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9515A - 血液分离器具及血液分离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液分离器具及血液分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89515A
CN101189515A CNA2006800199574A CN200680019957A CN101189515A CN 101189515 A CN101189515 A CN 101189515A CN A2006800199574 A CNA2006800199574 A CN A2006800199574A CN 200680019957 A CN200680019957 A CN 200680019957A CN 101189515 A CN101189515 A CN 1011895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hollow needle
stream
key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1995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89515B (zh
Inventor
冈本隆介
户川胜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895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95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895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95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3/00Containers or dishes for laboratory use, e.g. laboratory glassware; Droppers
    • B01L3/56Labwa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transferring fluids
    • B01L3/563Joints or fittings ; Separable fluid transfer means to transfer fluids between at least two containers, e.g. connectors
    • B01L3/5635Joints or fittings ; Separable fluid transfer means to transfer fluids between at least two containers, e.g. connectors connecting two containers face to face, e.g. comprising a filt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00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 A61J1/05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for collecting, storing or administering blood, plasma or medical fluids ; Infusion or perfusion contain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9Blood
    • G01N33/491Blood by separating the blood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2300/00Addition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01L2300/06Auxiliary integrated devices, integrated components
    • B01L2300/0681Filt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colog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一种血液分离器具及具备该血液分离器具的血液分离装置,该血液分离器具能够简便、且在短时间内将采集在血液采集容器内的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或血清。血液分离器具(1)具备:筒状容器主体(2)和血液分离膜(9),筒状容器主体(2)具有朝向一端延伸的第一中空针(3)、朝向另一端延伸的第二中空针(4)、血液流动的内部空间(2A),该血液分离膜(9)用于将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或血清。容器主体(2)具有:从第一中空针(3)的针尖(3a)朝向内部空间(2A),血液流入至内部空间(2A)的第一流路(5);从内部空间(2A)朝向第二中空针(4)的针尖(4a),血液从内部空间(2A)流出的第二流路(6);且从外部空间朝向第一中空针(3)的针尖(3a),成为大气能够流通的状态的第三流路(7)。

Description

血液分离器具及血液分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或血清的血液分离器具,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够简便、且在短时间内将采集在血液采集容器内的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或血清的血液分离器具及具备该血液分离器具的血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为了从血液中除去血球,得到临床检查上需要的血浆或血清,采用离心分离法。但是,在离心分离法中,在凝固过程和分离后使上面澄清的血浆或血清变化的过程等的操作繁杂。另外,在得到检查结果以前需要时间,还需要用大型且高价的离心分离机。
为解决该问题,提案有不使用离心分离机就可以自血液中除去血球,得到临床检查上需要的血浆或血清的种种的分离方法·分离器具。
例如,在下述的特许文献中,表示有在和采血同时或之后,可以自采集的血液分离回收血清·血浆成分的血清·血浆分离器具。参照图11,说明特许文献1所示的血清·血浆分离器具。
如图11中纵剖面图所示,血清·血浆分离器具101具有:外管102、采血管103、连结具104、分离液采集管105。
外管102具有圆筒状的形状,开口位于下端102a。外管102具有从上端面102b的中央向外侧和内侧延伸的采血针105。采血管103具有:圆筒状的容器106、安装在筒状容器106的上端106a和下端106b的栓体107、108。栓体107、108由用针可以刺穿的材料构成。在采血管103内,在栓体107侧配置有血球分离纤维材料层109、在栓体108侧配置有血球凝聚材料层110。采血管103内被减为负压。在图11中,采血管103自外管102的下端102a的开口插入外管102内。
分离液采集管105在一端侧具有开口105a。在开口105a上安装有用针可以刺穿的栓体111。分离液采集管105内被减压。连结具104具有圆筒状的形状,在中央具有分隔壁104a。连结具104具有从分隔壁104a的中央向上下延伸的中空针112。
在使用上述的血清·血浆分离器具101时,将位于外管102的外侧的采血针105的一端105a插入血管。与此同时,将采血管103进一步压入外管102内,使和采血针105的一端105a相反侧的另一端105b刺穿栓体107。其结果是,血液流入至内部减为负压的采血管103内。流入需要量的血液后,从血管拔去采血针105的一端105a。
接着,将连结具104的中空针112的一端112a刺穿采血管103的栓体108。与此同时,将和连结具104的中空针111的一端112a相反侧的另一端112b刺穿分离液采集管105的栓体111。其结果是,流入至采血管103内的血液被真空吸引到分离液采集管105中。这时,血液通过血球分离纤维材料层109及血球凝聚材料层110,血清·血浆成分自血液中分离。被分离的血清·血浆成分通过中空针112流入至分离液采集管105。
特许文献1:特开平05-93721号公报
在特许文献1所述的血清·血浆分离器具101中,由于采血管103内的负压,血液流入至采血管103内。但是,当采血管103的负压度低时,有时需要量的血液不能快速地流入采血管103内。另外,在血清·血浆分离器具101中,将采血针105的一端105a插入血管采集血液。这时,例如一旦采集的血液向血管内逆流,采血管103内的血球分离纤维材料层108的纤维成分等有可能流入血管内。
另一方面,考虑到的方法还有,将血液的采集容器另外准备,将血液采集到该容器后,使采集至容器内的血液流入采血管103内。但是,这时,当采血管103的负压度低时,有时需要量的血液不能快速地流入采血管103内。另外,例如,有时随着血液流入采血管103内,血液的采集容器和血管内103的压力差消失,则向采血管103内的血液流入就会停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简便、且在短时间内将采集到血液采集容器内的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或血清的血液分离器具及具备该血液分离器具的血液分离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液分离器具,将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或血清,用于检测该血浆或血清中的成分,其特征在于,具备:筒状的容器主体和血液分离材料,该筒状的容器主体具有,朝向一端延伸的第一中空针、朝向和一端相反侧的另一端延伸的第二中空针、配置于第一、第二中空针之间、血液流动的内部空间,该血液分离材料配置于容器主体的内部空间、用于将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或血清,容器主体具有:第一流路,第一流路从第一中空针的针尖朝向内部空间,血液流入至内部空间;第二流路,第二流路从内部空间朝向第二中空针的针尖,血液从内部空间流出;及第三流路,第三流路从外部空间朝向第一中空针的针尖,成为大气能够流通的状态。
本发明的血液分离器具在某特定的局面下,其构成为,在第三流路中液密地配置有阀构件,利用夹着阀构件的外部空间侧和第一中空针的针尖侧的压力差,从外部空间朝向第一中空针的针尖,成为大气能够流通的状态。
本发明的血液分离器具在另一特定的局面下,其构成为,阀构件具有切口,切口根据有无压力差而开闭,且通过切口开启,从外部空间朝向第一中空针的针尖,成为大气能够流通的状态。
本发明的血液分离器具在另一特定的局面下,在第三流路中液密地配置有连续发泡体,连续发泡体具有液密性及通气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血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至少在一端具有开口,在该开口处压入栓体,采集血液的血液采集容器、和如上所述的任一血液分离器具。
本发明的血液分离装置在某特定的局面下,还具备:至少在一端具有开口,在该开口处压入栓体而维持内部的负压,收纳分离的血浆或血清的检验体收纳容器。
本发明的血液分离装置在另一特定的局面下,血液分离器具具有从容器主体朝向容器主体的一端延伸的筒状的第一保持器,第一保持器具有自第一保持器的内周面突出的第一卡合部,以使在血液采集容器的栓体被第一中空针刺穿时栓体被卡合。
本发明的血液分离装置在另一个特定的局面下,第一保持器具有自第一保持器的内周面突出的第二卡合部,以使栓体被卡合在血液采集容器的栓体将要被第一中空针刺穿的位置。
本发明的血液分离装置在另一个特定的局面下,血液分离器具具有从容器主体朝向容器主体的另一端延伸的筒状的第二保持器,第二保持器具有自第二保持器的内周面突出的第一卡合部,以使在检验体收纳容器的栓体被第二中空针刺穿时栓体被卡合。
本发明的血液分离装置在另一个特定的局面下,第二保持器具有自第二保持器的内周面突出的第二卡合部,以使栓体被卡合在检验体收纳容器的栓体将要被第二中空针刺穿的位置。
本发明的血液分离器具,将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或血清,用于检测该血浆或血清中的成分,具备:朝向一端延伸的第一中空针、朝向和一端相反侧的另一端延伸的第二中空针、配置于第一、第二中空针之间、具有血液流动的内部空间的筒状的容器主体、及配置于容器主体的内部空间、用于将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或血清的血液分离材料。
由于在本发明中容器主体具有:第一流路,第一流路从第一中空针的针尖朝向内部空间,血液流入至内部空间;第二流路,第二流路从内部空间朝向第二中空针的针尖,血液从内部空间流出;及第三流路,第三流路从外部空间朝向第一中空针的针尖,成为大气能够流通的状态,所以,例如,血液被采集,且将第一中空针的针尖插入内部减为负压的血液采集容器内时,大气通过第三流路从外部空间向针尖侧移动,可以使大气从针尖流入至血液采集容器内。由此,血液通过第一流路流入内部空间,因为即使血液采集容器的空容积增加,大气也能够流入血液采集容器内,所以可以防止血液采集容器内的压力降低。另外,可以使血液采集容器内的血液通过第一、第二中空针,自第二中空针的针尖流出。
在第三流路中液密地配置有阀构件,利用夹着阀构件的外部空间侧和第一中空针的针尖侧的压力差,从外部空间朝向第一中空针的针尖,成为大气能够流通的状态,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例如血液被采集,且将第一中空针的针尖插入内部减为负压的血液采集容器内时,大气通过第三流路从外部空间向针尖例移动,可以使大气从针尖流入至血液采集容器内。另外,即使血液通过第三流路自第一中空针的针尖侧向外部空间移动,由于阀构件的作用其移动也会停止。由此,可以防止血液通过第三流路向外部空间流出。
阀构件具有切口,切口根据有无压力差而开闭,且通过切口开启,从外部空间朝向第一中空针的针尖,成为大气能够流通的状态,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由于在夹着阀构件的外部空间侧和第一中空针的针尖侧没有压力差时切口关闭,因此,可以更确实地防止血液向外部空间的流出。
在第三流路中液密地配置有连续发泡体,连续发泡体具有液密性及通气性时,例如血液被采集,且将第一中空针的针尖插入内部减为负压的血液采集容器内时,大气通过第三流路从外部空间向针尖侧移动,可以使大气确实地从针尖流入至血液采集容器内。由此,可以更进一步有效地防止血液采集容器内的压力降低。
本发明的血液分离装置,具备:至少在一端具有开口,在该开口处压入栓体,采集血液的血液采集容器、和根据本发明构成的血液分离器具。
由此,使第一中空针的针尖刺通血液采集容器的栓体时,大气通过第三流路从外部空间侧向针尖侧移动,可以使大气从针尖流入至血液采集容器内。由此,即使血液通过第一流路流入内部空间,血液采集容器的空容积增加,也可以抑制血液采集容器内的压力的降低。由此,血液可以高效地从第一流路流入至内部空间,进而,在短时间内经由第二流路自第二中空针的针尖分离采集血浆或血清。
血液分离装置还具备:至少在一端具有开口,在该开口处压入栓体而维持内部的负压,收纳分离后的血浆或血清的检验体收纳容器,在这种情况下,使第一中空针的针尖刺通血液采集容器的栓体,再使第二中空针的针尖刺通检验体收纳容器的栓体时,血液采集容器内的血液被真空吸引至检验体收纳容器。另外,因为即使血液通过第一流路流入内部空间,血液采集容器的空容积增加,大气也会自第三流路流入至血液采集容器内,可以防止血液采集容器内的压力降低。由此,因为血液采集容器和检验体收纳容器的压力差难以变小,所以可以在短时间内将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或血清。
血液分离器具具有从容器主体朝向容器主体的一端侧延伸的筒状的第一保持器,第一保持器具有自第一保持器的内周面突出的第一卡合部,以使在血液采集容器的栓体被第一中空针刺穿时栓体被卡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血液采集容器的栓体容易地被第一中空针刺穿。另外,由于在血液分离时,血液采集容器被把持于血液分离器具上,因此可以安全地进行血液的分离。
第一保持器具有自第一保持器的内周面突出的第二卡合部,以使栓体被卡合在血液采集容器的栓体将要被第一中空针刺穿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血液分离前预先将血液采集容器把持于血液分离器具上,从而,可以进一步使血液采集容器的栓体更容易地被第一中空针刺穿。
血液分离器具具有从容器主体朝向容器主体的另一端延伸的筒状的第二保持器,第二保持器具有自第二保持器的内周面突出的第一卡合部,以使在检验体收纳容器的栓体被第二中空针刺穿时栓体被卡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检验体收纳容器的栓体容易地被第二中空针刺穿。另外,由于在血液分离时,检验体收纳容器被把持于血液分离器具上,因此可以安全地进行血液的分离。
第二保持器具有自第二保持器的内周面突出的第二卡合部,以使栓体被卡合在检验体收纳容器的栓体将要被第二中空针刺穿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血液分离前预先将检验体收纳容器把持于血液分离器具上,从而,可以进一步使检验体收纳容器的栓体更容易地被第二中空针刺穿。
附图说明
图1(a)~(c)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血液分离器具的立体图、正面图及正面剖面图;
图2(a)、(b)是将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血液分离器具的阀构件放大而表示的正面图及正面剖面图,图2(c)是表示阀构件的切口开启的状态的正面剖面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血液分离器具的使用方法的图,是表示血液流入容器主体内之前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血液分离器具的使用方法的图,是表示流入容器主体内的血液分离中途阶段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血液分离器具的使用方法的图,是表示取出已被分离的血浆或血清时的状态的纵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血液分离器具的正面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血液分离器具的正面剖面图;
图8(a)、(b)是表示血液采集容器被把持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血液分离器具上的状态的正面剖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血液分离器具的正面剖面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血液分离器具的正面剖面图;
图11是表示现有的血液分离器具的正面剖面图。
符号说明
1、血液分离器具
2、容器主体
2a、侧面
2b、开口
2c、上端面
2d、下端面
2A、内部空间
3、第一中空针
3a、针尖
4、第二中空针
4a、针尖
5、第一流路
6、第二流路
7、第三流路
8、阀构件
8a、壁部
8b、主体部
8c、切口
9、血液分离材料
10、第一保持器
10a、上端
10b、第一卡合部
11、第二保持器
11a、下端
11b、第二卡合部
21、血液采集容器
22、管状容器
22a、开口
23、栓体
23a、大径部
23b、小径部
23c、23d、凹部
31、检验体收纳容器
41、血液分离器具
42、连续发泡体
51、血液分离器具
52、第一保持器
52a、上端
52b、第二卡合部
52c、第一卡合部
52d、把持部
55、血液采集容器
56、筒状容器
56a、56b、两端
61、血液分离器具
62、容器主体
62a、下端面
62b、台阶
62A、内部空间
63、血液分离材料
64、血球停止膜
64a、孔
71、血液分离器具
72、容器主体
72A、内部空间
72a、下端面
72b、环状突部
73、血液分离材料
74、流路闭塞构件
74a、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的实施例,来进一步了解本发明。
用图1(a)~(c)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血液分离器具。图1(a)是表示血液分离器具的外观的立体图,图1(b)是血液分离器具的正面图,图1(c)是血液分离器具的正面剖面图。
如图1(a)~(c)所示,血液分离装置1具有圆筒状的容器主体2。容器主体2不局限于圆筒状,例如具有棱柱状等形状也可以。容器主体2的形状对应于后述的血液采集容器、检验体收纳容器的形状且可以进行适当的变更。
作为容器主体2的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由可注塑成形的合成树脂等构成。作为容器主体2的材质,例如,可以列举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碳酸盐、聚苯乙烯、聚丙烯(PP)、聚乙烯(PE)、尼龙、或丙烯酸等构成的树脂。
如图1(c)所示,容器主体2具有:朝向一端即上方延伸的第一中空针3、朝向和一端相反侧的另一端即下方延伸的第二中空针4。容器主体2在第一中空针3和第二中空针4之间具有内部空间2A。
容器主体2具有第一流路5,血液从第一中空针3的针尖朝向内部空间2A,流入至内部空间2A。容器主体2具有第二流路6,血液从内部空间2A朝向第二中空针4的针尖4a,从内部空间2A流出。另外,容器主体2具有第三流路7,所述第三流路7从外部空间朝向第一中空针3的针尖3a,成为大气可以流通的状态。
第三流路7从第一中空针3的针尖3a向下方延伸,且在将要到达内部空间2A时向侧方延伸,至容器主体2的侧面2a的开口2b。由此,针尖3a和容器主体2的外部空间通过第三流路7连接。
在容器主体2的开口2b中插入有阀构件8。即,以利用夹持阀构件8的外部空间侧和第一中空针3的针尖3a侧的压力差,从外部空间朝向第一中空针3的针尖3a,可成为大气能够流通的状态的方式配置阀构件8。阀构件8例如用具有橡胶弹性的材料等构成,具有柔软性。
图2(a)表示放大阀构件8的正面图,图2(b)表示放大阀构件8的正面剖面图。
如图2(a)、(b)所示,阀构件8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形状,在一端具有壁部8a。壁部8a的外周径为能够压入至第三流路的大小,且和开口2b的内周径大致相等,或稍微大一点。而且,从壁部8a连接有主体部8b,主体部8b的直径比壁部8a的直径相对要小。在主体部8b上形成有切口8c。切口8c可以用切削刀只将由例如具有橡胶弹性的材料构成的阀构件8等切断而容易地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开口8c以沿和阀构件8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阀构件8以切口8c根据压力差的有无进行开闭的方式构成。并且,阀构件8以通过切口8c开启,使得从外部空间朝向第一中空针3的针尖3a可成为大气能够流通的状态的方式构成。
阀构件8只要由在常温具有橡胶弹性的材料构成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作为构成阀构件8的材料,例如,可以列举: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丁基橡胶、聚氨酯、热塑性弹性体等。
回到图1(c),阀构件8按照壁部8a侧位于侧面2a侧的方式插入。阀构件8自与壁部8a的相反侧、即主体部8b的密闭的部分插入并压入至开口2b。壁部8a的外周面与第三流路7的内周面液密地紧密接触。
另一方面,切口8c位于比阀构件8在第三流路7的固定部分即所述壁部8a更靠近第一中空针的针尖3a侧的位置。另外,第三流路7从开口2b朝向内侧延伸,但是,在朝向该内侧延伸的第三流路7部分,切口8c延伸至和第三流路7形成的方向正交的方向。
在容器主体2的内部空间2A中配置有血液分离材料9。
作为构成血液分离材料9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列举聚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乙烯、聚醋酸乙烯、聚氨酯、丙烯酸、人造丝、玻璃等。
作为血液分离材料,例如,可以列举为:极细纤维的集聚体、具有连续的气泡的发泡体或烧结体、中空丝膜、多孔质膜、多孔性粒子、具有多个槽及/或孔的薄膜等,但是,实际上只要能够将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或血清即可,不局限于上述的例示。另外,也可以在过滤器的内部捕捉血球成分而进行分离,也可以根据血球成分和血浆或血清成分的移动速度差进行分离。
另外,血液分离材料可以划分为非对称过滤器和对称过滤器。在此,所谓非对称过滤器是具有从血液的流入侧到流出侧孔径变小的结构的过滤器的总称。将这些之外的血液分离材料总称为对称过滤器。
作为这些血液分离材料中的对称过滤器,优选平均孔径为1μm以上、10μm以下的范围。更优选2μm以上、8μm以下的范围。因为平均孔径小于1μm时,有时红血球溶血;大于10μm时,有时血球和血浆或血清的分离显著恶化。
另外,作为血液分离材料中非对称过滤器,优选平均孔径为0.01μm以上、10μm以下的范围。更优选0.1μm以上、6μm以下。因为平均孔径比0.01μm小时,有时血球成分引起滤网堵塞,不能进行分离,或产生溶血;平均孔径大于10μm时,有时血球和血浆或血清的分离显著恶化。
血液分离材料由极细纤维的集聚体构成时,优选平均纤维直径在0.5~3.0μm范围的纤维体集聚而形成。由于平均纤维直径小于0.5μm时,将血液分离时易引起溶血。平均纤维直径大于3μm时,为了将血球和血浆或血清进行分离,需要高密度地形成血液分离材料,并且,使用的纤维量也变多,因此成本提高。为了更进一步提高血液分离效果,平均纤维直径优选在0.5~2.5μm的范围内。
设置于容器主体内时,血液分离材料的平均密度优选0.1~0.5g/cm3的范围。平均密度低于0.1g/cm3时,有时不能有效地进行血液分离,有时得到的血浆或血清的量减少。平均密度高于0.5g/cm3时,给红血球的负荷变大,容易引起溶血。为了更进一步高效分离血液,平均密度优选在0.15~0.40g/μm的范围内。
另外,作为血液分离材料也可以将上述非对称过滤器、对称过滤器组合使用。
血液分离材料具有吸附血液中的成分的性质也可以。在这种情况下,为抑制或控制血液中的成分的吸附而在血液分离材料上实施表面处理也可以。作为表面处理,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列举:聚醚类、聚硅氧烷类等的润滑剂、聚乙烯醇或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亲水性高分子类、还有天然的亲水性高分子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等。另外,血液分离材料的表面用氧化剂进行化学处理、用等离子体处理等进一步进行亲水化处理也可以。另外相反,也可以用疏水聚硅氧烷、氟类表面处理剂进行防水处理。
血液分离器具1具有从容器主体2的上端面2c朝向上方延伸的圆筒状的第一保持器10。在第一保持器10的上端10a附近的内周面形成有从第一保持器10的内周面朝向内侧延伸的环状的第一卡合部10b。血液分离器具1具有从容器主体2的下端面2d朝向下方延伸的圆筒状的第二保持器11。在第二保持器11的下端11a附近的内周面形成有从第二保持器11的内周面朝向内侧延伸的环状的第一卡合部11b。
在本实施例中,容器主体2和第一、第二保持器10、11一体构成,但是,使用不同的构件构成也可以。第一卡合部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定,除上述环状的形状之外,例如也可以是点状等形状。第一、第二保持器10、11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由和上述的容器主体同样的材质构成。
用图3~图5,说明上述的血液分离器具1的使用方法。
在图3中,用纵剖面图表示血液流入容器主体2内之前的状态。在图4中,用纵剖面图表示流入容器主体2内的血液分离中途阶段的状态。在图5中,用纵剖面图表示取出分离的血浆或血清时的状态。
如图3所示,首先准备:采集血液的血液采集容器21、收纳分离的血浆或血清的检验体收纳容器31。
血液采集容器21具有例如由玻璃等构成的有底的管状容器22。管状容器22在一端侧具有开口22a。在开口22a中以气密封止内部的方式压入有栓体23。栓体23具有大径部23a、和直径比大径部23a的直径小的小径部23b。为了用采血针或注射器容易刺穿,在栓体23的外侧或内侧的表面中央分别设置有凹部23c、23d。小径部23b被压入开口22a,开口22a由栓体23气密封止。使用前,血液采集容器21内被减为负压。另外,例如一旦卸下栓体23而将血液采集至血液采集容器21内时,血液采集容器21内也可以不减至负/压。
检验体收纳容器31和上述的血液采集容器21具有同样的构成。由此,带有同样的符号且省略其说明。另外,检验体收纳容器31内被减为负压。检验体收纳容器31内之所以被减为负压,是为了如后述,真空吸引血液且进行过滤。
栓体23具有气密性,且只要是用第一、第二中空针3、4可以刺穿的材料构成即可,没有特别限定。栓体23例如由橡胶弹性材料构成。作为这样的橡胶弹性材料,可以列举:天然橡胶、丁基橡胶、热可塑性合成橡胶等。
检验体收纳容器3 1内的负压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优选2~90kPa的范围,更优选20~60kPa的范围。负压度过低时,有时不能快速地进行血液的分离,负压度过高时,给红血球的压力增加,可能引起溶血。
血液分离时,首先将血液采集至上述血液采集容器21。作为采血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用采血针等,通过使采血针的一端刺穿血管,使另一端刺穿栓体23,使血液流入至血液采集容器21内。
如图3所示,血液被采集至血液采集容器21后,使血液采集容器21从检体23侧插入第一保持器10的上端10a。即,第一中空针3的针尖3a刺穿血液采集容器21的栓体23。针尖3a刺穿栓体23而至血液采集容器21的内部空间时,栓体23的外表面与上端面2c抵接。这时,栓体23的大径部23a和小径部23b的台阶面被第一卡合部10b卡合,血液采集容器21被血液分离器具1夹持。
接着,如图4所示,使检验体收纳容器31自栓体23侧插入第二保持器11的下端11a。即,第二中空针4的针尖4a刺穿检验体收纳容器31的栓体23。针尖4a刺穿栓体23而至检验体收纳容器31的内部空间时,栓体23的外表面与下端面2d抵接。这时,栓体23的大径部23a和小径部23b的台阶面被第一卡合部11b卡合,检验体收纳容器31被血液分离器具1夹持。
在本实施例中,将血液采集容器21内的压力设定为P1、将检验体收纳容器31内的压力设定为P2、将外部空间的压力即大气压设定为P3时,分离开始时的压力的关系为P3>P1>P2或P3P1>P2。由此,栓体23被针尖4a刺穿时,血液被内部减为负压的检验体收纳容器31真空吸引。检验体收纳容器31内的血液通过第一流路5,到达血液分离材料9。在血液分离材料9中,在血液通过时通过使血浆或血清相对比血球更早地移动。相对较早移动的血浆或血清通过第二流路6,流出检验体收纳容器31。
在上述的压力关系为P3>P1>P2时,由于夹着阀构件8的外部空间侧和第一中空针3的针尖3a侧的压力差,阀构件8的切口8c开启。切口8c开启后,大气通过第三流路7流入至血液采集容器21内。其结果,压力关系成为P3P1>P2。
即,如图2(c)的正面剖面图所示,由于夹着阀构件的外部空间侧和第一中空针3的针尖3a侧的压力差,阀构件8的切口8c开启。切口8c开启后,大气通过第三流路7流入至血液采集容器21内。另外,当血液采集容器21内和外部空间的压力差变为大致相等时,具有橡胶弹性的阀构件8的切口8c关闭,回到图2(b)所示的状态。由此,血液采集容器21内和外部空间的压力差变为大致相等,即使血液从针尖3a流入至第三流路7时,血液也不会从阀构件8的切口8c流出流向外部空间。
另外,在上述的压力关系为P3P1>P2时,血液通过第一、第二流路5、6从第二中空针4的针尖4a流出。但是,随着血液的分离,血液采集容器21内的空容积变大。空容积变大时血液采集容器21内的压力降低,压力关系成为P3>P1>P2。这时,大气通过第三流路7流入至血液采集容器21内,压力关系成为P3P1>P2。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防止血液采集容器21内的空容积变大,血液采集容器21内的压力降低。即,可以防止在血液分离期间,血液采集容器21内的压力P1和检验体收纳容器31的压力P2大致相等时,血液的分离速度降低,及血液的分离停止。由此,在血液分离器具1中,可以简便地且在短时间内将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或血清。
如图5所示,血液分离结束后,从检验体收纳容器31上拆卸血液分离器具1。这时,因为栓体23的大径部23a和小径部23b的台阶面被第二保持器11的第一卡合部11b卡合,可以将栓体23和血液分离器具1容易地拆卸。
已被分离的血浆或血清用吸液玻璃管从检验体收纳容器31的开口22a,或将检验体收纳容器31倾斜而容易地将血浆或血清取出。
图6用正面剖面图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血液分离器具。
在第一实施例的血液分离器具1中,阀构件8被插入了第三流路7,而在图6所示的血液分离器具4 1中,代替阀构件8插入连续发泡体42。
连续发泡体42的外周径为可压入至第三流路7的大小程度,且开口2b的内径大致相等,或稍微大一点。连续发泡体42插入并压入开口2b。连续发泡体42的外周面与第三流路7的内周面液密地紧密接触。连续发泡体42具有液密性及通气性。
在血液分离器具41中,从外部空间朝向第一中空针3的针尖3a,大气通过第三流路7,在血液采集容器21内大气可以流通。由此,在血液分离器具41中,因为能够抑制血液采集容器21内的压力降低,所以可以简便地且在短时间内将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或血清。
连续发泡体42只要具有液密性及通气性那样的构成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构成连续发泡体42的材料,可以列举聚氨酯、聚乙烯醇(PVA)、聚乙烯(PE)等。在连续发泡体42中,也含有无纺布等多孔质体。
图7用正面剖面图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血液分离器具。
第一实施例的血液分离器具1和图7所示的血液分离器具51其第一保持器的构造不同。在血液分离器具51中,如后述,在血液采集容器21的栓体23将要被第一中空针3刺穿的位置,及栓体23被第一中空针3刺穿时,血液采集容器21能够被把持于血液分离器具1。
血液分离器具51具有从容器主体2的上端面2c朝向上方延伸的圆筒状的第一保持器52。在第一保持器52的上端52a附近的内周面形成有第二卡合部52b。另外,在第一保持器52的中央附近的内周面形成有第一卡合部52c。即,第一保持器52具有在第一、第二卡合部52b、52c之间把持血液采集容器的把持部52d。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容器主体2和第一保持器52一体构成。
图8(a)用正面剖面图表示在血液采集容器的栓体23将要被第一中空针3刺穿的位置,血液采集容器被血液分离器具51把持的状态。图8(b)用正面剖面图表示在血液采集容器的栓体23被第一中空针3刺穿时,血液采集容器被血液分离器具51把持的状态。
图8所示的血液采集容器55和上述的血液采集容器21其管状容器22的形状不同。血液采集容器55具有两端56a、56b被开口的筒状容器56。
而且,在两端56a、56b的开口处,压入上述的栓体23。这样,血液采集容器及检验体收纳容器两端被开口,且在该开口处压入栓体也可以。另外,血液采集容器及检验体收纳容器的形状适当地变更为例如棱柱状等形状也可以。
如图8(a)所示,在血液分离器具51中,在针尖3a将要刺穿栓体23的位置,在第二、第一卡合部52b、52c之间配置有栓体23的大径部23a,且大径部23a和小径部23b的台阶面被第二卡合部52b卡合。由此,血液分离器具51能够把持检验体采集容器55。
如图8(b)所示,在血液分离器具51中,自第一保持器52的上端52a进一步插入血液采集容器55时,针尖3a刺穿栓体23。针尖3a到达血液采集容器55的内部空间时,栓体23的外表面与上端面2c抵接。这时,栓体23的大径部23a和小径部的台阶面被第一卡合部52c卡合,检验体采集容器55被把持在血液分离器具51上。
在血液分离器具51中,第二保持器11也为和上述的第一保持器52同样的构成也可以。即,第二保持器为在检验体收纳容器31的栓体23将要被第二中空针4刺穿的位置,及栓体23被第二中空针4刺穿时,检验体收纳容器31能够被血液分离器具1把持的构成也可以。
图9用正面剖面图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血液分离器具。
图9所示的血液分离器具61和血液分离器具1其容器主体2的形状不同,尤其是内部空间2A的形状不同。在血液分离器具61中,在容器主体62的内部空间62A配置有血液分离材料63和血球停止膜64。
血液分离器具61具有圆筒状的容器主体62。容器主体62具有第一中空针3和第二中空针4,且在第一中空针3和第二中空针4之间具有内部空间62A。容器主体62具有第一~第三流路5~7。
在比容器主体62的下端面62a更靠近上侧的内周侧面,即自内部空间62A连至第二流路6的部分的内周侧面,设置有朝向内侧延伸的圆环状的台阶62b。
以被上述台阶62b支承的方式,在内部空间62A上配置有血球停止膜64。在靠近血球停止膜64上方的内部空间62A配置有血液分离材料63,血球停止膜64的上面和血液分离材料63的下面连接。
血球停止膜64由以血球不能通过而血浆或血清可以通过的方式形成许多孔64a的膜构成。当然膜以外的过滤构件也可以。
在血液分离器具61中,利用血液分离材料63,血浆或血清比血球更快速地移动。相对快速移动的血浆或血清从血球停止膜64的孔64a通过。以比血浆或血清的移动速度低的速度移动的血球即使到达血球停止膜64也不通过血球停止膜64。因此,血球不会混入在检验体收纳容器31等收容的血浆或血清中。因此,检查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时,能够得到可靠性高的检查结果。
作为构成血球停止膜64的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以列举: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乙烯、聚丙烯、玻璃纤维、硼硅酸盐、氯乙烯或银等。血球停止过滤网只要具有能够防止红血球通过的性质即可,其材质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具有这种性质的材质,例如,可以列举: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乙烯、聚丙烯、玻璃纤维、硼硅酸盐、氯乙烯或银等。
在血球停止膜采用多孔质物质构成时,血浆或血清可通过。作为构成血球停止膜的多孔质物质,只要具有能够防止红血球通过的范围的孔径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为防止红血球的通过,优选孔径为1μm以下。因为孔径小时,可能由血液中的蛋白成分等引起堵塞,优选孔径在0.01μm以上。为更有效地防止红血球的通过,进一步优选孔径在0.05μm以上、1μm以下的范围。
为提高滤过的流速,血球停止膜的表面进行亲水处理也可以。作为亲水处理的方法可以列举:等离子处理、用亲水性高分子进行表面涂层等,但是,也不局限于这些方法,采用其它的方法也可以。
图10用正面剖面图表示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血液分离器具。
图10所示的血液分离器具71和血液分离器具1其容器主体2的形状不同,尤其是内部空间2A的形状不同。另外,在血液分离器具71中,在容器主体72的内部空间72A配置有:血液分离材料63、血球停止膜64及流路闭塞构件74。
血液分离器具71具有圆筒状的容器主体72。容器主体72具有第一中空针3和第二中空针4,且在第一中空针3和第二中空针4之间具有内部空间72A。容器主体72具有第一~第三流路5~7。
容器主体72在靠近下端面72a的稍微上方,具有自内周侧面朝向内侧延伸的环状的突起72b。
以被环状突起72b支承的方式,在内部空间72A上配置有血球停止膜64。在靠近血球停止膜64上方的内部空间72A配置有血液分离材料73,血球停止膜64的上面和血液分离材料73的下面连接。
流路闭塞构件74以被容器主体72下端面72a和环状突起72b夹持的方式配置。流路闭塞构件74的中央具有孔74a,孔74a与第二流路6相连。
流路闭塞构件74用与水分等液状成分一接触就膨润的材料构成。流路闭塞构件74由于与血浆或血清接触而马上膨润,在被收容的血浆或血清通过后闭塞流路。更具体而言,在血液分离材料73中相对快速移动的血浆或血清,通过配置流路闭塞构件74的流路部分后,流路闭塞构件74膨润。即,流路闭塞构件74的孔74a以塞住的方式膨胀,流路被闭塞。
在血浆或血清被检验体收纳容器31等收容后,即使长时间放置时,因为流路被闭塞,溶血产生的红血球内的成分也不会滴向下方。另外,流路闭塞后,在流路闭塞构件74的下方,以压力差为驱动力的血液成分的移动也被停止。由此,红血球内的成分不会混入血浆或血清中。因此,在检查得到的血浆或血清时,能够得到可靠性高的检查结果。
作为构成流路闭塞构件74的材料,例如,可以列举:与分子结构具有亲水性的官能团、具有相对于自重能够吸收同量以上的水的性质的树脂。作为构成流路闭塞构件74的材料的具体例,可以列举:聚丙烯酸碱金属盐类树脂或其共聚物及它们的交联体、聚丙烯酰胺类树脂或其共聚物及它们的交联体、聚N-乙烯基乙酰胺类树脂或其共聚物及它们的交联体、硅类树脂或其共聚物及它们的交联体、聚乙烯基醚类树脂或其共聚物及它们的交联体、聚亚烷基氧化物类树脂或其共聚物及它们的交联体、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其共聚物及它们的交联体等。
作为流路闭塞构件采用制成粉末状、粒状的形状也可以;使用成形为薄膜和薄板状的形状也可以;制成膏状、泥浆状或溶液等并进行添加干燥等也可以。
流路闭塞构件74在与血浆或血清接触时其自身膨润,将流路闭塞。因此,流路闭塞构件的需要量根据被闭塞的流路体积、流路闭塞构件的膨润率及膨润速度而不同。由此,由被闭塞的流路体积、流路闭塞构件的膨润率及膨润速度来计算出流路闭塞构件的最适当的量。
被闭塞的流路体积设定在可吸收血液中的水分且不降低检验体的回收量的范围。由于流路体积增大时,闭塞的流路闭塞构件的量也增多,检验体的回收量可能降低。
因此,优选被闭塞的流路体积在0.005~1.0cm3的范围内。另外,优选流路闭塞构件的体积相对被闭塞的流路体积在5~95%范围内。流路闭塞构件的体积相对被闭塞的流路体积小于5%时,闭塞流路的时间变长,由于溶血自红血球漏出的成分可能会混入已分离的血浆或血清中。流路闭塞构件的体积相对被闭塞的流路体积大于95%时,有时在血浆或血清全部回收前流路被闭塞,可能会降低血浆或血清的回收效率。

Claims (10)

1.一种血液分离器具,将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或血清,用于检测该血浆或血清中的成分,其特征在于,具备:
筒状的容器主体和血液分离材料,该筒状的容器主体具有,朝向一端延伸的第一中空针;朝向一端相反侧的另一端延伸的第二中空针;配置于所述第一、第二中空针之间、血液流动的内部空间,该血液分离材料配置于所述容器主体的内部空间、用于将血液分离为血球和血浆或血清,
所述容器主体具有:第一流路,所述第一流路从第一中空针的针尖朝向内部空间,血液流入至内部空间;第二流路,所述第二流路从内部空间朝向第二中空针的针尖,血液从内部空间流出;以及第三流路,所述第三流路从外部空间朝向第一中空针的针尖,成为大气能够流通的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分离器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流路中液密地配置有阀构件,利用夹着所述阀构件的外部空间侧和第一中空针的针尖侧的压力差,从外部空间朝向第一中空针的针尖,成为大气能够流通的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分离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构件具有切口,所述切口根据所述压力差的有无而开闭,且通过所述切口开启,从外部空间朝向第一中空针的针尖,成为大气能够流通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分离器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流路中液密地配置有连续发泡体,所述连续发泡体具有液密性及通气性。
5.一种血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至少在一端具有开口,在该开口处压入栓体,采集血液的血液采集容器、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分离器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血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至少在一端具有开口,在该开口处压入栓体而维持内部的负压,收纳分离的血浆或血清的检验体收纳容器。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血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分离器具具有从所述容器主体朝向所述容器主体的一端延伸的筒状的第一保持器,所述第一保持器具有自所述第一保持器的内周面突出的第一卡合部,以使在所述血液采集容器的栓体被所述第一中空针刺穿时栓体被卡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持器具有自所述第一保持器的内周面突出的第二卡合部,以使所述血液采集容器的栓体被卡合于所述栓体将要被所述第一中空针刺穿时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血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分离器具具有从所述容器主体朝向所述容器主体的另一端延伸的筒状的第二保持器,所述第二保持器具有自所述第二保持器的内周面突出的第一卡合部,以使在所述检验体收纳容器的栓体被所述第二中空针刺穿时栓体被卡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血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持器具有自所述第二保持器的内周面突出的第二卡合部,以使所述检验体收纳容器的栓体被卡合于所述栓体将要被所述第二中空针刺穿时的位置。
CN2006800199574A 2005-06-27 2006-06-26 血液分离器具及血液分离装置 Active CN1011895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7119/2005 2005-06-27
JP2005187119A JP3890066B2 (ja) 2005-06-27 2005-06-27 血液分離器具及び血液分離装置
PCT/JP2006/312705 WO2007000965A1 (ja) 2005-06-27 2006-06-26 血液分離器具及び血液分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9515A true CN101189515A (zh) 2008-05-28
CN101189515B CN101189515B (zh) 2012-07-18

Family

ID=37595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99574A Active CN101189515B (zh) 2005-06-27 2006-06-26 血液分离器具及血液分离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028688B2 (zh)
EP (1) EP1909101B1 (zh)
JP (1) JP3890066B2 (zh)
KR (1) KR101250905B1 (zh)
CN (1) CN101189515B (zh)
WO (1) WO2007000965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7117A (zh) * 2010-12-24 2012-07-04 成功大学 血液分离方法
CN102553440A (zh) * 2010-12-24 2012-07-11 成功大学 液体过滤装置及其过滤方法
CN103293049A (zh) * 2013-05-27 2013-09-11 苏州扬清芯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清分离方法及装置
CN105675379A (zh) * 2015-12-30 2016-06-15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血液同步分离检验装置
CN112400111A (zh) * 2018-06-07 2021-02-23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生物流体分离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32785A (ja) * 2007-03-20 2008-10-02 Fujifilm Corp 血液濾過器
JP2008232876A (ja) * 2007-03-22 2008-10-02 Sekisui Chem Co Ltd 血球停止膜、血液分離フィルタ、血液分離装置及び検体採取容器
JP2009039350A (ja) * 2007-08-09 2009-02-26 Hitachi Chem Co Ltd 血球分離材及び血球分離材の製造方法
KR100919773B1 (ko) * 2008-06-12 2009-10-07 (주)에스피엠 진공 채혈관
EP2477742B8 (de) 2009-09-17 2013-06-19 Roche Diagnostics GmbH Probeneingabevorrichtung zur eingabe von flüssigen proben (clot catcher)
KR101049201B1 (ko) * 2009-10-29 2011-07-14 토자이홀딩스 주식회사 말초혈액 내의 조혈 줄기세포 및 중간엽 줄기세포의 추출을 위한 바이오 디바이스
KR101818126B1 (ko) 2011-02-09 2018-01-15 (주)바이오니아 열안정성이 증가된 역전사효소
WO2013045695A2 (en) 2011-09-30 2013-04-04 Pz Cormay S.A. Method for delivering a sample of body fluid to an analysing system, a syringe designed for use therein and a kit comprising such a syringe
PL400953A1 (pl) 2012-09-27 2014-03-31 Scope Fluidics Spółka Z Ograniczoną Odpowiedzialnością Układ mikroprzepływowy i sposób dostarczania próbki płynu ustrojowego do układu analizującego z zastosowaniem układu mikroprzepływowego
CN105664537B (zh) * 2014-11-18 2017-08-25 四川南格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成份分离杯组装方法
CA3109854C (en) * 2015-09-01 2023-07-25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Depth filtration device for separating specimen phases
PL421074A1 (pl) 2017-03-31 2018-10-08 Pz Cormay Spółka Akcyjna Układ mikroprzepływowy
CN110132705A (zh) * 2018-02-02 2019-08-16 戚本昊 血液成分分类保留装置和血液传递检测装置
US11534533B2 (en) * 2018-07-09 2022-12-27 Hanuman Pelican,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blood
CN109549834B (zh) * 2019-01-14 2023-12-19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 一种用于人或动物患处浸泡的浸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26558A (en) * 1975-01-31 1978-11-21 Johnson & Johnson Blood filtration unit with manual vent means
US4244379A (en) * 1979-08-02 1981-01-13 Quest Medical, Inc. Check valve for blood drawing apparatus
US4253501A (en) * 1979-11-09 1981-03-03 Ims Limited Transfer system
JPH0593721A (ja) 1990-12-03 1993-04-16 Sanwa Kagaku Kenkyusho Co Ltd 血清・血漿分離器具
JP3641509B2 (ja) * 1995-05-26 2005-04-20 アロカ株式会社 血液試料採取装置
JPH08320317A (ja) * 1995-05-26 1996-12-03 Aloka Co Ltd 血液試料採取装置
US6132353A (en) * 1996-10-21 2000-10-17 Winkelman; James W.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plasma or serum from the red cells of a blood sample
CN1116919C (zh) * 1998-04-07 2003-08-06 成都迪康血液科技有限公司 小面积中空纤维膜血浆分离滤器
JP4372310B2 (ja) * 2000-04-10 2009-11-25 ニプロ株式会社 混注用アダプター
US6659288B2 (en) * 2000-05-16 2003-12-0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lasma- or serum-collecting device
JP3815976B2 (ja) 2001-03-16 2006-08-30 株式会社アイ・デザイン 血液ろ過器及び採血器
US20030013205A1 (en) * 2001-07-06 2003-01-16 Franz Konrad Separating device
WO2003019131A2 (de) * 2001-08-29 2003-03-06 Hexal Pharma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orbereitung einer biologischen urprobe für die bestimmung zumindest einer darin enthaltenen komponente
CN1215898C (zh) * 2003-03-21 2005-08-24 陈彬 一种膜过滤浓缩动物血浆的方法
JP2006522658A (ja) * 2003-04-08 2006-10-05 メドラッド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流体運搬システム、流体運搬装置、及び危険性流体を搬送する方法
US7500569B2 (en) * 2003-12-24 2009-03-10 Becton, Dickinson And Company Plasma on demand tube
FR2876923B1 (fr) * 2004-10-26 2007-03-30 Millipore Corp Aiguille de prelevement double et procede pour sa realisation.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7117A (zh) * 2010-12-24 2012-07-04 成功大学 血液分离方法
CN102553440A (zh) * 2010-12-24 2012-07-11 成功大学 液体过滤装置及其过滤方法
CN103293049A (zh) * 2013-05-27 2013-09-11 苏州扬清芯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清分离方法及装置
CN105675379A (zh) * 2015-12-30 2016-06-15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血液同步分离检验装置
CN105675379B (zh) * 2015-12-30 2018-11-13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血液同步分离检验装置
CN112400111A (zh) * 2018-06-07 2021-02-23 贝克顿·迪金森公司 生物流体分离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9515B (zh) 2012-07-18
WO2007000965A1 (ja) 2007-01-04
US20090050553A1 (en) 2009-02-26
KR20080025050A (ko) 2008-03-19
US9028688B2 (en) 2015-05-12
JP2007003480A (ja) 2007-01-11
EP1909101A1 (en) 2008-04-09
EP1909101A4 (en) 2010-09-08
EP1909101B1 (en) 2011-10-19
JP3890066B2 (ja) 2007-03-07
KR101250905B1 (ko) 201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89515B (zh) 血液分离器具及血液分离装置
CA2550838C (en) Plasma on demand tube
US8726744B2 (en) Portable concentrator
EP3381559B1 (en) Biological fluid micro-sample management device
JP6782998B2 (ja) 装置
US4131549A (en) Serum separation device
ES2650612T3 (es) Tubo de doble capa basado en membrana para recolecciones de muestras
EP0832690B1 (en) Collection assembly with a reservoir
CN106574883B (zh) 用于样品收集和样品分离的方法和装置
BR102012013533A2 (pt) separaÇço de plasma
JP2007003479A (ja) 血液分離装置
JP4391761B2 (ja) 血液検査用容器
JP2007003482A (ja) 臨床検査キット
JP2007003484A (ja) 検体採取容器
JP2007003481A (ja) 血液分離装置
JP2526889Y2 (ja) 採漿容器
JP3890067B2 (ja) 検体採取容器
JP2007000537A (ja) 真空検体採取器具
JP2003149234A (ja) 血液成分の分離方法及び血液成分分離装置
GB2048097A (en) Fluid Filtration and Collection Apparatus
JP2008076158A (ja) 血液分離装置
JP2007330757A (ja) 血液分離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