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57570A - 纺车式渔线轮安装用的渔线轮座 - Google Patents
纺车式渔线轮安装用的渔线轮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57570A CN101057570A CNA2006101392392A CN200610139239A CN101057570A CN 101057570 A CN101057570 A CN 101057570A CN A2006101392392 A CNA2006101392392 A CN A2006101392392A CN 200610139239 A CN200610139239 A CN 200610139239A CN 101057570 A CN101057570 A CN 10105757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movable hood
- fishing line
- pole
- r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2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10000003811 finger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Titanium Chemical compound [Ti] RTAQQCXQSZGO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36 tita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19 tita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68051 Chimer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93 Epox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83 reinforcing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66 seal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87 thermosetting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7/00—Fishing rods
- A01K87/06—Devices for fixing reels on ro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Fishing, trapping, and vermin destroy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Fishing Rods (AREA)
Abstract
一种纺车式渔线轮用的渔线轮座,该渔线轮座通过对可动罩的与另一罩相对的开口端进行改进,能够避免握持钓竿时的不适感。拇指放置部(1C)的作为与固定罩(2)相对的一端的竿尾侧端(1c)比渔线轮脚插入部(1B)的作为与固定罩(2)相对的开口端的竿尾侧端(1b)更向竿尾侧突出,从拇指放置部(1C)到渔线轮脚插入部(1B)的开口缘(b)构成为,从与拇指放置部(1C)对应的部分到与渔线轮脚插入部(1B)对应的部分,逐渐使突出量减少的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可动罩安装在座基底上的纺车式渔线轮安装用渔线轮座。
背景技术
在上述可动罩上,在隔着竿轴芯180°对角位置形成有渔线轮脚插入部和拇指放置部,并且,以上述拇指放置部的与上述另一罩相对的一端、与上述渔线轮脚插入部的与上述另一罩相对的开口端在竿的轴线方向上位于相同位置的方式,形成有可动罩的开口端(参照专利文献1:实开平5-31567号公报(图1))。
在上述构成的情况下,当从另一罩侧使手掌接触、用无名指和中指将渔线轮脚夹入的状态下将安装于渔线轮座的渔线轮脚与竿一起握住,进行钓鱼操作的情况下,因为拇指正好搭在可动罩的拇指放置部的一端,所以若长时间持续钓鱼操作,有时会出现拇指受到强压迫而疼痛等的握竿的手感到不适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渔线轮座,该渔线轮座通过对可动罩的与另一罩相对的开口端进行改进,能够避免握持钓竿时的不适感。
[构成]
技术方案1的发明的特征构成是,以两个罩保持渔线轮脚,并且至少将其中之一构成为可动罩,将该可动罩相对于另一罩配置在竿稍侧,在上述可动罩上隔着竿轴芯180°的对角位置,形成渔线轮脚插入部和拇指放置部,并且,使上述拇指放置部的与上述另一罩相对的一端比上述渔线轮脚插入部的与上述另一罩相对的开口端位于向另一罩的一侧突出的位置,其作用效果如下。
[作用]
通过采用这种与渔线轮脚插入部分的开口端相比、使拇指放置部的一端突出于竿尾端侧的构成,可以使拇指放置部的一端靠近拇指的基端部侧,由此,贴在可动罩上的拇指搭在拇指放置部的一端的情况减少,感到疼痛的情况减少。
而且,因为没有必要使可动罩的渔线轮脚插入部分的开口端如拇指放置部的一端那样向另一罩侧突出,所以可动罩与另一罩的间隔可以维持为足以保持渔线轮脚的间隔,有损可动罩的功能的情况减少。
[效果]
能够充分发挥渔线轮的保持功能,并能够减少握持钓竿的手的不适感,能够长期且舒适地进行稳定的翻手操作。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构成是,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在安装有上述可动罩的座基底上,与渔线轮脚放置部隔着竿轴芯位于相反侧的部分形成为向上述径向外侧突出的鼓出部分,其作用效果如下。
[作用效果]
握着渔线轮座的手掌贴着渔线轮座上的与渔线轮脚放置部隔着竿轴芯位于的相反侧的部分。这样,因为该手掌贴着的部分被构成为突出地位于径向外侧的鼓出部,所以手的手掌被卡定在该鼓出部,难以在竿轴线方向移动,持钓竿的手稳定。由此,能够容易、迅速地进行竿的保持或翻手操作。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构成是,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在上述座基底上形成上述可动罩安装座,并且,以使安装于上述可动罩安装座的上述可动罩的拇指放置部的端面、和上述座基底的上述鼓出部分的端面紧密抵接的状态配置,上述拇指放置部的外周面和上述鼓出部分的外周面形成为,在上述紧密抵接的状态下为共面状态,其作用效果如下。
[作用效果]
因为以使上述可动罩的拇指放置部的端面、和上述座基底的上述鼓出部分的端面紧密抵接的状态配置,所以即使手的手掌部分贴着该分界面,感觉到阶梯差的情况也会减少,能够毫无不适感地握住渔线轮座。
而且,因为上述拇指放置部的外周面和上述鼓出部分的外周面被配置为共面状态,所以,即使是在因渔线轮脚的尺寸而在上述应紧密接触的部分产生间隙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不会感到阶梯差的情况下进行握持操作,因此,能够将握持情况下的不适感抑制为最小限度。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构成是,在技术方案1~3的任一发明中,使上述可动罩向上述座基底的轴线方向驱动移动的螺母部件由阴螺纹部件和旋钮操作部构成,其中,所述阴螺纹部件与上述可动罩相连结;所述旋钮操作部绕着座基底的轴芯对上述阴螺纹部件进行转动驱动,其作用效果如下。
[作用效果]
通过以两个部件构成螺母部件,可以由分别的部件构成具有阴螺纹的部分以及对具有该阴螺纹的部分进行驱动的操作部。也就是说,在具有阴螺纹部的阴螺纹部件中,可以仅在构成螺纹部的部分用具有强度的部件构成,在旋钮操作部中,可以选择容易旋钮的材料等与各种功能相应的部件,也可以采用与其相应的制作加工。
而且,因为在阴螺纹部件上需要有与可动罩相连结的构造,所以可以仅利用阴螺纹部件来构筑这样的特别的构造,可获得制作的容易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在同时握着渔线轮脚和渔线轮座的状态下,进行钓鱼操作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中(a)是表示渔线轮座的、与渔线轮安装部隔着竿轴芯位于其相反侧的部分的俯视图,(b)是表示渔线轮座的渔线轮座安装部的俯视图。
图3是渔线轮座的分解侧视图。
图4是表示渔线轮座的纵剖侧视图,(a)表示使可动罩离开座基底的状态,(b)表示使可动罩紧密接触座基底的状态。
图5中(a)是表示从竿尾侧观察可动罩的状态的后视图,(b)是表示从竿稍侧观察固定罩和座基底的状态的纵剖主视图。
图6是表示螺母部件的纵剖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钓竿的渔线轮座A的构造进行说明。
如图1以及图3所示,渔线轮座A构成为具有:可动罩1和作为另一罩的固定罩2、以及安装着两罩1、2的座基底3。在渔线轮座A的竿尾侧设有后握把4,其形成钓竿的手边侧操作部。在座基底3的竿尾侧部分一体形成固定罩2,并且,在座基底3的竿稍侧,形成可动罩安装座3A,安装着可动罩1。
下面详细叙述渔线轮座A的安装构造。如图1~图4所示,在竿材料5的规定位置上,外嵌安装着轴芯长比座基底3长的基底管6,并且,以基底管6的轴线方向的两端伸出的状态将座基底3外嵌安装在该基底管6的中间部。在安装在座基底3上的可动罩1的竿稍侧,设置使可动罩1移动的螺母部件7。螺母部件7由筒状的阴螺纹部件7A和旋钮操作部7B构成,其中,所述阴螺纹部件7A具有与形成于座基底3的阳螺纹部3B旋合的阴螺纹部,所述旋钮操作部7B外嵌固定于该阴螺纹部件7A。
对竿材料5进行说明。形成竿材料5的过程没有图示,是使环氧等的热固性树脂含浸于将碳纤维等强化纤维向一个方向拉齐得到的材料中,形成片状的预浸渍材。将多片的这种片状预浸渍材卷绕在芯轴上,用成型带覆盖后进行烧结,烧结后剥离成型带,经研磨工序后将其切断成规定长度,从而形成竿材料5。
下面对座基底3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1~图4所示,在竿稍侧配置小直径状部分3C,在竿尾侧配置大直径状部分3D,在轴芯位置形成有使竿材料5和基底管6贯穿的贯穿孔3E。在小直径状部分3C上形成有上述的阳螺纹部3B,阳螺纹部3B被刻设在小直径状部分3C的外周方向的大致200度的范围内,在两横侧面上,以切断上述阳螺纹部3B的状态形成有平行于轴线X的导槽3a、3a。
在形成于小直径状部分3C的阳螺纹部3B与大直径状部分3D之间,形成可动罩安装座3A,其以可自由滑动移动的方式支承可动罩1,可动罩安装座3A具有:承受面3b,其外径与阳螺纹部3B的外径大致相同;阶梯状承受面3c,其被设置在与大直径状部分3D的分界壁部分处;可动罩1的紧密抵接面3d,其形成于分界壁的上端部分。
如图2~图4所示,在隔着轴芯与形成着阳螺纹部3B的面的相反侧,形成直至固定罩2的平坦面,在平坦面的左右中心位置有圆弧状的略微的突起,以该突起形成放置渔线轮脚8的渔线轮脚放置部3F。形成于渔线轮脚放置部3F的竿轴线方向的中间部的椭圆状的凹陷3e是用于使渔线轮脚8的放置状态稳定的机构。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形成于大直径状部分3D的隔着竿轴芯的与渔线轮脚放置部3F的相反一侧的鼓出部分3G形成为,在维持圆弧状的剖面的同时从竿尾端部分到与渔线轮脚放置部3F的中心位置对应的位置逐渐向外伸出的状态,从该位置起到可动罩安装座3A逐渐减少伸出量。由此,渔线轮脚放置部3F的相反侧便成为伸出量最大的部分a。
根据上述这样的构成,可这样认为,即,为了将渔线轮安装于渔线轮放置部3F、进行钓鱼操作,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在用手指握住钓竿和渔线轮脚8的情况下,由于手的手掌部分与该伸出部分a相抵接,所以手不容易打滑,能够方便地翻手进行竿操作。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大直径状部分3D的两横侧面3f、3f为切掉了圆弧状的剖面的一部分而得到的壁面,使两横侧面3f、3f的间隔小于圆弧状剖面情况下的间隔。两横侧面3f、3f同样在沿着竿轴芯的方向上向着竿稍侧部分和竿尾侧部分的中间位置逐渐凹入,形成两横侧面3f、3f间的间隔为最小的部分c。
这样,由于大直径状部分3D的两横侧面3f、3f间的间隔减小,并且向着竿稍侧部分和竿尾侧部分的中间位置逐渐凹入,所以易于将手指环绕进行握持,状态也比较稳定。
因此,通过与上述鼓出部分3G的伸出构造的协同动作,同时握住渔线轮和钓竿时的握持状态稳定,能够顺畅地进行钓鱼操作。
具有上述那样的构成的座基底3是以聚酰胺树脂(PA6)为材料成型得到的,不过也可以使用PET等其他的工程树脂。另外,在需要高强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重量轻的铝、钛等。
对可动罩1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2~图5所示,在竿稍侧的前端形成凸缘部1a,并且,形成与凸缘部1a相邻、用于与后述的螺母部件7卡合的环状槽1A。与凸缘部1a相邻形成有将渔线轮脚8插入其中并推压固定的渔线轮脚插入部1B,并且,在渔线轮脚插入部1B的隔着轴芯的相反侧形成有厚壁的拇指放置部1C。
拇指放置部1C如图1所示,是握着渔线轮座3的手指中的拇指所放置的部分。
如图4(a)所示,拇指放置部1C的作为与固定罩2相对的一端的竿尾侧端1c比渔线轮脚插入部1B的作为与固定罩2相对的开口端的竿尾侧端1b更向竿尾侧突出,从拇指放置部1C到渔线轮脚插入部1B的开口缘b构成为,从与拇指放置部1C对应的部分到与渔线轮脚插入部1B对应的部分,逐渐使突出量减少的状态。通过采用这样的构成,既可以使拇指放置部1C充分接近座基底3的大直径状部分3D,又可以将渔线轮脚插入部1B维持为与固定罩2具有必要的间隔。
在可动罩1的内周面的左右两侧面位置上,设置着相互向轴线X突出的突条1D、1D,在将可动罩1安装于座基底3的可动罩安装座3A的状态下,将突条1D、1D卡入形成于座基底3的平行于轴线X的导槽3a、3a。由此,可动罩1构成为可通过后述的螺母部件7的驱动力而滑动移动。
如图1以及图4(b)所示,在将可动罩1安装于座基底3的可动罩安装座3A的状态下,拇指放置部1C的竿尾端与座基底3的大直径状部分3D的竿稍侧端面相抵接,拇指放置部1C的外周面与大直径状部分3D的外周面以共面状态连接。
如上所述,在将渔线轮安装在钓竿上进行握持操作的情况下,4根手指以包绕渔线轮脚8的方式握住,拇指则贴着拇指放置部1C。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因为拇指放置部1C一直延伸到充分接近大直径状部分3D的位置,所以拇指的指肚侧不会接触到拇指放置部1C与大直径状部分3D的连接部位,在手持钓竿时拇指不易感到疼痛。
具有上述构成的可动罩1是以聚酰胺树脂(PA6)为材料成型得到的,不过也可以使用PET等其他的工程树脂。另外,在需要高强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重量轻的铝、钛等。
对阴螺纹部件7A进行说明。如图2、图3以及图6所示,阴螺纹部件7A在竿尾端侧设有大直径卡合部7a、在大直径卡合部7a的竿稍侧设有中直径部7b、在更靠竿稍侧设有小直径部7c。在大直径卡合部7a的内周面侧设置与可动罩1的卡合部,该卡合部的构造为,在竿尾端形成向内的突出部7d,并且在突出部7d的竿稍侧形成直径比突出部7d的内径大的凹入部7e。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中直径部7b的内周面上形成阴螺纹部7f,阴螺纹部7f形成为与座基底3的阳螺纹部3B旋合的规格。另一方面,如图3以及图6所示,在中直径部7b以及小直径部7c的外周面上,分别设置有突条7g。突条7g被形成为与轴线X平行,被设置在圆周方向上的8处。通过形成这样的突条7g,在将旋钮操作部7B外嵌安装在阴螺纹部件7A上的情况下,旋钮操作部7B的内周面被压接于突条7g,能够牢固地实现二者的连结。
对于竿尾端侧的大直径卡合部7a,作为加强构造,覆盖着管套7h。另外,密封材11外嵌安装于阴螺纹部件7A,位于旋钮操作部7B的竿尾端和管套7h中间,发挥密封功能等。
如图2以及图5所示,其构成为,为了将阴螺纹部件7A与可动罩1连结,在不安装管套7h的状态下、或在以松缓嵌合状态安装着管套7h的状态下,在将阴螺纹部件7A的突出部7d略微强行扩大的状态下,使其越过形成于可动罩1的竿稍端的凸缘部1a直至与环状槽1A卡合,由此,突出部7d位于环状槽1A,并且可动罩1的凸缘部1a位于阴螺纹部件7A的凹入部7e,阴螺纹部件7A的突出部7d的脱出通过可动罩1的凸缘部1a被阻止。在连结后,通过对管套7h的部分进行铆接处理,能够使连结状态牢固。
如上所述,通过采用阴螺纹部件7A的突出部7d位于可动罩1的环状槽1A、并且可动罩1的凸缘部1a位于阴螺纹部件7A的凹入部7e的构成,即使阴螺纹部件7A绕轴线X转动,可动罩1也不会转动,并且,若阴螺纹部件7A在轴线X方向上移动,则阴螺纹部件7A的突出部7d与可动罩1的凸缘部1a等卡合而一体地移动。
具有上述构成的阴螺纹部件7A是以聚酰胺树脂(PA6)为材料成型得到的,不过也可以使用PET等其他的工程树脂。另外,在需要高强度的情况下,可以使用重量轻的铝、钛等。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外嵌安装于阴螺纹部件7A的旋钮操作部7B在竿尾侧形成有大直径嵌合面7j,其外嵌安装于阴螺纹部件7A的中直径部7b;在竿稍侧形成有小直径嵌合面7k,其以第一防脱部件9的筒状部9A介于其间的方式外嵌安装于阴螺纹部件7A的小直径部7c。
以上,对四个部件1、3、7进行了说明,其他部件的构成如下所述。如图1以及图2所示,使筒状的第一防脱部件9位于阴螺纹部件7A的小直径部7c的外周面与旋钮操作部7B的内周面之间。第一防脱部件9由位于阴螺纹部件7A的小直径部7c的外周面与旋钮操作部7B的内周面之间的筒状部9A、以及与旋钮操作部7B的竿稍端相抵接的凸缘部9B构成,由上述的聚酰胺树脂等树脂、或铝等金属构成。
在第一防脱部件9的更靠竿稍侧,安装着第二防脱部件10。第二防脱部件10由大直径筒状部10A和小直径筒状部10B构成,其中,所述大直径筒状部10A与阴螺纹部件7A的小直径部7c的内周面接触,并与基底管6的外周面接触;所述小直径筒状部10B与该大直径筒状部9A相比位于竿稍侧,直径小于大直径筒状部10A,且外嵌于竿材料5的外周面上。
[其他实施方式]
(1)作为另一罩,例示了采用固定罩2的实施方式,但也可以构成为可动罩。
(2)在技术方案1中,记载了在上述可动罩上隔着竿轴芯180°的对角位置,形成渔线轮脚插入部和拇指放置部,并且,使上述拇指放置部的与上述另一罩相对的一端比上述渔线轮脚插入部的与上述另一罩相对的开口端位于向另一罩侧突出的位置,关于该构成,在实施方式中,提示了从渔线轮脚插入部的开口端到拇指放置部的开口端逐渐减少突出量的构成,但也可以是不使其逐渐减少、而是阶段性地减少、或从中间位置开始急剧减少的构成。
(3)在技术方案2中,记载了在安装有上述可动罩的座基底上,与渔线轮脚放置部隔着竿轴芯位于相反侧的部分形成为向径向外侧突出的鼓出部,但并不需要必须形成于鼓出部,也可以沿着竿轴线方向维持一定的直径。
(4)在技术方案3中,记载了上述拇指放置部的外周面和上述鼓出部分的外周面形成为,在上述紧密抵接的状态下为共面状态的情况,但并不需要必须是共面状态,也可以形成为具有一定程度的阶梯部。
(5)虽然螺母部件7由两个部件构成,但并不需要必须由两个部件构成,也可以由一个部件构成。
Claims (4)
1.一种纺车式渔线轮安装用的渔线轮座,其特征在于,以两个罩保持渔线轮脚,并且至少将其中之一构成为可动罩,将该可动罩相对于另一罩配置在竿稍侧,在上述可动罩上隔着竿轴芯180°的对角位置,形成渔线轮脚插入部和拇指放置部,并且,使上述拇指放置部的与上述另一罩相对的一端比上述渔线轮脚插入部的与上述另一罩相对的开口端位于向另一罩侧突出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安装用的渔线轮座,其特征在于,在安装有上述可动罩的座基底上,与渔线轮脚放置部隔着竿轴芯位于相反侧的部分形成为向上述径向外侧突出的鼓出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安装用的渔线轮座,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座基底上形成上述可动罩安装座,并且,以使安装于上述可动罩安装座的上述可动罩的拇指放置部的端面、和上述座基底的上述鼓出部分的端面紧密抵接的状态配置,上述拇指放置部的外周面和上述鼓出部分的外周面形成为,在上述紧密抵接的状态下为共面状态。
4.如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纺车式渔线轮安装用的渔线轮座,其特征在于,使上述可动罩向上述座基底的轴线方向驱动移动的螺母部件由阴螺纹部件和旋钮操作部构成,其中,所述阴螺纹部件与上述可动罩相连结;所述旋钮操作部绕着座基底的轴芯对上述阴螺纹部件进行转动驱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15892/2006 | 2006-04-19 | ||
JP2006115892A JP4812009B2 (ja) | 2006-04-19 | 2006-04-19 | スピニングリール取付用のリールシート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57570A true CN101057570A (zh) | 2007-10-24 |
CN101057570B CN101057570B (zh) | 2012-11-21 |
Family
ID=38754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6101392392A Active CN101057570B (zh) | 2006-04-19 | 2006-09-20 | 纺车式渔线轮安装用的渔线轮座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4812009B2 (zh) |
KR (1) | KR20070103665A (zh) |
CN (1) | CN101057570B (zh) |
TW (1) | TW200740367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17433A (zh) * | 2013-09-10 | 2016-04-20 | 富士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卷筒座的可动罩、卷筒座和包括两者的钓竿 |
CN105611830A (zh) * | 2013-09-10 | 2016-05-25 | 富士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卷筒座的可动罩、卷筒座和包括两者的钓竿 |
CN106550929A (zh) * | 2015-09-29 | 2017-04-05 |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 钓鱼用卷线器座以及具备该钓鱼用卷线器座的钓竿 |
CN113994939A (zh) * | 2020-07-28 | 2022-02-01 |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 卷线器座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K2532229T3 (en) * | 2007-07-12 | 2017-12-04 | Robert Selfors | Handle for fishing rod |
WO2015037470A1 (ja) * | 2013-09-10 | 2015-03-19 |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 リールシート用可動フード、リールシー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る釣竿 |
JP6691842B2 (ja) * | 2016-07-01 | 2020-05-13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筒状リールシート及びリールシート本体並びに釣竿 |
JP7133503B2 (ja) | 2019-03-26 | 2022-09-08 |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 リール固定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32971U (ja) * | 1981-08-25 | 1983-03-03 |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 釣竿の握柄 |
JPH0715414Y2 (ja) * | 1988-11-07 | 1995-04-12 |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 釣 竿 |
US5115591A (en) * | 1990-04-23 | 1992-05-26 | Daiwa Seiko, Inc. | Fishing rod |
JP2597385Y2 (ja) * | 1992-08-07 | 1999-07-05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リールシート |
JP3160267B2 (ja) * | 1996-08-09 | 2001-04-25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リール係止構造 |
JP2001061381A (ja) * | 1999-08-27 | 2001-03-13 | Fuji Kogyo Co Ltd | 可動フード |
JP4106261B2 (ja) * | 2002-12-20 | 2008-06-25 | 富士工業株式会社 | 釣竿用リールシート |
-
2006
- 2006-04-19 JP JP2006115892A patent/JP4812009B2/ja active Active
- 2006-09-05 KR KR1020060084966A patent/KR20070103665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6-09-20 CN CN2006101392392A patent/CN101057570B/zh active Active
- 2006-10-11 TW TW095137360A patent/TW200740367A/zh unknown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17433A (zh) * | 2013-09-10 | 2016-04-20 | 富士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卷筒座的可动罩、卷筒座和包括两者的钓竿 |
CN105611830A (zh) * | 2013-09-10 | 2016-05-25 | 富士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卷筒座的可动罩、卷筒座和包括两者的钓竿 |
CN105517433B (zh) * | 2013-09-10 | 2017-06-06 | 富士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卷筒座的可动罩、卷筒座和包括两者的钓竿 |
CN105611830B (zh) * | 2013-09-10 | 2017-10-27 | 富士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卷筒座的可动罩、卷筒座和包括两者的钓竿 |
US9832981B2 (en) | 2013-09-10 | 2017-12-05 | Fuji Kogyo Co., Ltd. | Movable hood for reel seat, reel seat, and fishing rod including same |
CN106550929A (zh) * | 2015-09-29 | 2017-04-05 |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 钓鱼用卷线器座以及具备该钓鱼用卷线器座的钓竿 |
CN113994939A (zh) * | 2020-07-28 | 2022-02-01 | 古洛布莱株式会社 | 卷线器座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7282596A (ja) | 2007-11-01 |
TW200740367A (en) | 2007-11-01 |
TWI361662B (zh) | 2012-04-11 |
CN101057570B (zh) | 2012-11-21 |
KR20070103665A (ko) | 2007-10-24 |
JP4812009B2 (ja) | 2011-1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57570A (zh) | 纺车式渔线轮安装用的渔线轮座 | |
CN1250900C (zh) | 反射镜可动型汽车用前灯 | |
CN1101323C (zh) | 自行车踏板 | |
CN1919633A (zh) | 遮护件 | |
CN1468350A (zh) | 线性驱动器 | |
CN2798681Y (zh) | 软绳锁扣以及物品保持机构 | |
CN1178830C (zh) | 手持式装置 | |
CN1974311A (zh) | 自行车的底托架组件 | |
CN102743127A (zh) | 吸入器具及电动吸尘器 | |
CN1266964A (zh) | 卡头和管接头 | |
CN1869494A (zh) | 两个待连接流体导管的配有同轴端段的连接装置 | |
CN101032389A (zh) | 内窥镜 | |
CN1817122A (zh) | 旋转式绕线轮的手柄组装体 | |
CN1907174A (zh) | 配备有一笔刨的笔用帽套以及装配有所述帽套的笔 | |
CN1197505C (zh) | 整体式唇膏和唇线笔 | |
CN2088021U (zh) | 套筒扳手 | |
CN1310581C (zh) | 渔线轮座以及使用该渔线轮座的钓竿 | |
CN1136814C (zh) | 电动吸尘器的伸缩管 | |
CN1104190C (zh) | 带通孔钓竿用钓线导入件及该带通孔钓竿 | |
CN1854013A (zh) | 握把 | |
CN1799351A (zh) | 套筒连接式钓竿 | |
CN2680084Y (zh) | 筒夹式伸出容器 | |
CN1590207A (zh) | 自行车悬挂组件 | |
CN1273312C (zh) | 涂布器具 | |
CN1573386A (zh) | 光插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