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2237A - 杆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的组合体 - Google Patents

杆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的组合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52237A
CN101252237A CNA2008100096314A CN200810009631A CN101252237A CN 101252237 A CN101252237 A CN 101252237A CN A2008100096314 A CNA2008100096314 A CN A2008100096314A CN 200810009631 A CN200810009631 A CN 200810009631A CN 101252237 A CN101252237 A CN 101252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connector
brake
directed
cooperation 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96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52237B (zh
Inventor
奥田胜雅
间岛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52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22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522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22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55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supplementary/additional lock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38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own camm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44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gear teeth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彼此配合和彼此分离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组合体。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主体、被引导部分、和制动器-释放器。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主体、杆、杆制动器。所述杆设置有引导部分,所述杆被第二主体支撑从而所述杆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旋转所述被引导部分位于初步配合位置之后当所述杆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引导部分引导被引导部分到配合位置。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配合之后当所述杆从第二位置旋转到第一位置时所述引导部分引导被引导部分到初步配合位置。当所述杆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杆制动器阻止杆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旋转。

Description

杆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的组合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杆连接器及其配合连接器的组合体。
背景技术
该类型的连接器组合体在USP6733313或JPAH11-185872中公开,USP6733313和JPAH11-185872均通过引用在此全文并入。传统的连接器组合体设计时没有考虑到连接器分开之后的平滑的再配合操作。因此,存在对于能够保证平滑的再配合操作的连接器组合体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彼此配合和彼此分离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组合体。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主体、被引导部分、和制动器-释放器。所述被引导部分由第一主体保持并且当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彼此配合或彼此分离时所述被引导部分在分离位置和配合位置之间通过初步配合位置可移动。所述配合位置和初步配合位置位于第二连接器内。所述制动器-释放器伴随所述被引导部分。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主体、杆和杆制动器。所述杆设置有引导部分,所述杆被第二主体支撑从而所述杆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旋转。当所述杆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杆允许被引导部分在分离位置与初步配合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被引导部分位于初步配合位置之后当所述杆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引导部分引导被引导部分到配合位置。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配合之后当所述杆从第二位置旋转到第一位置时所述引导部分引导被引导部分到初步配合位置。当所述杆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杆制动器阻止杆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旋转。当所述被引导部分从初始位置朝向配合位置移动时由制动器-释放器解除对旋转的制动。
通过对下面的描述以及优选实施例的研究以及通过参照附图,会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目的以及更加全面的理解本发明的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显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杆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的组合体的透视图,其中杆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彼此分离;
图2是沿线II-II做出的示意性显示图1中的组合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示意性显示图2中的组合体的横截面视图,其中所述组合体处于初步配合状态;
图4是示意性显示图2中的组合体的横截面视图,其中所述组合体处于配合状态;和
图5是示意性显示图2中的组合体的横截面视图,其中所述组合体处于又一状态。
尽管本发明易于做出各种修改和替换,但是其具体实施例以示例的形式在图中示出并且被详细描述。然而,应该理解的是,附图和对附图的描述并不试图将本发明限制到披露的特定形式,而是相反,本发明覆盖落入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修改、等同、和替换。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体10包括配合连接器11和杆连接器12,所述杆连接器12沿X方向可与配合连接器11配合并且可从配合连接器11拆下。
如图1中所示,配合连接器11包括壳体20和多个阳接触件24。
如图1-4中所示,壳体20具有前端部21和后端部22。要注意的是,阳接触件24从图中省略以便简化描述。壳体20限定在其内的内部空间23。前端部21形成有开口,从而可以沿X方向通过前端部21的开口看见内部空间23。当将配合连接器11与杆连接器12配合时,杆连接器12通过前端部21的开口插入到壳体20内,从而杆连接器12的一部分容纳在壳体20的内部空间23内。
壳体20的后端部22保持阳接触件24。每一个阳接触件24具有两个部分:前部分和后部分。阳接触件24的前部分沿X方向从后端部22朝向前端部21延伸,使得它的前端位于内部空间23内。阳接触件24的前部分具有L形状并且从后端部22在壳体20外部延伸,以便与基板(没有示出)连接,配合连接器11将被安装在所述基板之上。所述阳接触件24布置成多排和多列。
如图1-4中所示,该实施例的配合连接器11进一步包括被引导部分25。图示的被引导部分25在前端部21处形成在壳体的上内表面26上,并且沿与X方向垂直的Z方向朝向壳体20的内部突出。换言之,被引导部分25在内部空间23内向下突出。被引导部分25固定到壳体20上从而被引导部分25与壳体20一起移动。此实施例的被引导部分25与壳体20形成为一体。
如图2-4中所示,图示的被引导部分25具有在垂直于X方向和Z方向的Y方向上的两个侧面或侧壁。被引导部分25形成有凹陷30、位置调整部分31、和制动器-释放器32。凹陷30和位置调整部分31形成在被引导部分25的侧面上,而制动器-释放器32形成在被引导部分25的另一侧上。凹陷30沿Y方向凹陷。位置调整部分31位于凹陷30与前端部21之间,并且沿X方向突出。制动器-释放器32沿Y方向突出。制动器-释放器32具有按压表面33a和33b,并且按压表面33a和33b中的每一个朝向X方向和Y方向倾斜。
在此实施例中,凹陷30、杆按压部分31和制动器-释放器32如上所述地形成为一体。然而,这些部分也可以分开地形成。
当配合连接器11与杆连接器12配合和从杆连接器12分离时,被引导部分25与壳体20一起通过初始位置在分离位置与配合位置之间移动。具体地,当被引导部分25位于分离位置时,如图2中所示,配合连接器11与杆连接器12完全分离。如从图2清楚所见的,被引导部分25的分离位置在杆连接器12的外部。当被引导部分25位于配合位置时,如图4中所示,配合连接器11与杆连接器12完全配合。如从图4中清楚所见的,配合位置处于杆连接器12的内部。初步配合位置也在杆连接器12的内部。然而,如图3中所示,当被引导部分25位于初步配合位置时,配合连接器11和杆连接器12没有完全配合。
下面将参照图1-4解释杆连接器12。
杆连接器12包括壳体40、多个阴接触件43、杆45和杆制动器46。
壳体40设计成当杆连接器12与配合连接器11配合时,壳体40的一部分可配合在壳体20的内部空间23内。壳体40具有前端部41和后端部42。当将杆连接器12与配合连接器11配合时,前端部41插入到壳体20内并且后端部42仍处于壳体20外面。
如图1-4中所示,壳体40形成有杆容纳部分44。如图1中所示,壳体40也形成有狭槽40a,该狭槽沿Z方向与杆容纳部分44连通。如图2中所示,前端部41形成有前端开口41a,通过它沿X方向可以看见杆容纳部分44。当杆连接器12与配合连接器11配合时,被引导部分25通过前开口41a插入并且沿狭槽40a被引导到杆容纳部分44内。
如图2-4中所示,壳体40设置有轴(spindle)50。轴50位于杆容纳部分44内并且沿Z方向延伸。
如图1中所示,阴接触件43由壳体40保持并且在X方向上延伸。阴接触件43布置成当杆连接器12与配合连接器11配合时,阴接触件43与各个阳接触件24连接。
根据本实施例的杆45容纳在杆容纳部分44内并且由轴50可旋转地支撑。轴50用作杆45的旋转轴。
杆45的旋转范围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当杆45位于第一位置时,如图2中所示,被引导部分25位于分离位置。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如图3中所示,当杆45位于第一位置时,被引导部分25允许位于初步配合位置。换言之,杆45允许被引导部分25在分离位置与初步配合位置之间移动。如图4中所示,当杆45位于第二位置时,被引导部分25位于配合位置。
如图2-4中所示,杆45在两个旋转方向上可旋转:配合方向51和分离方向52。当杆连接器12配合到配合连接器11上时,杆45沿配合方向51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当配合连接器11从杆连接器12分离时,杆45从第二位置旋转到第一位置。
杆45具有引导部分54、接收部分53、径向突起55、臂56和手柄57。
引导部分54是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径向方向上突出的突起。引导部分54与被引导部分25以与所谓的“齿轮齿条”机构相似的方式操作并将杆45的旋转转换成被引导部分25的线性移动。在此实施例中,如从图2和图3中可知的,杆45设计成当杆45位于第一位置时,引导部分54不阻碍被引导部分25在分离位置与初步配合位置之间的线性移动。
如从图2中明显可见的,当杆45处于第一位置时,接收部分53面向前,并可以通过前开口41a看见。接收部分53在杆连接器12配合到配合连接器11的过程中临时接收被引导部分25并且调整被引导部分25与引导部分54之间的位置关系。在此实施例中,由接收部分53进行的位置调整导致当杆45在配合方向51上旋转时,引导部分54与被引导部分25接合。
如图2-4中所示,径向突起55在径向方向上突起。如图2中所示,当杆45位于第一位置时,图示的径向突起55具有与YZ平面平行的部分。在此实施例中,杆45设计成当被引导部分25位于初步配合位置时,径向突起55在径向方向上位于被引导部分25的外部。换言之,当被引导部分25位于初步配合位置时,被引导部分25在径向方向上位于径向突起55与轴50之间。
臂56设置有在Z方向上(在此实施例中即轴50的轴向方向上)突出的突起58。当杆45位于第二位置时,突起58与壳体40的接合件(没有示出)接合,从而杆45被锁定且被防止在分离方向52上不希望地旋转。当突起58从壳体40的接合件释放时,杆45又可以在分离方向上旋转。
如图2中所示,当杆45处于第一位置时,图示的手柄57突出到后端部42的外部。因此,当配合操作时,杆45可以容易地操作。
根据本实施例的杆制动器46具有沿X方向延伸的形状并且包括被支撑部分60、自由端61、和制动器部分62。被支撑部分60由壳体40的后端部42支撑。杆制动器46可弯曲,且自由端61可在Y方向上移动。
自由端61也在Y方向上朝向轴50突出。在此实施例中,自由端61形成有受压端部63a和63b,受压端部63a和63b中的每一个相对于X方向和Y方向上倾斜地延伸。杆制动器46被设计和布置成在配合/分离过程中,被引导部分25与自由端61接触。具体地,在配合过程中,按压表面33a与受压端部63a接触并按压受压部分63a,从而杆制动器46弯曲。另一方面,在分离过程中,按压表面33b与受压端部63b接触并且按压受压端部63b,从而杆制动器46被弯曲。
制动器部分62形成在受压端部63a、63b下面,并且当杆制动器46处于如图2中所示的初始状态时,与YZ平面平行。杆制动器46设计成,如图2中所示,当杆45处于第一位置时,制动器部分62可以在X方向上接收径向突起55,以阻止杆45在配合方向51上旋转。
下面将解释配合连接器11与杆连接器12的配合过程。
如图3中所示,杆连接器12的前端部41通过前端部21的开口局部插入到配合连接器11的内部空间23内。
通过将杆连接器12插入到配合连接器11的内部空间23内,被引导部分25在初步配合位置与接收部分53接触。制动器-释放器32与被引导部分25一起移动到杆连接器12内,从而制动器-释放器32的按压表面33a在Y方向上按压受压部分63a。结果,杆制动器46被弯曲,从而自由端61与杆45分离。由此,对杆45在配合方向51上的旋转的限制被解除。
当杆45在配合方向51上旋转时,引导部分54移动到凹陷30内,并且在X方向上朝向杆连接器12的后端部42拉动被引导部分25。同时,制动器-释放器32通过自由端61,从而杆制动器46返回到它的初始状态。当由于进一步的旋转、杆45位于第二位置时,被引导部分25完全与引导部分54接合,并且位于配合位置,从而如图4中所示,杆连接器12配合到配合连接器11内。该配合状态由突起58和壳体40的接合件(没有示出)锁定。
下面将描述配合连接器11从杆连接器12分离的分离过程。
在臂56被向下按压以从壳体40释放突起58之后,杆45从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在分离方向52上旋转,从而引导部分54在X方向上朝向前端部41按压凹陷30。因此,被引导部分25从配合位置朝向分离位置移动。
当杆45在分离方向52上旋转时,按压表面33b与受压端部63b接触,并且在Y方向上按压受压端部63b,使得自由端61在Y方向上远离杆45移动。当杆45进一步旋转到第一位置时,径向突起55移动,从而径向突起55在X方向上位于前端部41与制动器部分62之间。
当引导部分54与被引导部分25的接合被释放时,配合连接器11可以容易地从杆连接器12分离。当配合连接器11从杆连接器12分离时,被引导部分25也与配合连接器11一起移动,从而制动器-释放器32通过杆制动器46的自由端61。结果,杆制动器46返回到其初始状态。初始状态的杆制动器46防止杆45在配合方向51上旋转,并将杆45保持在第一位置。因此,当将配合连接器11与杆连接器12再配合时,被引导部分25可以容易地移动到初步配合位置。
在此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配合连接器11,如果当杆制动器46返回到初始状态时,径向突起55没有位于前端部41与制动器部分62之间,制动器部分62就不能接收杆45的径向突起55。在此情况下,因为引导部分54阻碍被引导部分25的线性移动,该配合连接器11和杆连接器12在它们的再配合位置中失败。然而,当被引导部分25离开杆连接器12时,该实施例的位置调整部分31调整引导部分54的位置、由此调节径向突起55的位置,从而径向突起55位于前端部41与制动器部分62之间。换言之,当配合连接器11从杆连接器12分离时,位置调整部分31调整杆制动器46与杆45的位置,从而径向突起55位于前端部41与制动器部分62之间。因此保证了杆制动器46将杆45保持在第一位置并阻止杆的旋转。
本申请以在2007年2月19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专利申请JP2007-038180为基础,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在此并入。
尽管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做出其它和进一步的修改,并且所有这些实施例都落入本发明的实际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组合体,所述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可彼此配合和彼此分离,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主体、被引导部分、和制动器-释放器,所述被引导部分由第一主体保持并且当所述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彼此配合或彼此分离时所述被引导部分在分离位置和配合位置之间通过初步配合位置可移动,所述配合位置和初步配合位置位于第二连接器内,所述制动器-释放器伴随所述被引导部分,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第二主体、杆和杆制动器,所述杆设置有引导部分,所述杆被第二主体支撑从而所述杆在第一和第二位置之间可旋转,当所述杆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杆允许被引导部分在分离位置与初步配合位置之间移动,所述被引导部分位于初步配合位置之后当所述杆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时所述引导部分引导被引导部分到配合位置,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配合之后当所述杆从第二位置旋转到第一位置时所述引导部分引导被引导部分到初步配合位置,当所述杆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杆制动器阻止杆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旋转,一旦所述被引导部分从初布位置朝向配合位置移动就由制动器-释放器解除对旋转的制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体,其中所述被引导部分和所述制动器-释放器彼此形成为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体,其中当所述引导部分引导所述被引导部分到配合位置时所述被引导部分和所述引导部分彼此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体,其中所述杆围绕轴线可旋转,所述引导部分包括沿垂直于所述轴线的径向方向突出的突起,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沿第一方向可配合且可分离,所述被引导部分形成有朝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凹陷的凹部,一旦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配合所述突起就与所述凹部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体,其中所述杆制动器被第二主体保持从而所述杆连接器可弹性地弯曲,所述制动器-释放器弯曲所述杆制动器以便解除对旋转的制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体,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沿第一方向可配合且可分离,所述杆制动器被第二主体保持从而当所述杆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杆制动器沿第一方向延伸,当释放对旋转的制动时所述制动器-释放器朝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按压所述杆制动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体,其中所述杆制动器形成有自由端,所述自由端形成有受压边缘,所述受压边缘在与第一和第二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延伸,所述制动器-释放器形成有按压端部,所述按压端部与第一和第二方向倾斜并且当第一连接器沿第一方向与第二连接器配合时沿第二方向按压所述杆制动器的自由端的受压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体,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位置调节部分,当第一连接器从第二连接器分离时,所述位置调节部分调节杆制动器和杆的位置,从而所述杆制动器能够确保制动所述杆的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体,其中所述位置调节部分与所述被引导部分形成为一体。
CN2008100096314A 2007-02-19 2008-02-19 杆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的组合体 Active CN1012522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38180 2007-02-19
JP2007038180 2007-02-19
JP2007038180A JP4282088B2 (ja) 2007-02-19 2007-02-19 コネクタ組立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2237A true CN101252237A (zh) 2008-08-27
CN101252237B CN101252237B (zh) 2011-12-07

Family

ID=39271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96314A Active CN101252237B (zh) 2007-02-19 2008-02-19 杆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的组合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597569B2 (zh)
JP (1) JP4282088B2 (zh)
CN (1) CN101252237B (zh)
GB (1) GB244671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048A (zh) * 2011-05-26 2012-11-2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18119A (ja) * 2007-03-02 2008-09-1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DE102009027660B4 (de) 2009-07-13 2015-02-05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Steckverbinder mit einem Sperrelement und Gehäuse mit einem Sperrelement.
JP5370261B2 (ja) * 2010-05-14 2013-12-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778992B2 (ja) * 2011-05-26 2015-09-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794674B2 (ja) * 2011-05-26 2015-10-1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806607B2 (ja) * 2011-12-08 2015-11-10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102011056556B4 (de) * 2011-12-16 2016-01-21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Gehäuse für einen optischen oder elektrischen Steckverbinder zur Verwendung mit und ohne Hebel sowie Baukasten mit einem solchen Gehäuse
DE102013216829A1 (de) * 2013-08-23 2015-02-26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Anordnung zur erleichterten Verbindung oder Trennung eines Steckers und eines Gegensteckers
JP6537805B2 (ja) * 2014-10-29 2019-07-03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DE102015222124A1 (de) * 2015-11-10 2017-05-11 Robert Bosch Gmbh Stecksystem mit Sicherheitsfunktion
DE102016201391B3 (de) * 2016-01-29 2017-08-03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JP6931561B2 (ja) 2017-07-04 2021-09-0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102017119896A1 (de) * 2017-08-30 2019-02-28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Steckverbindung zum automatisierten Koppeln von zumindest zwei elektrischen Leitunge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99788A (ja) 1986-10-15 1988-05-02 Sony Corp キヤプスタンモ−タ駆動回路
JPH09204956A (ja) 1996-01-26 1997-08-05 Amp Japan Ltd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3362116B2 (ja) 1997-12-19 2003-01-07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00057559A (ja) 1998-06-05 2000-02-25 Sony Corp 磁気記録媒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099330A (en) * 1998-07-30 2000-08-08 Gundermann; James E. Connector with lever
JP3412562B2 (ja) 1999-06-14 2003-06-0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3758525B2 (ja) * 2001-05-24 2006-03-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003223955A (ja) 2002-01-29 2003-08-08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3987737B2 (ja) 2002-02-26 2007-10-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6854992B2 (en) * 2002-10-18 2005-02-15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nnection assurance features
JP3912263B2 (ja) * 2002-11-11 2007-05-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3960252B2 (ja) * 2003-04-15 2007-08-1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4229282B2 (ja) * 2004-04-28 2009-02-25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アンプ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4049144B2 (ja) * 2004-10-22 2008-02-2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4857048B2 (ja) * 2006-08-07 2012-01-18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1048A (zh) * 2011-05-26 2012-11-28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2801048B (zh) * 2011-05-26 2014-10-01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200052A1 (en) 2008-08-21
CN101252237B (zh) 2011-12-07
US7597569B2 (en) 2009-10-06
GB2446716A (en) 2008-08-20
GB2446716B (en) 2011-05-04
JP2008204718A (ja) 2008-09-04
JP4282088B2 (ja) 2009-06-17
GB0802736D0 (en) 2008-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2237B (zh) 杆连接器和配合连接器的组合体
EP1981128B1 (en) A lever-typ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N100511860C (zh) 杠杆式连接器
EP1936756B1 (en) A connector of the movable member type
US8057245B2 (en) Lever-type connector
US5562465A (en) Lever-type connector
EP2654136B1 (en) Connector
EP2658041B1 (en) Lever-type connector
CN102474047B (zh) 具有阻挡元件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
JP2006344473A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EP2110895A1 (en) Lever-type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it
JP4066951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N102210068A (zh) 具有锁定装置的电连接器组件
CN105742895B (zh) 杆式连接器
JP4760156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EP3054539B1 (en) Module latch actuator
US20110151694A1 (en) Lever-type connector
JP7065057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2563708Y2 (ja) コネクタ
TW415132B (en) IC card connector
CN102164472A (zh) 电子部件供给装置
WO2012176480A1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7064848B2 (ja) シート収容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8882530B2 (en) Lever fitting-type connector
KR20100070174A (ko) 레버타입 커넥터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