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3118A - 乘客输送机 - Google Patents

乘客输送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53118A
CN101253118A CNA2006800318018A CN200680031801A CN101253118A CN 101253118 A CN101253118 A CN 101253118A CN A2006800318018 A CNA2006800318018 A CN A2006800318018A CN 200680031801 A CN200680031801 A CN 200680031801A CN 101253118 A CN101253118 A CN 101253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trolled portion
intermediate controlled
heat
passenger conveyo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18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53118B (zh
Inventor
吉田浩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53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3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53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31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0Component part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3/02Driving g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0Kinds or typ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1/02Escalators
    • B66B21/04Escalators linear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5/00Control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乘客输送机,在该乘客输送机中,通过运转控制装置来控制梯级驱动装置。运转控制装置具有设置在主架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的中间控制部。在中间控制部中包含有例如变换器、换流器、电抗器以及再生电阻器等在运转时发热的发热设备。

Description

乘客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包含例如变换器等发热设备的运转控制装置来控制梯级的运转速度的乘客输送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自动扶梯中,用于变换控制驱动器的变换器箱及继电器箱存放在上部机房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62872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的自动扶梯中,变换器箱和继电器箱存放在上部机房内,所以上部机房内的维护空间变得狭窄。此外,在将变换器等发热设备设置在上部机房内的情况下,需要在上部机房中设置放热单元和冷却单元,但由于受到建筑的制约,所以很难确保放热单元和冷却单元的设置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这样的课题而完成,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地配置发热设备并且能够确保机房内的维护空间的乘客输送机。
本发明的乘客输送机具有:主架;循环移动的多个梯级,它们设置在主架上,并且连接成环状;驱动梯级的梯级驱动装置;以及控制梯级驱动装置的运转控制装置,运转控制装置具有设置在主架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的中间控制部,在中间控制部中包含有在运转时发热的发热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
图6是沿图5中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1~图6所示的中间控制部的盒体的第一例的剖视图。
图8是表示图1~图6所示的中间控制部的盒体的第二例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图1~图6所示的中间控制部的盒体的第三例的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图1~图6所示的中间控制部的盒体的第四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图2是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在图中,主架(桁架)1架设在上下楼层之间。此外,主架1具有上部水平部、中间倾斜部及下部水平部。在主架1上设有连接成环状的多个梯级2。梯级2在主架1内循环移动。在各梯级2上设有一对驱动辊子3a、3b和一对随动辊子4a、4b。
在主架1内,设有引导驱动辊子3a、3b的一对的驱动轨5a、5b和引导随动辊子4a、4b的一对随动轨6a、6b。
在主架1的上端部(上部乘降口附近的地面下)设有机房7。在机房7内存放有驱动梯级2的梯级驱动装置8和主控制部(主控制盘)9。梯级驱动装置8具有作为驱动源的驱动电机8a。
在主架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即中间倾斜部的中间部,固定有固定用支架10。固定用支架10与梯级2的宽度方向平行且水平。在固定用支架10上,固定有中间控制部(中间控制盘)11。中间控制部11在去路侧的梯级2和回路侧的梯级2之间,向与主架1的中间倾斜部的倾斜方向相同的方向倾斜地配置。具体地,中间控制部11与主架1的中间倾斜部平行地倾斜。在中间控制部11中,包含有用于控制梯级2的运转速度的设备,具体为变换器、换流器、电抗器以及再生电阻器。
为了控制作为交流电机的驱动电机8a来高效率地产生所需的转矩,变换器从通过换流器产生的直流电压生成任意电压、频率的交流电流。此外,由于变换器通过转换直流电压来生成交流电流,所以产生相当于转换损失的热。
作为换流器,使用二极管换流器或三极管换流器。二极管换流器及三极管换流器从商业电源(恒定电压、频率:50Hz或60Hz)的交流电流生成直流的电压。此外,三极管换流器具有将再生能量返还给电源的功能。再有,由于换流器通过对交流电流进行转换来生成直流电压,所以产生相当于转换损失的热。
电抗器作为防止高次谐波和浪涌电压流出的滤波器发挥功能,以使通过变换器及换流器的工作而产生的高次谐波和浪涌电压不会给商业电源和驱动电机8a带来不良影响。此外,由于电抗器作为滤波器吸收的高频成分的能量转换为热,所以电抗器会放热。
在乘坐率高的自动扶梯的下降运转或停止时那样的、以比要运转的速度快的速度来通过外力使驱动电机8a转动的情况下,再生电阻器将从驱动电机8a返回(再生)的能量代替热来消耗。
这样,配置在中间控制部11中的变换器、换流器、电抗器以及再生电阻器皆是在运转时发热的发热设备。因此,在这些发热设备的至少一个(例如变换器)上设置有冷却用的热管。
控制梯级驱动装置8的运转控制装置具有主控制部9和中间控制部11。中间控制部11通过电缆12而与主控制部9连接。主控制部9通过电缆20而与驱动电机8a连接。即,来自中间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通过主控制部9输入到驱动电机8a中。但是,也可将中间控制部11和驱动电机8a用电缆连接起来,将来自中间控制部11的控制信号直接输入到驱动电机8a中。
在主控制部9上设有与中间控制部11可通信地连接的接口部。在接口部上设有用于输入变换器和换流器的参数变更的操作部、以及用于在机房7内进行变换器和换流器的状态确认的显示部。主控制部9具有微型计算机。
在这样的自动扶梯中,在主架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设置中间控制部11,在中间控制部11中配置了变换器、换流器、电抗器以及再生电阻器等,所以能够高效地配置发热设备,并且可使机房7内的布局具有富余,能够充分确保机房7内的维护空间。
此外,能够将从变换器、换流器、电抗器以及再生电阻器等发热设备产生的热,从位于中间控制部11上方的梯级2之间高效地放出。此外,由于通过梯级2的移动搅拌了中间控制部11周围的空气,所以可提高发热设备的放热效率。此外,还抑制了机房7内的温度上升。
再有,由于中间控制部11倾斜地配置,所以设置在发热设备上的热管也倾斜地配置,与垂直配置的情况相比,扩大了热管内的液体(例如,蒸馏水)的表面积。这样,热阻降低,冷却效率提高。
还有,由于中间控制部11配置在去路侧的梯级2和回路侧的梯级2之间,所以仅通过取下去路侧的梯级2,就能够使中间控制部11露出,维护性优良。此外,可不改变主架1的深度地配置中间控制部11。
此外,由于在机房7内的主控制部9上设置有接口部,所以不将梯级2取下就能够实施中间控制部11的设备的状态确认和设定变更。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在该示例中,驱动梯级2的第一和第二梯级驱动装置13a、13b配置在中间倾斜部中。梯级驱动装置13a、13b配置在去路侧的梯级2和回路侧的梯级2之间。
中间控制部11配置于梯级驱动装置13a、13b之间。此外,中间控制部11通过电缆12而与主控制部9连接,并且通过电缆14a而与第一梯级驱动装置13a连接,通过电缆14b而与第二梯级驱动装置13b连接。即,中间控制部11不通过主控制部9而直接与梯级驱动装置13a、13b连接。此外,梯级驱动装置13a、13b由共用的中间控制部11控制。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根据这样的结构,也可高效地配置发热设备,能够充分确保机房7内的维护空间。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在图中,在中间倾斜部中配置有控制第一梯级驱动装置13a的第一中间控制部15a和控制第二梯级驱动装置13b的第二中间控制部15b。第一中间控制部15a通过电缆12而与主控制部9连接,并且通过电缆14a而与第一梯级驱动装置13a连接。第二中间控制部15b通过电缆12b而与主控制部9连接,并且通过电缆14b而与第二梯级驱动装置13b连接。
这样,也可使用与梯级驱动装置13a、13b相同数量的中间控制部15a、15b,可高效地配置发热设备,并且能够充分确保机房7内的维护空间。
实施方式4
下面,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自动扶梯的侧视图,图6是沿图5中的VI-VI线的剖视图。在图中,固定用支架10和中间控制部11配置在回路侧的梯级2的下方。因此,主架1的深度尺寸比实施方式1要大。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这样的自动扶梯中,中间控制部11配置在回路侧的梯级2之下,所以可使灰尘和雨等的影响进一步减小。此外,即使在去路侧的梯级2和回路侧的梯级2之间配置有其它设备的情况下,也能够在中间倾斜部中配置中间控制部11。
再有,关于实施方式2、3所示的自动扶梯,也可将中间控制部配置在回路侧的梯级的下方。
此外,中间控制部也可分为多个进行配置,例如,也可将变换器、换流器、电抗器以及再生电阻器分别用不同的盘构成,并且分别配置。该情况下,也可将一部分设备配置在去路侧的梯级与回路侧的梯级之间,将剩余的设备配置在回路侧的梯级之下。
再有,配置在中间控制部中的发热设备并不限于变换器、换流器、电抗器以及再生电阻器。
还有,也可仅将变换器、换流器、电抗器以及再生电阻器中的一部分配置在中间控制部中。在该情况下,从发热量和设置空间方面来看,优选至少将变换器配置在中间控制部中。
此外,特别是还可将不伴随发热的设备与发热设备一同配置在中间控制部中。
再有,虽然在上述示例中对自动扶梯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应用于自动人行道。
这里,实施方式1~4所示的中间控制部11、15a、15b具有例如图7~图10所示那样的盒体21~24。即,变换器等发热设备存放在盒体21~24内。
图7所示的盒体21具有进气口21a和排气口21b。进气口21a设置在盒体21的下侧端面,并且朝向斜下方开口。排气口21b设置在盒体21的底面的上端部,并且朝向下方开口。此外,在将盒体21安装在主架1上时,进气口21a配置在比排气口21b低的位置。
图8所示的盒体22具有进气口22a和排气口22b。进气口22a设置在盒体22的底面的下端部,并且朝向斜下方开口。排气口22b设置在盒体22的底面的上端部,并且朝向斜下方开口。此外,在将盒体22安装在主架1上时,进气口22a配置在比排气口22b低的位置。
图9所示的盒体23具有进气口23a和排气口23b。进气口23a设置在盒体23的下侧端面,并且朝向斜下方开口。排气口23b设置在盒体23的上侧端面,并且朝向斜上方开口。此外,在将盒体23安装在主架1上时,进气口23a配置在比排气口23b低的位置。再有,在排气口23b的上方设有防止异物(水或灰尘等)进入排气口23b的遮檐部23c。
图10所示的盒体24具有进气口24a和排气口24b。进气口24a设置在盒体24的底面的下端部,并且朝向斜下方开口。排气口24b设置在盒体24的上侧端面,并且朝向斜上方开口。此外,在将盒体24安装在主架1上时,进气口24a配置在比排气口24b低的位置。再有,在排气口24b的上方设有防止异物(水或灰尘等)进入排气口24b的遮檐部24c。
在这样的盒体21~24中,由于进气口21a~24a设置在比排气口21b~24b低的位置,所以在盒体21~24内加温后的空气快速地从排气口21b~24b排出,从而,新的空气从进气口21a~24a快速地进入,能够有效地冷却发热设备。
此外,由于在盒体23、24上设有遮檐部23c、24c,所以可通过简单的结构来防止从梯级2间的间隙落入的水和灰尘进入到盒体21~24内。
再有,遮檐部也可设置在进气口之上,也可设置在进气口和排气口两者之上。
此外,也可分别设置多个进气口和排气口。
再有,在盒体中也可设置强制冷却用的风扇或放热用的翅片等。

Claims (8)

1.一种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乘客输送机具有:
主架;
循环移动的多个梯级,它们设置在上述主架上,并且连接成环状;
驱动上述梯级的梯级驱动装置;以及
控制上述梯级驱动装置的运转控制装置,
上述运转控制装置具有设置在上述主架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的中间控制部,
在上述中间控制部中包含有在运转时发热的发热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包含在上述中间控制部中的发热设备中包括变换器、换流器、电抗器以及再生电阻器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架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设有机房,
上述运转控制装置还具有接口部,该接口部设于上述机房中,并与上述中间控制部可通信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架具有中间倾斜部,
上述中间控制部向与上述中间倾斜部的倾斜方向相同的方向倾斜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间控制部配置在去路侧的上述梯级和回路侧的上述梯级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间控制部配置在回路侧的梯级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间控制部具有存放上述发热设备的盒体,
在上述盒体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
上述进气口设在比上述排气口低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客输送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中间控制部具有存放上述发热设备的盒体,
在上述盒体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
在上述进气口和上述排气口中的至少一方的上方设有防止异物进入的遮檐部。
CN2006800318018A 2006-06-30 2006-06-30 乘客输送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531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6/313059 WO2008001454A1 (fr) 2006-06-30 2006-06-30 Système de transport de passager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3118A true CN101253118A (zh) 2008-08-27
CN101253118B CN101253118B (zh) 2011-08-10

Family

ID=38845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1801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53118B (zh) 2006-06-30 2006-06-30 乘客输送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036848A4 (zh)
JP (1) JP5225677B2 (zh)
KR (1) KR100980157B1 (zh)
CN (1) CN101253118B (zh)
WO (1) WO20080014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9034345B4 (de) * 2009-07-23 2013-01-03 Kone Corp. Verfahren und Einrichtung zum Betreiben einer Personentransporteinrichtung
JP2016060547A (ja) * 2014-09-12 2016-04-25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エスカレータ
JP2016074502A (ja) * 2014-10-06 2016-05-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5431Y1 (zh) * 1969-11-17 1973-02-10
JPS56124667U (zh) 1980-02-26 1981-09-22
JPH03147696A (ja) * 1989-11-02 1991-06-24 Hitachi Ltd 中間水平部付エスカレータ
JP2507670B2 (ja) * 1990-05-30 1996-06-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乗客コンベア
JPH0895471A (ja) * 1994-09-29 1996-04-12 Tec Corp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302161A (ja) * 2000-04-13 2001-10-31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乗客コンベアの制御装置
JP2002362872A (ja) * 2001-06-08 2002-12-18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スカレーター装置
JP4031248B2 (ja) * 2002-01-22 2008-01-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傾斜部高速エスカレーター
JP3625820B1 (ja) * 2003-08-20 2005-03-02 株式会社東芝 洗濯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8001454A1 (fr) 2008-01-03
KR100980157B1 (ko) 2010-09-03
JP5225677B2 (ja) 2013-07-03
JPWO2008001454A1 (ja) 2009-11-26
KR20080046641A (ko) 2008-05-27
EP2036848A4 (en) 2013-03-20
CN101253118B (zh) 2011-08-10
EP2036848A1 (en) 2009-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794098B1 (en) Electric power transforming apparatus for electric rolling stock
JP3713480B2 (ja) 電動駆動のホイール式作業車両
CA2959405C (en) Variable frequency drive cabinet ventil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US8456840B1 (en) Modular data center cooling
CN101855826B (zh) 驱动装置控制组件
JP4907197B2 (ja) ハイブリッド鉄道車両用二次電池装置
CN101253118B (zh) 乘客输送机
WO2018201118A1 (en) Integrated power and electronics unit for drilling machine
JP5079725B2 (ja) 作業機械
JP2006087299A (ja) 電気車制御装置
JP5625774B2 (ja)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した電気駆動車両
CN102639354A (zh) 推进控制装置
CN106329948A (zh) 一种矿用电动轮自卸车牵引变流器
CN201781409U (zh) 一种逆变器
JP6827477B2 (ja) 電動機動力システム及び電気車
JP2005137116A (ja) 電気機器
CN210128833U (zh) 玻璃升降器试验装置及车辆试验系统
CN201830565U (zh) 可升降式电控柜
JPH10291607A (ja) 荷保管装置
CN100391819C (zh) 电梯装置
JP5919419B1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02634295U (zh) 逆变器
CN107848770B (zh) 具有至少一个踏入模块的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
RU172325U1 (ru) Тепловоз маневровый
CN213825735U (zh) 一种用于涂胶装置的自动烘干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1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