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9615A - 刮水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刮水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9615A
CN101239615A CNA2008100866437A CN200810086643A CN101239615A CN 101239615 A CN101239615 A CN 101239615A CN A2008100866437 A CNA2008100866437 A CN A2008100866437A CN 200810086643 A CN200810086643 A CN 200810086643A CN 101239615 A CN101239615 A CN 1012396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air
peristome
space
wip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66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9615B (zh
Inventor
增田忠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396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96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96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96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4Wiper arms; Mountings therefor
    • B60S1/3425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rm
    • B60S1/3445Joints between elements
    • B60S1/3447Joints between elements the elements being an arm piece and a link pie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4Wiper arms; Mountings therefor
    • B60S1/3425Constructional aspects of the arm
    • B60S1/3429Arm pie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1/00Cleaning of vehicles
    • B60S1/02Cleaning windscreens, windows or optical devices
    • B60S1/04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 B60S1/32Wipers or the like, e.g. scraper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wiper blade arms or blades
    • B60S1/34Wiper arms; Mountings therefor
    • B60S1/3463Means to press blade onto screen
    • B60S1/3465Means to press blade onto screen with coil springs
    • B60S1/3468Mounting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产生风噪声并且能够实现臂杆的简化的刮水器装置。在刮水器装置(10)的臂杆(14)的前端(14b)上经由臂构件(16)设有刮水器片(18),利用刮水器片(18)刮拭前挡风玻璃(12)。刮水器装置(10)在保持件(25)中具有空间(35),并具有使空间(35)与前挡风玻璃(12)相对的开口部(36),为了防止行驶风经开口部(36)流入到空间(35)中,设有从开口部(36)向前挡风玻璃(12)突出的延伸设置部(20)。

Description

刮水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刮水器片刮拭车辆的挡风玻璃的刮水器装置。
背景技术
刮水器装置的臂杆的基端可自由转动地轴支承在车身上,在臂杆的前端设有臂构件,在臂构件上安装有刮水器片。
通过使刮水器装置的臂杆转动来用刮水器片刮拭挡风玻璃。
臂杆由于利用车身前后侧的侧壁和顶壁形成大致コ字形截面,所以在内部设有空间。
因车辆行驶而产生的气流(称为“行驶风”)碰撞到该臂杆的前侧壁,在前侧壁后方的空间中产生紊流。
人们认为该紊流碰撞后侧壁而产生高频振动,高频振动发生共鸣而产生比较大的风噪声。
为了抑制产生风噪声,有人提出一种刮水器装置,其将臂杆的后侧壁形成得比前侧壁的高度尺寸小,从而防止产生风噪声(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43020号公报
根据该刮水器装置,为了将臂杆的后侧壁形成得比前侧壁的高度尺寸小,使后侧壁的宽度比前侧壁的宽度窄或者将后侧壁向着前侧壁折弯。
由于将臂杆的后侧壁形成得比前侧壁的高度尺寸小,所以行驶风从前侧壁向后侧壁顺畅地流动,从而能够防止在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的空间中产生紊流。
发明内容
但是,对比文件1的刮水器装置需要将臂杆的后侧壁形成得比前侧壁的高度尺寸小。
因此,臂杆的形状变得复杂,这妨碍了提高刮水器装置的生产率。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产生风噪声并且能够实现臂杆的简化的刮水器装置。
技术方案1的发明是一种刮水器装置,其臂杆的基端被可自由转动地轴支承在车辆的挡风玻璃附近,在上述臂杆的前端设有臂构件,在上述臂构件上设有刮水器片,利用上述刮水器片刮拭上述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上述臂杆在内部具有空间,并且上述臂杆具有使上述空间与挡风玻璃相对的开口部,为了防止因车辆行驶所产生的气流经上述开口部流入到上述空间中,设有从上述开口部向上述挡风玻璃突出的风噪声防止机构。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风噪声防止机构相对于上述挡风玻璃大致平行地设置。
在车辆行驶中所产生的气流(所谓的行驶风)沿着挡风玻璃流动。
因此,在技术方案2中将风噪声防止机构相对于挡风玻璃大致平行地设置。
这样,能够利用风噪声防止机构使行驶风的风流不紊乱。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风噪声防止机构由从上述臂构件向上述基端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部形成。
技术方案4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延伸设置部的上述基端侧的端部经上述开口部延伸到上述空间中。
此处,在将从臂构件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部用作风噪声防止机构时,利用延伸设置部封闭开口部。
因此,人们认为行驶风会从没有被延伸设置部封闭的部位流入到空间中。
因此,在技术方案4中,使延伸设置部的端部经开口部延伸到空间中,并用延伸设置部的端部分隔空间。
技术方案5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延伸设置部的上述基端侧的端部是自由端。
技术方案6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延伸设置部的上述基端侧的端部在上述臂杆的上述空间内被固定。
技术方案7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风噪声防止机构是与上述臂杆及上述臂构件分别地形成且安装在上述开口部上以覆盖上述开口部的开口覆盖部件。
技术方案8的发明的特征在于,上述开口覆盖部件是可弹性变形的部件。
发明效果
在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在臂杆的开口部设置风噪声防止机构,并使风噪声防止机构从开口部向挡风玻璃突出。
这样,利用风噪声防止机构能够防止因车辆行驶所产生的气流(行驶风)从开口部流入到空间中,从而能够防止产生风噪声。
此外,仅通过使风噪声防止机构从开口部向挡风玻璃突出的简单结构就能够抑制风噪声的产生。
因而,由于没有必要将臂杆形成为在现有技术中所说明的复杂的形状,所以能够实现臂杆的简化。
这样,通过使风噪声防止机构为简单的结构,并且实现了臂杆的简化,能够提高刮水器装置的生产效率。
在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风噪声防止机构相对于挡风玻璃大致平行地设置。此处,行驶风沿挡风玻璃流动。
因此,风噪声防止机构能够相对于行驶风的流向大致平行地配置,从而能够使行驶风的风流不紊乱。
这样,能够更好地防止行驶风从开口部流入到空间中,从而能够更好地防止产生风噪声。
此外,由于风噪声防止机构相对于挡风玻璃大致平行地设置,所以即使在有雪等异物介于风噪声防止机构和挡风玻璃之间时,也能够不受异物的影响。
在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由从臂构件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部形成风噪声防止机构。
因而,由于能够将风噪声防止机构与臂构件一体地形成,所以没必要准备新的部件来作为风噪声防止机构。
这样,能够在不增加部件数量的情况下防止产生风噪声。
在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由于使延伸设置部的端部经开口部延伸到空间中,所以能够用延伸设置部的端部来分隔空间。
这样,能够更好地防止行驶风流入到空间中,从而能够更好地防止产生风噪声。
在技术方案5的发明中,由于延伸设置部的端部为自由端,所以能够使延伸设置部的端部从臂杆离开。
这样,能够对延伸设置部以及臂杆进行良好地涂装,从而能够更好地防止延伸设置部和臂杆产生腐蚀。
在技术方案6的发明中,由于延伸设置部的端部在臂杆的空间内固定,所以能够牢固地固定延伸设置部。
在技术方案7的发明中,风噪声防止机构是与臂杆和臂构件分别地形成且能够安装到开口部上的开口覆盖部件。通过将该开口覆盖部件安装到开口部上而覆盖开口部。
由于开口覆盖部件为单独的部件,所以能够提高形状的自由度。通过提高形状的自由度,能够将开口覆盖部件的形状形成得覆盖整个开口部。
这样,由于能够利用开口覆盖部件遮蔽开口部,所以能够提高从车室侧看到的外观。
在技术方案8的发明中,由于开口覆盖部件为可弹性变形的部件,所以能够使开口覆盖部件弹性变形而安装到开口部上。
这样,能够使开口覆盖部件弹性变形为容易安装到开口部上的形状,从而能够将开口覆盖部件容易地安装到开口部上。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在车辆上的本发明的刮水器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卸下了刮水器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的风噪声防止机构的立体图;
图4(a)是沿图3的4a-4a线的剖视图,图4(b)是沿图3的4b-4b线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从前挡风玻璃侧看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的平面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说明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的延伸设置部抑制风噪声产生的例子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刮水器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风噪声防止机构的立体图;
图9(a)是沿图8的9a-9a线的剖视图,图9(b)是沿图8的9b-9b线的剖视图,图9(c)是沿图8的9c-9c线的剖视图;
图10是说明用第二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的延伸设置部抑制风噪声产生的例子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刮水器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风噪声防止机构的立体图;
图12(a)是沿图11的12a-12a线的剖视图,图12(b)是沿图11的12b-12b线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刮水器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的风噪声防止机构的剖视图;
图14是沿图13的14-14线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风噪声防止机构的立体图;
图16是说明将第四实施方式的开口覆盖部件安装到保持件的开口部上的过程的图。
标号说明
10、50、60、70-刮水器装置;11-车辆;12-前挡风玻璃(挡风玻璃);14-臂杆;14a-基端;14b-前端;16、61-臂构件;18-刮水器片;20、51、62-延伸设置部(风噪声防止机构);35-空间;36-开口部;46-向上倾斜部(基端14a侧的端部);56-销侧的部件(基端14a侧的端部);71-开口覆盖部件(风噪声防止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安装在车辆上的本发明的刮水器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卸下了刮水器片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的立体图。
刮水器装置10设于车辆11的前挡风玻璃(挡风玻璃)12附近,用于刮拭前挡风玻璃12。
该刮水器装置10具有:基端14a被可自由转动地轴支承在车辆11上的臂杆14、设于臂杆14的前端14b上的臂构件16、设于臂构件16上的刮水器片18、以及作为防止风噪声的风噪声防止机构的延伸设置部20(参照图3)。
臂杆14具有:基端14a经由螺栓22(参照图1)被可自由转动地轴支承在车辆11上的头部23、和通过连结销24连结在头部23的前端23a上的保持件25。
头部23被轴支承得能够以螺栓22为轴沿着前挡风玻璃12转动。
保持件25的基端25a被连结得能够通过连结销24向与前挡风玻璃12正交的方向(在上下方向)转动。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的风噪声防止机构的立体图,图4(a)是沿图3的4a-4a线的剖视图,图4(b)是沿图3的4b-4b线的剖视图。
如图3所示,在臂杆14的头部23的销27和保持件25的销28上架设有拉伸弹簧29。
在该拉伸弹簧29的弹力的作用下,保持件25被向前挡风玻璃12施力。
这样,通过使臂杆14以螺栓22(参照图1)为轴转动就能够利用设于臂杆16上的刮水器片18(参照图1)刮拭前挡风玻璃12。
如图4(a)、图4(b)所示,保持件25由车身前方的前侧壁31、车身后方的后侧壁32以及连结前后侧壁31、32的顶壁33形成为大致コ字形截面。
前后侧壁31、32隔开规定的间隔相互平行地配置,并且分别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2大致垂直地配置。前后侧壁31、32被形成为相同形状的部件,并且高度尺寸为H。
顶壁33连结前侧壁31的上边31a和后侧壁32的上边32a,并且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2大致平行地配置。
该保持件25由前后侧壁31、32和顶壁33形成为大致コ字形截面,从而在内部形成空间35,并且利用前侧壁31的下边31b和后侧壁32的下边32b形成开口部36。
开口部36向着前挡风玻璃12开口,从而使空间35与前挡风玻璃12相对。
如图3所示,前侧壁31被形成为,随着从保持件25的基端25a向前端14b去高度尺寸H逐渐变小。
同样,后侧壁32被形成为,随着从保持件25的基端25a向前端14b去高度尺寸H逐渐变小。
因此,在保持件25的基端25a和中央部25b之间,前侧壁31的下边31b和后侧壁32的下边32b(参照图4)被保持为靠近前挡风玻璃12的状态。
在保持件25的前端14b上设有臂构件16的固定部38。
由此,臂构件16从保持件25的前端14b沿着前挡风玻璃12呈直线状地突出,前端部19向前挡风玻璃12侧折弯。
在前端部19上,与通常的刮水器装置10相同,设有刮水器片18(参照图1)。
图5是表示从前挡风玻璃侧看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的平面图,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的剖视图。
如图5所示,通过对保持件25的前端14b进行铆接,臂构件16的固定部38被前端14b包入。
在前端14b的两侧边14c上形成有一对凹部14d。在对保持件25的前端14b进行了铆接的状态下,一对凹部14d相对而形成嵌合孔41。
卡定销42嵌入在嵌合孔41中,从而臂构件16的固定部38被保持在前端14b。
在臂构件16的固定部38上一体地设置有延伸设置部20。
延伸设置部20从臂构件16的固定部38起向保持件25的基端25a延伸设置(延伸),是防止产生风噪声的部件(风噪声防止部)。
延伸设置部20的宽度尺寸W1形成得比前后侧壁31、32之间的间隔尺寸W2小。
延伸设置部20与前侧壁31之间的间隙S1、以及延伸设置部20与后侧壁32之间的间隙S1被设定为因车辆11行驶而产生的气流(行驶风)难以进入的间隔。
如图6所示,该延伸设置部20具有从固定部38延伸出来的向下倾斜部44、从向下倾斜部44延伸出来的水平部45、和从水平部45延伸出来的向上倾斜部(基端14a侧的端部)46。
由于延伸设置部20与臂构件16一体地形成,所以不必准备新的部件作为延伸设置部20。
通过这样能够在不增加部件数量的情况下获得延伸设置部20。
向下倾斜部44是从臂构件16的固定部38起以下斜坡延伸到开口部36的部位。
向下倾斜部44的下端部44a向开口部36的外侧(即,前挡风玻璃12侧)突出。
此处,向下倾斜部44被配置得在车身的前后方向(即,行驶风的流向)上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2大致平行。
水平部45从向下倾斜部44的下端部44a起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2大致平行地延伸。
该水平部45被配置成从开口部36向前挡风玻璃12侧突出的状态。
此处,水平部45被配置得在车身的前后方向(行驶风的流向)上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2大致平行。
向上倾斜部46是形成基端14a侧的端部的部位,该向上倾斜部46从水平部45的端部45a起以上斜坡延伸到空间35。
此处,向上倾斜部46被配置得在车身的前后方向(行驶风的流向)上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2大致平行。
此外,水平部45的端部45a被配置成从开口部36向前挡风玻璃12突出的状态。
因此,向上倾斜部46经开口部36延伸到空间35。通过将向上倾斜部46延伸到空间35,能够用向上倾斜部46将空间35分割成前端侧空间35a和基端侧空间35b。
基端侧空间35b是保持件25的基端25a(参照图3)及中央部25b之间的空间。
如上所述,在保持件25的基端25a和中央部25b之间,前侧壁31的下边31b和后侧壁32的下边32b被保持为靠近前挡风玻璃12的状态。
因此,由于行驶风不可能从开口部36流入到基端侧空间35b中,所以不必在基端侧空间35b中设置延伸设置部20。
如上所述,由于利用向下倾斜部44、水平部45和向上倾斜部46构成延伸设置部20,所以能够使延伸设置部20具有简单的结构。
而且,能够利用延伸设置部20的向下倾斜部44、水平部45和向上倾斜部46覆盖开口部36。
这样,能够利用延伸设置部20来防止行驶风从开口部36流入到前端侧的空间35a中。
此外,延伸设置部20在车身的前后方向上沿着前挡风玻璃12大致平行地配置。
此处,行驶风沿着前挡风玻璃12流动。
因此,由于能够相对于行驶风的流向大致平行地配置延伸设置部20,所以能够利用延伸设置部20使行驶风的风流不紊乱。
向上倾斜部46是自由端,其被保持为与保持件25未接触的状态。
由于向上倾斜部46为自由端,所以其能够从保持件25离开。
这样,能够良好地对向上倾斜部46(延伸设置部20)和保持件25进行涂装。
接着,根据图7对利用作为风噪声防止机构的延伸设置部20来抑制风噪声产生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7(a)、图7(b)是说明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的延伸设置部来抑制风噪声产生的例子的图。
因车辆的行驶而产生行驶风,所产生的行驶风沿着前挡风玻璃12流动。
沿着前挡风玻璃12流动的行驶风到达保持件25的前侧壁31。
在保持件25的开口部36处设有简单结构的延伸设置部20,延伸设置部20被配置成从开口部36向前挡风玻璃12突出的状态。
这样,行驶风沿着延伸设置部20如箭头A所示流动,从而能够防止行驶风从开口部36流入到前端侧的空间35a中。
通过防止行驶风流入到前端侧的空间35a中,能够防止产生风噪声。
此处,延伸设置部20相对于行驶风的流向大致平行地配置,因此能够利用延伸设置部20使行驶风的风流不紊乱。
这样,能够更好地防止行驶风流入到前端侧的空间35a中,从而能够更好地防止产生风噪声。
此外,由于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2大致平行地设置延伸设置部20,所以即使有雪等异物(未图示)介于延伸设置部20和前挡风玻璃12之间,也能够不受异物的影响。
此外,如图6所示,向上倾斜部46经开口部36延伸到空间35。由于向上倾斜部46延伸到空间35,所以能够利用向上倾斜部46将空间35分割成前端14b侧的空间35a和基端14a侧的空间35b。
这样,能够更好地防止行驶风流入到前端侧的空间35a中,从而能够更好地防止产生风噪声。
根据刮水器装置10,通过仅使延伸设置部20从开口部36向前挡风玻璃12突出的简单结构就能够抑制风噪声的产生。
因此,由于没有必要将保持件25(臂杆14)形成为在现有技术中所说明的复杂的形状,所以能够实现臂杆14的简化。
这样,由于使延伸设置部20的结构简单并且实现了保持件25的简化,所以能够提高刮水器装置10的生产效率。
接下来,参照图8~图16对第二~第四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进行说明。在第二~第四实施方式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10相同或相似的构成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刮水器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的风噪声防止机构的立体图,图9(a)是沿图8的9a-9a线的剖视图,图9(b)是沿图8的9b-9b线的剖视图,图9(c)是沿图8的9c-9c线的剖视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50具有延伸设置部51,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延伸设置部20,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10相同。
延伸设置部5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延伸设置部20同样地一体地设置在臂构件16的固定部38上,是防止产生风噪声的部位(风噪声防止部)。
该延伸设置部51具有:从固定部38延伸出来的向下倾斜部44和从向下倾斜部44延伸出来的水平部52。
水平部52通过在中间部53扭转大致45°而具有向下倾斜部44侧的部位55和销28侧的部位(基端14a侧的端部)56。
向下倾斜部44侧的部位55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2大致平行地配置。
销28侧的部位56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2大致垂直地配置。
向下倾斜部44侧的部位55从向下倾斜部44的下端部44a起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2大致平行地延伸。
该向下倾斜部44侧的部位55被配置成从开口部36向前挡风玻璃12侧突出的状态(参照图9(a))。
此处,向下倾斜部44侧的部位55被配置得在车身的前后方向(行驶风的流向)上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2大致平行。
销28侧的部位56被配置成下边56a从开口部36向前挡风玻璃12侧突出的状态。
下边56a被保持为靠近前挡风玻璃12的状态(参照图9(b))。
因此,行驶风不可能流入到下边56a与前挡风玻璃12之间的间隙S2中。
销28侧的部位56在端部56b上形成有安装孔57(参照图9(c)),安装孔57与销28嵌合。
即,销28侧的部位56的端部56b通过销28固定在空间35内。
由于销28侧的部位56的端部56b固定在保持件25的空间35内,所以能够牢固地固定延伸设置部51。
接着,根据图10对利用作为风噪声防止机构的延伸设置部51来抑制风噪声产生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10(a)~图10(c)是说明用第二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的延伸设置部来抑制风噪声产生的例子的图。
因车辆的行驶而产生行驶风,所产生的行驶风沿着前挡风玻璃12流动。
沿着前挡风玻璃12流动的行驶风到达保持件25的前侧壁31。
如图10(a)所示,向下倾斜部44侧的部位55被配置成从开口部36向前挡风玻璃12突出的状态。
这样,行驶风沿着向下倾斜部44侧的部位55如箭头B所示流动,从而能够防止行驶风从开口部36流入到前端侧的空间35a中。
通过防止行驶风流入到前端侧的空间35a中,能够防止产生风噪声。
如图10(b)所示,销28侧的部位56中的下边56a被保持为靠近前挡风玻璃12的状态。
因此,行驶风不可能流入到下边56a与前挡风玻璃12之间的间隙S2中。
这样,通过防止行驶风流入到前端侧的空间35a中,能够防止产生风噪声。
如图10(c)所示,在保持件25的中央部25b处,前侧壁31的下边31b及后侧壁32的下边32b被保持为靠近前挡风玻璃12的状态。
因此,行驶风不可能流入到下边31b与前挡风玻璃12之间的间隙S3中。
这样,通过防止行驶风流入到前端侧的空间35a及基端侧的空间35b中,能够防止产生风噪声。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50,通过将销28侧的部位56的端部56b固定在保持件25的空间35内,能够牢固地固定延伸设置部51。
此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50,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10相同的效果。
(第三实施方式)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的刮水器装置(第三实施方式)的风噪声防止机构的立体图,图12(a)是沿图11的12a-12a线的剖视图,图12(b)是沿图11的12b-12b线的剖视图。
第三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60具有臂构件61和延伸设置部62,以代替第二实施方式的臂构件16和延伸设置部51,其他结构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50相同。
臂构件61和延伸设置部62是通过压缩钢管(钢制的管)而形成为板状的部件。
臂构件61与第二实施方式的臂构件16相比,仅在压缩钢管(钢制的管)这点上不同,外形类似。
因此,对臂构件61中的与臂构件16相同或类似的部位标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另外,延伸设置部62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延伸设置部51相比,仅在压缩钢管(钢制的管)这点上不同,外形类似。
因此,对延伸设置部62中的与延伸设置部51相同或类似的部位标以相同的标号,并省略其说明。
延伸设置部62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延伸设置部51同样地一体地设置在臂构件61的固定部38上,是防止产生风噪声的部位(风噪声防止部)。
该延伸设置部62具有:从固定部38延伸出来的向下倾斜部44、从向下倾斜部44延伸出来的水平部63、从水平部63延伸出来的中空部64、以及从中空部64延伸出来的垂直部65。
水平部63从向下倾斜部44的下端部44a起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2大致平行地延伸。
该水平部63被配置成从开口部36向前挡风玻璃12侧突出的状态(参照图12(a))。
此处,水平部63被配置得在车身的前后方向(行驶风的流向)上,如图12(a)所示,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2大致平行。
中空部64从水平部63的端部63a起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2大致平行地延伸。
该中空部64被配置成下部64a从开口部36向前挡风玻璃12侧突出的状态(参照图12(b))。
垂直部65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2大致垂直地配置。
该垂直部65与第二实施方式的销28侧的部位56同样地被配置成下边65a从开口部36向前挡风玻璃12侧突出的状态。
下边65a被保持为靠近前挡风玻璃12的状态。
因此,行驶风不可能流入到下边65a与前挡风玻璃12之间的间隙中。
垂直部65在大致中央处形成有安装孔67,安装孔67与销28嵌合。
即,垂直部65通过销28被固定在空间35内。
通过将垂直部65固定在保持件25的空间35内,能够牢固地固定延伸设置部62。
接下来,根据图12对利用作为风噪声防止机构的延伸设置部62来防止风噪声产生的例子进行说明。
因车辆的行驶而产生行驶风,所产生的行驶风沿着前挡风玻璃12流动。
沿着前挡风玻璃12流动的行驶风到达保持件25的前侧壁31。
如图12(a)所示,水平部63被配置成从开口部36向前挡风玻璃12突出的状态。
这样,行驶风沿着水平部63如箭头C所示流动,从而能够防止行驶风从开口部36流入到前端侧的空间35a中。
通过防止行驶风流入到前端侧的空间35a中,能够防止产生风噪声。
如图12(b)所示,中空部64的下部64a被配置成从开口部36向前挡风玻璃12突出的状态。
由此,行驶风沿着中空部64的下部64a如箭头D所示流动,从而能够防止行驶风从开口部36流入到前端侧的空间35a中。
通过防止行驶风流入到前端侧的空间35a中,能够防止产生风噪声。
如上所述,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60,通过将垂直部65在保持件25的空间35内固定,能够牢固地固定延伸设置部62。
此外,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60,能够获得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50相同的效果。
(第四实施方式)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刮水器装置(第四实施方式)的风噪声防止机构的剖视图,图14是沿图13的14-14线的剖视图,图15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风噪声防止机构的立体图。
第四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70具有开口覆盖部件(风噪声防止机构)71,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的延伸设置部20,其他的构成与第一实施方式刮水器装置10相同。
如图15所示,开口覆盖部件71的底部73形成为大致矩形,在底部73的中央形成有加强用的肋74,在底部73的左边73a上形成有第一卡止部75,在底部73的右边73b上形成有第二卡止部76,在底部73的前边73c上设有前壁77,在底部73的后边73d上设有后壁78,该开口覆盖部件71是可弹性变形的部件。
即,开口覆盖部件71与保持件25及臂构件16分别地形成,是防止产生风噪声的部件(风噪声防止部件)。
如图13所示,第一卡止部75是能够嵌合在拉伸弹簧29与保持件25的顶壁33之间的第一间隙81中的部位。
第二卡止部76是能够嵌合在固定部38与顶壁33之间的第二间隙82中的部位。
将第一卡止部75嵌合在第一间隙81中,并且将第二卡止部76嵌合在第二间隙82中,从而开口覆盖部件71被安装在保持件25的开口部36上。
具体地说,如图14所示,开口覆盖部件71被以开口覆盖部件71的前壁77与保持件25的前侧壁31接触且开口覆盖部件71的后壁78与保持件25的后侧壁32接触的状态进行保持。
因此,能够利用开口覆盖部件71覆盖开口部36的整个宽度(具体地说,是前后侧壁31、32之间的整个范围)。
这样,通过使开口覆盖部件71为单独的部件,能够提高形状的自由度,从而能够将开口覆盖部件71形成为覆盖开口部36的整个宽度(整体)。
这样,通过利用开口覆盖部件71遮蔽开口部36,能够提高从车室侧看到的外观。
另外,如图14所示,开口覆盖部件71的底部73被以从开口部36向前挡风玻璃12侧突出的状态进行保持。
而且,底部73被配置得在车身的前后方向(行驶风的流向)上相对于前挡风玻璃12大致平行。
接下来,根据图16对将开口覆盖部件71安装到保持件25的开口部36上的过程进行说明。
图16(a)、图16(b)是说明将第四实施方式的开口覆盖部件安装到保持件的开口部上的过程的图。
在图16(a)中,通过对第一卡止部75、第二卡止部76施加按压力,使第一卡止部75、第二卡止部76如箭头E所示移动,从而使开口覆盖部件71弹性变形为弯曲状。
使第一卡止部75与第一间隙81相对,并且使第二卡止部76与第二间隙82相对。
在图16(b)中,由于从第一卡止部75、第二卡止部76上解除了按压力,所以开口覆盖部件71复原为原来的状态。
第一卡止部75如箭头F所示地与第一间隙81嵌合,并且第二卡止部76如箭头G所示地与第二间隙82嵌合。
这样,开口覆盖部件71被安装到保持件25的开口部36上。
如通过图16所说明得那样,由于开口覆盖部件71为可弹性变形的部件,所以能够使开口覆盖部件71弹性变形而安装到开口部36上。
这样,能够使开口覆盖部件71弹性变形为容易安装到开口部36上的形状,从而能够将开口覆盖部件71容易地安装到开口部36上。
接下来,回到图14,对利用作为风噪声防止机构的开口覆盖部件71来抑制风噪声产生的例子进行说明。
因车辆的行驶而产生行驶风,所产生的行驶风沿着前挡风玻璃12流动。
沿着前挡风玻璃12流动的行驶风到达保持件25的前侧壁31。
底部73被配置成从开口部36向前挡风玻璃12突出的状态。
这样,行驶风沿着底部73如箭头H所示流动,从而能够防止行驶风从开口部36流入到前端侧的空间35a中。
通过防止行驶风流入到前端侧的空间35a中,能够防止产生风噪声。
如上所述,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70,通过使开口覆盖部件71与保持件25及臂构件16分别地形成,能够提高开口覆盖部件71的形状的自由度。因此,能够将开口覆盖部件71的形状形成得覆盖整个开口部36。
这样,由于能够利用开口覆盖部件71遮蔽开口部36,所以能够提高从车室侧看到的外观。
此外,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70,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刮水器装置10相同的效果。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所例示的延伸设置部20、51、62以及开口覆盖部件71并不限于实施方式所示的形状,其可以配合刮水器装置适当地改变。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具有用刮水器片刮拭车辆的挡风玻璃的刮水器装置的车辆。

Claims (8)

1.一种刮水器装置,其臂杆的基端被可自由转动地轴支承在车辆的挡风玻璃附近,在上述臂杆的前端设有臂构件,在上述臂构件上设有刮水器片,用上述刮水器片刮拭上述挡风玻璃,其特征在于,
上述臂杆在内部具有空间,并且上述臂杆具有使上述空间与挡风玻璃相对的开口部,
为了防止因车辆行驶所产生的气流经上述开口部流入到上述空间中,设有从上述开口部向上述挡风玻璃突出的风噪声防止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风噪声防止机构相对于上述挡风玻璃大致平行地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刮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风噪声防止机构由从上述臂构件向上述基端延伸设置的延伸设置部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刮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延伸设置部的上述基端侧的端部经上述开口部延伸到上述空间中。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刮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延伸设置部的上述基端侧的端部是自由端。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刮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延伸设置部的上述基端侧的端部在上述臂杆的上述空间内被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刮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风噪声防止机构是与上述臂杆及上述臂构件分别地形成且安装在上述开口部上以覆盖上述开口部的开口覆盖部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刮水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口覆盖部件是可弹性变形的部件。
CN2008100866437A 2007-09-11 2008-03-24 刮水器装置 Active CN1012396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35622 2007-09-11
JP2007235622 2007-09-11
JP2007235622A JP4436394B2 (ja) 2007-09-11 2007-09-11 ワイパ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9615A true CN101239615A (zh) 2008-08-13
CN101239615B CN101239615B (zh) 2011-06-08

Family

ID=3993154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9677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05905Y (zh) 2007-09-11 2008-03-24 刮水器装置
CN2008100866437A Active CN101239615B (zh) 2007-09-11 2008-03-24 刮水器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9677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05905Y (zh) 2007-09-11 2008-03-24 刮水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91173B2 (zh)
JP (1) JP4436394B2 (zh)
CN (2) CN201205905Y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36394B2 (ja) 2007-09-11 2010-03-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パー装置
USD933574S1 (en) * 2019-07-09 2021-10-19 Trico Belgium Sa Windshield wiper
USD974273S1 (en) * 2019-07-09 2023-01-03 Trico Belgium, SA Windshield wiper
USD928066S1 (en) * 2019-07-09 2021-08-17 Trico Belgium Sa Wiper assembly
USD928067S1 (en) * 2019-07-09 2021-08-17 Trico Belgium Sa Windshield wiper
DE102019123942A1 (de) * 2019-09-06 2021-03-11 Valeo Wischersysteme Gmbh Wischarm für eine Wischanlage eines Fahrzeugs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Wischar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60364A (en) * 1953-01-02 1958-11-18 Anderson Co Windshield wiper arm assembly
US2850755A (en) * 1954-02-12 1958-09-09 Trico Products Corp Windshield wiper arm
US3006015A (en) * 1958-09-15 1961-10-31 Anderson Co Windshield wiper arm structure
US3042955A (en) * 1959-03-11 1962-07-10 Trico Products Corp Windshield wiper arm
US3045272A (en) * 1959-09-01 1962-07-24 Trico Products Corp Windshield wiper
US3122770A (en) * 1961-01-12 1964-03-03 Anderson Co Arm extension adjustor
JPS5958665A (ja) 1982-09-27 1984-04-04 Sanyo Electric Co Ltd 曲の頭出し装置
JPS6198656A (ja) * 1984-10-19 1986-05-16 Suzuki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ワイパ
JP3108041B2 (ja) 1997-07-29 2000-11-13 アスモ株式会社 ワイパアーム及び車両用ワイパ装置
DE19833939A1 (de) * 1997-07-29 1999-02-04 Asmo Co Ltd Wischerarm und Wischer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JP2003291785A (ja) * 2002-04-01 2003-10-15 Mitsuba Corp ワイパ装置におけるワイパアーム連結構造
JP2005329875A (ja) * 2004-05-21 2005-12-02 Asmo Co Ltd ワイパアーム
JP2006347221A (ja) * 2005-06-13 2006-12-28 Toyota Motor Corp ワイパアーム
JP4436394B2 (ja) * 2007-09-11 2010-03-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パ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36394B2 (ja) 2010-03-24
CN101239615B (zh) 2011-06-08
US8091173B2 (en) 2012-01-10
CN201205905Y (zh) 2009-03-11
JP2009067143A (ja) 2009-04-02
US20090064441A1 (en) 2009-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9615B (zh) 刮水器装置
JP4823072B2 (ja) ワイパブレード
JP5335133B2 (ja) ワイパアームに固く結合された結合エレメントを枢着式に結合するための接続装置
US20140041143A1 (en) Wiper blade assembly
US9233665B2 (en) Wiper blade
KR101509791B1 (ko) 자동차용 와이퍼 블레이드
KR100595354B1 (ko) 자동차의 윈도우용 와이퍼 블레이드와 와이퍼 암의 피봇 연결 장치
JP4202940B2 (ja) ワイパブレード
KR101433220B1 (ko) 와이퍼 블레이드 조립체
EP2421730A2 (en) Flat wiper blade
JP2006506268A (ja) アームと関節接続コネクタとを備える自動車の窓ガラス用ワイパー
CA2569977A1 (en) Wiper blade
JP2011515263A (ja) フロントガラス用ワイパー装置
US20160082929A1 (en) Wiper blade
CN103476646A (zh) 挡风玻璃刮水器设备
JP4815327B2 (ja) ワイパブレード
JP5044250B2 (ja) ワイパブレード
JP5015726B2 (ja) 車両用ワイパ
JP4641915B2 (ja) ワイパブレード
KR100705663B1 (ko) 와이퍼 블레이드
US20130305479A1 (en) Wiper blade
CN211943228U (zh) 一种用于不同车型的雨刮器
JP2005319963A (ja) ワイパブレード
JP3105045U (ja) 複数エッジ型ワイパーゴム
KR100692373B1 (ko) 차량용 와이퍼 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