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33247C - 图像拾取设备和透镜位置调整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拾取设备和透镜位置调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33247C
CN100533247C CNB2007100017924A CN200710001792A CN100533247C CN 100533247 C CN100533247 C CN 100533247C CN B2007100017924 A CNB2007100017924 A CN B2007100017924A CN 200710001792 A CN200710001792 A CN 200710001792A CN 100533247 C CN100533247 C CN 10053324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returning
finally
amount
foc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7100017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004535A (zh
Inventor
小野利一
清水秀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004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004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3324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3324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0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a remote control mechanis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03B13/36Autofocus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controlled by a microcomput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3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based on contrast or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image signals, e.g. hill climb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Focus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图像拾取设备,包括:透镜驱动控制部件,被配置为执行透镜的驱动控制;以及主控制部件,被配置为产生透镜驱动控制信息,作为所述透镜驱动控制部件的透镜驱动模式的设置信息;所述主控制部件产生透镜驱动控制信息,该透镜驱动控制信息包括所述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和作为在所述透镜通过该设置位置之后返回所述透镜的距离的返回量;所述透镜驱动控制部件可操作为:响应于所述设置位置和返回量而执行移动所述透镜以暂时通过该设置位置的处理,并然后根据该返回量而执行返回处理,以将所述透镜定位到该设置位置。

Description

图像拾取设备和透镜位置调整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与2006年1月16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6-007459有关的主题,通过参考将其全部内容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拾取设备和透镜(lens)位置调整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其中执行透镜位置的调整或者透镜的驱动以便例如进行聚焦(focusing)控制的图像拾取设备和透镜位置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诸如照相机或摄像机之类的图像拾取设备合并了自动聚焦机构(mechanism),以便对图像拾取对象进行自动聚焦。作为进行聚焦控制的通用方法之一,辨别用透镜获取的拾取图像数据的对比度的方法是可用的。根据刚才提及的方法,将所拾取图像的特定区域设置为信号采集区域(空间频率提取区),以便进行聚焦控制。然后,当特定区域指示较高对比度时,判定图像拾取数据比较接近焦点对准状态,而在对比度低的时候,判定图像拾取数据远离焦点对准状态。然后驱动透镜,以便提升对比度从而调整焦点(focus)。
作为对比度判定处理方法,应用了以下一种方法,其中提取特定区域中的高频分量,并产生所提取的高频分量的积分(integration)数据,然后根据所产生的高频分量积分数据来判定对比度级别。具体地,计算高频分量积分值,以用于对比度级别的判定,并将其用作评估值。驱动聚焦透镜,以便使评估值最大化,从而实现自动聚焦。需要注意的是,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第Hei4-000421号中公开了透镜的聚焦和驱动方法。
为了进行自动聚焦,需要使用上述的评估值作为指示器(pointer)来驱动透镜。典型地由音圈电机形成透镜驱动机构。然而,包括音圈电机等的透镜驱动机构通常具有磁滞现象。因此,如果将基于评估值确定的控制电压值施加到音圈电机来执行透镜驱动控制,则产生这样的问题,即透镜位置会取决于施加电压是从最小值(MIN)设置到目标电压值(V1)还是从最大值(MAX)设置到目标电压值(V1)而不同。
为了解决刚才描述的问题,例如,执行接下来的处理。具体地,如果确定了目标电压值(V1),则将用于包括音圈电机等的透镜驱动机构的施加电压暂时设置到最小值(MIN),使得透镜位于其驱动范围的尽头,然后,将施加电压从最小值(MIN)上升到目标电压值(V1),使得最终将透镜设置到目标透镜位置。
然而,在实行如刚才所述的透镜位置控制的情况中,透镜位置的调整需要很多时间,并且这产生了自动聚焦需要长时间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没有执行这样的控制的情况中,存在透镜设置位置根据磁滞现象而出现位移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图像拾取设备和透镜位置调整方法,其中,在应用具有磁滞现象的透镜驱动机构的透镜位置调整处理中,透镜位置迅速移动到目标位置,从而允许准确的透镜位置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拾取设备,包括:透镜驱动控制部件,被配置为执行透镜的驱动控制;以及主控制部件,被配置为产生透镜驱动控制信息,作为透镜驱动控制部件的透镜驱动模式的设置信息,该主控制部件产生透镜驱动控制信息,其包括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和作为在透镜通过该设置位置之后返回透镜的距离的返回量,该透镜驱动控制部件可操作为响应于所述设置位置和返回量而执行移动透镜以暂时通过设置位置的处理,然后根据返回量执行返回处理,以将透镜定位到该设置位置。
该主控制部件可执行以下处理,依据协同(coordinates)透镜设置位置和返回量的表格、或者通过用于基于透镜设置位置来计算对应的返回量的算术运算处理,来确定与透镜设置位置对应的返回量。
该主控制部件可根据透镜设置位置来选择返回量之一以确定与透镜设置位置对应的返回量,其中所述返回量是为由预先确定的一个或多个阈值定义的各个区域设置的。
该主控制部件可以是被配置为确定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的自动聚焦控制部件,并接收基于所拾取的图像获取的空间频率信息,以计算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作为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并确定与已计算的设置位置对应的返回量,以执行包括所述设置位置和返回量的透镜驱动控制信息的产生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透镜位置调整方法,包括利用主控制部件产生透镜驱动控制信息,并且这样产生的透镜驱动控制信息包括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和作为在透镜通过设置位置之后返回透镜的距离的返回量;并响应于所述返回量而由透镜驱动控制部件移动所述透镜以暂时通过该设置位置的处理,然后根据返回量执行返回处理,以将透镜定位到该设置位置。
所述产生透镜驱动控制信息的步骤可包括执行以下处理,依据协同透镜设置位置和返回量的表格、或者通过用于基于透镜设置位置来计算对应的返回量的算术运算处理,来确定与透镜设置位置对应的返回量。
所述产生透镜驱动控制信息的步骤可包括:根据透镜设置位置来选择返回量之一以确定与透镜设置位置对应的返回量,其中所述返回量是为由预先确定的一个或多个阈值定义的各个区域设置的。
在该主控制部件是被配置为确定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的自动聚焦控制部件的情况中,所述产生透镜驱动控制信息的步骤可包括:接收基于已拾取的图像获取的空间频率信息,以计算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作为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并确定与已计算的设置位置对应的返回量,以执行包括所述设置位置和返回量的透镜驱动控制信息的产生处理。
利用所述图像拾取设备和透镜位置调整方法,例如,在自动聚焦处理等处理中将透镜移动到期望的透镜设置位置的配置中,在最终完成透镜的位置设置的时间点上,总是执行相同方向上的透镜移动处理。因此,可防止由磁滞现象引起的错误发生。此外,施加与透镜设置位置对应的预定返回量,以执行透镜驱动。结果,可以在短时间段内使透镜进入最终控制位置。因此,可以实现有效和准确的透镜位置调整。
根据接下来结合附图的描述和所附的权利要求,本发明的上面和其它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显,在附图中,相同的部分或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术语“系统”用于表示多个设备的逻辑设置配置,其中所述多个设备可以容纳在相同的机柜中,也可以没有容纳在相同的机柜中。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应用了本发明的图像拾取设备的配置示例的框图;
图2是图示了由图像拾取设备在聚焦控制中使用的空间频率提取处理的示意图;
图3A和3B是分别图示图像拾取设备的透镜驱动部件的配置示例的示意图和图解视图;
图4是图示了图像拾取设备中的从图像拾取数据获取的空间频率值与透镜位置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5A、5B和5C是图示了图像拾取设备的透镜驱动中的磁滞现象的图;
图6A、6B和6C是图示了图像拾取设备中的透镜驱动处理的示例的图;
图7是图示了图像拾取设备中的焦点对准位置和返回量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8A和8B是图示了其中设置了阈值的图像拾取设备中的透镜驱动处理的示例的图;以及
图9是图示了图像拾取设备中的透镜驱动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参考图1,其中示出了应用了本发明的图像拾取设备的配置。所示出的图像拾取设备100具有自动聚焦设备。将通过透镜部件101的入射(incoming)光输入到例如CCD(电荷耦合器件)元件的图像拾取器件102,所述图像拾取器件102对入射光进行光电转换。
将基于图像拾取对象产生的光电转换数据输入到图像处理部件103,所述图像处理部件103基于光电转换数据而形成图像。将图像处理部件103产生的图像数据输入到未示出的信号处理部件,所述信号处理部件对图像数据执行诸如压缩处理之类的各种信号处理。然后,将得到的数据存储在存储部件(未示出)中。
图像处理部件103产生的图像数据用于执行自动聚焦控制。具体地,图像处理部件103产生的图像数据被输入到空间频率提取部件104,该空间频率提取部件104分析图像数据的空间特征。
具体地,也参考图2,该空间频率提取部件104将与图像处理部件103所产生的图像数据对应的已拾取图像201的特定区域设置为空间频率提取区202,其是用于聚焦控制的信号采集区域。然后,空间频率提取部件104提取空间频率提取区202的高频分量,并产生已提取的高频分量的积分数据。要注意的是,可以将各种形状施加到空间频率提取区202,并且可设置不止一个区而是多个区。
如上文中所描述的,作为进行聚焦控制的一般方法,辨别用透镜获取的图像拾取数据的对比度级别的方法是可用的。根据所提及的方法,当空间频率提取区202指示较高对比度时,判定该图像拾取数据比较接近焦点对准状态,以及在对比度低的情况中,判定该图像拾取数据远离焦点对准状态。该空间频率提取部件104例如执行空间频率提取区202的高频分量的提取处理。
要注意的是,从图像处理部件103输入到空间频率提取部件104的数据可以是亮度信号、颜色信号、或者像素的原始数据中的任一种。典型地,根据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的组合来形成该空间频率提取部件104。
该空间频率提取部件104将从空间频率提取区202提取的高频分量数据输入到用作主控制部件的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该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基于从空间频率提取区202提取的并从空间频率提取部件104输入到其中的高频分量数据而产生积分数据。该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计算高频分量积分数据,作为用于判定对比度级别的评估值。此外,用作主控制部件的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基于该评估值产生用于透镜的驱动控制信息,并将所产生的透镜驱动控制信息输入到透镜驱动控制部件106。下文中详细描述该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所产生的透镜驱动控制信息。
该透镜驱动控制部件106基于从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输入到其中的透镜驱动控制信息来执行透镜驱动控制。该透镜驱动控制部件106基于透镜驱动控制信息来控制预驱动器107,以便产生由该透镜驱动控制部件106基于透镜驱动控制信息而确定的电压波形或者电流波形。
预驱动器107产生的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被输入到驱动器108。驱动器108将与已产生的电压波形或电流波形对应的电压或电流供应到用于驱动透镜部件101的电机109,使得电机109驱动透镜部件101。典型地由音圈电机形成电机109。电机109将透镜部件101沿图1中的箭头标记P或Q指示的方向移动到最佳位置,从而执行聚焦。要注意的是,可以将预驱动器107或驱动器108设置为对于驱动该透镜部件101的电机109合适的各种机构的任一个。
结合图3A和3B来描述将音圈电机应用到透镜驱动部件的电机109上的处理示例。图3A图示了音圈电机的原理。安装透镜251以向焦点对准位置移动,并且透镜251具有从起始点0到结束点Max的移动范围。如果确定了焦点对准位置,则音圈电机执行将透镜设置到该位置的移动处理。该音圈电机利用与施加到其上的电压对应的力(F)来推动(urges)透镜251,以便移动透镜。
图3B是图示在一个方向上施加到音圈电机的电压值与透镜位置(0到Max)之间的关系的图。如果电压值为高,则力(F)强并且透镜的移动量大。在以这个方式将音圈电机应用到透镜驱动部件的情况中,可通过调整所施加的电压而将透镜移动到预定位置。
该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通过基于根据作为评估值的空间频率值产生的透镜驱动控制信息来驱动透镜,而执行自动聚焦控制。具体地,作为根据透镜驱动控制信息来控制电机109的处理而执行自动聚焦控制,以便将透镜移动到焦点对准的位置,从而最终将透镜设置到聚焦位置(焦点对准位置)。
结合图4描述在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所计算的作为评估值的空间频率值与透镜位置之间的关系。图4所示的图在横坐标轴上指示透镜位置(X),并在纵坐标轴上指示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所计算的作为评估值的空间频率值。如上文所描述的,空间频率提取部件104计算与结合图2在上文中描述的空间频率提取区202的对比度对应的空间频率值作为评估值。当空间频率呈现较高值时,判定对比度较高并且图像拾取数据更接近焦点对准状态,以及在空间频率呈现低值的情况下,判定对比度低并且图像拾取数据远离焦点对准状态。
具体地,驱动该透镜以获得如图4所示与每个透镜位置对应的空间频率值,并且搜索到获得最大空间频率值的透镜位置X1作为焦点对准位置。需要驱动透镜,以确定获得最大空间频率值的透镜位置X1作为焦点对准透镜位置。然而,如上文中描述的,典型地包括音圈电机等的驱动部件具有磁滞现象。
具体地,包括音圈电机等的透镜驱动机构具有磁滞现象。因此,如果将基于评估值确定的控制电压值施加到音圈电机来执行透镜驱动控制,则这将产生下面的问题。具体地,透镜位置取决于施加电压从最小值(MIN)被设置到目标电压值(V1)(即设置到与透镜位置X1对应计算的目标电压值(V1))还是从最大值(MAX)被设置到目标电压值(V1)而不同。
结合图5A至5C来描述这个现象。图5A至5C分别示出了执行在图5A至5C中图示的三种不同透镜驱动方法的最终透镜位置。在图5A至5C中,横坐标轴指示时间t,而纵坐标轴指示施加到作为透镜驱动部件的音圈电机的电压V和透镜位置(μm)。每个图中的实线表示施加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而虚线表示透镜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图5A至5C分别图示了其中以接下来的方式设置施加到音圈电机的电压时的透镜位置:
图5A是电压从0变化到0.1时的情况,
图5B是电压从0.2变化到0.1的情况,以及
图5C是电压从0.2变化到0.075然后到0.1的情况。
其中执行三种不同的电压控制方案,给出如下面所示的最终透镜位置(即,距原点0的距离):
图5A,透镜位置=150μm
图5B,透镜位置=160μm
图5C,透镜位置=150μm
以这个方式,利用图5A和5C的处理将透镜设置到了相同的位置。然而,根据图5B的控制方案,将透镜设置到了从根据图5A和5C的处理设置的位置偏离10μm的位置。以这个方式,存在这样的问题,最终透镜位置取决于是沿降低方向还是沿增加方向控制电压值而不同。这是由磁滞现象引起的现象,并且是电机驱动控制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结合图6A至6C描述应用了本发明的透镜驱动控制方法。应用了本发明的透镜驱动方法包括三种不同的处理示例图6A至C,分别用于将透镜移动到图6A至6C所示的三种不同的焦点对准位置。在图6A至6C的图中,横坐标轴指示时间t,而纵坐标轴指示透镜位置。透镜在从起始点0到结束点Max的范围内移动。
图6A图示了其中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1比较接近结束点Max的处理示例;
图6B图示了其中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2基本上位于起始点0和结束点Max之间的中间位置的处理示例;以及
图6C图示了其中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3比较接近起始点0的处理示例。
在如图6A所示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1比较接近结束点Max的情况中,透镜首先从起始点0移动到结束点Max,然后从结束点Max朝向起始点0移动,直到它通过焦点对准位置P1并然后从焦点对准位置P1超出与返回量X1对应的距离为止,之后透镜朝向结束点Max移动并被设置到焦点对准位置P1。
在图6B所示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2基本上位于起始点0和结束点Max之间的中间位置的情况中,透镜首先从起始点0移动到结束点Max,然后从结束点Max朝向起始点0移动,直到它通过焦点对准位置P2并然后从焦点对准位置P2超出与返回量X2对应的量为止,之后透镜朝向结束点Max移动并被设置到焦点对准位置P2。
在如图6C所示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3比较接近起始点0的情况中,透镜首先从起始点0移动到结束点Max,然后从结束点Max朝向起始点0移动,直到它通过焦点对准位置P3并然后从该焦点对准位置P3超出与返回量X3对应的距离为止,之后该透镜朝向结束点Max移动并被设置到焦点对准位置P3。
以这个方式,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透镜驱动方法,为了将透镜驱动到最终透镜设置位置,通常的过程是:从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n开始驱动透镜,以暂时朝起始点0侧超出预定返回量Xn,并然后从起始点0侧朝结束点Max向回移动该超出距离的返回量Xn,从而将透镜设置到焦点对准位置Pn。以这个方式,通常通过沿一个方向(从起始点0侧朝结束点Max侧)移动透镜,来执行透镜到焦点对准位置Pn的设置。因此,可以防止磁滞现象导致的错误出现,并因此,可以实现透镜位置的精确调整,即精确聚焦控制。
此外,根据应用了本发明的透镜驱动方法,响应于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n而定义返回量Xn,并且将超出处理和返回处理执行与所定义的返回量Xn对应的距离。因此,与透镜首先朝起始点0移动然后向回移动的替换配置相比,透镜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段内移动到最终控制位置。
结合图7描述在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n和返回量Xn之间的关系。在图7所示的图中,横坐标轴指示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n,而纵坐标轴指示返回量Xn。将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n设置到在从起始点0到结束点Max内的位置上,其中利用起始点0和结束点Max定义了透镜的移动范围。利用图上所示的曲线来定义与任一个焦点对准位置Pn对应的返回量Xn。例如,基于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n来确定返回量Xn,使得:
在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1的情况下,返回量被设置到X1,而
在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2的地方,返回量被设置到X2。
上文中结合图1描述的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根据基于空间频率的评估值来确定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n(参考图4)。该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基于根据评估值确定的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n来确定返回量Xn。该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持有保留了在图7所示的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n和返回量Xn之间的配合关系的表格,并根据该表格确定与焦点对准位置Pn对应的返回量Xn。
或者,可配置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使得它应用与图7所示的图上的曲线对应的函数,来执行用于使用焦点对准位置Pn作为输入值计算返回量Xn的算术运算,从而计算与焦点对准位置Pn对应的返回量Xn。
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产生包括焦点对准位置Pn和与该焦点对准位置Pn对应的返回量Xn的透镜驱动控制信息,并将所产生的透镜驱动控制信息输入到图1所示透镜驱动控制部件106。透镜驱动控制部件106基于从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输入的包括焦点对准位置Pn和返回量Xn的透镜驱动控制信息,来执行透镜驱动控制。这个透镜驱动对应于上文中结合图6描述的驱动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上文中结合图7描述了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n和返回量Xn之间的关系,但是图7所示的在焦点对准位置Pn和返回量Xn之间的配合关系仅仅是示例。优选地,该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应用适合于在图像拾取设备中应用的驱动系统的在焦点对准位置Pn和返回量Xn之间的最佳配合表格、或者用于根据焦点对准位置Pn计算返回量Xn的算术运算表达式。例如,首先根据在图像拾取设备中应用的驱动系统的实际测量,来确定配合表格或者算术运算表达式。然后,将确定的配合表格或算术运算表达式存储在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可以存取的图像拾取设备的存储器中。此后,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从存储器获取该表格或者算术运算表达式,并使用该表格或者算术运算表达式来确定与焦点对准位置Pn对应的返回量Xn。
设置图7中所示的在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n与返回量Xn之间的配合关系,使得如果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改变,则返回量也改变。然而,也可以不采用该设置,而是可以响应于各个预定范围内的焦点对准位置而以别的方式逐步(stepwise)地设置返回量,但在每个所述预定范围内使用固定的返回量。
结合图8A和8B描述逐步设置返回量的示例。在图8A和8B的设置示例中,将一个阈值位置Pth设置到作为透镜的移动范围的从起始点0到结束点Max的范围中。如果将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n设置到在阈值位置Pth和结束点Max之间的位置中,则执行其中应用了固定返回量Xα的处理。然而,如果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n被设置到在起始点0与阈值位置Pth之间的另一个位置上,则不应用特定的返回量,而是将透镜首先移动到(超出)起始点0,并然后返回到焦点对准位置Pn。
在图8A和8B的图中,横坐标轴指示时间t,而纵坐标轴指示透镜位置。透镜在从起始点0到结束点Max的范围内移动。图8A图示了将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n设置到在阈值位置Pth和结束点Max之间的位置上的逐步设置示例。在以这种方式将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n设置在阈值位置Pth和结束点Max之间的情况中,执行其中应用固定返回量Xα的处理。
具体地,首先将透镜从起始点0向结束点Max移动,然后从结束点Max向起始点0移动,直到它通过焦点对准位置P1并从焦点对准位置P1超过与返回量Xα对应的距离为止,此后它向结束点Max移动,并设置到焦点对准位置P1。
图8B图示了将焦点对准位置Pn设置到在起始点0和阈值位置Pth之间的位置上的逐步设置示例。在以这种方式将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n设置在起始点0和阈值位置Pth之间的情况中,不应用特定的返回量,但是执行移动透镜以超出到起始点0并然后将透镜返回到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n的处理。
具体地,在透镜首先从起始点0移动到结束点Max之后,它从结束点Max向起始点0移动,直到它通过焦点对准位置P2并超出到起始点0为止,此后它再次向结束点Max移动,并设置到焦点对准位置P2。
即使执行如上所述的简单且容易的处理,也总是通过在一个方向(也就是说,从起始点0侧朝结束点Max侧)上的移动来执行透镜到最终焦点对准位置Pn的设置,其中驱动该透镜以移动到该最终透镜设置位置。结果,可防止由磁滞现象引起的错误出现,并可以实现透镜位置的精确调整,即精确聚焦控制。此外,由于返回量Xα被应用为其中将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Pn设置到在阈值位置Pth和结束点Max之间的位置上时的返回量,所以与其中例如执行将透镜暂时移动到起始点0并然后向回移动透镜的处理的替换配置相比,可以在较短的时间段内使透镜进入最终控制位置。
结合图9的流程图描述用于应用了本发明的图像拾取设备的透镜位置调整方法的处理次序。用图1所示的图像拾取设备的组件的处理来执行图9所示的处理。首先在步骤S101,执行扫描处理。这是预先驱动图1所示的透镜部件101的处理,以执行各种位置上的对比度的偏差的提取,即在上文结合图2描述的空间频率提取区中的高频分量提取,从而获取对比度最高的位置,即焦点对准位置。
在步骤S102,根据扫描结果确定焦点对准位置。具体地,图1所示的空间频率提取部件104执行在上文结合图2描述的空间频率提取区中的高频分量提取,而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根据从空间频率提取部件104输入到其中的高频分量数据来计算积分数据作为评估值,并基于该评估值来确定焦点对准位置P。
然后,在步骤S103,计算与焦点对准位置P对应的返回量X。具体地,用作主控制部件的自动聚焦控制部件105根据评估值产生透镜的驱动控制信息,其中该驱动控制信息包括焦点对准位置P和与该焦点对准位置P对应的返回量X。通过应用在图像拾取设备的存储器中存储的表格或者通过上文中描述的算术运算处理,来计算与焦点对准位置P对应的返回量X。
然后,在步骤S104和S105,执行透镜的驱动。如上面结合图6A至8B描述的处理一样执行透镜的驱动次序。具体地,首先将透镜从起始点0移动到结束点Max,并然后从结束点Max向回移动,直到透镜通过焦点对准位置P并超出了返回量X为止,此后将透镜从起始点0侧朝焦点对准位置P移动,并将其设置到焦点对准位置P。在步骤S104和S105执行这个处理。
以这个方式,在应用了本发明的图像拾取设备中,尽管进行配置从而驱动透镜以移动到期望的透镜设置位置,但是总是与沿相同方向移动透镜的处理一样,而执行完成透镜位置的最终设置的处理。因此,可防止由磁滞现象引起的错误发生。此外,由于应用了与透镜设置位置对应的预定返回量,所以可以在短时间段内使透镜进入最终控制位置。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在上文中描述的实施例中作为透镜的驱动处理的示例而执行聚焦控制,但是本发明可应用到涉及诸如变焦距处理之类的透镜移动的控制中。以任何这样的控制,可以如上所述类似地实现消除磁滞现象的透镜位置的精确设置、和减少处理时间的有效处理。
上面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然而,理所当然的是,本发明不限于上面描述的具体实施例。显而易见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在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替换或修改,并且也应理解,这样的替换和修改自然地落入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Claims (8)

1.一种图像拾取设备,包括:
透镜驱动控制部件,被配置为执行透镜的驱动控制;以及
主控制部件,被配置为产生透镜驱动控制信息,作为所述透镜驱动控制部件的透镜驱动模式的设置信息;
所述主控制部件产生透镜驱动控制信息,该透镜驱动控制信息包括所述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和作为在所述透镜通过该最终设置位置之后返回所述透镜的距离的返回量;
所述透镜驱动控制部件可操作为:响应于所述最终设置位置和返回量而执行移动所述透镜以暂时通过该最终设置位置的处理,并然后根据该返回量而执行返回处理,以将所述透镜定位到该最终设置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所述主控制部件依据将所述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和返回量进行配合的表格、或者通过用于基于该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来计算对应的返回量的算术运算处理,来执行确定与该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对应的该返回量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所述主控制部件根据该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来选择为由预先确定的一个或多个阈值定义的各个区域所设置的返回量之一,以确定与该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对应的返回量。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图像拾取设备,其中所述主控制部件是被配置为确定所述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的自动聚焦控制部件,并接收基于已拾取的图像获取的空间频率信息,以计算所述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作为所述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并确定与计算出来的最终设置位置对应的返回量,以执行包括所述最终设置位置和返回量的透镜驱动控制信息的产生处理。
5.一种透镜位置调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主控制部件产生透镜驱动控制信息,并且这样产生的透镜驱动控制信息包括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和作为在所述透镜通过该最终设置位置之后返回所述透镜的距离的返回量;以及
响应于所述返回量而由透镜驱动控制部件执行移动所述透镜以暂时通过该最终设置位置的处理,并然后根据该返回量而执行返回处理以将所述透镜定位到该最终设置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的透镜位置调整方法,其中所述产生透镜驱动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依据将所述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和返回量进行配合的表格、或者通过用于基于该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来计算对应的返回量的算术运算处理,来执行确定与该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对应的该返回量的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5的透镜位置调整方法,其中所述产生透镜驱动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根据该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来选择为由预先确定的一个或多个阈值定义的各个区域所设置的返回量之一,以确定与该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对应的返回量。
8.根据权利要求5的透镜位置调整方法,其中该主控制部件是被配置为确定所述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的自动聚焦控制部件,并且所述产生透镜驱动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接收基于已拾取的图像获取的空间频率信息,以计算所述透镜的焦点对准位置作为所述透镜的最终设置位置,并确定与计算出来的最终设置位置对应的返回量,以执行包括所述最终设置位置和返回量的透镜驱动控制信息的产生处理。
CNB2007100017924A 2006-01-16 2007-01-16 图像拾取设备和透镜位置调整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324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007459A JP2007187983A (ja) 2006-01-16 2006-01-16 撮像装置、およびレンズ位置調整方法
JP007459/06 2006-0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004535A CN101004535A (zh) 2007-07-25
CN100533247C true CN100533247C (zh) 2009-08-26

Family

ID=37944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00179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33247C (zh) 2006-01-16 2007-01-16 图像拾取设备和透镜位置调整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417107B2 (zh)
EP (1) EP1809023A3 (zh)
JP (1) JP2007187983A (zh)
KR (1) KR20070076477A (zh)
CN (1) CN100533247C (zh)
TW (1) TW200734786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30170B1 (ko) 2007-09-28 2009-12-07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자동 초점 조절시 발생하는 진동을 개선한 렌즈 구동 장치및 방법
US8084969B2 (en) * 2007-10-01 2011-12-27 Allegro Microsystems, Inc. Hall-effect based linear motor controller
JP5662174B2 (ja) * 2011-01-17 2015-01-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Afレンズユニットの特性検査装置およびその特性検査方法、制御プログラム、可読記憶媒体
CN104869316B (zh) * 2015-05-29 2018-07-0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目标的摄像方法及装置
CN104867125B (zh) * 2015-06-04 2018-03-02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图像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15150553B (zh) * 2022-06-27 2024-02-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对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37487A (en) 1983-09-01 1985-08-27 Minolta Camera Kabushiki Kaisha Automatic focus control system with backlash correcting arrangement
IT1183815B (it) * 1985-05-03 1987-10-22 Olivetti & Co Spa Dispositivo di lettura digitale di documenti per apparecchiature di trasmissione e o riproduzione di immagini con compensazione in frequenza dei segnali di lettura
KR970010204B1 (en) * 1988-05-11 1997-06-23 Sanyo Electric Co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having automatic focusing function of automatically matching focus in response to video signal
JPH02188730A (ja) * 1989-01-18 1990-07-2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の制御装置
JPH04421A (ja) 1990-04-18 1992-01-06 Sony Corp ビデオカメラ
FR2676552B1 (fr) 1991-05-15 1996-01-12 Asahi Optical Co Ltd Dispositif de mise au point automatique.
US6236431B1 (en) * 1993-05-27 2001-05-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Video camera apparatus with distance measurement area adjusted based on electronic magnification
US5664238A (en) * 1994-11-28 1997-09-02 Ricoh Company, Ltd. Focal controller of camera
JPH09243906A (ja) * 1996-03-05 1997-09-19 Eastman Kodak Japan Kk 自動焦点合わせ装置および自動焦点合わせ方法
US6181474B1 (en) * 1999-03-22 2001-01-30 Kovex Corporation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with objective lens position tracking
US6972798B1 (en) * 1999-08-31 2005-12-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Focusing device and method
WO2002085000A1 (en) * 2001-04-13 2002-10-24 The Trustee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 sequence of images using a moving optical element
US6910060B2 (en) * 2001-05-21 2005-06-21 Computational Sensor Corp. Spatio-temporal filter and method
US7515200B2 (en) * 2001-08-10 2009-04-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focus adjustment method, and focus adjustment computer control program
US7184090B2 (en) * 2001-09-28 2007-02-27 Nikon Corporation Camera
JP3972302B2 (ja) * 2003-03-26 2007-09-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撮像素子
JP4324402B2 (ja) * 2003-04-08 2009-09-02 Hoya株式会社 カメラの自動焦点調節装置
US7689023B2 (en) * 2003-05-30 2010-03-30 Rabinovich Andrew M Color unmixing and region of interest detection in tissue samples
JP4360851B2 (ja) 2003-07-02 2009-11-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入力装置
JP3867687B2 (ja) * 2003-07-08 2007-01-1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フォト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US7518649B2 (en) 2003-09-04 2009-04-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and control program
JP2005086365A (ja) * 2003-09-05 2005-03-31 Sony Corp 通話装置、会議装置および撮像条件調整方法
JP4481610B2 (ja) * 2003-09-09 2010-06-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のフォーカス制御方法
US7570831B2 (en) * 2004-04-29 2009-08-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image noise
JP4576280B2 (ja) * 2005-04-11 2010-11-04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自動焦点調節装置及び焦点調節方法
DE602006007002D1 (de) * 2005-11-21 2009-07-09 Fujinon Corp Aktorantriebssteuerungsvorrichtung und Aktorantriebssteuerungsverfahr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17107B2 (en) 2013-04-09
TW200734786A (en) 2007-09-16
TWI336021B (zh) 2011-01-11
JP2007187983A (ja) 2007-07-26
CN101004535A (zh) 2007-07-25
KR20070076477A (ko) 2007-07-24
EP1809023A3 (en) 2011-04-27
US20070177861A1 (en) 2007-08-02
EP1809023A2 (en) 2007-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33247C (zh) 图像拾取设备和透镜位置调整方法
US5877809A (en) Method of automatic object detection in image
CN100559259C (zh) 执行调焦的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8521015B2 (en) Autofocus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0485435C (zh) 自动聚焦装置和方法,摄影装置
CN100580540C (zh) 照相机
KR102228456B1 (ko) 깊이 정보를 갖는 영상을 생성하는 영상 획득 장치 및 영상 획득 방법
CN101285989B (zh) 自动对焦装置、图像拾取装置和自动对焦方法
JP4863955B2 (ja) 自動焦点調節装置
CN105141840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1907815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94735B (zh) 摄像装置、摄像装置控制方法
CN103257510A (zh) 一种快速自动调焦方法
CN101331417A (zh) 自动聚焦设备和光学装置
CN102833483B (zh) 光学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30010373A1 (en) Lens control apparatus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including lens control apparatus
CN101950063A (zh) 自动对焦系统及自动对焦方法
US7796875B2 (en) Focus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resolution of an optical system
CN103345059A (zh) 反射式变形镜变焦方法及系统
JP5673002B2 (ja) 焦点位置情報検出装置、顕微鏡装置及び焦点位置情報検出方法
CN101995733A (zh) 摄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7831091B2 (en) Pattern matching system
EP1672913B1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CN104754213A (zh) 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0440935C (zh) 用于自动聚焦控制的设备、方法和摄像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601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