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11961B -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11961B
CN101111961B CN2006800035485A CN200680003548A CN101111961B CN 101111961 B CN101111961 B CN 101111961B CN 2006800035485 A CN2006800035485 A CN 2006800035485A CN 200680003548 A CN200680003548 A CN 200680003548A CN 101111961 B CN101111961 B CN 1011119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cell
valve
gas
fuel
r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0354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11961A (zh
Inventor
中村彰成
尾关正高
小原英夫
田中良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11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1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11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1196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19/000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00Hydrogen;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hydrogen; Separation of hydrogen from mixtures containing it; Purification of hydrogen
    • C01B3/02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 C01B3/32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gaseous or liquid organic compounds with gasifying agents, e.g. water, carbon dioxide, air
    • C01B3/34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gaseous or liquid organic compounds with gasifying agents, e.g. water, carbon dioxide, air by reaction of hydrocarbons with gasifying agents
    • C01B3/38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gaseous or liquid organic compounds with gasifying agents, e.g. water, carbon dioxide, air by reaction of hydrocarbons with gasifying agents using catalys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3/00Hydrogen;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hydrogen; Separation of hydrogen from mixtures containing it; Purification of hydrogen
    • C01B3/02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 C01B3/32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gaseous or liquid organic compounds with gasifying agents, e.g. water, carbon dioxide, air
    • C01B3/34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gaseous or liquid organic compounds with gasifying agents, e.g. water, carbon dioxide, air by reaction of hydrocarbons with gasifying agents
    • C01B3/48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of gaseous mixtures containing a substantial proportion of hydrogen by reaction of gaseous or liquid organic compounds with gasifying agents, e.g. water, carbon dioxide, air by reaction of hydrocarbons with gasifying agents followed by reaction of water vapour with carbon monoxi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23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during start-up or shut-down; Depolarisation or activation, e.g. purging; Means for short-circuiting defective fuel cells
    • H01M8/04228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during start-up or shut-down; Depolarisation or activation, e.g. purging; Means for short-circuiting defective fuel cells during shut-dow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applied during specific periods
    • H01M8/0430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applied during specific periods applied during shut-dow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6Combination of fuel cells with means for production of reactants or for treatment of residues
    • H01M8/0606Combination of fuel cells with means for production of reactants or for treatment of residues with means for produc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 H01M8/0612Combination of fuel cells with means for production of reactants or for treatment of residues with means for production of gaseous reactants from carbon-containing material
    • H01M8/0618Reforming processes, e.g. autothermal, partial oxidation or steam re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6Combination of fuel cells with means for production of reactants or for treatment of residues
    • H01M8/0662Treatment of gaseous reactants or gaseous residues, e.g. cleaning
    • H01M8/0668Removal of carbon monoxide or carbon diox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049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01J2219/00162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controlling the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Chemical, phys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cesses in general;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19/00049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processes
    • B01J2219/00191Control algorith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2Processe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205Processe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containing a reforming step
    • C01B2203/0227Processe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containing a reforming step containing a catalytic reforming step
    • C01B2203/0233Processe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containing a reforming step containing a catalytic reforming step the reforming step being a steam reforming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2Processe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283Processe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containing a CO-shift step, i.e. a water gas shift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4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containing a purification step for the hydrogen or the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435Catalytic purification
    • C01B2203/044Selective oxidation of carbon mon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4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containing a purification step for the hydrogen or the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465Composition of the impurity
    • C01B2203/047Composition of the impurity the impurity being carbon mon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06Integration with other chemical processes
    • C01B2203/066Integration with other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fuel cel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2Feeding the process for making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258Pre-treatment of the feed
    • C01B2203/1264Catalytic pre-treatment of the feed
    • C01B2203/127Catalytic desulfuris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6Controlling the process
    • C01B2203/1614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 C01B2203/1619Measuring the temper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6Controlling the process
    • C01B2203/1628Controlling the pressure
    • C01B2203/1633Measuring the press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6Controlling the process
    • C01B2203/1685Control based on demand of downstream proc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203/00Integrated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ydrogen or synthesis gas
    • C01B2203/16Controlling the process
    • C01B2203/169Controlling the fe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50/00Fuel cell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Specific features of fuel cell system
    • H01M2250/20Fuel cell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313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vari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etection or assessment of failure or abnormal function
    • H01M8/0438Pressure; Ambient pressure; Flow
    • H01M8/04425Pressure; Ambient pressure; Flow at auxiliary devices, e.g. reformers, compressors, burn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46Pressure; Flow
    • H01M8/04776Pressure; Flow at auxiliary devices, e.g. reformer, compressor, bur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955Shut-off or shut-down of 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40Application of hydrogen technology to transportation, e.g. using fuel cel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可以避免运转结束后包括燃料处理装置的密闭空间的负压化,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电池(11);改质部(2);一氧化碳降低部(3、4);第一原料供给源(13);在第一原料供给源(13)和改质部(2)之间的第一原料流路(14)上设置的第一阀(15);在一氧化碳降低部(3、4)下游侧设置的第二阀(17);从一氧化碳降低部(3、4)的途中或其下游侧向由第一阀(15)和第二阀(17)封闭的流路内供给原料的第二原料供给源(13);以及控制第一阀(15)和第二阀(17)的控制部(5),控制部(5)在停止时,在关闭了第一阀(15)和第二阀(17)之后,向由第一阀(15)和第二阀(17)封闭的流路内供给来自第二原料供给源(13)的原料。

Description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燃料电池进行发电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以及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中有图19所示的结构(例如,参考专利文献特开平6-68894号公报(称为专利文献1)的第3-4页、第一图等)。
在图19所示的现有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中,设置有:供给原料气体的原料供给源100;除去原料气体的硫磺成分的脱硫部101;通过水蒸气改质反应从除去了硫磺成分的天然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中生成富氢气体的改质部102;以及降低富氢气体中的一氧化碳的一氧化碳降低部103。另外,设置有燃料电池105,向燃料极输送的降低了一氧化碳的富氢气体和向空气极输送的压缩空气进行电化学反应而成为电、水、热。从燃料电池105排出的排出燃料气体,被供给到用于加热改质部102的燃烧器106,而利用于改质部102的加热。通过上述脱硫部101、改质部102以及一氧化碳降低部103构成燃料处理装置104。
另外,在燃料处理装置104和原料供给源100之间,设置有原料气体供给路107,在原料气体供给路107上设置有原料气体阻断阀108。另外,在燃料处理装置104和燃料电池105之间设置有燃料气体供给路109,还设置有燃料气体阻断阀110。另外,在燃料电池105和燃烧器106之间设置有燃料气体排出路111,还设置有燃料电池出口阻断阀112。
进而,设置有连接燃料气体阻断阀110和燃料处理装置104之间的燃料气体供给路109、燃料电池出口阻断阀112和燃烧器106之间的燃料气体排出路111的燃料电池旁路113,在燃料电池旁路113上设置有旁路阻断阀114。
如此,在燃料处理装置104的上游以及下游设置有多个阻断阀。
在上述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停止工作时,关闭原料气体阻断阀108,停止了原料气体的供给之后,关闭各阻断阀110、112、114。
但是,在现有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中,如上所述,在系统运转结束时,由于关闭这些电磁阀,所以在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04的流路上产生封闭路径。另一方面,系统运转中,燃料处理装置104内部的温度是600℃以上的高温,但在系统运转结束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引起温度下降。另外,在燃料处理装置104中生成的燃料气体所含有的水蒸气也随着温度下降而冷凝。因此,在封闭路径中产生压力下降。
由于以上情况,在进行启动/停止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中,存在运转停止后,流路的封闭路径因压力下降而成为负压的问题。该成为负压的问题是引起电磁阀的粘滞导致系统故障、或因来自外部的空气流入引起的燃料处理装置104内部的催化剂的性能恶化的主要原因。
因此,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已经提出有如下这样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例如,参考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11-191426号公报(称为专利文献2)的实施方式1,[0021]段,图2以及图3等。参考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0-95504号公报(称为专利文献3)的[0017]段,以及图1等)。
即,在专利文献2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中,公开的结构是:以防止在将系统的运转切换到停止模式时产生负压为目的,在燃料改质装置的上游、燃料改质部和CO生成部之间、或在燃料改质部和燃料电池之间的任一处具备用于供给已脱氧的空气的脱氧器。
另外,在专利文献3的改质装置中,公开的结构是:即使停止改质装置的工作,各反应部的温度下降,各反应部内的气体收缩,也通过将原燃料气体供给到改质反应部,来将各反应部内的压力维持在常压。
但是,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方法中,由于向燃料改质装置内供给已脱氧的空气即含有大量氮的不燃性气体,所以在下次启动时,在对燃料改质装置内大量含有的残留燃料气体进行燃烧处理时,存在燃烧状态变得不稳定的问题。另外,需要脱氧装置等装置,导致结构上变复杂且成本上升的问题。
另外,如专利文献2记载的那样,还考虑了使用用于发电的原料气体等取代不燃性气体,但具有在改质部引起碳析出的可能性。因此,如专利文献3所述那样,供给原料以及水直到温度下降到碳析出温度以下,从而存在需要浪费能量的工序。另外,为了节省该能量上的浪费,还考虑了将燃料改质装置设置成密闭系统来进行自然冷却的方法,但此时,无法承受从通常运转时的改质部温度(600℃前后)直到降低到析出碳的可能性变低的温度(约300℃前后)的负压化的程度,从而机器有破损的危险性。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现有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以及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即使在系统运转停止处理时改质部处于碳析出的温度区域,也能够利用原料气体避免包括燃料处理装置的密闭空间内的负压化。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第一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料电池,其利用燃料气体和氧化剂气体进行发电;
改质部,其使至少含有由碳和氢构成的有机化合物的原料气体发生反应而生成富氢的燃料气体;
一氧化碳降低部,其使所述燃料气体中的一氧化碳降低,并供给到所述燃料电池;
第一原料气体供给路,其供给所述原料气体;
第一阀,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原料气体供给路;
第二阀,其设置于所述一氧化碳降低部的下游侧;
第二原料气体供给路,其用于向所述一氧化碳降低部的途中或其下游侧的流路内供给原料气体;
原料气体供给控制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原料气体供给路;以及
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发电结束后,通过所述原料气体供给控制部向由所述第一阀以及所述第二阀封闭的流路内,通过所述第二原料气体供给路进行所述原料气体的供给。
另外,第二本发明根据上述的第一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由所述第一阀以及所述第二阀封闭的流路上设置的压力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由所述压力检测部检测到的压力值成为第一规定阈值以下时,通过所述原料气体供给控制部进行所述原料气体的供给。
另外,第三本发明根据上述的第二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通过所述原料气体供给控制部进行了所述原料气体的供给之后,在由所述压力检测部检测到的压力值成为比第一规定阈值大的第二规定阈值以上时,通过所述原料气体供给控制部停止所述原料气体的供给。
另外,第四本发明根据上述的第一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气体供给控制部是第三阀,通过开闭所述第三阀,进行所述原料气体的供给及供给或停止。
另外,第五本发明根据上述的第一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由所述第一阀以及所述第二阀封闭的流路上设置的压力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关闭所述第一阀,并且在由所述压力检测部检测到的压力值成为第三规定阈值以下时关闭所述第二阀。
另外,第六本发明根据上述的第二、三或五的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检测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和所述改质部之间。
另外,第七本发明根据上述的第一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由所述第一阀以及所述第二阀封闭的流路上设置的温度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到的值成为第四规定阈值以下时,通过所述原料气体供给控制部进行所述原料气体的供给。
另外,第八本发明根据上述的第一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氧化碳降低部具有:
置换反应部,其由所述燃料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和
选择氧化反应部,其通过选择反应来降低从所述置换反应部送出的燃料气体中的一氧化碳。
另外,第九本发明根据上述的第八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氧化碳降低部的途中是指所述置换反应部和所述选择氧化反应部之间。
另外,第十本发明根据上述的第一、五或七的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从所述燃料电池排出的燃料气体流经的燃料气体排出路,
所述第二阀设置于燃料气体排出路。
另外,第十一本发明根据上述的第十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加热部,其与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连接,用于对所述改质部进行加热;
燃料气体供给路,其设置在所述一氧化碳降低部和所述燃料电池之间,用于供给所述燃料气体;和
燃料电池旁路,其连接所述燃料气体供给路和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并绕过所述燃料电池,
所述第二阀具有:
燃料流路切换阀,其设置于所述燃料气体供给路和所述燃料电池旁路的合流部,将所述燃料气体切换到所述燃料电池侧或所述燃料电池旁路侧;
燃料电池出口阀,其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旁路和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的合流部与所述燃料电池之间的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上;和
燃料气体排出路阀,其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旁路和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的合流部与所述加热部之间的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上,
关闭所述第二阀是指,将所述燃料流路切换阀切换到所述燃料电池旁路侧,关闭所述燃料电池出口阀以及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阀。
另外,第十二本发明根据上述的第十一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由所述第一阀、所述燃料流路切换阀、所述燃料电池出口阀、以及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阀封闭的流路上设置的压力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关闭所述第一阀以及所述燃料电池出口阀,并且在将所述燃料流路切换阀切换到所述燃料电池旁路侧之后,在由所述压力检测部检测到的压力值成为规定阈值以下时,关闭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阀。
另外,第十三本发明根据上述的第十一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用于检测所述加热部的燃烧的燃烧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关闭所述第一阀以及所述燃料电池出口阀,并且在将所述燃料流路切换阀切换到所述燃料电池旁路侧之后,在由所述燃烧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加热部的燃烧停止时,关闭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阀。
另外,第十四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所述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具备:
燃料电池,其利用燃料气体和氧化剂气体进行发电;
改质部,其使至少含有由碳和氢构成的有机化合物的原料气体和水蒸气发生反应而生成富氢的燃料气体;
一氧化碳降低部,其使所述燃料气体中的一氧化碳降低,并供给到所述燃料电池;
第一原料气体供给路,其用于向所述改质部供给原料气体;
第一阀,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原料气体供给路;
燃料气体排出路,其供从所述燃料电池排出的排出燃料气体流动;
第二阀,其设置于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和
第二原料气体供给路,其用于向所述一氧化碳降低部的途中或其下游侧的流路内供给原料气体,
所述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的特征在于,
具备:在所述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发电结束后,向由所述第一阀以及所述第二阀封闭的流路内,通过所述第二原料气体供给路进行所述原料气体的供给的工序。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以及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即使在系统运转停止处理时改质部处于析出碳的温度区域,也可以利用原料气体避免包括燃料处理装置的密闭空间内的负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包括燃料处理装置的密闭空间的内部温度变化和压力变化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现有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
图中:1、45-脱硫部;2、46-改质部;3、47-置换反应部;4、48-选择氧化反应部;5、21、22、24、26、30、50、51、53、54-控制部;11、31-燃料电池;12、32-燃料处理装置;13、34-原料供给源;14、35-原料气体供给路;15、36-原料气体阻断阀;16、37-燃料气体供给路;17-燃料气体阻断阀;18、43-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9、44-旁路阀;20、49-压力计;23、52-温度检测器;33-燃烧器;27、38-燃料气体排出路;39-燃料电池旁路;40-燃料流路切换阀;25、41-燃料电池出口阀;42-燃料气体排出路阀;55-火焰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1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具备:利用燃料气体和氧化剂气体进行发电的燃料电池11、对原料气体进行水蒸气改质而生成富氢的燃料气体的燃料处理装置12、以及向燃料处理装置12供给原料气体的原料供给源13。另外,还设置有将原料气体从原料供给源13向燃料处理装置12供给的原料气体供给路14、和将燃料气体从燃料处理装置12供给到燃料电池11的燃料气体供给路16。另外,在原料气体供给路14上设置有原料气体阻断阀15,其对流向燃料处理装置12的原料气体进行供给/阻断,在燃料气体供给路16上设置有燃料气体阻断阀17,其进行流向燃料电池11的燃料气体的供给/阻断和防止在停止时气体从燃料电池11的倒流。
进而,以原料气体以及燃料气体的流通方向为基准,设置有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其将从原料供给源13供给的原料气体从原料气体阻断阀15的上游的原料气体供给路14分支,并在燃料气体阻断阀17的上游的燃料气体供给路16合流,在该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上设置有旁路阀19,其对流向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的原料气体进行供给/阻断。另外,还设置有用于控制这些原料气体阻断阀15、燃料气体阻断阀17、以及旁路阀19的控制部5。
上述燃料处理装置12具有:脱硫部1,其除去从原料供给源13供给的原料气体的硫磺成分;和改质部2,其对除去了硫磺成分的原料气体进行水蒸气改质,生成富氢的燃料气体。进而,燃料处理装置12还具备:置换反应部3,其进行从燃料气体中含有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生成氢和二氧化碳的置换反应;和选择氧化反应部4,其进行使在置换反应部3中没有被除去的一氧化碳和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选择氧化反应。通过这些置换反应部3和选择氧化反应部4,降低燃料气体中含有的一氧化碳。
此外,本发明的第一原料气体供给路的一个例子相当于原料气体供给路14,本发明的第一阀的一个例子相当于本实施方式1的原料气体阻断阀15。另外,本发明的第二阀的一个例子相当于本实施方式1的燃料气体阻断阀17,本发明的第二原料气体供给路的一个例子相当于本实施方式1的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另外,本发明的原料气体供给控制部以及本发明的第三阀的一个例子相当于本实施方式1的旁路阀19,本发明的控制部的一个例子相当于本实施方式1的控制部5。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燃料处理装置12内设置有脱硫部1,不过,当然也可以设置在原料供给源13和原料气体阻断阀15之间。
另外,由本发明的第一阀以及第二阀封闭的流路的一个例子,在本实施方式1中,相当于由原料气体阻断阀15以及燃料气体阻断阀17进行阻断的、燃料处理装置12以及原料气体供给路14以及燃料气体供给路16的一部分。以下,也称为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密闭空间。
另外,作为原料气体,考虑了甲烷、天然气、城市煤气等。进而,作为原料供给源13,考虑了填充有甲烷或天然气等碳氢系气体的氧化瓶或城市煤气等的配管。
以下,对于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1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于本实施方式1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发电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通过打开原料气体阻断阀15和燃料气体阻断阀17,关闭旁路阀19,原料供给源13的原料气体通过原料气体供给路14被供给到燃料处理装置12。被供给到燃料处理装置12的原料气体在脱硫部1中被除去原料气体中的硫磺成分,由改质部2在600℃以上的高温下和水蒸气一起进行改质反应,生成富氢的燃料气体。然后,由燃料处理装置12的置换反应部3以及选择氧化反应部4将燃料气体中含有的一氧化碳除去直到其浓度不会对燃料电池11的催化剂造成影响为止。
由燃料处理装置12充分降低了一氧化碳浓度的富氢燃料气体,通过燃料气体供给路16供给到燃料电池11,和供给的空气一起进行发电。而且,从燃料电池11将没有用于发电的氢、水蒸气、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从燃料电池11的排出侧排出。
接着,对于本实施方式1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发电结束后的动作进行说明。而且,在对于本实施方式1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发电结束后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同时,还对于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对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也同样。
停止向燃料电池11供给的空气的供给,同时关闭原料气体阻断阀15,停止向燃料处理装置12供给原料气体。另外,关闭燃料气体阻断阀17,停止向燃料电池11供给燃料气体。
接着,打开旁路阀19,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将原料气体向燃料气体阻断阀17的上游的燃料气体供给路16供给。若原料气体的供给结束,则关闭旁路阀19,封闭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而且,对于通过上述的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的原料气体的供给停止,虽然使用了旁路阀19,但在从不同于第一原料供给源的第二原料供给源停止供给原料气体的情况下,若使用能够控制原料的供给停止的第二原料供给源,即使不使用旁路阀19,也能够实现本实施方式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
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1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以及运转方法,可以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在停止时,燃料处理装置12、及原料气体供给路14以及燃料气体供给路16的一部分,由于被原料气体阻断阀15以及燃料气体阻断阀17阻断,所以为密闭状态。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燃料处理装置12等的内部温度下降,引起压力下降。进而,由于在内部封入的燃料气体中的水蒸气冷凝,从而引起压力进一步下降。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1中,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将原料气体供给到燃料气体阻断阀17上游的燃料气体供给路16,因此,能够实现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恢复。
另外,若改质部2的改质催化剂在400℃以上的温度,形成水蒸气不足的甲烷等的碳氢气氛,则在催化剂上析出碳,引起催化剂性能的恶化。但是,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从燃料处理装置12的下游供给原料气体,所以对应于压力下降将原料气体供给到位于改质部2的下游侧的置换反应部3以及选择氧化反应部4。因此,在位于上游的改质部2,例如即使流入了原料气体,也会因扩散而流入的程度为极少量,另外因为在改质部2内残留有少量的水蒸气,从而不会对催化剂性能带来影响,可以确保性能。
另外,也可以将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的下游端(原料气体流出侧)连接在本发明的一氧化碳降低部的途中的一例即置换反应部3和选择氧化反应部4之间。
另外,本发明的一氧化碳降低部的一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1的置换反应部3以及选择氧化反应部4,但是也可以只是置换反应部,此时,优选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的下游端(原料气体流出侧)与置换反应部3的下游侧连接。总之,只要改质部2的下游侧具有规定容量即可,使得假如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供给的原料气体流入到改质部2内,也只是流入不会对催化剂性能带来影响的量。
如此,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供给的原料气体即使流入到改质部2内,例如在改质器2的下游侧也只是流入不会对催化剂性能带来影响的量的原料气体,通过进行设计,从能够实现上述情况的具有足够容量的部位供给原料气体,从而在改质部2内析出碳的可能性下降,可以抑制催化剂性能的下降。
因此,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能够发挥如下效果:通过从改质部的下游侧的一氧化碳降低部的途中、或其下游侧的流路供给原料气体,使得在系统运转停止处理时即使改质部处于析出碳的温度区域,也能够利用原料气体避免包括燃料处理装置的密闭空间内的负压化。
而且,该效果在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中也同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对于实施一次的“通过打开旁路阀19向燃料气体供给路16供给原料气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该动作是用于“使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恢复”,从而可以进行多次。
(实施方式2)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此处,对于和图1相同的构件且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2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基本结构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相同,但在如下的点上不同,即,具有:检测原料气体阻断阀15和燃料处理装置12之间的原料气体供给路14的压力的压力计20,和取代实施方式1的控制部5的、接收压力计20的信号来控制旁路阀19的开闭的控制部21。而且,本实施方式2的压力计20以及控制部21相当于本发明的压力检测部以及控制部的一例。
对于本实施方式2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发电时的动作,由于和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参考图3只对本实施方式2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发电结束后的动作进行说明。而且,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2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发电结束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停止向燃料电池11供给的空气的供给(S1),同时关闭原料气体阻断阀15(S2),停止向燃料处理装置12供给原料气体。另外,关闭燃料气体阻断阀17(S3),停止向燃料电池11供给燃料气体。
接着,利用压力计20,检测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密闭空间的燃料处理装置12上游侧的压力P(S4)。检测到的压力P通过控制部21与本发明的第一规定阈值的一例即第一压力阈值P1进行比较(S5)。在此,第一压力阈值P1是在密闭空间的内压为P1以下时用于使密闭空间的压力恢复的设定值。因此,P1的上限值设定成低于向系统供给的原料气体压力的值。另外,P1的下限值设定成高于系统的性能上以及构造上可以承受的低压侧压力的值。例如,在原料气体是都市煤气的情况下,供给压力是1.0~2.5kPa(计示压力),所以P1设定成低于2.5kPa的值。
另外,若原料气体阻断阀15或燃料气体阻断阀17使用了电磁阀的密闭空间成为负压,则频繁发生电磁阀的阀粘滞,存在下次无法启动的情况。为了抑制这种情况,P1优选设定成OkPa(计示压力)以上的值。另外,在向成为负压的密闭空间供给都市煤气的情况下,气体一下子流入,使得应用(系统外部的配管、煤气旋塞等)侧一瞬间成为负压,因此,安全装置(煤气表内的阻断装置、煤气旋塞的保险丝等)动作,停止供给气体。其结果是即使进行压力恢复动作,这以后的压力恢复也无法进行,并且因安全装置引起下游的气体配管的进一步负压化,存在系统下次无法启动的情况。为了抑制这种情况,P1优选设定在0kPa以上的值。
进而,在系统万一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引起空气向原料气体供给路倒流的情况。由此,在向密闭空间供给都市煤气时,优选尽量不成为负压。
在P≤P1时,打开旁路阀19(S6),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将原料气体供给到燃料气体阻断阀17上游的燃料气体供给路16。通过向该燃料气体供给路16供给原料气体,使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恢复。
接着,检测压力P,通过控制部21对检测到的压力P和本发明的第二规定阈值的一例即第二压力阈值P2进行比较(S7),在P≥P2时,关闭旁路阀19(S8),密封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在此,第二压力阈值P2是在密闭空间的内压为P2以上时用于使压力恢复结束的设定值。因此,P2设定在向系统供给的原料气体的供给压力的范围内。例如,在原料气体是都市煤气的情况下,供给压力是1.0~2.5kPa(计示压力),所以P2设定成低于都市煤气的供给压力的值。
若采用上述本实施方式2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以及运转方法,则可以得到以下作用效果。
在停止时,燃料处理装置12、及原料气体供给路14以及燃料气体供给路16的一部分,由于被原料气体阻断阀15以及燃料气体阻断阀17阻断,所以成为密闭状态。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燃料处理装置12等的内部温度下降,引起压力下降。进而,由于在内部封入的燃料气体中的水蒸气冷凝,从而引起压力进一步下降。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2中,由压力计20检测上述密闭空间的压力,若该压力成为第一压力阈值P1以下,则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向燃料气体阻断阀17上游的燃料气体供给路16供给原料气体。若通过该原料气体供给使得由压力计20检测到的压力成为第二压力阈值P2以上,则关闭旁路阀19,进行流路封闭,因此,可以实现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恢复。
另外,若改质部2的改质催化剂在400℃以上的温度,形成水蒸气不足的甲烷等的碳氢气氛,则在催化剂上析出碳,引起催化剂性能的恶化。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从燃料处理装置12的下游供给原料气体,所以对应于压力下降将原料气体供给到位于改质部2的下游侧的置换反应部3以及选择氧化反应部4。因此,在位于上游的改质部2,例如即使流入了原料气体,也会因扩散而流入的程度为极少量,另外因为在改质部2内残留有少量的水蒸气,从而不会对催化剂性能带来影响,可以确保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对于实施一次的“通过打开旁路阀19向燃料气体供给路16供给原料气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该动作是用于“使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恢复”,所以根据在控制部21中的来自压力计20的压力信号,可以进行多次。
另外,若将上述第一压力阈值P1和第二压力阈值P2设定成P2≥P1,则由于能够充分地进行原料气体的供给,所以优选。另外,若将上述第一压力阈值P1设定成P1>0,则由于能够可靠地避免密闭空间的负压,所以优选。
进而,在使用一般的家庭用都市煤气作为原料气体时,由于该气体压力以计示压力计是1.0kPa~2.5kPa,所以优选设定成1.0≥P2。
这是因为,若将P2例如设定为1.5kPa(计示压力),则在供给压设置于1.2kPa(计示压力)的低压区域的系统中,由于压力只能恢复到1.2kPa(计示压力),所以压力恢复动作不会结束,应用侧和密闭空间连通的状态持续。因此,通过将P2设定为1.0kPa以下(计示压力),使得从低压区域到高压区域的整个区域,都能够可靠地结束压力恢复动作,结果是应用侧和密闭空间被原料气体阻断阀15划分开,从而能够可靠地实现流路的密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虽然“压力计20装备在原料气体阻断阀15和燃料处理装置12之间的原料气体供给路14上”,但只要压力计20能够检测因原料气体阻断阀15和燃料气体阻断阀17而密闭的至少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空间的压力即可,因此,也可以装备在燃料处理装置12和燃料气体阻断阀17之间的燃料气体供给路16上,还可以装备于旁路阀19下游的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上,也可以装备于燃料处理装置12内。
(实施方式3)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此处,对于和图2相同的构件且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3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基本结构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相同,但在如下的点上不同,即,具有取代实施方式2的控制部21的控制部22,其还具有接收压力计20的信号来控制燃料气体阻断阀17的开闭的功能。因此,以本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的控制部的一个例子相当于本实施方式3的控制部22。
对于本实施方式3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动作,由于和实施方式2相同,所以参考图5只对发电结束后的动作进行说明。而且,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3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停止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停止向燃料电池11供给的空气的供给(S11),同时关闭原料气体阻断阀15(S12),停止向燃料处理装置12供给原料气体。
接着,利用压力计20,检测燃料处理装置12上游侧的压力P(S13)。检测到的压力P通过控制部22与第三压力阈值P3进行比较(S14)。在此,第三压力阈值P3是在可成为密闭空间的空间的内压为P3以下时用于使空间密闭的设定值。因此,P3的上限值被设定成低于系统的性能上以及构造上可以承受的高压侧压力的值。另外,P3的下限值设定成比P1高的值,以防止流路被密闭之前的压力恢复动作。
若P≤P3,则关闭燃料气体阻断阀17(S15),停止向燃料电池11供给燃料气体,并且密封燃料处理装置12以及原料气体供给路14和燃料气体供给路16的一部分,成为密闭状态。
接着,利用压力计20检测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密闭空间的燃料处理装置12上游侧的压力P(S16)。检测到的压力P通过控制部22与第一压力阈值P1进行比较(S17)。
在P≤P1时,打开旁路阀19(S18),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将原料气体供给到燃料气体阻断阀17上游的燃料气体供给路16。通过向该燃料气体供给路16供给原料气体,使得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恢复。
接着,检测压力P(S19),通过控制部22对检测到的压力P和第二压力阈值P2进行比较(S20),在P≥P2时,关闭旁路阀19(S21),密封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
若采用上述本实施方式3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以及运转方法,则在实施方式2所说明的作用效果以外,还可以进一步得到以下的作用效果。
为了停止发电,停止供给原料气体和改质用的水,由此在燃料处理装置12中的氢的生成停止。另外,原料气体通过关闭原料气体阻断阀15而可以瞬间停止供给。
另一方面,即使停止改质用的水的供给,在即将停止之前供给到燃料处理装置12内部的水,也会在此后因内部的余热而加热蒸发。因此,若在停止供给原料气体的同时还关闭燃料气体阻断阀17,则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密闭空间的内部压力异常上升。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3中,在由压力计20检测燃料处理装置12的上游侧的压力,并且该压力在本发明的第三规定阈值即第三压力阈值P3以上时,打开燃料气体阻断阀17,确保通向燃料电池11的燃料气体流路。如此,通过将含有在改质部2的内部被加热蒸发的高压力的水蒸气的燃料气体向燃料处理装置12的下游的燃料电池11排出,可以降低内部压力。另外,若由压力计20检测到的压力下降到第三压力阈值P3以下,则可以关闭燃料气体阻断阀17,使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空间成为密闭状态。
(实施方式4)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此处,对于和图2相同的构件且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4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基本结构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相同,但在如下的点上不同,即,具有:取代压力计20的、检测原料气体阻断阀15和燃料处理装置12之间的原料气体供给路14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器23;和取代实施方式2的控制部21的、接收温度检测器23的信号来控制旁路阀19的开闭的控制部24。因此,以本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4中的温度检测器23以及控制部24是本发明的温度检测部以及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对于本实施方式4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动作,由于和实施方式2相同,所以参考图7只对发电结束后的动作进行说明。而且,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4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发电结束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停止向燃料电池11供给的空气的供给(S31),同时关闭原料气体阻断阀15(S32),停止向燃料处理装置12供给原料气体。另外,关闭燃料气体阻断阀17(S33),停止向燃料电池11供给燃料气体。
利用温度检测器23,检测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密闭空间的燃料处理装置12上游侧的温度T(S34)。检测到的温度T通过控制部24与温度阈值T1进行比较(S35)。
在此,在T≤T1时,打开旁路阀19(S36),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将原料气体供给到燃料气体阻断阀17上游的燃料气体供给路16。若向该燃料气体供给路16供给原料气体结束,则关闭旁路阀19(S37),密封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
若采用上述本实施方式4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以及运转方法,则可以得到以下作用效果。
在停止时,燃料处理装置12、及原料气体供给路14以及燃料气体供给路16的一部分,由于被原料气体阻断阀15以及燃料气体阻断阀17阻断,所以为密闭状态。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燃料处理装置12等的内部温度下降,引起压力下降。进而,由于在内部封入的燃料气体中的水蒸气冷凝,从而引起压力进一步下降。
图8是表示图6所示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停止时的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密闭空间的、基于温度检测器23的温度变化和压力变化的图。如图8所示,随着温度下降,压力也下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4中,通过取代在实施方式2中使用的压力计20而使用温度检测器23,从而能够检测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密闭空间内的压力的下降。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4中,若由温度检测器23检测上述密闭空间的温度,且该温度比温度阈值T1低,则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向燃料气体阻断阀17上游的燃料气体供给路16供给原料气体,原料气体的供给结束后,关闭旁路阀19,封闭流路,因此,可以实现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恢复。此外,本发明的第四规定阈值的一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4的温度阈值T1。
另外,若改质部2的改质催化剂在400℃以上的温度,形成水蒸气不足的甲烷等的碳氢气氛,则在催化剂上析出碳,引起催化剂性能的恶化。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对应于温度下降从燃料处理装置12的下游供给原料气体,所以将原料气体供给到位于改质部2的下游侧的置换反应部3以及选择氧化反应部4。因此,在位于上游的改质部2,例如即使流入了原料气体,也会因扩散而流入的程度为极少量,另外因为在改质部2内残留有少量的水蒸气,从而不会对催化剂性能带来影响,可以确保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4中,对于实施一次的“通过打开旁路阀19向燃料气体供给路16供给原料气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该动作是用于“使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恢复”,所以也可以在控制部24中设定多个温度阈值T1、T2、T3…,根据来自温度检测器23的温度信号进行多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4中,虽然“温度检测器23装备在原料气体阻断阀15和燃料处理装置12之间的原料气体供给路14上”,但只要温度检测器23能够检测因原料气体阻断阀15和燃料气体阻断阀17而密闭的至少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空间的温度即可,因此,也可以装备在燃料处理装置12和燃料气体阻断阀17之间的燃料气体供给路16上,还可以装备于旁路阀19下游的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上,进而还可以装备于燃料处理装置12的内部。
(实施方式5)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此处,对于和图1相同的构件且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5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基本结构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相同,但在如下的点上不同,即,取代燃料气体阻断阀17,以燃料气体的流通方向为基准,在燃料电池11的下游的燃料气体排出路27上具备燃料电池出口阻断阀25,且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与燃料气体排出路27合流。另外,取代实施方式1的控制部5,设置有用于控制原料气体阻断阀15、旁路阀19、以及燃料电池出口阻断阀25的控制部26。此外,本发明的控制部的一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5的控制部26,本发明的第二阀的一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5的燃料电池出口阻断阀25。
对于本实施方式5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发电时的动作,由于和实施方式1相同,所以省略,只对本实施方式5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发电结束后的动作进行说明。
停止向燃料电池11供给的空气的供给,同时关闭原料气体阻断阀15,停止向燃料处理装置12供给原料气体。另外,关闭燃料电池出口阻断阀25,密封包括燃料电池11和燃料处理装置12的空间,形成密闭空间。
接着,打开旁路阀19,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将原料气体向燃料电池出口阻断阀25的上游的燃料气体排出路27供给。若原料气体的供给结束,则关闭旁路阀19,封闭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
根据上述本实施方式5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以及运转方法,可以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在停止时,燃料电池11、燃料处理装置12、及原料气体供给路14以及燃料气体供给路16以及燃料气体排出路27的一部分,由于被原料气体阻断阀15以及燃料电池出口阻断阀25阻断,所以为密闭状态。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燃料处理装置12等的内部温度下降,引起压力下降。进而,由于在内部封入的燃料气体中的水蒸气冷凝,从而引起压力进一步下降。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5中,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18将原料气体供给到燃料电池出口阻断阀25上游的燃料气体排出路27,因此,能够通过燃料电池11及燃料气体供给路16实现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恢复。
另外,若改质部2的改质催化剂在400℃以上的温度,形成水蒸气不足的甲烷等的碳氢气氛,则在催化剂上析出碳,引起催化剂性能的恶化。但是,在本实施方式5中,由于从燃料电池11的下游供给原料气体,所以对应于压力下降将原料气体供给到位于改质部2的下游侧的置换反应部3、选择氧化反应部4以及燃料电池11。因此,在位于上游的改质部2,例如即使流入了原料气体,也会因扩散而流入的程度为极少量,另外因为在改质部2内残留有少量的水蒸气,从而不会对催化剂性能带来影响,可以确保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5中,由于从燃料电池11的下游供给原料气体,所以通过驱走燃料电池组套(stack)内部的水蒸气,抑制随着停止处理时的组套温度下降而使得阳极路径内的水冷凝,发挥可以抑制下次运转时的溢流的效果。
而且,本发明的一氧化碳降低部的一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5的置换反应部3以及选择氧化反应部4,但也可以只是置换反应部。
(实施方式6)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6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具备:利用燃料气体和氧化剂气体进行发电的燃料电池31、对原料气体进行水蒸气改质而生成富氢的燃料气体的燃料处理装置32、以及向燃料处理装置32供给原料气体的原料供给源34。燃料处理装置32和实施方式1相同,具有:脱硫部45、改质部46、置换反应部47、和选择氧化反应部48,还设置有对该改质部46进行加热的燃烧器33。
而且,还设置有将原料气体从原料供给源34向燃料处理装置32供给的原料气体供给路35、将燃料气体从燃料处理装置32供给到燃料电池31的燃料气体供给路37、和将在燃料电池31中的没有用于发电的燃料气体供给到燃烧器33的燃料气体排出路38。另外,设置有连接这些燃料气体供给路37和燃料气体排出路38,并将燃料气体绕过燃料电池31而供给到燃料气体排出路38的燃料电池旁路39。
另外,在原料气体供给路35上设置有原料气体阻断阀36,其进行流向燃料处理装置32的原料气体的供给/阻断,在燃料电池旁路39和燃料气体供给路37的合流部设置有燃料流路切换阀40,其将燃料气体切换到燃料电池31侧或燃料电池旁路39侧。另外,在燃料电池旁路39和燃料气体排出路38的合流部与燃料电池31之间的燃料气体排出路38上,设置有在停止时防止燃料电池11的气体倒流的燃料电池出口阀41。另外,在燃料电池旁路39和燃料气体排出路38的合流部与燃烧器33之间的燃料气体排出路38上,设置有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其进行向燃烧器33的燃料气体的供给/阻断和防止在停止时来自燃烧器33的空气等的气体倒流。
设置有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其使来自原料供给源34的原料气体在原料气体阻断阀36上游的原料气体供给路35分支,并合流于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的上游且燃料电池出口阀41的下游的燃料气体排出路38,在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上设置有进行流向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的原料气体的供给/阻断的旁路阀44。
另外,设置有控制原料气体阻断阀36、燃料流路切换阀40、燃料电池出口阀41、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以及旁路阀44的控制部30。
此外,本发明的第一原料气体供给路的一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6的原料气体供给路35,本发明的第一阀的一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6的原料气体阻断阀36。本发明的第二阀的一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6的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另外,本发明的第二原料气体供给路的一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6的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本发明的第三阀的一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6的旁路阀44。另外,本发明的控制部的一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6的控制部30。
另外,本发明的加热部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6中相当于燃烧器33,虽然进行改质部46的加热,但也可以进行置换反应部47、选择氧化反应部48的加热。
另外,由本发明的第一阀和第二阀封闭的流路的一例在本实施方式6中被原料气体阻断阀36、燃料流路切换阀40、以及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阻断,相当于燃料处理装置32、燃料电池旁路39及原料气体供给路35、燃料气体供给路37以及燃料气体排出路38的一部分。以下,还称为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密闭空间。
另外,作为原料气体,可以考虑甲烷或天然气、城市煤气等。进而,作为原料供给源34,可以考虑填充了甲烷或天然气等碳氢系气体的氧化瓶或城市煤气等的配管。
以下,对于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6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6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发电时的动作进行说明。
打开原料气体阻断阀36和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关闭燃料电池出口阀41和旁路阀44,燃料流路切换阀40被切换到燃料电池旁路39侧,原料供给源34的原料气体通过原料气体供给路35供给到燃料处理装置32。供给到燃料处理装置32的原料气体在脱硫部45中被除去原料气体中的硫磺成分,由改质部46在600℃以上的高温下和水蒸气一起进行改质反应,生成富氢的燃料气体。然后,由燃料处理装置32的置换反应部47以及选择氧化反应部48将燃料气体中含有的一氧化碳除去,直到其浓度不会对燃料电池31的催化剂造成损伤为止。
但是,由于在燃料处理装置32启动时燃料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浓度高,所以流入燃料气体供给路37的燃料气体,由燃料流路切换阀40供给到燃料电池旁路39侧,通过燃料气体排出路38供给到燃烧器33。供给到燃烧器33的燃料气体作为燃料处理装置32的加热源而被燃烧。
另一方面,若燃料气体中的一氧化碳浓度下降,则燃料流路切换阀40被切换到燃料电池31侧,打开燃料电池出口阀41。通过燃料处理装置32充分降低了一氧化碳浓度的富氢的燃料气体通过燃料气体供给路37被供给向燃料电池31,和供给空气一起进行发电。而且,从燃料电池31将没有用于发电的燃料气体从燃料电池31的排出侧排出,通过燃料气体排出路38供给到燃烧器33而被燃烧。
接着,对于本实施方式6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发电结束后的动作进行说明。而且,在对于本实施方式6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发电结束后的动作进行说明的同时,还对于本发明的运转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并且,对于以下的实施方式也同样。
停止向燃料电池31供给的空气的供给,同时关闭原料气体阻断阀36,停止向燃料处理装置32供给原料气体。另外,将燃料流路切换阀40切换到燃料电池旁路39侧,关闭燃料电池出口阀41,停止向燃料电池31供给燃料气体,燃料电池31处于密闭状态。进而,关闭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停止向燃烧器33供给燃料气体,并且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空间成为密闭状态。
接着,打开旁路阀44,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向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的上游的燃料气体排出路38供给原料气体。若原料气体的供给结束,则关闭旁路阀44,封闭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
若采用上述本实施方式6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以及运转方法,则可以得到如下的作用效果。
在停止时,燃料处理装置32、燃料电池旁路39、及原料气体供给路35、燃料气体供给路37、以及燃料气体排出路38的一部分,由于被原料气体阻断阀36、燃料流路切换阀40以及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阻断,所以为密闭状态。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燃料处理装置32等的内部温度下降,引起压力下降。进而,由于在内部封入的燃料气体中的水蒸气冷凝,从而引起压力进一步下降。但是,在本实施方式6中,由于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将原料气体供给到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的上游的燃料气体排出路38,因此,可以实现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恢复。
另外,若改质部46的改质催化剂在400℃以上的温度,形成水蒸气不足的甲烷等的碳氢气氛,则在催化剂上析出碳,引起催化剂性能的恶化。但是,在本实施方式6中,从距燃料处理装置32具有配管距离的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的上游附近对应于压力下降供给原料气体。在此,由于在从具有改质催化剂的改质部46到被供给原料气体的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配置有置换反应部47、选择氧化反应部48、燃料气体供给路37的一部分,燃料电池旁路39以及燃料气体排出路38的一部分,所以即使在改质部46,例如流入了原料气体,也会因扩散而流入的程度为极少量,另外因为在改质部46内残留有少量的水蒸气,从而不会对催化剂性能带来影响,可以确保性能。
但是,在燃料电池旁路39将其流路从旁路39切换到燃料电池31时,若在燃料电池侧和旁路侧压力损失存在较大差值,则对燃烧器33供给的气体的流量急剧变动,燃烧稳定性变差。因此,通常,旁路39由截面积非常小的流路构成,使得和燃料电池侧的压力损失相等。因此,若在旁路39内残留有含有水蒸气的燃料气体,则在旁路39内在下次启动时产生积水的问题,或产生因冻结而造成破损等的危险性。
因此,如在本实施方式6中所述那样,在通过原料气体供给进行升压时,相比于残留燃料气体水分少的城市煤气等原料气体以经由旁路39注入到氢生成装置的方式由燃料气体排出路38供给,从而排出旁路39内的水分,发挥降低积水和冻结破损的危险性的效果。上述效果在以下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发挥。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供给水分少的城市煤气等原料气体,所以还发挥在下次启动时残留气体的燃烧时可以提高燃烧器33的点火性的效果。
此外,防止该旁路39内的积水、冻结、以及提高点火性的效果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发挥。
另外,本发明的一氧化碳降低部的一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1的置换反应部3以及选择氧化反应部4,但也可以只是置换反应部。另外,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的下游端可以连接在本发明的一氧化碳降低部的途中的一例即置换反应部47和选择氧化反应部48之间、可以连接在选择氧化反应部48和燃料流路切换阀40之间、可以连接在燃料电池旁路39上、或连接在燃料电池出口阀41和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之间。总之,只要改质部46的下游侧有规定容量即可,使得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供给的原料气体,即使流入到例如改质部46内,也只是流入不会对催化剂性能带来影响的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6中,对于实施一次的“通过打开旁路阀44向燃料气体排出路38供给原料气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该动作是用于“使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恢复”,从而可以进行多次。
(实施方式7)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此处,对于和图10相同的构件且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7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基本结构与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6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相同,但在如下的点上不同,即,具有:检测原料气体阻断阀36和燃料处理装置32之间的原料气体供给路35的压力的压力计49;和取代实施方式6的控制部30的、接收压力计49的信号来控制旁路阀44的开闭的控制部50。而且,本实施方式7的压力计49以及控制部50是本发明的压力检测部以及控制部的一例。
对于本实施方式7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发电时的动作,由于和实施方式6相同,所以省略,参考图12只对本实施方式7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发电结束后的动作进行说明。而且,图1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7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停止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停止向燃料电池31供给的空气的供给(S41),同时关闭原料气体阻断阀36,停止向燃料处理装置32供给原料气体(S42)。另外,将燃料流路切换阀40切换到旁路侧(S43),关闭燃料电池出口阀41(S44),停止向燃料电池31供给燃料气体,燃料电池31处于密闭状态。
进而,关闭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S45),停止向燃烧器33供给燃料气体,并且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空间处于密闭状态。
利用压力计49,检测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密闭空间的燃料处理装置32上游侧的压力P(S46)。检测到的压力P通过控制部50与第一压力阈值P1进行比较(S47)。
在此,在P≤P1时,打开旁路阀44(S48),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将原料气体供给到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上游的燃料气体排出路38。通过向该燃料气体排出路38供给原料气体,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恢复。
接着,检测压力P(S49),通过控制部50对检测到的压力P和第二压力阈值P2进行比较(S50),在P≥P2时,关闭旁路阀44(S51),密封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
若采用上述本实施方式7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以及运转方法,则可以得到以下作用效果。
在停止时,燃料处理装置32、燃料电池旁路39、原料气体供给路35、燃料气体供给路37以及燃料气体排出路38的一部分,由于被原料气体阻断阀36、燃料流路切换阀40以及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阻断,所以为密闭状态。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燃料处理装置32等的内部温度下降,引起压力下降。进而,由于在内部封入的燃料气体中的水蒸气冷凝,从而引起压力进一步下降。但是,在本实施方式7中,由压力计49检测上述的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若该压力成为第一压力阈值P1以下,则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向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的上游的燃料气体排出路38供给原料气体。然后,若通过供给原料气体使得由压力计49检测到的压力成为第二压力阈值P2以上,则关闭旁路阀44,进行封闭流路,因此,可以实现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恢复。
另外,若改质部46的改质催化剂在400℃以上的温度,形成水蒸气不足的甲烷等的碳氢气氛,则在催化剂上析出碳,引起催化剂性能的恶化。但是,在本实施方式7中,从距燃料处理装置32具有配管距离的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的上游附近对应于压力下降供给原料气体。在此,由于在从具有改质催化剂的改质部46到被供给原料气体的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配置有置换反应部47、选择氧化反应部48、燃料气体供给路37的一部分,燃料电池旁路39以及燃料气体排出路38的一部分,所以即使在改质部46,例如流入了原料气体,也会因扩散而流入的程度为极少量,另外因为在改质部46内残留有少量的水蒸气,从而不会对催化剂性能带来影响,可以确保性能。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7中,对于实施一次的“通过打开旁路阀44向燃料气体排出路38供给原料气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该动作是用于“使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恢复”,根据在控制部50的来自压力计49的压力信号,可以进行多次。
另外,若将上述第一压力阈值P1和第二压力阈值P2设定成P2≥P1,则由于能够充分地进行原料气体的供给,所以优选。另外,若将上述第一压力阈值P1设定成P1≥0,则由于能够可靠地避免密闭空间的负压,所以优选。进而,在使用一般的家庭用城市煤气作为原料气体时,由于该气体压力以计示压力计为1.0kPa~2.5kPa,所以若设定成1.0≥P2,则由于能够可靠地实现原料气体供给后的流路的密封,所以优选。此外,本发明的第一规定阈值的一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7的第一压力阈值P1,本发明的第二规定阈值的一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7的第二压力阈值P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7中,虽然“压力计49装备在原料气体阻断阀36和燃料处理装置32之间的原料气体供给路35上”,但只要压力计49能够检测因原料气体阻断阀36和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而密闭的至少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空间的压力即可,因此也可以装备在燃料处理装置32和燃料流路切换阀40之间的燃料气体供给路37上。另外,还可以装备于旁路阀44的下游的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上,还可以装备于燃料电池旁路39或燃料电池出口阀41和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之间的燃料气体排出路38上,还可以装备在燃料处理装置32内。
(实施方式8)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此处,对于和图11相同的构件且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8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基本结构与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7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相同,但在如下的点上不同,即,相对于实施方式7的控制部50具有控制部51,其还具有接收压力计49的信号来控制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的开闭的功能。因此,以本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的控制部的一个例子相当于本实施方式8的控制部51。
对于本实施方式8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动作,由于和实施方式7相同,所以参考图14只对发电结束时的动作进行说明。而且,图1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8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停止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停止向燃料电池31供给的空气的供给(S61),同时关闭原料气体阻断阀36(S62),停止向燃料处理装置32供给原料气体。另外,将燃料流路切换阀40切换到燃料电池旁路39侧(S63),关闭燃料电池出口阀41(S64),停止向燃料电池31供给燃料气体,燃料电池31处于密闭状态。
利用压力计49,检测燃料处理装置32上游侧的压力P(S65),检测到的压力P通过控制部51与第三压力阈值P3进行比较(S66)。
在此,若P≤P3,则关闭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S67),停止向燃烧器33供给燃料气体,并且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空间成为密闭状态。
接着,利用压力计49检测包括燃料处理装置12的密闭空间的燃料处理装置32上游侧的压力P(S68)。检测到的压力P通过控制部46与第一压力阈值P1进行比较(S69)。
在此,在P≤P1时,打开旁路阀44(S70),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将原料气体供给到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上游的燃料气体排出路38。通过向该燃料气体排出路38供给原料气体,使得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恢复。
接着,检测压力P(S71),通过控制部51对检测到的压力P和第二压力阈值P2进行比较(S72),在P≥P2时,关闭旁路阀44(S73),密封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
若采用上述本实施方式8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以及运转方法,则在实施方式7所说明的作用效果以外,还可以进一步得到以下作用效果。
为了停止发电,停止供给原料气体和改质用的水,由此在燃料处理装置32内的氢的生成停止。另外,原料气体通过关闭原料气体阻断阀36而可以瞬间停止供给。
另一方面,即使停止了改质用的水的供给,在即将停止之前供给到燃料处理装置32内部的水,也会在此后因内部的余热而被加热蒸发。因此,若在停止供给原料气体的同时还关闭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则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空间的内部压力异常上升。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8中,在由压力计49检测燃料处理装置32的上游侧的压力,并且该压力在第三压力阈值P3以上时,打开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确保从燃料处理装置32通过燃料电池旁路39,通向燃烧器33的燃料气体流路。如此,通过将含有在改质部46的内部加热蒸发了的压力高的水蒸气的燃料气体排出向燃料处理装置12的下游的燃烧器33,可以降低内部压力。另外,若由压力计49检测到的压力下降到在第三压力阈值P3以下,则关闭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可以使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空间成为密闭状态。而且,本发明的第三规定阈值的一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8的第三压力阈值P3。
(实施方式9)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此处,对于和图11相同的构件且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9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基本结构与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7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相同,但在如下的点上不同,即,具有:取代实施方式7的压力计49的、检测原料气体阻断阀36和燃料处理装置32之间的原料气体供给路35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器52;和取代实施方式7的控制部50的、接收温度检测器52的信号来控制旁路阀44的开闭的控制部53。因此,以本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9中的温度检测器52以及控制部53是本发明的温度检测部以及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对于本实施方式9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动作,由于和实施方式7相同,所以参考图16只对发电结束时的动作进行说明。而且,图1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9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停止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停止向燃料电池31供给的空气的供给(S81),同时关闭原料气体阻断阀36(S82),停止向燃料处理装置32供给原料气体。另外,将燃料流路切换阀40切换到燃料电池旁路39侧(S83),关闭燃料电池出口阀41(S84),停止向燃料电池31供给燃料气体,燃料电池31处于密闭状态。
进而,关闭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S85),停止向燃烧器33供给燃料气体,并且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空间处于密闭状态。
利用温度检测器52,检测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密闭空间的燃料处理装置32上游侧的温度T(S86)。检测到的温度T通过控制部53与温度阈值T1进行比较(S87)。
在此,在T≤T1时,打开旁路阀44(S88),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将原料气体供给到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上游的燃料气体排出路38。而且,若向燃料气体排出路38供给原料气体结束,则关闭旁路阀44(S89),密封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
若采用上述本实施方式9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以及运转方法,则可以得到以下作用效果。
在停止时,燃料处理装置32、燃料电池旁路39、及原料气体供给路35、燃料气体供给路37以及燃料气体排出路38的一部分,由于被原料气体阻断阀36、燃料流路切换阀40以及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阻断,所以为密闭状态。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燃料处理装置32等的内部温度下降,引起压力下降。进而,由于在内部封入的燃料气体中的水蒸气冷凝,从而引起压力进一步下降。
在此,与实施方式4同样,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停止时的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密闭空间的基于温度检测器52的温度随着压力下降而下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9中,通过取代在实施方式7中使用的压力计49而使用温度检测器52,从而能够检测密闭空间内的压力下降。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9中,若由温度检测器52检测上述密闭空间的温度,且该温度比温度阈值T1低,则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向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的上游的燃料气体排出路38供给原料气体,在原料气体的供给结束后,关闭旁路阀44,封闭流路,因此,可以实现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恢复。此外,本发明的第四规定阈值的一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9的温度阈值T1。
另外,若改质部46的改质催化剂在400℃以上的温度下,形成水蒸气不足的甲烷等的碳氢气氛,则在催化剂上析出碳,引起催化剂性能的恶化。但是,在本实施方式9中,从距燃料处理装置32具有配管距离的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的上游附近对应于温度下降供给原料气体。在此,由于在从具有改质催化剂的改质部46到被供给原料气体的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配置有置换反应部47、选择氧化反应部48、燃料气体供给路37的一部分,燃料电池旁路39以及燃料气体排出路38的一部分,所以即使在改质部46,例如流入了原料气体,也会因扩散而流入的程度为极少量,另外因为在改质部46内残留有少量的水蒸气,从而不会对催化剂性能带来影响,可以确保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9中,对于实施一次的“通过打开旁路阀44向燃料气体排出路38供给原料气体”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该动作是用于“使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恢复”,在控制部53设定多个温度阈值T1、T2、T3…,根据来自温度检测器52的温度信号,可以进行多次。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9中,虽然“温度检测器52设置在原料气体阻断阀36和燃料处理装置32之间的原料气体供给路35上”,但只要温度检测器52能够检测因原料气体阻断阀36和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而密闭的至少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密闭空间的压力即可,因此也可以装备在燃料处理装置32和燃料流路切换阀40之间的燃料气体供给路37上,还可以装备于旁路阀44的下游的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上,还可以装备于燃料电池旁路39或燃料电池出口阀41和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之间的燃料气体排出路38上。进而还可以装备于燃料处理装置32内部。
(实施方式10)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图。此处,对于和图15相同的构件且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说明。本实施方式10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基本结构与图15所示的实施方式9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相同,但在如下的点上不同,即,为了监视燃烧器33的燃烧状态而具备火焰检测器55,进而取代实施方式9的控制部53而具备控制部54,其具有接收火焰检测器55的信号来控制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的开闭的功能。因此,以本不同点为中心说明。另外,本发明的燃烧检测部的一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10的火焰检测器55,本发明的控制部的一例相当于本实施方式10的控制部54。
对于本实施方式10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动作,由于和实施方式9相同,所以参考图18只对发电结束时的动作进行说明。而且,图1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0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停止时的动作的流程图。
停止向燃料电池31供给的空气的供给(S91),同时关闭原料气体阻断阀36(S92),停止向燃料处理装置32供给原料气体。另外,将燃料流路切换阀40切换到燃料电池旁路39侧(S93),关闭燃料电池出口阀41(S94),停止向燃料电池31供给燃料气体,燃料电池31处于密闭状态。
控制部54接收从火焰检测器55输出的信号,检测燃烧器33中的燃烧状态(S95)。若检测到燃烧器33中的燃烧停止(S96),则通过关闭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S97),停止向燃烧器33供给燃料气体,并且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空间处于密闭状态。
接着,利用温度检测器52,检测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密闭空间的燃料处理装置32上游侧的温度T(S98)。检测到的温度T通过控制部54与温度阈值T1进行比较(S99)。
在此,在T≤T1时,打开旁路阀44(S100),通过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将原料气体供给到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上游的燃料气体排出路38。若向燃料气体排出路38供给原料气体结束,则关闭旁路阀44(S101),密封燃料处理装置旁路43。而且,本发明的第四规定阈值相当于本实施方式10的温度阈值T1。
若采用上述本实施方式10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结构以及运转方法,则在实施方式8所说明的作用效果以外,还可以进一步得到以下作用效果。
为了停止发电,停止供给原料气体和改质用的水,由此在燃料处理装置32中的氢的生成停止。另外,原料气体通过关闭原料气体阻断阀36而可以瞬间停止供给。
另一方面,即使停止了改质用的水的供给,在即将停止之前供给到燃料处理装置32内部的水,也会在此后因内部的余热而被加热蒸发。因此,若在停止供给原料气体的同时还关闭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则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空间的内部压力异常上升。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10中,通过打开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可以在燃烧器33中燃烧通过水蒸气蒸发从燃料处理装置32挤出的富氢的燃料气体。若因水蒸气的蒸发结束使得燃料处理装置32内部的压力下降,燃料气体的挤出消失,则燃烧器33中的燃烧也停止,但使用火焰检测器55监视燃烧器33中的燃烧状态,可以可靠地检测该时机,结果可以降低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空间的压力。在检测到燃烧器33中的燃烧停止时关闭燃料气体排出路阀42,可以使包括燃料处理装置32的空间成为密闭状态。
而且,作为本实施方式10中的火焰检测器55,可以使用火焰杆(flamerod)或热电偶。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用于通过计算机执行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的控制工序的动作的程序,这也是有效的。
另外,为了达成上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记录介质,其是记载有程序的记录介质,所述程序用于通过计算机执行上述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的控制工序的全部或一部分动作,所述记录介质可通过计算机读取且读取后的所述程序和所述计算机协同动作来执行所述动作,这也是有效的。
另外,上述所谓的“工序的动作”是指所述工序的全部或一部分的动作。
另外,上述程序的一利用形态也可以是记录于可通过计算机读取的记录介质上,与计算机协同动作的样态。
另外,上述程序的一利用形态也可以是在传送介质中传送,通过计算机读取,和计算机协同动作的样态。
另外,作为上述记录介质,包括ROM等,作为传送介质,包括网络等传送媒体、光、电波、声波等。
另外,上述计算机并不限定于CPU等绝对的硬件,也可以是固件(firmware)或OS,进而包括周边机器。
此外,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发明的结构既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实现。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以及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具有可以实现避免系统运转结束后的包括燃料处理装置的密闭空间的负压化的效果,作为燃料电池发电系统以及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等有用。另外,还可以应用于使用通过对甲烷等碳氢系气体的燃料进行改质而生成的氢的燃料电池汽车等用途。

Claims (14)

1.一种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燃料电池,其利用燃料气体和氧化剂气体进行发电;
改质部,其使至少含有由碳和氢构成的有机化合物的原料气体发生反应而生成富氢的燃料气体;
一氧化碳降低部,其使所述燃料气体中的一氧化碳降低,并供给到所述燃料电池;
第一原料气体供给路,其供给所述原料气体;
第一阀,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原料气体供给路;
第二阀,其设置于所述一氧化碳降低部的下游侧;
第二原料气体供给路,其用于向所述一氧化碳降低部的途中或其下游侧的流路内供给原料气体;
原料气体供给控制部,其设置于所述第二原料气体供给路;以及
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所述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发电结束后,通过所述原料气体供给控制部向由所述第一阀以及所述第二阀封闭的流路内,通过所述第二原料气体供给路进行所述原料气体的供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由所述第一阀以及所述第二阀封闭的流路上设置的压力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由所述压力检测部检测到的压力值成为第一规定阈值以下时,通过所述原料气体供给控制部进行所述原料气体的供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通过所述原料气体供给控制部进行了所述原料气体的供给之后,在由所述压力检测部检测到的压力值成为比第一规定阈值大的第二规定阈值以上时,通过所述原料气体供给控制部停止所述原料气体的供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气体供给控制部是第三阀,通过开闭所述第三阀,进行所述原料气体的供给或停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由所述第一阀以及所述第二阀封闭的流路上设置的压力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关闭所述第一阀,并且在由所述压力检测部检测到的压力值成为第三规定阈值以下时关闭所述第二阀。
6.如权利要求2、3或5所述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检测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阀和所述改质部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在由所述第一阀以及所述第二阀封闭的流路上设置的温度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在由所述温度检测部检测到的值成为第四规定阈值以下时,通过所述原料气体供给控制部进行所述原料气体的供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氧化碳降低部具有:
置换反应部,其由所述燃料气体中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和
选择氧化反应部,其通过选择反应来降低从所述置换反应部送出的燃料气体中的一氧化碳。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氧化碳降低部的途中是指所述置换反应部和所述选择氧化反应部之间。
10.如权利要求1、5或7所述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从所述燃料电池排出的燃料气体流经的燃料气体排出路,
所述第二阀设置于燃料气体排出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加热部,其与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连接,用于对所述改质部进行加热;
燃料气体供给路,其设置在所述一氧化碳降低部和所述燃料电池之间,用于供给所述燃料气体;和
燃料电池旁路,其连接所述燃料气体供给路和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并绕过所述燃料电池,
所述第二阀具有:
燃料流路切换阀,其设置于所述燃料气体供给路和所述燃料电池旁路的合流部,将所述燃料气体切换到所述燃料电池侧或所述燃料电池旁路侧;
燃料电池出口阀,其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旁路和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的合流部与所述燃料电池之间的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上;和
燃料气体排出路阀,其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旁路和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的合流部与所述加热部之间的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上,
关闭所述第二阀是指,将所述燃料流路切换阀切换到所述燃料电池旁路侧,关闭所述燃料电池出口阀以及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阀。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从所述燃料电池排出的燃料气体流经的燃料气体排出路;
加热部,其与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连接,用于对所述改质部进行加热;
燃料气体供给路,其设置在所述一氧化碳降低部和所述燃料电池之间,用于供给所述燃料气体;和
燃料电池旁路,其连接所述燃料气体供给路和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并绕过所述燃料电池,
所述第二阀具有:
燃料流路切换阀,其设置于所述燃料气体供给路和所述燃料电池旁路的合流部,将所述燃料气体切换到所述燃料电池侧或所述燃料电池旁路侧;
燃料电池出口阀,其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旁路和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的合流部与所述燃料电池之间的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上;和
燃料气体排出路阀,其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旁路和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的合流部与所述加热部之间的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上,
关闭所述第二阀是指,将所述燃料流路切换阀切换到所述燃料电池旁路侧,关闭所述燃料电池出口阀以及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阀,
所述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还具备在由所述第一阀、所述燃料流路切换阀、所述燃料电池出口阀、以及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阀封闭的流路上设置的压力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关闭所述第一阀以及所述燃料电池出口阀,并且在将所述燃料流路切换阀切换到所述燃料电池旁路侧之后,在由所述压力检测部检测到的压力值成为规定阈值以下时,关闭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阀。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用于检测所述加热部的燃烧的燃烧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关闭所述第一阀以及所述燃料电池出口阀,并且在将所述燃料流路切换阀切换到所述燃料电池旁路侧之后,在由所述燃烧检测部检测到所述加热部的燃烧停止时,关闭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阀。
14.一种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所述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具备:
燃料电池,其利用燃料气体和氧化剂气体进行发电;
改质部,其使至少含有由碳和氢构成的有机化合物的原料气体和水蒸气发生反应而生成富氢的燃料气体;
一氧化碳降低部,其使所述燃料气体中的一氧化碳降低,并供给到所述燃料电池;
第一原料气体供给路,其用于向所述改质部供给原料气体;
第一阀,其设置于所述第一原料气体供给路;
燃料气体排出路,其供从所述燃料电池排出的排出燃料气体流动;
第二阀,其设置于所述燃料气体排出路;和
第二原料气体供给路,其用于向所述一氧化碳降低部的途中或其下游侧的流路内供给原料气体,
所述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的特征在于,
具备:在所述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发电结束后,向由所述第一阀以及所述第二阀封闭的流路内,通过所述第二原料气体供给路进行所述原料气体的供给的工序。
CN2006800035485A 2005-01-31 2006-01-30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19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4163/2005 2005-01-31
JP2005024163 2005-01-31
PCT/JP2006/301488 WO2006080512A1 (ja) 2005-01-31 2006-01-30 燃料電池発電システム、燃料電池発電システムの運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1961A CN101111961A (zh) 2008-01-23
CN101111961B true CN101111961B (zh) 2010-07-21

Family

ID=36740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0354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11961B (zh) 2005-01-31 2006-01-30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8257873B2 (zh)
JP (1) JP5178188B2 (zh)
CN (1) CN101111961B (zh)
WO (1) WO20060805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47195B2 (ja) * 2003-07-23 2011-03-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の運転方法
JP5154174B2 (ja) * 2007-09-06 2013-02-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JP5236554B2 (ja) * 2009-03-31 2013-07-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20120064421A1 (en) * 2009-04-17 2012-03-15 Panasonic Corporation Hydrogen generation device and fuel cell system equipped with same
US20110318659A1 (en) * 2009-11-04 2011-12-29 Panasonic Corporation Fuel cell system
WO2012081206A1 (ja) * 2010-12-13 2012-06-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発電システム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US9490495B2 (en) 2012-03-02 2016-11-0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Hydrogen generator, fuel cell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hydrogen generator
JP6521824B2 (ja) * 2015-07-14 2019-05-29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エネルギ供給システ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2334A (zh) * 1999-12-28 2002-03-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电装置及其运作方法
CN1533622A (zh) * 2002-03-19 2004-09-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87346B2 (ja) * 1988-07-06 1999-04-26 富士電機 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発電装置
JPH035301A (ja) * 1989-05-30 1991-01-11 Fuji Electric Corp Res & Dev Ltd 燃料改質装置の運転停止方法
JPH0668894A (ja) 1992-08-20 1994-03-11 Fuji Electric Co Ltd 燃料電池発電装置及びその起動時のガスパージ方法
JPH11191426A (ja) 1997-12-26 1999-07-13 Sanyo Electric Co Ltd 燃料電池発電システム
JP2000072402A (ja) * 1998-08-25 2000-03-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改質装置
JP4380836B2 (ja) * 1999-04-05 2009-12-09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水素発生装置の運転方法
DE69924682T2 (de) 1998-09-09 2005-09-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Wasserstoff
JP4089039B2 (ja) 1998-10-09 2008-05-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水素精製装置
JP4174869B2 (ja) * 1998-09-22 2008-11-05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改質装置
JP3970064B2 (ja) * 2001-03-26 2007-09-05 大阪瓦斯株式会社 水素含有ガス生成装置の運転方法
US7192669B2 (en) * 2001-11-30 2007-03-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of fuel cell power generation
JP4028787B2 (ja) * 2001-11-30 2007-12-2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発電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JP3923421B2 (ja) * 2001-12-13 2007-05-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発電システム、燃料電池発電システムの運転方法及び燃料電池発電システムのガス貯蔵装置
JP3837662B2 (ja) * 2002-03-20 2006-10-25 東芝燃料電池システム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発電装置および燃料電池発電装置の運転方法
US6709780B2 (en) * 2002-04-30 2004-03-23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team in a fuel system with a fuel processor
JP2004014174A (ja) 2002-06-04 2004-01-15 Nissan Motor Co Ltd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04178842A (ja) * 2002-11-25 2004-06-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燃料電池発電装置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JP4130603B2 (ja) * 2003-04-03 2008-08-06 東京瓦斯株式会社 水素製造システムの運転方法
US6984464B2 (en) * 2003-08-06 2006-01-10 Utc Fuel Cells, Llc Hydrogen passivation shut down system for a fuel cell power plan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42334A (zh) * 1999-12-28 2002-03-2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电装置及其运作方法
CN1533622A (zh) * 2002-03-19 2004-09-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6-68894A 1994.03.11
JP特开平8-167422A 1996.06.2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11961A (zh) 2008-01-23
US8475965B2 (en) 2013-07-02
JP5178188B2 (ja) 2013-04-10
US20080311444A1 (en) 2008-12-18
WO2006080512A1 (ja) 2006-08-03
US8257873B2 (en) 2012-09-04
US20120295170A1 (en) 2012-11-22
JPWO2006080512A1 (ja) 2008-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1961B (zh) 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运转方法
US7753973B2 (en) Process and system for converting carbonaceous feedstocks into energy withou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US20090011299A1 (en) Fuel Cell System
JP6566639B2 (ja) 水素製造装置の運転方法および水素製造装置
JP4274754B2 (ja) 水素含有ガス生成装置の運転方法
EP2769958B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hydrogen generation apparatus
CN1985395A (zh) 燃料电池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US20110195322A1 (en) Hydrogen generator, fuel cell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hydrogen generator
KR101676180B1 (ko) 복수의 재생반응기를 갖는 고온 건식 탈황시스템 및 그 작동방법
JP3947742B2 (ja) 燃料ガス製造装置の異常停止方法
JP2006077698A (ja) ガス改質設備
JP6412187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20050244765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of fuel gas production apparatus
JP4494946B2 (ja) 石炭ガス化プラント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JP7236986B2 (ja) 検出装置、水素製造装置
JP2015179582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US20100143756A1 (en) Connecting apparatus in fuel cell system and fuel cell system including the connecting apparatus
JP2014058426A (ja) 水素生成装置及び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4974562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機器の脱着方法及び装置
JP7129330B2 (ja) 水素製造装置、水素製造方法、及び作動プログラム
JP4909339B2 (ja) 水素含有ガス生成装置の運転方法
US20090068510A1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fuel cell system
JP6877195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断熱材の製造方法
JP2007103078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2020093948A (ja) 水素製造装置、水素製造方法、圧縮機寿命監視制御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

Termination date: 201801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