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2043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2043B
CN101242043B CN 200710139078 CN200710139078A CN101242043B CN 101242043 B CN101242043 B CN 101242043B CN 200710139078 CN200710139078 CN 200710139078 CN 200710139078 A CN200710139078 A CN 200710139078A CN 101242043 B CN101242043 B CN 1012420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fpc
contact
main body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13907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2043A (zh
Inventor
浅井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M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K Corp filed Critical SM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42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2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42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204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H01R12/772Strain reliev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82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 H01R12/85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87Coupling devices connected with low or zero insertion force contact pressure producing means, contacts activated after insertion of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acting automatically by insertion of rigid printed or like structur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防止FPC或FFC脱离且组装容易的连接器。在开有插入口(21)的插入空间部(22)内并列设置多个触头(3),在可连接FPC或FFC的连接器主体(2)上,穿设从表面向插入空间部(22)贯通的插通孔(23),具备沿着穿设了插通孔(23)的面安装并且基端部转动自如地卡定在连接器主体(2)上的罩(4),在罩上设置卡定突起(44),该卡定突起在沿连接器主体(2)的安装位置上插通到插通孔(23)内并向插入空间部(22)内突出,当罩(4)转动时位于插入空间部外方,并且通过被按压而向插通孔的外部方向移动。卡定突起为朝向卡定空间部内面一侧竖立设置的突起,倾斜形成插入口一侧,具有若从插入口一侧被按压则可向插入口外方移动的弹力。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连接挠性印刷电路板或挠性扁平电缆的连接器,详细地讲,涉及容易连接挠性印刷电路板或挠性扁平电缆,并且可防止脱落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用于使挠性印刷电路板(以下简称FPC)或挠性扁平电缆(以下简称FFC)连接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有ZIF型的连接器和NON-ZIF型连接器。
图12是ZIF型连接器,图13是NON-ZIF型连接器。此外,图12表示中央剖面的说明图,图13表示一部分切口中央剖面的说明图。
100表示现有的ZIF型连接器的一例。如图12所示,ZIF型连接器100构成为在壳体101的内部并列设置固定多个触头102的俯视时呈长方形的较薄的箱形形状。并且就壳体101而言,使并列设置固定在壳体101内部的触头102的一端从壳体101的背面(图中右侧面)一侧向外方突出而固定。另外,在壳体101的正面(图中左侧面)设置可插入FPC地横向较长地开口的插入口105。
并列设置固定的触头102,一端向壳体外方突出而形成基板固定部102a,另一端延伸设置成コ字形,相对的一方形成FPC接触部102b位于壳体101内部下方,前端若施加抵抗自身弹力的力则可移动,相对的另一方固定在壳体101内部。
另外,在壳体101的开口有插入口105的一侧即正面一侧,沿着左右侧面(图中从跟前到进深一侧)设有执行元件103。执行元件103其基端部可转动地与壳体101卡定,中间部位于插入口105内并构成随该转动向壳体101的下面一侧移动的接触按压部104。因此,是若执行元件103相对壳体101向下方一侧(图中反时针方向)转动、则接触按压部104也向同一方向转动的结构。
FPC在前端并列设置多个可电接触的触点部X而成。该触点部X的并列设置间距与设置在ZIF型连接器100上的触头102的并列设置间距一致。
将如上构成的FPC从触点部X一侧插入在ZIF型连接器100上开口的插入口105内。此时,FPC不过插入到插入口105内而已,并未实施有维持插入状态的固定。
在该状态下,通过使ZIF型连接器100的执行元件103向图中所示箭头方向转动,接触按压部104使FPC的触点部X向触头102的接触部102b按压接触而完成FPC与ZIF型连接器100的连接。
另一方面,图13所示NON-ZIF型连接器200是NON-ZIF型连接器的一例,构成为在壳体201的内部并列设置固定多个触头202的俯视时呈长方形的较薄的箱形形状。并且,就壳体201而言,使并列设置固定在壳体201内部的触头202的一端从壳体201的背面(图中右侧面)一侧向外方突出而固定。另外,在壳体201的正面(图中左侧面)一侧与ZIF型连接器100同样地开有插入口205而成。
并列设置固定的触头202构成为,一端向壳体外方突出而形成基板固定部202a,另一端延伸设置成コ字形,コ字形的相对的端部呈弹簧状。构成为该コ字形的另一端构成触头部202b,并具有比FPC的厚度稍微窄的间隙而相对配置,且具有弹力,若施加抵抗自身弹力的力则张开该间隙,FPC的触点部X插入该间隙,从而完成触点部X和触头部202b的良好的电连接。
在这样构成的NON-ZIF型连接器200中,若从插入口205一侧如图中箭头所示那样插入FPC,则FPC的触点部X马上就会按压张开相对的触头部202b并插入到触头部202b的コ字形开口部内,通过被按压张开的触头部202b的弹力,使得接触部102b和触点部X良好地电连接。
在如现有的ZIF型连接器100中,由于要通过接触按压部104按压FPC表面整体,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触头102和FPC的电连接,并且能够保持FPC不易从ZIF型连接器100脱落的状态。
然而,在电子设备的装配工序中,由于ZIF型连接器100在使执行元件103朝下方转动了的状态下输送而进入装配工序,因此,为了使FPC连接在印刷电路板上,必须临时使ZIF型连接器100的接触按压部104向上方转动使之处于可插入FPC的状态,接着使接触按压部104转动到原位后进行FPC和触头102的连接,因而在装配工序中必须有开闭执行元件103的两个工序。在必须进行批量生产的电子设备等的制造上,这两个工序对批量生产来讲成了导致降低生产效率的致命的问题。
与此相对,在NON-ZIF型连接器200中,由于不需要执行元件,并且只要插入FPC即可,因此,与ZIF型连接器100相比能够在装配所需工序中减少两个工序。
然而,在NON-ZIF型连接器200中,由于FPC和NON-ZIF型连接器200的连接固定只通过多个并排设置的触头202的按压接触力维持,因此,存在与FPC脱落拔出的方向上所施加的力对抗的抵抗力较弱且一不小心会使FPC拔出的问题。
如上所述,现有的ZIF型连接器及NON-ZIF型连接器,一方面彼此具有另一方所未有的优点,另一方面彼此都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使FPC和连接器的连接更牢固,并且不增加制造工序的连接器。
该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作为装配电子设备时仅插入FPC就连接FPC和印刷电路板等,并且不会轻易脱落拔出的连接器,形成使插入口开口为细长的形状的插入空间部,在插入空间部内并列设置多个触头,可连接FPC或FFC,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插入空间部的连接器主体上,穿设从表面向插入空间部贯通的插通孔,
具备罩,该罩由板状体构成并沿着连接器主体的穿设了插通孔的面安装,并且基端部作为转动支点转动自如地卡定在连接器主体上,
在罩上设置卡定突起,该卡定突起在沿着连接器主体安装的位置上插通到插通孔内并向插入空间部内突出,当罩转动时位于插入空间部外方,并且通过在插通孔内被按压而向插通孔的外部方向移动。因此,在该发明所提供的连接器中,例如,若FPC的插入端从插入口向插入空间内插入,则虽然并列设置在FPC的端部的多个触点与并列设置在插入空间部内的触头按压接触而完成点连接,但在插入FPC时,FPC的前端部与设置在罩上的卡定突起抵接。若进一步继续FPC的插入,则由于FPC按压卡定突起,因此,卡定突起在插入空间部内向插通孔外方移动。
这样一来,FPC的前端位于卡定突起的下一侧并越过卡定突起。此时,由于在FPC上预先穿设有卡定孔,因此,卡定突起进入该卡定孔内。设置在该FPC上的卡定孔,预先穿设在触头和FPC的触点接触而完成良好的电连接的位置上。
因此,由于在插入FPC而完成良好的电连接的位置上卡定罩的卡定突起和FPC的卡定孔,所以,完成良好的电连接的同时可固定FPC对连接器的位置。
当从连接器拆卸FPC时,使罩以罩的转轴为中心转动。这样一来,通过从连接器主体向外方转动罩,使得设置在罩上的卡定突起向连接器主体的卡定孔的外部方向移动,解除罩的卡定突起和FPC的卡定孔的卡定。在该状态下,FPC处于可从连接器拔出的状态,作业人员拔出FPC即可。
而且,在连接器中,对于在罩因其机械特性向与插入FPC或FFC的方向正交的横向上所施加的力无法得到充分的阻止力(抵抗力)的场合,本发明中提供如下构成的连接器:在连接器主体上,在连接器主体的插入口一侧两端穿设止动槽;在罩上,在沿着连接器主体安装的位置上设置进入止动槽内卡定的止动卡定片;止动卡定片设置成在罩转动时该卡定片前端一侧也处于进入到该槽内的状态,通过该连接器,使得设置于罩上的止动卡定片的至少一部分与罩的转动无关地位于设置在连接器主体上的止动槽内,因此,无论罩如何转动均通过该卡定片抵接该卡定槽来抵抗使罩向该横向移动的力。
此外,与连接器连接的对象不限定于FPC,也可以是FFC,通过如上述那样操作,FFC也可与连接器连接,还有,通过使罩转动能够使FFC脱离连接器。
另外,在本发明中,由于使设置于罩上的卡定突起构成为,倾斜形成插入口一侧,具有若从插入口一侧被按压则可向插入口外方移动的弹力,因此,若FPC一边按压倾斜部一边向插入口进深部位一侧移动,则FPC的按压力抵抗卡定突起的弹力而按压卡定突起,从而倾斜部沿着FPC端部向上方(插入口外方一侧)移动。
由于涉及该发明的连接器如上构成,因此,具有不仅保持如现有技术的ZIF型连接器所具备的连接器和FPC的电连接的可靠性以及FPC从ZIF型连接器脱离拔出的难度,而且可确保NON-ZIF型连接器所具备的仅插入FPC即可的安装容易度的特有的效果。
并且,由这些就克服在必须进行批量生产的电子设备等的制造上的对大量生产来讲成了导致降低生产效率的致命的问题,并且克服与FPC脱落拔出的方向上所施加的力对抗的抵抗力较弱且一不小心会使FPC拔出的问题,具有在制造工序上不增加工序就使FPC与连接器的连接更加牢固的效果。
因此,根据该发明,在利用于ZIF型连接器上时,具有不需要在插入后为了得到与连接器良好的连接而开闭罩,并且能够具备FPC或FFC的防止拔出机构的效果。还有,在利用在NON-ZIF型连接器上的场合也具有能够具备FPC或FFC的防止拔出机构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该发明的实施例1的从正面一侧上方观察的立体说明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从正面下方观察的立体说明图。
图3是图1中的大致中央部的纵向剖面说明图。
图4是表示被插入体即FPC的插入部分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连接器的卡定突起部分的立体说明图。
图6是表示FPC和卡定突起的抵接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2的立体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7的罩转动状态的立体说明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外壳主体的立体说明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2的固定罩的立体说明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2的罩的立体说明图。
图12是表示现有的ZIF型连接器的剖面说明图。
图13是表示现有的NON-ZIF型连接器的剖面说明图。
附图标记:
FPC-挠性印刷电路板,FPC1-FPC触点,FPC2-FPC卡定孔,1-连接器,2-外壳主体,21-插入口,22-插入空间部,23-插通孔,24-转动突起,25-主体,25a-侧缘部,25b-背面侧缘部,25c-触头固定部,26-固定罩,26a-触头相对部,26b-左右侧缘部,26c-罩背面侧缘部,26d-焊接固定部,26e-贯通用孔,26f-罩卡定部,26g-转动中心孔,27-罩止动槽,3-触头,31-上部触头,31a-基板连接部,31b-安装固定部,31c-接触部,31d-触点,32-下部触头,32a-基板连接部,32b-安装固定部,32c-接触部,32d-触点,33-单触点触头,33a-基板连接部,33b-安装固定部,33c-接触部,33d-触点,4-罩,41-罩主体,42-罩侧部,43-转动孔,43a-转动中心轴,44-卡定突起,45-切口槽,46-腿部,47-倾斜抵接部,48-卡定片,49-止动卡定片,5-夹紧件,51-罩固定部,52-固定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连接器由外壳主体和罩构成。
外壳主体在俯视状态下呈细长的长方形的形状,长度一侧的侧面构成正面及背面,宽度一侧的侧面构成左侧面及右侧面,内部形成为在正面开有插入口的插入空间。
在插入空间内沿长度方向并列设有多个触头。触头在插入空间内的大致中央沿上下形成接触部,端部位于外壳主体外部构成基板连接部并固定在连接器所连接的印刷电路板等上而电及物理连接。
在外壳主体的上表面,在左右侧面一侧的端部上穿设从上表面跨过插入空间贯通的插通孔。穿设在外壳主体上表面的插通孔从正面一侧向背面一侧细长地穿设。还有,插通孔穿设成位于并列设置在插入空间部内的触头群的两侧。
再有,在外壳主体上,在左右侧面各自的插入口一侧设置构成罩转动时的转动轴的转动突起。
罩整体上构成为板状,由与外壳主体正面大致相同面积的金属板构成,与外壳主体正面相面对而设置。而且,罩以罩主体的左右侧面一侧沿着外壳主体的左右侧面弯折的方式构成左右侧面,延伸设置左右侧面各自的一端即插入口一侧而构成成为转轴的转动基部。在该转动基部上穿设有转轴孔。罩的转轴孔转动自如地卡定在外壳主体的转轴突起上。
再有,在罩上,在与穿设于外壳主体上的插通孔相对的位置上设置卡定突起。卡定突起通过在构成罩的金属板上切入切槽而形成。通过该切槽,从基端横跨前端一侧呈板簧状地形成细长的弹簧部,再有,较宽地形成前端部,并且插入到外壳主体的插通孔内并向插入空间部突出地弯折而形成卡定突起。因此,就卡定突起而言,若在外壳主体的插入空间部内产生如抵抗弹簧部的作用力的使之向上面一侧移动的力,则弹簧部挠曲移动。卡定突起的插入口一侧端缘设置成在整个上下范围倾斜。就该倾斜而言,倾斜成越靠近外壳主体的下面一侧就越位于插入空间部的进深部位一侧。
在该连接器上所用的FPC或FFC上的从插入口插入并适当地安装在插入空间部内的位置上,在与向插入空间部内突出的卡定突起相对的位置上穿设有与卡定突起可卡定的卡定孔。
这样构成的连接器,在制作出时以罩沿着外壳主体配置,卡定突起突出位于插入空间部内的状态,触头的基板连接部连接固定在印刷电路板上。
达到上述程度后,将FPC或FFC从连接器的插入口插入到插入空间部。这样一来,FPC或FFC的前端部在插入口内按压罩的卡定突起。由于按压力的分力使卡定突起向上方移动地作用,因此,卡定突起抵抗弹簧部的弹力并向上方移动,随后越过FPC或FFC的端部。这样一来,由于卡定突起越过了上表面使得FPC或FFC进一步向进深部位插入,随后一到适当地安装的位置则卡定突起就进入穿设在FPC或FFC上的卡定孔内。
在该状态下,由于卡定突起和卡定孔处于卡定状态,因此,即使从连接器拔出的力作用在FPC或FFC上也不会轻易地拔出。
在从连接器拔出FPC或FFC的场合,使转动自如地与转轴突起卡定的罩转动。
并且,使卡定突起从FPC或FFC的卡定孔脱离后,从插入口拔出FPC或FFC。
(实施例1)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该发明的实施例1。
图1是表示该发明的实施例1的从正面一侧上方观察的立体说明图,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从正面下方观察的立体说明图,图3是图1中的大致中央部的纵向剖面说明图,图4是表示被插入体即FPC的插入部分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连接器的卡定突起部分的立体说明图,图6是表示FPC和卡定突起的抵接状态的说明图。
1是涉及该发明的实施例1的连接器。连接器1由外壳主体2及设置并固定在外壳主体2内的触头3以及转动自如地卡定在外壳主体2上的罩4构成。
连接器1是用于进行FPC或FFC和印刷电路板的电连接及物理连接的电子部件。
外壳主体2在俯视状态下呈细长的长方形的形状,长度一侧的侧面构成正面及背面,宽度一侧的侧面构成左侧面及右侧面。在外壳主体2上,在正面开口有插入口21,在内部向背面一侧穿设有插入空间部22。因此,插入空间部22穿设成向背面一侧较深地刻出的细长的槽状。并且,在插入空间部22内,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多个触头3。另外,外壳主体2由作为绝缘材料的高分子树脂构成。
触头3由上部触头31和下部触头32构成。
上部触头31其一端位于形成了基板连接部31a的外壳主体2的背面一侧的外部。另外,上部触头31的中间部弯折成U字形而形成安装固定部31b并固定于插入空间部22内的上面一侧,再有,弯折成U字形的另一端即前端一侧具有弹力且从安装固定部31b延伸设置而形成接触部31c。接触部31c相对安装固定部31b位于与固定有上部触头31的插入空间部22的上表面相对的下面一侧,在中间部使触点31d向该下面一侧突出。
就下部触头32而言,其一端配置成从外壳主体2的正面一侧下部向外壳主体2外部而形成基板连接部32a,中间部形成固定在外壳主体2的插入空间部22内的下面一侧的安装固定部32b,从安装固定部32b延伸设置的另一端一侧以与上部触头31的触点31d相对配置的方式形成接触部32c。就接触部32c而言,从安装固定部32b延伸设置的接触部32c具有弹力,前端部与上部触头31的触点31d相对而形成触点32d。
这样,由上部触头31和下部触头32形成的触头3,在插入空间部22内的左右方向即长度方向上并列设置固定有多个,相对的上部触头31的触点31d及下部触头32的触点32d的间隙设置成比被插入体即FPC或FFC等的厚度更窄。并且若在相对配置的触点31d及触点32d之间插入被插入体即FPC或FFC,则触头3与FPC等的触头部接触,从而完成电连接。此时,触头3的上部触头31及下部触头32由于均对安装固定部31b及安装固定部32b使接触部31c及接触部32c具有弹力,因此,通过该弹力具有良好的接触压。
此外,在实施例1中虽然由上部触头31及下部触头32构成了触头3,但如此地通过构成为在上、下具有各不相同的触点使基板连接部31a、32a与印刷电路板连接,从而能够与被插入体即FPC或FFC等的表、背两面上的各自的触点连接,因此,与限于表面的场合相比,能够具有更多的触点。也就是说,具有现有例1或现有例2上所用的接触部构成为叉子状的连接器的两倍的触点。
在并列设置有触头3的外壳主体2上,进一步在上表面将插通孔23穿设在左右侧面一侧的端部上。插通孔23从外壳主体2的上表面贯通到插入空间部22内,且从外壳主体2(插入口21一侧)向背面一侧细长地穿设。另外,插通孔23穿设成位于并列设置在插入空间部22内的触头3群的两侧。
再有,在外壳主体2上,在左右侧面各自的插入口一侧设置成为罩4转动时的转动中心的转动突起24。
罩4由薄板状的金属板构成,设置成与外壳主体2的穿设了插通孔23的平面相对,并且设置成与外壳主体2自由转动。因此,罩4由板状的罩主体41和使位于罩主体41的两侧部即外壳主体2的左右侧部的两端分别沿着外壳主体2的左右面弯折而设置的罩侧部42构成。还有,罩主体41的背面一侧向外壳主体2的背面一侧弯折而形成背面部41a。罩主体41由背面部41a及罩侧部42所加强从而不易变形。并且,在罩侧部42的外壳主体2正面一侧端部上穿设有与设置在外壳主体2上的转动突起24转动自如地卡定的转动孔43。并且,通过使转动孔43与外壳主体2的转动突起24卡定并作为转动中心,罩4可以使罩主体41以从外壳主体2离开的方式移动。此时,如图3中以空白箭头所示,罩4的转动以罩4的背面一侧从外壳主体2离开的方式转动。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罩4的转动中心设置在外壳主体2的插入口21一侧的侧面上,使得在拔出FPC或FFC之际使罩4转动时,FPC或FFC不构成转动罩4时的障碍。然而,也可以将构成转动中心的转动突起24及转动孔43设置在外壳主体2的插入口21一侧以外的侧面上实施。
还有,在与外壳主体2相对配置并相接的状态下,在罩主体41上的与外壳主体2的插通孔23相对的位置上设置卡定突起44。卡定突起44通过在罩主体41上穿设从卡定突起44位置向外壳主体2的背面一侧穿设的较长的コ字形切口槽45形成为板簧状,该板簧状的前端部向外壳主体2一侧弯曲设置。这样设置的卡定突起44位于板簧状地设置的腿部46的前端部,设置在对插通孔23内可进退的位置上。如图5所示,该卡定突起44使外壳主体2的插入口21一侧倾斜,并设置与FPC等的被插入体抵接的倾斜抵接部47。
通过这样设置卡定突起44,在以转动突起24为转轴使罩4转动并从外壳主体2离开时使卡定突起44脱离插通孔23,在位于与外壳主体2相接的位置上时,卡定突起44被插通到插通孔23内处于向插入空间部22内部突出的状态。并且,例如若被插入体为FPC,则从插入口21插入时,FPC的前端抵接倾斜抵接部47,若进一步插入FPC,则FPC前端部的按压力的分力使倾斜抵接部47抵抗倾斜抵接部47的基端部一侧的板簧力而向上推起,从而倾斜抵接部47以越过FPC的表面的方式使FPC能够进一步插入到进深部位。其结果,FPC能够到达规定插入位置。
5是夹紧件。夹紧件5通过将板状体弯折成コ字形而成,分别设置在外壳主体2的左右两端。夹紧件5通过コ字形相对片的一方配置并固定在外壳主体2的端部内与外壳主体2固定,另一方的相对片形成罩固定部51并设置成以比罩侧部42的厚度稍微大的宽度从外壳主体2的左(或右)侧面离开。在该罩固定部51大致中央设置向外壳主体2一侧略微突出的固定突起52。这样设置的夹紧件5通过在罩固定部51和外壳主体2侧面之间进入了罩4的罩侧部42时,罩固定部51的固定突起52对罩侧部42施加按压力,按压罩侧部42,使得罩4不易转动、离开外壳主体2。当然若以抵抗由罩固定部51的按压力引起的罩4固定力的力转动罩4,则罩主体41从外壳主体2离开,卡定突起44向离开插入空间部22的方向移动。
如此构成的连接器1上所用的被插入体为FPC或FFC等,若以FPC为例进行说明,则如图4(a)所示,与现有例相同地在前端部上沿FPC的宽度方向并列设置多个FPC的触点FPC1,该触点FPC1设置在FPC的两面。另外,在将FPC插入连接器1内,FPC触点FPC1和触头3处于电连接的适当插入完成位置上时,将FPC卡定孔FPC2切口到FPC侧缘并设置在与卡定突起44相对的位置上。此外,如图4(b)所示,该FPC的卡定孔FPC2也可以不设置成切口状,而在FPC上穿设成孔状。另外,通过使FPC卡定孔FPC2和连接器1的卡定突起44的卡定位置比FPC触点FPC1更靠近FPC的侧缘一侧,即使在插入FPC后卡定突起44越过FPC时,也不会接触FPC触点FPC1且能够使卡定突起44可进入FPC卡定孔FPC2内,因此,不会损伤FPC触点FPC1,并且通过能够缩短对FPC的插入方向的进入距离,可减小连接器1的前后方向(从插入口21到进深一侧的方向)的厚度。
如图6所示,在如此构成的连接器1中,随FPC沿箭头B所示方向移动,倾斜抵接部47向箭头A所示方向移动,进而倾斜抵接部47向FPC的上表面一侧移动从而FPC通过倾斜抵接部47,通过进一步向箭头B一侧移动使得FPC进入FPC2内。并且,该位置就是FPC的插入适当位置。
因此,在将FPC固定在连接器1上时,仅通过将FPC从连接器的插入口插入即可完成作业。
另外,在将FPC从连接器1拔出时,为了解除FPC的FPC卡定孔FPC2和卡定突起44的卡定,使罩4转动以使卡定突起44脱离FPC卡定孔FPC2。在该状态下,拔出FPC使之脱离插入口21。
(实施例2)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该发明的实施例2。
图7是表示实施例2的立体说明图,图8是表示图7的罩转动状态的立体说明图,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外壳主体的立体说明图,图10是表示实施例2的固定罩的立体说明图,图11是表示实施例2的罩的立体说明图。
实施例2所示连接器1虽然与实施例1大致相同,但如图7及图8所示,由主体25和固定罩26构成连接器1的外壳主体2,如图9所示,在与实施例1同样地以横向并列设置的状态一体成型的连接器1的主体25上,与实施例1中的罩4相同地将由金属的板状体构成的固定罩26从上方罩住固定,形成实施例1中的外壳主体2。并且,通过在固定罩26的表面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设置罩4构成连接器1。
也就是说,图9是一体成型的主体25,多个并列设置的触头3与实施例1不同,采用单触点触头33,中间部构成安装固定部33b固定在主体25上。并且单触点触头33的从安装固定部33b延伸设置的一端形成基板连接部33a,延伸设置于主体25的插入口一侧,设置成位于从主体25的插入口21一侧到下面一侧之间并朝向外部。另外,从安装固定部33b延伸设置的另一端一侧形成具有弹力的接触部33c,在接触部33c的大致中央形成向上方突出的触点33d。如此构成的单触点触头33呈与实施例1中的下部触头32大致相同的形状。
此外,实施例2中的罩4虽然与实施例1相同,但在位于外壳主体2的背面一侧的背面部41a的两端设置当在外壳主体2上转动自如地安装罩4时用于与固定罩26卡定的卡定片48。卡定片48由槽部与背面部41a分离,通过以悬臂形式连接在罩主体41上,具有弹力。
主体25如图9所示,外缘部通过侧缘部25a和背面侧缘部25b呈敞开了插入口21一侧的コ字形,并且掏空中央部形成触头固定部25c,并由作为绝缘体的高分子树脂成型。在主体25的各个侧缘部25a上在插入口21一侧穿设有罩止动槽27。并且,在罩4上也吻合该罩止动槽27的位置而设有止动卡定片49。止动卡定片49在罩4沿着主体25闭合的状态下,从与罩止动槽27相对的位置可进入并卡定在该罩止动槽27内,并将其前端弯折成L字形来设置。
这样设置的罩止动槽27及止动卡定片49,在罩4沿着主体25闭合的状态下,设置在罩4上的止动卡定片49整体进入,另外,在罩4转动而离开主体25的打开了的状态下,止动卡定片49的前端一侧进入并位于罩止动槽27内。因此,设置的罩止动槽27及止动卡定片49的位置设置在罩4的转动中心一侧的在处于罩4打开状态时及闭合状态时能够处于如上所述的卡定状态的位置上。
通过这样设置罩止动槽27及止动卡定片49,在罩4的上述闭合状态下,在FPC或FFC上施加向拔出方向的力时,通过与设置在FPC或FFC上的卡定孔FPC2的卡定,卡定突起44成为支撑该拔出力时的与主体25的支点,并且防止晃动以防罩4因向左右横向晃动而移动。同样地、即使在罩4转动而离开主体25的打开了的状态下,也由于止动卡定片49的前端位于罩止动槽27内,因此,同样防止晃动以防罩4因向左右横向晃动而移动。并且,主体25的成型以并列设置多个触头3的状态一体成型。
此外,在实施例2中,虽然由罩止动槽27及止动卡定片49限制罩4的移动,但由于在实施例1中,不论是在罩4沿着外壳主体2闭合的状态下还是在罩4转动而离开主体25的打开了的状态下,在外壳主体2上都设有夹紧件5,因此,不论是在罩4处于闭合的状态还是处于打开的状态的位置上,罩4的罩主体41都处在罩固定部51和外壳主体2则面之间的间隙内(在打开着的状态下罩主体41的一部分也位于该间隙内),因此,罩固定部51防止罩4向左右方向晃动。
再有,在罩4上,在设置于实施例1所示的罩4上的转动孔43上设置转动中心轴43a而不设置转动孔43。该转动中心轴43a向主体25一侧即内侧弯折而突出设置罩侧部42的插入口21一侧端部。转动中心轴43a成为罩4的转动中心。
因此,在实施例2中,由于在触头3上采用单触点触头33,因此,为了如实施例1那样得到所插入的FPC的FPC触点FPC1和触头3的良好的接触压,需要有承受触头3的触点33d的弹力的部件。于是,在实施例2中,以覆罩主体25的上表面的方式设置固定罩26包覆并固定在主体25上。
固定罩26由板状体构成,通过设置包覆主体25的触头固定部25c上表面的触头相对部26a,分别弯折设置位于侧缘部25a及背面侧缘部25b各自的外侧的左右侧缘部26b及罩背面侧缘部26c并与主体25卡定固定,使插入口21开口,在内部形成插入空间部22。另外,如图8所示,分别在左右侧缘部26b及罩背面侧缘部26c上设置焊接固定部26d,与安装连接器1的印刷电路板焊接固定。
通过这样形成固定罩26的焊接固定部26d及触头3的基板连接部33a,将由主体25及固定罩26构成的外壳主体2固定在印刷电路板上。
另外,在固定罩26的左右侧缘部26b上穿设转动中心孔26g。穿设转动中心孔26g的位置与实施例1相同。在转动中心孔26g内转动自如地嵌入以包覆固定罩26的方式设置的罩4的转动中心轴43a。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不同,通过在穿设于固定罩26上的转动中心孔26g内转动自如地嵌入突出设置在罩4上的转动中心轴43a而构成罩4的转动中心,使得诸如罩4等以转动中心轴43a为中心可转动。
再有,在固定罩26的触头相对部26a上,在与转动自如地卡定的罩4的卡定突起44相对的位置上,穿设贯通用孔26e。因此,罩4的卡定突起44能够插通贯通用孔26e并位于插入空间部22内。再有,在固定罩26的背面侧缘部25b上设置罩卡定部26f。罩卡定部26f以仅连结触头相对部26a一侧的悬臂状的方式形成为通过切口槽而具有弹力,并设置于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两端。罩卡定部26f在罩4转动而处在与固定罩26以相对状态相接的位置上时,与设置在罩4上的卡定片48卡定,并在罩4转动而离开固定罩26时,通过抵抗罩卡定部26f及卡定片48的弹力的转动力,使罩卡定部26f及卡定片48的相互位置变位并脱离。
在这样构成的实施例2中,若将FPC从插入口21向插入空间部22内插入,则FPC的前端部就抵接位于插入空间部22内的卡定突起44的倾斜抵接部47。而且,若通过连续进一步插入FPC使得FPC的按压力的分力大于腿部46的弹力,则卡定突起44抵抗腿部46的弹力变位,从而FPC进入比卡定突起44还要深的深处,当FPC的FPC触点FPC1和触头3的触点33接触并到达适当的位置上时,FPC卡定孔FPC2和卡定突起44处在同一位置,从而卡定突起44进入并卡定在FPC卡定孔FPC2内。由此,FPC处于不易脱离连接器1的状态。
另外,在实施例2中,由于触头3为单触点触头33,因此,所插入的FPC通过插入成为上表面的固定罩26和单触点触头33之间,得到与单触点触头33的触点33d的良好的接触压。因此,触点33d和固定罩26之间的间隙设定成比FPC的厚度稍微小。而且,对FPC触点FPC1而言,也由于触头3的触点33d只在下面一侧,因此,FPC触点FPC1也只设置在下面一侧。此外,因为上表面一侧与固定罩26接触,固定罩26通过焊接与印刷电路板在接地一侧连接,同样能够得到良好的接触压,因此,在FPC的上表面一侧也设置接地用触点(未图示)并借助于固定罩26接地连接FPC和印刷电路板亦可。
该发明可实施在使FPC或FFC电连接的连接器上,不论在ZIF型连接器上还是在NON-ZIF型连接器上均可利用。尤其在ZIF型连接器上利用时,虽然在装配工序中插入FPC或FFC时,装入需要少许按压力,但插入后不需要用于得到与触头的良好接触压的罩开闭,而且能够具备FPC或FFC的防止拔出机构。另外,即使在利用到NON-ZIF型连接器上的场合,同样能够具备FPC或FFC的防止拔出机构。

Claims (2)

1.一种连接器,形成使插入口开口为细长的形状的插入空间部,在插入空间部内并列设置多个触头,可连接FPC或FFC,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插入空间部的连接器主体上,穿设从表面向插入空间部贯通的插通孔,
具备罩,该罩由板状体构成并沿着连接器主体的穿设了插通孔的面安装,并且基端部作为转动支点转动自如地卡定在连接器主体上,
在罩上设置卡定突起,该卡定突起在沿着连接器主体安装的位置上插通到插通孔内并向插入空间部内突出,当罩转动时位于插入空间部外部,并且通过在插通孔内被按压而向插通孔的外部方向移动,
设置于罩上的卡定突起中的插入口一侧的部分倾斜地形成倾斜抵接部,并且上述卡定突起具有若从插入口一侧被按压则可向插入口外方移动的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连接器主体上,在连接器主体的插入口一侧两端穿设止动槽,在罩上,在沿着连接器主体安装的位置上设置进入止动槽内卡定的止动卡定片,止动卡定片设置成在罩转动时该卡定片前端一侧也处于进入到该槽内的状态。
CN 200710139078 2007-02-08 2007-07-24 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20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28671A JP4353436B2 (ja) 2007-02-08 2007-02-08 コネクタ
JP2007028671 2007-02-08
JP2007-028671 2007-10-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2043A CN101242043A (zh) 2008-08-13
CN101242043B true CN101242043B (zh) 2012-02-29

Family

ID=397524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13907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2043B (zh) 2007-02-08 2007-07-24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353436B2 (zh)
CN (1) CN1012420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95861B2 (ja) * 2009-03-31 2012-08-0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5327461B2 (ja) 2009-05-13 2013-10-3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4915879B2 (ja) * 2009-08-10 2012-04-11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コネクタ装置
JP2011086428A (ja) * 2009-10-14 2011-04-28 I-Pex Co Ltd コネクタ装置
JP4840711B2 (ja) * 2009-11-18 2011-12-21 Smk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JP4978871B2 (ja) * 2009-11-18 2012-07-18 Smk株式会社 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
JP4982770B2 (ja) * 2009-12-04 2012-07-2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2011134582A (ja) * 2009-12-24 2011-07-07 Fujitsu Component Ltd 平型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ロック機構
JP5146701B2 (ja) * 2010-07-13 2013-02-2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132002B2 (ja) * 2010-09-07 2013-01-30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5110334B2 (ja) * 2010-10-05 2012-12-2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093340B2 (ja) 2010-12-27 2012-12-1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704319B2 (ja) * 2011-02-14 2015-04-2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207004B2 (ja) 2011-02-22 2013-06-1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344059B2 (ja) * 2011-03-18 2013-11-20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772257B2 (ja) * 2011-06-08 2015-09-02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920568B2 (ja) * 2011-06-22 2016-05-1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CN102842798B (zh) * 2011-06-24 2014-11-12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连接器
JP5016127B1 (ja) * 2011-07-05 2012-09-05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EP2568538A1 (en) * 2011-09-06 2013-03-13 Dai-Ichi Seiko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3001026B (zh) * 2011-09-15 2015-02-25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连接器装置
JP5811341B2 (ja) * 2011-11-08 2015-11-1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5779078B2 (ja) 2011-11-28 2015-09-16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2629723B (zh) * 2012-04-24 2014-10-22 东莞宇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扁平式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2629710B (zh) * 2012-04-24 2014-12-31 东莞宇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扁平式导体用电连接器及其与扁平式导体的组装方法
CN103390810A (zh) * 2012-05-08 2013-11-13 林雅萍 电连接器
JP5699110B2 (ja) * 2012-05-28 2015-04-08 京セラコネクタ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885594B2 (ja) * 2012-06-04 2016-03-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5651652B2 (ja) * 2012-08-22 2015-01-1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CN103855487B (zh) * 2013-03-15 2015-12-09 亳州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JP6291335B2 (ja) * 2014-04-23 2018-03-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JP6380744B2 (ja) * 2014-07-04 2018-08-29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2016046149A (ja) * 2014-08-25 2016-04-04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
JP2016066478A (ja) * 2014-09-24 2016-04-28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6085812A (ja) * 2014-10-23 2016-05-19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407070B2 (ja) 2015-03-13 2018-10-1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平型導体用電気コネクタ
EP3345249A4 (en) 2015-08-31 2019-04-17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LEITERPLATTENVERBINDER
US10305209B2 (en) 2016-02-26 2019-05-28 Amphenol Fci Asia Pte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the same
JP6741036B2 (ja) * 2018-03-29 2020-08-19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947195B2 (ja) * 2019-02-20 2021-10-13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841290B2 (ja) * 2019-02-20 2021-03-10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6996521B2 (ja) * 2019-02-20 2022-01-17 I-Pex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11342250A (zh) * 2020-04-02 2020-06-26 苏州祥龙嘉业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沉式fpc连接器安装结构
CN112563783B (zh) * 2020-09-30 2021-12-21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线电连接器、排线连接系统及电子设备
TWI778540B (zh) * 2021-03-09 2022-09-21 禾昌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超薄型易鎖易解鎖連接器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2847A (zh) * 2002-08-01 2004-02-04 ��һ���ӹ�ҵ��ʽ���� 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72847A (zh) * 2002-08-01 2004-02-04 ��һ���ӹ�ҵ��ʽ����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53436B2 (ja) 2009-10-28
CN101242043A (zh) 2008-08-13
JP2008192574A (ja) 2008-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2043B (zh) 连接器
CN101944666B (zh) 用于扁端子的连接器
CN1099727C (zh) 印刷电路板连接器
EP1701417B1 (en) A joint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it
DE602004005454T2 (de) Electrischer Verbinder
DE10327581B4 (de) Konstruktion zum Montieren eines Aschlusses, ein Leiterplattenverbinder und Verfahren zum Montieren desselben
CN101685912B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DE602006000275T2 (de) Verbinder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CN107087437A (zh) 电缆连接器
JP4795179B2 (ja) コネクタ
CN101872910A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1202387A (zh)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CN109004410A (zh) 可动连接器
CN100521384C (zh) 带有具有引导配套连接器插入和移除功能的壳体的连接器
CN100592573C (zh) 基板用连接器
CN107949963A (zh) 电连接箱
US7670194B1 (en) RJ-45 style communications jacks having mechanisms that prevent an RJ-11 style communications plug from being fully inserted within the jack
JP4933603B2 (ja) コネクタ
KR102136766B1 (ko) 플랫 케이블 커넥터
EP2165579A1 (de) Leiterplatte mit abknickbarer steckverbindung und das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derartiger steckverbindung
KR101221506B1 (ko) 가요성 회로케이블용 커넥터
JP2012074376A (ja) 階層ブリッジ
CN101938066B (zh) 卡用连接器
US6322402B1 (en) Insulation piercing wedge connector with snap in blades
US7563138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7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