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1697B - 一种呼叫自动转移方法、系统和业务控制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叫自动转移方法、系统和业务控制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1697B
CN101431697B CN2007101665375A CN200710166537A CN101431697B CN 101431697 B CN101431697 B CN 101431697B CN 2007101665375 A CN2007101665375 A CN 2007101665375A CN 200710166537 A CN200710166537 A CN 200710166537A CN 101431697 B CN101431697 B CN 1014316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ed
module
binding
calling
onh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665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1697A (zh
Inventor
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Qianhai Teng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6653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431697B/zh
Priority to MX2009005480A priority patent/MX2009005480A/es
Priority to BRPI0805851-2A priority patent/BRPI0805851A2/pt
Priority to PCT/CN2008/071003 priority patent/WO200905950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1431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1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1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169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8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received calls from one subscriber to another; Arrangements affording interim conversations between either the calling or the called party and a third par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42025Calling or 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085Called party identification service
    • H04M3/42102Making use of the called party identifier
    • H04M3/4211Making use of the called party identifier where the identifier is used to access a profil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叫自动转移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主被叫话路接通后,检测呼叫转移触发事件;在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时,从预先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将呼叫转移给所确定的转移号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支持呼叫自动转移的业务控制点和呼叫自动转移系统。使用本发明能够话路接通的情况下,实现呼叫的自动转移,从而降低呼叫转移的复杂程度。

Description

一种呼叫自动转移方法、系统和业务控制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个人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话路被接通的情况下,实现一种呼叫自动转移的方法、系统和业务控制点。
背景技术
随着个人通信的发展,每个人拥有的通信工具越来越多,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制式的手机、码分多址接入(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制式的手机、小灵通、固定电话等。每种通信工具都有一个不同的电话号码,这样给用户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变,不仅找人困难,让人找到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为此,出现了遇忙转移、无应答转移、一号通、拍叉转移、挂机转移等业务。
其中,一号通业务,也称通用个人通信(UPT,Universal Personal Telecommunication)业务,使用一号通业务的用户只需对外公布一个一号通号码,并为该一号通号码设置多个绑定号码,手机号码、固定电话号码、小灵通号码等。当主叫用户A拨打一号通号码时,多个绑定号码可以同时振铃、或顺序振铃、或按照预先设定的情景模式振铃。当接听者B不是主叫用户A希望通话的人C时,主叫用户A告诉当前接听者B不要再接听电话,同时挂机并重新拨打一号通号码,直到接通希望通话的人C。
对于遇忙转移和无应答转移业务来说,只能提供没有接通情况下的自动转移,当电话被接通,且主叫用户A发现当前接听者B不是希望通话的人C时,也只能挂机并重新拨打电话号码。
拍叉转移是在通话过程中迅速挂机后又重新摘机,从而触发的一类业 务。当主叫用户A发现当前接听者B不是要通话的人时,可以由当前接听者B拍叉。系统检测到拍叉事件后,对当前接听者B收号。当前接听者B输入C的号码。当前接听者B与被叫C通话后,当前接听者B挂机,此时,原主叫A就可以开始与希望通话的人C通话。
挂机转移是被叫挂机触发的一类业务。当主叫用户A发现当前接听者B不是要通话的人时,当前接听者B挂机,从而触发挂机转移业务。系统检测到挂机转移事件后,向主叫用户A收号。主叫用户A输入C的号码,A与C之间的话路接通后,主叫用户A就可以开始与希望通话的人C通话。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遇忙转移、无应答转移和一号通业务,当主被叫话路被接通后,如果当前接听者不是主叫用户希望通话的人,必须由主叫挂机后重新摘机并拨打号码。挂机后,主被叫话路被系统拆除,主叫重新拨打电话号码后,主被叫话路又重新被建立,这样频繁的拆除和建立话路,增加了系统每秒呼叫次数,从而加重了系统的负担。
对于拍叉转移和挂机转移业务,虽然在主被叫话路被接通后,不需要主叫挂机后重新摘机并拨打电话号码,避免了主被叫话路被拆除再被建立的过程,但是仍需要被叫拍叉后输入完整的被叫号码,或被叫挂机后由主叫输入完整的被叫号码,以实现呼叫转移。那么以上方案中,在主被叫话路接通的情况下,呼叫的转移都需要人工输入要转移到的号码,增加了呼叫转移的复杂程度。而且人工输入冗长的电话号码,不仅操作效率低,而且容易出错,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可见,现有技术不能在话路接通的情况下,实现呼叫的自动转移。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呼叫自动转移的方法,能够在话路接通的情况下,实现呼叫的自动转移,从而降低呼叫转移的复杂程度。
该方法包括:
预先设定被绑定的电话号码的振铃类型为同振;
在主被叫话路接通后,系统检测呼叫转移触发事件;在系统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时,从预先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将呼叫转移给所确定的转移号码;
所述从预先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为:将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所有电话号码确定为转移号码,或者,从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选择本次呼叫自动转移过程中未接续过的电话号码,作为所述转移号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支持呼叫自动转移的业务控制点,能够在话路接通的情况下,实现呼叫的自动转移,从而降低呼叫转移的复杂程度。
该业务控制点包括:
绑定模块,用于将至少2个电话号码绑定,生成绑定关系;
检测模块,在主被叫话路接通后,用于在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时,将检测到的呼叫转移触发事件通知给转移号码确定模块;
转移号码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模块的通知下,根据从所述绑定模块获取的绑定关系,从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所述转移号码确定模块包括:振铃方式获取子模块,用于将从所述绑定模块获取的振铃方式以及绑定关系发送给确定子模块;该绑定模块保存所述被绑定电话号码对应的振铃方式;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振铃方式和绑定关系,从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
自动转移模块,用于将所述呼叫转移给所述转移号码确定模块确定的转移号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呼叫自动转移的系统,能够在话路接通的情况下,实现呼叫的自动转移,从而降低呼叫转移的复杂程度。
该系统包括:
检测功能模块,用于检测主被叫话路事件;
消息上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功能模块检测到的事件,向业务控制点上报事件消息;
业务控制点,用于在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时,从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将呼叫转移给所确定的转移号码;所述业务控制点包括:绑定模块,用于将至少2个电话号码绑定,生成绑定关系;检测模块,用于接收携带呼叫转移接入码的被叫拍叉事件消息、被叫拍叉事件消息或被叫挂机消息,在检测到的呼叫转移触发事件时,将检测到的呼叫转移触发事件通知给转移号码确定模块;转移号码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模块的通知下,根据从所述绑定模块获取的绑定关系,从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自动转移模块,用于将呼叫转移给所述转移号码确定模块确定的转移号码;
所述转移号码确定模块包括:振铃方式获取子模块,用于将从所述绑定模块获取的振铃方式以及绑定关系发送给确定子模块;该绑定模块保存所述被绑定电话号码对应的振铃方式;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振铃方式和绑定关系,从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可见,在话路接通的情况下,只要由主叫或被叫触发呼叫转移触发事件,即可由系统自动的确定出继续接续的转移号码,并将呼叫转移所确定号码上,能够在话路接通的情况下,实现呼叫的自动转移。整个过程无需主叫或被叫输入冗长的电话号码,从而降低了呼叫转移的复杂程度,用户体验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呼叫转移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呼叫自动转移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呼叫自动转移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呼叫自动转移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设置于SSP上的检测模块监控话路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呼叫转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交换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转移号码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在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在主被叫话路接通后,由主叫或被叫触发呼叫转移触发事件,系统从预先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将呼叫转移给所确定的转移号码,从而实现了在话路接通情况下的呼叫自动转移。
其中,所确定出的转移号码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绑定电话号码时,可以设置一个虚拟号码,并将用户拥有的手机号码、固定电话号码或小灵通号码这样的物理号码与虚拟号码绑定。在确定转移号码时,与该虚拟号码绑定的物理号码中的一个或多个都可以作为转移号码。那么,主叫拨打虚拟号码,与虚拟号码绑定的任一电话号码被接听,则主被叫话路接通。
或者,在绑定电话号码时,将用户拥有的手机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或小灵通号码中的一个物理号码设置为统一号码,将其他手机号码、或固定电话号码、或小灵通号码中的一个或多个物理号码与该统一号码绑定。被设置为统一号码的物理号码本身也作为与统一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之一。在确定转移号码时,当前被叫电话号码和与其绑定的其他电话号码中的一个或多个都可以作为转移号码。那么,主叫拨打统一号码,与统一号码绑定的任一电话号码被接听,则主被叫话路接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呼叫转移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将至少2个电话号码绑定,设置被绑定在一起的电话号码的振铃方式。该振铃方式包括振铃类型和振铃顺序。
步骤102:主被叫话路被接通后,主被叫通话。
步骤103:判断是否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4;否则,执行步骤106。
本步骤中,判断是否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的方式有很多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几种方式:
方式一:被叫拍叉触发。该方式下,被叫拍叉并输入预先设定的呼叫转移接入码。智能网系统检测到拍叉事件以及被叫输入的呼叫转移接入码,则判定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在该种方式下,需要被叫终端支持拍叉功能,且被叫所在端局支持拍叉功能。
方式二:被叫挂机触发。该方式下,被叫挂机,系统检测到被叫挂机事件且当前被叫电话号码具有预先与其绑定的电话号码,则判定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在该种方式下,需要系统对被叫挂机事件监控。
方式三:主叫模拟被叫挂机触发。该方式下,在系统中添加用于检测模拟被叫挂机代码的检测模块。当主被叫进入通话态后,检测模块开始监控主被叫话路,当主叫在通话状态下输入模拟被叫挂机代码时,检测模块在主被叫话路上检测到模拟被叫挂机代码,向系统上报被叫挂机事件。系统检测到被叫挂机事件,则判定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在该方式下,需要系统增加对被叫挂机事件的监控。
步骤104:从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
本步骤中,如果振铃类型为顺振,则根据振铃顺序从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依序选择顺振号码作为转移号码。如果被叫电话号码为最后一个顺振号码,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不再转移,并结束本流程;一种是将第一个顺振号码作为转移号码并在以后接续过程中依序选择顺振电话号码。振铃顺序可以由用户确定并保存在系统中。
如果振铃类型为同振,则将所有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都作为转移号码;或者,从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过滤掉本次呼叫自动转移过程中已经接续过的号码,将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未接续 过的电话号码作为转移号码。
步骤105:将呼叫转移给步骤104确定的转移号码,本流程结束。
步骤106:继续通话,执行步骤103。
至此,本流程结束。
可见,采用图1的呼叫自动转移方法,在话路接通的情况下,只要由主叫或被叫触发呼叫转移触发事件,即可由系统自动的确定出继续接续的转移号码,并将呼叫转移所确定号码上。整个过程无需主叫或被叫输入冗长的电话号码,从而降低了呼叫转移的复杂程度,用户体验较好。
以下以采用一号通业务中的一号通号码及其绑定号码作为预先绑定的电话号码,举多个实施例具体描述在不同呼叫转移触发事件的触发下实现呼叫自动转移的过程。
首先设置一种应用场景:申请一号通的用户M将电话号码B设置为一号通号码,将电话号码B、C和D与一号通号码绑定。B是固定电话、C是小灵通、D是手机号码。主叫用户A想找M,拨打一号通号码B,B接听,但接听者不是A希望通话的M。以下以这种应用场景为基础,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呼叫自动转移过程进行描述。为了描述方便,以下将B、C和D的电话号码所代表的终端都称为用户。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采用被叫拍叉方式触发呼叫自动转移过程。一号通的振铃类型为顺振,且振铃顺序为B→C→D。其中,B为第一个顺振号码,D为最后一个顺振号码。一号通号码及与其绑定的电话号码预先设置在系统中的相应业务控制点(SCP,Service Control Point)中。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呼叫自动转移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0:A与B之间话路接通,A与B通话。A发现当前接听者不是M,则,B拍叉并输入呼叫转移接入码。
本实施例中的呼叫转移接入码可以使用如“*11*”等预先设定的字符, 用于表示呼叫自动转移的业务类型。当然也可以设置其他字符串作为呼叫转移接入码。
步骤201:B所在的端局(LS,Local Switch)检测到B拍叉以及B输入的呼叫转移接入码。
步骤202中:B所在LS向SCP发送携带扩展初始检测点(IDP,InitialDetection Point)信息。该扩展IDP消息中携带用户B输入的呼叫转移接入码,指示被叫拍叉。
其中,扩展IDP是端局向SCP上报事件的命令,在初次上报事件或通话之前上报事件时,采用扩展IDP信息携带事件号或接入码。再次上报事件或通话过程中上报事件时,采用事件检测点(EDP,Event Detection Point)信息携带事件号。采用IDP信息或EDP信息上报的事件可称为DP事件。
其中,SCP是智能网系统中存储用户数据和业务逻辑的实体,其主要功能是根据业务交换点(SSP,Service Switching Point)上报来的呼叫事件启动不同的业务逻辑,根据业务逻辑向相应的SSP发送呼叫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各种呼叫业务。SSP是实现呼叫处理和业务交换功能的实体,其主要功能是接收用户呼叫、执行呼叫建立和呼叫保持等基本接续功能,还负责接收、识别业务呼叫并向SCP报告,进而接受SCP控制点发来的控制命令。
本步骤中,B所在LS向SSP上报拍叉事件,再由SSP向SCP报告。SSP可以是单独设置的实体,也可以与LS设置在一起。本实施例中,B所在LS采用具有SSP功能的LS。参见图2,具有SSP功能的B所在LS表示为B所在LS/SSP。
步骤203:SCP接收到携带呼叫转移接入码的扩展IDP后,向B所在LS发送TC_END+CONNECT消息,其中,CONNECT消息将B输入的呼叫转移接入码作为被叫号码携带其中。
其中,TC_END是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Intelligent Network Application Protocol)规范中的指示原语,用于表示以终结方式下发连接。CONNECT是INAP规范中的标准命令,用于通知建立话路,该命令中携带 要建立话路的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本步骤203中,携带在CONNECT中的被叫号码为呼叫转移接入码。
步骤204:B所在LS将呼叫转移接入码发送给自环模块,通知自环模块被叫拍叉。
其中,自环模块主要应用在拍叉业务中。B拍叉后,B所在LS申请了新的呼叫控制模块(CCB,Call Control Block),拍叉前后的呼叫最终会进行合并,而智能计费信息在合并过程中会丢失,因此采用自环模块来产生一个独立的呼叫,避免因CCB导致的智能计费数据的丢失。其中,CCB用于呼叫接续和控制,关联主叫和被叫的呼叫。
步骤205:自环模块向SCP发送扩展IDP信息。该扩展IDP信息中携带呼叫转移接入码。
以上步骤202~205完成了B所在LS向SCP上报被叫拍叉事件的过程。
步骤206:SCP根据接收到扩展IDP信息中的呼叫转移接入码,判定检测到自动转移触发事件,根据顺振的振铃方式,依序将下一个顺振号码C作为转移号码。
本步骤中,如果当前通话的号码B是顺振的最后一个号码,则可以将第一个顺振号码作为转移号码;或者,停止转移,释放呼叫,退出本流程。
其中,在现有技术中,B拍叉后,B根据提示音输入呼叫转移号码,B所在LS将接收的呼叫转移号码作为被叫号码携带在扩展IDP消息中发送给SCP。本实施例中,由于不需要B输入呼叫转移号码,只需要B拍叉后输入呼叫转移接入码,则SCP在从IDP中提取被叫号码时,将获取呼叫转移接入码,从而触发SCP自动确定转移号码的操作。
步骤207:SCP将呼叫转移给C。
本步骤中,SCP向SSP发送用于连通两终端之间话路的CONNECT(B,C)命令,由SSP将呼叫转移给C,令C振铃。
步骤208:B与C通话后,B挂机。
在实际中,B也可以不与C通话,而是在听到提示C振铃的提示音后 挂机。但是,如果在C振铃之前B就挂机,那么通话建立不成功,系统将拆除整个话路。
步骤209:B所在LS检测到B挂机事件。
步骤210:B所在LS与自环模块协同,释放与B相关的CCB,合并A与C相关的CCB,从而建立A与C之间的话路。
步骤211:A与C通话。
至此,本流程结束。
本实施例中,一号通号码采用的顺振的振铃类型。如果采用同振的振铃类型,则在步骤206中,SCP根据接收的扩展IDP消息判定检测到自动转移触发事件,则将B、C和D确定为转移号码。在步骤207中,SCP将呼叫转移给B、C和D,由于B处于摘机状态,因此C和D同时振铃。此时B挂机,当C或D接听时,从而实现了A与当前接听者的通话。
或者,在步骤206中,SCP在一号通绑定的号码中过滤掉已经接续过的号码,将本次呼叫自动转移过程中未接续过的电话号码确定为转移号码,那么,在步骤206中,将C和D确定为转移号码。然后,在步骤207中,SCP将呼叫转移给C和D,C和D同时振铃。此时,B挂机,当C或D接听时,从而实现了A与当前接听者的通话。
如果经一次自动呼叫转移后,当前接听者仍不是A所要通话的M,则当前接听者拍叉并输入呼叫转移接入码,再次触发自动呼叫转移。SCP再次根据振铃方式确定本次接续的转移号码,并将呼叫转移给所确定的转移号码。
本实施例中的步骤201~205完成了B拍叉后其所在LS向SCP上报拍叉事件的过程。在实际中,B在拍叉后,也可以不输入呼叫转移接入码。那么,B所在LS检测到B拍叉,向SCP上报拍叉事件。在上报过程中,由SSP前插呼叫转移接入码,那么SCP仍然接收到携带呼叫转移接入码的扩展IDP,并继续执行步骤203及其后续步骤。需要说明的是,SSP是否为拍叉事件消息插入呼叫转移接入码由SSP与SCP预先协商,同时,还应协商好 为哪些用户上报的拍叉事件消息插入呼叫转移接入码。例如,可以为定制本实施例中自动呼叫转移业务的用户上报的拍叉事件消息插入呼叫转移接入码。用户的定制业务信息可以作为签约信息保存在SSP中,那么,当SSP感知到诸如挂机、拍叉等DP事件,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判断是否触发SCP业务,如果触发,则将接收到的DP事件消息上报给业务控制点。
或者,在B拍叉后,不输入呼叫转移接入码,在步骤202~205中B所在LS、SCP与自环模块之间互通的消息中也不包含呼叫转移接入码。那么,在步骤206中,SCP在接收到扩展IDP信息后,判断当前被叫电话号码是否具有预先与其绑定的电话号码,如果没有,则执行现有的拍叉流程,即将呼叫转移给从扩展IDP信息中获取的被叫号码,并转移呼叫,或者在无法获取被叫号码的情况下拆除话路,结束本流程;如果有,则判定检测到自动转移触发事件,并执行后续操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采用被叫挂机方式触发呼叫自动转移过程。一号通的振铃类型为顺振,且振铃顺序为B→C→D。一号通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预先设置在SCP中。本实施例中,在SCP中增加对挂机事件(EDP-9B)的监控。当SCP检测到被叫挂机事件后,则根据一号通绑定的号码自动进行呼叫转移。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呼叫自动转移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0:A与B之间话路接通,A与B通话。A发现当前接通者不是M,则B挂机。
步骤301:B所在LS检测到B挂机。
步骤302:B所在LS通知SSP被叫挂机。SSP拆除系统和当前被叫B之间的话路,保持与主叫A之间的话路。
步骤303:SSP向SCP上报被叫挂机事件消息,通知SCP B挂机。该被叫挂机事件消息中携带EDP-9B代码,表示发生被叫挂机事件。
步骤304:SCP接收被叫挂机事件消息,查找与当前被叫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如果查找到,则判定检测到自动转移触发事件,根据顺振的振铃顺序,将下一个顺振号码C作为转移号码。
本步骤中,如果当前通话的号码B是顺振的最后一个顺振号码,则可以将第一个顺振号码作为转移号码,或者停止转移,释放呼叫,退出本流程。
如果一号通振铃方式为同振,则本步骤在判定检测到自动转移事件后,将与一号通绑定的所有号码作为转移号码。或者,从一号通绑定的号码中,过滤掉已经接续的号码,将未接续的号码作为转移号码。
步骤305:SCP向SSP下发CONNECT(A,C)命令。该CONNECT(A,C)命令用于通知SSP建立A与C之间的话路。
步骤306:SSP接收到CONNECT(A,C)命令后,将呼叫转移给所确定的顺振号码C。
步骤307:C接听后,A与C通话。
至此,本流程结束。
为了区分被叫挂机是因通话结束而挂机,还是由于当前被叫不是A希望通话的M而挂机,在步骤303SSP向SCP上报被叫挂机事件消息之前,SSP给A放音“转移呼叫请按1,结束请挂机”。如果用户选择1,则SSP再将被叫挂机事件消息发生给SCP,由SCP执行根据顺振的振铃顺序确定转移号码的流程;如果用户挂机,则释放呼叫,退出本流程。
当然,也可以不给主叫播放提示音,那么为了区分是否执行自动转移流程,在步骤304中当SCP接收到被叫挂机事件后,依以下步骤进行多层判断:1)判断自身是否支持呼叫自动转移,如果不支持,则执行现有被叫挂机流程;如果支持,则继续判断。2)判断当前被叫是否申请了呼叫自动转移业务,如果没有,则执行现有被叫挂机流程,否则,继续判断。3)判断当前被叫电话号码是否具有预先与其绑定的电话号码,如果是,则判定检测到自动转移触发事件;否则,执行现有的被叫挂机流程。
在实际中,如果接通C后,A还没有找到希望通话的M,则C挂机, 同样触发本实施例中的自动呼叫转移过程,此时SCP判定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则同样执行步骤304确定下一个转移号码的操作。
在实际中,也可以将本实施例的方案与实施例二的方案相结合,在A拨打一号通后,如果话路接通但没有找到M时,当前被叫拍叉触发呼叫自动转移。如果话路再次被接通且还没有找到M,则当前被叫挂机触发呼叫自动转移。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采用主机模拟被叫挂机触发方式,触发呼叫自动转移过程。一号通振铃方式为顺振,且振铃顺振为B→C→D。一号通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预先设置在相应的SCP中。
本实施例中,预先在智能网系统中设置检测模块,该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主叫是否在通话状态下输入了模拟被叫挂机代码;如果是,则向系统中的SCP上报被叫挂机事件,SCP在接收到被叫挂机事件消息并查找到与当前被叫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时,判定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从而触发话路被接通后的呼叫自动转移;否则,继续检测。其中,模拟被叫挂机代码可以预先设置好,例如可以采用#号或者##号作为模拟被叫挂机代码。
为了便于监控,可以将该检测模块设置在主叫所在LS与SSP之间的中继电路上,也可以设置在主叫所在LS上,或者设置在SSP上。
本实施例中,将检测模块设置在SSP上。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呼叫自动转移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0:A与B通话。
步骤401:启动检测模块的检测。该检测模块开始检测主叫是否输入了模拟被叫挂机代码。
本步骤中,由于检测模块设置在SSP中,因此在主被叫话路接通后,SSP向检测模块下发“开始检测”命令,并将要检测的话路号以及模拟被叫话机代码等信息通知给检测模块。
步骤402:A输入模拟被叫挂机代码。
步骤403:检测模块检测到模拟被叫挂机代码,停止检测并上报给SSP。
本步骤中,A输入的模拟被叫挂机代码在通过A所在LS与SSP之间的中继电路时,被正在监控的检测模块捕捉到,检测模块通知SSP检测成功,停止检测。SSP拆除系统和当前被叫B之间的话路,保持与主叫A之间的话路。
步骤404:SSP向SCP上报被叫挂机事件消息,通知SCP B挂机。该被叫挂机事件消息中携带EDP-9B代码,表示发生被叫挂机事件。
步骤405~步骤408,与实施例三中的步骤304~步骤307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
至此,本流程结束。
本实施例中,仍然可以如实施例三所述,在步骤404SSP上报被叫挂机事件前,给A放音“转移呼叫请按1,结束请挂机”,并在A输入1时,执行上报操作。或者,由SCP在接收到上报的被叫挂机事件消息后执行多层判断,以确定是否触发自动呼叫转移过程。具体的判断过程与实施例三所描述的多次判断过程相同,这里就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SCP在接收到SSP上报的被叫挂机事件后的处理流程与实施例三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被叫挂机事件是主叫通过输入模拟被叫挂机代码模拟出来的。增加的检测模块负责检测主叫是否输入了模拟被叫挂机代码。
事实上,检测模块是一段具有检测功能的程序。该检测模块通过监控主叫对应的中继电路上的音频,来判断话路中是否出现模拟被叫挂机代码。当主叫输入模拟被叫挂机代码时,例如##,则该代码被正在监控主被叫话路的检测模块捕捉到,那么检测模块判定主叫模拟被叫挂机。
为了方便监控,将检测模块设置在ET16单板上。ET16单板是中继电路板,在该ET16板上设置扣板DSP,在DSP中通过软件编程方式加载检测功能。本实施例中,在ET16单板上的DSP中加载双音多频(DTMF,Dual Tone Multiple Frequency)检测功能,用于监控主叫所在LS与SSP之间的话路,通过监控话路上的音频判断主叫是否输入了模拟被叫挂机的代码。那么设置在ET16板上的DSP就实现了检测模块的功能。
图5为设置于SSP上的检测模块监控话路的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501:当主叫进入通话状态时,SSP向ET16单板上的DSP下发“开始DTMF检测”命令,并将需要检测的ET16单板时隙号以及要检测的模拟被叫挂机代码等信息通知给ET16单板上的DSP。其中,时隙号与话路相对应。
步骤502:ET16单板收到“开始DTMF检测”命令后,根据接收的ET16单板时隙号,检测该时隙号对应的话路上的音频信号。
步骤503:判断是否检测到模拟被叫挂机代码,如果是,则执行步骤504;否则,继续检测并返回步骤503。
步骤504:向SSP上报“代码检测成功”消息。
本步骤中,当检测到模拟被叫挂机代码后,DSP可以自动停止检测,或者根据SSP下发的“停止检测”命令,停止检测。SSP是否下发停止检测命令可以通过在SSP中设置一个停止控制参数来控制,例如设置一个比特位表示停止控制参数,当该比特位为0时,在接收到DSP上报的“代码检测成功消息”时,下发“停止检测”命令,如果该比特位为1,则不下发“停止检测”命令,DSP自动停止。
步骤505:在主叫通话结束时,SSP判断是否在通话过程中检测到模拟被叫挂机代码,如果是,则结束本流程;否则执行步骤506。
步骤506:SSP向ET16单板上的DSP下发“停止检测”命令。DSP停止DTMF检测。
至此,本流程结束。
以上多个实施例描述了如何自动呼叫转移的过程。如果当前转移给的号码C无法接通,例如路由失败、C正在通话或C无法应答等,那么,系统 将转入再次确定转移号码的步骤。在同振的振铃方式下,也可以直接拆除话路,结束流程。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呼叫自动转移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呼叫自动转移系统。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自动呼叫转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系统包括检测功能模块610、消息上报模块620和业务控制点630。
检测功能模块610,检测主被叫话路事件。消息上报模块620根据所述检测功能模块检测到的事件,向业务控制点630上报事件消息。业务控制点630在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时,从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将呼叫转移给所确定的转移号码。
如图6所示,对应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情况,检测功能模块610设置在端局或端局与业务交换点合设的实体中,检测功能模块610包括:被叫拍叉检测子模块611和呼叫转移号码检测子模块612,被叫拍叉检测子模块611用来检测被叫拍叉事件。呼叫转移号码检测子模块622用来检测被叫是否输入呼叫转移接入码。在被叫拍叉检测子模块611检测到被叫拍叉事件且在呼叫转移号码检测子模块612检测到被叫输入呼叫转移接入码时,消息上报模块620向业务控制点630上报携带呼叫转移接入码的被叫拍叉事件消息。
相应地,如果对应于接收到被叫拍叉事件消息及查找到当前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的情况,检测功能模块610设置在端局或端局与业务交换点合设的实体中,检测功能模块610包括检测被叫拍叉事件的被叫拍叉检测子模块,在该被叫拍叉检测子模块检测到被叫拍叉事件时,消息上报模块620向业务控制点630上报被叫拍叉事件消息。
如果对应本发明实施例三的情况,检测功能模块610设置在端局或端局与业务交换点合设的实体中,检测功能模块610包括用于检测被叫挂机事件的被叫挂机检测子模块。在被叫挂机检测挂机检测子模块检测到被叫挂机事件时,消息上报模块620向业务控制点630上报被叫挂机事件消息。
如果对应本发明实施例四的情况,检测功能模块610设置在主叫所在端 局、业务交换点或主叫所在端局到业务交换点的中继电路上,检测功能模块610包括检测主机模拟被叫挂机事件的主机模拟被叫挂机检测子模块。在主机模拟被叫挂机检测子模块检测到主机模拟被叫挂机事件时,消息上报模块620向业务控制点630上报被叫拍叉事件消息。
比如,当被叫所在端局检测到被叫拍叉以及被叫输入的呼叫转移接入码,上报携带呼叫转移接入码的被叫拍叉事件消息给业务控制点。业务控制点在接收到携带呼叫转移接入码的被叫拍叉事件消息时,判定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
当被叫所在端局检测到被叫拍叉,上报被叫拍叉事件消息。在上报过程中,由业务交换点为被叫所在端局上报的被叫拍叉事件消息插入呼叫转移接入码,并将携带呼叫转移接入码的被叫拍叉事件消息上报给业务控制点。业务控制点在接收到携带呼叫转移接入码的被叫拍叉事件消息时,判定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
当被叫所在端局检测到被叫拍叉,上报携带呼叫转移接入码的被叫拍叉事件消息给业务控制点,业务控制点在接收到上报的被叫拍叉事件消息后,判断当前被叫电话号码是否具有预先与其绑定的电话号码,如果有,则判定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
当被叫所在端局检测到被叫挂机,上报被叫挂机事件消息给业务控制点。业务控制点在接收到被叫挂机事件消息时,判定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
在实际中,被叫挂机事件可以是由主机模拟的。那么,图6示出的系统中检测功能模块,用于在主被叫话路接通后,开始监测主被叫话路,在监测到主被叫话路上出现了预设的模拟被叫挂机代码时,上报被叫挂机事件给业务控制点。业务控制点同样在接收到被叫挂机事件消息时,判定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该检测功能模块可以设置在主叫所在端局与业务交换点之间的中继电路上。在实际中,可以设置在作为中继板的ET16单板上,将该ET16单板设置在主叫所在端局或智能网系统中的SSP中。检测模块的功能可以由 设备在ET16单板上的DSP实现。
参加图6,当主被叫话路接通后,SSP向检测功能模块下发开始检测命令,同时将要检测的并将要检测的话路号以及模拟被叫话机代码等信息通知给检测模块。检测功能模块开始检测主叫话路上的音频,当主叫输入模拟被叫挂机代码时,检测模块通知SSP检测成功,停止检测。此时,SSP向SCP发送被叫挂机事件消息。如果检测模块设置在主叫所在LS上,则当检测模块检测到模拟被叫挂机代码时,通知主叫所在LS检测成功,主叫所在LS通过SSP向SCP发生被叫挂机事件消息。
可见,本发明自动呼叫转移过程的触发是非常灵活的,可以是由被叫拍叉触发、被叫挂机触发,还可以是由主叫模拟被叫挂机触发。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SCP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SCP包括绑定模块、检测模块、转移号码确定模块和自动转移模块;
其中,绑定模块,用于将至少2个电话号码绑定,生成绑定关系。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呼叫转移触发事件。在主被叫话路接通后,开始检测到是否发生呼叫转移触发事件,在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时,通知转移号码确定模块。
转移号码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模块的通知下,根据从绑定模块获取的绑定关系,从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将所确定的转移号码发生给自动转移模块。
自动转移模块,用于接收来自转移号码确定模块的转移号码,将当前呼叫转移给接收到的转移号码。
图8为图7中检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检测模块包括判断子模块和通知子模块;
判断子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检测到被叫拍叉事件,在检测到时,向通知子模块发送触发报告。该触发报告用于告之通知子模块发生了呼叫转移触发事件。
具体而言,在判断子模块接收到携带呼叫转移接入码的被叫拍叉事件消 息后,判定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向通知子模块发送触发报告。其中,被叫拍叉事件消息中携带的呼叫转移接入码可以是被叫在拍叉后输入的,也可以是上报过程中由SSP前插进来的。
在判断子模块接收到被叫拍叉事件消息后,根据从绑定模块获取的绑定关系,判断发起拍叉的被叫电话号码是否具有与其绑定的电话号码,如果有,则判定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向通知子模块发送触发报告;否则,判定没有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执行现有的被叫拍叉流程。
在判断子模块接收到被叫挂机事件消息,且根据从绑定模块获取的绑定关系判定当前被叫电话号码具有预先与其绑定的电话号码时,判定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向通知子模块发送触发报告。该挂机事件可以是被叫挂机动作触发的,也可以是主叫输入模拟被叫挂机代码触发的。
通知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触发报告后,得知判断子模块检测到了呼叫转移触发事件,通知转移号码确定模块。
图9为图7中转移号码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转移号码确定模块包括振铃方式获取子模块和确定子模块;
其中,振铃方式获取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来自检测模块的通知后,从绑定模块获取与被叫电话号码对应的振铃方式以及绑定关系,然后发生给确定子模块。在获取时,以被叫电话号码为索引,从绑定模块中获取于被叫电话号码对应的振铃方式,以及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
确定子模块,根据接收的振铃方式和绑定关系,从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然后发送给自动转移模块。
相应的,绑定模块中保存有绑定在一起的电话号码对应的振铃方式。振铃方式包括同振和顺振,以及在顺振方式下的振铃顺序。
由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所提供的呼叫自动转移方案,能够在话路接通的情况下,实现呼叫的自动转移,从而降低在话路接通情况下呼叫转移的复杂程度。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呼叫自动转移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预先设定被绑定的电话号码的振铃类型为同振;
在主被叫话路接通后,系统检测呼叫转移触发事件;在系统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时,从预先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将呼叫转移给所确定的转移号码;
所述从预先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为:将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所有电话号码确定为转移号码,或者,从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选择本次呼叫自动转移过程中未接续过的电话号码,作为所述转移号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的判定过程包括:
在接收到携带呼叫转移接入码的被叫拍叉事件消息时,判定检测到所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
或者,在接收到被叫拍叉事件消息及查找到当前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时,判定检测到所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呼叫转移给所确定的转移号码之后,进一步包括:
向所确定转移号码所在终端下发连接,在当前被叫挂机后,拆除所述被叫与系统之间的话路,合并所述主叫与转移号码所在终端之间的话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的判定过程包括:
在接收到被叫挂机事件消息及查找与当前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时,判定检测到所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叫挂机事件消息是:在被叫挂机,保持主叫话路时或在监测到主叫话路上出现模拟被叫挂机代码并拆除当前被叫话路时接收到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话路为:主叫所在端局到智能网系统中业务交换点之间的话路;或者为主叫所在端局到被叫所在端局之间的话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呼叫转移给所确定的转移号码之后,进一步包括:如果所确定的转移号码无法接通,则继续从预先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将呼叫转移给所确定的转移号码。
8.一种支持呼叫自动转移的业务控制点,其特征在于,该业务控制点包括:
绑定模块,用于将至少2个电话号码绑定,生成绑定关系;
检测模块,在主被叫话路接通后,用于在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时,将检测到的呼叫转移触发事件通知给转移号码确定模块;
转移号码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模块的通知下,根据从所述绑定模块获取的绑定关系,从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所述转移号码确定模块包括:振铃方式获取子模块,用于将从所述绑定模块获取的振铃方式以及绑定关系发送给确定子模块;该绑定模块保存所述被绑定电话号码对应的振铃方式;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振铃方式和绑定关系,从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
自动转移模块,用于将所述呼叫转移给所述转移号码确定模块确定的转移号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业务控制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携带呼叫转移接入码的被叫拍叉事件消息后,判定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
通知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子模块的判断结果表明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时,通知所述转移号码确定模块。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业务控制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被叫拍叉事件消息,且根据从绑定模块获取的绑定关系,查找到所述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时,判定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
通知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子模块的判断结果表明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后,通知所述转移号码确定模块。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业务控制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判断子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被叫挂机事件消息,且根据从绑定模块获取的绑定关系,查找到所述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时,判定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
通知子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子模块的判断结果表明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后,通知所述转移号码确定模块。
12.一种呼叫自动转移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检测功能模块,用于检测主被叫话路事件;
消息上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功能模块检测到的事件,向业务控制点上报事件消息;
业务控制点,用于在检测到呼叫转移触发事件时,从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将呼叫转移给所确定的转移号码;所述业务控制点包括:绑定模块,用于将至少2个电话号码绑定,生成绑定关系;检测模块,用于接收携带呼叫转移接入码的被叫拍叉事件消息、被叫拍叉事件消息或被叫挂机消息,在检测到的呼叫转移触发事件时,将检测到的呼叫转移触发事件通知给转移号码确定模块;转移号码确定模块,用于在检测模块的通知下,根据从所述绑定模块获取的绑定关系,从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自动转移模块,用于将呼叫转移给所述转移号码确定模块确定的转移号码;
所述转移号码确定模块包括:振铃方式获取子模块,用于将从所述绑定模块获取的振铃方式以及绑定关系发送给确定子模块;该绑定模块保存所述被绑定电话号码对应的振铃方式;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振铃方式和绑定关系,从与被叫电话号码绑定的电话号码中确定出转移号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功能模块设置在端局或端局与业务交换点合设的实体中,所述检测功能模块包括:
被叫拍叉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被叫拍叉事件;
呼叫转移号码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被叫是否输入呼叫转移接入码;
在所述被叫拍叉检测子模块检测到被叫拍叉事件,并且,呼叫转移号码检测子模块检测到被叫输入呼叫转移接入码时,所述消息上报模块向所述业务控制点上报携带呼叫转移接入码的被叫拍叉事件消息。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功能模块设置在端局或端局与业务交换点合设的实体中,所述检测功能模块包括:
被叫拍叉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被叫拍叉事件;
在所述被叫拍叉检测子模块检测到被叫拍叉事件时,所述消息上报模块向所述业务控制点上报被叫拍叉事件消息。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功能模块设置在端局或端局与业务交换点合设的实体中,所述检测功能模块包括:
被叫挂机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被叫挂机事件;
在所述被叫挂机检测子模块检测到被叫挂机事件时,所述消息上报模块向所述业务控制点上报被叫挂机事件消息。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功能模块设置在主叫所在端局、业务交换点或主叫所在端局到业务交换点的中继电路上,所述检测功能模块包括:
主机模拟被叫挂机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主机模拟被叫挂机事件;
在所述主机模拟被叫挂机检测子模块检测到主机模拟被叫挂机事件时,所述消息上报模块向所述业务控制点上报被叫挂机事件消息。
CN2007101665375A 2007-11-05 2007-11-05 一种呼叫自动转移方法、系统和业务控制点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16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65375A CN101431697B (zh) 2007-11-05 2007-11-05 一种呼叫自动转移方法、系统和业务控制点
MX2009005480A MX2009005480A (es) 2007-11-05 2008-05-19 Metodo, sistema y dispositivo para envio automatico de llamadas.
BRPI0805851-2A BRPI0805851A2 (pt) 2007-11-05 2008-05-19 método, sistema e dispositivo para encaminhamento automático de chamada
PCT/CN2008/071003 WO2009059501A1 (fr) 2007-11-05 2008-05-19 Procédé, système et dispositif de transfert automatique d'appe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665375A CN101431697B (zh) 2007-11-05 2007-11-05 一种呼叫自动转移方法、系统和业务控制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1697A CN101431697A (zh) 2009-05-13
CN101431697B true CN101431697B (zh) 2011-07-06

Family

ID=40625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6537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1697B (zh) 2007-11-05 2007-11-05 一种呼叫自动转移方法、系统和业务控制点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CN (1) CN101431697B (zh)
BR (1) BRPI0805851A2 (zh)
MX (1) MX2009005480A (zh)
WO (1) WO200905950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8934A (zh) * 2012-04-09 2013-10-23 王正伟 转向处理方法
CN105376425B (zh) * 2014-08-20 2018-12-07 邦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一号通顺振过程中实现呼叫转接的方法及系统
CN108206878A (zh) * 2016-12-16 2018-06-2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多通路通话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811012A (zh) * 2018-06-01 2018-11-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语音通话方法、ims网络及终端
CN110248351B (zh) * 2019-07-02 2021-12-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通信方法、号码携带归属位置寄存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88A (zh) * 1994-05-04 1997-07-02 诺基亚电信公司 移动终接呼叫的呼叫转移方法和配置
CN1848884A (zh) * 2005-04-14 2006-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
CN101064755A (zh) * 2006-04-30 2007-10-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及电话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2305A1 (en) * 2000-12-14 2004-10-1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upervised call redirection
KR20050111197A (ko) * 2004-05-21 2005-11-24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차세대통신망에서의 베어러 재설정을 통한 부가서비스제공방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588A (zh) * 1994-05-04 1997-07-02 诺基亚电信公司 移动终接呼叫的呼叫转移方法和配置
CN1848884A (zh) * 2005-04-14 2006-10-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
CN101064755A (zh) * 2006-04-30 2007-10-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实现呼叫转移的方法及电话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59501A1 (fr) 2009-05-14
MX2009005480A (es) 2009-06-15
CN101431697A (zh) 2009-05-13
BRPI0805851A2 (pt) 2011-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915C (zh) 用于完成电话呼叫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582596B (zh) 电信网络中控制及启用移动电话中高级服务和用户界面的方法、装置和配置
CN1972338A (zh) 彩景式回铃/来电显示系统及方法
CN101163340A (zh) 一种实现一号通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EP198510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ringback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431697B (zh) 一种呼叫自动转移方法、系统和业务控制点
US5533111A (en) System for originating and receiving telephone calls over a virtual piped connection, and specialized 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 for use in the system
CN100426922C (zh) 一种智能网系统中呼叫接续的实现方法
CN100571302C (zh) 用于呼叫转移时彩铃播放的系统和方法
CN101521864A (zh) 一种实现呼叫智能转移的方法及装置
CN100562139C (zh) 一种在通话过程中控制主叫或被叫放音的方法
CN101179797B (zh) 实现移动电话的开机睡眠模式的系统和终端以及方法
CN101119527B (zh) 一号双机业务中用户自主选择接听终端的方法
CN1761272B (zh) 一种实现呼叫智能化的方法
JP3333460B2 (ja) 自動交換機
CN101001394A (zh) 一种智能网业务控制点设备
JPH03237856A (ja) 交換装置
CN100388747C (zh) 一种拨一个号码呼叫两部电话的方法
CN100461680C (zh) 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局外来电显示的系统和方法
CN101690152A (zh) 在不计费的情况下使用预应答服务在电信网络中建立从主叫方到目的地的呼叫
EP194382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replacement of an existing subscriber call connection by a call waiting party
CN100493116C (zh) 一种传送主叫个人号码的呼叫方法
JPH0738661A (ja) 電話交換機
CN101005533A (zh) 一种实现普通电话终端具备选择接听功能的方法
JPS59104849A (ja) 再発呼式一般電話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23

Address after: 201, room 1, building A, No. 518053, front Bay Road, Qianhai, Shenzhen Shenzhen cooperation zone,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itong World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04

Address after: 518053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area before Bay Street, Qianhai road at the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Area Management Bureau office building A Building Room 201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Qianhai Teng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 room 1, building A, No. 518053, front Bay Road, Qianhai, Shenzhen Shenzhen cooperation zone, Guangd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itong World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706

Termination date: 201911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