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65404C - 汽车车门外侧把手结构 - Google Patents

汽车车门外侧把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65404C
CN100465404C CNB2005100690671A CN200510069067A CN100465404C CN 100465404 C CN100465404 C CN 100465404C CN B2005100690671 A CNB2005100690671 A CN B2005100690671A CN 200510069067 A CN200510069067 A CN 200510069067A CN 100465404 C CN100465404 C CN 10046540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ail gate
handle
outer handle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6906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96457A (zh
Inventor
宗实甲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964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64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6540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6540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外侧把手结构,该车门外侧把手结构是一种设置在车辆的外侧把手结构,所述车辆具有铰链开关式的前车门、和滑动开关式的后车门,其中,车门外侧把手结构包括:前车门外侧把手,该前车门外侧把手沿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设置在上述前车门的后端缘处;后车门外侧把手,该后车门外侧把手设置在后车门的前端缘处,它沿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并与上述前车门外侧把手成同一直线;铰链部,该铰链部支承上述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前部,且能使上述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前部自如转动;以及退让部,该退让部设置在上述前车门外侧把手和上述后车门外侧把手彼此相向的相向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上。

Description

汽车车门外侧把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门外侧把手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铰链开关式的前车门、和滑动开关式的后车门的车辆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往往是将前车门外侧把手设置在前车门的后部,而将后车门外侧把手设置在后车门的前部,并使它与前车门外侧把手相距一定间隔(例如:参见日本专利公报2004-27556号公报)。
为了提高车辆的外观性,最好将前车门外侧把手沿前后方向设置在铰链开关式的前车门的后缘处;而将后车门外侧把手设置在滑动开关式的后车门的前端处,并使之在前后方向上与前车门外侧把手成同一直线。在该场合,铰链部以后车门外侧把手可自如转动的方式将之支承,考虑到铰链部会与车门内面板等产生干扰,因此,将铰链部配置在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后部。
然而,当使后车门外侧把手的铰链部位于其后侧时,关闭滑动开关式后车门的操作变得难以进行。也就是说,用后车门外侧把手关闭后车门的操作是这样完成的,即,车辆的向前的方向为门的关闭方向,沿与上述门的关闭方向相反的方向向后方拉动后车门外侧把手,以解除车门门锁机构的锁紧。在大多数汽车的场合中,上述操作是由乘员下车后来进行的。然而,由于乘员下车的位置大体是固定的,因此,已下车的乘员要原地不动地站在下车位置处来向后转动位于其下车位置后方的后车门外侧把手,这样进行该项操作是困难的。因此,通常是乘员必须向后走一两步,再将后车门关上,这样,乘员对较难进行此种操作感到不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外侧把手结构,该车门外侧把手结构能容易地进行后车门的关门操作,还不会与车门内面板发生干扰。
本发明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是一种设置在车辆上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所述车辆具有铰链开关式的前车门、和滑动开关式的后车门,其中,车门外侧把手结构包括:前车门外侧把手,该前车门外侧把手沿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设置在上述前车门的后端缘处;后车门外侧把手,该后车门外侧把手设置在后车门的前端缘处,它沿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并与上述前车门外侧把手成同一直线;铰链部,该铰链部支承上述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前部,且能使上述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前部自如转动;以及退让部,设置在上述前车门外侧把手和上述后车门外侧把手彼此相对的相向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上。
根据本发明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由于铰链部支承上述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前部,并能让该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前部自如转动,因此,能容易地进行后车门的关门操作。即,已下车的乘车者可原地不动地站在下车位置处,向前转动位于下车位置后方的后车门的后车门外侧把手,因此,乘车者不必向后移动,就能关闭后车门。因此,使关闭后车门的操作变得容易进行。
另一方面,由于铰链部支承上述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前部,并能让该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前部自如转动,因此,当关闭后车门时,乘车者也能容易地用手抠住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前部。而且,由于在前车门外侧把手和后车门外侧把手彼此相向的相向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上设有退让部,因此,当关闭后车门时,即使万一后车门出现过行程的情况,也能防止抠住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前部的手碰到前车门外侧把手。
本发明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最好是,上述退让部为设置在上述相向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上的锥形部。根据本发明,作为退让部的锥形部使车辆的外观令人感到亲切,因此,没有不协调感。所以,不会损坏车辆整体的外观性,使车身更为美观。
本发明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最好是,上述锥形部设置在上述后车门外侧把手结构的上述相向部上,它倾斜成越靠上述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就越位于车辆的后侧。根据本发明,锥形部是车辆外观上常见的结构,因此,不会给人以不协调感。从而,不会损坏车辆整体的外观性,还使车身更为美观。同时,还可减少行驶时的空气阻力。
本技术方案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是一种设置在车辆上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该车门外侧把手结构设置在车辆上,所述车辆具有铰链开关式的前车门、和滑动开关式的后车门,其中,车门外侧把手结构还包括:前车门外侧把手,该前车门外侧把手沿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设置在上述前车门的后端缘处;后车门外侧把手,该后车门外侧把手设置在后车门的前端缘处,它沿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设置并与上述前车门外侧把手成同一直线,并通过后把手板安装在上述后车门上;后侧伸出部,该后侧伸出部设置在上述后把手板的前端部,与上述后把手板的后侧相比,它向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伸出;以及铰链部,该铰链部支承上述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前部,且能使上述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前部自如转动。
根据本技术方案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铰链部支承上述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前部,且能使上述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前部自如转动,因此,使关闭后车门的操作变得容易。即,已下车的乘员原地不动地站在下车位置处,就可向前转动位于下车位置后方的后车门的后车门外侧把手,因此,乘员不必向后移动,就能关闭后车门。所以,使关闭后车门的操作变得容易。
此外,铰链部设置在后侧伸出部的内侧,该后侧伸出部形成于后把手板的前端部,与上述后把手板的后侧相比,它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伸出,因此,铰链部位于车门内部中的车宽方向的外侧,其结果,能避免其与车门内面板等发生干扰。所以,避免了铰链部与车门内面板等发生干扰。
本技术方案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还包括前把手板,该前把手板最好在前后方向上与上述后把手板构成连续形状,最好上述前车门外侧把手通过上述前把手板安装在上述前车门上。根据本技术方案,不会损害车辆整体的外观性,因此,还可使车身更加美观。
本技术方案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最好还包括前侧伸出部,该前侧伸出部设置在上述前把手板的后端部,它与上述后侧伸出部相连续,与上述前把手板的前侧相比,它向上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伸出。根据本技术方案,一起关闭的前车门和后车门会产生连续感,不会损坏车辆整体的外观性,因此,还可使车身更为美观。
此外,为了设置前侧伸出部和后侧伸出部,将用来操作前车门外侧把手的凹部和用来操作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凹部设置成前后分离。而且,凹部所占面积狭小,结果,车门的表面变得平滑。
技术方案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最好是,将锁芯设置在上述前侧伸出部的内侧。根据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利用前侧伸出部的内侧作为设置锁芯的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适合采用本发明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图2中所示的沿A-A剖面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的后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为图4中所示的沿B-B剖面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7为图4中所示的沿C-C剖面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8为图4中所示的沿D-D剖面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9为图4中所示的沿E-E剖面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10为图4中所示的沿F-F剖面线的向视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的后外侧把手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的后防护板的立体图。
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的后防护板的后视图。
图14为表示从本发明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的后防护板的下方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就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予以说明。再有,下列说明中的前后左右,除特殊指出者外,皆为在车门关闭状态下车辆向前行驶时的前后左右。
如图1所示,前车门14设置在车辆11的车身12的前侧,后车门15设置在其后侧。前车门14为铰链开关式车门,后车门15为电机驱动的动力滑动式车门。前车门的前端支承在车身12上,能绕上下延伸的轴转动。后车门15支承在车身12上,能前后滑动,并以向后滑动的方式打开、以向前滑动的方式关闭。
如图2~图4所示,前车门外侧把手20沿前后方向设置在铰链开关式的前车门14的后端缘处,用来进行前车门14的开关操作。后车门外侧把手21沿前后方向设置在滑动开关式的后车门15的前端缘处,用来进行的后车门15的开关操作。当前车门14和后车门15一起关闭时,前车门外侧把手20和后车门外侧把手21之间不存在任何其他构件,前车门外侧把手20和后车门外侧把手21彼此接近,在前后方向上排成一列。
如图3和图5所示,开口部24在前车门外壳23的后端缘的附近处形成,该前车门外壳23构成前车门14的外侧面。前车门外侧把手20通过前把手板25和前防护板26安装在前车门14上,其中,前把手板25嵌入开口部24内,前防护板26固定在前把手板25上且为金属制品。前防护板26配置在前侧门外壳23的车宽方向的内侧。前把手板25和前外侧把手20彼此连接,构成以合成树脂为主体制成的前车门外侧把手组件27。
如图2~图4所示,前车门外侧把手组件27的前把手板25的形状为前后较长、上下较宽、且前部为圆弧状。前把手板25包括把手板本体部31,在把手板本体部31的前部形成凹部30,该凹部30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当操作前车门外侧把手20时,凹部30可用来避让向前车门外侧把手20里侧弯曲的手指。
如图6所示,数个卡固部32设置在前把手板25的内表面,即,设置在把手板本体部31的与前车门外侧把手20相对的面上(图6中,显示只有2个卡固部32,除此之外,还可再设置一些)。数个卡固部32被卡固在前侧门外壳23的开口部24的内周缘上。再有,在各图中,符号29表示前车门14的车窗玻璃。
如图7所示,凸起部34形成于把手板本体部31的内表面。凸缘套管33镶嵌配合于凸起部34的内侧。安装孔35形成于防护板26上,该防护板26配置在前侧门外壳23的内侧。将螺钉36贯穿安装孔35,通过使该螺钉36与凸缘套管33螺纹连接,将前防护板26安装在把手板本体部31上。可在多处用螺钉36进行对前防护板26的安装,本发明中具体如图4所示,是在2处进行的。这样,如图6所示,前侧门外壳23的开口部24的内周缘被夹持在把手板本体部31的夹持部38与前防护板26的夹持板部39之间。通过夹持部38和夹持板部39夹持开口部24的内周缘,前把手板25以前外侧把手20配置在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状态安装在前车门外壳23上。
如图2和图3所示,前侧伸出部41形成于把手板本体部31的后部。前侧伸出部41与前侧的凹部30相比,它向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伸出,并与前车门14的前车门外壳23几乎为同一平面。此外,前侧伸出部41一直延伸至前车门14的前车门外壳23的后端缘处。
前车门外侧把手组件27的前车门外侧把手20具有块状部42。块状部42为前后方向稍长的形状,并固定在前把手板25的后部的上下方向的中央位置处,且从前侧伸出部41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
如各图所示的前车门外侧把手20位于驾驶席侧;用来执行上锁和开锁的锁芯43配置在从块状部42直到前侧伸出部41车宽方向的内侧。块状部42的后端面44稍微有些倾斜,越靠上述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就越位于前侧。再者,副驾驶席侧的前车门外侧把手组件27的构造为,除不设置锁芯之外,为与驾驶席的前车门外侧把手组件27左右颠倒的构造。
前车门外侧把手20具有车门外侧把手本体47。车门外侧把手本体47以其与块状部42在上下方向上位置一致的方式配置在块状部42的前侧,并支承在前把手板25上且能自如转动。车门外侧把手本体47具有把手部48。把手部48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它的前端部为越靠前端越细的形状。在把手部48的前部形成连结片部50。连结片部50向车宽方向的内侧延伸,通过在凹部30上形成的开口部49,进入把手板本体部31的车宽方向内侧,接着在该把手板本体部31内侧向前延伸。与之相应,在前把手板25上形成有支承部51,该支承部51从把手板本体部31的内侧向前延伸。外侧把手本体47支承在前把手板25的支承部51的前端。即,连结片部50的前端通过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支承轴52安装在支承部51的前端;外侧把手本体47以支承轴52为中心能转动地被支承于其上。
车门外侧把手本体47的把手部48,在图3中用实线表示的非操作时,最接近前侧门14;而在图3中用点划线表示的操作时,则以支承轴52为中心转动,并远离前侧门14。支承轴52和支承该支承轴52的支承部51构成前铰链部53,其支承车门外侧把手本体47。
在把手部48非操作时,把手部48和块状部42之间不存在任何其他构件,把手部48和块状部42彼此接近,并在前后方向上排成一列。即,在使把手部48和块状部42在车宽方向的外侧部分位置一致的同时,也使其在上下方向的位置一致。车门外侧把手本体47的前端缘从前把手板25的前端部向前突出。
操作片部56形成于把手部48的后部。操作片部56向车宽方向内部延伸,穿过开口部55,进入把手板本体部31的车宽方向的内侧。操作片部56用来在关闭前侧门14的状态下操作与车身12锁紧的车门门锁机构(图示省略)。
此外,在把手部48非操作时,车门外侧把手本体47的后端部与前侧门14最接近,操作片部56进入前侧门14的伸入量达到最大。再有,在外侧把手本体47操作时,车门外侧把手本体47的后端部以支承轴52为中心转动,远离前侧门14,操作片部56进入前侧门14的伸入量变为最小。这样,通过使操作片部56进入与退出,可操作前侧门14的车门门锁机构。即,在打开关闭的前侧门14的场合,例如,当乘车者握住车门外侧把手本体47的把手部48拉向身体一侧时,车门外侧把手本体47转动规定的角度,解除车门门锁机构对前侧门14的锁紧。然后,继续拉动手把部48,前侧门14以其前端为中心转动并被打开。
如图3和图5所示,开口部61形成于后车门外壳60的前端缘附近,该后车门外壳60构成后车门15的外侧面。后车门外侧把手21,通过嵌入该开口部61的后把手板62、和固定在后把手板62上的金属制的防护板63,安装在后车门15上。后防护板63配置在后车门外壳60的车宽方向内侧。后把手板62与后车门外侧把手21互相连接,构成以合成树脂为主体制成的后车门外侧把手组件64。
如图2~图4所示,后车门外侧把手组件64的后把手板62的前后较长、上下较宽、且后部为圆弧状。后把手板62具有把手板本体部66,在把手板本体部66的后部,形成向车宽方向内侧凹陷的凹部65。当操作后车门外侧把手21时,凹部65可用来避让向后车门外侧把手21里侧弯曲的手指。
如图8所示,数个卡固部67形成在后把手板62的里侧,即,形成在车门外侧把手本体部66的与后车门外侧把手21相反一侧的面上。数个卡固部67被卡固在后车门外壳60的开口部61的内周缘上。再有,在各图中,符号59表示后车门15的车窗玻璃。
如图9所示,凸起部69形成在车门外侧把手本体部66的内表面。凸缘套管68与凸起部69的内侧镶嵌配合。安装孔70形成于后防护板63上,后防护板63配置在后车门外壳60的内侧。通过将螺钉71插入并穿过安装孔70,再使该螺钉71与凸缘套管68螺纹连接,这样,后防护板63安装在把手板本体部66上。可在多处用螺钉71对后防护板63进行安装,具体事例如图4所示的是在3处进行的。这样,如图9所示,后车门外壳60的开口部61的内周缘,被夹持在把手板本体部66的夹持部73与后防护板63的夹持板部74之间。此外,如图10所示,后车门外壳60被夹在把手板本体部66的另一夹持部75与后防户板63的另一夹持板部76之间。通过由夹持部和夹持板部在多处夹持开口部61,在将后车门外侧把手21配置在车宽方向外侧的状态下,将后把手板62安装在后车门外壳60上。
如图2和图3所示,后侧伸出部80形成于把手板本体部66的前部。后侧伸出部80比后侧的凹部65向车宽方向的外侧伸出,并与后车门15的后车门外壳60构成大致同一平面。此外,后侧伸出部80一直伸延至后车门15的后车门外壳60后端缘外侧的造型分型线81处。
当前车门14与后车门15一起关闭时,后把手板62与前把手板25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和宽度一致。而且,二者彼此接近的外表面的车宽方向上的位置一致。此外,由于前把手板25设置在前车门14的后端缘处,后把手板62设置在后车门15的前端缘处,因此,前把手板25与后把手板62在前后方向上连续。
此外,当前车门14与后车门15一起关闭时,后侧伸出部80与前侧伸出部41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和宽度一致。而且,二者互相接近的外表面的车宽方向上的位置一致。此外,由于前侧伸出部41设置在前把手板25的后部,后侧伸出部80设置在后把手板62的前部,因此,前侧伸出部41与后侧伸出部80在前后方向连续。
后车门外侧把手组件64的后车门外侧把手21支承在后把手板62上并能自如转动,且后车门外侧把手21包括把手部82。把手部82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它的后端部构成圆弧状。连接片部84在把手部82的前部形成。连接片部84向车宽方向的内部延伸,通过在后侧伸出部80上形成的开口部83,进入把手板本体部66的车宽方向的内侧,还在后侧伸出部80的内侧向前伸出。与之相应,如图4所示,支承部85在把手板本体部66的内侧形成。后车门外侧把手21支承在后把手板62的支承部85的前端。即,连接片部84的前端,通过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支承轴86,安装在支承部85的前端,后车门外侧把手21支承在支承轴86上,且以支承轴86为中心能转动。
后车门外侧把手的把手部82,在图3中用实线表示的非操作时,最接近后车门15,而在图3中用点划线表示的操作时,则以支承轴86为中心转动,远离后车门15。支承轴86和支承该支承轴86的支承部85构成后铰链部87,后铰链部87支承后车门外侧把手21。后铰链部87设置在后侧伸出部80的车宽方向内侧。
如上所述,通过形成后侧伸出部80的后把手板62,后车门外侧把手21安装在后车门15上;连结片部84形成于后车门外侧把手21的前部,通过后铰链部87自如转动地设置在后车门外侧把手21上。再有,副驾驶席侧的后车门外侧把手组件64为与驾驶座侧的后车门外侧把手组件64左右颠倒的构造。
当前车门14与后车门15一起关闭、而且未被同时操作时,后车门外侧把手21与前车门外侧把手20的上下方向的高度和宽度一致。而且,二者互相接近的外表面的车宽方向上的位置一致。此外,由于前车门外侧把手20设置在前车门14的后端缘处,后车门外侧把手21设置在后车门15的前端缘处,因此,前车门外侧把手20和后车门外侧把手21之间不存在任何其他构件,前车门外侧把手20和后车门外侧把手21彼此接近、在前后方向上排成一列。此时,后车门外侧把手21的前端面90,与前车门外侧把手20的后端面44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相向。再者,后车门外侧把手21的后端缘部,比后把手板62的后端部向后方突出。
如图2、图3和图11所示,在后车门外侧把手21的前端面90上形成锥形部(退让部)88。在后车门15关闭而且未被操作时,锥形部88倾斜成越靠上述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就越位于车辆的后方。再有,在前车门外侧把手20的后端面44上也形成锥形部(退让部)89。在前车门14关闭但未被操作时,锥形部89稍稍倾斜成越靠上述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就越位于车辆的前方。前端面44和后端面90,即锥形部88、89彼此相对,两者的间隔越靠车宽方向外侧变得越宽。再者,后车门外侧把手21的前端面90比前车门外侧把手20的后端面44的倾斜陡。此处,例如也可仅使后车门外侧把手21的前端面90倾斜。
如图3所示,操作片部92在把手部48的后部形成。操作片部92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通过开口部91进入后把手板62的车宽方向的内侧。操作片部92用来操作在后车门15处于关闭状态下锁紧车身12的车门门锁机构(图示省略)。
在后车门外侧把手21未被操作时,后车门外侧把手21的后端部与后车门15最为接近,操作片部92进入后车门15的伸入量达到最大。此外,在后车门外侧把手21被操作时,后车门外侧把手21的后端部以支承轴86为中心转动,远离后车门15,操作片部92进入后车门15的伸入量变为最小。这样,通过使操作片部92进入与退让,可操作后车门15的车门门锁机构,使图中未示的动力滑动车门的控制单元动作。即,在打开关闭的后车门15的场合,例如,当乘员握住后车门外侧把手21的把手部82将其拉向身体一侧时,后车门外侧把手21按规定的角度转动,解除车门门锁机构对后车门15的锁紧。此外,将该操作作为起动的操作,可使控制单元动作以使电机驱动,后车门15便向后滑动并被打开。另一方面,在关闭开着的后车门15的场合,例如,当乘员握住后外侧把手21的把手部82将其拉向身体一侧时,使后外侧把手21按规定的角度转动,将该操作作为起动操作,可使控制单元动作以使电机驱动,后车门15便向前滑动并被关闭。当然,也可手动开闭后车门15。
以下,就有关配置在后车门外壳60的车宽方向上的内侧的后防护板63、同时就其与后车门外侧把手组件64的连接予以说明。再有,此处,可设想将后防护板63安装在后车门15上的状态。
如图10、图12和图14所示,后防护板63包括:中间板部95、倾斜板部96、突出板部97、前方延伸板部98、突出板部99、上述夹持板部76、以及前端板部100。中间板部95在后防护板63的中间部形成,构成平板状。倾斜板部96从中间板部95的前端缘处越向前方就越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倾斜。突出板部97从倾斜板部96的前端缘的上部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突出。前方延伸板部98从突出板部97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缘向前方延伸。突出板部99从前方延伸板部98的前端缘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突出。夹持板部76从该突出板部99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缘部向前方突出。前端板部100从夹持板部76的前端缘向车宽方向的内侧突出。
此外,后防护板63包括突出板部102和夹持板部103。突出板部102从倾斜板部96的前端缘的下部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突出。夹持板部103从突出板部102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缘部向前方突出。
此外,后防护板63包括:倾斜板部105、后方延伸板部106、突出板部107、和夹持板部108。倾斜板部105,从中间板部95的后端缘处向后方延伸,而且越靠近后方越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倾斜。后方延伸板部106其上端部构成向后下方倾斜的形状,并从倾斜板部105的后端缘处向后方延伸。突出板部107从后方延伸板部106的后部的下端缘处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突出。夹持板部108从突出板部107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缘处向下方突出。
还有,后防护板63包括:突出板部110,下方延伸板部111,延伸板部112,以及上述夹持板部74。突出板部110,从中间板部95的下端缘处向车宽方向的外侧突出。下方延伸板部111从突出板部110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缘处向下方延伸。延伸板部112从下方延伸板部111的下端缘处向车宽向外侧延伸。夹持板部74从延伸板部112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缘处向上方突出。
此外,后防护板63包括上板部114。上板部114设置成从连接下述部件的上端缘处横架在与倾斜板部105连续的后方延伸板部106的后端缘处,并与之连成一体,且向车宽方向外侧折弯,其中,该上端缘将突出板部97侧的前方延伸板部98、突出板部97、倾斜板部96、中间板部95、倾斜板部105以及后方延伸板部106等连成一体。此外,挟持板部115形成于上板部114,该上板部114设置在中间板部95上。挟持板部115从车宽方向外的端缘处向下方突出。通过在后防护板63上形成上板部114,使折曲线117沿车身前后方向、在连接如下部件的上端缘和后方延伸板部106的后端缘处形成,其中,该上端缘将突出板部97侧的前方延伸板部98、突出板部97、倾斜板部96、中间板部95、倾斜板部105以及后方延伸板部106连成一体。
在下方延伸板部111上形成安装孔70,上述螺钉71穿过安装孔70。此外,在前方延伸板部98上,也形成使上述螺钉71贯穿的安装孔120,在后方延伸板部106上,也形成使上述螺钉71贯穿的安装孔121。此处,安装孔70、120、121三者中最接近前端板100的安装孔120构成圆形,与螺钉71无间隙配合。也就是说,最接近前端板100的安装孔120兼作定位孔,对后防护板63相对于后车门外侧把手组件64的前后和上下的位置进行定位。另一方面,安装孔121构成为在前后方向上较长的椭圆形孔,与螺钉71之间在上下方向上为无间隙配合,而在前后方向上形成间隙。因此,安装孔121仅对后防护板63相对于后车门外侧把手组件64的上下位置进行定位。安装孔70构成为圆形,它的直径比螺钉71的直径大,它与螺钉71之间在上下方向和在前后方向上皆形成间隙。
当各螺钉71分别穿入安装孔70、120、121,且各螺钉71被螺纹连接在后把手板62上时,后车门外壳60就被夹持在后防护板63的夹持板部76、103、108、115和后把手板62之间。这样,后防护板63便被安装在后车门15上。另外,虽未图示,但也可分别在夹持板部76、103、108、115的车宽方向外侧粘贴密封带。
如图10所示,由于后防护板63的夹持板部76抵接于后车门外壳60的开口部61和前端的外观造型分型线81之间,因此,前端板100沿阶梯部123伸延,并相对该阶梯部123在车身前后方向上一致,其中,阶梯部123从后车门外壳60的前端缘侧的外观造型分型线81向车宽方向内侧折弯。
此外,后车门外侧把手组件64,通过接近前端板100的安装孔120而被固定在后防护板63上。
此外,后防护板63,通过安装孔70、120、121中最接近前端板100的安装孔120而被定位在后车门外侧把手组件64上。
还有,在后防护板63的前端板100附近,形成向前后方向延伸的折弯线117。该折弯线117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横跨最前侧的安装孔120和最后侧的安装孔121之间的范围。
根据上述实施例,由于后铰链部87支承后车门外侧把手21的前部且能让其自如转动,因此,能提高关闭后车门15时的操作性。也就是说,乘员下车后就能向前方转动位于比下车位置更靠后的后车门15的后车门外侧把手21,因此,乘员不必向后方移动,站在下车位置原地就能进行关闭后车门15的操作。此外,支承后车门外侧把手21的前部的后铰链部87设置在后侧伸出部80的内侧,而该后侧伸出部80形成于后把手板62的前部中,与上述后把手板62的后侧相比,它向车宽方向外侧伸出,因此,后铰链部87位于车门内部的车宽方向的外侧。这样,可避免车门内侧壁板93与后铰链部87发生干扰,该车门内侧壁板93制成梯阶状,可避免与支柱干扰。因此,既能提高关闭后车门15时的操作性,同时又能避免后铰链部87与车门内侧壁板93发生干扰。
前车门外侧把手20通过前把手板25安装在前车门14上,其中,前把手板25与后把手板62在前后方向上连续,因此,还优化了前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外观性。
前侧伸出部41形成于前把手板25的后端部,与其前侧相比,它向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伸出,并与后侧伸出部80连续,因此,当将前车门14和后车门15一起关闭时,不会损坏两门边缘的连续性,还进一步优化了外观性。还有,通过后侧伸出部80和前侧伸出部41的存在,使用来为操作后车门外侧把手21的凹部65和操作前车门外侧把手20的凹部30前后分离设置,因此,使凹部非常少,从而促进了车门表面的平坦化。
在前侧延伸部41的内侧设置锁芯43,该前侧延伸部的内侧能有效地被利用而解决锁芯43的设置空间。
再有,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后车门外侧把手21被自如转动地支承着,因此,当进行关闭后车门15的操作时,手能容易地抠住后车门外侧把手21的前部。另外,锥形部89形成于前车门外侧把手20,而铰链部88形成于后车门外侧把手21,因此,前车门外侧把手20的后端面44、和与后端面44相对的后车门外侧把手21的前端面90之间的间隔为:越靠车宽方向的外侧越宽。这样,当进行关闭后车门15的操作时,即使例如万一后车门出现过行程的情况,也能防止抠住后车门外侧把手21的前部的手碰到前车门外侧把手20。
再有,最好将锥形部设置在后端面44和前端面90的至少任意一方。再者,在后端面44和前端面90上,不一定只采用锥形,也能采用阶梯形或凹形等。然而最好采用锥形,因为这样看起来很自然,丝毫无损于外观性,还能使其更加美观。
此外,特别是,当锥形部88形成于后车门外侧把手21的前端面90上,并倾斜成越靠上述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就越位于车辆的后方时,即使后端面44和前端面90之间的间隔越靠车宽方向的外侧越宽,但看起来仍很自然,丝毫无损于其外观性,还使其更加美观。而且,可减小行驶时的空气阻力。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只要在不超出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以对其结构进行增加、省略、替换以及其他的变更。本发明不受上述说明的限制,而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

Claims (7)

1.一种车门外侧把手结构,该车门外侧把手结构设置在车辆上,所述车辆具有铰链开关式的前车门、和滑动开关式的后车门,其中,车门外侧把手结构包括:
前车门外侧把手,该前车门外侧把手沿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设置在上述前车门的后端缘处;
后车门外侧把手,该后车门外侧把手设置在后车门的前端缘处,它沿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设置并与上述前车门外侧把手成同一直线;
铰链部,该铰链部以可自如转动的方式支承上述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前部;以及
退让部,该退让部设置在上述前车门外侧把手和上述后车门外侧把手彼此相对的相向部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其中,
上述退让部为设置在上述相向部的至少任意一方上的锥形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其中,
上述锥形部设置在上述后车门外侧把手的上述相向部上,它倾斜成越靠上述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就越位于车辆的后方。
4.一种车门外侧把手结构,该车门外侧把手结构设置在车辆上,所述车辆具有铰链开关式的前车门、和滑动开关式的后车门,其中,车门外侧把手结构包括:
前车门外侧把手,该前车门外侧把手沿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设置在上述前车门的后端缘处;
后车门外侧把手,该后车门外侧把手设置在后车门的前端缘处,它沿上述车辆的前后方向设置并与上述前车门外侧把手成同一直线,并通过后把手板安装在上述后车门上;
后侧伸出部,该后侧伸出部设置在上述后把手板的前端部,与上述后把手板的后侧相比,它向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伸出;以及
铰链部,该铰链部设置在上述后侧伸出部的内侧,并以可自如转动的方式支承上述后车门外侧把手的前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其中,还具有:
前把手板,该前把手板在前后方向上与上述后把手板还构成连续形状,
上述前车门外侧把手通过上述前把手板安装在上述前车门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其中,还具有:
前侧伸出部,该前侧伸出部设置在上述前把手板的后端部,它与上述后侧伸出部相连续,与上述前把手板的前侧相比,它向上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外侧伸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外侧把手结构,其中,
锁芯设置在上述前侧伸出部的内侧。
CNB2005100690671A 2004-05-12 2005-05-10 汽车车门外侧把手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540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2441/2004 2004-05-12
JP142440/2004 2004-05-12
JP2004142440A JP4191085B2 (ja) 2004-05-12 2004-05-12 ドアアウタハンドル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6457A CN1696457A (zh) 2005-11-16
CN100465404C true CN100465404C (zh) 2009-03-04

Family

ID=35349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6906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65404C (zh) 2004-05-12 2005-05-10 汽车车门外侧把手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191085B2 (zh)
CN (1) CN10046540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45324B2 (ja) * 2005-06-29 2011-03-09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
JP4356731B2 (ja) * 2006-10-26 2009-11-0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ドアアウトサイドハンドル取付部構造
JP5172197B2 (ja) * 2007-04-26 2013-03-27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装置
DE102007027845A1 (de) * 2007-06-13 2008-12-18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Betätigen eines Verschlusses eines beweglichen Teils
JP5245684B2 (ja) * 2008-09-26 2013-07-24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ドアハンドル
JP7394019B2 (ja) * 2020-05-25 2023-12-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ドアハンドル構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97336A (en) * 1959-03-13 1961-08-22 Chrysler Corp Side loading suburban vehicle
US4492405A (en) * 1982-07-16 1985-01-08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Sealing structure for automotive vehicle side doors
JP2004291958A (ja) * 2003-03-26 2004-10-21 Honda Motor Co Ltd Bピラーを備えていない車両のcピラー及び後部ドアヒンジ構造
CN1640708A (zh) * 2004-01-16 2005-07-20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滑动式车门及其安全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97336A (en) * 1959-03-13 1961-08-22 Chrysler Corp Side loading suburban vehicle
US4492405A (en) * 1982-07-16 1985-01-08 Nissan Motor Company, Limited Sealing structure for automotive vehicle side doors
JP2004291958A (ja) * 2003-03-26 2004-10-21 Honda Motor Co Ltd Bピラーを備えていない車両のcピラー及び後部ドアヒンジ構造
CN1640708A (zh) * 2004-01-16 2005-07-20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滑动式车门及其安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324591A (ja) 2005-11-24
JP4191085B2 (ja) 2008-12-03
CN1696457A (zh) 2005-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5404C (zh) 汽车车门外侧把手结构
US5054844A (en) Aerodynamic motorcar
US4598982A (en)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rear view mirror
EP1547838A1 (en) Wind deflector for an open car and vehicle provided therewith
US20050253413A1 (en) Door outer handle structure
US7673928B2 (en) Tailgate spoiler with integrated rotating hinge cover
EP2871084A1 (en) Vehicle with tail gate
US2903296A (en) Automobile with flap door
CN103042952A (zh) 车辆座椅
US5013082A (en) Door opening system
US6199936B1 (en) Motor vehicle folding top system
CN107531138B (zh) 可枢转的机动车后盖
US5833298A (en) Tiltable full vision automobile windshield
US20170158033A1 (en) Motor vehicle door with hidden key cylinder
US6971706B2 (en) Side structure of a vehicle
EP0088015B1 (fr) Véhicule automobile monocorps
JP4305105B2 (ja) 車両用バックドア構造
DE112016004955T5 (de) Fahrzeugheckstruktur
US7832789B2 (en) Integrated vehicle door hinge and handle
CN211808984U (zh) 车辆用门装置
KR102419444B1 (ko) 도어 트림
DE102017002564A1 (de) Dach vom Aufbewahrungstyp für Kraftfahrzeug,Gliedstruktur dafür und Fahrzeug
JPH03121925A (ja) 車両のドア開閉構造
DE202016000477U1 (de) Seitentür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integrierter Kamera
CN115402208A (zh) 踏板组件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