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7476A - 单反式电子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单反式电子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7476A
CN101247476A CNA2007101941430A CN200710194143A CN101247476A CN 101247476 A CN101247476 A CN 101247476A CN A2007101941430 A CNA2007101941430 A CN A2007101941430A CN 200710194143 A CN200710194143 A CN 200710194143A CN 101247476 A CN101247476 A CN 101247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kup device
image pickup
view mode
imaging apparatus
electronic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941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7476B (zh
Inventor
伊藤顺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Imag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Imaging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Imag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47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74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474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74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02Viewfi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1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ased on recognised obj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2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the phase dif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3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contrast or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image signals, e.g. hill climbing method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摄像装置,其可以选择第一观察方式和第二观察方式,所述第一观察方式使用光学取景器观察被摄体像,所述第二观察方式取得被摄体像作为来自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且在监视器上显示并观察该图像数据。在该电子摄像装置中,可以在所述第一观察方式下继承在所述第二观察方式下根据来自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而识别出的被摄体信息(例如人物位置),在第一观察方式下也能够基于所述被摄体信息进行摄影条件的设定。

Description

单反式电子摄像装置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基于2007年2月15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第2007-034919号并要求其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反式电子摄像装置,其可以选择能够通过光学取景器对被摄体像进行光学观察的第一观察方式、和能够通过监视器对由摄像元件拍摄的被摄体像进行电方式观察的第二观察方式。
背景技术
已经知道有根据通过摄像元件得到的图像数据检测人物的面部位置的技术。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3-107335号公报中公开的摄像装置根据从CCD等摄像元件得到的图像数据检测作为被摄体的人物的面部位置,选择该位置作为测距区域进行自动调焦动作(AF动作)。
在日本特开2003-107555号公报中公开的摄像装置根据从CCD等摄像元件得到的图像数据检测作为被摄体的人物的面部位置,选择该位置作为测光区域,进行确定曝光条件的自动曝光调节动作(AE动作)。
在日本特开2001-309225号公报中公开的摄像装置根据从CCD等摄像元件得到的图像数据检测面部的属性数据(位置、朝向、比例(scale)、姿势等),将图像数据和属性数据一起记录在记录介质中,使得属性数据可以使用。
另一方面,关于电子摄像装置中的被摄体的观察方式,已经知道使用光学取景器、或者在监视器上显示通过摄像元件得到的图像的方式。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0-333064号公报中公开的单反式电子照相机(DSLR: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具有以下两个观察方式,即,可以利用光学取景器观察被摄体的第一观察方式、和可以通过显示监视器观察从摄像元件得到的图像数据的第二观察方式。
所述日本特开2000-333064号公报中公开的第二观察方式一般被称为实时取景显示(Live View Display)或浏览画面显示(Through ImageDisplay)。实时取景显示是除DSLR以外的数字照相机即紧凑型照相机几乎标准配置的功能。在DSLR中,虽然实时取景显示不是标准功能,但认为今后可能与紧凑型照相机同样地成为标准功能。
并且,像所述日本特开2003-10733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107555号公报等中公开的那样,在实时取景显示中使用图像识别算法检测人物的特征点(面部),根据该检测结果进行AF动作、AE动作等的控制的紧凑型照相机已经在市场上销售。通过安装这种功能,即使是不熟悉照相机操作的用户,也能够拍摄聚焦于人物并且曝光合适的照片。
可是,像所述日本特开2000-333064号公报等中公开的那样,如果能够在DSLR中进行实时取景显示,则期望与紧凑型照相机相同,在实时取景显示中利用图像识别算法检测出入物并进行AF动作和AE动作的控制。
但是,在实时取景显示过程中,由于连续驱动摄像元件,所以容易导致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摄像元件的温度上升导致被称为暗噪声(darknoise)或固定模式噪声(fixed pattern noise)的噪声增加,而成为获得高画质图像数据时的障碍。为了避免这种障碍,在认为图像数据劣化的情况下,禁止实时取景显示即可。但是,如果单纯地禁止实时取景显示动作,则导致在实时取景显示过程中执行的图像识别动作(例如人物的面部检测)全部无法利用,明显有损照相机的便利性。
并且,既然在DSLR中安装了两个观察方式,就期望照相机用户能够选择在利用光学取景器的观察方式和基于实时取景显示的观察方式的任一方式下进行摄影动作。一般,在一边观看着实时取景显示一边进行摄影动作时,由于照相机用户将照相机保持得离开面部,所以照相机的保持容易变得不稳定。另一方面,在一边窥视着光学取景器一边进行摄影动作时,照相机的保持稳定。因此,照相机用户会考虑所使用的摄影镜头的焦距和有无利用三角架等,来选择利用光学取景器的观察方式和基于实时取景显示的观察方式中的任一方式。
因此,期望能够通过操作预定的开关来选择切换观察方式。根据照相机用户不同,有时期望在将观察方式从实时取景显示切换为利用光学取景器时,不会使在实时取景显示中通过图像识别动作得到的信息无法利用。在相反情况下也同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反式电子摄像装置,其在能够选择第一观察方式和第二观察方式的环境中,在观察方式被选择切换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利用在此前的观察方式下取得的有关被摄体的信息,而不会使该信息变得无法利用,其中,所述第一观察方式通过光学取景器观察摄影镜头形成的被摄体像,所述第二观察方式取得摄影镜头形成的被摄体像作为来自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通过监视器观察所取得的该图像数据。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反式电子摄像装置,在从第二观察方式选择切换为第一观察方式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利用在此前的第二观察方式下取得的有关被摄体的信息,并且可以防止因持续第二观察方式造成的摄像元件的噪声增加,防止由摄像元件拍摄的图像数据的劣化。
在本发明的电子摄像装置中,可以在所述第一观察方式下继承在所述第二观察方式下根据来自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而识别出的被摄体信息(例如人物位置),在第一观察方式下也能够进行基于所述被摄体信息的摄影条件的设定。
本发明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一个构成示例可以表述如下。一种单反式电子摄像装置,其可以选择第一观察方式和第二观察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述第一观察方式使用光学取景器观察被摄体像,所述第二观察方式取得被摄体像作为来自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且在监视器上显示并观察该图像数据,所述电子摄像装置包括:第一摄影条件设定部,其在以所述第一观察方式观察时设定摄影条件;识别部,其在以所述第二观察方式观察时,根据来自所述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来检测人物位置并识别人物;第二摄影条件设定部,其在以所述第二观察方式观察时,根据所述图像数据设定摄影条件,以使所述识别部识别出的人物被恰当地进行拍摄;以及控制部,其在观察方式被从所述第二观察方式切换为所述第一观察方式时,继承与所述识别部识别出的人物相关的信息,控制所述第一摄影条件设定部进行的摄影条件的设定,以使该人物被恰当地进行拍摄。
本发明也可以理解为电子摄像装置的摄像方法的发明。
本发明发挥以下效果,在观察方式被选择切换的情况下,通过在当前观察方式的摄影条件的设定中体现在此前的观察方式下取得的有关被摄体的信息,可以有效利用该被摄体信息,可以提高具有两个观察方式的电子摄像装置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说明、所附权利要求以及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的这些和其他特征、方面及优点。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电子照相机的简要结构示例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AF传感器的结构示例的简要立体图。
图3是表示AF传感器检测散焦量的区域的图。
图4是表示测光传感器的结构示例的简要立体图。
图5是表示光电二极管阵列的测光区域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操作取景器模式选择开关(SW)时的动作控制示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选择电子取景器(EVF)模式时的摄影动作控制示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选择电子取景器(EVF)模式时承接图7的摄影动作控制示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选择光学取景器(OPT)模式时的摄影动作控制示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选择光学取景器(OPT)模式时承接图9的摄影动作控制示例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算法继承处理示例的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12是示意表示伴随取景器模式的变化的构图变化情况的说明图。
图13A是表示在选择电子取景器(EVF)模式时取得的图像数据示例的说明图。
图13B是表示焦点检测区域的选择示例的说明图。
图13C是表示测光区域的选择示例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电子照相机的简要结构示例的方框图。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电子照相机(以下简称为“单反式照相机”(SLRCamera))构成为可以选择第一观察方式(OPT)和第二观察方式(EVF),其中,所述第一观察方式通过光学取景器观察由摄影镜头形成的被摄体像,所述第二观察方式取得摄影镜头形成的被摄体像作为来自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通过监视器观察取得的该图像数据。
所述单反式照相机具有主体系统100、相对该主体系统100可以自由装卸更换的更换镜头系统10。
首先,说明主体系统100侧的结构概况和作用。主体系统100具有掌管单反式照相机的总体控制的系统控制器50。该系统控制器50具有CPU 51和多个电路块。所述多个电路块例如由图像处理电路52、压缩解压缩电路53、图像识别电路54、外部存储器IF电路55、通用I/O电路56、中断控制电路57、定时计数器58、A/D转换器59等构成。CPU 51和各个电路块52~59通过控制线和总线相连接。
图像处理电路52对由CCD等摄像元件20拍摄并从摄像元件接口电路72取入的图像数据,实施γ校正、颜色变换、像素变换、白平衡处理等预定的处理。压缩解压缩电路53进行对由图像处理电路52进行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的压缩处理、和对从存储卡70读出的压缩图像数据的解压缩处理。图像识别电路54在使用预定的图像识别算法从由摄像元件20拍摄到的图像数据中检测作为被摄体的人物的面部特征点时,执行必要的图像处理,实现识别部的功能。
外部存储器IF电路55发挥存储卡70、SDRAM 71、FlashRom(闪存)68与系统控制器50内部的数据总线之间的桥梁作用。在此,在FlashRom 68中记录有用于控制总体动作的控制程序、温度日志数据、控制参数等。系统控制器50通过使CPU51读出并执行存储在FlashRom 68中的控制程序,来控制照相机的动作。SDRAM 71用于临时存储通过摄像元件接口电路72得到的图像数据,并被用作系统控制器50的工作区域。存储卡70是半导体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小型HDD等可以装卸的记录介质。
并且,通用I/O电路56被用作与系统控制器50连接的操作SW(开关)67的读入端子、控制周边电路的控制信号的输出端子。中断控制电路57生成基于操作SW 67的中断信号、基于定时计数器58的中断信号等。定时计数器58对时钟进行计数并产生系统控制所需的定时信号。A/D转换器59对单反式照相机具有的测光传感器31、温度传感器81等各种传感器的检测输出进行A/D转换。
并且,时钟电路(实时时钟)69生成年月日时分秒的时间数据,输出给系统控制器50。摄像元件20由CCD、CMOS图像传感器等构成,把通过摄影镜头1成像的被摄体像光电转换为模拟电信号。摄像元件接口电路72生成用于驱动摄像元件20的定时脉冲,读出通过摄像元件20进行光电转换后的模拟电信号,并进行A/D转换,然后作为图像数据传送给系统控制器50。
温度传感器81设置在摄像元件20的附近,检测摄像元件20的温度,并与温度测定电路82一起构成温度检测部。关于温度传感器81,可以使用电阻值根据温度而变化的元件和半导体温度传感器。为了更加准确地测定温度,也可以在构成摄像元件20的电路内部形成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在摄像元件20中,由于暗电流而产生噪声。已经知道在温度上升7~10℃时,暗电流变为约2倍。因此,通过测定摄像元件20的温度,可以检测摄像元件的噪声电平(或者预测噪声电平)。即,利用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测定电路来构成噪声电平检测部(噪声电平预测部)。
振动检测传感器(陀螺仪)83检测产生于单反式照相机中的振动。所述振动检测传感器83也被用作构图变化量检测部。使用该振动检测传感器83的输出,执行两种模糊校正动作。
第1模糊校正动作在实时取景显示时进行。CPU 51根据振动检测传感器83的输出,变更以预定的帧频取得的图像数据上的读出位置,把变更读出位置后的图像数据输出给液晶监视器64,由此可以在液晶监视器64上显示没有模糊的图像。即,第1模糊校正动作是利用了振动检测传感器83的电子模糊校正动作(第1模糊校正部)。
第2模糊校正动作在摄影动作时(即取得静态图像数据时)进行。根据振动检测传感器83的输出,驱动摄像元件变位机构22,使摄像元件20在与摄影镜头1的光轴垂直的平面上变位。通过该校正动作,来校正产生于静态图像中的模糊。从致动器驱动电路23提供针对摄像元件变位机构22中的致动器的驱动电力。并且,作为其他方法,也可以根据振动检测传感器83的输出,使摄影镜头的一部分变位而进行模糊校正。即,第二模糊校正动作是利用了振动检测传感器83的光学模糊校正动作(第二模糊校正部)。
快门19设置在摄像元件20的曝光面侧的前表面,通过快门驱动机构21而开闭,由此对摄像元件20进行遮光/曝光控制。针对快门驱动机构21中的致动器的驱动电力,也从致动器驱动电路23提供。
快速返回反射镜(以下,简称为QR反射镜)11设置在摄像元件20的曝光面侧的前表面,是可以在下降位置和上升位置之间自由移动的光路切换部件。QR反射镜11的下降位置位于摄影镜头1的光路中,是向聚焦面(focus mat)13(五棱镜14)侧引导摄影镜头1形成的被摄体像的位置。上升位置是避开摄影镜头1的光路的位置,以便向摄像元件20侧引导摄影镜头1形成的被摄体像。由反射镜驱动机构18对QR反射镜11进行变位驱动。对反射镜驱动机构18中的致动器的驱动电力,也从致动器驱动电路23提供。在此,在QR反射镜11位于下降位置时,聚焦面13上的被摄体像可以通过由五棱镜14和目镜15构成的光学取景器进行观察。
测光电路32将通过光学取景器(五棱镜14)测定被摄体像的明亮度的测光传感器31的输出放大,向系统控制器50输出与亮度对应的电信号。CPU 51根据测光电路32的输出来确定摄影条件中的曝光条件。在此,在实时取景动作过程中,QR反射镜11位于上升位置,所以不能使用测光电路32。因此,在实时取景动作过程中,CPU 51根据从摄像元件20得到的图像数据输出,来检测被摄体亮度,确定静态图像的摄影条件中的曝光条件。
并且,QR反射镜11在中央部具有半透射区域,在位于下降位置时,透射过中央的半透射区域的摄影镜头1的光束的一部分在副反射镜12处被反射,并被引导到AF(Auto Focus,自动对焦)传感器16。关于该AF传感器16,可以使用公知的相位差方式的AF传感器。AF传感器16由焦点检测电路17控制。CPU 51根据焦点检测电路17的输出,来检测摄影镜头1所形成的被摄体像的位置与摄像元件20的感光面之间的偏移量即散焦量(defocus amount)。该散焦量被发送给设于更换镜头系统10侧的镜头控制微计算机8,摄影镜头1被驱动(第1焦点调节部)。
另一方面,根据从摄像元件20得到的图像数据来检测图像数据的清晰度(sharpness)(对比度),由此可以使摄影镜头1形成的被摄体像在摄像元件20的感光面上以聚焦状态成像。通过图像处理电路52检测清晰度,根据该清晰度驱动摄影镜头1,使摄影镜头1位于清晰度最大的位置,从而形成聚焦状态(第二焦点调节部)。在实时取景动作过程中,通过这种所谓的对比度方式的AF动作来进行焦点调节。
即,在第一观察方式(OPT)中,第1焦点调节部(相位差方式的焦点调节动作)动作,在第二观察方式(EVF)中,第二焦点调节部(对比度方式的焦点调节动作)动作。
电力电路61把电池62的电压转换为必要的驱动电压,并提供给系统控制器50及其周边电路。根据CPU 51的指令进行电力的分配控制。液晶监视器驱动电路63驱动液晶监视器64。液晶监视器64根据来自液晶监视器驱动电路63的驱动信号,显示实时取景动作时的图像数据或显示各种菜单等。背照灯驱动电路66驱动背照灯65亮灯,其中该背照灯是设于液晶监视器64背面的LED等。
并且,操作SW 67是用于操作单反式照相机的开关,包括释放SW、模式设定SW、取景器模式选择SW、电源SW等。
固定检测传感器99是用于检测照相机主体被固定在哪种固定装置(例如三角架,例如显微镜等光学设备)上的传感器。例如,在照相机的底面配置光反射器。并且,利用该光反射器来检测照相机被固定在三角架上的情况。另外,也可以配置在将三角架安装在照相机底面上时接通的开关,并用作传感器。
下面,说明更换镜头系统10侧的概要结构和作用。更换镜头系统10由镜头控制微计算机8控制。更换镜头系统10被安装在主体系统100上后,镜头控制微计算机8与系统控制器50通过通信线相连接。并且,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50的指令,镜头控制微计算机8进行预定的动作。
变倍镜头驱动机构6是改变摄影镜头1的焦距的机构,可以使变倍镜头2变位移动。在变倍镜头驱动机构6中设有致动器,其根据来自致动器驱动电路7的供给电力而被驱动。镜头控制微计算机8可以通过致动器驱动电路7变更焦距。并且,限制摄影镜头1的光束的光圈4由光圈驱动机构5驱动。在光圈驱动机构5中设有致动器,其通过来自致动器驱动电路7的供给电力而被驱动。镜头控制微计算机8可以通过致动器驱动电路7将光圈设定为预定值。聚焦镜头驱动机构3是使摄影镜头1变位的机构。在聚焦镜头驱动机构3中设有致动器,其根据来自致动器驱动电路7的供给电力而被驱动。镜头控制微计算机8可以通过致动器驱动电路7使摄影镜头1变位。根据从系统控制器50传送来的散焦量,镜头控制微计算机8控制摄影镜头1的位置。
图2表示相位差方式的AF传感器16的结构示例。摄影镜头1的光束在QR反射镜器11和副反射镜12处被反射,并在AF传感器16附近的一次成像面161上形成被摄体像。该被摄体像经由聚光镜头162、反射镜163而被引导到分离镜头164上。分离镜头164由镜头164a1、164a2和镜头164b1、164b2这两对镜头构成,各个镜头形成的像形成于光电转换元件165上对应的传感器组165a1、165a2、165b1、165b2上。在此,对在水平方向上成对的传感器组165a1、165a2的输出和在垂直方向上成对的传感器组165b1、165b2的输出,进行求出像的相位差的运算,由此可以求出散焦量。
图3是表示AF传感器16检测散焦量的区域的图。在摄影范围内的FA1~FA11所示的11处标记,表示检测散焦量的位置。由焦点检测电路17进行有关光电转换元件165的积分动作、其输出的放大、其输出的A/D转换、散焦量的计算等的控制。
图4和图5表示测光传感器31的结构示例。在目镜15附近的五棱镜14的后级配置的测光传感器31,具有检测镜头311和光电二极管阵列312。在聚焦面13上形成的被摄体像经由五棱镜14和检测镜头311而成像于二维配置的光电二极管阵列312上。例如,由7×7个部分形成的光电二极管阵列312如图5所示,分别对应于摄影区域的预定的测光区域EA1~EA49。光电二极管阵列312的输出在测光电路32中被放大,并被实施A/D转换。
在此,作为摄影时的取景器模式(观察模式),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可以自动/手动选择为第一观察方式的光学取景器(OPT)模式和为第二观察方式的电子取景器(EVF)模式,所述光学取景器模式通过光学取景器观察摄影镜头1形成的被摄体像,所述电子取景器模式取得摄影镜头1所形成的被摄体像作为来自摄像元件20的图像数据,并通过液晶监视器64来观察取得的该图像数据。以下,参照图6~图11所示的流程图,说明对应于取景器模式的动作控制示例。
图6是表示作为由系统控制器50中的CPU 51执行的动作控制示例的一例,操作了操作SW 67中的取景器模式选择SW时的动作控制示例的流程图。用户通过操作取景器模式选择SW,可以任意选择光学取景器模式和电子取景器模式。在利用焦距较长的镜头进行拍摄时,照相机容易振动。因此,期望可靠地保持照相机以利用光学取景器观察被摄体。在观看着光学取景器进行拍摄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利用电子取景器来观察被摄体。
在操作了取景器模式选择SW时,首先,判定当前的取景器模式是光学取景器(OPT)模式还是电子取景器(EVF)模式(步骤S100)。
如果当前的取景器模式是光学取景器(OPT)模式,则设定电子取景器(EVF)模式,取消光学取景器(OPT)模式(步骤S101)。然后,从下降位置向上升位置驱动QR反射镜11(步骤S102),将快门19设定为打开状态(步骤S103)。由此,摄影镜头1形成的被摄体像可以成像于摄像元件20上,按照电子取景器(EVF)模式,在液晶监视器64上显示摄像元件20取得的图像数据,由此开始实时取景动作(步骤S104)。
与实时取景动作的开始并行,开始图像识别动作(面部位置检测动作)(步骤S105)。即,CPU 51在实时取景动作过程中,控制图像识别电路54使其实时地执行公知的图像识别算法。通过该处理,检测被摄体的特征点、例如表示面部特征的轮廓、眼睛、嘴、鼻子等,取得被摄体的位置信息和被摄体的大小信息。
该图像识别动作可以在摄影区域的所有位置执行。另一方面,AF传感器不能按照图3所示在整个摄影区域进行焦点检测动作。但是,优选进行图像识别动作的区域与AF传感器的检测区域大致吻合。这是因为在取景器模式被从EVF模式变更为OPT模式时,想要把通过图像识别动作检测出的被摄体的位置信息用作来自AF传感器的检测位置。
并且,与实时取景动作的开始并行,开始利用温度传感器81的摄像元件20的温度测定动作,以便间接地检测摄像元件20的噪声电平(预测噪声电平)。在实时取景动作过程中,以预定周期持续温度测定动作(步骤S106)。例如,利用定时计数器58以预定的间隔产生中断信号。与该中断信号同步,利用温度传感器81测定摄像元件20的温度,例如作为温度日志数据存储在Flash Rom 68中。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0中,在当前的取景器模式是电子取景器(EVF)模式时,根据振动检测传感器(陀螺仪)83的输出,开始测定构图变化(测定振动角度)(步骤S109)。即,以当前的单反式照相机的位置为基准,开始振动检测传感器(陀螺仪)83的输出的积分,以便测定伴随取景器模式选择SW操作的构图变化。振动检测传感器(陀螺仪)83的输出与角速度成正比,所以通过进行预定时间的积分,而求出单反式照相机的光轴在预定时间中振动的角度。由此,可以检测在预定时间中产生的构图的变化量。有关该构图的变化量的信息将在后述的算法继承时使用。
然后,设定光学取景器(OPT)模式,取消电子取景器(EVF)模式(步骤S110)。接着,从上升位置向下降位置驱动QR反射镜(步骤S111),将快门19设定为关闭状态(步骤S112)。由此,摄影镜头1形成的被摄体像可以成像于聚焦面13侧,可以按照光学取景器(OPT)模式通过光学取景器观察被摄体像。于是,进行实时取景动作的停止处理(步骤S113),并且也使图像识别动作停止(步骤S114)。
在此,在从电子取景器(EVF)模式选择切换为光学取景器(OPT)模式时,把通过此前的电子取景器(EVF)模式下的图像识别动作取得的图像识别信息(被摄体信息)存储在SDRAM 71、Flash Rom 68、或系统控制器内的RAM中的任一方中(步骤S115)。此时,作为通过图像识别动作取得的被摄体信息,记录有被摄体的位置、被摄体的方向、被摄体的大小等信息。并且,也一并存储有属性信息。属性信息例如指切换取景器模式的时间(日期时间)、摄影镜头1的信息(单焦点镜头(fixedfocus lens)、变焦镜头、近距镜头、镜头的焦距、镜头的明亮度)、动作模式信息(摄影模式、连续摄影模式、模糊校正模式)等。这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被记录为属性信息。这些属性信息如后面所述,在光学取景器(OPT)模式下的焦点检测动作、曝光条件设定动作中被用来判定是否适合继承被摄体信息,另外也被用来校正被摄体的信息。然后,使温度传感器81对摄像元件20的温度测定动作也停止(步骤S116)。
下面,图7和图8是作为通过系统控制器50中的CPU 51执行的动作控制示例之一、示出选择电子取景器(EVF)模式时的摄影动作控制示例的流程图。首先,判定操作SW 67中未图示的第1释放SW是否被接通(步骤S200)。如果没有被接通(步骤S200:“否”),则判定由温度传感器81所检测的摄像元件20的温度数据是否超过预先设定的判定值(步骤S210)。如果温度数据没有超过判定值(步骤S210:“否”),则进行待机直到第1释放SW被接通。
另一方面,在第1释放SW被接通时(步骤S200:“是”),把在图像识别处理中提取出的面部位置(被摄体的位置)设定为焦点检测区域(步骤S211)。然后,判定由温度传感器81所检测的摄像元件20的温度数据是否超过了预先设定的判定值(步骤S212)。如果温度数据没有超过判定值(步骤S212:“否”),则根据所设定的焦点检测区域的图像数据计算对比度值(步骤S213)。判定计算出的对比度值是否是最大值(步骤S214),如果不是最大值(步骤S214:“否”),则驱动摄影镜头1直到被摄体位置处于聚焦状态且对比度值成为最大值(步骤S215)。
这些步骤S213~S215的处理作为对比度方式的焦点调整动作而执行。另外,在聚焦状态下从图像数据中取得亮度数据,设定摄影条件(光圈、快门速度、颜色校正、γ校正等),使面部位置(被摄体的位置)成为适当的曝光条件,从而可以摄影(步骤S216)。这些步骤S213~S216的处理作为第二摄影条件设定部的功能而执行。
接着,待机直到第2释放SW被接通(步骤S217)。在第2释放SW被接通后(步骤S217:“是”),使实时取景动作停止(步骤S218),并且使用振动检测传感器(陀螺仪)83的输出,开始模糊校正动作(步骤S219)。然后,按照所确定的曝光条件使摄像元件20曝光,并取得图像数据(步骤S220)。在取得图像数据后,使模糊校正动作停止(步骤S221),并且通过图像处理电路52对所取得的图像数据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然后生成图像文件并存储在存储卡70中(步骤S222)。然后,进行实时取景动作的开始处理,恢复为实时取景动作(步骤S223)。
另一方面,在选择电子取景器(EVF)模式时,在步骤S210或步骤S212的判定处理中判定为摄像元件20的温度数据超过判定值时(步骤S210:“是”或者步骤S212:“是”),执行从电子取景器(EVF)模式强制性地选择切换为光学取景器(OPT)模式的处理。步骤S230~S237中所示的该处理与步骤S109~S116的情况下的处理相同。
即,根据摄像元件的温度数据,摄像装置自动将电子取景器模式切换为光学取景器模式。通过该动作,可以防止所拍摄的图像数据的噪声增加及画质劣化。也可以防止摄像元件在超过摄像元件的动作温度极限的状态下动作。
首先,根据振动检测传感器(陀螺仪)83的输出,开始测定构图变化(测定振动角度)(步骤S230)。并且,强制性地设定为光学取景器(OPT)模式,取消电子取景器(EVF)模式(步骤S231)。接着,从上升位置向下降位置驱动QR反射镜11(步骤S232),将快门19设定为关闭状态(步骤S233)。由此,摄影镜头1形成的被摄体像可以成像于聚焦面13侧,可以按照光学取景器(OPT)模式通过光学取景器来观察被摄体像。因此,进行实时取景动作的停止处理(步骤S234),并且使图像识别动作也停止(步骤S235)。
在此,在从电子取景器(EVF)模式强制性地选择切换为光学取景器(OPT)模式时,把通过此前的电子取景器(EVF)模式下的图像识别动作而取得的图像识别信息(被摄体信息)存储在SDRAM 71、Flash Rom68、或系统控制器内的任一方中(步骤S236)。此时,属性信息也与通过图像识别动作所取得的被摄体信息一并存储。并且,使温度传感器81对摄像元件20的温度测定动作也停止(步骤S237)。
另外,在从电子取景器(EVF)模式强制性地选择切换为光学取景器(OPT)模式时,由于不依赖于照相机用户的意志,所以需要在液晶监视器64上进行模式变更的警告显示。该警告显示不希望在模式变更时立刻进行,而希望根据由温度传感器81所检测的摄像元件20的温度上升程度,来预测模式变更的必要性,并且事前开始警告显示。例如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在进行模式变更动作的10秒前开始警告显示,进行警告显示并且以倒计时方式显示距实际开始模式变更为止的时间。
此外,图9和图10是表示作为通过系统控制器50中的CPU 51执行的动作控制示例之一的、选择光学取景器(OPT)模式时的摄影动作控制示例的流程图。首先,判定操作SW 67中的第1释放SW(未图示)是否被接通(步骤S300)。如果没有被接通(步骤S300:“否”),则待机直到第1释放SW被接通。
在第1释放SW被接通时,进行用于判定在此前的电子取景器(EVF)模式下所取得的有关被摄体的信息的继承是否合适的算法继承(承接)处理(步骤S301)。关于该算法继承处理,参照图11所示的子程序进行说明。
首先,读出在步骤S115和步骤S236中所存储的图像识别信息(包括属性信息)(步骤S400),判定该图像识别信息是否具有可靠性(步骤S401)。即,根据与图像识别信息一起存储的属性信息,来判定所存储的图像识别信息(被摄体的信息)是否可以在当前的光学取景器(OPT)模式下使用。例如,在作为属性信息所存储的时刻与当前时刻是具有预定值以上的偏差的时刻时,判定为该图像识别信息不能使用,不应该继承。并且,在作为属性信息所存储的动作模式与当前的动作模式不同时,判定为该图像识别信息不能使用,不应该继承。另外,在作为属性信息所存储的摄影镜头1的类型与当前安装的摄影镜头1的类型不同时,判定为该图像识别信息不能使用,不应该继承。步骤S401的处理作为继承合适与否判定部的功能由CPU 51执行。
在电子取景器(EVF)模式下从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中识别出的图像识别信息(人物位置、人物的大小)的可靠性较高。但是,该信息未必能够在光学取景器(OPT)模式下使用。在取景器模式的切换后,并不立即进行摄影动作。当在取景器模式的切换后,照相机的使用环境、照相机的使用条件变化时,图像识别信息不能使用。即,通过使用与图像识别信息一起存储的属性信息,可以防止错误使用图像识别信息。
在判定为图像识别信息没有可靠性时(步骤S401:“否”),清除可以继承标志(步骤S411),视为该图像识别信息不能使用,不应该继承。
另一方面,在根据属性信息判定为图像识别信息具有可靠性时(步骤S401:“是”),根据固定检测传感器的输出来判断照相机主体是否被固定(步骤S4010)。在检测到照相机主体被安装在固定装置上时,不存在伴随取景器模式的变更而带来的构图变化。因此,在判断为被安装在固定装置上时(步骤S4010:“是”),不执行对构图变化进行校正的动作(步骤S402、S403、S404)。在判断为没有安装在固定装置上时(步骤S4010:“否”),根据振动检测传感器(陀螺仪)83的输出的积分值,计算构图的变化量(照相机振动角度θ)(步骤S402),判定是否可以进行图像识别信息(位置)的校正(步骤S403)。该处理是由于取景器模式不同用户对照相机的保持状态也不同而执行的。即,在电子取景器(EVF)模式下,观看着液晶监视器64进行拍摄,因此用户将照相机保持得远离面部,与此相对,在光学取景器(OPT)模式下,窥视着光学取景器进行拍摄,因此用户必然将照相机保持得接近面部。因此,由于伴随取景器模式的变化而产生的照相机保持状态的变化,照相机产生振动,构图也产生变化。构图变化导致产生以摄影区域为基准的被摄体位置的变化。
例如,图12是示意性表示伴随取景器模式的变化的构图变化状态的说明图。在图中,实线表示将要从电子取景器(EVF)模式变化为光学取景器(OPT)模式之前的摄影区域,虚线表示用户在光学取景器(OPT)模式下开始观察时的摄影区域。在此,单反式照相机的振动量θ(构图的变化量)可以通过对振动检测传感器(陀螺仪)83的输出进行积分来检测。在振动量θ超过预定值时,通过图像识别检测到的之前的被摄体位置偏离到摄影区域之外,通过图像识别得到的被摄体的位置信息不能使用。因此,在步骤S402、S403的处理中,计算伴随取景器模式切换而带来的构图的变化量(振动角度θ),在该振动角度θ超过预定值时,判定为不能进行图像识别信息的位置校正,不应该继承(步骤S403:“否”),清除可以继承标志(步骤S411)。
另一方面,在振动角度θ为预定值以下,可以进行图像识别信息的校正时(步骤S403:“是”),根据振动角度θ来校正面部位置信息(步骤S404)。由此,根据检测到的构图的变化量来校正将要继承的被摄体位置信息(面部位置信息)。
通过步骤S402~S403的处理,不会将在电子取景器(EVF)模式下识别出的图像识别信息(人物的位置数据)错误地继承(承接)到光学取景器(OPT)模式中。并且,在继承时,可以继承正确的图像识别信息。
接着,取得摄影镜头1的焦距信息f(步骤S405),判定是否可以校正图像识别信息(尺寸)(步骤S406)。该处理是由于在变更取景器模式后用户有可能使摄影镜头1进行变焦(zooming)的情况而执行的。即,在摄影镜头1的焦距因变焦而变化时,被摄体相对于摄影区域的尺寸也变化。在通过变焦加大镜头焦距时,摄影倍率变大,被摄体相对摄影区域的尺寸变大,如果尺寸过大,会导致被摄体超出摄影区域。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使用也不应该继承之前得到的通过图像识别获得的被摄体的尺寸信息。
相反,在因变焦而缩小镜头焦距时,摄影倍率变小,被摄体相对摄影区域的尺寸变小。换言之,视场角扩大,有可能导致新的被摄体进入摄影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只对之前被图像识别出的被摄体设定曝光条件未必合适,所以在该情况时,之前得到的通过图像识别获得的被摄体的尺寸信息也不能使用且不应该继承。
因此,在步骤S405、S406的处理中,判定是否可以根据取景器模式切换时的焦距信息f的变化来校正图像识别信息的尺寸,在不能进行尺寸校正时,判定为不应该继承(步骤S406:“否”),清除可以继承标志(步骤S411)。另一方面,在可以进行尺寸校正时(步骤S406:“是”),根据焦距信息f来校正面部的大小信息(步骤S407)。
通过步骤S405~S407的处理,不会将在电子取景器(EVF)模式下识别到的图像识别信息(人物的大小数据)错误地继承(承接)到光学取景器(OPT)模式中。并且,在继承时,可以继承正确的图像识别信息。
然后,根据校正后的面部的位置和大小信息,选择相位差方式的AF传感器16的焦点检测区域(步骤S408)。同样,根据校正后的面部的位置和大小信息,选择测光传感器31的测光区域(步骤S409),设定可以继承标志(步骤S410)。
关于步骤S408、步骤S409的处理,参照图13A~图13C进行说明。图13A表示在选择电子取景器(EVF)模式时(实时取景动作中)从摄像元件20取得的图像数据示例。在该图像数据中,假设存在作为被摄体的人物的面部。CPU 51利用图像识别电路54根据面部特征点检测虚线所示那样的面部存在区域。并且,确定检测出的面部区域的尺寸和位置(在取得图像的区域的中心设定虚拟坐标轴(X、Y)并定义位置即可)。
然后,在步骤S408中,如图13B所示,根据检测到的面部区域的尺寸和位置信息,例如选择FA1作为AF传感器16的焦点检测区域。CPU51取得与该焦点检测区域FA1对应的散焦量并进行焦点调节动作。另外,在根据检测到的面部区域的尺寸和位置而选择的区域跨越AF传感器16的多个焦点检测区域时,例如选择处于其中央的焦点检测区域等,选择一个焦点检测区域即可。相反,在不存在与检测到的面部的尺寸和位置对应的焦点检测区域时,选择最接近该位置的焦点检测区域即可。通过采用这种选择方法,可以有效利用图像识别信息。
并且,在步骤S409中,如图13C所示,根据检测到的面部区域的尺寸和位置信息,例如选择EA 3、EA 9、EA 10、EA 11、EA 16、EA 17、EA 18、EA 19、EA 24作为测光传感器31的测光区域。CPU 51例如对光电二极管312的输出乘以针对每个测光区域的加权的系数,求出平均值,根据平均值来确定摄影条件。在求平均值时,赋予给所选择出的测光区域的加权系数被设定为大于针对未被选择的测光区域的加权系数。根据这种动作,可以在适当的摄影条件下拍摄识别出的区域。
在图11所示的算法继承处理中使用以下信息,判断在电子取景器模式下识别出的图像识别信息是否可以在光学取景器模式中继承。另外,进行了图像识别信息的校正。图11所示的方法只不过是一个示例。
利用这些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进行算法继承处理即可。还可以选择几个信息并任意组合来进行算法继承处理。
属性信息
摄影装置是否被固定的信息
检测摄影装置的振动的信息
下面,返回图9,说明选择光学取景器(OPT)模式时的摄影动作控制。判定作为上述步骤S301的算法继承处理的结果是否建立了可以继承标志(步骤S302)。如果通过步骤S410设定了可以继承标志(如果是1),则对焦点检测电路17进行设定,以使可以把在步骤S408中选择出的焦点检测区域作为所继承的焦点检测区域而进行焦点检测(步骤S303)。然后,根据相位差方式的AF传感器16的输出,以所继承的焦点检测区域为对象进行散焦量的检测(步骤S304),并且控制为:进行驱动摄影镜头1的焦点调节动作,直到处于所检测的散焦量收敛在预定值以下的聚焦状态(步骤S305、S306)。
在摄影镜头1被控制为聚焦状态后(步骤S305:“是”),从测光电路32取得亮度数据(步骤S307),把在步骤S409中选择出的测光区域作为所继承的测光区域,来确定光圈、快门速度、颜色校正、γ校正等曝光条件(图像数据的取得条件),以使该测光区域处于适当的曝光条件下(步骤S308)。这些步骤S303~S308的处理作为继承时的第一摄影条件设定部的功能而执行。
即,使用在电子取景器模式(EVF)下检测出的人物的位置,进行相位差方式的焦点检测动作。通过该动作,可以迅速将焦点对准用户所期望的被摄体。与只使用相位差方式的AF传感器16进行焦点调整动作时相比,焦点对准用户所期望的被摄体的概率较高。
并且,使用在电子取景器模式(EVF)下检测出的人物的位置,确定测光区域。因此,能够以合适的曝光条件来拍摄用户所期望的被摄体。与只使用测光电路32来设定曝光条件时相比,曝光条件适合于用户所期望的被摄体的概率较高。
在摄影镜头1被控制为聚焦状态,并且设定了曝光条件后,转入摄影动作。首先,待机直到第2释放SW被接通(步骤S309),在第2释放SW被接通时(步骤S309:“是”),从下降位置向上升位置驱动QR反射镜11(步骤S310),使用振动检测传感器(陀螺仪)83的输出,来开始模糊校正动作(步骤S311)。然后,在所确定的曝光条件下使摄像元件20曝光,而取得图像数据(步骤S312)。在取得图像数据后,使模糊校正动作停止(步骤S313),并且通过图像处理电路52对所取得的图像数据执行预定的图像处理之后,生成图像文件存储在存储卡70中(步骤S314)。在摄影后,从上升位置向下降位置驱动QR反射镜11(步骤S315),使返回光学取景器(OPT)模式下的待机状态。
另一方面,在步骤S302中,如果上述步骤S301的算法继承处理的结果是没有建立可以继承标志时(如果通过步骤S411清除了可以继承标志),则在之前的电子取景器(EVF)模式下取得的被摄体的信息不能使用。因此,进行普通的光学取景器(OPT)模式下的处理。
首先,对焦点检测电路17进行设定,以使可以在AF传感器16的所有检测区域(FA 1~FA 11)中进行焦点检测(步骤S320)。然后,根据AF传感器16的输出,以所有焦点检测区域为对象进行散焦量的检测(步骤S321),从中选择一个焦点检测区域(步骤S322)。例如,选择位于摄像范围中心的焦点检测区域。然后,控制为:进行驱动摄影镜头1的焦点调整动作,直到处于所选择的焦点检测区域的散焦量收敛于预定值以下的聚焦状态(步骤S323~S325)。
在摄影镜头1被控制为聚焦状态后(步骤S324:“是”),从测光电路32取得亮度数据(步骤S326),确定光圈、快门速度、颜色校正、γ校正等曝光条件,以使与在步骤S322中选择出的焦点检测区域对应的测光区域处于合适的曝光条件下(步骤S327)。这些步骤S320~S327的处理作为不进行继承的常规状态的第一摄影条件设定部的功能而执行。在摄影镜头1被控制为聚焦状态,并且设定了曝光条件后,与步骤S309~S315的情况相同,转入摄影动作。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单反式照相机,具有利用温度间接地检测摄像元件20的噪声电平的温度传感器81等。于是,在选择电子取景器(EVF)模式时,当通过温度传感器81间接地检测到摄像元件20的噪声电平超过预定值时,强制性地选择切换为光学取景器(OPT)模式。因此,可以防止因电子取景器(EVF)模式的继续而造成的摄像元件20的噪声增加,以防止摄像元件20拍摄的图像数据劣化。
并且,在进行这种取景器模式的选择切换时,继承在电子取景器(EVF)模式下识别出的被摄体位置的信息,控制曝光条件的设定,以使该被摄体位置处于合适的曝光条件下。并且,根据所继承的被摄体位置选择检测区域,控制相位差方式的焦点调节动作。因此,在从电子取景器(EVF)模式选择切换为光学取景器(OPT)模式时,可以有效利用在之前的电子取景器(EVF)模式下取得的有关被摄体的信息,可以减轻曝光条件设定和焦点调节动作的负担,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处理。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摄像元件20的温度上升,使得噪声电平提高、图像数据劣化,所以作为间接检测摄像元件20的噪声电平的部分(预测噪声电平的部分),使用了温度传感器81等。并且,在所检测的温度超过预定值时,从电子取景器(EVF)模式强制性地选择切换为光学取景器(OPT)模式,由此防止摄像元件20拍摄的图像数据劣化。作为用于使进行这种取景器模式的自动切换的检测部,不限于使用温度传感器81的方法。优选直接检测摄像元件20的噪声电平,严格地讲,优选对实际上取得图像数据的有效像素进行遮光,从该像素检测噪声电平。但是,如果在实时取景动作过程中将有效像素遮光,则将导致液晶监视器64上的显示图像中断。因此,作为更现实的方法,可以使用CCD等摄像元件20具有的光学黑(OPTICAL BLACK)像素(OB像素),监视该光学黑像素的输出电平。即,可以判定光学黑像素的输出电平是否处于噪声电平超过预定值的状态,在判定为超过预定值时,强制性地从电子取景器(EVF)模式选择切换为光学取景器(OPT)模式。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在转入光学取景器(OPT)模式时执行的相位差方式的焦点检测动作和测光动作中,继承并体现在电子取景器(EVF)模式下的实时取景动作中取得的被摄体的信息,但是也可以适用于相反的模式变更的情况。即,在电子取景器(EVF)模式下的实时取景动作中的被摄体识别处理中,继承并体现通过选择光学取景器(OPT)模式时执行的相位差方式的焦点检测动作和测光动作取得的被摄体的信息。从相位差方式的AF传感器16和测光电路32获得的被摄体的位置信息的精度低于从图像数据中提取被摄体的特征点并指定其位置的方法。但是,执行提取被摄体的特征点的图像识别算法所需要的处理,会在硬件和软件上形成较大负担。因此,即使精度较低,但通过继承并体现从已知的相位差方式的AF传感器16和测光电路32获得的大致的被摄体位置信息,从而与最初就把所有区域作为对象的情况相比,可以缩短图像识别算法的执行时间,并减轻负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操作SW 67(取景器模式选择SW)是用户选择观察方式用的选择开关,也可以称为切换观察方式的切换部。并且,CPU51在由温度传感器81检测出的摄像元件20的温度超过预定值时,将观察方式从电子取景器(EVF)模式切换为光学取景器(OPT)模式,所以也可以称之为切换部。
温度传感器81可以根据其输出来推测摄像元件20的噪声电平,所以也可以称之为检测摄像元件的噪声电平的检测部。另外,摄像元件接口电路72和系统控制器50上的CPU 51和图像处理电路52可以构成为,根据摄像元件20的光学黑像素的输出,来检测摄像元件20的噪声电平,所以也可以称之为检测部。
图像识别电路54根据在电子取景器(EVF)模式下的观察中来自摄像元件20的图像数据,来检测人物位置并识别人物,所以也可以称之为识别部。
CPU 51通过步骤S303~S308的处理,在光学取景器(OPT)模式下的观察中设定摄影条件,所以CPU 51也可以称为第一摄影条件设定部。另外,CPU 51还通过步骤S213~S216的处理,在电子取景器(EVF)模式下的观察中设定摄影条件,以使由图像识别电路54识别出的人物被合适地拍摄,所以也可以称之为第二摄影条件设定部。当然,CPU 51也是负责总体控制的控制部。
以上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当然可以理解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容易地进行形式或细节上的各种变形和变更。因此,不将本发明限于所描述和例示的精确形式,而旨在将其构造为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变形。

Claims (15)

1.一种单反式电子摄像装置,其可以选择第一观察方式和第二观察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述第一观察方式使用光学取景器观察被摄体像,所述第二观察方式取得被摄体像作为来自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且在监视器上显示并观察该图像数据,所述电子摄像装置包括:
第一摄影条件设定部,其在以所述第一观察方式观察时设定摄影条件;
识别部,其在以所述第二观察方式观察时,根据来自所述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来检测人物位置并识别人物;
第二摄影条件设定部,其在以所述第二观察方式观察时,根据所述图像数据设定摄影条件,以使所述识别部识别出的人物被恰当地进行拍摄;以及
控制部,其在观察方式被从所述第二观察方式切换为所述第一观察方式时,继承与所述识别部识别出的人物相关的信息,控制所述第一摄影条件设定部进行的摄影条件的设定,以使该人物被恰当地进行拍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该电子摄像装置还包括切换观察方式的切换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中,所述切换部包括用户选择观察方式用的选择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该电子摄像装置还包括检测所述摄像元件的噪声电平的检测部,
其中,所述切换部根据所述检测部的输出来切换观察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中,所述检测部根据所述摄像元件的温度来检测噪声电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中,所述检测部根据摄像元件的光学黑像素的输出来检测噪声电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摄影条件是曝光条件,
所述第一摄影条件设定部使用所述光学取景器测定亮度而设定曝光条件,
所述第二摄影条件设定部在观察时从来自所述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中取得亮度数据,而设定摄影条件,以使所述识别部识别出的人物位置处于恰当的曝光条件下,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摄影条件设定部进行的曝光条件的设定,以使所述继承的人物位置处于恰当的曝光条件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中,
所述摄影条件是聚焦,
所述第一摄影条件设定部在观察时使焦点对准被摄体,
所述第二摄影条件设定部在观察时使焦点对准所述识别部识别出的人物位置,
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第一摄影条件设定部的动作,以使焦点对准所述继承的人物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摄影条件设定部进行相位差检测方式的焦点检测,所述第二摄影条件设定部进行对比度方式的焦点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中,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识别部所存储的属性信息,来进行是否继承所述识别部识别出的人物位置的判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其中,所述识别部存储时间信息、动作模式信息、以及摄影镜头信息中的至少一方来作为属性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该电子摄像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电子摄像装置已被固定的固定检测部,
其中,所述控制部在通过该固定检测部检测到所述电子摄像装置已被固定时,允许继承所述识别部识别出的人物位置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该电子摄像装置还包括检测所述电子摄像装置的振动的振动检测传感器,
其中,所述控制部根据该振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来进行是否继承所述识别部识别出的人物位置的信息的判断。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摄像装置,该电子摄像装置还包括检测所述电子摄像装置的振动的振动检测传感器,
其中,所述控制部根据该振动检测传感器的输出,校正并继承所述识别部识别出的人物位置的信息。
15.一种单反式电子摄像装置的摄像方法,该装置可以选择第一观察方式和第二观察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述第一观察方式使用光学取景器观察被摄体像,所述第二观察方式取得被摄体像作为来自摄像元件的图像数据,且在监视器上显示并观察该图像数据,所述摄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二观察方式下,从通过摄像元件得到的图像数据中,检测被摄体的面部位置;
根据用户的操作及满足预定条件这二者中的至少一方,结束第二观察方式,并开始第一观察方式;
在第一观察方式下,判断是否可以有效利用所述在第二观察方式下检测出的被摄体的面部位置;
在所述判断为肯定时,在第一观察方式下,对所述在第二观察方式下检测出的被摄体的面部位置,实施聚焦和设定曝光条件中的至少一方;以及
在第一观察方式下拍摄被摄体。
CN2007101941430A 2007-02-15 2007-12-05 单反式电子摄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74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34919 2007-02-15
JP2007034919A JP2008199486A (ja) 2007-02-15 2007-02-15 一眼レフレックス型の電子撮像装置
JP2007034919 2007-02-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7476A true CN101247476A (zh) 2008-08-20
CN101247476B CN101247476B (zh) 2012-05-09

Family

ID=39706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9414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7476B (zh) 2007-02-15 2007-12-05 单反式电子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944499B2 (zh)
JP (1) JP2008199486A (zh)
CN (1) CN10124747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3702A (zh) * 2012-03-28 2013-12-1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位置控制装置
CN104205797A (zh) * 2012-03-28 2014-12-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CN104639827A (zh) * 2013-11-13 2015-05-20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62507A (zh) * 2017-03-31 2019-11-15 株式会社尼康 抖动校正装置、可换镜头及摄像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82837B2 (ja) * 2006-04-05 2012-02-22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カメラ
US8077222B2 (en) * 2007-11-06 2011-12-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to transmit moving image data
JP5161712B2 (ja) * 2008-09-03 2013-03-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方法
JP5448498B2 (ja) * 2009-02-25 2014-03-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0282107A (ja) * 2009-06-08 2010-12-16 Canon Inc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8717490B2 (en) * 2009-06-19 2014-05-06 Casio Computer Co., Ltd Imaging apparatus, focusing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program
JP5430314B2 (ja) * 2009-09-18 2014-0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6029309B2 (ja) * 2011-06-22 2016-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焦点検出装置
JP5966299B2 (ja) * 2011-09-29 2016-08-10 株式会社ニコン 焦点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撮像装置
JP2014068109A (ja) * 2012-09-25 2014-04-17 Nippon Hoso Kyokai <Nhk> 撮像装置
JP6146293B2 (ja) * 2013-12-25 2017-06-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システム
KR101973460B1 (ko) * 2015-02-09 2019-05-0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중 입력 영상 보정 장치 및 방법
KR20230159519A (ko) * 2021-03-23 2023-11-21 래디언트 비전 시스템즈, 엘엘씨 Ar/vr 디바이스들을 위한 촬영 시스템들을 포함한 촬영 시스템들, 및 연관된 시스템들, 디바이스들, 및 방법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43605A (ja) * 1993-08-02 1995-02-14 Minolta Co Ltd 自動焦点装置
GB2333590A (en) * 1998-01-23 1999-07-28 Sharp Kk Detecting a face-like region
JP4142205B2 (ja) 1999-05-19 2008-09-03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4633210B2 (ja) * 1999-11-02 2011-02-1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手術用顕微鏡装置
US6940545B1 (en) 2000-02-28 2005-09-06 Eastman Kodak Company Face detecting camera and method
US6453124B2 (en) * 2000-03-27 2002-09-17 Minolta Co., Ltd. Digital camera
JP2003107335A (ja) 2001-09-28 2003-04-09 Ricoh Co Ltd 撮像装置、自動合焦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が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4794786B2 (ja) 2001-09-28 2011-10-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撮像装置、自動露出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が実行するためのプログラム
JP3993457B2 (ja) * 2002-04-11 2007-10-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カメラ
JP2006107144A (ja) * 2004-10-05 2006-04-20 Olympus Corp 画像再生装置
JP2006163094A (ja) * 2004-12-09 2006-06-22 Konica Minolta Photo Imaging Inc デジタル一眼レフカメラ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43702A (zh) * 2012-03-28 2013-12-1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位置控制装置
CN104205797A (zh) * 2012-03-28 2014-12-1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CN103443702B (zh) * 2012-03-28 2015-06-0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位置控制装置
CN104205797B (zh) * 2012-03-28 2015-10-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装置
CN104639827A (zh) * 2013-11-13 2015-05-20 佳能株式会社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62507A (zh) * 2017-03-31 2019-11-15 株式会社尼康 抖动校正装置、可换镜头及摄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99486A (ja) 2008-08-28
US20080198258A1 (en) 2008-08-21
CN101247476B (zh) 2012-05-09
US7944499B2 (en) 2011-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7476B (zh) 单反式电子摄像装置
US7511735B2 (en) Image-taking apparatus correcting image-taking parameter during normal image-taking based on correction amount set in calibration mode
EP2340455B1 (en) Camera and camera system
US8525921B2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4639205B2 (ja) 撮像装置及び制御方法、及びユーザーインタフェースの表示装置
US8315513B2 (en) Focus detection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3585291B2 (ja) 自動焦点調節装置
JP5020800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0196953A (ja) カメラシステム
JP6960755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US9921454B2 (en) Imag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generating an image with a weight of a signal corresponding to each type of spectral sensitivity characteristics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apparatus
JP5548490B2 (ja) 撮像装置
JP4859194B2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US6477327B1 (en) Camera having image pick-up device
JP4972202B2 (ja) 撮像装置及び制御方法、及びユーザーインタフェースの表示装置
JP6544936B2 (ja) 撮像装置の制御装置、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865275B2 (ja) 焦点検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US7400827B2 (en) Camera provided with optical finder
JP2017021177A (ja) レンズケラレ時の測距点、測距エリア遷移方法
JP2008040084A (ja) 光学装置
JP4933035B2 (ja)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911530B2 (ja) 撮像装置
JP2007033997A (ja) 焦点検出装置
JP2007034023A (ja) カメラの焦点調節装置
JP2006208783A (ja) 電子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1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Imaging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09

Termination date: 201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