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6854A - 转向信号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信号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6854A
CN101236854A CNA2008100088661A CN200810008866A CN101236854A CN 101236854 A CN101236854 A CN 101236854A CN A2008100088661 A CNA2008100088661 A CN A2008100088661A CN 200810008866 A CN200810008866 A CN 200810008866A CN 101236854 A CN101236854 A CN 1012368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support
axle
turn signal
signal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88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6854B (zh
Inventor
小坂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36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6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6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68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2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 B60Q1/34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for indicating change of drive direction
    • B60Q1/4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for indicating change of drive direction having mechanical,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utomatic return to inoperative position
    • B60Q1/42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for indicating change of drive direction having mechanical,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utomatic return to inoperative position having mechanical automatic return to inoperative position due to steering-wheel position, e.g. with roller wheel control
    • B60Q1/425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for indicating change of drive direction having mechanical, electric or electronic automatic return to inoperative position having mechanical automatic return to inoperative position due to steering-wheel position, e.g. with roller wheel control using a latching element for resetting a switching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即使以所需的强度设定操作杆的驱动力也不用担心该操作杆基部从支架脱落,组装效率良好并可减少零部件件数。组装时,向支架(9)的开口部(9a)插入操作杆(3)的基部(3a)后,在基部的轴孔(3c)和支架的侧板(9d)的轴承孔(9e)中穿通轴(21)而形成防止脱落状态,从而可转动地连接操作杆和支架。在轴的头部(21a)侧的相反侧端部设置环状凹槽(21b),在支架的侧板上设置向轴承孔的径向内侧延伸并可卡合于环状凹槽(21b)中的挠性卡合片(9g)。该挠性卡合片(9g)被推入安装中的轴(21)的前端部分而弯曲,当该前端部分贯穿挠性卡合片(9g)时,轴(21)按扣结合于支架(9)上。

Description

转向信号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附设在汽车转向柱等上而被用作方向指示器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中,操作杆的基部被支架轴支承并可沿着一个平面倾倒,并且被固定在转向柱等上的外壳轴支承支架,使该支架和操作杆成为一体可沿着与上述一个平面大致正交的其他平面倾倒。然后,如果将操作杆的杆部从中立位置沿着上述其他平面向左右任意一个的方向指示位置进行倾倒操作,左转或者右转灯就闪亮。另外,如果将操作杆的杆部沿着上述一个平面进行倾倒操作,就可进行光束转换或者超车指示动作。在这种转向信号开关装置中,为了使操作杆顺利地移动在方向指示位置和中立位置之间,在外壳侧设置的凸轮面和支架之间就存在弹簧部件以及驱动体使该驱动体弹性连接在该凸轮面上。同样,为了使操作杆顺利地移动在光束转换位置或者超车指示位置和中立位置之间,在支架侧设置的凸轮面和操作杆的基部之间也存在弹簧部件以及驱动体使该驱动体弹性连接在该凸轮面上。
下面,将根据图8至图10说明以往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的结构。在这里,图8是涉及到以往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例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该转向信号开关装置的取消机构的仰视图,图10是该取消机构的操作说明图。
在这些图中,转向信号开关装置的主要结构为如下:构成外壳的合成树脂制第1盒部101以及第2盒部;由两个盒部101、102通过支架108支承的操作杆103;第1杆部件104以及第2杆部件105,配置在第2盒部102的内表面上;及扭力盘簧106,朝着使第1杆部件104向第2盒部102的外部突出的方向施加弹性力。但是,在操作杆103的基部固定设置有工作部件107,而活动部件109可摆动地被支承在支架108。另外,第1盒部101以及第2盒部102通过按扣结合等成为一体,并被固定在附图没有显示的转向柱套或者组合开关等的固定部件上。
在第1盒部101的内表面设有具有槽部或者锁定部的、大致V字形状的凸轮面110,并且在该凸轮面110上滑动地弹性连接着由支架108保持并被弹簧125施加弹性力的第1驱动体124。另外,在第1盒部101的内底部上安装有附图没有显示的印刷电路板,并在该印刷电路板上配设有用于点灯的触点部。
在第2盒部102的内表面上,在同一条线上竖立设置有导向轴116和支轴117,并且还竖立设置着轮毂119。导向轴116可转动、可滑动地支承第一杆部件104,而支轴117可转动地支承第2杆部件105。另外,轮毂119支承扭力盘簧106的卷绕部。
通过在长孔104b上卡合联结销105d,连接第1杆部件104和第2杆部件105。在第1杆部件104上设有长孔104a、104b和弹簧支架部104c,并通过在长孔104a上穿通上述导向轴116,使该杆部件104可转动且可滑动地得到支承。另外,在第1杆部件104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上设有抵接部104d,并在长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上设有凸轮卡合部104e。另一方面,在第2杆部件105上设有第1开121、第2开口122和安装孔105a,通过在该安装孔105a上穿通上述支轴117使该杆部件105可转动地得到支承。另外,在第2杆部件105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上设有突起部105c和联结销105d,并以在上述长孔104b上穿通该联结销105d并将其链接的状态下,两个杆部件104、105互相层叠。
扭力盘簧106具有以悬臂梁形状延伸的臂部106c,并且该臂部106c卡合在第1杆部件104的弹簧支架部104c上,因此朝着沿长孔104a、104b向外侧推压抵接部104d的方向对第1杆部件104施加弹性力。
被固定在操作杆103的根部上的工作部件107,构成该操作杆103的基部。工作部件107为合成树脂制,并在其两个侧面上设有圆形凹状部107a。另外,在支架108上突设有一对突出片108a来夹住工作部件107,并在各突出片108a的内表面设有圆柱形状的凸起108b。该支架108也为合成树脂制,并通过在各圆形凹状部107a嵌入各凸起108b的按扣结合方法,操作杆103的基部(工作部件107)被轴支承在支架108上。在支架108的、与突出片108a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上形成有凸轮面108c,并由第1杆部件104的凸轮卡合部104e滑动接触在该凸轮面108c上。还有,虽然附图中没有显示,但是,在支架108内还形成有其他凸轮面,而由工作部件107支承并且由弹簧126施加弹性力的第2驱动体127可滑动地弹性连接在该凸轮面上。在支架108上突设有一对支承轴108d、108e,并且通过在第1盒部101以及第2盒部102的轴承部分嵌入这些支承轴108d、108e,使两个盒部101、102轴支承支架108。但是,支承轴108d、108e的轴线方向和凸起108b的轴线方向被设定成互相大致正交。因此,操作杆103以及工作部件107与支架108成为一体,以支承轴108d、108e作为转动轴并相对于两个盒部101、102可沿着一个平面倾倒。另外,操作杆103以及工作部件107相对于支架108和两个盒部101、102,以凸起108b作为转动轴可沿着与上述一个平面大致正交的其他平面倾倒。
活动部件109以插入支架108的开108g并且由弹簧125施加弹性力的状态下,而且还被允许稍微摆动的状态下被安装在该支架108。在活动部件109上突设有配置在第2杆部件105的第2开口122内的承受部109e,该承受部109e配置在第2开122的弯曲边缘122a内。
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操作杆103处在中立位置时,第1驱动体124弹性连接于凸轮面110的槽部上,因此操作杆103可保持在该中立位置上。此时,因为第1杆部件104的凸轮卡合部104e抵接于支架108的凸轮面108c的顶部上而其位置得到限制,所以如图10(a)所示,第1杆部件104抵抗扭力盘簧106的施力而留在第2盒部102内,从而使抵接部104d处在与汽车方向盘联动旋转的取消凸起128的转动轨迹外。
如果以支承轴108d、108e为转动轴向左右任意一个的方向指示位置对位于中立位置的操作杆103进行倾倒操作,第1驱动体124就滑动在凸轮面110上生成卡达感之后被固定在锁定部上,并且支架108以及活动部件109向相同方向旋转规定角度使凸轮面108c的顶部从凸轮卡合部104e脱落。因此,如图10(b)所示,第1杆部件104通过扭力盘簧106的施力向长度方向的一个端侧移动,而抵接部104d进入取消凸起128的转动轨迹内。还有,在这种状态下,通常向与操作杆103的倾倒操作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操作方向盘,因此取消凸起128有时会从与图10(b)的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抵接于抵接部104d,但是即使取消凸起128以该方向抵接使第1杆部件104以及第2杆部件105以图示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其旋转力也不会被传到活动部件109的承受部109e上,因此只要取消凸起128通过,两个杆部件104、105就再次通过扭力盘簧106的施力恢复图10(b)的状态。
可是,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向操作杆103的倾倒方向的反方向旋转操作方向盘,取消凸起128就以图10(b)的箭头方向抵接在抵接部104d上,因此第1杆部件104以及第2杆部件105将以图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即,因为以导向轴116为中心向图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驱动第1杆部件104,所以第2杆部件105联动旋转,由第2开122的弯曲边缘122a向图示上方顶推活动部件109的承受部109e。因为该推压力从活动部件109传达到支架108上,所以第1驱动体124从凸轮面110的锁定部脱落而被推回到槽部上,因此两个杆部件104、105就自动复位到如图10(a)所示的中立位置上。
另外,在图10(b)的状态下,向操纵杆103施加了阻止自动复位的某种力量时,例如,如果在用手按压操作杆103的状态下向其倾倒方向的反方向旋转操作方向盘,则如图10(c)所示,通过第2杆部件105的旋转力的分力将沿着弯曲边缘122a按压承受部109e,从而使活动部件109抗拒弹簧125的施力而相对于支架108多少摆动。因此,可以在不会受到承受部109e阻碍的状态下转动第1杆部件104以及第2杆部件105。
另一方面,以凸起108b为转动轴对处在中立位置的操作杆103进行倾倒操作时,构成操作杆103的基部的工作部件107相对于支架108向相同方向旋转指定角度,因此第2驱动体127滑动在形成于支架108内并附图没有显示的凸轮面上。其结果,向一个方向倾倒操作时生成咔哒感并实施光束转换动作,向相反方向倾倒操作时实施超车指示动作。
还有,作为其他的以往技术还有,如图11所示利用轴204以及防止脱落部件205可转动地连接由盒部(图中没有表示)轴支承的支架201和操作杆202基部203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这种以往技术当中,操作杆202的基部203插入支架201的开口部201a内,高刚度的轴204穿通设在基部203上的轴孔203a和设在隔着开口部201a相对置的支架201的一对侧板201b上的轴承孔201c中,然后在该轴204的一个端部嵌装垫圈等防止脱落部件205。因为轴204的另一端部成为其直径大于轴孔203a或者轴承孔201c的大直径的头部204a,所以可通过使该头部204a和防止脱落部件205位于支架201的各侧板201b的外侧,使操作杆202的基部203以轴204为转动轴牢牢地连接在支架201上。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6495号公报(第4-7页、图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21933号公报(第6-12页、图2)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前一个以往技术当中,因为由第1盒部101以及第2盒部102轴支承的支架108和构成操作杆103的基部的工作部件107,通过在工作部件107侧的圆形凹状部107a中嵌入支架108侧的凸起108b的按扣结合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所以就存在很难加强双方108、107的连接强度的问题。即,为了提高操作杆103的倾倒操作时的操作触觉,就要生成在各凸轮面上弹性连接第1驱动体124及第2驱动体127的弹簧125、126所需要的回弹力,而且要设定成不会出现操作杆103的驱动力不足,但是如果弹簧125、126所生成的回弹力太大,支架108侧的凸起108b就因其反作用力容易从工作部件107侧的圆形凹状部107a上脱落。
针对上述问题,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后一个以往例当中,因为利用轴204以及防脱落部件205将由盒部轴支承的支架201和操作杆202基部203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所以即使加强操作杆202的驱动力也不用担心支架201和基部203之间的连接强度不足。但是在另一方面,因为必须增加轴204和防脱落部件205两个部件而使零部件件数增多,并且因为在轴204的一个端部上必须安装垫圈等很小的防脱落部件205而出现了降低组装效率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即使将操作杆的驱动力设定成所需要的强度,也不用担心该操作杆的基部从支架脱落,而且组装效率良好并可限制零部件件数的增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具备:操作杆,其杆部从具有轴孔的基部突出;轴,在其一端部具有直径大于其他端部的头部,并穿通于上述轴孔而成为上述操作杆的转动轴;合成树脂制的支架,具有插入上述基部的开口部,而且支承上述轴使上述操作杆可沿着平面倾倒;及盒部,轴支承该支架,使上述操作杆以及上述支架成为一体可沿着与上述一个平面大致正交的其他平面倾倒;在上述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在圆周上延伸的环状凹槽,并且在相对置的上述支架的一对侧板上设置其直径小于上述头部的直径并使上述轴穿通的轴承孔,在一个上述侧板上设置向上述轴承孔的径向内侧延伸且可卡合在上述环状凹槽中的挠性卡合片。
具有上述结构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虽然为了可转动地连接由盒部轴支承的支架和操作杆的基部而使用轴,但是可卡合在该轴的环状凹槽中的挠性卡合片设置于支架的一个侧板上,并且只要使该轴从头部侧的相反侧端部穿通支架和操作杆的基部,就可利用挠性卡合片的挠曲使该轴按扣结合在支架上。从而,可简单地进行轴的组装操作,还可省略垫圈等防脱落部件。另外,即使加强操作杆的驱动力,也不用担心通过轴所连接的支架和操作杆基部的连接强度不足。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在支架的已设置了挠性卡合片的侧板上设置向该侧板的板厚方向外侧突出并且与该挠性卡合片的外缘部连接的筒状部,那么即使轴穿通时挠性卡合片弯曲,该侧板弯曲的可能性也很小,因此可以最低限度地设定该侧板的板厚。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如果轴为金属制,就可以得到廉价的刚性较好的轴。并且,如果轴的另一端部的前端形成为锥形形状,那么在操作杆的基部以及支架上插入安装轴时,挠性卡合片的内缘部附近的变形就会随着轴的插入而增大,因此可防止挠性卡合片的破损还可顺利地进行轴的贯穿作业,就容易将轴按扣结合在支架上。
本发明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为了可转动地连接由盒部轴支承的支架和操作杆的基部而使用了轴,但是可卡合在该轴的环状凹槽中的挠性卡合片设置于支架的一个侧板上,并且只要使该轴从头部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穿通到支架和操作杆,就可以利用挠性卡合片的挠性在支架上按扣结合该轴。因此,就可以简单地进行轴的组装作业,还可省略垫圈等防脱落部件,可控制零部件件数和提高组装效率。另外,即使加强操作杆的驱动力,也不用担心通过轴连接的支架和操作杆基部的连接强度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分解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到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的一部分的外观图。
图2为该转向信号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表示该转向信号开关装置的取消机构的操作杆处于中立位置时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4为表示该取消机构中操作杆自动复位之前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5为表示用于在支架上连接该操作杆的基部的轴安装作业的说明图。
图6为表示该轴的安装作业结束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为表示图6所示支架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图8为以往例所涉及到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9为该以往例的取消机构的仰视图。
图10为图9所示取消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11为表示其他以往例中的操作杆基部和支架之间的连接结构的说明图。
图中标记说明:
1   第1盒部,        1a    轴承部,
2   第2盒部,        2a    轴承部,
3   操作杆,         3a    基部,
3c  轴孔,           4     中间支承部件,
4a  第1轴部,        4b    第2轴部,
5   第1杆部件,      5a    长孔,
5b  抵接部,         5c    凸轮卡合部,
6   第2杆部件,      6a    安装孔,
6d  联结销,         7     第1弹性部件,
8   第2弹性部件      9     支架,
9a  开口部,         9b,9c支承轴,
9d  侧板,           9e    轴承孔,
9f  筒状部,         9g    挠性卡合片,
10  活动部件,       10b   凸轮面,
10c 承受部,         11    第1工作部件,
15  第2工作部件      19    扭力盘簧
21  轴               21b   环状凹槽
30  取消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为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所涉及到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的一部分分解表示的外观图,图2为该转向信号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表示该转向信号开关装置的取消机构的操作杆处于中立位置时的状态的说明图,图4为表示该取消机构中操作杆自动复位之前的状态的说明图,图5为表示用于在支架上连接该操作杆的基部的轴安装作业的说明图,图6为表示该轴的安装作业已结束的状态的说明图,图7为表示图6所示支架的变形例的说明图。
这些图所表示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主要包括:形成外壳的第1盒部以及第2盒部;操作杆3,隔着支架9由两个盒部1、2支承;中间支承部件4,固定设置于两个盒部1、2之间;第1杆部件5以及第2杆部件6,可转动地被支承在中间支承部件4上;第1弹性部件7,朝着使第1杆部件5向第2盒部2的外侧突出的方向施加弹性力;及第2弹性部件8,使第2杆部件6恢复到中立位置,而且活动部件10可摆动地被支承在支架9上。另外,第1盒部1及第2盒部2通过按扣结合等而成为一体,并被固定在附图中没有显示的转向柱套或者组合开关等的固定部件上。
在第1盒部1的内部设有凸轮部1b,而且由支架9保持的第2工作部件15的前端部可滑动地弹性连接在该凸轮部1b上。另外,在第1盒部1的内底部上安装有附图中没有显示的印刷电路板,并在该印刷电路板上配设有用于点灯的触点部。在第1盒部1和第2盒部2的相对置的位置上设有圆柱状的轴承部1a、2a,并通过在这些轴承部1a、2a插入支架9的支承轴9b、9c,使支架9得到两个盒部1、2的轴支承。
中间支承部件4为合成树脂制,并在第1盒部1以及第2盒部2之间配置成可隔开外壳的内部空间。在该中间支承部件4的同一条线上竖立设有圆柱状的第1轴部4a以及第2轴部4b。第1杆部件5可转动、可滑动地被支承在第1轴部4a上,而且第2杆部件6可转动地被支承在第2轴部4b上。另外,在中间支承部件4的四个角落附近设有一对弹簧支架部4c和一对弹簧支架部4d,而且第1弹性部件7的两端部卡止在成对的弹簧支架部4c上,而第2弹性部件8的两端部卡止在成对的弹簧支架部4d上。在该中间支承部件4上设有由第1杆部件5的凸轮卡合部5c穿通的开口4e和由活动部件10的承受部10c穿通的缺口部4f。还有,第1弹性部件7以及第2弹性部件8均为由金属薄板形成的板弹簧。
第1杆部件5和第2杆部件6为合成树脂制,两个杆部件5、6通过在长孔5a中卡合联结销6d而连接在一起。第1杆部件5通过在其长孔5a中穿通上述第1轴部4a,可转动且可滑动地被支承在中间支承部件4上。另外,在第1杆部件5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设有抵接部5b,而在长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设有凸轮卡合部5c。然后,通过在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侧的平整面5d上压接第1弹性部件7,第1杆部件5形成为朝着使抵接部5b突出于中间支承部件4外侧的方向施加弹性力。第1杆部件5的凸轮卡合部5c滑动接触于后述活动部件10的凸轮面10b上,当活动部件10处于中立位置时,凸轮面10b的顶部抗拒第1弹性部件7的施力向外壳的内侧推入凸轮卡合部5c。
另一方面,在第2杆部件6上设有安装孔6a、开口6b以及缺口6c,并通过在安装孔6a中穿通上述第2轴部4b,第2杆部件6可转动地被支承在中间支承部件4上。联结销6d突设于第2杆部件6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上,并在将该联结销6d可滑动地穿通第1杆部件5的长孔5a后将其链接的状态下,两个杆部件5、6互相层叠在一起。另外,在第2杆部件6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一对工作臂部6e设置于缺口6c的两侧上,并通过使第2弹性部件8抵接在这些工作臂部6e的平整面6f上,第2杆部件6从中立位置旋转时可通过第2弹性部件8得到复位力。
操作杆3为合成树脂制,并具有基部3a和杆部3b。基部3a插入到支架9的开口部9a,并且由该基部3a保持的第1工作部件11的前端部弹性连接于支架9内的附图没有显示的凸轮部上。另外,在与基部3a相对置的侧壁上形成有轴孔3c,并由轴21穿通这些轴孔3c。如后所述,因为该轴21以在各轴孔3c的外侧穿通支架9的轴承孔9e并被该支架9防止脱落的状态下得到保持,所以操作杆3以轴21为转动轴可转动地被支承在支架9上。另外,在操作杆3的基部3a上安装有向上述印刷电路板侧延伸的驱动凸起20,并且该驱动凸起20卡合于该印刷电路板上的、附图没有显示的开关部上,因此如果以轴21为转动轴对操作杆3进行倾倒操作,驱动凸起20就驱动该开关部实施光束转换或者超车指示动作。
轴21为金属制,并在其一端部上具有其直径大于另一端部的头部21a。在轴21的另一端部上形成有在圆周上延伸的环状凹槽21b,比环状凹槽21b还靠前端的端部通过在其外缘部上实施倒角加工等而形成稍微尖细的形状。该轴21穿通支架9的一对轴承孔9e和基部3a的一对轴孔3c,并通过在支架9的侧板9d及挠性卡合片9g(参照图6)中卡合头部21a和环状凹槽21b而被防止脱落。即,因为头部21a的直径比轴承孔9e及轴孔3c的直径大,而且挠性卡合片9g卡合于环状凹槽21b中,所以贯穿基部3a并穿通支架9轴承孔9e的轴21,能够以防止脱落的状态被该支架9保持。另外,进行上述轴21的安装时,如图5所示,从头部21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在轴承孔9e和轴孔3c穿通轴21,当轴21的前端部分抵接于挠性卡合片9g时就强力推入使可挠性卡合片9g弯曲就可以。因此,当轴21的前端部分贯穿可挠性卡合片9g时,该挠性卡合片9g的弯曲消失而如图6所示进入环状凹槽21b内,所以就可以简单地将轴21按扣结合于支架9上。
第1工作部件11由驱动体12、螺旋弹簧13以及旋转部件14构成,并且在被螺旋弹簧13施力的驱动体12的前端安装有旋转部件14,而该旋转部件14弹性连接于支架9内的附图没有显示的凸轮部。并且,如果以轴21为转动轴对操作杆3进行倾倒操作,第1工作部件11就联动,从而使旋转部件14沿着支架9的上述凸轮部移动。
支架9为合成树脂制,并具有使操作杆3基部3a插入的开口部9a,而在该开口部9a的深处设有使旋转部件14滑动接触的上述凸轮部。在隔着开口部9a相对置的支架9的一对侧板9d上形成有使轴21穿通的轴承孔9e,在一侧侧板9d上设有向板厚方向外侧突出的筒状部9f和从该筒状部9f的顶端向轴承孔9e的径向内侧延伸的挠性卡合片9g。挠性卡合片9g形成为可卡合在轴21的环状凹槽21b中的圆环状的薄壁片,而该挠性卡合片9g的外缘部连接于圆柱状筒状部9f的顶端。如上所述,通过在支架9上按扣结合贯穿操作杆3基部3a的轴21,支架9轴支承该基部3a。另外,一对支轴9b、9c突设于支架9上,并通过将这些支轴9b、9c嵌入到第1盒部1以及第2盒部2的轴承部1a、2a,使两个盒部1、2轴支承支架9。但是,支轴9b、9c的轴线方向与轴21的轴线方向被设定为互相大致正交的方向。因此,操作杆3可相对于两个盒部1、2,以支轴9b、9c为转动轴与支架9成为一体沿着一个平面倾倒,而且操作杆3可相对于两个盒部1、2以及支架9,能够以轴21为转动轴沿着与上述一个平面大致正交的另一个平面倾倒。
在支架9的开口部9a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保持有第2工作部件15。第2工作部件15由驱动体16、螺旋弹簧17以及旋转部件18构成,在被螺旋弹簧17施力的驱动体16的顶端安装有旋转部件18,使该旋转部件18弹性连接于第1盒部1内的凸轮部1b上。而且,如果以支轴9b、9c为转动轴对操作杆3进行倾倒操作,支架9以及第2工作部件15联动,从而使旋转部件18沿着该凸轮部1b移动。
另外,活动部件10以被允许多少摆动的状态安装在支架9上。该活动部件10为合成树脂制,并在一侧部设有弹簧卡止部10a。在弹簧卡止部10a上卡止扭力盘簧19的一个端部,而扭力盘簧19的另一个端部卡止于支架9上,因此通过该扭力盘簧19的弹性,活动部件10就形成可摆动地被支承在支架9上的状态。另外,在活动部件10上形成有角形凸轮面10b,贯穿中间支承部件4的开口部4a的第1杆部件5的凸轮卡合部5c滑动接触在该凸轮面10b上。而且,在活动部件10上突设有承受部10c,该承受部10配置在第2杆部件6的缺口6c内。如果以支轴9b、9c为转动轴对操作杆3进行倾倒操作直到锁定位置为止,就如图4所示,该承受部10c移动到与第2杆部件6的工作臂部6e相抵接的位置上,而取消动作时就通过该工作臂部6e被推回到复位方向。
组装具有上述结构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时,首先,向支架9的开口部9a内插入已装入了第1工作部件11的操作杆3的基部3a,使轴孔3c和轴承孔9e相对置。然后,从环状凹槽21b侧的端部向未设置筒状部9f的一侧的轴承孔9e穿通轴21,如上所述地弯曲挠性卡合片9g之后,将其嵌入到环状凹槽21b中使轴21按扣结合于支架9上。根据上述方法,通过轴21可转动地连接支架9和操作杆3的基部3a之后,在支架9上安装被扭力盘簧19施力的活动部件10,并在支架9上组装第2工作部件15,使该支架9的支轴9b插入第1盒部1的轴承部1a。
其次,在第1盒部上安装已配设了第1弹性部件7以及第2弹性部件8的中间支承部件4,而构成如图1所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活动部件10的凸轮面10b暂时露出在中间支承部件4的开4e处,并且贯穿中间支承部件4的缺口部4f,使活动部件10的承受部10c突出。
接着,在中间支承部件4上配设第1杆部件5以及第2杆部件6。即,首先使中间支承部件4的第1轴部4a穿通第1杆部件5的长孔5a,在第1杆部件5的平整面5d上压接第1弹性部件7,并且使凸轮卡合部5c贯穿中间支承部件4的开口4e而卡合于活动部件10的凸轮面10b上。虽然根据上述方法可以使第1杆部件5从第1弹性部件7受到弹性施力,但是活动部件10处在中立位置时凸轮面10b的顶部将抗拒第1弹性部件7的施力向外壳的内侧推入凸轮卡合部5c,因此第1杆部件5、第1弹性部件7以及中间支承部件4之间的位置关系在组装阶段就可保持图3所示的状态。而且,组装了第1杆部件5之后,在其长孔5a中插入第2杆部件6的联结销6d,并在第2杆部件6的安装孔6a中穿通中间支承部件4的第2轴部4b,从而可以将第2杆部件6组装成与第1杆部件5互相层叠。于是,活动部件10的承受部10c配置于第2杆部件6的缺6c内,工作臂部6e的平整面6f抵接于第2弹性部件8,因此第2杆部件6通过第2弹性部件8的施力被保持在中立位置。
最后,在中间支承部件4上配置第2盒部2使其覆盖第1杆部件5以及第2杆部件6,并在该第2盒部2的轴承部2a插入支架9的支承轴9c。而且,通过使用装配螺钉22在第1盒部1上固定第2盒部2,形成中间支承部件4被挟在两个盒部1、2之间的状态,而结束组装作业。
下面将说明本实施方式例所涉及到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的动作。当操作杆3位于中立位置时,第2工作部件15的前端部就弹性连接于第1盒部1内的凸轮部1b的槽部,所以操作杆3被保持在该中立位置。这时,因为第1杆部件5的凸轮卡合部5c抵接于活动部件10的凸轮面10b的顶部而其位置得到限制,所以如图3所示,第1杆部件5抗拒第1弹性部件7的施力抑制向外侧的突出量,也正因为如此,抵接部5b位于与汽车的方向盘联动转动的取消凸起30的转动轨迹外。
如果操作处在中立位置的操作杆3以支轴9b、9c为转动轴向左右任意一个的方向指示位置进行倾倒动作,第2工作部件15的前端部就在第1盒部1内的凸轮部1b上滑动而生成咔哒(click)感之后在锁定部固定,而且支架9以及活动部件10向相同方向旋转规定角度使凸轮面10b的顶部脱离第1杆部件5的凸轮卡合部5c。正因为如此,如图4所示,第1杆部件5通过第1弹性部件7的施力沿着长孔5a向外侧移动,抵接部5b在取消凸起30的转动轨迹内进出。还有,在这种状态下,通常向与操作杆3的倾倒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操作方向盘,因此有时候取消凸起30会在与图4的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抵接于抵接部5b,但是即使取消凸起30以该方向抵接使第1杆部件5以及第2杆部件6向图中逆时针方向转动,其旋转力也不会传递到活动部件10的承受部10c,所以只要取消凸起30通过,两个杆部件5、6就恢复图4的状态。
可是,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向与操作杆3的倾倒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操作方向盘,取消凸起30就以图4的箭头方向抵接于抵接部5b上,因此第1杆部件5以及第2杆部件6向图中顺时针方向旋转。即,因为第1杆部件5以第1轴部4a为中心向图中顺时针方向被旋转驱动,所以第2杆部件6联动旋转使工作臂部6e向图中上方顶推活动部件10的承受部10c。因为该推压力从活动部件10传达到支架9,所以第2工作部件15的前端部从凸轮部1b的锁定部脱离而被推回到槽部,从而使两个杆部件5、6自动复位到图3所示的中立位置。
另外,在图4的状态下,如果对操作杆5施加阻止自动复位的某种力量,例如,如果用手按住操作杆5的状态下向其倾倒方向的相反方向旋转操作方向盘,就通过第2杆部件6的旋转力的分力由工作臂部6e按压承受部10c,因此由活动部件10抗拒扭力盘簧19的施力相对于支架9多少摆动。因此,可以在不受到承受部10c阻碍的状态下转动第1杆部件5以及第2杆部件6。
另一方面,如果以轴21为转动轴对处于中立位置的杆部件3进行倾倒操作,操作杆3的基部3a就相对于支架9向相同方向旋转规定角度,因此第1工作部件11的前端部在支架9内的附图没有显示的凸轮部上滑动。其结果,向一个方向进行倾倒操作时,产生咔哒感并实施光束转换动作,而向相反方向进行倾倒操作时,就实施超车指示动作。
在上述涉及到本实施方式例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中,虽然为了可转动地连接由形成外壳的第1盒部1以及第2盒部2轴支承的支架9和操作杆3的基部3a而使用轴21,但是通过头部21a和卡合于环状凹槽21b中的支架9的侧板9d的挠性卡合片9g防止该轴21的脱落,而且可利用挠性卡合片9g的挠性将轴21按扣结合于支架9上,因此可简单地进行轴21的安装作业,而没有必要并用垫圈等防止脱落部件。因此,即使为了提高倾倒操作操作杆3时的操作触感而加强螺旋弹簧13或者螺旋弹簧17所产生的反弹力,也不用担心通过富有刚性的金属轴21所连接的支架9和操作杆3基部3a之间的连接强度不足,而且即使使用轴21也不会降低组装效率,从而可控制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例中,因为在突设于支架9的侧板9d上的筒状部9f上设有挠性卡合片9g,所以进行按扣结合轴21的安装作业时,即使挠性卡合片9g弯曲而侧板9d也弯曲的可能性也很低,因此可以最低限度地设定侧板9的板厚。其中,如图7所示的变形例,也可以是从支架9的侧板9d向轴承孔9g内直接延伸挠性卡合片9g的结构。另外,如果在挠性卡合片9g或者筒状部9f的多处设置切口而容易弯曲,那么即使不用特意使挠性卡合片9g形成为薄壁,也可以简单地按扣结合轴21。

Claims (6)

1.一种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备:操作杆,其杆部从具有轴孔的基部突出;轴,在其一端部具有直径大于另一个端部直径的头部,并穿通上述轴孔而成为上述操作杆的转动轴;合成树脂制的支架,具有插入上述基部的开口部,而且支承上述轴使上述操作杆可沿着一个平面倾倒;及盒部,轴支承该支架,使上述操作杆以及上述支架成为一体可沿着与上述一个平面大致正交的其他平面倾倒;
在上述轴的另一个端部设有在圆周上延伸的环状凹槽,并且在相对置的上述支架的一对侧板上设置其直径小于上述头部的直径并使上述轴穿通的轴承孔,在上述一对侧板的一个侧板上设置向上述轴承孔的径向内侧延伸且可卡合于上述环状凹槽中的挠性卡合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了上述挠性卡合片的上述侧板上,设置向该侧板的板厚方向外侧突出并与该挠性卡合片的外缘部连续的筒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轴为金属制。
4.根据权利2所述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轴为金属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轴的另一个端部的前端形成锥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信号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轴的另一个端部的前端形成锥形形状。
CN2008100088661A 2007-02-02 2008-01-25 转向信号开关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685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24279A JP2008192417A (ja) 2007-02-02 2007-02-02 ターンシグナルスイッチ装置
JP024279/2007 2007-0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6854A true CN101236854A (zh) 2008-08-06
CN101236854B CN101236854B (zh) 2010-07-28

Family

ID=39166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886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6854B (zh) 2007-02-02 2008-01-25 转向信号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541550B2 (zh)
EP (1) EP1953040A3 (zh)
JP (1) JP2008192417A (zh)
CN (1) CN1012368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5002A (zh) * 2022-04-08 2022-07-0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旋钮式开关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52356B2 (ja) * 2007-02-26 2011-03-1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ターンシグナルスイッチ装置
JP5521513B2 (ja) * 2009-11-30 2014-06-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旋回方向指示装置
TWI580600B (zh) * 2014-04-02 2017-05-01 南臺科技大學 車用控制開關構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28447A (en) * 1945-12-22 1947-10-07 Herschel C Bolley Signal switch
DE1455996B2 (de) * 1964-06-03 1969-11-27 SWF-Spezialfabrik fürAutozubehör Gustav Rau GmbH, 7120 Bietigheim Lenkstockschalter für Kraftfahrzeuge
FR2304265A7 (fr) * 1975-03-14 1976-10-08 Espanola Magnetos Fab Commutateur a levier pour vehicules automobiles
JPS5387365U (zh) * 1976-12-20 1978-07-18
JPS6140043Y2 (zh) * 1979-03-10 1986-11-15
JPS59182730U (ja) * 1983-05-19 1984-12-0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回転軸の支持装置
JP2001006495A (ja) 1999-06-16 2001-01-12 Alps Electric Co Ltd ターンシグナルスイッチ装置
JP3854427B2 (ja) * 1999-06-16 2006-12-0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ターンシグナルスイッチ装置
CN1269161C (zh) * 2003-07-24 2006-08-09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转向信号开关装置
EP1690274B1 (de) * 2003-12-05 2008-07-16 Valeo Schalter und Sensoren GmbH Schaltermodul
JP2006221933A (ja) * 2005-02-09 2006-08-24 Alps Electric Co Ltd ターンシグナルスイッチ装置
JP4694295B2 (ja) 2005-07-21 2011-06-08 株式会社ニフコ 折畳み式フック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5002A (zh) * 2022-04-08 2022-07-0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旋钮式开关
CN114695002B (zh) * 2022-04-08 2023-10-2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用旋钮式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953040A3 (en) 2009-07-29
US20080185269A1 (en) 2008-08-07
JP2008192417A (ja) 2008-08-21
EP1953040A2 (en) 2008-08-06
CN101236854B (zh) 2010-07-28
US7541550B2 (en) 2009-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3147C (zh) 转向信号开关装置
CN104145071B (zh) 开闭体的锁止装置
CN101236854B (zh) 转向信号开关装置
US6749236B2 (en) Door handle device for a vehicle
EP1795425B1 (en)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 steering column
US20080047385A1 (en) Tilting and telescopic steer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able locking member
CN104220775A (zh) 旋转传递装置
CN102216628A (zh) 倾斜铰链
EP1060949B1 (en) Turn signal switch device
CN108349520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和用于制造转向柱的方法
WO2014092134A1 (ja) ロック装置
EP3056374B1 (en) Reaction-force output device
JP4497994B2 (ja) シフトレバー装置
CN102064623B (zh) 电动机、盘驱动装置、转子磁轭的制造方法以及电动机的制造方法
JPH085358B2 (ja) 安全ベルト収納器の製作方法
EP1500555B1 (en) Turn signal switch device
JP2007507673A (ja) ボールソケット
JP4938619B2 (ja) 誤組付け防止具
JP2005047319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5798886A (en) Magnetic disk chucking mechanism having a notched arm for clamping a roller
JPH03200458A (ja) 変速機のパーキング機構
KR100347821B1 (ko) 자동차 스티어링 칼럼 샤프트의 유격방지구조
KR100888173B1 (ko) 차량용 어시스트 핸들
CN220315096U (zh) 线控转向系统装置和车辆
JP2020193658A (ja) ウォーム減速機及び電動アシス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S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