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087080A -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087080A
CN107087080A CN201610830397.6A CN201610830397A CN107087080A CN 107087080 A CN107087080 A CN 107087080A CN 201610830397 A CN201610830397 A CN 201610830397A CN 107087080 A CN107087080 A CN 107087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cover portion
external device
housing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303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087080B (zh
Inventor
井户沼俊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FU Ltd
Original Assignee
PF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FU Ltd filed Critical PFU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087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70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0870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08708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132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in a digital photofinishing system, i.e. a system where digital photographic images undergo typical photofinishing processing, e.g. printing ordering
    • H04N1/00169Digital image input
    • H04N1/00172Digital image input directly from a still digital camera or from a storage medium mounted in a still digital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49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photographic apparatus, e.g. a photographic printer or a projector
    • H04N1/0025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photographic apparatus, e.g. a photographic printer or a projector with an apparatus for taking photographic images, e.g. a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8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 H04N1/0030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e.g. a switched network of teleprinters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text-based information, a selective call terminal with a mobile telephone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25Providing a more compact apparatus, e.g. sheet discharge tray in cover
    • H04N1/00535Providing a more compact apparatus, e.g. sheet discharge tray in cover using rotatably mounted or foldable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62Supporting the apparatus as a whole, e.g. stan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885Power supply means,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power supply to the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thereof
    • H04N1/00888Control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6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provided with illumin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4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scene brightness using illuminating mea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保画质并且降低耗电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具备:壳体,其对介质遮住环境光;外部装置保持部,其保持对介质进行拍摄的外部装置;光源,其对介质进行照明;照度传感器,其检测外部装置是否被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壳体控制部,其在由照度传感器检测为外部装置未被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时,以光源不发光的方式来控制光源;以及开闭连动开关,其在壳体从折叠的状态打开时起动壳体控制部来开始光源的控制。这样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通过在外部装置未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时使光源熄灭,并且在壳体折叠的状态时不进行光源的控制,能够降低耗电。

Description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用拍摄装置拍摄被拍摄物体的情况下,通过拍摄装置接收由被拍摄物体反射的光来进行拍摄,但是在拍摄装置接收到由被拍摄物体正反射的光或者由被拍摄物体以外的物体反射的光的情况下,有时无法确切地拍摄被拍摄物体。因此,在以往的拍摄装置中存在如下装置:通过用镜头遮光罩覆盖拍摄装置的受光镜头的周围,使得拍摄装置不会接收到除了适用于拍摄被拍摄物体的光以外的光(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由于如镜头遮光罩这样的覆盖受光镜头的周围的遮光部件的大小往往较大,所以即使拍摄装置是可搬运的大小,其遮光部件的便携性也可能较差。因此,为了确保便携性,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镜头遮光罩能够折叠。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42902号公报
这里,在以拍摄被印刷在纸介质等上的图像等来读取图像为目的而对介质进行拍摄的情况下,从介质的周围照射到介质上的光由介质反射,通过拍摄装置接收该光来读取介质等的图像。这样,在通过拍摄介质来读取图像的情况下,可能对图像的质量有要求,但是在利用环境光拍摄介质的情况下,所读取的图像的质量会因环境光的光量或光的颜色、光的朝向等而不同。因此,对在纸介质等上印刷的图像等进行拍摄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对被拍摄物体遮住环境光的壳体和从规定位置对被拍摄物体进行照明的光源,由此能够确保读取到的图像的画质。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为了使光源发光会耗电,因此会因搭载的电池的容量对可使用的时间造成制限。因此,在确保画质并且要拍摄大量图像等的时候很难利用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内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保画质并且降低耗电的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
在本发明公开的方式中,图像读取装置具备:壳体,其用于遮挡环境光,并且在底面具有开口部;拍摄部,其对在上述开口部中向上述壳体内部露出的介质进行拍摄;以及多个光源,其配置在上述壳体内部,朝向上述开口部将光照射到上述开口部中的水平面的不同区域,上述开口部形成为矩形,上述壳体至少具有四个与上述开口部的边对应的罩部,并且在四个上述罩部中相互对置的两组上述罩部中的一组上述罩部为从上述开口部所位于的一侧朝向相反侧的端部侧,向上述罩部彼此靠近的方向倾斜的倾斜罩部,另一组上述罩部为将两个上述倾斜罩部相互连接的连接罩部,两个上述倾斜罩部,其中一个上述倾斜罩部以上述开口部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侧为基准相对于另一个上述倾斜罩部进行相对地移动,由此能够切换成两个上述倾斜罩部的上述开口部侧的端部为分开的打开状态和两个上述倾斜罩部彼此变成平行朝向而邻接的折叠状态,两个上述连接罩部与上述倾斜罩部可变形自如地连接,在两个上述倾斜罩部为上述折叠状态时,通过相对于上述倾斜罩部发生变形而进入上述倾斜罩部之间,上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传感器,其检测上述拍摄部是否被保持于上述壳体;控制部,其在上述传感器检测为上述拍摄部未被保持于上述壳体时,控制上述多个光源以使上述多个光源不发光;以及开关,其在两个上述倾斜罩部被从上述折叠状态切换到上述打开状态时,起动上述控制部来开始上述多个光源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方式,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能够确保画质并且能够降低耗电。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外观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A-A向视图。
图5是图3的B-B截面图。
图6是图5的C-C截面图。
图7是图3所示的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图7的D-D截面图。
图9是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0是由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图像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11是合成由拍摄部拍摄的图像数据时的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在由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读取动作时外部装置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在由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读取动作时壳体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读取动作时关于图像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
图15是折叠状态的壳体的侧视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17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立体图。
图18是图17的E-E向视图。
图19是图17所示的第二倾斜罩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20是将图17所示的第二倾斜罩部的长度缩短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21是使图20所示的倾斜罩部成为折叠状态时的说明图。
图22是使图21所示的倾斜罩部成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并且是转动轴为一个的情况下的壳体的立体图。
图24是图23的F-F向视图。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是连接罩部具有四个转动部件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是连接罩部由软质部件构成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是由点光源构成光源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28是图27的G-G截面图。
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是在转动罩部设置光源的情况下的说明图。
图30是图29的H-H截面图。
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的立体图。
图32是表示物理传感器的截面图。
图33是表示外部装置被适当地保持于壳体时的物理传感器的截面图。
图3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的截面图。
图35是表示壳体被折叠的状态下的开闭连动开关的截面图。
图36是表示外部装置的俯视图。
图37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38是表示图37的流程图的步骤(S1)的流程图。
图39是表示图37的流程图的步骤(S4)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80 图像读取装置
2 壳体
3 外部装置
10 底面
11 开口部
12 壳体内部
15 罩部
20 倾斜罩部
21 第一倾斜罩部
23 拍摄用开口部
26、90 第二倾斜罩部
27 反射镜
30、100 连接罩部
31 转动部件
35 连接部件
40 转动罩部
41 转动轴
50、110、120 光源
51、111、121 第一光源
52、112、122 第二光源
55 触地传感器
56 电源
60 壳体控制部
61 光源控制部
62 通信部
70 拍摄部
71 显示部
75 拍摄控制部
76 图像处理部
77 通信部
91 基部
95 滑动部
200 图像读取辅助装置
201 照度传感器
202 物理传感器
210 开闭连动开关
221 发光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此外,本发明不由下述实施方式限定。此外,下述实施方式的结构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地置换的结构要素或者实质相同的结构要素。
实施方式1
图1是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外观图。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图。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是用手搬运的大小,如图1、图2所示,通过用拍摄部70拍摄介质P,生成与介质P对应的图像数据。本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读取装置1,以汇集卤化银照片或洗印照片的相册为介质P,以相册内的照片单体为读取对象区域Pt进行读取,生成与相册内的照片单体对应的图像数据。
此外,本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读取装置1的使用用途不局限于上述内容,不仅在生成与具有光泽的纸(卤化银照片单体或洗印照片单体、杂志等)相对应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而且对于普通纸状的图像等用户想要生成图像数据的任何介质都能够使用。
如图1所示,图像读取装置1构成为包括壳体2和外部装置3。其中,外部装置3具有用于拍摄被拍摄物体的拍摄部70和显示任意信息的显示部71。该拍摄部70和显示部71设置于外部装置3中相互为相反方向的面上。即,拍摄部70在外部装置3中设置于与设置有显示部71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上。该外部装置3通过预先安装或者从记录介质读取(也包含下载)并安装与作为图像读取装置1的功能对应的读取应用程序来使用。本实施方式1中的外部装置3例如是具有电话功能、互联网连接功能等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终端,作为其一部分功能,具有作为图像读取装置1的功能。
壳体2能够保持该外部装置3,以规定了外形和拍摄部70的位置的外部装置3、或者外形及拍摄部70的位置位于一定范围内的外部装置3作为对象而形成,例如以同一系列的外部装置3作为对象而形成壳体2。当用图像读取装置1读取介质P的读取对象区域Pt时,在由壳体2保持外部装置3的状态下进行读取。
图3是图1所示的壳体的立体图。图4是图3的A-A向视图。图5是图3的B-B截面图。壳体2形成为大致三角柱的形状,构成三角柱的矩形形状的3个所谓侧面中的一个侧面开口,该开口的部分为形成为矩形形状的开口部11。该开口部11形成为至少能将L号大小(89mm×127mm)的照片收纳在开口部11内的面积。此外,考虑后述的图像处理,开口部11优选为如下面积,即,在使L号大小的照片的中心与开口部11的中心一致的状态下,在开口部11的外缘与照片的外缘之间形成间隙的面积,例如为102mm×140mm左右。
在使用图像读取装置1时,壳体2的该开口部11位于下方侧并且以向下方开口的朝向被使用。换言之,壳体2在底面10具有开口部11。这样,由于壳体2在底面10具有开口部11并且开口部11向下方开口,所以对于壳体2内能够遮挡从壳体2的周围向壳体2照射的环境光。
在这样形成的壳体2中,构成作为壳体2的形状的三角柱的3个侧面中的、除了底面10以外的剩余两个侧面、以及构成三角柱的三角形状的两个底面分别作为罩部15而形成。这四个罩部15分别与矩形形状的开口部11的4条边对应,作为遮光部件而设置,用于遮挡从壳体2的周围向壳体2照射的环境光照射到壳体2内。
在这四个罩部15中,相互对置的两组罩部15中的一组罩部15,为从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朝向相反侧的端部侧并朝向罩部15彼此靠近的方向倾斜的倾斜罩部20。也就是说,倾斜罩部20由构成壳体2的形状即三角柱的3个侧面中的、除了底面10以外的剩余两个侧面构成。
这两个倾斜罩部20中的、作为一个倾斜罩部20的第一倾斜罩部21包括:外部装置保持部22,其用于保持外部装置3;拍摄用开口部23,其是外部装置3拍摄介质P时的开口部;以及电源收纳部24,其用于收纳电池(省略图示)等电源56(参照图9)。其中,拍摄用开口部23为连通第一倾斜罩部21的孔,连通第一倾斜罩部21处的壳体2的外表面侧与内表面侧。
此外,外部装置保持部22形成于第一倾斜罩部21处的壳体2的外表面侧,并且形成为外部装置3所具有的拍摄部70位于形成有拍摄用开口部23的部分,并且能够在第一倾斜罩部21处的壳体2的外表面侧的位置保持外部装置3。例如,外部装置保持部22从第一倾斜罩部21突出地形成,以能够在外部装置3的拍摄部70位于形成有拍摄用开口部23的部分的状态下从下方侧支承外部装置3的下端部分并且从侧面支承外部装置3的侧面部分。外部装置3在由该外部装置保持部22保持时,由于成为拍摄部70位于形成有拍摄用开口部23的位置的状态,所以能够用拍摄部70拍摄在开口部11中向壳体2内部露出的介质P。
此外,图像读取装置1能够在壳体2与外部装置3之间进行通信,或者使光源50(图5)点亮,电源收纳部24能够收纳提供用于这些动作的电力的电池等电源56。
此外,在第一倾斜罩部21具备用于检测开口部11是否被封闭的封闭检测部即触地传感器55。该触地传感器55设置在第一倾斜罩部21的底面10一侧,是如下的机械式传感器:在壳体2的底面10与介质P密接、开口部11被介质P封闭时,触地传感器55的桥臂因介质P而发生变形,从而导通(ON),由此检测出开口部11的封闭。
此外,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中的另一个倾斜罩部20即第二倾斜罩部26中,在与壳体2的内表面侧相当的面上配置有反射镜27。即,反射镜27设置于第二倾斜罩部26的与第一倾斜罩部21对置的面上。这样,设置于第二倾斜罩部26的内表面侧的反射镜27设置成,反射在开口部11中向壳体内部12露出的介质P,并且能够使反射的镜像由拍摄部70拍摄。
此外,反射镜27、为由外部装置保持部22保持的状态下的外部装置3的拍摄部70、以及开口部11的位置关系设定为,借助于反射镜27的拍摄部70的拍摄区域S(参照图10)是与开口部11相同的区域或者比开口部11大的区域。由此,在通过由外部装置保持部22保持外部装置3而使拍摄部70位于拍摄用开口部23的位置的状态下,拍摄部70能够对在开口部11中向壳体内部12露出的介质P的整个区域进行拍摄。
此外,在四个罩部15中相互对置的两组罩部15中的另一组罩部15为连接两个倾斜罩部20的连接罩部30。该连接罩部30由构成作为壳体2的形状的三角柱的两个所谓底面构成。此外,壳体2的从正面观察连接罩部30的情况下的形状为以连接罩部30的开口部11侧的边为底边的大致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因此,两个倾斜罩部20中的一个倾斜罩部20与连接罩部30的开口部11侧的边所构成的角度x°和另一个倾斜罩部20与连接罩部30的开口部11侧的边所构成的角度x°为大致相同的大小。
这些罩部15中的倾斜罩部20,通过一个倾斜罩部20以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侧为基准相对于另一个倾斜罩部20进行相对地移动,能够切换倾斜罩部20彼此的位置关系。具体而言,两个倾斜罩部20通过一个倾斜罩部20相对于另一个倾斜罩部20进行相对地移动,能够切换成两个倾斜罩部20的开口部11侧的端部为分开的打开状态(图3)和两个倾斜罩部20为彼此平行朝向地相邻的折叠状态(参照图15、图16)。
详细而言,两个倾斜罩部20在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侧分别设置有在横跨2处的连接罩部30之间的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41,倾斜罩部20能够以这些转动轴41为中心分别转动。这样,两个倾斜罩部20以不同的转动轴41为中心分别转动,因而相互地相对于另一方的一个倾斜罩部20相对地移动,由此两个倾斜罩部20能够切换成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
此外,连接罩部30的一个连接罩部30具有相互转动自如地连接的多个转动部件31。详细而言,两个连接罩部30分别由从作为连接罩部30的形状的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到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侧与底边成直角的线分割成两个,该被分割而成的部分分别为转动部件31。在一个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之间配置有相对于各转动部件31可转动的连接部件35,通过连接部件35将两个转动部件31以相互与另一方的一个转动部件31转动自如的方式连接。
而且,各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分别转动自如地与不同的倾斜罩部20连接。也就是说,通过连接部件35将各连接罩部30的两个转动部件31转动自如地连接,而且各转动部件31转动自如地与不同的倾斜罩部20连接,由此将两个倾斜罩部20相互连接。
这样,两个连接罩部30的转动部件31相互转动自如地连接,并且与倾斜罩部20也转动自如地连接,由此与倾斜罩部20可变形自如地连接。由此,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由于相对于倾斜罩部20发生变形,而能够进入到倾斜罩部20的彼此之间。
换言之,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连接罩部30由于转动部件31相互之间相对地转动而能够相对于倾斜罩部20发生变形地与倾斜罩部20连接。由此,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连接罩部30由于转动部件31相互之间相对地转动而成为连接罩部30与两个倾斜罩部20平行的朝向,从而能够进入到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
此外,在壳体内部12配置有多个光源50。该多个光源50配置成能够朝向开口部11将光照射到开口部11处水平面的不同区域。这样,配置于壳体内部12的光源50配置在连接罩部30处的壳体2的内表面侧,并且分别配置在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上。也就是说,光源50配置在壳体内部12的四个部位。
图6是图5的C-C截面图。详细而言,光源50具有配置于两个连接罩部30中的一个连接罩部30上的第一光源51和配置于另一个连接罩部30上的第二光源52。第一光源51分别配置在配置有该第一光源51一侧的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上,第二光源52分别配置在配置有该第二光源52一侧的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上。这样,配置于各转动部件31的光源50是将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LD(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等多个发光元件呈带状地排列而成的发光模块,用从电源56(参照图9)供给的电力点亮而能够照射光。
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具有能够对在开口部11向壳体内部12露出的介质P的整个区域(包含读取对象区域Pt的区域)进行拍摄的光量。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构成为能够对开口部11处水平面的不同区域照射光。具体而言,第一光源51能够向开口部11中的、靠近设置第二光源52的连接罩部30的位置照射光,第二光源52能够向开口部11中的、靠近设置第一光源51的连接罩部30的位置照射光。即,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的主照射区域不同。
此外,这里所说的主照射区域是指照射成为如下状态的光的区域:在从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照射的光由介质P正反射时,正反射光还由反射镜27反射而射入拍摄部70。该区域是指:在生成的图像数据中,从第一光源51或第二光源52照射的光由介质P正反射,介质P的与产生正反射区域对应的区域中的图像无法被识别的区域。
图7是图3所示的壳体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图7的D-D截面图。除倾斜罩部20和连接罩部30以外,壳体2还具有转动罩部40,转动罩部40配置于倾斜罩部20的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侧。转动罩部40在该位置上从一个连接罩部30所位于的一侧延伸至另一个连接罩部30所位于的一侧。两个倾斜罩部20的、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侧分别转动自如地与转动罩部40连接,这样,倾斜罩部20的转动轴41的结构为使倾斜罩部20与转动罩部40转动自如地连接。即,转动轴41为在倾斜罩部20进行转动时的虚拟中心轴。
对倾斜罩部20和转动罩部40的连接部分进行说明,在两个倾斜罩部20形成有弯折部28,该弯折部28是将各倾斜罩部20上的沿转动罩部40延伸方向上的两端侧相互地向另一个倾斜罩部20所位于的一侧弯折而成的。倾斜罩部20通过使转动罩部40位于该弯折部28的彼此之间,而从延伸方向上的两端侧覆盖转动罩部40。
在该弯折部28形成有沿着转动罩部40延伸方向突出的突起部,在转动罩部40的端部形成有可以使形成于弯折部28的突起部卡入的孔。关于倾斜罩部20和转动罩部40,使形成于弯折部28的突起部卡入到形成于转动罩部40的孔中,由此突起部和孔的中心轴成为转动轴41,倾斜罩部20转动自如地与转动罩部40连接。此外,突起部和孔在倾斜罩部20的弯折部28和转动罩部40上的配置也可以相反。只要倾斜罩部20以转动轴41为中心转动自如地与转动罩部40连接即可,无论何种连接方式。
此外,连接罩部30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部件35,通过两个连接部件35在两个部位将一个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转动自如地连接。而且,转动部件31在与倾斜罩部20连接的部分形成有多个转动连接部32。该转动连接部32具有在沿着转动部件31的与倾斜罩部20连接的边的方向上突出的突起部,在倾斜罩部20中,在弯折部28设置有部件,该部件上形成有可使该突起部卡入的孔。使形成于转动连接部32的突起部卡入到在设置于弯折部28的部件上所形成的孔中,由此转动部件31转动自如地与倾斜罩部20连接。此外,突起部和孔在转动连接部32和倾斜罩部20的弯折部28上的配置也可以相反。只要转动部件31转动自如地与倾斜罩部20连接即可,无论何种连接方式。
图9是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功能框图。与外部装置3一起构成图像读取装置1的壳体2具有反射镜27、第一光源51、第二光源52、触地传感器55、电源56和壳体控制部60。这样,壳体2具备的壳体控制部60的硬件结构主要由进行运算处理的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程序和信息的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接口等构成,由于与已知的控制装置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此外,第一光源51及第二光源52、即光源50和触地传感器55与壳体控制部60电连接,由此光源50能够由壳体控制部60进行点亮和熄灭的控制,由触地传感器55检测出的检测结果能够通过壳体控制部60接收。详细而言,壳体控制部60具有作为用于控制光源50的点亮状态的光源控制部61的功能,光源50能够通过该壳体控制部60进行光量、或者点亮及熄灭的定时的控制。此时,光源控制部61还能够参照触地传感器55的检测结果,进行光源50的点亮状态的控制。
此外,收纳在电源收纳部24中的电源56也与壳体控制部60电连接,壳体2所具有并且用电力驱动的各部,能够通过从该电源56供给的电力驱动。作为供给使壳体2的各部动作的电力的电源56,例如使用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等电池。
而且,壳体控制部60具有与外部装置3之间能够进行通信的通信部62,通信部62例如通过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进行无线通信。与外部装置3之间的通信也可以通过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或红外线通信等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以外的方式进行,只要是能够在由外部装置保持部22保持的外部装置3与壳体2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的方式即可,无论是何种方式。
另一方面,外部装置3具有拍摄部70、显示部71、拍摄控制部75、图像处理部76和通信部77,除此以外还具有电源部(省略图示)、存储部(省略图示)。其中,拍摄部70配置在外部装置3的背面(与设置有显示部71的面相反一侧的面),其呈面状地排列由来自外部装置3的电源部的电力驱动的CCD图像传感器或CMOS图像传感器等拍摄元件而成。该拍摄部70通过呈面状地排列的拍摄元件对拍摄范围内的被拍摄物体进行一次性拍摄。
此外,显示部71能够显示任意的图像,也能够显示由拍摄部70拍摄的图像。显示部71是配置在外部装置3的表面,由来自外部装置3的电源部的电力驱动的液晶显示器、有机EL显示器等显示器。此外,显示部71是除了作为外部装置3的输出部的功能以外还具有作为输入部的功能的触摸面板显示器。因此,通过用户触摸显示部71的任意位置,显示部71能够输出与位置对应的电信号,由此,用户能够对外部装置3进行任意的输入操作。
此外,拍摄控制部75、图像处理部76和通信部77作为实现外部装置3所具有的控制部的功能而设置。具有拍摄控制部75等功能的控制部的硬件结构主要由进行运算处理的CPU、存储程序和信息的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接口等构成,由于与已知的智能手机等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其中,拍摄控制部75能够控制拍摄部70,进行拍摄部70的拍摄定时和曝光时间的调整、对焦等与拍摄有关的控制。此外,图像处理部76能够对由拍摄部70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在通过拍摄部70进行拍摄的情况下,每次曝光时,拍摄部70所具有的各拍摄元件向图像处理部76输出基于与射入的光对应的输出值的图像信号,图像处理部76进行基于该图像信号生成一个图像数据等图像处理。
此外,通信部77与壳体2的通信部62之间能够通过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等进行通信。壳体2和外部装置3能够通过通信部62、77双方以无线通信的方式进行通信。
本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由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下面对其作用进行说明。图10是由图1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读取图像的情况下的说明图。在用图像读取装置1进行介质P的读取的情况下,使壳体2为打开状态,并且以使介质P的读取对象区域Pt位于开口部11内的方式,将打开状态的壳体2载置在介质P上。在将壳体2载置在介质P上时,设置于底面10的触地传感器55因与介质P接触而发生变形,检测出开口部11已封闭。在触地传感器55检测出开口部11已封闭之后,光源控制部61使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一起点亮。此外,在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一起点亮的状态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由光源控制部61控制光源50,使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一起熄灭。
在将壳体2载置在介质P上之后,通过外部装置保持部22以拍摄部70与拍摄用开口部23对置的朝向保持外部装置3。由此,拍摄部70能够经由拍摄用开口部23拍摄壳体2内,并且能够读取在壳体2内由反射镜27反射的介质P的图像。
这样,在通过外部装置保持部22保持外部装置3时,外部装置3在使与图像读取装置1的功能对应的读取应用程序起动的状态下由外部装置保持部22保持等,成为能够使用读取应用程序进行介质P的读取的状态。在执行了读取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在外部装置3的显示部71,基于从图像处理部76输出的图像数据信号,显示由拍摄部70当前正在拍摄的图像。因此,在外部装置3由外部装置保持部22保持的状态下执行读取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在显示部71显示由反射镜27反射、由拍摄部70当前正在拍摄的介质P的图像。
此外,在执行读取应用程序的情况下,在外部装置3的显示部71中将快门显示为图标。在读取应用程序中,当用户通过触碰该快门的图标而按下快门时,从拍摄控制部75向拍摄部70输出用于指示拍摄部70进行拍摄的拍摄指示信号,并且基于由拍摄部70拍摄的图像进行图像的读取。即,对由拍摄部70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所期望的图像处理,并存储在外部装置3具有的存储部中,由此保存到存储部中。
执行读取应用程序,而进行图像的读取时,通过由光源控制部61控制光源50,连续地执行仅使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中的一方点亮的状态。也就是说,壳体2和外部装置3能够在壳体2的通信部62与外部装置3的通信部77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在通过由外部装置3的拍摄部70进行拍摄来进行介质P的读取的情况下,在壳体2与外部装置3之间进行信号的发送接收的同时进行协同控制。在进行图像的读取时,通过该协同控制,不仅进行拍摄部70的控制,还进行光源50的控制,持续地执行使第二光源52熄灭而仅有第一光源51点亮的状态和使第一光源51熄灭而仅有第二光源52点亮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拍摄控制部75使拍摄部70在仅第一光源51点亮时、以及仅第二光源52点亮时即分别点亮时各拍摄介质P一次。也就是说,在拍摄部70进行每次拍摄时,多个光源50中的与上次拍摄时点亮的光源50不同的光源50点亮,每次光源50点亮时,拍摄部70进行拍摄。
图11是合成由拍摄部拍摄的图像数据时的说明图。在由拍摄部70进行拍摄的情况下,图像处理部76生成的图像数据,是将仅第一光源51点亮时由拍摄部70拍摄并生成的图像数据(第一图像数据D1)和仅第二光源52点亮时由拍摄部70拍摄并生成的图像数据(第二图像数据D2)合成而得到的图像数据(合成图像数据DG)。由于第一图像数据D1是仅第一光源51点亮时拍摄的图像数据,所以在从第一光源51照射的光由介质P正反射的情况下,在与第一光源51的主照射区域对应的区域中产生第一光源51的映入Pa,无法识别对应的介质P的区域中的图像。另一方面,由于第二图像数据D2是仅第二光源52点亮时拍摄的图像数据,所以在从第二光源52照射的光由介质P正反射的情况下,在与第二光源52的主照射区域对应的区域中产生第二光源52的映入Pb,无法识别对应的介质P的区域中的图像。
这里,映入Pa、Pb在图像数据不同的位置产生。这是由于,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向开口部11处水平面的不同区域照射光。因此,在第一图像数据D1中,能够识别与映入Pb的区域对应的介质P的区域中的图像。另一方面,在第二图像数据D2中,能够识别与映入Pa的区域对应的介质P的区域中的图像。
图像处理部76从两个图像数据D1、D2中提取能够识别介质P的区域中的图像的区域,生成合成图像数据DG。因此,本实施方式1中的图像处理部76将两个图像数据D1、D2中的、位于两个映入Pa、Pb之间的两个图像数据D1、D2的中心线CL设定为边界。而且,图像处理部76提取第一图像数据D1中自中心线CL开始的与产生映入Pa的一侧相反一侧的区域,并且提取第二图像数据D2中自中心线CL开始的与产生映入Pb的一侧相反一侧的区域,通过合成与提取出的两个区域对应的图像数据,生成合成图像数据DG。由此,生成的合成图像数据DG仅由两个图像数据D1、D2中的图像品质较高的区域构成。
图像处理部76还对生成的合成图像数据DG进行边界的平滑化、反射镜反转修正、梯形修正、矩形裁剪、伽马校正等各种修正。在通过图像处理部76进行合成图像数据DG的修正之后,将修正后的合成图像数据DG保存在外部装置3的存储部中,由此对介质P的图像进行读取。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对介质P的读取进行说明。图12是表示在由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读取动作时外部装置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像读取装置1对介质P的读取在外部装置3安装于壳体2的状态下进行。首先,外部装置3基于用户发出的执行外部装置3的读取应用程序的指示,起动拍摄部70(步骤ST1)。这里,读取应用程序的执行指示例如通过下述方式进行:用户操作显示部71,使与读取应用程序对应的起动按钮的图标显示在显示部71中,并按下起动按钮。由此,起动拍摄部70,持续进行开口部11的拍摄,并将图像信号依次输出到图像处理部76,图像处理部76依次生成图像数据,由显示部71依次显示基于所生成的图像数据的图像。
接着,判断快门是否被按下(步骤ST2)。详细而言,在执行读取应用程序时,由于与图像一起在显示部71中将快门显示为图标,所以外部装置3判断显示于显示部71的快门是否被按下。通过该判断,在判断为快门没有被按下的情况下(步骤ST2,“否”),反复进行该判断直到快门被按下为止,并且在快门被按下之前为待机状态。
图13是表示在由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读取动作时壳体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此外,在由图像读取装置1进行介质P的读取时,在壳体2首先进行触地传感器55是否导通(ON)的判断(步骤ST21)。也就是说,在进行介质P的读取时,用户确认想要进行读取的介质P,通过手将图像读取装置1定位于介质P,使得开口部11与介质P的读取对象区域Pt相对。此外,此时多个光源50为熄灭状态。当壳体2的底面10与介质P接触而成为能够读取介质P的状态时,触地传感器55导通,因此壳体控制部60通过判断触地传感器55是否为导通的状态,来判断是否为开口部11被封闭而能够读取介质P的状态。通过该判断,在判断为触地传感器55不导通的情况下(步骤ST21,“否”),反复进行判断直到判断为触地传感器55导通为止,并且在触地传感器55导通之前为待机状态。
如果成为能够判断为触地传感器55导通(步骤ST21,“是”)、判断为壳体2的底面10与介质P或放置介质P的面密接的状态,则点亮所有光源50(步骤ST22)。也就是说,在使壳体2的底面10与介质P或放置介质P的面密接之前,由于多个光源50为熄灭状态,所以壳体内部12变得漆黑。另一方面,在外部装置3中,通过拍摄部70依次拍摄封闭开口部11的介质P,但是在依次生成的图像数据中,由于壳体内部12漆黑而成为光量不足的状态,无法识别对应的介质P的读取对象区域Pt中的图像。因此,如果成为能够判断为触地传感器55导通、判断为开口部11由介质P或放置介质P的面封闭的状态,则光源控制部61使多个光源50全部点亮。由此,在壳体内部12照射来自多个光源50的光,并且来自多个光源50的光直接或经由反射镜27照射到封闭开口部11的介质P上。
在显示部71中,基于由拍摄部70依次拍摄的图像数据来依次显示介质P的图像,通过使来自多个光源50的光照射到介质P上,用户能够识别读取对象区域Pt中的图像。由此,用户能够基于显示在显示部71中的图像,调整介质P与开口部11的位置关系,能够使读取对象区域Pt完全位于开口部11中。此外,根据介质P的材质的不同,存在在图像数据中产生映入Pa、Pb的情况,但是即使产生映入Pa、Pb,也能够识别介质P与开口部11的位置关系。
点亮所有光源50之后,判断是否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步骤ST23)。在判断为没有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T23,“否”),反复进行该判断直到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为止,并且在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之前为待机状态。也就是说,在外部装置3中,在判断为快门被按下的情况下(步骤ST2,“是”)(参照图12),进行焦点、曝光、白平衡(WB)的调整(步骤ST3)。也就是说,通过拍摄控制部75与壳体内部12的环境相适应地设定拍摄部70的拍摄条件。拍摄控制部75进行这些调整,使得两个图像数据D1、D2中特别是在与产生映入Pa、Pb的一侧相反一侧的区域能够得到最佳的画质。
在进行上述调整之后,接着,外部装置3发送光源切换信号(步骤ST4)。即,外部装置3经由外部装置3的通信部77和壳体2的通信部62,向壳体2的光源控制部61发送仅使第一光源51点亮的光源切换信号即第一光源点亮信号。在壳体控制部60中,如果接收到该第一光源点亮信号,则判断为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步骤ST23,“是”)(参照图13)。在判断为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之后,光源控制部61基于接收到的第一光源点亮信号仅使第一光源51点亮(步骤ST24)。
在仅使第一光源51点亮之后,光源控制部61再次判断是否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步骤ST25)。在判断为没有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T25,“否”),反复进行该判断直到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为止,并且在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之前为待机状态,维持点亮第一光源51。
另一方面,在发送第一光源点亮信号之后,外部装置3仅在第一光源51点亮时,通过拍摄部70进行拍摄(步骤ST5)(参照图12)。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处理部76生成没有对与第一光源51对应的映入Pa进行处理的第一图像数据D1。此外,在生成第一图像数据D1时,也可以由显示部71显示基于第一图像数据D1的图像。
在进行了仅第一光源51点亮时的拍摄之后,接着,外部装置3发送光源切换信号(步骤ST6)。即,外部装置3经由外部装置3的通信部77和壳体2的通信部62,向壳体2的光源控制部61发送仅使第二光源52点亮的光源切换信号即第二光源点亮信号。在壳体控制部60中,如果接收到该第二光源点亮信号,则判断为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步骤ST25,“是”)(参照图13)。在判断为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之后,光源控制部61基于接收到的第二光源点亮信号使第一光源51熄灭,并仅使第二光源52点亮(步骤ST26)。
在仅使第二光源52点亮之后,光源控制部61再次判断是否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步骤ST27)。在判断为没有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的情况下(步骤ST27,“否”),反复进行该判断直到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为止,并且在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之前为待机状态,维持点亮第二光源52。
另一方面,在发送第二光源点亮信号之后,外部装置3仅在第二光源52点亮时,通过拍摄部70进行拍摄(步骤ST7)(参照图12)。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处理部76生成没有对与第二光源52对应的映入Pb进行处理的第二图像数据D2。此外,在生成第二图像数据D2时,也可以由显示部71显示基于第二图像数据D2的图像。
在进行了仅第二光源52点亮时的拍摄之后,接着,外部装置3发送光源切换信号(步骤ST8)。即,外部装置3经由外部装置3的通信部77和壳体2的通信部62,向壳体2的光源控制部61发送使第二光源52熄灭的光源切换信号即全光源熄灭信号。在壳体控制部60中,如果接收到该全光源熄灭信号,则判断为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步骤ST27,“是”)(参照图13)。在判断为接收到光源切换信号之后,光源控制部61基于接收到的全光源熄灭信号使第二光源52熄灭,并使多个光源50全部熄灭(步骤ST28)。
另一方面,在发送全光源熄灭信号之后,外部装置3进行图像处理(步骤ST9)(参照图12)。该图像处理由外部装置3具有的图像处理部76进行。图14是表示在实施方式1的图像读取装置进行读取动作时关于图像处理的处理步骤的流程图。图像处理部76主要进行合成图像数据DG的生成、合成图像数据DG的修正。在由图像处理部76进行图像处理时,首先,对图像数据的曝光进行修正(步骤ST91)。具体而言,图像处理部76对两个图像数据D1、D2中的至少一方的曝光进行修正,使得两个图像数据D1、D2的明暗差变小。由此,能够抑制在基于两个图像数据D1、D2生成的合成图像数据DG中隔着中心线CL产生的明暗差。
接着,图像处理部76生成合成图像数据DG(步骤ST92)。即,图像处理部76基于进行了曝光修正的图像数据D1、D2,生成合成图像数据DG。在生成合成图像数据DG之后,接着进行边界的平滑化(步骤ST93)。图像处理部76对合成图像数据DG中图像数据D1与图像数据D2的边界、即中心线CL附近的像素数据进行矩形合成处理、羽化处理等公知的平滑化处理中至少任意一项处理,来进行中心线CL附近的平滑化。由此,能够抑制下述情况被识别出,即,合成图像数据DG是隔着合成图像数据DG的中心线CL,将两个图像数据D1、D2合成而生成的。
在进行了边界的平滑化之后,接着,进行反射镜反转修正(步骤ST94)。也就是说,由于拍摄部70经由反射镜27拍摄介质P,所以由图像处理部76生成的图像数据是基于上下反转的反射镜图像而成的图像数据。因此,图像处理部76为了使合成图像数据DG的上下反转而进行公知的反射镜反转修正。
在进行了反射镜反转修正之后,接着,进行梯形修正(步骤ST95)。也就是说,由于反射镜27与开口部11的距离因开口部11的位置而不同,所以即使开口部11是矩形,在由拍摄部70经由反射镜27拍摄的图像中,开口部11看起来也成梯形。因此,在由图像处理部76生成的图像数据中,在介质P上为矩形的图像也变成梯形。因此,图像处理部76例如对于介质P的图像在图像数据中所对应的图像的变形量,基于拍摄部70、反射镜27与开口部11的位置关系预先设定,并且基于变形量进行公知的梯形修正。
进行了梯形修正之后,接着,进行矩形裁剪(步骤ST96)。例如图像处理部76进行公知的矩形裁剪,基于合成图像数据DG中的与读取对象区域Pt对应的区域和其他区域之间的明暗差等来提取与读取对象区域Pt对应的区域。由此,图像处理部76生成仅由与读取对象区域Pt对应的区域构成的合成图像数据DG。
进行了矩形裁剪之后,接着,进行伽马校正(步骤ST97)。也就是说,图像处理部76对合成图像数据DG进行与外部装置3的显示部71的特性、或标准的显示部的特性相匹配的公知的伽马校正。
这样,在由图像处理部76进行图像处理之后,外部装置3在显示部71显示基于合成图像数据DG的图像(步骤ST10)(参照图12)。即,在显示部71显示基于进行各种处理之后的合成图像数据DG的图像。接着,保存合成图像数据DG(步骤ST11)。即,通过将进行各种处理之后的合成图像数据DG存储在外部装置3的存储部来保存在存储部中。在保存合成图像数据DG之后,返回步骤ST2,进行快门是否被按下的判断,由此在进行下一个读取指示之前为待机状态。
此外,在图像处理时进行的边界的平滑化、各种修正、矩形裁剪优选能够通过操作由读取应用程序显示在显示部71中的图标来选择是否执行、以及进行各种设定。此外,合成图像数据DG的保存、即合成图像数据DG在存储部中的存储,优选用户通过操作由读取应用程序显示在显示部71中的图标来进行指示。
如上所述,图像读取装置1读取介质P的图像,并保存在外部装置3的存储部中,但是在不进行介质P的读取的情况下,即不使用图像读取装置1时,能够折叠壳体2。图15是折叠状态的壳体的侧视图。图16是图15所示的壳体的立体图。在折叠壳体2时,使两个倾斜罩部20以转动轴41为中心转动,而使倾斜罩部20彼此相对移动,由此使倾斜罩部20彼此靠近。此时,位于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与两个倾斜罩部20连接的连接罩部30相对于倾斜罩部20发生变形,由此进入到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
也就是说,在折叠壳体2时,在两个倾斜罩部20的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端部侧相互靠近的方向上,使两个倾斜罩部20分别以转动轴41为中心转动。由此,连接于两个倾斜罩部20的连接罩部30的、与倾斜罩部20的连接部分彼此的间隔变小。
详细而言,连接罩部30的两个转动部件31与两个倾斜罩部20分别转动自如地连接,两个转动部件31彼此也通过连接部件35转动自如地连接。因此,在连接罩部30的与倾斜罩部20的连接部分彼此的间隔变小的情况下,由于转动部件31相对于倾斜罩部20转动并且转动部件31彼此也相对于另一个转动部件31转动,所以连接罩部30进入到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也就是说,在以连接罩部30整体进行观察的情况下,连接罩部30在连接部件35所位于的部分向靠近另一个连接罩部30的方向弯折的状态下发生变形,进入到两个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
这样,通过使两个倾斜罩部20向倾斜罩部20彼此靠近的方向转动,在成为倾斜罩部20彼此平行的朝向时,进入到倾斜罩部20的彼此之间的连接罩部30的转动部件31也成为与倾斜罩部20平行的朝向。由此,由于连接罩部30进入到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所以两个倾斜罩部20成为重叠的状态,在以整体进行观察的情况下,壳体2成为具有将两个倾斜罩部20的厚度相加所得到的厚度的、呈大致矩形的板状的状态。因此,壳体2成为紧凑型形态。
在以上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中,壳体2由两个倾斜罩部20和两个连接罩部30构成,通过倾斜罩部20以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侧为基准相对于另一个倾斜罩部20进行相对地移动,能够切换成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由此,在使倾斜罩部20成为打开状态时,由于照射到介质P的环境光能够被四个罩部15遮挡,所以能够通过外部装置3以稳定的画质读取图像。此外,在使倾斜罩部20成为折叠状态时,由于连接罩部30进入到倾斜罩部20的彼此之间,所以能够使倾斜罩部20彼此平行朝向地相邻,而能够形成倾斜罩部20彼此重叠的紧凑型形态。其结果,能够确保图像读取装置1的便携性,并且还能够确保画质地读取图像。此外,如上所述,由于能够将壳体2折叠,所以在不使用图像读取装置1时,能够通过折叠来容易地进行搬运,并且还能够节省空间地进行保管。
此外,两个倾斜罩部20通过以不同的转动轴41为中心分别转动来切换成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因此能够使两个倾斜罩部20以各自的转动轴41为中心更可靠地转动,而成为任意的状态。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同时实现:确保便携性以及确保了画质的图像读取。
此外,连接罩部30构成为一个连接罩部30具有多个转动部件31,在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由于转动部件31彼此相对地转动而成为与倾斜罩部20平行的朝向,所以能够使连接罩部30更可靠地进入到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其结果,能够更可靠地提高图像读取装置1的便携性。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80是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大致相同的结构,但是在能够变更倾斜罩部20的长度的方面具有特征。其他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因此省略其说明,并且标记相同的符号。
图17是实施方式2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立体图。图18是图17的E-E向视图。实施方式2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80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同样,具有壳体2和外部装置3,在读取介质P的图像时,在由壳体2保持外部装置3的状态下通过由外部装置3进行拍摄来读取。此外,壳体2具有两个倾斜罩部20和两个连接罩部30,通过使倾斜罩部20以转动轴41为中心转动,能够切换成读取介质P的图像时的状态即打开状态和携带或保管时的状态即折叠状态。此外,连接罩部30的一个连接罩部30具有相互转动自如地连接的两个转动部件31,两个转动部件31分别转动自如地与不同的倾斜罩部20连接。
此外,在实施方式2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80中,壳体2具有的两个倾斜罩部20中的第二倾斜罩部90构成为:能够使其在从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端部到相反侧的端部的方向上的长度变化。这样,由于第二倾斜罩部90能够使长度变化,所以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转动部件31中的与第二倾斜罩部90连接的转动部件31,在其与第二倾斜罩部90连接的部分的在开口部11侧的端部侧被切割,以能够吸收第二倾斜罩部90的长度变化。
在由图像读取装置80进行介质P的图像读取时,在如下状态进行读取,即,使第二倾斜罩部90在从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端部到相反侧的端部的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一倾斜罩部21的长度长的状态。因此,由第二倾斜罩部90与连接罩部30的开口部11侧的边所构成的角度y°小于由第一倾斜罩部21与连接罩部30的开口部11侧的边所构成的角度x°。
图19是图17所示的第二倾斜罩部的分解立体图。能够使长度变化的第二倾斜罩部90具有基部91和滑动部95。其中,基部91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并且在矩形的1条边附近与转动罩部40连接。即,基部91在第二倾斜罩部90中为以转动轴41为中心与转动罩部40转动自如地连接的部件。像这样与转动罩部40连接的基部91在大致矩形的板状部件的周围具有基部框架部92,该基部框架部92是包围矩形板的框架状的部件,在与第一倾斜罩部21对置的一侧的面上配置有反射镜27。
此外,在基部框架部92中,在相当于作为基部91的形状的矩形的4条边中位于转动轴41延伸方向上的两侧的2条边的部分的基部框架部92的外侧部分,设置有向矩形的外侧方向突出的突起部93。该突起部93在用于设置突起部93的每条边上设置有多个。
此外,滑动部95构成为具有与基部91相同程度的大小的大致矩形的板状部件,在该大致矩形的板状部件的周围相当于3条边的位置上具有滑动部框架部96,该滑动部框架部96是包围矩形板的框架状的部件。详细而言,滑动部框架部96设置在作为滑动部95的形状的矩形的4条边中的、除了位于基部91中转动轴41所位于的边侧的边以外的3条边上。
此外,在滑动部框架部96,在滑动部框架部96上的与在基部91设置于矩形的4条边的基部框架部92中突起部93所位于的边对应的部分的内侧部分,形成有可使设置于基部框架部92的突起部93滑入的槽部97。该槽部97沿着设置有形成该槽部97的滑动部框架部96的边形成。而且,在该槽部97形成有多个作为突起部93可卡入的孔的卡合孔98。该卡合孔98形成于在倾斜罩部20为打开状态时突起部93可卡入的位置上,并且在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突起部93可卡入的位置上。此外,基部91和滑动部95都由树脂材料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通过对滑动部95和基部91施加较大的力,滑动部95和基部91发生弹性变形,使突起部93能够卡入到卡合孔98中或者从卡合孔98中脱落。
第二倾斜罩部90中,滑动部95与基部91的配置反射镜27的面的相反侧的面重叠,由此双方构成为一体。此时,基部框架部92和滑动部框架部96成为如下状态:滑动部框架部96位于基部框架部92的外侧,在转动轴41延伸的方向上基部框架部92与滑动部框架部96重叠,基部框架部92的突起部93滑入到滑动部框架部96的槽部97中。
由此,突起部93能够相对于槽部97在形成槽部97的方向上相对地移动,并且基部框架部92与滑动部框架部96能够在形成槽部97的方向上、即从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端部到相反侧的端部的方向上相对地移动。由此,第二倾斜罩部90中,滑动部95与基部91可滑动地连接。
本实施方式2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80由如上所述的结构构成,下面对其作用进行说明。在通过图像读取装置80读取介质P的图像时,使壳体2成为打开状态,第二倾斜罩部90使滑动部95相对于基部91向远离转动轴41的方向滑动。这样,在使滑动部95相对于基部91向远离转动轴41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设置于基部91的突起部93卡入到设置于滑动部95的多个卡合孔98中的、在打开状态时突起部93可卡入的位置上的卡合孔98中,从而使突起部93与卡合孔98卡合。由此,将滑动部95固定在向远离转动轴41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的所期望的位置上。
换言之,一部分的卡合孔98形成在:在使滑动部95滑动、而使第二倾斜罩部90在从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端部到相反侧的端部的方向上的长度成为适于读取介质P的图像时的长度时,在滑动部95中突起部93可卡入的位置上。在这种状态下,能够使由第一倾斜罩部21保持的外部装置3的拍摄部70、反射镜27和介质P的关系成为更适于拍摄的关系,因此在由拍摄部70经由反射镜27对介质P进行拍摄时,能够以更高的画质进行拍摄。
图20是将图17所示的第二倾斜罩部的长度缩短的情况下的说明图。在使倾斜罩部20成为折叠状态时,首先,使第二倾斜罩部90的滑动部95向转动轴41所位于的一侧滑动,将第二倾斜罩部90在从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端部到相反侧的端部的方向上的长度缩短。此时,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转动部件31中与第二倾斜罩部90连接的转动部件31,在其与第二倾斜罩部90连接的部分的在开口部11侧的端部侧被切割。因此,能够使滑动部95的滑动部框架部96不会与转动部件31抵接地滑动。
这样,在使滑动部95相对于基部91向靠近转动轴41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设置于基部91的突起部93卡入到设置于滑动部95的多个卡合孔98中的、在折叠状态时突起部93可卡入的位置上的卡合孔98中,从而使突起部93与卡合孔98卡合。由此,将滑动部95固定在向靠近转动轴41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的所期望的位置上。
具体而言,一部分的卡合孔98形成在:在使滑动部95滑动、而使第二倾斜罩部90在从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端部到相反侧的端部的方向上的长度成为与第一倾斜罩部21的长度相同程度的长度时,在滑动部95中突起部93可卡入的位置上。因此,在使滑动部95相对于基部91向靠近转动轴41的方向滑动的情况下,将滑动部95固定在第二倾斜罩部90的长度成为与第一倾斜罩部21的长度相同程度的长度的位置上。
图21是使图20所示的倾斜罩部成为折叠状态时的说明图。图22是使图21所示的倾斜罩部成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的说明图。在使壳体2具有的倾斜罩部20成为折叠状态时,使第一倾斜罩部21与第二倾斜罩部90以转动轴41为中心向双方靠近的方向转动。在这种情况下,位于第一倾斜罩部21与第二倾斜罩部90之间并且与双方连接的连接罩部30,通过相互连接的转动部件31转动并且转动部件31也相对于倾斜罩部20转动,由此进入到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
由此,第一倾斜罩部21与第二倾斜罩部90成为平行的朝向而成为重叠的状态。此时,第二倾斜罩部90通过使滑动部95向靠近转动轴41的方向滑动,成为与第一倾斜罩部21的长度相同程度的长度,因此折叠状态的壳体2在俯视时成为第一倾斜罩部21与第二倾斜罩部90以大致相同的形状重叠的状态。因此,在以整体进行观察的情况下,壳体2成为具有将两个倾斜罩部20的厚度相加所得到的厚度的、呈大致矩形的板状状态,壳体2成为紧凑型形态。
以上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80,由于能够使第二倾斜罩部90的长度变化,所以能够使第二倾斜罩部90的长度成为分别适合于倾斜罩部20的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长度。也就是说,能够确保在使倾斜罩部20成为折叠状态时形成紧凑型形态,并且在成为打开状态时能够使外部装置3的拍摄部70、反射镜27和介质P的关系成为更适于拍摄的关系。其结果,能够确保图像读取装置80的便携性,并且以更高的画质读取图像。
变形示例
此外,在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中,壳体2所具有的两个倾斜罩部20能够以不同的转动轴41为中心分别转动,但是倾斜罩部20的转动轴41也可以不按每个倾斜罩部20设置。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并且是转动轴为一个的情况下的壳体的立体图。图24是图23的F-F向视图。如图23、图24所示,壳体2所具有的两个倾斜罩部20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以共用的转动轴41为中心一起转动来切换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即,两个倾斜罩部20也可以通过以共用的虚拟转动轴41为中心转动的方式与一个转动罩部40连接。由于两个倾斜罩部20构成为以一个转动轴41为中心转动,所以能够简化与倾斜罩部20的转动有关的部分的形态,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在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中,构成为一个连接罩部30具有两个转动部件31,但是构成一个连接罩部30的转动部件31也可以是两个以外的任意数量。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是连接罩部构成为具有四个转动部件的情况下的说明图。例如如图25所示,一个连接罩部30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四个转动部件31。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四个转动部件31,在使两个倾斜罩部20成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四个转动部件31在两个倾斜罩部20之间并列地配置,与倾斜罩部20相邻的转动部件31与倾斜罩部20转动自如地连接。此外,分别通过连接部件35将相邻的转动部件31彼此转动自如地连接。在这种情况下,在使倾斜罩部20成为折叠状态时,连接罩部30相对于倾斜罩部20转动或者转动部件31彼此相对地转动,由此成为与两个倾斜罩部20平行的朝向,进入到倾斜罩部20的彼此之间。
这里,在像这样由四个转动部件31构成一个连接罩部30的情况下,一个转动部件31在倾斜罩部20为打开状态时的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的方向上的宽度,比由两个转动部件31构成一个连接罩部30的情况下的一个转动部件31的宽度窄。因此,通过使倾斜罩部20成为折叠状态,而使转动部件31成为与倾斜罩部20平行的朝向的情况下,转动部件31在连接罩部30彼此之间的方向上的宽度,比由两个转动部件31构成一个连接罩部30的情况下的宽度窄。
由此,在由四个转动部件31构成一个连接罩部30的情况下,两个连接罩部30中,在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一方的连接罩部30向另1方的连接罩部30的方向上的突出量小于在由两个转动部件31构成一个连接罩部30的情况下的突出量。因此,连接罩部30在使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由于连接罩部30彼此难以抵接,所以不需要设置在连接罩部30彼此相抵接时所需的切口。
也就是说,在由两个转动部件31构成一个连接罩部30的情况下,在使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需要切去连接罩部30彼此相抵接时的抵接部分来防止抵接,但是通过由四个转动部件31构成一个连接罩部30,就不需要这样的切口。由此,在使倾斜罩部20为打开状态的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抑制环境光照射到壳体内部12,能够更可靠地以稳定的画质读取介质P的图像。此外,在使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由于连接罩部30彼此难以抵接,所以能够实现壳体2的小型化,能够更可靠地提高图像读取装置1的便携性。
此外,壳体2具有的连接罩部也可以由除了多个转动部件31转动自如地连接以外的结构构成。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是连接罩部由软质部件构成的情况下的说明图。连接罩部100例如可以由树脂材料或橡胶材料等软质部件构成。即,连接罩部100不是通过组合多个由硬质材料构成的部件来发生变形,而可以由软质材料构成的能够发生变形的一个部件构成。通过使连接罩部100由这样的软质部件构成,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连接罩部100相对于倾斜罩部20发生变形而进入到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时,连接罩部100由于弯折而可以成为与两个倾斜罩部20平行的朝向。
例如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在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的方向上的中央附近弯折连接罩部100,由此使连接罩部100成为与倾斜罩部20平行的朝向,使其进入到倾斜罩部20的彼此之间。也就是说,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连接罩部100在与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中的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被连接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附近弯折,进入到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
这样,通过使连接罩部100由软质部件构成,则能够由一个部件构成连接罩部100,其在倾斜罩部20为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时发生变形,并且在折叠状态时进入到倾斜罩部20彼此之间。由此,能够削减部件数量,并且还能够减少制造时的工时,因此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在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中,设置于壳体2的光源由将多个发光元件呈带状排列而成的发光模块构成,但是光源也可以是除此以外的形态。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是由点光源构成光源的情况下的说明图。图28是图27的G-G截面图。如图27、图28所示,配置于壳体2的内表面侧的光源110也可以由点光源构成。即,一个光源110可以由一个发光元件构成。在使光源110由点光源构成的情况下,光源110设置成第一光源111和第二光源112,第一光源111配置于两个连接罩部30中的一个连接罩部30上,第二光源112配置于两个连接罩部30中的另一个连接罩部30上。
上述第一光源111和第二光源112分别配置于一个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上。也就是说,第一光源111分别配置于配置有该第一光源111的一侧的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上,第二光源112分别配置于配置有该第二光源112的一侧的连接罩部30所具有的两个转动部件31上。
第一光源111能够将光照射到开口部11中靠近设置第二光源112的连接罩部30的位置,第二光源112能够将光照射到开口部11中靠近设置第一光源111的连接罩部30的位置。由此,在读取介质P时,在从光源110照射的光由介质P正反射,并且正反射光射入拍摄部70的情况下,也通过将仅使第一光源111点亮所拍摄的图像与仅使第二光源112点亮所拍摄的图像组合,而能够得到没有光源110的映入的图像。在使光源110为点光源的情况下,在能够确保可适当地读取介质P的光量时,光源110也可以如上所述由点光源构成。
此外,设置于壳体2的光源可以配置在连接罩部30以外的部件。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变形示例的说明图,是将光源设置于转动罩部的情况下的说明图。图30是图29的H-H截面图。例如如图29、图30所示,配置于壳体2的内表面侧的光源120也可以设置于转动罩部40。具体而言,光源120设置成第一光源121和第二光源122,第一光源121和第二光源122分别配置于转动罩部40的下表面侧、即转动罩部40上的壳体2的内表面侧的两端附近。也就是说,第一光源121配置于转动罩部40的一端侧,第二光源122配置于转动罩部40的另一端侧。
上述第一光源121和第二光源122的照射方向不同,第一光源121能够将光照射到开口部11中的靠近如下连接罩部30的位置,该连接罩部30位于在转动罩部40中配置有第二光源122的一侧的端部侧。此外,第二光源122能够将光照射到开口部11中的靠近如下连接罩部30的位置,该连接罩部30位于在转动罩部40中配置有第一光源121的一侧的端部侧。
这样,通过使第一光源121和第二光源122的照射方向不同,在将光源120设置于转动罩部40的情况下,在读取介质P时也能够得到没有光源120的映入的图像。如上所述,只要是能够得到没有光源120的映入的图像的位置,光源120就可以配置于连接罩部30以外的部件上。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及其变形示例中,对光源设置在两个部位进行了说明,但是光源也可以设置在3个以上的部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每次各光源点亮时拍摄部70借助于开口部11拍摄介质P,所以生成的图像数据为独立点亮的光源的数量,优选图像处理部76提取各图像数据中没有发生映入的区域,生成合成图像数据DG。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对在通过拍摄部70进行每次拍摄时多个光源50中仅一个光源点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只要能够将光照射到开口部11处水平面的不同区域即可,也可以同时点亮多个光源。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1中,对在触地传感器55导通的情况下使多个光源50全部点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在触地传感器55导通的情况下也可以只使至少一个以上的光源50点亮。
此外,在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中,对电源56使用一次电池或二次电池等电池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电源56也可以使用电池以外的电源。电源56例如也可以从商用电源、太阳能发电、搭载在外部装置3的电源部等壳体2的外部的电力源向壳体2的各设备供电。
此外,在实施方式2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80中,构成为能够使第二倾斜罩部90的长度变更,不过使长度变更的也可以不是第二倾斜罩部90。采用能够使在从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端部到相反侧的端部的方向上的长度变化的结构的部件也可以是第一倾斜罩部21。倾斜罩部20通过采用能够使两个倾斜罩部20中的至少任一个的长度变化的结构,能够确保图像读取装置80的便携性,并且以更高的画质读取图像。
实施方式3
以下对于本申请所公开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参照附图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记载中,对相同结构要素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的立体图。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如图31所示,在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省略了外部装置3的结构中追加设置照度传感器201和物理传感器202。
照度传感器201在外部装置3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配置在第一倾斜罩部21中的由外部装置3覆盖的区域。照度传感器201通过受壳体控制部60控制,利用从壳体控制部60供给的电力,对照度传感器201接受的光的照度进行检测,并将该照度传递到壳体控制部60。
物理传感器202在外部装置3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被配置在第一倾斜罩部21中的由外部装置3覆盖的区域。图32是表示物理传感器202的截面图。物理传感器202具备基部203和突起部204。基部203被配置在第一倾斜罩部21中的壳体2的内侧面,并被固定在第一倾斜罩部21。第一倾斜罩部21在配置有基部203的区域形成贯穿孔205。贯穿孔205的直径小于基部203的宽度。突起部204形成为棒状。突起部204以在外部装置3未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其前端从第一倾斜罩部21中的壳体2的外侧面突出的方式,配置于贯穿孔205的内部。突起部204的从第一倾斜罩部21突出的前端的相反侧的一端被基部203保持,能与第一倾斜罩部21的外侧面的法线方向平行地平行移动得被支承于基部203。
图33是表示外部装置3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的物理传感器202的截面图。物理传感器202在外部装置3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以突起部204的前端被外部装置3按压而突起部204的前端不会从第一倾斜罩部21的外侧面突出的方式,来配置突起部204。物理传感器202通过受壳体控制部60控制,来检测突起部204的前端是否从第一倾斜罩部21的外侧面突出,并将该检测结果传递到壳体控制部60。
图3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的截面图。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如图34所示,还具备开闭连动开关210。开闭连动开关210具备基部211和活动部212。基部211被配置在第一倾斜罩部21的内侧,并且被固定于第一倾斜罩部21。活动部212形成为棒状。活动部212被配置成在倾斜罩部20切换到打开状态时一端向着朝向第二倾斜罩部26的规定方向突出。并且,活动部212的另一端被支承于基部211,以便能够以与转动轴41的轴向平行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
开闭连动开关210在倾斜罩部20切换到折叠状态时,活动部212中的朝向第二倾斜罩部26突出的一端在第二倾斜罩部26的内侧面滑动,活动部212转动。图35是表示壳体2被折叠的状态的开闭连动开关210的截面图。活动部212被配置成在壳体2切换到折叠状态时,不向规定方向突出,而是沿着第二倾斜罩部26的内侧面。开闭连动开关210在活动部212被配置成向规定方向突出时,即壳体2切换到打开状态时,从电源56对壳体控制部60供电。此时,光源50、触地传感器55、照度传感器201以及物理传感器202经由壳体控制部60,由电源56供电。开闭连动开关210在活动部212被配置成不向规定方向突出时,即壳体2未适当地切换到打开状态时,电源56不对壳体控制部60供电。此时,光源50、触地传感器55、照度传感器201以及物理传感器202由于壳体控制部60未被供电,而未被电源56供电。
外部装置3的构造
图36是表示外部装置3的俯视图。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中所使用的外部装置3还具备发光装置221。发光装置221被配置在外部装置3中的设有拍摄部70的一面。发光装置221由外部装置3的拍摄控制部75控制,朝向被拍摄部70拍摄的拍摄区域发出闪光。发光装置221在外部装置3未与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一起使用而是单独使用时,利用于对被拍摄部70拍摄的被拍摄物体进行照明。
此时,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的照度传感器201被配置成:在外部装置3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与外部装置3的发光装置221对置。因此,照度传感器201在外部装置3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能够适当地接受从发光装置221发出的闪光。
外部装置3的动作
外部装置3通过安装读取应用程序,来执行规定动作。即,外部装置3通过用户在显示部71上进行规定操作,来起动读取应用程序。在读取应用程序起动时,外部装置3通过控制拍摄部70,来对配置于拍摄部70的拍摄范围的被拍摄物体进行拍摄。外部装置3还将由拍摄部70拍摄到的被拍摄物体的图像和快门的图标显示在显示部71上。
若用户点击快门的图标,则外部装置3使发光装置221在规定期间发光。外部装置3在发光装置221熄灭后,在从使发光装置221发光的时刻开始经过规定时间(例如,0.5秒)后的时刻,对配置于拍摄部70的拍摄范围的被拍摄物体进行拍摄。外部装置3将表示拍摄到的被拍摄物体的图像的第一图像数据记录到存储部中。外部装置3在记录了第一图像数据后,再次使发光装置221在规定期间发光。拍摄控制部75在发光装置221熄灭后,在从使发光装置221发光的时刻开始经过规定时间(例如,0.5秒)后的时刻,对配置于拍摄部70的拍摄范围的被拍摄物体进行拍摄。拍摄控制部75将表示拍摄到的被拍摄物体的图像的第二图像数据记录到存储部中。
外部装置3在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被记录到存储部后,对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实施图像处理,由此来生成合成图像数据。该图像处理包括已经叙述的露出修正、合成图像数据的生成、边界的平滑化、反射镜反转修正、梯形修正、矩形裁剪、伽马校正。外部装置3在生成了合成图像数据后,将该合成图像数据记录到存储部中,将该合成图像数据所表示的图像显示到显示部71上。外部装置3在该合成图像数据的图像显示了规定时间后,反复执行从读取应用程序被起动开始到显示合成图像数据的图像为止的动作。
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的动作
图37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的动作的流程图。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在处于收纳或者搬送的未使用时,将壳体2折叠而切换到折叠状态。用户在利用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来读取介质P的图像时,打开壳体2切换到打开状态。开闭连动开关210在壳体2被打开而切换到打开状态时,从电源56对壳体控制部60供电。若经由开闭连动开关210而从电源56供电,则壳体控制部60起动。壳体控制部60若被起动,则首先利用触地传感器55、照度传感器201以及物理传感器202,来判別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是处于使用状态还是处于未使用状态(步骤S1)。用户在使用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时,通过使外部装置3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来使外部装置3适当地保持于壳体2。用户还以介质P封闭壳体2的开口部11的方式来设置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
壳体控制部60在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步骤S1,“否”),不对光源50供电,使光源50熄灭(步骤S2)。壳体控制部60在使光源50熄灭后,转移到步骤S1,反复执行步骤S1至步骤S2的动作直到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变成使用状态为止。
壳体控制部60在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处于使用状态时(步骤S1,“是”),通过对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双方供电,来使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双方点亮(步骤S3)。外部装置3使用从第一光源51发出的光和从第二光源52发出的光,来对配置于开口部11的介质P进行拍摄,将介质P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部71上。用户基于显示部71所显示的图像,来判断设置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的位置是否适当。用户在判断为设置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的位置不适当时,为了使介质P的图像适当地显示于显示部71,一边观察显示部71所显示的图像一边移动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
壳体控制部60在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双方点亮的期间,利用触地传感器55、照度传感器201以及物理传感器202,来判別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是否处于使用状态(步骤S4)。壳体控制部60在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步骤S4,“否”),不对光源50供电,使光源50熄灭(步骤S2)。壳体控制部60在使光源50熄灭后,转移到步骤S1,再次利用触地传感器55、照度传感器201以及物理传感器202,来判別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是否处于使用状态。
用户在基于显示部71所显示的图像,判断为设置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的位置适当时,点击显示部71所显示的快门的图标。若用户点击快门的图标,则外部装置3使发光装置221在规定期间发光。
壳体控制部60在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处于使用状态时(步骤S4,“是”),通过控制照度传感器201,来检测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的外部装置3的发光装置221是否发光(是否接收到光源信号)(步骤S5)。壳体控制部60在检测出发光装置221的发光时(步骤S5,“是”),控制光源50,从发光装置221发光的时刻开始到经过规定时间后的规定期间,使第一光源51点亮,而使第二光源52熄灭(步骤S6)。壳体控制部60在未检测出发光装置221的发光时(步骤S5,“否”),将处理转移至步骤S4。外部装置3通过执行读取应用程序的规定动作,在第一光源51点亮而第二光源52熄灭的期间,拍摄介质P来生成第一图像数据。
壳体控制部60在该期间结束后,再次通过控制照度传感器201,来检测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的外部装置3的发光装置221是否发光(是否接收到光源信号)(步骤S7)。壳体控制部60在检测出发光装置221的第二次发光时(步骤S7,“是”),以在基于检测出发光装置221的第二次发光的时刻而导出的期间,使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进行规定的发光的方式,来控制光源50。即,壳体控制部60在从发光装置221第二次发光的时刻开始经过规定时间后的规定期间,使第一光源51熄灭而使第二光源52点亮(步骤S8)。外部装置3通过执行读取应用程序的规定动作,在第一光源51熄灭而第二光源52点亮的期间,拍摄介质P来生成第二图像数据。
外部装置3在生成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后,通过对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二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来生成未映入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的介质P的图像。
壳体控制部60在该期间结束后,转移到步骤S3,再次通过对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双方供电,来使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双方点亮。壳体控制部60在壳体2被折叠而由开闭连动开关210结束电源56对壳体控制部60供电之前,反复执行图37的流程中所含的循环。
图38是表示图37的流程图的步骤S1的流程图。壳体控制部60通过控制物理传感器202,检测突起部204的前端是否从第一倾斜罩部21的外侧面突出,来检测外部装置3是否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物理传感器是否导通(ON))(步骤S11)。当通过物理传感器202检测为外部装置3未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步骤S11,“否”),壳体控制部60判定为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处于未使用状态(步骤S12)。
壳体控制部60在通过物理传感器202检测为外部装置3被适当地保持时(步骤S11,“是”),通过控制触地传感器55来检测壳体2的开口部11是否被封闭(触地传感器是否导通)(步骤S13)。在通过触地传感器55检测为开口部11未被封闭时(步骤S13,“否”),壳体控制部60判定为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处于未使用状态(步骤S12)。
壳体控制部60在通过触地传感器55检测为开口部11已被封闭时(步骤S13,“是”),判別从照度传感器201上次检测出照度的时刻开始,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步骤S14)。在尚未经过该规定时间时(步骤S14,“否”),壳体控制部60通过不对照度传感器201供电来使照度传感器201无效(Disable)(步骤S15)。在经过规定时间之前,壳体控制部60使照度传感器201无效。
壳体控制部60在从照度传感器201上次检测出照度的时刻开始,经过了规定时间时(步骤S14,“是”),通过对照度传感器201供电,来使照度传感器201有效(enable)(步骤S16)。壳体控制部60在使照度传感器201有效后,待机照度传感器201的规定启动时间(步骤S17)。壳体控制部60在待机启动时间后,通过控制照度传感器201,来检测照度传感器201接受的光的照度(步骤S18)。
壳体控制部60在照度传感器201检测出的照度大于阈值时(步骤S18,“否”),判定为外部装置3未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并判定为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处于未使用状态(步骤S12)。在由照度传感器201检测出的照度小于规定阈值时(步骤S18,“是”),壳体控制部60判定为外部装置3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并判定为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处于使用状态(步骤S19)。
壳体控制部60通过执行这样的动作,反复执行图37的流程图的步骤S1至步骤S2的动作时,在规定时间不对照度传感器201供电。即,壳体控制部60在外部装置3未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照度传感器201间歇性地变得无效,间歇性地不对照度传感器201供电。根据这样的动作,与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在外部装置3未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一直对照度传感器201供电相比较,能够降低照度传感器201所消耗的电力。
图39是表示图37的流程图的步骤S4的流程图。壳体控制部60通过控制物理传感器202,来检测突起部204的前端是否从第一倾斜罩部21的外侧面突出,并检测外部装置3是否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物理传感器是否导通)(步骤S21)。在通过物理传感器202检测为外部装置3未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步骤S21,“否”),壳体控制部60判定为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处于未使用状态(步骤S22)。
壳体控制部60在检测为外部装置3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步骤S21,“是”),通过控制触地传感器55来检测壳体2的开口部11是否被封闭(触地传感器是否导通)(步骤S23)。在通过触地传感器55检测为开口部11尚未被封闭时(步骤S23,“否”),壳体控制部60判定为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处于未使用状态(步骤S22)。
壳体控制部60在通过触地传感器55检测为开口部11已经被封闭时(步骤S23,“是”),通过控制照度传感器201来检测照度传感器201接受的光的照度(步骤S24)。壳体控制部60在通过照度传感器201检测出的照度小于规定阈值时(步骤S25,“否”),待机规定的拍摄时取样时间(步骤S26)。壳体控制部60待机拍摄时取样时间后,通过控制照度传感器201来检测照度传感器201接受的光的照度(步骤S24)。壳体控制部60在由照度传感器201检测出的照度变得大于规定阈值之前,反复执行步骤S24~S26的动作。
壳体控制部60在由照度传感器201检测出的照度大于规定阈值大时(步骤S25,“是”),待机规定的等待时间(步骤S27)。该等待时间是在照度传感器201接受的光的光量降低时,照度传感器201变成能够适当地检测该光量降低了的光的照度为止的时间。
壳体控制部60在待机该等待时间后,检测照度传感器201接受的光的照度(步骤S28)。在由照度传感器201检测出的照度大于规定阈值时(步骤S29,“否”),壳体控制部60判定为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处于未使用状态(步骤S22)。在由照度传感器201检测出的照度小于规定阈值时(步骤S29,“是”),壳体控制部60判定为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处于使用状态(步骤S30)。
壳体控制部60还对从图37的流程图的步骤S3的光源50被点亮开始经过的时间进行计测。若该时间成为规定时间(例如,5分钟)以上,则壳体控制部60通过控制光源50,来使光源50熄灭。这样,通过熄灯,即便在用户忘记了切断电源操作的情况下,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也能够降低由光源50所消耗的电力。此时,壳体控制部60由于壳体2在一时折叠后又打开,所以从图37的流程图的步骤S1重新开始而成为能够使用的状态。
实施方式3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的效果
这样,具备实施方式3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壳体2、拍摄部70以及多个光源50。壳体2遮挡环境光,并且在底面具有开口部11。拍摄部70对在开口部11向壳体2内部露出的介质P进行拍摄。多个光源50配置在壳体2内部,朝向开口部11将光照射到开口部11的水平面的不同区域。开口部11形成为矩形。壳体2至少具有四个与开口部11的边对应的罩部。四个罩部中相互对置的两组罩部中的一组罩部为从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开始朝向相反侧的端部侧,向罩部彼此靠近的方向倾斜的倾斜罩部20。另一组罩部为将两个倾斜罩部20相互连接的连接罩部30。两个倾斜罩部20其中的一个倾斜罩部以开口部11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侧为基准相对于另一个倾斜罩部进行相对地移动,由此能够切换到打开状态和折叠状态。在打开状态,两个倾斜罩部20的开口部11的一侧的端部分开。在折叠状态,两个倾斜罩部20彼此变成平行朝向地邻接。两个连接罩部30与倾斜罩部20变形自如地连接,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通过相对于倾斜罩部20发生变形而进入倾斜罩部20之间。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还具备照度传感器201或者物理传感器202、壳体控制部60以及开闭连动开关210。照度传感器201或者物理传感器202检测拍摄部70是否被保持于壳体2。若由照度传感器201或者物理传感器202检测为拍摄部70未被保持壳体2时,壳体控制部60以光源50不发光的方式来控制光源50。开闭连动开关210在两个倾斜罩部20从折叠状态切换到打开状态时起动壳体控制部60来开始光源50的控制。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在拍摄部70未被保持于壳体2时,无需使光源50点亮,通过使光源50熄灭,就能够降低光源50所消耗的耗电。并且,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在折叠状态也无需使光源50点亮,通过在切换到打开状态时起动壳体控制部60,能够降低折叠状态下控制光源50所消耗的电力。
此外,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具备在两个倾斜罩部20为折叠状态时使多个光源50熄灭的开闭连动开关210。这样的图像读取装置在处于未使用的折叠状态时,能够降低光源50所消耗的耗电。
此外,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具备壳体2、外部装置保持部22、光源50、照度传感器201或者物理传感器202、壳体控制部60以及开闭连动开关210。壳体2对介质P遮挡环境光。外部装置保持部22保持对介质P进行拍摄的外部装置3。光源50对介质P进行照明。照度传感器201或者物理传感器202检测外部装置3是否被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壳体控制部60在由照度传感器201或者物理传感器202检测为外部装置3未被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以光源50不发光的方式来控制光源50。开闭连动开关210在壳体2从折叠的状态被打开时,起动壳体控制部60来开始光源50的控制。这样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在拍摄部70未被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通过使光源50熄灭,能够降低光源50所消耗的耗电。并且,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在折叠状态下也无需使光源50点亮,通过在切换到打开状态时起动壳体控制部60,能够降低在折叠状态下控制光源50所消耗的电力。
此外,外部装置3具有发光装置221。照度传感器201在外部装置3未被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检测环境光,在外部装置3被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检测发光装置221发出的闪光。并且,壳体控制部60通过检测环境光来判別外部装置3是否被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以在基于发光装置221发光的时刻而导出的期间使光源50发光的方式来控制光源50。这样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无需另行具备检测外部装置3是否被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的传感器和检测发光装置221发光的时刻的传感器,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此外,光源50包括在壳体2的内部的第一位置配置的第一光源51和在壳体2的内部的与该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配置的第二光源52。壳体控制部60以在基于发光装置221发光的第一时刻而导出的期间使第一光源51熄灭而使第二光源52点亮的方式,来控制光源50。并且,壳体控制部60以在该第一时刻后基于发光装置221发光的第二时刻而导出的期间使第一光源51点亮而使第二光源52熄灭的方式,来控制光源50。这样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在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映入介质P的图像时,通过对在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中的仅一方点亮时拍摄到的两个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就能够生成没有映入的图像。
此外,壳体控制部60还在外部装置3未被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以照度传感器201间歇性地检测环境光的方式,来控制照度传感器201。这样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在外部装置3未被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通过照度传感器201间歇性地检测环境光,能够降低照度传感器201所消耗的电力。
此外,壳体控制部60还在外部装置3被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的情况下,在未检测出发光装置221发出闪光的期间长于阈值时,以使光源50熄灭的方式来控制光源50。这样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在外部装置3未被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通过照度传感器201间歇性地检测环境光,能够降低照度传感器201所消耗的电力。
此外,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具备壳体2、外部装置保持部22、光源50以及开闭连动开关210。开闭连动开关210在壳体2折叠时使光源50熄灭。这样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无需在折叠状态下使光源50点亮,通过在壳体2折叠时使光源50熄灭,能够降低不需要点亮时因控制光源50所消耗的电力。
此外,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在未检测出发光装置221发出闪光的期间长于阈值时也可以不使光源50熄灭。该情况下,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在壳体2已经折叠时或者外部装置3未被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通过使光源50熄灭,能够降低因控制光源50所消耗的电力。
此外,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利用照度传感器201在拍摄介质P时控制第一光源51或者第二光源52的点亮,但是也可以基于通信部62和通信部77的通信来控制。并且,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仅使第一光源51或者第二光源52中的一方点亮来拍摄介质P,但是在第一光源51和第二光源52两方未映入介质P的图像时,也可以使两方点亮。这样的情况下,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在未使用光源50时,通过使光源50熄灭,能够降低耗电。
此外,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通过照度传感器201检测外部装置3是否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但是在具备物理传感器202时也可以省略照度传感器201。这样的情况下,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也能够利用物理传感器202来检测外部装置3是否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因此,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在外部装置3未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通过使光源50熄灭,能够降低耗电。
此外,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通过物理传感器202检测外部装置3是否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但是在具备照度传感器201时也可以省略物理传感器202。该情况下,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也能够利用照度传感器201来检测外部装置3是否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因此,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在外部装置3未被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通过使光源50熄灭,能够降低耗电。
此外,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基于触地传感器55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光源50的点亮熄灭,但是也可以与触地传感器55的检测结果无关地控制光源50。该情况下,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在外部装置3未适当地保持于外部装置保持部22时,通过使光源50熄灭,能够降低耗电。
此外,在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中,壳体控制部60基于照度传感器201或者物理传感器202的检测结果来控制光源50,但是在开闭连动开关210使光源50点亮熄灭时,也可以省略这样的光源50的控制。该情况下,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在未使用光源50时,通过使光源50熄灭,能够降低耗电。
此外,图像读取辅助装置200基于从已经说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图像读取装置1省略外部装置3的结构而构成,但是也可以基于从已经说明的全部的图像读取装置省略外部装置3的结构而构成。这样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在未使用光源50时,也能够通过使光源50熄灭,来降低耗电。

Claims (8)

1.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用于遮挡环境光,并且在底面具有开口部;
拍摄部,其对在所述开口部中向所述壳体内部露出的介质进行拍摄;以及
多个光源,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朝向所述开口部将光照射到所述开口部中的水平面的不同区域,
所述开口部形成为矩形,
所述壳体至少具有四个与所述开口部的边对应的罩部,并且在四个所述罩部中相互对置的两组所述罩部中的一组所述罩部为从所述开口部所位于的一侧朝向相反侧的端部侧,向所述罩部彼此靠近的方向倾斜的倾斜罩部,
另一组所述罩部为将两个所述倾斜罩部相互连接的连接罩部,
两个所述倾斜罩部,其中一个所述倾斜罩部以所述开口部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侧为基准相对于另一个所述倾斜罩部进行相对地移动,由此能够切换成两个所述倾斜罩部的所述开口部侧的端部为分开的打开状态和两个所述倾斜罩部彼此变成平行朝向而邻接的折叠状态,
两个所述连接罩部与所述倾斜罩部可变形自如地连接,在两个所述倾斜罩部为所述折叠状态时,通过相对于所述倾斜罩部发生变形而进入所述倾斜罩部之间,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
传感器,其检测所述拍摄部是否被保持于所述壳体;
控制部,其在所述传感器检测为所述拍摄部未被保持于所述壳体时,控制所述多个光源以使所述多个光源不发光;以及
开关,其在两个所述倾斜罩部被从所述折叠状态切换到所述打开状态时,起动所述控制部来开始所述多个光源的控制。
2.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用于遮挡环境光,并且在底面具有开口部;
拍摄部,其对在所述开口部中向所述壳体内部露出的介质进行拍摄;以及
多个光源,其配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朝向所述开口部将光照射到所述开口部中的水平面的不同区域,
所述开口部形成为矩形,
所述壳体至少具有四个与所述开口部的边对应的罩部,并且在四个所述罩部中相互对置的两组所述罩部中的一组所述罩部为从所述开口部所位于的一侧朝向相反侧的端部侧,向所述罩部彼此靠近的方向倾斜的倾斜罩部,
另一组所述罩部为将两个所述倾斜罩部相互连接的连接罩部,
两个所述倾斜罩部,其中一个所述倾斜罩部以所述开口部所位于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侧为基准相对于另一个所述倾斜罩部进行相对地移动,由此能够切换成两个所述倾斜罩部的所述开口部侧的端部为分开的打开状态和两个所述倾斜罩部彼此变成平行朝向而邻接的折叠状态,
两个所述连接罩部与所述倾斜罩部可变形自如地连接,在两个所述倾斜罩部为所述折叠状态时,通过相对于所述倾斜罩部发生变形而进入所述倾斜罩部之间,
所述图像读取装置还包括在两个所述倾斜罩部为所述折叠状态时使所述多个光源熄灭的开关。
3.一种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对被拍摄物体遮住环境光;
外部装置保持部,其保持对所述被拍摄物体进行拍摄的外部装置;
光源,其对所述被拍摄物体进行照明;
传感器,其检测所述外部装置是否被保持于所述外部装置保持部;
控制部,其在所述传感器检测为所述外部装置未被保持于所述外部装置保持部时,控制所述光源以使所述光源不发光;以及
开关,其在所述壳体从折叠的状态打开时,起动所述控制部来开始所述光源的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装置具有发光装置,
所述传感器在所述外部装置未被保持于所述外部装置保持部时,检测所述环境光,在所述外部装置被保持于所述外部装置保持部时,检测所述发光装置发出的闪光,
所述控制部还通过检测所述环境光来判別所述外部装置是否被保持于所述外部装置保持部,以在基于所述发光装置发光的时刻而导出的期间使所述光源发光的方式来控制所述光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包括: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第一位置配置的第一光源和在所述壳体的内部的与所述第一位置不同的第二位置配置的第二光源,
所述控制部以在基于所述发光装置发光的第一时刻而导出的期间使所述第一光源熄灭而使所述第二光源点亮的方式,并且以在所述第一时刻后基于所述发光装置发光的第二时刻而导出的期间使所述第一光源点亮而使所述第二光源熄灭的方式,来控制所述光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还在所述外部装置未被保持于所述外部装置保持部时,以所述传感器间歇性地检测所述环境光的方式来控制所述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还在所述外部装置被保持于所述外部装置保持部的情况下,在未检测出所述闪光的期间长于阈值时,控制所述光源以使所述光源熄灭。
8.一种图像读取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对被拍摄物体遮住环境光;
外部装置保持部,其保持对所述被拍摄物体进行拍摄的外部装置;
光源,其对所述被拍摄物体进行照明;以及
开关,其在所述壳体被折叠时使所述光源熄灭。
CN201610830397.6A 2016-02-12 2016-09-18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8708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25009 2016-02-12
JP2016025009A JP6148746B1 (ja) 2016-02-12 2016-02-12 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読取補助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087080A true CN107087080A (zh) 2017-08-22
CN107087080B CN107087080B (zh) 2019-04-23

Family

ID=59061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3039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087080B (zh) 2016-02-12 2016-09-18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832355B2 (zh)
JP (1) JP6148746B1 (zh)
CN (1) CN1070870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94194A1 (ja) * 2015-06-04 2016-12-0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システム
JP6693625B1 (ja) * 2019-04-12 2020-05-13 アマネファクトリー株式会社 撮影キット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81598A (ja) * 2006-01-10 2007-07-19 Sanyo Product Co Ltd 遊技機
US20080212150A1 (en) * 2005-10-12 2008-09-04 Silvercrations Software Ag Digital Document Capture and Storage System
US20130083370A1 (en) * 2011-09-23 2013-04-04 Jjnt, Llc Vessel for scanning documents
CN204168375U (zh) * 2013-09-30 2015-02-18 株式会社Pfu 图像读取装置
US9110355B1 (en) * 2014-07-03 2015-08-18 Bby Solutions, Inc. External flash device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CN105323411A (zh) * 2014-06-27 2016-02-10 株式会社Pfu 图像读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5226A (en) * 1993-01-22 1994-02-08 Eastman Kodak Company Photographic copy stand and base therefor
JPH0712248U (ja) * 1993-08-06 1995-02-28 洋三 吉田 印鑑照合機
US5826122A (en) * 1997-01-06 1998-10-20 Shekel; Ey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mages to a remote location
US20020009296A1 (en) * 2000-07-21 2002-01-24 Quantum Instruments, Inc. Transceiver units and a transceiver system for the remote control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JP3941799B2 (ja) * 2003-08-22 2007-07-0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カメラスタンド
JP3758655B2 (ja) * 2003-10-27 2006-03-22 コニカミノルタフォト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3929437B2 (ja) * 2003-12-18 2007-06-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撮影補助装置及び撮影方法
JP5652584B2 (ja) * 2007-10-30 2015-01-14 学校法人日本大学 簡易書籍撮影装置
US20100134679A1 (en) * 2010-02-03 2010-06-03 Peter Yuanyu Li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a camera flash accessory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a display and optical sensor
EP2391096A1 (en) * 2010-05-28 2011-11-30 Aprove Products Co., Ltd. External photoflash assembly for mobile phone
JP2012042902A (ja) * 2010-08-12 2012-03-01 Ryuichi Igarashi レンズフード
US20140028867A1 (en) * 2012-07-25 2014-01-30 Douglas Alan Erickson Illuminating Device for Close-up Photographing
US10192086B2 (en) * 2012-10-04 2019-01-29 The Code Corporation Barcode-reading enhancement system for a computing device that comprises a camera and an illumination system
US9521225B2 (en) * 2014-02-27 2016-12-13 John R. Hattersley Frame and app for smartphone for audio reading coded text
JP5860947B1 (ja) * 2014-11-12 2016-02-16 株式会社Pfu 画像読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12150A1 (en) * 2005-10-12 2008-09-04 Silvercrations Software Ag Digital Document Capture and Storage System
JP2007181598A (ja) * 2006-01-10 2007-07-19 Sanyo Product Co Ltd 遊技機
US20130083370A1 (en) * 2011-09-23 2013-04-04 Jjnt, Llc Vessel for scanning documents
CN204168375U (zh) * 2013-09-30 2015-02-18 株式会社Pfu 图像读取装置
CN105323411A (zh) * 2014-06-27 2016-02-10 株式会社Pfu 图像读取装置
US9110355B1 (en) * 2014-07-03 2015-08-18 Bby Solutions, Inc. External flash device fo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832355B2 (en) 2017-11-28
CN107087080B (zh) 2019-04-23
JP6148746B1 (ja) 2017-06-14
US20170237883A1 (en) 2017-08-17
JP2017142449A (ja) 2017-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0379B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00496062C (zh) 携带终端装置
JP5600676B2 (ja) ポータブルマルチポジション拡大鏡カメラ
US6842652B2 (en) Image capture device
TW548966B (en) Image capturing camera and projector device
JP3139920U (ja) 写真撮影機能を有するデジタル画像表示装置
JP2003259182A (ja) 携帯情報端末機
JP2000502555A (ja) プリンティング能力を有する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TWI401947B (zh) 可攜式影像擷取及攝影裝置
USRE41798E1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with laser-framing viewfinder and laser pointer functions
CN105842838A (zh) 瞄准器
CN100423545C (zh) 照相机及其附件、以及照相机系统
CN107087080A (zh) 图像读取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辅助装置
CN105323411B (zh) 图像读取装置
CN107037664B (zh) 图像读取辅助装置
JPWO2018235312A1 (ja) プリンタ付き撮像装置、プリンタ付き撮像装置の操作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JP2004260726A (ja) カメラ
US5752108A (en) Recording data erecting apparatus
JPH11301027A (ja) プリンタ
JP2001166230A (ja) 光学デバイス、画像撮像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JP2004126389A (ja) 画像表示装置、写真プリントシステム、および該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プリント紙ユニット
JPH11305342A (ja) プリンタ
JP2006180201A (ja) 画像投射機能付撮像システム
JP4261237B2 (ja) 自動写真作成装置
CN115516853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用于头戴式显示器的壳体和头戴式显示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423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