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83345A -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含磷阻燃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含磷阻燃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83345A
CN101083345A CNA2007100288358A CN200710028835A CN101083345A CN 101083345 A CN101083345 A CN 101083345A CN A2007100288358 A CNA2007100288358 A CN A2007100288358A CN 200710028835 A CN200710028835 A CN 200710028835A CN 101083345 A CN101083345 A CN 101083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ame
phosphor
ion battery
lithium ion
containing fl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288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代营
李伟善
左晓希
刘建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A2007100288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833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1083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833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含磷阻燃添加剂,是一种含磷有机化合物,其基本结构式如右,或者是所述结构的同分异构体;其中R1、R2、R3为烷基CnH2n+1或烯基CnH2n-1,其中R1、R2、R3的碳原子数1≤n≤4。本含磷阻燃添加剂的使用方法是将含磷阻燃添加剂加入在普通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其加入量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重量的5~40wt%。本含磷阻燃添加剂具有含磷量高,阻燃效果好,粘度低的优点,不仅使电解液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同时对电解液的粘度,电导率影响很小,与正负极极片和隔膜的润湿性好,并且用该电解液组装的电池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含磷阻燃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的添加剂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含磷阻燃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与其他可充电电池相比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电压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低等优点。目前,小容量锂离子电池已成功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同时,大容量高功率锂离子动力电池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发展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主要障碍就是安全性问题,尤其是在滥用状态下(如热冲击、过充、过放、短路等)往往存在着火、爆炸等安全隐患。要开发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必须解决安全性问题,加入阻燃剂目的即在降低电解液的燃烧性,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研究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阻燃剂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含磷有机化合物的研究最早,并已有其专利报道。专利号为200410016199.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含有机磷化合物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组成的电池”,这种电解液是由以下结构式所示的有机磷化合物与锂盐及碳酸酯按任意比例混合组成
Figure A20071002883500031
式中,R1、R2和R3可以为烷基CnH2n+1、含卤素(Cl、Br、I)的烃基,或者R中的碳原子连接有杂环类取代基;申请号为200510024433.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态或凝胶态锂离子电池的含磷阻燃添加剂”,这种阻燃剂包括以下结构式所示的含磷有机化合物
式中R1、R2和R3为烷基CnH2n+1烯基CnH2n-1、多烯基、芳香烃基、烷氧基之任一种,其中R1、R2、R3的碳原子个数1≤n≤7,其烷氧基或烷基取代基中含有腈基。已公开的这两类含磷阻燃添加剂虽都具有一定的阻燃性,但电解液往往会由于它的添加而使其粘度增大、电导率降低、润湿性变差,而且对电池的循环性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两类含磷阻燃剂对电池的负面影响,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锂离子电池在生产和使用中的安全性,并可避免添加后电解液粘度增大、电导率降低、润湿性变差等问题的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含磷阻燃添加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添加剂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含磷阻燃添加剂,是一种含磷有机化合物,其基本结构式如下:
或者是上述结构的同分异构体。其中R1、R2、R3可为烷基CnH2n+1或烯基CnH2n-1,其中R1、R2、R3的碳原子数1≤n≤4;从稳定性、通用性(获得原料的容易性等)方面看,n最好为1。
为了更好的改善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可将碳酸亚乙烯酯、或者卤代碳酸乙烯酯、卤代碳酸丙烯酯、1,3磺酸丙内酯中的一种或者几种与上述结构的含磷阻燃添加剂同时加入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其加入量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重量的1~5wt%。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本发明的含磷阻燃添加剂含磷量高,阻燃效果好,粘度低,不仅使电解液具有良好的阻燃性,同时对电解液的粘度,电导率影响很小,与正负极极片和隔膜的润湿性好,并且用该电解液组装的电池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能适用于锂离子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利用本发明含磷阻燃添加剂制成的方型电池循环150周充放电曲线图。
图2是对本发明含磷阻燃添加剂进行阻燃性测试得到的曲线图。
图3是本发明含磷阻燃添加剂的电导率随含磷阻燃添加剂浓度增加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含磷阻燃添加剂是一种基本结构式如下所示的含磷有机化合物
Figure A20071002883500051
即通式中的R1、R2、R3都为烷基CH3;其中R1、R2、R3的碳原子数n为1。
用Barnant Company生产的GV-2100size#1型落球黏度计测定本实施例1的含磷阻燃添加剂(C)与现有的两种含磷阻燃添加剂(A)、(B)(其中n=1)的黏度并作比较(测量范围为1~10Pa·s),记录钢球从首条基线下落至计量基线的时间。对于A、B、C分别平行测定五次取平均值。计算方法:一定温度下,待测液黏度η=k×(ρ刚球待测液)×t。其中,k为黏度系数(0.3);ρ刚球为钢球密度(8.02g/cm3);ρ待测液为待测液体密度(g/cm3);t为钢球通过一定距离所需的时间(min)。各物质的测量结果比较如表1所示。
表1
阻燃剂 A     B     C
粘度(Pa·S)含磷量(%) 2.1322.1     2.4821.1     1.7125.4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所提供的含磷阻燃添加剂的粘度最小,这主要是由它具有溶解能力强,分子量小,蒸气压低等性质所决定的。并且实施例1所提供的含磷阻燃添加剂的含磷量最高,这是由物质的分子式和分子量决定的。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提供的含磷阻燃添加剂的使用方法是:把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甲乙酯(EMC)按照1∶1∶1(质量比)的比例混合,并配成1M的LiPF6的电解液,然后在其中加入重量比为2wt%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重量比为5wt%的上述含磷有机化合物,即制得锂离子电池阻燃电解液。
为了测量使用本例制得的电解液的电池充放电效果,进行以下操作:用N-甲基-2吡咯烷酮(NMP)和LiCoO2(美国OMG公司产)、乙炔黑、聚偏氟乙烯(PVDF)(质量比为85%∶8%∶7%)混合均匀后涂在铝箔集流体上,在120℃下真空干燥12小时制得正极片。用N-甲基-2吡咯烷酮(NMP)将人造石墨,聚偏氟乙烯(PVDF)(质量比为92%∶8%)混合均匀后涂在铜箔集流体上,在120℃下真空干燥12小时制得负极片。使用前述电解液在手套箱中注液使用上述极片制备的063448方型钢壳电池,用BS-9300二次电池性能检测装置对制备的063448方型电池进行充放电测试,。方型电池充放电倍率为1C,循环150次,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使用本例制得的电解液组装的电池具有很好的充放电性能。
实施例3
实施例1所提供的含磷阻燃添加剂的另一使用方法是:把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甲乙酯(EMC)按照1∶1∶1(质量比)的比例混合,并配成1M的LiPF6的电解液,然后在其中加入重量比为5wt%、10wt%、15wt%、20wt%、30wt%、40wt%的上述含磷有机化合物,使其溶解,即制得锂离子电池阻燃电解液。
为了评价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燃烧性,可用自熄时间(Self-extinguishingtime)来具体测量,具体步骤是以玻璃棉为原料制成直径为5mm的玻璃棉球,称重并安置在折成“O”形的细铁丝上,用注射器分别取出配有不同比例阻燃添加剂的电解液注在玻璃棉上迅速点燃,并称出前后注射器的质量,记录点火装置移开后至火焰自动熄灭的时间;该时间被称为自熄时间(Self-extinguishingtime,简称SET)。以单位质量电解液的自熄时间为标准,比较不同阻燃电解液的阻燃性能。
按照上述方法对本例制得的电解液进行阻燃性测试,测量结果见图2。由图2可见,当电解液中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剂(5wt%以上)时,电解液即具有了阻燃性,并且比已公开的两种含磷阻燃添加剂的阻燃效果更好。
另外,用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DDS-307型电导率仪和铂黑电极对本例制得的电解液的电导率进行测量,测量前先用0.01mol/LKCl的标准溶液对电导率仪进行校准。测量结果见图3。从图3中可以看出C的电导率随含磷阻燃添加剂浓度的增加降低的最少,即使添加40%电导率仍有10.9mS/cm,而其它的两种相对来说降低的较多。
实施例4
本含磷阻燃添加剂是一种基本结构式如下所示的含磷有机化合物
即通式中的R1、R2、R3都为烯基C3H5
实施例5
实施例4所提供的含磷阻燃添加剂的使用方法是:把碳酸二甲酯(DMC)和碳酸乙烯酯(EC)按照1∶1(质量比)的比例混合,并配成1M的LiPF6的电解液,然后在其中加入重量比为5wt%的碳酸亚乙烯酯(VC)和重量比为40wt%的上述含磷有机化合物,即制得锂离子电池阻燃电解液。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含磷阻燃添加剂,是一种含磷有机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基本结构式如下
Figure A2007100288350002C1
或者是上述结构的同分异构体;其中R1、R2、R3为烷基CnH2n+1或烯基CnH2n-1,其中R1、R2、R3的碳原子数1≤n≤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磷阻燃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n为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含磷阻燃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磷阻燃添加剂加入普通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其加入量为电池电解液重量的5~40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含磷阻燃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碳酸亚乙烯酯、卤代碳酸乙烯酯、卤代碳酸丙烯酯、1,3磺酸丙内酯中的一种或几种与含磷阻燃添加剂同时加入普通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所述碳酸亚乙烯酯的加入量为电池电解液重量的1~5wt%。
CNA2007100288358A 2007-06-26 2007-06-26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含磷阻燃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 Pending CN1010833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288358A CN101083345A (zh) 2007-06-26 2007-06-26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含磷阻燃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288358A CN101083345A (zh) 2007-06-26 2007-06-26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含磷阻燃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83345A true CN101083345A (zh) 2007-12-05

Family

ID=38912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288358A Pending CN101083345A (zh) 2007-06-26 2007-06-26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含磷阻燃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083345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4240A (zh) * 2010-07-29 2010-12-22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
CN102386441A (zh) * 2011-10-21 2012-03-21 厦门大学 双功能型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32408A (zh) * 2012-09-18 2012-12-19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高阻燃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EP2698859A1 (en) * 2011-04-12 2014-02-19 Ube Industries, Lt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olution and electricity-storage device using same
CN105514496A (zh) * 2016-01-28 2016-04-20 大荔德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99776A (zh) * 2017-09-26 2018-03-13 西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阻燃结构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4240A (zh) * 2010-07-29 2010-12-22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
EP2698859A1 (en) * 2011-04-12 2014-02-19 Ube Industries, Lt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olution and electricity-storage device using same
EP2698859A4 (en) * 2011-04-12 2014-10-08 Ube Industries NON-ACID ELECTROLYTE SOLUTION AND POWER STORAGE DEVICE THEREWITH
US9384906B2 (en) 2011-04-12 2016-07-05 Ube Industries, Ltd. Non-aqueous electrolyte solution and electricity-storage device using same
CN102386441A (zh) * 2011-10-21 2012-03-21 厦门大学 双功能型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32408A (zh) * 2012-09-18 2012-12-19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高阻燃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02832408B (zh) * 2012-09-18 2015-04-08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高阻燃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05514496A (zh) * 2016-01-28 2016-04-20 大荔德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99776A (zh) * 2017-09-26 2018-03-13 西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阻燃结构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99776B (zh) * 2017-09-26 2020-08-07 西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阻燃结构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1479B (zh) 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7293790B (zh) 一种阻燃锂离子电池及其电解液
CN110336078B (zh) 一种硅基负极电解液及锂离子动力电池
Xia et al. 5 V‐class electrolytes based on fluorinated solvents for Li‐ion batteries with excellent cyclability
CN109103488B (zh) 一种聚合物钠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95752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1327064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含有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03337659B (zh) 添加剂组合物、电解液
CN107785609A (zh) 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含有该电解质的二次锂电池
CN101083345A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含磷阻燃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7819156A (zh) 不燃型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方法及含有该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二次锂电池
CN108987808A (zh)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非水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01017919A (zh) 用于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含磷添加剂
CN102683747A (zh) 二次锂硫电池阻燃性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02950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专用安全型锂离子电池
CN109524715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用添加剂及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CN102651486B (zh) 锂离子电池氧化还原对添加剂及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CN107181003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安全电解液及含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09467572A (zh) 一种3,5-二磷腈对苯二醚类添加剂及含有该添加剂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CN106450462B (zh) 高电压宽温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CN100561794C (zh)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含有该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
CN106450450A (zh) 电池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锂电池
CN105514494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阻燃电解液的制备方法
CN107256983A (zh) 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宽温高效阻燃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59805A (zh) 一种高镍三元正极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