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96062C - 携带终端装置 - Google Patents

携带终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96062C
CN100496062C CNB2004100544755A CN200410054475A CN100496062C CN 100496062 C CN100496062 C CN 100496062C CN B2004100544755 A CNB2004100544755 A CN B2004100544755A CN 200410054475 A CN200410054475 A CN 200410054475A CN 100496062 C CN100496062 C CN 10049606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era unit
camera
terminal device
described camera
carrie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544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78337A (zh
Inventor
佐多家贯司
片冈英二
户松健
水野浩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20110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2190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2010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52071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78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8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9606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9606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4Foldable telephones, i.e.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1Hou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6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携带终端装置,备有:具有摄像机构的相机单元;使所述相机单元能够转动并且在摄影位置与收容位置能够锁定地轴支撑的筐体;对所述相机单元至少处于所述摄影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在通过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出所述相机单元被转动到所述摄影位置上时,将所述摄像机构设置为起动状态的控制机构。

Description

携带终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搭载有能够旋转的相机单元的携带电话、PDA(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的携带终端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搭载有相机单元的携带电话、PDA、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的携带终端装置的需求逐渐增高。图10以及图11表示其搭载有相机单元的携带终端的例子。在携带终端35中,在不使用相机时,相机单元被覆在透镜盖36中。一旦使滑动杆37滑动,则如图11所示,透镜盖36打开,露出相机38和反射镜39。在本携带终端中,在滑动杆37的机构中组装有电开关,携带终端35能够检测透镜盖36的打开并且自动地起动所定的相机应用程序。
这样在以手动开闭透镜盖36时,可以确认使用者具有用于起动携带终端的相机功能的意图。因此,可以自动地起动相机的应用程序。
另一方面,例如在特开平11—164273号公报中,公开了相机单元旋转方式的携带终端。该携带终端装置,通过使相机单元工作,不仅对LCD背面侧的被摄对象,也可以对LCD侧的被摄对象(使用者自身)进行边看着LCD边摄影。另外,也提出了在筐体的表面侧以及背面侧上设置开口部并且在该任一开口部上配置能够露出的相机的携带终端装置。
但是,在该携带终端中,由于在相机单元上不设置盖,因此不能如图10的携带终端35那样,确认使用者的摄影意图。因此,不能够自动地起动相机的应用程序。
另外,在利用设置于携带终端的相机进行摄影时,若在使用者一侧能看得见相机时,使用者可以将相机对着所需的方向。但是,在相机被隐藏时,若不移动到能看得见相机的位置,则由于很难把握相机取向,因此是不理想的。尤其是在不能瞬时确定相机位置时,则也可能错过瞬时的摄像机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情况而完成的,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备有旋转式相机并且能够自动起动相机应用程序的携带终端,另外,其第二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容易确定相机位置的携带终端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携带终端装置,备有:具有摄像机构的相机单元;能够使所述相机单元转动并且能够在摄影位置与收容位置锁定地轴支撑的筐体;对所述相机单元至少处于所述摄影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在通过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出所述相机单元转动至所述摄影位置时,将所述摄像机构设置为起动状态的控制机构。
另外,优选所述摄影位置存在于使所述相机单元由所述收容位置向一方转动的位置以及向另一方转动的位置的至少两个地方。
另外,优选所述控制机构进行以下控制,即,根据所述检测机构的结果,在检测所述相机单元是否在所述多个摄影位置中的哪一个位置的同时,根据检测出的所述摄影位置使来自所述摄像机构的图像的输出的取向进行变更。
此外,优选备有能够向所述控制机构进行指示的相机操作机构,以便将所述摄像机构设置为起动状态,所述控制机构能够进行以下控制,即,在所述相机操作操作机构被操作时,在所述相机单元没有检测出所述摄影位置的情况下,不使所述摄像机构起动。
另外,优选所述检测机构是通过所述相机单元的转动而被压下的开关,所述开关在所述相机单元处于所述摄影位置时被压下并且在处于所述收容位置时不被压下。
此外,优选所述筐体备有使部分所述相机单元露出的开口部,在所述相机单元处于所述收容位置时,在从所述开口部露出的所述的相机单元的外面设置有指标构件。
另外,优选所述摄影位置存在于使所述相机单元从所述收容位置向一方转动的位置和向另一方转动的位置的至少两个地方,分别在两个地方的所述摄影位置上设置所述开口部。
此外,优选所述相机单元由在轴方向上被分割的两个壳体构成,所述指标构件跨过所述两个壳体的接缝而被安装。
另外,优选设置跨过所述两个壳体接缝的平整的面,所述指标构件由贴在所述平整面上的标记(label)构成。
此外,优选所述指标构件由透明材质形成,在所述指标构件向所述相机单元安装时处于内侧的面或处于外侧的面中的任一面上,于重合在所述接缝的位置上实施印刷。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是一种携带终端装置,备有:具有摄像装置的相机单元;能够使所述相机单元转动并且能够在摄影位置与收容装置锁定地轴支撑的筐体;设置于所述筐体并且在所述摄影位置处锁定所述相机单元时所述摄像装置露出的开口部;对所述相机单元至少处于所述摄影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在所述相机单元的外面,在所述检测机构未检测到所述相机单元处于所述摄影位置时,从所述开口部露出的指标构件。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是一种携带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携带终端装置备有:具有摄像装置的相机单元;能够使所述相机单元转动并且能够在摄影位置与收容装置锁定地轴支撑的筐体,所述控制方法具有:对所述相机单元至少处于所述摄影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的检测步骤;在所述检测步骤中,在检测出所述相机单元处于所述摄影位置时,使所述摄像机构起动的起动步骤。
此处的所述摄影位置,优选存在于将所述相机单元从所述收容位置向一方转动的位置和向另一方转动的位置的至少两个地方。
另外,优选所述起动步骤进行以下控制,即,基于所述检测步骤的结果,在检测所述相机单元是处于所述多个摄影位置中的哪个位置时的同时,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摄影位置对来自所述摄像机构的图像的输出的取向进行变更。
另外,优选具有能够向所述启动步骤进行指示的相机操作步骤,以便将所述摄像机构设置为起动状态,所述起动步骤进行以下控制,即,在所述相机操作步骤被操作时,在所述相机单元没有检测出所述摄影位置时,不起动所述摄像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从前面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携带终端装置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携带终端装置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携带终端装置上设置的相机单元的安装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A—A线剖面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携带终端装置上设置的点按机构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携带终端装置上设置的相机单元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携带终端装置上设置的相机单元的立体图,是对于检测机构周边进行表示的图。
图8是对检测机构的动作原理机进行说明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携带终端装置的关于相机起动程序起动的流程图。
图10是以往的携带终端装置的立体图,是表示相机单元被透镜盖覆盖状态的图。
图11是同一携带终端装置的立体图,是表示相机单元露出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从前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携带终端装置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从背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携带终端装置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携带终端装置的显示侧筐体的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15是设置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携带终端装置的相机单元的展开图。
图中:1下部筐体,2上部筐体,11操作部,21显示部,22相机单元,22a轴,23旋转体,24相机模块,25发光部,26柔性基板,28检测机构,28a第一检测开关,28b第二检测开关,B分割线,101携带终端装置,102显示侧筐体(筐体),122相机单元,123收容部,124表面,125背面(另一表面),126第一开口部(开口部),127第二开口部(开口部),128壳体,129相机,131第一指标构件(指标构件),132第二指标构件(指标构件),133第一标记构件(标记构件),134第二标记构件(标记构件),135、136外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图,是从前面侧观察应用本发明的携带终端装置的打开状态的立体图。
该携带终端装置备有作为携带终端本体的下部筐体1、上部筐体2以及合页部3。
下部筐体1配置着具有数字键11a、移动键11b以及确定键11c的操作部11。另外,还收容有对整个携带终端进行控制的CPU等的控制机构(未图示)。在控制机构上存储有各种程序,赋予以下等功能,即,在检测到后述的相机单元22从收容位置向摄影位置转动时使后述的相机模块24处于起动状态的功能,根据设置的多个相机单元22的摄影位置使在后述的显示部21处输出的图像的上下取向变更的功能,以及在相机单元22没有检测出摄影位置时不使后述的相机模块24起动的功能等。此外,后述的相机应用程序也被存储,根据需要进行调出。
上部筐体2备有显示部21和相机单元22。
合页部3备有与下部筐体1的端部一体化的下部合页3a以及与上部筐体2的端部一体化的上部合页3b,连接并支撑下部筐体1以及上部筐体2,并且使上部筐体2能够相对于下部筐体1转动。
该携带终端装置在不使用时,能够使具有下部筐体1的操作部11的面与具有上部筐体2的显示部21的面相对并且以合页部3为支点折叠。
显示部21例如通过液晶显示装置形成,显示通过操作部11输入的文字等的信息、存储在内置于携带终端装置内的未图示的存储器中的文字或图像等的信息、在利用相机单元22进行摄影时所摄影的图像、相机单元22所摄影的动画即时图像、以及通过内置于携带终端装置内的未图示的收发装置所收发的图像等的信息。
相机单元22,如图1所示,若后述的相机模块24以面向显示部21侧的状态进行摄影时,可以边看着显示部21边对显示部21侧的被摄对象进行摄影。另一方面,若由该状态边用手指等转动相机单元22的端部边在上部筐体2内进行翻转时,如图2所示,则变为相机模块24向着显示部21的反向侧的状态。若在该状态下进行摄影,则可以边看着显示部21边对显示部21的反向侧的被摄对象进行摄影。
对相机单元22的结构进行具体显示。
相机单元22,如图3至图6所示,内置于上部筐体2内,并在上部筐体2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地形成为大致圆筒状。该相机单元22备有:具有轴22a并且能够使轴22a的两端在上部筐体2内进行转动地支撑的旋转体(相机操作机构)23、作为配置于旋转体23内的摄像机构的相机模块24以及发光部25、设置在旋转体23的端部并且与相机模块24以及发光部25连接的柔性基板26。
另外,相机单元22被收容于上部筐体2内的壳体2a中。在该壳体2a的外侧,贴附有抗静电用的金属板2b。
旋转体23具有同轴并且直径大小不同的大径部23a和小径部23b,这些大径部23a和小径部23b连接在一起。另外,在大径部23a的小径部23b侧的端部外周设置多个凹部23,以便使旋转体23能够容易地通过手指肚转动而旋转。
此外,旋转体23的构成为上下能够分割,以便能够在其内部安装相机模块24、发光部25以及柔性基板26。另外,在旋转体23的侧面设置有能够分别从外部对相机模块24和发光部25进行目视的开口部23d、23e,在这些开口部23d、23e上分别设置有透明板23f、23g,以便对相机模块24的摄影窗和发光部25的发光面进行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将透明板23f面向的方向即摄影方向简称为相机单元22的方向。
相机模块24配置在柔性基板26的一方延伸部26a上,并且电连接在其延伸部26a上。该相机模块24是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对被摄对象进行摄影的模块,例如使用CCD或CMOS等。
发光部25配置在柔性基板26的另一方的延伸部26b上,并且电连接在其延伸部26b上。该发光部25具有在通过相机模块24对被摄对象进行摄影时,作为在通过未图示的驱动部对被摄对象即将进行摄影前进行发光的闪光灯的功能,例如使用白色LED。
此外,如图5所示,在构成旋转体23的大径部23a的端部,为了使旋转的相机单元22在所定的位置固定,设置有点按机构27。该点按机构27备有壳体27a、设置于壳体27a内的弹簧27b、通过弹簧27b按压在旋转体23上的金属球27c。
弹簧27b通过设置于壳体2a的外部上的金属板2b从壳体27a的外部被按压。另外,在金属球27c接触的大径部23a的端部设置有切口部23h,在使用手指转动而旋转的相机单元22停止时,通过基于弹簧27b的弹力按压在大径部23a端部的金属球27c嵌入切口部23h中,相机单元22被固定在所定的位置。
另外,如图7所示,在相机单元22的端部,设置有在相机单元22旋转时检测其位置的检测机构28。该检测机构28,如图所示由两个开关28a(第一检测开关)、28b(第二检测开关)构成,用于检测相机单元22是否处于面向携带终端的一方的面的位置(第一摄影位置)、相机单元22是否处于面向携带终端另一方的面的位置(第二摄影位置)、相机单元22是否处于相机模块24的透明基板23f被筐体2隐藏的位置(收容位置)上。
具体地说,在轴22a上设置有两个突部30、31,一方突部30对第一检测开关28a进行开闭,另一方突部31对第二检测开关28b进行开闭。两个检测开关28a、28b均被设置在相对于轴22a的周方向呈相同角度位置,但是两突起部30、31被设置在相对于轴22a的周向方向相差180度的角度位置。因此,两个检测开关28a、28b的ON/OFF时刻相对于相机单元2的转动角度相差180度相位。
在相机单元22处于面向使用者自己一侧(显示部21侧)的位置时,第一检测开关28a变为ON,第二检测开关28b变为OFF。在相机单元22处于相对于使用者朝向相反一侧时,第一检测开关28a变为OFF,第二检测开关28b变为ON。另外,在处于相机模块24的透明板23f被隐藏的位置时,检测开关28a、28b双方均变为OFF。
另外,突部30、31分别对检测开关28a、28b进行开闭的同时,可以被这些开关28a、28b锁定。即,在使相机单元22向自己一侧转动时,突部30在使第一检测开关28a变为ON的同时,检测开关28a自身变为制动件与突部30锁定,限定相机单元22的过度转动。对于突部31和检测开关28b也同样。由此相机单元22只能在180度的范围内转动。
图8表示本检测机构28的原理。图8与图7不同,两突部30、31被设置在相对于轴22a的周方向呈相同角度的位置,两检测开关28a、28b被设置在相对于轴22a的周方向呈不同角度的位置。
突部30、31根据相机单元22的旋转角度通过按压检测开关28a、28b,则检测开关28a、28b变为ON/OFF。
在相机单元22面向使用者一侧时,第一检测开关28a变为ON,第二检测开关28b变为OFF(位置1)。一旦使用者旋转相机单元22,则突部30远离第一检测开关28a,则任一检测开关均变为OFF(位置2)。进而,使相机单元22旋转时,相机单元22面向携带终端的外侧,通过突部31第二检测开关28b被按压,第一检测开关28a变为OFF,第二检测开关28b变为ON(位置3)。若再使相机单元22向返回方向旋转时,则突部31远离第二检测开关28b,任一检测开关均变为OFF(位置2)。
下面对由上述构成的携带终端装置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说明。
在利用该携带终端装置对被摄对象进行摄影时,从携带终端装置不使用时的折叠状态,用手打开重合在下部筐体1上的上部筐体2。接着使用者使相机单元22旋转,使相机单元22面向被摄对象(使用者自己一侧或相反一侧)。接着通过按下设置于下部筐体1上的操作部11的确定键11c进行摄影。
对于此时的携带终端侧的动作,参照图9进行说明。
在本例中,在从相机模块24的透明基板23f隐藏在筐体2的位置面向被摄对象旋转时,自动地使相机应用程序起动。
通过图9的步骤ST1以及步骤ST2检测出检测开关28a、28b的状态。在任一方处于ON状态时,由于相机模块24已经处于面向被摄对象侧而转动后的状态,因此,没有必要自动起动相机应用程序,而返回流程图的最初步骤。若检测开关28a、28b均处于OFF状态时,通过步骤ST4识别目前状态为位置2(中间位置)。然后,通过步骤ST5一旦检测出第一检测开关28a变为ON时,通过步骤ST6识别相机方向为位置1,通过步骤ST7起动相机应用程序。在位置1的情况下,由于被摄对象是使用者自身,因此使液晶的显示上下左右反转。由此可以控制相机旋转而产生的上下逆转,并且可以左右反转相机的图像并显示在液晶画面上,因此使用者可以将液晶画面象镜子那样使用而容易地确认自己的仪表。
在通过步骤ST5未检测出第一检测开关28a处于ON时,移至步骤ST9。一旦通过步骤ST9检测出第二检测开关28b处于ON时,通过步骤ST10将相机方向识别为位置3,通过步骤ST11起动相机应用程序。
在通过步骤ST9未检测出第二检测开关28b处于ON时,返回流程图的最初步骤。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说的相机应用程序是指向相机模块24供电,使摄像存储在未特别图示的备用存储器中的处理等。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机的位置从中间变更为自己一侧(或相反一侧)时,判断为使用者使用相机的情况,并且可以自动起动相机应用程序。
另外,第一检测开关28a以及第二检测开关28b兼作限定相机单元22转动的制动件。因此无需设置另外设置限定相机单元22的转动的结构,可以实现结构的简单化、紧凑化。
另外,在相机单元面向自己一侧和面向相反一侧时,使所述相机单元的输出图像的方向不同,从而防止由于旋转相机而产生的显示部21处的上下反转。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可以检测出相机模块24的透明基板23f被隐藏在筐体2中的位置,因此可以如下所述地使携带末端作业。
在位置2的情况下,由于携带电话自身的筐体对相机的能够摄像的图像角度有干涉,因此也可以停止相机功能或者在此期间在显示部21上不显示相机正在摄影的图像而显示别的图像。
此外,在动画摄影中,在进行相机单元22的旋转动作而进行相反面的摄影时,在两方的检测开关28a、28b都处于OFF期间,暂时停止摄影,并以暂停的状态一直待机到下面的检测开关28a或28b变为ON。由此,能够设定在有限的录像时间内不对多余的图像进行录像。
或者在双方的检测开关28a、28b为OFF时,能够在使用者通过键操作要起动相机应用程序时,在显示部21上显示错误信息。
另外,通常相机单元22多处于非使用状态,大半的使用者一般设置为位置2的相机收容状态,仅在必要时才选择位置1或位置3。此处检测开关如上述,其构成为在位置2的状态下对双方均不赋予负荷。因此,可以提高检测开关28a、28b的耐久性。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的携带终端装置101如图12和图13所示,备有显示侧筐体(筐体)102、操作侧筐体103以及合页部104。该携带终端装置101在不使用时,能够以合页部104为支点将显示侧筐体102和操作侧筐体103折叠起来。
所述显示侧筐体102备有显示部121以及相机单元122。此外,在显示侧筐体102内设置收容部123,该收容部123,从显示侧筐体102的表面124一直贯穿至背面(另一表面)125,备有在与表面124以及背面125对向的位置开口的第一开口部126和第二开口部127。
所述相机单元122如图14所示,备有内置于显示侧筐体102内的能够转动的大致圆筒状的壳体128、设置于该壳体128内的相机129、配置在所述壳体128的外面的两个地方的第一指标构件131和第二指标构件132。需要说明的是,相机单元122被组装在显示侧筐体102内,以便使相机129的取向在图14的向右/向下/向左的三处具有点按感并能够锁定,限定相机129不面向图14的上侧。即,相机129只面向图14中的向右/向下/向左的三处。
所述壳体128如图15所示,由第一壳体128a和第二壳体128b构成。并且在第二壳体128b上配置有作为摄像部的相机129和发光部130,并通过第一壳体128a对其进行覆盖。由此,第一壳体128a和第二壳体128b的分割线B处于与相机129面向的方向不同的位置。
所述第一指标构件131和第二指标构件132设置为夹持壳体128的旋转轴线并跨过相互的分割线B。另外,这两个指标构件131、132备有被壳体128a和128b夹入的由透明硅树脂构成的第一标记构件133和第二标记构件134。另外,在该两个标记构件133、134的壳体128侧的外面135、136上,印刷有隐藏分割线B的文字。该文字,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记载为相机的F号,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是表示相机129的取向的箭头等。例如,若记载有根据相机129的取向改变变焦比率或图像的反转、图像质量的调整等的处理,则作为使用者可以容易地进行对应于不同状况的相机129的起动。这些文字等从开口部126、127露出是很重要的,根据露出的文字等,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识别壳体28的旋转方向。
此外,所述相机单元122,如图12所示,在以相机129面向显示侧102的状态下进行摄影时,可以边看显示部121边对显示部121侧的被摄对象进行摄影。另外,一旦从相机129面向显示部121侧的状态,用手指等将壳体128由图12所示的C向D方向旋转90度时,则如图14所示,从第一开口部126露出第一指标构件131,从第二开口部127露出第二指标构件132。此时,相机129面向显示侧筐体102的内部。
若从图14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将壳体128由C向D方向旋转90度时,则相机129变成面向背面125侧的状态,若在该状态下进行摄影,则可以边看显示部121边对背面125侧的被摄对象进行摄影。在该状态下,在开口部126侧,指标构件131或指标构件132不露出。另一方面,若从图14所示的状态,将壳体128由D向C方向旋转90度时,相机129变为面向表面124侧。在该状态下,在开口部127侧,指标构件131或指标构件132不露出。
以下对于这种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携带终端装置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利用该携带终端装置101对背面125侧的被摄对象进行摄影时,如图14所示,在从第一开口部126露出指标构件131时,相机129面向显示侧筐体102内。因此,将壳体128由C向D方向旋转90度时,相机129面向背面125侧。接着,在相机129面向被摄对象后,通过按压所定的快门键,进行摄影。
即,本实施方式的携带终端装置101,通过设置第一指标构件131和第二指标构件132,在第一指标构件131、第二指标构件132从第一开口部126、第二开口部127露出时,可以用视觉确认相机129是面向表面124侧还是面向背面125侧。因此,可以确定相机129的位置,并且容易地识别壳体128的旋转方向。另外,即使是在携带终端装置101处于折叠的状态,通过第二指标构件132的有无,也能够确定相机129的位置。进而,在使用者只看见开口部126或开口部127的一方时,在指标构件131或指标构件132露出的情况下,相机129面向显示侧筐体102的内部,在未露出的情况下,相机129面向使用者未看见的一侧的开口部126或开口部127。
此外,通过跨过壳体128a与壳体128b的分割线B而设置标记构件133、134,由于可以覆盖接缝,因此能够形成不有损于美观的相机单元122。
此外,通过用标记构件135、136覆盖印刷于壳体128的外面135、136上的文字,可以防止伴随用手指等旋转壳体128的操作而引起的文字的恶化。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携带终端装置101,作为用于指标构件131、132中的标记构件,为了使手指难于滑动,尤其是使用透明的硅树脂,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使用纸的标记,进而也可以是丙烯酸或玻璃等。
另外,在连接于标记构件133、134的壳体128侧面上印刷了文字,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在与壳体128对向的标记构件133、134的表面上印刷文字。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携带末端装置,不仅仅适用于携带电话,例如也适用于PDA、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具备相机单元的携带终端装置。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不仅可以内置发光部,例如也可以内置输入声音的麦克风、或使用者用于目视确认携带终端装置的操作内容的小型液晶显示画面等对携带终端装置附加新的功能的装置。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内,可以在结构上进行附加、省略、替换以及其它的变更。本发明并不是通过前述说明来限定,而是仅通过所述的本发明所要求的保护范围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携带终端装置,备有:
具有摄像机构的相机单元;
使所述相机单元能够转动并且在摄影位置与收容位置能够锁定地轴支撑的筐体;
对所述相机单元至少处于所述摄影位置的情况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
在通过所述检测机构检测出所述相机单元被转动到所述摄影位置上时,将所述摄像机构设置为起动状态的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摄影位置处于至少两个地方,所述至少两个地方是使所述相机单元从所述收容位置向一方转动后的位置和向另一方转动后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携带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机构进行以下控制,根据所述检测机构的结果,在对所述相机单元处于所述多个摄影位置中的哪一个位置进行检测的同时,根据检测出的所述摄影位置,使来自所述摄像机构的图像的输出的取向进行变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终端装置,其中,备有能够向所述控制机构进行指示的相机操作机构,以便将所述摄像机构设置为起动状态,
所述控制机构进行以下控制,在所述相机操作机构被操作时,若所述相机单元没有检测出所述摄影位置,则不起动所述摄像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检测机构是通过所述相机单元的转动而被压下的开关,
所述开关在所述相机单元处于所述摄影位置时被压下,并且在处于所述收容位置时不被压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携带终端装置,其中,所述筐体备有使部分所述相机单元露出的开口部,
在所述相机单元处所于所述收容位置时,在从所述开口部露出的所述相机单元的外面设置有指标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携带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摄影位置处于至少两个地方,所述至少两个地方是使所述相机单元从所述收容位置向一方转动后的位置和向另一方转动后的位置
分别在两个地方的所述摄影位置上设置所述开口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携带终端装置,其中,所述相机单元由在轴方向上分割的两个壳体构成,
所述指标构件跨过所述两个壳体的接缝而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携带终端装置,其中,设置有跨过所述两个壳体接缝的平整的面,
所述指标构件由贴在所述平整的面上的标记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携带终端装置,其中,所述指标构件由透明的材质形成,
在所述指标构件向所述相机单元上安装时处于内侧的面或处于外侧的面中的任一面上,在重合于所述接缝的位置实施印刷。
11.一种携带终端装置,备有:
具有摄像装置的相机单元;
使所述相机单元能够转动并且在摄影位置与收容位置能够锁定地轴支撑的筐体;
设置于所述筐体上,并且在所述摄影位置锁定所述相机单元时所述摄像装置露出的开口部;
对所述相机单元至少处于所述摄影位置上的情况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
在所述相机单元的外面上,在所述检测机构未检测到处于所述摄影位置时,从所述开口部露出的指标构件。
12.一种携带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携带终端装置备有:具有摄像机构的相机单元;以及使所述相机单元能够转动并且在摄影位置与收容位置能够锁定地轴支撑的筐体,
所述控制方法具有:对所述相机单元至少处于所述摄影位置上的情况进行检测的检测步骤;在所述检测步骤中,检测出所述相机单元处于所述摄影位置时,使所述摄像机构起动的起动步骤。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携带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摄影位置处于至少两个地方,所述至少两个地方是使所述相机单元从所述收容位置向一方转动后的位置和向另一方转动后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携带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起动步骤进行以下控制,根据所述检测步骤的检测结果,在检测所述相机单元处于所述多个摄影位置中哪一个位置的同时,根据检测出的所述摄影位置使来自所述摄像机构的图像的输出取向进行变更。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携带终端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具有能够向所述起动步骤进行指示的相机操作步骤,以便将所述摄像机构设置为起动状态,
所述起动步骤进行以下控制,在所述相机操作步骤被操作时,在所述相机单元没有检测出所述摄影位置时不起动所述摄像机构。
CNB2004100544755A 2003-07-24 2004-07-22 携带终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606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201099 2003-07-24
JP2003201100A JP4121908B2 (ja) 2003-07-24 2003-07-24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3201100 2003-07-24
JP2003201099A JP4520711B2 (ja) 2003-07-24 2003-07-24 携帯端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8337A CN1578337A (zh) 2005-02-09
CN100496062C true CN100496062C (zh) 2009-06-03

Family

ID=34220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447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96062C (zh) 2003-07-24 2004-07-22 携带终端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047773A1 (zh)
KR (1) KR100694925B1 (zh)
CN (1) CN10049606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22233B2 (ja) * 2004-11-17 2010-08-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TWI262015B (en) * 2004-12-20 2006-09-11 Asmobile Comm Inc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ice
TWI250790B (en) * 2005-01-07 2006-03-01 Asustek Comp Inc Display device having rotational image-capturing module
CN100430770C (zh) * 2005-05-27 2008-11-05 黄金泉 一种照相手机镜头转向装置
KR100703462B1 (ko) * 2005-06-07 2007-04-0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영상첨부모드 전환방법
FI20055361A (fi) * 2005-06-29 2006-12-30 Nokia Corp Menetelmä käännettävällä kameralla varustetussa matkaviestimessä ja matkaviestin
EP1788808A1 (en) * 2005-11-22 2007-05-23 Asmobile Communication Inc.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672584B2 (en) * 2006-03-06 2010-03-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gital device
US20070269202A1 (en) * 2006-05-17 2007-11-22 Motorola, Inc. Camera lens cover and reflector for mobile station
CN101750853B (zh) * 2008-12-17 2012-10-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取像模组
TWI426338B (zh) * 2008-12-26 2014-02-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電子裝置及取像模組
US9706089B2 (en) 2012-03-02 2017-07-1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hifted lens camera for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US9075566B2 (en) 2012-03-02 2015-07-07 Microsoft Technoogy Licensing, LLC Flexible hinge spine
US9870066B2 (en) 2012-03-02 2018-01-16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put device
US9360893B2 (en) 2012-03-02 2016-06-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Input device writing surface
USRE48963E1 (en) 2012-03-02 2022-03-08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nnection device for computing devices
US9064654B2 (en) 2012-03-02 2015-06-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put device
US9158383B2 (en) 2012-03-02 2015-10-1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orce concentrator
US9426905B2 (en) 2012-03-02 2016-08-2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nnection device for computing devices
US8935774B2 (en) 2012-03-02 2015-01-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Accessory device authentication
US20130300590A1 (en) 2012-05-14 2013-11-14 Paul Henry Dietz Audio Feedback
US10031556B2 (en) 2012-06-08 2018-07-2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User experience adaptation
US8786767B2 (en) 2012-11-02 2014-07-22 Microsoft Corporation Rapid synchronized lighting and shuttering
CN105027140B (zh) * 2013-01-31 2018-10-09 电装波动株式会社 便携式信息码读取装置
US9304549B2 (en) 2013-03-28 2016-04-05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Hinge mechanism for rotatable component attachment
KR20140145301A (ko) * 2013-06-13 2014-12-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화 모드 중 기능 실행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하는 휴대용 전자 장치
US9594970B2 (en) * 2014-08-28 2017-03-14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evice with camera at or near junction of first panel and second panel
US9860452B2 (en) 2015-05-13 2018-01-02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Usage of first camera to determine parameter for action associated with second camera
US10816878B2 (en) * 2017-01-30 2020-10-27 Kameron Miller Electronic device privacy cover
WO2020033389A1 (en) * 2018-08-07 2020-02-13 Gopro, Inc. Camera and camera mou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0243A (ja) * 1999-03-12 2000-11-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カメラの外装用シート及びカメラ
JP2002073207A (ja) * 2000-08-29 2002-03-12 Sony Corp カメラ搭載の携帯型情報端末
US7106357B2 (en) * 2001-08-27 2006-09-1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Portable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having camera feature
JP2003309748A (ja) * 2002-02-13 2003-10-3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撮像装置付き携帯電話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4056383A (ja) * 2002-07-18 2004-02-19 Fujitsu Ltd 携帯型電子機器および撮像装置
JP4131805B2 (ja) * 2002-07-24 2008-08-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携帯型電子機器
JP3675430B2 (ja) * 2002-09-20 2005-07-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携帯電話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47773A1 (en) 2005-03-03
KR100694925B1 (ko) 2007-03-14
CN1578337A (zh) 2005-02-09
KR20050012145A (ko) 2005-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96062C (zh) 携带终端装置
US6842652B2 (en) Image capture device
US5898600A (en) Portabl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2003298698A (ja) 折り畳み式携帯情報端末
KR100677171B1 (ko) 정보 처리 장치
JP4112414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KR20050031355A (ko) 서로 다른 방향에서의 이미지 캡쳐링이 가능한 디지털이미지 캡쳐링 장치
JP3847158B2 (ja) 携帯電話装置
CN107087080A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
US7903964B2 (en) Imaging apparatus with rotatable grip and monitor portions
JP2000295504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CN214151341U (zh) 相机
JP2011223448A (ja) 端末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4277893B2 (ja) 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
JP4327737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JP3548774B2 (ja) 画像入力処理装置
JP2004015779A (ja) 携帯電子機器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撮像装置搭載構造
JP2005010410A (ja) 表示装置
JPH1062867A (ja)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
JP2006180201A (ja) 画像投射機能付撮像システム
JP2003131755A (ja) 携帯型通信端末装置
JP2000217023A (ja) 電子ディスプレイを備えた電子カメラ
JP2006091598A (ja) 撮像表示装置
JP3803182B2 (ja) 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
JPH10336502A (ja) 電子カメ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03

Termination date: 201507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