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8632A - 包含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和多糖的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包含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和多糖的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8632A
CN101098632A CNA2005800461628A CN200580046162A CN101098632A CN 101098632 A CN101098632 A CN 101098632A CN A2005800461628 A CNA2005800461628 A CN A2005800461628A CN 200580046162 A CN200580046162 A CN 200580046162A CN 101098632 A CN101098632 A CN 101098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mposition
viscosity
cellulose
g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61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秋元光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filed Critical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98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86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Jellies, Jams, And Syrups (AREA)
  • Dairy Products (AREA)
  • Seeds, Soups, And Other Foo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食品中果肉等颗粒稳定保持和/或固定的稳定剂,并提供通过其少量加入就能够赋予粘度的增稠剂。本发明提供包含多糖和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的组合物,该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由亲水性物质、水溶性聚合物和以植物细胞壁为原材料的、为细纤维状纤维素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组成。另外,提供了含有上述组合物的稳定剂和增稠剂。

Description

包含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和多糖的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物,其包含水可分散性纤维素或由水可分散性纤维素、水溶性聚合物和亲水性物质组成的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该纤维素为细纤维状的纤维素)和至少一种多糖,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具有颗粒固定性能、或高的增稠性能和结构粘度。
背景技术
常规上,多糖如半乳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和黄原胶已被用作增稠剂以增稠食品或类似产品。如果尝试要赋予颗粒固定性能,如只是通过使用这些多糖防止果浆等沉降或漂浮,则需要赋予非常高的粘度。这导致液体排放性能恶化,从而由于糊状感觉使食品质地变差,损害商业价值。因此需要一种具有好的液体排放性能而没有糊状感觉、同时使颗粒以稳定的方式保持在食品中的稳定剂。同时,可加入到食品中的增稠剂的量通常受限于产品设计,所以需要一种使用尽可能最少量即可显示理想增稠效应的增稠剂。
材料如微纤状纤维素和纤维素纳米原纤是以植物细胞壁为原料制成的细纤维状纤维素。虽然细纤维状纤维素由于其相当高的增稠效应受到青睐,但因为它的价格比通常的多糖高,所以从成本上考虑很难单独使用。另外,如下文中将描述的那样,由于这种纤维素的“细度”不够,可感到该纤维素纤维的粗糙度,因此造成质地不舒适的感觉。作为稳定剂或增稠剂,其中可使用这种纤维素的应用是非常有限的。
含有微纤化纤维素和多糖的已知增稠剂的实例包括专利文献1到3中中公开的那些。这些文献中显示的作用包括“防止结块”和“整肠功能效应”,但是没有提到得到增稠协同效应或可以通过与特定的多糖一起使用可以减少增稠剂的加入量。此外,专利文献4和5描述了其中将由含有约大于或等于80%的初生壁的细胞得到的纤维素纳米原纤与其他添加剂共混的组合物。但是,添加剂共混的主要目的仅仅是为了提高干燥产物的再分散性能和补偿纤维素纳米原纤的功能。
专利文献6种描述了含有水可分散性干燥组合物和多糖的形成凝胶的组合物。但是,专利文献6的实施例中描述的水可分散性干燥组合物的结构仅包含两种组分,水可分散性纤维素和水溶性聚合物羧甲基纤维素钠。如果使用强力设备如Ace Homogenizer(Nippon Seiki,Co.,Ltd.制造)、通过工业上不现实的非常强的剪切力将这种水可分散性干燥组合物分散于离子交换水中,则粒子分离且细纤维状纤维素分散于水中。然而,如果在工业上实际的分散条件下通过剪切力分散,即:通过工业上通常使用的旋转均化器(如“T.K.HOMO MIXER”,Primix Corporation生产)产生的剪切力在普通的自来水中分散,则粒子没有充分分离。因此,由于分散不充分,即使与多糖一起使用,作为稳定剂或增稠剂的性能也不能充分体现。
另外,在专利文献7的对比实施例2中,描述了具有由重量比调节为9∶1的本申请微纤化纤维素与瓜尔胶组成的1wt%固体组分的水分散体变成为粘性液体。然而与瓜尔胶相比,微纤化纤维素本身具有较高的增稠效应。因此,存在协同效应,但是瓜尔胶的增稠效应为微纤化纤维素的大约10%。在此增稠效应水平下,就成本而言该组合物不是用于食品的理想替代材料。另外,由于该效应相当低,不知道此刻事实上是否有协同效应。具体而言,该差别难以通过人的感觉如目测等方法区别开来。
由此看来,下面描述的用作根据本发明组合物的结构组分的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包含水可分散性纤维素、水溶性聚合物和亲水物质作为主要组分。通过包含全部这3种组分,粒子即使在实际分散条件下也可以分离,并且显示好的分散性。因此,当与多糖一起使用时,作为稳定剂或增稠剂的特性可充分表现出来。
还报道了如果加入含有水可分散性干燥组合物和多糖的专利文献6的形成凝胶的组合物,并将所得到水分散体静置,则该分散体形成“真凝胶”。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不同于该分散体之处在于不形成凝胶,或换句话说,保持加入到组合物中的水分散体或液态组合物的流体性能,从而不使得形成真正的凝胶。如果的确形成凝胶,失去流体性能,则意味着该分散体不再是液体,从而失去其食品功能和作为液态组合物的物理性能。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1731182号
专利文献2:JP-A-60-260517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1850006号
专利文献4:JP-A-2001-520180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3247391号
专利文献6:JP-A-2004-41119
专利文献7:JP-A-2004-248536
发明公开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食品中果肉等的颗粒稳定保持和/或固定的稳定剂,并提供通过少量加入即能够赋予粘度的增稠剂。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物,其包含多糖和由水可分散性纤维素、水溶性聚合物和亲水物质组成的高分散纤维素复合体,该水可分散性纤维素是以植物细胞壁为原材料制备的细纤维状纤维素。本发明进一步提供包含上述组合物的稳定剂和增稠剂。具体地说,本发明如下。
1.一种组合物,包含1∶9-8∶2重量比的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和多糖,其中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是干燥的组合物,其含有:
i)50-95wt%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
ii)1-49wt%的水溶性聚合物;和
iii)1-49wt%的亲水性物质,
该水可分散性纤维素来源于作为原材料的植物细胞壁,是一种细纤维状、长轴为0.5-30μm、短轴为2-600nm、长轴/短轴比为20-400的纤维素,该水可分散性纤维素组分含有大于或等于10wt%的可以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并且当形成0.5wt%的水分散体时损耗角正切值小于1。
2.根据项1的组合物,其中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是干燥的组合物,其含有:
i)55-85wt%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
ii)1-30wt%的水溶性聚合物;和
iii)5-40wt%的亲水性物质。
3.根据项1的组合物,其具有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总的水溶性聚合物和亲水性物质∶多糖的重量比为0.5∶0.5∶9-7.6∶0.4∶2。
4.根据项1的组合物,其具有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总的水溶性聚合物和亲水性物质∶多糖的重量比为0.55∶0.45∶9-6.8∶1.2∶2。
5.一种含有根据1-4任意一项的组合物的用于颗粒固定的稳定剂,其中多糖包含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半乳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海藻酸钠、罗望子胶、果胶、角叉菜胶、结冷胶、琼脂、羧甲基纤维素钠、大豆水溶性多糖、刺梧桐树胶、亚麻紫车前籽胶、普鲁兰多糖、阿拉伯树胶、黄蓍胶、印度树胶、阿拉伯半乳聚糖和凝胶多糖。
6.一种含有根据1-4任意一项的组合物的用于颗粒固定的稳定剂,其中多糖包含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半乳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海藻酸钠、罗望子胶、结冷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大豆水溶性多糖、刺梧桐树胶和阿拉伯树胶。
7.一种含有根据1-4任意一项的组合物的增稠剂,其中多糖包含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半乳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海藻酸钠、罗望子胶、果胶、角叉菜胶、结冷胶、琼脂、羧甲基纤维素钠、大豆水溶性多糖、刺梧桐树胶、亚麻紫车前籽胶、普鲁兰多糖、阿拉伯树胶、黄蓍胶、印度树胶、阿拉伯半乳聚糖和凝胶多糖。
8.一种含有根据1-4任意一项的组合物的增稠剂,其中多糖包含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半乳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海藻酸钠、罗望子胶、结冷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大豆水溶性多糖、刺梧桐树胶和阿拉伯树胶。
9.根据1-4任意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水可分散性纤维素含有大于或等于30wt%的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
10.根据1-3任意一项的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可容易地分散于0.01%的氯化钙水溶液中。
11.根据1-4任意一项的组合物,其中该水可分散性纤维素具有超过50%的结晶度。
12.根据1-4任意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水溶性聚合物是选自由阿拉伯树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结冷胶和不易消化的糊精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1-4任意一项的组合物,其中亲水物质是选自糊精和海藻糖的至少一种。
14.一种含有根据1-3、9和10任意一项的组合物、根据5或6的稳定剂、或根据7或8的增稠剂的食品。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现在,将尤其通过集中在其优选的实施方案上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由植物细胞壁为原材料制得。优选的材料为可便宜地作为原材料获得且能够在工业上使用的那些。具体实例包括主要包括天然纤维素,如木材(针叶树和阔叶木)、棉短绒、槿麻、马尼拉麻(蕉麻)、剑麻、黄麻、萨瓦伊草、西班牙草、甘蔗渣、稻草杆、小麦秸秆、芦苇、竹子等的浆粕。尽管也可以使用原棉、纸砂草、甜菜、枸树、结香、雁皮等,它们的使用有时候不是优选的,因为这些原材料难以稳定地获得,它们含有大量非纤维素成分且难以处理。当使用再生纤维素作为原材料时,显示不出足够的性能,因此再生纤维素不包括在本发明的原材料内。原材料的优选具体实例包括木浆、棉短绒浆粕、甘蔗渣浆粕、小麦秸秆浆粕、稻草秸秆浆粕、竹浆粕等。特别优选的是以禾草起始材料制备的纤维素物质。具体实例为甘蔗渣浆粕、小麦秸秆浆粕、稻草秸秆浆粕和竹浆粕。
本发明中使用的细纤维状纤维素通过X射线衍射(Segal法)测定的结晶度超过50%,优选大于或等于55%。尽管本发明使用的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含有非纤维素组分,但这些组分是非晶的,因此按非晶计算。
本发明中使用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为细纤维状。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细纤维状”意思是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测量,长度(长轴)为约0.5μm-1mm米,宽度(短轴)为约2nm-60μm,以及长/宽比(长轴/短轴)为约5-400。
本发明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或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包含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术语“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具体是指这样的组分,该组分稳定悬浮于水中而不沉降,即使当将其制成浓度为0.1wt%的水分散体并且将所得分散体在1,000G下离心5分钟也是如此。通过高分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和测量,这样的组分由具有的长度(长轴)为0.5-30μm、宽度(短轴)为2-600nm且长/宽比(长轴/短轴)为20-400的纤维状纤维素组成。宽度优选为小于或等于100nm,更优选为小于或等于50nm。
用作根据本发明组合物的结构组分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或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含有大于或等于30wt%的量的“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如果此组分的含量低于30wt%,上述功能不能充分体现。该“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的含量越高越好。但是,更优选该含量为大于或等于50wt%。除非另外声明,此组分的含量表述为在全部纤维素中存在的量的百分比。即使包含水溶性组分,对该含量进行测量和计算使得此组分不包括在内。
用作根据本发明组合物的结构组分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或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显示,当制成浓度为0.5wt%的水分散体时,在形变为10%、频率为10rad/s下测量的损耗角正切值(tanδ)小于1,优选小于0.6。如果损耗角正切值小于0.6,组合物的性能变得更好。如果损耗角正切值为大于或等于1,下面描述的粘度增稠功能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为了使用作该组合物结构组分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或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显示的损耗角正切值(tanδ)小于1,必需除去来自于植物细胞壁的微纤而不将其切短。但是,通过目前的技术,不可能仅仅进行“微型化”而不同时使纤维变短(这里“使纤维变短”是指其中纤维被切短,或其中纤维素已经变短的状态;“微型化”是指其中纤维通过撕开或类似作用变得更细,或纤维已变得更细的状态)。换句话说,为了使损耗角正切值(tanδ)小于1,重要的是尽可能地抑制纤维变短的同时进行“微型化”。实现这一点的优选方法将在下文中描述,尽管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方法。
为了在尽可能地抑制纤维素纤维变短的同时进行“微型化”,以植物细胞壁为起始材料选择作为原材料的纤维素物质优选具有的平均聚合度为400-12,000,且α-纤维素含量(%)为60-100wt%,并更优选为65-98wt%。
在尽可能地抑制纤维素纤维变短的同时进行“微型化”中所使用的装置优选为高压均化器。高压均化器的具体实例包括“EmulsiFlex”(Avestin Inc.制造)、“Ultimizer System”(Sugino Machine,Co.,Ltd.制造)、“NanomizerSystem”(Nanomizer Co.,Ltd.制造)、“MicroFluidizer”(MFIC Corp.制造)和起泡式均化器(Sanwa Kikai Co.,Ltd.、Invensys APV Co.、Niro SoaviS.p.A和Izumi Food Machinery Co.,Ltd.制造)。高压均化器的处理压力优选为大于或等于30MPa,更优选60-414MPa。
本发明中使用的多糖为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半乳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海藻酸钠、罗望子胶、果胶、角叉菜胶、结冷胶、琼脂、羧甲基纤维素钠、大豆水溶性多糖、刺梧桐树胶、亚麻紫车前籽胶、普鲁兰多糖、阿拉伯树胶、黄蓍胶、印度树胶、阿拉伯半乳聚糖和凝胶多糖。优选地,多糖是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罗望子胶、果胶、角叉菜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大豆水溶性多糖和刺梧桐树胶。本发明中使用的多糖优选为半乳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海藻酸钠、罗望子胶、结冷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大豆水溶性多糖、刺梧桐树胶或阿拉伯树胶,更优选为半乳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果胶或羧甲基纤维素钠。如果角叉菜胶为λ-角叉菜胶则是更优选的。
本发明中使用的半乳甘露聚糖是具有如下结构的多糖,该结构包括由β-1,4-键接的β-D-甘露糖构成的主链和由α-1,6-键接的α-D-半乳糖构成的侧链。半乳甘露聚糖的实例包括瓜尔胶、刺槐豆胶、他拉胶等,其中甘露糖与半乳糖的比例对于瓜尔胶而言为约2∶1,对于刺槐豆胶而言为约4∶1,对于他拉胶而言为约3∶1。
本发明中使用的果胶已通过甲醇被部分酯化,具有由α-1,4-键接的α-D-半乳糖醛酸构成的主链。通过在半乳糖醛酸主链上引入β-L-鼠李糖,分子中形成扭曲。在某些情况下,将中性的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木聚糖等连接在半乳糖醛酸主链上作为侧链或与果胶混合。构成果胶的半乳糖醛酸以甲酯形式和以两种形式的酸存在。以酯形式存在的半乳糖醛酸的比例称作酯化度。如果酯化度为高于或等于50%,该果胶称为HM果胶,如果酯化度低于50%,则该果胶称为LM果胶。
本发明中使用的结冷胶有四种糖,它们是葡萄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和L-鼠李糖,作为重复单元连成直链。天然的结冷胶含有3-5%连接在葡萄糖的C-6位上的乙酰基和C-2位上的甘油基。脱乙酰化的结冷胶是其中使天然结冷胶经过脱乙酰化处理然后纯化的胶。本发明中使用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已经通过一氯代乙酸或一氯代乙酸钠将纤维素的羟基酯化,并且具有β-1,4-键接的D-葡萄糖直链结构。
本发明中使用的大豆水溶性多糖由如半乳糖、阿拉伯醣、半乳糖醛酸、鼠李糖、木聚糖和葡萄糖的糖类组成。据认为半乳聚糖和阿拉伯聚糖连接在鼠李糖半乳糖醛酸链上。
本发明中使用的阿拉伯树胶的分子结构尚不清楚。但是据报道其结构性糖类为D-半乳糖36%、L-阿拉伯醣31%、L-鼠李糖13%、D-葡萄糖醛酸18%,还有2%的蛋白质。
除了这些组分以外,根据本发明的稳定剂和增稠剂也可与淀粉、油或脂肪、蛋白质、肽、氨基酸、盐如食用盐或各种磷酸盐、表面活性剂、乳化剂、防腐剂、贮存时间改进剂、酸味剂、甜味剂、香味剂、着色剂、pH调节剂、消泡剂、矿物质、膳食纤维、调味剂、酸、碱、醇等适当地共混。
用作根据本发明的稳定剂和增稠剂组合物的结构组分的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含有50-95wt%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1-49wt%的水溶性聚合物和1-49wt%的亲水性物质。优选地,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是由水可分散性纤维素∶水溶性聚合物∶亲水性物质以50-85∶1-30∶5-40wt%,更优选为60-75∶5-20∶15-25wt%组成的干燥组合物。此组合物可以是颗粒状、微粒状、粉末状、鳞状、碎屑状或薄片状。当将此复合体加入水中并经受机械剪切力时,该组合物特征在于:粒子分离使得细纤维状纤维素分散于水中。如果水可分散性纤维素少于50wt%,则纤维素比例低,从而效果没有表现出来。
水溶性聚合物是本发明中使用的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的一种组分,是起到防止干燥过程中纤维素角化作用的物质。所用的该化合物的具体实例包括一种、或两种、或多种选自如下的物质:阿拉伯树胶、阿拉伯半乳聚糖、藻酸及其盐、凝胶多糖、印度树胶、角叉菜胶、刺梧桐树胶、琼脂、黄原胶、瓜尔胶、酶解瓜尔胶、榠栌子胶、结冷胶、明胶、罗望子胶、不易消化的糊精、黄蓍胶、角叉藻胶、普鲁兰多糖、果胶、刺槐豆胶、大豆水溶性多糖、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和聚丙烯酸钠。在这些物质中,优选的是阿拉伯树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结冷胶和不易消化的糊精。更优选的是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更优选的是具有的羧甲基取代度为0.5-1.5、优选0.5-1.0、更优选为0.6-0.8的纤维素。此外,当制成1wt%的水溶液时,粘度应该为约5-9,000mPa·s,优选为约1,000-8,000mPa·s,更优选为约2,000-6,000mPa·s。
亲水性物质是本发明使用的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的一种组分,是在冷水中具有高溶解度、几乎不具粘性且在室温下为固体的物质。亲水性物质的实例包括一种、或两种、或多种选自如下的物质:糊精、水溶性糖(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异构化糖、低聚糖、木糖、海藻糖、偶合糖、帕拉金糖、山梨糖、还原的淀粉-糖化谷蛋白、麦芽糖、乳果糖、低聚果糖、低聚乳糖)和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甘露醇、山梨糖醇等)。优选糊精和海藻糖,更优选糊精。如上所述,水溶性聚合物起到阻止纤维素角化的作用。然而,一些水溶性聚合物向复合体内部进行水输送的性能差。因此,有时需要施加长时间较强的机械剪切力。亲水性物质主要提高水输送性能,具体而言,加速干燥组合物的水分离性能。
本发明中使用的糊精是通过酸、酶或热将淀粉水解形成的部分水解产物,其中葡萄糖残基通过α-1,4键和α-1,6键结合。以DE(右旋糖当量)表示,使用具有的DE值为约2-42,优选约20-40的那些。也可以使用已从中除去了葡萄糖和低分子量低聚糖的支化糊精。
本发明中使用的海藻糖是其上连接两个D-葡萄糖分子的二糖。这些键通常为α,α(1→1)键。
如上所述,当将本发明的高分散性的纤维素复合体加入到水中并对其施加机械剪切力时,结构单元(如粒子)被分离且细纤维状纤维素分散于水中。此“机械剪切力”是指将0.5wt%的水分散体用旋转均化器以小于或等于15,000rmp在低于或等于80℃的温度下分散15分钟。
如此得到的水分散体在干燥之前的状态下,包含“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的量基于总的纤维素组分为大于或等于30wt%。这种水分散体在0.5wt%浓度下具有的损耗角正切值小于1。测量水可分散性纤维素中“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的含量和损耗角正切值的条件将在下文中描述。如上所述,水可分散性纤维素具有的长轴为0.5-30μm,短轴为2-600nm。长轴/短轴之比为20-400。优选地,其宽度为小于或等于100nm,更优选为小于或等于50nm。
构成本发明的稳定剂和增稠剂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和多糖之间的重量比以固体含量计为1∶9-8∶2,优选为2∶8-7∶3,更优选为4∶6-6∶4。
如果将根据本发明的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在0.01wt%的氯化钙水溶液中搅拌,粒子容易分离和分散,由此显示出高粘度。与通过在纯水中强力搅拌搅拌所显示的粘度相比,该程度为使得在实际条件下于0.01wt%的氯化钙水溶液中搅拌时,粘度大于或等于50%。
在0.01%的氯化钙水溶液中,表示为普通自来水“硬度”的值是90,这是日本普通自来水的最大离子浓度。已知该类离子的存在将对水溶性聚合物,如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溶胀和溶解度有影响,由此使得促进粒子分离和分散的能力剧烈降低。结果,当在许多食品如用奶配制的佐料和食品中使用时,需要预分散在纯水中或使用强力分散机器如高压均化器。这是个问题。
本发明的结构粘度形成效应表示为由“在3rmp转速下的粘度(η3)”和“在100rmp转速下的粘度(η100)”计算得到的结构粘度指数(TI值)。稳定性往往取决于η3,因此结构粘度指数(TI值)用已经进行调节、使其η3显示出大致相同的粘度的水分散体(或液态组合物)比较。这里使用的术语TI值”表示为“TI=η3/η100”,其中TI值越高,液体排放性越好,且糊状感越小。当下面的结构粘度指数为“TIα>TIβ”时,认为存在结构粘度形成效应。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水分散体的结构粘度指数(TIα)由“TIα=η3α/η100α”确定。
η3α: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水分散体在3rmp下的粘度。
η100α: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的水分散体在100rmp下的粘度。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包含的用于调节粘度η3α和η100α的多糖水分散体的结构粘度指数(TIβ)可以由“TIβ=η3β/η100β”确定。
η3β: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包含的用于调节粘度η3α的多糖水分散体在3rmp下的粘度。
(然而,调节多糖的添加量使得η3β≈η3α;即“0.9≤η3α/η3β≤1.1。)
η100β: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包含的用于调节粘度η100α的多糖水分散体在100rmp下的粘度。
这里使用的术语“液体排放性”是指当将水分散体由容器中转移时的排放行为。具体而言,当将容器倾斜然后还原到其原来位置时,如果液体排放性好,没有多少液体粘附在容器口附近。然而,如果液体排放性差,则大量液体粘附在容器口附近,并且如果液体排放性更差,则液体形成不断裂的线。
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糊状感”是指当人将该液体放入口中时的糊状感或感觉到的粘性感。这通常相当于剪切速率为10-50/s的粘度。据说粘度越高,糊状感越强。如果将B型粘度计的转速(rpm)以剪切速率(/s)计算,则100rmp相当于约20-70/s。因此,η100越低,由于本发明中η3β≈η3α,结构粘度指数(TI值)越大,则糊状感感觉不到那么大。
根据本发明的食品的实例包括:豪华饮料,如咖啡、茶如红茶、日本茶和乌龙茶、绿茶粉、可可饮料、甜豆沙汤、果汁、豆浆等;含乳组分的饮料,如鲜奶、加工奶、发酵乳饮料、乳酸饮料等;发酵乳;含有米粉糕碎块的红豆汤;各种饮料包括营养增强饮料,如钙强化饮料等和含有膳食纤维的饮料等;乳产品,如咖啡伴侣、搅打鲜奶油、蛋奶羹、软奶油等;汤;焖品;调味料,如酱油、调味汁(日式调味汁)、佐料等;以混合的芥末为代表的各种糊状调味品;果肉加工制品,如水果沙司、水果制备品、果酱等;流质食品,如管饲流质食品等;以及液体或糊状健康食品;液体或糊状宠物食品。这些食品均包括在本发明之内,不管它们的形式或在制备时的加工操作有什么不同,如在杀菌的食品、冷冻食品、微波食品等中所见。这些食品通常以pH为3-8和食用盐浓度为0.001-20%供应。因此,这些食品需要显示出在此条件下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稳定剂和增稠剂的加入量没有特别的限制,但是基于食品优选为大于或等于0.001wt%且小于1wt%,更优选为0.05-0.7wt%。
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凝胶化”是指当使水分散体静置时,形成类似于果冻或布丁的所谓“真凝胶”的能力。静置24小时后进行测定。另外,凝胶化的水分散体不具有任何流体性能。
下文中,本发明将通过参考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各物质的物理性能根据下面的方法评价。
<纤维素物质的结晶度>
根据如JIS K 0131-1966(“X-射线衍射分析通用程序”)所规定、按照Segel法由用X-射线衍射测量的X-射线衍射图案的衍射强度值的计算,结晶度根据下面的公式进行定义:
结晶度(%)={(Ic-Ia)/Ic}×100
这里,Ic表示其中X射线衍射图案的衍射角2θ为22.5°的衍射强度;Ia表示其中相同的衍射角2θ为大约18.5°的基线强度(最小值)。
<纤维素纤维(粒子)的形状(长轴、短轴、长轴/短轴之比)
由于纤维素纤维(粒子)的尺寸在很宽范围内变化,不可能只用一种显微镜观察所有的纤维。因此,根据纤维(粒子)的尺寸适当地选择光学显微镜和扫描显微镜(中分辨SEM和高分辨SEM)进行观察和测量。当使用光学显微镜时,称取样品和水,使得水分散体具有的固体浓度为0.25wt%。将此分散体用“Excel Auto Homogenizer”(Nippon Seiki Co.,Ltd.制造)在15,000rmp下分散15分钟,将所得分散体调节到适合的浓度,然后将其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并观察。当使用中分辨SEM(JSM-5510LV,JEOLLtd.制造)时,将样品水分散体放在样品台上并空气干燥,之后在其上气相沉积约3nm Pt-Pd,然后观察样品。当使用高分辨SEM(S-5000,HitachiScience System Co.,Ltd.制造)时,将样品水分散体放在样品台上并空气干燥,之后在其上气相沉积约1.5nm Pt-Pd,然后观察样品。
由照片中的15或更多根纤维测量纤维素纤维(粒子)的长轴、短轴、长轴/短轴之比。纤维从近乎直的到弯曲的(象头发),但没有纤维是象废纱线那样卷曲的形式。即使在单根纤维内短轴(厚度)也是变化的,因此取平均值。高分辨SEM用于观察短轴为约几纳米到200nm的纤维,但是一根纤维太长,不能在一个视场中观察。因此,在移动视场的同时重复拍照,之后将照片结合进行分析。
<“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的含量>
该含量由下面(1)-(5)和(3′)-(5′)测定。
(1)称取样品和纯水以得到纤维素浓度为0.1wt%的水分散体,并用Ace Homogenizer(AM-T型,Nippon Seiki Co.,Ltd.制造)在15,000rmp下分散15分钟。
(2)将20g样品溶液导入离心管中,并用离心机在1,000G下离心5分钟。
(3)移除上面的液体层,测量沉降的组分(a)的重量。
(4)然后,将沉降的组分完全干燥,测量固体组分(b)的重量。
(5)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c)的含量:
c=5,000×(k1+k2)[wt%]
k1和k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此处,“k1”表示液体上层中“细纤维状纤维素”的量;“k2”表示沉降组分中“细纤维状纤维素”的量;“w1”表示液体上层中水的量;“w2”表示沉降组分中水的量;“s2”表示沉降组分中“水溶性聚合物+亲水性物质”的量。)
k1=0.02-b+s2
k2=k1×w2/w1
(水溶性聚合物+亲水性物质)/纤维素=d/f(配比)
w1=19.98-a+b-0.02×d/f
w2=a-b
s2=0.02×d×w2/{f×(w1+w2)}
当“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的含量非常大时,沉降组分的重量小,因此,根据上述方法测量的精确度降低。因此,在此情况下,在(3)之后进行以下程序。
(3′)取出上面的液体层并测量重量(a′)。
(4′)然后将上层组分完全干燥并测量固体组分的重量(b′)。
(5′)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的含量(c):
c=5,000×(k1+k2)[wt%]
k1和k2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这里,“k1”表示液体上层中“细纤维状纤维素”的量;“k2”表示沉降组分中“细纤维状纤维素”的量;“w1”表示液体上层中水的量;“w2”表示沉降组分中水的量;“s2”表示沉降组分中“水溶性聚合物+亲水性物质”的量。)
k1=b′-s2×w1/w2
k2=k1×w2/w1
(水溶性聚合物+亲水性物质)/纤维素=d/f(配比)
w1=a′-b′
w2=19.98-a′+b′-0.02×d/f
s2=0.02×d×w2/{f×(w1+w2)}
如果在(3)的操作中液体上层与沉降组分的界面不清晰并难以分离,此操作在适当降低的纤维素浓度下进行。
<损耗角正切值>(=损耗弹性模量/储能弹性模量)
损耗角正切值根据以下程序测定。
(1)称取样品和纯水以得到固体浓度为0.5wt%的水分散体,并用ExcelAuto Homogenizer(Nippon Seiki Co.,Ltd.制造)在15,000rmp下分散15分钟。
(2)将该分散体在25℃气氛下静置3小时。
(3)将样品溶液导入到动态粘弹性测量装置中并静置5分钟,然后在以下条件下测量。由结果测定在10rad/s频率下的损耗角正切值(tanδ)。
仪器:ARES(Model 100 FRTN1)(Rheometric Scientific Inc.制造)
几何条件:双壁库埃特
温度:25℃
应变:10%(固定)
频率:1-100rad/s(历经约170秒的时间升高)
<0.01%氯化钙水溶液的分散性>
(1)称取样品和纯水以得到固体浓度为1wt%的水分散体,并用AceHomogenizerTM(Nippon Seiki Co.,Ltd.制造,AM-T型)在15,000rmp下分散15分钟(25℃)。
(2)将该分散体在25℃下静置3小时。
(3)彻底搅拌后,设定旋转粘度计(B型粘度计,Tokimex,Inc.制造)。完成搅拌30秒之后,开动转子旋转。30秒之后读取粘度计显示值,由此计算粘度(Va)。根据粘度适当地改变转子的旋转速度和类型。
(4)接下来,称取样品、氯化钙和纯水以得到固体浓度为1wt%、氯化钙浓度为0.01wt%的水分散体,并用T.K.HOMO MIXERTM(PrimixCorporation制造,Mark II 2.5型)在8,000rmp条件下分散10分钟(25℃)。
(5)将该分散体在25℃下静置3小时。
(6)彻底搅拌后,设定旋转粘度计(B型粘度计,Tokimex,Inc.制造)。完成搅拌30秒之后,开动转子旋转。30秒之后读取粘度计显示值,由此计算粘度(Vb)。转子的转速设定在60rmp,并根据粘度适当改变转子类型。
(7)“0.01%氯化钙水溶液的分散性”用以下公式计算。
0.01%氯化钙水溶液的分散性[%]=(Vb/Va)×100
<水分散体的制备和凝胶化状态与液体排放性的确定>
首先,称取样品和水使得水分散体具有1wt%的固体含量。然后将该溶液用T.K.HOMO MIXER(Primix Corporation制造)在8,000rmp下分散10分钟。然后将此1wt%的样品水分散液与水以4∶6的比例混合,并将所得溶液进一步分散5分钟。而此时的温度没有特别的限制,选择适合分散样品的温度。此外,可根据所使用的多糖的特征加入对功能表现必要的添加剂(钙、钠等)。在本实施例中,当使用果胶时加入氯化钙。接下来,将此样品水分散体装入3个烧杯中。在将装入一个烧杯中的样品水分散体在25℃气氛下静置24小时后,如果当将烧杯倾斜时样品水分散体流动并流出,确定流体性能被保持且没有形成凝胶。对于其凝胶化状态不需要确定的样品则不进行此操作。
将填装到另一个烧杯中的0.4wt%的样品水分散体在25℃气氛下静置3小时。在此静置状态下,设定旋转粘度计(B型粘度计,Toki Sangyo Co.,Ltd.制造,“TV-10”),60秒之后读出粘度。转子转速设定为3rmp,并根据粘度适当改变转子和适配器。选择稳定剂和增稠剂具有任意比例的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与多糖,其粘度Z1以与0.4wt%水分散体相同的方式测定。
然后将此1wt%样品水分散液以任意比例与水混合,使得下面所述的“增稠稳定剂水分散体在转速为3rmp下的粘度”为2,500-3,000mPa·s。将所得溶液进一步分散5分钟,由此制备样品水分散体。
本发明中的术语“增稠协同效应”是指具体通过包含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和至少一种多糖证明的协同效应。具体而言,当如下其中使用第0011段第3项中列出的增稠剂的增稠剂水分散体的粘度(粘度Z)大于理论粘度α时,或者换句话说,如果满足“粘度Z>理论粘度α”的关系,据认为存在增稠协同效应。
这里,
粘度X:当加入与用于制备粘度Z的增稠剂中所包含的相同量的多糖作为粘度Z的增稠剂时水分散体的粘度。
粘度Y:当加入与用于制备粘度Z的增稠剂中所包含的相同量的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作为粘度Z的增稠剂时水分散体的粘度。
粘度Z:第0011段第3项中所列举的增稠剂水分散体的粘度。
α:由粘度X和粘度Y根据以下公式估算的粘度理论值。
粘度α=[β×粘度X+γ×粘度Y]/(β+γ)
β:测定粘度Z时所使用的增稠剂水分散体中包含的多糖的量(wt%)。
γ:测定粘度Z时所使用的增稠剂水分散体中包含的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的量(wt%)。
β+γ:测定粘度Z时所使用的增稠剂水分散体中包含的增稠剂的量(wt%)。
<结构粘度指数(TI值)的计算和形成效应的确定>
通过将上面获得的1wt%的样品水分散液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使得“增稠稳定剂水分散体在转速在3rmp下的粘度”为2,500-3,000mPa·s、然后将所得溶液进一步分散5分钟制备的样品水分散体组合物水分散体的结构粘度指数(TI=η3/η100)由“在3rmp转速下的粘度(η3)”和“在100rmp转速下的粘度(η100)”计算得到。
本发明的组合物水分散体的结构粘度指数(TIα)由“TIα=η3α/η100α”确定。
η3α: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水分散体在3rmp下的粘度。
η100α: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水分散体在100rmp下的粘度。
用于调节粘度η3α和η100α的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包含的多糖水分散体的结构粘度指数(TIβ)可由“TIβ=η3β/η100β”确定。
η3β:用于调节粘度η3α的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包含的多糖水分散体在3rmp下的粘度。
(但是,调节多糖的加入量使得η3β≈η3α,即“0.9≤η3α/η3β≤1.1”。)
η100β:用于调节粘度η100α的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所包含的多糖水分散体在100rmp下的粘度。
当上述测定的结构粘度指数TIα和TIβ满足关系“TIα>TIβ”时,认为组合物水分散体具有结构粘度形成效应。
<凝胶化状态和液体排放性的确定,以及食品(水果沙司、发酵乳饮料和玉米汤)的粘度测量>
将根据下述实施例制备的液态组合物各自装入3个烧杯中。在将装入烧杯中的食品之一放置24小时后,如果当将烧杯倾斜时样品水分散体流动并流出,确定流体性能被保持且没有形成凝胶。对于其凝胶化状态不需要确定的样品则不进行此操作。当将烧杯倾斜并随后回到其原来的位置时,如果液态组合物紧紧地粘附在烧杯口上,或形成一些线,则确定液体排放性差,如果液态组合物排出而没有粘附,则确定液体排放性好。
将两种装到烧杯中的食品在25℃气氛下静置3小时,在此静置状态下,设定旋转粘度计(B型粘度计,Toki Sangyo Co.,Ltd.制造,“TV-10”),60秒后读出粘度值。测定在转子转速为3rmp时装到一个烧杯中的液态组合物的粘度,测定在转子转速为100rmp时装到其他烧杯中的液态组合物的粘度。根据粘度适当改变转子和适配器。
<食品(水果沙司、发酵乳饮料和玉米汤)的糊状感测定>
通过让20人吃1g用于上述测定“在3rmp转速下的粘度(η3)”的剩余食品进行感官试验,由此确定“感觉到糊状感的那些人的百分比(%)=感觉到糊状感的人数/20×100”。以下实施例中的感官试验全部用相同的20人进行。
<pH>
pH用pH计(“HM-50G”,DKK-Toa Corporation制造)测定。
0.35wt%的水分散体的颗粒固定作用是指在固定以下(1)-(4)所述的任何颗粒中的作用,并基于颗粒固定指数(%)表示。
(1)球形颗粒a:由聚丙烯制成的颗粒(长轴为2.4mm,短轴为2.4mm,平均颗粒尺寸为2.4mm,比重为0.9)。
(2)球形颗粒b:由聚缩醛树脂制成的颗粒(长轴为2.4mm,短轴为2.4mm,平均颗粒尺寸为2.4mm,比重为1.4)。
(3)片状颗粒c:由纸制成的颗粒(长方形,长轴为5mm,短轴为3mm,厚度为0.3mm,比重为0.9)。
(4)片状颗粒d: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制成的颗粒(长方形,长轴为5mm,短轴为3mm,厚度为0.3mm,比重为1.4)。
将0.35wt%的稳定剂水分散体和等量的多糖水分散体装入到100mL的样品瓶中。接下来,选择(1)-(4)中任一项的颗粒,并将其中20个颗粒加入到0.35wt%的稳定剂水分散体和0.35wt%的多糖水分散体中。将所得混合物在25℃进行温度调节1小时,之后通过上下剧烈振荡样品瓶混合混合物。将混合物在25℃下静置3小时,然后目测计算漂浮在液体表面的颗粒数或已沉降到底部的颗粒数。将该数目代入下面的颗粒固定指数(%)公式以测定颗粒固定指数(%)。
<水果沙司、发酵乳饮料和玉米汤的颗粒数测量>
根据以下方法,制备液这些液态组合物并在每个填充的容器中撒20个颗粒。在经过预定长的时间后,目测计算漂浮在液体表面的颗粒数或已沉降到底部的颗粒数。将该数目代入下面的颗粒固定指数(%)公式以测定颗粒固定指数(%)。如果加入的颗粒小,加入50个颗粒而不是20个颗粒。
<颗粒固定指数和颗粒固定作用>
颗粒固定指数(%)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颗粒固定指数(%)=[{δ-(ε+θ)}/δ]×100
δ:颗粒总数
ε:浮于液体表面的颗粒数
θ:沉在底部的颗粒数
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稳定剂水分散体的颗粒固定指数大于制备到相同浓度但只使用多糖的水分散体的颗粒固定指数时,认为存在颗粒固定作用。具体而言,当下面的颗粒固定指数S和U满足关系“颗粒固定指数S>颗粒固定指数U”时,认为存在颗粒固定作用。
颗粒固定指数S: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稳定剂用于水分散体时的颗粒固定指数。
颗粒固定指数U:当使用测定颗粒固定指数X时使用的稳定剂中所包含的多糖用于水分散体时的颗粒固定指数。
<颗粒尺寸测量>
颗粒尺寸测量通过用显微镜观察颗粒或用测微器测量以确定长轴和短轴来进行。此步骤中的重复次数为30。
<球形颗粒的平均颗粒大小>
平均颗粒大小由长轴和短轴根据“(长轴+短轴)/2”计算。此步骤中的重复次数为30。
<颗粒的比重>
比重根据JIS Z 8807-1976(固体比重测量方法)计算。
现在本发明将通过以下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的证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使用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瓜尔胶、果胶和葡甘露聚糖在下面(1)-(5)中进行说明。
(1)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A的调节
将市购小麦秸秆浆粕(平均聚合度930,α-纤维素含量为68wt%)切成边长为6×12mm的长方形。向其中加入水以得到4wt%的浓度。将该混合物用家用混合器搅拌5分钟。然后将混合物用高速旋转均化器(Ultra-Disperser,Yamato Kagaku制造)分散1小时。
将所得水分散体用油石旋转型研磨机处理(研磨机转速:1,800rmp)。此处理进行两次,其中研磨机的间隙先为60μm,然后变为40μm。
然后将所得水分散体用水稀释使得浓度为2wt%。将此溶液用高压均化器处理8次(处理压力为175MPa),由此得到水可分散性纤维素A浆液。浆液具有的结晶度为74%。当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时,观察到细纤维状纤维素具有的长轴为10-700μm、短轴为1-30μm且长轴/短轴之比为10-150。损耗角正切值为0.43。“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的含量为89wt%。当用高分辨SEM观察此组分时,观察到超细纤维状纤维素具有的长轴为1-20μm、短轴为6-300nm,长轴/短轴之比为30-350。在0.01的氯化钾水溶液中的分散性为85%。
在水可分散性纤维素A浆液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1wt%水溶液,粘度约3,400mPa·s)和糊精(DE约为28),使得水可分散性纤维素A浆液∶羧甲基纤维素∶糊精∶大豆油的浓度为63∶15∶21.5∶0.5(重量份)。然后将15kg此溶液用搅拌均化器(“T.K.AUTO HOMO MIXER”,Primix Corporation制造)在8,000rpm下通过搅拌混合10分钟。然后将所得溶液用上述高压均化器在20MPa下处理一次,由此得到水可分散性纤维素A′浆液。
然后将水可分散性纤维素A′浆液用转鼓式干燥器干燥并用刮板刮出。将所得产物用切割研磨机(Fuji Poudal,Co.,Ltd.制造)粉碎到使得粉碎的材料可以几乎完全通过筛目大小为2mm的筛子的程度,然后通过冲击式粉碎机进一步粉碎,使得粉碎的材料可以通过筛目大小为425μm的标准筛,由此得到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C。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A具有大于或等于58%的结晶度,且损耗角正切值为0.68。“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的含量为89wt%。当用高分辨SEM观察“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时,观察到超细纤维状纤维素具有的长轴为1-12μm,短轴为6-250nm,且长轴/短轴之比为20-200。
(2)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的调节
将市购甘蔗渣浆粕(平均聚合度为1,320,α-纤维素含量为77wt%)切成边长为6×16mm的长方形。向其中加入水以得到77wt%的固体含量。注意水和甘蔗渣浆粕不分离,将该溶液通过切割粉碎机(切削头和水平刀片之间的间隙为2.03mm,推动器转速为3,600rpm)一次。称取切割粉碎机处理的产物、羧甲基纤维素钠(1wt%的水溶液,粘度约3,400mPa·s)和水,使得纤维素的浓度达到2wt%且羧甲基纤维素钠的浓度达到0.118wt%,将所得混合物搅拌直至纤维之间没有缠结。将得到的水分散体原样用高压均化器(处理压力90MPa)处理9次,由此得到水可分散性纤维素B浆液。当用光学显微镜和中分辨SEM观察时,观察到细纤维状纤维素具有的长轴为10-500μm,短轴为1-25μm,长轴/短轴之比为5-190。损耗角正切值为0.32。“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的含量为99wt%。当用高分辨SEM观察“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时,观察到超细纤维状纤维素具有的长轴为1-12μm,短轴为10-400nm,且长轴/短轴之比为20-300。
在水可分散性纤维素B浆液中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1wt%的水溶液,粘度约3,400mPa·s)和糊精(DE约为28),使得水可分散性纤维素B浆液∶羧甲基纤维素∶糊精∶大豆油的浓度为63∶15∶21.5∶0.5(重量份)。然后将15kg此溶液用搅拌均化器(“T.K.AUTO HOMO MIXER”,PrimixCorporation制造)在8,000rpm下通过搅拌混合10分钟。然后将所得溶液用上述高压均化器在20MPa下处理一次,由此得到水可分散性纤维素B′浆液。
然后将水可分散性纤维素B′浆液用转鼓式干燥器干燥并用刮板刮出。将所得产物用切割研磨机(Fuji Poudal Co.,Ltd.制造)粉碎到使得粉碎的材料可以几乎完全通过筛目大小为2mm的筛子的程度,然后用冲击式粉碎机进一步粉碎,使得粉碎的材料可以通过筛目大小为425μm的标准筛,由此得到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C。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具有大于或等于58%的结晶度,损耗角正切值为0.58。“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的含量为99wt%。当用高分辨SEM观察“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时,观察到超细纤维状纤维素具有的长轴为1-12μm,短轴为10-330nm,长轴/短轴之比为20-220。在0.01%的氯化钾水溶液中的分散性为66%。
(3)瓜尔胶(Unitec Foods Co.,Ltd.生产)
(4)果胶(LM果胶,CP Kelco生产)
(5)葡甘露聚糖(Shimizu Chemical Corporation生产)
(实施例1)
选择以6∶4的比例含有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A和瓜尔胶的组合物。首先称取上述样品和水,使得水溶液具有的固体含量为1wt%。将此溶液用“T.K.AUTO HOMO MIXER”(Primix Corporation制造)在25℃和8,000rpm下分散10分钟。将此1wt%的样品水分散体和水以4∶6的比例混合,并将所得溶液再分散5分钟以制备0.4wt%的样品水分散体。将如此制备的分散体装入3个烧杯中。将装入一个烧杯中的0.4wt%的样品水分散体在25℃气氛下静置24小时。倾斜时样品水分散体流动并流出。此样品水分散体没有变成凝胶,具有好的液体排放性。将装入剩余2个烧杯中的0.4wt%的样品水分散体在25℃气氛下静置3小时。在此静置状态下,设定旋转粘度计(B型粘度计,Toki Sangyo Co.,Ltd.制造,“TV-10”),60秒之后读取粘度值。此时,根据粘度适当改变转子和适配器。测定装入到一个烧杯中的0.4wt%的样品水分散体在转子转速为3rpm下的粘度(η3α1)为2,600mPa·s。测定装入到其他烧杯中的0.4wt%的样品水分散体在转子转速为100rpm下的粘度(η100α1)为201mPa·s。此时该0.4wt%样品水分散体的结构粘度指数(TIα1)为:TIα1=(η3α1)/(η100α1)=13。
由根据上述方法测定的0.4wt%瓜尔胶水分散体的粘度X1(312mPa·s)和0.4wt%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A水分散体的粘度Y1(1,780mPa·s)测定理论粘度α得到理论粘度α1为1,193mPa·s。0.4wt%组合物水分散体的粘度Z1(2,600mPa·s)和理论粘度α1(1,193mPa·s)之间的关系为“粘度Z1>理论粘度α1”,由此确定此增稠剂具有增稠协同效应。
以同样的方法,测定0.62wt%瓜尔胶水分散体在转子转速为3rpm下的粘度(η3γ1)为2,550mPa·s,且η3α1/η3γ1=1.0。此外,测定0.62wt%瓜尔胶水分散体在转子转速为100rpm下的粘度(η100γ1)为593mPa·s。此时0.62wt%瓜尔胶水溶液的结构粘度指数(TIβ1)为:TIγ1=(η3γ1)/(η100γ1)=4。
因此,结构粘度指数(TIα1)和结构粘度指数(TIβ1)之间的关系为“结构粘度指数(TIα1)>结构粘度指数(TIβ1)”,由此确定此增稠稳定剂对结构粘度形成具有影响。
将上述1wt%样品水分散体和水以3.5∶6.5的比例混合,并将所得溶液再分散5分钟以制备0.35wt%的稳定剂水溶液,然后将其装入4个100mL的样品瓶中。在装有0.35wt%样品水分散体的一个瓶中加入20个“球形颗粒a”的颗粒。将所得混合物在25℃下进行温度调节1小时,之后通过上下剧烈振荡样品瓶混合混合物。将混合物在25℃下静置3小时,然后目测计算漂浮于液体表面的颗粒数或已沉降到底部的颗粒数以测定颗粒固定指数(%)。加入“球形颗粒a”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a1)”。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加入“球形颗粒b”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b1)”。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加入“片状颗粒c”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c1)”。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加入“片状颗粒d”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d1)”。这些结果示于表1。
[表1]
表1
  颗粒固定指数  颗粒固定指数S(%) 实施例1中的颗粒固定作用
  描述位置  实施例1
稳定剂  以6∶4的重量比含有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A和瓜尔胶的稳定剂
结果  S(a1)     85
 S(b1)     75
 S(c1)     90
 S(d1)     85
(实施例2)
选择以8∶2的重量比含有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和瓜尔胶的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1.0wt%和0.4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并进行评价。该0.4wt%增稠剂水分散体保持其流体性能且没有变成凝胶。由0.4wt%瓜尔胶水分散体的粘度X2(312mPa·s)和0.4wt%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水分散体的粘度Y2(2,010mPa·s)测定理论粘度得到理论粘度α2为1,670mPa·s。另外,0.4wt%增稠剂水分散体的粘度Z2(2,700mPa·s)和理论粘度α3(1,670mPa·s)之间的关系为“粘度Z2>理论粘度α2”,由此确定此组合物水分散体具有增稠协同效应。
测定0.4wt%组合物水分散体在转速为3rpm下的粘度(η3α2)为2,690mPa·s,测定在转速为100rpm下的粘度(η100α2)为259mPa·s。此时0.4wt%组合物水分散体的结构粘度指数(TIα2)为:TIα2=(η3α2)/(η100α2)=10。
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得到的0.62wt%瓜尔胶水溶液的结构粘度指数(TIβ2)为:TIβ2=(η3β2)/(η100β2)=4。因此,结构粘度指数(TIα2)大于结构粘度指数(TIβ2),由此确定此组合物水分散体对结构粘度形成具有影响。
通过将上述1.0wt%的样品水分散体和水以3.5∶6.5的比例混合、然后将所得溶液再分散5分钟,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0.35wt%的组合物水溶液。当将20个“球形颗粒a”的颗粒加入到此溶液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a2)”。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球形颗粒b”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b2)”。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片状颗粒c”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c2)”。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片状颗粒d”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d2)”。这些结果示于表2。
[表2]
表2
颗粒固定指数   颗粒固定指数S(%) 实施例2中的颗粒固定作用
描述位置   实施例2
稳定剂   以8∶2的重量比含有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和瓜尔胶的稳定剂
结果   S(a2)     90
  S(b2)     80
  S(c2)     95
  S(d2)     85
(实施例3)
选择以6∶4的重量比含有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和瓜尔胶的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0.4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并进行评价。此0.4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保持其流体性能且没有变成凝胶。
由0.4wt%瓜尔胶水分散体的粘度X3(312mPa·s)和0.4wt%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水分散体的粘度Y3(2,010mPa·s)测定理论粘度得到理论粘度α3为1,331mPa·s。另外,0.4wt%增稠剂水分散体的粘度Z3(3,350mPa·s)和理论粘度α4(1,331mPa·s)之间的关系为“粘度Z3>理论粘度α3”,由此确定此组合物水分散体具有增稠协同效应。
当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0.33wt%的增稠稳定剂水分散体时,分散体保持其流体性能,没有变成凝胶,且具有好的液体排放性。此外,在转速3 rpm下的粘度(η3α3)为2,710mPa·s,在转速100rpm下的粘度(η100α3)为204mPa·s。此0.33wt%的增稠稳定剂水分散体的结构粘度指数(TIα3)为:TIα3=(η3α3)/(η100α3)=13。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得到的0.62wt%的瓜尔胶水溶液的结构粘度指数(TIβ3)为:TIβ3=(η3β3)/(η100β3)=4。因此,结构粘度指数(TIα3)大于结构粘度指数(TIβ3),由此确定此组合物水分散体对于结构粘度形成具有影响。
通过将上述1.0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和水以3.5∶6.5的比例混合、然后将所得溶液再分散5分钟,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0.35wt%的组合物水溶液。当将20个“球形颗粒a”的颗粒加入到此溶液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a3)”。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球形颗粒b”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b3)”。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片状颗粒c”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c3)”。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片状颗粒d”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d3)”。这些结果示于表3。
[表3]
表3
  颗粒固定指数   颗粒固定指数S(%) 实施例3中的颗粒固定作用
  描述位置   实施例3
稳定剂   以6∶4的重量比含有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和瓜尔胶的稳定剂
结果   S(a3)     100
  S(b3)     90
  S(c3)     100
  S(d3)     95
(实施例4)
选择以4∶6的重量比含有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和瓜尔胶的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0.4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并进行评价。此0.4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保持其流体性能且没有变成凝胶。
由0.4wt%瓜尔胶水分散体的粘度X4(312mPa·s)和0.4wt%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水分散体的粘度Y4(2,010mPa·s)测定理论粘度得到理论粘度α4为991mPa·s。另外,0.4wt%组合物水分散体的粘度Z4(2,480mPa·s)和理论粘度α4(991mPa·s)之间的关系为“粘度Z4>理论粘度α4”,由此确定此组合物水分散体具有增稠协同效应。
当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0.50wt%的增稠稳定剂水分散体时,分散体保持其流体性能,没有变成凝胶,且具有好的液体排放性。此外,在转速3 rpm下的粘度(η3α4)为2,580mPa·s,在转速100rpm下的粘度(η100α4)为232mPa·s。此0.5wt%的增稠稳定剂水分散体的结构粘度指数(TIα4)为:TIα4=(η3α4)/(η100α4)=11。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得到的0.62wt%的瓜尔胶水溶液的结构粘度指数(TIβ4)为:TIβ4=(η3β4)/(η100β4)=4。因此,结构粘度指数(TIα4)大于结构粘度指数(TIβ4),由此确定此组合物水分散体对于结构粘度形成具有影响。
通过将上述1.0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和水以3.5∶6.5的比例混合、然后将所得溶液再分散5分钟,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0.35wt%的组合物水溶液。当将20个“球形颗粒a”的颗粒加入到此溶液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a4)”。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球形颗粒b”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b4)”。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片状颗粒c”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c4)”。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片状颗粒d”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d4)”。这些结果示于表4。
[表4]
表4
颗粒固定指数   颗粒固定指数S(%)   实施例4中的颗粒固定作用
描述位置   实施例4
稳定剂   以4∶6的重量比含有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和瓜尔胶的稳定剂
结果   S(a4)     65   有
  S(b4)     65   有
  S(c4)     75   有
  S(d4)     65   有
(实施例5)
选择以6∶4的重量比含有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和葡甘露聚糖的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1.0wt%和0.4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这些水分散体保持其流体性能且没有变成凝胶。
由此0.4wt%葡甘露聚糖水分散体的粘度X5(372mPa·s)和0.4wt%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水分散体的粘度Y5(2,010mPa·s)测定理论粘度得到理论粘度α5为1,354mPa·s。另外,0.4wt%组合物水分散体的粘度Z5(3,280mPa·s)和理论粘度α5(1,354mPa·s)之间的关系为“粘度Z5>理论粘度α5”,由此确定此组合物水分散体具有增稠协同效应。
当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0.35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时,分散体保持其流体性能,没有变成凝胶,且具有好的液体排放性。
此外,0.35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在转速3rpm下的粘度(η3α5)为2,890mPa·s,在转速100rpm下的粘度(η100α5)为243mPa·s。此0.35wt%的增稠稳定剂水分散体的结构粘度指数(TIα5)为:TIα5=(η3α5)/(η100α5)=12。测定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得到的0.67wt%的葡甘露聚糖水溶液的粘度(η3β5)为2,910mPa·s,且(η3α5)(η3β5)为1.0。另外,此0.67wt%的葡甘露聚糖水溶液在转速100rpm下的粘度(η100β5)为1,312mPa·s。此0.67wt%的葡甘露聚糖水溶液的粘度结构粘度指数(TIβ5)为:TIβ5=(η3β5)/(η100β5)=2。
因此,结构粘度指数(TIα5)大于结构粘度指数(TIβ5),由此确定此组合物水分散体对于结构粘度形成具有影响。
通过将上述1.0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和水以3.5∶6.5的比例混合、然后将所得溶液再分散5分钟,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0.35wt%的组合物水溶液。当将20个“球形颗粒a”的颗粒加入到此溶液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a5)”。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球形颗粒b”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b5)”。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片状颗粒c”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c5)”。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片状颗粒d”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d5)”。这些结果示于表5。
[表5]
表5
  颗粒固定指数   颗粒固定指数S(%)   实施例5中的颗粒固定作用
  描述位置   实施例5
稳定剂   以6∶4的重量比含有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和葡甘露聚糖的稳定剂
结果   S(a5)     70   有
  S(b5)     75   有
  S(c5)     80   有
  S(d5)     80   有
(实施例6)
选择以8∶2的重量比含有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和果胶的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0.4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此水分散体保持其流体性能且没有变成凝胶。
由0.4wt%果胶水分散体的粘度X6(1,010mPa·s)和0.4wt%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水分散体的粘度Y6(2,010mPa·s)测定理论粘度得到理论粘度α6为1,810mPa·s。另外,0.4wt%组合物水分散体的粘度Z6(2,210mPa·s)和理论粘度α6(1,810mPa·s)之间的关系为“粘度Z6>理论粘度α6”,由此确定此组合物水分散体具有增稠协同效应。
另外,将0.5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在80℃下进行分散。向所得溶液中每1g组合物加入100mg氯化钙,然后分散2分钟。将溶液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静置,然后进行评价。此0.5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保持其流体性能,没有变成凝胶且具有好的液体排放性。此外,在转速3rpm下的粘度(η3α6)为2,760mPa·s,在转速100rpm下的粘度(η100α6)为229mPa·s。此0.5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的结构粘度指数(TIα6)为:TIα6=(η3α6)/(η100α6)=12。
通过以相同的方式分散上述组合物水分散体、另外向此溶液中每1g组合物加入100mg氯化钙、分散2分钟、然后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静置所得到的0.78wt%的果胶水分散体的粘度(η3β6)测定为2,820mPa·s,且(η3α6)(η3β6)为1.0。该0.78wt%的果胶水溶液在转速100rpm下的粘度(η100β6)为317mPa·s。此时此0.78wt%的果胶水溶液的结构粘度指数(TIβ6)为:TIβ6=(η3β6)/(η100β6)=9。
因此,结构粘度指数(TIα6)大于结构粘度指数(TIβ6),由此确定此组合物水分散体对于结构粘度形成具有影响。
通过将上述1.0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和水以3.5∶6.5的比例混合、然后将所得溶液再分散5分钟,以与实施例1中相同的方式制备0.35wt%的组合物水溶液。当将20个“球形颗粒a”的颗粒加入到此溶液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a6)”。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球形颗粒b”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b6)”。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片状颗粒c”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c6)”。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片状颗粒d”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S(d6)”。这些结果示于表6。
[表6]
表6
颗粒固定指数   颗粒固定指数S(%) 实施例6中的颗粒固定作用
描述位置   实施例6
稳定剂   以8∶2的重量比含有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A和果胶的稳定剂
结果     S(a6)     85     有
    S(b6)     75     有
    S(c6)     90     有
    S(d6)     80     有
(实施例7)
使用通过以6∶4的重量比混合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和瓜尔胶制备的组合物(下文中称为“组合物a”),根据如下程序制备和评价水果沙司A。在烧杯中装入14.32wt%的水和40wt%的果糖/葡萄糖糖浆(“F-55”,OjiCornstarch Co.,Ltd.生产)。将所得溶液加热到60℃,然后在用T.K.AUTOHOMO MIXER(Primix Corporation制造)搅拌的同时,与包含0.68wt%上述组合物和5wt%砂糖(Daiici-Togyo Co.,Ltd.生产)的粉末混合。将所得混合物在8,000rpm下分散10分钟,由此得到水果沙司A。
然后将分散装置用螺旋桨式搅拌桨叶替代,向混合物中加入40wt%已通过加温到80℃灭菌的草莓果泥(通过将冷冻草莓解冻然后打浆制备)。然后搅拌混合物。一旦液体温度达到80℃,进一步连续搅拌2分钟使混合物灭菌,由此制得水果沙司A′。将水果沙司A′装入3个烧杯中。将一个烧杯在25℃下静置24小时。当将烧杯倾斜时,沙司流动并流出,此沙司没有变成凝胶。将装入另一个其他烧杯中的水果沙司在25℃下静置3小时。测量显示粘度为19,800mPa·s且pH为3.4。使用已在25℃下静置3小时的、装入剩余两个烧杯中的水果沙司A′测量在转速3rpm下的粘度(η3α7)为12,700mPa·s,在转速100rpm下的粘度(η100α7)为1,030mPa·s。此时水果沙司A′结构粘度指数(TIα7)为:TIα7=(η3α7)/(η100α7)=12,pH为3.3。当将1 g此水果沙司A′给20个人,感觉到糊状感的百分比为5%,这是非常低的。此外,在每个填充的容器中撒入20个蓝莓果粒(通过将冷冻蓝莓解冻、然后通过在80℃加热灭菌制备的、长轴为17mm、短轴为1.4mm的球状体),由此制得水果沙司A″。将此水果沙司A″在5℃下冷却1小时,然后通过上下剧烈振荡容器进行混合。在5℃下存贮30天后蓝莓颗粒固定指数S(e7)为100%。这些结果示于表7。
[表7]
表7
  颗粒固定指数     颗粒固定指数U(%) 对比实施例1中的颗粒固定作用
  描述位置     对比实施例1
  稳定剂     瓜尔胶
结果     U(a11)     0
    U(b11)     0
    U(c11)     5
    U(d11)     0
(实施例8)
使用实施例7的水果沙司A,根据如下程序制备和评价软酸奶B。在洁净的工作台上,将85wt%待搅拌的下述酸奶与15wt%实施例7制备的水果沙司A混合在一起。向每个填充的容器中撒上20个蓝莓果粒(通过将冷冻蓝莓解冻、然后通过在80℃加热灭菌制备的、长轴为17mm、短轴为1.4mm的球状体)。接下来,使用螺旋桨式搅拌浆叶将混合物在5℃下于400rpm下搅拌1分钟,将所得产物装入杯中,由此制备软酸奶B,将其在5℃下存贮7天,由此蓝莓颗粒固定指数S(e8)为80%。此时软酸奶B中组合物的含量为0.1wt%。
将软酸奶B装入2个烧杯中。将一个烧杯在5℃下静置22小时,然后在25℃下再静置2小时。当将烧杯倾斜时,酸奶流动并流出。此酸奶没有变成凝胶。将装入其他烧杯中的软酸奶B在5℃下静置1小时,然后在25℃下再静置2小时。。测量显示粘度为2,400mPa·s且pH为4.3。
这里所用的制备搅拌型酸奶的方法如下。
将21.7wt%水和75wt%奶(乳脂含量大于或等于3.5%,非脂乳固体为8.3%,Minami Nihon Rakuno Kyodo Co.,Ltd.生产)倒入不锈钢烧杯中。向此混和物中加入3.3wt%的脱脂奶粉(Snow Brand Milk Products Co.,Ltd.生产),同时用螺旋桨式搅拌桨叶以200rpm在25℃下搅拌。搅拌持续10分钟。
用高压均化器在15MPa处理压力下将此溶液均化。然后,用螺旋桨式搅拌桨叶以200rpm在80℃下搅拌30分钟以上以使溶液灭菌。接下来,在洁净的工作台上,在以200 rpm搅拌的同时历经20分钟将溶液冷却到30℃。向此溶液洒入0.32wt%的形成为0.01wt%水溶液的发酵剂(DaniscoCoulter生产的“MSK-Mix A B N 1-45 Visbybac DIP”)。将所得混合物用刮勺收集并装入发酵容器中。将容器移入恒温箱中,并使之在42℃下发酵12小时。发酵之后,将容器移入温度为5℃的冰箱中,放置3天,由此制得搅拌型酸奶(非脂肪乳固体大于或等于9.4wt%)。
(实施例9)
使用实施例7的水果沙司A和实施例8的搅拌型酸奶,根据以下程序制备和评价发酵型奶饮料C。在洁净的工作台上,用螺旋桨式搅拌桨叶将30wt%实施例7的水果沙司A、50wt%实施例8的搅拌型酸奶和20wt%水在400rpm下一起混合2分钟。通过高压均化器在15MPa处理压力下将所得溶液均化,然后装入耐热容器中。将溶液在85℃的热水浴中进行灭菌处理15分钟,由此制得发酵型奶饮料C。此时发酵型奶饮料C中“增稠剂a”的含量为0.2wt%。将发酵型奶饮料C装入3个烧杯中。将一个烧杯在5℃下静置23小时,然后在25℃下再静置1小时。当将此烧杯倾斜时,发酵型奶饮料C流动并流出,没有变成凝胶,且具有好的液体排放性。用装入剩余两个烧杯中的、已在25℃下静置3小时的发酵型奶饮料B测量在转速3rpm下的粘度(η3α9)为:4,600mPa·s,转速100rpm下的粘度(η100α9)为235mPa·s。此时发酵型奶饮料C的结构粘度指数(TIα9)为:TIα9=(η3α9)/(η100α9)=20,且pH为3.9。当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式给予发酵型奶饮料C时,感觉到糊状感的人的百分比为0%。
(实施例10)
通过与实施例9中使用的“组合物a”共混,根据以下程序制备和评价玉米汤D。在用T.K.AUTO HOMO MIXER(Primix Corporation制造)搅拌的同时,将0.4wt%的组合物a加入到88.6wt%的水中,然后以7,000rpm在80℃下分散5分钟。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11wt%市购的不含多糖的汤(Pokka Corporation生产),然后将溶液分散5分钟。将所得溶液装入耐热容器中,并向每个耐热容器中撒上20个玉米粒(长轴为10mm,短轴为8mm,厚度为5mm)。在85℃下灭菌10分钟之后,然后在25℃下静置1小时,将容器上下剧烈振荡,由此得到玉米汤D。玉米汤D的pH为6.8,食用盐浓度为0.73wt%。在25℃下静置7天后,玉米粒固定指数S(f10)为95%。
这些结果示于表8中。
[表8]
表8
  颗粒固定指数     颗粒固定指数U(%) 对比实施例2中的颗粒固定作用
  描述位置     对比实施例2
  稳定剂     葡甘露聚糖
结果     U(a12)     0
    U(b12)     0
    U(c12)     5
    U(d12)     5
(对比实施例1)
评价以与实施例1和2相同的方式制备的0.62wt%的瓜尔胶水溶液的液体排放性,不同之处在于用瓜尔胶代替实施例1和2的组合物。当将烧杯倾斜然后回到其原始位置时,该0.62wt%的瓜尔胶水溶液粘附到烧杯口上,形成一些线,液体排放性差。
另外,以与实施例1和2相同的方式制备0.35wt%的水溶液,不同之处在于用瓜尔胶替代实施例1和2中所述的组合物。当将20个“球形颗粒a”颗粒加入到此分散体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U(a11)”。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球形颗粒b”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U(b11)”。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片状颗粒c”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U(c11)”。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片状颗粒d”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U(d11)”。这些结果示于表9。
[表9]
表9
  颗粒固定指数     颗粒固定指数U(%) 对比实施例3中的颗粒固定作用
  描述位置     对比实施例3
  稳定剂     果胶
结果     U(a13)     0
    U(b13)     0
    U(c13)     0
    U(d13)     0
(对比实施例2)
评价以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式制备的0.67wt%的葡甘露聚糖水溶液的液体排放性,不同之处在于用葡甘露聚糖代替实施例5的组合物。当将烧杯倾斜然后回到其原始位置时,该0.67wt%的葡甘露聚糖水溶液粘附到烧杯口上和烧杯外侧,液体排放性差。
另外,以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式制备0.35wt%的水溶液,不同之处在于用葡甘露聚糖替代实施例5中所述的组合物。当将20个“球形颗粒a”的颗粒加入到此分散体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U(a12)”。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球形颗粒b”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U(b12)”。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片状颗粒c”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U(c12)”。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片状颗粒d”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U(d12)”。
(对比实施例3)
评价以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式制备的0.78wt%的果胶水溶液的液体排放性,不同之处在于用果胶代替实施例6的增稠稳定剂。当将烧杯倾斜然后回到其原始位置时,该0.78wt%的果胶水溶液粘附到烧杯口上,液体排放性差。另外,在一些地方形成凝胶,溶液流动不顺畅。
另外,以与实施例6相同的方式制备0.35wt%的水溶液,不同之处在于用果胶替代实施例6中所述的组合物。当将20个“球形颗粒a”的颗粒加入到此分散体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U(a13)”。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球形颗粒b”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U(b13)”。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片状颗粒c”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U(c13)”。类似地,代替球形颗粒a,当加入“片状颗粒d”时的颗粒固定指数称为“U(d13)”。
(对比实施例4)
用0.82wt%的瓜尔胶替代实施例7的0.6wt%的“组合物a”通过共混制备水果沙司E。此外,以与实施例7相同的方式在该沙司中加入草莓果泥,并将所得混合物用类似的方式处理,由此制得水果沙司E′。将水果沙司E′装入3个烧杯中。当将一个烧杯在与实施例7中相同的条件下静置、然后倾斜并回到其原来的位置时,水果沙司E′粘附于烧杯口形成线,液体排放性差。用装到剩余两个烧杯中的、已在与实施例7相同的条件下静置的水果沙司E′,测定在转速3rpm下的粘度(η3β14)为11,800mPa·s,在转速100rpm下的粘度(η100β14)为1,950mPa·s。此时水果沙司E′的结构粘度指数(TIβ14)为:TIβ14=(η3β14)/(η100β14)=6,且pH为3.3。用已在25℃下静置3小时的实施例7的水果沙司A,测定在转速3rpm下的粘度(η3α9)为12,700mPa·s,由此确定η3α9/η3β9为1.1。当将1 g此水果沙司A′分别给20人,感觉到糊状感的百分比高,为65%。此外,通过向每个填充容器中的此水果沙司E加入20个实施例7的蓝莓颗粒制备水果沙司E″。该水果沙司E″中90%的蓝莓颗粒漂浮在液体表面。颗粒固定指数U(e14)为10%,且pH为3.5。
(对比实施例5)
使用对比实施例4的水果沙司E替代实施例8的水果沙司A。也就是说,代替“组合物a”,用瓜尔胶制备软酸奶F,然后进行评价。软酸奶F中50%的蓝莓颗粒漂浮在液体表面。颗粒固定指数U(e15)为50%,且pH值为4.2。
(对比实施例6)
用瓜尔胶替代实施例9的“组合物a”制备发酵型奶饮料G。将发酵型奶饮料G装入3个烧杯中。当将一个烧杯在与实施例9中相同的条件下静置、然后倾斜并回到其原始位置时,发酵型奶饮料G粘附于烧杯口,液体排放性差。用已在与实施例9中相同的条件下静置的、装入到剩余两个烧杯中的发酵型奶饮料G,测量在转速3rpm下的粘度(η3β10)为4,020mPa·s,在转速100rpm下的粘度(η100β10)为353mPa·s。此时发酵型奶饮料G的结构粘度指数(TIβ10)为:TIβ10=(η3β10)/(η100β10)=11,且pH为3.9。用已在25℃下静置3小时的实施例9的发酵型奶饮料B测量在转速3rpm下的粘度(η3α10)为4,600mPa·s,由此确定η3α10/η3β10为1.1。当将1g此发酵型奶饮料G分别给20人时,感觉到糊状感的百分比为40%,高于实施例9。
(对比实施例7)
用瓜尔胶代替实施例10的”组合物a”制备玉米糖浆H,然后进行评价。玉米糖浆H中所有的玉米粒均沉在底部,所以颗粒固定指数U(f17)为0%。pH为6.8,且食用盐浓度为0.73wt%。
(实施例11)
选择以1∶9的重量比含有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和瓜尔胶的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的0.4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保持其流体性能,且没有变成凝胶。
由此0.4wt%的瓜尔胶水分散体的粘度X7(318mPa·s)和0.4wt%的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水分散体的粘度Y7(2,010mPa·s)测定理论粘度,得到理论粘度α7为490mPa·s。此外,0.4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的粘度Z7(700mPa·s)和理论粘度α7之间的关系为“粘度Z7>理论粘度α7”,由此确定此组合物水分散体具有增稠协同效应。此外,0.4wt%组合物水分散体的粘度Z7(700mPa·s)为0.4wt%瓜尔胶水分散体的粘度X7(318mPa·s)的至少两倍。因此,通过简单地加入少量高分散性纤维素,就可得到所需的粘度,其在成本上非常有望作为食品替代材料。
(对比实施例8)
选择以9∶1的重量比含有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和瓜尔胶的组合物。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的0.4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保持其流体性能,且没有变成凝胶。
由0.4wt%的瓜尔胶水分散体的粘度X8(318mPa·s)和0.4wt%的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水分散体的粘度Y8(2,010mPa·s)测定理论粘度,得到理论粘度α8为1,840mPa·s。此外,0.4wt%的组合物水分散体的粘度Z8(2,350mPa·s)和理论粘度α8之间的关系为“粘度Z8>理论粘度α8”,由此确定此组合物水分散体具有增稠协同效应。然而,0.4wt%组合物水分散体的粘度Z8(2,350mPa·s)与0.4wt%的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B水分散体的粘度X8(2,010mPa·s)相比仅具有10%的增稠协同效应。因此,就成本而言,其不大有望作为食品替代材料。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组合物包含为细纤维素状纤维素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和至少一种多糖,具有高的颗粒固定和增稠协同效应,可抑制果肉等中颗粒的沉降和漂浮而不会不利地影响感觉如糊状感,并且使用少量就可以达到所需的增稠效应。换句话说,可以减少增稠剂的加入量。此品质不仅可以用于食品相关领域,而且可用于如医药、化妆品等的应用中。

Claims (14)

1.一种组合物,包含1∶9-8∶2重量比的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和多糖,其中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是干燥的组合物,其含有:
i)50-95wt%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
ii)1-49wt%的水溶性聚合物;和
iii)1-49wt%的亲水性物质,
该水可分散性纤维素来源于作为原材料的植物细胞壁,是一种细纤维状、长轴为0.5-30μm、短轴为2-600nm、长轴/短轴比为20-400的纤维素,该水可分散性纤维素组分含有大于或等于10wt%的可以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并且当形成0.5wt%的水分散体时损耗角正切值小于1。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中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是干燥的组合物,其含有:
i)55-85wt%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
ii)1-30wt%的水溶性聚合物;和
iii)5-40wt%的亲水性物质。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具有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总的水溶性聚合物和亲水性物质∶多糖的重量比为0.5∶0.5∶9-7.6∶0.4∶2。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组合物,其具有的水可分散性纤维素∶总的水溶性聚合物和亲水性物质∶多糖的重量比为0.55∶0.45∶9-6.8∶1.2∶2。
5.一种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组合物的用于颗粒固定的稳定剂,其中多糖包含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半乳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海藻酸钠、罗望子胶、果胶、角叉菜胶、结冷胶、琼脂、羧甲基纤维素钠、大豆水溶性多糖、刺梧桐树胶、亚麻紫车前籽胶、普鲁兰多糖、阿拉伯树胶、黄蓍胶、印度树胶、阿拉伯半乳聚糖和凝胶多糖。
6.一种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组合物的用于颗粒固定的稳定剂,其中多糖包含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半乳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海藻酸钠、罗望子胶、结冷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大豆水溶性多糖、刺梧桐树胶和阿拉伯树胶。
7.一种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组合物的增稠剂,其中多糖包含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半乳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海藻酸钠、罗望子胶、果胶、角叉菜胶、结冷胶、琼脂、羧甲基纤维素钠、大豆水溶性多糖、刺梧桐树胶、亚麻紫车前籽胶、普鲁兰多糖、阿拉伯树胶、黄蓍胶、印度树胶、阿拉伯半乳聚糖和凝胶多糖。
8.一种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组合物的增稠剂,其中多糖包含选自由以下物质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半乳甘露聚糖、葡甘露聚糖、海藻酸钠、罗望子胶、结冷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大豆水溶性多糖、刺梧桐树胶和阿拉伯树胶。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水可分散性纤维素含有大于或等于30wt%的可稳定悬浮于水中的组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组合物,其中该组合物可容易地分散于0.01%的氯化钙水溶液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组合物,其中该水可分散性纤维素具有超过50%的结晶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组合物,其中水溶性聚合物是选自由阿拉伯树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结冷胶和不易消化的糊精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的组合物,其中亲水物质是选自糊精和海藻糖的至少一种。
14.一种含有根据权利要求1-4、9和10任意一项的组合物、根据权利要求5或6的稳定剂、或根据权利要求7或8的增稠剂的食品。
CNA2005800461628A 2004-12-06 2005-12-06 包含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和多糖的组合物 Pending CN1010986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2169/2004 2004-12-06
JP2004352169A JP2008048602A (ja) 2004-12-06 2004-12-06 水分散性セルロースと少なくとも1種の多糖類を含有する増粘剤
JP025915/2005 2005-02-02
JP090487/2005 2005-03-28
JP090467/2005 2005-03-28
JP189241/2005 2005-06-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8632A true CN101098632A (zh) 2008-01-02

Family

ID=39012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461628A Pending CN101098632A (zh) 2004-12-06 2005-12-06 包含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和多糖的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048602A (zh)
CN (1) CN101098632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8077B (zh) * 2008-01-29 2010-12-22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
CN102834447A (zh) * 2010-03-31 2012-12-19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纤维素复合体
CN103125785A (zh) * 2011-11-30 2013-06-05 三菱商事食品技术株式会社 提高了分散性的增粘组合物以及用于该组合物的含金属盐淀粉分解物
CN104114037A (zh) * 2012-02-14 2014-10-22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纤维素组合物
CN105064082A (zh) * 2015-09-08 2015-11-18 湖州新创丝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天然多糖印花增稠剂
CN106174445A (zh) * 2011-08-11 2016-12-07 旭化成株式会社 高功能纤维素复合体的制造方法
CN107001910A (zh) * 2014-10-15 2017-08-01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包含微细纤维素纤维的组合物
CN107708737A (zh) * 2015-06-29 2018-02-16 株式会社大赛璐 固体制剂的外层用组合物和含有该外层用组合物的易服用性固体制剂
CN109796946A (zh) * 2017-11-17 2019-05-24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钻井液用改性车前籽壳增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32502A (zh) * 2020-11-24 2022-05-27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紫薯调制乳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04307A (ja) * 2008-10-31 2010-05-13 House Foods Corp 粘性を有する流動状食品
FI124724B (fi) * 2009-02-13 2014-12-31 Upm Kymmene Oyj Menetelmä muokatun selluloosan valmistamiseksi
JP2014018087A (ja) * 2012-07-12 2014-02-03 Lotte Co Ltd 香味持続性を向上させた食用組成物
JP6086783B2 (ja) * 2013-03-29 2017-03-01 森永乳業株式会社 気泡含有ソー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食品の製造方法
JP2015147880A (ja) * 2014-02-07 2015-08-20 三重県 増粘剤組成物、水溶液の増粘方法及び水溶液の粘度調整方法
JP6228501B2 (ja) * 2014-04-02 2017-11-08 ツキオカフィルム製薬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分散液、化粧品、医薬部外品、医療用皮膚外用剤、臓器癒着防止剤、及びガン治療剤
CN108024942B (zh) 2015-08-04 2021-07-20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化妆品
JP2017048142A (ja) * 2015-09-01 2017-03-09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化粧料
JP6758805B2 (ja) * 2015-08-04 2020-09-23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化粧料
JP6703880B2 (ja) * 2016-03-31 2020-06-03 旭化成株式会社 とろみを有する半固形食品及び調理食品
CN109219357A (zh) * 2016-05-16 2019-01-15 日本制纸株式会社 食品用添加剂
JP2021045112A (ja) * 2019-09-14 2021-03-25 木村 一孝 微小繊維状セルロースと水溶性高分子の混合物を含有する加工食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234511T3 (es) * 1996-07-15 2005-07-01 Rhodia Chimie Aditivacion de nanofibrillas de celulosa esencialmente amorfas con celulosa carboxilada con alto grado de sustitucion.
JP3874560B2 (ja) * 1998-01-09 2007-01-31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微細セルロース含有複合物
JP3522115B2 (ja) * 1998-07-30 2004-04-26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複数の分散性セルロース複合体を含有する食品組成物
JP2000178377A (ja) * 1998-12-16 2000-06-27 Asahi Chem Ind Co Ltd セルロース複合体粉末
JP2000312572A (ja) * 1999-04-30 2000-11-14 Dai Ichi Kogyo Seiyaku Co Ltd 蛋白飲料の沈殿防止剤
JP3665010B2 (ja) * 2001-11-02 2005-06-29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微細セルロース含有複合体を配合してなる食品組成物
JP4151885B2 (ja) * 2002-07-12 2008-09-17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水分散性セルロー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152788B2 (ja) * 2003-03-25 2008-09-17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ゲル状組成物
JP3998588B2 (ja) * 2003-02-18 2007-10-31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耐熱性ゲル
JP4094983B2 (ja) * 2003-04-15 2008-06-04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可食性スポンジ状ゲル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8077B (zh) * 2008-01-29 2010-12-22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纤维复合体的制造方法
CN102834447A (zh) * 2010-03-31 2012-12-19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纤维素复合体
US8865242B2 (en) 2010-03-31 2014-10-21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Cellulose composite
CN102834447B (zh) * 2010-03-31 2016-03-09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饮料食品
US9351509B2 (en) 2010-03-31 2016-05-31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oration Cellulose composite
CN106174445A (zh) * 2011-08-11 2016-12-07 旭化成株式会社 高功能纤维素复合体的制造方法
CN106174445B (zh) * 2011-08-11 2020-06-23 旭化成株式会社 高功能纤维素复合体的制造方法
CN103125785A (zh) * 2011-11-30 2013-06-05 三菱商事食品技术株式会社 提高了分散性的增粘组合物以及用于该组合物的含金属盐淀粉分解物
CN104114037A (zh) * 2012-02-14 2014-10-22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纤维素组合物
CN107252082A (zh) * 2012-02-14 2017-10-17 旭化成株式会社 纤维素组合物
CN107001910A (zh) * 2014-10-15 2017-08-01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包含微细纤维素纤维的组合物
CN107001910B (zh) * 2014-10-15 2020-12-01 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包含微细纤维素纤维的组合物
US11118103B2 (en) 2014-10-15 2021-09-14 Oji Holdings Corporation Composition comprising ultrafine cellulose fibers
CN107708737A (zh) * 2015-06-29 2018-02-16 株式会社大赛璐 固体制剂的外层用组合物和含有该外层用组合物的易服用性固体制剂
CN107708737B (zh) * 2015-06-29 2021-02-05 株式会社大赛璐 固体制剂的外层用组合物和含有该外层用组合物的易服用性固体制剂
CN105064082A (zh) * 2015-09-08 2015-11-18 湖州新创丝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天然多糖印花增稠剂
CN109796946A (zh) * 2017-11-17 2019-05-24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钻井液用改性车前籽壳增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796946B (zh) * 2017-11-17 2021-10-22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钻井液用改性车前籽壳增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532502A (zh) * 2020-11-24 2022-05-27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紫薯调制乳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48602A (ja) 2008-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8632A (zh) 包含高分散性纤维素复合体和多糖的组合物
CN102834447B (zh) 饮料食品
EP1553103B1 (en) Water-dispersible cellulos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5734436B2 (ja) 高機能セルロース複合体
TWI306017B (en) Composition composed of highly dispersible cellulose complex and polysaccharide
US6391368B1 (en) Rapidly peptizable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based stabilizing agents
US20080107789A1 (en) Composition composed of highly dispersible cellulose complex and polysaccharide
CN104114037A (zh) 纤维素组合物
CN103842425A (zh) 微晶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的稳定剂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857739A (zh) 共磨碎微晶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的稳定剂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JP3874560B2 (ja) 微細セルロース含有複合物
JP6434777B2 (ja) セルロース複合体
JP2008050376A (ja) 水分散性セルロースと多糖類を含有する増粘安定剤
CN100433989C (zh) 含细纤维素的复合物
JP2008050377A (ja) 水分散性セルロースと多糖類からなる増粘剤
CN101505605A (zh) 稳定剂及包含该稳定剂的组合物与产品
CN107531807A (zh) 纤维素复合体
JP2004248536A (ja) 耐熱性ゲル
JP3665010B2 (ja) 微細セルロース含有複合体を配合してなる食品組成物
TWI721401B (zh) 纖維素粉末
JP3903452B2 (ja) 酸性乳飲料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