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88817C - 刮水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刮水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88817C
CN100488817C CNB2005100804102A CN200510080410A CN100488817C CN 100488817 C CN100488817 C CN 100488817C CN B2005100804102 A CNB2005100804102 A CN B2005100804102A CN 200510080410 A CN200510080410 A CN 200510080410A CN 100488817 C CN100488817 C CN 10048881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ramp bar
wiper
arm body
chamfered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804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721238A (zh
Inventor
角田淳
寺肋正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985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6437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721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212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881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881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4Wiper arms; Mountings therefor
    • B60S1/3425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rm
    • B60S1/3445Joints between elements
    • B60S1/3447Joints between elements the elements being an arm piece and a link pie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刮水器装置,其具有:支承杆,其剖面被形成为コ字状;刮水器臂体,其被连接在连接部上,该连接部被形成在上述支承杆的前端上;刮水片,其被支承在上述刮水器臂体上;倒角部,其沿着上述支承杆的长边方向形成在上述支承杆的外表面角部上;间隙,其被设置在上述连接部上的形成有上述倒角部的部分上,并且被形成在上述刮水器臂体与上述支承杆的上壁下表面之间。

Description

刮水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刮水器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设置于汽车等车辆上的刮水器装置上,以枢轴为中心支承着可以转动的刮水器摆臂,并且在此刮水器摆臂上安装着刮水片。刮水器摆臂具有可弹性立起的支承杆,在此支承杆的前端上安装着刮水器臂体,在此刮水器臂体上安装着可以装卸的刮水片(参照专利文献: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3-300454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技术中的刮水器装置中,为了容纳刮水片的一部分而使外观质量提高,多数情况是将上述支承杆的剖面形状形成为コ字状。在这样将支承杆形成为コ字状的情况下,直接受到从前方而来的车辆行使风的刮水器装置,在性质上存在着因在刮水器支承杆的外表面上形成有角部而使风噪变大的问题。
另外,正因为此角部,尤其是位于上部的角部凸出于上方的部分容易被司机看到,因而,还存在着看上去不舒服的问题。另一方面,有的支承杆因安装刮水片而具有安装刮水器臂体的构造。在这样的构造中,人们希望不要损坏支承杆与刮水器臂体之间的一体感。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使风噪小、并且使外观质量得到提高的刮水器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用了以下的手段。
即,本发明的刮水器装置具有:支承杆,其剖面被形成为コ字状;刮水器臂体,其被连接在连接部上,该连接部被形成在上述支承杆上的前端上;刮水片,其被支承在上述刮水器臂体上;倒角部,其沿着上述支承杆的长边方向形成在上述支承杆的外表面角部上;间隙,其被设置在上述连接部上的形成有上述倒角部的部分上,并且被形成在上述刮水器臂体与上述支承杆的上壁下表面之间。
根据上述刮水器装置,由于即使将形成在支承杆的角部上的倒角部,一直延长到横跨容纳刮水器臂体的连接部的部位,刮水器臂体也相对于支承杆的上壁下表面具有间隙而与其相离开,所以可以防止倒角部与支承杆相互干涉。因此,可以不考虑连接部而将倒角部的形状延长,并且使之成为逐渐变小的形状。因此可以维持倒角的设计形状而提高外观质量。
另外,由于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延长倒角部,所以可通过该部分减少支承杆边缘部分来防止因该部分产生的风噪,并且还可以减小从车内看时支承杆边缘部分给司机带来的不愉快感觉。
上述倒角部具有越接近上述支承杆的前端其宽度尺寸越窄的形状。
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因倒角部突然消失而突显倒角部的端部。因此可以在设计上具有连续感而提高外观质量。
至少在两个部位上设置上述倒角部;上述支承杆在上述各倒角部之间具有外观设计面;该外观设计面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与上述刮水器臂体的宽度尺寸大致相等的尺寸。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构成从支承杆的外观设计面连续到刮水器臂体的连续的外观。因此,可以产生刮水器臂体与支承杆之间的一体感,并使外观质量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配备了刮水器装置的车辆的前部立体图。
图2为该刮水器装置的分解图。
图3是第一刮水器装置的侧面立体图。
图4是该第一刮水器装置的上表面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3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刮水器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在车辆1上设有擦拭前窗玻璃2的一对刮水器3、4。这些刮水器3、4分别连接在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驱动的枢轴5上。在配置在车体左侧上的第一刮水器装置3中,枢轴5从前围上盖板装饰部件6上凸出出来,前围上盖板装饰部件6沿着车宽方向配置在前窗玻璃2的下部上。
在此枢轴5上安装有摆臂基部7。另外,在此摆臂基部7上借助于合页部8,刮水支承杆9被支承在可弹性立起的状态下。另外,在此支承杆9的前端上支承着可以摆动的刮水片10。由上述摆臂基部7和支承杆9构成了第一刮水器装置3的刮水器摆臂11。
第二刮水器装置4也和上述第一刮水器装置3一样,在从前围上盖板装饰部件6上凸出出来的枢轴5上安装有摆臂基部17。另外,在摆臂基部17上,借助于合页部18支承着可弹性立起的支承杆19。另外,在此支承杆19的前端上支承着可以摆动的刮水片20。由上述摆臂基部17和支承杆19构成了第二刮水器装置4的刮水器摆臂21。因此,由于第一刮水器装置3和第二刮水器装置4除了刮水摆臂11、21之间的形状不同这一点外,支承杆9、19和刮水片10、20的构造都是相同的,所以下面以第一刮水器装置3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第一刮水器装置3的支承杆9的前端上,通过铆接安装有后文所述的刮水器臂体12。在此刮水器臂体12的前端部上安装有可以装卸的分级形状的刮水片10。刮水片10具有主臂22、一对辅臂23、和4个拨叉24,主臂22具有可以摆动的卡止部14,卡止部14卡止在形成于刮水器臂体12的前端上的U字部13上;辅臂23通过销可以摆动地支承在上述主臂22的两端部上;拨叉24分别通过销可以摆动地支承在上述辅臂23上。而且在各拨叉24的两端上安装有刮水片主体25。
如图3~6所示,第一刮水器装置3的支承杆9的剖面形状形成コ字状,而且支承杆9为形成为前端变细的金属部件。支承杆9在其外表面的各角部26上形成有沿长边方向的倒角部27。这些倒角部27为一对,形成在从其与摆臂基部7的连接部分附近的位置,到其一部分重叠在设置于支承杆9的前端部分上的后叙连接部30上的位置。这些倒角27被形成为随着其接近支承杆9的前端其宽度逐渐变窄的形状。
在支承杆9的前端上形成有容纳刮水器臂体12的连接部30。如图6所示,此连接部30是容纳刮水器臂体12的部位,它从其上侧到下侧包容刮水器臂体12,并且通过延长上述支承杆9的两侧壁9A、9A而将两侧壁9A、9A卷进去的方式来容纳刮水器臂体12。
刮水器臂体12是金属制的厚板部件,在其前端形成了卡止刮水片10的卡止部14的上述U字部13。
如图6所示,在上述支承杆9的连接部30中,在使各侧壁9A、9A卷入而形成的各卷入部31的相对准位置上,形成了两个开口部32、32。而且,通过将凸出设置在刮水器臂体12的下表面上的一对销33、33插入在各开口部32、32内后铆接各销33,将刮水器臂体12固定在支承杆9的连接部30上。
另一方面,在上述支承杆9的上壁9B的下表面9C上的靠近连接部30的这一侧位置上设有定位销34。在刮水器臂体12上,在与此定位销34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定位孔35。在铆接刮水器臂体12时,将支承杆9的定位销34插入在刮水器臂体12的定位孔35内进行定位。
上述各倒角部27形成到支承杆9的连接部30,但是,在此连接部30的外表面的角部26上,而且在形成有这些倒角部27的部分上,刮水器臂体12在其与支承杆9的上壁9B的下表面相离开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支承杆9上。具体地说,如图4、图5所示,从该折点P安装刮水器臂体12,使其从支承杆9的上壁9B的下表面9C具有角度θ(例如3度)而离开。由此,在刮水器臂体12与上述下表面9C之间形成间隙S。上述各倒角部27一直形成到刮水器臂体12与上述下表面9C相离开的位置的部位。
如图4所示,支承杆9在一对倒角部27、27之间具有外观设计面36。此外观设计面36被设定为与上述刮水器臂体12大致相等的宽度尺寸。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3中,在支承杆9的连接部30的外表面的角部26中,而且在形成有各倒角部27的部分中,刮水器臂体12在其与支承杆9的上壁9B的下表面9C相离开的状态下被安装在支承杆9上。由此,即使将各倒角部27一直延长到横跨容纳刮水器臂体12的连接部30的部位,也可以防止各倒角部27与刮水器臂体12相互干涉。因此,可以不考虑连接部30的存在而使各倒角部27延长,并且逐渐变小地形成各倒角部27。因此,可以维持各倒角部27的沿着支承杆9的长边方向的设计形状的连续性而提高外观质量。
另外,由于可以通过上述方式延长各倒角部27,所以就可以通过该部分来减小支承杆边缘部分而防止产生风噪,并且还可以减小从车内看时支承杆边缘部分给司机带来的不愉快感觉。
另外,由于各倒角部27被形成为越靠近支承杆9的前端其宽度尺寸就逐渐越窄的形状,所以不会因各倒角部27突然消失而突显这些倒角部27的端部,并可以使其具有设计上的连续性而提高外观质量。
由于上述支承杆9在一对倒角部27之间具有外观设计面36,并且此外观设计面36被设定为与上述刮水器臂体12大致同样的尺寸,所以可以构成从支承杆9的外观设计面36到刮水器臂体12一直连续的连续外观。因此,可以产生刮水器臂体12与支承杆9之间的一体感、并使外观质量得到提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结构添加、省略、替换、和其他变更。本发明不被上述的说明所限定。

Claims (3)

1.一种刮水器装置,具有:
支承杆,其剖面被形成为コ字状;
刮水器臂体,其被连接在连接部上,该连接部被形成在上述支承杆的前端上;
刮水片,其被支承在上述刮水器臂体上;
倒角部,其沿着上述支承杆的长边方向形成在上述支承杆的外表面角部上;
间隙,其被设置在上述连接部上的形成有上述倒角部的部分上,并且被形成在上述刮水器臂体与上述支承杆的上壁下表面之间;
上述倒角部形成为其前端位置与上述支承杆上的上述连接部的形成位置重叠;
上述倒角部的形状为:越接近上述支承杆的前端其宽度尺寸越窄;
上述刮水器臂体以规定角度远离上述上壁下表面地安装在上述支承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两个部位上设置上述倒角部;
上述支承杆在上述各倒角部之间具有外观设计面;
上述外观设计面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与上述刮水器臂体的宽度尺寸大致相等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两个部位上设置上述倒角部;
上述支承杆在上述各倒角部之间具有外观设计面;
上述外观设计面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与上述刮水器臂体的宽度尺寸大致相等的尺寸。
CNB2005100804102A 2004-07-05 2005-07-01 刮水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881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8575/2004 2004-07-05
JP2004198575A JP4064376B2 (ja) 2004-07-02 2004-07-05 ワイパ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21238A CN1721238A (zh) 2006-01-18
CN100488817C true CN100488817C (zh) 2009-05-20

Family

ID=34937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8041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8817C (zh) 2004-07-05 2005-07-01 刮水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614595B1 (zh)
CN (1) CN100488817C (zh)
DE (1) DE602005009610D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44838A (en) * 1954-07-01 1958-07-29 Anderson Co Windshield wiper arm assembly
DE2031848A1 (de) * 1970-06-27 1972-01-05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Antriebsarm für Scheibenwischer von Fahrzeugen,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en
BE790411A (fr) * 1971-10-23 1973-02-15 Bosch Gmbh Robert Bras d'entrainement pour essuie-glace de vehicules, notamment de vehicules automobiles
FR2534206A1 (fr) * 1982-10-06 1984-04-13 Marchal Equip Auto Essuie-glace comportant une fixation simplifiee du bras par rapport a sa chape d'entrainement
DE19818723B4 (de) * 1997-04-28 2009-10-2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Toyota-shi Windschutzscheibenwischer
DE19825529A1 (de) * 1998-06-08 1999-12-16 Bosch Gmbh Robert Wischerarm
JP2003300454A (ja) * 2002-04-09 2003-10-21 Mitsuba Corp ワイパアー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614595A1 (en) 2006-01-11
DE602005009610D1 (de) 2008-10-23
EP1614595B1 (en) 2008-09-10
CN1721238A (zh) 2006-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82246B (zh) 刮水器叶片
AU2009324257B2 (en) Wiper apparatus
JPWO2006051722A1 (ja) ワイパブレード
CN102991466A (zh) 刮水片及车辆用刮水器
EP2360070B1 (en) Wiper connector
JP2006137203A (ja) ワイパ装置におけるブレード支持装置
JP4605063B2 (ja) ワイパーブレード
CN100488817C (zh) 刮水器装置
CN101098804A (zh) 刮水器片
JP2008168796A (ja) 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US20050217057A1 (en) Wiper apparatus and wiper structure
US4935983A (en) Windshield wiper system
JP4815327B2 (ja) ワイパブレード
CN101239615A (zh) 刮水器装置
JP4586752B2 (ja) ワイパーブレード
JP2008230340A (ja) ワイパブレード
JP2007091088A (ja) ワイパブレード
US6560814B2 (en) Windshield wiper arm with pivot limiting means
CN106034399A (zh) 雨刷臂
GB2306565A (en) Drive arm assembly for windscreen wipers
CN1951738B (zh) 带有辅助叶片的车辆雨刷
JP4837401B2 (ja) ワイパブレード
JP2542082Y2 (ja) 自動車のワイパ装置
JPH0134906Y2 (zh)
JP4755116B2 (ja) ワイ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0

Termination date: 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