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64755A - 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及电话终端 - Google Patents

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及电话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064755A
CN101064755A CNA2006100796435A CN200610079643A CN101064755A CN 101064755 A CN101064755 A CN 101064755A CN A2006100796435 A CNA2006100796435 A CN A2006100796435A CN 200610079643 A CN200610079643 A CN 200610079643A CN 101064755 A CN101064755 A CN 101064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all
information
calling
communica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796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64755B (zh
Inventor
李众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796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064755B/zh
Priority to PCT/CN2007/001379 priority patent/WO200713141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064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4755A/zh
Priority to US12/290,337 priority patent/US873758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064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647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3/0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2203/20Aspects of 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related to features of supplementary services
    • H04M2203/2011Service processing based on information specified by a party before or during a call, e.g. information, tone or routing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6Arrangements for calling a number of substations in a predetermined sequence until an answer is obtain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4Arrangements for diverting calls for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predetermined subscri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两种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关键是,在电话呼入或通话过程中,传送包含待呼叫号码的呼叫转移信息,由接收到呼叫转移信息的一方对待呼叫号码所在终端发起呼叫,从而实现呼叫转移。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两种电话终端。应用本发明,使得用户能够选择任意终端接听,且该选择既可以在接听之前也可以在通话过程中。再有,由于不需要使用现有呼叫转移的方式,使得原本需要在交换机端实现的功能,可以轻松地在终端上实现,因而节省了呼叫转移的费用。本发明设置方便,又不会漏接电话。而且还可以轻松实现定时回呼。本发明只和所应用的终端相关,不需要运营商支持。

Description

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及电话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及电话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通讯工具已经深入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用户会同时拥有多个通讯终端,各种终端由于运行商的不同,或者运行方式的不同,或者技术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通话效果和通话费用,从费用上分类有的免费,有的单向收费,有的双向收费。从通话效果来分,有的声音质量很好,有的有杂音,有的延迟时间长,有的断断续续,从方便性来分,有的固定,比如固定电话,有的小范围可以移动,如无绳电话,有的可以大范围移动,比如GSM手机。这些因素集合在一起,用户在选择通讯终端的时候有很多选择。
现有实现呼叫的方法通常有以下几种: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2226466.3”名称为“电话自动转移呼叫器”,和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22248610.0”名称为“手机呼叫转移装置”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以下技术:采用事先注册手机号码,和固定电话号码绑定,在固定电话旁边设置一个手机座,当有手机插入手机座上时,自动触发固定电话向交换机发送一个手机入座的信号,然后,在固定电话网中截获所有由固定电话发起的呼叫该手机号码的呼入,并且把该呼叫转移到和该手机关联的固定电话上。这也就是被人们称为“游子回家”的技术。该技术虽然能够实现呼叫转移,但必须在特定场所应用特定电话才能实现,其应用的局限性很大。
现有的呼叫转移技术,通过事先设定接听电话的电话号码,把呼入到手机的电话号码转移到该事先设定的电话上,但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是:用户设置完第一次呼叫转移之后,经常忘了把呼叫转移的设置取消,导致漏接很多电话。比如设置了将呼入手机的电话转移到办公电话上,但是下班后却忘记取消这种转移设置,导致下班之后的,所有对手机的呼叫全部转移到了办公室,而办公室电话下班之后却无人接听,有重要的电话而无法找到带着手机的联系人。还有一种漏接呼叫转移电话的情况是,设置了呼叫转移之后,新的号码所在的电话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正常工作,从而导致漏接,比如转移到另外一个移动电话终端C,但是那个移动电话终端C没电了,或者关机了,那么所有的电话都无法接听了。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310124456.0”名称为“使移动电话可以在来电时选择转移至哪个电话号码的方法”的专利申请中,利用电信通讯网络中的现有的转移方式,比如无接听转移或者遇忙转移,进行适当技术变化,不增加硬件成本费用,在呼叫进入时,采用呼叫等待的方式,利用空隙对手机进行即时呼叫转移操作。但是因为要通过呼叫转移实现,用户还是要承担呼叫转移的费用,这是因为还要占用移动运营商的资源的原因,并且该技术方案无法解决在通话过程中进行呼叫转移的问题。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5196683.9”名称为“无需建立话音通信即可有选择地接受电话呼叫的系统和方法”的专利申请中,披露了一种蜂窝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包括应答延迟装置,用于接受源话机的呼叫,但不在蜂窝电话和源话机之间建立话音通信的方法,实现了如果正在其他重要事情中而不方便接电话,而又能在处理完事情后以尽快的速度接到电话的方法。但是该方法只是在接收方建立了延迟机制,没有考虑到呼叫方,如果呼叫方想找到接收方,就只能一直在线上等候。因此这种方法虽然诞生已久,但一直没有得到应用。且该发明一定要运用于蜂窝电话,应用范围也有一定的限制。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95194243.3”名称为“蜂窝电话及在其与话源电话之间开通语音信道的同时不建立语音通信的方法”的专利申请中,披露了与申请号为“95196683.9”的申请中的类似步骤,其中有在语音通道建立时,切断麦克风和扬声器的工作,还包括利用该语音通道通知另外一个终端的信息,但是也没有披露如何让发起呼叫这一端能自动发起呼叫的实现方案。
可见,在呼叫建立之后,如何让用户方便地在接听之前或通话过程中任意选择接听终端,且无需使用运营商提供的在交换机上实现的必须事先设定的呼叫转移的方式,是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两种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两种电话终端,以使用户能够选择任意终端接听,且该选择既可以在接听之前也可以在通话过程中。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通信双方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a、第一终端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呼叫转移触发信号后,获取待呼叫号码,向第二终端传送包含待呼叫号码的呼叫转移信息;
b、第二终端从接收到的呼叫转移信息中提取待呼叫号码,中断当前已建立的呼叫,向该待呼叫号码所指终端发起新的呼叫,实现呼叫转移。
较佳地,步骤a所述第一终端获取待呼叫号码的过程为:通过采集本端用户现场输入呼叫号码的方式获取,或者,通过采集本端用户所选择的已预先设入的呼叫号码的方式获取。
较佳地,步骤a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呼叫转移触发信号后,进一步包括:第一终端关闭振铃,然后再执行后续步骤。
较佳地,步骤a所述呼叫转移信息通过短消息或语音通道发送给第二终端。
较佳地,第二终端接收到呼叫转移信息后,执行步骤b之前,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呼叫转移信息是否来自第一终端,若是,再执行步骤b,否则保持当前状态不变。
较佳地,步骤b所述第二终端向待呼叫号码所指终端发起新的呼叫之前,进一步包括:通过语音和/或文字的方式告知本端用户本次呼叫已转移到另一号码,并等待来自本端用户的确认信息,如果第二终端接收到确认信息,再发起新的呼叫,否则,进入空闲待机状态。
较佳地,步骤a所述呼叫转移信息中进一步包括时间信息;
步骤b所述第二终端提取待呼叫号码的同时,进一步包括:提取时间信息,并在到达时间信息所指示的时间后,再向待呼叫号码所指终端发起新的呼叫,实现呼叫转移。
较佳地,所述时间信息为绝对时间或相对时间。
较佳地,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为移动终端或智能固定电话终端。
较佳地,在呼叫已建立且未通话时,所述第一终端是呼叫接收方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是呼叫发起方终端;
在呼叫已建立且通话过程中,所述第一终端是呼叫发起方和呼叫接收方中的任一方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是另一方终端。
一种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通信双方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A、第一终端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呼叫转移触发信号后,中断当前已建立的呼叫,获取待呼叫号码,向第二终端传送包含待呼叫号码的呼叫转移信息;
B、第二终端从接收到的呼叫转移信息中提取待呼叫号码,向该待呼叫号码所指终端发起新的呼叫,实现呼叫转移。
较佳地,步骤A所述呼叫转移信息通过短消息或语音通道发送给第二终端。
较佳地,第二终端接收到的呼叫转移信息后,执行步骤B之前,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呼叫转移信息是否来自第一终端,若是,再执行步骤B,否则保持当前状态不变。
较佳地,步骤B所述第二终端向待呼叫号码所指终端发起新的呼叫之前,进一步包括:通过语音和/或文字的方式告知本端用户本次呼叫已转移到另一号码,并等待来自本端用户的确认信息,如果第二终端接收到确认信息,再发起新的呼叫,否则,进入空闲待机状态。
较佳地,步骤A所述呼叫转移信息中进一步包括时间信息;
步骤B所述第二终端提取待呼叫号码的同时,进一步包括:提取时间信息,并在到达时间信息所指示的时间后,再向待呼叫号码所指终端发起新的呼叫,实现呼叫转移。
较佳地,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为移动终端或智能固定电话终端。
较佳地,在呼叫已建立且未通话时,所述第一终端是呼叫接收方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是呼叫发起方终端;
在呼叫已建立且通话过程中,所述第一终端是呼叫发起方和呼叫接收方中的任一方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是另一方终端。
一种电话终端,包括CPU、用于和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通信模块,存储模块,输入装置,
所述CPU接收来自输入装置的呼叫转移触发信号,获取待呼叫号码并构造含待呼叫号码的呼叫转移信息,将该呼叫转移信息传送给通信模块,由通信模块将该呼叫转移信息发送出去;或者,
所述CPU通过通信模块接收来自外部的呼叫转移信息,从接收到的呼叫转移信息中提取待呼叫号码,控制通信模块中断当前已建立的呼叫,之后,控制通信模块向该待呼叫号码所指终端发起新的呼叫。
较佳地,所述CPU接收到来自输入装置的呼叫转移触发信号后,控制电话终端内已存在的语音驱动模块关闭振铃。
较佳地,所述CPU通过采集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获取待呼叫号码,或者,所述CPU通过采集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从电话终端内已存在的存储模块中获取待呼叫号码。
较佳地,所述电话终端进一步包括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用于在CPU的控制下显示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或者,用于显示来电信息。
较佳地,所述输入装置是带有新设置的呼叫转移键的键盘,或者是对已有键增加了呼叫转移功能的键盘。
较佳地,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或有线通信模块。
较佳地,所述有线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PSTN网通信模块,或以太网通信模块。
较佳地,所述电话终端为移动终端或智能固定电话终端。
一种电话终端,包括CPU、用于和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通信模块,存储模块,输入装置,
所述CPU接收来自输入装置的呼叫转移触发信号,控制通信模块中断当前已建立的呼叫,获取待呼叫号码并构造含该待呼叫号码的呼叫转移信息,将该呼叫转移信息传送给通信模块,由通信模块将该呼叫转移信息发送出去;或者,
所述CPU通过通信模块接收来自外部的呼叫转移信息,从接收到的呼叫转移信息中提取待呼叫号码,控制通信模块向该待呼叫号码所指终端发起新的呼叫。
较佳地,所述CPU通过采集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获取待呼叫号码,或者,所述CPU通过采集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从电话终端内已存在的存储模块中获取待呼叫号码。
较佳地,所述电话终端进一步包括显示装置,用于在CPU的控制下显示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或者,用于显示来电信息。
较佳地,所述输入装置是带有新设置的呼叫转移键的键盘,或者是对已有键增加了呼叫转移功能的键盘。
较佳地,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或有线通信模块。
较佳地,所述电话终端为移动终端或智能固定电话终端。
本发明的关键是,在电话呼入或通话过程中,传送包含待呼叫号码的呼叫转移信息,由接收到呼叫转移信息的一方对该待呼叫号码所在终端发起呼叫,从而实现呼叫转移。应用本发明进行呼叫转移时,使得用户能够选择任意终端接听,且该选择既可以在接听之前也可以在通话过程中,解决了现有技术呼叫转移中经常遇到的忘记设置和取消的问题。而且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接听终端的号码选择接听的终端,也可以通过调用预先存储的电话号码选择接听的终端。由于不需要使用现有的运营商提供的在交换机上实现的必须事先设定的呼叫转移的方式,使得原本需要在交换机端实现的功能,可以轻松地在终端上实现,因而节省了呼叫转移的费用。
本发明设置方便,又不会漏接电话,而且还可以轻松实现定时回呼。
本发明只和所应用的终端相关,不需要运营商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实现呼叫转移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已增加了转移键的手机接听界面示意图;
图3是已增加了转移键的手机在电话呼入状态下一呼叫转移界面的示意图;
图4是应用本发明的电话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所示为应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实现呼叫转移的流程示意图。本例中,用户A所在第二终端作为主叫向用户B所在第一终端发起呼叫,呼叫建立后,作为接收方的用户B并没有接听该电话,而是希望应用第三终端接听该电话,具体实现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用户A应用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发起呼叫。
步骤102,作为接收方的用户B,看到第一终端接收到来电信息后,不应答该呼叫,而是通过键盘向第一终端发送呼叫转移触发信号,此时的界面参见图2,第一终端接收到呼叫转移触发信号,关闭振铃,获取待呼叫号码,向第二终端传送包含待呼叫号码的呼叫转移信息。
上述关闭振铃是个可选步骤,其是为了方便用户应用考虑的,当然,该步骤完全可以不存在,这样第一终端只需保持当前的状态即可。再有,第一终端接收到呼叫转移触发信号后,还可以立即挂断来自第二终端的电话即中断当前已建立的呼叫,总之应用很灵活。
上述第一终端获取待呼叫号码的过程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如,通过采集本端用户现场输入呼叫号码的方式获取,也即用户B在第一终端上直接设入待呼叫的电话号码;或者,通过采集本端用户所选择的已预先设入的呼叫号码的方式获取,也即用户B可以预先设置一些待转移的电话号码,此时,只需从预设的电话号码中选择一个即可,此时的界面参见图3。
上述键盘中用于发送呼叫转移触发信号的键可称为转移键,该转移键可以是新增加的如图3所示,也可以是利用手机上已有的按键进行扩展的。扩展出来的按键在操作上会多一步按键的动作,操作会稍微有些不便,而新增的按键,可以一步到位增加便利程度,但是会适当增加成本。
上述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传送包含待呼叫号码的呼叫转移信息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如,通过短消息或者通过语音通道的方式。具体选用哪种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通过短信来发送呼叫转移信息的优点是耗用的资源很少且价格便宜,缺点是信令通道堵塞的时候,实时性不是很好,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延迟;通过语音通道传输呼叫转移信息的优点是实时性好,通过语音通道传输数字信号是现有技术,可以参考CN95194243.3中披露的方法。
步骤103,第二终端接收到呼叫转移信息后,判断该呼叫转移信息是否来自第一终端,若是,再执行步骤104,否则保持当前的呼叫状态不变。
步骤104,第二终端从接收到的呼叫转移信息中提取待呼叫号码,中断当前已建立的呼叫,向该待呼叫号码所指的第三终端发起新的呼叫,实现呼叫转移。如果在步骤102中,第一终端接收到呼叫转移触发信号后就挂断了来自第二终端的电话即中断了当前已建立的呼叫,则此步骤中就不存中断当前呼叫这一操作,而是在第二终端从接收到的呼叫转移信息中提取出待呼叫号码后,直接向该待呼叫号码所指的第三终端发起新的呼叫,从而实现呼叫转移。也就是说,如果发起呼叫转移的一方已经中断了当前的呼叫,则执行转移操作的一方就不再需要中断当前已建立的呼叫,因为该呼叫已经中断了。
另外,在第二终端向待呼叫号码所指的第三终端发起新的呼叫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通过语音和/或文字的方式告知用户A本次呼叫已转移到另一号码,比如,在屏幕上显示“本次呼叫应接收方的要求,转移到号码:XXXXXXXX,确认?”,或是,在发起新的呼叫前,通过扬声器播放存储在终端存储模块上的合成语音或已录语音:“本次呼叫应接收方的要求,转移到号码:XXXXXXXX,请按确认键,确认呼叫,否则在15秒内将挂机”,当第二终端接收到来自用户A的确认信息后,再发起新的呼叫,否则,第二终端进入空闲待机状态,不再发起呼叫。这样,实现了对呼叫发起方的告知。
再有,本发明的呼叫转移还可以实现定时回复的功能,具体为:
在呼叫转移信息中进一步包括时间信息,该时间信息可以是绝对时间,如8:30分,也可以是相对时间,如10分钟、20分钟等。这样,第二终端在提取呼叫转移信息中的待呼叫号码的同时,进一步包括:提取时间信息,并在到达时间信息所指示的时间后,再向待呼叫号码所指终端发起新的呼叫,实现呼叫转移。例如,短信格式为“10/45665788”,约定第二终端10分钟后,打45665788这个第三电话终端。那么当第二终端接收到该短信后开始计时,等时间到,就自动对45665788号码发起呼叫。
以上所述的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也可以是智能固定电话终端。如果是智能固话终端,则要求该智能固话终端要有CPU和存储模块,最好还能有显示屏,以能够显示待选号码等,当然如果没有显示屏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有些操作需要盲操作如输入的电话号码,或者听语音提示来操作如提示按1,转移到事先存放的第1个电话号码,按2,转移第2个电话号码,按3,转移到当场输入的电话号码。
上述实施例中,是在呼叫已建立且未通话的情况下,即第一终端有来电显示,但用户B没有应答的情况下。在呼叫已建立且通话过程中,即用户A和用户B应用第二和第一终端通过的过程中,仍然可以应用上述方法实现呼叫转移,所不同的是,此时发起呼叫转移的一方可以是用户A和用户B中的任一方,即呼叫发起方和呼叫接收方中的任一方终端,其余实现过程与上述完全相同。
下面介绍用于本发明的实现呼叫转移的电话终端。
图4所示为应用本发明的电话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电话终端包括CPU、用于和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通信模块,存储模块,输入装置。
上述CPU用于接收来自输入装置的呼叫转移触发信号,获取待呼叫号码并构造包含待呼叫号码的呼叫转移信息,将该呼叫转移信息传送给通信模块,由通信模块将该呼叫转移信息发送出去;或者,上述CPU用于通过通信模块接收来自外部的呼叫转移信息,从接收到的呼叫转移信息中提取待呼叫号码,控制通信模块中断当前已建立的呼叫,之后,控制通信模块向该待呼叫号码所指终端发起新的呼叫。所述通信模块可以是无线通信模块,也可以是有线通信模块。所述有线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PSTN网通信模块,或以太网通信模块。也就是说,该电话终端既可以是移动终端,也可以是智能固定电话终端。
所述CPU接收到来自输入装置的呼叫转移触发信号后,可以进一步控制电话终端内已存在的语音驱动模块关闭振铃或控制通信模块中断当前已建立的呼叫。当然,如果发起呼叫转移一方的CPU已控制通信模块中断了当前已建立的呼叫,则执行转移操作一方的CPU就不再需要控制通信模块中断当前已建立的呼叫,因为该呼叫已经中断了。
上述CPU可以通过采集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获取待呼叫号码,或者,通过采集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从电话终端内已存在的存储模块中获取待呼叫号码。
如果电话终端进一步包括显示装置如显示屏,则在CPU的控制下该显示装置用于显示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或者,用于显示来电信息。
上述电话终端的输入装置可以是带有新设置的呼叫转移键的键盘,也可以是对已有键增加了呼叫转移功能的键盘。
CPU所需电源可以来自外接电源,也可以来自电池,如果PSTN网中,提供的电力足够,也可以不需要这个电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31)

1、一种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通信双方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第一终端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呼叫转移触发信号后,获取待呼叫号码,向第二终端传送包含待呼叫号码的呼叫转移信息;
b、第二终端从接收到的呼叫转移信息中提取待呼叫号码,中断当前已建立的呼叫,向该待呼叫号码所指终端发起新的呼叫,实现呼叫转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第一终端获取待呼叫号码的过程为:通过采集本端用户现场输入呼叫号码的方式获取,或者,通过采集本端用户所选择的已预先设入的呼叫号码的方式获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第一终端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呼叫转移触发信号后,进一步包括:第一终端关闭振铃,然后再执行后续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呼叫转移信息通过短消息或语音通道发送给第二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终端接收到呼叫转移信息后,执行步骤b之前,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呼叫转移信息是否来自第一终端,若是,再执行步骤b,否则保持当前状态不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第二终端向待呼叫号码所指终端发起新的呼叫之前,进一步包括:通过语音和/或文字的方式告知本端用户本次呼叫已转移到另一号码,并等待来自本端用户的确认信息,如果第二终端接收到确认信息,再发起新的呼叫,否则,进入空闲待机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所述呼叫转移信息中进一步包括时间信息;
步骤b所述第二终端提取待呼叫号码的同时,进一步包括:提取时间信息,并在到达时间信息所指示的时间后,再向待呼叫号码所指终端发起新的呼叫,实现呼叫转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信息为绝对时间或相对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为移动终端或智能固定电话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呼叫已建立且未通话时,所述第一终端是呼叫接收方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是呼叫发起方终端;
在呼叫已建立且通话过程中,所述第一终端是呼叫发起方和呼叫接收方中的任一方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是另一方终端。
11、一种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通信双方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第一终端接收到来自用户的呼叫转移触发信号后,中断当前已建立的呼叫,获取待呼叫号码,向第二终端传送包含待呼叫号码的呼叫转移信息;
B、第二终端从接收到的呼叫转移信息中提取待呼叫号码,向该待呼叫号码所指终端发起新的呼叫,实现呼叫转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呼叫转移信息通过短消息或语音通道发送给第二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终端接收到的呼叫转移信息后,执行步骤B之前,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呼叫转移信息是否来自第一终端,若是,再执行步骤B,否则保持当前状态不变。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第二终端向待呼叫号码所指终端发起新的呼叫之前,进一步包括:通过语音和/或文字的方式告知本端用户本次呼叫已转移到另一号码,并等待来自本端用户的确认信息,如果第二终端接收到确认信息,再发起新的呼叫,否则,进入空闲待机状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所述呼叫转移信息中进一步包括时间信息;
步骤B所述第二终端提取待呼叫号码的同时,进一步包括:提取时间信息,并在到达时间信息所指示的时间后,再向待呼叫号码所指终端发起新的呼叫,实现呼叫转移。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为移动终端或智能固定电话终端。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呼叫已建立且未通话时,所述第一终端是呼叫接收方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是呼叫发起方终端;
在呼叫已建立且通话过程中,所述第一终端是呼叫发起方和呼叫接收方中的任一方终端,所述第二终端是另一方终端。
18、一种电话终端,包括CPU、用于和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通信模块,存储模块,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CPU接收来自输入装置的呼叫转移触发信号,获取待呼叫号码并构造含待呼叫号码的呼叫转移信息,将该呼叫转移信息传送给通信模块,由通信模块将该呼叫转移信息发送出去;或者,
所述CPU通过通信模块接收来自外部的呼叫转移信息,从接收到的呼叫转移信息中提取待呼叫号码,控制通信模块中断当前已建立的呼叫,之后,控制通信模块向该待呼叫号码所指终端发起新的呼叫。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话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CPU接收到来自输入装置的呼叫转移触发信号后,控制电话终端内已存在的语音驱动模块关闭振铃。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话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CPU通过采集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获取待呼叫号码,或者,所述CPU通过采集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从电话终端内已存在的存储模块中获取待呼叫号码。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话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话终端进一步包括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用于在CPU的控制下显示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或者,用于显示来电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话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是带有新设置的呼叫转移键的键盘,或者是对已有键增加了呼叫转移功能的键盘。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话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或有线通信模块。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电话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有线通信模块包括但不限于PSTN网通信模块,或以太网通信模块。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话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话终端为移动终端或智能固定电话终端。
26、一种电话终端,包括CPU、用于和外界进行信息交互的通信模块,存储模块,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CPU接收来自输入装置的呼叫转移触发信号,控制通信模块中断当前已建立的呼叫,获取待呼叫号码并构造含该待呼叫号码的呼叫转移信息,将该呼叫转移信息传送给通信模块,由通信模块将该呼叫转移信息发送出去;或者,
所述CPU通过通信模块接收来自外部的呼叫转移信息,从接收到的呼叫转移信息中提取待呼叫号码,控制通信模块向该待呼叫号码所指终端发起新的呼叫。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话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CPU通过采集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获取待呼叫号码,或者,所述CPU通过采集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从电话终端内已存在的存储模块中获取待呼叫号码。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话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话终端进一步包括显示装置,用于在CPU的控制下显示输入装置输入的信息,或者,用于显示来电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话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装置是带有新设置的呼叫转移键的键盘,或者是对已有键增加了呼叫转移功能的键盘。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话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或有线通信模块。
31、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电话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话终端为移动终端或智能固定电话终端。
CN2006100796435A 2006-04-30 2006-04-30 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及电话终端 Active CN1010647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796435A CN101064755B (zh) 2006-04-30 2006-04-30 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及电话终端
PCT/CN2007/001379 WO2007131418A1 (fr) 2006-04-30 2007-04-25 Procédé et terminal téléphonique permettant des transferts d'appels
US12/290,337 US8737589B2 (en) 2006-04-30 2008-10-29 Method and phone terminal for diverting cal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796435A CN101064755B (zh) 2006-04-30 2006-04-30 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及电话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64755A true CN101064755A (zh) 2007-10-31
CN101064755B CN101064755B (zh) 2011-04-27

Family

ID=38693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796435A Active CN101064755B (zh) 2006-04-30 2006-04-30 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及电话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37589B2 (zh)
CN (1) CN101064755B (zh)
WO (1) WO2007131418A1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9501A1 (fr) * 2007-11-05 2009-05-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de transfert automatique d'appel
CN101515963A (zh) * 2008-02-21 2009-08-26 亚美亚有限及两合公司 操作具有至少两个电话终端的电话系统的方法及电话终端
CN101931914A (zh) * 2010-08-30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58613A (zh) * 2011-04-06 2011-08-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呼叫转移的方法和设备
US8199897B2 (en) 2008-10-03 2012-06-12 Quanta Computer Inc.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call pickup method thereof
CN103067625A (zh) * 2013-01-29 2013-04-24 周万荣 一种呼叫及数据转移的方法及终端和系统
CN103329511A (zh) * 2010-12-03 2013-09-25 西门子企业通信公司 用于控制来自一个或多个装置的会话的方法和设备
CN103327467A (zh) * 2012-03-22 2013-09-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呼叫转移方法和系统
CN104410958A (zh) * 2014-12-19 2015-03-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呼叫同步系统及方法
CN104954589A (zh) * 2014-03-27 2015-09-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
US9554257B2 (en) 2014-12-19 2017-01-2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utomatic call synchron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6657542A (zh) * 2016-12-09 2017-05-1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17140157A1 (zh) * 2016-02-16 2017-08-2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的呼叫转移方法及智能终端
WO2019161801A1 (zh) * 2018-02-26 2019-08-2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来电转移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5688B (zh) * 2012-09-06 2016-08-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移动终端消息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2984302A (zh) * 2012-11-29 2013-03-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机来电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4601787A (zh) * 2013-10-30 2015-05-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FR3020539A1 (fr) * 2014-04-29 2015-10-30 Orange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tablissement d'une communication
CN104270827B (zh) * 2014-10-29 2018-05-11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转移通话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98088A (zh) * 2016-06-28 2016-08-24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转移方法和第一用户设备
JP7075036B2 (ja) * 2018-01-23 2022-05-25 サクサ株式会社 電話システム、電話制御装置および電話端末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0413A (en) 1994-07-18 1996-10-29 Ericsson Inc. Cellular telephone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opening a voice channel with a source telephone without establishing voice communications therewith
US5657372A (en) 1994-10-17 1997-08-12 Ericsson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vely accepting telephone calls without establishing voice communications
DE19515160C1 (de) * 1995-04-25 1996-10-24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Verbindungsaufbau für Anrufe, die von einem anrufenden Funkteilnehmer ausgelöst und an einen Funkteilnehmer gerichtet werden, für den eine bedingte Anrufumlenkung zu einem dritten Teilnehmer eingerichtet ist
JP2001103169A (ja) * 1999-09-28 2001-04-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転送機能付きインターホン装置
KR100438454B1 (ko) * 1999-11-11 2004-07-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유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착신전환에 의한 호 연결 방법
CN1139238C (zh) * 1999-12-22 2004-02-18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转呼的通信装置及方法
DE10045246C2 (de) * 2000-09-13 2003-09-18 Siemens Ag Verfahren zum Wechsel einer Zuordnung eines mobilen Teilnehmers
JP3819232B2 (ja) * 2000-11-17 2006-09-0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着信転送通信システム
US7343154B2 (en) * 2000-12-19 2008-03-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to determine dialing prefixes for call origination to a telephone number
DE10149720A1 (de) * 2001-10-09 2003-04-17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Aktivierung einer Rufumleitung
CN1420676A (zh) * 2001-11-20 2003-05-28 致福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电话拒接来电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434616A (zh) * 2002-01-25 2003-08-06 英业达集团(上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直接拨打文本中电话号码的方法
CN2556873Y (zh) 2002-03-28 2003-06-18 刘昌沛 电话自动转移呼叫器
CN1214603C (zh) * 2002-06-28 2005-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话呼叫智能转移的实现方法
CN2580704Y (zh) 2002-10-10 2003-10-15 中国电信集团广东省电信公司 手机呼叫转移装置
CN1625199A (zh) * 2003-12-01 2005-06-08 阮刚 移动电话在来电时用户可以选择分转至不同电话
CN1553687A (zh) 2003-12-16 2004-12-08 刚 阮 使移动电话可以在来电时选择转移至哪个电话号码的方法
CN1705335A (zh) * 2004-06-02 2005-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手机呼叫转移功能使能的方法
ATE498876T1 (de) 2004-07-21 2011-03-15 Onity S L Elektronisches schloss mit einem automatischen betätigungssystem mit einem kapazitiven proximitätssensor
US7660405B2 (en) * 2006-03-17 2010-02-0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mploying state information to enhance network functionality

Cited B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59501A1 (fr) * 2007-11-05 2009-05-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de transfert automatique d'appel
CN101431697B (zh) * 2007-11-05 2011-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自动转移方法、系统和业务控制点
CN101515963A (zh) * 2008-02-21 2009-08-26 亚美亚有限及两合公司 操作具有至少两个电话终端的电话系统的方法及电话终端
US8199897B2 (en) 2008-10-03 2012-06-12 Quanta Computer Inc.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and call pickup method thereof
CN101931914A (zh) * 2010-08-30 2010-12-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US10686852B2 (en) 2010-12-03 2020-06-16 Unif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essions from one or more devices
CN103329511A (zh) * 2010-12-03 2013-09-25 西门子企业通信公司 用于控制来自一个或多个装置的会话的方法和设备
US9680687B2 (en) 2010-12-03 2017-06-13 Unif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essions from one or more devices
US11641383B2 (en) 2010-12-03 2023-05-02 Ringcentral,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sessions from one or more devices
CN103329511B (zh) * 2010-12-03 2016-05-04 西门子企业通信公司 用于控制来自一个或多个装置的会话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58613A (zh) * 2011-04-06 2011-08-17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呼叫转移的方法和设备
CN102158613B (zh) * 2011-04-06 2014-09-10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呼叫转移的方法和设备
CN103327467A (zh) * 2012-03-22 2013-09-2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呼叫转移方法和系统
CN103327467B (zh) * 2012-03-22 2018-07-2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呼叫转移方法和系统
CN103067625A (zh) * 2013-01-29 2013-04-24 周万荣 一种呼叫及数据转移的方法及终端和系统
CN104954589A (zh) * 2014-03-27 2015-09-30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转移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4507063B (zh) * 2014-12-19 2017-0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呼叫同步系统及方法
CN104410958B (zh) * 2014-12-19 2018-04-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呼叫同步系统及方法
US9554257B2 (en) 2014-12-19 2017-01-24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utomatic call synchroniza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0057737B2 (en) 2014-12-19 2018-08-2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call synchronization
CN104410958A (zh) * 2014-12-19 2015-03-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呼叫同步系统及方法
WO2017140157A1 (zh) * 2016-02-16 2017-08-2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WiFi的呼叫转移方法及智能终端
CN106657542A (zh) * 2016-12-09 2017-05-1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呼叫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19161801A1 (zh) * 2018-02-26 2019-08-2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来电转移方法、移动终端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131418A1 (fr) 2007-11-22
US20090067606A1 (en) 2009-03-12
CN101064755B (zh) 2011-04-27
US8737589B2 (en) 2014-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64755A (zh) 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及电话终端
CN1157981C (zh) 电话系统
CN1622646A (zh) 控制来自移动车辆的无线通信的方法
CN1812442A (zh) 来电智能识别和应答方法及其智能应答装置和用途
CN1956479A (zh) 将移动电话用作ip软电话的手持送受话器的方法和系统
CN1132987A (zh) 电话交换机
CN1655511A (zh) 远程控制至少一个采用会议发起协议的无人设备的方法
CN102025832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来电应急处理方法
CN1450784A (zh) 电话通信设备
CN1525722A (zh) 手机或电话针对不同号码的选择性接听与响应的方法
CN1968469A (zh) 一种拒接来电的方法、移动终端及电话呼叫留言方法
CN1432250A (zh) 带回呼的呼叫保持方法和系统
CN1780340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的自动重拨方法
CN104602214A (zh) 一种扩展手机无线语音和短信业务的方法
CN1722877A (zh) 便携终端的通话中语音消息接收装置及其方法
CN1409566A (zh) 带无线终端的移动通讯设备
CN1635771A (zh) 智能网中语音信箱的实现方法
CN1096193C (zh) 消息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2655631A (zh) 一种信息通知方法、装置及第一电子设备
CN1829266A (zh) 在分组域中实现遇忙呼叫完成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202026378U (zh) 一种手机呼叫无限重拨系统
CN101047737A (zh) 一种电话会议终端及切换方法
CN1543180A (zh) 一种即时语音消息系统
CN200962606Y (zh) 一种具有自动转接功能的电话终端装置
WO2010124559A1 (zh) 数字集群通讯系统中的终端及实现其快速接听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