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5413B - 一种检测志贺氏菌及其ipaH毒力岛的方法及试剂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志贺氏菌及其ipaH毒力岛的方法及试剂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5413B
CN101235413B CN2007100266043A CN200710026604A CN101235413B CN 101235413 B CN101235413 B CN 101235413B CN 2007100266043 A CN2007100266043 A CN 2007100266043A CN 200710026604 A CN200710026604 A CN 200710026604A CN 101235413 B CN101235413 B CN 1012354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gellae
shigella
ipah
pcr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2660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5413A (zh
Inventor
邓中平
高秀洁
王伟毅
程钢
何蕴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Da'an Ge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an Gene Co Ltd Zhong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an Gene Co Ltd Zhongsh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Daan Gene Co Ltd Zhongsh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71002660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354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35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5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5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5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临床样品中志贺氏菌(Shigella)菌属细菌及其ipaH毒力岛(PAI)存在的方法及试剂盒,特别是涉及以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志贺氏菌(Shigella)菌属细菌的方法和试剂盒。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志贺氏菌及其ipaH毒力岛的方法及试剂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食品、水质以及临床样品中志贺氏菌属(Shigella)细菌(痢疾杆菌)及其ipaH毒力岛(PAI)存在的方法及试剂盒,特别是涉及以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志贺氏菌污染的方法及所使用的试剂盒。
背景技术
志贺氏菌属(Shigella)细菌通称痢疾杆菌,是一类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危害人类健康的革兰氏阴性肠道致病菌,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可分为A群:痢疾志贺氏菌(Sh.dysenteriae),通称志贺氏痢疾杆菌;B群:福氏志贺氏菌(Sh.flexneri),通称福氏痢疾杆菌;C群:鲍氏志贺氏菌(Sh.boydii),通称鲍氏痢疾杆菌;D群:宋内氏志贺氏菌(Sh.sonnei),通称宋内氏痢疾杆菌。志贺氏菌属中各菌株都有强烈的内毒素,作用于肠壁,使通透性增高,从而促使毒素的吸收,继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引起临床上一系列毒血症症状,如发热、神志障碍,甚至中毒休克。其毒素破坏粘膜,形成炎症、溃疡,呈现典型的痢疾脓血便。毒素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使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共济失调和痉挛,尤其直肠括约肌最明显,因而发生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
细菌的致病性主要由其毒力因子(如菌毛、鞭毛、内外毒素、酶等)决定,而控制这些毒力因子的基因可以是染色体上某些特速的位点,也可以是由细菌的质粒或噬菌体所携带的遗传成分,这些编码毒力相关的基因常在染色体上特点位置形成一段具有典型结构特征的基因簇,现在常被称为毒力岛(pathogenicity island,PAI)--首先是Hacker在研究泌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时,发现“溶血素岛”,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岛还含有其他致病基因,于1997年将该岛命名为毒力岛(Haker I.,Blum-Oehler G.,Muhldorfer I.,et al.Pathogenicity islands ofvirulent bacteria structure,function and impact on microbial evolution[J].MOL Microbiol.1997,23:1089-1097)。目前已经在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李斯特菌等很多细菌中发现毒力岛,对细菌的致病机理有了进一步了解。已经发现志贺氏菌具有如下毒力岛:1)she毒力岛,大小为4 607kb,位于pheVtRNA基因的3’端,主要编码整合酶和自动运输蛋白等;2)PAIs-SHI-2毒力岛,毗邻selC2tRNA基因位点,主要编码多重抗生素抗性蛋白;3)痢疾岛。Buysse等发现侵袭性质粒抗原H(invasiveplasmid,ipaH)同时多拷贝存在于染色体和侵袭性大质粒上,不随传代而丢失;近年来,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Sf301的染色体上有572kb特异性序列,320个长度大于50bp的“痢疾岛”(shigella island,Sis),其中包括ipaH岛1-5(赵丽华,万成松.志贺氏菌毒力岛的结构和功能[J].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2006,3(4):296-299;刘红,杨帆,张笑冰,等.痢疾杆菌全基因组序列及其基因组岛的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03,4(10):40-47.)。ipaH作为志贺氏菌主要的侵袭性质粒抗原H,其ipaH毒力岛的发现与检测对于研究志贺氏菌的毒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食源性志贺氏菌流行的主要原因是从事食品加工行业人员患痢疾或带菌者污染食品,食品接触人员个人卫生差,存放已污染的食品温度不适当等。近年来,以痢疾志贺氏菌为主的细菌性痢疾已发展为世界性流行趋势,我国在多个个省、区发生了不同规模流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2002年第25和26号令中明确规定志贺氏菌为必检项目。目前对该菌的检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等多采用传统培养、噬菌体裂解或酶联反应(ELISA)等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存在操作烦琐、费时费力、周期长(一般至少需要4-6天)等缺点,而且受多种因素干扰,给食品的进出口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建立一种更加快速、准确、操作简便的致病菌检测方法势在必行。
国内外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有普通PCR技术、荧光PCR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基因芯片方法检测效率高,但技术还不成熟,而且成本较高,一般实验室不易开展;普通PCR技术虽然方法成熟、成本低,但需要对PCR产物进行后处理,极易导致PCR产物污染,不易用于临床检测。实时荧光PCR技术是在PCR体系中加入荧光标记探针,使用一种带有核电偶联装置(CCD)的PCR扩增仪,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动态变化实时反映PCR的每个循环的扩增水平。CCD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周期性地发出特定波长的激发光,收集检测荧光信号,并通过软件分析汇总到工作站得到扩增曲线。通过对扩增曲线以及循环阈值(Ct)的分析,能够对检测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时荧光PCR将DNA扩增与检测过程融合为一体动态检测DNA扩增的全过程,省掉了PCR后处理过程大大缩短了结果分析时间,使得该方法更加快捷、方便。由于实时荧光PCR采取一种封闭的检测模式,从而减少了气溶胶污染和由此造成的假阳性。因此,该技术在靶多核苷酸样品的检测和定量分析中,已逐渐取代传统的PCR方法,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
TaqMan PCR技术是实时荧光PCR的一种(Mackay IM et al. Real-time PCR in virology..Nucleic Acids Res.2002 5;30(6):1292-1305;Lie,Y.S.,Petropoulos,C.J.,Advances in quantitativePCR technology:5’nuclease assays.Current Opinion in Biotechnology 1998.9,43-48.),与传统的PCR相对比,其在反应体系中增加了一条两端分别标记荧光报告基团和淬灭基团的探针。探针结构完整时,荧光报告基团发出荧光的能量转移给淬灭基团,呈现淬灭效应。如果扩增过程中有靶序列的存在,扩增的过程中探针分子逐渐被水解切断,荧光报告基团与淬灭基团相互解离,阻断了二者间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荧光报告基团发出荧光信号。随着扩增的进行,荧光信号随着目的片段的扩增而呈现线性增强。
众所周知,在使用已知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和定量分析临床样品中某特定靶核酸的实践中,为了减少和避免检测结果的假阴性或假阳性,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性,一个关键性的基本技术环节是如何基于已知的靶多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制备适当的引物和寡核苷酸探针。本发明人在以往多年从事PCR技术特别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将该技术应用于志贺氏菌的所有已知变异体之ipaH毒力岛基因多核苷酸的检测和定量分析,成功地完成了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时荧光PCR技术定量检测样品中志贺氏菌属(Shigella)细菌及其ipaH毒力岛基因存在的方法,从而判断是否有志贺氏菌污染的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对靶多核苷酸的特异性引物和一条靶多聚核苷酸的特异性探针,在耐热DNA聚合酶、高质量的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s)以及Mg2+等PCR反应缓冲液中,通过DA7600、ABI 7500等荧光PCR扩增仪实现靶多核苷酸的循环扩增,从而达到快速、实时、定量检测靶多核苷酸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性与定量检测临床样品中志贺氏菌属(Shigella)细菌及其毒力岛基因存在的方法,包括:(1)提供包括(a)待检样品,(b)耐热DNA聚合酶和(c)2’-脱氧核苷三磷酸(dNTP)的扩增反应体系,以及包括(a)能够与待检双链靶多核苷酸的第一条互补链结合的正向引物,(b)能够与待检双链靶多核苷酸的第二条互补链结合的反向引物,以及(c)能够与双链靶多核苷酸的任一条链结合并且两末端分别标记有荧光发生基团和荧光淬灭基团的寡核苷酸探针的荧光检测体系;(2)通过一次或多次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所说的靶多核苷酸;(3)退火后使所说的荧光发生基团通过探针与靶多核苷酸结合并产生荧光信号;(4)检测并确定荧光发生基团所产生的荧光量;(5)分析一次或多次扩增循环所发出的荧光量,以检测靶多核苷酸的存在;特征在于其中所说的靶多核苷酸是志贺氏菌基因组多核苷酸,所使用的正向和反向寡核苷酸引物分别是ipaH-F:5’-gct gtt gct gct gat gcc a-3’(SEQ ID NO:1)和ipaH-R:5’-gat gcc tgatgg acc agg ag-3’(SEQ ID NO:2),以及由正向引物志贺氏菌ipaH-F向5’端方向延伸5个碱基、向3’端方向延伸5个碱基范围内得到的引物序列或能与这段范围内的序列可以杂交的引物序列;以及由反向引物志贺氏菌ipaH-R向5’端方向延伸5个碱基、向3’端方向延伸5个碱基范围内所得到的引物序列或能与这段范围内的序列可以杂交的引物序列;并且所使用的寡核苷酸探针是ipaH-P:5’-aga gct gtg agg acc gtg tcgcgc-3’(SEQ ID NO:3),特征在于所使用的寡核苷酸探针序列包括:寡核苷酸探针ipaH-P:5’-aga gct gtg agg acc gtg tcg cgc-3’(SEQ ID NO:3),以及由寡核苷酸探针ipaH-P向5’端方向延伸5个碱基、向3’端方向延伸5个碱基范围内得到的探针序列或能与这段范围内的序列可以杂交的探针序列。
与基于扩增反应完成后进行单一终点检测的传统PCR方法不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可以在扩增反应的进程中实时监测扩增产物的产生,从而大大提高了定量检测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如众所周知,实时荧光定量PCR是在PCR扩增中,同时加入引物和5’、3’末端分别标记有荧光报告基团(例如6-FAM amidite羧基荧光素6)和荧光淬灭基团(例如6-羧基四甲基若丹明)的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如果探针没有与靶序列互补结合,其序列保持完整,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将被淬灭基团吸收,所以没有荧光信号产生;而当PCR扩增反应进行时,DNA聚合酶的5’-3’外切酶活性将降解荧光探针,导致荧光报告基团与荧光淬灭基团分离,因而荧光监测系统可接收并记录到荧光信号。每扩增一条DNA链即有一个荧光分子产生,从而实现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实时地监测整个PCR反应进程,并可借助标准曲线对未知靶多核苷酸(模板)进行定量分析。
如前所述,为了检测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所有志贺氏菌,包括痢疾志贺氏菌(Sh.dysenteriae)、福氏志贺氏菌(Sh.flexneri)、鲍氏志贺氏菌(Sh.boydii)、宋内氏志贺氏菌(Sh.sonnei),并能够准确有效地将志贺氏菌污染与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等志贺氏菌属的近缘菌属鉴别开来,设计并制备了实现这些目的的寡核苷酸引物和探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为此,我们在使用适当的核酸分析软件对已知的志贺氏菌变异体的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并找出同源区段的基础上,进一步使用适当的引物设计软件(例如Primer Express 2)选择并计具有下示核苷酸序列的寡核苷酸引物1:5’-gct gtt gct gct gat gcc a-3’(19 mrs)(SEQ ID NO:1),引物2:5’-gat gcc tga tgg accagg ag-3’(20 mrs)(SEQ ID NO:2);以及具有下示序列的寡核苷酸探针:5’-aga gct gtg aggacc gtg tcg cgc-3’(24 mrs)(SEQ ID NO:3)。引物所对应的扩增区段相当于志贺氏菌株ipaH基因序列的保守区,长度为92bp。其中,引物1互补于细菌基因组的第1170-1220位核苷酸;引物2互补于细菌基因组的第1251-1300位核苷酸;探针则互补于第1211-1250位核苷酸。由于所设计的这些引物和探针均具有互补于志贺氏菌属ipaH毒力岛基因组保守区的序列,而且与其他同源菌属的核苷酸序列没有同源性,也不包括任何常见的核酸内切酶,所以大大减少甚至避免了志贺氏菌检测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度。
可使用DNA合成装置合成所需的寡核苷酸引物,用分子筛和快速蛋白质液相层析法(FPLC)纯化后进行氨解处理。同样合成所需的探针序列,氨解处理后分别在其5’端标记作为荧光发生基团(报道基团)的6-FAM amidite,并在其3’端标记借助活性连接臂偶联上作为荧光淬灭或抑制基团的TAMRA。以FPLC层析法纯化荧光标记的探针。然后,可使用变性条件下的聚丙烯酰胺凝胶(20%)电泳法和分光光度法物理鉴定所合成的引物和探针。
使用常规DNA提取方法或市售的DNA提取试剂盒,从得自但不限于食品、水质以及临床粪便等样品中提取DNA,然后在含有引物1(ipaH-F)和2(ipaH-R)(各14pmol)、探针(ipaH-P)(8pmol)、dNTP(10mM)、耐热DNA聚合酶(Taq DNA聚合酶)、PCR缓冲液和水的反应体系中,使用DA7600、ABI 7000型等其他结构类型的自动荧光检测热循环仪上对如上得到的DNA序列进行PCR扩增。所使用的反应条件是93℃预变性2分钟后,93℃45秒,55℃1分钟,进行10次循环后;93℃30秒,55℃45秒,共进行30次循环。反应完成后,借助装置上配置的自动分析系统分析结果。在本研究中,如果循环阈(Ct)值等于或大于28,结果即为阴性;如果Ct值小于28,结果则为阳性。其中以反应的前5-10个循环所产生的荧光信号作为荧光本底信号,荧光域值的缺省设置为3-8个循环的荧光信号的标准偏差的10倍。一般说来,每个模板的Ct值与该模板的起始拷贝数的对数呈线性关系。起始拷贝数越多,Ct值越小。因为在扩增反应的Ct值之前的阶段,扩增系统中的酶、引物、探针和dNTPs均大大过量,而且系统的pH值和离子浓度等也相对稳定,所以此时扩增反应的效率是一个与模板数无关的饱和定值。与Ct值相关的只有起始模板数(多聚核苷酸样品的浓度)和与样品无关的PCR系统效率。
可利用已知起始志贺氏菌浓度的标准品(如,用比浊法测定标准株培养物的细菌浓度)制作标准曲线,其中以靶多核苷酸起始浓度(志贺氏菌个数/mL)的对数为横坐标,并以如上测得的Ct值为纵坐标。获得未知样品靶多核苷酸的Ct值后,即可从基于平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制作的标准曲线上得知其起始志贺氏菌浓度的对数,然后计算出该靶多核苷酸的起始志贺氏菌浓度(当扩增循环达到Ct值即初始进入指数扩增期时,Ct值的重现性极好,即同一靶多核苷酸在不同时间扩增或同一时间在不同管内扩增所得到的Ct值总是恒定的)。也就是说,为了基于上述的扩增反应结果推算出靶多核苷酸的量(起始志贺氏菌浓度),本发明的方法还进一步包括:(1)确定样品中的靶多核苷酸经扩增后所产生的荧光达到基线以上的固定阈值时所需的阈循环次数;(2)将已确定的样品中靶多核苷酸的阈循环次数与标准溶液中已知量靶多核苷酸的阈循环次数相比较,从而计算出样品中靶多核苷酸的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临床样品中志贺氏菌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1)分别装有DNA提取液、具有本领域已知的常规成分的PCR扩增反应液、阴性参考品、阳性参考品和阳性标准品并加盖密封的多个试剂瓶或管,和(2)分隔并集中包装这些试剂瓶或管的包装盒。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其中用于靶多核苷酸扩增体系的正向和逆向引物分别是ipaH-F:5’-gct gtt gct gct gat gcc a-3’(SEQ ID NO:1)和ipaH-R:5’-gat gcc tga tgg acc agg ag-3’(SEQ IDNO:2),其中正向引物ipaH-F可向5’和3’端方向各延伸5个碱基,反向引物ipaH-R可向5’和3’端方向各延伸5个碱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案,其中用于靶多核苷酸扩增和监测体系的寡核苷酸是ipaH-P:5’-aga gct gtg agg acc gtg tcg cgc-3’(SEQ ID NO:3),其中该寡核苷酸探针序列可向5’和3’端方向各延伸5个碱基。
可按照如上所描述的和试剂盒中所附使用说明书中指出的方法使用本发明的试剂盒。
如前所述,为了检测出临床样品中可能存在的所有志贺氏菌属中各菌群,并能够准确有效地将志贺氏菌感染与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等志贺氏菌属的近缘菌属的感染鉴别开来,本发明基于对这些变异体和相关细菌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比较,特别设计了适用本发明试剂盒的寡核苷酸引物和探针。使用这些引物和探针完成的实时定量检测,大大减小了志贺氏菌多核苷酸检测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我们的实验证明,本发明检测志贺氏菌基因组核苷酸的精确度几乎为100%,灵敏度达到1.0×101个细菌/ml。
值得特别说明的是,为了确保本发明的志贺氏菌检测方法的准确性,我们还使用了来自中科院生物制品研究院鲍氏志贺菌标准株(编号:51313)作为阳性参考品,并且,还利用麦氏比浊法测定上述志贺氏菌标准株10倍稀释成浓度梯度后作为志贺氏菌定量检测标准品。借助这些额外参考品与定量标准品,使用本发明的试剂盒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平行检测并制作所谓的外标定量标准曲线,以进一步验证本发明试剂盒的检测精确度和准确性,并作为生产本发明试剂盒的附加的质量控制标准。
另外,由于本发明试剂盒的扩增反应条件中所采用的退火温度为55℃,距离预定的实际退火温度65℃相差达10℃左右。所以,即使样品中的靶核苷酸只有单个核苷酸的变异,也足以保证荧光探针与靶核苷酸的结合及荧光信号的产生和释放。
总之,本发明的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及试剂盒可以检测但不限于食品、水质及临床粪便、肛拭子等标本中的志贺氏菌,可为灵敏、快速诊断志贺氏菌污染提供可靠的实验证据;同时由于能准确定量,可以对临床治疗和预防重大食源性疾病的爆发具有重大意义。
本发明提供的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及试剂盒可以检测出1.0×101个细菌/ml的浓度,说明具有非常好的灵敏度。
本发明针对志贺氏菌属的ipaH毒力岛基因保守区设计特异引物探针,能检测出志贺氏菌病原体,不能检测出非志贺氏菌病原体,说明具有很好的特异性,不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本发明提供的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及试剂盒可以检测食品、水质及临床粪便、肛拭子等样品中的志贺氏菌病原体及其ipaH毒力岛,不需要前期增菌培养,处理方法简单;不但可以判断是否为志贺氏菌感染或污染,还可以判断是否具有致病性,可为灵敏、快速、早期诊断与预防志贺氏菌感染提供可靠的实验证据;同时由于能准确定量,所以可对临床用药进行有效监测。
附图说明
图1显示(Std curve)窗口下的标准曲线。针对模板数为1.0×101~1.0×106个志贺氏菌/ml的反应体系进行TaqMan PCR分析。当志贺氏菌个数为1.0×101时,检测样品的Ct值在24左右,即检测下限灵敏度可达到1.0×102个志贺氏菌/mL。绘制得到的标准曲线斜率为-3.11,在Y轴截距为26.46,R2=0.9955。
图2显示强中弱三份阳性标本的检测曲线。三份标本的Ct值分别是21.13、13.65和7.82;结合所绘制的扩增曲线呈S形,故可判定三份样品均为阳性。
图3显示阴性标本的检测曲线。三个标本的扩增曲线为比较平直的折线,与荧光检测阈值线没有交点,或者显示Ct值在28~30之间的范围内并且扩增曲线不具有S形特征。
图4显示志贺氏痢疾杆菌、福氏志贺氏菌、鲍氏志贺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等标本的检测曲线,标本均购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CGMCC)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并确认为相应型别。扩增曲线呈S形,可判定被检样品均为阳性。
图5显示阳性标本重复性实验的检测曲线,可看出不同的曲线均在同一Ct值范围,说明试剂盒的重复性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志贺氏菌检测试剂的研制
1、引物探针的设计:通过对Genbank数据库已有的全部志贺氏菌核酸序列以及国内外已发表文献中报导的核酸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分析,选择ipaH基因中无二级结构且高度保守的区段,根据引物探针设计的基本原则,利用软件和人工设计多对引物和探针。
2、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样品的准备:以中科院生物制品研究院购买的标准株51313作为志贺氏菌检测的阳性标准品;以霍乱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等作为阴性参考品。分别用DNA提取液煮沸法提取上述阳性标准品与阴性参考品的基因组DNA待用。
引物探针的筛选:以阳性标准品与阴性参考品的基因组DNA为检测对象,经反复试验,筛选出特异性好的最佳引物探针组合。
引物探针浓度的优化:在反应体系中其他组分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使用从0.15μmol/L至0.5μmol/L浓度梯度的引物和从0.075μmol/L至0.25μmol/L浓度梯度的探针进行PCR反应,经多次重复试验,最终确定最佳的引物浓度为0.35μmol/L、探针浓度为0.2μmol/L。
镁离子浓度的优化:在反应体系中其他组分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使用从1mmol/L至2.5mmol/L浓度梯度的镁离子进行PCR反应,经多次重复试验,最终确定最佳的镁离子浓度为25mmol/L。
酶用量的优化:在40μL反应体系中其他组分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使用从1U(酶单位)至8U浓度梯度的酶用量/人份进行PCR反应,经多次重复试验,最终确定最佳的酶用量为3U/人份。
dNTPs浓度的优化:在反应体系中其他组分不变的情况下,分别使用从0.1mmol/L至0.25mmol/L浓度梯度的dNTPs进行PCR反应,经多次重复试验,最终确定最佳的dNTPs浓度为0.25mmol/L。
反应温度的优化:根据酶的活性和靶多核苷酸的长度,主要对退火温度和延伸时间进行了优化,经多次重复试验,最终确定最佳的反应温度和时间为:93℃预变性2min;然后93℃45s,55℃1min,10个循环;最后93℃30s,55℃45s,30个循环。
3、灵敏度实验
以麦氏比浊法测定上述志贺菌标准株纯培养物的浓度为1.0×109个/mL,然后梯度稀释成1.0×105个/mL、1.0×104个/mL、1.0×103个/mL、1.0×102个/mL、1.0×101个/mL、1.0×100个/mL作为志贺氏菌阳性定量标准品,检测结果表明,本发明方法的最低检测下限为1.0×101个/mL。
实施例2:志贺氏菌检测试剂盒及其使用
1、制备包括下列组成成分的试剂盒:DNA提取液(500μl/管)2管、PCR反应液20管、阴性参考品(100μl/管)1管、临界阳性参考品(50μl/管)1管、阳性定量标准品(50μl/管)4管。
2、标本采集、运送和保存
2.1粪便:在发病早期(治疗前)采集粘液脓血粪便作床边接种,如不能及时接种可置甘油保存液或卡-布运送培养基内送检。
2.2标本保存和运送:标本可立即用于测试,也可保存于-20℃待测,保存期为6个月。标本运送时应采用0℃冰壶。
3、检测步骤
向粪便标本中加入4倍体积的生理盐水,轻轻震荡后置4℃冰箱过夜;用枪头或吸管混匀后吸取1 ml至1.5ml离心管中,12,000rpm离心5分钟;去上清后,沉淀中加入50μl DNA提取液充分混匀,100℃恒温处理10±1分钟,12,000rpm离心5分钟,备用。
然后分别取阴性参考品、标本、临界阳性参考品、定量标准品各5μl,加入PCR反应管中进行PCR扩增。PCR循环条件是:93℃预变性2min;然后93℃45s,55℃1min,10个循环;最后93℃30s,55℃45s,30个循环。
反应结束后保存检测数据文件。根据PCR扩增结果所得到的曲线图调节分析参数,使标准曲线(Std curve)窗口下的标准曲线达到最佳(即R2>0.97)(参见图1所示)。由图2和图3可以看出,阳性标本的荧光曲线与设定的阈值线有一交点,由交点所在位置得出Ct值;由于阴性标本的荧光曲线低于阈值,故没有Ct值。最后由仪器自动分析装置计算出未知标本的测定数值(Qty),即标本中志贺氏菌的浓度(参加图2和图3)。
实施例3:对确定志贺氏菌型别的标本进行检测
具体步骤同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用标本来自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和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的志贺氏痢疾杆菌、福氏志贺氏菌、鲍氏志贺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标本提取核酸后用本发明的试剂盒进行PCR扩增,在扩增的同时由仪器自动监测并收集荧光信号的变化。反应结束后分析,应用本发明的试剂盒均能检测出已知型别的标本(参见图4)。
实施例4:临床标本检测的重复性测试
具体步骤同实施例2,不同的是所用标本为测序确定为志贺氏菌阳性的标本。提取核酸后用本发明的试剂盒进行PCR扩增,每一份标本设置多个复管。在扩增的同时由仪器自动监测并收集荧光信号的变化。反应结束后分析,应用本发明的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同一标本不同的曲线均在同一Ct值范围内,此结果表明试剂盒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参见图5)。
序列表
<110>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120>一种检测志贺氏菌及其ipaH毒力岛的方法及试剂盒
<140>
<141>
<160>3
<210>1
<211>19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根据特定核苷酸序列设计,以用作PCR扩增的引物。
<400>1
gctgttgctg ctgatgcca
<210>2
<211>20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根据特定核苷酸序列设计,以用作PCR扩增的引物。
<400>2
gatgcctgat ggaccaggag
<210>3
<211>24
<212>DNA
<213>人工序列
<220>
<223>根据特定核苷酸序列设计,以用作PCR扩增的探针。
<400>3
agagctgtga ggaccgtgtc gcgc

Claims (1)

1.一种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定量检测临床样品中志贺氏菌的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1)分别装有DNA提取液、PCR扩增反应液、阴性参考品、阳性参考品和阳性标准品并加盖密封的多个试剂瓶或管,和(2)分隔并集中包装这些试剂瓶或管的包装盒,其特征在于用于靶多核苷酸扩增体系的正向和反向引物序列分别是5’-gct gtt gct gct gat gcc a-3’和5’-gat gcc tga tgg acc agg ag-3’,用于靶多核苷酸扩增和监测体系的寡核苷酸探针序列是5’-aga gct gtg agg acc gtg tcg cgc-3’。
CN2007100266043A 2007-01-30 2007-01-30 一种检测志贺氏菌及其ipaH毒力岛的方法及试剂盒 Active CN1012354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266043A CN101235413B (zh) 2007-01-30 2007-01-30 一种检测志贺氏菌及其ipaH毒力岛的方法及试剂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266043A CN101235413B (zh) 2007-01-30 2007-01-30 一种检测志贺氏菌及其ipaH毒力岛的方法及试剂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5413A CN101235413A (zh) 2008-08-06
CN101235413B true CN101235413B (zh) 2010-06-30

Family

ID=39919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266043A Active CN101235413B (zh) 2007-01-30 2007-01-30 一种检测志贺氏菌及其ipaH毒力岛的方法及试剂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354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9651B (zh) * 2009-04-08 2011-05-0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福氏志贺氏菌噬菌体菌株及其应用
CN103483429B (zh) * 2013-07-23 2015-07-22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VirB蛋白的核心结构域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CN104004827A (zh) * 2014-03-20 2014-08-27 山东博奥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志贺氏菌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8982430B (zh) * 2017-05-31 2020-09-29 北京大学 标记细菌菌群样品的试剂盒、方法及应用
CN112646910A (zh) * 2021-01-22 2021-04-13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 一组用于鉴定志贺菌属相关菌种的引物组合、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05659A1 (en) * 2003-07-14 2005-01-20 Statens Serum Institut Diagnostics of 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 (dec) and shigella spp.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05659A1 (en) * 2003-07-14 2005-01-20 Statens Serum Institut Diagnostics of diarrheagenic escherichia coli (dec) and shigella spp.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平芳等.改良分子信标- 实时PCR快速检测志贺菌.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6 4.2006,16(4),394-395、468.
吴平芳等.改良分子信标-实时PCR快速检测志贺菌.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6 4.2006,16(4),394-395、468. *
赵丽华、万成松.志贺菌毒力岛的结构和功能.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3 4.2006,3(4),296-299.
赵丽华、万成松.志贺菌毒力岛的结构和功能.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3 4.2006,3(4),296-299. *
赵丽华等.分子信标PCR检测志贺菌ipaH基因.热带医学杂志6 5.2006,6(5),499-501.
赵丽华等.分子信标PCR检测志贺菌ipaH基因.热带医学杂志6 5.2006,6(5),499-50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5413A (zh) 2008-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5055A (zh) 副溶血性弧菌多重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N104531898A (zh) 一种多重pcr肠道致病菌检测引物组、试剂盒
CN101429539B (zh)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绿脓杆菌的试剂盒
CN102367475B (zh) 不同血清型霍乱弧菌的m-PCR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
CN101235413B (zh) 一种检测志贺氏菌及其ipaH毒力岛的方法及试剂盒
CN103642910A (zh) 定量检测肺炎克雷伯氏菌的引物和探针及其应用
CN104131112A (zh) 一种淋球菌检测用引物组、含有该引物组的试剂盒及其应用
CN101967516B (zh) 一种霍乱弧菌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2925548B (zh)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lamp试剂盒及使用方法
CN101333557B (zh) 一种环境水体样品中多种肠道病原菌的同时定量检测方法
CN101709331B (zh) 一种定量检测食品及临床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试剂盒
CN102676664A (zh) 同时检测多种水产品致病菌的荧光定量pcr引物和探针及检测方法
CN106434935A (zh) 鉴定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或副猪嗜血杆菌组合物和方法
JP5884108B2 (ja) マルチプレックスシャトルpcrによる食中毒原因菌の一括検出法
CN104531860B (zh) 一种志贺氏菌的分子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Jawad et al. Detection of fimA and fimC genes of Salmonella isolates by using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CN100386442C (zh) 一种用于检测o1群霍乱弧菌核苷酸片段的引物和探针序列
CN101717829A (zh) 食源性致病菌多重扩增内标序列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50453B (zh) 检测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的试剂盒
CN100395350C (zh) 一种用于检测霍乱弧菌核苷酸片段的引物和探针序列
CN100386443C (zh) 一种用于检测o139群霍乱弧菌核苷酸片段的引物和探针序列
CN104531861B (zh) 一种阪崎肠杆菌的分子检测方法及其应用
JPH11332599A (ja) 腸管出血性大腸菌検出のためのオリゴヌクレオチ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検出法
CN101624625B (zh) 食品中常见弯曲菌检测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5063172B (zh) 一种快速筛选鉴定猪链球菌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5 No. 19 incense Hill Road,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Guangzhou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Da'an gene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5 No. 19 incense Hill Road, hi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Guangzhou

Patentee before: DA AN GENE CO., LTD.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