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8377B - 促动器 - Google Patents
促动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88377B CN101188377B CN2007101596816A CN200710159681A CN101188377B CN 101188377 B CN101188377 B CN 101188377B CN 2007101596816 A CN2007101596816 A CN 2007101596816A CN 200710159681 A CN200710159681 A CN 200710159681A CN 101188377 B CN101188377 B CN 1011883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yoke
- actuator
- movable cores
- bobbin
- partitioned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3/00—High-tension or heavy-current switches with arc-extinguishing or arc-preventing means
- H01H33/60—Switches wherein the 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the arc do not include separate means for obtaining or increasing flow of arc-extinguishing fluid
- H01H33/66—Vacuum switches
- H01H33/666—Operating arrangements
- H01H33/6662—Oper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bistable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e.g. linear polarised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08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absorbing shock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6—Rectilinearly-movable armatures
- H01F7/1607—Armatures entering the windin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1/00—Propulsion systems in which a rigid body is moved along a path due to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ody and a magnetic field travelling along the path
- H02K41/02—Linear motors; Sectional mo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1/00—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1/22—Polarised relays
- H01H51/2209—Polarised relays with rectilinearly movable armatur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促动器,包括:其中具有接收空间的轭;设置在轭中并具有空穴的筒管;卷绕在筒管的圆周上并产生磁力的线圈;固定设置在筒管的一个内侧处的固定芯部;设置在筒管的另一内侧处的可动芯部;以及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并插入在轭和可动芯部之间以用于在其间进行分隔的分隔部分。当从线圈产生磁力时,可动芯部快速地移向固定芯部。而且,防止了轭和可动芯部之间的金属碰撞,由此防止了噪声和变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动器,尤其是一种能够获得可动芯部的空气间隙并防止被驱动时金属部件之间发生碰撞的促动器。
背景技术
图1示出根据传统技术的促动器的截面图,而图2是示出图1中促动器操作的视图。
正如所示,该促动器包括:其中具有接收空间的轭10;设置在轭10中的筒管31;卷绕在筒管31的圆周上并产生磁力的线圈35;固定设置在筒管31内侧的固定芯部41;以及设置在筒管31中以便于更靠近或远离固定芯部41的可动芯部51。
轭10包括具有一侧开放的“U”型截面的框架11,和配合于框架11以覆盖框架11的开放部分的轭板21。轭10由磁性材料构成以形成磁路。
在框架11的一端形成有通孔12,并且固定芯部41的一端插入配合于通孔12。用于提供弹性力以使可动芯部51能够远离固定芯部41的弹簧71设置在固定芯部41和可动芯部51之间。
在可动芯部51的一侧设置插入部分52,以使其插入在轭板21中心穿透性形成的通孔22内。杆61的一端配合于可动芯部51的中心,并且杆61的另一端通过穿透固定芯部41而向外突出。
当给线圈35通电时,可动芯部51沿着磁阻减小的方向移动,即朝向固定芯部41移动。因此,杆61从轭10更加向外突出。当供给线圈35的电源切断时,可动芯部51通过弹簧71的弹力沿着与固定芯部41分离的方向移动,并且杆61恢复到其初始位置。
然而,传统的促动器具有下列问题。
如果可动芯部51和轭板21彼此接触时(即,在可动芯部51和轭板21之间无空气间隙),当给线圈35通电时,可动芯部51不会快速地移向固定芯部41。
而且,当可动芯部51通过弹簧71或者复位装置(未示出)的弹力恢复到其初始位置时,金属材料的可动芯部51与金属材料的轭板21碰撞,由此引起噪声和变形。
此外,可动芯部51被移动时与轭10相接触,由此产生金属摩擦和噪声。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产生磁力时能够快速移动可动芯部的促动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金属部件之间发生碰撞的促动器。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产生磁力时能够快速移动可动芯部的促动器,防止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碰撞,并便于组装过程。
为了得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根据本发明的目的,正如在此体现和广泛描述的一样,提供一种促动器,包括:其中具有接收空间的轭;设置在轭中并具有空穴的筒管;卷绕在筒管的圆周上并产生磁力的线圈;固定设置在筒管一个内侧处的固定芯部;设置在筒管的另一内侧处的可动芯部;以及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并插入在轭和可动芯部之间以用于在其间进行分隔的分隔部分。
该分隔部分可以一体形成在筒管处。
该轭包括:具有一侧开放的截面的框架,和配合于该框架以覆盖框架的开放部分的轭板。用于插入可动芯部的部分的通孔可形成在框架处。
该分隔部分可以在筒管的空穴中突出。
插入通孔中的插入部分可以形成在筒管处。
阻尼部件可以插入到可动芯部和分隔部分之间。
该阻尼部件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且可具有环形。
该分隔部分可以用插入在可动芯部和轭之间的阻尼部件来实施。
该阻尼部件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且可具有环形。
该分隔部分可以包括:插入在形成于轭处的通孔中的主体;从主体一端沿着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
该促动器还进一步包括配合于可动芯部以与分隔部分相接触的阻尼部件。
该分隔部分可以是设置在轭和筒管之间的板型部件,且用于通过可动芯部的一部分的通孔形成于该分隔部分的中心。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促动器,包括:其中具有接收空间的轭;设置在轭中并具有空穴的筒管;卷绕在筒管的圆周上并产生磁力的线圈;固定设置在筒管一个内侧处的固定芯部;设置在筒管的另一内侧处的可动芯部;提供弹力以使可动芯部能够与固定芯部分离的弹簧;以及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并插入在轭和可动芯部之间以用于在其间进行分隔的分隔部分。
用于插入可动芯部的部分的通孔可形成在轭中。
该分隔部分可以从筒管的内侧突出。
该促动器还进一步包括配合于可动芯部的外周以与分隔部分相接触的阻尼部件。
该分隔部分可以通过弹性配合于可动芯部的外周以与轭相接触的阻尼部件来实施。
该促动器还进一步包括配合于轭的一侧的壳体,以及配合于轭另一侧的盖,以使轭能够设置在壳体和盖之间。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本发明揭示的下列详细描述使得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包含在内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解释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该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根据传统技术的促动器的截面图;
图2是示出图1中的促动器的操作的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促动器的截面图;
图4是示出图3中的促动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示出图3中的促动器的操作的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促动器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图6中的促动器的操作的视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促动器的截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促动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参考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实例在附图中解释。
其后,更详细地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促动器。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促动器的截面图,图4是图3中促动器的分解透视图,图5所示视图示出图3中促动器的操作。
如图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促动器包括:其中具有接收空间的轭120;设置在轭120中并具有空穴142的筒管141;卷绕在筒管141的圆周上并产生磁力的线圈151;固定设置在筒管141一个内侧处的固定芯部161;设置在筒管141的另一内侧的可动芯部171;以及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并插入在轭120和可动芯部171之间以用于在其间进行分隔的分隔部分145。
轭120由磁性材料构成以形成磁路。轭120包括其中具有接收空间并具有一侧开放的“U”形截面的框架121;以及配合于框架121以覆盖框架121的开放部分的轭板131。框架121形成使得其三个侧面可开放。通孔122沿纵向设置在框架121的一端。轭板131沿纵向配合于框架121的一端。用于插入可动芯部171的一部分的通孔132形成在轭板131的中心。
由绝缘部件形成的壳体110沿厚度方向配合于轭120的一侧,且由绝缘部件形成的盖115配合于轭120的另一侧,由此保护设置在轭120中的线圈151。PCB 117设置在壳体110之下,且用于保护PCB 117的PCB盖118配合于壳体110的下侧。用于接收稍后解释的杆181的接收部分112形成在壳体110的一侧。
筒管141设置在轭120中,且线圈151卷绕在筒管141的外周,以在对其通电时产生磁力。
筒管141由绝缘合成材料制成,并具有其中具有空穴142以形成接收空间的圆柱形状。沿径向向外突出并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凸缘143设置在筒管141的两端。
均由磁性材料形成的固定芯部161和可动芯部171被容纳在筒管141中。可动芯部171设置在轭板131的一侧,且固定芯部161与可动芯部171间隔设置。具有比可动芯部171更小半径并从可动芯部171纵向延伸的突起172沿纵向形成在可动芯部171的一端。突起172穿过轭板131向外突出。
杆181插入可动芯部171的中心,且杆181的一端穿过突起172向外突出。杆181的另一端可滑动地插入固定芯部161的中心。
具有比固定芯部161更小半径并从固定芯部161向外延伸的配合部分162设置在固定芯部161的一端。配合部分162插入配合于框架121的通孔。用于可滑动地插入杆181的杆孔164穿透地形成在固定芯部161的中心。
用于在可动芯部171和固定芯部161彼此间隔的方向施加弹力的弹簧185插入在可动芯部171和固定芯部161之间。用于将弹簧185的每端插入特定深度的弹簧接收部分166和174形成在固定芯部161和可动芯部171处。
用于在可动芯部171和轭120之间形成空气间隙的分隔部分145设置在筒管141处。分隔部分145可从筒管141的空穴142的内部突出,以与可动芯部171相接触。插入部分148置于分隔部分145的一侧,以插入轭板131的通孔132。因此,当可动芯部171进行滑动运动时,便避免了金属材料的可动芯部171和金属材料的轭板131之间的碰撞。
用于防止可动芯部171和分隔部分145之间接触的阻尼部件191设置在可动芯部171和分隔部分145之间。阻尼部件191用于防止分隔部分145因可动芯部171恢复到其初始位置而与可动芯部171碰撞所造成的损伤。阻尼部件191由可缓解冲击的弹性部件形成。阻尼部件191可由合成树脂或橡胶材料形成。阻尼部件191可由橡胶材料形成,并可具有环形。阻尼部件191形成具有比突起172的外径更小的内径,并配合至突起172。因此,阻尼部件191通过其自身的弹性而弹性配合至突起172的外径,由此无需额外的固定装置或工具。
正如图5所示,当给线圈151供电时,可动芯部171沿着磁阻减小的方向移动,即朝向固定芯部161移动。因此,杆181推向轭板131。由于可动芯部171通过分隔部分145和阻尼部件191与轭板131相间隔,因此可动芯部171可以很快地移动。当可动芯部171移向固定芯部161时,弹簧185集聚弹力。当线圈151的供电被切断时,可动芯部171通过弹簧185的弹力恢复到其初始位置。因此阻尼部件191防止可动芯部171与分隔部分145之间的碰撞。同样地,在突起172和轭板131之间的金属摩擦通过插入部分148而得以避免。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促动器的截面图,且图7所示视图示出了图6所示促动器的操作。相同的附图标记将赋予作为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的部件,而它们的详细解释将被省略。
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促动器包括:其中具有接收空间的轭120;设置在轭120中并具有空穴142的筒管141;卷绕在筒管141圆周上并产生磁力的线圈151;固定设置在筒管141的一个内侧处的固定芯部161;设置在筒管141的另一内侧的可动芯部171;以及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并插入在轭120和可动芯部171之间以用于在其间进行分隔的分隔部分205。
轭120包括其中具有接收空间并具有一侧开放的“U”形截面的框架121,以及配合于框架121以覆盖框架121的开放部分的轭板131。框架121和轭板131分别设置有通孔。
壳体110和盖115配合于轭120的两端。筒管141和线圈151被接纳于轭120中以受到壳体110和盖115的保护。
固定芯部161和可动芯部171被接纳于筒管141的一个内侧。固定芯部161设置在轭板131的一侧,且可动芯部171与固定芯部161间隔设置。杆201的一端插入配合于可动芯部171的中心,且杆201的另一端可滑动地插入固定芯部161。
用于在可动芯部171和固定芯部161彼此间隔的方向施加弹力的弹簧185插入在可动芯部171和固定芯部161之间。
具有比可动芯部171更小半径并从可动芯部171沿纵向延伸的突起部分172形成在可动芯部171的一端。突起部分172可移动地插入框架121的通孔122。用于接收突起172的接收部分112设置于壳体110。具有比固定芯部161更小半径并从固定芯部161向外延伸的配合部分162设置在固定芯部161的一端。配合部分162插入配合于轭板131的通孔132。
用于在轭120和框架121之间形成空气间隙的分隔部分205设置在轭120和框架121之间。分隔部分205由例如橡胶这样的弹性部件所形成。分隔部分205包括:具有圆柱形并插入框架121的通孔122的主体206;以及从主体206的两端径向延伸的凸缘207。至少一个凸缘207形成以弹性地穿过框架121的通孔122。分隔部分205可由合成树脂形成为两个部件,然后配合于通孔122。
用于防止可动芯部171和分隔部分205之间接触的阻尼部件191设置在可动芯部171和分隔部分205之间。阻尼部件191由例如橡胶这样的弹性部件所形成,由此防止当可动芯部171恢复到其初始位置时可动芯部171与分隔部分205之间碰撞所造成的损伤。阻尼部件191形成具有比突起172的外径更小的内径,因此更容易地通过其自身的弹性以配合于突起172的外周上,而无需使用额外的固定装置。
当给线圈151供电时,可动芯部171沿着磁阻减小的方向移动。因此,杆201从固定芯部161的端部更向外突出。由于可动芯部171通过分隔部分205和阻尼部件191与轭板120相间隔,因此可动芯部171可以很快地移向固定芯部161。由于突起172与分隔部分205滑动接触,从而可以防止其间的金属摩擦。当线圈151的供电被切断时,可动芯部171通过弹簧185的弹力恢复到其初始位置。这里,阻尼部件191防止可动芯部171与分隔部分205之间的碰撞,由此防止分隔部分205的损伤。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促动器的截面图。
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促动器包括:其中具有接收空间的轭120;设置在轭120中并具有空穴142的筒管141;卷绕在筒管141圆周上并产生磁力的线圈151;固定设置在筒管141的一个内侧的固定芯部161;设置在筒管141的另一内侧的可动芯部171;以及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并插入在轭120和可动芯部171之间以用于在其间进行分隔的分隔部分215。
轭120包括形成磁路的框架121和轭板131。
具有圆柱形状的筒管141设置在轭120中,且可动芯部171和固定芯部161被接纳于筒管141中。
突起172形成在可动芯部171处,且突起172插入配合于框架121的通孔122。
用于在轭120和可动芯部171之间形成空气间隙的分隔部分215设置在轭120和可动芯部171之间。分隔部分215由阻尼部件191形成,以形成空气间隙,并防止在轭120和可动芯部171之间的金属碰撞。阻尼部件191可由例如橡胶这样的弹性部件所形成,并可具有环形形状。阻尼部件191形成具有比突起172的外径更小的内径,因此很容易地配合于突起172,而无需额外的固定装置或工具。
通过分隔部分215,可动芯部171和轭120通过空气间隙相间隔。可动芯部171在恢复到其初始位置时防止其与轭120相碰撞。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促动器的截面图。
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促动器包括:其中具有接收空间的轭120;设置在轭120中并具有空穴142的筒管141;卷绕在筒管141的圆周上并产生磁力的线圈151;固定设置在筒管141的一个内侧处的固定芯部161;设置在筒管141的另一内侧处的可动芯部171;以及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并插入在轭120和可动芯部171之间以用于在其间进行分隔的分隔部分225。
轭120包括形成磁路的框架121和轭板131。
具有圆柱形状的筒管141设置在轭120中,且可动芯部171和固定芯部161被接纳于筒管141中。
突起172形成在可动芯部171处,且突起172插入配合于框架121的通孔122。
用于在轭120和可动芯部171之间形成空气间隙的分隔部分225设置在轭120和可动芯部171之间。分隔部分225形成具有板形形状,以形成空气间隙,从而防止在轭120和可动芯部171之间的金属碰撞。分隔部分225配合在框架121和筒管141之间。用于穿过突起172的通孔形成在分隔部分225处。分隔部分225由橡胶形成,且可由纺织品、合成树脂等形成。前述的由橡胶形成并可具有环形形状的阻尼部件191可进一步设置在分隔部分225和可动芯部171之间。
通过分隔部分215,可动芯部171和轭120通过空气间隙相间隔,且可动芯部171在恢复到其初始位置时防止其与轭120相碰撞。
在前述实施例中,可动芯部通过弹簧恢复到其初始位置。然而,可动芯部可以通过复位装置恢复到其初始位置。
如前所述,由非金属材料形成的分隔部分设置在轭和可动芯部之间,由此在轭和可动芯部之间形成空气间隙。因此,当从线圈产生磁力时,可动芯部快速地移向固定芯部。而且,当可动芯部恢复到其初始位置时,防止了轭和可动芯部之间的金属碰撞,由此防止了噪声和变形。
在本发明中,分隔部分一体形成在筒管处,由此便于制造过程和安装过程。
在本发明中,分隔部分一体形成在筒管处,且筒管的一部分插入轭的通孔中。因此,当可动芯部和杆发生移动时,防止了金属碰撞,由此防止了噪声的产生。
在本发明中,套管配合于轭的通孔,由此防止在可动芯部和轭之间的碰撞,并防止可动芯部与轭滑动接触。
在本发明中,具有板形形状的分隔部分设置在轭和筒管之间,以与可动芯部相接触,由此形成空气间隙并防止金属碰撞。
在本发明中,阻尼部件设置在轭和可动芯部之间,由此在其间形成空气间隙,并在可动芯部恢复到其初始位置时缓解冲撞。因此,可以避免发生噪声和变形。
在本发明中,分隔部分一体形成在筒管处,且阻尼部分设置在分隔部分和可动芯部之间。因此,分隔部分通过可动芯部的反复操作而免受损伤。
在本发明中,壳体设置在轭的一侧且盖设置在轭的另一侧,由此保护了卷绕在筒管外周上的线圈。
前述实施例和优点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作为限制本发明的解释。
本发明的教导可以容易地实施在其它类型的装置中。本描述旨在解释性地,而并非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多替换、修改和变换是显而易见的。在此描述的典型实施例的这些特征、结构、方法和其它特性可以以各种方式相结合而获得附加和/或替换的典型实施例。
由于本发明的特征可以用几种形式体现而不脱离其特性,还应该理解的是,上述描述的实施例不限于前述描述的任何细节,除非特指,而应当在所附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物的范围内的所有改变和修改,倾向于被包含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中。
Claims (20)
1.一种促动器,包括:
其中具有接收空间的轭;
设置在所述轭中并具有空穴的筒管;
卷绕在所述筒管的圆周上并产生磁力的线圈;
固定设置在所述筒管的一个内侧处的固定芯部;
设置在所述筒管的另一内侧处的可动芯部;以及
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并插入在所述轭和可动芯部之间以用于在其间沿轴向进行分隔的分隔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动器,其中所述分隔部分一体形成在所述筒管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动器,其中所述轭包括:
框架,具有一侧开放的截面;以及
配合至所述框架以覆盖所述框架的开放部分的轭板,
其中,用于插入所述可动芯部的一部分的通孔形成在所述框架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促动器,其中所述分隔部分从所述筒管的空穴的内部突出。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促动器,进一步包括置于所述分隔部分的一侧并插入所述通孔的插入部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动器,进一步包括插入到所述可动芯部和分隔部分之间的阻尼部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促动器,其中所述阻尼部件由橡胶材料制成。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促动器,其中所述阻尼部件形成为具有环形形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动器,其中所述分隔部分部件形成为具有环形形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促动器,其中所述分隔部分由橡胶材料制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动器,其中所述分隔部分包括:
插入形成在所述轭处的通孔中的主体;以及
从所述主体的一端沿着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促动器,其中所述分隔部分由橡胶材料制成。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促动器,进一步包括配合至所述可动芯部以与所述分隔部分相接触的阻尼部件。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动器,其中所述分隔部分形成为设置在所述轭和筒管之间的板形形状,且用于通过所述可动芯部的一部分的通孔形成于所述分隔部分的中心。
15.一种促动器,包括:
其中具有接收空间的轭;
设置在所述轭中并具有空穴的筒管;
卷绕在所述筒管的圆周上并产生磁力的线圈;
固定设置在所述筒管的一个内侧处的固定芯部;
设置在所述筒管的另一内侧处的可动芯部;
提供弹力以使所述可动芯部能够与所述固定芯部分离的弹簧;以及
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并插入在所述轭和可动芯部之间以用于在其间沿轴向进行分隔的分隔部分。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促动器,其中用于插入所述可动芯部的一部分的通孔形成在所述轭处,且所述分隔部分从所述筒管的内部突出。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促动器,进一步包括配合至所述可动芯部的外周以与所述分隔部分相接触的阻尼部件。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促动器,其中所述阻尼部件是橡胶环。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促动器,其中所述分隔部分作为弹性配合于所述可动芯部的外周以与所述轭相接触的阻尼部件来实现。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促动器,进一步包括:
配合于所述轭的一侧的壳体;以及
配合于所述轭的另一侧的盖,以使所述轭能够设置在所述壳体和盖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20060101060 | 2006-10-17 | ||
KR1020060101060 | 2006-10-17 | ||
KR10-2006-0101060 | 2006-10-1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88377A CN101188377A (zh) | 2008-05-28 |
CN101188377B true CN101188377B (zh) | 2011-07-13 |
Family
ID=389697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596816A Active CN101188377B (zh) | 2006-10-17 | 2007-10-17 | 促动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1914761B1 (zh) |
KR (1) | KR100909426B1 (zh) |
CN (1) | CN101188377B (zh) |
ES (1) | ES2393367T3 (zh) |
MY (1) | MY154368A (zh) |
RU (1) | RU2368970C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940507B1 (fr) * | 2008-12-19 | 2010-12-24 |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 Dispositif de telecommande pourvu d'un actionneur electromecanique et disjoncteur telecommande equipe d'un tel dispositif |
FR2940506B1 (fr) * | 2008-12-19 | 2014-06-20 | Schneider Electric Ind Sas | Actionneur electromecanique, dispositif de telecommande pourvu d'un tel actionneur et disjoncteur telecommande equipe d'un tel dispositif |
WO2010076403A1 (fr) * | 2008-12-19 | 2010-07-08 |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 Dispositif de télécommande et disjoncteur télécommandé equipe d'un tel dispositif |
DE202008017033U1 (de) | 2008-12-30 | 2010-05-12 | Eto Magnetic Gmbh | Elektromagnetische Stellvorrichtung |
KR20140033814A (ko) * | 2012-09-10 | 2014-03-19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전자개폐장치 |
KR101869717B1 (ko) * | 2014-01-27 | 2018-06-21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전자개폐장치 |
JP6462533B2 (ja) | 2015-08-27 | 2019-01-30 |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 振動発生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JP2019050999A (ja) * | 2017-09-14 | 2019-04-0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エンドエフェクタ、並びに手術用システム |
JP7381243B2 (ja) | 2019-08-05 | 2023-11-15 | カヤバ株式会社 | ソレノイド、電磁弁、及び緩衝器 |
FR3145643A1 (fr) * | 2023-02-02 | 2024-08-09 | Safran Electronics & Defense | Actionneur électromagnétique monostable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n tel actionneur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96127A (en) * | 1987-12-21 | 1990-01-23 | Kabushiki Kaisha Nippon Automation | Lagged type solenoid |
CN2191494Y (zh) * | 1993-10-06 | 1995-03-08 | 陈志建 | 单相往复式直线电动机 |
CN2346116Y (zh) * | 1998-07-07 | 1999-10-27 | 赵文元 | 一种磁路改进型电振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647503A3 (en) * | 1993-10-12 | 1995-12-13 | Smc Kk | Linear guide unit and linear guide unit system. |
IT1287151B1 (it) * | 1996-11-11 | 1998-08-04 | Abb Research Ltd | Attuatore magnetico |
KR100340322B1 (ko) * | 1999-12-16 | 2002-06-12 | 장병우 | 리니어 액튜에이터 |
JP2003139262A (ja) * | 2001-11-06 | 2003-05-14 | Denso Corp | 電磁弁装置 |
JP3772808B2 (ja) * | 2002-08-29 | 2006-05-10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部品装着装置 |
JP4279534B2 (ja) * | 2002-10-04 | 2009-06-17 |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磁ソレノイド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変速機のシフトアクチュエータ |
US7518269B2 (en) | 2005-03-18 | 2009-04-14 |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 Actuator using permanent magnet |
-
2007
- 2007-10-09 KR KR1020070101669A patent/KR100909426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7-10-11 ES ES07019938T patent/ES2393367T3/es active Active
- 2007-10-11 EP EP07019938A patent/EP1914761B1/en active Active
- 2007-10-16 RU RU2007138402/09A patent/RU2368970C2/ru active
- 2007-10-17 CN CN2007101596816A patent/CN101188377B/zh active Active
- 2007-10-17 MY MYPI20071799A patent/MY154368A/en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96127A (en) * | 1987-12-21 | 1990-01-23 | Kabushiki Kaisha Nippon Automation | Lagged type solenoid |
CN2191494Y (zh) * | 1993-10-06 | 1995-03-08 | 陈志建 | 单相往复式直线电动机 |
CN2346116Y (zh) * | 1998-07-07 | 1999-10-27 | 赵文元 | 一种磁路改进型电振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80034776A (ko) | 2008-04-22 |
MY154368A (en) | 2015-06-15 |
RU2368970C2 (ru) | 2009-09-27 |
RU2007138402A (ru) | 2009-04-27 |
EP1914761B1 (en) | 2012-08-15 |
KR100909426B1 (ko) | 2009-07-24 |
ES2393367T3 (es) | 2012-12-20 |
CN101188377A (zh) | 2008-05-28 |
EP1914761A1 (en) | 2008-04-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88377B (zh) | 促动器 | |
KR102034761B1 (ko) | 선형 진동 발생장치. | |
US7202767B2 (en) | Ignition apparatus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US8937411B2 (en) | Vibration generating device | |
US8330565B2 (en) | Noise decreasing type electromagnetic switch | |
KR101163612B1 (ko) | 선형 진동 발생장치 | |
US20160087505A1 (en) | Axial flux electrical machine bearing mount system and methods | |
US10451134B2 (en) |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and active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 |
KR20150120363A (ko) | 에어백 또는 에어백 장치의 진동을 감쇠시키기 위한 장치 | |
JP6156179B2 (ja) | クランプ | |
US20110303046A1 (en) | Damper Element for Springs and Vehicle Pedal Assembly Incorporating the Same | |
JP5655999B2 (ja) | 電磁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 |
KR102026901B1 (ko) | 코일의 단선 방지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선형 진동발생장치. | |
US9593738B2 (en) | Active vibration isolation device | |
JP2018180113A (ja) | 車両用警音器 | |
JP2009130979A (ja) | 回転電機 | |
KR200472342Y1 (ko) | 솔레노이드 구조 | |
JP2011204374A (ja) | 電磁継電器 | |
WO2019158202A1 (en) | Magnet actuator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 |
JP2009135207A (ja) | 点火コイル | |
KR101820745B1 (ko) | 진동 액추에이터 | |
KR101386902B1 (ko) | 솔레노이드 장치의 댐퍼 구조 | |
CN203260461U (zh) | 内燃机用点火线圈 | |
KR102280172B1 (ko) | 진동 발생기 | |
KR20110123195A (ko) | 스타터용 전자석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