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4674B - 印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4674B
CN101224674B CN 200710306392 CN200710306392A CN101224674B CN 101224674 B CN101224674 B CN 101224674B CN 200710306392 CN200710306392 CN 200710306392 CN 200710306392 A CN200710306392 A CN 200710306392A CN 101224674 B CN101224674 B CN 1012246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ish
card
printing equipment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71030639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4674A (zh
Inventor
中泽贤一郎
中岛幸洋
金亲大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Original Assignee
Nisc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ca Corp filed Critical Nisc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24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4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4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46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03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for the sheet feeding 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3/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ort lengths, e.g. sheets
    • B41J13/10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 B41J13/106Sheet holders, retainers, movable guides, or stationary guides for the sheet output section

Landscapes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装置。印刷装置包括排出盘,该盘可相对外壳装卸,可按照叠置方式接纳卡,在外壳中形成有开口部,该开口部由水平支承面和垂直碰触面形成,用于接纳排出盘,该水平支承面支承排出盘的底面部,该垂直碰触面与排出盘的侧面接触。在水平支承面上设置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含有用于将排出盘定位而锁定于下述位置的凸状部件而构成,该位置形成有可从装置主体接收卡的排出口的位置。排出盘不仅从正面方向和侧面方向,而且从正面方向到侧面方向之间的任意方向,安装或卸下于安装位置。提供设置方向具有自由度,没有盘装卸用的导轨的印刷装置。

Description

印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装置,本发明特别是涉及下述的印刷装置,其包括逐张地供给记录媒体的供给部;在从供给部供给的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的记录部;接纳通过记录部进行了记录处理的记录媒体的接纳部。 
背景技术
在过去,作为印刷装置,人们知道具有鼓(ドラム),在片状记录媒体(片)上打印字符、图像的复印机;具有打印头,在卡状记录媒体(卡)上打印字符、图像的卡发行装置。这些印刷装置包括逐张地供给片和卡等的记录媒体的供给部;在从供给部供给的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的记录部;接纳通过记录部进行了记录处理的记录媒体的接纳部。 
一般,在供给部和/或接纳部中安装盘,该盘可相对装置主体装卸,可按照叠置方式接纳多张记录媒体。通过比如,日本特开昭56-9758号文献,日本实开昭58-154234号文献,知道有下述的方案,其中,这样的盘通过导轨等的导向部件导向,抽出方向为1个方向,或者相对装置主体,从正面、侧面中的任意一个方向安装或抽出该盘。 
另外,为了操作人员对印刷装置作出指示,或为了把握印刷装置的状况,印刷装置包括操作部或具有显示部的操作面板,操作面板固定于装置主体上。 
但是,在设置上述这样的盘、操作面板的印刷装置中,具有装置主体的设置方向、操作人员与装置的接触方向受到限制的问题。另外,具有在盘插入时,误碰到导轨等的导向部件,使盘和导向部件发生损伤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设置方向具有自由度,没有盘装卸用的导轨等的导向部件的印刷装置。按照本发明,装置主体包括开口部,该开口部由支承面和至少1个壁面形成,允许上述装置主体侧面的规定角度内的任意方向的上述盘的装卸,该支承面支承上述盘的底面,该至少1个壁面与盘的侧面接触或相对,在上述支承面或壁面上设置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用于将上述盘定位于可将记录媒体转移给装置主体的位置,由此,盘可从装置主体侧面的规定角度内连续开放的开口部的任意方向装卸,操作人员的接触方向自由,并且不选择盘的装卸方向,于是,可取消导轨等的导向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装置,其包括逐张地供给记录媒体的供给部;在从上述供给部供给的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的记录部;接纳通过上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的记录媒体的接纳部,其特征在于上述供给部和上述接纳部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盘,该盘可相对装置主体装卸,可按照叠置方式接纳多个记录媒体,上述装置主体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由支承面和至少1个壁面形成,允许上述装置主体侧面的规定角度内的任意方向的上述盘的装卸,该支承面支承上述盘的底面,该至少1个壁面与上述盘的侧面接触或相对,在上述支承面或壁面上设置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用于将上述盘定位于上述记录媒体与上述装置主体可转 移的位置。 
按照本发明,装置主体包括开口部,该开口部由支承面和至少1个壁面形成,允许上述装置主体侧面的规定角度内的任意方向的盘的装卸,该支承面支承盘的底面,该至少1个壁面与盘的侧面接触或相对,由此,盘可从装置主体侧面的规定角度内连续开放的开口部的任意方向装卸,在上述支承面或壁面上设置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用于将盘定位于记录媒体与装置主体可转移的位置,由此,在安装盘时,通过(a)设置于壁面和支承面上的定位机构;(b)设置于侧面和壁面上的定位机构;(c)设置于支承面上的多个定位机构;(d)设置于壁面上的多个定位机构;或(e)设置于支承面上的定位机构和设置于壁面上的定位机构,将盘接纳而定位于开口部内。按照本发明,装置主体包括开口部,该开口部由支承面和至少1个壁面形成,允许装置主体侧面的规定角度内的任意方向的盘的装卸,该支承面支承上述盘的底面,该至少1个壁面与盘的侧面接触或相对,在支承面或壁面上设置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用于将盘定位于记录媒体与装置主体可转移的位置,由此,盘可从装置主体侧面的规定角度内连续开放的开口部的任意方向装卸,操作人员的接触方向自由,并且不选择盘的装卸方向,于是,可取消导轨等的导向部件。 
在本发明中,也可这样形成,即,盘可通过定位机构锁定在记录媒体与装置主体可转移的位置,该盘的侧面与壁面接触,由此防止旋转,另外,还可这样形成,即,上述盘根据定位机构锁定在下述位置的多个部位,该位置指记录媒体与装置主体可转移的位置。此外,支承面可为基本水平的平面,壁面可为与支承面交叉的垂直面。此外,也可这样形成,即,定位机构和盘中的任意一者具有凸状部,任意另一者具有凹状部,凸状部和凹状部嵌 合,由此,通过定位机构将盘锁定。此时,最好,凸状部具有退回位置和突出位置,通过弹簧朝向突出位置方向偏置,凸状部也可呈球面状。或者,还可这样形成,即,定位机构和盘中的任意一者具有磁铁,任意另一者具有通过磁铁吸引的磁性部件,磁性部件由磁铁吸引,由此,通过定位机构将盘锁定。另外,如果包括可相对装置主体在规定角度内旋转的操作面板,由于操作面板也可旋转,故盘和操作面板的操作人员的接触方向是自由的,于是,设置方向的范围扩大,方便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适用的实施形式的打印装置的外观立体图; 
图2为在实施形式的打印装置中在正面侧抽出排出盘时的立体图; 
图3为在实施形式的打印装置中在侧面侧抽出排出盘时的立体图; 
图4为在实施形式的打印装置中从正面侧和侧面侧之间的任意的方向抽出排出盘时的立体图; 
图5为表示设置于形成实施形式的打印装置的开口部的水平支承面、垂直碰触面、水平支承面的锁定机构,形成于垂直碰触面上的排出口和排出盘的关系的外观立体图; 
图6A~图6C为表示锁定机构的动作的剖视图,图6A表示排出盘的底面部的背面侧的凹状部的周围的前端部分与凸状部件接触之前的状态,图6B表示凸状部件通过凹状部的周围的前端部分而下压,位于退回位置的状态,图6C表示凸状部件和凹状部嵌合的状态; 
图7为表示打开安装于实施形式的打印装置上的供给盘的开 闭盖时的状态的局部剖开的外观结构立体图; 
图8为操作面板的俯视图; 
图9为表示送入实施形式的打印装置的记录处理前的空白的卡的状态的外观结构剖视图; 
图10为表示排出实施形式的打印装置的记录处理后的卡的状态的外观结构的剖视图; 
图11为移动机构和卡清洁机构的部分放大图; 
图12A和图12B为本发明可采用的另一实施例的打印装置的水平支承面和锁定机构的俯视图,图12A在水平支承面的中间处设置1个锁定机构,具有1个垂直碰触面的实施形式,图12B为在水平支承面上设置2个锁定机构的实施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针对适用于下述打印装置的实施形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该打印装置包括在卡状记录媒体(在下面简称为“卡”)上打印、记录字符、图像的功能;在卡的磁条部上进行磁记录处理的功能。 
(系统组成) 
本实施形式的打印装置通过接口与上级装置(比如,个人计算机等的主计算机)连接,从上级装置向打印装置发送打印记录数据、磁记录数据等,可指示记录动作等。另外,像后述的那样,打印装置包括操作面板部,不但可进行上级装置的记录动作指示,而且还可进行操作面板部的记录动作指示。在上级装置上,一般,连接图像输入装置、输入装置、监视器,该图像输入装置为读取记录于底稿上的图像的扫描仪等;该输入装置为用于将命令、数据输入到上级装置中的键盘、鼠标等;该监视器为进行通过上级 装置形成的数据等的显示的液晶显示器等。 
(外观结构) 
像图1所示的那样,在本实施形式的打印装置1中设置有供给盘3,其设置于外壳7的一侧(图1的右侧),以叠置方式可接纳记录处理前的空白的多个卡(约100个),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外壳7上;排出盘2,该排出盘2在外壳7的一例,设置于供给盘3的下方,以叠置方式可接纳记录处理后的卡(约30个),可装卸地安装于外壳7上;操作面板5,其同样在外壳7的一侧,设于与供给盘3邻接的位置的顶部,其具有显示部,用于进行印刷处理、磁记录处理的各种设定。 
在排出盘2的一部分上设置卡排出口24,该卡排出口24构成可将接纳溢出的记录处理后的卡排到装置外部的开口部。另外,在打印装置1的正面侧设置开闭盖8,该开闭盖8用于在装卸内设用于打印记录的墨带的盒59(参照图9)时与装置内部接触,开闭盖8构成外壳7的一部分。另外,与供给盘3或排出盘2面对,在外壳7的另一侧,磁编码组件80的一部分按照从外壳7突出的方式设置。 
(开口部) 
像图2所示的那样,在外壳7(装置主体)上,形成用于接纳排出盘2的开口部20。该开口部20由基本水平的平滑的水平支承面22与垂直碰触面21a、21b、21c,21d形成,该水平支承面22设置于外壳7上,支承排出盘2的底面,该垂直碰触面21a、21b、21c、21d构成沿与水平支承面22相垂直(交叉)的方向立设的壁面。 
垂直碰触面21a、21c沿上述开闭盖8相垂直的方向立设,垂直碰触面21b、21d沿与开闭盖8相同的方向(与垂直碰触面21a、21c相垂直的方向)立设。另外,在外壳7上,未形成与垂直碰触 面21a~21d面对的面,在开口部20的正面侧(设置开闭盖8的一侧)和右侧面例的边界,不具有支柱或导向部件等。 
于是,开口部20在主要由垂直碰触面21a、21d形成的规定角度(在本实例中,为90°)的内部连续地开放。由此,排出盘2具有不仅从过去的正面方向(参照图2的箭头方向)和侧面方向(参照图3的箭头方向),还从正面方向~侧面方向之间的任意的方向,均可装卸的结构。于是,像图4所示的那样,也可实现从倾斜方向的装卸。 
像图5所示的那样,排出盘2具有从底面部2e沿基本垂直方向立设的接触面2a和沿接触面2a的垂直方向立设的接触面2b。在排出盘2安装于开口部20的内部的状态,接触面2a、2b分别与外壳7的垂直碰触面21a、21b接触。上述卡排出口24呈矩形状(狭槽状)而形成于与排出盘2的接触面2a面对的对置面侧。另外,排出盘2在对置面侧,具有接触面2c和侧面部2d,该接触面2c按照朝向装置主体侧连接的方式设置,沿与接触面2a相同的方向立设,该侧面部2d沿与接触面2c的垂直方向立设。在排出盘2安装于开口部20的内部的状态,接触面2c、2d分别按照与外壳7的垂直碰触面21c、21d卡合的方式接触。 
于是,在安装时,排出盘2的底面部2e与水平支承面22接触,并且,面积最大的接触面2a与垂直碰触面21a接触,由此,将该排出盘2导向到开口部20内的安装位置。另外,同样,还具有接触面2b、2c、2d与垂直碰触面21b、21c、21d接触,由此导向至安装位置的情况。该安装位置指可接纳呈从矩形状而形成于外壳7上的排出口4排出的打印和磁记录处理完的卡的固定位置。 
(排出盘锁定结构) 
排出盘2通过设置于水平支承面22的装置主体侧的角部的锁 定机构,定位而固定于安装位置。像图5和图6A~图6C所示的那样,锁定机构由凸状部件30、弹簧34与托架32构成。 
凸状部件30在顶侧设置呈中空球面状的半球部,在中间处设置翼缘部,在底侧设置接纳弹簧34的顶部的筒部。托架32呈圆筒状,在其顶部具有卡扣部,该卡扣部限制由弹簧34偏置的凸状部件30向上方的突出位置,卡扣凸状部件30的翼缘部,在其底部,具有用于固定于水平支承面22上的固定部。托架32的固定部通过螺钉而固定于水平支承面22上。在水平支承面22中的设置托架32的位置,形成低一层的筒状部,在该筒状部中接纳弹簧34的底部。严格地说,像图6A~图6C所示的那样,水平支承面22包括第一层,其支承从托架32的固定部进一步向下方伸出的托架32的腿部;形成筒状部的底面的第二层。于是,弹簧34接纳于由凸状部件30、托架32和水平支承面22形成的空间内部。 
由于凸状部件30通过弹簧34而偏置,故其通常位于突出位置(参照图6A),但是,如果在半球部上作用有超过弹簧34的偏置力的(压)力,则半球部的顶部位于下压到托架32的卡扣部的退回位置(参照图6B)。另外,在退回位置,凸状部件30的筒部与上述水平支承面22的第一层接触,不下压到退回位置的下侧。 
另一方面,在排出盘2上,形成与凸状部件30的半球部卡合的凹状部31。在安装排出盘2时,首先,排出盘2的底面部2e的背面侧的凹状部31的周围的前端部分与凸状部件31接触(参照图6A)。如果照原样,沿开口部20的内侧方向推动排出盘2,则凸状部件30通过凹状部31的周围的前端部被下压,位于退回位置(参照图6B)。由于凸状部件30通过弹簧34偏置,故在凹状部31的周围的前端部分通过凸状部件30的上方,凹状部31位于凸状部件30的上方时,凸状部件30在突出位置突出,凸状部件30 与凹状部31嵌合(参照图6C)。由于凸状部件30具有半球部,故不仅可从一个方向,还可从任意方向将排出盘2锁定。另外,在拆卸排出盘2时,按照上述相反的顺序进行。 
但是,由于构成锁定机构的凸状部件30的半球部呈球面状,故排出盘2以锁定机构为中心而旋转(转动)。于是,排出盘2的接触面2a~2d与垂直碰触面21a~21d接触,这样防止排出盘2的旋转,其定位而固定于安装位置。 
(供给盘) 
像图7所示的那样,供给盘3具有配重辊50,该配重辊50构成来自叠置的空白的卡(卡6)的上方的配重,用于与后述的供给辊11(参照图9)一起作用,将卡6逐张地供向装置主体。与卡6接触的配重辊50的中间部由橡胶等的软质部件覆盖。在配重辊50的两端部设置辊51,配重辊50可沿形成于供给盘3的内壁面上的导向槽52而按上下方向滑动,对应于叠置的卡6的张数(卡厚),其位置改变。导向槽52具有2个垂直肋,其中一个垂直肋的顶部与水平肋连接。由此,在导向槽52的顶部,沿水平方向使配重辊50滑动,由此,也可将配重辊50定位于供给盘3的顶部(通过水平肋固定)。另外,在图7中,辊51像看到的那样,按照为了方便起见而将供给盘3的侧面部剖开的方式表示,但是,本来与相对面目同而封闭。 
在供给盘3的底面前端部,通过轴77而可旋转地安装有开闭盖78。于是,供给盘3主要由具有配重辊50的卡接纳部、开闭盖78、将两者连接的轴77的3个部件构成。开闭盖78具有锁定部,锁定部与形成于卡接纳部的卡合部卡合。另外,在开闭盖78上,为了容易实现操作人员的开闭,形成具有缺口的把手(参照图1)。 
在将卡6补充给供给盘3时,从图1所示的状态,通过把手, 围绕轴77而旋转开闭盖78,将供给盘3的内部打开(图7所示的状态)。在一次性地补充大量的卡6时,由于补充后的卡厚增加,故可在将配重辊50固定于供给盘3的顶部之后,补充卡,(补充的)作业性提高。在此场合,在补充后,使配重辊50滑动,返回到导向槽52(从通过水平肋固定的位置,返回到可借助垂直肋而沿上下方向滑动的位置。),由此,使配重辊50具有作为配重的功能。 
另一方面,在补充少量的空白的卡时,由于通过辊51,配重辊50可沿导向槽52而按照上下方向滑动,故在配重辊50接触于叠置的卡6的上面的状态,插入而补充于两者之间。配重辊50中的与卡6接触的中间部通过软质部件覆盖,可防止由于配重辊50的旋转,所插入的卡6的表面产生与配重辊50的滑动接触造成的损伤的情况。 
在外壳7(装置主体)上,形成有用于以可装卸的方式接纳供给盘3的开口部。供给盘3通过该开口部,具体来说,通过3个垂直面和支承部件定位,固定于外壳7的安装位置,该3个垂直面与供给盘3的3个侧面接触,该支承部件从外壳7而向供给盘3侧伸出,支承供给盘3的底部。该安装位置指可每次1张地供给通过形成于外壳7上的卡供给口14(参照图9)而在装置主体中,叠置于供给盘3上的卡6的固定位置。 
(操作面板) 
像图8所示的那样,操作面板5包括显示打印装置1的操作菜单的显示部40;用于选择操作菜单的菜单按钮41;清洁按钮42,其用于在错误解除后,(通过操作人员的确认)再次使动作开始;执行按钮43,其用于执行显示于显示部40中的操作菜单;红色LED44,该红色LED44在错误发生时、开闭盖8打开时点亮或忽 亮忽灭;蓝色LED45,其在平时、在打印动作中点亮或忽亮忽灭,从整体上说,从平面看,该操作面板5呈圆形,接纳于外壳7的内部。 
像图1所示的那样,操作面板5按照通过旋转设置于装置主体侧面的拨盘状的捏手46,可与其同步地在规定角度(比如,90°)内旋转的方式构成。 
(内部结构) 
下面根据图9和图10,对打印装置1的内部的各组成部件进行说明。另外,图9表示从供给盘3供给的记录处理前的空白的卡送向打印部60的状态,表示清洁辊35与运送中的卡6的表面接触,对所打印的面进行清洗的状态。另一方面,图10表示将通过打印部60或磁编码组件80进行了记录处理的卡6排向排出盘2时的状态。 
通过图示省略的电动机而旋转驱动的供给辊11设置于主体装置(打印装置1)侧。由于将通过供给辊11叠置于供给盘3上的最下位(最底层)的卡6送向装置内部时,仅仅允许1张卡6通过,故打印装置1具有供给辊12和由板状部件形成的分离门13。所供给的卡6从供给辊12和分离门13之间通过,导向按照与供给盘3连接的方式设置于外壳7的一侧的卡供给口14。 
另一方面,从在外壳7的一侧,形成于卡供给口14的下方的排出口4排出的记录完的卡6通过排出辊15,依次排出而接纳于排出盘2上(参照图10)。 
排出辊15固定于打印装置1侧,通过旋转驱动的图示省略的电动机而旋转驱动上述供给辊11,但是,在供给辊11为了从供给盘3供给空白的卡6而旋转的方向为正转驱动的场合,该辊按照将通过图示省略的电动机的反转驱动排出的卡6排到排出盘2上 的方式旋转驱动。即,通过图示省略的电动机的正反转驱动,使供给辊11和排出辊15旋转,但是,由于在供给辊11上设置图中未示出的单向离合器,故可仅仅沿卡供给方向旋转。在本形式中,记录处理前的卡6的供给动作和记录处理后的卡6的排出动作不同时地进行,即使排出辊15用于排出卡6的旋转和其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仍不妨碍。 
从卡供给口14供给的卡6依次相继送向具有从后述的运送驱动电动机70传递的驱动力而旋转的运送辊61、62、63,沿基本水平状的卡运送通路P1而运送。另外,运送辊62、63分别按照具有驱动辊和从动辊的辊对构成(在下面,只要没有特别不同的说明,省略辊对的从动辊的说明,仅仅说明驱动辊)。 
在运送辊61的相对侧,清洁辊35按照与运送辊61相对的方式,可相对卡运送通路P1而进退地设置。在该卡清洁辊35按照与所运送的卡6接触的方式在卡运送通路P1上进出时(图9所示的状态),在其与具有驱动力的运送辊61之间,夹持卡6而旋转,由此,可从通过打印部60打印记录的打印面上,去除灰尘、尘埃等的异物,进行清洗。 
另外,在清洁辊35在其动作位置的卡运送通路P1上进出时,清洁辊35按照与作为设置于与清洁辊35邻接的位置的与卡运送通路P1离开的规定位置的辊状清洁器68面接触的方式定位。辊状清洁器68固定而可旋转地设置于支承部件53上,该支承部件53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于盒59的规定位置,在该盒59的内部设置有作为由打印部60的一部分构成的墨媒体的墨带R。 
在运送辊63的卡运送方向的下游侧,在通过清洁辊35清洁的卡6的表面上,设置打印记录所希望的字符、图像的打印部60。 
在本形式中,打印部60采用热转印打印装置的结构,具有热 敏头56,其按照相对设置于卡运送通路P1上的打印位置上的压辊64而可进退的方式设置。在压辊64和热敏头56之间,介设有按照面顺序反复设置有墨层Y(黄色)、M(品红色)、C(青色),Bk(黑色)等的多种颜色的墨带R。 
在沿卡运送通路P1而移动的卡6上以热转印方式记录字符或图像等的信息时,墨带R从带供给卷轴54供给,在基本整个面与热敏头56的前端部接触的同时,按照与卡6的运送速度相同的速度实现运送,卷绕于卷绕墨带R的带卷绕轴55上。带供给卷轴54和带卷绕轴55通过图中未示出的电动机而旋转驱动。此时,在卡6的表面上,通过墨带R而按压热敏头56,同时,有选择地使热敏头56的加热元件动作,由此,在卡6上打印所希望的字符、图像。在墨带R的运送通路中,设置有多个导向轴和透射型传感器,该透射型传感器由为了实现规定的墨层(在本形式中,为墨层Y)在顶面露出,检测墨层Bk(黑色)的发光元件58、感光元件59构成。 
另外,在热敏头56的卡运送方向上游侧(运送辊63侧),设置由检测沿卡运送通路P1运送的卡6的运送方向前端和后端的发光元件48、感光元件49形成的透射型传感器(在下面称为第1卡检测传感器)。 
在打印部60的下方,设置运送驱动电动机70,该运送驱动电动机70由可沿正反旋转方向旋转驱动上述一系列的运送辊61、62、63和压辊64的可进行正反转驱动的步进电动机形成。运送驱动电动机70的旋转驱动力经设置于运送驱动电动机70的旋转轴上的滑轮71,通过皮带72而传递给滑轮73,通过一端卷绕于滑轮73上的皮带74,经过设置于压辊64的旋转轴上的滑轮75,将驱动力传递给压辊64。 
在压辊64的旋转轴上,在运送辊61、62、63的旋转轴上,以及在相应的辊之间,图示省略的多个齿轮在啮合状态设置,传递给压辊64的旋转驱动力通过该多个齿轮传递给各运送辊61、62、63。 
此外,在压辊64的卡运送方向下游侧(带卷绕轴55侧),具有运送卡6的功能,在通过打印部60,在卡6上进行打印记录时夹持卡6的夹辊65沿卡运送通路P1而设置,在该夹辊65的更进一步的卡运送方向的下游侧,用于运送卡6的传送辊66沿该卡运送通路P1而设置。还在该夹辊65和传送辊66的大致中间处,检测由沿卡运送通路P1而运送的卡6的运送方向前端的发光元件56、感光元件57形成的透射型传感器(在下面称为第2卡检测传感器)。 
还在夹辊65和传送辊66的旋转轴上分别设置图示省略的齿轮,另外,还在压辊64和夹辊65,以及在夹辊65和传送辊66之间设置图示省略的多个齿轮,该多个图中未示出的齿轮相互啮合,由此,运送驱动电动机70的旋转驱动力通过包括上述滑轮、皮带和图中未示出的多个齿轮的驱动力传递机构,从设置于压辊64的旋转轴上的齿轮分支,还传递给夹辊65和传送辊66。 
在打印部60的卡运送方向的下游侧,与传送辊66邻接地设置磁编码组件80。为了对通过夹辊65和传送辊66,以夹持状态而停止保持的卡6的磁条部进行磁记录处理,设置按照沿卡运送通路P1而扫描的方式进行往复移动(自行)的磁头81。 
在磁编码组件80的一部分上,设置卡送出口82,其构成可将沿卡运送通路P1运送的卡6排向装置之外的开口部。即,该卡送出口82与卡供给口14面对,在外壳7的另一侧设置于卡运送通路P1的延长线上。于是,也可送入通过卡送出口82,设置于卡运送通路P1的内部的多个辊进行清洁的清洁卡,在对其进行清洁后, 将其送出。 
另外,在磁编码组件80的内部设置送出辊67,该送出辊67将卡6送向卡送出口82,并且可从卡送出82送出卡6。在磁编码组件80中,不具有旋转驱动该送出辊67的驱动源,但是,在送出辊67和传送辊66之间,设置而连接有图中未示出的多个齿轮,由此,将传递给传送辊66的旋转驱动力传递给送出辊67。 
于是,打印装置1具有下述的结构,其中,沿与供给盘3连接的基本水平状的卡运送通路P1,具有卡供给口14、打印部60和磁编码组件80。 
此外,像根据附图而知道的那样,磁编码组件80具有其一部分插入机体内部的组件形状,运送驱动电动机70在打印部60的下方,并且设置于磁编码组件80与在下面描述的,使运送辊61、62移动至第1位置和第2位置的移动机构110之间(参照图12)。 
下面参照图11,对卡清洁机构100和移动机构110进行具体描述。另外,图11表示从卡供给口14接收卡6,在清洁辊35和运送辊61之间夹持卡6之前的状态。 
卡清洁机构100包括促动器101,该促动器101由螺旋管101a、通过该螺旋管101a的驱动切换(ON/OFF)进退的插棒式铁心101b构成,以便清洁辊35可在于卡运送通路P1上进出、与卡6和辊状清洁器68接触(面接触)的动作位置与构成和卡运送通路P1离开的原始位置的退回位置之间移动。 
在插棒式铁心101b的端部,设置其一端部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的杆部件103,另外,设置与杆部件103的另一端部卡合的卡合部件104等。卡合部件104架于一端部固定于装置内部的规定位置的拉伸弹簧102上,通过拉伸弹簧102的偏置力,在平时向上方偏置。 
另外,卡清洁机构100具有下述的结构,其中,具有保持清洁辊35的保持件107,形成于该保持件107的一部分上的凸状部位106插入形成于上述卡合部件104的一部分的凹状部位105中而形成一体。卡清洁机构100具有下述的结构,其具有辊状清洁器68,该清洁器68固定于以可装卸的方式安装于在内设由打印部60的一部分构成的墨带R的盒59的规定部位的支承部件108上,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于该部件108上。 
另外,如果驱动促动器101的螺旋管101a(驱动ON),则杆部件103下压卡合部件104,按照间接地按压的方式下压保持清洁辊35的保持件107,由此,将清洁辊35定位于上述动作位置。 
像图11所示的那样,移动机构110包括作为可正反旋转的步进电动机111、设置于该步进电动机111的旋转轴上的电动机齿轮112、以及具有与该电动机齿轮112啮合的齿轮部位的带有齿轮的托架113等。另外,通过轴支承运送辊61、62、63的辊轴114、115、116由带有齿轮的托架113保持。 
移动机构110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由于带有齿轮的托架113以运送辊63的辊轴116为中心而可旋转地安装,故通过步进电动机111的正反旋转驱动,带有齿轮的托架113旋转,这样,运送辊61、62可在第1位置(运送辊61、62在形成基本水平状的卡运送通路的位置、原始位置,参照图9)和第2位置(运送辊61、62在形成倾斜状的卡运送通路的位置,参照图10)之间移动。 
像图9和图10所示的那样,打印装置1包括进行打印装置1的整体的动作控制的控制部95;将各机构部和控制部等从商用交流电源变换为可驱动/动作的直流电源的电源部90。 
控制部95包括进行打印装置1的整体的控制处理的微型计算 机(在下面简称为微机。)。该微机由作为中央运算处理装置的按照高速时钟动作的CPU;存储有打印装置1的基本控制动作(程序和程序数据)的ROM;用作CPU的工作区域的RAM和将它们连接的内部总线构成。 
在微机上连接外部总线。在外部总线上,连接有用于与上级装置进行通信的图示省略的接口;临时存储应在卡6上打印的打印记录数据、应在卡6的磁条部上进行磁性记录的磁记录数据等的缓存。 
另外,在外部总线上连接有控制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号的传感器控制部;控制将驱动脉冲、驱动电力送向各电动机的电动机驱动器等的促动器控制部;控制热敏头56的热能的热敏头控制部;控制操作面板5的操作显示控制部;磁编码组件80。该传感器控制部与第1卡检测传感器、第2卡检测传感器和空闲(エンプテイ)传感器、卡住检测传感器等的其它的图示省略的传感器连接,促动器控制部与运送驱动电动机70、步进电动机111和其它的图示省略的电动机、促动器101等连接,热敏头控制部与热敏头56连接,操作显示控制部与操作面板5连接。 
此外,电源部90向控制部95、热敏头56、操作面板5和磁编码组件80供给动作/驱动电源。 
下面以控制部95的微机的CPU(在下面简称为CPU)为主体而对本实施形式的打印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果对控制部95接通电源,则CPU进行用于读取存储于ROM中的程序和程序数据(在RAM中展开),使各机构部动作的初始处理。即,在初始处理中,在进行通过外部总线与微机连接,构成控制部95的传感器控制部等的各控制部、磁编码组件80的连接确认之后,根据来自传感器控制部的信号等,判断各组成部是否 位于上述原始位置,在各组成部不位于原始位置的场合,使其移动至原始位置。在根据传感器控制部的信号等,即使按照规定次数反复进行使各组成部件恢复到原始位置的恢复动作的情况下,仍不移动至原始位置的场合,对上级装置进行通报,并且通过操作显示控制部,点亮红色LED44。 
另外,在初始处理中,根据传感器控制部(空传感器)的信号等,还一并判断是否卡接纳于供给盘3中等情况,在判定没有接纳时,同样,对上级装置进行通报,并且点亮红色LED,另外,进行等待,直至卡接纳于供给盘3中,下压清洁按钮42。另外,操作面板5的蓝色LED45在该初始处理中和后述的记录处理中忽亮忽灭,在等待中点亮。 
另一方面,安装于上级装置中的打印驱动器根据操作者(用户)的已指定的记录指令,确定控制打印装置1的记录动作用的各种参数值,形成按照该记录指令而进行卡6的记录用的打印记录数据和磁性记录数据,将其送给打印装置1。在控制部95的缓存中,存储构成记录控制指令的各种参数值,针对Y、M、C、Bk的各色成分而分解打印记录数据而获得的图像数据或字符数据,以及磁记录数据。另外,在本形式中,在上级装置侧分解为色成分(原数据为R、G、B),在打印装置1中,从R、G、B变换为Y、M、C用作图像数据,在上级装置侧抽出的Bk数据在打印装置1中用作相同的Bk数据,作为字符数据之用。 
CPU获取存储于缓存中的记录控制指令(各种参数值),按照这些参数值和在RAM中展开的程序和程序数据,像下述那样控制各机构部。 
首先,通过促动器控制部,驱动促动器101(螺线管101a)(ON状态),将清洁辊35从退回位置(原始位置),移动到图9所示的动 作位置,进行卡6的接收准备。此时,移动机构110按照形成基本水平状的卡运送通路的方式将运送辊61、62定位于第1位置(原始位置)(图9,图11所示的状态)。 
接着,CPU通过促动器控制部,使运送驱动电动机70动作,经驱动传递机构,驱动设置于卡运送通路P1上的各辊,通过促动器控制部,正转驱动使供给辊11旋转驱动的图示省略的电动机。 
由此,供给盘3的最下位的卡6通过供给辊12和分离门13之间,通过卡供给口14送入外壳7的内部。通过清洁辊35,对卡6的打印面进行清洁,沿卡运送通路P1送向卡送出口82侧(参照图9)。如果通过第1卡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卡6的后端,则触发该卡后端检测,CPU停止(OFF状态)促动器101(螺线管101a)的驱动。由此,清洁辊35从杆部件103的按压动作释放,从动作位置移动到作为原始位置的退回位置。 
卡6通过运送驱动电动机70的驱动力,在两端部由传送辊66、夹辊65夹持的位置之前,朝向卡排出口82进一步在卡运送通路P1上运送。CPU在第2卡检测传感器的卡前端检测后,运送驱动电动机70的脉冲数量达到规定值时,停止运送驱动电动机70的驱动。由此,卡6处于两端部在由传送辊66和夹辊65夹持的状态停止保持,可处于磁编码组件80的磁头81在磁条部上写入磁记录数据的状态。 
为了进行卡6的磁条部的信息写入,CPU驱动图中未示出的带有编码器的直流电动机,将磁头81从原始位置移动到动作位置,将磁头81压接于卡6的磁条部。接着,CPU将通过外部总线,存储于缓存中的磁记录数据输出给磁编码组件80,并且驱动图中未示出的带有编码器的直流电动机,将磁头81在从卡6的磁条部的端部到端部的全部区域的内部的必要的范围内移动,在磁条部中 记录磁记录数据。 
CPU在卡6的磁条部的磁记录数据的写入结束时,停止图中未示出的带有编码器的直流电动机,将其反转,使磁头81读取写入到卡6的磁条部中的磁记录数据,进行存储于缓存中的磁记录数据和已读取的磁记录数据是否一致的检验(是否正确地写入的检查)。另外,磁头81伴随检验的结束,恢复到原始位置。 
CPU在检验结果为写入不良时,对上级装置进行通报,并且点亮红色LED44。如果通过操作人员,按下清洁按钮42,则按照规定脉冲数量(正转)驱动运送驱动电动机70,将卡6通过卡送出口82,送出到装置之外。接着,从供给盘3接收新的卡6的供给,与上述相同,在磁编码组件80中进行(新的)卡6的磁条部的磁记录数据的写入和检验。 
另一方面,磁编码组件80的来自微机的检验结果没有问题(没有卡6的磁条部的磁记录数据的写入不良)的场合,CPU使运送驱动电动机70反转驱动,将在两端部由夹辊65、传送辊66夹持的状态停止保持的卡6沿卡运送通路P1反向运送到卡供给口14侧。在该反向运送的期间,如果卡6的后端由第1卡检测传感器检测,则按照规定脉冲次数再继续进行运送驱动电动机70的反转驱动,停止运送驱动电动机70的驱动。由此,卡6处于在运送方向后半部由运送辊62、63夹持的状态停止保持,并且运送方向前半部支承于运送辊61上的状态(参照图9)。 
在此期间,CPU驱动未图示的电动机,将盒59的墨带R卷绕于带卷绕轴55侧,由发光元件58、感光元件59形成的透射型传感器触发检测墨层Bk(黑色)的端部的时刻(感光元件59检测到墨层Bk的发光元件58的发光从非透射状态变为透射状态的时刻),进一步按照规定脉冲数,驱动未图示的电动机,按照墨层Y(黄色) 的前端部定位于热敏头56和压辊64的位置的方式进行墨带R在表面的露出。 
接着,CPU正转驱动运送驱动电动机70,将卡6在卡运送通路P1上送向卡送出口82侧,并且通过第1卡检测传感器,确认卡6的前端位置,通过打印部60,在卡6的表面上打印打印记录数据的所需的字符、图像。即,在卡6的表面上,经墨带R(墨层Y的部分)按压热敏头56,同时,按照Y色的图像数据(Y成分从RGB数据进行色变换的图像数据),有选择地使热敏头56的加热元件动作。由此,在卡6的表面上,直接转印涂敷于墨带R上的Y(黄色)的热转印墨成分。 
此时,卡6的内面侧支承于压辊64上,但是,在最初,由运送辊62、63夹持而运送,在卡运送通路P1上,朝向卡送出口82侧运送,伴随该运送,前端部侧由夹辊65夹持运送、后端部侧由运送辊63夹持运送,最后(在后端部侧,通过压辊64支承内面侧的同时),通过夹辊65而夹持运送。CPU通过第1卡检测传感器的信号确认卡6的后端位置,另外,按照规定脉冲数量、继续进行运送驱动电动机70的正转驱动,停止运送驱动电动机70的驱动。 
接着,CPU使运送驱动电动机70反转驱动,使卡6沿卡运送通路P1,反向送向卡供给口14侧,卡6处于在运送方向后半部由运送辊62、63夹持的状态停止保持,运送方向前半部支承于运送辊61上的状态,此时,停止运送驱动电动机70的驱动(参照图9)。在此期间,CPU驱动未图示的电动机,将盒59的墨带R稍稍卷绕于带卷绕轴55侧,墨层M(品红色)的前端部定位于热敏头56和压辊64的位置。接着,CPU正转驱动运送驱动电动机70,将卡6在卡运送通路P1上送向卡送出口82侧,并且通过打印部60,将 涂敷于墨带R上的M(品红色)的热转印墨成分直接转印于卡6的表面上。接着,同样,CPU通过打印部60在卡6的表面上直接转印涂敷于墨带R上的C(青色)和Bk(黑色)的热转印墨成分。由此,在卡6的表面上,形成Y,M,C,Bk的彩色图像。 
然后,CPU将卡6送向卡排出口4。即,反转驱动运送驱动电动机70,将卡6沿卡运送通路P1,反向送到卡供给口14侧。像图9所示的那样,在通过打印部60,在卡6的打印面上进行多色的面依次打印记录时,在将卡6反向送到供给口14侧时,维持在按照运送辊61、62形成基本水平状的卡运送通路的方式定位的第1位置,但是,在将结束规定的记录处理的卡6排向卡排出口4时,触发通过第1卡检测传感器检测在卡运送通路P1上反向运送的卡6的后端的时刻,或检测卡6的后端、经过多个脉冲的时刻,CPU驱动控制步进电动机111,通过移动机构110(步进电动机111的驱动),将运送辊61、62移向按照形成倾斜状的卡运送通路的方式定位的第2位置(图10所示的状态),并且反转驱动旋转驱动上述供给辊11的图示省略的电动机,使排出辊15旋转驱动。 
由此,卡6通过卡排出口4接纳于排出盘2中,或(在卡充满于排出盘2中的场合)从卡排放口24排向外部。另外,即使在图10所示的卡排出时,清洁辊35定位于作为与卡运送通路P1离开的原始位置的退回位置。 
CPU在卡6接纳于排出盘2中,或从卡排出口24排出的时刻,停止运送驱动电动机70和图示省略的电动机的反向运送驱动。另外,CPU在卡6的排出盘2的排出动作完成的规定时刻,再次驱动步进电动机111(反向的旋转驱动),将运送辊61、62从按照形成倾斜状的卡运送通路的方式定位的第2位置恢复到按照形成基本水平状的卡运送通路的方式定位的第1位置。由此,在卡6的 记录处理结束,具有下一作业的场合,反复以上的动作。 
接着,对本实施形式的打印装置1的效果等进行说明。 
本实施形式的打印装置1具有排出盘2,其可相对主体装置(外壳7)装卸,可按照叠置方式接纳多张卡,在装置主体中,形成有开口部20,其由水平支承面22和垂直碰触面21a~21d形成,用于接纳排出盘2,该水平支承面22支承排出盘2的底面部2e,该垂直碰触面21a~21d分别与排出盘2的接触面2a~2d接触,在外壳7中,未形成与垂直碰触面21a~21d面对的面,在开口部20的正面侧和右侧面侧的边界处不具有支柱、导向部件等。另外,在水平支承面22上设置锁定机构,其包括凸状部件30,该凸状部件30用于将排出盘2定位和锁定于形成有可从装置主体接收卡6的排出口4的位置。由此,排出盘2具有下述的结构,其中,不仅沿装置主体的正面方向和侧面方向,还从由正面方向~侧面方向之间的任意的方向(参照图4)安装或装卸于安装位置。 
于是,按照本实施形式的打印装置1,排出盘2可从形成于装置主体的内部、在规定角度内连续地开放的开口部20的任意方向装卸,操作人员的接触方向是自由的,并且不选择排出盘2的装卸方向,这样,可去掉导轨等的导向部件,可降低成本,在盘插入时,可消除装置主体和导轨等的导向部件的碰撞造成的损伤。 
另外,由于本实施形式的打印装置1具有可在规定角度内旋转的操作面板5,故排出盘2和操作面板5的操作人员的接触方向是自由的(由于旋转到容易阅读显示于显示部40等中的字符等的位置),装置的设置方向的范围扩大,可提高方便性。 
此外,在本实施形式中,对于记录媒体,给出卡6的实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应用于片状记录媒体。作为这样的适用对象,比如,可列举复印机、包括喷墨方式等的印刷装置。 在此场合,可代替打印部60、磁编码组件80,采用公知的记录部、打印部的技术。 
还有,在本实施形式中,给出本发明应用于排出盘2侧的实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应用于供给盘侧。另外,像本实施形式那样,并不限于排出盘2和供给盘3的位置关系。 
再有,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锁定机构设置于水平支承面22的角部,故垂直碰触面21必须为多个(最低限度,垂直碰触面21a、21b)。但是,比如,像图12A所示的那样,如果将锁定机构设置于非角部的位置,垂直碰触面21为1个,可防止排出盘2的旋转。此时,操作人员的排出盘2的开口部20的接触方向可扩大到180°。另外,也可像图12B所示的那样,采用多个锁定机构(比如,2个),进行排出盘2的定位。在此场合,由于通过多个锁定机构而防止排出盘2的旋转,故也可不必与垂直碰触面21接触,防止排出盘2的旋转,这样,也可按照排出盘2的接触面2和碰触面21相对,或缺少一者的方式构成。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给出锁定机构设置于水平支承面22上的实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可代替水平支承面22,而将锁定机构设置于垂直碰触面21或者设置于水平支承面22与垂直碰触面21上。在此场合,锁定机构的数量既可为一个,也可为多个。主要可在水平支承面22或垂直接触面21上,在安装位置定位而固定排出盘2(或供给盘3),此时,可按照能够从任意的方向装卸排出盘2的方式将支柱、导轨等的导向部件排到开口部20处。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给出在装置主体侧具有凸状部件30的锁定机构、在排出盘2侧设置凹状部31的实例,但是,显然,为了进行定位,该关系也可是相反的,此点无需论述。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给出由凸状部件30、弹簧34、托架32构成的锁 定机构的实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比如,也可在水平支承面22和排出盘2中的任意者中埋入磁铁,在任意另一方中埋入铁等的磁性部件,由此,磁性部件由磁铁吸引,将排出盘2定位而固定。在此场合,由于不必使锁定机构突出于水平支承面22上,故可使水平支承面22为完全的平面。此时,还可在一者上形成凹状部,在另一者上形成凸状部。 
此外,在本实施形式中,给出与上级装置的系统结构的实例,但是,打印装置1也可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比如,包括读取记录于MO、CD、DVD等中的数据的媒体读取部,可通过来自操作面板5的记录动作指示,对打印装置1进行操作。再有,在本实施形式中,在打印部60的打印处理中,给出Y、M、C、Bk的彩色打印的实例,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比如,也可仅仅按照Bk进行打印,另外,还可在墨带R上添加OP层(透明保护层),通过透明保护层覆盖卡6。 
本申请要求通过参考而在这里援用的申请日为2007年1月17日、申请号为日本特愿2007-7714的发明申请的优先权。 

Claims (9)

1.一种印刷装置,其包括逐张地供给记录媒体的供给部;在从上述供给部供给的记录媒体上记录信息的记录部;接纳通过上述记录部进行了记录的记录媒体的接纳部;
上述供给部和上述接纳部中的至少一者包括盘,该盘可相对装置主体脱离,可按照叠置方式接纳多个记录媒体,上述装置主体具有开口部,该开口部划定支承上述盘的底面的支承面和与上述盘的侧面接触或相对方式设置的2个壁面,允许在与上述2个壁面分别平行的方向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以及在上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规定角度内的任意方向的上述盘的装卸,在上述支承面或壁面上设置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用于将上述盘定位于上述记录媒体与上述装置主体可转移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上述盘可通过上述定位机构,锁定在上述记录媒体与装置主体可转移的位置,该盘的侧面与上述壁面接触,由此,防止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上述盘根据上述定位机构锁定在下述位置的多个部位,该位置指上述记录媒体与上述装置主体可转移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上述支承面为基本水平的平面,上述壁面为与上述支承面交叉的垂直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上述定位机构和上述盘中的任意一者具有凸状部,任意另一者具有凹状部,上述凸状部和凹状部嵌合,由此,通过上述定位机构将上述盘锁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凸状部按照具有退回位置和突出位置,通过弹簧朝向突出位置方向偏置的方式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凸状部按照呈球面状的方式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上述定位机构和上述盘中的任意一者具有磁铁,任意另一者具有通过上述磁铁吸引的磁性部件,上述磁性部件由上述磁铁吸引,由此,通过上述定位机构将上述盘锁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可相对上述装置主体在规定角度内旋转的操作面板。
CN 200710306392 2007-01-17 2007-12-28 印刷装置 Active CN1012246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07714 2007-01-17
JP2007007714A JP4818133B2 (ja) 2007-01-17 2007-01-17 印刷装置
JP2007007714 2007-01-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4674A CN101224674A (zh) 2008-07-23
CN101224674B true CN101224674B (zh) 2012-05-23

Family

ID=39617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710306392 Active CN101224674B (zh) 2007-01-17 2007-12-28 印刷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21054B2 (zh)
JP (1) JP4818133B2 (zh)
CN (1) CN1012246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96839B2 (ja) * 2011-02-01 2015-04-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JP6256808B2 (ja) * 2014-01-14 2018-01-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487089A (zh) * 2017-09-14 2017-12-19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伸缩式的接卡结构
JP6918677B2 (ja) * 2017-10-20 2021-08-11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カード回収庫およびカード処理装置
CN107627735B (zh) * 2017-10-25 2023-05-12 深圳市润天智数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Single Pass数字喷绘设备及其喷墨部件
US10633208B2 (en) * 2017-11-08 2020-04-28 Zebra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Output hopper for media processing device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1527A (en) * 1985-05-29 1988-06-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k-jet typeprinter having means to prevent image degradation
US5536093A (en) * 1990-07-13 1996-07-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upply and take-up reels in an ink sheet cartridg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said ink sheet cartridge
US6443642B1 (en) * 1999-10-16 2002-09-03 Sierra Design Group Modular printing system
EP1120267B1 (en) * 2000-01-25 2003-05-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9758A (en) 1979-07-06 1981-01-31 Canon Inc Cassette loading device of copying machine or the like
JPS56147450U (zh) * 1980-04-04 1981-11-06
JPS58154234A (ja) 1982-03-09 1983-09-13 Matsushita Electronics Corp 半導体基体の腐食方法
JPH0225362A (ja) * 1988-07-14 1990-01-26 Nec Corp 印字装置
US5354044A (en) * 1993-04-30 1994-10-1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Paper trays for computer driven printer
EP0860287B1 (en) * 1997-02-05 2001-07-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Direct thermal printer, direct thermal printing method and conveyor for recording material
US6634746B2 (en) * 2000-03-02 2003-10-2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JP3830091B2 (ja) * 2001-03-22 2006-10-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US6732687B2 (en) * 2002-03-13 2004-05-11 Stanadyne Corporation Lash adjuster with locking balls deactivation
JP2006096456A (ja) * 2004-09-28 2006-04-13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増設給紙装置
US7995236B2 (en) * 2004-10-13 2011-08-09 Tohoku Ricoh Co., Ltd. Printer having plural sheet feeding apparatuses with variable print speeds
DE102005055890B4 (de) * 2005-11-22 2013-03-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Vorrichtung mit Führungsflächen zur Ablage von Bögen für eine Druck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1527A (en) * 1985-05-29 1988-06-14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k-jet typeprinter having means to prevent image degradation
US5536093A (en) * 1990-07-13 1996-07-1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upply and take-up reels in an ink sheet cartridg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ing said ink sheet cartridge
US6443642B1 (en) * 1999-10-16 2002-09-03 Sierra Design Group Modular printing system
EP1120267B1 (en) * 2000-01-25 2003-05-0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170902A1 (en) 2008-07-17
JP2008174330A (ja) 2008-07-31
US8821054B2 (en) 2014-09-02
JP4818133B2 (ja) 2011-11-16
CN101224674A (zh) 2008-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09629B (zh) 卡清洁机构、卡清洁方法和卡打印装置
CN101209628B (zh) 卡记录装置
CN101229724B (zh) 打印机用墨盒、墨盒装卸检测方法和打印装置
CN101224674B (zh) 印刷装置
JP5124245B2 (ja) 固体インクプリンタ及びその固体インク送給系
JP5188143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KR101427426B1 (ko) 프린터용 카트리지, 카트리지 착탈 검출방법 및 프린터장치
US7170537B2 (en) Card-cleaning assembly for card printing devices
CN102120388B (zh) 记录装置
JP4783303B2 (ja) 印刷装置
JP2009006662A (ja) リボンスプール、リボンカセットおよび印刷装置
JPH04251059A (ja) ファクシミリ機のための感熱紙カートリッジ
CN101211400A (zh) 卡发行装置
JP5254826B2 (ja) 記録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装置
JPH11179988A (ja) 印刷装置
JP6869693B2 (ja) 媒体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130394B2 (ja) 印刷装置
JPH03192045A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H05242306A (ja) カードクリーニング装置、及びカードクリーニング方法
JPH11170682A (ja) 印刷装置
JPH04221668A (ja) インクシートカートリッジ及び前記インクシートカートリッジを用いる記録装置
JP2004130562A (ja) 記録装置及び記録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04009646A (ja) プリンタ
JPH04323950A (ja) メモ書きボード対応機能を有した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