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62953C - 倒相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倒相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62953C
CN100562953C CNB2006100754998A CN200610075499A CN100562953C CN 100562953 C CN100562953 C CN 100562953C CN B2006100754998 A CNB2006100754998 A CN B2006100754998A CN 200610075499 A CN200610075499 A CN 200610075499A CN 100562953 C CN100562953 C CN 10056295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agnetic core
coil rack
secondary wind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61007549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51837A (zh
Inventor
斋藤正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d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mid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da Corp filed Critical Sumid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851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518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629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6295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34Special mean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unwanted electric or magnetic effects, e.g. no-load losses, reactive currents, harmonics, oscillations, leakage fields
    • H01F27/346Preventing or reducing leakage fiel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4Magnetic cores
    • H01F27/26Fastening parts of the core together; 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01F27/266Fastening or mounting the core on casing or suppo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4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 H01F27/325Coil bobb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32Insulating of coils, windings, or parts thereof
    • H01F27/324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 H01F27/326Insulation between coil and core, between different winding sections, around the coil; Other insulation structur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discharge lamp ballas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08High-leakage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 H01F38/10Ballasts, e.g. for discharge lamps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防止向倒相变压器的外侧泄漏磁通;本发明的倒相变压器(10)将被输入初级侧的交流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后向次级侧输出,设有:卷绕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线圈骨架(12a、12b),夹持于线圈骨架(12a、12b)之间的中间线圈骨架(16),以及具有磁芯脚部(24f、24g、24h)的一对磁芯(24a、24b);以磁芯脚部(24f、24g)分别插入线圈骨架(12a、12b)和中间线圈骨架(16)内侧的形式,来对接一对磁芯(24a、24b),被对接了的一对磁芯(24a、24b)形成连结线圈骨架(12a、12b)的闭合磁路;在多个卷绕凸缘部上,分别设置有缺口部;最初的缺口部(12w)被切成比其他缺口部(12v)更长。

Description

倒相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使用于液晶显示板的背景光用放电灯的点灯电路的倒相变压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具有液晶电视和个人计算机等液晶监视器的各种电气设备的价格竞争日趋激烈,安装于液晶监视器的倒相变压器等电子零件也被不断要求降低成本和削减零件件数。为了应对该要求,1输入2输出的倒相变压器被采用。作为这样的倒相变压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已有公开。
[专利文献1]特开2001-267156号公报(图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公开的倒相变压器,将2个棒状磁芯插通在卷绕有初级绕组的初级绕组用线圈骨架的内侧,次级绕组分别卷绕于该2个棒状磁芯。通过这样的构成,将外加于初级绕组的高频电压进行升压,并外加于连接次级绕组的2个放电灯上,使这些放电灯点灯。
但是,专利文献1公开的倒相变压器因为是开口磁路构造的变压器,所以,通过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电磁结合而产生的磁通的一部分向倒相变压器的外部泄漏。因此存在由于向外部泄漏的磁通而导致液晶监视器产生噪音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向外部泄漏磁通的倒相变压器。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倒相变压器是用于将被输入初级侧的交流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后向次级侧输出的倒相变压器,其设有:卷绕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至少两个线圈骨架,夹持于两个线圈骨架之间的中间线圈骨架,以及一对磁芯,其中,该一对磁芯中的一个或两个磁芯具有与线圈骨架和中间线圈骨架的个数至少相同的磁芯脚;以磁芯脚分别插入多个线圈骨架和中间线圈骨架的内侧的形式,来对接上述一对磁芯,被对接了的一对磁芯形成连结多个线圈骨架的闭合磁路;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在同一磁芯的同轴上分离且相邻接而被配置;用于将次级绕组在线圈骨架的轴方向上分割卷绕的多个卷绕凸缘部,从线圈骨架的外表面突出,并且被设置为沿着线圈骨架的轴方向排列多个;在多个卷绕凸缘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将线圈骨架上卷绕的次级绕组的末端引向设置于线圈骨架上的端子的缺口部;在用于引导次级绕组的末端的设置于多个卷绕凸缘部上的缺口部中,最初的缺口部(12w)被切成比其他缺口部(12v)更长。
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通过使磁芯脚插入卷绕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线圈骨架后对接一对磁芯,形成连结各线圈骨架的闭合磁路。因此,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产生的磁通在上述闭合磁路内形成了磁路,由此从倒相变压器向外部泄漏磁通的情况被防止。因此,可以防止装有该倒相变压器的液晶显示器等各种电气设备产生噪声和涡电流。
另外,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从开始卷绕到结束卷绕,在被分割的领域内可以依次卷绕次级绕组。因此,不必使次级绕组在线圈骨架上往复进行卷绕,能够防止电位差为最大的开始卷绕绕组的末端和结束卷绕绕组的末端接触。因此,绕组的末端彼此之间引起绝缘破坏,其结果是,可以防止该末端彼此之间短路。
进而,通过这样的构成,即使不向次级绕组的末端施加大的电压,也可以将该末端捆在端子上。因此,能够防止绕组的末端断线。
进而,其他的发明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在线圈骨架中,位于线圈骨架的两端侧的两凸缘部(12f、12g)均在左右方向及上方形成相同长度而突出,向下方形成比其他三个方向长的长度而突出。
发明的效果
采用本发明,可以防止磁通向倒相变压器的外侧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倒相变压器的立体图,是没有安装于电路板的一面向上状态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倒相变压器的俯视图。
图3是将图1的倒相变压器从其被安装于电路板的一面观察所得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倒相变压器的仰视图。
图5是图1的倒相变压器的右侧视图。
图6是图1的倒相变压器的后视图。
图7是将用于图1中的倒相变压器的线圈骨架的一方从右侧观察所得的立体图。
图8是将用于图1中的倒相变压器的线圈骨架的一方从左侧观察所得的立体图。
图9是将用于图1中的倒相变压器的中间线圈骨架从右侧观察所得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倒相变压器的变形例的立体图,是没有安装于电路板的一面向上状态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倒相变压器
12a、12b……线圈骨架
12n、12s……卷绕凸缘
12v……缺口部(缺口)
12w……一端侧缺口部(缺口)
16……中间线圈骨架
24……磁芯构件
24a、24b……磁芯
24d、24e……端部磁芯部
24f、24g、24h……磁芯脚部(磁芯脚)
31、32……端子
35……线圈骨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9对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倒相变压器10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倒相变压器10的立体图,是没有安装于电路板的一面向上状态的示意图。又,图2是图1的倒相变压器10的俯视图。图3是将图1的倒相变压器10从其被安装于电路板的一面观察所得的立体图。又,图4是图1的倒相变压器10的仰视图。图5是图1的倒相变压器10的右侧视图。图6是图1的倒相变压器10的后视图。又,图7是将用于图1中的倒相变压器10的线圈骨架12a从右侧观察所得的立体图。图8是将用于图1中的倒相变压器10的线圈骨架12a从左侧观察所得的立体图。又,图9是将用于图1中的倒相变压器10的中间线圈骨架16从右侧观察所得的立体图。而且,在以下的图中,一端侧是指初级绕组配置的方向,另一端侧是指次级绕组配置的方向。又,在图9中,一端侧是指左斜下方,另一端侧是指右斜上方。又,在图1、图3、图7、图9中,左侧是指左斜上方,右侧是指右斜下方。又,在图8中,左侧是指左斜下方,右侧是指右斜上方。在以下的说明中,省略了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的图示,但是,在图1~图6中,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是分别卷绕于各线圈骨架12a、12b的部件。
倒相变压器10,如图1所示,主要是由2个线圈骨架12a、12b,分别卷绕于线圈骨架12a、12b上的未图示的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配置于线圈骨架12a、12b之间的中间线圈骨架16,以及相对于由未图示的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产生的磁通形成磁路的磁芯构件24构成。
如图7及图8所示,线圈骨架12a由形成了剖面呈正方形的筒状的筒状部12c和设置于该筒状部12c两端的翼部13a、13b构成。筒状部12c是筒状构件,在其剖面呈正方形的方形柱的中心,具有剖面形状大致为正方形的孔12d。在筒状部12c的两端,形成有由筒状部12c的4个外壁面12e的整个面向外突出的、外形呈长方形的凸缘部12f、12g。凸缘部12f、12g均向图7的左右方向及向上方突出相同长度,向下方比其他3个方向突出的长度长(以下,将凸缘部12f、12g向下方突出的部分称为“下方部”)。通过这样地形成,凸缘部12f、12g的外形呈长方形。
又,由筒状部12c的中央起稍微向一端侧的外壁面12e处形成有和凸缘部12f相同形状的分割凸缘12h。通过形成分割凸缘12h,筒状部12c的外壁面12e被分割为卷绕初级绕组(未图示)的初级侧卷绕部12j和卷绕次级绕组(未图示)的次级侧卷绕部12k。而且,图7中,在作为次级侧卷绕部12k上方的面的上侧面12m上,沿左右方向形成的5个卷绕凸缘12n被设置为纵向排列。又,在次级侧卷绕部12k上,从形成各卷绕凸缘12n的位置的右侧面12p起,通过下侧面12q并经过左侧面12r而形成U字状的卷绕凸缘12s被设置为纵向排列的5个。在各卷绕凸缘12s上,形成于左侧面12r及右侧面12p的部分、相当于U字状的2个上端的上端部12t,形成为位于上表面12m的稍上方。又,各卷绕凸缘12s的2个上端部12t的内侧分别形成有由该上端部12t朝向下方的缺口,该缺口在卷绕凸缘12s和右侧面12p以及左侧面12r之间形成沟部12u。进而,在各卷绕凸缘12s的U字状的2个角部分别形成有缺口部12v。而且,该缺口部12v中,形成于最接近一端侧的一端侧缺口部12w,其所切的部位与其他缺口部12v相比为略朝上方的位置。
由凸缘部12f、12g分别形成向一端侧及另一端侧突出的翼部13a、13b。翼部13a设置为由凸缘部12f的下方部向一端侧突出。而且,该翼部13a在图7的左右两方向上形成比凸缘部12f的宽度还要宽。进而,翼部13a大致呈长方体的形状,设置在凸缘部12f的一端侧,以便该长方体的纵向与图7的左右方向一致。又,翼部13a形成为,其上端面13c与形成孔12d的4个内壁面中的1个内壁面12z处于同一平面上。即,翼部13a形成在凸缘部12f的一端侧且比内壁面12z向外的部分上。又,在翼部13a的一端形成有由上端面13c向图7的下方切入的4个端子沟13f。该端子沟13f设置在翼部13a的纵向,并且间隔相等。又,在翼部13a的下端面13g上设有3个导向槽13h。该导向槽13h在翼部13a的纵向邻接的端子沟13f之间的位置,由翼部13a的下端面13g向上方形成。而且,如图4所示的,各个导向槽13h与由凸缘部12f下方部的另一端侧的面向一端侧下方所形成的沟部12i连接。因此,通过导向槽13h和沟部12i,形成由翼部13a经过了凸缘部12f的下方部的“ヘ”字形状的沟。
另一方面,翼部13b也设置为由凸缘部12g的下方部向另一端侧突出。又,如图7及图8所示,该翼部13b仅在图8的左方向上形成比凸缘部12g的宽度宽。进而,翼部13b的形状大致呈长方体,设置为与凸缘部12g的另一端侧相邻接,以便该长方体的纵向与图8的左右方向一致。又,翼部13b与翼部13a一样,形成为其上端面13j与形成孔12d的4个内壁面中的1个内壁面12z在同一平面上。即,翼部13b形成在凸缘部12g的另一端侧且比内壁面12z向外的部分上。又,如图6所示,在翼部13b的另一端,形成有由其上端面13j向图6的下方的2个端子沟部13k。该端子沟部13k是由从上端面13j垂直向下到一定深度形成相等宽度的宽幅部13m,和其后由两侧倾斜收缩所形成的收缩部13n,以及进一步从收缩部13n垂直向下形成相等宽度的窄幅部13p构成。又,如图7所示,在翼部13b的右下方形成有被纵向切去的缺口部13q。进而,在翼部13b的右侧侧面,形成有沿纵向方向由该侧面向右侧突出的凸缘13r。在图8的翼部13b的左侧下方,由下端面13t向上方形成沟部13u。该沟部13u与凸缘部12g下方部的一端侧的面连接,在该下方部的一端侧的面上形成有向沟部13u的方向、即向另一端侧下方被切去的锥形部13v。
线圈骨架12b形成与线圈骨架12a左右对称。因此,线圈骨架12b的翼部13a与线圈骨架12a的情况一样,设置在凸缘部12f的一端侧。另一方面,翼部13b设置在凸缘部12g的另一端侧,形成与设置在线圈骨架12a的翼部13b左右对称的形状。即,线圈骨架12b的翼部13b相对于凸缘部12g设置成右侧的宽度加宽。
如图9所示,中间线圈骨架16由形成剖面呈长方形筒状的筒状部17和设置在该筒状部17另一端的翼部18构成。筒状部17是筒状构件,在其剖面呈长方形的方形柱的中心,具有剖面形状为长方形的孔17a。在筒状部17的两端,设有由筒状部17的4个外壁面17b的整个面向外形成外形呈长方形形状的凸缘部17c、17d。凸缘部17c在图9的左右方向及上方形成相同长度,向下方比其他3个方向形成的长度长(以下,将凸缘部17c的向下方形成的部分称为“下方部”)。又,凸缘部17d向左右方向突出相同长度,而向上方比向左右方向突出稍短的长度。又,与凸缘部17c相同,向下方突出的长度比向其他3个方向突出的长度长(以下,将凸缘部17d的向下方突出的部分称为“下方部”)。通过形成这样的长度,凸缘部17c、17d的外形呈长方形。
又,由筒状部17的中央起稍微向一端侧的外壁面17b处,形成有和凸缘部17c相同形状的分割凸缘17e。通过形成分割凸缘17e,筒状部17的外壁面17b被分割为初级侧领域17f和次级侧领域17g。
翼部18设置为由凸缘部17d的下方部向另一端侧突出。如图9所示,该翼部18的宽度与凸缘部17d的宽度相等。翼部18大致呈长方体,设置为与凸缘部17d的另一端侧相邻接,以便该大致长方体的纵向与中间线圈骨架16的纵向一致。又,翼部18形成为其上端面18a与形成孔17a的4个内壁面中的1个内壁面17g在同一平面上。即,翼部18形成在凸缘部17d的另一端侧且比内壁面17g向外的部分上。又,在翼部18的左右两侧面形成有在相同高度位置处沿纵向被切去的纵向缺口部18b。
磁芯构件24由一对磁芯24a、24b构成。磁芯24a是,由形成为剖面略呈正方形的棒状磁芯的棒状磁芯部24c的两端起,在相对于棒状磁芯部24c垂直的方向上相对延伸出2个端部磁芯部24d、24e,进而,由棒状磁芯部24c上的2个端部磁芯部24d、24e的内侧起,在和端部磁芯部24d、24e的同方向上,延伸出3个磁芯脚部24f、24g、24h。端部磁芯部24d、24e分别为相同长度、其剖面形状均略呈长方形。该磁芯脚部24f、24g、24h从端部磁芯部24d起向端部磁芯部24e,设置成磁芯脚部24f、24h、24g的顺序,该磁芯脚部24f、24g、24h的长度形成和端部磁芯部24d、24e相同的长度。磁芯24b和磁芯24a形成相同形状。因此,在将磁芯24b和磁芯24a表里互相颠倒的状态下,形成一对磁芯24a、24b。在该颠倒状态,通过将磁芯24a和磁芯24b对接形成磁芯构件24。磁芯构件24由铁氧体形成,但是,也可以使用例如坡莫合金、铝硅铁粉、铁羰基等其他的磁性材料。
在倒相变压器10上,如图1及图3所示,在线圈骨架12a、12b的各个翼部13a、13a上,分别设置4个合计8个端子沟13f,该端子沟13f上,设置有由端子沟13f的底面贯通下端面13g的端子孔14a。而且,呈L字型的端子31的L字的一方从端子沟13f插入端子孔14a。通过该端子31插入端子孔14a的状态,端子31向翼部13a的一端侧及安装面侧突出。又,在线圈骨架12a、12b的各个翼部13b、13b上,分别设置2个合计4个的端子沟部13k,在该端子沟部13k的窄幅部13p上,设置有由该端子沟部13k的底面贯通翼部13b的下端面的端子孔14b。而且,呈L字型的端子32的L字的一方从端子沟部13k插入端子孔14b。通过该端子32插入端子孔14b的状态,端子32向翼部13b的另一端侧及安装面侧突出。
在各个线圈骨架12a、12b上,卷绕有未图示的初级绕组(以下仅称为“初级绕组”)以及未图示的次级绕组(以下仅称为“次级绕组”)。因为倒相变压器10是作为升压变压器发挥作用的,所以次级绕组的匝数比初级绕组的匝数多。如上所述,线圈骨架12a、12b的各初级侧卷绕部12j上卷绕有初级绕组。该初级绕组的2个末端,根据分别形成于安装电路板的电路,被捆在向插入于各线圈骨架12a、12b的4个端子31中的2个的一端侧突出的部分上。该2个末端通过形成于凸缘部12f、翼部13a的沟部12i、导向槽13h,从初级侧卷绕部12j引向端子31。又,倒相变压器10因为是1输入2输出的变压器,所以,卷绕于线圈骨架12a、12b的各个初级绕组上所输入的驱动电压是相同的电压。
又,在线圈骨架12a、12b各自的次级侧卷绕部12k上,卷绕有次级绕组。该次级绕组在次级侧卷绕部12k上的通过卷绕凸缘12n、12s分割出的领域(以下称为”分割领域”)上,从另一端侧向一端侧按顺序卷绕,卷绕于最靠近分割领域一端侧部分的次级绕组的末端,例如,在被引向图7中形成于右侧的一端侧缺口部12w、缺口部12v、缺口部13q后,被捆在向端子32一方的另一端侧突出的部分上。此时,另一方的次级绕组的末端从最接近于分割领域的另一端侧部分通过锥形部13v及沟部13u被引向端子32的另一方,并被捆在向该端子32另一方的另一端侧突出的部分上。但是,不只这样,因为作为同相、逆相(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相位差是0°和180°),所以,也可以将次级绕组开始卷绕和结束卷绕的端子与上述情况相反,将一方的末端从端子32的另一方通过缺口部13q引向最靠近分割领域的另一端侧部分,将次级绕组在次级侧卷绕部12k上进行反向卷绕,将另一方的末端由分割领域的最接近一端侧部分,通过图7的形成于左侧的一端侧缺口部12w、缺口部12v、沟部13u引向端子32的另一方。又,在分割领域使次级绕组进行卷绕后,将该次级绕组通过沟部12v,以此使次级绕组移动至与该分割领域邻接的分割领域上。而且,在本实施形态中,输出电压设为1600~2000V,各分割领域间的最大电压设为333V。可是,输出电压及各分割领域间的最大电压并不限定为这些值。
在倒相变压器10中,通过卷绕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线圈骨架12a、12b,中间线圈骨架16被夹持。此时,通过将形成于线圈骨架12a、12b翼部13b上的各个凸缘13r嵌入形成于中间线圈骨架16翼部18的两侧面的纵向缺口部1gb,来固定线圈骨架12a、12b和中间线圈骨架16(以下,将通过线圈骨架12a、12b夹持中间线圈骨架16称为“线圈骨架体35”)。
在线圈骨架体35的周围,相对于线圈骨架体35配置有形成磁路的磁芯构件24。磁芯构件24是,通过分别将磁芯24a的磁芯脚部24f、24h、24g插入线圈骨架12a的孔12d、中间线圈骨架16的孔17a及线圈骨架12b的孔12d,同时,还分别将磁芯24b的磁芯脚部24f、24h、24g插入线圈骨架12a的孔12d、中间线圈骨架16的孔17a及线圈骨架12b的孔12d,以此形式将磁芯24a和磁芯24b对接而形成的。磁芯24a的端部磁芯部24d、24e的顶端端面和磁芯24b的端部磁芯部24d、24e的顶端端面在线圈骨架体35的外侧相互相接。又,磁芯24a的各个磁芯脚部24f、24h、24g的顶端端面与磁芯24b的各个磁芯脚部24f、24h、24g的顶端端面在线圈骨架12a的孔12d、中间线圈骨架16的孔17a及线圈骨架12b的孔12d的内部相互相接。相互相接的磁芯24a、24b的端部磁芯部24d、24e及磁芯脚部24f、24h、24g的顶端端面之间用粘着剂固定。这样形成的磁芯构件24形成连结各线圈骨架12a、12b、16的闭合磁路。由于配置了磁芯构件24,在倒相变压器10中,被输入初级绕组的电压在次级绕组发生感应,在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之间形成电磁耦合。进而,通过在各线圈骨架12a、12b、16间形成的闭合磁路,由卷绕于线圈骨架12a、12b的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产生的磁通在磁芯构件24的闭合磁路内形成磁路。因此,可以防止由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产生的磁通向倒相变压器10的外侧泄漏。
接着,对于倒相变压器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在线圈骨架12a、12b的翼部13a、13a上分别形成的4个合计8个端子沟13f的端子孔14a中,插入L字型端子31的L字的一方。又,在线圈骨架12a、12b的翼部13b、13b上分别形成的2个合计4个端子沟部13k的端子孔14b中,插入L字型端子32的L字的一方。这样,在端子31、32被插入端子孔14a、14b的状态下,形成端子31、32向翼部13a、13b的另一端侧及安装面侧突出的状态。
接着,将初级绕组及次级绕组卷绕在线圈骨架12a、12b的各自的初级侧卷绕部12j以及次级侧卷绕部12k上。关于初级绕组的向线圈骨架12a、12b的卷绕,是将其一方的末端捆在插入进各线圈骨架12a、12b的4个端子31中的1个上,将另一方的末端通过导向槽13h、沟部12i引向初级侧卷绕部12j。然后,将初级绕组卷绕在初级侧卷绕部12j上,将另一方的末端通过沟部12i、导向槽13h引向端子31,将该末端捆在剩余的3个端子31中的1个上。如上述那样,初级绕组将被卷绕在线圈骨架12a、12b上。
关于次级绕组的向线圈骨架12a、12b的卷绕,是将其一方的末端捆在插入各线圈骨架12a、12b的2个端子32的一方,将次级绕组通过沟部13u、锥形部13v引向次级侧卷绕部12k。然后,将次级绕组卷绕在最接近于次级侧卷绕部12k的另一端侧的分割领域上。然后,将最接近另一端侧的分割领域上卷绕的次级绕组通过沟部12u,以此移动至与该分割领域邻接的分割领域上,在该邻接的分割领域上卷绕次级绕组。这样,在各分割领域由另一端侧向一端侧依次卷绕次级绕组。然后,将次级绕组在最接近于分割领域一端侧的部分上卷绕后,将另一方的末端通过一端侧缺口部12w、缺口部12v、缺口部13q引向端子32的另一方,并捆在该端子32的另一方。而且,因为作为同相、逆相,所以,这对于在使次级绕组的开始卷绕和结束卷绕变为相反的情况下,将捆在端子32另一方的一方末端从缺口部13q引向次级侧卷绕部12k,在次级绕组由另一端侧向一端侧在分割领域依次卷绕后,将另一方的末端通过一端侧缺口部12w、缺口部12v及沟部13u引向端子32的一方,使其捆在该端子32的一方。
接着,通过卷绕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线圈骨架12a、12b将中间线圈骨架16夹持配置,将形成于线圈骨架12a、12b翼部13b的各个凸缘13r嵌入中间线圈骨架16翼部18的两侧面上所形成的纵向缺口部18b。这样,以将线圈骨架12a、12b固定在中间线圈骨架16上,来形成线圈骨架体35。
形成了线圈骨架体35后,分别将构成磁芯构件24的磁芯24a的磁芯脚部24f、24h、24g插入线圈骨架12a的孔12d、中间线圈骨架16的孔17a以及线圈骨架12b的孔12d,同时,也分别使磁芯24b的磁芯脚部24f、24h、24g插入线圈骨架12a的孔12d、中间线圈骨架16的孔17a以及线圈骨架12b的孔12d,然后将磁芯24a和磁芯24b从线圈骨架体35的两侧对接。然后,将相互对接的磁芯24a、24b的端部磁芯部24d、24e及磁芯脚部24f、24h、24g的顶端端面用粘着剂固定。如上所述,制造出了倒相变压器10。
在如上所述构成的倒相变压器10中,磁芯构件24形成连结构成线圈骨架体35的各个线圈骨架12a、12b、16的闭合磁路。因此,通过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而产生的磁通在上述闭合磁路内形成磁路。所以,可以防止磁通从倒相变压器10向外部泄漏。从而,能够防止装有该倒相变压器10的液晶显示器等各种电气设备产生噪声和涡电流。又,在倒相变压器10上,因为中间线圈骨架16以围绕磁芯脚部24h、24h的状态被配置,所以即使是在使对接的磁芯脚部24h、24h之间形成间隙的泄漏式倒相变压器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中间线圈骨架16来封闭从间隙泄漏的磁通。
又,在倒相变压器10中,线圈骨架12a、12b的次级侧卷绕部12k上,卷绕凸缘12n、12s被设置为沿着线圈骨架12a、12b的纵向排列。因此,通过在分割领域内依次卷绕次级绕组,可以将该次级绕组从线圈骨架12a、12b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卷绕。所以,不必使次级绕组在线圈骨架上往复卷绕,便能够防止电位差为最大的开始卷绕绕组的末端和结束卷绕绕组的末端接触。因此,次级绕组的末端之间引起绝缘破坏,其结果是,能够防止该末端彼此之间短路。
又,在倒相变压器10中,卷绕凸缘12s的U字状2个角部上,分别形成有作为缺口的缺口部12v,在形成于该缺口部12v中最接近一端侧位置的卷绕凸缘12s上,形成有被切到和其他缺口部12v相比位于上方的一端侧缺口部12w。因此,可以将卷绕在次级侧卷绕部12k上的次级绕组的末端确实地引向设置于翼部13b的端子32。又,因为一端侧缺口部12w被切到和其他的缺口部12v相比位于上方的位置,所以,不向次级绕组的末端施加大的电压,便可以将该末端捆在端子32上。因此,能够防止次级绕组的末端断线。又,因为缺口部12v以及一端侧缺口部12w形成于卷绕凸缘12s的左右两侧,所以,次级绕组无论从设置在翼部13b上的2个端子32的哪一个开始卷绕,都成为可能。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以下对此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使用于倒相变压器10的线圈骨架12a、12b设定为2个,但是并不限于2个,也可以是3个或3个以上,1输入其他输出的倒相变压器。又,也可以将线圈骨架12a、12b的数量设定为1个。又,线圈骨架12a、12b分别作为两个构件形成,但也可以使线圈骨架12a、12b形成为一体。
又,在上述形态中,设置于翼部31a的端子31的数量设定为4个,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也可以是3个或3个以下、5个或5个以上。端子31的数量是5个或5个以上的话,可以将用于再次向次级侧反馈的反馈绕组卷绕于端子31。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磁芯构件24是由在“コ”字状的磁芯上设置有3个磁芯脚部24f、24g、24h的2个磁芯构件24a、24b构成,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也可以由在“コ”字状的磁芯上设置有3个磁芯脚部的磁芯和I型磁芯构成磁芯构件24。又,也可以使设置于磁芯24a、24b的端部磁芯部24d、24e以及磁芯脚部24f、24g、24h的各个长度为不同的长度。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卷绕凸缘12n、12s各设置为5个,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各个的数量也可以是4个或4个以下、6个或6个以上。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筒状部12c的形状为剖面略呈正方形的筒状体,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也可以为剖面呈长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的筒状体。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倒相变压器10的未被安装在电路板的一面没有用构件遮盖,但是,如图10所示,也可以通过提高磁芯构件的高度,用铁氧体等磁性材料的板40完全遮盖倒相变压器10的未被安装的一面。由此,可以更加确实地防止从倒相变压器10向外部泄漏磁通。
又,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端子31、32的形状均呈L字型,但是并不限定于这些,也可以是锚型或者U字型等的其他形状的端子。由此,可以防止绕组的末端的缺少。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的倒相变压器可以利用于液晶电视和个人计算机等所使用的各种液晶显示板上的背景灯。

Claims (2)

1、一种倒相变压器,它是将被输入初级侧的交流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后向次级侧输出的;其特征在于,
设有:卷绕有初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的至少两个线圈骨架,夹持于上述两个线圈骨架之间的中间线圈骨架,以及一对磁芯,其中,该一对磁芯中的一个或两个磁芯具有与上述线圈骨架和上述中间线圈骨架的个数至少相同的磁芯脚;
以上述磁芯脚分别插入上述多个线圈骨架和上述中间线圈骨架的内侧的形式,来对接上述一对磁芯,上述被对接了的一对磁芯形成连结上述多个线圈骨架的闭合磁路;
上述初级绕组和上述次级绕组在同一磁芯的同轴上分离且相邻接而被配置;
用于将上述次级绕组在上述线圈骨架的轴方向上分割卷绕的多个卷绕凸缘部,从上述线圈骨架的外表面突出,并且被设置为沿着上述线圈骨架的轴方向排列多个;
在上述多个卷绕凸缘部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将上述线圈骨架上卷绕的上述次级绕组的末端引向设置于上述线圈骨架上的端子的缺口部;
在用于引导上述次级绕组的末端的上述设置于多个卷绕凸缘部上的缺口部中,最初的缺口部(12w)被切成比其他缺口部(12v)更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相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线圈骨架中,位于上述线圈骨架的两端侧的两凸缘部(12f、12g)均在左右方向及上方形成相同长度而突出,向下方形成比其他三个方向长的长度而突出。
CNB2006100754998A 2005-04-22 2006-04-21 倒相变压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295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25110 2005-04-22
JP2005125110A JP4741871B2 (ja) 2005-04-22 2005-04-22 インバータトラン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51837A CN1851837A (zh) 2006-10-25
CN100562953C true CN100562953C (zh) 2009-11-25

Family

ID=37133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7549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62953C (zh) 2005-04-22 2006-04-21 倒相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741871B2 (zh)
KR (1) KR100758016B1 (zh)
CN (1) CN100562953C (zh)
TW (1) TW20063844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99127B2 (ja) 2007-02-19 2012-03-21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トランス
KR200450740Y1 (ko) * 2007-11-22 2010-10-26 광성전자홍콩유한공사(영업소) 공진트랜스
KR101030578B1 (ko) * 2008-05-14 2011-04-21 한솔테크닉스(주) 2인1 트랜스포머 및 이를 이용한 인버터
KR101006203B1 (ko) * 2008-05-30 2011-01-07 주식회사 하엠 트랜스 보빈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작된 트랜스포머
TW200923985A (en) * 2008-09-08 2009-06-01 Greatchip Technology Co Ltd A high-voltage transformer with adjustable flux leakage
JP2015065746A (ja) * 2013-09-24 2015-04-09 山洋電気株式会社 リニアモー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5885A (ja) * 1995-07-14 1997-02-07 Tec Corp 放電灯点灯装置用発振トランス
JPH09186024A (ja) * 1995-12-28 1997-07-15 Hitachi Ferrite Denshi Kk バックライト用トランス
JPH1055927A (ja) 1996-08-09 1998-02-24 Hitachi Ltd 冷陰極ランプ用トランス
JP2000208317A (ja) * 1999-01-12 2000-07-28 Murata Mfg Co Ltd ボビン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トランス
JP3951176B2 (ja) * 2002-09-06 2007-08-01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放電灯点灯装置
JP3906413B2 (ja) * 2003-01-07 2007-04-18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トランス
KR100534375B1 (ko) * 2003-05-26 2005-12-08 주식회사 파워넷 인버터용 변압기
EP1632963A1 (en) * 2003-06-09 2006-03-08 MINEBEA Co., Ltd. Inverter trasformer
KR100566526B1 (ko) * 2003-08-11 2006-04-04 주식회사 경인전자 인버터용 트랜스포머
KR20050007240A (ko) * 2004-12-17 2005-01-17 주식회사 유니온 2 인 1 트랜스포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741871B2 (ja) 2011-08-10
KR20060111369A (ko) 2006-10-27
TW200638444A (en) 2006-11-01
CN1851837A (zh) 2006-10-25
JP2006303304A (ja) 2006-11-02
KR100758016B1 (ko) 2007-09-11
TWI308350B (zh) 2009-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62953C (zh) 倒相变压器
KR100879251B1 (ko) 밸런스 트랜스
KR101719326B1 (ko) 임피던스 본드 권선 권취 방법 및 그 임피던스 본드
CN100576376C (zh) 有隙铁芯上的磁性线圈的低交流电阻箔式绕组
KR101644447B1 (ko) 입체 삼각형 구조를 가진 비정질 합금 변압기 철심의 제조방법
EP2677526A1 (en) Integrated magnetics for soft switching converter
CN101685702A (zh) 变压器
CN103680840A (zh) 磁性铁心、磁性元器件及磁性铁心的设计方法
TW353828B (en) Common mode filter and filter/connector combination
CN102867625A (zh) 一种组合式可调变压器骨架及使用该骨架的变压器
CN103426612B (zh) 表面安装电感器
CN106340375A (zh) 立式变压器结构
CN203277040U (zh) 具有层叠型铁芯的配电变压器
US20130207761A1 (en) Electrical reactor with magnetization
CN1979704A (zh) 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WO2019033879A1 (zh) 一种变压器
CN103827995A (zh) 用于变压器的压制框架结构
CN101740207B (zh) 横式线圈部件
CN205723118U (zh) 一种多槽式整流变压器
CN101950653A (zh) 电感装置及其磁芯
KR100952046B1 (ko) 단자가 없는 인버터 트랜스포머의 보빈구조
CN204792421U (zh) 变压器线圈出线端焊接装置
US9251939B1 (en) Stationary induction electric apparatus
CN205004138U (zh) 超薄形变压器
CN203165639U (zh) 磁性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1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