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4047B - 具有阻挡元件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具有阻挡元件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4047B
CN102474047B CN201080031549.7A CN201080031549A CN102474047B CN 102474047 B CN102474047 B CN 102474047B CN 201080031549 A CN201080031549 A CN 201080031549A CN 102474047 B CN102474047 B CN 1024740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barrier element
bar
plug
o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15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74047A (zh
Inventor
M.施米特
R.福里尔
J.施耐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filed Critical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474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4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740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40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44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gear tee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3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two latching ar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55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supplementary/additional lock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66Comprising two pivoting leve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有着第一电触头的第一壳体和有着第二电触头的第二壳体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第一壳体具有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壳体上的杆,第二壳体具有齿形表面,枢转时,杆臂能够通过致动表面接触在齿形表面上以将第一和第二壳体牵引到一起至第一和第二电触头彼此接触的终止位置。第一壳体具有阻挡元件,在两个壳体部分地插入至彼此中的第一和第二壳体的预装配位置,阻挡元件阻挡杆臂枢转至终止位置。第二壳体具有释放表面,在将两个壳体从预装配位置推到一起至装配位置时,释放表面移置阻挡元件,致使杆臂能够从预接合位置移动至终止位置以将两个壳体装配至终止位置。

Description

具有阻挡元件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插头-插座式(plug-and-socket)连接器和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2的第一壳体。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插头-插座式连接器的很多不同的实施例:插头-插座式连接器能够具有有着触头的两个壳体,借助于可旋转地安装在壳体上的杆臂,两个壳体能够从预装配位置被牵引到一起至终止位置。
由泰科电子公司(TycoElectronics)已知一种设置有可枢转的镫部件(stirruppart)的具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混合连接器系统,其中通过枢转该镫部件两个壳体更深入地装配在一起。可枢转的镫部件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壳体上。阻挡元件设置在第二壳体上,该阻挡元件防止镫部件在预装配位置枢转并且仅当两个壳体更深入地装配在一起至装配位置时释放镫部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具有杆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在该插头-插座式连接器中可靠地实现了两个壳体的牵引合拢(drawing-together)。
通过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和根据专利权利要求12的第一壳体实现了本发明的目的。
从属权利要求中提出了插头-插座式连接器的进一步的有利的实施例。
插头-插座式连接器的一个优点是当两个壳体具有限定的装配位置时,插头-插座式连接器的两个壳体只有通过杆臂的帮助才能够被带入终止位置。限定的装配位置首先确保杆牢固且可靠地作用在第二壳体的限定表面上。限定的装配位置的再一个优点是两个壳体的触头在装配位置具有相对于彼此的限定位置,并且一旦两个壳体通过杆被装配,触头就处于限定的终止位置。这增加了两个电触头之间的电接触的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阻挡表面防止杆从预接合(pre-engagement)位置至终止位置(endposition)的致动。阻挡表面形成在第一壳体上,并且如果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推到一起至装配位置,阻挡表面通过第二壳体的致动表面移动离开阻挡位置。在安装杆臂的相同壳体上形成阻挡表面提供了可以相对于杆准确匹配阻挡位置的优点。由于准确的匹配,可以使得与阻挡表面相关联的杆的接触表面和阻挡表面本身两者相对较小从而就材料而言可以低成本地制造。这首先可以安全地操作,并且其次阻挡功能的构造可以较便宜。
在一个改进中,第一壳体的阻挡元件设计为横向地布置在第一壳体的壳体壁上的挠性舌(tongue)。这样节省了空间并且提供了阻挡元件的简单实施例。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阻挡元件具有至少部分地相对于阻挡表面成直角布置的第二致动表面,该第二致动表面能够与被设置用于致动阻挡元件的第二壳体的释放表面操作地连接。设置这样的具有简单几何构造的阻挡元件首先可以可靠地阻挡杆,并且其次能够通过简单装置的帮助而移动。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杆的接触表面形成在杆中的切口(cut-out)内。因为阻挡元件在预接合位置部分地布置在杆中的切口内,所以这使得插头-插座式连接器的构造可以节省空间。因此减少了所需的空间。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致动表面布置成倾斜的使得从预装配位置至装配位置沿着第二壳体的移动方向对释放表面的覆盖增大。这使得可以通过释放表面容易地致动阻挡元件。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插头-插座式连接器具有杆臂,杆臂在轴承中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壳体上,杆臂在轴承的区域中具有至少部分环形的致动部。致动部上设置有切口,切口上设置接触表面。因此实现了具有牢固的阻挡功能的杆的简单构造。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致动表面形成在致动部上,该致动表面绕着轴承可旋转地设置用于作用在第二壳体的齿形表面上并将两个壳体牵引到一起。以这样的方式提供了耐用构造的杆机构。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释放表面形成在第二壳体的内侧上。这使得释放表面的实施例可以较简单,此外第二壳体覆盖且保护释放表面和阻挡元件免受损害。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致动部具有第二切口,在两个壳体的终止位置及杆的终止位置处阻挡元件至少通过阻挡部弹性地接合在第二切口内。此外,第二壳体具有切口,在终止位置处阻挡元件通过致动表面部分地接合在该切口内。因此,在插头-插座式连接器的两个壳体处于完全安装的状态中,阻挡元件没有载荷。这避免了材料的疲劳,尤其当壳体和阻挡元件由塑料材料制成时。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这些示出了:
图1为插头-插座式连接器的第一壳体的透视图;
图2为第一壳体的侧视图;
图3为穿过第一壳体的横截面图;
图4为第一壳体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5为杆臂和阻挡元件的部分截面详图;
图6为装配两个壳体时第一和第二壳体的部分截面视图;
图7为穿过处在预装配位置的第一和第二壳体的部分横截面图;
图8为穿过处在装配位置的第一和第二壳体的部分横截面图;
图9为穿过处在终止位置的第一和第二壳体的部分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插头-插座式连接器的第一壳体1的透视图,第一壳体1中布置有第一触头。具有两个杆臂6、52的U形镫部件形式的杆(lever)2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壳体1上。杆2在镫臂的端部区域中可旋转地安装在相反的侧壁3、4上。杆2在杆臂5的端部处具有环状的致动部6。该环状的致动部6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一壳体1的轴颈7上,轴颈7穿过环状的致动部6中的开口。环状的致动部6具有两个齿8、9,齿8、9从环状的致动部6的旋转轴51在径向方向上向外伸出。此外,舌形式的阻挡元件10形成在第一侧壁3上,从第一壳体1的下边缘11开始的阻挡元件10向上导向并大致上平行于第一侧壁3。阻挡元件10通过阻挡部12接合在致动部6中的切口13中。切口13形成在致动部6的内侧上并且面向第一侧壁3。除阻挡部12外,阻挡元件10还具有鼻部(nose)14,鼻部14布置在阻挡元件10的外侧上并且远离第一壳体1向外突出在阻挡元件10的外部。阻挡元件10通过接合在切口13中阻挡杆2从所示的预接合位置旋转至终止位置。
第二切口19沿逆时针方向形成在第一部分6的内侧上的切口13的上方。
在第一壳体1的上侧形成有凸台(land)15,杆2的横镫部件16靠着凸台15放置。凸台15防止杆2在逆时针方向上的旋转。阻挡元件10防止杆2在顺时针方向的旋转。
第一壳体1在下侧具有插入侧17,在装配插头-插座式连接器时,第二壳体的电触头经由插入侧17插入第一壳体1内。此外,第一壳体1在上侧具有保持舌18,保持舌18被设置用于在终止位置接合横镫部件16。
图2示出了第一壳体1的第一侧壁3的侧视图,其中杆2处于预接合位置。阻挡部12的接合和切口13在图2中以虚线表示。
从图2中能够清楚看出,致动部6为圆盘的形式,其中,第一齿8和第二齿9形成在致动部6的外侧上,并且第一切口13和第二切口19形成在面向第一侧壁3的后侧上。致动部6的基本形式为圆盘形式,且有第一切口13和第二切口19形成在内侧,这些在外侧被部分环形(partialring)盘57所覆盖。外侧上制有附加的切口58,借助于切口58,齿8、9得以成形。附加的切口58在内侧被部分环形盘59所覆盖。这样获得了环形盘形式的稳定的致动部6。
图3示出了穿过图2的第一壳体1的放大横截面图B-B,该横截面图是穿过阻挡元件10的阻挡部12和第一致动部6的切口13而得到的。所示的第一壳体1相对于中心线21镜像对称地形成,且第一阻挡元件10或第二阻挡元件20都分别设置在相反的侧壁3、4上;此外,杆也相对于中心线21镜像对称地形成,并且具有在第一杆臂5上的第一致动部6和相反地定位在第二杆臂52上的第二致动部22。第一和第二致动部22相同地形成。同样,第一阻挡元件10和第二阻挡元件20也相同地形成。在所示的横截面图中,触头孔32示出为在插入侧17上,在装配壳体时,第二壳体的第二电触头经由该触头孔32插入第一壳体1内。
第二致动部22在第二轴颈54上可旋转地安装到第二侧壁4上。在所示的杆2的位置,由于第一致动部6和第二致动部22的阻挡部12、55,不能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杆2。第一阻挡元件10和第二阻挡元件20各自在上端处具有一个阻挡表面23、24。此外,第一致动部6和第二致动部22各自在相应的切口13、56中具有接触表面25、26,其中接触表面25、26面向阻挡元件10、20的对应阻挡表面23、24。在顺时针方向致动杆2时,使得第一接触表面25和第二接触表面26分别靠在第一阻挡表面23和第二阻挡表面24上,因而防止了杆2的进一步转动。
第一阻挡元件10和第二阻挡元件20设计成在第一壳体1的下边缘11处横向地突出在相应的侧壁3、4的外部的可移动的突片(tab),并且布置成大致上垂直于插入侧17而平行于相应的侧壁3、4。在第一壳体1内,第一电触头(未示出)布置在相应的触头腔中。
图4在放大的部分透视图中示出了突出到第一致动部6中的切口13内的第一阻挡元件10。而且,图4中能够清楚地看出形成在致动部6的内侧上第二切口19。
图5示出了图4的放大的部分截面视图。图5中,为了更好地表示,致动部6的外侧经由切口部敞开示出。第一阻挡元件10在布置成大致平行于第一侧壁3的外侧上具有鼻部14,该鼻部14从下面开始具有第一倾斜表面29,第一倾斜表面29布置成从第一壳体1向外伸出并且并入突台(plateau)30。向着第一侧壁3倾斜的第二倾斜表面31沿第一阻挡元件10的端部的方向于顶部处邻接突台30。在阻挡元件10的上端区域中,阻挡元件10在鼻部14的上面和在鼻部14的下面具有相同的厚度。阻挡部12横向于鼻部14形成,阻挡部12上形成有凹口(recess)33。凹口33形成为在阻挡元件10的外侧上与第一阻挡表面23稍微间隔开,并且横向延伸到鼻部并在插入侧17的方向上向下越过第一倾斜表面29的水平。凹口33一直伸展(carry)到阻挡元件10的横向边缘34。
图6以部分剖开的图示示出了插头-插座式连接器50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5,其中第二电触头36布置成插针的形式。第一壳体1在装配位置被插入使得插入侧17进入第二壳体35的插入开口。通过这么做,第三侧壁37的向内偏置的壁凸台60通过上边缘61倚靠致动部6的第三接触表面62而放置。第二壳体35具有邻接第三侧壁37上的壁凸台60的第三切口38和第四切口40,第三切口38和第四切口40有齿形表面39、41。致动部6的第二齿9具有与第三切口38的齿形表面39接合的第二致动表面。在沿顺时针方向枢转杆2时,通过与齿形表面39接合的第二齿9的旋转,第二壳体35相对于第一壳体1被向上牵引。此外,第四切口40设置在第三侧壁37的内侧上并在第三切口38的下方。第四切口40具有附加的齿形表面41,进一步在顺时针方向上枢转杆2时,齿形表面41开始与第一齿8接合并致使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更深入地推压在一起。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37的局部部分(partialpiece)63在这个位置向内压第一阻挡元件10和第二阻挡元件20,使得第一阻挡元件10和第二阻挡元件20的第一阻挡表面23和第二阻挡表面24分别不再与第一致动部6和第二致动部22的第一接触表面25和第二接触表面26接触。因此,在所示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5的装配位置,杆2可以在顺时针方向上枢转。
图7示出了穿过处在预装配位置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5的部分区域、第二壳体35的第三侧壁37、第一侧壁3、阻挡元件10和第一致动部6的部分横截面图,其中两个壳体还没有插入到如图6中的深入地在一起的程度。图7示出了第一壳体1的触头插入件42和第一电触头43。第一阻挡元件10处于没有载荷(non-loaded)的开始位置,在该位置阻挡元件10阻挡杆2的枢转。第二壳体35的第三侧壁37在阻挡元件10的鼻部14的区域中具有从上横向边缘44开始的凹部(groove)45,相比下面的区域,第三侧壁37在凹部45中的厚度较小。凹部45经由布置在阻挡元件10的方向上的斜表面47回到第三侧壁37的正常厚度。在所示位置,阻挡元件10的突片14布置在凹部45中。
如果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偏离图7所示的预装配位置,从而更深入地插入彼此中至如图6和图8所示的装配位置,则因为鼻部14被推动离开凹部45并且鼻部14倚靠着第三侧壁37的内侧,所以第一阻挡元件10向着第一侧壁3被向内压。图8中示出了这个位置。由于阻挡元件10的向内弯曲,所以第一阻挡表面23向内移动离开切口13从而释放了第一致动部6的第一接触表面25。因而杆2现在可以在顺时针方向上枢转。这样,通过在顺时针方向上枢转杆2,杆2现在能够从预接合位置移动至终止位置,使得借助于第一齿8和第二齿9与第三切口38和第四切口40的接合,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5从装配位置装配入终止位置。通过这么做,第二电触头36插入到第一壳体1中并且开始与第一电触头43电接触,所示的该实施例中第一电触头43形成为母触头(femalecontact)。鼻部14在外侧上具有第二致动表面,该第二致动表面与第二壳体35的侧壁37的内侧的斜表面47相关联。斜表面47和第二壳体35的第三和第四侧壁37的邻接斜表面47的内侧表示用于致动第一阻挡元件10和第二阻挡元件20的释放表面。
图9示出了穿过处于终止位置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5的部分横截面图。在这个情形中,阻挡元件10的鼻部14枢转入第二壳体35的第三侧壁37中的第五切口48内。此外,阻挡部12布置在致动部6中的第二切口19中。这样阻挡元件10再次处于没有载荷的开始位置。
恰如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35关于中心线镜像对称地形成,并具有平行于并相反于第三侧壁放置的第四侧壁,第四侧壁镜像对称于第三侧壁地形成。因此,第四侧壁也具有有着齿形表面的对应切口和有着斜表面与另外的切口的对应凹部。第四侧壁类似地与第二致动部22和第二阻挡元件20协作。
根据所选择的实施例,可以不需要U形的杆2,而可以使用具有单个杆臂5和第一致动部6的简单的杆2。
再者,阻挡元件10还能够形成为对应的侧壁3、4的阻挡元件,以替代舌形式的阻挡元件10。此外,第一致动部5和/或第二致动部22可以为半圆盘形式或突出与凹入部形式的,以替代圆盘形式。此外,切口13和第二切口19还可以是贯穿第一致动部6或第二致动部22的形式。
在终止位置,第一阻挡元件10和第二阻挡元件20的阻挡部分分别布置在第一致动部6或第二致动部22的第二切口19中。
此外,杆2在终止位置可以接合在保持舌18上。
再者,根据所选择的实施例,可以不需要第一阻挡元件10和第二阻挡元件20上的凹口33。此外,还可以选择不同形式的凹口以代替鼻部14。再者,如果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从预装配位置插入到装配位置时,为了实现第一阻挡元件10和第二阻挡元件20的部分的偏转,在第二壳体35的第三或第四侧壁37的内侧上设置有对应的凹口,那么可以不需要第一阻挡元件10和第二阻挡元件20上的鼻部14。
根据所选择的实施例,还可以选择具有对应的第一和第二阻挡表面23、24的第一和第二阻挡元件10、20的其他形式,和形成具有第一和第二接触表面25、26的第一和第二致动部6、22的其它形式。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及杆2优选由塑料材料制成。第一和第二阻挡元件10、20的厚度形成为可以以较小的力通过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从预装配位置推到一起进入装配位置,而使第一和第二阻挡元件10、20向着第一和第二侧壁3、4弯曲,使得杆2从预接合位置到终止位置的自由枢转被释放。
根据所选择的实施例,可以不需要第二壳体35的第三和第四侧壁37上的第五切口48,以及第一或第二致动部6、22各自上的第二切口19。

Claims (10)

1.一种插头-插座式连接器(50),具有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5),所述第一壳体(1)具有第一电触头(43),所述第二壳体(35)具有第二电触头(36),所述第一壳体(1)具有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上的杆(2),所述第二壳体(35)具有齿形表面(39、41),所述杆(2)能够通过致动表面(8、9)接触在所述齿形表面(39、41)上,在将所述杆(2)从预接合位置枢转至终止位置时所述杆(2)通过所述致动表面(8、9)作用在所述齿形表面(39、41)上并牵引所述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35)到一起至所述第一电触头(43)和所述第二电触头(36)彼此接触的终止位置,所述杆(2)具有接触表面(25、26),所述第一壳体(1)在阻挡元件(10、20)上具有阻挡表面(23、24),在所述两个壳体(1、35)部分地插入至彼此中的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35)的预装配位置,所述阻挡表面(23、24)布置在所述杆的接触表面(25、26)从所述预接合位置向着所述杆(2)的终止位置移动的路径中,使得所述杆(2)至所述终止位置的枢转被阻挡,所述第二壳体(35)具有释放表面(47),在将所述两个壳体(1、35)从预装配位置推到一起至装配位置时,所述释放表面(47)移动所述阻挡元件(10、20)使所述阻挡表面(23、24)离开所述接触表面(25、26)的移动路径,致使所述杆(2)能够从所述预接合位置移动至所述终止位置,以便将所述两个壳体(1、35)装配至所述终止位置,所述第二壳体(35)至少在内侧具有第五切口(48),在所述两个壳体(1、35)的终止位置中所述阻挡元件(10、20)至少部分地突出至所述第五切口(48)内,
其中凹口(33)形成在所述阻挡元件(10、20)上,并且所述凹口(33)伸展到所述阻挡元件(10、20)的横向边缘(34)。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所述阻挡元件(10、20)设计为横向地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的壳体壁(3、4)上的挠性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所述阻挡元件(10、20)具有至少部分地相对于所述阻挡表面(23、24)成直角地布置的第二致动表面(14),所述第二致动表面(14)与所述释放表面(47)相关联以用于致动所述阻挡元件(10、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所述接触表面(25、26)形成在所述杆(2)中的切口(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3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所述第二致动表面(14、29)布置在所述释放表面(47)的移动方向上,并倾斜成从所述预装配位置至所述装配位置沿着所述第二壳体(35)的移动方向对所述释放表面(47)的覆盖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所述杆(2、5、6、52、22)在轴承(7、54)中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1)上,其中所述杆(2)在所述轴承(7、54)的区域中具有至少部分环形的致动部(6、22),切口(13、56)设置在所述致动部(6、22)上,所述接触表面(25、26)形成在所述切口(13、5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所述致动表面(8、9)形成在所述致动部上,所述致动表面绕着所述轴承(7、54)可旋转地设置,用于作用在所述第二壳体的齿形表面(39、41)上并且用于将所述两个壳体(1、35)牵引到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所述释放表面(47)形成在所述第二壳体(35)的内侧(37)上。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所述释放表面(47)形成为倾斜于所述两个壳体的插入方向布置的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所述致动部(6、22)上设置有第二切口(19),在所述两个壳体(1、35)的终止位置所述阻挡元件(10、20)的阻挡表面(23、24)至少部分地突出至所述第二切口内。
CN201080031549.7A 2009-07-13 2010-07-08 具有阻挡元件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 Active CN1024740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27660.2 2009-07-13
DE102009027660.2A DE102009027660B4 (de) 2009-07-13 2009-07-13 Steckverbinder mit einem Sperrelement und Gehäuse mit einem Sperrelement.
PCT/EP2010/059793 WO2011006821A1 (en) 2009-07-13 2010-07-08 Plug-and-socket connector with a blocking el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4047A CN102474047A (zh) 2012-05-23
CN102474047B true CN102474047B (zh) 2016-08-03

Family

ID=42697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1549.7A Active CN102474047B (zh) 2009-07-13 2010-07-08 具有阻挡元件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662906B2 (zh)
EP (1) EP2454785B1 (zh)
CN (1) CN102474047B (zh)
BR (1) BR112012000931B1 (zh)
DE (1) DE102009027660B4 (zh)
IN (1) IN2012DN00976A (zh)
RU (1) RU2551846C2 (zh)
WO (1) WO20110068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76568A1 (de) * 2011-05-27 2012-11-29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Steckverbinder
GB201118499D0 (en) * 2011-10-26 2011-12-07 Delphi Tech Inc Two-part electrical connector
DE102011056556B4 (de) * 2011-12-16 2016-01-21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Gehäuse für einen optischen oder elektrischen Steckverbinder zur Verwendung mit und ohne Hebel sowie Baukasten mit einem solchen Gehäuse
EP2863489A1 (en) * 2013-10-16 2015-04-2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integrated lever locking system
EP2904982B1 (de) 2014-02-10 2021-04-07 Erbe Elektromedizin GmbH Elektrochirurgisches Gerät mit einem Buchseneinsatz, Set mit einem Entnahmewerkzeug und Verfahren zum entnehmen eines Buchseneinsatzes
EP3007283B8 (en) * 2014-10-07 2019-02-27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mateable with a complementary mating connector
DE102015222124A1 (de) * 2015-11-10 2017-05-11 Robert Bosch Gmbh Stecksystem mit Sicherheitsfunktion
DE102018116566A1 (de) * 2018-07-09 2020-01-09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Kontakteinrichtung und Kontaktsystem
US10601177B1 (en) 2018-09-07 2020-03-24 Lear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lock with reverse stop
JP7144375B2 (ja) * 2019-07-31 2022-09-2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組立体
DE102019122598B4 (de) * 2019-08-22 2022-09-29 Lisa Dräxlmaier GmbH Steckersystem zum herstellen einer elektrischen steckverbindung
GB2601164A (en) * 2020-11-20 2022-05-25 Aptiv Tech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Lever Pre-Locking Member And Connector Release Mechanism At Pre-Mating
DE102020132994A1 (de) * 2020-12-10 2022-06-15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Elektrische Steckvorrichtung mit einem durch ein Gegengehäuse lösbaren Arretiermechanismus für ein Lagesicherungselement
EP4052968A1 (en) 2021-03-01 2022-09-07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High voltage power distributo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40532B1 (en) * 2001-12-13 2003-04-0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electrical contacts
CN101123337A (zh) * 2006-08-07 2008-02-13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杆连接器
GB2446716A (en) * 2007-02-19 2008-08-20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Connector with lockable lev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58176B1 (en) * 2002-03-07 2003-05-06 Tyco Electronics Corp. Mate assist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electrical contacts
US6767231B1 (en) * 2003-09-25 2004-07-2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lexible blocking feature
DE102004017275A1 (de) * 2004-04-07 2005-10-27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Abgedichtete Steckverbindung durch eine Trennwand und Montageverfahren
JP4247920B2 (ja) * 2006-10-19 2009-04-0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レバーコネクタ
EP2274800B1 (en) * 2008-05-06 2018-03-14 Molex, LLC Lever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197270B2 (en) * 2009-06-23 2012-06-1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versible wire dres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40532B1 (en) * 2001-12-13 2003-04-01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connecting electrical contacts
CN101123337A (zh) * 2006-08-07 2008-02-13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杆连接器
GB2446716A (en) * 2007-02-19 2008-08-20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Connector with lockable le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IN2012DN00976A (zh) 2015-04-10
US20120115342A1 (en) 2012-05-10
BR112012000931B1 (pt) 2019-11-19
DE102009027660B4 (de) 2015-02-05
BR112012000931A8 (pt) 2017-09-19
RU2012104897A (ru) 2013-08-20
EP2454785A1 (en) 2012-05-23
DE102009027660A1 (de) 2011-01-20
RU2551846C2 (ru) 2015-05-27
CN102474047A (zh) 2012-05-23
EP2454785B1 (en) 2016-06-01
BR112012000931A2 (pt) 2016-03-01
US8662906B2 (en) 2014-03-04
WO2011006821A1 (en) 2011-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4047B (zh) 具有阻挡元件的插头-插座式连接器
CN100511860C (zh) 杠杆式连接器
JP5029872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7922503B1 (en) Lever-type connector
JP3976134B2 (ja) 半嵌合防止コネクタ
JP4678333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JP5407959B2 (ja) コネクタ
JP4285376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CN104916945B (zh) 连接器
US7281933B1 (en) Lever fitting type connector
US9153894B2 (en)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with dual primary lock reinforcement and independent secondary lock
EP1835573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JP3887693B2 (ja)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US2007016128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CPA) member
CN102332648B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JP2006253074A (ja) コネクタ
CN104348031B (zh) 连接器
US20060270258A1 (en) Connector fitting structure
CN104067457B (zh) 杠杆式连接器
US9496646B2 (en) Posture holding lever type connector
US20150004829A1 (en) Lever-Type Connector
CN101465499B (zh) 杠杆型连接器
US20120034812A1 (en) Lever type connector
JP4556134B2 (ja) コネクタ
CN105684231B (zh) 杆式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German Bensheim

Applicant after: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Address before: German Bensheim

Applicant before: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