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69494A - 两个待连接流体导管的配有同轴端段的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两个待连接流体导管的配有同轴端段的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869494A
CN1869494A CNA200610087890XA CN200610087890A CN1869494A CN 1869494 A CN1869494 A CN 1869494A CN A200610087890X A CNA200610087890X A CN A200610087890XA CN 200610087890 A CN200610087890 A CN 200610087890A CN 1869494 A CN1869494 A CN 18694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pipe
connection set
groove
described connection
end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0878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69494B (zh
Inventor
J·克尔特斯茨
G·瓦赫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ma Germany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asmussen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smussen GmbH filed Critical Rasmussen GmbH
Publication of CN1869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9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8694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949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7/00Couplings of the quick-acting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1/00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 F16L21/06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with a divided sleeve or ring clamping around the pipe-e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Branch Pipes, Bends, And The Like (AREA)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两个待连接流体导管的配有同轴端段的连接装置,该导管在每个端段上都配有保持筋,该装置配有一个套管,它具有:一槽隙,一对置于槽隙的铰链,及在其内侧上的夹持器用于啮合槽中保持筋。铰链可如此弹性地挠曲,使得它能同套管的邻接槽隙的零件相互施加加荷。为在采用这种已知连接装置时能简化连接时的操作,以及对材料选择有更大的自由度,端段可轴向引入到套管中,这在槽隙的弹性扩张时通过保持筋在夹持器下面滑移开直到啮合在夹持器后面而实现,其中夹持器的轴向宽度相应于槽宽度。此时可将连接装置简单地如同一种插接装置地操作,以连接流体导管的端段。此外套管可预装在两个端段之一上。

Description

两个待连接流体导管的配有同轴端段的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两个待连接流体导管的配有同轴端段的一种连接装置,这两个流体导管在每个端段上都配有一个环绕的保持筋,该连接装置配有一个套管,该套管具有:一个轴向的槽隙;一个与此槽隙相对置的、可挠曲的铰链;以及在其内侧的夹持器,以用于将保持筋咬合在保持筋后面的槽中,于此,该接头可以如此有弹性地挠曲,使得它能同套管的与槽隙相邻接的零件径向相互地施加力的作用。
按这种连接装置,套管在其槽隙扩张的条件下径向套置在端段的保持筋上。但是端段不能如同插接式那样轴向插入到套管中,这是因为在此情况下作为在套管端部上的法兰设计的夹持器中的一个轴向如此程度地在一个保持筋后面的槽中移动,直到另一个夹持器贴靠在该保持筋上,在夹持器之间不再留有自由空间以用于容纳另一个保持筋。
背景技术
已知的连接装置配有一个套管,例如DE 198 18 562 C1或DE 19800 283 C1中所公开的套管,即一个所谓的“异型卡圈”,用于连接这样的管子,这种管子在其两端上都配备有具凸缘形状的保持筋,这些保持筋的背向两端的侧面是呈锥形的。套管是用钢板制成的。它的开口边缘为了形成夹持器而向内弯曲一个小于90°的角,该角相应于管端上法兰的圆锥角。套管的槽隙可以通过一个卡锁或铰接栓来实现搭接。与槽隙相对置的铰链是通过套筒的弯曲的锥形边缘的中断部位上的套筒材料按照一种“膜片接头”加以成形的,或者通过另一个铰接栓形成的。在连接管子时,套管在打开的锁闭机构(或打开的多个锁闭机构)条件下套合在管子的法兰上,然后再关闭该锁闭机构。于此,套管的弯曲的边缘便贴靠在管子法兰的锥形侧面上,从而将两个管端拉紧在一起。套管的钢板虽然按采用“膜片接头”的结构方案(DE 19818 562 C1)在接头的范围内是可挠曲的,但对管子不施加径向的夹紧力。夹紧力仅基于锁闭机构的夹紧力。配有异型卡圈形式的套管的连接装置因此不适合于用作简单封闭的插接装置,于此,管端只能轴向插入到套管中,夹持器在插入时在保持筋后面卡合在管子上,以实现两个管子的连接。套管的材料仅限于金属。带有与套管整体成形的卡锁的套管,其制造要求复杂的冲压机械和弯曲机械。带有铰接栓的套管的制造另外还要求该铰接栓的成形和安装。
对于一种在EP 1 378 701 A1中所公开的插接装置,套管由弹性塑料制成,具有两个椭圆的环体形状,这两个环体通过两个径向对置的桥接件彼此相连。该两个环体在内部配有卡定凸肩。在管端插入到环体中时,环体弹性地通过保持筋而扩展到管子的端段,直到环体的卡定凸肩卡入保持筋后面。在插合的状态中时,在具有较小曲率半径的环体部位和管子之间有一个间隙,该间隙使环体能够实现径向挤压而达到脱开的目的。上述套管的材料仅限于塑料。为了制造接合器,需要一种复杂的成形机械。由于桥接件之间有宽的间隙,并在环体和管子之间有脱耦间隙,所以有可能使插入到套管中的管子端段被弄脏。这会使反复的耦连和脱耦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前述种类的连接装置,该装置操作上比较简单,在材料选择上有较大自由度。
依本发明,上述任务是通过下述措施加以解决的:管子的端段可轴向引入到套管中,并在槽隙弹性扩展条件下,通过在夹持器下面的保持筋的滑移,直至卡合在夹持器后面,在此,夹持器的轴向宽度相应于槽隙的宽度。
根据上述解决措施,连接装置如同插接装置一样可简单操作,而将流体导管的端段连接起来。此外,可将套管预装在端段之一上。套管既可用金属也可用塑料制造。
在采用塑料制造套管的情况下,夹持器可以是成形在套管内侧的、沿着套管的圆周方向伸延的卡持突起部,其曲率半径小于流体导管端段上的保持筋的曲率半径。
为了能让管子端段的保持筋易于在套管的夹持器下面滑出,可以考虑下述措施:卡定突起部的最靠近端段的沿引入方向的前一端的侧面具有一个支承斜面,用于在相关端段上的保持筋。
除了夹持器成形在具有塑料的套管上这一方案之外,夹持器也可以如此加以设计:它们具有至少用金属和塑料中之一制成的棒条,这些棒条以它们的端部横向于套管的轴向延伸地固定在套管的壁上。这就可以从具有塑料或金属的较长的管子上切裁出套管来。
这样就能做到:将套管的与槽隙相毗邻的零件设计成轴瓦,它们通过铰链连接起来。
于此,铰链可以具有弹簧钢和塑料中的一种材料。
特别是,铰链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安置在轴瓦的一个通道中的板簧。板簧制造简单,具有高的弯曲刚性和相应高的弹力,借以对流体导管的端段施加所需的夹紧力。
最好应使板簧具有的曲率应与轴瓦的曲率相匹配;轴瓦具有热塑性塑料;板簧是用轴瓦的塑料加以注塑的。这种成形方法的优点在于:板簧非常牢固地安置在轴瓦上并防止腐蚀。
作为替代方案可以使板簧具有与轴瓦的曲率相匹配的曲率;轴瓦具有热塑性塑料;在轴瓦中形成通道;板簧插入到该通道中。于此,轴瓦和板簧先可以由不同生产厂彼此独立地生产出来,然后再将它们彼此连接起来。
于此,通道也可以四周是封闭的,如板簧注塑时一样。
作为替代方案,通道可以设计成槽,将板簧固定在其中。例如,可以将板簧粘在槽中,或者将之形状配合地固定在槽中,如利用螺纹件或蘑菇状栓钉加以固定,这些栓钉卡入板簧的孔眼中。
但最好使槽的壁都具有侧凹部,从而板簧可以夹入到槽中。槽的形成和板簧在槽中的安装都是很容易的。
然后,具有塑料质的铰链可以通过至少一种连接方式即材料连接、形状配合连接和整体式与轴瓦相连。
此外,还可以使铰链的至少一部分形成至少一个围住套管的弹性环体的一部分,该环体可以让槽隙的至少一个用于引入扩张工具的区段自由。对于这个或每个环体,可以指的是一种弹簧弹性的带或螺旋弹簧,其端头彼此相连。每个由环体所外露的槽隙区段都可以用于引入扩张工具,以用于打开连接器。
除了外露的区段之外,槽隙的至少一个边缘可以具有至少一个凹穴,以用于引入扩张工具。
此外,套管内部可以具有一个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止挡筋,以用于端段。该止挡筋可以使端段在引入到套管中时实现轴向定中心。
此外,有利的是:止挡筋是用一种弹性体密封材料制成的,并且环绕地固定在套管上。止挡筋与此同时实现了管子之间的密封功能,所以套管不会与流过流体导管的、可能有腐蚀性的流体相接触。
此外还可以在每个保持筋后面,在其背向已被耦联的端段的自由端的一侧,配置了一个以与保持筋的径向高度相应的高度径向突起的凸台,该凸台具有斜的侧面,对于套管的纵向中轴线直径地对置于铰链,夹持器在耦联的状态中时处在凸台的两侧。
在此还有利的是:对于套管的纵向中轴线直径地对置于前述凸台布置另一个凸台。
按这种连接装置,用手将套管简单地围绕套管的纵向中轴线相对于流体导管的端段如此程度地加以旋转,使得夹持器的沿圆周方向彼此分开的端部经过每个凸台的一个或两个侧面之一,在套管包括环体或铰链的扩张之下,径向朝外滑移,使得夹持器以其径向的内边缘支承在凸台上,上述旋转之后,便可将两个端段或者仅一个端段轴向从套管中拉出来。这样,就可省去脱耦联工具以及省去为脱耦联而用工具作用而设置的凹穴。
作为替代方案可以在套管的槽隙中活动地支承一个扩张元件,该扩张元件支撑在套管的与槽隙相邻接的零件的支座上,而该槽隙则通过扩张元件的运动可如此程度地扩张,使得两个端段中至少有一个可以从套管中拉出来。采用上述设计时,为了端段的脱耦联的目的,只需扩张元件的一次运动,就能使套管扩张,为此不需要扩张工具。
此外,还可考虑:扩张元件具有两个通过一个穿过槽隙的搭接片而相连接的板件,其中一个板件贴靠在套管的外侧,另一个板件贴靠在套管的内侧。根据扩张元件的这种设计,其制造是可易于实现的。
此外还可使扩张元件可沿着槽隙移动;两个板件之一是呈楔形的,以其彼此斜对地延伸的边缘贴靠在相关的支座之一上。按这种设计,通过手工移动扩张元件能易于将套管加以扩张。
按这种设计,可以细致地设定:支座是这样形成的:通过相应于楔形板件的斜边缘的楔角而彼此斜对地延伸的边缘,由套管壁上的槽隙两边所构成的凹槽加以形成。
此外还可考虑:扩张元件的移动行程受到端头止挡的限制,这些止挡分别决定着套管通过扩张元件而实现的最大和最小扩张程度。其优点在于:扩张元件同时也可用作安装指示器,即:当它处在决定着套管的最小扩张程度的端段上时,这就可评定为对于一种正确实现的连接的表示。
除了扩张元件作为导板的设计之外,连接着板件的桥接件可以设计为偏心件,并可回转地安置在套管的槽隙中;贴靠在套管的外侧上的板件可以配有一个多边形的凹槽以用于容纳旋转工具。按照扩张元件的这种设计,利用螺丝刀易于旋转扩张元件(例如在将凹槽设计为四边形槽隙的情况那样),就可将套管加以扩张。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几个优选的实施例的有关附图对本发明及其一些改进方案做详细说明。附图表示:
图1本发明提出的连接装置的套管的第一种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2两个通过图1所示套管而连接起来的流本导管的一个端段的透视图;
图3两个通过图1所示套管而连接起来的流体导管的另一个端段的透视图;
图4图1所示套管的端视图;
图5图1所示套管在图4中的V-V轴向截面图;
图6本发明提出的连接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的轴向截面图,带有两个通过该连接装置而被连接起来的流体导管的已插入套管中的端段;
图7图6所示套管的放大透视图;
图8图7所示套管VIII-VIII线轴向截面放大图;
图9图8中的IX-IX线横截面图;
图10图8中X-X线横截面图;
图11图8中XI-XI线横截面图;
图12图6至11所示连接装置的套管的轴瓦的透视图;
图13图1所示套管的一种变型方案的横截面图;
图14图13所示套管XIV-XIV线横截面图;
图15图1所示套管的另一种变型方案的横截面图;
图16图1所示套管的另一种变型方案的横截面图;
图17图1所示套管的另一种变型方案的横截面图;
图18图15所示套管的一种变型方案的横截面图;
图19图1所示套管的另一种变型方案的横截面图;
图20图1所示套管的另一种变型方案的横截面图;
图21图1所示套管的另一种变型方案的横截面图;
图22一个相对于图6左边所示第一端段略加改变的第一端段的横截面图,垂直于其纵向直接在图6左边所示保持筋的后面,观察方向是朝着已引入到第二个端段中的第一端段的端头;
图23图1所示套管的另一种变型方案的透视图;
图24图23所示套管的中部的横截面图;
图25本发明提出的连接装置的套管的相对于图23和24所示加以改变的扩张元件的俯视图;
图26图25所示扩张元件的侧视图;
图27图26中XXVII-XXVII线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4和5所示的连接器用于连接两个流体导管的在图2和3中示出的、分别配有一环绕保持筋3或4的端段1和2,这些保持筋分别固定在端段1和2中之一上,或者与之形成一个整体。两个流体导管中至少一个可以分开构造或者作为流体导管装置的一部分构造,于此,端段1和2中之一也可以作为这种流体导管装置的连接管。
连接装置具有一个用纤维增强的或不增强的热塑性塑料制成的套管5。对于塑料指下述材料的至少一种:PA、PPS、POM、PP、PE、PET、PBT、PEN和PBN。作为替代方案,套管5也可选用一种热固性塑料例如酚醛树脂。
套管5四周直到一槽隙6是封闭的,该槽隙在套管5的长度的最大部分上轴向延伸。于此,槽隙的一个边缘具有一个略呈U-形的凹槽,槽隙6的另一个边缘则啮合在该凹槽中。作为替代方案槽隙6也可以在套管5的整个轴向长度上延伸。
大致径向对置于槽隙6,套管5配有一个铰链7,该铰链可以如此弹性地挠曲,使得它能够同那些与槽隙6相邻接的零件8(此处是轴瓦)径向相互地施加作用力,从而将端段1和2在端段1和2轴向引入到套管5中之后夹紧。铰链7是由一个板簧9的对置于槽隙6的那一部分形成的,该板簧浇注在零件8的塑料中或者被塑料所喷注,并且轴向在套管5的长度的绝大部分上延伸,并沿套管5的圆周方向以小于90°延伸到套管5的每个零件8中,但它也能以大于90°地延伸到那个零件中。板簧9的材料是具有很高弯曲刚度的弹簧钢。
此外,套管5在其内侧上配有用钢做成的呈扁条状的夹持器10,于此,在套管5的每个轴向端部的附近有两个扁条10相对置地处于槽隙6和铰链7的两侧,如图5所示。夹持器10以它们的端部固定在零件8中的通孔11中,例如利用通孔11中和夹持器10的端部中的侧凹部的卡座来进行。与此同时,夹持器10啮合到套管5的内侧上的槽中(图5),这些槽在零件8圆周上延伸小于90°。此外,夹持器10也可以由具有倒钩的钢丝或塑料形成的端部上。在为了连接流体导管而将端段1和2引入到套管5中时,其前侧面12呈锥形的保持筋3和4在夹持器10下面在槽隙6并因此还有套管5的弹性扩张时滑移而过,直到它们到达夹持器10后面,而夹持器10卡合到保持筋3、4后面的槽3a、4a中(参见图2、3和6),于此,零件8牢固地贴靠在端段1和2上,使得该连接能经受至少500牛顿的轴向拉力。槽3a、4a的宽度相应于夹持器10的轴向宽度,所以套管5也可预先安装在端段1、2中之一上。代替保持筋3和4配置锥形侧面12,或者另外夹持器10可以在其径向内边缘上配置支承斜面,这些支承斜面可使端段1和2较易于连接。
为了端段1和2的脱联,套管5可以利用插在槽隙6中的扩张工具例如扩张钳子克服铰链7的弹力如此程度地加以扩张,直到彼此对置的夹持器10的间距至少在套管5的一端大于保持筋3或4的外径,这些保持筋至少卡合在处于一个套管端部处的保持器10的后面。为了便于将扩张工具插入到槽隙6中,在零件8的两个限定槽隙6的边缘上,在套管5的每个端部附近,成形出彼此对置的凹穴13和14。将凹穴13和14配置在每个套管端部的附近,其优点在于:若是只为了将一个端段1或2从套管5中拉出来,则只将一个或另一个套管端部加以扩张即可达到所希望的目的。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只将一个凹穴13或14成形在槽隙6的仅一个边缘上。
为了将套管5在两个端部上同时地加以扩张,可以只将一个凹穴对13、14或只将一个凹穴成形在套管5的轴向中点的槽隙6的一个边缘上。
此外,套管5在其端部上在其内侧配置径向彼此对置的槽15和16,这些槽的宽度不同,并与端段1和2上相应宽的、轴向筋板17和18相匹配。这样,就能实现下述目的:将端段1和2只按一个预定的旋转角位置彼此相对地连接起来,并可防止相互扭转。筋板17和18同时形成一个视觉上的指示器,以当它们已完全引入到槽15和16中时表示一个完善的连接。
套管5的零件8此外在内部分别配置一个处于轴向中心的筋板19,从而使整个套管5配有环绕的筋板19,该筋板作为止挡用于端段1和2的自由端,以使端段1和2实现轴向定中心。不过,槽15、16和筋板17、18或锥形侧面20(夹持器10后面端段1和2的侧面12即贴靠在该锥形侧面上)也都能承担上述功能,所以可取消筋板19。筋板19可用弹性体密封材料制成,并可例如通过成形或粘接而固定在套管5的内侧上或零件8上,使得它们同时对端段1、2相互加以密封。这一点的优点在于:套管5实际上不与流过流体导管或其端段1、2的、有可能腐蚀套管材料的流体相接触。
套管5可用简单的成形机械加以制造,于此,如果槽隙6是轴向直线地贯通的话,套管的零件8也可在同一个成形机械上制造。在套管5成形时可同时浇注板簧9。端段1和2可以通过下述措施易于连接起来:即将它们插入到套管5中。它们的脱联过程也是可易于实现:将套管5加以扩张,并将至少一个端段1或2从套管中拉出来。锁闭机构的设计成形和操作便可免除。
图6至12所示连接装置的第二种实施例不同于第一种实施例,其主要区别如下,对于这两个实施例的各个大体相应的部件都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图6至12所示连接装置不是所有部件都重新详细加以说明。
套管5被一个例如用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如PP、EPDM或TEEE或者硫化的橡胶或硅有机橡胶做成的橡胶弹性的环体21所包住,其中,将环体21的材料喷注在套管5四周。
环体21将两个轴瓦形的零件8夹紧在一起,并同时与一个在套管5的与槽隙6相对置的一侧径向朝内伸入到该套管5中的筋板形成铰链7。
凹穴13和14处在套管5的轴向中点处、在零件8的朝外伸出的突起部23、24中。这些突起部23、24从环体21中露出来。铰链7和槽隙6中环体21的另一个筋板25此外还起到对于槽隙6以及对于在零件8的相对置的边缘之间的、与槽隙6相对置的缝隙进行密封的作用,以防止脏物和湿气渗入到连接装置中。
可替换的是,代替一个环体21,可以将两个从一种弹性体管或橡胶弹性管上切取下来的环体分别从套管5的一端和另一端套到套管5上。另一种替代方案是:零件8的材料—零件8也可以用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套管5相同的材料制成—和/或环体21的材料可如此加以选择或加以改性,使得它们在喷注时产生一种熔接或粘接,例如只达到一种粘附连接。但零件8也可用金属、最好用钢制成。
夹持器10成形在套管5的零件8上,并配有一个支承斜面26以用于端段1和2的保持筋3和4。若套管5是用金属制成的,则夹持器10也可以用金属制成或者用塑料制成,并且以材料连接、例如通过粘接与零件8相连,或者以形状配合连接、例如利用螺钉或在卡座中与零件8相连。
端段1和2处于连接好的状态中时,如图6所示,是彼此插套起来的,并通过密封圈彼此相对密封,如图所示。作为替代方案,如第一种实施例,端段1和2同样一侧以端段1的一个环绕的梯台、另一侧以端段2的自由端贴靠在其上的筋板19是用密封材料制成的,所以套管5不会与流体相接触。
图13表示图1所示的套管5的一种变型方案,附图示出通过套管5的轴向中心的横截面;图14表示图13的XIV-XIV线的横截面。于此,凹穴13和14就处在套管5的轴向中心,而板簧9的宽度在套管5的不到一半的长度上仅延伸。夹持器10作为相对扁平的、环绕在套管5的端部上的筋板,该筋板由套管5的材料制成。在外圆周上构造了环绕的槽27,以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通过板簧9所形成的铰链7在一个狭窄的范围28中是外露的,该范围轴向几乎在套管5的整个轴向长度上延伸,并且在由零件8的边缘所限制在对置于槽隙6的套管侧边上的缝隙两侧延伸。但范围28也可在套管5的整个轴向长度上延伸。这个范围可以使板簧9基本上不受妨碍地被掰开,从而可使套管5实现围绕铰链7的张开,尤其是当范围28在套管5的几乎整个轴向长度上延伸的时候更是如此。
图15表示图1所示套管5的另一种变型方案,该方案与图13和图14所示方案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板簧9在套管5的圆周上延伸大于180°且小于360°。
图16所示变型方案与图15所示方案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零件8的与槽隙6相对置的边缘之间的缝隙利用一个轴向在套管5的整个长度上并在依图15所示变型方案的板簧9的外露范围28中延伸的、由一种弹性塑料制成的板条29加以填充,这种板条与上述边缘以材料接合地相连。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已引入到套管5中的端段1和2不受脏物污染,另一方面又可保护在此情况下用弹簧钢制成的板簧9不受腐蚀。
图17所示的变型方案与图15所示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板簧9卡合在套管5的外圆周上的一个作为具有侧切壁的槽成形的沟道中,并以该板簧的向内弯曲的端部引入到套管5的外侧上的轴向槽隙中。此外,在槽底上构成的栓钉30牢固地压入到板簧9的孔眼中,或者将之设计成蘑菇头状,并以该蘑菇头卡入到上述孔眼中。
图18所示的变型方案与图15所示方案的不同之处在于:槽隙6是通过一个卡接件形式的锁闭机构31加以搭接的,该锁闭机构以它的一个端可挠曲地成形在套管5上或者焊接在其上,或者通过一个形状配合的铰链与之相连,在该锁闭机构的另一端上配有一个钩子,该钩子可与成形在或焊接在套管5上的钩子相咬合。
图19所示的变型方案与以上所述的各方案的不同之处基本在于:铰链7仅是通过一个弹性体的、在套管5整个轴向长度上延伸的板条32所形成的,该板条以材料连接方式、例如通过熔接方式与零件8的边缘在边缘之间的与槽隙6相对置的缝隙中相连接。此外,套管5在圆周上配有加固筋33,其中在每个零件8上可沿着套管5的轴向方向平行并列地布置至少两个加固筋。
图20所示的套管5与以上所述的套管的不同之处基本在于:铰链7与套管5设计成整体式的,并且径向向外超出套管5的圆周。套管5也是用有关第一种实施例所提到的塑料中的至少一种而制成的,于此,它所用的材料和铰链7的厚度是如此加以选择的,使得铰链7基本上具有与第一种实施例所述铰链7相同的性能。为了节约材料,套管5外表上配有凹槽34和35,这些凹槽的沿着套管5的轴向连续布置的壁同时也起着加固筋的作用。
图21表示如图20所示的套管5的一种变型方案,其中铰链7不超出套管5的圆周,并且在套管5的较大的圆周角上延伸。
另一种方案在于:在所有的套管5上都配置一个与图18所示锁闭机构31相应的锁闭机构。这样,如图19至20所示套管5也可改用金属制成。
图22表示一个相对于图6中所示端段略有改变的端段1的横截面图,该截面垂直于端段的纵向、在槽3a中紧邻保持筋3的后面,视向朝着已引入到另一个端段2中的端段1的端头。如图22所示,按图2所配置的筋板18已被取消。代替它的是,两个径向对于端段1纵向中轴线对置的凸台36在槽3a中以一个相应于保持筋3的高度的高度径向向外伸出。凸台36在其沿端段1的圆周方向分开的端头上具有斜的侧面37。另一个在图6中示出的端段2也以相同方式配有与凸台36相应的凸台,在槽4a中其位于保持筋4的后面,依此,在该端段2上也取消了图3中所示的筋板17。
在端段1和2连接起来后的状态中时,套管5的夹持器10啮合到凸台36之间的环形槽段中。
用手将套管5方便地围绕套管5的纵向中轴线相对于端段1和2旋转如此程度:使得夹持器10的沿圆周方向彼此分开的端部经过凸台36的侧面37—在套管5、包括环体21或铰链7扩张条件下—径向朝外滑移并使夹持器10以它们的径向内边缘紧贴在凸台36上;经过上述旋转之后便可将两个端段1和2或者只将其中一个端段轴向地从套管5中拉出来。这样,可以取消脱联工具以及取消为脱联所需工具啮合而配置的凹穴13、14。
从原则上说还可以在每个保持筋3、4后面只配置一个凸台36,该凸台径向对于端段1和2的纵向中轴线大致与铰链7、或者更确切地说与具有铰链7的间隙相对置。
在图23和24中所示的如图1所示套管5的变型方案中,在套管5的槽隙6中可移动地支承了一个扩张元件38,该扩张元件支撑在套管5的与槽隙6相邻接的零件8的支座39上;而且槽隙6借助扩张元件38的运动而可扩张到如此程度,使得所述端段中至少有一个可以从套管5中拉出来。
扩张元件38具有两个借助穿越槽隙6的桥接件40连接起来的板件41、42,其中一个板件41贴靠在套管5的外侧上,另一个板件42则贴靠在套管5的内侧上。
扩张元件38可以沿着槽隙6移动。两个板件41、42中的一个、这里是板件41,去掉尖角成为楔形的,并以它的彼此斜对地延伸的边缘分别贴靠在支座39中之一上。
支座39通过相应于楔形板件41的斜边缘的楔形角而彼此斜对地延伸的边缘由在槽隙6两侧在套管壁上形成的凹槽43所形成。
扩张元件38的移动行程是受到终端止挡44、45限制的,该终端止挡分别决定着套管5借助扩张元件38所实现的最大扩张和最小扩张。扩张元件38处在决定着套管5的最大扩张的终端止挡44上时,可以卡锁在通过凹槽43的边缘所形成的支座39的凸缘46的后面。
扩张元件38的表面是做成波纹的或皱纹的,以便于进行手工移动,利用手工将扩张元件38从所示决定着最小扩张的终端止挡45上的位置移动到在终端止挡44上的位置,则可使套管5扩张到如此程度,使得夹持器10可从保持筋3、4后面的槽3a、4a脱扣,从而可将端段1和2从套管5中拉出来,借以松开与端段1和2相连的流体导管的连接。在处于终端止挡44上的位置中时,板件41卡合在凸缘46后方,所以扩张元件38在脱联时不须加以固定。扩张元件38的所示在终端止挡45上的位置同时也可以估定为对下述情况的指示:已插入到套管5中的所述端段也已同流体导管正确相连。因此,扩张元件38同时形成一个所谓的安装指示器。
代替图23和24中所示的扩张元件38,也可以使用图25至27中所示的扩张元件47,该扩张元件可旋转地支承在套管5的槽隙6中,利用一个将两个平行的板件48和49连接起来的桥接件50来实现。板件48贴靠在套管5的外侧面上,板件49则贴靠在套管5的内侧面上。但这两个板件也可以支承在套管5的外侧和内侧上的平坦的、分别与槽隙6相邻接的半圆形的凹槽中。桥接件50是扁平的,在其窄侧是拱形的,其中桥接件50的每一半形成一个偏心器51或52。对于这种扩张元件47,槽隙6的边缘分别用作桥接件50的支座,其中桥接件50在套管5的关闭位置上、即端段1和2已接入的位置上,以它的扁平的侧边贴靠在槽隙6的边缘上。外板件48配有一个多边形的凹槽53—这里是一个四边形的槽隙,以用于容纳旋转工具—这里是一个螺丝刀。利用已被引入到凹槽53中的旋转工具可通过对扩张元件的旋转将槽隙6并借此将套管5加以扩张,直到偏心器51、52贴靠在槽隙6的边缘上。在这个扩张后的位置上,于是所述端段1、2中至少有一个可以从套管5中拉出来。从原则上说只需要偏心器51、52中的一个用于套管5的扩张,如果其拱形部离桥接件50的旋转轴线有足够大距离的话。这种扩张元件47也适合作为安装指示器,这是因为连接状态可以根据凹槽53的旋转角位置加以确定。

Claims (26)

1.两个待连接流体导管的配有同轴端段(1、2)的连接装置,该流体导管在每个端段(1、2)上都配有一环绕的保持筋(3、4),该装置配有一个套管(5),该套管具有:一个轴向槽隙(6);一个与槽隙(6)相对置的可挠曲的铰链(7);以及在该套管内侧上的夹持器(10),以用于使保持筋(3、4)啮合到保持筋(3、4)后面的槽(3a、4a)中,于此,铰链(7)是可以如此弹性地挠曲的,使得它能同套管(5)的邻接槽隙(6)的零件(8)径向相互地施加作用力,其特征在于,可将端段(1、2)轴向引入到套管(5)中,为此在槽隙(6)弹性扩张条件下通过将保持筋(3、4)在夹持器(10)下面滑移开,直至啮合在夹持器(10)后面,其中夹持器(10)的轴向宽度相应于槽(3a、4a)的宽度。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10)是在套管(5)的内侧上成形的、沿套管(5)的圆周方向延伸的卡定突起部,其曲率半径小于流体导管的端段(1、2)上的保持筋(3、4)的曲率半径。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定突起部的离端段(1、2)的沿引入方向的前端最近的侧面(26)具有一个滑移斜面用于处在相关端段(1、2)上的保持筋(3、4)。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10)具有用金属和塑料这两种材料中的至少一种做成的棒条,这些棒条以它们的端头横向于套管(5)的轴向延伸地固定在套管(5)的壁上。
5.按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的邻接着槽隙(6)的零件(8)是轴瓦,它们通过铰链(7)而连接起来。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7)具有弹簧钢和塑料这两种材料中的一种。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7)具有(至少)一个安置在轴瓦(8)的一通道中的板簧(9)。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簧(9)具有与轴瓦(8)的曲率相匹配的曲率;轴瓦(8)具有热塑性材料;板簧(9)用轴瓦(8)的材料注塑。
9.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簧(9)具有与轴瓦(8)的曲率相匹配的曲率;轴瓦(8)具有热塑性材料;在轴瓦(8)中预成形出通道,板簧(9)插置在该通道中。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四周是封闭的。
11.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是槽,板簧(9)固定在其中。
12.按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的壁具有侧凹部,所以板簧(9)可以咬合在该槽中。
13.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塑料的铰链(7)通过至少一种连接方式材料连接、形状配合连接和整体方式与轴瓦(8)相连接。
14.按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7)的至少一部分形成至少一个包住套管(5)的弹性环体(21)的一部分,该弹性环体使槽隙(6)的至少一个用于引入扩张工具的区段外露。
15.按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隙(6)的边缘中至少有一个边缘具有至少一个凹穴(13、14)以用于引入扩张工具。
16.按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5)在内部具有一个沿圆周方向延伸的止挡筋(19)以用于端段(1、2)。
17.按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筋(19)是用一种弹性体的密封材料制成的,并环绕地固定在套管(5)上。
18.按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每个保持筋(3、4)后面、在其背向已连接的端段(1、2)的自由端的一侧配置了一个以相应于保持筋(3、4)的径向高度的高度径向突起的凸台(36),它具有斜的侧面(37),该侧面对于套管(5)的纵向中轴线与铰链(7)直径地相对布置,而且在连接后的状态中时夹持器(10)位于所述或者每个凸台(36)的两侧。
19.按权利要求1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纵向中轴线与先前述及的凸台(36)直径相对地布置另一凸台(36)。
20.按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套管(5)的槽隙(6)中可活动地支承一个扩张元件(38、47),该扩张元件支撑在套管(5)的邻接着槽隙(6)的零件(8)的支座(39)上,槽隙(6)借助扩张元件(38、47)的运动可扩张到如此程度,使得所述端段(1、2)中的至少有一个可从套管(5)中拉出来。
21.按权利要求20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元件(38、47)具有两个由一个贯通槽隙(6)的桥接件(40、50)所连接起来的板件(41、42;48、49),其中一个板件(41;48)贴靠在套管(5)的外侧,另一个板件(42,49)则贴靠在套管(5)的内侧。
22.按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元件(38)可沿着槽隙(6)移动;所述两个板件(41、42)中的一个是楔形的,以它的彼此斜对地延伸的边缘分别贴靠在所述支座(39)中的一个上。
23.按权利要求2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39)是通过相应于楔形板件(41)的斜边缘的楔形角而彼此斜对地延伸的边缘由槽隙(6)两侧在套管壁上形成的凹槽(43)所构成的。
24.按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元件(38)的移动行程受到终端止挡(44、45)的限制,该终端止挡分别决定着套管(5)借助扩张元件(38)所实现的最大扩张和最小扩张。
25.按权利要求2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元件(38)可以卡合在决定着套管(5)最大扩张的终端止挡(44)上。
26.按权利要求2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着板件(48、49)的桥接件(50)是偏心器(51、52),并且可旋转地支承在套管(5)的槽隙(6)中;贴靠在套管(5)的外侧上的板件(48)配有一多边形的凹槽(53)以用于容纳旋转工具。
CN200610087890XA 2005-05-27 2006-05-29 两个待连接流体导管的配有同轴端段的连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694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5024267 2005-05-27
DE102005024267.7 2005-05-27
EP05027825A EP1726862B1 (de) 2005-05-27 2005-12-20 Verbindungsanordnung mit koaxialen Endabschnitten zweier zu verbindender Fluidleitungen
EP05027825.8 2005-1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9494A true CN1869494A (zh) 2006-11-29
CN1869494B CN1869494B (zh) 2011-11-16

Family

ID=3695898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8789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69494B (zh) 2005-05-27 2006-05-29 两个待连接流体导管的配有同轴端段的连接装置
CN20061008789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69497B (zh) 2005-05-27 2006-05-29 具有两根待连接的流体管的端部部分的连接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8789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69497B (zh) 2005-05-27 2006-05-29 具有两根待连接的流体管的端部部分的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1726862B1 (zh)
CN (2) CN1869494B (zh)
AT (2) ATE458954T1 (zh)
DE (2) DE502005009086D1 (zh)
RU (1) RU2313027C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9211A (zh) * 2010-02-10 2013-01-02 吉维独资有限公司 用于摩托车的载物袋固定系统
CN106930870A (zh) * 2010-03-30 2017-07-07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联接装置、曲轴箱通风装置和新风系统
CN107002926A (zh) * 2014-12-17 2017-08-01 利富高(韩国)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软管连接的连接器
CN107387913A (zh) * 2017-09-12 2017-11-24 烟台大学 一种电动温控阀快速连接装置
CN108168063A (zh) * 2018-01-31 2018-06-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排水管组件、空调器
CN109864880A (zh) * 2019-01-30 2019-06-11 上海博化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洗眼器外壳体
CN112005042A (zh) * 2018-04-16 2020-11-27 连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联轴器和用于传输流体的方法
CN112984259A (zh) * 2021-02-20 2021-06-18 唐福华 一种组合拆装式pvc管材
CN115585128A (zh) * 2022-09-27 2023-01-10 泰州市鼎创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泵阀接合的防漏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541226A1 (en) 2005-05-27 2006-11-27 Rasmussen Gmbh Connection system with coaxial end sections of two fluid lines that are to be joined
AT506088B1 (de) * 2007-12-14 2009-06-15 A & S Umwelttechnologie Ag Muffe zum verbinden von zumindest zwei rohren
DE102008048658A1 (de) * 2008-09-24 2010-03-25 Fränkische Rohrwerke Gebr. Kirchner Gmbh & Co. Kg Steckkupplung für Rohre, sowie Kupplungseinrichtung mit wenigstens zwei solchen Steckkupplungen
RU2460003C1 (ru) * 2011-09-12 2012-08-27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Корпорация "Москов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еплотехники" Гибк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газовода
US9404353B2 (en) 2012-09-11 2016-08-02 Pioneer Natural Resources Usa, Inc. Well treatment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IT202200009467A1 (it) * 2022-05-09 2023-11-09 Denso Thermal Systems Spa Sistema di connessione tubi
CN117053000B (zh) * 2023-10-12 2023-12-26 烟台云沣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排水工程用管道连接装置及其对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488959A (de) * 1969-03-26 1970-04-15 Fischer Ag Georg Einstellbares Stützelement zur Verstärkung von nachgiebigen Rohren, insbesondere von Rohren aus Kunststoff
GB1365151A (en) * 1972-08-31 1974-08-29 Hepworth Iron Co Ltd Pipe couplings
DE3702246C1 (de) * 1987-01-27 1988-03-10 Rasmussen Gmbh Steckkupplung zum Verbinden eines Schlauches mit einem Rohr
JP3425482B2 (ja) * 1994-11-25 2003-07-14 株式会社東郷製作所 パイプの接続具
DE19756987C2 (de) * 1997-12-20 2001-05-23 Daimler Chrysler Ag Lösbare Rohrverbindung, insbesondere für luftführende Rohre
US6991270B2 (en) * 2000-12-27 2006-01-31 Toyoda Gosei, Co., Ltd. Hose coupling assembly
JP2002295774A (ja) * 2001-04-03 2002-10-09 Onda Seisakusho:Kk ヘッダー
FR2824382B1 (fr) * 2001-05-03 2003-07-04 Seb Sa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de parties d'un conduit aeraulique d'aspiration d'un appareil recuperateur de dechets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9211A (zh) * 2010-02-10 2013-01-02 吉维独资有限公司 用于摩托车的载物袋固定系统
CN102859211B (zh) * 2010-02-10 2014-10-08 吉维独资有限公司 用于摩托车的载物袋固定系统
CN106930870A (zh) * 2010-03-30 2017-07-07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联接装置、曲轴箱通风装置和新风系统
CN107002926A (zh) * 2014-12-17 2017-08-01 利富高(韩国)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软管连接的连接器
CN107387913A (zh) * 2017-09-12 2017-11-24 烟台大学 一种电动温控阀快速连接装置
CN107387913B (zh) * 2017-09-12 2023-07-07 烟台大学 一种电动温控阀快速连接装置
CN108168063A (zh) * 2018-01-31 2018-06-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排水管组件、空调器
CN108168063B (zh) * 2018-01-31 2023-06-30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排水管组件、空调器
CN112005042B (zh) * 2018-04-16 2022-02-22 连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联轴器和用于传输流体的方法
CN112005042A (zh) * 2018-04-16 2020-11-27 连接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联轴器和用于传输流体的方法
CN109864880A (zh) * 2019-01-30 2019-06-11 上海博化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洗眼器外壳体
CN112984259A (zh) * 2021-02-20 2021-06-18 唐福华 一种组合拆装式pvc管材
CN115585128A (zh) * 2022-09-27 2023-01-10 泰州市鼎创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泵阀接合的防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9494B (zh) 2011-11-16
ATE458957T1 (de) 2010-03-15
RU2313027C1 (ru) 2007-12-20
EP1726862A3 (de) 2009-03-18
CN1869497B (zh) 2010-05-12
CN1869497A (zh) 2006-11-29
DE502006006217D1 (de) 2010-04-08
DE502005009086D1 (de) 2010-04-08
EP1726862A2 (de) 2006-11-29
EP1726862B1 (de) 2010-02-24
ATE458954T1 (de) 2010-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9494A (zh) 两个待连接流体导管的配有同轴端段的连接装置
US10220555B2 (en) Air duct cuff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EP2499413B1 (en) Clip for a pipe or duct
JP5240944B2 (ja) 印ろう継手
CN101055052A (zh) 管道的连接装置
US7014214B2 (en) Resinous connector
CN1816712A (zh) 插入式管接头
JP4304525B2 (ja) 2つの流体導管の端部の接続構成
CN100483000C (zh) 连接元件
CN100335833C (zh) 挠性管接头
CN1308198A (zh) 管接头
CN1699739A (zh) 用于共轨的分支连接件的接合结构
CN1807959A (zh) 用于连接两个管的连接件
CN101453886B (zh) 乳头杯
US20120014048A1 (en) Cable Kink Protection Uni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KR100532555B1 (ko) 배관 연결장치
US20030127855A1 (en) Integrated quick connect corrugated tubing assembly
RU2008136910A (ru) Труба для текучей среды под давлением, выполненная из термопластическ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в частности полиолефинов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с открытым концом раструба
KR100543135B1 (ko) 호스클램핑구조
RU2005108414A (ru) Уплотн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EP1222418B1 (en) Connection piece
CN101865528B (zh) 分段式加热器隔离件和分段式加热器
CN219975760U (zh) 一种新型管路密封结构及管路连接单元
CN211083155U (zh) 一种波纹管连接头及具有其的波纹管连接结构
KR200367152Y1 (ko) 호스 연결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