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8572C - 能够用透明或白色调色剂优化图像的光泽度的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能够用透明或白色调色剂优化图像的光泽度的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98572C
CN100498572C CN200510056899.XA CN200510056899A CN100498572C CN 100498572 C CN100498572 C CN 100498572C CN 200510056899 A CN200510056899 A CN 200510056899A CN 100498572 C CN100498572 C CN 10049857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glossiness
image
transparent
wh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5689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73885A (zh
Inventor
別所勇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673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73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857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857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25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original characteristics, e.g. contrast, density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2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 G03G15/6585Special processing for irreversibly adding or changing the sheet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r its appearance, e.g. stamping, annotation printing, punching by using non-standard toners, e.g. transparent toner, gloss add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17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handling
    • G03G2215/00324Document property detecto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717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 G03G2215/00759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heet image, e.g. presence, ty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789Adding properties or qualities to the copy medium
    • G03G2215/00805Gloss adding or lowering device
    • G03G2215/0081Gloss level being selectab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成像设备由如下构成:调色剂成像装置,用来用透明或白色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量不同的多个调色剂图像;定影装置,用来把多个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定影调色剂图像探测装置,用来探测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多个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及控制装置,用来基于从定影调色剂图像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获得的、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每单元面积的不同调色剂量和光泽度之间的关系,控制所述调色剂成像装置的调色剂成像条件,使得记录材料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达到预定光泽度。

Description

能够用透明或白色调色剂优化图像的光泽度的成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透明或白色调色剂图像的成像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能够使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均匀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在最近几年,用户对电子照相成像设备的图像质量的要求已经多样化。具体地说,已经需求诸如摄影图像之类的高光泽图像。
日本公开专利申请(Japanese Laid-Open Patent Application)Hei 11-249375已经公开了一种采用调色剂图像以便得到具有高光泽度的图像的成像设备。在该成像设备中,测量记录材料的光泽度,并且根据测量结果,控制用来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的条件。
然而,在上述成像设备中,难以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具有希望光泽度的透明调色剂图像。结果,成像设备伴随有这样一个问题:形成图像的记录材料的光泽度变得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透明或白色调色剂以便得到高光泽图像的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能使其上形成具有希望光泽度的透明或白色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的光泽度均匀。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有一种成像设备,该设备包括:
调色剂成像装置,用来用透明或白色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量不同的多个调色剂图像,
定影装置,用来把多个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上,
定影调色剂图像探测装置,用来探测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多个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及
控制装置,用来基于从定影调色剂图像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获得的、在所述记录材料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每单位面积的不同调色剂量与光泽度之间的关系,控制所述调色剂成像装置的调色剂成像条件,使得所述记录材料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达到预定光泽度。
考虑结合附图进行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如下描述,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纵向剖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示意结构。
图2是曲线图,表示显影对比度与图像密度之间的关系。
图3是流程图,用来解释这样一种控制,使得得到一种适当显影对比度,以达到目标光泽度。
图4是表示为了形成显影对比度不同的5色块的主充电电位、显影直流偏压(电压)及激光功率的视图。
图5是表示为了形成显影对比度不同的5色块的鼓电位、显影直流偏压及潜像电位的视图。
图6是曲线图,表示显影对比度与光泽度之间的关系,由该关系确定用来得到目标光泽度的适当显影对比度。
图7是曲线图,表示在实施例2中显影对比度与光泽度之间的关系,其中根据代表该关系的直线,由当前光泽度、调色剂光泽度及当前显影对比度确定用来达到目标光泽度的显影对比度的充电(ΔV)。
图8是曲线图,表示在实施例3中光泽度与调色剂供给量之间的关系,其中根据代表该关系的直线,由当前光泽度、目标光泽度及当前调色剂供给量确定用来达到目标光泽度的调色剂供给量的供给校正量(ΔS)。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透明或白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形成在记录材料上,并且由一个定影装置定影在其上。而且,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透明或白色调色剂图像由一个定影调色剂图像探测装置探测。根据定影调色剂图像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通过可变地控制用来在记录材料上形成透明或白色调色剂图像的条件解决上述问题。
更明确地说,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受调色剂图像的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很大。而且,调色剂图像的表面粗糙度依据记录材料的表面粗糙度、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的每单位面积的调色剂量(重量)等而变。
然而,由记录材料的光泽度,不能准确地确定记录材料的表面粗糙度,从而在适于记录材料表面粗糙度的调色剂成像条件下,在记录材料上不能形成透明或白色调色剂图像。结果,产生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通过探测用于成像的透明或白色调色剂的光泽度、通过探测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透明或白色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变得有可能得到与用于成像的记录材料的表面粗糙度相对应的调色剂成像条件。通过适当地控制这种调色剂成像条件,在记录材料上形成透明或白色调色剂图像,以解决上述问题。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相同标号或符号代表的部件或装置具有相同的结构或功能,因而适当地省略重复解释。
(实施例1)
图1表示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的一个实施例。图1中表示的成像设备是全色电子照相型的。
参照图1将描述该成像设备的一般结构。
图1中表示的成像设备设置有一个鼓型电子照相感光部件(下文称作“感光鼓”)1,作为成像设备的主组件M中的图像承载部件。感光鼓1在箭头R1的方向上由一个驱动装置(未表示)可旋转地驱动。绕感光鼓1,在感光鼓1的转动方向上(箭头R1的方向)大体上按如下顺序布置有一个作为充电装置的充电辊2、一个作为静电潜像形成装置的曝光设备3、一个作为显影装置的显影设备4、一个作为转印装置的转印设备5、及一个作为清洁装置的清洁设备6。在转印设备5下面,布置有一个用来在其中包含记录材料P的进纸(纸张)盒10和一个用来从进纸盒10一张一张地进给记录材料P的进纸辊11。调色剂成像装置由感光鼓1、充电辊2、曝光设备3、显影设备4、及转印设备5构成,并且在记录材料P上形成调色剂图像。
在图1中转印设备5的斜上方,布置有:一个作为定影装置的定影设备12,它具有一个定影辊12a和一个压力辊12b;排(输出)纸辊13和14;一个面向下的排纸托盘15;及一个面向上的排纸托盘16。而且,在记录材料P的运送方向(箭头K的方向)上定影设备12的下游侧,布置有一个光泽度传感器(定影调色剂图像探测装置)20,作为用来探测定影之后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的光泽度探测装置。光泽度传感器20被连接到一个用来控制整个成像设备的操作和成像条件的控制设备(控制装置)21上。
通过在导电鼓支架的外圆周表面上布置一个感光层形成上述感光鼓1。作为感光层,使用一层有机光电导体(OPC)或非晶硅(A-Si)。感光鼓1在箭头R1的方向上以预定处理速度(圆周速度)由未表示的驱动装置可旋转地驱动。
充电辊2通过在芯部金属的外圆周表面上布置一个弹性层而形成,并且布置成与感光鼓1的表面相接触。充电辊2从充电偏压施加电源(未表示)供有充电偏压,以便把感光鼓1的表面均匀地充电到预定极性和预定电位。
曝光设备3包括一个用来根据图像信息发射激光的激光振荡器(未表示)、一个多角镜3a及一个反射镜3b。从激光振荡器发射的激光经多角镜3a和反射镜3b入射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以进行感光鼓1的充电表面的曝光扫描。结果,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的曝光部分处的电荷被除去,以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设备4包括:一个转动部件(显影盒保持部件)4b,它绕与感光鼓1的轴平行地布置的轴(轴线)4a可旋转地运动;5个显影盒Dy、Dm、Dc、Db及Dt,作为显影装置安装到转动部件4b上;一个压力部件4c,用来压紧显影盒之一,以定位成它通过转动部件4b的转动与感光鼓1相对地布置;一个未表示的驱动机构,用来通过旋转转动部件4b移动显影盒;及一个未表示的保持机构,用来把相应的显影盒保持在特定位置。
在显影盒Dy、Dm、Dc、Db及Dt的每一个中,包含一种组合使用调色剂和载体的所谓双组分显影剂。包含在用于显影盒Dy、Dm、Dc、Db及Dt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是黄色(Y)、深红色(M)、青色(C)、黑色(B)及透明色(T)的那些。顺便说明,下文,用于Y、M、C及B的成像的调色剂与透明色(透明调色剂)的调色剂相比被适当地称作“有色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定影之后透明调色剂不大改变来自记录材料的反射光的色调。在本实施例中,包含Y、M、C及B的有色调色剂的显影盒Dy、Dm、Dc及Db的每一个与第一显影装置相对应,并且包含透明调色剂的显影盒Dt与第二显影装置相对应。
转动显影设备4,从而通过转动部件4b的转动,经受在感光鼓1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的显影盒位于与感光鼓1相对的显影位置处。在这时,由显影偏压电源(电源)23把包括彼此相对偏压的一个直流分量(显影直流偏压)和一个交流分量(显影交流偏压)的显影偏压(电压)施加到显影辊4d上,由此把在显影剂中的调色剂附着到在感光鼓1上的静电潜像上,以把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
转印设备5包括:一个作为转印接收部件的圆柱形转印鼓5a;一个夹具5b,布置在转印鼓5a上,用来夹持记录材料P的前端部分;一个吸附装置5c,用来把在转印鼓5a的表面上运送记录材料P;一个电荷除去/分离充电器5d和一个分离爪5f,用来从转印鼓5a的表面分离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其中的记录材料P;及一个鼓清洁器5g,用来清洁转印鼓5a的表面。在转印鼓5a内部,转印充电器(未表示)布置在与感光鼓1相对应的位置处,并且供有转印偏压(电压),由此把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在转印鼓5a上的记录材料P上。
清洁设备6具有一个布置成与感光鼓1的表面相接触的清洁刮刀6a。通过清洁刮刀6a,除去在调色剂图像转印之后剩余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转印残余调色剂)。
其次,将解释以上构成的成像设备的操作。
容纳在进纸盒10中的记录材料P由进纸辊11一张一张地进给到转印设备5。进给的记录材料P在其前端部分处由夹具5b夹持,并且在由吸附装置5c吸附在转印鼓的表面上的同时在其上运送。
另一方面,感光鼓1在箭头R1的方向上以预定处理速度(圆周速度)被旋转地驱动,以在其表面处被均匀地充电到预定极性和电位。感光鼓1的充电表面例如经受对与黄色图像相对应的光的曝光,由此形成用于黄色图像的静电潜像。借助于通过转动部件4b的转动而布置在位于与感光鼓1相对的显影位置处的显影盒Dy,通过把黄色调色剂附着到静电潜像上而将静电潜像显影成黄色调色剂图像。通过向转印充电器施加转印偏压,把在感光鼓1上如此形成的黄色调色剂图像转印到在转印鼓5a的表面上运送的记录材料P上。在调色剂图像转印之后的感光鼓1通过清洁设备6经受表面转印残余调色剂的除去,并且然后经受随后的成像。
对于深红色调色剂图像、青色调色剂图像、黑色调色剂图像、及透明调色剂图像也进行用于黄色调色剂图像的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及清洁的上述相应过程。结果,以叠加方式把相应有色调色剂图像和透明调色剂图像依次转印到在转印鼓5a上运送的记录材料P上。
其上完全转印所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通过充电除去/分离充电器5d和分离爪5f从转印鼓5a的表面分离,并且由鼓清洁器5g清洁与记录材料P相分离的转印鼓5a。
分离之后的记录材料P被输送到定影装置12,并且在定影辊12a和压力辊12b之间被加热和加压,由此把调色剂图像熔化定影在记录材料P的表面上。
在调色剂图像定影之后的记录材料P,通过排出辊13和14以面朝下的方式排出在排出盘15上。以上述方式,完成用于记录材料P的一张的有色成像。
顺便说明,在以面朝上的方式输出定影之后的记录材料P的情况下,记录材料P排出在面朝上的托盘16上,面朝上托盘16被放置在离开排出辊13的打开状态下并且能自由地打开和关闭。
在本实施例中,在有色(黄色、深红色、青色及黑色的)调色剂图像形成之后,透明调色剂图像均匀地形成在整个有色调色剂图像上,并且然后被转印和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结果,缓和了图像部分(其中用有色调色剂形成图像)与非图像部分(除图像部分外)之间的光泽度差,从而有可能得到高质量多色图像。
这里,透明调色剂组合地具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减小在图像部分与非图像部分之间的光泽度差,以总体上达到在整个图像区域(记录材料的整个表面)上的均匀光泽度,而另一个目的是减小产生光泽度的记录材料的表面的不平整性,由此增加在整个图像区域中的光泽度。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这里有一些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一种其中透明调色剂图像均匀地形成在整个图像区域中以增加整个图像区域的光泽度的方法、和一种其中在非图像部分处形成这样的调色剂(例如具有由日本颜色研究所(Japan Color Research Institute)定义的不大于6.5的B级容限的白色调色剂)从而它在记录材料上熔化定影之后不大改变来自记录材料的反射光的色调的方法。
在实施例1至3中,描述使用前一种方法(透明调色剂的使用)的情形。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方法,而是包括使用后一种方法(白色调色剂的使用)的情形。
在使用白色调色剂的情况下,对于显影盒Dt,使用白色调色剂代替透明调色剂,并且以上述方式在记录材料R上形成白色调色剂图像。此后,通过定影装置12,把白色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
这里,以如下方式按照最大密度控制(“Dmax控制”)通常地控制有色调色剂Y、M、C及B的每一种的显影量。
当开始Dmax控制时,用来控制整个成像设备的控制设备21(图1)的图像密度控制电路,从图案产生电路产生一个代表密度探测色块的图像信号,并且在感光鼓1上沿其转动方向(箭头R1的方向)形成用于色块P1、P2、P3及P4的静电潜像。
这些静电潜像由显影设备4形成,而在显影对比度电位Vcont(在感光鼓1上的静电潜像与施加到显影设备4上的电压之间的电位差)方面改变相应色块P1至P4,使得色块P1至P4分别具有满足关系V1<V2<V3<V4的显影对比度(电位)V1至V4。显影对比度电位被明确地确定为在鼓电位(与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的暗部分电位相对应)与显影直流偏压之间的差值。
对于在感光鼓1上的以上形成的色块P1至P4,由密度传感器22测量色块的密度D1至D4,该密度传感器22布置在成像设备的主组件M中,例如使得它与感光鼓1和转印鼓5的表面相对。如图2中所示,对于色块P1至P4的测量密度D1至D4的四个数据进行绘图并且线性化,以提供一条代表显影对比度与用于色块P1至P4的密度之间的关系的直线。在该直线与代表目标密度的直线的交点处,一个适当的显影对比度Va被确定为显影对比度值。
当透明调色剂经受与有色调色剂类似的上述Dmax控制时,产生如下问题。
使用透明调色剂的目的之一是通过把透明调色剂本身不平整地填充在记录材料的表面上实现均匀的光泽度。为此,在其中在整个记录材料上使用相同显影量的情况下,依据记录材料的表面不平整度的量级,即依据记录材料的种类或即使当使用同一种类记录材料时表面不均匀度的区域对区域的变化,在某些情况下也不能得到希望的光泽(目标光泽度)。
在本实施例中,按如下方式解决该问题。
下面,具体地描述在本实施例中透明调色剂显影量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在要输出的(该种类的)记录材料P上,用透明调色剂形成五个显影条件不同的图像(色块),并且由沿记录材料P的输送方向布置在定影设备12的下游的光泽度传感器20读取五个色块的光泽度值。光泽度传感器20布置成在定影之后立即探测色块的光泽度。根据光泽度传感器20的输出值,控制设备21选择(控制)能够输出目标光泽度的显影条件。
参照图3的流程,更明确地描述在本实施例中的显影条件的控制。
首先,开始透明调色剂的Dmax控制(步骤S1),并且形成显影条件不同的五种类型的色块T1至T5(步骤S2)。这些色块T1至T5被熔化定影在打算进行成像的(一种类型的)记录材料P上(步骤S3)。作为显影条件,以25V改变上述显影对比度四次,总共100V,以用透明调色剂形成5个色块。在本实施例中,如以后描述的那样通过改变曝光设备3(图1)的激光功率改变显影对比度。
图4和5是每个用来说明改变显影对比度的方式的视图。
如图4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恒定电平下控制通过转印辊(充电装置)2的主充电电位和通过显影设备4的显影直流偏压,并且另一方面,相对于5个色块T1至T5改变曝光设备3的激光功率,因而形成显影条件(显影对比度)不同的五种类型的色块T1至T5。
图5是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在Dmax控制时感光鼓1的表面电位(鼓电位)和显影对比度的视图。如图5中所示,对于5个色块T1至T5,由不同的五个潜像电位(静电潜像的电位)和恒定的显影直流偏压(施加到显影设备2上的电压)提供五种类型的显影对比度。
在形成在记录材料P上的5个色块T1至T5熔化定影之后,由光泽度传感器20依次读取色块T1至T5的光泽度值(在图3中的步骤S4),以提供与色块T1至T5相对应的光泽度数据。
图6是曲线图,用来由上述色块T1至T5的光泽度数据计算一个适当的显影对比度Va。参照图6,横坐标代表显影对比度,而纵坐标代表由光泽度传感器20检测的光泽度。例如,在把当前设置的显影对比度取作中心值时,如图5中所示,通过对于在正侧的2级和在负侧的2级以25V改变显影对比度,形成五个色块T1至T5。例如以具有25mm(在记录材料的输送方向上)×15mm(在与输送方向垂直的记录材料宽度方向上)尺寸的矩形形状,形成色块T1至T5的每一个。在记录材料输送方向上以50mm的间隔(在相邻两个色块之间)依次形成这五个色块T1至T5,同时在记录材料宽度方向上保持其位置。
以这种顺序,即随着增大显影对比度,如此形成的色块T1至T5在透明调色剂的显影量方面增加。换句话说,随着增大显影对比度,在记录材料P上每单位面积的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重量变大。当增大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显影量时,增强了减小记录材料P的表面不平整度的作用,从而增大生成的光泽度。
通过利用这样一种性质,如图6中所示,有可能确定用来实现预先设置的目标光泽度的适当显影对比度Va。
更明确地说,在其中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的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小于目标光泽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21控制记录材料P的每单位面积的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重量,使得该重量大于在其中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的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小于目标光泽度的情况下的重量。
而且,在其中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的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小于目标光泽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21控制记录材料P的每单位面积的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重量,使得该重量等于当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的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等于目标光泽度时的重量。
在本实施例中,五个样本数据被线性化以提供一条直线(Vcont/光泽度直线)(图3的步骤S5),并且把同Vcont/光泽度直线与一条代表目标光泽度的直线的交点相对应的显影对比度的值确定为适当的显影对比度Va(步骤S6)。显影对比度由控制设备21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定影调色剂图像探测装置的光泽度传感器测量反射光量,该反射光量是当用光照射记录材料P时单向反射强度和漫反射强度的任一个。一般地说,在用光照射记录材料P的情况下,依据记录材料P的种类和在记录材料P上的透明调色剂的(显影)量,光部分地被反射、部分地被散射、及部分地通过记录材料P。在这些光通量中,通过测量是在用光照射记录材料P时的单向反射强度和漫反射强度任一个的反射光量,有可能通过在记录材料P上的透明调色剂的量分辨光泽度差别。依据关于反射光量的信息,有可能控制透明调色剂的显影对比度。从受记录材料P的颜色或厚度影响较小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单向反射强度测量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透明调色剂是指包括不含通过光吸收或光散射着色的着色剂(如着色颜料、着色染料、炭黑颗粒、黑色磁粉等)的调色剂颗粒的调色剂,并且至少包括一种粘合剂树脂。在本发明中使用的透明调色剂通常是透明和无色的。然而,其透明度依据在透明调色剂中包含的增塑剂或隔离剂的种类或量有些降低,但生成的调色剂基本上是透明和无色的。
作为上述粘合剂树脂,有可能依据其目的适当地选择和使用任何树脂,只要它基本上是透明的。粘合剂树脂的例子一般可以包括已知的调色剂粘合剂树脂,如聚酯基树脂、聚苯乙烯基树脂、聚丙烯酸基树脂、其它的乙烯基树脂、聚碳酸酯基树脂、聚酰胺基树脂、聚酰亚胺基树脂、环氧基树脂、聚脲基树脂、及它们的共聚物。在这些树脂中,优选地使用聚酯基树脂,因为它们能满足诸如低温定影性、定影强度、及可存储性之类的调色剂特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通过用透明调色剂形成显影对比度不同的多个色块和在定影之后直接测量这些透明调色剂色块的光泽度,有可能适当地选择(确定)得到目标光泽度(希望光泽度)所需要的显影对比度,从而变得有可能依据对于每种情形成像设备的状态适当地控制适当的调色剂量,该调色剂量依据记录材料P的种类(表面不平整度)而不同。结果,有可能稳定地输出具有均匀光泽度的高质量调色剂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在预转动操作期间在这样一个时段中能进行通过控制装置21的调色剂成像条件的控制,从而通过把一个打印开始信号输入到置于待命状态下的成像设备中而接通成像设备的主电机,并且进行成像设备的预成像操作一次。而且,也可以在完成记录材料P一张上的成像之后的后转动操作期间,执行控制程序。而且,在其中多张记录材料P连续经受成像的情况下,也可以每成像例如100张执行控制程序一次。用户也有可能控制该控制装置21,以便按用户自己的意愿执行控制程序。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是,探测在输出图像诸部分中在只有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用于显影的部分处的光泽度,而不使用用来探测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浓度的色块,并且然后在探测光泽度的变化时适当地改变显影对比度。结果,有可能在长时间段期间提供稳定的光泽度。由控制设备(装置)21基于图像信息探测其中只有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用于显影的部分。
下面,主要基于与实施例1的不同点描述本实施例。
当由使用双组分显影剂的显影设备继续显影操作时,由于在所消耗调色剂和所供给调色剂之间的不平衡、以调色剂本身的摩擦电荷量的充电等,显影特性随着每个过去的时段而改变。换句话说,当连续地保持一定显影对比度时,显影特性的变化本身表现为透明调色剂的显影量,从而产生这样一个问题:生成的调色剂图像光泽度降低,或者由于过量调色剂导致在定影部分处的调色剂偏移现象。
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在其中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的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小于目标光泽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21控制显影对比度,使得该显影对比度大于在其中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的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小于目标光泽度的情况下的显影对比度。
而且,在其中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的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小于目标光泽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21控制显影对比度,使得该显影对比度等于当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的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等于目标光泽度时的显影对比度。
根据本实施例,探测在输出图像诸部分中在只有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用于显影的部分处的光泽度,并且当光泽度较低时,根据透明调色剂的显影量被降低的判断增大显影对比度。另一方面,当光泽度较高时,根据显影量被增大的判断降低显影对比度。
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在包括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形成的成像期间,通过借助于光泽度传感器20(图1)读取其中仅熔化定影透明调色剂的部分,即除(类似于实施例1中的黄色、深红色、青色及黑色的)有色调色剂的图像部分之外的非图像部分,读取输出图像的光泽度。由读出的光泽度、设置的显影对比度、及代表显影对比度和光泽度之间关系的直线的斜率γ计算不足以(或过大)得到目标光泽度的显影对比度ΔV。把计算的显影对比度ΔV添加到当前显影对比度上,以提供一个新(适当)的显影对比度Va,因而用透明调色剂实现显影。
根据本实施例,在实时读取当前光泽度的同时,有可能进行显影对比度的精细调整以便提供一个接近目标光泽度的光泽度,从而变得有可能迅速得到适当的光泽度,而不会引起用来调整显影对比度的停机时间。
通过使用以前Dmax控制的结果或者通过预先把适当的值输入在控制设备21(图1)中,可以确定上述斜率γ(光泽度/显影对比度)。而且,用户依据记录材料的种类可以适当地输入斜率γ的值。
(实施例3)
在本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1不同的是,探测在输出图像诸部分中在只有透明调色剂用于显影的部分处的光泽度,而不使用用来探测透明调色剂的浓度的色块,并且然后在探测光泽度的变化时适当地改变透明调色剂的供给量。结果,有可能在长时间段期间提供稳定的光泽度。
下面,主要基于与实施例1和2的不同点描述本实施例,同时省略重复说明。
在双组分显影中,使用用来供给新鲜调色剂以便补偿消耗的调色剂的未表示的调色剂供给装置供给调色剂。
然而,如上所述,由于在所消耗调色剂和所供给调色剂之间的不平衡导致调色剂的摩擦电荷量的充电发生,以改变显影特性。结果,产生有这样一个问题:图像密度(每单位面积调色剂的重量)波动。这归因于这样一种现象:当调色剂与显影剂(调色剂和载体)的重量比(“TD比”)增大时调色剂的摩擦电荷量减小,而当TD比减小时调色剂的摩擦电荷量增大。这种现象是导致显影特性变化的因素之一。
根据本实施例,探测在输出图像诸部分中在只有透明调色剂用于显影的部分处的光泽度,并且当光泽度较低时,根据调色剂的摩擦电荷量被增大以降低显影性能的判断增大调色剂供给量。另一方面,当光泽度较高时,根据调色剂的摩擦电荷量被减小以增加显影性能的判断减少调色剂供给量。
更明确地说,在本实施例中,在其中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的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小于目标光泽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21控制调色剂重量与载体重量的比,使得该重量比大于在其中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的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小于目标光泽度的情况下的重量比。
此外,在其中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的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小于目标光泽度的情况下,控制设备21控制调色剂重量与载体重量的比,使得该重量比等于当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的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等于目标光泽度时的重量比。
在本实施例中,在包括透明调色剂(图像)的形成的成像期间,通过借助于光泽度传感器20(图1)读取其中仅熔化定影透明调色剂的部分,即除(类似于实施例1中的黄色、深红色、青色及黑色的)有色调色剂的图像部分之外的非图像部分,读取输出图像的光泽度。然后,按照在图8中表示的在光泽度与调色剂供给量之间关系,把读出的光泽度与目标光泽度相比较,以计算一个供给校正量ΔS。对于当前供给量,添加该供给校正量ΔS,因而提供一个适当的透明调色剂供给量。供给适当供给量的透明调色剂,因而实时控制调色剂供给量。结果,变得有可能迅速得到适当的(目标)光泽度,而不会导致用来调整调色剂供给量的特定停机时间。
在上述实施例1至3中,对于在图1中表示的成像设备进行了描述,本发明应用于该成像设备作为一个例子。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应用于任何成像设备,只要该设备能够通过显影、转印、及定影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并且能够控制显影条件即可。例如,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例如这样的成像设备,如白色/黑色成像设备、使用中间转印部件(如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鼓等)的彩色成像设备、及包括每个具有一个感光鼓的多个成像单元的所谓级联型成像设备。在把本发明应用于这些成像设备的情况下,有可能达到上述的类似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除图像部分(其中图像用有色调色剂形成)之外的非图像部分处用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均匀地进行显影,也有可能在整个图像区域上提供基本均匀的光泽。这是因为图像部分通过(Y、M、C及B的)有色调色剂的熔化定影原始具有某种程度的光泽度,并且非图像部分用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增大光泽度,以缓和在图像部分与非图像部分之间的光泽度差别。
在上述实施例2和3中,在记录材料P的一张上每次成像可以执行该控制程序。而且,在其中多张记录材料P连续经受成像的情况下,也可以每成像例如100张执行控制程序一次。用户也有可能控制该控制装置21,以便按用户自己的意愿执行控制程序。
尽管参照这里公开的结构已经描述了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叙述的细节,并且本申请打算覆盖可能进入改进目的或如下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那些修改或变更。

Claims (11)

1.一种成像设备,包括:
调色剂成像装置,用来用透明或白色调色剂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量不同的多个调色剂图像,
定影装置,用来把所述多个调色剂图像定影在所述记录材料上,
定影调色剂图像探测装置,用来探测定影在所述记录材料上的所述多个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及
控制装置,用来基于从所述定影调色剂图像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获得的、在所述记录材料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每单位面积的不同调色剂量与光泽度之间的关系,控制所述调色剂成像装置的调色剂成像条件,使得所述记录材料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达到预定光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调色剂成像装置能够用除了透明调色剂之外的有色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图像,并且能够执行这样的模式:在除了普通成像期间用有色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区域之外的区域中形成透明调色剂图像,以及
其中,通过所述定影调色剂图像探测装置探测在所述模式中输出的调色剂图像中的、仅利用透明调色剂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的光泽度,并且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定影调色剂图像探测装置的探测结果来控制所述成像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由所述控制装置可变地控制的所述调色剂成像条件是在所述记录材料上的利用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所述调色剂图像每单位面积的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重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由所述定影调色剂图像探测装置探测的利用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所述调色剂图像的所述光泽度小于预定光泽度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在所述记录材料上的利用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所述调色剂图像每单位面积的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所述重量,使得该重量大于当利用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所述调色剂图像的所述探测光泽度小于所述预定光泽度时的重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由所述定影调色剂图像探测装置探测的利用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所述调色剂图像的所述光泽度小于预定光泽度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在所述记录材料上的利用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所述调色剂图像每单位面积的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所述重量,使得该重量等于当利用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所述调色剂图像的所述探测光泽度等于所述预定光泽度时的重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调色剂成像装置包括图像承载部件、用来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装置、及通过把来自电源的电压施加到其上用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来显影所述静电潜像的显影装置;并且所述控制装置可变地控制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的所述静电潜像的电位与施加到所述显影装置上的所述电压之间的电位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由所述定影调色剂图像探测装置探测的利用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所述调色剂图像的所述光泽度小于预定光泽度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位差,使得该电位差大于当利用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所述调色剂图像的所述探测光泽度小于所述预定光泽度时的电位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由所述定影调色剂图像探测装置探测的利用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所述调色剂图像的所述光泽度小于预定光泽度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电位差,使得该电位差等于当利用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所述调色剂图像的所述探测光泽度等于所述预定光泽度时的电位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调色剂成像装置包括一个图像承载部件、一个用来在所述图像承载部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装置、及包括所述透明调色剂和白色调色剂和载体用来用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显影所述静电潜像的显影设备;并且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可变地控制在所述显影设备中的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重量与所述载体的重量的比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由所述定影调色剂图像探测装置探测的利用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所述调色剂图像的所述光泽度小于预定光泽度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所述重量与所述载体的所述重量的所述比值,使得该比值大于当利用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所述调色剂图像的所述探测光泽度小于所述预定光泽度时的比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像设备,其中,当由所述定影调色剂图像探测装置探测的利用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所述调色剂图像的所述光泽度小于预定光泽度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重量与所述载体的重量的所述比值,使得该比值等于当利用所述透明调色剂或白色调色剂的所述调色剂图像的所述探测光泽度等于所述预定光泽度时的比值。
CN200510056899.XA 2004-03-26 2005-03-28 能够用透明或白色调色剂优化图像的光泽度的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857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91627A JP4845343B2 (ja) 2004-03-26 2004-03-26 画像形成装置
JP091627/2004 2004-03-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73885A CN1673885A (zh) 2005-09-28
CN100498572C true CN100498572C (zh) 2009-06-10

Family

ID=34858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5689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8572C (zh) 2004-03-26 2005-03-28 能够用透明或白色调色剂优化图像的光泽度的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7245843B2 (zh)
EP (1) EP1580615B1 (zh)
JP (1) JP4845343B2 (zh)
CN (1) CN10049857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23220B2 (ja) * 2005-03-02 2010-03-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30693B2 (ja) * 2005-03-07 2011-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
JP4630694B2 (ja) * 2005-03-07 2011-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
US8086124B2 (en) * 2005-12-06 2011-12-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094100B2 (ja) * 2005-12-06 2012-12-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856962B2 (ja) * 2006-01-24 2012-01-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804204B2 (ja) * 2006-04-13 2011-11-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材量測定方法、画像形成方法、記録材量測定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757107B2 (ja) * 2006-06-21 2011-08-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080419B1 (ko) * 2006-12-26 2011-1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투명토너 및 백색토너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JP4503640B2 (ja) * 2007-09-28 2010-07-14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08348A (ja) * 2008-03-04 2009-09-17 Fujifilm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20090238616A1 (en) * 2008-03-19 2009-09-24 Andrew Ciaschi Ultra-low color density print finishing system with high gloss for image highlighting
JP5300530B2 (ja) * 2008-04-22 2013-09-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
JP5111222B2 (ja) * 2008-04-25 2013-0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JP5111227B2 (ja) * 2008-05-02 2013-01-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132595B2 (ja) * 2009-01-30 2013-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0217725A (ja) * 2009-03-18 2010-09-30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8417135B2 (en) * 2009-05-12 2013-04-09 Xerox Corporation Methods to control appearance of gloss levels for printed text and images
JP5578977B2 (ja) * 2009-09-28 2014-08-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28118A (ja) * 2009-12-21 2011-06-30 Canon Inc 計測装置及び計測方法
US20110318024A1 (en) * 2010-06-29 2011-12-29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5697426B2 (ja) * 2010-12-13 2015-04-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804194B2 (en) 2012-03-29 2014-08-12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13250392A (ja) * 2012-05-31 2013-12-12 Oki Data Corp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装置
US10201981B2 (en) 2014-01-24 2019-02-1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termining an amount of translucent printing fluid
EP2902202A1 (en) * 2014-01-31 2015-08-05 OCE-Technologies B.V. Gloss management
JP6388155B2 (ja) * 2014-09-18 2018-09-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データ処理装置
US10042274B2 (en) 2015-01-19 2018-08-07 Hp Indigo B.V. Primer composition and method
US10197935B2 (en) 2015-01-19 2019-02-05 Hp Indigo B.V. Liquid electrophotographic composition
WO2016116131A1 (en) 2015-01-19 2016-07-28 Hewlett-Packard Indigo B.V. Printing methods
CN111298303A (zh) * 2020-03-09 2020-06-19 成都石墨烯应用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石墨烯理疗组件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38084B2 (ja) 1986-08-29 1995-04-26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方法
JP2595239B2 (ja) 1987-04-17 1997-04-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現像用トナー
JPH0327650A (ja) 1989-06-23 1991-02-06 Fujitsu Ltd モデムicのバイアス歪調整方法
DE69119549T2 (de) * 1990-11-14 1996-11-28 Konishiroku Photo Ind Farbbilderzeugungsverfahren
JPH04278967A (ja) 1990-11-16 1992-10-05 Konic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
JPH04204670A (ja) 1990-11-30 1992-07-27 Canon Inc フル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H05142963A (ja) 1991-11-21 1993-06-11 Tomoegawa Paper Co Ltd フルカラー電子写真方法
US5155530A (en) * 1991-12-31 1992-10-13 Xerox Corporation Toner process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toner developed mass, reflectance density and gloss
JP3066995B2 (ja) 1992-02-18 2000-07-1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DE69309451T2 (de) 1993-06-18 1997-07-10 Xeikon Nv Elektrostatisches Druckverfahren unter Verwendung farblosen Toners
JP2750105B2 (ja) 1995-11-06 1998-05-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画像形成方法
JP3461994B2 (ja) * 1996-01-18 2003-10-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多色画像形成方法
US5751432A (en) * 1996-05-31 1998-05-12 Xerox Corporation Highlight gloss for xerographic engine
JP3518257B2 (ja) 1997-06-18 2004-04-1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多色画像形成方法
JPH11249365A (ja) 1998-03-05 1999-09-17 Mita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49375A (ja) * 1998-03-06 1999-09-17 Fuji Xerox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51532A (ja) * 1999-08-05 2001-02-23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031921A (ja) * 2000-07-18 2002-01-3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記憶媒体
US20030017310A1 (en) * 2001-03-16 2003-01-23 Steve You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ly producing high quality laminating substrates using liquid laminates and a resulting laminated product thereof
JP2002341619A (ja) 2001-05-11 2002-11-29 Fuji Xerox Co Ltd 光沢付与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6535712B2 (en) * 2001-07-06 2003-03-1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Gloss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with disposable toner cartridges containing clear toners
US20030099007A1 (en) 2001-11-29 2003-05-29 Towner David K. Selectable gloss levels and placement
JP2003167409A (ja) * 2001-12-04 2003-06-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画像特性検出方法および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US6687483B2 (en) * 2002-05-30 2004-02-03 Nexpress Solutions Llc Fuser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gloss of a fused toner image and method for fusing a toner image to a receiver
JP2004070010A (ja) * 2002-08-06 2004-03-04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7304770B2 (en) * 2004-08-30 2007-12-04 Xerox Corporation Reduction of differential gloss with halftoned clear toner
US8086124B2 (en) * 2005-12-06 2011-12-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361263B2 (ja) * 2007-08-03 2013-12-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214006A1 (en) 2005-09-29
JP4845343B2 (ja) 2011-12-28
US7245843B2 (en) 2007-07-17
EP1580615B1 (en) 2014-12-31
US7616910B2 (en) 2009-11-10
US20070183800A1 (en) 2007-08-09
CN1673885A (zh) 2005-09-28
EP1580615A2 (en) 2005-09-28
JP2005275250A (ja) 2005-10-06
EP1580615A3 (en) 2010-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8572C (zh) 能够用透明或白色调色剂优化图像的光泽度的成像设备
CN102043367B (zh) 图像形成设备
EP1403729A1 (en) Color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color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1075104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控制其图像密度的方法
CN10119203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945410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transfer conditions based on resistance of transfer member
US2010032265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1339384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CN10169216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0412713C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782675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4866481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plurality of developers and a detection and control arrangement for detecting the density of a formed image and a controller for controlling the density of the image
US7062184B2 (en) Image formation device and sheet material selection device
JP20101223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現像方法と装置
CN101930195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9115848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214515B2 (ja) 感光体の表面電圧を測定する方法
JP20032415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6132A (ja) 現像装置
US6377766B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having a printing density controller for dropout and non-dropout color
JP2006184476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4768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21172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20584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292770A (ja) 一成分現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3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