%。
等式(5)定义的二色性的比例优选是48-1,215,更优选53-525。
Figure A20081008246200481
等式(4)
二色性比例
Figure A20081008246200482
等式(5)
碘浓度和单片透光率可以落入JP-A 2002-258051中定义的范围内。
平行透光率可以具有小的波长依赖性,如JP-A 2001-083328和2002-022950中所述。
以交叉尼科耳排列的偏振片的光学性能可以落入JP-A 2001-091736中定义的范围内。平行透光率和垂直透光率之间的关系可以落入JP-A 2002-174728中定义的范围内。
正如JP-A 2002-221618中公开的,在420nm和700nm之间的波长下每隔10nm的平行透光率的标准偏差可以是3或更小,在420nm和700nm之间的波长下每隔10nm的(平行透光率/垂直透光率)的最小值可以是300或更大。
偏振片在波长440nm、550nm和610nm下的平行透光率和垂直透光率可以优选落入JP-A 2002-258042和JP-A-2002-258043中定义的范围内。
(2)耐用性
(2-1)湿热耐用性
正如JP-A 2001-116922中公开的,偏振片在60℃和90%RH的环境中贮藏500小时之前与之后的透光率和偏振度的变化基于绝对值各自优选是3%或更小。
具体地说,透光率的变化基于绝对值优选是2%或更小,偏振度的变化基于绝对值优选是0.5%或更小并优选0.2%或更小。
而且,正如JP-A 7-077608中公开的,在80℃和90%RH静置500小时之后偏振片的偏振度和单片透光率分别优选是95%或更大和38%或更大。
(2-2)干燥耐用性
偏振片在80℃的干燥环境下贮藏500小时之前和之后的透光率和偏振度的变化基于绝对值优选是3%或更小。
具体地说,透光率的变化基于绝对值优选是2%或更小,偏振度的变化基于绝对值优选是0.5%或更小,更优选0.2%或更小。
(2-3)其它耐用性性能
正如JP-A 06-167611中公开的,在80℃贮藏2小时之后偏振片的收缩百分数可以是0.5%或更小。
而且,以交叉尼科耳设置在玻璃片两侧的偏振片的层合物在69℃的环境下贮藏750小时之后优选具有落入JP-A 10-068818中定义的范围内的x值和y值。
而且,在该偏振片中,在80℃和90%RH的环境下贮藏200小时之后通过Raman光谱学在105cm-1至157cm-1的光谱强度的比例的变化可以落入JP-A 8-094834和9-197127中定义的范围内。
(3)排列度
PVA的排列度越高,偏振性能越好。通过偏振Raman扫描或偏振FT-IR计算的有序参数值优选是0.2-1.0。
而且,正如JP-A 59-133509中公开的,偏振器的所有无定形区中聚合物片段的取向系数和占总无定形区的分子的取向系数(0.75或更大)之差优选是至少0.15。正如JP-A 4-204907中公开的,偏振器的无定形区的取向系数优选是0.65-0.85。高价离子例如I3 -和I5 -的取向度作为有序参数值优选是0.8-1.0。
(4)其它性能
正如JP-A-2002-006133中公开的,偏振片在80℃加热30分钟之后在沿吸收轴的方向单位宽度的收缩力可以是优选4.0N/cm或更小。
正如JP-A 2002-236213中公开的,当偏振片在70℃的加热条件下静置120小时时,在沿吸收轴的方向和沿偏振轴的方向的尺寸变化可以在±0.6%的范围内。
正如JP-A 2002-090546中公开的,偏振片的水分含量优选是3质量%或更小。
而且,正如JP-A 2000-249832中公开的,基于中心线平均粗糙度,偏振片在与拉伸轴垂直的方向的表面粗糙度优选是0.04μm或更小。
而且,正如JP-A 10-268294中公开的,偏振片在沿透射轴方向的折射率n。可以大于1.6。而且,偏振片和保护薄膜的厚度之间的关系优选落入JP-A10-111411中定义的范围内。
<偏振片的功能化>
用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优选与液晶显示装置的宽视角薄膜、用于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λ/4板、强化显示器的可视性的抗反射薄膜、亮度强化薄膜或具有功能层例如硬质涂层、正面(forward)散射层和抗眩光层的光学薄膜配合,用作功能化偏振片。特别是,在本发明中优选将亮度强化薄膜与该偏振片组合使用。
如图2B所示,本发明所用的偏振片在偏振器2的两表面可以提供有保护薄膜1a,1b,并经压敏粘合剂4可以粘合功能光学薄膜3。
也优选将各层例如功能光学薄膜和保护薄膜之间的剥离强度控制在4.0N/25mm或更大,如JP-A 2002-311238中所述。
优选在液晶元件侧或者与液晶元件相对的侧,即在显示器侧或背光侧,设置功能光学薄膜,这取决于所需的功能。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与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片组合使用的功能光学薄膜。
(1)亮度强化薄膜
用于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片可以与亮度强化薄膜组合使用。
亮度强化薄膜作用是分离环形偏振或线性偏振。亮度强化薄膜设置夹在偏振片和背光之间引起环形或线性偏振之一向背光后反射或后散射。
背光部分反射的光使得偏振状态部分改变。当该光再次入射到亮度强化薄膜和偏振片上时,由此使其部分透射。通过重复该过程,可以提高光利用的百分比使得正面亮度提高约1.4倍。
亮度强化薄膜已由各向异性反射系统和各向异性散射系统已知。亮度强化薄膜的任意这些系统可以与该偏振片组合。
作为亮度强化薄膜的各向异性反射系统,已知的亮度强化薄膜包含单轴拉伸薄膜和以多层构造层合的未拉伸薄膜并且具有通过提高拉伸方向之间的折射率的差异而产生的反射和透光的各向异性。例如,已知使用电介质镜面原理的多层系统(如国际公布号为WO95/17691、WO95/17692、WO95/17699中公开的)和胆甾型液晶系统(如欧洲专利606940A2、JP-A 8-271731中公开的)。作为使用电介质镜面原理的亮度强化薄膜的多层系统,优选使用DBEF-E、DBEF-D或DBEF-M(由3M公司生产)。作为亮度强化薄膜的胆甾型液晶系统,本发明优选使用NIPOCS(由NITTO DENKO CORPORATION生产)。就NIPOCS的细节,可以参考Nitto Giho,第38卷,No.1,2000年5月,第19-21页。
用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优选与通过单轴拉伸正内禀双折射聚合物和负内禀双折射聚合物的混合物获得的各向异性散射系统的亮度强化薄膜组合使用,如国际公布号为WO97/32223、WO97/32224、WO97/32225、WO97/32226、JP-A 9-274108和11-174231中公开的。作为各向异性散射系统的亮度强化薄膜,优选使用DRPF-H(由3M公司生产)。
用于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片和亮度强化薄膜优选以二者经压敏粘合剂粘合的模式或者作为偏振片的一个保护薄膜用作亮度强化薄膜的集成构造使用。
当亮度强化薄膜经压敏粘合剂粘合到偏振片上时,优选通过亮度强化薄膜的偏振转换获得的偏振状态在光落在偏振器上之前基本上没有改变。为此,优选背光侧的偏振片的背光侧的保护薄膜的延迟如上所述那么小。或者,优选亮度强化薄膜直接粘附到偏振器上用作偏振片的保护薄膜。
(2)宽视角薄膜
用于本发明的偏振片可与液晶元件的显示模式例如TN(扭转向列)、IPS(平面内转换)、OCB(光学补偿弯曲)、VA(垂直取向)和ECB(电控制双折射)组合用作宽视角薄膜。
(2-1)TN模式
通过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TN模式的液晶元件,可以降低与漏光等有关的问题并提供高显示质量的图象显示装置。
作为TN模式的宽视角薄膜,优选与WV薄膜(由FUJIFILM Corporation生产)组合使用,如Nihon Insatsu Gakkaishi,第36卷,No.3(1999),第40-44页,Monthly Display,8月(2002),第20-24页、JP-A 4-229828、6-75115、6-214116和8-50206等中所述。
TN模式的宽视角薄膜的优选构造是在透明聚合物薄膜是上依次提供取向层和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构造。
尽管宽视角薄膜可以经粘合剂层合在偏振片上使用,但是从薄化的角度特别优选使用同时用作偏振器的保护薄膜之一的宽视角薄膜,如SID’00Dig.,第551页(2000)中所述。
取向层可以通过例如摩擦处理有机化合物(优选聚合物)、倾斜蒸发沉积无机化合物、和形成含小基团的层等的方式提供。
而且,尽管可以使用通过施加电场、施加磁场或照射光产生取向功能的取向层,但是特别优选通过摩擦处理聚合物形成的取向层。摩擦处理优选通过纸或布以固定方向摩擦聚合物层表面几次进行。
优选偏振器的吸收轴的方向和摩擦方向彼此基本上平行。
至于用于取向层的聚合物的类型,可以优选使用聚酰亚胺类、聚乙烯醇、具有如JP-A 9-152509中所述可聚合基团的聚合物等。
取向层的厚度优选是0.01μm-5μm,更优选0.05μm-2μm。光学各向异性层优选含有液晶化合物。
用于本发明的液晶化合物特别优选含有盘状化合物(盘状液晶)。
盘状液晶分子是具有侧链辐射状延伸的盘状核心部分的化合物例如下面D-1代表的苯并菲衍生物。同样,为了赋予对于时间的稳定性,优选还加入对热、光等具有活性的基团。这种盘状液晶的优选实例描述在JP-A 8-50206中。
Figure A20081008246200531
盘状液晶分子在取向层附近的摩擦方向以预倾角与薄膜面基本平行地取向,并且在空气表面的相对侧,盘状液晶分子经取向与该平面几乎垂直。
盘状液晶层整体上具有混合取向,并且用这种层结构可以实现TN模式的TFT-LCD的视角扩大。
一般说来,光学各向异性层是通过在取向层上涂布盘状化合物和其它化合物(另外,例如,可聚合单体和光聚合引发剂)溶解在溶剂中的溶液、干燥、然后加热至形成盘状向列相的温度、经紫外线等照射聚合、并冷却获得的。
用于本发明的盘状液晶化合物的盘状向列液晶相-固体相转变温度优选是70℃-300℃,更优选70℃-170℃。
作为添加到光学各向异性层中的除盘状化合物之外的化合物,可以使用任意化合物,只要它可以与盘状化合物兼容并且可以赋予与液晶盘状化合物的倾角的有益变化,或者它不阻碍取向。其实例包括可聚合单体(例如,具有乙烯基、乙烯氧基、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和例如乙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酯、羟丙基纤维素、和乙酸丁酸纤维素酯等聚合物,它们是控制含氟三嗪化合物的空气界面的取向的添加剂。
以盘状化合物为基础,这些化合物通常以0.1质量%-50质量%,优选0.1质量%-30质量%的添加量使用。
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厚度优选是0.1μm-10μm,更优选0.5μm-5μm。
光学各向异性层的Re优选是10nm-100nm,更优选20nm-70nm,甚至更优选30-50nm。
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正面延迟值Re优选是0nm-50nm,更优选2nm-30nm。
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厚度方向延迟值Rth优选是10nm-200nm,更优选30nm-150nm。
宽视角薄膜的优选实施方式是宽视角薄膜含有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作为透明基质薄膜、其上设置取向层,并且光学各向异性层由在取向层上形成的盘状液晶形成,并且光学各向异性层经紫外线照射交联。
此外,在宽视角薄膜与偏振片组合的情况下,宽视角薄膜可以优选用在与板面相交的方向具有光轴并显示双折射的各向异性的相差板组合,如JP-A 7-198942中所述;并且可以优选保护薄膜和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尺寸变化的速度彼此基本上相等,如JP-A 2002-258052中所述。
与宽视角薄膜层合的偏振片的水份含量可以优选控制在2.4%或更小,如JP-A 2000-258632中所述;并且宽视角薄膜的表面相对水的接触角可以优选控制在70°或更小,如JP-A 2002-267839中所述。
(2-2)OCB模式
通过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OCB模式的液晶元件,可以降低与漏光等有关的问题并提供具有高显示质量的图象显示装置。
OCB模式有时因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而称作弯曲模式或象素模式。液晶取向状态在没有施加电场的模式与电场是OFF和ON时之间显著不同。施加电场时液晶元件中液晶分子的取向状态与自身相互作用光学补偿有关,并且该状态下的视角宽。
另一优点是响应速度比其它显示模式中的高。问题是在ON状态进行黑色显示。因此,必需设置光学补偿层。
使用OCB模式的液晶元件的宽视角薄膜是为了通过施加电场并光学补偿在基底界面附近倾斜取向的液晶层而在液晶层的中心部分进行垂直排列,由此改善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
在将用于本发明的偏振片用于OCB模式的液晶元件中的情况下,偏振片优选与由盘状液晶化合物的混合取向产生的宽视角薄膜组合使用,如美国专利5,805,253中所述。
所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正面延迟值Re优选是10nm-100nm,更优选20nm-70nm。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厚度方向延迟值Rth优选是50nm-300nm,更优选100nm-250nm。
设置在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上的光学各向异性层的Re优选是10nm-100nm,更优选20nm-70nm,甚至更优选25-40nm。
(ECB模式)
通过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ECB模式的液晶元件,可以降低与漏光等有关的问题并提供具有高显示质量的图象显示装置。
通常将产生环状偏振光的光学补偿薄膜用于半透射液晶显示装置。这种情况下,所谓的平面内延迟是光波长的1/4的λ/4板适宜作为该光学偏振薄膜。构造的一个实例是具有λ/4的延迟的光学补偿薄膜和用作λ/2板的光学补偿薄膜的延迟相轴彼此交叉使得在整个可见光范围内满足前述条件(参见JP-B 3236304)。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偏振片可以用作层合有λ/4板的环状偏振片。
为了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获得基本上完整的环状偏振光,本发明使用的λ/4板优选是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延迟(Re)基本上是该波长的1/4的相差薄膜。
术语“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基本上是1/4的延迟″是指波长越长,波长400nm-700nm下的延迟越大并显示满足关系:在波长450nm下测定的平面内延迟值(Re(450))是80nm-125nm,在波长590nm下测定的平面内延迟值(Re(590))是120nm-160nm。更优选Re(590)-Re(450)≥5nm,尤其优选Re(590)-Re(450)≥10nm。
本发明使用的λ/4板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只要满足上述条件。λ/4板的实例包括已知的那些例如由多个聚合物薄膜的层合物制成的λ/4板,如JP-A 5-27118、10-68816和10-90521中公开的;通过拉伸单个聚合物薄膜获得的λ/4板,如国际公开号WO00/65384和WO00/26705中公开的;和在聚合物薄膜上提供至少一个光学各向异性层的λ/4板,如JP-A 2000-284126和2002-31717公开的。而且,聚合物薄膜的慢轴的方向和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取向方向可以设置成与液晶元件适应的任意方向。
在环状偏振片中,尽管λ/4板的慢轴和上述偏振器的透射轴彼此可以任意角度交叉,但是它们优选彼此以在45°±20°的范围内的角度交叉。然而,λ/4板的慢轴和偏振器的透射轴彼此可以在上面范围之外的角度交叉。
当λ/4板由λ/4板和λ/2板的层合物构成时,优选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层合:λ/4板和λ/2板的平面内慢轴相对偏振片的透射轴的角度各自基本上是75°和15°,如JP-B 3236304和JP-A No 10-68816中所述。
当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用作透射型液晶显示装置时,优选与其中盘状液晶化合物经过混合取向的视角扩大薄膜组合使用。这种情况下,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平面内延迟Re优选是0nm-300nm,更优选0nm-200nm。另一方面,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厚度方向延迟Rth优选是0nm-200nm,更优选0nm-100nm。而且,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平面内延迟Re优选是10nm-100nm,更优选10nm-50nm。
(2-4)VA模式
通过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VA模式的液晶元件,可以降低与漏光等有关的问题并提供具有高显示质量的图象显示装置。
用于VA模式的液晶元件的光学补偿薄膜改善未施加电场的状态下的液晶分子相对基底面垂直取向的状态下的黑色显示的视角特性。这种光学补偿薄膜优选与平面内相差接近0并在厚度方向具有相差的片组合使用(参见JP-B2866372)。
为了光学补偿棒状并垂直取向的液晶分子,盘状化合物优选与基底平行地取向,例如,层合具有相同平面内延迟值的拉伸薄膜并经设置使得慢轴交叉,并通过涂布盘状液晶化合物形成薄膜,并且层合由与这些液晶分子相似的棒状化合物组成的片以防偏振片倾斜方向的垂直透光率受损。
而且,偏振片构成为在偏振器的至少一侧层合偏振片的保护薄膜的板。VA型液晶显示装置可以通过在VA型液晶元件的一侧或两侧提供由此获得的偏振片获得。
用于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片的液晶元件侧的保护薄膜本身可以用作光学各向异性薄膜。这种情况下,正面延迟值Re优选是20nm-100nm,更优选30nm-70nm。厚度方向延迟值Rth优选是50nm-250nm,更优选80nm-170nm。
通过使用采用厚度方向延迟值Rth在前述范围内的光学薄膜的偏振片用作偏振片的保护薄膜,在VA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可以获得良好视角特性。
除了在具有上述光学各向异性的液晶元件侧的保护薄膜之外,在偏振片和液晶元件之间也可以使用任意相差薄膜。该相差薄膜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根据目的适当选择,但是优选使用由树脂薄膜例如拉伸过的降冰片烯树脂薄膜、聚碳酸酯树脂薄膜、聚酰胺或聚酯形成的相差薄膜。前述组合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在液晶元件侧仅使用保护薄膜实现光学各向异性时获得良好视角特性的典型组合的优选生产方法包括制备具有由具有所需光学特性的纤维素酰化物组成的相差板作为在液晶元件侧的保护薄膜的偏振片,该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厚度为40μm-100μm和酰基取代度SA+SB满足条件2.3≤SA+SB<2.8、0≤SB≤1.0并通过上述方法经过10%-35%的拉伸,然后用压敏粘合剂将偏振片粘合至VA-模式液晶元件的至少一侧。这种方法的实例包括如下一种方法:在元件的两表面施加在液晶元件侧具有保护薄膜的偏振片,所述保护薄膜是通过拉伸酰基取代度SA+SB满足条件2.3≤SA+SB<2.6、0.5<SB<0.8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获得的;以及如下方法:在元件的背光侧使用在液晶元件侧具有保护薄膜的偏振片以补偿,所述保护薄膜是通过拉伸酰基取代度SA+SB满足条件2.3≤SA+SB<3.0、SB=0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获得的。
而且,已知在液晶元件侧使用除该保护薄膜之外的相差板的方法,由此通过在VA-模式液晶元件和偏振片之间提供相差板进行补偿,该相差板由至少一种选自包括聚酰胺类、聚酰亚胺类、聚酯类、聚(醚酮类)、聚(酰氨基酰亚胺类)、和聚(酯酰亚胺类)的组的聚合物组成并满足条件nx>ny>nz,其中nx和ny代表两个平面内方向的折射率,nz代表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2-5)IPS模式
通过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IPS模式的液晶元件,可以降低与漏光等有关的问题并提供具有高显示质量的图象显示装置。
用在IPS模式的液晶元件中的宽视角薄膜用于与基底面平行取向的液晶分子的光学补偿和强化不施加电场状态下偏振片黑色显示时的垂直透射的视角特性。
IPS模式在不施加电场的状态下为黑色显示,一对垂直偏振片的透射轴彼此以直角交叉。然而,在倾斜观察时,这两个透射轴之间的交叉角不是90°,并产生漏光,由此使对比度降低。
在IPS模式的液晶元件用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时,为了降低漏光,偏振片优选与平面内相差接近0并且在厚度方向具有相差的宽视角薄膜组合使用,如JP-A 10-54982中所述。
例如,具有Re在0nm-100nm的范围内和Rth在0nm-200nm的范围内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作为液晶元件侧的保护薄膜的偏振片可以与Re在50nm-300nm的范围内和Rth在0nm-200nm的范围内的相差板组合使用,或者在液晶元件侧具有保护薄膜的在Re在0nm-100nm的范围内和Rth在0nm-200nm的范围内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上提供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偏振片与Re在50nm-300nm的范围内和Rth在0nm-200nm的范围内的相差板组合使用。
对IPS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用于光学补偿的偏振片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可以优选使用在液晶元件侧含有具有降低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光学各向异性的添加剂、正面延迟|Re|≤10和厚度方向延迟|Re|≤25的保护薄膜的偏振片、在液晶元件面上含有由酰基取代度SA+SB满足条件2.3≤SA+SB<3.0、0≤SB<1.0和厚度为40μm-80μm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构成的保护薄膜的偏振片、和在液晶元件侧含有将纤维素酰化物薄膜拉伸并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保护薄膜的偏振片。
而且,这些偏振片可以与降冰片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或者在这些树脂上涂布液晶化合物获得的相差板组合。
一个具体实例是这样一个实施方式,在元件背光侧粘附在液晶侧用Z-TAC(由FUJIFILM Corporation生产)作为保护薄膜的偏振片、在观看侧使用在液晶侧具有酰基取代度满足条件2.3≤SA+SB<2.5、0.8<SB<1.0和厚度40μm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作为保护薄膜的偏振片、和在偏振片和液晶元件之间提供拉伸降冰片烯薄膜或聚碳酸酯薄膜。
在补偿系统中,在液晶元件和在液晶元件侧具有2.3≤SA+SB<2.5、0.8<SB<1.0和厚度40μm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作为的保护薄膜的偏振片之间的液晶元件的背光侧提供通过拉伸厚度80μm-100μm和Re为100nm-250nm和Rth为50nm-150nm的降冰片烯薄膜获得的相差板、以及在液晶元件和在液晶元件侧具有2.3≤SA+SB<2.5、0.8<SB<1.0和厚度40μm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作为保护薄膜的偏振片之间的观看侧提供厚度50μm-100μm和Re为200nm-300nm和Rth为0nm-50nm的拉伸聚碳酸酯相差板。
(3)抗反射薄膜
用于本发明的偏振片可以与抗反射薄膜组合使用。作为抗反射薄膜,可以使用反射率为约1.5%在其上仅提供有单层低折射率材料例如氟聚合物的薄膜或者利用薄膜的多层干涉具有反射率1%或更小的薄膜。在本发明中,优选使用在透明载体上层合有低折射率层和至少一层折射率高于低折射率层的层(即,高折射率层、中间折射率层)的结构。而且,也优选使用Nitto Giho,第38卷,No.1,2000年5月,第26-28页和JP-A 2002-301783中公开的抗反射薄膜。各层的折射率需要满足下面关系。
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中间折射率层的折射率>透明载体的折射率>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
作为用于抗反射薄膜的透明载体,优选使用偏振片用保护薄膜中所用的透明聚合物薄膜。
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优选是1.20-1.55,更优选1.30-1.50。
低折射率层优选用作具有耐擦伤性和防污性的最外层。为了提高低折射率层的耐擦伤性,优选使用含硅氧烷基或氟的材料使低折射率层的表面光滑。
作为含氟化合物,优选使用JP-A 9-222503的第[0018]-[0026]段、JP-A 11-38202的第[0019]-[0030]段、JP-A 2001-40284的第[0027]-[0028]段、和JP-A 2000-284102中公开的化合物。
作为含硅氧烷的化合物,优选使用具有聚硅氧烷结构的化合物。然而,也可以使用活性硅氧烷(例如,Silaplane,由Chisso Corporation生产)、在两端含有硅醇基团的聚硅氧烷(如JP-A 11-258403中公开的)等。有机金属化合物例如硅烷偶联剂和含特定含氟烃基的硅烷偶联剂可以通过在有催化剂的情况下的缩合反应硬化(如JP-A 58-142958、58-147483、58-147484、9-157582、11-106704、2000-117902、2001-48590和2002-53804中公开的化合物)。
低折射率层优选含有初始粒径为1nm-150nm的低折射率无机化合物例如填料(例如,二氧化硅(硅石)、含氟颗粒(氟化镁、氟化钙、氟化钡)、JP-A 11-3820的第[0020]-[0038]段中所述的有机细粒等)、硅烷偶联剂、润滑剂、表面活性剂等作为除如上所述之外的添加剂。
低折射率层可以通过气相法形成(例如,真空沉积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等离子体CVD法)。然而,优选通过涂布法形成,这是由于它可以低成本生产。涂布法的实例包括浸涂、气刀涂布、帘涂、辊涂、金属丝棒涂布、凹版涂布和微型凹版涂布。
低折射率层的厚度优选是30nm-200nm,更优选50nm-150nm,最优选60nm-120nm。中间折射率层和高折射率层的结构中优选具有分散于基质材料的具有高折射率和平均粒径为100nm或更小的无机超细颗粒化合物。作为具有高折射率的无机超细颗粒化合物,优选使用折射率为1.65或更大的无机化合物例如Ti、Zn、Sb、Sn、Zr、Ce、Ta、La和In的氧化物和含这些金属原子的复合氧化物。
这些超细颗粒可以用表面处理剂经过表面处理(如JP-A 11-295503、11-153703和2000-9908中公开的硅烷偶联剂、如2001-310432中公开的阴离子化合物或有机金属偶联剂),可以具有高折射率颗粒作为核心的核-壳结构(如JP-A 2001-166104中公开的)并且可以与特定分散剂组合使用(如JP-A11-153703、美国专利6,210,858、JP-A 2002-277609中公开的)。
作为基质材料,可以使用任意已知的热塑性树脂、可固化树脂薄膜等。而且,也可以使用JP-A 2000-47004、2001-315242、2001-31871和2001-296401中公开的多功能材料和JP-A 2001-293818中公开的由金属醇盐组合物获得的可固化薄膜。
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优选是1.70-2.20。高折射率层的厚度优选是5nm-10μm,更优选10nm-1μm。
调整中间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以使其在低折射率层的折射率和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之间。
中间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优选是1.50-1.70。
抗反射薄膜的雾度优选是5%或更小,更优选3%或更小。根据JIS K5400的铅笔硬度实验,抗反射薄膜的强度优选是H或更大,更优选2H或更大,尤其优选3H或更大。
(4)其它功能光学薄膜
用于本发明的偏振片也优选与其上提供有硬质涂层、正面散射层、抗眩光层、气体屏障层、滑动层、抗静电层、内涂层、保护层等的功能光学薄膜组合使用。这些功能层优选在相同层内复合有抗反射层、光学各向异性层等。
(4-1)硬质涂层
用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片优选与在透明载体表面上提供有硬质涂层的功能光学薄膜组合以具有动力强度例如耐擦伤性。当在抗反射薄膜上涂敷硬质涂层时,尤其优选在透明载体和高折射率层之间提供硬质涂层。
硬质涂层优选是通过光和/或热交联或聚合可固化化合物形成的。作为可固化官能团,优选使用可光聚合官能团。作为含有可水解官能团的有机金属化合物,优选使用有机烷氧基硅烷基化合物。构成硬质涂层的组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JP-A 2002-144913和2000-9908和国际公布号WO00/46617中公开的那些。
硬质涂层的厚度优选是0.2μm-100μm。
按照JIS K5400的铅笔硬度实验,硬质涂层的强度优选是H或更大,更优选2H或更大,尤其优选3H或更大。在按照JIS K5400的Taber实验测定之前和之后测定样品的磨损变化优选尽可能小。
作为形成硬质涂层的材料,可以使用含有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或者含有可开环聚合的基团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可以单个使用或者组合使用。含有烯键式不饱和基团的化合物的优选实例包括多元醇聚丙烯酸酯类例如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二三羟甲基丙烷四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和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环氧基丙烯酸酯类例如双酚A二缩水甘油基醚的二丙烯酸酯和己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的二丙烯酸酯;和通过聚异氰酸酯与含羟基的丙烯酸酯例如丙烯酸羟基乙酯反应获得的尿烷丙烯酸酯。可商购获得的化合物的实例包括EB-600、EB-40、EB-140、EB-1150、EB-1290K、IRR214、EB-2220、TMPTA、TMPTA(由Daicel UCB公司生产)、和UV-6300、UV-1700B(由Nippon Synthetic Chemical Industry公司生产)。
含有可开环聚合的基团的化合物的优选实例包括缩水甘油基醚类例如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双酚A二缩水甘油基醚、三羟甲基乙烷三缩水甘油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三缩水甘油基醚、甘油三缩水甘油基醚、三缩水甘油基三羟基乙基异氰脲酸酯、山梨糖醇四缩水甘油基醚、季戊四醇四缩水甘油基醚、甲酚酚醛清漆树脂的聚缩水甘油基醚、苯酚酚醛清漆树脂的聚缩水甘油基醚;脂环族环氧基树脂例如Celoxide 2021P、Celoxide 2081、EpoleadGT-301、Epolead GT-401、EHPE3150CE(由DAICEL CHEMICAL INDUSTRY公司生产)和苯酚酚醛清漆树脂的聚环己基环氧基甲基醚;和氧杂环丁烷类例如OXT-121、OXT-221、OX-SQ和PNOX-1009(由TOAGOSEI公司生产)。而且,硬质涂层可以由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或者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聚合物与可以与其共聚的单体的共聚物形成。
硬质涂层优选含有加入其中的可交联细粒例如氧化物细粒(例如,硅、钛、锆、铝)和有机细粒(例如,交联颗粒例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酯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可交联橡胶细粒例如SBR和NBR)以减少硬质涂层的固化收缩,强化硬质涂层与基底的粘性和减少本发明硬质涂层处理过的产品的卷曲。这些可交联细粒的平均粒径优选是1nm-20,000nm。可交联细粒的形状可以是球形、棒形、针形、片形等,没有任何限制。以固化硬质涂层为基础,细粒的用量优选是60体积%或更小,更优选40体积%或更小。
当加入无机细粒时,由于无机细粒具有对粘合剂聚合物差的亲和力,因此无机细粒优选用含有金属例如硅、铝和钛并具有官能团例如醇盐基团、羧酸基、磺酸基和磷酸基的表面处理剂进行表面处理。
硬质涂层优选用热或活性能射线固化。活性能射线中,更优选使用放射线、γ射线、α射线、电子射线和紫外线。考虑到安全性和产率,尤其优选使用电子射线和紫外线。当将硬质涂层热固化时,考虑到塑料本身的耐热性,加热温度优选是140℃或更小,更优选100℃或更小。
(4-2)正面散射层
使用正面散射层改善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的垂直和水平视角特性(色彩和亮度分布)。本发明中,优选使用粘合剂中分散不同折射率的细粒的结构。例如,可以使用JP-A 11-38208中公开的具有特定正面散射系数的结构、JP-A 2000-199809中公开的具有特定范围的相对折射率的透明树脂和细粒的结构和JP-A 2002-107512中公开的特定雾度值为40%或更大的结构。
而且,为了控制用于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偏振片的雾度的视角特性,优选将本发明的偏振片与Sumitomo Chemical公司的技术报告″OpticalFunctional Film″,第31-39页中所述的″Lumisty″组合使用。
(4-3)抗眩光层
使用抗眩光层分散反射光并防反射。抗眩光功能可以通过在液晶显示装置的最外表面(显示侧)上形成粗糙度获得。具有抗眩光功能的光学薄膜的雾度优选是3%-30%,更优选5%-20%,最优选7%-20%。薄膜表面上粗糙度的形成可以优选通过例如下面的方法进行:包括向薄膜中添加细粒以在其上形成粗糙度的方法(如JP-A 2000-271878中公开的)、包括向薄膜表面添加少量(0.1质量%-50质量%)相对大颗粒(粒径为0.05μm-2μm)以形成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如JP-A 2000-281410、2000-95893、2001-100004和2001-281407中公开的)或者包括在薄膜表面物理转移粗糙度的方法(例如,如JP-A63-278839、11-183710和2000-275401中公开的压花法(embossingmethod))。
可以在偏振器侧和偏振器的相对侧之一或者二者上各自提供这些功能层。
正如上面所述的,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具有高显示质量和减少因温度和湿度环境变化引起的漏光问题的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
下面基于其实例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但是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具有低透湿度保护薄膜的制备>
《降冰片烯树脂组合物的制备》
将8-甲基-8-甲氧基羰基四环[4,4,0,12.5,17.10]十二-3-烯溶解在甲苯中并制备浓度为50质量%的溶液。将总共600cm3的该甲苯溶液倒入15dm3预先用乙烯充分冲洗的高压锅中。通过用乙烯(乙烯)(6bar)加压几次用乙烯将该溶液饱和。称重总共10cm3的甲基铝氧烷的甲苯溶液(浓度为10质量%的分子量为1300g/mol的甲基铝氧烷的甲苯溶液;通过冰点测定法测定固化点降低)并在70℃将该混合物搅拌30min。
将总共0.37mg的亚异丙基(1-茚基)(3-叔丁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锆在10cm3的甲基铝氧烷的甲苯溶液中预活化15min并加入到反应容器。
然后在搅拌(750rpm)下进行1小时的聚合反应,并通过测定添加量将乙烯压力保持在6bar。
一旦反应时间过去,将聚合混合物倒入容器,立即加入丙酮5dm3,搅拌10min,并过滤沉淀产物。
滤饼用10%盐酸和丙酮交替洗涤3次,然后将残余物在丙酮中转变成浆液,再次过滤。
以上述方式纯化的聚合物在80℃、减压(0.2bar)下干燥15h。结果,获得无色聚合物40g。该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42℃、粘度指数为185mL/g、和质量平均分子量为147,000g/mol。
<降冰片烯树脂薄膜的制备>
将以上述方式获得的降冰片烯聚合物溶解在甲苯中至浓度35质量%,流延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加工薄膜上,并在80℃下干燥5min,120℃下干燥5min,然后从该加工薄膜剥离之后,在150℃干燥3min以获得降冰片烯树脂薄膜。干燥之后饱和降冰片烯树脂薄膜的厚度是60μm。
《透湿度的测定》
透湿度的测定方法可以“Polymer Physicality II,PolymerExperimental Course No.4,Kyoritsu Shuppan Co.,第285-294页,Measurement of Vapor Penetration Amount(mass method,temperaturemeasurement method,vapor pressure method,adsorption measurementmethod)”中所述的方法为基础。在本发明中,在温度60℃和相对湿度95%的测定条件下按照JIS Z-0208测定透湿度。在该过程中,将放入恒温恒湿器的杯子以适当间隔取出并称重。重复这些操作,通过两个相继称重确定单位时间的重量增加,并连续评价直到重量增加恒定在5%之内。为了消除吸湿等对样品的影响,测定不含吸湿剂的空白杯并校正透湿度的值。
结果,制得的降冰片烯树脂薄膜的透湿度为5g/m2·天。
《内涂层的涂布液的制备》
将下述组合物倒入混合槽并在加热下搅拌溶解这些组分并制备内涂层的涂布液。
[内涂层的涂布液的组成]
·苯乙烯-丁二烯胶乳(固体43%)                       300g
·2,4-二氯-6-羟基-s-三嗪钠盐(8%)                  49g
·蒸馏水                                            1,600g
《内涂层的涂布》
使用高频发生器(电晕发生器HV05-2,Tamtec Co.)在输出电压为100%、功率为250W、直径为1.2mm的金属丝、电极长度为240mm、和工作电极之间的距离为1.5mm的条件下,将以上述方式制得的具有低透湿度的保护薄膜的两个表面经过3sec的电晕放电处理。由此进行表面改性获得0.072N/m的表面张力。然后将该内涂层的涂布液涂布至干燥厚度为90nm。
《硬质涂层和低折射率层的涂布》
[溶胶液1的制备]
将总共187g(0.80mol)的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7.2g(0.20mol)的甲基三甲氧基硅烷、320g(10mol)的甲醇和0.06g(0.001mol)的KF倒入容积为1,000mL且配备有温度计、氮加入管和滴液漏斗的反应容器中,然后在室温搅拌下逐渐滴加15.1g(0.86mol)的水。
滴定结束之后室温下搅拌3h之后,在甲醇回流下加热搅拌2h。然后,在减压下蒸发掉低沸点组分并过滤获得120g的溶胶液1。
由此获得的物质经GPC分析。结果证实质量平均分子量为1,500并且分子量高于低聚物组分的分子量的组分中,分子量为1,000-20,000的组分占30%。
1H-NMR的测定结果证实获得的该物质的结构可以由下面通式表示。
Figure A20081008246200681
80∶20摩尔比
29Si-NMR测定确定的缩合比α是0.56。分析结果证实线性链结构部分构成该硅烷偶联剂溶胶的主要部分。
气相色谱分析证实原料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保留比是5%或更小。
<硬质涂层的涂布液的制备》
将下述组分倒入混合槽中并在加热下搅拌溶解这些组分并制备光散射层的涂布液。
[光散射层的涂布液的组成]
·PET-30                                    40.0g
·DPHA                                      10.0g
·Irgacure 184                              2.0g
·SX-350(30%)                              2.0g
·交联丙烯酰基-苯乙烯颗粒(30%)             13.0g
·FP-13                                     0.06g
·溶胶液1                                   11.0g
·甲苯                                      38.5g
光散射层的涂布液用孔径为30μm的聚丙烯过滤器过滤制得硬质涂层的涂布液。
下面列出用于该涂布液的化合物。
·PET-30: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的混合物(由NipponKayaku KK生产)。
·Irgacure 184:聚合引发剂(由Ch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生产)
·SX-350:平均粒径为3.5μm的交联聚苯乙烯颗粒[折射率1.60,由Soken Chemical Engineering公司生产,30%甲苯分散液,在Polytron分散机中10,000rpm下分散20min之后使用]。
·交联丙烯酰基-苯乙烯颗粒:平均粒径为3.5μm[折射率1.55,由SokenChemical Engineering公司生产,30%甲苯分散液,在Polytron分散机中10,000rpm下分散20min之后使用]。
《低折射率层的涂布液的制备》
[全氟烯烃共聚物(1)的合成]
将总共40mL的乙酸乙酯、14.7g的羟基乙基乙烯基醚和0.55g的过氧化二月桂酰倒入内部容积为100mL且配备有不锈钢搅拌器的高压锅中,使系统内部脱气并替代氮气。然后,将25g的六氟丙烯(HFP)加入到该高压锅中并升温至65℃。高压锅内温度达到65℃时的压力是0.53MPa(5.4kg/cm2)。保持该温度并连续反应8h,压力达到0.31MPa(3.2kg/cm2)时停止加热,并使系统冷却。当内部温度降到室温时,除去未反应的单体,打开高压锅,并取出反应液。将所得反应液倒入过量的己烷中并倾析除去溶剂取出沉淀聚合物。然后将该聚合物溶解在少量乙酸乙酯中,并用己烷再沉淀2次将剩余单体完全除去。干燥之后获得总共28g的聚合物。
然后将总共20g的该聚合物溶解在100mL的N,N-二甲基乙酰胺中,并在冰冷条件下滴加11.4g的丙烯酰氯之后室温下搅拌10h。将乙酸乙酯加入到该反应液中,接着用水洗涤,萃取有机层,并浓缩,将所得聚合物用己烷再沉淀获得19g的由下面通式代表的全氟烯烃共聚物(1)。所得聚合物的折射率是1.421。
全氟烯烃共聚物(1)
Figure A20081008246200701
(50∶50显示摩尔比)
<溶胶液2的制备》
将总共120份的甲基乙基酮、100份的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BM-5103,由Shin-Etsu Chemical公司生产)和3份的乙酰乙酸乙酯二异丙氧基铝加入到配备有搅拌器和回流冷却器的反应器中,将组分混合,然后加入30份的离子交换水,在60℃下反应4h。然后,冷却至室温并获得溶胶液2。质量平均分子量是1,600,并且分子量高于低聚物组分的分子量的组分中,分子量为1,000-20,000的组分占100%。气相色谱分析证实原料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完全没有剩下。
《低折射率层的涂布液的制备》
加入聚硅氧烷、13g的具有羟基和折射率为1.44的可热交联含氟聚合物(JTA113,固体浓度为6%,由JSR公司生产)、1.3g的胶体二氧化硅分散体MEK-ST-L(商品名,平均粒径45nm,固体浓度为30%,由NissanChemical公司生产)、0.65g的溶胶液2、4.4g的甲基乙基酮和1.2g的环己酮,搅拌,然后通过孔径为1μm的聚丙烯过滤器过滤获得低折射率层的涂布液1。用该涂布液形成的层的折射率是1.45。
《硬质涂层的涂布》
制得的具有低透湿度的保护薄膜以辊压状态展开,并在位于支撑辊上的偏振片的保护薄膜表面上用带有节流模(throttle die)的涂布器通过直接挤出涂布硬质涂层的涂布液,该表面没有涂层。该涂布是在30m/min的运送速度下进行的,接着在30℃干燥15秒并在90℃干燥20秒。然后,用功率为160W/cm的气冷金属卤化物灯(由Eye Graphics公司生产)在氮冲洗下进行照射剂量为90mJ/cm2的紫外线照射,将涂层固化,并获得厚度6μm和具有抗眩光性能的抗眩光层。然后卷收并制得提供有硬质涂层的具有低透湿度的保护薄膜。
《低折射率层的涂布》
制得的提供有硬质涂层的具有低透湿度的保护薄膜以辊压状态展开,并在位于支撑辊上的偏振片的保护薄膜表面上用带有节流模的涂布器通过直接挤出涂布低折射率层的涂布液,该表面有硬质涂层。然后在120℃干燥150秒,接着在140℃干燥8分钟,之后用功率为240W/cm的气冷金属卤化物灯(由Eye Graphics公司生产)在氮冲洗下获得0.1%的氧浓度的环境下进行照射剂量为300mJ/cm2的紫外线照射,获得厚度100nm的低折射率层。然后卷起并制得具有低折射率层的具有低透湿度的保护薄膜。
《光学补偿薄膜的制备》
[纤维素酰化物薄膜的制备]
将下述组合物倒入混合槽并在加热下搅拌溶解这些组分并制得乙酸纤维素溶液。下述纤维素酰化物的总酰基取代度为2.83、总乙酰基取代度为2.83、6位转化率为0.90。
[乙酸纤维素溶液的组成]
·纤维素酰化物                          100质量份
·磷酸三苯酯(增塑剂)                    7.8质量份
·磷酸联苯基二苯基酯(增塑剂)            3.9质量份
·二氯甲烷(第一溶剂)                    293质量份
·甲醇(第二溶剂)                        71质量份
·1-丁醇(第三溶剂)                      1.5质量份
·下面结构式的延迟增加剂M1              0.56质量份
·下面结构式的延迟增加剂M2              0.28质量份
Figure A20081008246200721
将上述组成表中的溶剂在400L由不锈钢制成的、具有搅拌叶轮的、并且在其外部周围还具有冷却水循环的溶解槽中混合,然后溶解除纤维素酰化物之外的添加剂。然后在搅拌下逐渐加入纤维素酰化物粉获得总质量300kg。各自用作溶剂的二氯甲烷、丁醇和甲醇中水的含量比是0.2质量%或更小。
将该槽密封,将槽外周冷却水的温度变为60℃,在搅拌下溶解2h,并制得纤维素酰化物溶液。该溶液用绝对过滤精度为0.01mm的过滤纸(#63,由Toyo Roshi KK生产)过滤,然后用绝对过滤精度为2.5μm的过滤纸(FH025,由Pall Corp.生产)过滤。
《第二溶液的制备》
将下述组合物倒入混合槽并在加热下搅拌溶解这些组分制得第二溶液。然后,混合25质量份的第二溶液和474质量份的第一溶液(乙酸纤维素溶液)。
[第二溶液的组成]
·细粒(二氧化硅(粒径20nm),Mohs硬度约7)      0.5质量份
·二氯甲烷                                   87质量份
·甲醇                                       13质量份
所得不同种类的凝胶状溶液用轴中心部分加热至温度30℃的螺杆泵泵送、从螺杆的外周部分冷却并经过该冷却部分以在-75℃保持3min。使用在冷藏库冷却的-80℃下的冷却液进行冷却。
将由此冷却获得的溶液在用螺杆泵泵送期间加热至35℃并运送到不锈钢容器中。
在50℃下搅拌2h获得均匀溶液之后,溶液用绝对过滤精度为0.01mm的过滤纸(#63,由Toyo Roshi KK生产)过滤,然后用绝对过滤精度为2.5μm的过滤纸(FH025,由Pall Corp.生产)过滤。
在泵送管的加热部分的加压段在1MPa下将所得纤维素衍生物溶液加热至110℃并排出到常压中(约0.1MPa),由此将液体溶剂蒸发并冷却。结果,获得40℃下固体浓度约24%的溶液。
以上述方式制得的浓液流延到镜面抛光的不锈钢带的载体上。
将薄膜从带上剥下,同时在纵向拉伸至约5%,然后干燥同时在拉幅机装置中在宽度方向拉伸至16%,干燥,同时在多个辊之间传送,并卷收。
制得的薄膜厚70μm,厚度方向延迟(Rth)为200nm,平面内延迟(Re)为55nm。由此获得的光学补偿薄膜的透湿度为1,200g/m2·天。
《偏振器的制备》
将厚120μm的聚(乙烯醇)薄膜浸泡在含1质量份的碘、2质量份的碘化钾和4质量份的硼酸的水溶液中并在温度50℃拉伸4倍制得偏振器。
<偏振片的制备>
将总共2质量份的马来酸酐-改性苯乙烯、丁二烯和苯乙烯的氢化嵌段共聚物(熔融指数值200℃、5kg负荷下1.0g/10min、苯乙烯嵌段含量30质量%、氢加入比80%或更大、马来酸酐添加量2%)溶解在含8质量份的二甲苯和40质量份的甲基异丁基酮的混合溶剂中,并使溶液经孔径为1μm的聚四氟乙烯过滤器过滤获得底漆溶液。
然后使用以上述方式制得的底漆溶液作为粘合剂将光学补偿薄膜的皂化表面的表面和三乙酰基纤维素薄膜的皂化表面(TAC-TD80U,由FUJIFILMCorporation生产)粘附到偏振器上作为偏振器两侧的保护薄膜,制得第一偏振片(背光侧的偏振片)。
而且,然后使用以上述方式制得的底漆溶液作为粘合剂将未提供硬质涂层的经过电晕处理的低透湿度的保护薄膜的表面和三乙酰基纤维素薄膜的皂化表面(TAC-TD80U,由FUJIFILM Corporation生产)粘附在偏振器上,制得第二偏振片(观看侧的偏振片)。
将亮度强化薄膜DRPF-H(由3M Corp.生产)经压敏粘合剂粘附在背光侧的偏振片上。
测定用于上述过程的三乙酰基纤维素薄膜(TAC-TD80U,由FUJIFILMCorporation生产)的延迟。厚度方向延迟(Rth)是45nm,平面内延迟(Re)是3nm。而且,透湿度是1,200g/m2·天。
将VA型液晶显示装置(LC-26GD3,由Sharp Corp.生产)中提供的偏振片和相差板剥下并粘附以上述方式制得的偏振片。
下面描述该过程中每一偏振片中所用保护薄膜的构造。在液晶元件的观看侧的偏振片使用降冰片烯树脂薄膜作为观看侧的保护薄膜,并且液晶元件面上的保护薄膜使用光学补偿薄膜。液晶元件的背光侧的偏振片使用三乙酰基纤维素薄膜作为背光侧的保护薄膜并使用光学补偿薄膜作为液晶元件侧的保护薄膜。
<高湿和低湿处理之后漏光的评价(周围不匀性的评价)>
制得的液晶显示装置在60℃和90%RH下静置50h,然后在25℃和60%RH的环境下静置24h。以黑色显示模式启动液晶显示装置并由多个观看者基于下面评价标准肉眼评价正面表面的漏光。评价结果示于表1。
[评价标准]
A:没有观察到漏光。
B:有漏光,但是处于不会造成问题的水平。
C:清楚地观察到漏光。
[对比率的评价]
用亮度仪(BM-5A,由Topcon Co.生产)测定背光点亮时液晶显示装置正面表面上白色显示的亮度和黑色显示的亮度,并计算对比率。所得结果示于表1。
(实施例2)
<低延迟薄膜的制备>
《乙酸纤维素溶液的制备》
将下述组合物倒入混合槽并搅拌溶解这些组分制得乙酸纤维素溶液D。
[乙酸纤维素溶液D的组成]
·乙酰化度为2.86的乙酸纤维素                  100质量份
·二氯甲烷(第一溶剂)                          402.0质量份
·甲醇(第二溶剂)                              60.0质量份
<消光剂溶液的制备>
将总共20质量份的平均粒径为16nm的二氧化硅颗粒(AEROSILR972,由日本Aerosil公司生产)和80质量份的甲醇通过充分搅拌30min混合,获得二氧化硅颗粒的分散体。将该分散体与下述组合物一起倒入分散设备中,然后搅拌30min或更长以溶解这些组分并制得消光剂溶液。
[消光剂溶液的组成]
·平均粒径为16nm的二氧化硅颗粒的分散体          10.0质量份
·二氯甲烷(第一溶剂)                            76.3质量份
·甲醇(第二溶剂)                                3.4质量份
·乙酸纤维素溶液D                               10.3质量份
《添加剂溶液的制备》
将下述组合物倒入混合槽并加热搅拌溶解这些组分制得添加剂溶液。
[添加剂溶液的组成]
·降低光学各向异性的化合物(M-3)                 49.3质量份
·波长色散控制剂(M-4)                           7.6质量份
·二氯甲烷(第一溶剂)                            58.4质量份
·甲醇(第二溶剂)                                8.7质量份
·乙酸纤维素溶液D                               12.8质量份
将总共94.6质量份的乙酸纤维素溶液D、1.3质量份的消光剂溶液和4.1质量份的添加剂溶液过滤之后混合,并用带流延器流延。上述组合物中降低光学各向异性的化合物和波长色散控制剂与乙酸纤维素的质量比分别是12%和1.8%。在残余溶剂量为30%时将薄膜从带上剥下制得纤维素酰化物薄膜1,并在140℃干燥40min。由此获得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1中的残余溶剂量是0.2%,膜厚是80μm。
由此获得的低延迟薄膜的Re(630)和Rth(630)分别是0.3nm和3.2nm。
Figure A20081008246200771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偏振片,只是将该低延迟薄膜用于背光侧的偏振片的背光侧的保护薄膜,并将制得的偏振片安装在液晶显示装置上并评价。
(实施例3)
<λ/4板的制备>
将总共120质量份的平均乙酰基化度为55.0%的乙酸纤维素、9.36质量份的磷酸三苯酯、4.68质量份的联苯基二苯基磷酸酯、0.30质量份的下述IR吸收剂、543.14质量份的二氯甲烷、99.35质量份的甲醇和19.87质量份的正丁醇在室温下混合制得溶液(浓液)。
Figure A20081008246200781
IR吸收剂
将所得浓液流延到玻璃板上,室温下干燥1min,然后在45℃下干燥5min。干燥之后残余溶剂量是30质量%。将乙酸纤维素薄膜与玻璃板分离并在温度130℃下在与流延方向平行的方向单轴拉伸。流延之后,在120℃下将薄膜干燥20min。
[亮度强化薄膜的制备]
在以上述方式制得的λ/4板上提供厚度0.1μm的聚(乙烯醇)层,并用人造纤维布摩擦形成取向薄膜。在该取向薄膜上用金属丝棒涂布20质量%的丙烯基热固性胆甾型液晶聚合物的四氢呋喃溶液,并干燥。然后,在温度150±2℃进行5min的热取向处理,接着在室温冷却形成厚度为1μm的胆甾型液晶聚合物层。该方法制得镜面抛光反射在(A)350nm-450nm的波长区呈现圆偏振光二色性的右手圆偏振光的胆甾型液晶层。
而且,通过重复该取向薄膜形成、摩擦处理和液晶聚合物涂布步骤,层合总共四个镜面抛光反射波长范围(B)450nm-550nm、(C)600nm-700nm和(D)750nm-850nm的右手圆偏振光的胆甾型液晶聚合物层。
由此制得的亮度强化薄膜的透湿度是700g/m2·天。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偏振片,只是通过将其λ/4板侧直接与偏振器粘附,将上述方式制得的亮度强化薄膜用作第一偏振片背光侧的保护薄膜,并将由此制得的偏振片安装在液晶显示装置上并评价。
(实施例4)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实施例4的液晶显示装置,只是使用TAC-TD80U作为设置在第二偏振片(与设置在偏振器和第二偏振片的偏振器内的液晶元件之间的保护薄膜相对)的观看侧的保护薄膜,并且液晶元件侧的保护薄膜用降冰片烯树脂薄膜替代。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测定和评价制得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漏光、正面亮度和正面对比率。评价结果示于1。与实施例1类似,在观看侧的保护薄膜上提供硬质涂层和抗反射层。
(实施例5)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实施例5的液晶显示装置,只是实施例1的构造中观看侧的偏振片两侧的保护薄膜用降冰片烯树脂薄膜替代。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测定和评价制得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漏光、正面亮度和正面对比率。评价结果示于1。与实施例1类似,在观看侧的保护薄膜上提供硬质涂层和抗反射层。
(实施例6)
<二氯乙烯树脂薄膜的制备>
《涂层的涂布液的制备》
将下述组合物倒入混合槽并在加热下搅拌溶解这些组分并制备涂层的涂布液。
[涂层的涂布液的组成]
·含氯树脂:R204(由Asahi Chemical Life & Living    12g
  公司生产,″Salan Resin R204″)
·四氢呋喃                                         63g
《涂层的涂布》
使用带有节流模的涂布器在厚80μm的三乙酰基纤维素薄膜(TAC-TD80U,由FUJIFILM Corporation生产)上将该涂层的涂布液涂布,获得干燥之后的厚度为3μm。
以30m/min的运送速度进行涂布,并在100℃下将涂膜干燥5min并卷收。以上述方式制得的二氯乙烯树脂薄膜的透湿度是150g/m2·天。
将该偏振片安装在液晶显示装置上并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评价,只是使用上述二氯乙烯树脂薄膜作为观看侧偏振片的观看侧的保护薄膜。评价结果示于1。
(实施例7)
<具有乙烯醇树脂涂层的薄膜的制备>
《涂层的涂布液的制备》
将下述组合物倒入混合槽并在加热下搅拌溶解这些组分并制备涂层的涂布液。
[涂层的涂布液的组成]
·乙烯醇树脂HR-3010(由Kuraray公司生产)       5质量份
·高压下分散于水中的云母ME-100(固体部分的    10质量份
比例是5质量%,由CO-OP Chemical公司生产)
·水                                         100质量份
将云母ME-100与水混合获得所需浓度,然后使用高压分散机通过3次30MPa下高压分散处理循环将其分散于水中。在95℃下在水中搅拌2h将树脂HR-3010溶解。然后将二者混合制得涂层的涂布液。
《涂层的涂布》
将三乙酰基纤维素薄膜(TAC-TD80U,由FUJIFILM Corporation生产)的待提供涂层的一侧用1mol/L碱溶液在温度50℃下经过皂化处理。
然后使用带有节流模的涂布器在三乙酰基纤维素薄膜的皂化表面上涂布该涂层的涂布液,获得干燥后的厚度为5μm。以30m/min的运送速度进行涂布,并且涂膜在130℃下干燥5min并卷收。由此获得的保护薄膜的透湿度是224g/m2·天。
将该偏振片安装在液晶显示装置上并以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式评价,只是使用上述涂层的乙烯醇薄膜作为观看侧偏振片的观看侧的保护薄膜。评价结果示于1。与实施例1类似,在观看侧的保护薄膜上提供硬质涂层和抗反射层。
(实施例8)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偏振片并安装在液晶显示装置上并进行评价,只是用于实施例1的背光侧的偏振片的背光侧的保护薄膜的三乙酰基纤维素薄膜(TAC-TD80U,由FUJIFILM Corporation生产)用实施例1制得的光学补偿薄膜(Re=55nm、Rth=200nm)替代。评价结果示于1。与实施例1类似,在观看侧的保护薄膜上提供硬质涂层和抗反射层。
(对比实施例1)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对比实施例1的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只是实施例1中第二偏振片(观看侧的偏振片)的液晶元件侧的保护薄膜用三乙酰基纤维素薄膜(TAC-TD80U,由FUJIFILM Corporation生产)替代。然后,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评价对比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正面亮度和对比率。评价结果示于1。与实施例1类似,在观看侧的保护薄膜上提供硬质涂层和抗反射层。
(对比实施例2)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偏振片并安装在液晶显示装置上并进行评价,只是用于对比实施例1的背光侧的偏振片的背光侧的保护薄膜的三乙酰基纤维素薄膜(TAC-TD80U,由FUJIFILM Corporation生产)用实施例1制得的降冰片烯保护薄膜替代。评价结果示于1。与实施例1类似,在观看侧的保护薄膜上提供硬质涂层和抗反射层。
(对比实施例3)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偏振片并安装在液晶显示装置上并进行评价,只是用于对比实施例1的背光侧的偏振片的液晶元件侧的保护薄膜的三乙酰基纤维素薄膜(TAC-TD80U,由FUJIFILM Corporation生产)用实施例1制得的降冰片烯保护薄膜替代。评价结果示于1。与实施例1类似,在观看侧的保护薄膜上提供硬质涂层和抗反射层。
(对比实施例4)
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偏振片并安装在液晶显示装置上并进行评价,只是用于对比实施例1的背光侧的偏振片的两侧的保护薄膜的三乙酰基纤维素薄膜(TAC-TD80U,由FUJIFILM Corporation生产)用实施例1制得的降冰片烯保护薄膜替代。评价结果示于1。与实施例1类似,在观看侧的保护薄膜上提供硬质涂层和抗反射层。
表1
Figure A20081008246200831
表1所示结果说明,在实施例1-8中,使用具有高透湿度的保护薄膜作为用于第一偏振片(背光侧的偏振片)的保护薄膜和使用具有低透湿度的保护薄膜作为用于第二偏振片(观看侧的偏振片),没有发生周围漏光并且获得良好的正面亮度和正面对比率。因此,证实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高。
在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使用延迟小的保护薄膜作为设置在偏振器和第一偏振片(背光侧的偏振片)的背光之间的保护薄膜,尤其证实了正面亮度和正面对比度良好。
另一方面,在对比实施例1-4中,没有将具有高透湿度的保护薄膜用于第一偏振片(背光侧的偏振片)所用的保护薄膜并且没有将具有低透湿度的保护薄膜用于第二偏振片(观看侧的偏振片)所用的保护薄膜,发生了周围漏光并且正面亮度和正面对比率受损,因此证实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质量在实际使用允许的水平下。

Claims (6)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
液晶元件;
背光;
第一偏振片,其设置在所述液晶元件和背光之间,并具有偏振器和设置以夹住该偏振器的至少两个保护薄膜;和
第二偏振片,其设置在与提供第一偏振片侧相对的液晶元件侧,并具有偏振器和设置以夹住该偏振器的至少两个保护薄膜,
其中在第一偏振片的两侧的保护薄膜在温度60℃和相对湿度95%下的透湿度大于300g/m2·天,并且第二偏振片的至少一个保护薄膜在温度60℃和相对湿度95%下的透湿度等于或小于300g/m2·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在第一偏振片的偏振器和背光之间提供亮度强化薄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设置在第一偏振片的偏振器和背光之间的保护薄膜是所述的亮度强化薄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设置在第一偏振片的偏振器和背光之间的保护薄膜在波长630nm下的平面内延迟值(Re)为10nm或更小,并且在波长630nm下的厚度方向延迟值(Rth)为60nm或更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设置在第一偏振片的偏振器和背光之间的保护薄膜满足下式(I)-(IV):
0≤Re(630)≤10              式(I)
|Rth(630)|≤25              式(II)
|Re(400)-Re(700)|≤10       式(III)
|Rth(400)-Rth(700)|≤35     式(IV)
在上式(I)-(IV)中,Re(λ)是波长λ(nm)下的正面延迟值(nm),Rth(λ)是波长λ(nm)下的厚度方向延迟值(n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中第一偏振片提供有具有硬质涂层性能的硬质涂层和抗反射层中的至少一个。
CNA2008100824627A 2007-03-08 2008-03-06 液晶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126139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58997/2007 2007-03-08
JP2007058997A JP5049033B2 (ja) 2007-03-08 2007-03-08 液晶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1391A true CN101261391A (zh) 2008-09-10

Family

ID=39741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824627A Pending CN101261391A (zh) 2007-03-08 2008-03-06 液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47888B2 (zh)
JP (1) JP5049033B2 (zh)
CN (1) CN101261391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98524A (zh) * 2015-02-13 2015-06-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偏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图像显示面板、图像显示装置
CN103472519B (zh) * 2012-06-06 2016-08-1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包含改性pva的偏振膜以及具有该偏振膜的光学叠层体
CN106054437A (zh) * 2015-04-10 2016-10-2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组、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8139636A (zh) * 2015-10-30 2018-06-08 夏普株式会社 切换反射镜面板及切换反射镜元件
CN108351460A (zh) * 2015-11-11 2018-07-3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2236618A (zh) * 2018-11-01 2021-01-15 株式会社Lg化学 车灯及其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55189A1 (ja) * 2005-11-08 2007-05-18 Nissha Printing Co., Ltd. 意匠パネル
US20090303481A1 (en) * 2005-12-20 2009-12-10 Nobuhiko Nakai Optical component, a front/back identifying method for the optical component, and a front/back identifying device for the optical component
KR20100009473A (ko) * 2008-07-18 2010-01-2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편광판 및 액정표시장치
JP4888853B2 (ja) 2009-11-12 2012-02-29 学校法人慶應義塾 液晶表示装置の視認性改善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WO2011074119A1 (ja) * 2009-12-18 2011-06-23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JP4962661B2 (ja) 2010-06-22 2012-06-27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偏光板および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
EP2711765B1 (en) 2011-05-18 2018-07-04 Toyobo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e of polarizer, use of protective film
US10175494B2 (en) 2011-05-18 2019-01-08 Toyobo Co., Ltd. Polarizing plate suitabl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apable of displaying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304591B1 (ko) * 2011-07-06 2013-09-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위상차 필름,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418409B1 (ko) * 2012-05-31 2014-07-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하드코팅 조성물
KR101379491B1 (ko) 2012-05-31 2014-04-0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하드코팅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101501686B1 (ko) 2012-05-31 2015-03-1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하드코팅 필름
KR101415838B1 (ko) 2012-08-23 2014-07-0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하드코팅 조성물
US9617416B2 (en) * 2012-09-05 2017-04-11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oration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thereof
JP6096582B2 (ja) * 2013-04-19 2017-03-15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FI20136281L (fi) * 2013-11-06 2015-05-06 Vaisala Oyj Menetelmä ja laite nesteen kosteusparametrien jatkuvaa valvontaa varten
WO2017082134A1 (ja) * 2015-11-11 2017-05-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112250B1 (ja) * 2015-12-04 2017-04-12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セット及び液晶パネル
TWI640820B (zh) * 2017-04-28 2018-11-11 鼎茂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光學補償功能的偏光板
CN109041308A (zh) * 2018-09-21 2018-12-18 苏州本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加热功能玻璃及显示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7172A (ja) * 1992-06-15 1994-03-11 Ricoh Co Ltd 液晶表示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2303725A (ja) * 2001-04-06 2002-10-18 Nitto Denko Corp 偏光フィルム、偏光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6840635B2 (en) * 2001-05-14 2005-01-11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olariz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same
JP4788072B2 (ja) * 2001-06-29 2011-10-05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偏光板用保護フィルム及び偏光板
US6831713B2 (en) * 2002-02-08 2004-12-14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olarizing plate having all surfaces and sides covered with low moisture-permeable layer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US7504139B2 (en) * 2003-12-26 2009-03-17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cellulose acylate film, polarizing plat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0388027C (zh) 2004-03-25 2008-05-14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JP2005345990A (ja) * 2004-06-07 2005-12-15 Nitto Denko Corp 液晶パネル、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070061529A (ko) * 2004-09-02 2007-06-13 후지필름 가부시키가이샤 투명 폴리머 필름, 그리고, 그것을 사용한 광학 보상 필름,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4914002B2 (ja) * 2004-11-29 2012-04-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247954A (ja) * 2005-03-09 2006-09-2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機能性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6308954A (ja) * 2005-04-28 2006-11-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WO2007066470A1 (ja) * 2005-12-09 2009-05-14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偏光板、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07102340A1 (ja) * 2006-03-09 2007-09-13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偏光子保護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垂直配向方式液晶表示装置
JP5038745B2 (ja) * 2007-03-08 2012-10-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透明保護フィルム、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2519B (zh) * 2012-06-06 2016-08-10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包含改性pva的偏振膜以及具有该偏振膜的光学叠层体
US9864101B2 (en) 2012-06-06 2018-01-09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olarizing film obtained by acetoacetyl-modified PVA-based resin having specified modification rate
CN104698524A (zh) * 2015-02-13 2015-06-1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偏振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图像显示面板、图像显示装置
US10295715B2 (en) 2015-02-13 2019-05-21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olarizer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054437A (zh) * 2015-04-10 2016-10-2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组、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6054437B (zh) * 2015-04-10 2021-08-06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组、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8139636A (zh) * 2015-10-30 2018-06-08 夏普株式会社 切换反射镜面板及切换反射镜元件
CN108351460A (zh) * 2015-11-11 2018-07-3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2236618A (zh) * 2018-11-01 2021-01-15 株式会社Lg化学 车灯及其制造方法
CN112236618B (zh) * 2018-11-01 2022-07-05 株式会社Lg化学 车灯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47888B2 (en) 2010-12-07
US20080218666A1 (en) 2008-09-11
JP5049033B2 (ja) 2012-10-17
JP2008224758A (ja) 2008-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61391A (zh) 液晶显示装置
TWI495909B (zh) 液晶顯示裝置
CN101300307B (zh) 聚合物膜、制备聚合物膜的方法、光学膜和偏振片及使用该偏振片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03097928B (zh) 光学膜、其制备方法、和包括该光学膜的偏振片、图像显示设备和立体图像显示系统
CN101023122B (zh) 光学酰化纤维素膜、起偏振片和液晶显示器
CN1954023B (zh) 光学纤维素酰化物膜、起偏振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1321811B (zh) 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纤维素衍生物薄膜及使用其的光学补偿薄膜、加有光学补偿薄膜的偏振片、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0588675C (zh) 光学酰化纤维素膜、起偏振片和液晶显示器
JP5308700B2 (ja) 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TW201350939A (zh) 液晶顯示裝置
CN100447595C (zh) 偏振片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11017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0590458C (zh) 光学树脂膜以及使用该光学树脂膜的偏光膜和液晶显示装置
JP4404581B2 (ja) 偏光板
KR20080064137A (ko) 셀룰로오스계 수지 필름, 셀룰로오스계 수지 필름의 제조방법, 반사 방지 필름,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2005031577A (ja) 偏光膜、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TWI400282B (zh) 醯化纖維素薄膜之製法、偏光板及液晶顯示器
JP630354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偏光板
JP5685005B2 (ja) 偏光板、なら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た偏光板のセット、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5062458A (ja)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0368833C (zh) 圆偏振片和液晶显示器
JP6324947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JP6033269B2 (ja) 偏光板
CN100492070C (zh) 纤维素酰化物薄膜、偏振片和液晶显示器
JP2011180252A (ja) 偏光板のセット、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