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2643A - 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52643A CN101252643A CNA2008100034407A CN200810003440A CN101252643A CN 101252643 A CN101252643 A CN 101252643A CN A2008100034407 A CNA2008100034407 A CN A2008100034407A CN 200810003440 A CN200810003440 A CN 200810003440A CN 101252643 A CN101252643 A CN 1012526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view mode
- imaging apparatus
- temperature
- camera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514 refle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9
- 101100208381 Caenorhabditis elegans tth-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13598 v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spiromesifen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C)=C1C(C(O1)=O)=C(OC(=O)CC(C)(C)C)C11CCCC1 GOLXNESZZPUPJ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15 proofrea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375 photomet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93 optoelectron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4000025254 Cannabis sativ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3 responsive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40 colo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7 de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4 disappeara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15 fa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94 fluo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60—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 H04N25/63—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applied to dark curr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60—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 H04N25/63—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applied to dark current
- H04N25/633—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applied to dark current by using optical black pix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5/00—Circuitry of solid-state image sensors [SSIS]; Control thereof
- H04N25/60—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 H04N25/67—Noise processing, e.g. detecting, correcting, reducing or removing noise applied to fixed-pattern noise, e.g. non-uniformity of respons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1/00—Still video camer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可以在使用电子取景器的同时防止伴随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造成的画质恶化。该摄像装置具备摄像被摄体像而作为图像数据获取的摄像单元,可以选择光学观察上述被摄体像的第1观察方式、和根据通过上述摄像单元获取并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图像而电子观察上述被摄体像的第2观察方式中的任意一方,观察上述被摄体,其构成为具有:温度检测单元,其测定上述摄像单元的温度;观察方式切换单元,其切换上述第1观察方式和上述第2观察方式;以及控制单元,其在上述温度超过预定的第1判定值时,禁止通过上述观察方式切换单元从上述第1观察方式向上述第2观察方式切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摄像装置,可以选择光学观察被摄体像的第1观察方式、和根据通过摄像单元获取并显示在显示单元上的图像而电子观察上述被摄体像的第2观察方式中的任意一方,观察上述被摄体。
背景技术
在所谓的数码照相机即摄像装置(电子照相机)中,公知具有以下两种观察方式:通过使用五棱镜和保罗棱镜等光学部件构成的光学式取景器观察被摄体像的方式;在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单元上实时取景显示(Live View Display)(透视图像显示(Through Image Display))通过CCD图像传感器(image sensor)、CMOS图像传感器等摄像元件获取的图像数据,由此通过该实时取景显示而电子观察被摄体像的方式。后者的观察方式被称为电子取景器(EVF:Electric View Finder)。
具备这两种观察方式的电子照相机例如公开在日本特开2000-333064号公报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3064号公报
可是,在具有光学式取景器和电子取景器的摄像装置中,在使用电子取景器时,由于连续驱动摄像元件,导致CCD等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导致被称为暗噪声(Dark Noise)或固定图案噪声(Fixed Pattern Noise)的噪声增加,所以在使用电子取景器时,存在所获得的图像数据的画质恶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可以在使用电子取景器的同时防止伴随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造成的画质恶化。
根据本发明的这种结构,可以在摄像装置的温度或摄像元件的噪声水平超过预定的判定值时,禁止使用电子取景器。因此,可以防止伴随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造成的画质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单反式照相机的主要结构的框图。
图2是在单反式照相机中执行的主程序的流程图。
图3是在单反式照相机中执行的主程序的流程图。
图4是在单反式照相机中执行的主程序的流程图。
图5是在单反式照相机中执行的主程序的流程图。
图6是定时器中断程序的流程图。
图7是定时器中断程序的流程图。
图8是确定摄影模式和温度判定参数的关系的表的一个示例。
图9是说明基于摄像元件的温度控制取景器模式的概况的图。
图10是EVF模式禁止时的警告的显示例。
图11是表示单反式照相机的主要结构的框图。
图12是在单反式照相机中执行的主程序的流程图。
图13是在单反式照相机中执行的主程序的流程图。
图14是在单反式照相机中执行的主程序的流程图。
图15是在单反式照相机中执行的主程序的流程图。
图16是定时器中断程序的流程图。
图17是定时器中断程序的流程图。
图18是EVF模式禁止时的警告的显示例。
图19是表示适用于第3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接口电路的结构的图。
图20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系统控制器的动作的图。
图21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系统控制器的动作的图。
图22是用于说明第3实施方式中的系统控制器的动作的曲线图。
图23是在被摄体像上合成有警告显示的显示例。
图24是第2警告显示的显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1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以下叙述的本实施方式将作为普通摄像装置的、可更换镜头的单反式(SLR:single-lensreflex)的自动聚焦型(Auto focus)电子静态照相机(still camera)(以下称为单反式照相机)适用于本发明。另外,电子静态照相机一般被称为电子照相机、数码照相机、数码静态照相机等。
图1是表示单反式照相机的主要结构的框图。图2~图5是在单反式照相机中执行的主程序的流程图。图6和图7是定时器中断程序的流程图。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的结构。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单反式照相机1构成为具有照相机主体部2、和可以在该照相机主体上装卸的镜头单元部3。另外,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单反式照相机1是所谓的镜头更换式的单反式照相机,但本发明不限于该方式,也可以是照相机主体(camera body)部和镜头单元(lensunit)部构成为一体的单反式照相机。
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具有:用于成像被摄体像的聚焦透镜200;摄像元件130,设置在该聚焦透镜200的焦面上,对所成像的被摄体像进行光电转换并作为电图像信号输出;作为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10,显示转换图像信号得到的被摄体的图像数据。摄像元件130可以适用例如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式金属氧化膜半导体)、或者其他各种类型的摄像元件。
并且,单反式照相机1构成为具有:作为光路切换单元的快速返回反射镜170,可进退地设置在聚焦透镜200的光轴上;聚焦屏(focal planeplate)161,当该快速返回反射镜170在光轴上进出时,被设置在与摄像元件130光学等效的位置上;作为观察光学系统的五棱镜162和目镜163,用于观察成像于该聚焦屏161上的被摄体像。
具有以上所述主要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具有:作为第1观察方式的光学取景器模式(以下称为OPT模式),通过观察光学系统光学观察被摄体像;作为第2观察方式的电子取景器模式(以下称为EVF模式),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实时取景显示来自摄像元件130的图像数据,由此电子观察被摄体像。
在利用单反式照相机1摄影时,选择上述OPT模式和EVF模式中的任意一方。另外,在EVF模式下实时取景显示被摄体像的液晶显示装置10,可以是配置在单反式照相机1的照相机主体部2的背面的形式,也可以是配置在距目镜163与聚焦屏161光学等效的距离处的方式。
EVF模式和OPT模式的切换通过观察方式切换单元进行。根据用户的操作,观察方式切换单元切换观察方式。或者,根据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观察方式切换单元切换观察方式。具体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以下说明单反式照相机1的照相机主体部2的结构。
照相机主体部2构成为主要具有:设置在用于安装镜头单元部3的安装部后方的上述快速返回反射镜170;设置在该快速返回反射镜170后方的快门150;摄像元件130;观察光学系统;作为控制单元的系统控制器100;和液晶显示装置10。
控制单反式照相机1的动作的控制单元即系统控制器100由CPU101和多个块电路构成。该多个块电路是按照如下每个电路的功能被单元化的电路,即,图像处理电路103、压缩解压缩电路104、外部存储器IF电路105、通用I/O电路106、中断控制电路107、定时器计数器108、A/D转换器109和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10等。
CPU101和上述各个块电路通过控制线或总线(bus line)电连接。CPU101按照存储在闪速ROM120中的程序代码来控制上述各个块电路。电力控制电路102根据来自CPU101的指令,控制对系统控制器(systemcontroller)100的各个电路块的电力供给。
摄像元件130将通过后面具体叙述的镜头单元部3的聚焦透镜200成像的被摄体像光电转换为模拟电信号并输出。摄像元件接口电路(以下称为摄像元件IF电路)131驱动摄像元件130,把从摄像元件131输出的模拟电信号转换为预定的图像数据并输出。
图像处理电路103对从摄像元件131输出的图像数据实施γ校正、颜色转换、像素转换等预定的处理并输出。
压缩解压缩电路104进行通过图像处理电路103实施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压缩动作、以及从外部存储器接口电路(以下称为外部存储器IF电路)105输入的被压缩的图像数据的解压缩动作。
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10是在单反式照相机1的EVF模式下进行电子抖动校正动作时使用的电路。在EVF模式下,以预定的帧频(flame rate)从摄像元件130获取图像数据。在此,移动向量(motion vector)检测电路110通过比较在时间轴上相邻的两个图像数据,检测并输出图像内的移动向量即单反式照相机1的抖动(振动)的方向和速度。该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10的移动向量检测动作在每当获取图像数据时进行。
CPU101根据通过该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10检测到的移动向量,变更通过摄像元件130获取的图像数据上的读出位置,生成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实时取景显示用的图像数据。因此,在EVF模式下,显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的被摄体像,以单反式照相机1的抖动得到校正的状态显示。以后,把通过校正该图像数据上的读出位置来校正单反式照相机1的抖动的动作,称为电子抖动校正动作(第2抖动校正动作)。另外,也可以取代移动向量检测电路110,另外设置检测单反式照相机1的振动的传感器,关于这种振动检测传感器,可以使用振动陀螺仪(vibration gyroscope)等。
根据振动陀螺仪的输出,使摄像元件向与摄影镜头光轴垂直的方向位移,由此可以进行抖动校正动作。也存在可以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抖动校正动作的照相机。也可以使用这种方式执行第2抖动校正动作。
外部存储器IF电路105具有存储卡132、DRAM133以及闪速ROM120与系统控制器100的数据总线之间的接口(interface)功能。
通用I/O电路106被用作与系统控制器100电连接的操作开关(以下称为操作SW)134的读入端子、或控制周边电路的控制信号的输出端子。
中断控制电路107通过操作SW134生成中断信号和定时器计数器108的中断信号等。定时器计数器108计数来自未图示的时钟供给电路的时钟,生成系统控制所需要的定时信号。时钟供给电路是根据振子的输出,生成系统控制器100动作所需要的时钟,并提供给各个电路块的电路。
A/D转换器109设置在单反式照相机1上,是对来自与系统控制器100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140和测光传感器等传感器的输入信号进行A/D转换的电路。
即,利用A/D转换器109和温度传感器140构成温度检测单元。
电力电路136是将作为充电式电池的电池137的电压转换为系统控制器100及其周边电路所需要的驱动电压并输出的电路。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100的指令,控制电力电路136的电力分配。
在闪速ROM120中记录着记述有控制单反式照相机1的整体动作的控制程序的程序代码、控制参数、和记录有通过温度传感器140测定的温度T的值的记录数据等。
SDRAM133被用作从摄像元件IF电路131输出的图像数据的临时存储和系统控制器100的工作区域等。
如上所述构成的系统控制器100读出并执行记录在闪速ROM120中的控制程序,由此控制单反式照相机1的整体动作。
作为显示单元的液晶显示装置10构成为具有液晶面板11、背光源13、液晶面板驱动电路12和背光源驱动电路14。液晶面板驱动电路12是驱动液晶面板11的电路,液晶面板11根据来自液晶面板驱动电路12的驱动信号,进行图像和字符、图标等的各种显示。并且,背光源驱动电路14是驱动作为照明液晶面板11的照明元件的背光源13的LED的电路。
存储卡132具备半导体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和小型硬盘驱动器等,是可以在单反式照相机1上自由装卸地构成的记录介质。
时钟电路(实时时钟)138是生成年月日时分秒的时间数据并输出给系统控制器100的电路。
USB控制器139是在单反式照相机1与通过USB(Universal SerialBus)端子电连接的计算机和外部记录装置等外部装置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接收控制的电路。
操作SW134由用于操作单反式照相机1的开关类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两段式释放SW、模式设定SW、取景器模式选择SW、电源SW等构成。释放SW是包括第1释放SW和第2释放SW的两段式开关,在将释放SW所谓半按下的状态下,第1释放开关处于接通状态,在将释放SW所谓全按下的状态下,第2释放SW处于接通状态。
摄像元件130将通过聚焦透镜200成像的被摄体像光电转换为模拟电信号并输出。摄像元件接口电路(以下称为摄像元件IF电路)131驱动摄像元件130,把从摄像元件131输出的模拟电信号转换为预定的图像数据并输出。
温度传感器140和温度测定电路141是为了检测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而设置的。温度传感器140例如可以采用电阻值根据温度而变化的元件或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并且,为了更加准确地测定摄像元件130的温度,也可以在构成摄像元件130的电路内部形成半导体温度传感器。
为了对摄像元件130进行遮光/曝光控制,在摄像元件130的曝光像侧配置有快门150。快门驱动机构151是进行快门150的开闭的机构。驱动设于快门驱动机构151中的制动器的电力,由快门和反射镜驱动电路153提供。
快速返回反射镜170是可设定地配置在以下任意一个位置的光路切换单元,即,位于聚焦透镜200的光路中的、向聚焦屏161引导聚焦透镜200形成的像的位置即DOWN位置;和退避到聚焦透镜200的光路之外的、向摄像元件引导聚焦透镜200形成的像的位置即UP位置。
快速返回反射镜170由反射镜驱动机构152驱动。并且,驱动设于反射镜驱动机构152中的制动器的电力,由快门和反射镜驱动电路153提供。
测光电路138构成为具有通过光学取景器测定被摄体像的明亮度的光电二极管。测光电路138将该光电二极管的输出放大,并作为对应于亮度的电信号而输出给系统控制器100。
在快速返回反射镜170的中央部形成有使光以预定比率透射的半透射区域。在快速返回反射镜170处于DOWN位置时,在该半透射区域中透射的聚焦透镜200的光束的一部分通过副反射镜171反射,并向AF(Auto Focus:自动聚焦)传感器165引导。该AF传感器165是公知的相位差方式的AF传感器。AF传感器165由焦点检测电路166控制。
CPU101根据焦点检测电路166的输出,计算聚焦透镜200形成的像的位置与摄像元件130的感光面的偏移量即散焦量(defocus)。该散焦量被发送给设于镜头单元部3的镜头控制微型计算机208。
下面,说明单反式照相机1的镜头单元部3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的镜头单元部3可以进行光学抖动校正动作。
镜头单元部3构成为具有:聚焦透镜200;通过规定被摄体光束的通过范围来调节光量的光圈202;进行抖动校正的校正透镜204;振动检测传感器207;和镜头控制微型计算机208。
镜头单元部3由镜头控制微型计算机208控制。通过将镜头单元部3安装在照相机主体部2上,镜头控制微型计算机208与系统控制器100通过通信线180电连接。并且,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100的指令,镜头控制微型计算机208进行预定的动作。另外,通过未图示的电力线从电力电路136向镜头单元部3提供电力。
聚焦透镜200由聚焦透镜驱动机构201驱动。聚焦透镜驱动机构201构成为具有使聚焦透镜200全部或一部分位移的制动器。
用于限制聚焦透镜200的光束的光圈202,由具备驱动光圈202的制动器的光圈驱动机构203驱动。
聚焦透镜驱动机构201和光圈驱动机构203各自的制动器通过来自制动器驱动电路206的电力而驱动。镜头控制微型计算机208可以通过制动器驱动电路206将聚焦透镜200的位置和光圈设定为预定值。
并且,振动检测传感器207检测镜头单元部3即单反式照相机1的抖动(振动),将对应于抖动程度的电信号输出给镜头控制微型计算机208。振动检测传感器207采用公知的小型陀螺仪。
在镜头单元部3的光学系统内设有构成该光学系统的一部分的校正透镜204。校正透镜204被设置成可以在与光轴正交的平面上位移,由具备使校正透镜204位移的制动器的校正透镜驱动机构205驱动。校正透镜驱动机构205的制动器通过来自制动器驱动电路206的电力而驱动。镜头控制微型计算机208可以通过制动器驱动电路206将校正透镜204的位置设定为预定值。
镜头控制微型计算机208根据振动检测传感器207的输出使校正透镜204位移。通过该动作,在镜头单元部3即单反式照相机1产生抖动时,也能够使聚焦透镜200形成的像在聚焦屏161上或摄像元件130的感光面上静止。以后,通过使该光学系统的一部分或全部位移,抑制被摄体像在焦面上的抖动,把校正单反式照相机1的抖动的动作称为光学抖动校正动作(第1抖动校正动作)。另外,振动检测传感器207可以设置在照相机主体部2上,也可以设置在实现光学抖动校正动作的机构或照相机主体部2上。
以下,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单反式照相机1的OPT模式时和EVF模式时的基本动作。
在OPT模式时,快速返回反射镜170被设定在DOWN位置,聚焦屏161上的像可以通过由五棱镜162和目镜163构成的观察光学系统即光学取景器观察。并且,在OPT模式时,根据该测光电路138的输出计算被摄体的亮度,确定摄影条件。
并且,在OPT模式时,CPU101根据焦点检测电路166的输出,计算聚焦透镜200形成的像的位置与摄像元件130的感光面的偏移量即散焦量。该散焦量被发送给设于镜头单元部3的镜头控制微型计算机208。根据散焦量控制聚焦透镜200的位置,由此进行单反式照相机1的焦点调节。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的OPT模式时,采用相位差AF方式。
并且,在OPT模式时采用光学抖动校正动作,根据振动检测传感器207的输出使镜头单元部3的校正透镜204位移,由此校正单反式照相机1的抖动。
另一方面,在EVF模式时,快速返回反射镜170被设定在UP位置,而且快门150处于开放状态,成像于摄像元件130的像被实时取景显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从而可以观察。在此,在EVF模式时,由于快速返回反射镜170处于UP位置,所以不能通过测光电路138测定被摄体像的明亮度。因此,在EVF模式时,CPU101根据摄像元件130的输出计算被摄体的亮度,确定摄像静态图像的图像数据时的摄影条件。
在EVF模式时,不能进行基于AF传感器165和焦点检测电路166的相位差AF。因此,在EVF模式时采用所谓的对比度检测AF方式,通过图像处理电路103检测从摄像元件130获得的图像数据的预定区域的鲜明度(对比度contrast),驱动聚焦透镜200使该鲜明度为最大。
并且,在EVF模式时采用电子抖动校正动作,通过校正图像数据上的读出位置来校正单反式照相机1的抖动。在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在EVF模式时也能够进行光学抖动校正动作。但是,光学抖动校正动作需要进行机构的动作,从功耗等观点考虑,不期望长时间地进行光学抖动校正动作,所以在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中,在EVF模式时采用电子抖动校正动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具有:包括OPT模式和EVF模式的可切换的观察单元(取景器模式);包括相位差AF和对比度检测AF的可切换的焦点调节单元;包括测光电路164和摄像元件130的可切换的亮度测定单元;包括光学抖动校正动作和电子抖动校正动作的可切换的抖动校正单元。
可是,一般摄像元件130产生的噪声伴随温度的上升而增加,因此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越上升,通过单反式照相机1得到的图像的画质越恶化。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中,为了防止伴随摄像元件130的温度上升造成的画质恶化,只在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小于预定的判定值(温度判定参数Tth2)的区域,允许作为摄像元件130的温度上升原因之一的连续摄像动作(EVF模式)。
图8表示确定温度判定参数Tth1(第1判定值)和Tth2(第2判定值)的值的表的一例。并且,图9表示基于摄像元件130温度的取景器模式的控制概况。
温度判定参数Tth2(第2判定值)是如图8的表所示根据摄影模式而变化的值,是在所选择的摄影模式下规定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的上限的值,该上限为摄像元件130的噪声带给获取图像的影响可允许的范围。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中,假定如果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小于温度判定参数Tth2,则摄像元件130产生的噪声对获取图像的影响实质上可以排除。
如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可以在摄像元件130的可动作温度的上限温度TH和下限温度TL之间的区域内进行摄影动作。另外,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和单反式照相机1的动作保障温度即单反式照相机1可使用的环境温度不同。通常,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为高于环境温度的值,例如,如果像EVF模式那样进行连续摄像动作则温度T上升。
EVF模式可以在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为可动作温度的下限温度TL到温度判定参数Tth2的范围(图9中的R1)内使用,OPT模式可以在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为可动作温度的下限温度TL到上限温度TH的范围(图9中的R2)内使用。
并且,在EVF模式的状态下,在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为温度判定参数Tth2以上时(图9中的R4),执行使取景器模式自动变更为OPT模式的异常处理。
该异常处理通过后述的中断处理来执行,具体地讲是使快速返回反射镜170向DOWN位置移动,将快门150设定为遮挡状态,并停止获取摄像元件130的图像数据的处理。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中,在温度判定参数Tth2以上时禁止使用EVF模式,由此可以保持摄影时的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小于温度判定参数Tth2。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防止伴随摄像元件130的温度上升造成的画质恶化。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的使用者进行的取景器模式的变更操作,允许在根据温度判定参数Tth2和Tth1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温度判定参数Tth1(第1判定值)是如图8的表所示根据摄影模式而变化的值,是比Tth2小预定值ΔT的值。
具体地讲,如图9所示,在单反式照相机1中,使用者进行的从EVF模式向OPT模式的取景器模式的变更操作,允许在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为可动作温度的下限温度TL到温度判定参数Tth2的范围(图9中的R3)内进行。在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为温度判定参数Tth2到上限温度TH的范围(图9中的R4)内,如上所述,EVF模式自动通过异常处理变更为OPT模式。
另一方面,使用者进行的从OPT模式向EVF模式的取景器模式的变更操作,允许在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为可动作温度的下限温度TL到温度判定参数Tth1的范围(图9中的R5)内进行。
在此,温度判定参数Tth2与Tth1的差ΔT如下设定,即,当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在温度判定参数Tth2附近时,防止在短时间内频繁执行通过异常处理自动进行的从EVF模式向OPT模式的变更动作、和操作者进行的从OPT模式向EVF模式的手动变更动作。由此,可以防止由于在短时间内高频次地变更取景器模式使得系统不稳定。
说明温度判定参数Tth1与Tth2的值。在本实施方式中,温度判定参数Tth1与Tth2根据图8所示的存储在闪速ROM120中的表进行设定。
如图8所示,Tth1的值始终比Tth2小预定的值,并且要记录的图像的画质越高,温度判定参数Tth1与Tth2的值均被设定得越小。并且,温度判定参数Tth1与Tth2的值根据摄影模式是静态图像摄影还是动态图像摄影而不同,在静态图像摄影时,还根据是夜景场景还是日光下的场景而不同。
这是因为在实际使用单反式照相机1时,根据最终记录的图像数据的像素数和压缩率等,噪声的影响可以被允许的水平不同。
例如,在要记录的像素数较多时或者压缩率较低时,噪声的影响变大。并且,在摄影曝光时间较长的夜景场景(scene)时,与在曝光时间较短的日光下摄影时相比,摄像元件130的暗电流引起的噪声影响较大。并且,具有与动态图像相比噪声对静态图像的影响较大的趋势。
在动态图像摄影中(选择EVF模式时),摄像元件被连续驱动。因此,在动态图像摄影中,摄像元件的温度容易上升。在动态图像摄影中,在摄像元件的温度超过温度参数Th2时,必须将观察方式从EVF模式变更为OPT模式。通过该动作,动态图像摄影被自动中断。但是,通过该动作,将导致与用户的意图无关地中断动态图像摄影。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可以将温度参数Th2设定得较高。
根据摄影模式(像素数、图像的压缩率、摄影场景(scene)、静态图像/动态图像),所允许的噪声水平不同。因此,优选设定对应于摄影模式的温度参数。
为此,越是噪声影响较大的摄影模式,越需要将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保持得更低。因此,越是噪声影响较大的摄影模式,温度判定参数Tth1和Tth2的值越是较小的值。
另外,关于摄影模式与温度判定参数Tth1和Tth2的对应表,在单反式照相机1的制造步骤中,被作为一个控制参数记录在闪速ROM120中,但是这些参数也可以根据使用者的爱好来设定。该情况时,表由用户操作预定的操作SW进行输入。
以下,参照图2~图5,说明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中通过系统控制器100的CPU101执行的主程序。
起动程序(process)包括:在电源断开时,通过操作电源SW,从单反式照相机1的系统完全停止的状态下起动的程序;和从单反式照相机1的系统处于待机模式(standby)的状态下起动的程序。
在电源断开时,由操作者使电源SW处于接通状态时,系统控制器100开始动作,在步骤S100中,进行存储器初始化、IO初始化和电路块初始化等系统的初始设定动作。
另一方面,在待机模式时,由操作者使操作SW134具有输入时,在步骤S101中,系统控制器100进行从待机模式起动时的初始设定动作。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的待机模式的具体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然后,在步骤S102中,进行定时器计数器108的设定。从定时器计数器108输出的定时信号,每隔预定时间、例如每隔1秒生成。以该定时信号为契机,执行具体情况将在后面叙述的图6和图7所示的定时器中断处理。并且,定时信号也在单反式照相机1的摄影动作中使用。
然后,在步骤S110中,判定是否已进行操作SW134中的模式设定SW的操作。在此,模式设定SW是指设定单反式照相机1的摄影模式的开关。并且,摄影模式的设定,是指使用者选择要摄影的画质的设定、要摄影的场景的设定、动态图像摄影和静态图像摄影的切换、连续摄影和单个摄影的切换等设定的动作。如果已进行模式设定SW的操作,则转入步骤S111,如果没有进行模式设定SW的操作,则转入步骤S113。
在步骤S110的判定中,在判定为已进行模式设定SW的操作时,在步骤S111中,设定对应于使用者设定的摄影模式的画质、曝光程序、摄影灵敏度等摄影条件。
然后,在步骤S112中,从闪速ROM120读出并设定对应于所设定的摄影模式的两个温度判定参数Tth1和Tth2。在设定并存储判定值Tth1和Tth2后,转入主程序的动作循环的起始(步骤S110)。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0的判定中,在判定为没有进行模式设定SW的操作时,在步骤S113中,判定是否已进行操作SW134中的取景器模式选择SW的操作。在此,取景器模式选择SW,是指单反式照相机1中的用于使用者选择观察被摄体的方式(取景器模式)的开关。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取景器模式将被选择使用光学取景器观察被摄体的OPT模式、和使用液晶显示装置10观察通过摄像元件获取的被摄体的图像数据的EVF模式中的任意一方。如果已进行取景器模式选择SW的操作,则转入步骤S114,如果没有进行取景器模式选择SW的操作,则转入步骤S130。
在步骤S113的判定中,在判定为已进行取景器模式选择SW的操作时,在步骤S114中,判定当前的取景器模式是作为第1观察方式的OPT模式、还是作为第2观察方式的EVF模式。在步骤S114的判定是OPT模式时转入步骤S115,在是EVF模式时转入步骤S121。
在步骤S114的判定是OPT模式时,然后在步骤S115中判定EVF禁止标志的状态。在此,EVF禁止标志是控制参数之一,该值为1时,取景器模式的变更(从OPT模式向EVF模式的变更)被禁止。该EVF禁止标志的设定将在后面叙述的定时器中断处理中进行。
在步骤S115的判定中,在EVF禁止标志为1时转入步骤S130。另一方面,在步骤S115的判定中,在EVF禁止标志为0时转入步骤S116。
在步骤S116中,将取景器模式设定为EVF模式,结束OPT模式。然后在步骤S117中使快速返回反射镜从DOWN位置向UP位置移动,以便向摄像元件130引导聚焦透镜200形成的像,并且将快门150设定为开放状态。
然后,在步骤S118中,进行摄像元件IF电路131、图像处理电路103、液晶面板驱动电路12和背光源驱动电路14等的设定,以便从摄像元件130获取图像数据并显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由此,处于可以通过液晶显示装置10观察被摄体像的状态、即EVF模式。
然后,在步骤S119中,进行抖动校正动作的方式变更。具体地讲,伴随从OPT模式向EVF模式的取景器模式变更,抖动校正动作的方式从光学抖动校正动作变更为电子抖动校正动作。如上所述,电子抖动校正动作由于不伴随机构上的动作,所以与光学抖动校正动作相比,能够以低功耗长时间持续抖动校正动作。
然后,在步骤S120中,实施摄影算法的继承动作。在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中,检测被摄体的亮度和被摄体的颜色等,根据该检测结果计算用于在最佳条件下获取被摄体像的摄影条件。摄影条件是指快门速度、光圈值、γ校正、颜色转换条件等。更加具体地讲,获取在摄影区域(视野)内的预定多个位置的亮度信息和颜色信息,通过CPU101根据这些多个信息执行预定的AE(Auto Exposure)算法,由此确定摄影条件。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如上所述,测定被摄体的亮度等的测光单元和将焦点对准被摄体的焦点调节单元根据OPT模式和EVF模式而不同。因此,在OPT模式和EVF模式中分别使用不同的AE算法和AF算法来确定摄影条件。
因此,在切换OPT模式和EVF模式时,在双方的算法之间进行参数的收发,以防止在相同被摄体中通过双方的AE算法获得的摄影条件不同。
并且,同样在AF动作中也应该遵守该条件,在切换OPT模式和EVF模式时,在双方的算法之间进行参数的收发,以防止在相同被摄体中双方的聚焦位置不同。以上是步骤S120的摄影算法的继承动作。在算法的继承动作结束后转入步骤S110。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4的判定是EVF模式时,然后在步骤S121中,将取景器模式设定为OPT模式,结束EVF模式。然后在步骤S122中,为了向光学取景器引导聚焦透镜200成像的被摄体像,使快速返回反射镜170从UP位置向DOWN位置移动,并将快门150设定为遮挡状态。
然后在步骤S123中,使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显示来自摄像元件130的图像数据的实时取景动作停止。然后在步骤S124中,将抖动校正动作从电子抖动校正动作变更为光学抖动校正动作。然后在步骤S125中,执行用于进行参数收发的上述摄影算法的继承动作,以使EVF模式下的AE算法和AF算法的结果与OPT模式下的AE算法和AF算法的结果一致。然后转入步骤S110。
在步骤S113的判定中,在判定为没有进行取景器模式选择SW的操作时,或者在步骤S115的判定中EVF禁止标志为0时,然后在步骤S130中,判定第1释放SW是否接通。即,判定释放SW是否被半按下。在第1释放SW处于接通状态时转入步骤S131,在不是接通状态时转入步骤S170。
另外,以下叙述的步骤S131~步骤S143的动作,涉及释放SW被半按下的状态、即第1释放SW处于接通状态时的动作。
在步骤S130的判定中,在判定为第1释放SW处于接通状态时,然后在步骤S131中,判定当前的取景器模式是OPT模式还是EVF模式。在步骤S131的判定是EVF模式时转入步骤S132,在是OPT模式时转入步骤S138。
在步骤S131的判定是EVF模式时,然后在步骤S132中,清除作为控制参数之一的异常处理允许标志,将其值设为0。
在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达到温度参数TH2以上时,执行从EVF模式变更为OPT模式的动作。即,控制观察方式切换单元进行该切换动作。该切换动作是异常处理。并且,在异常处理标志被设定为1时允许异常处理,在异常处理标志被设定为0时禁止异常处理。
在此,在步骤S131中把异常处理允许标志设为0、即禁止执行异常处理,这是为了在EVF模式时,结束在第1释放SW为接通状态时执行的使用摄像元件130的输出的对比度检测方式的AF和摄影条件确定(AE)的动作。
然后,在步骤S133~S135中,执行对比度检测方式的AF动作。具体地讲,在步骤S133中,从由摄像元件130输出的图像数据获取多个测定点的对比度信息。根据AF算法从该多个测定点中选择一点。AF算法从图像数据中检测例如人的面部特征来探询测定点。
然后在步骤S134和S135中使摄影镜头的位置位移,以使所选择的测定点的对比度达到最大。在判定为对比度最大并且焦点对准的状态时转入步骤S136。
然后在步骤S136中,从由摄像元件130输出的图像数据获取多个测定点的亮度信息。并且,根据AE算法确定摄影条件(快门时间、光圈值)。然后在步骤S137中,把异常处理允许标志的值设为1,转入步骤S144。
通过以上叙述的步骤S133~S136的处理,焦点对准被摄体,确定摄影条件。即,如果第2释放SW处于接通状态,则处于可以执行摄影动作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步骤S131的判定是OPT模式时,然后在步骤S138~S142中,执行基于相位差方式的AF动作。在此,使AF传感器165执行储存动作,读出AF传感器165的数据,由此求出散焦量。在该散焦量为预定的值以下、即处于聚焦状态时,结束AF动作,转入步骤S143。在散焦量大于预定值时,向镜头控制微型计算机208发送散焦量。并且,根据散焦量驱动聚焦透镜200。
然后在步骤S143中,从测光电路164获取亮度数据。并且,根据AE算法确定摄影条件,转入步骤S144。
通过以上叙述的步骤S138~S143的处理,焦点对准被摄体,确定摄影条件。即,如果第2释放SW处于接通状态,则处于可以执行摄影动作的状态。
在上述步骤S131~S141中的释放SW半按下时的动作结束后,在步骤S144中,判定第2释放SW是否处于接通状态。即,判定释放SW是否被全按下。在第2释放SW处于接通状态时转入步骤S150,在不是接通状态时转入步骤S145。
在步骤S144的判定中,在判定为第2释放SW不是接通状态时,然后在步骤S145中,判定第1释放SW的状态。在此,如果第1释放SW处于接通状态,则保持释放SW被半按下的状态,所以返回步骤S144。另一方面,如果第1释放SW处于断开状态,则判断为使用者已中止释放SW的操作,转入步骤S110。
在步骤S144的判定中,在判定为第2释放SW处于接通状态时,然后在步骤S150中,将异常处理允许标志的值设为0。这是因为在以后的处理中禁止执行异常处理。然后转入步骤S151。即,以下叙述的步骤S151~S165的动作涉及释放SW被全按下的状态、即第2释放SW处于接通状态时的动作。
然后在步骤S151中,判定当前的取景器模式是OPT模式还是EVF模式。在步骤S151的判定是EVF模式时转入步骤S152,在是OPT模式时转入步骤S154。
在步骤S151的判定是EVF模式时,然后在步骤S152中,执行使液晶显示装置10的实时取景动作停止的处理。即,使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显示来自摄像装置130的图像数据所需要的电路动作停止,并且将快门150设定为遮挡状态。然后在步骤S153中,停止与电子抖动校正动作相关联的电路动作。然后转入步骤S156。
另一方面,在步骤S151的判定是OPT模式时,然后在步骤S154中,使快速返回反射镜170从DOWN位置向UP位置移动。然后在步骤S155中,停止光学抖动校正动作,指令镜头控制微型计算机208进行校正透镜204的传感动作。镜头控制微型计算机208在接收到传感动作的指令时,使校正透镜204向移动范围的中心移动。然后转入步骤S156。
在步骤S156中,指令镜头控制微型计算机208开始抖动校正动作,以便在摄像元件130的曝光过程中执行光学抖动校正动作。然后在步骤S157中,根据已经确定的摄影条件的光圈值和快门速度,控制光圈202和快门150,由此使摄像元件130曝光。由此,获取摄影用的图像数据。
然后在步骤S158中,指令镜头控制微型计算机208停止光学抖动校正动作,并进行校正透镜204的传感动作。
在步骤S159中,对从摄像元件130输出的图像数据,按照所确定的条件进行γ校正和颜色转换处理等图像处理。另外,在根据动作模式变更像素数后,生成被压缩的图像文件。图像文件被存储在存储卡132中。
然后在步骤S160中,判定当前的取景器模式是OPT模式还是EVF模式。在步骤S160的判定是EVF模式时转入步骤S161,在是OPT模式时转入步骤S163。
在步骤S160的判定是EVF模式时,然后在步骤S161中,执行开始EVF模式、即开始液晶显示装置10的实时取景动作的处理。将快门150设定为开放状态,使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显示来自摄像装置130的图像数据所需要的电路动作开始。
然后在步骤S162中,开始与电子抖动校正动作相关联的电路动作,由此开始电子抖动校正动作,转入步骤S165。
另一方面,在步骤S160的判定是OPT模式时,然后在步骤S163中,使快速返回反射镜向DOWN位置移动,开始OPT模式。然后在步骤S164中,指令镜头控制微型计算机208开始光学抖动校正动作,由此开始光学抖动校正动作,转入步骤S165。
在步骤S165中,把异常处理允许标志的值设为1,转入步骤S110。以上是在单反式照相机1中释放SW被全按下时执行的摄影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130的判定中,在判定为第1释放SW不是接通状态时,然后在步骤S170中,判定从操作SW134最后被操作开始是否已经过预定时间以上。在步骤S170的判定中,在判定为从操作SW134最后被操作开始已经过预定时间时,转入步骤S171,进行后续的转入待机模式的处理。待机模式是指为了抑制单反式照相机的功耗,使最低必要限度的功能之外的电路块的动作停止的状态。
然后在步骤S171中,设定为在待机模式中操作SW134被操作时,产生中断信号并使CPU101起动。这是为了在操作SW134被操作时解除待机模式并开始主程序。
然后在步骤S172中,判定当前的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是否小于温度判定参数Tth1。温度T的数据作为记录数据被存储在闪速ROM120中。在当前的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小于温度判定参数Tth1时,转入步骤S174,执行转入待机模式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当前的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为温度判定参数Tth1以上时,转入步骤S173,设定为在待机模式中也测定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在S163中,允许待机模式下的定时器中断,转入待机模式。在待机模式下摄像元件130不会被驱动,所以温度T下降。
在此,在待机模式时也持续测定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这是为了在解除待机模式后能够马上进行是否可以选择EVF模式的判定。另外,待机模式下产生定时器中断的周期可以比正常动作时的周期长。这是因为在待机模式下未被驱动的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不会上升。
另一方面,在步骤S170的判定中,在判定为从操作SW134最后被操作开始没有经过预定时间时,转入步骤S180。在步骤S180中,判定作为操作SW之一的电源SW是否是断开状态。在此,如果电源SW不是断开状态、即处于接通状态,则转入步骤S110,继续执行主程序的处理。
在步骤S180中,判定为作为操作SW之一的电源SW是断开状态时,在步骤S181中,判定当前的取景器模式是OPT模式还是EVF模式。
在步骤S181的判定是EVF模式时转入步骤S182,使快速返回反射镜170从UP位置向DOWN位置移动。并且,将快门150设定为遮挡状态。然后转入步骤S183,停止单反式照相机1的所有电路,使系统结束。
在步骤S181的判定是OPT模式时,将不需要步骤S182的处理,所以直接转入步骤S183,停止单反式照相机1的所有电路,使系统结束。
以上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中执行的主程序的处理内容。
下面,参照图6和图7说明系统控制器100根据定时器中断而执行的定时器中断处理。定时器中断处理如上所述是以从定时器计数器108以预定周期输出的定时信号为契机而执行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200中,对温度测定电路141的输出进行AD转换,测定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然后,在步骤S201中,将温度T的测定结果与进行测定动作的时间一起写入存储在闪速ROM120中的温度记录数据中,更新温度记录数据。进行测定动作的时间从时钟电路138获取。
然后,在步骤S202中,判定当前单反式照相机1是否是待机模式。如果是待机模式,则转入步骤S203;如果在正常动作,则转入步骤S205。
在步骤S202的判定中,在判定为单反式照相机1是待机模式时,在步骤S203中,判定当前的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是否小于温度判定参数Tth1。如果当前的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小于温度判定参数Tth1,则转入步骤S204,禁止在待机模式下执行定时器中断处理。并且,转入待机模式。在此,禁止在待机模式下执行定时器中断处理的理由是由于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已充分下降,所以已没有测定温度T的理由。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3中,如果当前的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在温度判定参数Tth1以上,由于需要继续测定温度T,所以不禁止中断即转入待机模式。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2的判定中,在判定为当前单反式照相机1在正常动作时,然后在步骤S205中,判定异常处理允许标志的状态。在此,如果异常处理允许标志的值为0,则从中断程序返回主程序。即,在该情况下,定时器中断处理只进行温度T的测定。这是因为定时器中断处理不会给单反式照相机1的摄影准备动作和摄影动作带来影响。
例如,EVF模式下的摄影准备动作有焦点调节动作(AF动作)和测光动作(AE动作)等。如果在这些摄影准备动作中将取景器模式从EVF模式切换为OPT模式,将导致摄影准备动作中途结束。因此,必须在取景器模式完成转入OPT模式后再次进行摄影准备动作。如果这样在摄影准备动作中执行取景器模式的变更处理,将导致释放时滞增大,结果有可能导致错失使用者想要的摄影时机。因此,在摄影准备动作中,异常处理允许标志被设定为0。
在步骤S205的判定中,如果异常处理允许标志的值为1,则转入步骤S206。
在步骤S206和步骤S207中,比较所测定的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和作为预定判定值的温度判定参数Tth1和Tth2。在此,如果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符合条件Tth2≥T≥Tth1,则转入步骤S230。并且,如果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符合条件Tth1>T,则转入步骤S220。并且,如果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符合条件T>Tth2,则转入步骤S210。
在步骤S210中,把EVF禁止标志的值设为1。由此,禁止从OPT模式向EVF模式的取景器模式的变更。该禁止状态一直维持到摄像元件130的温度小于温度判定参数Tth1。
然后,在步骤S211中,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进行图10所示的警告显示和温度数据的显示。该显示用于通知使用者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升高而不能使用EVF模式。
在此,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显示警告显示300、以及把横轴设为时间的温度T的测定结果的时间推移曲线图301。该显示一直维持到可以选择EVF模式的状态,曲线图301每当进行温度T的测定时被更新。并且,在曲线图301中也显示表示温度判定参数Tth1和Tth2的线302和303。
使用者通过观察显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的随时更新的曲线图301,可以预测截止到可以使用EVF模式的经过时间。
然后,在步骤S212中,判定当前的取景器模式是OPT模式还是EVF模式。在步骤S160的判定是OPT模式时返回主程序。
另一方面,在步骤S160的判定是EVF模式时,转入步骤S213,将取景器模式设定为OPT模式,结束EVF模式。然后,在步骤S214中,使快速返回反射镜从UP位置向DOWN位置移动,将快门150设定为遮挡状态。
然后,在步骤S215中,使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显示来自摄像元件130的图像数据的实时取景动作停止。然后,在步骤S216中,将抖动校正动作从电子抖动校正动作变更为光学抖动校正动作。并且,在步骤S217中,执行用于进行参数收发的摄影算法的继承动作,以使EVF模式下的AE算法和AF算法的结果与OPT模式下的AE算法和AF算法的结果一致。然后返回主程序。
在步骤S220中,将EVF禁止标志的值设为0。通过清除EVF禁止标志,允许从OPT模式向EVF模式的取景器模式的变更处理。
然后,在步骤S220中,删除液晶显示装置10上的图10所示的警告显示300和曲线图301的显示。然后返回主程序。
在返回主程序后,在液晶显示装置上显示照相机的动作模式、根据来自测光电路的输出计算出的曝光条件数据(光圈值、快门时间)、摄影张数等信息。
使用者根据液晶显示装置10上的警告显示300和曲线图301的消失,能够得知处于可以变更取景器模式的状态。
在步骤S230中,通过追加新的测定数据更新液晶显示装置10上的曲线图301的显示,并返回主程序。
以上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中执行的定时器中断处理的处理内容。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只在警告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升高而不能使用EVF模式的显示过程中,进行温度数据的显示,但是,为了方便用户,也可以构成为始终显示温度数据。该情况时,在EVF模式下被摄体像和温度数据被叠加显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时,将不容易观察被摄体像,所以也可以构成为可以由使用者选择在进行警告显示的情况之外进行温度数据的显示的动作。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只考虑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的测定结果来控制EVF模式和OPT模式的切换,但是,例如也可以考虑设置在单反式照相机1中的其他温度升高的半导体元件的温度。
并且,由于摄像元件130的温度分布未必一定均匀,所以也可以设置多个测定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的温度传感器140,考虑由此得到的多个温度数据来控制EVF模式和OPT模式的切换。
并且,还可以考虑根据作为摄像装置的单反式照相机1的使用状况,即使噪声对获取图像的影响较大,也优先可使用EVF模式摄影的情况。并且,还可以考虑取景器模式被自动变更将妨碍使用者的摄影动作的情况。
由此,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仅示出以下结构,即,为了使画质优先,在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为温度判定参数Tth2以上时,禁止使用EVF模式,但是,单反式照相机1当然还可以具备为了使摄影动作的即时性优先而可停止这些控制的动作模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只着重于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为高温时的动作,但是在摄像元件具有低温时输出的图像信号也产生恶化的特性时,也可以在低温时与本实施方式相同地设置判定值而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两个温度参数Th2和Th1,防止EVF模式和OPT模式的切换动作不稳定。还有只利用温度参数Th2防止动作不稳定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当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而超过TH2时,将取景器模式从EVF模式切换为OPT模式。并且,禁止在预定时间(ΔT)期间切换取景器模式。ΔT是考虑摄像元件的温度的温度下降率而确定的。如果这样地设定时间参数(ΔT),则可以使用一个温度参数实现与本实施例相同的功能。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1~图18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测定摄像元件的噪声水平的单元不同。因此,只说明该不同点,对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通过测定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可以根据预先求出的温度T与噪声水平的关系,间接地计算出产生于摄像元件130的噪声的大小程度(噪声水平)。并且,根据该计算出的噪声水平,控制OPT模式和EVF模式的切换。
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摄像元件130上形成有与获取图像数据的像素分开设置的、被遮光的光学黑(optical black)像素(以下称为OB像素),根据该OB像素的输出即暗电流,求出摄像元件130的噪声水平。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测定OB像素的暗噪声或者固定图案噪声(FixedPattern Noise,以下称为FPN),作为代表摄像元件130的各个像素的噪声水平的值。并且,以该求出的噪声水平为基础,控制OPT模式和EVF模式的切换。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摄像装置即数码单反式照相机1a如图11所示,与第1实施方式相比,具有省略了测定摄像元件130的温度的结构即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测定电路的结构。
以下,参照图12~图15,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a中通过系统控制器100的CPU101执行的主程序。另外,关于图12~图14的处理、即步骤S100~步骤S165的处理,只有步骤S112中的处理不同。
关于步骤S112,在第1实施方式中进行温度判定参数的设定,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噪声判定参数的设定。即,从闪速ROM120读出并设定对应于摄影模式的噪声判定参数。其他的步骤S100~步骤S165的处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在图13的步骤S130的判定中,在判定为第1释放SW不是接通状态时,然后在图15的步骤S300中,判定从操作SW134最后被操作开始是否已经过预定的时间以上。在步骤S300的判定中,在判定为从操作SW134最后被操作开始已经过预定的时间时,转入步骤S301,进行后续的转入待机模式的处理。
在步骤S301中,设定为当在待机模式下操作SW134被操作时,产生中断信号并使CPU101起动。这是为了在操作SW134被操作时解除待机模式并开始主程序。然后在步骤S302中,执行转入待机模式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0的判定中,在判定为从操作SW134最后被操作开始没有经过预定的时间时,转入步骤S310。在步骤S310中,判定作为操作SW之一的电源SW是否是断开状态。在此,如果电源SW不是断开状态、即处于接通状态,则转入步骤S110,继续执行主程序的处理。
在步骤S310中判定为作为操作SW之一的电源SW是断开状态时,在步骤S3111中,判定当前的取景器模式是OPT模式还是EVF模式。
在步骤S311的判定是EVF模式时转入步骤S312,使快速返回反射镜170从UP位置向DOWN位置移动。并且,将快门设定为遮挡状态。然后转入步骤S313,停止单反式照相机1a的所有电路,使系统结束。
在步骤S311的判定是OPT模式时,将不需要步骤S312的处理,所以直接转入步骤S313,停止单反式照相机1a的所有电路,使系统结束。
以上是在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a中执行的主程序的处理内容。
下面,参照图16和图17,说明系统控制器100根据定时器中断而执行的定时器中断处理。定时器中断处理是以从定时器计数器108按照预定周期输出的定时信号为契机而执行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400中,判定当前的取景器模式是OPT模式还是EVF模式。在步骤S400的判定是EVF模式时转入步骤S401,在是OPT模式时转入步骤S420。设计该判定的理由如下,如果是EVF模式,则由于获得来自摄像元件130的OB像素的输出所需要的电路动作,所以能够根据OB像素的输出计算噪声水平,但在OPT模式时,由于摄像元件130未被驱动,所以不能进行这种方法的噪声水平计算。
在步骤S400的判定是EVF模式时,然后在步骤S401中,控制摄像元件IF电路131,读出摄像元件130的OB像素的输出。该OB像素的输出即相当于摄像元件130的各个像素的暗噪声的水平。
然后,在步骤S402中,将所测定的OB像素的输出值与进行测定动作的时间一起写入存储在闪速ROM120的温度记录数据中,更新温度记录数据。
然后,在步骤S403中,判定异常处理允许标志的状态。在此,如果异常处理允许标志的值为0,则从中断程序返回主程序。即,在该情况下,定时器中断处理只进行OB像素的输出的测定。这是因为定时器中断处理不会给单反式照相机1a的摄影准备动作和摄影动作带来影响。
在步骤S403的判定中,如果异常处理允许标志的值为1,则转入步骤S404。
在步骤S404中,比较所测定的OB像素的输出(暗噪声,dark noise)和预定的判定值。在此,如果OB像素的输出大于判定值,则转入步骤S405,如果OB像素的输出小于判定值,则返回主程序。
另外,该判定值是根据单反式照相机1a的摄影模式和摄影条件而变更的值。该判定值如在第1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是参照存储在闪速ROM120中的根据摄影模式和摄影条件等设定的判定值的表而设定的。
具体地讲,判定值是规定噪声水平的上限的值,该上限为摄像元件130的噪声带给获取图像的影响可以被允许的范围。即,在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1a中,假定如果摄像元件130的OB像素的输出小于判定值,则摄像元件130产生的噪声对获取图像的影响实质上可以排除。并且,判定值在噪声影响越大的摄影模式下其值越小。
然后,在步骤S405中,把EVF禁止标志的值设为1。由此,禁止从OPT模式向EVF模式的取景器模式的变更。然后在步骤S406中,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显示图18所示的警告显示300和剩余冷却时间304。该显示用于通知使用者摄像元件130的温度升高而不能使用EVF模式。
然后,转入步骤S407,将取景器模式设定为OPT模式,结束EVF模式。然后,在步骤S408中,使快速返回反射镜从UP位置向DOWN位置移动,将快门150设定为遮挡状态。
然后,在步骤S409中,使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显示来自摄像元件130的图像数据的实时取景动作停止。然后在步骤S410中,将抖动校正动作从电子抖动校正动作变更为光学抖动校正动作。并且,在步骤S411中,执行用于进行参数收发的摄影算法的继承动作,以使EVF模式下的AE算法和AF算法的结果与OPT模式下的AE算法和AF算法的结果一致。
然后,在步骤S412中,开始测定冷却时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EVF模式的动作被禁止后的预定时间期间,禁止摄像元件动作,以冷却摄像元件130。因此,在摄像元件130的动作停止后,开始计数来自定时器计数器108的输出信号,开始测定冷却时间。在开始测定冷却时间后,返回主程序。
另一方面,在步骤S400的判定是OPT模式时,然后在步骤S420中,判定是否正在测定冷却时间。如果正在测定冷却时间,则转入步骤S421,如果不是正在测定,则返回主程序。
在步骤S421中判定冷却时间是否为预定时间以上。如果冷却时间在预定时间以上,则转入步骤S422,如果冷却时间小于预定时间,则转入步骤S425。该判定用的预定时间被存储在闪速ROM中。
在步骤S421的判定中,如果冷却时间在预定时间以上,然后在步骤S422中,把EVF禁止标志的值设为0。即,通过使摄像元件130的动作停止预定时间以上,伴随摄像元件130的温度下降,视为噪声水平已降低到可以选择EVF的状态。由此,使用者可以进行从OPT模式向EVF模式的取景器模式的变更。
然后,在步骤S423中,删除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显示的警告显示。并且,在步骤S424中,停止冷却时间的计测动作并返回主程序。
在返回主程序后,在液晶显示装置上显示照相机的动作模式、根据来自测光电路的输出计算出的曝光条件数据(光圈值、快门时间)、摄影张数等信息。使用者能够根据该显示得知已处于可以变更取景器模式的状态。
在步骤S421的判定中,如果冷却时间小于预定时间,则在步骤S425中,更新显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的剩余冷却时间304。在此,显示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的剩余冷却时间304是从预定时间减去冷却时间后的值。根据该显示,使用者可以识别截止到能够使用EVF模式的时间。在更新剩余冷却时间304后返回主程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选择了OPT模式时的定时器中断处理中不进行OB像素的输出的测定,从而能够抑制功耗,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OPT模式时驱动摄像元件130而定期测定OB像素的输出。该情况时,可以考虑电池137的剩余充电电量,只在充电电量充足时测定OB像素的输出。并且,也可以只在从外部电源提供电力时测定OB像素的输出。
并且,单反式照相机1a也可以具备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测定摄像元件130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在OPT模式时,利用该温度传感器测定摄像元件130的温度,根据该测定结果计算摄像元件130的噪声水平。
(第3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9~图24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的动作概况如下:在摄像元件的温度超过Tth2时,如果设定为EVF模式,则使取景器模式自动从EVF模式变更为OPT模式。并且,在摄像元件的温度达到Tth1(<Tth2)之前,禁止设定EVF模式作为取景器模式。下面叙述第3实施方式的概况。
在设定为EVF模式的状态下摄像元件的温度超过Tth1时,进行抑制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的动作。即,降低驱动摄像元件的时钟信号的频率。通过降低时钟信号的频率,将导致EVF模式的帧频率下降。因此,从摄像元件读出的1帧的图像数据量也下降。通过该动作,虽然液晶监视器的画质恶化,但是帧频不会变化。另外,在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而超过Tth2(>Tth1)时,使摄影装置的系统停止来降低摄像元件的温度。
下面,只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图19的说明>
系统的结构基本上与图1所示的第1实施方式相同。摄像元件接口电路的结构与图1不同。图19表示适用于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元件接口电路的结构。CDS(Correlated Double sampling:相关双采样)电路从来自摄像元件的输出信号中取出构成摄像元件的每个像素的输出。可变放大器以系统控制器设定的放大率放大CDS的输出。并且,放大后的信号通过A/D转换器被转换为数字数据,并输出给系统控制器。驱动电路输出用于驱动摄像元件的脉冲信号。像素选择电路生成用于从构成摄像元件的像素中读出必要像素的数据的读出信号。根据该信号间除不需要读出的像素的数据。构成摄像元件的像素的数据数大于能够在液晶监视器上显示的像素的数据数。因此,在EVF模式下从摄像元件读出的图像数据是通过像素选择电路被间除的图像数据。通过像素选择电路被间除的像素的数据数(从摄像元件读出的像素的数据数),可以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的指令进行变更。即,间除率可以通过系统控制器变更。如果将间除率设定为较高的值(提高间除率),则从摄像元件读出的像素的数据数减小(画质较低)。如果将间除率设定为较低的值(降低间除率),则从摄像元件读出的像素的数据数增大(画质较高)。
OSC(Oscillator)从振子生成摄像元件接口电路动作所需要的时钟信号。该时钟通过分频电路被分频为必要的频率,提供给电路块。通过变更该分频电路的分频率,可以变更从摄像元件的读出速度。
<图20、21的说明>
使用图20和图21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系统控制器的动作。主程序与第1实施方式(图2、3、4、5)相同,所以省略。第1实施方式中的定时器中断程序(图6、7)被置换为图20、图21。
参照图20和图21说明系统控制器100根据定时器中断而执行的定时器中断处理。定时器中断处理如上所述是以从定时器计数器108按照预定周期输出的定时信号为契机而执行的处理。
首先,在步骤S200中,对温度测定电路141的输出进行AD转换,测定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然后,在步骤S201中,将温度T的测定结果与进行测定动作的时间一起写入存储在闪速ROM120的温度记录数据中,更新温度记录数据。进行测定动作的时间从时钟电路138获取。
然后,在步骤S202中,判定当前单反式照相机1是否是待机模式。如果是待机模式,则转入步骤S203,如果在正常动作,则转入步骤S205。
在步骤S202的判定中判定为单反式照相机1是待机模式时,在步骤S203中,判定当前的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是否小于温度判定参数Tth1。如果当前的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小于温度判定参数Tth1,则转入步骤S204,禁止在待机模式下执行定时器中断处理。然后转入待机模式。在此,禁止在待机模式下执行定时器中断处理的理由是由于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已充分下降,所以没有测定温度T的理由。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3中,如果当前的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在温度判定参数Tth1以上,由于需要继续测定温度T,所以不禁止中断即转入待机模式。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2的判定中,在判定为单反式照相机1当前在正常动作时,然后在步骤S205中,判定异常处理允许标志的状态。在此,如果异常处理允许标志的值为0,则从中断程序返回主程序。即,在该情况下,定时器中断处理只进行温度T的测定。这是因为定时器中断处理不会给单反式照相机1的摄影准备动作和摄影动作带来影响。
例如,EVF模式下的摄影准备动作有焦点调节动作(AF动作)和测光动作(AE动作)等。如果在这些摄影准备动作中将取景器模式从EVF模式切换为OPT模式,将导致摄影准备动作中途结束。因此,必须在取景器模式完成转入OPT模式后再次进行摄影准备动作。如果在这样的摄影准备动作中执行取景器模式的变更处理,将导致释放时滞增大,结果有可能导致错失使用者想要的摄影时机。因此,在摄影准备动作中,异常处理允许标志被设定为0。
在步骤S205的判定中,如果异常处理允许标志的值为1,则转入步骤S206。
在步骤S206和步骤S207中,比较所测定的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和作为预定的判定值的温度判定参数Tth1和Tth2。在此,如果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符合条件Tth2≥T≥Tth1,则转入步骤S3 10。并且,如果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符合条件Tth1>T,则转入步骤S300。并且,如果摄像元件130的温度T符合条件T>Tth2,则转入步骤S320。
在步骤S300中,判定摄像元件接口电路的读出时钟设定状态(分频电路的分频率)。如果时钟频率被设定为High(分频率较低)则转入S302,如果时钟频率被设定为Low(分频率较高)则转入S301。在S301中,向摄像元件接口电路发送将摄像元件的读出时钟的频率从Low变更为High的控制信号。另外,向摄像元件接口电路发送降低图像选择电路的间除率的控制信号。通过该动作,在选择了EVF模式时显示在液晶监视器上的图像的分辨率提高。
在步骤S302中,把EVF禁止标志的值设为0。EVF禁止标志被清除,由此允许从OPT模式向EVF模式的取景器模式的变更处理。(取景器模式的变更动作如图2所示)
然后,在步骤S303中,删除液晶显示装置10上的图23所示的警告显示(330、331、332)。然后返回主程序。使用者可以根据警告显示消失而得知处于能够从OPT模式向EVF模式变更的状态。
在步骤S310中,判定摄像元件接口电路的读出时钟设定状态(分频电路的分频率)。如果时钟频率被设定为High(分频率较低)则转入S311,如果时钟频率被设定为Low(分频率较高)则转入S312。在S311中,向摄像元件接口电路发送将摄像元件的读出时钟的频率从High变更为Low的控制信号。另外,向摄像元件接口电路发送提高图像选择电路的间除率的控制信号。通过该动作,在选择了EVF模式时显示在液晶监视器上的图像的分辨率降低。通过降低图像的分辨率,可以在保持帧频的状态下降低摄像元件和摄像元件接口电路的动作速度。通过降低动作速度,功耗降低,可以抑制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披露了保持帧频的结构。但是,也有与保持帧频相比更希望使显示在液晶监视器上的图像的分辨率优先的使用者。为了方便这种使用者,也可以构成为能够选择分辨率优先和帧频优先中的任意一方。还可以构成为根据摄影模式和记录图像的尺寸自动选择优先度。
在步骤S312中,把EVF禁止标志的值设为1。由此,禁止从OPT模式向EVF模式的取景器模式的变更。该禁止状态一直维持到摄像元件130的温度小于温度判定参数Tth1。
然后,在步骤S313中,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进行图23所示的警告显示(第1显示方式)。并且,在显示动作结束后返回主程序。在图23中披露了在被摄体像333上合成有警告显示(330、331、332)的显示例。330表示从视觉上通知使用者温度上升的图标(icon)。331表示照相机系统停止的温度。332表示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的当前温度。332所示的数据,表示根据定时器中断而测定的温度数据。使用者通过比较331和332,可以事前预测到系统停止。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取景器模式从EVF模式切换为OPT模式。在选择了OPT模式时,被摄体像333从液晶监视器上消失,只显示警告显示(330、331、332)直到温度达到Tth1以下。
在步骤S320中,判定当前设定的取景器模式的状态。在设定为OPT模式时转入步骤S323,在设定为EVF模式时转入步骤S321。在S321中,使快速返回反射镜从UP位置向DOWN位置移动,将快门150设定为遮挡状态。在S322中,使在液晶显示装置10上显示来自摄像元件130的图像数据的实时取景动作停止。
在步骤S323中,在液晶监视器上显示表示停止照相机系统的动作的警告显示(第2警告显示)。在图24中披露了该警告显示的显示例。340表示利用语言通知用户照相机系统停止。341表示摄像元件的当前温度数据。342表示截止到使系统停止的时间。在342中例如按照10、9、8、......1这样显示截止到停止的时间(count down)。在S324中判定是否已经过截止到停止的时间。在经过预定时间(例如10秒)时转入S325,执行使系统停止的处理(system down)。通过该动作,停止向构成照相机系统的电路供给电力并停止动作。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温度可靠地降低而停止照相机系统的动作。但是,也可以构成为在摄像元件的温度达到Tth1以下之前禁止动作。并且,在禁止动作的过程中,只进行温度的测定动作,并在液晶监视器上显示温度数据。摄像元件的温度在未选择EVF模式时也可以显示在液晶监视器上。
使用图22说明第3实施方式的系统控制器的动作。图22所示的曲线图的纵轴表示摄像元件的温度,横轴表示时间。Tth1表示温度的判定值(第1判定值),在摄像元件的温度T达到Tth1以上时,进行第1警告显示。Tth2表示温度的判定值(第2判定值),在摄像元件的温度T达到Tth2以上时,进行第2警告显示。并且,在第2警告显示结束后使系统停止。TL表示摄像元件可以动作的温度下限,TH表示摄像元件可以动作的温度上限。Tth2被设定为与TH基本相等。
在照相机系统起动后,向各个电路块提供电压。也向摄像元件提供电压,并处于待机状态,达到一定的温度(*1)。使用者选择EVF模式作为取景器模式(P1)。此时,摄像元件被驱动以获取图像数据,并且温度上升(*2)。在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而达到Tth1以上时,系统控制器降低摄像元件的驱动时钟的频率(P2)。例如将驱动时钟降低为1/2。通过该动作,可以抑制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3)。并且,可以延长能够使用EVF模式的时间。另外,摄像元件的温度在OPT模式时,如果长时间执行连续摄影动作也会上升。此时,通过降低驱动时钟也可以抑制温度上升。但是,由于来自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的获取时间增加,所以摄影速度下降。另外,在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而达到Tth2以上时,系统控制器使系统停止(P3)。
在温度为TL到Tth2的范围(r1)内,可以使用EVF模式和OPT模式。取景器模式可以从EVF切换为OPT。
在温度高于Tth2的范围(r3)内,可以使用OPT模式。但是由于系统停止,所以不能摄影。
在温度为TL到Tth1的范围(r2)内,取景器模式可以从OPT切换为EVF。在ΔT的区域中,允许从EVF切换为OPT,但是不允许从OPT切换为EVF。即,在温度充分下降而达到Tth1之前,禁止EVF的动作。通过该处理,可以防止伴随取景器模式的切换动作使得系统的动作不稳定。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以提供以下构成方案。即,
(附记1)
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形成像的摄影镜头;
用于光学观察上述像的取景器;
获取上述像作为图像数据的摄像元件;
显示上述图像数据的显示监视器;
测定上述摄像元件的温度并输出温度数据的温度检测单元;
选择开关;以及
根据上述选择开关的操作,设定使用上述取景器观察上述像的第1观察方式、和使用上述显示监视器观察上述像的第2观察方式中的任意一方的设定单元,
在设定为上述第2观察方式时,在上述温度数据超过预定的判定值(判定值2)时,将观察方式从第2观察方式变更为第1观察方式。
(附记2)
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形成像的摄影镜头;
用于光学观察上述像的取景器;
获取上述像作为图像数据的摄像元件;
显示上述图像数据的显示监视器;
测定上述摄像元件的温度并输出温度数据的温度检测单元;
选择开关;以及
根据上述选择开关的操作,设定使用上述取景器观察上述像的第1观察方式、和使用上述显示监视器观察上述像的第2观察方式中的任意一方的设定单元,
在上述温度数据超过预定的判定值(判定值1)时,禁止通过上述设定单元从第1观察方式变更为第2观察方式。
(附记3)
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形成像的摄影镜头;
用于光学观察上述像的取景器;
获取上述像作为图像数据的摄像元件;
显示上述图像数据的显示监视器;
测定上述摄像元件的温度并输出温度数据的温度检测单元;
选择开关;
根据上述选择开关的操作,设定使用上述取景器观察上述像的第1观察方式、和使用上述显示监视器观察上述像的第2观察方式中的任意一方的设定单元;以及
在上述温度数据超过第1判定值时,禁止通过上述设定单元从第1观察方式变更为第2观察方式,在设定为上述第2观察方式时,在上述温度数据超过第2判定值时,从第2观察方式设定为第1观察方式的控制单元,
上述第1、第2判定值被设定为具有第1判定值<第2判定值的关系。
(附记4)
根据附记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摄像装置还具有相位差方式的焦点检测传感器,在设定为上述第1观察方式时,使用上述焦点检测传感器进行焦点检测动作,在设定为上述第2观察方式时,根据来自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进行焦点调节动作。
(附记5)
根据附记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摄像装置还具有根据已通过取景器的光束测定被摄体的明亮度的测光电路,在设定为上述第1观察方式时,使用上述测光电路测定被摄体的亮度,在设定为上述第2观察方式时,根据来自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测定被摄体的明亮度。
(附记6)
根据附记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摄像元件还具有进行光学抖动校正的第1抖动校正单元和进行电子抖动校正的第2抖动校正单元,在设定为上述第1观察方式时,进行上述第1抖动校正单元的动作,在设定为上述第2观察方式时,进行上述第2抖动校正单元的动作。
(附记7)
根据附记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判定值根据摄影模式而设定。
(附记10)
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像的摄影镜头;用于光学观察上述像的取景器;获取上述像作为图像数据的摄像元件;显示上述图像数据的显示监视器;测定上述摄像元件的暗噪声(FPN)的噪声检测单元;选择开关;以及根据上述选择开关的操作,设定使用上述取景器观察上述像的第1观察方式、和使用上述显示监视器观察上述像的第2观察方式中的任意一方的设定单元,在设定为上述第2观察方式时,在上述暗噪声的值超过预定的判定值时,将观察方式从第2观察方式变更为第1观察方式。
(附记11)
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像的摄影镜头;用于光学观察上述像的取景器;获取上述像作为图像数据的摄像元件;显示上述图像数据的显示监视器;测定上述摄像元件的暗噪声(FPN)的噪声检测单元;选择开关;以及根据上述选择开关的操作,设定使用上述取景器观察上述像的第1观察方式、和使用上述显示监视器观察上述像的第2观察方式中的任意一方的设定单元,在上述暗噪声的值超过预定的判定值时,禁止通过上述设定单元从第1观察方式变更为第2观察方式。
(附记13)
根据附记10或1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摄像装置还具有相位差方式的焦点检测传感器,在设定为上述第1观察方式时,使用上述焦点检测传感器进行焦点检测动作,在设定为上述第2观察方式时,根据来自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进行焦点调节动作。
(附记14)
根据附记10或1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摄像装置还具有根据已通过取景器的光束测定被摄体的明亮度的测光电路,在设定为上述第1观察方式时,使用上述测光电路测定被摄体的亮度,在设定为上述第2观察方式时,根据来自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测定被摄体的明亮度。
(附记15)
根据附记10或1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摄像元件还具有进行光学抖动校正的第1抖动校正单元和进行电子抖动校正的第2抖动校正单元,在设定为上述第1观察方式时,进行上述第1抖动校正单元的动作,在设定为上述第2观察方式时,进行上述第2抖动校正单元的动作。
(附记16)
根据附记10或1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判定值根据摄影模式而设定。
(附记20)
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像的摄影镜头;获取上述像作为图像数据的摄像元件;根据上述摄影镜头的光束利用相位差方式求出散焦量,根据该散焦量控制摄影镜头的摄影位置的第1焦点调节单元;控制摄影镜头的位置,使上述摄像元件获取的图像数据的对比度为最大的第2焦点调节单元;测定上述摄像元件的温度并输出温度数据的温度检测单元;选择开关;以及根据上述选择开关的操作,设定上述第1焦点调节单元和第2焦点调节单元中的任意一方的设定单元,在设定为上述第2焦点调节单元时,在上述温度数据超过预定的判定值时,将焦点调节单元从第2焦点调节单元变更为第1焦点调节单元。
(附记21)
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像的摄影镜头;用于光学观察上述像的取景器;获取上述像作为图像数据的摄像元件;根据取景器的光束测定上述像的亮度的第1亮度测定单元;根据摄像元件的输出测定上述像的亮度的第2亮度测定单元;测定上述摄像元件的温度并输出温度数据的温度检测单元;选择开关;根据上述选择开关的操作,选择上述第1亮度测定单元和第2亮度测定单元中的任意一方的选择单元;以及根据上述选择单元选择出的测定单元的测定结果进行摄影动作的控制单元,在设定为上述第2亮度测定单元时,在上述温度数据超过预定的判定值时,将亮度测定单元从第2亮度测定单元变更为第1亮度测定单元。
(附记22)
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像的摄影镜头;获取上述像作为图像数据的摄像元件;使上述摄影镜头的一部分位移而进行光学抖动校正动作的第1抖动校正单元;使来自上述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的获取位置位移而进行电子抖动校正动作的第2抖动校正单元;测定上述摄像元件的温度并输出温度数据的温度检测单元;选择开关;以及根据上述选择开关的操作,设定上述第1抖动校正单元和第2抖动校正单元中的任意一方的设定单元,在设定为上述第2抖动校正单元时,在上述温度数据超过预定的判定值时,将校正单元从第2抖动校正单元变更为第1抖动校正单元。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违背从整个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读取的发明宗旨或思想的范围内适当变更,伴随这种变更的摄像装置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对被摄体像进行摄像而作为图像数据获取的摄像元件,可以选择光学观察上述被摄体像的第1观察方式、和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上述图像数据进行观察的第2观察方式中的任意一方,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装置具有:
温度检测单元,其测定上述摄像元件的温度;
观察方式切换单元,其切换上述第1观察方式和上述第2观察方式;以及
控制单元,其在上述温度超过第1判定值时,禁止通过上述观察方式切换单元从上述第1观察方式向上述第2观察方式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选择了上述第2观察方式的状态下上述温度超过第2判定值时,上述控制单元使上述观察方式切换单元执行从上述第2观察方式向上述第1观察方式切换的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判定值是低于上述第2判定值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摄像装置具备相位差方式的焦点检测传感器,
在选择了上述第1观察方式时,使用上述焦点检测传感器进行焦点检测动作,在设定了上述第2观察方式时,根据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对比度检测方式的焦点调节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摄像装置具备测定来自上述被摄体的光束的明亮度的测光电路,
在选择了上述第1观察方式时,使用上述测光电路测定上述被摄体的亮度,在选择了上述第2观察方式时,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测定上述被摄体的亮度。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摄像装置具备光学校正上述摄像装置的抖动的光学抖动校正单元、和电子校正上述摄像装置的抖动的电子抖动校正单元,
在选择了上述第1观察方式时,使用上述光学抖动校正单元,在选择了上述第2观察方式时,使用上述电子抖动校正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判定值和上述第2判定值根据摄影模式而设定。
8.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对被摄体像进行摄像而作为图像数据获取的摄像元件,可以选择光学观察上述被摄体像的第1观察方式、和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上述图像数据进行观察的第2观察方式中的任意一方,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装置具有:
噪声水平检测单元,其检测上述摄像元件的噪声水平;
观察方式切换单元,其切换上述第1观察方式和上述第2观察方式;以及
控制单元,其在上述噪声水平超过第1判定值时,禁止通过上述观察方式切换单元从上述第1观察方式向上述第2观察方式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选择了上述第2观察方式的状态下上述噪声水平超过上述第2判定值时,上述控制单元使上述观察方式切换单元执行从上述第2观察方式向上述第1观察方式切换的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判定值是低于上述第2判定值的值。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摄像装置具备相位差方式的焦点检测传感器,
在选择了上述第1观察方式时,使用上述焦点检测传感器进行焦点检测动作,在设定了上述第2观察方式时,根据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对比度检测方式的焦点调节动作。
12.根据权利要求8~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摄像装置具备测定来自上述被摄体的光束的明亮度的测光电路,
在选择了上述第1观察方式时,使用上述测光电路测定上述被摄体的亮度,在选择了上述第2观察方式时,根据上述图像数据测定上述被摄体的亮度。
13.根据权利要求8~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摄像装置具备光学校正上述摄像装置的抖动的光学抖动校正单元、和电子校正上述摄像装置的抖动的电子抖动校正单元,
在选择了上述第1观察方式时,使用上述光学抖动校正单元,在选择了上述第2观察方式时,使用上述电子抖动校正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8~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判定值和上述第2判定值根据摄影模式而设定。
15.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对被摄体像进行摄像而作为图像数据获取的摄像元件,可以选择光学观察上述被摄体像的第1观察方式、和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上述图像数据进行观察的第2观察方式中的任意一方,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装置具有:
温度检测单元,其测定上述摄像元件的温度;
观察方式切换单元,其切换上述第1观察方式和上述第2观察方式;以及
控制单元,其在选择了上述第2观察方式的状态下上述温度超过预定的第2判定值时,使上述观察方式切换单元执行从上述第2观察方式向上述第1观察方式切换的动作,使上述显示单元从上述被摄体像的显示变更为上述温度的显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上述显示单元进行上述温度的显示的过程中上述温度低于预定的第1判定值时,上述控制单元使上述显示单元停止上述温度的显示。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判定值是低于上述第2判定值的值。
18.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对被摄体像进行摄像而作为图像数据获取的摄像元件,可以选择光学观察上述被摄体像的第1观察方式、和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上述图像数据进行观察的第2观察方式中的任意一方,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装置具有:
准备单元,其进行用于从上述摄像元件获取静态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准备;
温度检测单元,其测定上述摄像元件的温度;
观察方式切换单元,其切换上述第1观察方式和上述第2观察方式;以及
控制单元,其在选择了上述第2观察方式的状态下上述温度超过预定的判定值时,使上述观察方式切换单元执行从上述第2观察方式向上述第1观察方式切换的动作,
在上述准备单元的动作过程中,上述控制单元禁止上述观察方式切换单元的上述切换动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准备单元根据上述图像数据进行对比度检测方式的焦点调节动作。
20.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对被摄体像进行摄像而作为图像数据获取的摄像元件,可以选择光学观察上述被摄体像的第1观察方式、和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上述图像数据进行观察的第2观察方式中的任意一方,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装置具有:
准备单元,其进行用于从上述摄像元件获取静态图像的图像数据的准备;
噪声水平检测单元,其检测上述摄像元件的噪声水平;
观察方式切换单元,其切换上述第1观察方式和上述第2观察方式;以及
控制单元,其在选择了上述第2观察方式的状态下上述噪声水平超过预定的判定值时,使上述观察方式切换单元执行从上述第2观察方式向上述第1观察方式切换的动作,
在上述准备单元的动作过程中,上述控制单元禁止上述观察方式切换单元的上述切换动作。
21.一种摄像装置,其具备对被摄体像进行摄像而作为图像数据获取的摄像元件,可以选择光学观察上述被摄体像的第1观察方式、和在显示单元上显示上述图像数据进行观察的第2观察方式中的任意一方,其特征在于,上述摄像装置具有:
温度检测单元,其测定上述摄像元件的温度;
接口电路,其从上述摄像元件获取图像数据;
观察方式切换单元,其切换上述第1观察方式和上述第2观察方式;以及
控制单元,其在选择了上述第2观察方式的状态下上述温度超过第1判定值时,变更上述接口电路的动作条件,以便降低由上述摄像元件和上述接口电路消耗的电力,并且,在选择了上述第2观察方式的状态下上述温度超过第2判定值时,使摄像装置的系统停止,
在变更上述动作条件时,上述控制单元降低基于上述接口的上述摄像元件的驱动频率、和从上述摄像元件读出的一个画面的数据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温度达到第1判定值以上时,上述控制单元禁止通过上述观察方式切换单元从上述第1观察方式向上述第2观察方式切换。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判定值是低于上述第2判定值的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044382 | 2007-02-23 | ||
JP2007044382A JP2008211367A (ja) | 2007-02-23 | 2007-02-23 | 撮像装置 |
JP2007-044382 | 2007-02-2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52643A true CN101252643A (zh) | 2008-08-27 |
CN101252643B CN101252643B (zh) | 2010-06-02 |
Family
ID=39787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0344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52643B (zh) | 2007-02-23 | 2008-01-15 | 摄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25978B2 (zh) |
JP (1) | JP2008211367A (zh) |
CN (1) | CN101252643B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48067A (zh) * | 2010-08-02 | 2012-02-08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 |
CN102377931A (zh) * | 2011-09-30 | 2012-03-14 | 深圳市三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摄像系统 |
CN102957862A (zh) * | 2011-08-18 | 2013-03-06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 |
CN103986853A (zh) * | 2013-02-07 | 2014-08-13 |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 拍摄装置和拍摄方法 |
CN104271400A (zh) * | 2012-04-26 | 2015-01-07 | 株式会社电装 | 车载相机控制装置 |
CN105578146A (zh) * | 2016-01-07 | 2016-05-11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机芯防抖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8093155A (zh) * | 2016-11-20 | 2018-05-29 | 天津嘉美易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远程会议服务用摄像头 |
CN109218605A (zh) * | 2017-07-04 | 2019-01-15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观察装置、观察方法和存储介质 |
CN112911110A (zh) * | 2021-01-21 | 2021-06-0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07052B2 (ja) * | 2002-05-07 | 2007-11-1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制御データ更新装置 |
JP4996364B2 (ja) * | 2007-06-26 | 2012-08-08 |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JP5121674B2 (ja) * | 2008-11-04 | 2013-01-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JP5066133B2 (ja) * | 2009-05-20 | 2012-11-07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情報記録装置、省電力方法 |
JP2011174816A (ja) * | 2010-02-24 | 2011-09-08 | Sony Corp |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
JP5725988B2 (ja) * | 2011-06-13 | 2015-05-27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2013041934A (ja) * | 2011-08-12 | 2013-02-28 | Sony Corp |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
US9818202B2 (en) * | 2011-12-13 | 2017-11-14 | Sony Corporation | Object tracking based on distance prediction |
JP2013128240A (ja) * | 2011-12-19 | 2013-06-27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電子カメラ |
EP2642748A1 (en) * | 2012-03-22 | 2013-09-25 | BlackBerry Limited | A camera device for reducing sensor noise |
JP6220148B2 (ja) * | 2013-04-26 | 2017-10-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6324004B2 (ja) * | 2013-08-22 | 2018-05-1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WO2015156187A1 (ja) * | 2014-04-10 | 2015-10-15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撮影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US11277568B2 (en) * | 2015-12-28 | 2022-03-15 | Sony Corporatio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for display of various types of information related to image capturing |
US10397551B2 (en) * | 2017-07-26 | 2019-08-27 | Symbol Technologies, Llc |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for image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
CN113170039B (zh) | 2018-11-29 | 2022-12-16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抖动校正控制装置及摄像装置 |
US20220256129A1 (en) * | 2020-04-20 | 2022-08-11 |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projection display method |
EP4150434A1 (en) * | 2020-05-14 | 2023-03-22 | Google LLC | Event length dependent cool-off for camera event based recordings |
CN113452911B (zh) * | 2021-06-24 | 2023-11-24 |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相机切换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8175436A (zh) * | 2022-08-25 | 2024-06-11 |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 图像处理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
WO2024100712A1 (ja) * | 2022-11-07 | 2024-05-16 |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 撮像ユニットの温度を管理する装置、制御装置、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86217A (en) * | 1987-01-12 | 1992-02-04 |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 Automatic focus control device |
US5541706A (en) * | 1992-10-22 | 1996-07-30 | Nikon Corporation | Exposure calculation device for a camera |
JP2000111789A (ja) * | 1998-10-07 | 2000-04-21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電子カメラ装置 |
JP4142205B2 (ja) | 1999-05-19 | 2008-09-03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
JP2001100264A (ja) * | 1999-09-29 | 2001-04-13 | Canon Inc | カメラ |
JP2002090851A (ja) * | 2000-09-20 | 2002-03-27 | Eastman Kodak Japan Ltd | 電子カメラ |
JP2004048470A (ja) * | 2002-07-12 | 2004-02-12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デジタルカメラ |
JP3762725B2 (ja) * | 2002-08-22 | 2006-04-05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撮像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 |
JP2005130045A (ja) * | 2003-10-21 | 2005-05-19 |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 撮像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る撮像素子 |
JP4341528B2 (ja) * | 2004-11-02 | 2009-10-0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固体撮像素子の信号処理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撮像装置 |
JP2006270426A (ja) * | 2005-03-23 | 2006-10-05 | Canon Inc |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2006340277A (ja) * | 2005-06-06 | 2006-12-14 | Canon Inc | 撮像装置 |
JP2007028425A (ja) * | 2005-07-20 | 2007-02-01 | Fujifilm Holdings Corp | 電子カメラ |
-
2007
- 2007-02-23 JP JP2007044382A patent/JP2008211367A/ja active Pending
-
2008
- 2008-01-15 CN CN2008100034407A patent/CN10125264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2-15 US US12/070,127 patent/US782597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48067B (zh) * | 2010-08-02 | 2014-06-04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 |
US8749689B2 (en) | 2010-08-02 | 2014-06-1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tecting unit configured to detect temperature of image capturing unit |
CN102348067A (zh) * | 2010-08-02 | 2012-02-08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 |
CN102957862A (zh) * | 2011-08-18 | 2013-03-06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 |
US9143688B2 (en) | 2011-08-18 | 2015-09-2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
CN102957862B (zh) * | 2011-08-18 | 2016-12-21 | 佳能株式会社 | 摄像设备和摄像设备的控制方法 |
CN102377931A (zh) * | 2011-09-30 | 2012-03-14 | 深圳市三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摄像系统 |
CN104271400A (zh) * | 2012-04-26 | 2015-01-07 | 株式会社电装 | 车载相机控制装置 |
CN104271400B (zh) * | 2012-04-26 | 2016-09-14 | 株式会社电装 | 车载相机控制装置 |
CN103986853B (zh) * | 2013-02-07 | 2017-10-10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拍摄装置和拍摄方法 |
CN103986853A (zh) * | 2013-02-07 | 2014-08-13 | 奥林巴斯映像株式会社 | 拍摄装置和拍摄方法 |
CN105578146A (zh) * | 2016-01-07 | 2016-05-11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机芯防抖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5578146B (zh) * | 2016-01-07 | 2019-01-11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机芯防抖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8093155A (zh) * | 2016-11-20 | 2018-05-29 | 天津嘉美易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远程会议服务用摄像头 |
CN109218605A (zh) * | 2017-07-04 | 2019-01-15 |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 观察装置、观察方法和存储介质 |
CN112911110A (zh) * | 2021-01-21 | 2021-06-0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2911110B (zh) * | 2021-01-21 | 2022-08-2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模组的光学防抖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52643B (zh) | 2010-06-02 |
JP2008211367A (ja) | 2008-09-11 |
US7825978B2 (en) | 2010-11-02 |
US20090009617A1 (en) | 2009-0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52643B (zh) | 摄像装置 | |
CN101247476B (zh) | 单反式电子摄像装置 | |
JP5725988B2 (ja) | 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6886037B2 (ja) | ファインダ装置、撮像装置、及びファインダ装置の制御方法 | |
CN102739939B (zh) |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761691B (zh) |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JP2011059499A (ja) | 撮像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
CN105704365A (zh) | 焦点检测设备和用于焦点检测设备的控制方法 | |
US11290657B2 (en) | Finder apparatus, imag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finder apparatus | |
CN106027917A (zh) |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681292B (zh) | 摄像设备 | |
CN105323472B (zh) | 测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JP2009171167A (ja) | 画像表示装置を有するカメラ | |
US20110228143A1 (en) | Imaging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 |
JP2020088669A (ja) | 撮像装置 | |
JP5836673B2 (ja) |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JP2007033997A (ja) | 焦点検出装置 | |
JP2015225190A (ja) | 撮像装置 | |
JP2018014678A (ja) |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 |
JP2020071356A (ja) | 画像表示装置 | |
JP2010190925A (ja) | カメラ | |
JP2016102841A (ja) | 撮像装置 | |
JP2007228122A (ja) | デジタル一眼レフカメラ | |
JP2017005494A (ja) |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14075739A (ja) |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125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11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