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7456A - 外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外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7456A
CN101247456A CNA2008100056209A CN200810005620A CN101247456A CN 101247456 A CN101247456 A CN 101247456A CN A2008100056209 A CNA2008100056209 A CN A2008100056209A CN 200810005620 A CN200810005620 A CN 200810005620A CN 101247456 A CN101247456 A CN 1012474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resource
function
equipment
ancillary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56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井孝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47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74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04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digital computer or a digital computer system, e.g. an internet ser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62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 H04N1/0097Storage of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customised instructions or different parameters for different user I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962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 H04N1/00973Inpu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instructions or parameters, e.g. updating internal software from a remote device, e.g. receiving via the internet instructions input to a compute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1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1/32106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separate from the image data, e.g. in a different computer file
    • H04N1/32112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separate from the image data, e.g. in a different computer file in a separate computer file, document page or paper sheet, e.g. a fax cover she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74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by the connected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74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by the connected apparatus
    • H04N2201/0075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by the connected apparatus by a user operated remote control device, e.g. receiving instructions from a user via a computer terminal or mobile telephone handse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94Multifunctional device, i.e. a device capable of all of reading, reproducing, copying, facsimile transception, file transcep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2201/3201Display, printing, storage or 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information, e.g. ID code, date and time or title
    • H04N2201/3274Storage or retrieval of prestore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H04N2201/3276Storage or retrieval of prestore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f a customised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file, e.g. a profile specific to a user ID

Abstract

提供能执行多种功能并从终端经由网络控制的外围设备。设备具有多个资源、存储器、传输器、接收器和功能控制器。资源用来执行所述功能。存储器存储多个资源文件,每个资源文件分别对应于每个资源,并存储用于存储文件的特定存储区域。传输器基于文件共享协议将信息传输到终端,信息包括存储器内的该特定存储区域和资源文件的列表。接收器基于文件共享协议从终端接收第一存储命令,该命令指定列表中的至少一个资源文件,并要求外围设备将指定的资源文件存储到该特定存储区域内。功能控制器通过与该指定的资源文件对应的资源的组合而识别至少一种功能,并执行识别的功能。能通过基于文件共享协议的通信从终端控制外围设备执行用户期望执行的功能。

Description

外围设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07年2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7-35142的优先权,这里将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内容引入本申请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从终端经由网络控制的外围设备,并涉及用于经由网络控制该外围设备的终端的用户接口程序。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00-181657(下文中称为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用于通过在主机(终端)上的图标操作而从该主机控制连接到网络上的多个打印机的技术。该技术如下。在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打印指令对话框和与打印输出目的地(打印机)及打印设置对应的处理图标。该处理图标对应于用来识别每个打印机的打印输出目的地信息和用来识别打印机的操作条件的打印设置信息。此外,即使在同一打印机的情况下,当打印设置不同时,也为每个打印设置创建处理图标。用户将一个处理图标拖放到打印指令对话框中。这样就将打印设置信息传输到该处理图标所识别的打印机。因此,通过图标操作控制连接到网络上的多个打印机。
在本说明书中,不仅打印机而且连接到网络上的设备诸如传真机、扫描仪以及多功能设备都统称为外围设备。
而且,在本说明书中,将基于不同设置条件执行的功能描述为“不同功能”。例如,在打印机的情形下,单面打印和双面打印被描述为不同功能。
发明内容
根据专利文献1的技术,处理图标对应于用于识别每个打印机的打印输出目的地信息和用于识别打印机的操作条件的打印设置信息。然而,为了产生用来识别用户所期望的功能(例如,以特定打印条件进行打印的功能)的打印设置信息,必须使用安装在终端中的专用用户接口程序(以下称为“专用UI”)。
近来,安装在外围设备(以打印机为代表)中的功能已经多样化成多种类型,因此专用UI也已经变得复杂。用户在期望外围设备执行新的功能(例如以新的打印条件进行打印的功能)时必须操作复杂的专用UI。就专利文献1而言,在一旦创建处理图标后的操作简单;但是,创建用于使外围设备执行新的功能的新的处理图标的操作变得复杂。如果预先为各种假定的功能准备处理图标,则处理图标的数目变得相当大,相反,用户难以使用这些图标。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围设备,该外围设备能从终端经由网络控制,从而容易执行期望的功能,而无需在终端中提供专用用户接口。
以下将描述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本教导的一个方面。
外围设备保持多个资源。“保持在外围设备中的资源”是指设有外围设备以及存储在该外围设备中的数据(软件)的硬件单元。例如,在多功能设备的情况中,打印单元、传真单元以及地址数据作为资源被保持。
外围设备能通过保持的资源中的一些资源的组合而执行给定功能。换言之,能通过外围设备中保持的资源的组合来识别外围设备执行的功能。
同时,用来从终端操作存储在连接到网络上的另一终端内的文件(电子文件)的文件共享协议得到广泛应用。在使用该协议时,用户能浏览存储在连接到网络上的另一终端内的文件的列表,或者能将文件从一个文件夹拖放到另一个文件夹。如果能使用诸如文件操作的简单操作,那么,即使外围设备复杂,用户也能容易地控制外围设备来执行那些操作。
本教导的一个方面基于利用用于控制外围设备的文件操作的概念的构思。在该技术中,外围设备存储文件。所述文件中的每个文件对应于所述外围设备中保持的资源中的每个资源。通过将所述外围设备中保持的资源与文件相联系,所述外围设备能通过基于文件共享协议的通信而将其自身资源的信息传输至终端。与所述外围设备中保持的资源相对应的文件称为“资源文件”。
通过用户从显示在所述终端的屏幕上的资源文件的列表中选择的资源文件的组合,所述外围设备能识别要执行的功能(用户期望执行的功能)。所述外围设备执行所识别的功能。通过从显示在终端的屏幕上的资源(资源文件)的列表中仅选择出用于识别所期望的功能的资源,用户能允许所述外围设备执行所期望的功能。用户无需利用专用用户接口就能通过简单的操作让所述外围设备执行所期望的功能。即,实现了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控制的外围设备。
本说明书公开的本教导的一个方面是能执行多种功能并能从终端经由网络控制的外围设备。该外围设备具有:多个资源、存储器、传输器、接收器和功能控制器。
所述多个资源用于执行所述功能。所述存储器存储多个资源文件以及特定存储区域的数据。所述资源文件中的每个资源文件分别对应于所述资源中的每个资源。所述传输器通过基于文件共享协议的通信而将信息传输至终端。所传输的信息包括所述特定存储区域的数据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内的资源文件的列表。所述接收器通过基于所述文件共享协议的通信从所述终端接收第一存储命令。所述第一存储命令是指定所述列表中的至少一个资源文件并要求所述外围设备将所指定的资源文件存储在所述特定存储区域中的命令。所述功能控制器通过与所述指定的资源文件对应的资源的组合而识别所述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功能。所述功能控制器执行所识别的功能。
用于存储文件的所述特定存储区域通常可以是“文件夹”。以下可将所述特定存储区域称为特定文件夹。
本说明书中的所述传输器、所述接收器以及所述功能控制器不仅仅是指物理电路,还指由程序识别功能的软件模块。当所述传输器、所述接收器和所述功能控制器通过软件实现时,所述外围设备的执行所述软件的CPU可对应于所述传输器、所述接收器以及所述功能控制器。
上述外围设备将所述外围设备中保持的资源与单独的电子文件分别相联系,并存储这些电子文件。与所述资源对应的所述电子文件称为资源文件。所述传输器将分别与保持的资源对应的资源文件的列表传输至所述终端。通过基于所述文件共享协议的通信来传输所述资源文件。因此,所述终端能将所述外围设备中保持的资源的列表显示在屏幕上,如同所述列表是文件列表一样。此外,所述传输器将特定文件夹(特定存储区域)的信息传输至所述终端。所述终端也能在屏幕上显示所述特定文件夹。
所述终端的用户能从分别与所述多个资源对应的所述多个资源文件的列表中选择用于识别所期望的功能的资源文件,并将这些资源文件拖放到所述特定文件夹内。响应于该用户操作,所述终端通过基于所述文件共享协议的通信将存储命令(第一存储命令)传输到所述外围设备。所述第一存储命令为如下的命令,其指定所述用户选择的资源文件,并要求所述外围设备将所指定的资源文件存储在所述特定文件夹内。
所述外围设备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存储命令时通过与所述指定的资源文件对应的资源的组合来识别其中一种功能。然后,外围设备执行所识别的功能。即,对于所述外围设备而言,所述特定文件夹起到用于功能执行的触发器的作用。
根据上述外围设备,仅通过将一些资源文件拖放到所述特定文件夹内,用户能让所述外围设备执行所期望的功能。不需使用专用UI,用户借助于简单的文件操作就能容易地控制所述外围设备来执行所期望的功能。
所述外围设备优选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每个资源文件可记录所述对应的资源的操作条件。在执行所识别的功能时,所述功能控制器可以以记录在所述资源文件内的操作条件操作所述资源。
所述资源文件显示在终端的屏幕上。因此,用户能打开所述资源文件以描述所期望的操作条件。用户能容易地详细指定所述操作条件。因为能描述所述资源文件中的所述操作条件,用户无需利用专用UI就能指定所期望的操作条件。
通过在所述资源文件内记录所述资源的所述操作条件,用户能容易地控制所述外围设备以所期望的操作条件来执行所期望的功能。
所述外围设备还优选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接收器通过基于所述文件共享协议的通信从所述终端接收第二存储命令。该第二存储命令为如下的命令,其指定具有特定属性的目标文件,并要求所述外围设备将所指定的目标文件存储在所述特定文件夹(所述特定存储区域)内。所述功能控制器对所指定的目标文件执行所识别的功能。
所述外围设备的一些功能可要求对目标文件进行处理。例如,在打印功能的情况下,要求待打印的文档文件作为目标文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仅将所述目标文件拖放到所述特定文件夹内,用户就能控制所述外围设备对所期望的目标文件执行所期望的功能。
所述目标文件具有特定属性。所述外围设备能识别由所述第二存储命令指定的文件具有特定属性。所述外围设备能确定当所指定的文件具有特定属性时,该文件为用于所述功能的目标文件。
所述外围设备还优选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在所述接收器依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存储命令、要求所述外围设备改变所述特定文件夹的属性的属性改变命令、以及所述第二存储命令时,所述功能控制器可执行所述识别的功能。
所述特定文件夹的属性改变命令起到所述功能执行的安全开关的作用。只要所述特定文件夹的属性没有改变,则所述外围设备就不执行所识别的功能。这避免了当用户错误地将目标文件拖放到所述特定文件夹内时所述外围设备执行所述识别的功能。
所述功能控制器可能不通过与所述指定的资源文件对应的资源的组合而识别所述功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传输器可将识别所述功能所必需的资源类型的信息传输到所述终端。这样,所述外围设备能通知用户存在识别所期望的功能所缺失的资源文件。
如上所述,当所述资源文件分别表示在所述外围设备内保持的资源时,能通过基于所述文件共享协议的通信而实现各种外围设备所共用的用户接口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可安装在计算机上,通过基于文件共享协议的通信经由网络传输如下的命令,该命令要求外围设备执行随所述外围设备提供的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功能。所述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执行的以下指令:
(1)在所述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信息;所显示的信息包括以下信息:
-资源文件的列表,所述资源文件中的每个资源文件分别对应于所述外围设备内保持的所述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以及
-用于存储文件的特定存储区域;
(2)当用户输入要求所述外围设备存储用户从显示在所述屏幕上的所述特定存储区域中的显示列表中指定的资源文件的命令时,将该命令传输到所述外围设备。
所述终端传输的所述命令相当于要求所述外围设备执行通过与用户指定的资源文件对应的资源的组合而识别的至少一种功能的命令。
计算机执行的上述指令可记录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
上述计算机程序可重新表述为用于用户接口的计算机执行方法,该计算机执行方法用于基于文件共享协议从所述计算机经由网络控制外围设备来执行所述外围设备中提供的所述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功能。所述计算机执行方法可包括以上步骤(1)和(2)。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多功能设备(外围设备的一个示例)的框图。
图2示出了资源文件的内容的一个示例。
图3示出了终端的屏幕显示的一个示例。
图4示出了多功能设备的属性信息传输过程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多功能设备的功能执行过程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终端的屏幕显示的另一个示例。
图7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多功能设备的功能执行过程的流程图。
图8示出了终端的文件属性信息显示过程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终端的多功能设备控制过程的流程图。
图10示出了终端的功能执行指令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外围设备的实施例。根据本实施例的外围设备是具有打印机功能、扫描仪功能和传真功能的多功能设备。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多功能设备100的框图。下文中,多功能设备100可简称为“设备100”。图1还示出了经由网络190控制设备100的终端180的框图。换言之,设备100和终端180经由网络190相连。
设备100具有CPU102以及打印机资源110、扫描仪资源120、供应资源150和数据资源130。“资源”指的是设备100中提供的各种部件、工具或设备。“资源”还可以指存储在设备100内的数据。“资源”指的是用于执行功能的各种部件或装置。换言之,本说明书中的术语“资源”所指的概念与计算机的技术领域内通常使用的“资源”的概念相同。图1没有示出设备100中提供的所有“资源”(例如,用于实现传真功能的资源)。图1仅仅示出了说明本实施例所必需的“资源”。
打印机资源110是设备100执行打印功能所必需的资源的统称。打印机资源110包括打印引擎112(包括打印头的打印单元称为打印引擎)、引擎风扇114和鼓单元116。
扫描仪资源120是设备100执行扫描仪功能所必需的资源的统称。扫描仪功能能够通过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读取文档上的图像和/或文本。扫描仪资源120包括CIS122、片材馈送器124和转换器模块126。
供应资源150是设备100用来执行各种功能的供应资源的统称。供应资源150包括K调色剂152、C调色剂154和片材156。此外,K调色剂为黑色调色剂,而C调色剂为青色调色剂。
数据资源130是设备100用来执行各种功能的数据的资源的统称。数据资源130包括程序134、文件夹数据136、资源文件数据138以及地址数据140。
程序134是用于指定CPU102执行的相应过程的程序。
此外,各个数据资源存储在存储器132内。存储器132可以是半导体存储器,如ROM或RAM,或者可以是诸如硬盘的磁性记录系统。
地址数据140为描述了用于传真传输的对方电话号码的数据。此外,设备100还具有传真功能,且在图中没有示出用于传真功能的其它资源。
如上所述,术语“资源”指的是设备100在执行功能时使用的硬件单元(打印引擎112以及鼓单元116等),以及存储在设备100内的数据(软件)。
现在描述数据资源130的资源文件数据138。
资源文件数据138为分别对应于上述资源的资源文件的数据。例如,对于打印引擎112,称为“打印引擎.dev”的文件被存储作为资源文件数据138中的一个。而且,对于引擎风扇114,称为“引擎风扇.dev”的文件被存储作为资源文件数据138中的一个。这样,设备100具有这样的资源文件,其中每个资源的名称附有称为“dev”的标识符(文件扩展名)。每个资源文件为用于分别表示设备100中保持的每个资源的文件。
图2示出了资源文件的一个示例。图2示出了表示引擎风扇114的“引擎风扇.dev”文件214的数据内容。
“引擎风扇.dev”214描述了引擎风扇114的操作条件。图2所示的对引擎风扇.dev214的描述表示引擎风扇114以称为正常模式的操作条件操作。其它的资源文件类似地描述用于操作每个资源的操作条件。
接下来将描述作为一个资源数据130的文件夹数据136。
文件夹数据136为对设置在存储器132内的文件夹的信息进行描述的数据。“文件夹”指的是用于存储文件的存储区域(换言之,或称为存储区域)。更具体而言,“存储区域”不是指物理存储区域,而是指用于组织和管理文件的逻辑区域。换言之,“存储区域”是指用于将文件划分为若干组的组的名称。文件夹数据136具体地描述设置在存储器132内的文件夹的名称和属性以及存储在各个文件夹内的文件的名称。
在设备100的存储器132内设置有打印资源文件夹、扫描仪资源文件夹、供应资源文件夹、数据资源文件夹以及功能文件夹。而且,每个资源文件都以一组资源的名称存储在资源文件夹内。例如,上述引擎风扇.dev214存储在打印机资源文件夹内。
接着将描述终端180。
终端180具有显示器182和CPU184。在终端180内安装有程序(未示出)且CPU184根据该程序进行操作。
在设备100和终端180中的每一个中都安装有用于执行文件共享协议的程序。文件共享协议是例如为WebDAV(基于Web的分布式创作及版本控制)。
通过该文件共享协议能从终端180处理设备100中保持的文件夹和/或文件。例如,当从终端180将要求文件夹或文件的信息的命令(该命令称为属性要求命令)传输到设备100时,设备100响应于该命令将其自身的文件夹或文件的信息(即,文件夹数据136)传输到终端180。而且,当要求设备100将指定文件存储在指定文件夹中的命令(该命令称为存储命令)从终端180传输到设备100时,设备100响应于该命令将预定的指定文件存储在指定的文件夹内。
属性信息要求命令或存储命令的实际内容由文件共享协议限定。因此,能够使用文件共享协议的设备能够处理属性信息要求命令或存储命令。
如上所述,通过文件共享协议,用户能容易地从终端180处理设备100中保持的文件。
接着将描述用户控制设备100来执行所期望的功能时所执行的对终端180的操作。图3示出了显示在终端180的显示器182上的屏幕的一个示例(屏幕282)。
首先,用户操作终端180以在屏幕282上显示设备100中保持的文件或文件夹的信息。
在图3中,屏幕282显示作为设备100中保持的文件夹的打印机资源文件夹210、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供应资源文件夹250和功能文件夹236。而且,屏幕282还显示以下信息:
-表示打印引擎112的打印引擎.dev212、表示引擎风扇114的引擎风扇.dev214以及表示鼓单元116的鼓单元.dev216存储在打印机资源文件夹210中的信息;
-表示CIS122的CIS.dev222、表示片材馈送器124的片材馈送器.dev224以及表示转换器模块126的转换器模块.dev226存储在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中的信息;以及
-表示K调色剂152的K调色剂.dev252、表示C调色剂154的C调色剂.dev254以及表示打印片材156的片材.dev256存储在供应资源文件夹250中的信息。
即,终端180的屏幕282显示设备100中保持的资源文件的列表。此外,在图3中省略了一些设备100中保持的资源(资源文件)。
在屏幕282上将资源文件或文件夹显示为代表资源文件或文件夹的符号图像(所谓的图标)。
当设备100中保持的文件和文件夹的信息被显示在屏幕282上时,没有文件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中。稍后将描述图3所示的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a。
此外,K调色剂.dev252和C调色剂.dev254的文件可表示为“配置文件”,该“配置文件”表示执行诸如打印功能的至少一种功能所必需的设置条件。
现在假设用户期望设备100执行扫描仪功能的情形。扫描仪功能能够通过存储在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中的相应资源文件所表示的资源的组合来识别。用户将存储在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中的所有资源文件(CIS.dev222、片材馈送器.dev224和转换器模块.dev226)拖放到功能文件夹236中。用户可将整个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拖放到功能文件夹236内,而不是将存储在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中的所有资源文件分别拖放到功能文件夹236内。在用户将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拖放到功能文件夹236内时,存储命令被从终端180传输到设备100。被输送的存储命令指定存储在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内的所有资源文件,并要求设备100将所指定的资源文件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内。以下,要求设备100将资源文件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内的存储命令称为资源文件存储命令(或第一存储命令)。当设备100接收该资源文件存储命令时,设备100就通过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本身来复制存储在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内的所有资源文件,并将所复制的文件夹和文件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内。复制和存储的结果被从设备100传输到终端180。结果,在终端180的屏幕282上显示出作为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的复制的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a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内的信息。在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内的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a内存储有CIS.dev222、片材馈送器.dev224和转换器模块.dev226的复件。
当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被拖放到功能文件夹236时(或者当设备100接收第一存储命令时),设备100如稍后将描述的那样执行扫描仪功能。换言之,通过仅仅在屏幕282上拖放资源文件,用户就能控制设备100执行所期望的功能。
现在将描述设备100响应于上述用户操作而执行的过程。
图4为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所述命令(属性信息要求命令)而从终端180将设备100中保持的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信息传输到终端180的属性信息传输过程的流程图。
设备100在从终端180接收到要求其自身文件的属性信息的命令时(步骤S100:是)将其自身文件的属性信息传输到终端180(步骤S104)。换言之,设备100向终端180传输与设备100中保持的资源文件相对应的资源文件的列表。
属性信息要求命令的具体数据结构或对该属性要求命令的响应过程的详细情况由文件共享协议预先确定。因为文件共享协议本身是公知的,从而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5为设备100在接收到要求设备100将资源文件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中的存储命令时执行的过程(功能执行过程)的流程图。
设备100始终监视从终端180传输来的命令。当接收到资源文件存储命令(步骤S202:是)时,设备100确定所接收的存储命令为功能执行命令。换言之,由终端180传输的要求设备100将资源文件存储在功能文件夹内的存储命令起到了使设备100执行预定功能的触发器的作用。此外,设备100检查该存储命令所指定的文件的标识符,并确定当该标识符为“dev”时,所述存储命令为资源文件存储命令。“功能文件夹”对应于上述“特定存储区域”。
接着,设备100检查所述存储命令所指定的资源文件。通过所述存储命令所指定的资源文件,设备100识别要执行的功能(步骤S204)。当所述存储命令所指定的资源文件是存储在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内的所有资源文件(CIS.dev222、片材馈送器.dev224和转换器模块.dev226)时,设备100能从与这些资源文件对应的资源(即,CIS122、片材馈送器124以及转换器模块126)中识别到要响应于所述存储命令执行的功能为扫描仪功能(步骤S206:是)。
另一方面,当所述存储命令所指定的资源文件仅仅是CIS.dev222和片材馈送器.dev224时,设备100从与这些资源文件对应的资源(即,CIS122和片材馈送器124)能假定但是不能辨识用户期望的功能为扫描仪功能(步骤S206:否)。在此情况下,设备100将表示缺失转换器模块126来辨识和执行扫描仪功能的应答传输给终端180(步骤S212)。换言之,设备100将传输识别功能所必需的资源类型的信息传输给终端180。该信息可重新表述为与识别功能所必需的资源对应的资源文件的属性信息。在此情况下,设备100将与转换器模块126对应的转换器模块.dev226的属性信息传递至终端180。接收到该属性信息的终端180在屏幕282上显示表示缺失转换器模块.dev226的信息。看到该显示的用户意识到,为了使设备100能执行扫描仪功能,需要指定转换器模块.dev226。而且,用户将存储在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内的转换器模块.dev226拖放到功能文件夹236内。
设备100在从终端180接收到要求设备100将转换器模块.dev226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内的资源文件存储命令(步骤S202:是)时,再次确定是否能通过该存储命令所指定的资源文件来识别要执行的功能(步骤S204)。在此情况下,与先前接收到的存储命令所指定的CIS.dev222和片材馈送器.dev224相结合,设备100能通过所指定的资源文件CIS.dev222、片材馈送器.dev224和转换器模块.dev来识别扫描仪功能。
在步骤S206中识别功能之后,设备100读取出各个资源文件的数据,并将这些资源文件中所描述的操作条件设置为各个资源的操作条件(步骤S208)。例如,在图2所示的引擎风扇.dev214的情况下,设备100设置操作条件使得引擎风扇114在“正常模式”下操作。
在基于所述存储命令所指定的资源文件完成操作条件设置之后,设备100执行在步骤S204中辨识的扫描仪功能(步骤S210)。当执行扫描仪功能时,设备100以与各资源对应的资源文件中所述的操作条件操作扫描仪功能所必需的资源(CIS122、片材馈送器124和转换器模块126)。
通过上述过程,通过仅仅在终端180的屏幕上将存储在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内的资源文件拖放到功能文件夹236内,用户就能控制设备100执行扫描仪功能。用户通过仅仅将资源文件(存储在扫描仪资源文件夹220内的能识别扫描仪功能的文件)拖放到特定的文件夹(功能文件夹236)内就能让设备100执行扫描仪功能。
此时,用户能通过选择(指定)资源文件来识别要执行的功能。因为设备100中保持的资源(资源文件)的列表显示在终端180的屏幕上,从而用户能从资源的列表中选择用于识别所期望的功能的资源。用户通过仅仅在终端180上进行简单的文件操作(屏幕上的文件操纵)就能识别所期望的功能(在此情况下为扫描仪功能)并控制设备100执行该功能。
而且,因为在终端180和设备100之间基于文件共享协议而交换的信息仅仅是文件和文件夹的信息,从而不需要在终端180内安装用于控制设备100的专门用户接口程序。
(第二实施例)
接着将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外围设备。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多功能设备(外围设备的实施例)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设备100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对第二实施例中的多功能设备的详细描述。而且,第二实施例的多功能设备也称为设备100。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设备100只有在用户通过预定的步骤将资源文件拖放到功能文件夹236中时才执行所述资源文件识别的功能。
现在假定用户控制设备100执行黑白打印功能的情形。图6示出了终端180的屏幕382。
黑白打印功能由所有打印机资源(打印引擎112、引擎风扇114和鼓单元116)和K调色剂152的组合来识别。因此,用户将存储在打印机资源文件夹210内的所有资源文件(打印引擎.dev212、引擎风扇.dev214和鼓单元.dev216)以及存储在供应资源文件夹250内的K调色剂.dev252拖放到功能文件夹236内。用户在屏幕上的文件移动操作由图6的箭头(1)表示。此外,通过将整个打印机资源文件夹210拖放到功能文件夹236内,用户能使设备100将存储在打印机资源文件夹210内的所有资源文件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内。通过用户的文件移动操作,要求设备100将存储在打印机资源文件夹210内的所有资源文件和K调色剂.dev252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内的存储命令(资源文件存储命令或第一存储命令)从终端180传输到设备100。当设备100接收到该资源文件存储命令时,设备100对打印机资源文件夹210内存储的所有资源文件和打印机资源文件夹210进行复制,并将复制的打印机资源文件夹210a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内。打印机资源文件夹210a存储打印引擎.dev212、引擎风扇.dev214和鼓单元.dev216的复件。同时,设备100对存储在供应资源文件夹250内的K调色剂.dev252进行复制,并将复制的K调色剂.dev252a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内。复制和存储的结果从设备100传递到终端180。结果,在终端180的屏幕382上显示作为打印机资源文件夹210的复件的打印机资源文件夹210a和作为K调色剂.dev252的复件的K调色剂.dev252a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内的信息。
接着,用户执行用于改变功能文件夹236的属性的操作。在图6中,由箭头(2)示出了用户进行的属性改变操作。具体而言,用户在屏幕382上显示功能文件夹236的属性,并将功能文件夹236的属性从“可写”改变为“完全可存取”。稍后将描述该过程的意义。响应于用户执行的该属性改变操作,针对功能文件夹236的属性改变命令被从终端180传输到设备100。设备100响应于该属性改变命令而改变功能文件夹236的属性。
最后,用户将期望进行黑白打印的“文档.txt284”文件拖放到功能文件夹236内。该用户操作由图6中的箭头(3)表示。通过该用户操作,要求设备100将文档.txt284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内的存储命令被从终端180传输到设备100。当设备100接收到该存储命令时,设备100通过与先前接收到的存储命令(资源文件存储命令)所指定的资源文件(存储在打印机资源文件夹210a内的所有资源文件以及K调色剂.dev252a)对应的资源的组合而识别所述黑白打印功能。然后设备100对文档.txt284执行所辨识的黑白打印功能。
以下将描述设备100根据上述用户操作而执行的过程。
图7示出了在设备100执行黑白打印功能的情形下的功能执行过程(通过检查属性改变而进行的功能执行过程)的流程图。此外,以下将设备100执行的功能所针对的文件(文档.txt284)称为目标文件。该目标文件可以是存储在随终端180提供的存储部分内的文件。指定目标文件并要求设备100将所指定的目标文件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内的命令称为目标文件存储命令(或第二存储命令)。通过识别由第二存储命令所指定的文件的标识符(文件扩展名)“txt”,设备100确定该存储命令为目标文件存储命令。文件的标识符(文件扩展名)为该文件的一类属性信息。换言之,从所述存储命令所指定的文件的该属性信息,设备100确定所述指定文件为目标文件。
设备100在文件共享协议的支持下始终监视从终端180发送的命令(步骤S300)。当从终端180接收到命令(步骤S300:是)时,设备100检查是否已经接收到资源文件存储命令(步骤S302)。当没有接收到资源文件存储命令时(步骤S302:否),设备100确定此时接收的命令是否为资源文件存储命令(步骤S306)。当此时接收的命令不是资源文件存储命令(步骤S306:否)时,设备100结束该过程并再次返回到命令等待模式(步骤S300)。当此时接收的命令是资源文件存储命令(步骤S306:是)时,设备100记录接收到资源文件存储命令这一事实(步骤S308),并再次返回到命令等待模式(步骤S300)。此外,设备100在步骤S308的过程的同时将该资源文件存储命令所指定的资源文件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内。
当在步骤S308中记录接收到资源文件存储命令时,就在下一次接收命令的步骤S302中确定已经接收到资源文件存储命令(步骤S302:是)。在此情况下,过程前进至步骤S310。在步骤S310中,设备100检查是否已经接收到针对功能文件夹236的属性改变命令。在还没有接收到属性改变命令(步骤S310:否)时,设备100确定此时接收的命令是否为属性改变命令(步骤S312)。当此时接收的命令不是属性改变命令(步骤S312:否)时,设备100结束过程,并再次返回到命令等待模式(步骤S300)。当此时接收的命令为要求设备100改变功能文件夹236的属性的属性改变命令(步骤S312:是)时,设备100记录接收到属性改变命令这一事实(步骤S314),并再次返回到命令等待模式(步骤S300)。此外,设备100在接收到属性改变命令时响应于接收到该属性相应命令而改变指定文件夹的属性。
当在步骤S308中记录接收到资源文件存储命令且在步骤S314内记录接收到属性改变命令时,在下一次接收命令的步骤S302和S310中的确定都变为是。在此情形下,在步骤S300中接收命令之后,过程前进至步骤S316。在步骤S316中,设备100确定此时接收的命令是否为目标文件存储命令。当此时接收的命令不是目标文件存储命令(步骤S316:否)时,设备100结束过程,并再次返回到命令等待模式(步骤S300)。当此时接收的命令为目标文件存储命令(步骤S316:是)时,设备100将该存储命令所指定的目标文件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内,并执行所识别的功能(步骤S318)。这里,待执行的功能是通过已经接收到的资源文件存储命令所指定的资源文件(基于资源文件存储命令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内的文件)表示的资源的组合而识别的。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由与打印引擎.dev212、引擎风扇.dev214、鼓单元.dev216和K调色剂.dev252对应的资源(打印引擎112、引擎风扇114、鼓单元116和K调色剂152)识别的黑白打印功能为“所识别的功能”。
此时,设备100基于目标文件存储命令对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内的目标文件执行“所识别的功能”(黑白打印功能)。即,设备100对作为目标文件的文档.txt文件执行黑白打印功能。
另一方面,当该目标文件为存储在设备100或终端180内的地址数据时,并且当所识别的功能为传真数据传输功能时,执行以下过程。设备100在接收到目标文件存储命令时将预定的传真数据(例如,基于预先设置在设备100的片材馈送器124中的传真数据)传输到该目标文件中描述的传真号码目的地。
现在将描述通过设备100执行图7中的过程(通过检查属性改变而进行的功能执行过程)而获得的优点。图7的过程是指以下的内容。更具体而言,设备100在依次接收到(1)资源文件存储命令(第一存储命令)、(2)针对功能文件夹236的属性改变命令、以及(3)目标文件存储命令(第二存储命令)时,执行所识别的功能。当这些命令的次序与上述不同时,设备100不执行该功能。换言之,通过遵循以下三个步骤,用户能控制设备100执行所期望的功能。这三个步骤是:(1)用户将用于识别功能的资源文件拖放到功能文件夹236内。该用户操作由图6中的箭头(1)表示。
(2)用户改变功能文件夹的属性。该用户操作由图6中的箭头(2)表示。
(3)用户将目标文件拖放到功能文件夹236内。该用户操作由图6中的箭头(3)表示。
如果用户将资源文件和目标文件拖放入功能文件夹236内,而不执行操作(2),则设备100将不执行所期望的功能。即,过程(2)起到了设备100的安全开关的作用。当不小心将资源文件或目标文件拖放到功能文件夹236内时,用户能防止设备100开始功能执行。
最后将描述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由终端180执行的过程。
图8示出了当显示图3或图6中所示的屏幕时由终端180执行的过程的流程图。
当用户对终端180执行预定操作(例如,双击显示在屏幕上的代表设备100的图标的操作)时,终端180将属性信息要求命令传输到设备100(步骤S400)。设备100响应于该属性信息要求命令将其自身文件夹或文件的信息(属性信息)传输到终端180。终端180从设备100接收文件或文件夹的属性信息(步骤S402)并将所接收的属性信息显示在屏幕上(步骤S404)。步骤S404的过程的结果为图3或图6中所示的图。
图9示出了当用户指示设备100执行所期望的功能时终端180执行的过程。
如上所述,希望控制设备100执行所期望的功能的用户从终端180的屏幕上显示的资源文件中选择用于识别所期望的功能的资源文件,并将所选择的资源文件拖放到功能文件夹236中。对于设备100,该移动操作为将所选择的资源文件存储在功能文件夹236内的指令的输入操作。终端180对用户的该输入操作进行检测(步骤S500:是)。终端180将要求设备100把用户选择的资源文件存储在功能文件夹内的资源文件存储命令传输到设备100。对于终端180,资源文件存储命令的传输是这样的命令,即,其指示设备100执行通过与用户选择的资源文件对应的资源的组合而识别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诸如资源文件的信息传输到终端180的CPU10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传输器”的一个示例。具体而言,执行步骤S104的过程的CPU102对应于“传输器”的一个示例。
而且,接收存储命令的CPU10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接收器”的一个示例。具体而言,执行步骤S202、S300、S302、S310和S316的过程的CPU102对应于“接收器”的一个示例。
而且,识别功能并执行所识别的功能的CPU10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功能控制器”的一个示例。具体而言,执行步骤S204、S210和S318的过程的CPU102对应于“功能控制器”的一个示例。
CPU102所实现的“传输器”、“接收器”或“功能控制器”可具有上述实施例中的设备100的技术特征。
CPU102所执行的过程(或步骤)仅仅是设备100的那些过程。因此,“传输器”、“接收器”或“功能控制器”所执行的过程(或步骤)能重新表述为“设备100所执行的过程”。
上述设备100可描述如下。设备100是能够执行多种功能并能从终端经由网络控制的外围设备。该外围设备包括:
-多个资源,所述多个资源用于执行功能;以及
-存储器,该存储器存储用于存储文件的特定存储区域的数据以及多个资源文件,其中所述资源文件中的每个资源文件分别对应于所述资源中的每个资源。该外围设备(设备100)执行以下过程;
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用于通过基于文件共享协议的通信将信息传输到所述终端,所述信息包括所述存储器内的所述特定存储区域和所述资源文件的列表;
接收过程,该接收过程用于通过基于所述文件共享协议的通信从所述终端接收第一存储命令,其中该第一存储命令指定所述列表中的至少一个资源文件,并要求所述外围设备将所指定的资源文件存储在所述特定存储区域内;以及
功能控制过程,该功能控制过程用于从与所述指定的资源文件对应的资源的组合中识别所述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功能,并用于执行所识别的功能。
以下将描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适于用来控制所述设备100的终端。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终端180可控制所述设备100执行所述设备100中提供的功能。更具体而言,当执行图8所示的用于在屏幕上显示接收自所述设备100的属性信息的属性信息显示过程时,所述终端180执行图10所示的执行指令过程。
用户从所述终端180的屏幕上显示的资源文件中选择用于识别所期望的功能的资源文件,并将所选择的资源文件拖放到所述功能文件夹内。所述终端180将用户的该文件移动操作检测为存储资源文件的指令(步骤S600:是)。然后所述终端180将用户指定(拖放)的资源文件存储在功能文件夹内(步骤S602)。接着,所述终端180确定是否在用户操作的指示下将所述功能文件夹的属性从“可写”改变为“完全可存取”(步骤S604)。当检测到改变属性的指令时(步骤S604:是),所述终端180改变属性(步骤S606)。接着,所述终端确定所述目标文件是否通过用户的操作而被拖放到所述功能文件夹内(步骤S608)。如果所述目标文件没有被拖放到所述功能文件夹内(步骤S608:否),则所述终端返回到步骤S600并等待检测用户的下一操作。当检测到存储所述目标文件的指令时(步骤S608),所述终端180基于所述指令而将所述目标文件存储在功能文件夹内(步骤S610)。接着,所述终端确定是否已经通过用户的操作而改变了所述功能文件夹的属性(步骤S612)。当所述属性还没有改变时(步骤S612:否),所述终端180返回到S600,并等待用户的下一操作。当所述属性已经改变时(步骤S612:是),所述终端180确定通过存储在所述功能文件夹内的所述资源文件的组合而识别的功能是否存在(步骤S614)。当所识别的功能不存在时(步骤S614:否),具体而言,当要存储的资源文件缺失时,所述终端180返回到S600。当存在所识别的功能时(步骤S614:是),所述终端180确定是否识别了仅仅一种功能(步骤S616)。在存在多个所识别功能时(步骤S616:否),所述终端180显示所识别的功能的列表(步骤S618),并允许用户选择所期望的功能(步骤S620)。在识别到一种功能时(步骤S616:是),或者当用户从所述列表选择一种功能时(步骤S620),终端180指示设备100对存储在所述功能文件夹内的目标文件执行“所识别的功能”(步骤S622)。
所述设备100在从所述终端180接收到指示执行功能的命令时,响应于该命令的接收而执行所述功能。
通过上述结构,用户能容易地从终端180识别设备100的所期望的功能,并让设备100执行所识别的功能。
通过设备100和终端180的组合,所述实施例的技术特征可重新表述为用于执行外围设备中提供的功能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显示资源文件(212、222等)和特定存储区域(236)的步骤(S404),其中所述资源文件表示所述外围设备(100)中提供的执行所述特定功能所必需的资源(112、122等),并且所述特定存储区域能存储所述资源文件;
-将用户指定的所述资源文件存储在所述特定存储区域内的步骤(S602);以及
-执行所述功能中通过所存储的资源文件的组合而识别的一种功能的步骤(S210)。
上面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特定示例,但是这些示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不是对本专利权利要求的范围的限制。本专利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技术还包括上述特定示例的改变和变型。例如,本发明实现的所述外围设备不限于所述外围设备。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外围设备的技术特征可设有诸如打印机的其它外围设备。
而且,在本说明书或附图中所解释的技术部件在单独使用或以它们的多种组合使用时显示出它们的技术实用性,从而不限于在提交本发明时本专利权利要求中所述的组合。此外,本说明书或附图所示的技术能同时实现多个目的,并且实现这些目的中的一个目的本身就具有技术实用性。

Claims (9)

1.一种能执行多种功能并从终端经由网络控制的外围设备,包括:
多个资源,所述多个资源用于执行所述功能;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多个资源文件,所述多个资源文件中的每个资源文件分别对应于所述资源中的每个资源,并且所述存储器存储用于存储文件的特定存储区域的数据;
传输器,所述传输器基于文件共享协议将信息传输到所述终端,所述信息包括所述存储器内的所述特定存储区域和所述资源文件的列表;
接收器,所述接收器基于所述文件共享协议从所述终端接收第一存储命令,所述第一存储命令指定所述列表中的至少一个资源文件,并要求所述外围设备将所指定的资源文件存储在所述特定存储区域内;以及
功能控制器,所述功能控制器通过与所述指定的资源文件对应的资源的组合而识别所述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功能,并执行所识别的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围设备,其中:
每个资源文件记录所述对应的资源的操作条件;而且
在执行所述识别的功能时,所述控制器以记录在所述指定的资源文件中的所述操作条件操作所述资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围设备,其中:
所述接收器基于所述文件共享协议从所述终端接收第二存储命令,所述第二存储命令指定具有特定属性的目标文件,并要求所述外围设备将所指定的目标文件存储在所述特定存储区域内;而且
所述功能控制器对所述指定的目标文件执行所述识别的功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围设备,其中:
在所述接收器依次接收到所述第一存储命令、要求所述外围设备改变所述特定存储区域的属性的属性改变命令、以及所述第二存储命令时,所述功能控制器执行所述识别的功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围设备,其中在所述功能控制器不能通过与所述指定的资源文件对应的资源的组合而识别所述功能时,所述传输器将识别所述功能所必需的资源类型的信息传输到所述终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围设备,其中:
所述多种功能至少包括打印功能和扫描仪功能;而且
所述存储器存储能识别所述打印功能的资源文件和能识别所述扫描仪功能的资源文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围设备,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作为所述资源文件中的一个资源文件的配置文件,所述配置文件表示执行至少一种功能所必需的设置条件。
8.一种用来执行外围设备中提供的功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屏幕上显示资源文件和特定存储区域的步骤,其中所述资源文件表示所述外围设备中提供的执行所述功能所必需的资源,且所述特定存储区域能存储所述资源文件;
将用户规定的资源文件存储在所述特定存储区域内的步骤;以及
执行所述功能中通过所存储的资源文件的组合而识别的一种功能的步骤。
9.一种用于基于文件共享协议从计算机经由网络控制外围设备来执行所述外围设备中提供的功能中的至少一种功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信息,所显示的信息包括:
资源文件的列表,所述资源文件中的每个资源文件分别对应于所述外围设备中保持的所述资源中的每个资源;以及
用于存储文件的特定存储区域;
当用户指定所显示的列表中的资源文件并输入存储命令时,将要求所述外围设备执行通过与用户指定的所述资源文件对应的资源的组合而识别的至少一种功能的命令传输至所述外围设备,所述存储命令要求所述外围设备将所指定的资源文件存储在所述屏幕上显示的所述特定存储区域内。
CNA2008100056209A 2007-02-15 2008-02-14 外围设备 Pending CN1012474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35142 2007-02-15
JP2007035142A JP4946489B2 (ja) 2007-02-15 2007-02-15 周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7456A true CN101247456A (zh) 2008-08-20

Family

ID=39247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056209A Pending CN101247456A (zh) 2007-02-15 2008-02-14 外围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01510A1 (zh)
EP (1) EP1959664B1 (zh)
JP (1) JP4946489B2 (zh)
CN (1) CN10124745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6026A (zh) * 2014-03-21 2014-05-28 重庆大学 一种文件共享与打印扫描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21455B2 (ja) * 2009-09-15 2014-06-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90793B2 (ja) * 2015-07-06 2018-09-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および非一時的コンピュータ読取可能情報記録媒体
US10042593B2 (en) * 2016-09-02 2018-08-07 Datamax-O'neil Corporation Printer smart folders using USB mass storage profi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16821A (ja) * 1998-05-01 1999-11-16 Canon Inc 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JP2000134496A (ja) * 1998-08-19 2000-05-1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色変換装置
US7043688B1 (en) * 1998-12-22 2006-05-09 Casio Computer Co., Ltd. Document process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increasing printing efficiency by forming virtual document and storage medium
JP4428755B2 (ja) * 1999-04-30 2010-03-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出し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JP2001014255A (ja) * 1999-04-30 2001-01-19 Canon Inc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JP2004280178A (ja) * 2003-03-12 2004-10-07 Seiko Epson Corp 出力データ転送装置、印刷制御装置、出力データ転送方法および出力データ転送プログラム
JP4218384B2 (ja) * 2003-03-24 2009-02-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サービス処理装置、サービス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JP4408039B2 (ja) * 2003-11-13 2010-02-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印刷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印刷方法
JP4506188B2 (ja) * 2004-02-13 2010-07-2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印刷処理システム
JP2005242781A (ja) * 2004-02-27 2005-09-08 Canon Inc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136994B2 (ja) * 2004-04-16 2008-08-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文書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US7580948B2 (en) * 2004-05-03 2009-08-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Spooling strategies using structured job information
JP4437705B2 (ja) * 2004-06-21 2010-03-2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ポストスクリプト書き出し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JP4324060B2 (ja) * 2004-09-03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文書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と文書管理装置及び当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4895347B2 (ja) * 2004-12-02 201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文書管理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4582313B2 (ja) * 2005-02-18 2010-11-17 ノーリツ鋼機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JP4795034B2 (ja) * 2006-01-31 2011-10-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8278370A (ja) * 2007-05-02 2008-11-13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記憶媒体、プログラム
JP2009016936A (ja) * 2007-06-29 2009-01-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26026A (zh) * 2014-03-21 2014-05-28 重庆大学 一种文件共享与打印扫描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59664B1 (en) 2013-04-03
JP2008198107A (ja) 2008-08-28
JP4946489B2 (ja) 2012-06-06
US20080201510A1 (en) 2008-08-21
EP1959664A1 (en) 2008-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71386B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US7812859B2 (en) Print system and print control method
US20100178068A1 (en) Image printing apparatus and tandem image printing method
JP6462977B2 (ja)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EP2141584B1 (en) Job 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managing job log in the job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0361065C (zh) 打印系统、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2271206B (zh)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3916566B (zh) 图像读取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59282B (zh) 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1566935B (zh) 图像处理系统、打印设备以及读取设备
CN103314353A (zh) 网络打印系统、打印装置、打印数据发送装置以及计算机程序
EP1030512A2 (en) Seamless distributed job control between a multifunction peripheral and a host
JP2012119995A (ja)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それら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247456A (zh) 外围设备
CN101877755B (zh) 成像装置和成像系统
US734578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KR100739687B1 (ko) 인쇄 상태 표시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983074A (zh) 图像处理装置及插入控制方法
US7248379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program product for setting image processing operation,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JP2005341343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JP3239703B2 (ja) データ転送システム、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プリンタ、並びにデータ転送方法
US20090284789A1 (en) Information displaying and printing system
US825931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6591011B2 (ja) 印刷システム、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1119896A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