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97766B - 光盘绘图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盘绘图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97766B
CN101097766B CN2007101094699A CN200710109469A CN101097766B CN 101097766 B CN101097766 B CN 101097766B CN 2007101094699 A CN2007101094699 A CN 2007101094699A CN 200710109469 A CN200710109469 A CN 200710109469A CN 101097766 B CN101097766 B CN 1010977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ata record
disc
visual image
laser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094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97766A (zh
Inventor
糸贺久顺
伏木达郎
山田圣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977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77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977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9776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38Visual features other than those contained in record tracks or represented by sprocket holes the visual signals being auxiliary signals
    • G11B23/40Identifying or analogous means applied to or incorporated in the record carrier and not intended for visual display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playing-back of the record carrier, e.g. label, leader, photograph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24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or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material
    • G11B7/2403Layers;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properties thereof
    • G11B7/24035Recording layers
    • G11B7/24038Multiple laminated recording layer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 Manufacturing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光盘绘图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由主轴电动机旋转光盘;读取被记录在数据记录层的轨道上的预定信息;根据被读取的预定信息检测在轨道上的预定位置;利用检测到的预定位置作为基准位置,测量旋转方向上主轴电动机的位置;将激光束的聚焦位置更改到绘图层;跟据在旋转方向上主轴电动机被测量的位置,从主轴电动机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基准位置的预定位置开始在绘图层上形成可视图像;以及继而在径向上与主轴电动机的旋转同步地移动光学拾取器来继续形成可视图像。

Description

光盘绘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光盘的表面形成诸如画面、字符之类的可见图像(绘制图像)的光盘绘图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由从一个激光二极管输出的激光束来控制绘图位置以通过该激光束绘制图像的光盘绘图方法。
背景技术
JP-A-2002-203321和JP-A-2005-346886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由热敏层或光敏层组成的绘图层被形成在诸如可记录的CD或者可记录的DVD之类的光盘的表面,一种用于在所述光盘的数据记录层中记录数据的光盘记录装置被用作一种光盘绘图装置,并且根据图像数据调制的激光束被从光学拾取器施加到绘图层以在绘图层上绘制图像。在JP-A-2002-203321中所公开的技术中,相对于记录数据时光盘的放置,光盘的正反面被翻转以绘制图像。在JP-A-2005-346886中所公开的技术中,在一个激光拾取器中安装了两个激光二极管,分别从其中输出的激光束(主光束)是同轴的,通过从其中第一激光二极管输出的激光束将数据记录在数据记录层,此时由激光束从数据记录层检测位置信息,并且由输出自第二激光二极管的激光束根据被检测的位置信息,将图像绘制在绘图层的预定位置处。
在JP-A-2002-203321中公开的绘图方法中,当要在布置用于数据记录的光盘上绘制图像时,需要临时从光盘装置中退出光盘,需要将光盘的正反面翻转并且需要再次将光盘插入光盘装置。因此操作是麻烦的。在JP-A-2005-346886所公开的技术中,数据的记录和图像的绘制都能够被方便地执行,而无需翻转正反面。然而,由于位置信息是由输出自第一激光二极管的激光束从数据记录层检测的,而根据检测到的位置信息,由输出自第二激光二极管的激光束将图像绘制在预定位置,因此为绘制图像需要单独的激光束来控制绘图位置和进行绘制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上述提到的相关技术中的缺点并且提供一种光盘绘图方法,其中由输出自一个激光二极管的激光束控制绘图位置并且由该激光束绘制图像。
<盘旋转方向上的位置控制>
本发明的第一光盘绘图方法涉及在光盘上形成可视图像的光盘绘图方法,该光盘包括数据记录层和绘图层,数据记录层上形成有轨道并沿着轨道存储预定的信息,绘图层上要形成可视图像并且绘图层形成在数据记录层上,其中通过施加来自光盘相同表面一侧的激光束可在数据记录层记录数据并且可在绘图层形成可视图像,该方法包括步骤:
由主轴电动机旋转光盘;
通过将从光学拾取器中输出的具有再现功率的激光束聚焦在数据记录层并且在数据记录层的轨道上以激光束寻轨,来读取被记录在轨道上的预定信息;
根据读取的预定信息来检测轨道上的预定位置作为旋转方向上的基准位置;
测量主轴电动机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基准位置的位置;
在检测到基准位置后,将激光束的聚焦从数据记录层改变到绘图层;
根据旋转方向上被测量的主轴电动机的位置,从主轴电动机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基准位置的预定相对位置开始,在绘图层上开始形成可视图像;以及
在开始可见图像的形成操作之后,继而在径向上与主轴电动机的旋转同步地移动光学拾取器来继续形成可见图像。
根据第一光盘绘图方法,利用轨道上的预定位置作为基准,通过使用输出自一个激光二极管的激光束,可从旋转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开始可视图像的形成操作。由于可以利用轨道上的预定位置作为基准从旋转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开始可视图像的形成操作,可视图像相对于光盘的方位可被控制。因此,例如,当光盘从光盘装置中退出,然后光盘被再次插入光盘装置以在图像被绘制在光盘上之后附加地绘制图像(附加的写入、重写等)时,通过将图像的方位设置为对应于或大体上对应于事先形成的图像的方位,可以附加地绘制图像。而且,当事先通过将轨道上的预定位置用作旋转方向上的基准位置来把字符或图形印制在标签面的一部分上时,即使没有附加地绘制图像,图像也可以被绘制来使得图像的方位被设置为对应于或大体上对应图形的方位。
在第一光盘绘图方法中,可以通过例如对由主轴电动机生成的FG脉冲的脉冲数进行计数来测量主轴电动机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基准位置的位置。这种情况下,主轴电动机的转速被控制为恒定,并且对轨道上预定位置的检测定时与接近于该检测定时所产生的FG脉冲的生成定时之间的时间差进行测量,来校正时间差并且测量主轴电动机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因此,主轴电动机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轨道上预定位置的位置可以被精确地测量。
<盘径向上的位置控制1>
本发明的第二光盘绘图方法涉及在光盘上形成可视图像的光盘绘图方法,该光盘包括数据记录层和绘图层,数据记录层上形成有轨道并沿着轨道存储预定的信息,绘图层上要形成可视图像并且绘图层被层压在数据记录层上,其中通过施加来自光盘相同表面一侧的激光束可在数据记录层上记录数据并且可在绘图层形成可视图像,该方法包括步骤:
由主轴电动机旋转光盘;
通过将从光学拾取器中输出的具有再现功率的激光束聚焦在数据记录层并且在数据记录层的轨道上以激光束寻轨,来读取被记录在轨道上的预定信息;
根据读取的预定信息来检测轨道上的预定位置作为旋转方向上的基准位置;
测量光学拾取器在光盘径向上相对于基准位置的位置;
在检测到基准位置后,将激光束的聚焦从数据记录层改变到绘图层;
根据光盘径向上被测量的光学拾取器的位置,从光学拾取器在光盘径向上相对于基准位置的预定相对位置开始,在绘图层开始形成可视图像;以及
在开始可见图像的形成操作之后,继而在光盘径向上与主轴电动机的旋转同步地移动光学拾取器来继续形成可见图像。
可根据例如光学拾取器的进给电动机的操作数量来测量光盘拾取器在光盘径向上相对于基准位置的位置。
根据第二光盘绘图方法,通过利用输出自一个激光二极管的激光束,可从光盘径向上相对于轨道上的预定位置的预定相对位置开始可视图像的形成操作。
<利用盘旋转方向上的位置控制结合盘径向上的位置控制1的位置控制>
本发明的第三光盘绘图方法涉及在光盘上形成可视图像的光盘绘图方法,该光盘包括数据记录层和绘图层,数据记录层上形成有轨道并沿着轨道存储预定的信息,绘图层上要形成图像并且绘图层被层压在数据记录层上,其中通过施加来自光盘相同表面一侧的激光束可在数据记录层上记录数据并且可在绘图层形成可视图像,该方法包括步骤:
由主轴电动机旋转光盘;
通过将从光学拾取器中输出的具有再现功率的激光束聚焦在数据记录层并且在数据记录层的轨道上以激光束寻轨,来读取被记录在轨道上的预定信息;
根据读取的预定信息来检测轨道上的预定位置作为旋转方向和光盘径向上的基准位置;
测量主轴电动机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基准位置的位置和光学拾取器在光盘径向上相对于基准位置的位置;
在检测到基准位置后,将激光束的聚焦从数据记录层改变到绘图层;以及
根据旋转方向上被测量的主轴电动机的位置和光盘径向上被测量的光学拾取器的位置,从主轴电动机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基准位置的预定相对位置和光学拾取器在光盘径向上相对于基准位置的预定相对位置开始,在绘图层上开始形成可视图像;以及
根据第三光盘绘图方法,利用输出自一个激光二极管的激光束以使得从利用光盘的预定位置作为基准的旋转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和径向上相对于预定位置的预定相对位置开始,可以开始可视图像的形成操作。
<光盘径向上的位置控制2>
本发明的第四光盘绘图方法涉及在光盘上形成可视图像的光盘绘图方法,该光盘包括数据记录层和绘图层,数据记录层上形成有轨道并沿着轨道存储预定的信息,绘图层上要形成可视图像并且绘图层被层压在数据记录层上,其中通过施加来自光盘相同表面一侧的激光束可在数据记录层上记录数据并且可在绘图层形成可视图像,该方法包括:
由主轴电动机旋转光盘;
通过将从光学拾取器中输出的具有再现功率的激光束聚焦在数据记录层并且在数据记录层的轨道上以激光束寻轨,来读取被记录在轨道上的预定信息;
从读取的预定信息来检测轨道上预定的绘图操作开始位置;
在检测到预定的绘图操作开始位置的光盘径向上光学拾取器的位置处将激光束的聚焦从数据记录层改变到绘图层,以开始在绘图层上形成可视图像;以及
在开始可见图像的形成操作之后,继而在径向上与主轴电动机的旋转同步地移动光学拾取器来继续形成可见图像。
根据第四光盘绘图方法,利用输出自一个激光二极管的激光束以使得从检测到预定绘图操作开始位置的光盘径向上光学拾取器的位置处可以开始可视图像的形成操作。
<轨道间距的位置控制>
本发明的第五光盘绘图方法涉及在光盘上形成可视图像的光盘绘图方法,该光盘包括数据记录层和绘图层,数据记录层上形成有轨道并沿着轨道记录位置信息,绘图层上要形成可视图像并且绘图层被层压在数据记录层上,其中通过施加来自光盘相同表面一侧的激光束可在数据记录层上记录数据并且可在绘图层形成可视图像,该方法包括步骤:
(a)由主轴电动机旋转光盘;
(b)通过由聚焦控制将从光学拾取器中输出的具有再现功率的激光束聚焦在数据记录层并且由寻轨控制在数据记录层的轨道上以激光束寻轨,来读取被记录在轨道上的位置信息;
(c)保持寻轨控制,并且在检测到代表预定绘图操作开始位置的位置信息的光盘径向上的位置处将激光束的聚焦从数据记录层改变到绘图层,并且执行可视图像的形成操作,可视图像将从旋转方向上的主轴电动机的预定位置开始,被形成在光盘径向上的位置;
(d)在完成位于径向上位置的可视图像的形成操作后,将激光束设置为再现功率,将激光束的聚焦从绘图层转回数据记录层,并且在数据记录层的轨道上以激光束寻轨。
(e)保持寻轨控制并且在光盘径向上与寻轨控制被保持的位置相邻的轨道位置处将激光束的聚焦从数据记录层改变到绘图层,并且执行可视图像的形成操作,可视图像将形成在从旋转方向上主轴电动机的预定位置开始的光盘径向上的位置。
(f)继而重复步骤(d)和(e)来顺序地移动以轨道间距执行可视图像的形成操作的径向位置并且形成可视图像。
根据第五光盘绘图方法,可由输出自一个激光二极管的激光束控制绘图或绘制位置来以轨道间距绘制或形成图像。在该第五光盘绘图方法中,如果要形成的可视图像在径向上具有可视图像不需要被形成在径向上的中间位置的无图像区域,则该方法还包括步骤:
当径向上可视图像的形成操作被执行的位置到达无图像区域的开始位置的时候,将激光束设置为再现功率,并且将激光束聚焦到数据记录层;
根据数据记录层中记录的位置信息,寻找经过无图像区域的终端位置的可视图像形成操作重启位置;
在可视图像形成操作重启位置被寻找到的位置处保持寻轨控制并且将激光束的聚焦从数据记录层改变到绘图层;以及
在旋转方向上主轴电动机的预定位置起执行要在可视图像形成操作重启位置被寻找到的位置处形成的形成操作。
在第一到第五光盘绘图方法中,作为“预定信息”或“位置信息”,可使用预格式信息,例如,ATIP(预制沟槽中的绝对时间)、DVD+R的ADIP(预制沟槽中的地址)、DVD-R的槽岸预制凹坑格式等。而且,在其中第一区段已被记录而第二区段之后的部分可由用户记录的称之为混合CD-R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第一区段的子码位置信息来代替ATIP的位置信息。而且,在能够记录对应于混合CD-R的数据的DVD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已经被记录的数据区的ECC块的位置信息设定基准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如图1中所示的光盘12的层结构的排列实例的被部分放大的剖视图以及激光束。
图3是表示如图1中所示的光盘12的层结构的另一个排列实例的被部分放大的剖视图以及激光束。
图4是表示如图1中所示的光盘12的层结构的其它排列实例的被部分放大的剖视图以及激光束。
图5是表示如图1中所示的光盘12的层结构的其它排列实例的被部分放大的剖视图以及激光束。
图6是表示如图1中所示的光盘12的层结构的其它排列实例的被部分放大的剖视图以及激光束。
图7是表示如图1中所示的光盘12的层结构的其它排列实例的被部分放大的剖视图以及激光束。
图8是表示由如图1中所示的系统结构在记录数据时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形成要被绘制在光盘12的绘图层B上的一个图像的像素的排列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当图像被绘制在光盘12的绘图层B上时,激光束18的激光功率变化的波形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例中由如图1所示的系统结构在绘制图像时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用于设定光盘12的数据记录层A的沟槽C(轨道)中的基准位置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用于设定光盘12的基准角度线110的实例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聚焦从光盘12的数据记录层A跳到绘图层B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在图11所示在绘图时控制下光盘12的绘图层B上被绘制的可视图像111的一个实例的平面图。
图16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在绘制图像时图11的步骤S11到S13被替换来减少绘制图像的方位关于基准角度线110方向的偏移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在图16所示的控制下操作的时序图。
图18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在绘制图像时图11中步骤S18被替换来减少绘制图像的方位关于基准角度线110方向的偏移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如图18所示的控制下操作的时序图。
图20是表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由图1所示系统结构在绘图时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由图1所示系统结构在绘图时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22表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绘图方法在绘图时由激光束18绘制图像所形成的轨迹与根据其它方法绘制图像所形成的轨迹之间的差异,并且图22是表示绘图层区域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23是表示第三实施例中通过跳过光盘径向上不需要绘制图像的区域来绘制可视图像111的一个实例的平面图。
图24是表示CD格式ATIP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25是表示CD格式子码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26是表示以CD格式的子码对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的定义实例的图。
图27是CD格式一个扇区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28是表示以CD格式的主数据对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的定义实例的图。
图29是表示以CD格式的CRC误码生成模式对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的定义实例的图。
图30是表示DVD+R格式的ADIP的数据结构的图。
图31是表示当在数据记录层上记录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时能够由光盘装置10绘制图像的盘的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2是表示光盘12中允许绘图的盘标识标记的形成实例的图。
图33是表示当形成允许绘图的盘标识标记117时能够由光盘装置10绘制图像的盘的判定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第一到第三光盘绘图方法的实施例>
现在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图1表示应用了本发明的光盘装置的系统结构。在光盘装置10中,光盘12被形成为能够记录和绘制图像的光盘,其中数据记录层和绘图层被层压和形成。绘图层由热敏材料或光敏材料组成,并且通过向绘图层施加激光束可以改变它的可见度。绘图层可由例如与数据记录层中的染料相同的染料材料组成。在数据记录层上,摆动沟槽被形成为轨道。绘图层具有专门用于绘图的层,并且还能可选择地与具有由两层组成的一个表面的现有DVD-R(+R)那样,使用原本准备作为数据记录层的两层中的一层作为绘图层。光盘12由主轴电动机14旋转和驱动,并且由输出自光盘拾取器16的一个激光束18(主光束)有选择地(异步地)执行数据的记录、数据的再现和图像的绘制。在数据的记录和再现与绘制图像时,光盘12的正反面不需要被颠倒。记录数据被记录在数据记录层上,以使得不论在盘径向上的位置如何,在光盘圆周方向上的数据密度都是恒定的(即以具有恒定线速度)。而且,图像被绘制在绘图层上,使得不论在盘径向上的位置如何,盘圆周上像素的数目是恒定的(即该方向上光盘圆周的像素密度在内圆周侧增加)。
主轴伺服器20根据系统控制部分22(微计算机)的命令来控制主轴电动机14的旋转。在记录数据时以CLV(恒定线速度)控制或CAV(恒定角速度)控制主轴电动机14,而在绘制图像时以CAV控制主轴电动机14。每旋转一周,从主轴电动机14以等角度间隔输出预定数目的FG脉冲。FG计数器24对FG脉冲的脉冲数目计数。
光学拾取器16由固定的进给丝杆26支持并且与光盘12的表面平行沿着光盘径向(朝着光盘中心轴的方向)放置,并且步进电动机28围绕其螺旋轴来旋转和驱动进给丝杆26,以使得光学拾取器在光盘径向上被移动。从光盘12的内圆周侧向外圆周侧执行数据记录和绘图。
参考图2至图7,说明光盘12的层的结构实例。在图2至7中所示的任何一个层结构中,绘图层被安排在从接近相对于数据记录层看去被绘制在绘图层上的图像的观察点的一侧,使得图像可以被轻易地视觉识别。在图2至图7中,显示了当输出自光学拾取器16的物镜30的激光束18被控制聚焦在绘图层来绘制图像的时候的状态。在记录数据时和再现数据时,激光束18被控制聚焦在数据记录层。在图2至图7中,对共有部件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分别地将数据记录层指示为“A”,将绘图层指示为“B”,而数据记录层A的沟槽被指示为“C”。
<光盘的层的结构实例1:图2>
图2中所示的光盘12是现有的具有由两层组成的一个表面的DVD-R(+R)。在光盘12中,在具有厚度0.6mm并且形成有沟槽34的聚碳酸酯基片32的表面上,顺序地层压作为绘图层B的染料层36、半透明反射层38、由形成间隔的透明树脂制成的中间层40、作为数据记录层A的染料层44以及反射层46。在中间层40的上表面上,由压模形成沟槽C(42)。具有厚度0.6mm的聚碳酸酯基片50被粘合层48粘合到反射层46的上部。这样,光盘12的整个部分被完整地形成具有厚度1.2mm(夹在聚碳酸酯基片32和50之间的层压部分的全部的厚度是非常小的)。染料层36初始地形成数据记录层来用作DVD-R(+R),然而,染料层36在这里被用作绘图层B。在沟槽24和C(42)中,诸如槽岸预制凹坑、ADIP之类的位置信息被事先分别地记录。当记录数据时,输出自光学拾取器16的物镜30的用于DVD的激光束18被控制聚焦在数据记录层A上。当绘制图像时,用于DVD的激光束18被控制聚焦在绘图层B上。被绘制在绘图层B的可视图像可以从光盘12的激光束18入射的表面12a侧(称之为“激光入射表面”)可视地看到。在与光盘12的激光入射表面12a相对的表面12b侧(称之为“标签面”),具有事先印制的(或能够被用户印制的)另一个图像的印制层可以被单独地形成。
<光盘的层的结构实例2:图3>
图3中所示的光盘12是具有由一个层组成的一个表面的DVD-R(+R),绘图层被增加到该层。在光盘12中,在具有厚度0.6mm并且形成有沟槽34的聚碳酸酯基片32的表面上,顺序地层压作为数据记录层A的染料层36、半透明反射层38、由形成间隔的透明树脂制成的中间层40、作为绘图层B的染料层44以及半透明的反射层52。具有厚度0.6mm的聚碳酸酯基片50被透明的粘合层54粘合到半透明的反射层52的上部。这样,光盘12的整个部分被完整地形成具有厚度1.2mm(夹在聚碳酸酯基片32和50之间的层压部分的全部的厚度是非常小的)。诸如槽岸预制凹坑、ADIP之类的位置信息被事先分别地记录在沟槽C中。当记录数据时,输出自光学拾取器16的物镜30的用于DVD的激光束18被控制聚焦在数据记录层A上。当绘制图像时,用于DVD的激光束18被控制聚焦在绘图层B上。被绘制在绘图层B的可视图像可以从光盘12的标签面12b一侧可视地看到。
<光盘的层的结构实例3:图4>
图4中所示的光盘12是具有由一个层组成的一个表面的DVD-R(+R),绘图层被增加到该层。在从被绘制的可视图像的方向上看去,图4中所示的光盘12与图3中所示的光盘12不同。即在图4中所示的光盘12中,在具有厚度0.6mm并且没有沟槽的聚碳酸酯基片32的表面上,顺序地层压作为绘图层B的染料层36、半透明反射层38、由形成间隔的透明树脂制成的中间层40、作为数据记录层A的染料层44以及反射层46。在中间层40的上表面上,由压模形成沟槽C(42)。具有厚度0.6mm的聚碳酸酯基片50由粘合层48粘合到反射层46的上部。这样,光盘12的整个部分被完整地形成具有厚度1.2mm(夹在聚碳酸酯基片32和50之间的层压部分的全部的厚度是非常小的)。在沟槽C中,诸如槽岸预制凹坑、ADIP之类的位置信息被事先分别地记录。当记录数据时,输出自光学拾取器16的物镜30的用于DVD的激光束18被控制聚焦在数据记录层A上。当绘制图像时,用于DVD的激光束18被控制聚焦在绘图层B上。被绘制在绘图层B的可视图像可以从光盘12的激光束入射表面12a一侧可视地看到。在标签面12b的表面上,具有事先印制的(或能够被用户印制的)另一个图像的印制层可以被单独地形成。
<光盘的层的结构实例4:图5>
图5中所示的光盘12是被形成为具有由两层组成的一个表面的CD-R。在光盘12中,在具有厚度1.2mm并且形成有沟槽C(58)的聚碳酸酯基片56的表面上,顺序地层压作为数据记录层A的染料层60、半透明反射层62、由形成间隔的透明树脂制成的中间层64、作为绘图层B的染料层68、半透明的反射层70以及透明保护层72。整个部分被完整地形成具有厚度1.2mm(在聚碳酸酯基片56上的层压部分的全部的厚度是非常小的)。在中间层64的上表面上,由压模形成沟槽66。染料层68初始地形成数据记录层来用作CD-R,然而,染料层68在这里被用作绘图层B。在沟槽C(58)和66中,诸如ATIP之类的位置信息被事先分别地记录。当记录数据时,输出自光学拾取器16的物镜30的用于CD-R的激光束18被控制聚焦在数据记录层A上。当绘制图像时,用于CD-R的激光束18被控制聚焦在绘图层B上。被绘制在绘图层B的可视图像可以从光盘12的标签面12b一侧可视地看到。
<光盘的层的结构实例5:图6>
图6中所示的光盘12是被形成为增加了绘图层的CD-R。在光盘12中,在具有厚度1.2mm并且形成有沟槽C(58)的聚碳酸酯基片56的表面上,顺序地层压作为数据记录层A的染料层60、半透明反射层62、由形成间隔的透明树脂制成的中间层64、作为绘图层B的染料层68、半透明的反射层70以及透明保护层72。整个部分被完整地形成具有厚度1.2mm(在聚碳酸酯基片56上的层压部分的全部的厚度是非常小的)。在沟槽C中,诸如ATIP之类的位置信息被事先记录。当记录数据时,输出自光学拾取器16的物镜30的用于CD-R的激光束18被控制聚焦在数据记录层A上。当绘制图像时,用于CD-R的激光束18被控制聚焦在绘图层B上。被绘制在绘图层B的可视图像可以从光盘12的标签面12b一侧可视地看到。
<光盘的层的结构实例6:图7>
图7中所示的光盘12是被形成为增加了绘图层的CD-R。在从被绘制的可视图像的方向上看去,图7中所示的光盘12与图6中所示的光盘12不同。即在图7中所示的光盘12中,在具有厚度1.2mm并且没有沟槽的聚碳酸酯基片56的表面上,顺序地层压作为绘图层B的染料层60、半透明反射层62、由形成间隔的透明树脂制成的中间层64、作为数据记录层A的染料层68、反射层74以及保护层76。整个部分被完整地形成具有厚度1.2mm(在聚碳酸酯基片56上的层压部分的全部的厚度是非常小的)。在沟槽C中,诸如ATIP之类的位置信息被事先记录。当记录数据时,输出自光学拾取器16的物镜30的用于CD-R的激光束18被控制聚焦在数据记录层A上。当绘制图像时,用于CD-R的激光束18被控制聚焦在绘图层B上。被绘制在绘图层B的可视图像可以从光盘12的激光入射表面12a一侧可视地看到。具有事先印制的(或能够被用户印制的)另一个图像的印制层可以被单独地形成在标签面12b的表面上。
<光盘设备10的结构和操作>
回到图1,电动机驱动器86向步进电动机28施加驱动脉冲来以与光盘径向上驱动脉冲数目相对应的运动量移动光学拾取器16。驱动脉冲计数器87对步进电动机28的驱动方向上的驱动脉冲的脉冲数进行加减计数来测量光盘径向上光学拾取器16的运动量。FG计数器24与驱动脉冲计数器87都可通过系统控制部分22中软件设定所实现的计数器来实现。聚焦伺服器88执行光学拾取器16的聚焦控制。聚焦跳跃信号生成器90生成聚焦跳跃信号(跳跃脉冲),用于将对之执行光学拾取器16的聚焦控制的对象从数据记录层A切换到绘图层B和从绘图层B切换到数据记录层A。利用聚焦跳跃信号对之执行聚焦控制的对象层的更改可通过利用已知方法来实现,该已知方法用来在对具有由两层组成的一个表面的DVD或者具有由两层组成的两个表面的DVD进行记录和再现时更改对之执行聚焦控制的对象。
寻轨伺服器92执行光学拾取器16的寻轨控制。当绘制图像时,相对于光盘12的绘图层B的寻轨控制被保持(用于将施加到寻轨致动器的寻轨驱动信号值保持为该值之前的紧邻值的操作)或者被关闭(用于将施加到寻轨致动器的寻轨驱动信号值设定为零的操作)而无论绘图层B是否具有沟槽(即,即使当绘图层B具有沟槽时,沟槽不被用于绘制图像)。取而代之,步进电动机28被与光盘12的旋转同步地驱动,来以光盘径向上预定的间距顺序地移动光学拾取器16。此时,通过由驱动脉冲计数器87对步进电动机28的驱动脉冲的脉冲数计数来检测在光盘径向上光学拾取器16的移动量。如前所述,在绘制图像时光盘径向上光学拾取器16的移动的控制是通过与光盘12的旋转同步地驱动步进电动机28来执行的,而不是依赖于寻轨控制。这样,无论光盘12的绘图层B是否具有沟槽,图像都可以被绘制。而且,即使当绘图层B具有沟槽时(例如,从图2中数据记录层36转换来的绘图层B的上述沟槽34、从图5中数据记录层68转换来的绘图层B的沟槽66),可以不管沟槽而绘制图像(即不依照沟槽),使得在光盘径向上安排的像素的间隔可以被独立地设定,而不决定于光盘径向上被安排的沟槽的间隔(轨道间距),并且可以获得形成图像数据{通过像素数据(代表要绘制的每个像素的灰度的数据)的集合而形成}的自由度。
振动信号发生器94在绘制图像时生成振动信号,并且将该振动信号施加到光学拾取器16的寻轨致动器来振动物镜30(图2至7)从而使得激光束10在光盘12径向上引起微小振动。通过这个振动操作,激光束18根据光盘的旋转在光盘12的绘图层B上曲折前进,并且以光盘的圆周方向移动。当在同一径向位置激光束18被转动多次的同时,在外圆周方向上每次以预定的微间距顺序地移动光学拾取器16来绘制图像。因此图像可以被形成而不会在光盘径向上具有小的间隔。在本发明的申请人所提交的JP-A-2004-5847和JP-A-2004-5848中详细地说明了用于通过在相同径向上多次转动激光18来绘制图像的方法。
激光驱动器96驱动光学拾取器16中的激光二极管(图中未示出)。ALPC(自动激光功率控制)电路98将输出自激光拾取器16的激光束18的功率控制为系统控制部分22所命令的值。
编码器106在记录数据时将记录数据编码为预定格式。激光驱动器96根据被编码的记录数据调制输出自激光拾取器16的激光束18,并且将记录数据以凹坑的形式记录在光盘12的数据记录层A中。在绘图时,编码器106生成脉冲信号(绘图脉冲),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根据分别地形成图像数据的像素的灰度数据而变化并且脉冲信号对每个像素具有恒定的周期(对应于图9中所示的一个像素的角度Δθ的下述时间)。激光驱动器96根据脉冲信号对输出自光学拾取器16的激光束18进行调制,脉冲信号的占空比改变来改变光盘12的绘图层B的可见光特性。人眼将所绘制图像的一个像素识别为一个点(圆点)。而且圆点的占空比的差异被人眼感觉为绘制图像的密度的差异(当占空比更高时,绘制图像被识别为更浓密),使得可由单色多灰度级实现绘图。
主装置(主机)100向光盘装置10在数据记录时发送记录数据,在绘制图像时发送图像数据。被传送的记录数据或者图像数据被光盘装置10的接口102接收,临时地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04中,然后被从缓冲存储器104中读出并被提供给编码器106来执行上述的编码处理,并且记录数据或绘制图像。在再现数据时,由解码器(图中未示出)再现的数据通过接口102被传送到主装置100。而且,主装置100在记录数据时、再现数据时和绘制图像时向光盘装置10发送操作者所发出的命令。该命令通过接口102被发送到系统控制部分22。该系统控制部分22根据命令分别地向光盘装置10的电路发送指令来执行相应的操作。
下面说明在记录数据时和绘制图像时,如图1所示的光盘装置10对光盘12的控制。假设使用例如具有图2至7中所示结构的光盘作为光盘12,并且数据被记录在光盘的数据记录区A中,图像被绘制在绘图层B上。图8中,显示了记录数据时的控制流程。根据用户的用于记录数据的指令执行控制。在主装置100中,用于记录数据的记录数据事先被存储。当光盘12被插入到光盘装置10中并且从用户提供用于记录数据的指令时,主轴电动机14被旋转和驱动,聚焦伺服器88被开启,并且输出自光学拾取器16的激光束18被再现功率控制来聚焦在数据记录层A(S1).而且,寻轨伺服器92被开启(S2),激光束18被控制来遵循数据记录层A的沟槽C。主轴伺服器20控制主轴电动机14使得从寻轨误差信号中提取出的沟槽C的摆动分量具有预定的频率。这样,在被激光束18辐射的位置光盘12被旋转控制而具有预定的线速度来记录数据(CLV控制的CLV记录)。否则,主轴电动机14可以被CAV控制来以预定的旋转速度来记录数据(CAV控制的CLV记录)。在CLV控制状态或CAV控制状态下,光盘12的位置信息(ATIP、ADIP、槽岸预制凹坑等)被光学拾取器16读取来驱动步进电动机28并且光学拾取器16被定位在预定的径向位置来开始在光盘内圆周侧进行数据的记录。
如前所述,当安排记录数据的准备时,主装置100开始传送记录数据。记录数据通过接口102临时地被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04中,然后以与在CLV控制下的光盘恒定线速度相对应的恒定数据率或者以与CAV控制下的记录位置处线速度相对应的可变数据率(数据率与摆动信号同步并且在外圆周增大)顺序地被从缓冲存储器104中读取,并且被编码器106编码来通过ALPC电路98驱动激光驱动器96。这样,从光学拾取器16输出被记录数据调制为再现功率和记录功率的二进制值的激光束18以开始在光盘12的数据记录层A上记录数据(S3)。然后,当数据继续被记录和数据的记录完成(S4)时,控制完毕。
现在,说明绘制图像时的控制。首先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光盘12的绘图层B上用于形成要被绘制的一个图像的像素的排列。在图9中示意地显示了像素的排列(不考虑由于上述振动操作而引起的曲折前进)。参考数字12c指明中心孔。形成图像的像素P11、P12......、Pmn被同心地排列在光盘12的中心点周围。排列了像素处的径向排列间隔Δr是恒定的。圆周像素排列间隔(角度)Δr是恒定的。因此,圆周上像素的数目是恒定的,与在径向上像素的位置无关。光盘12径向上延伸的虚拟的半直线被确定为图像基准角度线11。通过将图像基准角度线11上的像素P11、P21、...、Pm1中相关的一个用作第一像素,径向上分别以圆形形式排列的像素串被分别地排列在圆周方向上。由于在从绘图侧看去的图像(激光入射表面12a一侧)和从标签面12b侧看去的图像之间正反面是反转的,因此当绘制图像被从光盘12的标签面12b侧看去时(如图3、图5和图6中所示的光盘层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将原始图像的正反面翻转,使用要被绘制的图像的原始图像来以这种方式绘制图像,使得从查看一侧(标签面12b一侧)查看图像时前面和后边被正确地显示。
从内圆周侧到外圆周侧通过执行光盘12的CAV(恒定转速)控制来顺序地执行激光束18的绘图操作。即,从最内圆周的像素串的第一像素P11开始绘图操作,并且顺序地继续到P12、P13、...并且当最内圆周的最后一个像素P1n的图像被绘制时,立刻把光学拾取器16如上所述地向外圆周方向(否则,如前所述,当激光束18在同一径向位置被多次(k次)转动来绘制图像,对于k圈的每一个)移动距离Δr来继续绘图操作到P12,P22...。然后,通过恰在每一圈(对k圈的每一个)的图像基准角度线11之前的位置把光学拾取器16向外圆周方向移动距离Δr来继续绘图操作。当绘制了最外圆周的最后像素Pmn的图像时,完成了所有过程来完成光盘12的绘图。如前所述,由于恰在每圈(对k圈的每一个)的图像基准角度线11之前的位置向外圆周方向顺序地移动并且连续地执行绘图操作,因此图像被完整地绘制m圈(或者k×m圈)。在这种情况下,在CAV控制下旋转光盘12并且以与光盘12的旋转同步的恒定速度对每个像素数据(灰度数据)进行编码{形成了其间根据灰度数据来改变占空比的预定周期(与一个像素的角度Δθ对应的周期)的脉冲信号(绘图脉冲)}来绘制图像。当只调整第一定时使得第一像素P11的图像被绘制在图像基准角度线11上的时候,图像随后的像素P12、P13、......Pmn可被自动地在预定位置上绘制。
在绘制图像时,例如,激光束18的激光功率如图10所示改变。即,激光束18以周期中恒定占空比被改变为再现功率(非绘图功率)和记录功率(绘图功率)的二进制数值,在该周期中针对一个像素的绘图周期对应于针对一个像素的角度Δθ,其占空比根据对应于每个像素的色调数据而变化。由记录功率改变绘图层B的可见光特性来绘制图像。而且,在再现功率时,检测聚焦误差并且根据检测到的聚焦误差来执行聚焦控制。在图10中,为了简化说明,每个像素的绘图脉冲数目被表示为一个脉冲,然而,实际上正如在本发明的申请人提交的JP-A-2004-355764中所说明的那样,绘图脉冲可由具有较短周期的EMF信号形成来对每个像素以许多脉冲绘制图像。在这种情况下,图10中每个记录功率的周期被EFM信号(被分为短脉冲)调制。由于EFM信号的平均占空比是50%并且恒定,因此每个像素的绘图脉冲的占空比(通过把分开的脉冲加起来获得的占空比)具有对应于每个像素灰度的值。这样,可实现对应于每个像素灰度的绘图。
图11表示绘制图像时的控制流程。根据用户的用于绘制图像的指令来执行该控制。在主装置100中,用于绘制图像的图像数据被预先存储。当光盘12被插入光盘装置10中(或者在记录数据完成后)并且从用户供给了用于绘制图像的指令的时候,旋转和驱动主轴电动机14,开启聚焦伺服器88并且以再现功率将输出自光学拾取器16的激光束18控制聚焦在光盘12的数据记录层A上(S10)。而且开启寻轨伺服器92(S11),控制激光束18对数据记录层A的沟槽C进行寻轨。在CLV控制或CAV控制下旋转和驱动主轴电动机14来检测事先由光学拾取器16从数据记录层A确定为基准位置的位置。
图12表示设定基准位置的实例。这个视图示意性地表示了以ATIP(CD格式情况下)、ADIP(DVD+R格式情况下)以及槽岸预制凹坑(DVD-R格式情况下)作为预格式信息被记录在数据记录层A的沟槽C中的位置信息。在这个实例中,出于方便扇区号由简单的整数代表,并且扇区“0”和扇区“1”的边界位置被确定为基准位置108。在其中第一区段已经记录而第二区段以后的区段分配来可由用户记录的被称为混合CD-R光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第一区段的子码位置信息代替ATIP的位置信息来设定基准位置。而且,在能够记录对应于混合CD-R的数据的DVD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在已经被记录的数据区中的ECC块的位置信息设定基准位置。
经过基准位置108并且在盘径向上延展的虚拟的半直线被确定为基准角度线110。如图13所示,基准角度线110被定位在数据记录层A和绘图层B的相同位置。通过将基准角度线110用作旋转方向上的基准位置来绘制图像。即当在扇区“0”之前的部分被光学拾取器寻找(图11中S12)并且扇区“0”和扇区“1”的边界位置即基准位置108继扇区“0”之后被检测(S13)的时候,FG计数器24(图1)的计数值被重设(设为“0”)(S14)来开始由FG计数器24从基准位置108对FG脉冲计数。每次FG计数器24到达对应于一圈的值时,FG计数器24的计数值自动地归为“0”来重复计数操作。这样,FG计数器24的计数值对应于每圈的从基准角度线110开始的旋转角度的位置。即在基准位置108被检测一次之后,从基准角度线110开始的旋转角度位置可以通过每圈中FG计数器24的计数值来知晓而不需再次检测基准位置108。FG计数器24的计数操作被连续地执行直到图像被完全地绘制。以这种方式,在重复由FG计数器24对FG脉冲计数操作的状态下,把主轴电动机14进行CAV控制到达确定为绘制图像时的速度的预定速度。CAV控制被连续地执行直到绘图被完成。
而且,当基准位置108被检测(S13)的时候,驱动脉冲计数器87(图1)的计数值也被重置(设为“0”)(S14)以使得驱动脉冲计数器87开始从基准位置108对步进电动机28的驱动脉冲进行计数。这样,从基准位置108开始在径向上光学拾取器16的运动量可通过驱动脉冲计数器87的计数值来获知。
当基准位置108被检测的时候,光学拾取器16的寻轨控制被关闭(或保持)(S15)并且步进电动机28也停止光学拾取器16的运动。在这种状态下,当光学拾取器16的激光束18被保持为再现功率的时候,聚焦跳跃信号被施加到光学拾取器16的聚焦致动器来移动,即激光束18的聚焦位置从数据记录层A跳跃到绘图层B(S16)。图14表示聚焦跳跃的状态。这表示使用具有例如图3中所示结构的DVD-R(+R)的光盘12(其中数据记录层A被安排在较低层一侧而绘图层B被安排在较高层一侧)的情况。在图14(a)中所示的激光束18允许聚焦在记录层A的状态下,当基准位置108被检测的时候,激光束18上跳并且允许聚焦在绘图层B上。在绘图层B被安排在较低层一侧而数据记录层A被安排在较高层一侧的类型的光盘中,激光束18的聚焦被相反地下跳。
在激光束18被控制聚焦在绘图层B的状态下,驱动步进电动机28来移动光学拾取器16到径向上开始绘图操作的预定位置(S17)。可以按照光学拾取器16在径向上从基准位置108的移动量来指令开始绘图操作的径向位置。由于径向上从基准位置108的光学拾取器16的运动量是由驱动脉冲计数器87的计数值测量的,因此步进电动机28的驱动被停止在驱动脉冲计数器87的计数值到达被指令为绘图操作开始径向位置上的对应于光学拾取器16在径向上运动量的数值的位置,使得光学拾取器16可到达径向上开始图像绘制操作的被指令的位置。这里,由于即使当“绘图操作”开始时,“绘图”(绘图层B的可见光特性的更改)不是必须立刻从根据图像数据的内容的那个位置开始,因此采用“绘图操作开始径向位置”的表达而并不采用“开始绘图的径向位置”。即,当其图像被绘制在绘图操作开始的位置的像素的密度是零(白色)时,即使“绘图操作”开始,也不在那个位置执行用于改变绘图层B的可见光特性的“绘图”。当其图像被绘制的像素的密度高于零的位置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开始“绘图”。
如上所述,当安排准备绘制图像的时候,主设备100开始传送图像数据。图像数据通过接口102被临时地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04,然后被以与光盘转速同步的恒定速度从缓冲存储器104中顺序地读出,并被编码器106编码。在FG计数器24的计数值归“0”的定时(即当激光束18来到基准角度线110的定时)(S18),编码后的图像数据被顺序地从引导编码后的图像数据中输出(参考图9中所示的实例,像素被以像素P11、P12......P1n、P21、P22......P2n.......Pmn的顺序输出)来通过ALPC电路98驱动激光驱动器96。这样,由图像数据调制到再现功率(非绘图功率)和记录功率(绘图功率)的二进制值的激光束18被从光学拾取器16输出来开始对光盘12的绘图层B的绘图操作(绘图操作其中对于一圈的像素的数目是恒定的,与光盘径向位置无关)(S19)。当绘图操作开始时,与光盘旋转同步地驱动(每一圈或每k圈每次驱动一步(S20))步进电动机28来在外圆周方向上每次以预定的微间距(图9中距离Δr)顺序地移动光学拾取器16(S21)并且继续绘图操作。在绘制图像时,步进电动机28的驱动脉冲的数目被连续地计数并且在光盘径向上从基准位置108开始的光学拾取器16的位置被连续地测量。其后,当绘图继续并且驱动脉冲计数器87的计数值达到与被指令为绘图操作终止径向位置相对应的数值时(光学拾取器16在径向上从基准位置108开始的运动量)(S22),绘图操作完成。
图15表示根据图11中所示的前述绘图操作的控制被绘制在光盘12的绘图层B上的可视图像111的一个实例。当光盘12具有如图2、图4和图7中所示的层结构的时候,从激光入射表面12a一侧可以看到可视图像111。当光盘12具有图3、图5和图6中所示的层结构的时候,可以从标签面12b一侧看到可视图像111。在图15所示的可视图像111中,半径R0指明绘图操作开始径向位置,而半径R1指明绘图操作终止径向位置。参考数字12c指明中心孔。在图15所示的实例中,图像数据(图9中像素数据的集合)被形成来使得要绘制的图像的方位被调整到图9中图像基准角度线11的方向。而且,由于开始绘图操作是通过将由FG脉冲计数器24测量的基准角度线110的定时用作基准(如图9所示的第一像素P11的图像被绘制在光盘12的基准角度线110上),通过将可视图像111的方向调整到光盘12的基准角度线110来绘制可视图像111。
根据第一实施例,由于光盘的正反面不需要在数据记录操作和绘图操作中被翻转,因此不需要麻烦的翻转操作。而且由于不需要翻转操作,因此记录数据完成后开始绘图操作的时间可以被缩短。而且,由于基准角度线110是由光学拾取器16根据基准位置108的检测来确定的,并且通过利用确定的基准角度线110作为基准由光学拾取器16绘制图像,因此通过将可视图像的方向大体调整到基准角度线110的方向来形成可视图像。而且,由于基准位置108位于数据记录层A中,因此在绘图层B上可不提供作为基准位置的标记。因此,绘图区可被确保更宽。在上述说明中,可将扇区“0”和扇区“1”之间的边界位置设定为基准位置108,然而,数据记录层A的沟槽C上的任意位置可被设定作为基准位置。
<第一实施例的修改实例1>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预定的基准位置108(扇区“0”和扇区“1”的边界位置)处,可临时地重置FG计数器24,然后,由FG计数器24对其后生成的FG脉冲进行计数。每次计数值达到对应于一圈的数值,计数值就被归为“0”来测量每一圈从基准角度线110开始的旋转角度的位置。然而,以这种方法,当FG脉冲的分辨率低的时候(当对于一圈的FG脉冲数目较小的时候),有这样的可能,即数据记录层A的基准角度线110与FG脉冲被生成的位置之间的偏差角度(偏移角度)较大。然后,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绘制图像时,由于认为FG脉冲生成位置是绘制图像的基准角度线110的位置,因此偏移角度作为关于基准角度线110的方位的绘制图像的角度偏差。因此,当偏移角度较大时,例如,如果在光盘12上绘制图像之后,光盘12被从光盘装置10中退出,然后光盘12被再次插入光盘装置10来附加地绘制图像(附加写入或覆盖写入),那么在事先形成的图像和附加形成的图像之间的图像方位上可能产生显著的偏差。
下面说明一种用于减少关于基准角度线110方向的被绘制图像的方位偏差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一起利用FG脉冲的计数和由系统控制部分22的软件所实现的计数器计数来改进了基准角度线110的检测分辨率。在该方法中,图11所示的控制中步骤S13到S14被替换为图16中所示的控制(基准角度线110的检测过程)并且步骤S18被替换为图18中所示的控制(从基准角度线110开始的绘图过程)。下面将说明一组控制,其中图11所示的控制的一部分被如上所述地替换。
在图11中,当光盘12被插入光盘装置10时(或者在完成数据记录的随后),旋转和驱动主轴电动机14,开启聚焦伺服器88并且控制从光学拾取器16输出的激光束18以再现功率聚焦在光盘12的数据记录层A上(S10)。而且,开启寻轨伺服器92(S11)并且控制激光束18对数据记录层A的沟槽C进行寻轨。把主轴电动机14进行CAV控制到确定为绘制图像时速度的预定的转速。连续地执行CAV控制直到绘图操作完成。在这种状态下,由光学拾取器16寻找到扇区“0”之前的部分来检测事先被确定为从数据记录层层A开始的基准位置的位置(扇区“0”和“1”的边界位置)(S12)。
随后,控制进程移动到图16。图17中显示在图16控制下的操作实例。在图17的操作实例中,如图17(a)所示,假设FG脉冲旋转一次生成六个脉冲。如图17(b)所示,FG计数器24以FG脉冲的上升沿计数。图17(c)显示以根据晶振时钟的基准时钟软件所实现的计数的计数器(称为“C计数器”)的计数值。基准时钟的周期ΔT1比FG脉冲的周期短,并且在FG一个周期内生成了多个脉冲(在图17的实例中,大概四个脉冲)。当使得基准时钟的周期ΔT1更短时,基准角度线110的检测分辨率可被提高更多。
现在,参考图17说明图16的控制。在该控制流程图中,“C”指明C计数器的计数值。继图11的步骤S12之后,将C计数器重置到初始值(图16中步骤S30)。每次检测到FG脉冲的上升沿(S32)由基准时钟针对每个ΔT1计数(S33、S34)并重置为“0”(S35,参见图17(c))。当寻找到扇区“0”之前的部分(图11的S12)并且在扇区“0”之后检测到扇区“0”与扇区“1”的边界位置即基准位置108(图16的S31)时,FG计数器24被重置为“0”(S36)并且恰在基准位置之前FG脉冲的上升沿开始,此时(图17(c)的实例中,C=2)C计数器的计数值C被存储在系统控制部分22的存储器中作为基准位置108的偏移值C0(S37)。随后,在对光盘的旋转进行CAV控制到被确定为绘制图像时速度的预定转速的同时,由FG计数器24对FG脉冲的计数(每次计数值达到对应于一圈的数值时计数值自动地归为“0”)并且由C计数器对基准时钟的计数被连续地执行。这样,FG计数器24的计数值为“0”并且C计数器的计数值是C0的定时被检测为每一圈的基准角度线110的定时。由FG计数器24和C计数器连续地执行每一圈基准角度线110定时的检测直到完成绘图操作。以这种方式,在基准角度线110的定时被连续地检测的状态下,控制进程移至图11的步骤S15。
在图11的步骤S15中,光学拾取器16的寻轨控制被关闭(或保持)并且步进电动机28也停止光学拾取器的运动。在这种状态下,当光学拾取器16的激光束18被保持到再现功率的同时,聚焦跳跃信号被施加到光学拾取器16的聚焦致动器来移动,即将光学拾取器16的聚焦位置从数据记录层A跳跃到绘图层B(S16)。然后,在控制激光束18聚焦在绘图层B的状态下,驱动步进电动机28来移动光学拾取器16到预定绘图操作开始径向位置(S17)。通过驱动脉冲计数器87的计数值可以得知光学拾取器16到达绘图操作开始径向位置(图1)。
随后,控制进程移至图18。图19中显示了图18控制下的操作实例。参考图19说明图18的控制。在图11的步骤S17中,当光学拾取器16到达绘图操作开始径向位置,C计数器被重置为初始值(图18中S40)。C计数器通过基准时钟为每个时间ΔT1计数,并且每次检测到FG脉冲的上升沿,C计数器重置为“0”。在图16中基准角度线110的检测过程中的步骤S36中FG计数器24的计数值被重置为“0”之后,每次FG计数器24的计数值达到对应于一圈的值时,计数值被自动地归为“0”来重复FG脉冲的计数。
在FG计数器被归为“0”的定时(S41),C计数器通过基准时钟针对每个时间ΔT1计数(S43,S44)并且C计数器的计数值到达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偏移值C0,如图19(d)所示WRITE GATE信号被输出,并且进程移至图11的步骤S19来开始绘图操作。如前所述,由于在FG计数器24的计数值是“0”并且C计数器的计数值是C0的定时与针对每个转动的基准角度线110的定时相对应,因此绘图操作精确地从基准角度线110的位置开始。因此,在图像被绘制在光盘12上之后光盘12被从光盘装置10中退出时,并且随后光盘12被再次插入光盘装置10来附加地绘制图像(附加写入、覆盖写入)时,图像可被附加地绘制而在事先形成图像和附加形成图像之间的图像方位上不会生成显著的偏差。此后,执行图11中的步骤S20到S23的控制来完成绘图。
<第一实施例的修改实例2>
在修改实例1中,FG脉冲的计数和基准时钟的计数被一起使用来提高基准角度线的检测分辨率。然而,可能使用FG脉冲的频率倍乘脉冲来代替基准时钟的计数。这种情况下,如图1中点线所示,乘法器113将输出自主轴电动机14的FG脉冲频率倍乘,而倍乘的FG脉冲计数器115对频率倍乘FG脉冲进行计数。以与修改实例1中C计数器的使用(参见图16至19)相同的方式来使用倍乘FG脉冲计数器115。即在图16中的基准角度线110的检测过程中,倍乘FG计数器115的计数值根据倍乘FG脉冲而被计数,并且每次检测到FG脉冲的上升沿的时候计数器被重置为“0”(参见图17(c)中C计数器的操作)。当检测到基准位置108(图12)的时候,FG计数器24的计数值被重置为“0”并且从基准位置之前的FG脉冲的上升沿起,倍乘计数器115此时的计数值(参考图17(c)的实例,C=2)被存储在系统控制部分22的存储器中作为基准位置108的偏移值。
在图18中从基准角度线110开始的绘图过程中,倍乘FG计数器115的计数值根据倍乘FG脉冲而被计数,并且在每次检测到FG上升沿的时候被重置为“0”。在基准角度线110的检测过程中基准位置108处FG计数器24的计数值被重置为“0”之后,每次FG计数器24的计数值达到对应于一圈的数值时,计数值被自动地归为“0”来重复FG脉冲的计数。由于在FG计数器24归为“0”而倍乘FG计数器115的计数值达到存储在存储器中的偏移值的定时(参考图19(c)中实例,C=2的定时)对应于每一圈的基准角度线110的定时,因此此刻输出WRITE GATE信号(参见图19(d))来开始绘图操作。这样,绘图操作精确地从基准角度线110的位置开始。
<第二实施例:第四光盘绘图方法的实施例>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可以使用图1中所示的上述结构作为系统结构。图20中显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绘制图像时的控制。根据用户的绘制图像的指令执行该控制。在主装置100中,预先存储了用于绘制图像的图像数据。图像数据具有分别如图9中所示排列的像素。当光盘12被插入光盘装置10中(或者记录数据完成的随后)并且从用户供给了用于绘制图像的指令的时候,旋转和驱动主轴电动机14,开启聚焦伺服器88并且以再现功率将输出自光学拾取器16的激光束18控制聚焦在光盘12的数据记录层A上(S50)。而且,开启寻轨伺服器92(S51),控制激光束18来对数据记录层A的沟槽C进行寻轨。主轴电动机14被CAV控制到被确定为绘制图像时的速度的预定的转速。持续执行该CAV控制直到绘图操作被完成。
随后,在被指令为开始绘图操作的位置的地址之前的部分被通过检测诸如ATIP、ADIP之类的预格式信息而寻找到(S52)。然后,当检测到开始绘图操作的地址(S53)时,光学拾取器16的寻轨控制被关闭(或保持)(S54)。驱动脉冲计数器87的计数值被重设为“0”。在这种状态下,向光学拾取器16的聚焦致动器施加聚焦跳跃信号来移动,即激光束18的聚焦位置从数据记录层A跳跃到绘图层B(S55)来从该位置开始绘图操作(S56)。即传送自主装置100的图像数据通过接口102被临时地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04,然后被以与光盘转速同步的恒定速度从缓冲存储器104中顺序地读出,并被编码器106编码,并且所读出的图像数据被顺序地从第一图像数据中输出(参考图9中所示的实例,像素被以像素P11、P12......P1n、P21、P22......P2n......Pmn的顺序输出)来通过ALPC电路98驱动激光驱动器96。这样,被图像数据调制到再现功率(非绘图功率)和记录功率(绘图功率)的二进制值的激光束18被从光学拾取器16输出来开始对光盘12的绘图层B的绘图操作(绘图操作其中一圈的像素的数目是恒定的,与光盘径向位置无关)。
当绘图操作开始时,每一圈或每k圈一次一步地与光盘旋转同步地驱动步进电动机28来在外圆周方向上以预定的微间距(图9中距离Δr)顺序地移动光学拾取器16并且继续绘图操作(S57、S58)。当驱动脉冲计数器87的计数值达到与被指令为绘图操作终止径向位置的位置相对应的数值时(S59),绘图操作完成(S60)。
根据第二实施例,由于光盘12的正反面不需要在数据记录操作和绘图操作中被翻转,因此不需要麻烦的翻转操作。而且由于不需要翻转操作,记录数据完成后开始绘图操作的时间可以被缩短。
<第三实施例:第五光盘绘图方法的实施例>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该方法中,数据记录层A的沟槽C上的地址被检测并且在光盘径向上以轨道间距(DVD情况下0.74μm,CD情况下1.6μm)连续地移动光学拾取器来以轨道间距绘制图像。根据该方法,例如假设一条在光盘径向上延伸的虚拟半直线(例如,前述的图12中的基准角度线110),并且预先获得(根据线速度和光盘的轨道间距来获得)并在存储器中存储数据记录层A的沟槽C与半直线在每一圈相交的位置处的地址(诸如ATIP、ADIP之类的预格式信息的地址,称其为“在基准角度线上的地址”)。在数据记录层A上连续地检测基准角度线上的地址,并且保持寻轨控制以每次检测到基准角度线上的地址时将聚焦跳跃到绘图层B使得针对径向上每个对应位置绘制图像。可以使用上述的图1中所示的结构作为系统结构。然而,可以使用不昂贵的DC电动机来代替步进电动机28作为光学拾取器16的进给电动机来降低成本。
图20中显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绘制图像时的控制。根据用户的绘制图像的指令执行该控制。在主装置100中,预先存储用于绘制图像的图像数据。图像数据具有如图9所示分别排列的像素(这种情况下,Δr=轨道间距)。每个半径位置的图像数据从光盘径向上延伸的虚拟半直线的位置开始(例如,图9中所示的上述图像基准角度线11)。而且,假设每个轨道间距的基准角度线的位置被事先计算并被存储在光盘装置10的系统控制部分22中。
当光盘12被插入光盘装置10中时(或者记录数据完成的随后),对主轴电动机14进行CAV控制来达到被确定为绘制图像时的速度的预定转速。执行CAV控制直到绘图操作完成。然后开启聚焦伺服器88(S60)并且控制输出自光学拾取器16的激光束18以再现功率聚焦在光盘12的数据记录层A上。而且,开启寻轨伺服器92(S61)并且控制激光束18对数据记录层A的沟槽C进行寻轨。在这种状态下,由光学拾取器16寻找位于绘图操作开始径向位置处基准角度线上的地址前面的部分(S62)。
当检测到绘图操作开始径向位置处的基准角度线上的地址时(S63),保持光学拾取器16的寻轨控制,并且步进电动机28也停止光学拾取器16的移动(S64)。在这种状态下,当光学拾取器16的激光束18被保持在再现功率的同时,向光学拾取器16的聚焦致动器施加聚焦跳跃信号来移动,即激光束18的聚焦位置从数据记录层A跳跃到绘图层B(S65)。当激光束的聚焦位置跳跃到绘图层B时,从FG计数器24检测到的旋转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开始绘图操作(S66)。即从主装置100传送的图像数据通过接口102被临时存储在缓冲存储器104中,随后被以与光盘转速同步的恒定速度从缓冲存储器104中连续地读出并且被编码器106编码。位于绘图操作开始径向位置的图像数据被顺序地从第一图像数据中输出(参看图9中所示的实例,像素以像素P11、P12......P1n的被顺序输出)来通过ALPC电路98驱动激光驱动器96。这样,被图像数据调制到再现功率(非绘图功率)和记录功率(绘图功率)的二进制值的激光束18被从光学拾取器16输出来执行在光盘12的绘图层B上的绘图操作开始径向位置的绘图操作。然后,当主轴电动机14旋转了被确定为在径向上同一位置绘制图像的圈数的次数时(S67),在绘图操作开始径向位置处完成绘图(S68)并且激光束18返回到再现功率。
随后,释放寻轨控制的保持状态(S70)来以上次施加到光学拾取器16的聚焦致动器的方向的相反方向施加聚焦跳跃信号,并且激光束18的聚焦位置从绘图层B跳跃到数据记录层A(S71)。然后开启寻轨控制(S61)来查找基准角度线上的下一轨道(临近绘图操作开始径向位置的外圆周方向的轨道)地址之前的部分(S62)。当检测到基准角度线上对应地址的时候(S63),光盘拾取器16的寻轨控制被保持在该位置并且步进电动机28也停止光学拾取器16的运动(S64)。在该状态下,当光学拾取器16的激光束18被保持在再现功率时,向光学拾取器16的聚焦致动器施加聚焦跳跃信号来移动,即激光束18的聚焦位置从数据记录层A跳跃到绘图层B(S65)。当激光束的聚焦位置跳跃到绘图层B时,位于光盘径向位置的图像数据顺序地从第一图像数据中输出(参看图9中所示的实例,像素被以像素P21、P22......P2n的顺序输出)来连续地在被FG计数器24检测(S66、S67)的旋转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开始绘制图像。
重复一系列过程,其包括以下操作:通过读取数据层A的位置信息将光学拾取器16定位在径向上,寻轨控制被保持来将聚焦跳跃到绘图层B,在径向上绘制图像,以及聚焦跳跃到数据记录层A。因此,绘图操作连续地以轨道间距推进到外圆周方向。然后,当完成最后径向上绘图时,图像绘制操作完成。
图22表示通过激光束18在绘图时根据上述的第三实施例的绘图方法在绘图层上绘制图像形成的轨迹与根据其它方法形成的轨迹之间的差别。图22(a)表示了当步进电动机28被微步进驱动来移动光学拾取器绘制图像时通过绘制图像形成的轨迹,并且由于电动机本身或者电动机控制电路的不均匀性,绘制图像所形成的轨迹的间隔是变化的。这样的通过绘制图像获得的轨迹的间隔的变化会在形成的图像中产生不均匀。图22(b)表示当步进电动机被全步进驱动来移动光学拾取器绘制图像时通过绘制图像所形成的轨迹。通常,由于一个全步进的移动量很大(几十到几百μm左右),通过绘制图像形成的轨迹的间隔较宽,获得的图像粗糙。图22(c)表示根据第三实施例绘制图像形成的轨迹。根据该方法,由于通过绘制图像形成的轨迹具有与轨道凹坑一样窄的间隔(1.6μm或0.74μm)并且是均匀的,可以没有不均匀感地绘制精细和清晰的图像。
根据第三实施例,由于光盘的正反面不需要被翻转来记录数据和绘制图像,因此不需要麻烦的翻转操作。而且由于不需要翻转操作,因此记录数据完成后开始绘图操作的时间可以被缩短。
在第三实施例中,当要被绘制的可视图像在盘径向上具有可视图像不需要被形成在盘径向上的中间位置区域的时候,径向上的该位置被跳过。即当恰在不需要绘制图像的光盘径向位置的区域之前的光盘径向上位置的绘图被完成的时候(图21中S68),激光束18返回到再现功率,寻轨控制的保持状态被释放(S70)并且激光束18的聚焦位置从绘图层跳跃到数据记录层A(S71)。然后,开启寻轨控制(S61)来寻找在经过不需要绘制图像的光盘径向区域的位置处的基准角度线上的轨道地址之前的部分(S62)。当基准角度线上的对应地址被检测(S63)时,光盘拾取器16的寻轨控制被保持并且步进电动机28停止光学拾取器16的运动(S64)。在这种状态下,当光学拾取器16的激光束18被保持为再现功率的同时,聚焦跳跃信号被施加到光学拾取器16的聚焦致动器来把激光束18的聚焦位置从数据记录层A跳跃到绘图层B(S65)。当激光束的聚焦位置跳跃到绘图层B时,在光盘径向上位置的图像数据被顺序地从其第一数据中输出,并且从FG计数器24检测的旋转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开始连续地绘制图像(S66、S67)。以这种方式,跳过不需要绘制图像的光盘径向区域来绘制图像,使得绘制图像所需的时间可被缩短。
图23显示如上所述第三实施例中通过跳过光盘径向上不需要绘制图像的区域而绘制的可视图像111的实例。可视图像111具有半径R0到R1并且要被绘制的图像被包括在其所有的区域内。半径R0到Ra和Rb到R1的区域指明了出现要被绘制的图像和图像需要被绘制的区域111a。半径Ra到Rb的区域指明不出现要被绘制的图像和图像不需被绘制的区域111b。参考数字12c指明中心孔。在半径R0开始绘图操作,并且在半径Ra处临时中断绘图操作,半径Ra到Rb被跳过,绘图操作在半径Rb重新开始,并在半径R1完成。
<能够绘制图像的光盘的判定方法1>
当图像将要被绘制在光盘表面时,需要事先确定要在上面绘制图像的光盘是否是能够绘制图像的光盘。下面将说明判定方法的实例。在该方法中,当表示该光盘是其上可绘制图像的光盘的标识信息(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被重新定义来在光盘12的数据记录层A上记录数据并且光盘被插入光盘装置10中(图1)时,根据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是否可被光学拾取器16读取来判定被插入的光盘是否是其上可被绘制图像的光盘。
(CD格式下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的定义实例1)
当以CD格式形成数据记录层A的时候,通过利用ATIP未定义代码可以记录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图24表示ATIP数据的结构。在该数据结构中,假设“U1”是“1”并且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可被放在“U2到U7”。例如,“U1到U7”=“1010101”可被定义为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
(CD格式下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的定义实例2)
例如,在其中第一区段已被记录而第二区段之后部分可由用户记录的被称为混合CD-R光盘的情况下,第一区段的子码R到W的未定义码可以被用来记录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图25表示该子码的数据结构。在该数据结构中,当“模式”=“111”并且“项目”=“000”的时候,子码R到W表示用户模式以使得用户可以自由地定义“指令”和“数据域”。这样,例如,可以将“指令”=“010101”和“数据域”如图26所示的模式的情况定义为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
(CD格式下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的定义实例3)
类似地,在其中第一区段已被记录而第二区段之后部分可由用户记录的被称为混合CD-R光盘的情况下,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可被记录在第一区段的读出区或者读入区的主数据中。图27表示CD格式的一个扇区的数据结构。在该数据结构中,具有意义的数据被记录在程序区的“数据”中。然而,由于在读入区或读出区中的“数据”不被驱动读取,因此通常也记录了诸如随机数据或者零数据之类的没有意义的数据。这样,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可被记录在读出区或读入区的“数据”中。在图28中显示被记录在读出区或者读入区的“数据”中的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的一个实例。在该实例中,数据值一个一个地增加。
(CD格式下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的定义实例4)
类似地,在其中第一区段已被记录而第二区段之后部分可由用户记录的被称为混合CD-R光盘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区段的特定CRC误码生成模式定义为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图29中显示了CRC误码生成模式的实例。数字0到89指明从任意的子码帧N起的子码帧的地址N到(N+89)。“○”表示没有CRC误码的子码帧。“×”表示具有CRC误码的子码帧。在图29所示的实例中,在地址N后以3的倍数的地址间隔生成CRC误码的模式可被定义为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然后,该子码被记录来使得获得这样的CRC误码生成模式。
(DVD+R格式下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的定义实例)
当以DVD+R或DVD+RW格式形成数据记录层A时,可利用ADIP的未定义代码来记录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图30表示ATIP的数据结构。在该数据结构中,当“字节1”的“b7到b4”的值被设定为除“0000”之外的数值时,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可被记录。例如,“b7到b4”=“1010”可被定义为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在使用了槽岸预制凹坑的DVD-R或DVD-RW的情况下,可通过利用槽岸预制凹坑的未定义代码来记录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
图31表示当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被记录在记录层A上时,判断可以由光盘装置10绘制图像光盘的流程。当光盘12被插入光盘装置中时,执行聚焦搜索(S80)。确定光盘是否是具有两层的光盘(S81)。通过搜索聚焦,根据例如当斩波被施加到聚焦致动器来驱动物镜30(图2到图7)从低端位置到高端位置时是否获得两个聚焦位置,来执行光盘是否包括两层的判定。当没有获得两个聚焦位置的时候,判定没有绘图层B,仅允许数据被记录在激光入射表面12a上。
当获得两个聚焦位置的时候,判定图像可以被绘制来允许激光束18聚焦在数据记录层A上(S82)。然后,驱动主轴电动机14,开启光盘拾取器16的寻轨伺服器92(S83)并且允许激光束18对数据记录层A的沟槽C进行寻轨。然后,寻找其上记录了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的数据记录层A的区域(S84)。读取该区域的数据(S85)来判定是否有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S86)。当检测到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时,判定图像可以被绘制在绘图层B上(S87)通过等待来自用户的绘制图像的指令来绘制图像。另一方面,当没有检测到允许绘图的盘标识信息时,判定图像不能被绘制在绘图层B上(S88),只允许数据被记录在激光入射表面12a。
<能够绘制图像的光盘的判定方法2>
在该方法中,当可由光学拾取器16检测的允许绘图的盘标识标记被形成在能够绘图的光盘2的激光入射表面12a侧的盘基片的表面上并且光盘被插入光盘装置10中(图1)时,根据是否可由光学拾取器16读取允许绘图的盘标识标记来判定图像是否可被绘制在被插入的光盘上。
图32显示了允许绘图的盘标识标记的形成实例。图32(a)显示了能够绘制图像的光盘12的激光入射表面12a侧的结构。图32(b)显示了光盘12的绘图区。在例如图2至图7中显示了光盘12的层结构。在光盘12的激光入射表面12a侧的盘基片的表面上,通过黑色印制形成了允许绘图的光盘标识标签117。在这个实例中,允许绘图的盘标识标记117被形成为在中心孔12c周围以90°间隔印制的条。一个标记117的宽度(圆周方向上长度)是大约1mm。用于形成允许绘图的盘标识标记117的径向上区域119(标记形成区)是具有从光盘中心半径21.0到22.0mm的区域。该区域具有数据记录层A,然而,该区域不被普通光盘装置所记录或再现。标记形成区119的外圆周侧(从半径22.0mm开始的外圆周侧)是用来记录数据的数据记录区121。用来在绘图层B上绘制图像的绘图区123被设定为从半径24.0mm开始的外圆周侧区域。标记形成区119可被设定为更远的外圆周侧(例如在DVD的情况下,半径22.0到24.0mm的区域,在CD的情况下,半径23.0到25.0mm的区域)。
图33显示当如上所述形成允许绘图的盘标识标记117时由光盘装置10对能够绘制图像的光盘的判定流程。当光盘12被插入光盘装置中时,执行聚焦搜索(S90)。判定是否光盘是具有两层的光盘(S91)。通过搜索聚焦,根据当斩波被施加到聚焦致动器来驱动物镜30(图2到图7)从低端位置到高端位置时是否获得两个聚焦位置,来执行光盘是否包括两层的判定。当没有获得两个聚焦位置的时候,判定没有绘图层B,仅允许数据被记录在激光入射表面12a上。
当获得两个聚焦位置的时候,判定图像可以被绘制来允许激光束18聚焦在数据记录层A上(S92)。然后,由激光束18对其上形成允许绘图的盘标识标记117的数据记录层A上的区域进行寻轨(S93),根据反射光的量的周期性增加或减少来确定是否存在允许绘图的盘标识标记117(S94)。当允许绘图的盘标识标记117被检测到,则确定图像可以被绘制在绘图层B上(S95)通过等待用户绘图的指令来绘制图像。另一方面,当允许绘图的盘标识标记117未被检测到,则确定图像不能被绘制在绘图层B(S96)上,仅允许数据被记录在激光入射表面12a上。

Claims (24)

1.一种光盘绘图方法,用于在光盘上形成可视图像,该光盘包括数据记录层和绘图层,数据记录层上形成有轨道并沿着轨道存储预定的信息,绘图层上要形成可视图像并且绘图层形成在数据记录层上,其中通过施加来自光盘相同表面侧的激光束能在数据记录层上记录数据并且能在绘图层形成可视图像,该方法包括步骤:
由主轴电动机旋转所述光盘;
将从光学拾取器中输出的具有再现功率的激光束聚焦在所述数据记录层上并且在所述数据记录层的轨道上以激光束寻轨;
读取被记录在轨道上的所述预定信息;
根据读取的预定信息来检测轨道上的预定位置作为旋转方向上的基准位置;
测量所述主轴电动机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基准位置的位置;
在检测到所述基准位置后,将激光束的聚焦位置从所述数据记录层改变到所述绘图层;
根据所述旋转方向上被测量的主轴电动机的位置,从主轴电动机在所述旋转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基准位置的预定相对位置开始,在所述绘图层上开始形成可视图像;以及
在开始可见图像的形成操作之后,继而在径向上与主轴电动机的旋转同步地移动光学拾取器来继续形成可见图像。
2.如权利要求1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通过对由主轴电动机生成的FG脉冲的脉冲数进行计数来测量主轴电动机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基准位置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
主轴电动机的转速被控制为恒定,
对轨道上预定位置的检测定时与邻近于该检测定时所生成的FG脉冲的生成定时之间的时间差进行测量,以及
在由所述时间差的数量来校正所述主轴电动机位置的同时测量所述主轴电动机在旋转方向上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1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在光学拾取器从光盘的数据记录层中检测到允许绘图的预定盘标识信息的条件下,允许可视图像被形成在绘图层。
5.如权利要求4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所述光盘的盘标识信息由子码、主数据、CRC误码的特定生成模式、ATIP、和ADIP中的任意一个来说明。
6.如权利要求1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在光学拾取器检测到允许绘图的盘标识标记的条件下允许可视图像被形成在绘图层上,该盘标识标记被形成在安置了光盘的数据记录层的一侧的盘基片表面上从数据记录区起的内圆周侧中的区域中或者形成在数据记录层上。
7.一种光盘绘图方法,用于在光盘上形成可视图像,该光盘包括数据记录层和绘图层,数据记录层上形成有轨道并沿着轨道存储预定的信息,绘图层上要形成可视图像并且绘图层被层压在数据记录层上,其中通过施加来自光盘相同表面侧的激光束能在数据记录层上记录数据并且能在绘图层形成可视图像,该方法包括步骤:
由主轴电动机旋转光盘;
将从光学拾取器中输出的具有再现功率的激光束聚焦在所述数据记录层上并且在所述数据记录层的轨道上以激光束寻轨;
读取被记录在轨道上的所述预定信息;
根据读取的预定信息来检测轨道上的预定位置作为在所述光盘径向上的基准位置;
测量光学拾取器在光盘径向上相对于所述基准位置的位置;
在检测到所述基准位置后,将激光束的聚焦位置从所述数据记录层改变到所述绘图层;
根据所述光盘径向上被测量的光学拾取器的位置,从光学拾取器在所述光盘径向上相对于所述基准位置的预定相对位置开始,在绘图层开始形成可视图像;以及
在开始可见图像的形成操作之后,继而在光盘径向上与主轴电动机的旋转同步地移动光学拾取器来继续形成可见图像。
8.如权利要求7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根据光学拾取器的进给电动机的操作量来测量光学拾取器在径向上相对于基准位置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7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在光学拾取器从光盘的数据记录层中检测到允许绘图的预定盘标识信息的条件下,允许可视图像被形成在绘图层。
10.如权利要求9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所述盘标识信息由子码、主数据、CRC误码的特定生成模式、ATIP、和ADIP中的任意一个来说明。
11.如权利要求7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在光学拾取器检测到允许绘图的盘标识标记的条件下允许可视图像被形成在绘图层上,该盘标识标记被形成在安置了光盘的数据记录层一侧的盘基片表面上从数据记录区起的内圆周侧中的区域中或者形成在数据记录层上。
12.一种光盘绘图方法,用于在光盘上形成可视图像,该光盘包括数据记录层和绘图层,数据记录层上形成有轨道并沿着轨道存储预定的信息,绘图层上要形成可视图像并且绘图层被层压在数据记录层上,其中通过施加来自光盘相同表面侧的激光束能在数据记录层上记录数据并且能在绘图层形成可视图像,该方法包括步骤:
由主轴电动机旋转光盘;
从光学拾取器中输出的具有再现功率的激光束聚焦在所述数据记录层上并且在所述数据记录层的轨道上以激光束寻轨;
读取被记录在轨道上的预定信息;
根据读取的预定信息来检测轨道上的预定位置作为旋转方向和光盘径向上的基准位置;
测量主轴电动机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所述基准位置的位置和光学拾取器在光盘径向上相对于所述基准位置的位置;
在检测到所述基准位置后,将激光束的聚焦位置从所述数据记录层改变到所述绘图层;以及
根据旋转方向上被测量的主轴电动机的位置和光盘径向上被测量的光学拾取器的位置,从主轴电动机在旋转方向上相对于基准位置的预定相对位置和光学拾取器在光盘径向上相对于基准位置的预定相对位置开始,在所述绘图层上开始形成可视图像。
13.如权利要求12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在光学拾取器从光盘的数据记录层中检测到允许绘图的预定盘标识信息的条件下,允许可视图像被形成在所述绘图层。
14.如权利要求13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所述盘标识信息由子码、主数据、CRC误码的特定生成模式、ATIP、和ADIP中的任意一个来说明。
15.如权利要求12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在光学拾取器检测到允许绘图的盘标识标记的条件下允许可视图像被形成在绘图层上,该盘标识标记被形成在安置了光盘的数据记录层一侧的盘基片表面上从数据记录区起的内圆周侧中的区域中或者形成在数据记录层上。
16.一种光盘绘图方法,用于在光盘上形成可视图像,该光盘包括数据记录层和绘图层,数据记录层上形成有轨道并沿着轨道存储预定的信息,绘图层上要形成可视图像并且绘图层被层压在数据记录层上,其中通过施加来自光盘相同表面侧的激光束能在数据记录层上记录数据并且能在绘图层形成可视图像,该方法包括步骤:
由主轴电动机旋转光盘;
将从光学拾取器中输出的具有再现功率的激光束聚焦在所述数据记录层上并且在数据记录层的轨道上以激光束寻轨;
读取被记录在轨道上的预定信息;
根据读取的预定信息,检测轨道上预定的绘图操作开始位置;
在检测到预定的绘图操作开始位置的光盘径向上光学拾取器的位置处将激光束的聚焦位置从数据记录层改变到绘图层,以开始在绘图层上形成可视图像;以及
在开始可见图像的形成操作之后,继而在径向上与主轴电动机的旋转同步地移动光学拾取器来继续形成可见图像。
17.如权利要求16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在光学拾取器从光盘的数据记录层中检测到允许绘图的预定盘标识信息的条件下,允许可视图像被形成在绘图层。
18.如权利要求17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所述盘标识信息由子码、主数据、CRC误码的特定生成模式、ATIP、和ADI P中的任意一个来说明。
19.如权利要求16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在光学拾取器检测到允许绘图的盘标识标记的条件下允许可视图像被形成在绘图层上,该盘标识标记被形成在安置了光盘的数据记录层一侧的盘基片表面上从数据记录区起的内圆周侧中的区域中或者形成在数据记录层上。
20.一种光盘绘图方法,用于在光盘上形成可视图像,该光盘包括数据记录层和绘图层,数据记录层上形成有轨道并沿着轨道存储位置信息,绘图层上要形成可视图像并且绘图层被层压在数据记录层上,其中通过施加来自光盘相同表面侧的激光束能在数据记录层上记录数据并且能在绘图层形成可视图像,该方法包括步骤:
(a)由主轴电动机旋转光盘;
(b)通过由聚焦控制将从光学拾取器中输出的具有再现功率的激光束聚焦在数据记录层上并且由寻轨控制在数据记录层的轨道上以激光束寻轨,来读取被记录在轨道上的位置信息;
(c)保持寻轨控制,并且在检测到代表预定绘图操作开始位置的位置信息的光盘径向上的位置处将激光束的聚焦位置从数据记录层改变到绘图层,并且执行可视图像的形成操作,可视图像将从旋转方向上的主轴电动机的预定位置开始,被形成在光盘径向上的位置;
(d)在完成位于径向上所述位置处的可视图像的形成操作后,将激光束设置为再现功率,将激光束的聚焦位置从绘图层转回数据记录层,并且在数据记录层的轨道上以激光束寻轨;
(e)保持寻轨控制并且在光盘径向上与寻轨控制被保持的位置相邻的轨道位置处将激光束的聚焦位置从数据记录层改变到绘图层,并且执行可视图像的形成操作,可视图像将形成在从旋转方向上主轴电动机的预定位置开始的光盘径向上的位置;
(f)继而重复步骤(d)和(e)来顺序地移动以轨道间距执行可视图像的形成操作的径向位置并且形成可视图像。
21.如权利要求20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要形成的可视图像在径向上具有该可视图像不需要被形成在径向上的中间位置的无图像区域,并且
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当径向上可视图像的形成操作被执行的位置到达所述无图像区域的开始位置的时候,将激光束设置为再现功率,并且将激光束聚焦到数据记录层;
根据数据记录层中记录的位置信息,寻找经过所述无图像区域的终端位置的可视图像的形成操作重启位置;
在可视图像形成操作重启位置被寻找到的位置处保持寻轨控制并且将激光束的聚焦位置从数据记录层改变到绘图层;以及
在旋转方向上主轴电动机的预定位置起执行要在可视图像形成操作重启位置被寻找到的位置处形成的形成操作。
22.如权利要求20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在光学拾取器从光盘的数据记录层中检测到允许绘图的预定盘标识信息的条件下,允许可视图像被形成在绘图层。
23.如权利要求22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所述盘标识信息由子码、主数据、CRC误码的特定生成模式、ATIP、和ADIP中的任意一个来说明。
24.如权利要求20的光盘绘图方法,其中在光学拾取器检测到允许绘图的盘标识标记的条件下允许可视图像被形成在绘图层上,该盘标识标记被形成在安置了光盘的数据记录区一侧的盘基片表面上从数据记录区起的内圆周侧中的区域中或者形成在数据记录层上。
CN2007101094699A 2006-06-26 2007-06-26 光盘绘图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77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75860 2006-06-26
JP2006-175860 2006-06-26
JP2006175860A JP4193880B2 (ja) 2006-06-26 2006-06-26 光ディスク描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97766A CN101097766A (zh) 2008-01-02
CN101097766B true CN101097766B (zh) 2010-04-14

Family

ID=38476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0946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7766B (zh) 2006-06-26 2007-06-26 光盘绘图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7760221B2 (zh)
EP (1) EP1873779B1 (zh)
JP (1) JP4193880B2 (zh)
CN (1) CN101097766B (zh)
AT (1) ATE443326T1 (zh)
DE (1) DE602007002445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532098T1 (de) * 2006-01-30 2011-11-15 3Dcd Llc Optisch variables vorrichtungssteuersystem, verfahren zur authentifizierung von artikeln damit und daraus entstandener artikel
US7656115B2 (en) * 2007-06-15 2010-02-02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Calibrating stepper motor by driving fractional ranges
JP4831094B2 (ja) * 2008-03-06 2011-12-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
US7995301B2 (en) * 2009-01-14 2011-08-0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location of a defect on a storage medium
US8693300B1 (en) * 2010-08-20 2014-04-0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Write PLL for optical disc labeling applications
JP5364085B2 (ja) * 2010-12-28 2013-12-11 ビクタークリエイティブメディア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再生装置
CN108291907B (zh) 2015-09-01 2021-06-11 聚合物工艺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血液样品保存和红细胞比容分离的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9820A (zh) * 2002-12-26 2004-08-11 雅马哈株式会社 光盘面识别系统和光盘驱动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68794B2 (en) * 2000-10-30 2007-09-11 Yamaha Corporation Method of printing label on optical disk, optical disk unit, and optical disk
JP3846265B2 (ja) 2000-10-30 2006-11-15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
JP3956756B2 (ja) * 2001-10-31 2007-08-08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4062976B2 (ja) 2002-05-31 2008-03-19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へ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3778133B2 (ja) 2002-05-31 2006-05-24 ヤマハ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4240549A (ja) * 2003-02-04 2004-08-26 Ricoh Co Ltd イメージファイル作成方法、記録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並びに情報記録システム
JP2005149536A (ja) * 2003-11-11 2005-06-09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
JP2005339685A (ja) * 2004-05-27 2005-12-08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と光ディスクの画像形成方法
US7233557B2 (en) * 2004-05-28 2007-06-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for identifying location on an optical disk
JP2005346886A (ja) 2004-06-07 2005-12-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4315875B2 (ja) * 2004-08-09 2009-08-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
TWI257620B (en) * 2005-04-08 2006-07-01 Benq Corp System for recording image onto label layer of optical disc
EP1742219B1 (en) * 2005-06-30 2012-06-13 Yamah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visible images on optical disk by laser beam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9820A (zh) * 2002-12-26 2004-08-11 雅马哈株式会社 光盘面识别系统和光盘驱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73779B1 (en) 2009-09-16
EP1873779A1 (en) 2008-01-02
JP2008004244A (ja) 2008-01-10
CN101097766A (zh) 2008-01-02
US7760221B2 (en) 2010-07-20
US20080002015A1 (en) 2008-01-03
JP4193880B2 (ja) 2008-12-10
DE602007002445D1 (de) 2009-10-29
ATE443326T1 (de) 2009-10-15
US20100245530A1 (en) 2010-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97766B (zh) 光盘绘图方法
JP3873784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00466063C (zh) 记录盘的制作方法、再现装置及再现方法
EP1843346B1 (en) Method of forming an image on an optical disk by radially vibrating a laser beam under focus control in circumferential zones
US7859954B2 (en) Optical disk apparatus with approximate focus control of laser beam
US20030001943A1 (en) Optical disk, optical disk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writing figures
JPS61260426A (ja) プレレコ−ドパタ−ン付き情報媒体及びその読取り装置
CN101097765A (zh) 光盘图像绘制方法和光盘设备,以及光盘记录介质
KR100975244B1 (ko) 광기록 매체에 대한 인쇄 방법 및 인쇄 장치 그리고 광기록매체
EP1938316A2 (en) Optical disk system, optical disk recording apparatus, image drawing method and optical disk
CN100472613C (zh) 光盘记录设备及在光盘上形成可视图像的方法
CN102280114A (zh)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CN101055750B (zh) 光盘图像绘制方法和光盘图像绘制系统
JP2003242750A (ja) ディスクおよび感熱層部材
CN102290058A (zh) 记录设备、记录方法和程序
JP4063299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7965613B2 (en) Image reader
CN101206873A (zh) 图像读取器
JP4816559B2 (ja) 画像読取装置
JP4428437B2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5346778A (ja) イメージ形成制御方法、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及び記録ディスク
US20090003156A1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cording Control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Control Program
JPH09147362A (ja) 両面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及び再生方法
JP2006120249A (ja) 記録再生装置、及び画像記録方法
CN101542614A (zh) 多层光信息介质和用于其的光信息处理设备、程序产品和包括其的信息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14

Termination date: 201606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