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509278C - 棒材供给机 - Google Patents

棒材供给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509278C
CN100509278C CNB2005100896693A CN200510089669A CN100509278C CN 100509278 C CN100509278 C CN 100509278C CN B2005100896693 A CNB2005100896693 A CN B2005100896693A CN 200510089669 A CN200510089669 A CN 200510089669A CN 100509278 C CN100509278 C CN 10050927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downstream
face
pressing component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896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48936A (zh
Inventor
广泽清
伊藤隆三
佐藤宪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kuraseiki Seisakush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kuraseiki Seisakush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kuraseiki Seisakusho Co Ltd filed Critical Ikuraseiki Seisakush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48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48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92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9278C/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棒材供给机,可容易地掌握材料架上棒材的数量。本发明的棒材供给机将棒材一根根补给到导轨上,其具有:材料架(8),其将棒材(W)一列地载置在倾斜的架面(10)上;按压部件(12),其将最上游侧的棒材向下游方向按压;驱动机构(14),其使按压部件(12)反复动作;按压部件位置检测装置,其检测按压部件(12)的位置;传感器(16),其感应最下游侧的棒材被压出的情况;显示装置;控制器。控制器在通过传感器(16)感应到棒材被压出时,基于来自按压部件位置检测装置的信号求出从下游端(38)到按压部件(12)的距离,并基于该距离及予先输入的棒材的直径求出架面上棒材的数量,将其显示在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棒材供给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棒材供给机,更详细地说,涉及在朝向棒材加工装置笔直延伸的导轨上一根根地补给向棒材加工装置供给的棒材的棒材供给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有将供给到棒材加工装置上的棒材一根根补给到朝向材料加工机笔直延伸的导轨上的棒材供给机(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专利公报第3435381号
在现有的棒材供给机中,具有一边使棒材在半开放式导轨内填充的油液中旋转,一边由棒材加工装置进行加工的油液式棒材供给机。在这种棒材供给机的情况,为防止油液由于棒材的旋转而飞溅到周围,利用罩覆盖棒材供给机整体,因此,不能从外部看到材料架上的棒材,难以从外部确认材料架上残留有几根棒材。如果发生材料切断,则使加工机不正常地停止,使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棒材供给机,可容易地了解材料架上的棒材的数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棒材供给机,在朝向棒材加工装置笔直延伸的导轨上一根根地补给向棒材加工装置供给的棒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材料架,其配置于导轨的横斜上方,具有用于载置多根棒材的架面;运算装置,其计算从棒材的下游侧一列载置并留存于架面上的棒材的数量;显示装置,其显示由运算装置计算的棒材的数量。
在这样构成的棒材供给机中,操作者将多根棒材从架面的下游端一列地载置于架面上。然后,运算装置计算载置于架面上的棒材的数量,然后,由显示装置显示载置于架面上的棒材的数量。
由于显示装置显示残存于材料架上的棒材的数量,故操作者看到该显示,可容易地确认材料架上的棒材的数量。其结果,在棒材残存的数量减少时,可提前向材料架上追加棒材,由此,可防止作业效率的降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理想的是还具有检测从架面的下游端一列地载置于架面上的棒材的上游端位置的上游端检测装置,并且运算装置基于由上游端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上游端的位置及棒材的直径,计算架面上的棒材的数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更加理想的是,架面朝向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向上方倾斜,其还具有:按压部件,其将最上游侧的棒材向下游方向按压,以使最下游侧的棒材超过架面下游端,朝向导轨方向压出;按压部件驱动机构,其用于使按压部件沿棒材补给方向往复动作;传感器,其感应最下游侧的棒材被从架面的下游端压出的情况,上游端检测装置是检测与最上游侧的棒材接触的按压部件的位置的按压部件检测装置,运算装置在由传感器感应到通过利用按压部件驱动机构使按压部件向下游方向移动而将最下游侧的棒材压出超过架面的下游端时,基于来自按压部件位置检测装置的信号求出从架面的下游端部到按压部件的距离,并基于该距离及预先输入的架面上的棒材的直径的值计算架面上棒材的数量。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棒材供给机中,因为架面朝向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向上方倾斜,操作者使一列地载置于按压部件下游侧的材料架架面上的棒材靠近上游侧即按压部件侧。当使按压部件驱动机构动作,并使按压部件向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移动时,通过按压部件从上游侧按压最下游侧的棒材,一列地载置于架面上的棒材整体向下游方向移动。在由传感器感应到最下游侧的棒材超过架面下游端朝向导轨压出时,例如使按压部件驱动机构停止,运算装置基于来自按压部件位置检测装置的信号求出从下游端部到按压部件的距离。然后,运算装置基于该距离及预先输入的架面上的棒材直径的值,计算残存于材料架的棒材的数量。
只要予先将棒材的直径输入控制器,就可在最下游侧的棒材被压出超过架面的下游端后立即在显示装置上显示架面上棒材的残存数量。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更加理想的是,架面朝向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向上方倾斜,其还具有:按压部件,其将最上游侧的棒材向下游方向按压,以使最下游侧的棒材超过架面的下游端,朝向导轨压出;按压部件驱动机构,其用于使按压部件沿棒材补给方向往复动作;传感器,其感应最下游侧的棒材被从架面的下游端压出的情况,上游端检测装置是检测与最上游侧的棒材接触的按压部件的位置的按压部件位置检测装置,运算装置在由传感器感应到通过利用按压部件驱动机构使按压部件向下游方向移动而将最下游侧的棒材压出超过架面下游端时,基于来自按压部件位置检测装置的第一信号求出按压部件距下游端部的第一距离,在由传感器感应到下一根棒材被压出超过架面的下游侧时,基于来自按压部件位置检测装置的第二信号求出按压部件距下游端部的第二距离,然后,由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差求出棒材的直径,基于第二距离及棒材的直径计算架面上棒材的数量。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棒材供给机中,因为架面朝向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向上方倾斜,操作者使一列地载置于按压部件下游侧的材料架架面上的棒材靠近上游侧即按压部件侧。当使按压部件驱动机构动作,使按压部件向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移动时,通过按压部件从上游侧按压最下游侧的棒材,一列地载置于架面上的棒材整体向下游方向移动。在由传感器感应到最下游侧的棒材超过架面下游端朝向导轨压出时,例如使按压部件驱动机构停止,运算装置基于来自按压部件位置检测装置的第一信号求出从下游端部到按压部件的第一距离。然后,在由传感器感应到下一根棒材超过架面的下游端朝向导轨压出时,例如使按压部件驱动机构停止,运算装置基于来自按压部件位置检测装置的第二信号求出从下游端部到按压部件的第二距离。然后,运算装置根据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差,求出棒材的直径,然后,运算装置基于第二距离及棒材直径的值,运算残存于材料架的棒材的数量。
由于棒材的直径可由运算装置自动地决定,故操作者不必输入棒材的直径,可减轻操作者的作业负担。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更加理想的是,架面朝向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向下方倾斜,其还具有:棒材取出装置,其从材料架取出最下游侧的棒材,供给到导轨;传感器,其感应最下游侧的棒材被从所述架面的下游端取出的情况,运算装置在由传感器感应到利用棒材取出装置从材料架取出最下游侧的棒材时的,基于来自上游端检测装置的信号求出从架面下游端部到最上游侧的棒材的距离,并基于该距离及予先输入的架面上棒材的直径的值计算架面上棒材的数量。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棒材供给机中,因为架面朝向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向下方倾斜,操作者使一列地载置于材料架的架面上的棒材靠近下游侧即导轨侧。在由传感器感应到利用棒材取出装置从材料架取出最下游侧的棒材时,运算装置基于来自上游端检测装置的信号求出从架面下游端部到最上游侧棒材的距离。然后,运算装置基于该距离及预先输入的架面上的棒材直径的值,运算残存于材料架的棒材的数量。
只要予先将棒材的直径输入控制器,就可在最下游侧的棒材通过棒材取出装置从材料架取出后立即在显示装置上显示架面上棒材的残存数量。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更加理想的是,架面朝向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向下方倾斜,其还具有:棒材取出装置,其从材料架取出最下游侧的棒材,供给到导轨;传感器,其感应最下游侧的棒材被从所述架面的下游端取出的情况,运算装置在由传感器感应到利用棒材取出装置从材料架取出最下游侧的棒材时的,基于来自上游端检测装置的第一信号,求出从架面下游端部到最上游侧的棒材的第一距离,并基于由传感器感应到的利用棒材取出装置从材料架取出下一根棒材时的来自上游侧检测装置的第二信号,求出从下游端部到最上游侧的棒材的第二距离,然后,根据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差求出棒材的直径,并基于第二距离及棒材的直径计算架面上棒材的数量。
在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棒材供给机中,因为架面朝向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向下方倾斜,操作者使一列地载置于材料架的架面上的棒材靠近下游侧即导轨侧。在由传感器感应到利用棒材取出装置从材料架取出最下游侧的棒材时,运算装置基于来自上游端检测装置的第一信号求出从架面下游端部到最上游侧棒材的第一距离。接着,在由传感器感应到利用棒材取出装置从材料架取出下一根棒材时,运算装置基于来自上游端检测装置的第二信号求出从架面下游端部到最上游侧的棒材的第二距离。然后,运算装置根据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差求出棒材的直径。然后,运算装置基于第二距离及棒材的直径计算残存于材料架的棒材的数量。
由于棒材的直径可由运算装置自动地决定,故操作者不必输入棒材的直径,可减轻操作者的作业负担。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更加理想的是材料架还具有:螺旋部件,其沿棒材补给方向延伸,将棒材一根根地送入形成于相互邻接的螺纹牙之间的分隔空间;螺旋驱动装置,其使螺旋部件旋转,将棒材送到上游或下游;转速检测装置,其直至位于最上游的棒材移动到位于架面上游侧的检测位置,检测由螺旋驱动装置旋转螺旋部件的转速,运算装置基于由转速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转速求出未接受到棒材的螺旋部件的分隔空间数,并基于该分隔空间数及予先输入的架面整体的分隔空间数来计算架面上的棒材的数量。
在这样构成的棒材供给机中,将棒材一根根地从架面下游端部放入螺旋部件的分隔空间。通过螺旋驱动装置使螺旋部件旋转,直至位于最上游的棒材移动到位于架面上游侧的检测位置,将棒材送到上游并利用转速检测装置检测螺旋部件的转速。然后,运算装置基于由转速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转速,求出未接收到棒材的螺丝部件的分隔空间数。然后,运算装置基于该分隔空间数及予先输入的架面整体的分隔空间数计算架面上的棒材的数量。
通过本实施例,在螺旋进给型材料架上,可容易地知道架面上棒材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棒材供给机的平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II-II向视剖面图;
图3是详细表示按压部件及按压部件驱动机构的局部图;
图4是详细表示按压部件驱动机构的局部图;
图5(a)~(d)是表示检测从架面压出的棒材的说明图;
图6(a)~(g)是表示棒材的一次进给及二次进给的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棒材供给机的各种实施例。图1是本实施例的棒材供给机的平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II-II向视剖面图。
棒材供给机2邻接棒材加工装置(未图示)设置。如图1及图2所示,棒材供给机2具有: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基台4;支承于基台4上且朝向棒材加工装置笔直延伸的导轨6;从长度方向看配置于导轨6的斜上方的材料架8。材料架8具有用于载置多个棒材的架面10。在该架面10之上从其下游侧以等间距一列载置多个棒材(新材)。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棒材相互邻接,故棒材的间距与棒材的直径相等。架面10朝向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向上方倾斜。
棒材供给机2还具有:按压部件12,其为从材料架8向导轨6一根根地补给棒材,朝下游方向按压最上游侧的棒材,以使最下游侧的棒材超过架面10的下游端38,朝向导轨6压出;按压部件驱动机构14,其用于使按压部件12沿棒材补给方向往复动作。
另外,棒材供给机2具有:按压部件位置检测装置,其检测架面10上的棒材上游端的位置,具体地说,检测与最上游侧棒材接触的按压部件12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为后述的按压部件驱动用电动机44即伺服电动机);传感器16,其感应最下游侧的棒材被从架面10下游端38压出的情况;显示装置17,其显示载置于架面10上的棒材的数量;输入装置18,其输入棒材的直径;控制器19,其与按压部件驱动机构14、位置检测装置44、传感器16、显示装置17及输入装置18连接。另外,控制器19具有计算在架面10上一列地载置的棒材数量的运算装置(未图示)。控制器19的动作包含运算装置的动作,下面对其进行说明。
导轨6具有配置于棒材加工装置侧(前侧)的前方导轨部分20,和沿其后方延伸的后方导轨部分22。另外,由图2可知,后方导轨部分22由用于进行棒材的一次进给的一次进给用导轨部分24,和用于进行二次进给的二次进给用导轨部分26构成。棒材供给机2还具有:导轨移动装置28,其用于使后方导轨部分22沿横向往复动作;一次进给部件29,其一次进给一次进给用导轨部分24内的棒材;二次进给部件或进给楔(送り矢)30,其二次进给二次进给用导轨部分26内的棒材;一次进给驱动机构(未图示),其用于使一次进给部件29移动;二次进给驱动机构32,其用于使二次进给部件移动。一次进给用导轨部分24和二次进给用导轨部分26相互平行地设置,它们通过导轨移动装置28在一次进给用导轨部分24与前方导轨部分20构成同轴状的一次进给位置,和二次进给用导轨部分26与前方导轨部分20构成同轴状的二次进给位置之间沿横方向一体地往复动作。
其次,更详细地说明材料架8的结构。如图1所示,材料架8由相对于导轨6在横向沿垂直延伸的四个架部件34构成。各架部件34形成相同的形状,如图2所示,利用它们的上面构成平滑的架面10。架面10具有相对于其上的棒材W的流向即补给方向(图2中左方向)的下游侧的边部35(导轨侧的边部)、和相对于材料的流向的上游侧的边部36。如图2所示,在横剖面中,架面10相对于棒材W的流向朝向下游侧向上方倾斜。另外,形成有邻接架面10的下游侧边部35,与架面10连接设置,且向与架面10相反的方向倾斜(相对于棒材的流向向下倾斜)的平滑的棒材导向面37。另外,架面10具有下游端38。该下游端38也是棒材导向面37的终端。下游侧38近接导轨6的侧方且上方设置,以使棒材W的落下距离为最小限。如图2所示,棒材W一列地载置于材料架8的架面10上。
传感器16设于材料架8的下游端38附近。传感器16具有超过棒材导向面37延伸且通过传感器16内的靠压部件向靠压位置(参照图5a)靠压的臂16a。如后述,该臂16a在从架面10的下游端38压出最下游侧的棒材,沿棒材导向面37转动时,通过转动的棒材向下游侧枢动,在棒材通过后,返回到靠压位置。由此,传感器16可将指示补给棒材的信号输送到控制器19。
另外,在棒材被从架面10压出时,从下游端至下一根棒材的距离相对每根棒材的直径大致一定。控制器19存储与每个棒材直径相关的距离。
图3及图4是详细表示按压部件及按压部件驱动机构的部分图。按压部件12相对于导轨6平行地延伸,且沿架面10可并行移动地设置在上游侧边部36附近的上游侧位置和下游侧边部35附近的下游侧位置之间。按压部件12具有按压棒材的下游侧的面13。
按压部件驱动机构14具有:往复动作机构56,其用于使按压部件12反复运动;后退端传感器40,其用于检测按压部件12处于上游侧位置即后退端的情况;前进端传感器42,用于检测按压部件12处于下游侧位置即前进端的情况;导向部件或直线导向件46(参照图1),其用于使棒材在架面10上相对于导轨6平行引导,用于使按压部件12相对于导轨6平行地移动。前进端传感器42在按压部件12下游侧的面13与架面10下游端38对齐时进行定位,以检测按压部件12。
直线导向件46包括相对于导轨6沿垂直方向笔直延伸的轨道部件48、和具有与轨道部件48侧面卡合的滚珠轴承的滚珠轴承体50。轴承体50安装于按压部件12的下方。直线导向件46设于按压部件12的两端(相对于棒材导轨内的给送方向的前方侧及后方侧)。后退端传感器40及前进端传感器42与控制器3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往复动作机构56是两个圆头螺栓传动装置56,各圆头螺栓传动装置56具有相对于导轨6在横向沿垂直延伸的丝杠轴52及通过钢球与丝杠轴52卡合的螺母54。
按压部件驱动机构14还具有:按压部件用驱动轴58,其沿材料架8的上游侧边部36延伸到两个圆头螺栓传动装置56间;齿轮装置或圆筒涡轮蜗杆副60及圆筒涡轮62,其设于按压部件用驱动轴58与两个丝杠轴52之间,用于将按压部件用驱动轴58的旋转传递到丝杠轴52;按压部件驱动用电动机44,其用于旋转驱动按压部件用驱动轴58;旋转传递装置64,其用于将按压部件驱动用电动机44的旋转传递到按压部件用驱动轴58。旋转传递装置64具有按压部件用链轮66、和环状部件或按压部件用环状链条68。如图1所示,圆头螺栓传动装置56的丝杠轴52在按压部件12的长度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配置两个。各圆头螺栓传动装置56设于按压部件12的下方,螺母54安装于按压部件12的下面。
在本实施例中,按压部件驱动用电动机44是伺服电动机44,该伺服电动机44兼作检测与最上游侧的棒材接触的按压部件12的位置的上述的位置检测装置。即,按压部件12在被前进端传感器42感应时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通过伺服电动机的位置控制功能检测按压部件12的任意位置。
其次,说明本实施例的棒材供给机2的第一动作例。首先,后方导轨部分22位于图2所示的一次进给位置。一次进给部件29送入到一次进给用导轨部分24的后端部中。
首先,在材料架8上未载置棒材的状态下,通过使按压部件12移动到前进端,将按压部件12下游侧的面13和架面10的下游端38对齐,将此时的按压部件12的位置作为伺服电动机44的基准位置。具体地说,通过控制器19使按压部件驱动用电动机即伺服电动机44动作,伺服电动机44的旋转通过按压部件用链轮66及按压部件用环状链条68传递到按压部件用驱动轴58上。按压部件用驱动轴58的旋转通过圆柱涡轮蜗杆副60及圆柱涡轮62传递到丝杠轴52上。由此,安装于按压部件12下面的螺母54前进。向沿按压部件12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圆头螺栓传动装置56、和设于两端的直线导向件46导向,按压部件12相对于导轨6平行地移动。若前进端传感器42检测到按压部件12,则将伺服电动机44停止,这时,通过位置检测装置(伺服电动机)44检测此时的按压部件12的位置,同时将该信号输送到控制器19。此时,按压部件12的面13和架面10的下游端38对齐。只要伺服电动机44的基准位置没有偏移即可,不需要每次都进行该动作。
然后,使按压部件12后退到可在架面10上载置棒材的空间。例如,按压部件12后退直至后退端传感器40检测到按压部件12。具体地说,也可以与上述说明相反,使伺服电动机44倒转。
其次,操作者将棒材W(新材)载置于材料架8上,将棒材一列地并排在材料架8上。由于架面朝向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向上方倾斜,一列载置于材料架8的架面10上的棒材靠近上游侧的按压部件12侧。另外,操作者从输入装置18输入棒材的直径。至此结束准备工序。
然后,当再次使按压部件12前进到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时,最上游侧的棒材被按压部件12压向下游方向,由此,一列地载置于架面10上的棒材整体向下游方向移动。棒材相对于导轨6平行地移动。在由传感器16感应到最下游侧的棒材超过架面10的下游端38,朝向导轨6压出时,控制器19使伺服电动机44停止,基于按压部件位置检测装置44的信号求出下游端到按压部件12下游侧的面13的距离(第一距离),并将其存储。
图5(a)~图5(d)是表示传感器16检测到被从架面10压出的棒材的说明图。到最下游侧的棒材从架面10压出之前,传感器16的臂16a保持在靠压位置不变(图5(a)及图5(b))。当棒材超过下游端38时,棒材沿棒材导向面37快速转动,同时,使传感器16的臂16a向下方枢动(图5(c))。由此,检测到棒材被从架面10压出的情况。当棒材通过棒材导向面37朝向导轨6落下时,传感器16的臂16a返回靠压位置(图5(d))。
然后,控制器19读出对应棒材直径的从架面10的下游端38到下一根棒材的距离,从第一距离中将其减去,由棒材的直径除去该差值。由此,可求出架面10上的棒材的数量。控制器19将求出的棒材的数量显示于显示装置17。
其次,通过进给楔30将向导轨6补给的棒材B送至棒材加工装置(未图示)。参照图6(a)~(g)说明该送给。在导轨6的初始位置,后方导轨部分22位于一次进给位置,即,一次进给用导轨部分24与前方导轨部分20及棒材加工装置在同轴上对齐。按照已说明的顺序将棒材W从材料架8供给到前方导轨部分20及一次进给用导轨部分24中(图6(a))。
其次,进行棒材W的一次进给。控制器19驱动一次进给部件驱动装置(未图示),使与一次进给部件驱动装置的环状链条(未图示)连结的一次进给部件29向下游方向,即棒材加工装置移动。通过由一次进给部件29向下游方向按压棒材W的后端,将棒材W移动到(图6(b))所示的位置。棒材W的后端部被夹板(未图示)把持,限制棒材W向长度方向移动。
其次,利用导轨移动装置28将后方导轨部分22沿横向移动到二次进给位置,将二次进给用下游侧导轨部分26和前方导轨部分20对齐(图6(c))。
其次,进行棒材W的二次进给。控制器19驱动进给楔驱动装置32,使与进给楔驱动装置32的环状链条(未图示)连结的进给楔30向下游方向移动。若使进给楔30前进,将棒材W的后端部插入设于进给楔30下游侧端部的机械卡盘(フインガ—チヤツク)(未图示)中,则松开夹板。然后,通过进给楔30向前方送给棒材,加工棒材(图6(d))。在棒材加工结束后,使进给楔驱动装置32倒转,使进给楔30后退(图6(e))。
其次,使后方导轨部分22从二次进给位置返回一次进给位置(图6(f))。然后,驱动一次进给部件驱动装置(未图示),使与一次进给部件驱动装置的环状链条(未图示)连结的一次进给部件29移动到一次进给用导轨24的后端部(图6(g))。另外,在前方导轨部分20的后端部形成用于在加工结束后废弃余料的余料处理用孔(未图示),使其朝向后方导轨部分22开放,余料通过该余料处理用孔,向一次进给用导轨部分24的下方丢弃。
然后,反复进行准备工序之外的上述工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棒材供给机的第二动作例。通过该第二动作例,操作者即使不将棒材的直径输入到输入装置18,也可以在显示装置18上显示材料架8上的棒材的数量。第二动作例除操作者不必从输入装置18输入棒材的直径之外,与到准备工序的对应动作例是共通的。
其次,与第一动作例相同,当使按压部件12前进到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时,最上游侧的棒材通过按压部件12被压向下游方向,由此,在架面10上一列载置的棒材整体向下游方向移动。在由传感器6感应到最下游侧的棒材超过架面10的下游端38,朝向导轨6压出的情况时,控制器19使伺服电动机4停止,基于来自位置检测装置(伺服电动机)44的信号求出从架面10下游端38到按压部件12下游侧的面13的距离(第一距离),并将其存储。然后,如第一动作例所说明地,进行向导轨6补给的棒材的一次进给及二次进给。然后,再次使按压部件12向下游方向移动,在由传感器6感应到下一根最下游侧的棒材超过架面10的下游端38,朝向导轨6压出的情况时,控制器19使伺服电动机44停止,基于来自位置检测装置(伺服电动机)44的信号求出从架面10下游端38到按压部件12下游侧的面13的距离(第二距离),并将其存储。
然后,控制器19根据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之差求出棒材的直径。控制器19从第二距离中减去对应棒材直径的从架面10的下游端38到下一根棒材的距离,由棒材的直径除该结果。由此,可求出架面10上的棒材的数量。控制器19将求出的棒材的数量显示于显示装置17。
其次,与第一动作例相同,进行棒材的一次进给及二次进给。
之后的工序除使用通过计算求出的棒材的直径代替输入的棒材的直径之外,与第一动作例相同。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第一变形例,架面也可以朝向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向下方倾斜。在第一变形例中,还具有:棒材取出机构,其从材料架取出最下游侧的棒材,向导轨供给;传感器,其感应最下游侧的棒材被从架面的下游端取出的情况。在该第一变形例中,不需要按压部件、按压部件驱动机构、前进端传感器、后退端传感器。
运算装置,在由传感器感应到利用棒材取出装置从材料架取出最下游侧的棒材的情况时,基于来自上游端检测装置的信号,求出从架面的下游端部到最上游侧的棒材的距离,基于该距离及予先输入的架面上的棒材直径的值计算架面上的棒材的数量。另外,如上述的实施例的变形动作例,也可以不输入棒材的直径,通过运算装置求出。
棒材取出机构可以是在将用于阻止架面上的棒材向架面下游端的下游侧移动的卡止部件设于材料架上时,超过卡止部件而从下方抬起最下游端棒材的棒材抬起装置。另外,具有与架面对齐的用于收入棒材的凹部,在设置有可一边将一根棒材维持在架面的下游端部一边使收入到凹部的棒材向导轨移动的分度盘的情况下,棒材取出机构可以为该分度盘。
检测架面上棒材的上游端位置的上游端检测装置例如是与架面平行地配置于补给方向的磁敏标尺等。在棒材是可利用磁敏标尺感应的铁等材料的情况下,可直接检测棒材的上游端。在棒材是不能利用磁敏元件感应的铝等材料时,也可以通过与棒材的下游侧相邻放置可利用磁敏标尺感应的虚棒材,间接地检测棒材的上游端。另外,也可以通过对架面固定的激光检测装置使激光指向最上游侧的棒材,检测到棒材的上游端。
求出架面上的棒材数量时的运算装置的动作与上述的实施例相同。
感应从架面下游端取出最下游侧的棒材的传感器可以直接感应棒材,也可以感应棒材取出机构的动作。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第二变形例,材料架还具有:螺旋部件,其沿棒材补给方向延伸,将棒材一根根送入到形成于相互邻接的螺纹牙之间的分隔空间;螺旋驱动装置,其使螺旋部件旋转,将棒材送到上游或下游;转速检测装置,其直至位于最上游的棒材移动到位于架面上游侧的检测位置,检测由螺旋驱动装置旋转螺旋部件的转速。在该第三变形例中,不需要按压部件、按压部件驱动机构、前进端传感器。后退端传感器优选检测位于架面上游侧的检测位置。
运算装置基于由转速检测装置检测到的转速求出未收入棒材的螺旋部件的分隔空间的数量,基于该分隔空间的数量及预先输入的架面整体的分隔空间的数量,计算架面上的棒材的数量。
作为变形动作例,通过转速检测装置求出在位于最下游的棒材处于架面下游端时位于最上游的棒材的位置,也可以求出从下游端到该位置的距离基于该距离和螺纹牙的间距进行计算。
本发明不限于以上的实施例,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显然这些变更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伺服电动机44作为按压部件驱动用电动机及位置检测装置,但只要可使按压部件12反复动作,而且可检测到按压部件12相对于架面10的位置即可,也可以采用可逆式电动机等作为按压部件驱动用电动机,还可以采用其它的线性编码器、磁敏标尺、或旋转编码器等作为位置检测装置。
另外,在第二动作例中,由于不需要输入装置18,故也可以省略输入装置18。
在上述实施例中,感应被压出棒材的传感器16为接触式传感器,但也可以使用非接触式传感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使按压部件12移动到后退端传感器40,但也可以使用伺服电动机44的编码器等将按压部件12移动所希望的距离。此时,也可以省略后退端传感器40。
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下游端38作为求出按压部件12到下游侧的面13的距离时的基准,但也可以将从下游端13到载置于材料架上的棒材的最小径一半以下的距离的范围内的任意位置作为上述基准。
另外,将前进端传感器42感应到按压部件12时作为伺服电动机44的基准位置,但伺服电动机44的基准位置也可以为任意。在进行运算时,预先求出伺服电动机44的基准位置和架面10下游端38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在将下游端38作为基准位置时进行换算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根据每根棒材的直径确定的从下游端到下一根棒材的距离存储在控制器19中,进行从第一距离或第二距离减去该距离的计算。但是,也可以省略该计算,直接由棒材的直径除第一距离或第二距离,去掉余数,求出架面10上的棒材的数量。另外,到下一根棒材的距离的基准不限于下游端,也可以采用从下游端38到载置于材料架的棒材的最小直径的一半以下的距离的范围内的任意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仅在架面10上一列到载置棒材,但为防止并列的棒材从一侧按压而引起的棒材的抬升,也可以在架部件8上方设置具有与架面10平行地延伸的下面的限制部件。

Claims (4)

1、一种棒材供给机,在朝向棒材加工装置笔直延伸的导轨上,一根根地补给向棒材加工装置供给的棒材,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材料架,其配置于导轨的横斜上方,具有用于载置多个棒材的架面;运算装置,其计算从所述架面的下游侧一列地载置并留存于所述架面上的棒材的数量;显示装置,其显示由所述运算装置计算出的棒材的数量;上游端检测装置,其检测从所述架面下游侧一列地载置于所述架面上的棒材上游端的位置;
所述架面朝向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向上方倾斜,
所述棒材供给机还具有:按压部件,其将最上游侧的棒材向下游方向按压,以使最下游侧的棒材超过所述架面下游端,向导轨方向压出;按压部件驱动机构,其用于使所述按压部件沿棒材补给方向往复动作;传感器,其感应最下游侧的棒材被从所述架面的下游端压出的情况;
所述上游端检测装置是检测与所述最上游侧的棒材接触的所述按压部件位置的按压部件位置检测装置,
所述运算装置基于在由所述传感器感应到通过利用所述按压部件驱动机构使所述按压部件向下游方向移动从而使最下游侧的棒材被压出超过所述架面下游端时的、来自所述按压部件位置检测装置的信号,求出从所述架面的下游端部到所述按压部件的距离,并基于该距离及预先输入的所述架面上的棒材的直径的值计算所述架面上棒材的数量。
2、一种棒材供给机,在朝向棒材加工装置笔直延伸的导轨上,一根根地补给向棒材加工装置供给的棒材,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材料架,其配置于导轨的横斜上方,具有用于载置多个棒材的架面;运算装置,其计算从所述架面的下游侧一列地载置并留存于所述架面上的棒材的数量;显示装置,其显示由所述运算装置计算出的棒材的数量;上游端检测装置,其检测从所述架面下游侧一列地载置于所述架面上的棒材上游端的位置;
所述架面朝向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向上方倾斜,
所述棒材供给机还具有:按压部件,其将最上游侧的棒材向下游方向按压,以使最下游侧的棒材超过所述架面的下游端,向导轨压出;按压部件驱动机构,其用于使所述按压部件沿棒材补给方向往复动作;传感器,其感应最下游侧的棒材被从所述架面的下游端压出的情况;
所述上游端检测装置是检测与所述最上游侧的棒材接触的所述按压部件位置的按压部件位置检测装置,
所述运算装置基于在由所述传感器感应到通过利用所述按压部件驱动机构使所述按压部件向下游方向移动从而使最下游侧的棒材被压出超过所述架面下游端时的、来自所述按压部件位置检测装置的第一信号,求出所述按压部件距所述架面的下游端部的第一距离,基于在由所述传感器感应到下一根棒材被压出超过所述架面的下游端时的、来自所述按压部件位置检测装置的第二信号,求出所述按压部件距所述下游端部的第二距离,然后,由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之差求出棒材的直径,基于所述第二距离及所述棒材的直径计算所述架面上棒材的数量。
3、一种棒材供给机,在朝向棒材加工装置笔直延伸的导轨上,一根根地补给向棒材加工装置供给的棒材,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材料架,其配置于导轨的横斜上方,具有用于载置多个棒材的架面;运算装置,其计算从所述架面的下游侧一列地载置并留存于所述架面上的棒材的数量;显示装置,其显示由所述运算装置计算出的棒材的数量;上游端检测装置,其检测从所述架面下游侧一列地载置于所述架面上的棒材上游端的位置;
所述架面朝向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向下方倾斜,
所述棒材供给机还具有:棒材取出装置,其从所述材料架取出最下游侧的棒材,向导轨供给;传感器,其感应最下游侧的棒材被从所述架面的下游端取出的情况;
所述运算装置基于在由所述传感器感应到利用所述棒材取出装置从所述材料架取出最下游侧的棒材时的来自所述上游端检测装置的信号,求出从所述架面下游端部到所述最上游侧的棒材的距离,并基于该距离及预先输入的所述架面上棒材的直径的值计算所述架面上棒材的数量。
4、一种棒材供给机,在朝向棒材加工装置笔直延伸的导轨上,一根根地补给向棒材加工装置供给的棒材,其特征在于,其具有:材料架,其配置于导轨的横斜上方,具有用于载置多个棒材的架面;运算装置,其计算从所述架面的下游侧一列地载置并留存于所述架面上的棒材的数量;显示装置,其显示由所述运算装置计算出的棒材的数量;上游端检测装置,其检测从所述架面下游侧一列地载置于所述架面上的棒材上游端的位置;
所述架面朝向棒材补给方向下游侧向下方倾斜,
所述棒材供给机还具有:棒材取出装置,其从所述材料架取出最下游侧的棒材,向导轨供给;传感器,其感应最下游侧的棒材被从所述架面的下游端取出的情况,
所述运算装置基于在由所述传感器感应到利用所述棒材取出装置从所述材料架取出最下游侧的棒材时的来自所述上游端检测装置的第一信号,求出从所述架面下游端部到所述最上游侧的棒材的第一距离,并基于由所述传感器感应到的利用所述棒材取出装置从所述材料架取出下一根棒材时的来自所述上游侧检测装置的第二信号,求出从所述下游端部到所述最上游侧的棒材的第二距离,然后,根据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之差求出棒材的直径,并基于所述第二距离及所述棒材的直径计算所述架面上棒材的数量。
CNB2005100896693A 2004-09-14 2005-08-08 棒材供给机 Active CN10050927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7156/04 2004-09-14
JP2004267156A JP4322760B2 (ja) 2004-09-14 2004-09-14 棒材供給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48936A CN1748936A (zh) 2006-03-22
CN100509278C true CN100509278C (zh) 2009-07-08

Family

ID=36161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96693A Active CN100509278C (zh) 2004-09-14 2005-08-08 棒材供给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322760B2 (zh)
CN (1) CN100509278C (zh)
HK (1) HK10867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1249C (zh) * 2006-05-15 2008-04-16 浙江大学 自动排序上料机
CN101066561B (zh) * 2007-05-21 2010-12-08 台州腾宇铜业有限公司 车床的送料装置
CN101417344B (zh) * 2007-10-25 2011-05-11 沈高明 一种用于轴类加工的车床自动送料装置
JP5519604B2 (ja) * 2011-09-09 2014-06-11 育良精機株式会社 棒材供給機
CN102699741A (zh) * 2012-05-02 2012-10-03 宁国双宁机械有限公司 洗衣机波轮轴钻孔设备的上料板
CN102848258A (zh) * 2012-08-10 2013-01-02 浙江腾云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管子内外倒角机的送管装置
CN102814695A (zh) * 2012-09-13 2012-12-12 四川省绵阳西南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自动分组装置
CN103495914B (zh) * 2013-08-20 2015-09-23 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自动内圆倒角装置
CN103949931B (zh) * 2014-04-21 2016-05-04 常熟量具刃具厂 卧式铣床的自动上料机构
CN108891868B (zh) * 2018-05-23 2019-11-22 芜湖良匠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单次运输钢管量可调的钢管上料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8528Y (zh) * 1999-05-30 2001-02-07 戴世连 棒材计数机
CN2487708Y (zh) * 2001-06-18 2002-04-24 宝钢集团上海第一钢铁有限公司 棒材在线自动计数装置
JP3435381B2 (ja) * 2000-03-01 2003-08-11 株式会社育良精機製作所 自動棒材供給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418528Y (zh) * 1999-05-30 2001-02-07 戴世连 棒材计数机
JP3435381B2 (ja) * 2000-03-01 2003-08-11 株式会社育良精機製作所 自動棒材供給機
CN2487708Y (zh) * 2001-06-18 2002-04-24 宝钢集团上海第一钢铁有限公司 棒材在线自动计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6082149A (ja) 2006-03-30
HK1086787A1 (en) 2006-09-29
JP4322760B2 (ja) 2009-09-02
CN1748936A (zh) 2006-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9278C (zh) 棒材供给机
US10281899B2 (en) Mechanical bar conveying device
CN108453198B (zh) 一种钢筋调直切断装置
CN104589125B (zh) 一种间歇式管材进给装置
CN200955948Y (zh) 一种动态测量物体几何尺寸增减变化量的装置
CN1256230C (zh) 可减小模制产品重量变化的控制注塑机的方法
CN113879835B (zh) 一种管材送料设备及使用该设备的管材上料方法
US6457964B1 (en) Position control apparatus
JP2008013234A (ja) 包装装置
EP0558705A1 (de) Transporteinrichtung für in einem strom anfallende stückgüter und bearbeitungsanlage mit einer solchen
CN110064847B (zh) 一种跟踪式动态瓶盖打标方法
US4077318A (en) Apparatus for printing upon moving sheets, paper or the like with automatic typesetting
KR101318400B1 (ko) 강재 이송용 계측장치
CN108045883B (zh) 一种转运输送控制方法
KR100388354B1 (ko) 금형기구의 이송 및 자동 제어장치
KR101204927B1 (ko) 압연재 수평 이송 장치 및 방법
JP4643088B2 (ja) 物品処理機械の位置調整装置とその位置調整方法
JP2514444B2 (ja) 包装機のエンドシ―ル機構における自動シ―ル高さ調整装置
JP2008080640A (ja) 射出成形機
KR20170003746U (ko) 형강류 측정장치
GB2297074A (en) Sealing apparatus for packaging machine
KR0121037Y1 (ko) 레이저 마킹기의 재료이송장치
US20210276213A1 (en) Identifying print media borders
CN213335982U (zh) 一种自动水压机测长及反推机构
CN217289346U (zh) 一种圆管长度检测分拣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8678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8678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