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02430A - 便携式终端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在载波上实现的数字信号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终端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在载波上实现的数字信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02430A
CN101102430A CNA200710127198XA CN200710127198A CN101102430A CN 101102430 A CN101102430 A CN 101102430A CN A200710127198X A CNA200710127198X A CN A200710127198XA CN 200710127198 A CN200710127198 A CN 200710127198A CN 101102430 A CN101102430 A CN 1011024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broadcast data
mentioned
expression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271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渡边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Hitachi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02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024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4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 H04N21/41407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embedded in a portable device, e.g. video client on a mobile phone, PDA, lapt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04N21/4312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involving specific graphical features, e.g. screen layout, special fonts or colors, blinking icons, highlights or anim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3Content storage operation, e.g. storage operation in response to a pause request, caching operations
    • H04N21/4334Recording op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2Monitoring of processes or resources, e.g. detecting the failure of a recording device, monitoring the downstream bandwidth, the number of times a movie has been viewed, the storage space available from the internal hard disk
    • H04N21/44209Monitoring of down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originating from a server, e.g. bandwidth variations of a wireles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80Generation or 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by content creator independently of the distribution process; Content per se
    • H04N21/85Assembly of content; Generation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 H04N21/854Content authoring
    • H04N21/8547Content authoring involving timestamps for synchronizing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445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16Testing
    • G11B2020/1823Testing wherein a flag is set when errors are detected or qualifi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11B27/3036Time code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907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static stores, e.g. storage tubes or semiconductor memo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 H04N9/8205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the individual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being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only involving the multiplexing of an additional signal and the colour video sig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在由电视广播接收部接收的广播数据的记录过程中,CPU依次判断其接收状态,根据该判断结果,记录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再者,CPU根据表示该接收状态的信息,取得表示记录的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的信息,在主显示部显示取得的信息,向用户通知记录状态。具体地说,CPU在广播数据的接收及记录过程中,依次接收与该广播数据同步的时间戳,作为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并按时间序列记录。之后,CPU判断该案时间序列记录的时间戳在时间上是否连续,根据该判断结果,确定记录的广播数据的接收不良处即错误处。再者,CPU将表示错误处相对于记录的全体广播数据的分布状态的柱状图,作为表示记录状态的信息进行显示。因此,对于记录了广播数据的内容的记录状态,用户不必通过再现该记录的内容进行确认,就能够通过记录状态的通知,随时容易地进行确认。

Description

便携式终端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在载波上实现的数字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接收并记录广播数据的便携式终端装置。
发明内容
一般,有具备了对电视广播进行接收并录像的电视广播录像功能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在用这样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对电视广播进行录像的情况下,伴随着移动等,电视广播的接收环境时刻在变化。根据接收环境,有时电视电波会瞬间中断而成为接收不良,由此录像状态会变差。具体地说,由于电视电波中断的影响,录像内容中会含有影像缺失部分。
作为应付这种情况的技术,例如特开2005-323279号公报公开了在再现产生了影像缺失的录像节目时防止用户的不快感和误解的技术。具体地说,在该技术中,再现录像节目时判断正在再现的部分是不是信号中断的部分(错误处)。在判断为是接收中断的部分时,显示“接收断”消息(错误消息)。此外,若在该消息的显示中检测出用户进行的跳过操作,则立即显示下面的影像。
此外,例如特开2005-86434号公报公开了跳过录像节目内的特定场面进行录像或再现的技术。在该技术中,具体地说是跳过数字广播的节目内的广告,对节目进行录像或再现。
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通过在录像内容的再现过程中显示错误消息,用户能够知道在录像内容中有错误处。
但是,如果不再现几乎全部的录像内容,用户就无法掌握在录像内容中错误部分是否很多。例如,即使是在刚刚再现录像内容之后用户感觉错误处较多的情况,有在录像内容的前半部分偶尔集中着错误处的情况,也有在整个录像内容中存在难以观看程度的错误处的情况。
因此,用户需要一边再现录像内容来确认其录像状态,一边判断是否在再现中途停止观看。例如,用户在一边犹豫是否继续观看、一边长时间继续再现之后,了解到错误处较多而停止观看的情况下,会浪费时间。
此外,例如有用户将电视广播的内容暂时录像到存储器之后,保存在长期保存用的记录介质中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下,例如若用户没再现录制在存储器中的内容的时间,未确认录像状态就保存录像内容,则有时会保存难以观看的无用的录像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实际问题而做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对于记录了广播数据的内容的记录状态,用户不需要通过再现该记录的内容进行确认,能够随时容易地进行确认。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用户不必确认记录了广播数据的内容的记录状态,也能根据其记录状态来控制是否保存该记录的内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便携式终端装置,是记录接收的广播数据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具备:判断部,在广播数据的记录过程中,判断该广播数据的接收状态是否正常;接收状态信息存储部,根据由上述判断部判断的结果,存储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记录状态信息取得部,根据存储在上述接收状态信息存储部的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取得表示已记录的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的信息;以及记录状态信息输出部,输出由上述记录状态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表示记录状态的信息。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便携式终端装置,是记录接收的广播数据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具备:判断部,在广播数据的记录过程中,判断该广播数据的接收状态是否正常;接收状态信息存储部,根据由上述判断部判断的结果,存储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记录状态信息取得部,根据存储在上述接收状态信息存储部的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取得表示已记录的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的信息;以及控制部,根据由上述记录状态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表示记录状态的信息,控制是否保存已记录的广播数据。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记录使计算机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主要功能的程序。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记录使计算机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主要功能的程序。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在载波上实现的数据信号,表示使计算机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主要功能的程序。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在载波上实现的数据信号,表示使计算机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主要功能的程序。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第七方案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具备:接收部,接收以规定的间隔插入时刻信息的广播数据;广播数据记录部,记录由上述接收部接收的广播数据;时刻信息抽取部,从由上述接收部接收的广播数据中抽取上述时刻信息;不连续部分确定部,从由上述时刻信息抽取部抽取的时刻信息的时间序列,确定没有以规定的间隔连续的部分;记录不良部分输出部,将表示由上述不连续部分确定部确定的部分的信息,作为表示由上述广播数据记录部记录的广播数据中的记录不良部分的信息进行输出。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第八方案的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记录使计算机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七方案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主要功能的程序。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第九方案的在载波上实现的数据信号,表示使计算机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第七方案的便携式终端装置的主要功能的程序。
根据本发明,对于记录了广播数据的内容的记录状态,用户不通过再现该记录的内容进行确认,能够随时容易地进行确认。
此外,根据本发明,对于对于记录了广播数据的内容的记录状态,用户不必进行确认,也能根据其记录状态来控制是否保存该记录的内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便携式终端装置的便携式电话装置的基本构成要素的框图。
图2是用于说明从广播电台发送的数据广播的数据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在电视广播的记录时生成的记录文件的内容的图。
图4是表示随着电源接通而开始的便携式电话装置的整体动作的流程图。
图5是接着图4继续表示便携式电话装置的整体动作的流程图。
图6是接着图4继续表示便携式电话装置的整体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柱状图画面的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带图标节目名一览画面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该实施方式例示了将本发明应用于作为便携式终端装置的便携式电话装置的情况。
图1是表示该便携式电话装置的基本构成要素的框图。
该便携式电话装置是例如2个壳体(上部壳体、下部壳体)可开闭地安装的折叠自由的电话装置。此外,该便携式电话装置除了具有通话功能、电子邮件功能、因特网连接功能(网页访问功能)等之外,还具有电视广播接收功能、电视广播记录功能、记录内容再现功能。
电视广播接收功能是接收电视广播的电波的功能。便携式电话装置利用电视广播接收功能来接收面向便携式接收设备的地面波数字电视广播。在地面波数字电视广播中,例如可以在电视广播节目的影像数据及声音数据中重叠与该节目有关的文字数据、由图像数据等构成的数字广播的数据、EPG(Electronic Program Guaide,电子节目表)数据等,进行作为广播数据依次发送的多信道广播。此外,电视广播记录功能是依次记录(录像或录音)利用电视广播接收功能接收到的电视广播的功能。另外,记录内容再现功能是再现利用电视广播记录功能记录的内容的功能。
在图1中,CPU1是作为便携式终端装置的核心的中央运算处理装置,按照存储部2内的各种程序控制该便携式电话装置的全体动作。CPU1通过内部总线与后述的存储部2、记录媒体3、存储器4、电话通信部5、声音控制部6、显示控制部9、键操作部12、扬声器13、RTC(Real Time Clock,实时时钟)14及电视广播接收部15连接,控制各部分。
存储部2具有程序区和数据区。该程序区中存储着使本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式电话装置执行后述的图4~图6所示的动作步骤的程序。此外,在存储部2的数据区中存储着记录文件夹21等。记录文件夹21为了管理而存储电视广播的记录结束时生成的、表示已记录的内容的记录文件。
记录媒体3是装卸自由的移动式存储器,例如由闪存卡、IC卡等构成。记录媒体3为了从外部向便携式电话装置供给各种数据及程序而使用。此外,记录媒体3与存储部2同样地保存由便携式电话终端生成的记录文件。
存储器4是具有工作区的内部存储器,例如由DRAM、SDRAM等构成。根据需要,存储器4内的各种数据被存储到存储部2。
电话通信部5包括构成无线部的天线和同天线连接的收发部(基带部)。
电话通信部5从收发部的接收侧取入由无线部接收的信号,将该信号解调为接收基带信号。电话通信部5对包含在接收基带信号中的声音数据进行解码,向声音控制部6供给已解码的声音数据。声音控制部6从受话扬声器7输出基于该声音数据的声音。
此外,通话通信部5通过声音控制部6取入从发话麦克风8输入的声音数据。通话通信部5将该声音数据编码为发送基带信号。通话通信部5对发送基带信号进行解调并提供给收发部的发送侧,从天线发送(输出)调制波。
再者,在通话通信部5利用电子邮件功能、因特网连接功能、电视广播接收功能接收并取得了显示数据的情况下,向显示控制部9供给该显示数据。显示控制部9向主显示部10输出基于该显示数据的显示。
主显示部10由LCD等构成,显示各种各样的画面。
子显示部11由显示控制部9控制,显示当前日期时间、简单的消息、图标等。
键操作部12是通过拨号输入、文字输入、指令输入等,用户进行各种各样信息的输入的装置。键操作部12例如具有指示电视播放的观看开始及结束的电视播放开/关键、切换观看的频道的频道切换键、指示电视播放的记录开始的记录开始键、指示记录文件的再现的再现键等。并且,键操作部12也可以是在显示于主显示部10上的画面上操作的触摸板。例如,关于电视广播的操作用的各键,也可以在电视画面显示于主显示部10时通过触摸板配置在该画面上。
扬声器13是输出来信音、电视声音等的高声压扬声器。扬声器13在报警时也被驱动。
RTC14是构成计时部的模块。CPU1从RTC14取得当前日期时间。
电视广播接收部15接收面向便携式电话等便携式接收设备的地面波数字电视广播。电视广播接收部15可以接收在电视广播的影像信息及声音信息中包含了数字广播的信息、电子节目表(EPG)等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从广播电台通过数字广播发送叠印文字、字幕等文字数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电视广播接收部15包含电视天线、与电视天线连接的接收部、与接收部连接的信号处理部。电视天线接收从广播电台发送的广播电波。接收部是从电视天线所接收的电波中抽取广播信号的模拟电路。信号处理部是对接收部抽取的广播信号实施各种各样的处理的数字电路。具体地说,信号处理部对广播信号实施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解调,或者从被复用的广播信号中分离影像数据、声音数据、文字数据并对各数据进行解码,或者进行压缩数据的解压缩等。电视广播的影像数据及数据广播的文字数据,经显示控制部9从主显示部10通过显示进行输出。此外,电视广播的声音数据从扬声器13通过声音进行输出。
图2是用于说明从广播电台发送的数据广播的数据的图。
数据广播的数据被分割为包进行发送。各包中包含“包头信息”,或者“管理块信息”和“包头信息”。
“包头信息”被包含在数字广播的数据的最初包中,除了设置在后述的“管理块信息”中的信息之外,还存储着与节目整体有关的管理信息。具体地说,“包头信息”中设置着表示该数据广播的广播名的“标题”、数据广播的数据全体的“包长”、管理时间的“时间戳”、“著作权信息”等。
“管理块信息”中设置着包含有该“管理块信息”的包的“包长”、“时间戳”等。
该“包头信息”或者“管理块信息”从广播电台按一定间隔(例如2秒钟间隔)被发送。
“数据信息”中设置着数据广播的内容即文字数据。在此,“包头信息”和“管理块信息”内的时间戳,以规定的间隔表示着数据广播的基准时刻。并且,“数据信息”内的文字数据中,附加有与该基准时刻同步的显示时刻,按照该显示时刻,文字数据显示在主显示部10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CPU1在电视广播的接收及记录中,从重叠在电视广播的数据上的数据广播的数据内的“包头信息”及“管理块信息”中抽取时间戳(例如广播时刻)。在电视广播的记录结束之后,CPU1利用抽取的时间戳进行错误检查处理,该错误检查处理用于检查能否正常地接收及记录电视广播。
该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地在错误检查处理中利用包含在数据广播的“包头信息”及“管理块信息”中的时间戳。但是,从广播电台例如按1次/秒这样的一定间隔发送着专用的错误检查码的情况下,便携式电话也可以依次接收该错误检查码,利用该错误检查码进行错误检查处理。此外,也可以由便携式电话装置产生该错误检查码。该情况下,便携式电话装置与电视广播的接收相同步地依次产生错误检查码,并附加到接收的广播数据中即可。
图3是说明在电视广播的记录时生成的记录文件的内容的图。
并且,图3例示了接收包括电视广播及数据广播的各数据在内的广播数据,并记录了电视广播的影像数据及声音数据和数据广播的文字数据时的记录文件。
记录文件由“管理数据”、“影像数据”、“声音数据”、“文字数据”、“ECC(Error Checking Code,检错码)”的各数据构成。其中,“管理数据”、“影像数据”、“声音数据”、“文字数据”是按数据种类来管理由电视广播记录功能记录的内容的数据区。
“ECC”中设置着由上述的错误检查处理得到的检查结果,作为表示记录文件的记录状态的信息。
CPU1在广播数据的接收及记录过程中,将与该广播数据同步的时间戳作为表示广播数据的接收状态的信息而依次接收,按时间序列记录在存储器4中。
在广播数据的记录结束之后,CPU1判断按时间序列记录的时间戳是否以规定间隔在时间上连续,根据该判断结果,确定已记录的广播数据的接收不良处即错误处。具体地说,从广播电台例如按2秒间隔发送数据广播的“包头信息”或“管理块信息”的情况下,CPU1判断以时间序列记录的时间戳是否按2秒间隔连续,将没有按2秒间隔连续的部分确定为错误处。
CPU1例如用错误处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确定错误处,并设置在“ECC”中。如此地,在记录文件的“ECC”中设置了被确定的错误处,作为表示记录文件的记录状态的信息。
接着,参照图4~图6所示的流程图说明该实施方式中的便携式电话装置的动作概念。
在此,通过执行记载在这些流程图中的各步骤而实现的功能,以CPU1可读取的程序代码的形式被存储在存储部2。CPU1按照该程序代码控制构成便携式电话装置的各部分,从而依次执行流程图所示的便携式电话装置的动作。
此外,上述的程序代码也可以通过记录媒体3从外部供给,存储在存储部2。此外,便携式电话装置还可以按照通过传输介质传输来的上述程序代码,依次执行流程图所示的动作。即,除了记录介质以外,还可以利用通过传输介质从外部供给的程序或数据,执行该实施方式所特有的动作。
图4~图6是表示伴随电源接通而开始的便携式电话装置的全体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CPU1使电话通信部5工作,进行等待处理(图4的步骤S1)。具体地说,CPU1通过电话通信部5将便携式电话装置的当前位置登记到电话交换机中。此外,CPU1从存储部2读取规定的等待图像,显示在主显示部10,使便携式电话装置成为电话及电子邮件的等待状态。
在该等待状态下,CPU1检查是否有电话或电子邮件的来信(步骤S2)。
若CPU1检测出电话或电子邮件的来信(步骤S2的“是”),则执行来信处理(步骤S3),处理返回到步骤S1。具体地说,CPU1在该来信处理中使用扬声器13报知来信,执行通话处理或接收电子邮件存储处理。
另一方面,在未检测出电话或电子邮件的来信的情况下(步骤S2的“否”),CPU1判断用户是否操作了键操作部12(步骤S4)。如果没有进行任何操作(步骤S4的“否”),则返回到步骤S1。
另外,在等待状态下用户进行了某种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4的“是”),CPU1检查通过电视广播开/关键的操作是否指示了电视观看(步骤S5)。在未指示电视观看的情况下(步骤S5的“否”),CPU1检查是否进行了选择记录文件夹21的操作(步骤S6)。在进行了电视观看的指示、或记录文件夹选择以外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6的“否”),CPU1执行与进行的操作相对应的处理(其它处理)(步骤S7),处理返回到步骤S1。作为其它处理,例如有电话发送处理、电子邮件制作及发送处理等。
在步骤S5指示了电视观看的情况下(步骤S5的“是”),CPU1使电视广播接收部15工作,根据用户的操作选择频道(步骤S8),接收所选择频道的电视广播(步骤S9)。具体地说,电视广播接收部15接收将影像数据、声音数据、文字数据等分别分割为包并进行复用的广播数据。
在此,CPU1检查是否在正常地接收电视广播(步骤S10)。具体地说,CPU1通过检测出电视广播的电波接收强度的下降、噪声的强度等,检测出电视广播的“接收不良”或“接收正常”。CPU1按各个规定的数据单位进行这样的接收错误的检查。例如,CPU1以包含上述的数据广播的1个包和与该包内的文字数据同步输出的电视广播的影像数据及声音数据的数据单位,进行接收错误的检查。
在电视广播未正常接收的情况下,即检测出“接收不良”时(步骤S10的“否”),CPU1通过显示控制部9在主显示部10上进行错误显示(步骤S11)。另一方面,在广播电视正常接收的情况下,即检测出“接收正常”时(步骤S10的“是”),CPU1通过显示控制部9从主显示部10输出所选择频道正在播放的节目的影像数据,从扬声器13输出其声音数据(步骤S12)。
如此地,在用户正在观看输出影像及声音的电视广播的节目的过程中,CPU1检查在键操作部12上用户是否进行了某种操作(步骤S13)。
如果没有进行任何操作(步骤S13的“否”),则返回到步骤S9,CPU1继续所选择频道的电视广播的接收,重复接收错误的检查。另一方面,在进行了某种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3的“是”),CPU1检查键操作部12的操作是不是频道变更操作(步骤S14)。
在键操作部12的操作不是频道变更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4的“否”),CPU1检查键操作部12的操作是不是记录指示操作(步骤S15)。如果键操作部12的操作是频道变更或记录指示以外的操作(步骤S15的“否”),则CPU1判断为指示了电视观看的结束,处理返回到步骤S1,使便携式电话装置返回到最初的等待状态。
在步骤S14,在用户的电视观看过程中进行了频道变更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4的“是”),返回到步骤S8,重复步骤S8~S13的处理。具体地说,CPU1选择通过频道变更操作而变更的频道(步骤S8),接收变更后的频道的电视广播(步骤S9)。然后,执行步骤S10~S13的动作。
此外,在步骤S15,在用户的电视观看过程中进行了记录指示操作的情况下,即操作了记录开始键而指示了电视广播的记录的情况下(步骤S15的“是”),CPU1从电子节目表(EPG)等取得当前广播中的节目的“节目名”(步骤S16)。
CPU1继续接收当前所选择频道的电视广播(图5的步骤S17),检查是否在正常地接收电视广播(步骤S18)。在此,CPU1若检测出电视广播的“接收不良”(步骤S18的“否”),则在主显示部10进行错误显示(步骤S19)。另一方面,在CPU1检测出电视广播的“接收正常”时(步骤S18的“是”),从主显示部10输出接收的电视广播的影像信号,从扬声器13输出其声音数据(步骤S20)。
再者,正在正常地接收电视广播时,CPU1将接收的广播数据的包和时间戳一起暂时记录到存储器4的工作区(步骤S21)。
接着,CPU1检测用户进行的键操作部12的操作,判断是否指示了记录结束(步骤S22)。在没指示记录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22的“否”),返回到步骤S17,CPU1重复步骤S174~S21的处理。即,在指示记录结束之前,重复记录广播数据的动作。
由此,以上述的规定的数据单位检查广播数据的接收错误,在检测出“接收正常”的情况下,在存储器4的工作区按时间序列依次存储在该数据单位内的数据广播的包中设置的时间戳,作为表示广播数据的接收状态的信息。再者,在存储器4的工作区,同表示该接受状态的信息相对应地依次存储该数据单位内的广播数据的包(影像数据、声音数据及文字数据的各包)。
若用户指示了记录结束(步骤S22的“是”),则响应该指示,CPU1利用按时间序列存储的时间戳,进行错误检查处理(步骤S23)。具体地说,CPU1在按时间序列存储着的时间戳中,依次比较相邻的时间戳,判断时间戳在时间上是否连续。然后,CPU1根据该判断结果,检查已记录的广播数据的接收不良处即错误处的有无。
时间戳被设置在从广播电台以一定间隔发送的“包头信息”或“管理块信息”中。因此,例如一定间隔为2秒间隔的情况下,时间戳应该如“20点00分00秒”、“20点00分02秒”、“20点00分04秒”…那样以2秒间隔连续。因此,如果在按时间序列存储在存储器4中的时间戳中,例如…“20点00分02秒”、“20点00分12秒”…、或者…“20点05分54秒”、“20点06分04秒”…那样,在相邻的时间戳间存在大于2秒的间隔,则CPU1认为该部分在时间上非连续,将该非连续部分确定为错误处。
CPU1根据错误检查处理的结果,判断在暂时存储在存储器4中的广播数据中是否存在错误处(步骤S24)。
如果在记录的广播数据中错误处一个都不存在(步骤S24的“否”),则CPU1认为能够正常接收及记录广播数据的全部包,通过读取暂时存储在存储器4中的广播数据的全部包进行文件化,来制作记录文件(步骤S25)。
接着,CPU1在该记录文件中附加在步骤S16取得的“节目名”和表示记录文件中没有错误处的“无错误标志”,保存在记录文件夹21中(步骤S26),处理返回到步骤S1。
另一方面,如果在记录的广播数据中至少存在一个错误处(步骤S24的“是”),则CPU1从按时间序列存储的时间戳中抽取错误处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由此确定错误处,将确定的所有错误处暂时存储在存储器4中(步骤S27)。例如,在时间戳应该以2秒间隔连续的情况下,如果相邻的时间戳为“20点00分02秒”、“20点00分12秒”这样是大于2秒的间隔,则CPU1抽取该部分,将错误处确定为“20点00分02秒”~“20点00分12秒”。
接着,CPU1求确定的错误处的错误时间。例如,如果错误处是“20点00分02秒”~“20点00分12秒”,将其错误时间求为10秒。再者,CPU1将确定的所有错误处的错误时间进行合计,计算出累计错误时间(步骤S28)。
此外,CPU1利用记录的数据广播的开头包的时间戳(记录开始时刻)和结尾包的时间戳(记录结束时刻),计算出全部记录时间(步骤S29)。
然后,CPU1计算出累计错误时间相对于该全部记录时间的比率,即错误比率(步骤S30)。
并且,也可以是,在步骤S15用户指示了记录开始时,CPU1从RTC14取得记录开始时刻并暂时存储到存储器4,再者,在步骤S22用户指示了记录结束时,从RTC14取得记录结束时刻并暂时存储到存储器4,根据该记录开始时刻和记录结束时刻计算出全部记录时间。
接着,CPU1判断算出的错误比率是不是20%以上(步骤S31)。
如果错误比率小于20%(步骤S31的“否”),CPU1认为记录的广播数据观看时不产生较大问题,通过读取暂时存储在存储器4中的广播数据的全部包进行文件化,制作记录文件(步骤S36)。
接着,CPU1在该记录文件中附加在步骤S16取得的“节目名”、表示在记录文件中存在错误处的“有错误标志”、在步骤S30计算出的“错误比率”、在步骤S27确定的“错误处”,保存到记录文件夹21(步骤S37),处理返回到步骤S1。作为附加的方式,具体地说,是在图3所示的记录文件的“ECC”中设置“错误处”。此外,在记录文件的“管理数据”中设置“节目名”、“错误比率”、“无错误标志”或“有错误标志”。
并且,“错误处”、“错误比率”、“无错误标志”、“有错误标志”表示记录文件的记录状态。
此外,如果错误比率是20%以上(步骤S31的“是”),CPU1认为记录的广播数据难以观看,制作将各错误处的错误时间相对于全部记录时间的分布状态进行图形化的柱状图(步骤S32)。
接着,CPU1在主显示部10显示组合了制作的柱状图、错误比率和询问用户是否保存记录文件的保存与否消息的柱状图画面(步骤S33)。
图7是表示柱状图画面的例子的图。
如图7所示,柱状图在以全部记录时间作为横轴的条上明示了各错误处。具体地说,在表示从记录开始时刻到记录结束时刻的全部记录时间带内,利用表示错误的开始时刻到结束时刻的错误时间带表示错误处。并且,在图7中,柱状图上的白色部分表示错误处,斜线部分表示正常记录之处。通过该柱状图,用错误处相对于广播数据全体的分布状态,示出了记录的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此外,图7例示了“错误比率”为28%的情况。柱状图和错误比率都是通过表示记录的全体广播数据与错误处之间的关系,来表示记录的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
在该柱状图画面中,对应于保存与否消息,配置了“是”按钮和“否”按钮。用户看着柱状图和错误比率来判断是否保存记录文件,在要求保存记录文件的情况下,操作“是”按钮,在不要求的情况下,操作“否”按钮。
CPU1根据用户进行的“是”按钮或“否”按钮的操作,判断是否指示了记录文件的保存(步骤S34)。在此,当通过操作“否”按钮未要求记录文件的保存时(步骤S34的“否”),CPU1删除暂时存储在存储器4中的广播数据的全部包(步骤S35),处理返回到步骤S1。
另一方面,在通过操作“是”按钮而要求了记录文件的保存时(步骤S34的“是”),进到上述的步骤S36。即,CPU1通过读取暂时存储在存储器4中的广播数据的全部包进行文件化,制作记录文件(步骤S36)。接着,CPU1在该记录文件中附加“节目名”、“有错误标志”、“错误比率”、“错误处”,并保存到记录文件夹21(步骤S37)。然后,CPU1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1,使便携式电话装置返回到最初的等待状态。
之后,每当在步骤S15指示了记录时,重复上述的步骤S16~S37。
但是,在步骤S6,若进行了选择记录文件夹21的文件夹选择操作(步骤S6的“是”),则CPU1从通过上述的记录处理存储在记录文件及21中的记录文件中,指定一个记录文件(图6的步骤S38)。
CPU1从记录文件夹21读取该指定的记录文件的“节目名”、“无错误标志”或“有错误标志”(步骤S39)。而且,在下面将“无错误标志”或“有错误标志”称为“无/有错误标志”。
CPU1根据读取的“无/有错误标志”,检查错误处的有无(步骤S40)。在此,如果读取的“无/有错误标志”是“无错误标志”(步骤S40的“是”),CPU1生成对在步骤S39读取的“节目名”附加了表示记录文件中没有错误标志的“无错误图标”的“带图标节目名”(步骤S41)。
另一方面,如果读取的“无/有错误标志”不是“无错误标志”而是“有错误标志”(步骤S40的“否”),则CPU1从记录文件夹12读取指定的记录文件的“错误比率”,检查该错误比率是否是10%以上(步骤S42)。
在此,如果“错误比率”是10%以上(步骤S42的“是”),CPU1生成对在步骤S39读取的“节目名”附加了表示记录文件中错误处多的“错误多图标”的“带图标节目名”(步骤S43)。
另一方面,如果“错误比率”小于10%(步骤S42的“否”),CPU1生成对在步骤S39读取的“节目名”附加了表示记录文件中有错误处的“有错误图标”的“带图标节目名”(步骤S44)。
当在步骤S41、S43或S44生成了“带图标节目名”时,CPU1检查是否指定了存储在记录文件夹21中的所有记录文件(步骤S45)。在没有指定所有记录文件的情况下(步骤S45的“否”),返回到步骤S38,CPU1在指定并结束所有记录文件之前,重复上述的步骤S38~S45的动作。
若通过指定所有的记录文件生成了全部记录文件的“带图标节目名”(步骤S45的“是”),CPU1在主显示部10显示表示生成的所有“带图标节目名”的一览的带图标节目名一览画面(步骤S46)。
图8是表示带图标节目名一览画面的图。
如图8所示,在带图标节目名一览画面中,显示了在节目名的先头附加有表示记录状态的图标的“带图标节目名”的一览。图8中,“OK”例示了无错误图标,“×”例示了错误多图标,“/”例示了有错误图标。此外,在该一览画面中,在“带图标节目名”的一览的下方配置并显示了“再现”、“删除”、“结束”等按钮。
用户看着该一览画面上的图标,对每个记录文件确认记录状态,判断是否进行记录文件的再现、删除等。用户要再现记录文件时,操作键操作部12,按下“再现”按钮。此外,用户要删除记录文件时,操作键操作部12,按下“删除”按钮。另外,用户要结束该一览画面上的操作时,操作键操作部12,按下“结束”按钮。
CPU1判断该一览画面上的某一个按钮是否被操作(步骤S47),在未操作任一按钮的情况下(步骤S47的“否”),一直等待直到操作某一按钮。
另一方面,在操作了某一按钮的情况下(步骤S47的“是”),检查被操作的按钮是“再现”按钮(步骤S48),还是“删除”按钮(步骤S52),还是“结束”按钮(步骤S53)。具体地说,若操作了带图标节目名一览画面上的按钮(步骤S47的“是”),CPU1首先判断是否操作了“再现”按钮(步骤S48)。在未操作“再现”按钮的情况下(步骤S48的“否”),CPU1判断是否操作了“删除”按钮(步骤S52)。在既未操作“再现”按钮也未操作“删除”按钮的情况下(步骤S52的“否”),CPU1判断是否操作了“结束”按钮(步骤S53)。
若操作了“再现”按钮(步骤S48的“是”),CPU1根据从一览画面上的“带图标节目名”中选择一个节目名的用户的操作,指定被选择的一个“节目名”(步骤S49)。
接着,CPU1从记录文件夹21读取与指定的节目名对应的记录文件,开始读取的记录文件的再现(步骤S50)。
然后,CPU1检查是否指示了记录文件的再现结束(步骤S51)。在没指示再现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51的“否”),返回到步骤S50,CPU1在指示再现结束之前继续进行再现动作。在指示了再现结束时(步骤S51的“是”),CPU1响应该指示结束记录文件的再现,处理返回到步骤S46,将主显示部10的显示返回到上述的带图标节目名一览画面。
在带图标节目名一览画面上操作了“删除”按钮的情况下(步骤S52的“是”),CPU1按照记录文件的“错误比率”高的顺序,显示“带图标节目名”(步骤S55)。即,CPU1根据记录文件的“错误比率”,编辑带图标节目名一览画面上的“带图标节目名”的排列顺序。具体地说,CPU1从记录文件夹21读取各记录文件的“错误比率”并进行比较,一边将对应于记录文件的“带图标节目名”重新排列成“错误比率”高的顺序。
在该重新排列的一览画面中,CPU1根据用户的操作判断一个节目名是否被选择作为删除对象(步骤S56)。若节目名被选择(步骤S56的“是”),CPU1从记录文件夹21删除与被选择的节目名对应的记录文件(步骤S57)。在节目名未被选择的情况下(步骤S56的“否”),CPU1检查是否指示了记录文件的删除结束(步骤S58)。而且,在步骤S57记录文件被删除的情况下,前进到步骤S58。在没指示删除结束的情况下(步骤S58的“否”),返回到步骤S56,CPU1判断在指示删除结束之前节目名是否被选择。若指示了删除结束(步骤S58的“是”),CPU1响应该指示,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46,将主显示部10的显示恢复到操作删除按钮之前的带图标节目名一览画面。
在带图标节目名一览画面上操作了“结束”按钮的情况下(步骤S53的“是”),CPU1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1,使便携式电话装置返回到最初的等待状态。
另一方面,在操作了“再现”按钮、“删除”按钮、“结束”按钮以外的按钮的情况下(步骤S53的“否”),CPU1执行与操作按钮对应的处理(其它处理)(步骤S54),将处理返回到步骤S64。作为其它处理,例如有对任意选择的记录文件的内容进行编辑的处理、制作任意选择的记录文件的柱状图并显示柱状图画面的处理等。
在记录文件的“管理数据”及“ECC”中存储有“无/有错误标志”、“错误比率”、“错误处”。因此,即使在记录文件的制作之后,CPU1通过从记录文件中读取这些信息,任何时候都能够自由地制作并显示表示记录文件的记录状态的柱状图。
当便携式电话装置的电源断开时,以上说明的便携式电话装置的全部动作结束。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该实施方式中,CPU1在由电视广播接收部15接收的广播数据的记录过程中,依次判断其接收状态,根据该判断结果,记录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再者,CPU1根据表示该接收状态的信息,取得表示已记录的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的信息,在主显示部10显示取得的信息,向用户通知记录状态。因此,对于记录了广播数据的内容的记录状态,用户不需通过再现该记录的内容来进行确认,也可以通过记录状态的通知,能够随时容易地进行确认。再者,用户参照记录状态的通知,能够有效地进行该记录的内容的删除、保管等。
此外,CPU1在广播数据的接收及记录中,依次接收与该广播数据同步的时间戳,作为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按时间序列进行记录。之后,CPU1判断该按时间序列记录的时间戳在时间上是否连续,根据其判断结果,确定已记录的广播数据的接收不良处即错误处。再者,CPU1根据确定的错误处,取得表示记录状态的信息,在主显示部10显示取得的信息。因此,根据时间戳的接收与否,能够容易且可靠地取得记录状态。
此外,在广播数据的接收及记录的结束时,CPU1显示表示该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的信息。因此,用户在广播数据的记录刚刚结束之后,能够知道其记录状态,能够尽早进行之后的应对。
此外,CPU1根据从开始广播数据的接收及记录到结束为止的全体记录时间和错误处的时间,生成表示记录的全体广播数据和错误处之间关系的信息,作为表示记录状态的信息。因此,用户能够知道记录的全体广播数据和错误处之间的关系。
此外,CPU1显示表示错误处相对于记录的全体广播数据的分布状态的柱状图。因此,能够以视觉上容易理解的方式向用户通知记录状态。再者,通过该柱状图的显示,用户能够直观地判断是删除、还是保管记录的广播数据。
而且,CPU1显示所有错误处的累计错误时间相对于全体记录时间的比率。因此,用户能够更可靠地判断是删除、还是保管记录的广播数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CPU1显示存储在记录文件夹21中的记录文件的一览画面。该一览画面中,对每个记录文件,在对应于记录文件的节目名(识别信息)上附加表示其记录状态的图标进行显示。因此,用户能够从该一览画面视觉上知道各记录文件的记录状态。
此外,CPU1根据各记录文件的记录状态,决定对应于各记录文件的节目名的排列顺序,显示一览画面。因此,能够在一览画面上按错误比率高的顺序排列节目名,用户在删除记录文件时,能够尽快地找出希望的删除对象。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CPU1在广播数据的接收及记录过程中,依次判断其接收状态,根据其判断结果,记录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再者,CPU1根据表示该接收状态的信息,取得表示记录的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的信息,根据取得的信息,控制是否保存记录的广播数据。因此,用户不必确认记录了广播数据的内容的记录状态,也能够根据其记录状态控制是否保存该记录的内容。再者,用户通过该控制能够高效率地进行该记录的内容的删除、保管。
而且,CPU1将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数值化为错误比率,在错误比率为规定阈值以下时,保存记录的广播数据。因此,能够自动地保存记录状态良好的广播数据。
此外,CPU1在广播数据的记录结束时,根据表示该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的信息,控制记录的广播数据的保存。因此,在广播数据的记录刚刚结束之后,能够控制记录的广播数据的保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CPU1在由电视广播接收部15接收的广播数据的记录过程中,依次判断其接收状态,将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和该记录的信息对应起来,记录到存储器4。CPU1在记录结束时,根据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取得表示记录的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的信息,将询问用户是否把记录在存储器4的广播数据保存到记录文件夹21中的保存与否消息,和表示记录状态的信息一起显示。用户根据所显示的表示记录状态的信息,判断是否保存记录的广播数据。CPU1响应指示保存与否的用户的操作,控制记录的广播数据的保存或删除。因此,对于记录了广播数据的内容的记录状态,用户不必通过再现该记录的内容进行确认,就能够随时容易地进行确认。再者,用户根据记录状态,能够判断是否保存记录的内容。此外,响应基于用户判断的操作,控制记录的内容的保存或删除,因此能够高效率地进行该保存或删除。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进行各种方式的变形及应用,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CPU1在广播数据的接收及记录过程中,依次接收与该广播数据同步的时间戳,按时间序列记录到存储器4。在广播数据的记录结束之后,CPU1判断按时间序列记录的时间戳是否以规定间隔在时间上连续,根据该判断结果,确定记录的广播数据的错误处。此时,例如“20点00分02秒”~“20点00分12秒”那样,用实际的时刻确定错误处,作为表示记录状态的信息设置到记录文件的“ECC”中。但是,也可以将时间戳变换为自广播数据的记录开始时刻起的经过时间,用经过时间确定错误处,并设置到记录文件的“ECC”中。
具体地说,例如广播数据的记录开始时刻的时间戳为“20点00分00秒”的情况下,CPU1将此时的经过时间设为“00”(秒)。在时间戳以2秒间隔发送的情况下,CPU1在接收了下一个时间戳“20点00分02秒”时,以记录开始时刻为基准将经过时间设为“02”(秒)。以后,CPU1将“20点00分04秒”设为“04”(秒),…将“20点20分40秒”设为“1240”(秒),将“20点20分42秒”设为“1242”(秒)…。可以将这样地用经过时间确定的错误处,设置在记录文件的“ECC”中。例如,如果在“ECC”设置了“40、42、44、46、256、258、260、262”作为用经过时间确定的错误处,则相当于从记录开始时刻算起的40秒~46秒期间、256秒~262秒期间的部分是错误处。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ECC”记录错误处。但是,不限于此,在错误处多的情况下,与此相反地在“ECC”记录正常记录的位置。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CPU1在广播数据的接收及记录过程中,依次接收与该广播数据同步的时间戳,按时间序列记录到存储器4。在广播数据的记录结束之后,CPU1判断按时间序列记录的时间戳是否以规定间隔在时间上连续,根据该判断结果,确定记录的广播数据的错误处。但是,也可以是,不在记录结束之后,而是在记录过程中CPU1判断是否正常地接收了时间戳,根据该判断结果,确定记录中的广播数据的错误处。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错误检查处理中利用了包含在数据广播的“包头信息”及“管理块信息”中的时间戳。但是,在错误检查处理中也可以利用时间戳以外的错误检查码。例如,便携式电话装置从广播电台依次接收专用的错误检查码,利用该错误检查码进行错误检查处理。
此外,也可以由便携式电话装置产生该错误检查码。例如,便携式电话装置测量自记录开始时刻起的经过时间,将该经过时间作为错误检查码使用。该情况下,也可以是,便携式电话装置在广播数据的记录过程中检查是否正常地接收了广播数据,在未检测出接收不良时,将此时的经过时间按时间序列记录到存储器4中。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记录结束时显示柱状图画面。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根据用户指示在任意时刻显示柱状图画面。而且,也可以在指示了记录文件的再现时,在该再现之前显示柱状图画面。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柱状图画面在错误比率为20%以上时显示。但是,即使在错误比率小于20%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保存记录文件之前显示柱状图画面。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用柱状图显示记录数据内的错误处的分布状态。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用圆形图等直观地显示错误处的分布状态。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错误比率显示在柱状图画面上。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利用语音消息来通知错误比率。
而且,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用户正在观看电视广播时,记录其广播数据。但是,也可以在用户未观看电视广播时记录其广播数据。此外,如果便携式电话装置具备2个电视天线,则可以一边观看由1个电视天线接收的节目,同时记录由另一个电视天线接收的其它节目。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记录结束时,在错误比率为20%以上的情况下显示询问用户是否将记录在存储器4的广播数据保存到记录文件夹21中的保存与否消息。CPU1响应指示保存与否的用户的操作,控制记录的广播数据的保存处理或删除处理。但是,也可以是,CPU1根据记录的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自动决定是保存还是删除该记录的广播数据,执行保存处理或删除处理。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便携式电话装置接收及记录广播数据。但是在便携式电话装置接收及录音收音广播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同样地应用。
再者,本发明不限于便携式电话装置,同样可以应用于例如带广播数据记录功能的PDA、电子摄像机、电子手表、音乐播放机等便携式终端装置。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涉及的便携式电话装置的功能可以由专用的硬件实现,也可以由通常的计算机系统实现。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便携式电话装置中动作控制程序预先存储在存储部2的程序区等。但是,也可以构成如下的装置:将执行上述动作的程序存储在软磁盘、CD-ROM、DVD、MO等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进行散发,通过将该程序安装到计算机中,执行上述动作。
此外,也可以将程序预先存储在因特网等通信网络上的规定的服务器所具有的盘装置等上,例如重叠在载波中而下载到计算机上。再者,通过将程序从服务器通过通信网络传送到计算机中并执行起动,也能够实现上述的动作。
此外,在上述功能由OS(操作系统)分担实现的情况下,或者上述功能由OS和应用程序的协作实现的情况下,可以只将OS以外的部分存储在介质中散发,或者也可以下载到计算机中。

Claims (18)

1.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记录接收的广播数据,其特征在于,具备:
判断部,在广播数据的记录过程中,判断该广播数据的接收状态是否正常;
接收状态信息存储部,根据由上述判断部判断的结果,存储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
记录状态信息取得部,根据存储在上述接收状态信息存储部的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取得表示已记录的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的信息;以及
记录状态信息输出部,输出由上述记录状态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表示记录状态的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收信息存储部根据由上述判断部判断的结果,将与广播数据同步的时间信息作为表示上述接收状态的信息进行存储;
上述记录状态信息取得部根据存储在上述接收信息存储部的时间信息是否连续,来确定广播数据的接收不良处,根据该接收不良处取得表示上述记录状态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记录状态信息输出部在广播数据的记录结束时,输出表示上述记录状态的信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记录状态信息取得部根据从开始广播数据的记录到结束为止的全体记录时间和上述接收不良处的时间,生成表示该广播数据全体和上述接收不良处之间的关系的信息,将该生成的信息作为表示上述记录状态的信息而取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记录状态信息取得部根据上述全体记录时间和上述接收不良处的时间,生成表示上述接收不良处对于广播数据全体的分布状态的信息,将该生成的信息作为表示上述记录状态的信息而取得。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记录状态信息取得部根据上述全体记录时间和上述接收不良处的时间,求出上述接收不良处的时间相对于上述全体记录时间的比率,将该比率作为表示上述记录状态的信息而取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广播数据存储部,每当广播数据的记录结束时,将已记录的广播数据、该广播数据的识别信息和由上述记录状态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表示该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的信息关联起来存储;以及
一览输出部,按存储在上述广播数据存储部的每个广播数据,将广播数据的识别信息和表示该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的信息所对应的图标对应起来,输出广播数据的一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一览输出部根据表示各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的信息,决定广播数据的识别信息的排列顺序,输出广播数据的一览。
9.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记录接收的广播数据,其特征在于,具备:
判断部,在广播数据的记录过程中,判断该广播数据的接收状态是否正常;
接收状态信息存储部,根据由上述判断部判断的结果,存储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
记录状态信息取得部,根据存储在上述接收状态信息存储部的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取得表示已记录的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的信息;以及
控制部,根据由上述记录状态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表示记录状态的信息,控制是否保存已记录的广播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收信息存储部根据由上述判断部判断的结果,将与广播数据同步的时间信息作为表示上述接收状态的信息进行存储;
上述记录状态信息取得部根据存储在上述接收信息存储部的时间信息是否连续,来确定广播数据的接收不良处,求出该接收不良处的时间相对于从开始广播数据的记录到结束为止的全体记录时间的比率,将该比率作为表示上述记录状态的信息而取得;
在由上述记录状态信息取得部取得的比率是规定比率以下时,上述控制部保存已记录的广播数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广播数据的记录结束时,上述控制部根据由上述记录状态信息取得部取得的表示记录状态的信息,控制是否保存已记录的广播数据。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记录了使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
判断功能,在接收的广播数据的记录过程中,判断该广播数据的接收状态是否正常;
接收状态信息存储功能,根据由上述判断功能判断的结果,存储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
记录状态信息取得功能,根据由上述接收状态信息存储功能存储的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取得表示已记录的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的信息;以及
记录状态信息输出功能,输出由上述记录状态信息取得功能取得的表示记录状态的信息。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记录了使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
判断功能,在接收的广播数据的记录过程中,判断该广播数据的接收状态是否正常;
接收状态信息存储功能,根据由上述判断功能判断的结果,存储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
记录状态信息取得功能,根据由上述接收状态信息存储功能存储的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取得表示已记录的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的信息;以及
控制功能,根据由上述记录状态信息取得功能取得的表示记录状态的信息,控制是否保存已记录的广播数据。
14.一种数据信号,表示使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并且在载波上实现,其特征在于,这些功能包括:
判断功能,在接收的广播数据的记录过程中,判断该广播数据的接收状态是否正常;
接收状态信息存储功能,根据由上述判断功能判断的结果,存储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
记录状态信息取得功能,根据由上述接收状态信息存储功能存储的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取得表示已记录的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的信息;以及
记录状态信息输出功能,输出由上述记录状态信息取得功能取得的表示记录状态的信息。
15.一种数据信号,表示使计算机实现以下功能的程序并且在载波上实现,其特征在于,这些功能包括:
判断功能,在接收的广播数据的记录过程中,判断该广播数据的接收状态是否正常;
接收状态信息存储功能,根据由上述判断功能判断的结果,存储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
记录状态信息取得功能,根据由上述接收状态信息存储功能存储的表示接收状态的信息,取得表示已记录的广播数据的记录状态的信息;以及
控制功能,根据由上述记录状态信息取得功能取得的表示记录状态的信息,控制是否保存已记录的广播数据。
16.一种便携式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接收部,接收以规定的间隔插入时刻信息的广播数据;
广播数据记录部,记录由上述接收部接收的广播数据;
时刻信息抽取部,从由上述接收部接收的广播数据中抽取上述时刻信息;
不连续部分确定部,从由上述时刻信息抽取部抽取的时刻信息的时间序列,确定没有以上述规定的间隔连续的部分;
记录不良部分输出部,将表示由上述不连续部分确定部确定的部分的信息,作为表示由上述广播数据记录部记录的广播数据中的记录不良部分的信息进行输出。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其特征在于,记录了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
接收步骤,接收以规定的间隔插入时刻信息的广播数据;
广播数据记录步骤,记录在上述接收步骤接收的广播数据;
时刻信息抽取步骤,从在上述接收步骤接收的广播数据中抽取上述时刻信息;
不连续部分确定步骤,从在上述时刻信息抽取步骤抽取的时刻信息的时间序列,确定没有以上述规定的间隔连续的部分;
记录不良部分输出步骤,将表示由上述不连续部分确定步骤确定的部分的信息,作为表示在上述广播数据记录步骤记录的广播数据中的记录不良部分的信息进行输出。
18、一种数据信号,表示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的程序并且在载波上实现,其特征在于,这些步骤包括:
接收步骤,接收以规定的间隔插入时刻信息的广播数据;
广播数据记录步骤,记录在上述接收步骤接收的广播数据;
时刻信息抽取步骤,从在上述接收步骤接收的广播数据中抽取上述时刻信息;
不连续部分确定步骤,从在上述时刻信息抽取步骤抽取的时刻信息的时间序列,确定没有以上述规定的间隔连续的部分;
记录不良部分输出步骤,将表示由上述不连续部分确定步骤确定的部分的信息,作为表示在上述广播数据记录步骤记录的广播数据中的记录不良部分的信息进行输出。
CNA200710127198XA 2006-07-04 2007-07-04 便携式终端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在载波上实现的数字信号 Pending CN10110243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83972A JP4332676B2 (ja) 2006-07-04 2006-07-04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183972/2006 2006-07-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02430A true CN101102430A (zh) 2008-01-09

Family

ID=39036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27198XA Pending CN101102430A (zh) 2006-07-04 2007-07-04 便携式终端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在载波上实现的数字信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025928B2 (zh)
JP (1) JP4332676B2 (zh)
KR (1) KR100904949B1 (zh)
CN (1) CN10110243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88080B2 (ja) * 2007-10-04 2012-12-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及び異常状態表示方法
JP4497194B2 (ja) * 2007-11-12 2010-07-07 株式会社カシオ日立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EP2890112A1 (en) * 2013-12-30 2015-07-01 Nxp B.V. Method for video recording and editing assistant
US20190129980A1 (en) * 2017-10-30 2019-05-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Nested controllers for migrating traffic between environments
CN110830140A (zh) * 2019-11-20 2020-02-21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 一种分布式录波装置及其数据同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19263B2 (ja) 1996-09-02 2007-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受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H11103279A (ja) 1997-09-29 1999-04-13 Toshiba Corp 受信装置及び中継装置
JP4119025B2 (ja) * 1998-12-10 2008-07-16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放送映像自動録画装置
KR20010068312A (ko) * 2000-01-04 2001-07-23 구자홍 디지털 브이씨알의 기록오류 표시방법 및 장치
WO2002037843A1 (fr) * 2000-10-27 2002-05-10 Hitachi, Ltd. Recepteur de donnees et procede de reception de donnees
JP2002199062A (ja) 2000-12-25 2002-07-12 Hitachi Ltd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3087675A (ja) * 2001-09-06 2003-03-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JP3945241B2 (ja) 2001-12-14 2007-07-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テレビ付き携帯通信装置とこれを用いた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JP3770595B2 (ja) 2001-12-25 2006-04-26 株式会社東芝 記録方法
US7395041B2 (en) 2001-12-31 2008-07-01 Nokia Corporation Mobile phone and method of updating radio channel settings
JP3741425B2 (ja) * 2002-01-29 2006-02-01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伝送装置
JP2003309791A (ja) 2002-04-15 2003-10-31 Toshiba Corp 記憶装置及びそのデータ書込み制御方法
JP2004080674A (ja) * 2002-08-22 2004-03-11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ディジタル放送/アナログ放送受信記録装置
JP4341267B2 (ja) 2003-03-18 2009-10-0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携帯電子機器システム、携帯電子機器、携帯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355849B2 (ja) 2003-06-06 2009-11-0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記録装置の電源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EP1650933A4 (en) 2003-07-31 2009-06-03 Vodafone Pl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3835441B2 (ja) 2003-08-26 2006-10-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4576812B2 (ja) 2003-08-27 2010-11-1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情報端末装置用ホルダ、携帯情報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656481B2 (ja) 2003-09-08 2011-03-23 日本テレビ放送網株式会社 録画再生装置、受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と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5101879A (ja) 2003-09-25 2005-04-14 Sharp Corp 携帯電話装置
JP2005123754A (ja) 2003-10-15 2005-05-12 Nec Corp 放送通信複合端末
JP2005140686A (ja) 2003-11-07 2005-06-02 Casio Comput Co Ltd 携帯電子機器システム、携帯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583299B2 (en) * 2004-01-14 2009-09-01 Casio Computer Co., Ltd. Moving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a stream recording function of a moving image
JP4570391B2 (ja) 2004-05-11 2010-10-27 京セラ株式会社 放送受信記録再生装置
JP2006108920A (ja) 2004-10-01 2006-04-20 Toshiba Corp 車載端末装置
JP4433979B2 (ja) * 2004-10-28 2010-03-17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放送録画再生装置、および、放送録画再生表示装置
US8254759B2 (en) * 2004-11-12 2012-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roadcasting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with respect to hard disc drive
JP4707371B2 (ja) 2004-11-19 2011-06-22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及び情報格納装置
JP2006157334A (ja) * 2004-11-29 2006-06-15 Funai Electric Co Ltd テレビジョン放送受信装置
JP2006186673A (ja) * 2004-12-27 2006-07-13 Toshiba Corp 携帯型電子機器および同機器の記録制御方法
US8170393B2 (en) * 2005-01-18 2012-05-01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gital broadcast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digital broadcast recording device
KR100772375B1 (ko) * 2005-05-31 2007-11-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전송 스트림의 시간 정보를 이용하여 디지털 방송 수신장치의 시간을 설정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20060129654A (ko) * 2005-06-13 2006-12-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방송 프로그램 녹화 및 재생 제어방법
KR100770910B1 (ko) * 2006-02-17 2007-10-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지털 방송 수신 단말기에서 채널 변경 속도를 향상시키기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8127193B2 (en) * 2007-05-29 2012-02-28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errors during a re-transmi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025928B2 (en) 2015-05-05
KR100904949B1 (ko) 2009-06-29
JP2008016984A (ja) 2008-01-24
KR20080004344A (ko) 2008-01-09
US20080075425A1 (en) 2008-03-27
JP4332676B2 (ja) 200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72800B2 (ja) 放送コンテンツ情報提供方法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
JP5232296B2 (ja) ビデオストリーム内の広告コンテンツを基準としてアドレス指定可能な見出しマークを挿入する電子装置及び方法
CN101102430A (zh) 便携式终端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在载波上实现的数字信号
US2012001429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JP2007243302A (ja) 番組録画装置、携帯端末、番組録画・再生システム、録画番組表示方法
US2010030928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laying video messages
US20070282750A1 (en) Distributing quasi-unique codes through a broadcast medium
WO2005060245A1 (ja) 携帯端末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テレビ番組視聴システム
JP5025099B2 (ja) 携帯端末
JP2007251887A (ja) 通信システム、携帯端末、サーバ、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240107087A1 (en) Server, terminal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JP2009088812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端末
JP4399865B2 (ja) 録画番組再生装置、録画番組再生方法および録画番組再生プログラム
EP1732251A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igital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contents
US20080062251A1 (en)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KR100574553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의 플레이어에서 파일 편집방법
JP2003216609A (ja) 情報検索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KR100554803B1 (ko) 멀티미디어 콘텐츠 전달을 위한 슬라이드 메타정보처리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2568508A (zh) 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02480636A (zh) 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KR100504818B1 (ko)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의 실시간 설문 장치 및 방법
JP2005117149A (ja) 携帯電話機
KR20090087001A (ko) 휴대 단말장치, 보완 시청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보완 시청 서비스 방법
KR20070010598A (ko) 디지털 멀티미디어 단말기에서 방송 데이터 재생 중 화면캡쳐 방법
KR20070045503A (ko) 휴대용 단말기에서의 멀티미디어 재생 방법 및 그 휴대용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ASIO HITACHI MOBIL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8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TOKYO, JAPAN TO: KANAGAWA, JAPA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813

Address after: Kanagawa, Japan

Applicant after: NEC CASIO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Casio Hitachi Mobile Co., Ltd.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