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38462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38462A CN101038462A CNA2007100886188A CN200710088618A CN101038462A CN 101038462 A CN101038462 A CN 101038462A CN A2007100886188 A CNA2007100886188 A CN A2007100886188A CN 200710088618 A CN200710088618 A CN 200710088618A CN 101038462 A CN101038462 A CN 10103846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point
- sub
- row
- shadow to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915 proofrea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11580 syndromic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98 hot ro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23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039 memory spa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44 data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halftone scree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46—Colour pict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 H04N1/50—Picture reproducers
- H04N1/506—Reproducing the colour component signals picture-sequentially, e.g. with reproducing heads spaced apart from one another in the subscanning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rinters Or Recording Devi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And Radiation Means (AREA)
- Color, Gradation (AREA)
- Fax 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基于以第二数目的半色调值产生的第二图像数据打印以第一数目的半色调值产生的第一图像数据,第二数目大于第一数目。点形成部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像素行,这些行包括许多组子点的子行。这些组对准使得这些子点的子行在基本上垂直于前进方向的横向方向上延伸。控制器控制点形成部,使得在前进方向上所选定数目的子点组合形成像素。在相同子行上的子点具有相同的曝光能量,在相同像素中不同子行上的子点具有不同的曝光能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例如电子照相打印机,尤其涉及包括根据半色调数据书写点的写头(write head)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现有的电子照相打印机的曝光单元通常有两种类型:具有光源的扫描型头,所述光源为例如激光和LED头,后者具有大量排成行的发光二极管(LED)。激光头能够改变相同扫描行中的不同点之间的点大小。相对照,LED头通常不能很容易地改变相同扫描行中不同点之间的点大小。为了克服LED头的这个缺点,已提议通过将在多个子行中形成的子点结合起来以形成一行半色调像素。在相同子行上的点具有相同的曝光能量,而在相同像素中不同子行上的点具有不同的曝光能量。将在子行上具有不同大小的点结合起来实现想要的半色调像素。
串型彩色打印机结合有多个LED头,每个LED头照亮相应光电导鼓的带电表面以形成相应色彩的静电潜像。然后静电潜像用相应色彩的调色剂显影。各色彩的图像一个叠一个配准地依次转印到一张纸上以形成一幅完整的彩色调色剂图像。安装LED头可能有一些位置误差,从而LED的行相对于光电导鼓的转动轴稍微倾斜延伸。因此,串型彩色打印机可能面临着一个问题:当各色彩的调色剂图像一个叠一个地转印到纸上时,调色剂图像偏移。日本专利申请公开JP 11-34399A公开了一种用于使在前进方向(纸的行进方向)上各色彩的图像的错位最小化的技术。从主机设备接收的数据临时存储在图像存储器中。从图像存储器中读取用于一行的数据,从而所述数据根据LED头的位置误差是多行中的数据的组合。然后,从图像存储器读取的数据被逐行传送到LED头。用这种方式,使在横向方向上所打印的图像的重合失调最小化。
图32图示说明了当LED头未对准使得LED头以与光电导鼓的转动轴成一角度延伸时,用没有校正的常规半色调技术在纸上打印的点。打印是由现有的半色调打印技术进行的,在前进方向上没有进行位置校正。每个点或像素由以不同半色调值绘制的三个子点形成。LED头中的LED在三个连续的时刻被通电,以形成三个子行,使得在相同子行上的点具有相同的曝光能量,而在相同像素中不同子行上的点具有不同的曝光能量。
参照图32,由于LED头没有精确地垂直于纸的前进方向,所以在前进方向上这些子点的位置偏离这些子点应该在的行。因为每个像素由三个不同的子点形成,所以每个像素的位置要求校正三个子点的位置。
图33图示说明了一种校正子点的位置误差的方法,其中由虚线表示的子点的位置由3个子行校正。因为校正是粗糙的,所以所产生的子点仍然偏离它们应该在的位置。该校正对于降低在多幅不同色彩的图像叠加时的色移(color shift)是不足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校正LED头的取向的、具有改善的校正精确度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不同色彩的图像叠加时具有减少的色移的图像形成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打印以第一数目的半色调值绘制的第一图像数据。点形成部在打印介质上形成一行像素。每行包括许多组子行,每个子行包括子点。这些组对准使得这些子行在基本上与打印介质前进的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上延伸。控制器控制点形成部,使得在第二方向上的选定数目的子点,基于以第二数目(大于第一数据)的半色调值绘制的第二图像数据,结合起来以形成像素,在相同子行上的子点具有相同的曝光能量,在相同像素中不同子行上的子点具有不同的曝光能量。
点形成部包括半色调值转换部、数字化部、二值图像存储器、曝光部、以及数据输出部。半色调值转换部(252,411,511,611)将以第二数目的半色调值绘制的第二图像数据转换成以第一数目的半色调值绘制的第一图像。数字化部(102,402,502,602)将第一图像数字化成为二值图像数据。二值图像存储器(103)存储所述二值图像数据。曝光部(21)根据所述二值图像数据使发光元件发光。数据输出部(104)从所述二值图像存储器(103)读取二值图像数据并产生代表不同曝光能量中相应曝光能量的信号,数据输出部(104)将所述二值数据和所述信号发送给曝光部(21)。
对于一页打印介质,第二图像数据包括第三数目的像素行(L),该第三数目个行(L)中每个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对准的第四数目的像素。
该第三数目个行(L)包括第五数目的子行。这些子行上的每个子点打印在由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坐标以及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坐标给出的打印介质上的位置处。当所述数据输出部(104)从所述二值图像存储器(103)读取二值数据时,第二方向上的所述位置由与该位置对应的校正值校正。该校正值以相邻组之间间隔为单位来产生。
半色调值的第一数目、组数、以及子行数是相关的,使得
M≤(2s-1)×G+1
其中M是半色调值的第一数目,G是组数,S是子行数。
组数(G)可以是2,每组中的子行数(S)可以是2,半色调值(M)的第一数目可以是7。
组数(G)可以是2,每组中的子行数(S)可以是3,半色调值(M)的第一数目可以是15。
组数(G)可以是3,每组中的子行数(S)可以是2,半色调值(M)的第一数目可以是10。
组数(G)可以是2,每组中的子行数(S)可以是2,半色调值(M)的第一数目可以是4。
本发明的可应用性的进一步的范围将通过后面给出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明显。然而,应当明白的是详细的描述和特别的例子虽然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仅作为图示说明给出,因为根据该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明显的。
附图说明
根据附图以及后面给出的详细描述,对本发明的理解将变更更加全面,所述附图仅作为图示说明给出,从而不限定本发明,其中:
图1图示说明了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2是图示说明控制器中的各部的方框图。
图3是图示说明LED头的细节的方框图。
图4图示说明了图像数据的数据结构以及如何将图像数据打印到纸上。
图5图示说明了当LED头因一些位置误差而在与光电导鼓的转动轴成一夹角的方向上延伸时,打印前点位置校正的原理。
图6图示说明校正前的Y坐标与校正后的Y坐标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7是图示说明数字化图像数据的过程的时序图。
图8是图示说明数字化过程的时序图,其中逐像素地数字化每行中的图像数据。
图9图示说明第一实施例的数据译码器的真值表。
图10是图示说明图像数据的打印操作的时序图。
图11图示说明了以7个不同半色调值绘制的子点的图案。
图12A图示说明了没有进行校正的比较性例子。
图12B图示说明在根据图10中的时序图输出二值图像数据时以7个半色调值绘制的3位图像数据的打印结果。
图13A图示说明了根据第一实施例使子点的位置移动最小距离而进行的校正。
图13B图示说明了使用另一种方法使子点的位置移动最小距离而进行的校正。
图13C图示说明一个比较性例子,其中在前进方向上相邻子行间的间隔被二等分,以试图校正位置误差。
图14是图示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控制器中的各部的方框图。
图15是图示说明数字化图像数据的过程的时序图。
图16是图示说明数字化过程的时序图,其中逐像素地数字化每行中的图像数据。
图17图示说明数据译码器的真值表。
图18是图示说明图像数据的打印操作的时序图。
图19图示说明了以15个不同半色调值绘制的子点的图案。
图20A图示说明了在第二实施例中使子点的位置移动最小距离而进行的校正。
图20B图示说明了用现有的方法使子点的位置移动最小距离而进行的校正。
图21是图示说明第三实施例的控制器中的各部的方框图。
图22是图示说明数字化图像数据的过程的时序图。
图23是图示说明数字化过程的时序图,其中逐像素地数字化每行中的图像数据。
图24图示说明数据译码器的真值表。
图25是图示说明图像数据的打印操作的时序图。
图26图示说明了以10个不同半色调值绘制的子点的图案。
图27A图示说明了在第三实施例中使子点的位置移动最小距离而进行的校正。
图27B图示说明了用现有的方法使子点的位置移动最小距离而进行的校正。
图28是图示说明第四实施例的控制器中各部的方框图。
图29图示说明第四实施例的数据译码器的真值表。
图30图示说明了当根据图10中的时序图进行以4半色调值绘制的数据的打印时,各个半色调值的子点的图案。
图31A图示说明了在第四实施例中使子点的位置移动最小距离而进行的校正。
图31B图示说明了用现有的方法使子点的位置移动最小距离来对子点的位置进行校正的比较性例子。
图32图示说明了当LED头未对准使得LED头以与光电导鼓的转动轴成一角度延伸时,用现有的没有校正的半色调技术在纸上打印的点;以及
图33图示说明了一种校正子点的位置误差的方法,其中由虚线表示的子点的位置由3个子行校正。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图1图示说明了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像形成装置10是彩色电子照相打印机,其包括四个图像形成部11-14,用于形成黑色(K)、黄色(Y)、品红色(M)、以及青色(C)的调色剂图像。每个图像形成部都结合有LED头。该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热辊61和62,用于在热和压力作用下固定调色剂图像。
用于黑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1包括图像控制器51、LED头21、光电导鼓31、以及转印辊41。
用于黄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2包括图像控制器52、LED头22、光电导鼓32、以及转印辊42。
用于品红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3包括图像控制器53、LED头23、光电导鼓33、以及转印辊43。
用于青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4包括图像控制器54、LED头24、光电导鼓34、以及转印辊44。
图像形成部11-14沿记录纸17被传送的传送路径对准,使得光电导鼓31-34从传送路径的上游至下游沿着传送路径对准。各图像形成部11-14可以基本上相同;为了简便起见,将仅仅描述用于黑色的图像形成部11的操作,可以理解的是,其它的图像形成部可以以类似的方式工作。
光电导鼓31绕基本上垂直于前进方向(记录纸的行进方向)的转动轴旋转。马达(未示出)驱动光电导鼓31转动。
光电导鼓31具有的长度比最大尺寸的纸的宽度要长。充电部(未示出)对光电导鼓31的表面均匀地充电。LED头21设置在光电导鼓31的附近,且包括沿基本上平行于光电导鼓31的转动轴的线排列的多个LED 316(图3)。当LED根据图像数据而被加电时,LED头21照亮光电导鼓31的带电表面,以形成静电潜像。控制部51从外部主设备接收打印数据,且根据基于打印数据所产生的图像数据来控制给LED加电。
设置转印辊41以在光电导鼓31与转印辊41之间形成转印点,使得随着纸17通过转印点,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纸17上。随着纸17通过相继的图像形成部,黄色、品红色、以及青色调色剂图像被配准地转印到纸17上,以形成全色调色剂图像。然后,纸17前进到限定在热辊61和62之间的定影点。随着纸17经过定影点,全色调色剂图像在热及压力作用下被熔到纸17中。
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半色调技术。将就如下技术描述该技术:通过选择性地在多个子行上形成具有不同大小的子点而使像素半色调化。
[像素和点的位置]
图4图示说明了图像数据的数据结构以及如何将图像数据打印到纸17上。
因为图像形成装置10是逐行形成点图像的打印机,所以对于一页纸17的可打印区来说,图像数据包括总共L行(R=0至L-1)像素。每行包括两组子行,每组包括两个子行。每个子行包括总共W个点(X=0至X=W-1)。从R=0至R=L-1的行在垂直方向上对准,而子行在水平方向上延伸。每个像素通过组合子行上的点而形成。使用笛卡尔坐标来定义打印到纸17上的点的位置,如,点的坐标由(X,Y)表示。Y轴(纵坐标)上的点从纸17的顶部至底部排成一条直线,而X轴(横坐标)上的点从纸17的左侧至右侧排成一条直线。
行计数器212(图2)对开始于页的顶端至纸17的可打印区的底端的行(即从R=0至R=(L-1))进行计数。组计数器213(图2)对每行中的组(即Cg=0至1)进行计数。子行计数器214(图2)对每组中的子行(即Cs=0至1)进行计数。
在相同子行上的点具有相同的曝光能量,而在相同像素中不同子行上的点具有不同的曝光能量。
图2是图示说明控制器51中的各部的方框图。
数据处理部101从主机设备(如个人计算机(未示出))接收8位图像数据(具有256个半色调值),并处理所接收的8位图像数据。数字化部102从数据处理部101接收以7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并将所述图像数字化成为数字形式(即,二值数据)。二值图像存储器103存储一页纸17的二值数据。数据输出部104从二值图像存储器103读取二值数据,并将所述二值数据传送至LED头21。在LED头21中的LED根据所述二值数据被加电。定时控制器105控制整个系统的所有时序。
{数据处理部}
半色调图像存储器251临时存储从主机设备所接收的、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8位图像数据。振动网屏过滤器(dither screenfilter)252将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转换成以7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并输出该以7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至数字化部102。地址计算部253计算半色调图像存储器251的地址,用以从该半色调图像存储器读取8位图像数据。
振动网屏过滤器252可以是任何现有的过滤器。以7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由3个位表示。将8位图像数据转换成3位图像数据是有益的,因为数字化部102需要更小的存储器容量。
{数字化部}
写地址计算部217计算半色调图像存储器103的写地址。数字化部215将从数据处理部101接收的、以7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数字形式。写信号生成器218生成写信号。写地址计算部217与X坐标计数器211、行计数器212、组计数器213、子行计数器214、以及Y坐标计算部216进行数据和信号通信。
写地址基于X坐标计数器211的计数以及Y坐标计算部216的输出进行计算。因此,Y坐标表示子行相对于纸17的可打印区的顶端的位置,而X坐标计数器的计数代表从纸17的可打印区的左端的像素的位置。X坐标计数器211从0计数至(W-1),其中W是X轴上的像素的总数。Y坐标计算部216基于行计数器212、组计数器213、以及子行计数器214的计数来计算Y坐标,如下所示:
Y坐标(R)=R×S×G+Cg×S+Cs 方程(1)
其中R是行计数器212的计数,S是子行数,G是组数,Cg是组计数器213的计数,Cs是子行计数器214的计数。
在第一实施例中,G是2,S是2。
写地址计算部217如下计算表示写地址WADR的信号S25:
WADR=Y坐标×W+Cx
其中Cx是X坐标计数器211的计数。
换句话说,写地址WADR表示在纸17的可打印区中作为像素的一部分的点的位置。
表1
计数器 | 计数操作 |
子行计数器 | 子行计数器计数来自定时控制器105的信号 |
组计数器 | 一旦子行计数器进位,组计数器就计数完毕 |
X坐标计数器 | 一旦行计数器进位,X坐标计数器就计数完毕 |
行计数器 | 当X坐标计数器的计数达到W-1时,行计数器计数完毕 |
X坐标计数器211的计数Cx(S28)以及行计数器212的计数R(S29)被传送到数据处理部101的地址计算部253,其进而计算用于从半色调图像存储器251读取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8位图像数据的地址。以后将描述数字化部215以及写信号生成器218的操作。
{二值图像存储器}
二值图像存储器103是具有写端口和读端口的存储器。写端口接收写地址WADR(S25)、写数据WDATA(S26)、以及写信号WR(S27)。读端口接收读地址RADR(S33)、并输出读数据RDATA(S38)。二值图像存储器103存储代表各像素子行中各点的1位数据。
{数据输出部}
数据输出部104计算读地址RADR(S33)以及要被输出至LED头21的选通信号STB(S36)。数据输出部104包括输出头时钟CLK(S34)以及锁存信号LA(S35)至LED头21的头控制器239。
{输出读地址RADR}
Y坐标计算部235基于行计数器232、组计数器233、子行计数器234、位置误差存储器240的输出计算Y坐标。读地址计算部238基于来自X坐标计数器231的X坐标以及来自Y坐标计算部235的Y坐标来计算读地址(S33)。
如果不进行点的位置的校正,则读地址S33的Y坐标可以计算如下:
Y坐标(R)=R×S×G+Cg×S+Cs
其中R是行计数器232的计数,S是子行数,G是组数,Cg是组计数器233的计数,Cs是子行计数器234的计数。
图5图示说明了当LED头21因一些位置误差而在与光电导鼓31的转动轴成一夹角的方向延伸时,在打印前对点的位置进行校正的原理。
参照图5,因LED头21被安装成在与光电导鼓的转动轴成一夹角的方向延伸这一事实,像素的位置偏离它们应该在的位置。因此,在X轴上的坐标“X”处的点可能远离其应该在的Y坐标。该偏离量由z(X)表示。
在这个实施例中,在Y轴上的点的位置的校正以组的节距H为单位来进行。换句话说,d(Cx)=z(X)/H按照从纸17的可打印区的顶部开始的组数来表示,H是相邻组之间的间隔,Cx是X坐标计数器231的计数。
d(Cx)值被存储到位置误差存储器240中,且被用于逐子行地进行位置校正。当计算d(Cx)=z(X)/H的值时,可以进行四舍五入。
如上所述,d(Cx)表示用组数表示的、在前进方向上X坐标处的点的偏离。位置误差存储器240输出与X坐标计数器231的计数对应的d(Cx)值。乘法器241计算d(Cx)×S的值,且将乘积值提供给Y坐标计算部235。Y坐标的校正是以组为单位进行的,如下所述。
Y坐标计算部235如下计算对Y坐标的校正:
校正的Y坐标(R)=R×S×G+Cg×S+d(Cx)×S
其中R是行计数器232的计数,S是子行数,G是组数,Cg是组计数器233的计数,Cx是X坐标计数器231的计数。
图6图示说明校正前的Y坐标与校正后的Y坐标之间的位置关系。图6中的每个矩形区表示二值图像数据存储的存储区。
二值图像存储器103在横向上具有与像素W一样数目的存储区,在前进方向上具有与子行一样数目的存储区。假设从二值图像存储器103读出由行计数器232的计数值“R”、组计数器233的计数值“1”、以及子行计数器234的计数值“1”所表示的子行,那么,校正前的Y坐标由R×S×G+1×S+1给出。
如果对Y坐标进行校正,则校正后的Y坐标给出如下:
校正的Y坐标=R×S×G+1×S+1+d(Cx)×S。
因此,在前进方向(纸17的行进方向)上进行校正时,读地址计算部238如下计算读地址RADR(S33):
RADR=(校正的Y坐标)×W+Cx 方程(3)
其中Cx是X坐标计数器231的计数。
{将选通信号发送至LED头}
选通信号生成器237与选通时间存储器236合作,以生成选通信号。选通时间存储器236存储与一个组中的子行相同数目的选通时间数据项,使得选通信号STB的选通时间T(即,持续时间)可以根据子行来设定。当子行计数器234的计数Cs寻址选通时间存储器236时,选通时间存储器236输出描述选通时间T的数据至选通信号生成器237。一旦从定时控制器105接收到触发信号,选通信号生成器237就从选通时间存储器236读取选通时间T,然后将与选通时间T对应的选通信号STB(S36)提供给LED头21。
{定时控制器}
定时控制器105管理整个系统的时序,并输出包含如下信号的控制信号(未示出):至数据输出部104中的子行计数器213的时钟、至数据输出部104中的X坐标计数器231的时钟、选通信号生成器237的触发信号、以及LED头写控制器239的触发信号。
图3是图示说明LED头21的细节的方框图。
对照图3,LED头21包括驱动器芯片301、LED阵列315、以及棒形透镜320,其中LED阵列315包括多个LED 316,棒形透镜320将从各LED301发出的光聚焦到光电导鼓31的表面上。驱动器芯片301包括移位寄存器311、锁存电路312、以及驱动电路313,其中驱动电路313包括多个NAND门(未示出)。LED阵列315包括与横向上排成一条直线的像素W一样数目的LED 316。
LED头21从图像控制器51接收读数据RDATA(S38)、头时钟CLK(S34)、锁存信号LA(S35)、以及选通信号STB(S36)。
在根据头时钟CLK(S34)从图像控制器51串行接收一个子行的读数据RDATA(S38)之后,移位寄存器311将读数据RDATA作为并行数据输出至锁存电路312。锁存电路312根据锁存信号从移位寄存器311接收读数据RDATA作为并行数据,然后将该并行数据输出至驱动电路313。
在选通信号STB的逻辑值为“0”期间,如果从锁存电路312所接收的并行数据的位是逻辑值“1”,则驱动电路313的NAND门输出逻辑值“1”,由此,使电流流经相应的LED,从LED发光。
{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
将参照图1描述前面所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图像形成部11-14是基本上相同的结构,为了简便起见,将仅仅描述用于黑色的图像形成部11的操作,可以理解,其它的图像形成部将以类似的方式工作。
当图像控制器51从主机设备接收图像数据时,光电导鼓31开始转动。充电装置(未示出)均匀地对光电导鼓31的表面充电。然后,LED头21照亮光电导鼓31的带电表面,以形成静电潜像。然后,显影装置(未示出)用黑色调色剂将静电潜像显影成为可见的图像,即调色剂图像。
纸17在箭头所示的方向传送,且经过限定在光电导鼓31与转印辊42之间的转印点,使得转印辊41将黑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纸17上。同样地,图像形成部12-14形成黄色的、品红色的、青色的调色剂图像,它们依次一个叠一个配准地转印到纸17上,以形成全色调色剂图像。当纸17经过限定在热辊61和62之间的定影点时,在纸17上的全色调色剂图像被熔成永久的全色图像。
将图像数据输出至LED头21的图像控制器51的操作将以图像形成部11为例进行描述。
{接收图像数据}
图像控制器51从主机设备接收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8位图像数据,并将用于一页纸17的可打印区(图4)的图像数据存储至图像处理部101的半色调图像存储器251中。
{写二值图像}
依次,即从图4的子行上的左端子点至右端子点,读取半色调图像存储器251中的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8位图像数据。振动网屏过滤器252将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转换成以7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数字化部215将从数据处理部101接收的、以7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数字形式。数字化图像数据被顺序存储到二值图像存储器103中。用这种方式,从主机设备接收的图像数据被转换成用于一页纸17的数字化数据。
图7是图示说明数字化图像数据的过程的时序图。数字化图像数据的操作将该参照时序图更加详细地进行描述。
对于由行计数器212所计数的每行,从行#0向行#L-1,X坐标计数器211的计数被用于寻址半色调图像存储器251,由此读取描述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像素的图像数据。然后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像素的图像数据由振动网屏过滤器252转换成以7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S22)。然后,以7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S22)由数字化部进一步转换成二值数据(S26),并存储至二值图像存储器103中。
图8是图示说明数字化过程的时序图,其中逐像素地数字化每行中的图像数据。图8通过例子图示说明了X坐标“X”处的像素以及X坐标“X+1”处的像素。
参照图8,由行数R(行计数器212的计数)以及X轴上的坐标“X”所确定的像素的数据从半色调图像存储器251读取,然后由振动网屏过滤器252转换成以7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S22)。在转换期间,子行计数器214根据从定时控制器105接收到的计数信号(未示出)重复从0至1计数。组计数器213根据从子行计数器214所输出的进位来从0至1计数。
数字化部215根据图9的真值表将以7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S22)转换成写数据WDATA(S26),并将写数据WDATA(S26)依次输出至二值图像存储器103。与此同时,写信号生成器218输出写信号至二值图像存储器103,从而二值图像数据被写入二值图像存储器103中。
假设根据图9中的真值表将具有7个半色调值的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值“3”写入二值图像存储器103。当组计数器为“0”且子行计数器为“0”时,写入逻辑值“1”。当组计数器为“0”而子行计数器为“1”时,写入逻辑值“1”。当组计数器为“1”而子行计数器为“0”时,写入逻辑值“0”。当组计数器为“1”而子行计数器为“1”时,写入逻辑值“0”。
{打印图像数据}
在将二值图像数据写入二值图像存储器103之后,数据输出部104从二值图像存储器103读取二值图像数据,并将该二值图像数据提供给LED头21。通过行计数器232的计数,从行#0至行#L-1,寻址二值图像存储器103,从而依次读取二值图像数据。
图10是图示说明图像数据的打印操作的时序图。
以组#0的子行#0至#1、然后是组#1的子行#0至#1的次序从二值图像存储器103读取每行像素。各子行中各子点的图像数据在读地址RADR处从二值图像存储器103读取,并作为读数据RDATA(S38)输出至LED头21,其中使用方程(3)基于X坐标计数器231的计数及校正的Y坐标计算出所述读地址RADR。
要指出的是,已由偏差d(Cx)×S校正的Y坐标寻址二值图像存储器103,以将读取读数据RDATA并将其写入LED头21中的寄存器311(图3)。因此,可以校正因LED头21的安装误差或扭曲或变形而引起的位置误差。
在从二值图像存储器103读取二值图像数据的同时,头控制器239输出头时钟CLK(S34),从而读数据RDATA和头时钟CLK(S34)被输入至LED头21中的移位寄存器311(图3)。当从二值图像存储器103读取一个子行的二值图像数据完毕时,头控制器239提供锁存信号LA(S35)至LED头21。根据锁存信号LA将移位寄存器311中所接收到的读数据RDATA复制到锁存电路312中。换句话说,这时,锁存电路312中的各锁存元件复制用于驱动相应的LED 316的逻辑值“1”或逻辑值“0”。
在头控制器239输出锁存信号LA之后,定时控制器105提供触发信号至选通信号生成器237,其进而输出选通信号STB(S36)至LED头21。选通信号STB(S36)具有随子行而变化的选通时间T。在第一实施例中,子行#1的选通时间T是子行#0的选通时间的两倍。锁存电路312输出并行数据至驱动电路313的门。驱动电路313的门仅在锁存电路312输出逻辑值“1”至驱动电路313时输出逻辑值“1”,从而在选通信号STB的逻辑值为“0”期间,门的输出逻辑值“1”使相应的LED发光。
例如,根据从二值图像存储器103所读取的二值图像数据,在选通信号STB的逻辑值为“0”期间形成具有相同曝光能量的点,这些点由行#0、组#0、子行#0、以及“0”至“W-1”(即,X坐标)来确定。
然后,根据二值图像数据,在选通信号STB的逻辑值为“0”期间,形成具有相同曝光能量的点,这些点由行#0、组#0、子行#1、以及“0”至“W-1”(即,X坐标)来确定。
同样,根据二值图像数据形成具有相同曝光能量的点,直到形成由行#L-1、组#1、子行#2、以及“0”至“W-1”(即,X坐标)确定的点。
图11图示说明了以7个不同半色调值绘制的子点的图案。
子行#0的选通时间T的持续时间使得子行#0中的点小。子行#1的选通时间T的持续时间使得子行#1中的点大。
例如,当以7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值“3”被打印在第#R行且X坐标为“0”处时,如图11所示打印二值数据。换句话说,当组是#0、子行是#0时,在选通时间T期间打印具有小点的逻辑值“1”。当组是#0且子行是#1时,打印具有大点的逻辑值“1”。当组是#1且子行是#0时,不打印任何点。当组是#1且子行是#1时,不打印任何点。
如上所述,通过将两个组结合起来形成以7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像素,其中每个组包括一个大子点和/或一个小子点。半色调值M满足下面的关系。
M≤(2s-1)×G+1
图12B图示说明在根据图10中的时序图输出二值图像数据时,以7个半色调值绘制的3位图像数据的打印结果。图12A图示说明了没有进行校正的比较性例子。在图12A和12B中,点划线表示正确安装LED头时的像素行。
参照图12B,从二值图像存储器103读取二值图像数据,同时还将Y轴上的子点的位置校正d(Cx)×S的量,使得子点移动最小的距离。因为以组为单位来进行校正,所以该校正使得相应子点以相邻组之间的间距H为单位移动。
图13A和13B图示说明以第一实施例所述的方式校正子点的位置的有益效果。图13A图示说明了根据第一实施例进行的校正,其使子点的位置移动最小距离。图13B图示说明了使用常规方法进行的校正,其使子点的位置移动最小距离。
要指出的是,当校正子点的位置时,子点被移动同时保持子点的相对位置。
在第一实施例中,每个像素由两组子点组成,每组包括一个大点和/或一个小子点。这种构造允许子点以相邻组之间间隔H为单位移动。相对照,比较性例子的像素(图13B)由具有三个不同尺寸的子点形成。因此,仅能够通过以两相邻行间的间隔为单位移动子点来进行校正。
图13C图示说明一个比较性例子,其中在前进方向上相邻子行间的间隔被二等分,以试图校正位置误差。相邻行之间具有该间隔可以将校正精度提高为原来的2倍。然而,二等分两相邻子行间的间隔,要求半色调图像存储器具有的容量是以前的两倍。另外,相邻子行间的间隔的增加将导致打印速度下降50%。
如上所述,减小相邻子行间的间隔提供具有与图13C中的比较性例子基本上相同精度的子点位置校正,同时仍旧保持半色调图像存储器同样的容量。只需打印速度下降33%和二值图像存储器103的容量增加33%。
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以相邻行间的间隔为单位移动子点而提供子点的位置校正,同时使诸如打印速度降低和存储器容量增加之类的缺点最小化。这使得多色彩打印中色移最小化。
第二实施例
图14是图示说明第二实施例的控制器451中的各部的方框图。控制器451与控制器51在下面各点不同:
(1)数据处理部401的振动网屏过滤器411接收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并输出以15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S22)。
(2)数据译码器414接收以15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S22)。图17图示说明数据译码器414的真值表。
(3)一个组中的子行数是3,因此子行计数器412从“0”至“2”计数。
(4)Y坐标计算部413将S=3代入方程(1),计算Y坐标。Y坐标计算部423将S=3代入方程(2),计算对Y坐标的校正。
(5)因为子行数是3,所述二值图像存储器403需要比第一实施例的二值图像存储器103容量大50%。
(6)当数据输出部404计算像素位置的偏离时,位置误差存储器240的输出在乘法器422中乘以3。
(7)一个组中的子行数是3,因此子行计数器421从“0”至“2”计数。
(8)数据输出部404中的选通时间存储器424存储三个不同的选通时间数据项。
因此,对于控制器451,与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器51的元件类似的元件都已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了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除了每组的子行数是3而不是2、使用三个不同的选通时间T、且以15个值而不7个值来表达半色调之外,控制器451以与控制器51相同的方式运行。将要描述控制器451的运行。
{写二值图像}
从图4中子行上的左端点至右端点,依次从半色调图像存储器251中读取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8位图像数据。振动网屏过滤器411将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转换成以15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数字化部414将从数据处理部101接收的、以15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数字形式。数字化图像数据被依次存储到二值图像存储器403中。用这种方式,从主机设备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被转换成用于一页纸17的数字化数据。
图15是图示说明数字化图像数据的过程的时序图。数字化图像数据的操作将参照该时序图更加详细地进行描述。
对于由行计数器212所计数的每行,从行#0向行#L-1,X坐标计数器211的计数被用于寻址半色调图像存储器251,以读取描述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像素的图像数据。然后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由振动网屏过滤器411转换成以15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S22)。以15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S22)由数字化部414进一步转换成二值数据(S26),并存储至二值图像存储器403中。
图16是图示说明数字化过程的时序图,其中逐像素地数字化每行中的图像数据。图16通过例子图示说明了X坐标为“X”的像素。
参照图16,由行数R(行计数器212的计数)以及X轴的坐标“X”所确定的像素的数据从半色调图像存储器251读取,然后由振动网屏过滤器411转换成以15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S22)。在转换期间,子行计数器412根据从定时控制器105接收到的计数信号(未示出)重复从0至1计数。组计数器213根据从子行计数器412所输出的进位来从0至1计数。
数字化部414根据图17中的真值表将以15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S22)转换成写数据WDATA(S26),并将写数据WDATA(S26)依次输出至二值图像存储器403。同时,写信号生成器218输出写信号至二值图像存储器403,从而二值图像数据被写入二值图像存储器403。
假设根据图17中的真值表将以15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值“7”写入二值图像存储器403的行#R且X轴(即横轴)上坐标“X”处。
当组为#0且子行为#0时,写入逻辑值“1”。
当组为#0而子行为#1时,写入逻辑值“1”。
当组为#0而子行为#2时,写入逻辑值“1”。
当组为#1而子行为#0时,写入逻辑值“0”。
当组为#1且子行为#1时,写入逻辑值“0”。
当组为#1而子行为#2时,写入逻辑值“0”。
{打印图像数据}
在将二值图像数据写入二值图像存储器403之后,数据输出部104从二值图像存储器403读取二值图像数据,并提供二值图像数据至LED头21。行计数器232的计数被用于从行#0至行#L-1寻址二值图像存储器403,从而依次读取二值图像数据。
图18是图示说明图像数据的打印操作的时序图。
以组#0的子行#0、#1和#2、然后是组#1的子行#0至#1的次序,从二值图像存储器103读取每行像素。各子行中的各子点的图像数据通过使用读地址RADR从二值图像存储器403读取,并作为读数据RDATA(S38)输出至LED头21,所述读地址RADR使用方程(3)基于X坐标计数器231的计数及校正的Y坐标计算出。
要指出的是,已由偏差d(Cx)×S校正的Y坐标寻址二值图像存储器103,以将读数据RDATA读入LED头21中的移位寄存器311(图3)。用这种方式,可以校正因LED头21的安装误差或扭曲或变形引起的位置误差。要指出的是,方程(2)中S的值是“3”,G的值是“2”。
LED头21以与第一实施例一样的方式接收读数据RDATA并发光,因此,省略了LED头21的操作的详细描述。用于子行#0、#1、#2的三个不同的选通时间T的持续时间相关联,使得选通时间T(0)∶选通时间T(1)∶选通时间T(2)=1∶2∶4。
参照图18,根据从二值图像存储器103读取的二值图像数据,在选通信号STB的逻辑值为“0”期间,形成具有相同曝光能量的点,这些点的位置由行#0、组#0、子行#0、以及“0”至“W-1”(X坐标)确定。
然后,根据二值图像数据,在选通信号STB的逻辑值为“0”期间,形成具有相同曝光能量的点,这些点由行#0、组#0、子行#1、以及“0”至“W-1”(X坐标)来确定。
然后,根据二值图像数据,在选通信号STB的逻辑值为“0”期间,形成具有相同曝光能量的点,这些点由行#0(行计数器232的计数)、组#0、子行#2、以及“0”至“W-1”(X坐标)来确定。
同样,根据二值图像数据,在选通信号STB的逻辑值为“0”期间,形成具有相同曝光能量的点,直到形成由行#L-1、组#1、子行#2、以及X坐标的“0”至“W-1”来确定的点。
图19图示说明了以15个不同半色调值绘制的子点的图案。
子行#0的选通时间T的持续时间使得子行#0中的点小。子行#1的选通时间T的持续时间使得子行#1中的点中等。子行#2的选通时间T的持续时间使得子行#2中的点大。
假设以15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值“7”被打印在第#R行X轴坐标“0”处。如图19所示打印该二值数据。换句话说,当组是#0、子行是#0时,在选通时间T期间打印具有小点的逻辑值“1”。
当组是#0、子行是#1时,打印具有中等点的逻辑值“1”。
当组是#0、子行是#2时,打印具有大点的逻辑值“1”。
当组是#1、子行是#0时,不打印任何点。
当组是#1、子行是#1时,不打印任何点。
当组是#1、子行是#2时,不打印任何点。
如上所述,以15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像素通过将两个组结合起来形成,其中每个组包括一大的子点、一中等子点、和/或一小的子点。
图20A图示说明了第二实施例中进行的校正,其使子点的位置移动最小距离。图20B图示说明了用现有的方法使子点的位置移动最小距离的校正。
参照图20A,在第二实施例中,从二值图像存储器403读取二值图像数据,同时还用d(Cx)×S校正Y轴上的子点的位置,使得子点移动最小的距离。因为以组为单位来进行校正,所以该校正使各子点以相邻组之间间隔H为单位移动。
应指出的是,当对子点的位置进行校正时,移动子点同时保持子点的相对位置。
在第二实施例中,每个像素由两组子点形成,每组子点可以包括三个不同大小的子点:一个大的子点、一个中等子点、和一个小的子点。这种构造允许子点以相邻组之间间隔H为单位移动。相对照,比较性例子的像素(图20B)由具有三个不同大小的三个子点形成。因此,仅能够通过以两相邻行间的间隔为单位移动子点,来进行校正。
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以相邻行之间的间隔的一半为单位移动子点来提供对子点的位置的校正,同时使诸如打印速度的下降及存储器的容量增加之类的缺点最小化。这使得多色彩打印中色移能够最小化。在第二实施例中,在一个组中使用三个子点,且采用15个半色调值。因此在第二实施例中每单位面积的点数比第一实施例中的多。
第三实施例
图21是图示说明第三实施例的控制器551中的各部的方框图。控制器551与控制器51(图2)在下面各点不同:
(1)数据处理部501的振动网屏过滤器511接收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并输出以10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
(2)数据译码器514接收以10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S22)。图24图示说明数据译码器514的真值表。
(3)组数是3,因此组计数器512从“0”至“2”计数。
(4)因为组数是3,所以数据输出部504的组计数器521从“0”至“2”计数。
(5)Y轴计算部513将G=3代入方程(1),计算Y坐标。Y坐标计算部523将G=3代入方程(2),计算对Y坐标的校正。
因此,对于控制器551,与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器51的元件类似的元件都已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了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除了每组的子行数是3而不是2、以及以15个值而不7个值来绘制半色调之外,控制器551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运行。将要描述控制器551的运行。
{写二值图像}
从图4中子行上的左端子点至右端子点,顺序从半色调图像存储器251中读取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8位图像数据。振动网屏过滤器511将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转换成以10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数字化部514将从数据处理部501接收的、以10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数字形式。数字化图像数据被依次存储到二值图像存储器503中。用这种方式,从主机设备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被转换成用于一页纸17的可打印区的数字化数据。
图22是图示说明数字化图像数据的过程的时序图。数字化图像数据的操作将参照该时序图更加详细地进行描述。
对于由行计数器212所计数的每行,从行#0向行#L-1,X坐标计数器211的计数被用于寻址半色调图像存储器251,由此读取描述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像素的图像数据。然后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由振动网屏过滤器511转换成以10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S22)。以10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S22)由数字化部514进一步转换成二值数据(S26),并存储至二值图像存储器503中。
图23是图示说明数字化过程的时序图,其中逐像素地数字化每行中的图像数据。
参照图23,由行数R(行计数器212的计数)以及X轴上的坐标“X”所确定的像素的数据,从半色调图像存储器251读取,然后由振动网屏过滤器511转换成以10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S22)。在转换期间,子行计数器214根据从定时控制器105接收到的计数信号(未示出)从0至1重复计数。组计数器512根据从子行计数器214所输出的进位来从0至2计数。
数字化部514根据图24中的真值表将以10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S22)转换成写数据WDATA(S26),并将写数据WDATA(S26)依次输出至二值图像存储器503。同时,写信号生成器218输出写信号至二值图像存储器503,从而二值图像数据被写入二值图像存储器503。
例如,假设将以10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值“5”写入二值图像存储器503的行#R且X轴坐标为“0”的位置处,所述二值数据根据图24中的真值表被写入。
换句话说,当组为#0且子行为#0时,写入逻辑值“1”。
当组为#0而子行为#1时,写入逻辑值“1”。
当组为#1而子行为#0时,写入逻辑值“0”。
当组为#1且子行为#1时,写入逻辑值“1”。
当组为#2而子行为#0时,写入逻辑值“0”。
当组为#2而子行为#1时,写入逻辑值“0”。
{打印图像数据}
在将二值图像数据写入二值图像存储器503之后,数据输出部504从二值图像存储器503读取二值图像数据,并提供该二值图像数据至LED头21。行计数器232的计数被用于从行#0至行#L-1寻址二值图像存储器503,从而依次读取所述二值图像数据。
图25是图示说明图像数据的打印操作的时序图。
以组#0的子行“0”至“1”、然后是组#1的子行“0”至“1”、最后是组#2的子行#0至#1的次序,从二值图像存储器503读取每行像素。各子行中的子点的图像数据在读地址RADR从二值图像存储器503读取,并作为读数据RDATA(S38)输出至LED头21,所述读地址RADR使用方程(3)基于X坐标计数器231的计数及校正的Y坐标计算出。
指出的是,由偏差d(X)×S校正的X坐标和Y坐标用于寻址二值图像存储器103,由此读取每子行中的子点的图像数据。因此,可以校正因LED头21的安装误差或扭曲或变形而引起的Y轴上(即,Y坐标)的位置误差。要指出的是,方程(2)中S(每组中的子点数)的值是“2”,G的值是“2”。
LED头21以与第一实施例一样的方式接收读数据RDATA并发光,从而省略了LED头21的操作的详细描述。两个选通时间T是相关的,使得用于子行#0的选通时间T的长度是用于子行#1的选通时间的两倍。
参照图25,根据从二值图像存储器503读取的二值图像数据,在选通信号STB的逻辑值为“0”期间,形成具有相同曝光能量的点。这些点由行#0、组#0、子行#0、以及X坐标的“0”至“W-1”确定。
然后,根据二值图像数据,在选通信号STB的逻辑值为“0”期间,形成具有相同曝光能量的点,这些点由行#0、组#0、子行#1、以及X坐标的“0”至“W-1”来确定。
同样,根据二值图像数据,在选通信号STB的逻辑值为“0”期间,形成具有相同曝光能量的点,直到形成由行#L-1、组#2、子行#1、以及X坐标的“0”至“W-1”所确定的点。
图26图示说明了以10个不同半色调值绘制的子点的图案。
子行#0的选通时间T的持续时间使得子行#0中的点小。子行“1”的选通时间T的持续时间使得子行#1中的点大。
例如,假设以10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值“5”被打印在行#R且X轴坐标为“X”处。如图26所示打印该二值数据。换句话说,当组是#0、子行是#0时,打印小点。
当组是#0、子行是#1时,打印大点。
当组是#1、子行是#0时,不打印任何点。
当组是#1、子行是#1时,打印大点。
当组是#2、子行是#0时,不打印任何点。
当组是#2、子行是#1时,不打印任何点。
如上所述,以10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像素通过将两个组结合起来而形成,其中每个组包括一个大的子点、和/或一个小的子点。
图27A图示说明了在第三实施例进行的校正,其使子点的位置移动最小距离。图27B图示说明了用现有的方法使子点的位置移动最小距离的校正。
参照图27A,从二值图像存储器503读取二值图像数据,同时还用d(X)×S校正Y轴上的子点的位置。因为以组为单位进行校正,所以该校正使各子点以相邻组之间间隔H为单位移动。
应指出的是,当对Y轴上的子点的位置进行校正时,移动子点同时保持子点的相对位置。
在第三实施例中,每个像素由三组子点形成,每组子点可以包括一个大的子点和/或一个小的子点。这种构造允许子点以相邻组之间间隔H的1/3为单位移动。相对照,比较性例子的像素(图20B)由具有三个不同大小的三个子点形成。因此,仅能够通过以两相邻行间的间隔为单位移动子点,来进行校正。
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以相邻行之间的间隔的1/3为单位移动子点实现子点位置的校正,同时使诸如打印速度的下降及存储器的容量增加之类的缺点最小化。这使得与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相比,多色彩打印中色移能够更加最小化。
第四实施例
图28是图示说明第四实施例的控制器651中各部的方框图。控制器651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中的控制器51,不同之处在于像素是以4个半色调值绘制的。
因此,对于控制器651,与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器51的元件类似的元件都已标以相同的附图标记且省略了对它们的详细描述。
除了图像是以4个值而不7个值来进行半色调之外,控制器651以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方式运行。将要描述控制器651的运行。
{写二值图像}
从数据处理部601依次读取半色调图像存储器251中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8位图像数据,即从图4中子行上的左端子点至右端子点读取。振动网屏过滤器611将以256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转换成以4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数字化部614将从数据处理部601接收的、以4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转换成数字形式。数字化图像数据被依次存储到二值图像存储器103中。用这种方式,从主机设备接收到的图像数据被转换成用于一页纸17的数字化数据。
振动网屏过滤器611所产生的以4个值半色调化的图像数据由数字化部614数字化成数字形式。然后将数字化的图像数据被写入二值图像存储器103。第四实施例的构造将主要就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部分进行描述,而省略与第一实施例共同的部分的描述。
控制器651根据图8的时序图进行数字化处理。数字化部614根据图24的真值表将以4个值半色调化的图像数据(S22)转换成写数据WDATA(S26),并将写数据WDATA(S26)依次输出至二值图像存储器103。同时,写信号发生器218输出写信号至二值图像存储器103,使得二值图像数据被写入二值图像存储器103。
例如,假设根据图29中的真值表将以4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值“2”写入二值图像存储器103。
换句话说,当组为#0且子行为#0时,写入逻辑值“0”。
当组为#0而子行为#1时,写入逻辑值“1”。
当组为#1而子行为#0时,写入逻辑值“0”。
当组为#1且子行为#1时,写入逻辑值“0”。
{打印图像数据}
打印是以与第一实施例中数据输出部104所进行方式完全相同的方式进行的,因此省略详细的描述。因此,将仅仅描述以4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的打印。
图30图示说明了当根据图10中的时序图进行以4个半色调值绘制的图像数据的打印时,相应的半色调值的子点的图案。
例如,以4个值半色调化的图像数据的半色调值“2”被如下打印:
子行#0的选通时间T的持续时间使得子行#0中的点小。子行#1的选通时间T的持续时间使得子行#1中的点大。
当组计数器是“0”且子行计数器是“0”时,不打印任何点。
当组计数器是“0”且子行计数器是“1”时,打印大点。
当组计数器是“1”且子行计数器是“0”时,不打印任何点。
当组计数器是“1”且子行计数器是“1”时,不打印任何点。
图31A图示说明了在第四实施例中进行的校正,其使子点的位置移动最小距离。图31B图示说明了用现有的方法对子点的位置进行校正的比较性例子,其使子点的位置移动最小距离。
参照图31A,从二值图像存储器503读取二值图像数据,同时还用校正量d(X)×S校正Y轴上的子点的位置。因为以组(即,两个子行)为单位来进行校正,所以该校正使各子点以相邻组之间间隔H为单位移动。
应指出的是,当对子点的位置进行校正时,移动子点同时保持子点的相对位置。
在第四实施例中,每个像素由两组子点形成,每组子点可以包括一个大的子点和/或一个小的子点。这种构造允许子点以相邻行之间间隔H的1/2为单位移动。相对照,比较性例子的像素(图20B)由具有三个不同大小的三个子点形成。因此,仅能够通过以两相邻行间的间隔为单位移动子点,来进行校正。
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通过以相邻行之间的间隔的1/2为单位移动子点来实现对子点位置的高精确校正,同时使诸如打印速度的下降及存储器的容量增加之类的缺点最小化。这使得在多色彩打印中色移最小化。因为在第四实施例中半色调值的数目比第一实施例中的少,所以当振动网屏过滤器用软件来实现时振动网屏过滤器上的负担可以减少,从而实现低成本的图像形成装置。
{工业应用性}
如上所述,为了形成高清晰度图像,可以增加子行数以增加半色调值。可以增加组数以增加前进方向上子点位置的校正精度。在第四实施例中,图像数据包含许多逻辑值为“0”的点。因此,在将图像数据存储到存储器中前可以将图像数据压缩,而当从存储器中读取时可以将其展开,由此节省存储容量。虽然这些实施例都是针对由于LED头被安装成与横向方向(光电导鼓的转轴方向)成一夹角延伸而引起的LED头的位置误差进行描述,但是这些实施例也可以应用于由LED头的变形而引起的LED头的位置误差的校正。虽然在这些实施例中对各点已进行了校正,但是可以存储对于每组多个连续点的位置校正量,从而可以逐组进行校正。
因此所描述的本发明,很明显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改变。这样的改变不被认为是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从而所有这样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很明显的修改都将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打印以第一数目的半色调值绘制的第一图像数据,所述装置包括:
点形成部(51,451,551,651),其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像素行,每行包括许多组子行,每个子行包括子点,其中这些组对准成使得这些子行在基本上与打印介质前进的第二方向垂直的第一方向(x)上延伸;以及
控制器(105),其控制所述点形成部(51,451,551,651),使得在第二方向(Y)上的选定数目的子点,基于以大于第一数目的第二数目的半色调值绘制的第二图像数据,组合以形成像素,在相同子行上的子点具有相同的曝光能量,在相同像素中不同子行上的子点具有不同的曝光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点形成部(51,451,551,651)包括:
半色调值转换部(252,411,511,611),其将以第二数目的半色调值绘制的第二图像数据转换成以第一数目的半色调值绘制的第一图像数据,
数字化部(102,402,502,602),其将第一图像数据数字化成为二值图像数据;
二值图像存储器(103),其存储所述二值图像数据;
曝光部(21),其根据所述二值图像数据使发光元件发光;
数据输出部(104),其从所述二值图像存储器(103)读取二值图像数据并产生代表不同曝光能量中相应的曝光能量的信号,所述数据输出部(104)将所述二值数据和所述信号发送给所述曝光部(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对于一页打印介质,所述第二图像数据包括第三数目的像素行(L),该第三数目个行(L)中的每一行包括在第二方向上排成一条直线的第四数目的像素。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对于一页打印介质,所述第二图像数据包括第三数目的像素行(L),该第三数目个行(L)中的每一行包括在第一方向上排成一条直线的第四数目的像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第三数目的行(L)包括第五数目的子行;
其中在子行上的每个子点打印在由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坐标以及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坐标给出的打印介质上的位置处;
其中当所述数据输出部(104)从所述二值图像存储器(103)读取二值数据时,在第二方向上的位置由与该位置对应的校正值校正,该校正值以相邻组之间间隔为单位产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半色调值的第一数目、组数、以及子行数是相关的,使得
M≤(2S-1)×G+1
其中M是半色调值的第一数目,G是组数,S是子行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组数(G)是2,每组中的子行数(S)是2,半色调值的第一数目(M)是7。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组数(G)是2,每组中的子行数(S)是3,半色调值的第一数目(M)是1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组数(G)是3,每组中的子行数(S)是2,半色调值的第一数目(M)是1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组数(G)是2,每组中的子行数(S)是2,半色调值的第一数目(M)是4。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072408 | 2006-03-16 | ||
JP2006072408A JP4942369B2 (ja) | 2006-03-16 | 2006-03-16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6072408 | 2006-03-1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38462A true CN101038462A (zh) | 2007-09-19 |
CN101038462B CN101038462B (zh) | 2011-01-26 |
Family
ID=382688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0886188A Active CN101038462B (zh) | 2006-03-16 | 2007-03-16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924467B2 (zh) |
EP (1) | EP1835721B1 (zh) |
JP (1) | JP4942369B2 (zh) |
CN (1) | CN101038462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198770B1 (ko) * | 2007-11-29 | 2012-11-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화상형성장치 및 제어방법 |
KR100933257B1 (ko) * | 2007-12-28 | 2009-12-22 | 주식회사 하이닉스반도체 | 반도체 메모리 장치 |
JP2010056672A (ja) * | 2008-08-26 | 2010-03-11 | Oki Data Corp | 画像処理装置 |
JP2012056111A (ja) | 2010-09-06 | 2012-03-22 | Ricoh Co Ltd | 光書き込み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光書き込み装置の制御方法、光書き込み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JP5789939B2 (ja) * | 2010-09-15 | 2015-10-0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サブライン点灯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5997644B2 (ja) * | 2013-03-26 | 2016-09-28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838015B2 (ja) * | 1993-04-20 | 1998-12-16 | ローム株式会社 | プリントヘッド |
EP0663759A1 (en) | 1994-01-14 | 1995-07-19 | Xerox Corporation | Digital LED printer with multiple print imaging modes |
JPH09254440A (ja) * | 1996-03-21 | 1997-09-30 | Oki Data:Kk | 電子写真プリンタ |
JP3609239B2 (ja) * | 1997-07-22 | 2005-01-12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画像記録装置 |
US6532029B1 (en) * | 2000-11-21 | 2003-03-11 | Aetas Technology Incorporated | Imaging-offset compensation methods and systems |
JP4391042B2 (ja) * | 2001-06-15 | 2009-12-24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補正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プリンタ |
JP4360543B2 (ja) * | 2003-06-12 | 2009-11-11 |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 画像形成装置 |
US7602411B2 (en) | 2003-06-12 | 2009-10-13 | Oki Data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05153343A (ja) * | 2003-11-26 | 2005-06-16 | Oki Data Corp | 素子駆動方法、素子駆動装置及びプリンタ |
-
2006
- 2006-03-16 JP JP2006072408A patent/JP4942369B2/ja active Active
-
2007
- 2007-03-13 EP EP07104012.5A patent/EP1835721B1/en active Active
- 2007-03-15 US US11/686,488 patent/US7924467B2/en active Active
- 2007-03-16 CN CN2007100886188A patent/CN101038462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1835721A1 (en) | 2007-09-19 |
EP1835721B1 (en) | 2013-10-23 |
CN101038462B (zh) | 2011-01-26 |
JP4942369B2 (ja) | 2012-05-30 |
US7924467B2 (en) | 2011-04-12 |
JP2007245537A (ja) | 2007-09-27 |
US20070216917A1 (en) | 2007-09-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55766C (zh) | 图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79735C (zh) | 采用串行记录头的图象记录装置 | |
CN1223170C (zh) | 利用校正表的彩色图像数据的校正方法 | |
CN1102316C (zh) | 图像处理装置 | |
CN1845014A (zh) |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0340403C (zh) | 记录装置和记录方法 | |
CN1120612C (zh) | 光写头驱动装置和光写头驱动方法 | |
CN1605466A (zh) | 打印装置、打印方法、打印控制装置和打印控制方法 | |
CN101038462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707457A (zh) | 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装置 | |
CN101055460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172221C (zh) | 光束特性评价方法 | |
CN101031423A (zh) | 图像形成设备、数据产生设备及其程序、方法和记录介质 | |
CN1169344C (zh) | 激光打印机的电子控制装置 | |
CN1957594A (zh) | 点数据处理装置、图像输出系统及其方法 | |
CN1306789C (zh) | 图像处理设备、方法、程序及记录该程序的记录介质 | |
CN1947409A (zh) | 对每多个像素进行多值化的图像处理装置 | |
CN1782913A (zh) | 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300621C (zh) | 多束光扫描光学装置以及使用它的图像形成装置 | |
CN1207889C (zh) | 图像处理装置和图像读取装置 | |
CN1123202C (zh) | 光束扫描装置及图象形成装置 | |
CN1841407A (zh) | 图像处理装置 | |
CN1292620A (zh) | 图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
CN1694811A (zh) | 液体喷射装置、计算机系统和液体喷射方法 | |
CN1836905A (zh) |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30 Address after: Tiger gate, 1, 7, 12, Tokyo harbour, Japan Patentee after: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ki Data Cor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