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4344A - 图像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4344A CN1174344A CN97102473.1A CN97102473A CN1174344A CN 1174344 A CN1174344 A CN 1174344A CN 97102473 A CN97102473 A CN 97102473A CN 1174344 A CN1174344 A CN 11743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mentioned
- stroke
- original copy
- process obje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7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108091008695 photoreceptor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0023 transfer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02 image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72 labe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101150071895 ADF7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611 fee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94 synthes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27146 Melanoder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0076 repl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662429 Fenerbahc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52 review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 H04N1/3877—Image rot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87—Composing, repositioning or otherwise geometrically modifying orig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diting Of Facsimile Original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将图像信号的黑像素进行扩张处理,将该黑像素扩张后得到的多个黑像素区域联结,抽出联结的区域的外接矩形。根据该抽出的外接矩形的位置和尺寸以及外接矩形内的文字的方向判断图像的方向是纵向还是横向、是朝上还是朝下。根据该判断结果决定多个原稿图像在格式纸上的配置,按照该决定的配置将多个原稿合成为一个合成图像。因此,不论用户使用什么样的方向的原稿以及不论沿什么方向设定原稿,都可以获得所希望的拷贝输出。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用复印机等OA(办公自动化)机器将多张原稿记录到1张格式纸的一面来输出(印刷)复制图像或记录到1张格式纸的两面来输出复制图像的图像处理装置。
在近年来的办公室中,PC机(个人计算机)和打印机已普及,拷贝文件和纸张文件增加。
另一方面,按照环境问题对策,正在致力于减少纸张的使用量,努力研究再生纸的使用、反面纸的使用、将多张原稿缩小合成输出到一张格式纸上等,在近年来的复印机中,配置了将多张原稿缩小、合成输出到一张格式纸上的功能。
但是,在具有将多张原稿缩小、合成输出到一张格式纸上的功能的现有复印机中,根据是纵原稿还是横原稿(风景画/肖像画),如果将设定原稿的方向搞错了,在缩小图像中,就不能按照所希望的顺序配置图像,必须重新设定原稿,再次进行拷贝。
例如,如图21A所示,如果将写着“A”、“B”、“C”、“D”的4张原稿利用将上述多张原稿缩小、合成输出到一张格式纸上的功能合成输出,就如图21B所示的那样,4张原稿被缩小后输出。这一功能通过将读取的原稿缩小为1/4,按照图21B的A、B、C、D的顺序配置而实现。
然而,根据想拷贝的原稿是纵原稿还是横原稿(风景画/肖像画),这一状况将发生改变。
例如,对于图24A所示的横向原稿,将写着“A”、“B”、“C”、“D”的4张原稿利用将上述多张原稿缩小、合成输出到一张格式纸上的功能合成输出时,由于这些图像缩小后单纯地按照图24B的A、B、C、D的顺序配置,所以,输出图像便如图24B那样,顺序全部打乱,不能获得按照预想的顺序配置的图像。
即,如果原稿是纵向的,这一功能就能获得如所希望的配置合适的拷贝图像,但是,当原稿是横向的情况时,就必须附加指定原稿是横向并适当地改变配置原稿的顺序等功能。
这里,作为将多张原稿缩小、合成输出到一张格式纸上的功能不能适当地动作的例子,有
(1)原稿为纵向/横向的情况,此外,在
(2)设定原稿的上下方向、
(3)原稿是纵向书写还是横向书写、
(4)原稿纵向横向混杂、
(5)原稿上下向混杂、
(6)格式纸盒是纵向还是横向的情况下,有时也不能适当地发挥功能,为了不出差错地利用这一功能,用户必须熟悉这一功能,适当地设定原稿或重新使原稿顺序符合这一功能再次进行拷贝等。但是,如上述(4)、(5)那样,对于混杂的情况,用户除了重新调整原稿的方向外,别无他法。
此外,将多张原稿拷贝到输出格式纸的两面时,有时
(7)两面拷贝时的原稿的方向同样也随原稿的方向而不能获得所希望的拷贝。
这样,在现有的复印机中,使用将多张原稿缩小、合成输出到一张格式纸上的功能或两面输出功能时,常常会由于原稿的纵横向或上下向以及格式纸盒的方向等而不能获得所希望的拷贝,所以,尽管不仅是为了提高拷贝的易读性而且为了减少本来的格式纸的使用量的目的,由于某一功能的误动作,反而会使用户不便,从而将会由于再次拷贝而增加纸张的使用量。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使用将多张原稿缩小、合成输出到一张格式纸上的功能时不论用户使用什么样的方向的原稿以及将原稿设定为什么样的方向都可以获得所希望的拷贝输出的图像处理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的读取处理对象图像、将该图像的复制图像形成到图像形成媒体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将多个处理对象图像形成到1张图像形成媒体上时检测各处理对象图像的图像方向的检测装置和根据上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将多个处理对象图像合成为一个合成图像的图像合成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的读取处理对象图像、将上述图像的复制图像形成到图像形成媒体上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将处理对象图像的注目像素的图像信号2值化的2值化装置、使由上述2值化装置2值化的图像信号的黑像素扩张的扩张装置、将黑像素由上述扩张装置扩张后得到的多个黑像素区域联结的联结装置、抽出由上述联结装置联结的区域的外接矩形的外接矩形抽出装置、根据由上述外接矩形抽出装置抽出的外接矩形的位置和尺寸的特征以及外接矩形内的文字的方向判断图像的方向的判断装置和根据上述判断装置的判断结果将多个处理对象图像合成为一个合成图像的图像合成装置。
图像信号的黑像素由上述扩张装置进行扩张,将该黑像素扩张后得到的多个黑像素区域由上述联结装置进行联结,联结的区域的外接矩形由上述外接矩形抽出装置进行抽出。根据该抽出的外接矩形的位置和尺寸的特征以及外接矩形内的文字的方向判断文字的方向是纵向还是横向和图像的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根据该判断结果,决定多张原稿图像的格式至的配置,上述图像合成装置按照该决定的配置将多张原稿合成为一张合成图像。因此,不论用户使用什么样的方向的原稿以及将原稿设定为什么样的方向都可以获得所希望的拷贝输出。
图1是表示数字复印机的结构的简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字复印机的简略结构的框图。
图3是表示图像处理部的简略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缓冲器用存储区域的图像数据的存储例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图像合成区域的合成图像数据的存储例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图像合成处理部的简略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图像方向检测部的简略结构的框图。
图8是表示2值化装置的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说明行程扩张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用于进行行程扩张处理的具体的电路结构例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行程扩张处理的行程的具体例和行程信息的存储例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标记信息的存储例的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外接矩形的抽出方法的原理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外接矩形抽出信息的存储例的示意图。
图15是用于说明判断外接矩形的大小的判断条件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标记装置和外接矩形抽出装置的电路结构的具体例的框图。
图17是用于说明原稿的上/下方向的判断方法的示意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原稿的上/下方向的判断方法的示意图。
图19是用于说明原稿与合成图像的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原稿与合成图像的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原稿与合成图像的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22是用于说明原稿与合成图像的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23是表示图像尺寸变换/图像转动装置的简略结构的框图。
图24是用于说明先有的原稿与合成图像的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25A~25D是用于说明原稿与合成图像的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26是表示缓冲用存储区域的图像数据的存储例的示意图。
图27是表示图像合成区域的合成图像数据的存储例的示意图。
图28A~28D是用于说明原稿与合成图像的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29是表示缓冲用存储区域的图像数据的存储例的示意图。
图30是表示图像合成区域的合成图像数据的存储例的示意图。
图31A~31E是用于说明原稿与复制图像的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32是表示图像合成区域的合成图像数据的存储例的示意图。
图33是表示原稿图像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34A和34B是表示合成图像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35A~35C是表示原稿图像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36A和36C是表示合成图像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37是表示白纸判断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38是等效地表示图37的2值化装置的电路图。
图39是等效地表示图37的黑像素计数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40是等效地表示图37的判断装置的结构的电路图。
图41A和41B是表示原稿图像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42是表示复制图像的例子的示意图。
图43是表示复制图像的例子的示意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一例的具有打印外部机器(微机等)的打印数据的功能的数字复印机的内部结构的简略结构图。
如图1所示,数字复印机具有装置本体10,在该装置本体10内,设置起后面所述的读取装置(图像输入部)的功能的扫描部4和起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记录部)的功能的打印部6。
在装置本体10的上面,设置用于承载读取对象物即具有处理对象图像的原稿D的由透明的玻璃构成的原稿承载台12。另外,在装置本体10的上面,还设置自动地将原稿向原稿承载台12上传送的自动原稿传送装置7(以后,简称为ADF)。该ADF7相对于原稿承载台12设置为可以开闭,同时还起使放置到原稿承载台上的原稿D与原稿承载台12紧密接触的压紧原稿的功能。
ADF7具有设定原稿D的原稿托架8、检测有无原稿的空传感器9、将原稿从原稿托架8上一张一张地取出的拾取轮14、传送取出的原稿的进给轮15、将原稿的前端对齐的对齐轮对16、检测原稿D的尺寸的尺寸传感器17和设置为几乎将整个原稿承载台12覆盖的传送带18。并且,向上设定到原稿托架8上的多张原稿从最上面的原稿开始顺序取出,由对齐轮对16对齐后,由传送带18向原稿承载台12的指定位置传送。
在ADF7中,在将传送带18夹在中间的对齐轮对16与相反一侧的端部,设置反转轮20、非反转传感器21、舌门22和排纸轮23。由后面所述的扫描部4读取图像信息的原稿D,由传送带18从原稿承载台12上传送出去,通过反转轮20、舌门21和排纸轮22排出到ADF7上面的原稿排纸部24上。读取原稿D的反面时,通过切换舌门22,由传送带18传送来的原稿D由反转轮20反转后,再次由传送带18传送到原稿承载台12上的指定位置。
设置在装置本体10内的扫描部4具有作为照明光源放置在原稿承载台12上的原稿D的光源的曝光灯25和使从原稿D反射回来的反射光向指定的方向偏转的第1反射镜26,曝光灯25和第1反射镜26安装在设在原稿承载台12的下方的第1支撑架27上。
第1支撑架27与原稿承载台12平行地设置,可以移动,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带齿的皮带等,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在原稿承载台12的下方往复移动。
另外,在原稿承载台12的下方,还与原稿承载台12平行地设置可以移动的第2支撑架28。在第2支撑架28上,相互垂直地安装使由第1反射镜26偏转了方向的原稿D的反射光顺序偏转的第2和第3反射镜30、31。第2支撑架28借助于驱动第1支撑架27的带齿的皮带等,相对于第1支撑架27而从动,同时,相对于第1支撑架以1/2的速度沿原稿承载台12平行地移动。
另外,在原稿承载台12的下方,还设置将第2支撑架28上的第3反射镜31的反射光聚焦的成象透镜32和接收由成象透镜聚焦的反射光并进行光电变换的CCD传感器34。成象透镜32设置在包含由第3反射镜31偏转的光的光轴的面内,通过驱动机构可以移动,通过自身移动,以所希望的倍率将反射光成象。并且,CCD传感器34将入射的反射光进行光电变换,输出与读取的原稿D对应的电信号。即,CCD传感器34对于纵横分割作为原稿的文件图像的每一单位像素将照射原稿的光源的反射光变换为电信号,对各像素输出8位的数字数据。
另一方面,打印部6具有起潜影形成装置的作用的激光曝光部40。激光曝光部40具有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41、作为使从半导体激光41射出的激光连续地偏转的扫描部件的多面反射镜36、作为以后面所述的指定的转数转动驱动多面反射镜36的扫描电机的多极电机37和使从多面反射镜反射的激光偏转并导向后面所述的感光体圆筒44的光学系统42。这种结构的激光曝光部40固定支持在装置本体10的图中未示出的支持框架上。
半导体激光41根据由扫描部4读取的原稿D的图像信息或传真收发文件信息等进行通/断控制,激光通过多面反射镜36和光学系统42射向感光体圆筒44,通过扫描感光体圆筒44的圆周面,在感光体圆筒44的圆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
另外,打印部6具有设置在装置本体10的大致中央部的作为图像承载体的转动自如的感光体圆筒44,感光体圆筒44的圆周面利用激光曝光部40的激光曝光后,形成所希望的静电潜影。在感光体圆筒44的周围,顺序设置使圆筒的圆周面等效上指定的电荷的充电器45、向在感光体圆筒44的圆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影供给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从而以所希望的图像浓度显影的显影器46、一体地具有用于将从后面所述的格式纸盒供给的承载转印材料即拷贝格式纸P从感光体圆筒44上分离的剥离器47的将在感光体圆筒44的圆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像转印到格式纸P上的转印器48、将拷贝格式纸P从感光体圆筒44的圆周面上剥离的剥离爪49、清扫残留在感光体圆筒44的圆周面上的调色剂的清扫部50和将感光体圆筒44的圆周面消电的消电器51。
在装置本体10内的下部,相互于积层状态设置分别可以从装置本体抽出的上段盒52、中段盒53和下段盒54,在各盒内装入尺寸不同的拷贝格式纸。在这些盒的侧面,设置大容量供纸器55,在该大容量供纸器55内存放使用频度高的尺寸的拷贝格式纸P,例如存放约3000张的A4尺寸的拷贝格式纸P。另外,在大容量供纸器55的上方,设置可以自由装卸的兼作手动托架56的供纸盒57。
在装置本体10内,形成从各盒和大容量供纸器55通过位于感光体圆筒44与转印器48之间的转印部而延伸的传送通路58,在传送通路58的终端设置定影器60。在与定影器60相对的装置本体10的侧壁上形成排出口61,在排出口处装配排纸托架62。
在上段盒52、中段盒53、下段盒54、供纸盒57的附近和大容量供纸器55的附近,分别设置从盒内或大容量供纸器内一张一张地取出格式纸P的拾取轮63。另外,在传送通路58中,设置将由拾取轮63取出的拷贝格式纸P通过传送通路58进行传送的多对进给轮对64。
在传送通路58中,在感光体圆筒44的上流一侧,设置阻挡轮对65。阻挡轮对65修正取出的拷贝格式纸P的斜度,同时将感光体圆筒44上的调色剂像的前端与拷贝格式纸P的前端对齐,以与感光体圆筒44的圆周面的移动速度相同的速度将拷贝格式纸P向转印部进给。在阻挡轮对65的前面即进给轮对64一侧,设置检测拷贝格式纸P的到达的对齐前传感器66。
由拾取轮63从各盒或大容量供纸器55内一张一张地取出的拷贝格式纸P,由进给轮对64向阻挡轮对65传送。并且,拷贝格式纸P由阻挡轮对65将前端对齐后传送给转印部。
在转印部中,在感光体圆筒44上形成的显影剂像即调色剂像由转印器48转印到格式纸P上。转印上调色剂像的拷贝格式纸P利用剥离器47和剥离爪49的作用从感光体圆筒44的圆周面上剥离,通过构成传送通路58的一部分的传送带67传送到定影器60。并且,由定影器60将显影剂像熔融定影到拷贝格式纸P上后,拷贝格式纸P就由进给轮对68和排纸轮对69通过排出口61排出到排纸托架62上。
在传送通路58的下方,设置将通过定影器60的拷贝格式纸P反转后再次向阻挡轮对65传送的自动两面装置70。自动两面装置70具有暂时存放拷贝格式纸P的暂时存放部71、从传送通路58分支的将通过定影器60的拷贝格式纸P反转后向暂时存放部71导引的反转通路72、将在暂时存放部存放的拷贝格式纸P一张一张地取出的拾取轮73和将取出的格式纸通过传送通路58向阻挡轮对65进给的进给轮对75。另外,在传送通路58与反转通路72的分支部,设置有选择地将拷贝格式纸P向排出口61或反转通路72分配的分配门76。
进行两面拷贝时,通过定影器60的拷贝格式纸P由分配门76导引到反转通路72内,以反转的状态在暂时存放部71暂时存放后,由拾取轮73和进给轮对75通过传送通路74向阻挡轮对65传送。并且,拷贝格式纸P由阻挡轮对65对齐后,再次传送到转印部,向拷贝格式纸P的反面转印调色剂像。然后,拷贝格式纸P通过传送通路58、定影器60和排纸轮69排到排纸托架62上。
数字复印机进而还包括图2所示的操作面板80和主控制部90。
操作面板80包括指示开始复印的打印键81、设置用于输入数字复印机的图像输出用的条件例如复印或打印张数和倍率、或指定部分复印及其区域的坐标的例如多个按钮开关或在彩色显象管或液晶的画面上的透明的触摸传感器面板的输入部82、控制操作面板80的面板CPU83和设定复印张数和复印倍率所利用的数字键84。
输入部82具有根据关于数字复印机的操作顺序或应输入的条件而设置的作为表示图符号、数字、文字或文字串等的多个输入键的触摸传感器。例如,成为合成模式键和分类键。另外,输入部82还具有显示操作导引等和输入内容的显示部82a。作为合成模式键,设置将4张原稿拷贝到1张格式纸P上的4合1模式键或将2张原稿拷贝到1张格式纸P上的2合1模式键或将2张原稿拷贝到1张格式纸P的正反面的两面模式键。
在显示部82a,显示复印张数、复印倍率、可以拷贝、分类时的存储容量以及与该存储容量对应的可以读取的原稿张数(标准)等。
另外,在显示部82a,还显示催促用户根据后面所述的复印判断装置161的判断结果确认图像的方向或判断是否继续进行动作的信息。
对于该信息,利用输入部82键入是否继续进行动作等。
图2是概略地表示用于图1的数字复印机的电气连接和控制的信号的流程的框图。按照图2,在数字复印机中,由主控制部90内的主CPU91、扫描部4的扫描CPU100和打印部6的打印CPU110等3个CPU构成。主CPU91与打印CPU110通过共有RAM95进行双向通信,主CPU91发出动作指示,打印CPU110使状态复原。打印CPU110与扫描CPU100进行串行通信,打印CPU110发出动作指示,扫描CPU100使状态复原。
操作面板80与主CPU91连接。
主控制部90由主CPU91、ROM92、RAM93、NVM94、共有RAM95、图像处理部96、页存储器控制部97、页存储器98、打印控制器99和打印字体ROM151构成。
主CPU91控制整个主控制部90。ROM92存储控制程序。RAM93暂时存储数据。
NVM(持久随机存取存储器:非易失性RAM)94是电池(图中未示出)备份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切断电源时可以保持NVM94上的数据。
共有RAM95用于在主CPU91与打印CPU110之间进行双向通信。
主CPU91在合成(打印)模式时,根据原稿尺寸和格式纸尺寸以及哪一种合成模式判断缩小(放大)率,以该缩小(放大)率缩小(放大)从扫描部4读取的图像数据,并存储到页存储器98的缓冲用存储区域98a内。
主CPU91根据尺寸传感器17的输出判断原稿是纵长还是横长。该判断结果向图像方向检测装置160输出。
如图3所示,图像处理部96由滤除图像中的噪音的低通滤波器96a、修正图像的基底浓度的基底清除部96b、进行图像的边缘加强的高通滤波器96c、修正打印部6的记录浓度特性的γ修正部96d和将8位的输入信号保存着灰度性和文字的灰度性进行2值化处理并变换为1位的信号的灰度处理部96e构成。
页存储器控制部97控制将图像数据存储到页存储器98内或从页存储器98内读出。页存储器98具有可以存储多页图像数据的区域,将扫描部4的图像数据合成为可以按每1页存储的缓冲用存储区域98a的合成图像数据由可以存储的图像合成区域98b形成。在页存储器控制部97中,设置在合成模式时使用的图像合成处理部97a。
在例如作为合成模式的4合1模式时,如图4所示,各原稿的每1扫描行的图像数据顺序存储到缓冲用存储区域98a内。在图像合成区域98b中,在例如作为合成模式的4合1模式时,并且原稿都是纵向、向上、横写时,如图5所示,以将存储在缓冲用存储区域98a内的图像数据缩小为1/4的状态,将第1页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上角,将第2页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上角,将第3页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下角,将第4页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下角。存储在该图像合成区域98b内的合成图像数据按照第1页的图像数据的第1行、第2页的图像数据的第1行、第1页的图像数据的第2行、第2页的图像数据的第2行、…的顺序读出,通过图像数据总线150向打印部6输出。
在打印字体ROM151中,存储与打印数据对应的字体数据。
打印控制器99将微机等外部机器130的打印数据以与表示赋予该打印数据的分辨率的数据对应的分辨率,使用存储在打印字体ROM151内的字体数据展开为图像数据。
扫描部4由控制整个扫描部4的扫描CPU100、存储控制程序等的ROM101、数据存储用的RAM102、驱动CCD传感器34的CCD驱动器103、控制移动曝光电灯25和反射镜26、27、28等的电机的转动的扫描电机驱动器104和由用于修正由将CCD传感器34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A/D变换电路及CCD传感器34的误差或周围的温度变化等引起的对CCD传感器34的输出信号的阈值电平的变化的黑斑修正电路及暂时存储黑斑修正电路修正过的数字信号的行存储器构成的图像修正部105构成。
打印部6由控制整个打印部6的打印CPU110、存储控制程序等的ROM11、数据存储用的RAM112、控制半导体激光41的发光通/断的激光驱动器113、控制激光单元40的多极电机37的转动的多极电机驱动器114、控制传送通路58的格式纸P的传送的纸传送部115、使用起电器45、显影器46和转印器48进行充电、显影、转印的显影处理部116、控制定影器60的定影控制部117和选择部118构成。
另外,图像处理部96、页存储器控制部97、页存储器98、打印控制器99、图像修正部105、激光驱动器113与图像数据总线150连接。
如图6所示,图像合成处理部97a由图像方向检测装置160、复制判断装置161、图像配置决定装置162和图像尺寸变换/图像转动装置163构成。
图像方向检测装置160根据从扫描部4的图像修正装置105通过图像数据总线150供给的1页的图像数据判断文字的方向是横向还是纵向,原稿是纵向书写还是横向书写,进而判断图像的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
复制判断装置161根据图像方向检测装置160的多张原稿的方向的检测结果,在多张原稿的方向不同时判断是否中止图像的复制。
图像配置决定装置162根据原稿的方向和图像方向检测装置160的检测结果决定应变换的图像的尺寸和应转动的角度以及图像的配置位置。
图像尺寸变换/图像转动装置163根据图像配置决定装置162的结果和主CPU91的复印形式信号对页存储器98输出图像存储地址,图像合成时,输出对缓冲用存储区域98a的读入地址和对图像合成区域98b的读入地址。
如图7所示,图像方向检测装置160由2值化装置121、行程扩张装置122、标记装置123、外接矩形抽出装置124、文字方向判断装置125和图像方向判断装置126构成。
即,首先,S0是输入的图像信号。输入图像信号S0由2值化装置121与指定的阈值Th比较,进行2值化处理,并输出2值化图像信号S1。2值化装置121由存储阈值Th的阈值存储器和将输入图像信号S0与阈值Th进行比较的比较器构成。如果输入图像信号S0小于2值化阈值Th,作为2值化图像信号S1就输出“0”,如果大于2值化阈值Th,就输出“1”。比较处理示于(1)式。
S1=0∶S0<Th
S1=1∶S0≥Th ...(1)
图8是2值化装置121的结构。2值化装置121由8位的比较器构成。8位的输入图像信号S0与预先设定的8位的阈值Th进行比较,按照(1)式所示的条件,2值化图像信号S1向行程扩张装置122和文字方向判断装置125输出。
上述各种由2值化装置121进行了2值化处理的图像信号由行程扩张装置122沿主扫描方向进行黑像素的扩张处理。由行程扩张装置122根据2值化图像信号S1进行图像的扩张处理。
行程扩张处理就是当在主扫描方向的指定的像素数范围内有黑像素时,将注目像素与该像素间的像素全部置换为黑像素的处理。
下面,参照图9说明行程扩张处理方法。这里,为了简单起见,取上述像素数范围为“4”进行说明。在图9中,分别用坐标(l,j)表示2值图像的像素在X方向和Y方向的位置。
首先,在图9A中,在主扫描方向从坐标(2,1)到(5,1)黑像素连续,隔2个像素,在主扫描方向从坐标(8,1)到坐标(12,1)黑像素连续时,就将从坐标(2,1)到坐标(12,1)的所有的像素置换为黑像素,如图9B所示,得到行程L1。
其次,试看图9A的坐标(1,2)的像素,在主扫描方向虽然到坐标(3,2)为止黑像素连续,但是,在其右边在4个像素以内不存在黑像素。因此,对这些像素不进行改变,如图9B所示,直接作为行程L2。
同样,对于从图9A的坐标(9,2)到坐标(11,2)连续的黑像素和从坐标(13,2)到坐标(16,2)连续的黑像素,将从坐标(9,2)到坐标(16,2)全部置换为黑像素,如图9B所示,得到行程L3。
这样,当在主扫描方向在4像素的范围内有黑像四周时,就将这些黑像素间全部置换为黑像素。
图10是用于进行行程扩张处理的具体的电路结构例。在图10中,示出了取扩张的范围即像素数范围为“8”的情况。另外,对于2值化图像信号S1的值即2值化像素值,该像素为黑像素时取为“1”,为白像素时取为“0”。
在图10中,2值化图像信号S1输入闩锁电路130a,闩锁电路130b~g分别输入其前级的闩锁电路130a~f的输出。即,第1像素的2值化图像信号S1(2值化像素值)与图像时钟一起输入闩锁电路130a,该值按照图像时钟的定时闩锁到闩锁电路130a内(暂时保持),这时,第1像素的2值化像素值输入后级的闩锁电路130b。在闩锁电路130b中,按照第2像素的图像时钟的定时闩锁第1像素的2值化像素值,这时,在闩锁电路130a中闩锁第2像素的2值化像素值,以后,同样按照图像时钟的定时在后级闩锁电路中闩锁由前级闩锁电路闩锁过的2值化像素值,进而由后级闩锁电路输出。
闩锁电路130a~130g的输出,输入“或(OR)”电路131,此外,输入闩锁电路130a的2值化图像信号S1的值也输入“或”电路131,求它们的逻辑和,并将其结果作为信号FLAG1向“与(AND)”电路132输出。
闩锁电路130h的输出即2值化像素值输入“或”电路133,同时将该2值化像素值逻辑反转后也输入“与”电路132。
这里,设将由闩锁电路130h闩锁的2值化像素值BIN作为注目像素,则闩锁到闩锁电路130a~130g内的2值化像素值和输入闩锁电路130a的2值化像素值就是从注目像素的下一个像素到第8像素的像素,在这些像素中如果存在一个黑像素,作为信号FLAG1,“或”电路131就输出“1”,全部是白像素时,作为信号FLAG1,就输出“0”。即,根据信号FLAG1可以判断从注目像素开始在8像素的范围内是否有黑像素。
“与”电路132输入注目像素的2值化像素值BIN、信号FLAG1和后面所述的注目像素的1像素前的扩张图像信号EX0,闩锁在闩锁电路130h内的注目像素为白像素时,就判断该像素是否位于8像素的范围内的2个黑像素之间,作为判断结果,输出信号FLAG2。这时的判断条件为在信号BIN=“0”并且信号FLAG1=“1”并且信号EX0=“1”时,
信号FLAG2=“1”在上述条件以外时,
信号FLAG2=“0”
注目像素的2值化像素值BIN和“与”电路132的输出信号FLAG2输入“或”电路133,从这些值根据下面的判断条件输出行程扩张信号S2。这时的判断条件为在信号BIN=“1”或信号FLAH2=“1”时,
行程扩张信号S2=“1”在信号BIN=“0”并且信号FLAG2=“0”时,
行程扩张信号S2=“0”
上述注目像素的1像素前的行程扩张信号EX0,是在闩锁电路134中将“或”电路133的输出即行程扩张信号S2根据图像时钟延迟1像素的信号。
这样,根据作为从2值化图像抽出的行程(黑像素部)的信息而输出的行程扩张信号S2,对抽出的每一个行程便得到该行程的始点坐标、终点坐标以及该行程的长度。
下面,说明图7的标记装置123。这里,将根据行程扩张装置123输出的行程扩张信号S2而联结的行程作为一个区域进行集成(标记)处理。
图11A是利用行程扩张装置122抽出的行程的具体例子,图11B是对于图11A所示的行程从行程扩张信号S2中得到的行程信息的存储例子。
在图11B中,对抽出的各行程赋予序号,并存储各行程的始点坐标、终点坐标和行程的长度。由标记装置123根据这些行程信息进行标记。这样的信息也可以存储到本实施例的图像合成处理部97a所具有的指定的存储区域内。
在图11A中,行程序号为“1”的行程L10与行程序号为“2”的行程L11联结。此外,行程序号为“1”的行程L10也与行程序号为“3”的行程L12联结。即,行程L10~L12全部联结。这样,就将用标记装置123联结的行程集成(标记)为一个区域。
图12是对图11A所示的行程进行标记的结果和关于该集成的区域的信息的存储例子。在图12中,对该集成的区域赋予标记“A”,作为表示该区域的特征的信息,存储与该区域联结的行程的序号“1”、“2”、“3”。
图12所示的信息,作为信号S3向外接矩形抽出装置124输出。
下面,说明外接矩形抽出装置124。这里,求与利用标记装置123标记的各区域外接的矩形的位置和大小。
首先,参照图13说明外接矩形的抽出方法的原理。
图13A是作为抽出外接矩形的对象的集成区域的具体例子,是赋予了用图12说明的标记“A”的区域。即,行程序号“1”、”2”、“3”的行程集成为图13A所示的区域。为了判断该集成区域的大小,以注目行及其前一行的2行单位,从左向右比较该2行上的开始点、结束点、长度等。
首先,在图13A中,如果注目行程L11及其前一行的行程L10,由于行程L11的始点位于行程L10的前方,所以,与它们外接的矩形区域的始点就位于行程L11的始点上,另外,由于行程L10的终点位于行程L11的终点的后方,所以,外接的矩形的终点就位于行程L10的终点上。因此,与行程L10、行程L11外接的矩形就是在图13B中用粗线所示的矩形。
其次,在图13B中,若注目行程L12和行程L10,由于行程L10的始点位于行程L12的前方,所以,与它们外接的矩形区域的始点就位于行程L10的始点上,另外,由于行程L12的终点位于行程L10的终点的后方,所以,外接的矩形区域的终点就位于行程L12的终点上。此外,考虑在图13B中用粗线所示的外接矩形,结果,与行程L10、L11、L12外接的矩形就成为在图13C中用粗线所示的矩形。
这样,对于图13A所示的行程L10、L11、L12集成的赋予了标记“A”的区域,便由外接矩形抽出装置124从这些行程的始点(x1,y1)、(x2,y2)、(x3,y3)中求出最小的x坐标和最小的y坐标作为外接矩形的始点(Xs,Ys)。即,设对象标记包含的n个行程的始点分别为(x1,y1)、(x2,y2)…(xn,yn)时,则可求出外接矩形的始点(Xs,Ys)为
Xs=min(x1,x2,…xn)
Ys=min(y1,y2,…xn)
另外,和始点的计算一样,可以求出外接矩形的终点(Xe,Ye)为
Xe=max(x1,x2,…xn)
Ye=max(y1,y2,…yn)
此外,还可以求出外接矩形的大小即x方向和y方向的长度(x1,y1)为
x1=Xe-Xs+1
y1=Ye-Ys+1
按照上述顺序根据图13B所示的行程信息计算的外接矩形抽出信息S4,例如按图14所示的那样进行存储。在图14所示的外接矩形抽出信息的存储例子中,对于图13C所示的赋予了标记“A”的外接矩形,存储其始点的坐标(Xs<Ys)和大小(x1,y1)。
下面,参照图15说明用于判断外接矩形的大小的判断条件。
在图15中,作为第1行的行程L20的行程信息,将行程开始位置的x坐标X0、y坐标Y0、行程长度M0表示为(X0,Y0,M0),作为第2行的行程L21的行程信息,将行程开始位置的x坐标X1、y坐标Y1、行程长度M1表示为(X1,Y1,M1)。另外,将根据判断结果得到的外接矩形的始点表示为(x方向的坐标,y方向的坐标),将外接矩形的大小表示为(x方向的长度,y方向的长度)。
判断外接矩形的大小时,第1行的行程L20与第2行的行程L21的位置关系是判断的基准,但是,对于作为该对象的关系,考虑图15A~15F所示的6种情况。
图15A是第1判断条件的对象,行程L20与行程L21的位置关系是第2行的行程L21位于第1行的行程L20的前方并且相互不联结的情况。即,X0>X1+M1时,就判定行程L20与行程L21为非联结,结果,得到的外接矩形的始点为(X1,Y1),大小为(M1,Y_Y1+1)。这里,Y表示处理中的行序号,图15A的情况,就是Y=Y1。
图15B是第2判断条件的对象,行程L20与行程L21的位置关系是第2行的行程L21的终点位于第1行的行程L20的终点的前方、相互联结的情况。即,当X0>X1、X0≤X1+M1、X0+M0>X1+M1时,判定的外接矩形的始点为(X0,Y0),大小为(X0+M0-X1+1,Y-Y0+1)。
图15C是第3判断条件的对象,行程L20与行程L21的位置关系是第2行的行程L21的始点位于第1行的行程L20的始点的前方并且第2行的行程L21的终点位于第1行的行程L20的终点的后方、相互联结的情况。即,当X0>X1、X0≤X1+M1、X0+M0≤X1+M1时,判定的外接矩形的始点为(X1,Y0),大小为(M1,Y-Y0+1)。
图15D是第4判断条件的对象,行程L20与行程L21的位置关系是第2行的行程L21的始点位于第1行的行程L20的始点的后方并且第2行的行程L21的终点位于第1行的行程L20的终点的前方、相互联结的情况。即,当X0≤X1、X0+M0≥X1、X0+M0>X1+M1时,判定的外接矩形的始点为(X0,Y0),大小为(M0,Y-Y0+1)。
图15E是第5判断条件的对象,行程L20与行程L21的位置关系是第2行所行程L21的始点位于第1行的行程L20的始点的后方并且第2行的行程L21的终点位于第1行的行程L20的终点的后方、相互联结的情况。即,当X0≤X1、X0+M0≥X1、X0+M0>X1+M1时,判定的外接矩形的始点为(X0,Y0),大小为(X1+M1-X0+1,Y-Y0+1)。
图15F是第6判断条件的对象,行程L20与行程L21的位置的关系是第2行的行程L21位于第1行的行程L20的后方并且相互不联结的情况。即,当X0+M0<X1时,判定的外接矩形的始点为(X0,Y0),大小为(M0,Y-Y0+1)。
图16是标记装置123和外接矩形抽出装置124的电路结构的具体例子。在图16中,对于行程扩张装置122的行程扩张信号S2,首先,第1行的行程的行程信息(行程开始位置的x坐标、y坐标、行程长度)通过选择器140存储到存储器141内。存储器141存储的行程信息通过选择器142供给比较器143a~143e,与第2行的行程的行程信息进行比较。此外,存储器141存储的行程信息通过选择器142也供给加减器144,当第2行的行程与第1行的行程联结时等,断这些行程信息进行加减运算,计算联结的行程的始点坐标和大小等。
在比较器143a中,将第1行的第1个行程的始点坐标X0与第2行的第1个行程的始点坐标X1进行比较。这时,如果
X0>X1,则作为比较信号S30输出“1”,除此之外,都输出“0”。
在比较器143b中,将第1行的第1个行程的始点坐标X0与第2行的第2个行程的终点坐标X1+M1进行比较。这时,如果
X0>X1+M1,则作为比较信号S31输出“1”,除此之外,都输出“0”。
在比较器143c中,将第1行的第1个行程的始点坐标X0+M0与第2行的第2个行程的终点坐标X1+M1进行比较。这时,如果
X0+M1>X1+M1,则作为比较信号S32输出“1”,除此之外,都输出“0”。
在比较器143d中,将第1行的第1个行程的终点坐标X0+M0与第2行的第1个行程的始点坐标X1进行比较。这时,_如果
X0+M0>X1,则作为比较信号S33输出“1”,除此之外,都输出“0”。
在比较器143e中,将第1行的第1个行程的y方向的始点坐标Y0与第2行的第1个行程的y方向的始点坐标Y1进行比较。这时,如果
Y0>Y1,则作为比较信号S34输出“1”,除此之外,都输出“0”。
在加减器144中,作为行程终结时集成的行程的大小(长度),计算
X0+M0-X1+1或
X1+M1-X0+1作为包含该计算结果的信号S35,将X0、Y0、X1、YLM0、M1、X0+M0-X1+1、X1+M1-X0+1向选择器146输出。
在判断表145中,根据比较信号S30、S31、S32、S33、S34如上述那样判断第1行的行程与第2行的行程的位置关系,与第1~第6判断条件对应地输出对选择器142、146、存储器147、148的选择信号S36、S37和行程选择信号S38。
选择信号S37是4位信号,低位的3位是与上述第1~第6判断条件对应地决定的位,高位的1位直接输出比较信号S34。
在判断表145中,满足第1判断条件时,即比较信号S31为“1”时,如图15A所示,第2行的行程与第1行的行程不联结。这时,作为选择信号S36,输出“0”,作为选择信号S37的低位的3位,输出“000”,作为行程选择信号S38,输出“1”。
在判断表145中,满足第2判断条件时,即比较信号S30为“1”、比较信号S31为“0”、比较信号S32为“1”时,如图15B所示,第2行的行程与第1行的行程联结。这时,作为选择信号S36,输出“0”,作为选择信号S37的低位的3位,输出“001”,作为行程选择信号S38,输出“1”。
在判断表145中,满足第3判断条件时,即比较信号S30为“1”、比较信号S31为“0”、比较信号S32为“0”时,如图15C所示,第2行的行程与第1行的行程联结。这时,作为选择信号S36,输出“0”,作为选择信号S37的低位的3位,输出“010”,作为行程选择信号S38,输出“0”。
在判断表145中,满足第4判断条件时,即比较信号S30为“0”、比较信号S31为“0”、比较信号S32为“1”时,如图15D所示,第2行的行程与第1行的行程联结。这时,作为选择信号S36,输出“0”,作为选择信号S37的低位的3位,输出“011”,作为行程选择信号S38,输出“1”。
在判断表145中,满足第4判断条件时,即比较信号S30为“0”、比较信号S31为“0”、比较信号S32为“0”时,如图15E所示,第2行的行程与第1行的行程联结。这时,作为选择信号S36,输出“0”,作为选择信号S37的低位的3位,输出“100”,作为行程选择信号S38,输出“0”。
在判断表145中,满足第6判断条件时,即比较信号S33为“0”时,如图15F所示,与第1行的行程的联结结束。这时,作为选择信号S36,输出“1”,作为选择信号S37的低位的3位,输出“101”,作为行程选择信号S38,输出“0”。
加减器144的输出,输入选择器146,由选择器146输出与选择信号S37的低位的3位对应的标记信息。这里,所谓标记,是指将第1行的行程与第2行的行程集成的区域,所谓标记信息,表示该标记的始点、大小等。
选择信号S37的低位的3位为“000”时,作为标记的始点坐标,选择器146输出(X1,Y1),作为标记的大小,输出(M1,Y-Y1+1)(参见图15A)。
选择信号S37的低位的3位为“001”时,根据比较器143a~143e的比较结果,在坐标值Y0和Y1中,设小的一方的值为Yp,则作为标记的始点坐标,选择器146输出(X1,Yp),作为标记的大小,输出(X0+M0-X1+1,Y-Yp+1)(参见图15B)。
选择信号S37的低位的3位为“010”时,则作为标记的始点坐标,选择器146输出(X1,Yp),作为标记的大小,输出(M1,Y-Yp+1)(参见图15C)。
选择信号S37的低位的3位为“011”时,则作为标记的始点坐标,选择器146输出(X0,Yp),作为标记的大小,输出(M0,Y-Yp+1)(参见图15D)。
选择信号S37的低位的3位为“100”时,则作为标记的始点坐标,选择器146输出(X0,Yp),作为标记的大小,输出(X1+M1-X0+1,Y-Yp+1)(参见图15E)。
选择信号S37的低位的3位为“101”时,则作为标记的始点坐标,选择器146输出(X0,Y0),作为标记的大小,输出(M0,Y-Y0+1)(参见图15F)。
选择信号S36是作为从选择器146输出的标记信息的存储地点选择内部运算用的存储器147或标记结果输出用的缓冲存储器148中的某一个的信号。即,仅当在判断表145中满足第6判断条件、行程的联结结束时(参见图15F),选择信号S36成为“1”,这时,将从选择器146输出的标记信息(信号S42)作为抽出的一个标记的外接矩形的信息存储到存储器148内。选择信号S36为“0”时,从选择器146输出的标记信息(信号S42)存储到存储器147内。
存储器147是存储从选择器146作为信号S42而输出的标记信息,即在判断表145中例如判断第1行与第2行的行程的结果包括得到的行程的联结的区域的始点坐标和大小等1行的行程的信息的存储器,例如,在比较器143a~143e中对第1行和第2行的行程进行比较处理时,参照图15说明的那些行程的联结的区域的始点坐标、大小、与第1行的行程不联结的第2行的行程的信息等作为第2行的行程信息进行存储。
存储器148存储根据1页的行程从在判断表145中判定的结果而得到的标记的信息,即从多个行程集成的金刚石而得到的标记的外接矩形的信息,在判断表145中判定为非联结时,抽出一个集成的标记,如图14所示的那样,存储该外接矩形的始点坐标和大小。
行程选择信号S38是更新比较器143a~143e的比较对象和加减器144的运算对象时用于选择第1行的行程信息(存储器141存储的行程信息,作为信号S41输出)还是第2行的行程信息(行程扩张信号S2)的信号。即,当行程选择信号S38为“0”时(在判断表145中,满足第3、第5、第6判断条件中的某一条件时),就将第1行的行程信息(信号S41)更新为比较对象和运算对象的下一个行程。
当选择信号S36为“1”、判定行程的联结结束时,选择器142输出存储器141存储的第1行的行程信息(信号S41),当选择信号S36为“0”时,就输出选择器146的输出即标记信息(信号S42),利用选择器142的输出更新比较器143a~143e的比较对象和加减器144的运算对象。
反复进行上述处理,直至1行结束。
当第1行的处理结束时,存储器147存储的第2行的行程信息(信号S42)通过选择器140存储到存储器141内,然后,根据第2行的行程信息S41和第3行的行程信息(行程扩张信号S2)进行上述运算。进行上述处理直至1页结束。
以上说明的处理的结果,作为在1页内抽出的标记的信息即从多个行程集成的结果而得到的标记的外接矩形的信息,如图14所示的那样,该外接矩形的始点坐标和大小存储到存储器148内。
下面,说明文字方向判断装置125。文字方向判断装置125将与由外接矩形计算装置124求出的一个外接矩形对应的由2值化装置121进行了2值化处理的图像数据分离为每一个文字。并且,文字方向判断装置125对各文字通过将图中未示出的辞典的基准文字图形与分离的各文字进行比较,判断文字的取向(方向)是纵向还是横向。至少可以对外接矩形内的数个文字进行比较。文字方向判断装置125的文字方向的判断结果输入图像方向判断装置126。
下面,说明图像方向判断装置126。图像方向判断装置126根据由外接矩形计算装置124求出的外接矩形的始点坐标和大小以及文字方向判断装置125的文字方向的判断结果判断原稿的图像的方向。
图像方向判断装置126例如由包括CPU而构成,判断原稿的纵向书写与横向书写和原稿图像的上下方向。
首先,说明外接矩形(这是包含1行或1列的文字的矩形)内的文字为纵方向时原稿的纵向书写与横向书写的判断方法。该判断根据由外接矩形计算装置124求出的外接矩形的大小而进行。例如,在横向书写的原稿中,当考虑外教条矩形即文字行的大小时,则横向细长纵向短。利用这一点,设标记1、2、3…i的i个外接矩形的大小分别为(x11,y11)、(x12,y12)、(x13,y13)…(x1i,y1i)时,则可计算
xa、ya分别是总外接矩形的横方向的大小和纵方向的大小的平均值。这里,如果
xa≥ya,就判定为横向书写,否则就判定为纵向书写。另外,当外接矩形内的文字为横方向时,如果xa≥ya,就判定为纵向书写,否则就判定为横向书写。
下面,使用图17、图18说明原稿的上/下朝向的判断方法。
该判断根据外接矩形的位置进行。即,如果是外接矩形内的文字为纵方向的横向书写原稿,原稿向上时,如图17A、B所示,外接矩形(文字串)的左侧,由于是文章的书写开始处,所以是对齐的。另一方面,由于右侧是文章的结尾端,所以其位置是不对齐的。利用这样的文稿的特性,使用下式便可判断原稿的上/下朝向。
其中,xb是外接矩形的开始位置的平均值,d1是各外接矩形相对于开始位置的平均值的误差的平均值。
另一方面,d2是各外接矩形相对于结束位置的平均值的误差的平均值。根据该d1、d2的大小,可以判断原稿的图像的上下。即,如果
d1≥d2
则原稿的图像的方向是倒置的(参见图18A、18B),除此之外,就可以判定原稿的图像的方向是正方向(向上)。利用图像方向判断装置126按照上述顺序判断原稿的图像的上下方向。
另外,当是外接矩形内的文字为横方向的纵向书写的原稿时,同样也可以判断原稿的图像的上下方向。
按照上述顺序判断图像方向,但是,当前一页的图像的方向与现在输入的原稿的图像的方向不同时,就由复制判断装置161进行中止图像的复制的判断。
通过将由该复制判断装置161的判断结果输入主CPU91,主CPU91就中止复制,并由显示部82a显示设定的图像的方向有错误等信息,通知用户中止图像的复制,同时要求利用输入部82键入是否继续进行复印。
如果用户指定继续,就继续进行复制,如果指定中止,就可以中止复制。这时,用户再次确认原稿的图像的方向,重新设定原稿,进行复印。
另外,作为其他实施例,如后面所述的那样,当原稿图像的方向不同时,也可以根据图像的方向自动地进行适当的图像转动,生成复制图像。
此外,作为具有复制判断装置161、显示部82a、输入部82时的实施例,还可以考虑下述情况。当由复制判断装置161判定前一页的图像的方向与输入的原稿的图像的方向不同时,就进行图像的转动,在显示部82a上显示是否继续进行复印的信息,催促用户利用输入部82判断是否继续进行复印。
这样,当具有复制判断装置161、显示部82a和输入部82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考虑各种各样的实施例。
判断图像方向,同时,从扫描部4的图像修正部105通过图像数据总线150供给的图像数据存储到页存储器98的缓冲用存储区域98a内。
由图像配置决定装置162根据复制的形式(例如,将2张A4原稿缩小复制到1张A4格式纸上或将4张A4原稿缩小复制到1张A4格式纸上等)决定图像的配置位置。即,必须根据从图像方向检测装置160供给的图像方向对多张输入原稿改变复制各图像的位置。
例如,如图19、图20所示,考虑将2张A4原稿缩小复制到1张A4格式纸上的情况。
原稿的方向如图19A所示的那样为纵向时,在该复制图像中2张输入图像的位置就成为图19B所示的那样的合成图像。即,2张输入图像通常是按上/下配置。
原稿的方向如图20A所示的那样为横向时,在该复制图像中2张输入图像的位置就成为图20B所示的那样的合成图像。即,2张输入图像通常是按左/右配置。
另外,如图21、图22所示,考虑将4张A4原稿缩小复制到1张A4格式纸上的情况。
原稿的图像的方向如图21A所示的那样为纵向时,在该复制图像中4张输入图像的位置就成为图21B所示的那样的合成图像。即,4张输入图像通常是从左上开始顺序配置到右上、左下、右下。
原稿的图像的方向如图22A所示的那样为横向时,在该复制图像中4张输入图像的位置就成为图22B所示的那样的合成图像。即,4张输入图像通常是从左上开始顺序配置到右上、左下、右下。
此外,在具有利用打印部6将图像记录到格式纸的两面的机构的装置中,根据原稿的纵向/横向的情况,记录到格式纸的正/反面的方向不同。例如,原稿为纵向时,在正面和反面应记录的图像的方向相同,但是,当原稿为横向时,在正面和反面应记录的图像的方向就不同。即,必须使图像随反转一面已印刷过的记录格式纸的反转机构部的反转方向转动180度。这时,图像配置决定装置162输出应转动的角度。
这样,输出图像的配置位置的图像配置决定装置162例如便包括CPU而构成,输出配置的图像位置例如左上为0、右上为1、左下为2、右下为3的信号,此外,还输出转动角度。
由图像尺寸变换/图像转动装置163根据图像复制的形式进行图像的缩小/转动。例如,在将2张A4原稿缩小复制到1张A4格式纸上的情况下,必须进行图像转动90度和长度方向约71%(将A4变换为1/2的倍率)的缩小。另一方面,在将4张A4原稿缩小复制到1张A4格式纸上的情况下,不需要图像转动,但是,必须进行长度方向50%(将A4变换为1/4的倍率)的缩小。
另外,对于图24A所示的横向的原稿,按照和纵向相同的顺序(参见图21B)配置输入图像时,就会如图24B所示的合成图像那样,成为不适当的图像配置。这时,必须按照右上、右下、左上、左下的顺序配置4张原稿。即,必须根据原稿的方向改变配置位置。
这样,图像尺寸变换/图像转动装置163便根据复制的形式进而根据图像配置决定装置162决定的配置位置,根据图像的转动/缩小生成读出缓冲用存储区域98a的图像的存储地址。此外,图像尺寸变换/图像转动装置163还生成用于将读出的图像写入展开用的图像合成区域98b内的存储地址,写入图像。
该图像尺寸变换/图像转动装置163构成为图23所示的那样结构。即,由根据从主CPU91供给的复印形式信号生成缓冲用存储区域98a的图像读出地址的读出地址生成装置163a、根据图像配置决定装置162的图像配置信号生成向图像合成区域98b内写入的图像写入地址的写入地址生成装置163b和用于调整图像读出/写入的定时的图像缓冲器163c构成。
下面,说明用4合1复印A4纵向原稿时的动作例子。
即,用户将4张原稿D放置到原稿托架8上,指定4合1模式和拷贝的格式纸,按下打印键81。于是,原稿托架8上的第1张原稿D便由ADF7放置到原稿承载台12上,由扫描部4的CCD传感器34进行读取。由该CCD传感器34读取的8位图像数据通过CCD驱动器103供给图像修正部105。由该图像修正部105进行图像修正后,图像数据通过数据总线150供给图像处理部96。
由图像处理部96除去图像数据中的噪音,修正图像的衬底浓度,加强图像的边缘特征,修正打印部6的记录浓度特征,保持灰度性和文字的鲜明度,进行2值化处理,变换为1位的信号。然后,图像数据通过数据总线150供给图像合成处理部97a内的图像方向检测装置160和缓冲用存储区域98a。
对于其他原稿,同样其图像数据也供给图像合成处理部97a内的图像方向检测装置160和缓冲用存储区域98a。
上述缓冲用存储区域98a由可以存储4张400dpi的A4原稿的容量即约8M字节的存储器构成。顺序读取的各A4尺寸的原稿在400dpi中为3307×4677像素,由图像处理部96进行图像处理后的数据量为15466839(=3307×4677)位。顺序读取的图像,在图4所示的页存储器98的缓冲用存储区域98a内,第1张从地址0开始存储,第2张从地址15466839开始存储,第3张从地址30933678开始存储,第4张从地址46400517开始存储。读取的各原稿的各像素与进行存储的地址的关系,例如对于第1张原稿,成为图4所示的那样,最左上的像素为地址0,第1行的最右像素为地址3306,第2行的最左像素为地址3307,最后一行的最右像素为地址15466838。对于第2张以后的原稿的地址,是在第1张各行的地址上第2张加上154666839、第3张加上30933678、第4张加上46400517存储到缓冲用存储区域98a内的地址。
通过上述动作,4张A4原稿存储到页存储器98的缓冲用存储区域98a内。
然后,根据上述图像配置决定装置162对图像的配置位置的决定,从缓冲用存储区域98a读出的图像数据按照从图像尺寸变换/图像转动装置163输出的地址输出合成并存储到图像合成区域98b内。
例如,所有的原稿为纵向原稿,朝上并横向书写,而且格式纸也为纵向时,在图像合成区域98b中,通过将第1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上、将第2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上、将第3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下、将第4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下,生成合成图像。即,如图21A所示的那样,在A4的纵原稿中,图像的方向都是纵向时,图像的配置决定为图21B所示的那样。
这样,如图4所示,存储在页存储器98的缓冲用存储区域98a内的各原稿的图像数据从第1行(1)开始顺序按照第2行(2)、第3行(3)、…结束行(18708)的顺序读出,如图5所示,这些图像数据存储到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内。
这时,读出第1张的第1行后,按照第2张的第1行、第1张的第2行、第2张的第2行…第1张的结束行、第2张的结束行以及第3张的第1行、第4张的第1行、第3张的第2行、第4张的第2行…第4张的结束行的顺序,从缓冲用存储区域98a存储到图像合成区域98b内。
图5是这些像素在图像合成区域98b内的地址,第1张的第1行的最左像素为地址0、第1张的第1行的最右像素为地址3307、第3张的第1行的最左像素为地址30933678。
如上所述,页存储器控制部97进行地址的控制,按照写在括号内的序号的顺序从图像合成区域98b中读出合成图像,这些图像数据通过图像数据总线150输入打印部6,进行打印。
这样,当所有的原稿为纵向原稿、朝上、横向书写而且格式纸也是纵向时,在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中,通过将第1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上、将第2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上、将第3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下、将第4张所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下,生成合成图像,由打印部6进行打印。
另外,当所有的原稿为纵向原稿、朝下、横向书写而且格式纸也是纵向时,在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中,通过将第1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下、将第2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下、将第3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上、将第4张所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上,生成合成图像,由打印部6进行打印。
另外,当所有的原稿为横向原稿、朝上、横向书写而且格式纸也是纵向时,缓冲用存储区域98a的图像数据转动90度,在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中,通过将第1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上、将第2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下、将第3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上、将第4张所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下,生成合成图像,由打印部6进行打印。
另外,当所有的原稿为横向原稿、朝下、横向书写而且格式纸也是纵向时,图像数据转动90度,在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中,通过将第1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下、将第2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上、将第3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下、将第4张所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上,生成合成图像,由打印部6进行打印。
另外,当所有的原稿为纵向原稿、朝上、纵向书写而且格式纸也是纵向时,在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中,通过将第1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上、将第2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上、将第3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下、将第4张所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下,生成合成图像,由打印部6进行打印。
另外,当所有的原稿为纵向原稿、朝下、纵向书写而且格式纸也是纵向时,在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中,通过将第1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下、将第2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下、将第3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上、将第4张所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上,生成合成图像,由打印部6进行打印。
另外,当所有的原稿为横向原稿、朝上、纵向书写而且格式纸也是纵向时,在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中,通过将第1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下、将第2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上、将第3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下、将第4张所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上,生成合成图像,由打印部6进行打印。
另外,当所有的原稿为横向原稿、朝下、纵向书写而且格式纸也是纵向时,在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中,通过将第1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上、将第2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左下、将第3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上、将第4张所图像数据存储到右下,生成合成图像,由打印部6进行打印。
另外,当在纵向的原稿内混杂着一部分横向的原稿时,就显示表示有混杂的情况,并选择直接打印或从开始重新整理或者将方向调整一致后进行打印。
结果,当选择将方向调整一致后进行打印时,就从页存储器98的缓冲用存储区域98a读出对应的图像数据,通过由图像处理部96转动90度,同时缩小后存储到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内,生成合成图像,由打印部6进行打印。
另外,当混杂着一部分朝下的原稿时,就从页存储器98的缓冲用存储区域98a读出对应的图像数据,通过由图像处理部96转动180度,存储到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内,生成合成图像,由打印部6进行打印。
另外,在2合1模式中,当是纵向原稿、朝上、横向书写而且格式纸也是纵向时,图像数据转动90度,在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中,通过将第1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上部、将第2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下部,生成合成图像,由打印部6进行打印。
另外,在2合1模式中,当是纵向原稿、朝下、横向书写而且格式纸也是纵向时,图像数据转动90度,在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中,通过将第1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下部、将第2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上部,生成合成图像,由打印部6进行打印。
另外,在2合1模式中,当是横向原稿、朝上、横向书写而且格式纸也是纵向时,图像数据转动90度,在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中,通过将第1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上部、将第2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下部,生成合成图像,由打印部6进行打印。
另外,在2合1模式中,当是横向原稿、朝下、横向书写而且格式纸也是纵向时,图像数据转动90度,在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中,通过将第1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下部、将第2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上部,生成合成图像,由打印部6进行打印。
另外,在2合1模式中,当是纵向原稿、朝上、纵向书写而且格式纸也是纵向时,图像数据转动90度,在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中,通过将第1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下部、将第2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上部,生成合成图像,由打印部6进行打印。
另外,在2合1模式中,当是纵向原稿、朝下、纵向书写而且格式纸也是纵向时,图像数据转动90度,在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中,通过将第1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上部、将第2张的图像数据存储到下部,生成合成图像,由打印部6进行打印。
另外,在2合1模式中,当纵向和横向的原稿混杂时,就显示表示是混杂的情况,选择直接打印或从开始重新调整或者将方向调整后进行打印。
这样,当选择将方向调整后进行打印时,就从页存储器98的缓冲用存储区域98a读出对应的图像数据,通过由图像处理部96转动90度,同时缩小后存储到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内,生成合成图像,由打印部6进行打印。
另外,在2合1模式中,当混杂着朝下的原稿时,就从页存储器98的缓冲用存储区域98a读出对应的图像数据,通过由图像处理部96转动180度,存储到页存储器98的图像合成区域98b内,生成合成图像,由打印部6进行打印。
下面,说明原稿的方向相互不同时的复制动作。例如,如图25所示的那样,考虑将2张A4原稿缩小复制到1张A4格式纸上的情况。
原稿的图像的方向如图25A、25B所示的那样,是纵向和横向,2张原稿的方向不同时,在该复制图像中2张输入图像的位置,以往是形成图25C所示的那样的合成图像。即,当进行合成的图像的方向混杂时,必须进行图25D所示的那样的原稿的缩小和配置。具体地说,对于原稿A就是将A4尺寸缩小为A5尺寸(缩小率71%),将图像转动90度,对于原稿B,将A4尺寸缩小为A6尺寸(缩小率50%),不进行图像转动。
这样,输出图像的配置位置的图像配置决定装置162由CPU构成,输出进行配置的图像位置、转功信息(是否进行转动)、缩小的倍率。
图像尺寸变换/图像转动装置163根据图像的复制形式,如上述论那样,进行图像的缩小/转动。
例如,如图25的情况那样,第1张原稿从地址0开始、第2张从地址15466839开始存储到页存储器98的缓冲用存储区域98a内。读取的各原稿的各像素和存储的地址的关系,例如对于第1张原稿则成为图26所示的那样,最左上的像素的地址为0、第1行的最右像素的地址成为4676、第2行的最左像素的地址成为4677、最后一行的最右像素的地址成为15466838。第2张原稿的地址是在第1张的对应的像素的地址上加上15466839存储到缓冲用存储区域98a内的各像素的地址。
通过上述动作,4张A4原稿就存储到页存储器98的缓冲用存储区域98a内。
然后,根据上述图像配置决定装置162对图像的配置位置的决定,按照从图像尺寸变换/图像转动装置163输出的地址输出,将从缓冲用存储区域98a内读出的图像数据合成并存储到图像合成区域98b内。
如图25A、25B那样,当是原稿方向混杂的原稿时,如图25D所示,复制图像就成为A4纵、图像尺寸不同但方向相同的图像配置。
这样,存储在图26的缓冲用存储区域98a内的各原稿的图像数据便如图26所示的那样,从第1行(1)开始按照第2行(2)、第3行(3)…最后一行(6614)的顺序读出,这些图像数据如图27所示的那样存储到图像合成区域98b内。下面,说明存储的存储地址的关系,为了简单起见,说明进行输出(印刷)的格式纸为A4纵的情况。
首先,对于第1张的原稿,顺序读出第1行(1)、第2行(2)…,同时分别缩小为71%,缩小的各行顺序存储到图27的(1)、(2)、…的存储位置(地址分别从0、3307、6614开始)。另一方面,对于第2张原稿,顺序读出存储在缓冲用存储区域98a内的(3308)、(3309)…的各行,同时分别缩小为50%,缩小的各行顺序存储到图27的(3308)、(3309)、…的存储位置。
下面,说明如图28所示的那样2张A4原稿的上下方向不同时将这些原稿缩小复制到1张A4格式纸上的情况。
当原稿的方向如图28A、28B所示的那样上下方向不同时,如果不考虑方向按以往那样进行配置时,就成为图28C那样的配置。即,当进行合成的图像的上下方向混杂时,必须将图像转动按图28D所示的那样进行配置。也就是说,对于原稿B,必须将图像转动180度进行配置。
在页存储器98的缓冲用存储区域98a内用图29所示的地址进行存储,在图像合成区域98b内存储到图30所示的位置。即,对于第2张原稿,顺序读出存储在缓冲用存储区域98a内的(3307)、(3308)…的各行,同时分别缩小为71%,缩小的各行顺序存储到图30的(3308)、(3309)…的存储位置。
下面,说明将单面原稿复印到两面时的例子。
如图31A所示,将2张纵向原稿复印到两面时,必须进行图31C那样的图像配置。另一方面,当是图31B所示的横向原稿时,如果采用和纵向原稿相同的配置(图31C),就会成为图31D那样的上下相反的图像配置。即,对于纵向原稿和横向原稿,复印到两面时的适当的图像方向不同。具体地说,就是横向原稿时第1张或第2张的图像必须转动180度。
在页存储器98中的具体的存储配置,对于第2张原稿,顺序读出存储在缓冲用存储区域98a内的(3308)、(3309)…的各行,同时分别缩小为71%,缩小的各行如图32所示的那样顺序存储到图像合成区域98b的(3308)、(3309)、…的存储位置。
下面,考虑将两面原稿缩小后将2页输出到1张单面(2合1)上的情况。将图33所示的两面原稿输出到1张单面上时,如果图像配置不适当,就会如图34A那样成为上下相反的图像配置。这时,必须判断输入原稿的两面的图像方向,进行图34B所示的那样的适当的图像配置。
同样,将两面原稿以N合1的方式进行复印时,说明两面原稿和单面原稿混杂时的例子。
将图35所示的3张原稿以4合1的方式输出时,由于第1张是两面原稿,第2张、第3张是单面原稿,所以,如果将它们采用和全部是两面时的情况一样进行图像配置,就会成为图36A、B所示的那样。本来如图36C那样只用1张输出就可以了,但是,却成了2张输出,同时图36A的D和图36B的F的位置成为空白。即,必须判断读取的原稿是两面原稿还是单面原稿,进行单面原稿的反面(白纸)不复印的控制。
图37是判断读取的图像是否为白纸的白纸判断装置的结构例。下面,说明其动作例。
白纸判断装置由2值化装置202、黑像素计数装置204和判断装置206构成。首先,由扫描部4读取的原稿的图像数据(f)输入2值化装置202,按照以下条件进行2值化处理,输出2值化信号(g)。
g=0∶f<Th0
f=1∶f≥Th0其中,g=1时,该像素表示黑像素。
图38是2值化装置202的电路结构。黑像素计数装置204根据2值化信号(g)计数黑像素的像素数。黑像素计数装置204如图39所示的那样由加法器构成,将2值化信号(g)进行加法计算,输出计数信号(h)。
判断装置206是图40所示的阈值处理电路,将计数信号(h)与阈值Th1比较,进行以下判断。
白纸:h<Th1
非白纸:h≥Th1可以判断按照上述顺序读取的原稿是两面原稿还是单面原稿。
将单面原稿复印到两面上的例子已作了说明,但是,对复印的多张的拷贝进行分类处理时,根据进行分类的位置,适当的图像配置不同。
例如,将图41所示的2张原稿进行两面拷贝时,当如图42所示的那样按左上进行分类时和如图43所示的那样按上方进行分类时,配置的图像的上下方向不同。必须用户预先指定进行分类的位置,根据该位置判断原稿的方向,进行适当的图像配置。
如上所述,在现有的复印机中,使用将多张原稿缩小合成输出到一张上的功能和两面输出功能时,常常会由于原稿的纵横向和上下方向以及格式纸盒的方向等而不能获得所希望的拷贝。这时,即使不仅为了提高拷贝的易观察性,而且即使本来是为了减少拷贝格式纸的使用量,也会由于某一功能的误动作反而会给用户带来不便,从而由于再次进行拷贝而增加纸的使用量,但是,按照本发明,不论用户使用什么方向的原稿,以及不论将原稿设定为什么方向,都可以提供能够获得所希望的拷贝输出的图像处理装置。
Claims (9)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该装置读取处理对象图像并在图像形成媒体上形成该图像的复制图像,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多个处理对象图像形成到1张图像形成媒体上时检测各处理对象图像的图像方向的检测装置(160)和根据上述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将多个处理对象图像合成为一个合成图像的图像合成装置(16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上述检测装置(160)对上述多个处理对象图像的检测结果,当图像的方向不同时就通知处理对象图像的方向不同的通知装置(82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上述检测装置对上述多个处理对象图像的检测结果,当图像的方向不同时就判定中止形成复制图像的判断装置(161)和当由上述判断装置判定中止形成复制图像时就通知中止形成该复制图像的通知装置(82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上述检测装置(160)的检测结果决定多个处理对象图像在图像形成媒体上的配置的决定装置(162),图像合成装置(163)按照由上述决定装置决定的配置将多个处理对象图像合成为一个合成图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决定装置(162)具有当上述检测装置检测到上述多个处理对象图像的方向不同时为了在上述图像形成媒体上将方向调整一致而决定上述多个处理对象图像的配置的装置(图25~图25D)。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图像合成装置(163)具有将上述多个处理对象图像缩小合成为一个合成图像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读取原稿的两面作为上述处理对象图像而提供的两面读取装置(4)和判断由上述两面读取装置提供的上述处理对象图像是否为白纸的白纸判断装置(206),上述配置装置具有不将由上述白纸判断装置判定为白纸的处理对象图像配置到上述图像形成媒体上的省略装置(图36C)。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将处理对象图像的注目像素的图像信号2值化的2值化装置(121)、使由上述2值化装置2值化的图像信号的黑像素扩张的扩张装置(122)、将黑像素由上述扩张装置扩张后得到的多个黑像素区域联结的联结装置(123)、抽出由上述联结装置联结的区域的外接矩形的外接矩形抽出装置,上述检测装置(160)具有根据由上述外接矩形抽出装置(124)抽出的外接矩形的位置和尺寸的特征以及外接矩形内的文字的方向判断图像的方向的判断装置(126)。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判断装置(126)具有判断图像的长度方向是沿上下方向还是沿左右方向和各处理对象图像的上下正常还是颠倒的装置;上述图像合成装置(163)具有根据上述判断装置的判断结果决定多个处理对象图像在图像形成媒体上的配置的决定装置(162),按照由上述决定装置(162)决定的配置将多个处理对象图像合成为一个合成图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30429/1996 | 1996-02-19 | ||
JP8030429A JPH09222824A (ja) | 1996-02-19 | 1996-02-19 | 画像処理装置 |
JP030429/96 | 1996-02-1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4344A true CN1174344A (zh) | 1998-02-25 |
CN1102316C CN1102316C (zh) | 2003-02-26 |
Family
ID=12303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710247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2316C (zh) | 1996-02-19 | 1997-02-18 | 图像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6084988A (zh) |
EP (1) | EP0790735A3 (zh) |
JP (1) | JPH09222824A (zh) |
CN (1) | CN1102316C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78705C (zh) * | 2003-02-24 | 2008-04-0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使用集成电路间总线的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CN100396079C (zh) * | 2004-10-25 | 2008-06-18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再现装置 |
US7773251B2 (en) | 2004-01-28 | 2010-08-1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cess scanned images |
CN102375988A (zh) * | 2010-08-17 | 2012-03-1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文件图像处理方法和设备 |
CN101931731B (zh) * | 2009-06-26 | 2012-09-26 | 北京大学 | 一种文稿方向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US8462378B2 (en) | 2006-09-29 | 2013-06-11 |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lural images on a single sheet with a user selected integration pattern |
CN109804317A (zh) * | 2016-10-27 | 2019-05-24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136410A (ja) * | 1997-10-29 | 1999-05-21 | Canon Inc |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その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記憶媒体 |
US6373996B2 (en) * | 1998-01-12 | 2002-04-16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ading and reproducing image |
JPH11341229A (ja) * | 1998-05-29 | 1999-12-10 | Canon Inc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
TW457458B (en) * | 1998-06-01 | 2001-10-01 | Canon Kk |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therefor |
JP4146950B2 (ja) | 1998-11-04 | 2008-09-1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
JP2000148997A (ja) * | 1998-11-13 | 2000-05-30 | Minolta Co Ltd | 画像処理装置 |
JP4261697B2 (ja) * | 1999-08-23 | 2009-04-30 |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 文書処理装置及び文書処理方法 |
JP3740910B2 (ja) * | 1999-09-29 | 2006-02-01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画像処理装置 |
EP2287721A3 (en) * | 1999-11-02 | 2011-04-0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rint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
JP3854024B2 (ja) * | 1999-11-30 | 2006-12-06 | 株式会社Pfu | 文字認識前処理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
JP2001169067A (ja) | 1999-12-10 | 2001-06-22 | Ricoh Co Ltd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情報管理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記憶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
US7154515B2 (en) * | 2001-06-15 | 2006-12-26 | Perkinelm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printing artifacts of stitched images |
JP3879846B2 (ja) * | 2003-01-27 | 2007-02-14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原稿画像読取記録装置 |
JP4057545B2 (ja) * | 2004-03-10 | 2008-03-05 | 株式会社Pfu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
US7456377B2 (en) * | 2004-08-31 | 2008-11-25 | Carl Zeiss Microimaging Ai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magnified images of a microscope slide |
DE102004044721B4 (de) * | 2004-09-15 | 2013-11-14 | Qimonda Ag | Selbsttest für die Phasenlage des Datenleseclocksignals DQS |
US7733539B2 (en) * | 2005-03-16 | 2010-06-08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Scanning method for stitching images |
JP2008017046A (ja) * | 2006-07-04 | 2008-01-24 | Ricoh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142491B2 (ja) * | 2006-07-31 | 2013-02-13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及び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
US7711193B2 (en) * | 2006-11-07 | 2010-05-04 | Aol Inc. | Recognizing blank and nearly blank images |
US20080297811A1 (en) * | 2007-05-31 | 2008-12-04 | Xerox Corporation | User interface presentation of page layout output mimics for multiple-image up jobs |
JP4510056B2 (ja) * | 2007-06-05 | 2010-07-2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KR101198769B1 (ko) * | 2007-07-13 | 2012-11-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JP4404116B2 (ja) * | 2007-08-14 | 2010-01-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回路、表示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
KR20090065003A (ko) * | 2007-12-17 | 2009-06-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태스크 플로우에 적합한 입력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하는화상형성장치 |
JP5470937B2 (ja) * | 2009-03-13 | 2014-04-16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画像形成プログラム、及び該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JP2011061635A (ja) * | 2009-09-11 | 2011-03-24 | Brother Industries Ltd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341869A (ja) * | 1986-08-08 | 1988-02-23 | Konica Corp | 画像記録装置 |
US5077811A (en) * | 1990-10-10 | 1991-12-31 | Fuji Xerox Co., Ltd. | Character and picture image data processing system |
JP3251959B2 (ja) * | 1991-10-17 | 2002-01-2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US5452374A (en) * | 1992-04-06 | 1995-09-19 | Ricoh Corporation | Skew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of a document image representation |
EP0608685B1 (en) * | 1993-01-28 | 1998-07-08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Production of signatures wherein original image information is manipulated to fit on receiver sheets |
JP3630705B2 (ja) * | 1993-08-02 | 2005-03-23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デジタル複写装置 |
JPH07262360A (ja) * | 1994-02-07 | 1995-10-13 | Canon Inc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
JPH07245693A (ja) * | 1994-03-04 | 1995-09-19 | Minolta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US5734760A (en) * | 1994-03-24 | 1998-03-31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which rotates an input image based on a discrimination result |
-
1996
- 1996-02-19 JP JP8030429A patent/JPH09222824A/ja active Pending
-
1997
- 1997-02-14 EP EP97102366A patent/EP0790735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7-02-14 US US08/800,508 patent/US6084988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2-18 CN CN97102473.1A patent/CN110231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
- 1999-09-10 US US09/393,316 patent/US6263118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78705C (zh) * | 2003-02-24 | 2008-04-0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使用集成电路间总线的图像形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US7773251B2 (en) | 2004-01-28 | 2010-08-1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process scanned images |
CN100396079C (zh) * | 2004-10-25 | 2008-06-18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和方法、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再现装置 |
US8462378B2 (en) | 2006-09-29 | 2013-06-11 |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plural images on a single sheet with a user selected integration pattern |
CN101931731B (zh) * | 2009-06-26 | 2012-09-26 | 北京大学 | 一种文稿方向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CN102375988A (zh) * | 2010-08-17 | 2012-03-14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文件图像处理方法和设备 |
CN102375988B (zh) * | 2010-08-17 | 2013-12-2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文件图像处理方法和设备 |
CN109804317A (zh) * | 2016-10-27 | 2019-05-24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CN109804317B (zh) * | 2016-10-27 | 2021-11-05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0790735A2 (en) | 1997-08-20 |
JPH09222824A (ja) | 1997-08-26 |
US6263118B1 (en) | 2001-07-17 |
US6084988A (en) | 2000-07-04 |
EP0790735A3 (en) | 1998-07-15 |
CN1102316C (zh) | 2003-0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316C (zh) | 图像处理装置 | |
CN1255766C (zh) | 图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
CN1236379C (zh) | 来自可移动型存储媒体的图像输出装置 | |
CN1220161C (zh) | 图像取入装置和方法 | |
CN1137426C (zh) | 图象显示装置和方法 | |
CN1154880C (zh) | 图象形成装置 | |
CN1271505C (zh) | 用于进行图像检索的图像处理装置及方法 | |
CN1133937C (zh) | 打印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1169341C (zh) | 复合型图象形成装置 | |
CN1134727C (zh) | 打印机 | |
CN1146757C (zh) | 图像处理方法和图像处理装置 | |
CN1186267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190750A (zh) | 图像输入装置以及图像输入方法 | |
CN1673947A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程序和记录介质及图像输出装置 | |
CN1620094A (zh) | 用于将图像转换为预定格式的图像处理设备及方法 | |
CN1104134C (zh) | 图象形成系统 | |
CN1201169A (zh) | 图象形成设备及图象处理设备 | |
CN1298153C (zh) | 图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
CN1255718C (zh) | 一种对存储在移动型记录媒体的作业文件的管理和管理方法 | |
CN1325057A (zh) | 图像形成装置、控制方法、控制程序及程序记录媒体 | |
CN1283469C (zh) | 成像控制方法 | |
CN1228961C (zh) | 图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
CN1186919C (zh) | 图像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1038462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188912A (zh) | 图像存储器存取方法、图像形成、保存装置及地址生成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226 Termination date: 2013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