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55278C - 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和二氧化碳外用凝胶 - Google Patents

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和二氧化碳外用凝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55278C
CN100455278C CNB2004800233472A CN200480023347A CN100455278C CN 100455278 C CN100455278 C CN 100455278C CN B2004800233472 A CNB2004800233472 A CN B2004800233472A CN 200480023347 A CN200480023347 A CN 200480023347A CN 100455278 C CN100455278 C CN 10045527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icle
shot
carbon dioxide
goo
mod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233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35726A (zh
Inventor
田中雅也
魏春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ECHEMIR Inc
Neochemir Inc
Original Assignee
NOECHEMI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ECHEMIR Inc filed Critical NOECHEMIR Inc
Publication of CN1835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35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552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55278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8/00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K8/02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8/0241Containing particulate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shape and/or structure
    • A61K8/0275Containing agglomerated particul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06Aluminium, calcium or magnesium; Compounds thereof, e.g. clay
    • A61K33/10Carbonates; Bicarbon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2Inorgan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0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 A61K47/16Organic compounds, e.g. natural or synthetic hydrocarbons, polyolefins, mineral oil, petrolatum or ozokerite containing nitrogen, e.g. nitro-, nitroso-, azo-compounds, nitriles, cyanates
    • A61K47/18Amines; Amides; Ureas;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Amino acids; Oligopeptides having up to five amino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4Skin, i.e. galenical aspects of topical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02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for treating wounds, ulcers, burns, scars, keloids,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QSPECIFIC USE OF COSMETICS OR SIMILAR TOILETRY PREPARATIONS
    • A61Q19/00Preparations for care of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800/00Properties of cosmetic compositions or active ingredients thereof or formulation aids used therein and process related aspects
    • A61K2800/20Chemical, physico-chemical or functional or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ion as a whole
    • A61K2800/22Gas releasing
    • A61K2800/222Effervesc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irds (AREA)
  • Cosmetic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用于二氧化碳以基本上非气泡状态溶解于凝胶中而形成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的调制,含有粒状物和与该粒状物混合的粘性物。作为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其中,前述粒状物以弱酸和钙离子捕捉剂作为必需成分,前述粘性物以碳酸钙、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和水作为必需成分。另外,作为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前述粒状物以弱酸和分散剂作为必需成分,前述粘性物以碳酸钙、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钙离子捕捉剂和水作为必需成分。

Description

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和二氧化碳外用凝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调制通过二氧化碳的外用可以简便地得到美容或医疗效果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和由其得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
背景技术
被经皮经粘膜吸收的二氧化碳通过促进皮肤及皮下组织、肌肉的血液循环,使新陈代谢活跃,由此可以获得美容或医疗效果,这已被世界各地一直以获得这些效果为目的利用碳酸泉以及各种各样的研究所确认。例如,在医疗效果中作为对褥疮治疗的应用,日吉等报告了人工碳酸泉对难治性褥疮有效(日吉俊纪;关于用人工碳酸泉浴剂的褥疮治疗。ComprehesiveRehabilitation 17(8):605-609,1989)。
为了简便地得到通过二氧化碳的外用的美容或医疗效果,提出配合了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外用剂和使用时经调制而产生二氧化碳的外用剂的方案。前述的二氧化碳外用剂具有其制造技术尚未确立、使二氧化碳无损失或少损失的保存容器的价格高等的问题,与此相对,使用时经调制而产生二氧化碳的外用剂则很少有这些问题,更加实用。作为可调制这样的外用剂的组合物,例如,提出了二氧化碳经皮和/或经粘膜吸收用组合物制造试剂盒(参照特开2000-319187号公报)及二氧化碳外用剂调制用组合物(参照WO02/80941)的方案。
在特开2000-319187号公报或WO02/80941中,公开了二氧化碳的经皮和/或经粘膜吸收对下述病症有效:脚癣、虫咬、特应性皮炎、钱币状湿疹、皮肤干燥病、脂溢性湿疹、荨麻疹、痒疹、妇科湿疹、一般性痤疮、脓痂疹、毛囊炎、痈、疖、蜂窝组织炎、化脓性皮肤炎、干癣、鱼鳞癣、跖掌角化症、苔癣、糠疹、创伤、烫伤、龟裂、糜烂、冻疮等皮肤粘膜疾病或者与皮肤粘膜障碍相伴的痒,褥疮、创伤、烫伤、口角炎、口腔炎、皮肤溃疡、龟裂、糜烂、冻疮、坏疽等皮肤粘膜损伤;皮肤移植片、皮瓣等的不能愈合;牙龈炎、牙龈脓肿、义齿性溃疡、牙龈变黑、口腔炎等的齿科疾病;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性末梢循环障碍、下肢静脉曲张等的基于末梢循环障碍的皮肤溃疡或感觉冷、无感觉;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臂综合征、肌肉痛、关节痛、腰痛症等的肌骨骼系统的疾病;神经痛、多发性神经炎、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等的神经类疾病,干癣、鸡眼、老趼、鱼鳞癣、跖掌角化症、苔癣、糠疹等的角化异常症;一般性痤疮、脓痂疹、毛囊炎、痈、疖、蜂窝组织炎、化脓性皮肤炎、化脓性湿疹等的化脓性皮肤疾病;抑制去毛后毛发的再生(无用毛处理);雀斑、皮肤粗糙、肤色暗、皮肤或肤色差、毛发光泽差等的皮肤或毛发等的美容上的问题,和局部肥胖。
已知通常二氧化碳在气体状态下几乎不被经皮经粘膜吸收。例如,碳酸泉之所以显示降低血压、促进褥疮治愈、改善皮肤粗糙等的医疗和美容效果,是因为溶于碳酸泉水中的二氧化碳被经皮经粘膜吸收所致(参照:长仓功,二氧化碳支持生命的奇妙的物质,朝日新闻社刊)。因此,为了使前述美容或医疗效果奏效,需要寻求将二氧化碳溶解于水等的溶剂中的方法。
特开2000-319187号公报的试剂盒,是使用气泡状二氧化碳的物质,所以即使把得到的组合物涂抹到皮肤粘膜上,经皮经粘膜吸收的效率也不高。因此,为了充分得到前述的美容或医疗效果,需要长期地连续使用。具体而言,为了让脸变瘦,必需每天使用连续2周~2个月。还有,气泡状的二氧化碳由于会在由所述试剂盒得到的组合物上形成无用的空洞,因而该二氧化碳不会用于经皮经粘膜吸收。同时还有整体的流动性变高,涂抹物从涂抹面垂滴下来而弄脏衣服等的问题。进而,由前述试剂盒得到的组合物是粘性物,所以使用后除去时必需要洗脸,使用不方便。
另一方面,尽管WO02/80941的组合物几乎解决了特开2000-319187号公报的试剂盒的缺点,但其在使用后除去时也必需要洗脸等,也不算使用方便。另外,即使能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比前述试剂盒更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但在效果上期待着进一步的改善。
本发明鉴于以上事实,旨在提供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和由其制得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其中,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用于调制在更短时间内可得到更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且在涂抹时不垂滴,使用后易除去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等对可以获得更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的二氧化碳外用剂进行了精心的研究。在该过程中考虑利用属于二氧化碳的产生原料的碳酸盐所释放出的阳离子来凝胶化,且使非气泡状态的二氧化碳经皮经粘膜吸收而获得更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但是,在反复的实验研究中得知具有下述问题:碳酸盐和酸剧烈反应而使二氧化碳急剧产生,还有因碳酸盐所释放出的阳离子和凝胶化剂的反应也剧烈,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凝胶中气泡化或逸散于大气中,进而根据原料的种类、配合比例等,在凝胶化完成之前二氧化碳的产生已经完成等。因此,本发明人等以减慢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或溶解速度及凝胶化剂的反应速度,使两者的速度同步而解决上述问题为中心,反复进行了实验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二氧化碳以基本上非气泡状态溶解于凝胶中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的调制,含有如下所述的粒状物(A)和与该粒状物(A)混合的粘性物(B):
(A)以弱酸和钙离子捕捉剂作为必需成分的粒状物,
(B)以碳酸钙、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和水作为必需成分的粘性物。
在此,本发明所述的凝胶是指通过水等溶剂膨润的高分子等形成三维网眼结构,使大多数的溶剂分子进入该网眼结构中而难以脱离的物质。
还有,本发明所述的基本上非气泡状态是指气泡状的二氧化碳用肉眼难以确认的状态。
进而,本发明所述的粒状物是指粉末、细粒、颗粒、微囊等的固态物,或这些固态物的混合物的任意一种。
另外,本发明所述的钙离子捕捉剂是指与钙离子结合,能够控制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凝胶化速度和凝胶的硬化速度的物质。
如果使用上述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将上述粒状物(A)和上述粘性物(B)混合后,随着粒状物(A)中的弱酸和粘性物(B)中的碳酸钙反应的进行而产生二氧化碳,并且通过前述碳酸钙所释放出的钙离子和前述粘性物(B)中的钙离子来凝胶化的凝胶化剂(以下简称“凝胶化剂”)发生凝胶化,凝胶发生硬化。此时,因为钙离子捕捉剂捕捉了钙离子,抑制了凝胶化的剧烈进行。还有,粒状物(A)中的钙离子捕捉剂在粒状物(A)和粘性物(B)混合时,具有延缓弱酸与碳酸钙相接触的作用,因而也可以抑制前述的二氧化碳的急剧产生。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下面的问题:二氧化碳以非气泡状态溶解之前凝胶便发生硬化,由于二氧化碳急剧产生而使气泡状的二氧化碳残留在凝胶内,产生的二氧化碳逸散于大气中。所以,可以得到基本上非气泡状态的二氧化碳大量溶解于凝胶中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然后,如果使用这样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因二氧化碳的经皮经粘膜吸收量很多,便可以有效地得到更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还有,由于是凝胶,因而难以从皮肤粘膜上垂滴下。并且,如果调整原料的配合比等,调制完经过一定时间后凝胶发生硬化,可以容易地从皮肤粘膜上剥离除去。
在上述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中,前述粒状物(A)的钙离子捕捉剂优选为乙二铵四乙酸二钠和甘氨酸中的至少一种。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更有效地捕捉钙离子,因而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凝胶化的急剧进行。因此,通过使用这样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得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可以更有效地得到更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
还有,在上述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中,前述粒状物(A)的弱酸优选为磷酸二氢钠和磷酸二氢钾中的至少一种,前述粒状物(A)的钙离子捕捉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甘氨酸中的至少一种,而且,前述粘性物(B)的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优选为藻酸钠。这种情况下,具有易于调制溶解有基本上非气泡状态的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的优点。而且,具有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或溶解的完成时间和凝胶化剂的反应完成时间几乎相同,可得到能更有效地获得更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的优点。进而,可以很容易地得到从皮肤粘膜上难以垂滴下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并且通过调整原料的配合比等,具有可简单地得到调制完后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硬化、容易剥离除去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的优点。
还有,在上述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中,前述粒状物(A)进一步优选含有分散剂。在这种情况下,使前述的粒状物(A)溶解于粘性物(B)时,由于抑制了弱酸和碳酸钙的接触,因而可更进一步抑制二氧化碳的产生速度。因此,产生的二氧化碳不会在凝胶中气泡化,也不会逸散于大气中,而是以基本上非气泡状态直接在凝胶中溶解。还有,与此同时,因为也抑制了从碳酸钙游离出来的钙离子的游离速度,凝胶化剂以适宜的速度凝胶化、硬化。因此,如果使用粒状物(A)和粘性物(B)进行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的调制,生成缓缓硬化的凝胶,并且凝胶中溶解有基本上非气泡状态的必需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如果使所述粒状物(A)混合到粘性物(B)中,然后涂抹于皮肤粘膜上,基本上非气泡状态的二氧化碳就会被经皮经粘膜吸收而获得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还有,得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因为是凝胶,所以不易从皮肤粘膜上垂滴下。进而,如果调整原料的配合比等,调整后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生硬化,可从皮肤粘膜上很容易地剥离除去。
另外,在上述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中,前述粒状物(A)优选进一步含有分散剂和粘合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前述粒状物(A)和前述粘性物(B)混合,则前述粒状物(A)的崩解控制就可更好地进行而使前述粒状物(A)的溶解速度变得适宜。因此,使用由这样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得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便可更有效地获得更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
还有,在上述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中,前述粘性物(B)进一步优选含有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在这种情况下,把前述粒状物(A)和前述粘性物(B)混合之后所得的物质更加紧贴于皮肤粘膜而变得不易垂滴下,具有使二氧化碳的经皮经粘膜吸收更有效地进行的优点。
还有,在上述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中,前述粘性物(B)进一步优选含有醇类。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前述粘性物(B)的伸延变得良好,并且使用感也变得良好的优点。
还有,在前述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中,前述粒状物(A)的平均粒径优选被设定于0.05~1.0mm的范围。这种情况下,使所述粒状物(A)与所述粘性物(B)混合时,所述粒状物(A)的溶解速度变得适宜,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或溶解的完成时间和凝胶化剂的反应的完成时间变得更加同步。
本发明的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二氧化碳以基本上非气泡状态溶解于凝胶中形成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的调制,含有下述的粒状物(X)和与该粒状物(X)混合的粘性物(Y):
(X)是以弱酸和分散剂作为必需成分的粒状物,
(Y)是以碳酸钙、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钙离子捕捉剂和水作为必需成分的粘性物。
在此,本发明所述的分散剂是指使弱酸等的原料分散于粒状物中而使弱酸从粒状物中的释放得到适当的延迟,其自身以适宜的速度溶解于水中或膨润的物质。
如果使用前述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与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相同,将前述粒状物(X)和前述粘性物(Y)混合,则粒状物(X)中的弱酸和粘性物(Y)中的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同时,由前述碳酸钙所释放出的钙离子使前述粘性物(Y)中的凝胶化剂发生凝胶化,凝胶发生硬化。此时,被粘性物(Y)溶解的粒状物(X)中的弱酸由于分散剂的作用使其与碳酸钙的接触延迟,因而使二氧化碳的产生延迟,并且因为钙离子捕捉剂捕捉钙离子,所以抑制了凝胶化的急剧进行。因此,可以得到溶解有大量的基本上非气泡状态的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然后,如果使用这样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因为二氧化碳的经皮经粘膜吸收量很多,因而可以在更短时间里得到更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还有,因为是凝胶,所以不易从皮肤粘膜上垂滴下来。进而,如果调整原料的配合比等,调制完经过一段时间后凝胶会发生硬化,可容易地从皮肤粘膜上剥离除去。
在上述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中,前述粒状物(X)的钙离子捕捉剂优选为磷酸氢二钠。在这种情况下,因更有效地捕捉了钙离子,所以更有效地抑制凝胶化的急剧进行。从而,通过使用由这样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而得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就可以更有效地得到更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
还有,在上述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中,前述粒状物(X)的弱酸优选为磷酸二氢钠和磷酸二氢钾中的至少一种,且前述粘性物(Y)的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优选为藻酸钠,前述的粘性物(Y)的钙离子捕捉剂优选为磷酸氢二钠。在这种情况下,非常容易调制溶解有基本上非气泡状态的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还有,具有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或溶解的完成时间和凝胶化剂的反应的完成时间几乎相同,可以确切地得到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的优点。进而,容易获得不易从皮肤粘膜上垂滴下来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并且如果通过调整原料的配合比等,具有可简易地获得在调制后一段时间内发生硬化并容易剥离除去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的优点。
还有,在上述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中,前述粒状物(X)进一步优选含有粘合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前述粒状物(X)和前述粘性物(Y)混合,则通过与所述粒状物(X)中的分散剂一起使用,就会使粒状物(X)的崩解控制更好地进行,使所述粒状物(X)的溶解速度变得适宜。因此,通过使用由这样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得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就可以更有效地得到更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
还有,在上述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中,前述粘性物(Y)进一步优选含有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在这种情况下,把所述粒状物(X)和粘性物(Y)混合而成的物质,与皮肤粘膜更加紧贴、不易垂滴下,具有使基本上非气泡状态的二氧化碳的经皮经粘膜吸收更高效地进行的优点。
还有,在上述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中,前述粘性物(Y)更优选含有醇类。这种情况下,具有前述粘性物(Y)的伸延变得良好,并且使用感也变得良好的优点。
另外,在上述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中,前述粒状物(X)的平均粒径优选被设定于0.05~1.0mm的范围。这种情况下,将前述粒状物(X)和前述粘性物(Y)混合时,粒状物(X)的溶解速度变得适宜,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或溶解的完成时间和凝胶化剂的反应的完成时间变得更加同步。
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其特征在于,使用前述第1、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而制成,二氧化碳以基本上非气泡状态溶解于凝胶中。根据上述的构成,由于使用能够控制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或溶解速度和凝胶化剂的反应速度的第1、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因而形成含有多量的基本上非气泡状态的二氧化碳的凝胶。因此,被经皮经粘膜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变多,可获得更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还有,在二氧化碳的重量含有率相同的情况下,与以气泡状二氧化碳为必需成分的相同重量的二氧化碳外用剂相比较,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的容积小、物理强度高。因此,能在皮肤粘膜上薄且以均匀的厚度涂抹,具有仅用少量便可得到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的优点。还有,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因为具有适宜的粘度和粘附性而不易从涂抹面垂滴下,因而不会弄脏衣服等,并可以获得很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进而,如果调整原料的配合比等,调制完经过一段时间后凝胶发生硬化,从皮肤粘膜上可容易地剥离除去。
本发明的创伤覆盖材料,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第1、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而制成,二氧化碳以基本上非气泡状态溶解于凝胶中。根据上述的构成,由于使用能够控制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或溶解速度和凝胶化剂的反应速度的第1、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因而形成含有多量的基本上非气泡状态的二氧化碳的凝胶。因此,被经皮经粘膜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增多,通过二氧化碳的经皮经粘膜吸收可以更强地获得对创伤等的治愈效果。而且,如果把由第1、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得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适用于创伤等中,水凝胶薄膜化之后不立即剥离除去,维持原样地使其粘附在皮肤粘膜上,则具有作为创伤等的保护薄膜的功能而发挥作用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关于本发明分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和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两部分来说明。
〔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含有以弱酸和钙离子捕捉剂作为必需成分的粒状物(A),和以碳酸钙、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和水作为必需成分的粘性物(B)。
构成粒状物(A)的弱酸通常是指1重量%水溶液的pH为等于或大于3.0而小于7.0的范围内的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无机酸、有机酸中的任何一种或将2种或更多种合并使用。之所以使用弱酸,是因为使用强酸时,即使减少强酸的配合量,由于强酸与碳酸钙的反应过快也会使二氧化碳局部急剧产生,从而使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凝胶中气泡化、或者逸散于大气中。而且,由于钙离子的释放也很快,即使使用钙离子捕捉剂也不能使凝胶化剂的反应速度充分减慢,短时间内即凝胶化、硬化。即,使用弱酸的原因是为了使大量的基本上非气泡状态的二氧化碳溶解于凝胶中。其中优选具有缓冲作用,即使浓度高其酸性度也不会超出一定强度的弱酸。更优选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
然后,虽然也基于弱酸的种类等,但大体上相对于粒状物(A)的总量,弱酸的配合量优选5~75重量%,更优选30~50重量%。不足5重量%时,虽然也基于相对于粒状物(A)的粘性物(B)的使用量或粘性物(B)的配合成分、配合比等,但大体上由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和钙离子的释放量少,因而有可能导致溶解于凝胶中的非气泡状态的二氧化碳的量过少,凝胶化变得不充分。反之,超过75重量%时,虽然也基于相对于粒状物(A)的粘性物(B)的使用量或粘性物(B)的配合成分、配合比等,但大体上由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和钙离子的释放量过多,因而有可能导致二氧化碳在凝胶中气泡化、凝胶硬化快而使二氧化碳的产生停止。即,之所以弱酸的配合量优选在前述的范围内,是因为能够使非气泡状态的二氧化碳大量地溶解于凝胶中。
作为构成粒状物(A)的钙离子捕捉剂,只要是与凝胶化剂竞争性地结合钙离子的物质,就可以无特别限定地使用。具体而言,可例举出磷酸氢二钠、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焦磷酸四钠、三聚磷酸钠、羟基乙烷二膦酸、羟基亚乙基二膦酸、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四钠、次氮基三(亚甲基膦酸)、膦酰基丁烷三羧酸等的磷酸或膦酸类钙离子捕捉剂,柠檬酸三钠、葡糖酸钠等的羧酸类钙离子捕捉剂,或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三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三钠、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五钠、乙二胺四乙酸钙二钠、次氮基三乙酸、甲基甘氨酸二乙酸、乙二胺羟乙基三乙酸三钠、二羟乙基乙二胺二乙酸、丙烷二胺四乙酸、三亚乙基四胺六乙酸、羟乙基亚氨基二乙酸、二羰基乙基谷氨酸四钠、二羟乙基甘氨酸、1,3-二氨基-2-羟丙烷四乙酸等的氨基羧酸类钙离子捕捉剂,甘氨酸等的氨基酸类钙离子捕捉剂等。这些物质可单独使用或将2种或更多种合并使用。由于在控制钙离子的捕捉和再释放、控制凝胶化速度和硬化速度上优异,其中优选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甘氨酸。
然后,虽然也基于钙离子捕捉剂的种类等,但大体上相对于粒状物(A)的总量,钙离子捕捉剂的配合量优选0.5~50重量%,更优选4.0~40重量%。不足0.5重量%时,虽然也基于相对于粒状物(A)的粘性物(B)的使用量或粘性物(B)的配合成分、配合比等,但由于对钙离子的捕捉不充分而使凝胶化和凝胶的硬化急速进行,因而有可能导致二氧化碳的产生停止。反之,超过50重量%时,虽然也基于相对于粒状物(A)的粘性物(B)的使用量或粘性物(B)的配合成分、配合比等,但由于过度地捕捉钙离子而使凝胶化和凝胶的硬化不能充分进行,因而有可能导致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凝胶中气泡化、或者逸散于大气中。
以弱酸和钙离子捕捉剂作为必需成分的粒状物(A)例如为细粒、颗粒状,优选其大体平均粒径(一个粒子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的和的一半)被设定于0.05~1.0mm的范围,特别优选0.1~0.3mm的范围。即,优选比目前的二氧化碳外用剂调制用组合物的粒状物(参照WO02/80941)还小的物质。如粒状物(A)过大,与粘性物(B)混合时,则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使其溶解而有使弱酸和碳酸钙的反应进程变难的趋势,其结果有可能导致二氧化碳的产生变得过于迟缓、凝胶化和凝胶的硬化不能充分进行。反之,如果粒状物(A)过小,与粘性物(B)混合时,粒状物(A)迅速地溶解而有使弱酸和碳酸钙的反应进行过快的趋势,其结果有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急剧产生而使二氧化碳在凝胶中气泡化、或者逸散于大气中,由于钙离子的释放过快而使凝胶化和凝胶的硬化急剧进行。另外,为了通过与粘性物(B)接触而引起更均匀的崩解和溶解,粒状物(A)的表面优选与镜面相比有很多凹凸。
粒状物(A)可以通过使用在前述的必需成分中根据需要添加了为使弱酸和碳酸钙的反应不过快等而用的分散剂、为维持粒子的形状等而用的粘合剂等的物质,采用湿式造粒法或干式造粒法等的公知的制作方法来制造。
分散剂为微粒子,只要是与粘性物(B)混合时比较容易溶解或膨润并能够使其他原料分散的物质,则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例如,可以使用α化淀粉、α-环糊精等的淀粉衍生物,白糖、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木糖醇、D-山梨糖醇、D-甘露醇等的糖类,支链淀粉、苍耳烷树胶等的多糖类,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钙、羧甲基纤维素钠等的纤维素衍生物及其盐类,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的合成高分子,尿素等。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二种或更多种合并使用。
另外,粘合剂为微粒子,其可在适宜的溶剂中溶解或膨润后而使用,只要是能够粘合2种或更多种物质的粘合剂,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例如,可以使用阿拉伯胶、结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酞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糊精、小麦淀粉、米淀粉、玉米淀粉、羟丙基淀粉、α化淀粉、支链淀粉、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醇、琼脂、明胶、黄蓍胶、马铃薯淀粉等。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将二种或更多种合并使用。
在这样得到的粒状物(A)中,优选弱酸和钙离子捕捉剂尽可能均匀地分散。据此,把粒状物(A)和粘性物(B)均匀地混合,可以抑制钙离子浓度局部偏高或偏低,还可以抑制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局部过高或过低。即,可以得到充足的量的二氧化碳以非气泡状态溶解于凝胶整体中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
另外,在弱酸和碳酸钙的反应过快的情况下,例如粒状物(A)可以制成在粒状物(A)的表面上覆盖有延迟性原料(对于粘性物(B)而言,使其溶解速度变慢的原料)而控制弱酸等的释放的释放控制型粒状物,也可以作为在制造粒状物(A)时使用粘合剂而使粒状物(A)的崩解速度变慢的崩解速度控制型粒状物。
另一方面,与如上所述的粒状物(A)共同使用的粘性物(B)是以碳酸钙作为必需成分的。以碳酸钙作为碳酸盐来使用的理由如下。即,使用含有与碳酸钙相同的二价金属离子的碳酸盐碳酸镁时,虽然与酸的反应一定产生二氧化碳,但是用碳酸镁使凝胶化剂凝胶化时,有使凝胶的硬度变低的趋势。其结果会导致由于凝胶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容易气泡化或逸散于大气中,从而难以得到充分溶解有基本上为非气泡状态的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据此,作为承担起产生二氧化碳和释放二价金属离子的作用的原料,使用碳酸钙为必需成分。
然后,虽然也基于弱酸或凝胶化剂的种类、配合量等,但是大体上相对于粘性物(B)的总量,碳酸钙的配合量优选0.1~6.0重量%,更优选0.2~2.0重量%,进一步优选0.3~1.0重量%。不足0.1重量%时,虽也基于相对于粘性物(B)的粒状物(A)的使用量或粒状物(A)的配合成分、配合比等,但有可能导致二氧化碳的产生量过少、凝胶化不完全的结果。反之,超过6.0重量%时,虽然也基于相对于粘性物(B)的粒状物(A)的使用量或粒状物(A)的配合成分、配合比等,但由于混合粒状物(A)时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或溶解速度过快,因而有可能导致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凝胶中气泡化、或者逸散于大气中。
作为构成粘性物(B)的凝胶化剂只要是通过碳酸钙所释放出的钙离子而凝胶化的物质,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例如,可以使用角叉菜胶、低甲氧基化果胶、藻酸钠、藻酸钾、藻酸铵等。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将2种或更多种合并使用。其中由于与皮肤粘膜的亲合性优越、使用感也好等理由,而优选藻酸钠。
然后,虽然也基于凝胶化剂的种类等,但大体上相对于粘性物(B)的总量,凝胶化剂的配合量优选0.3~15.0重量%,更优选0.3~8.0重量%,进一步优选1.5~5.0重量%。不足0.3重量%时,虽也基于相对于粘性物(B)的粒状物(A)的使用量或粒状物(A)的配合成分、配合比等,但有可能导致混合粒状物(A)时粘性物(B)的凝胶化不完全,产生的二氧化碳气泡化或逸散于大气中。反之,超过15.0重量%时,虽也基于相对于粘性物(B)的粒状物(A)的使用量或粒状物(A)的配合成分、配合比等,但由于混合粒状物(A)时粘性物(B)的粘度变得过高,因而有可能导致难以溶解更多的粒状物(A)、弱酸和碳酸钙不易发生反应的问题。
构成粘性物(B)的水可以使用天然水、自来水、蒸馏水、净化水等,没有特别限定。二氧化碳不只限于溶解于水中,还可以溶解于包括有机溶剂、类脂物的多种溶剂中,其中与有机溶剂或类脂物等相比较,水容易与弱酸和碳酸钙发生反应,而且也容易引起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溶解、钙离子的释放、凝胶化剂的凝胶化。而且,一般来说水易于操作、价廉且安全。据此,以水作为必需成分来使用。
然后,虽然也基于其他原料的种类或配合量等,但大体上相对于粘性物(B)的总量,水的配合量优选70~95重量%。不足70重量%时,有可能导致粒状物(A)难以溶解、弱酸和碳酸钙的反应难以发生。反之,超过95重量%时,由于其他必需成分的配合量过少,混合粒状物(A)时,有可能导致凝胶化或凝胶的硬化不完全、或者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不充足。
以碳酸钙、凝胶化剂和水作为必需成分的粘性物(B),优选与粒状物(A)混合时具有能够使该粒状物(A)遍布且容易均匀分散程度的粘度。而且在把粒状物(A)和粘性物(B)混合后立即直接涂抹到皮肤粘膜上来使用时,优选具有刚混合后不从皮肤粘膜上垂滴下来的程度的粘度。
根据需要,可以把用于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以下简称为“胶粘剂”)等添加到所述的必需成分中进行混合来制造粘性物(B)。
作为胶粘剂可以使用例如阿拉伯胶、结晶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对酞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乙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糊精、小麦淀粉、米淀粉、玉米淀粉、羟丙基淀粉、α化淀粉、支链淀粉、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聚乙烯醇、明胶、黄蓍胶、马铃薯淀粉、琼脂等。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或更多种合并使用。
然后,虽然也基于胶粘剂的种类等,但大体上相对于粘性物(B)的总量,胶粘剂的配合量优选0.1~5.0重量%。不足0.1重量%时,由于粘附力不充分几乎没有配合的意义。反之,超过5.0重量%时,由于粘附力过强,有可能导致使用后从皮肤粘膜上难以除去。
含有上述粒状物(A)和粘性物(B)的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例如可以按如下那样来使用。即,首先在各种容器中按规定的比率混合粒状物(A)和粘性物(B)。两者的比率优选设定为碳酸钙能与弱酸全部反应。但是,碳酸钙与弱酸的反应过快会使凝胶化和凝胶的硬化快速进行,或者使二氧化碳的产生过快,或者导致二氧化碳在凝胶中气泡化或逸散于大气中,因此不优选相对于粘性物(B)而大量地使用粒状物(A)。更具体而言,前述粒状物(A)的弱酸和前述粘性物(B)的碳酸钙的摩尔比,当碳酸钙为0.1重量%配合时优选0.4~40左右,当碳酸钙为0.3重量%配合时优选0.04~3.6左右,当碳酸钙为6.0重量%配合时优选0.02~0.54左右。然后,立即把所得到的混合物涂抹到皮肤粘膜的规定部位。此时,得到由弱酸和碳酸钙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基本上非气泡状态溶解于凝胶中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该二氧化碳被皮肤粘膜经皮经粘膜吸收,便可以获得很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另外,在调整原料的配合比等的情况下,由于调制完经过一段时间后凝胶发生硬化,因而可以从皮肤粘膜上简单地剥离除去。
另外,在不影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粒状物(A)和粘性物(B)中的至少一方根据需要也可以配合用于普通外用剂或化妆材料的原料,例如香料、色素、表面活性剂、油分、保湿剂、增粘剂、醇类、防腐剂、抗氧化剂、抗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和/或散射剂、药剂等。这样,得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可以更加适用于作为化妆材料或外用医药品来使用。其中由于可以提高凝胶的伸延性并使其使用感变得良好,对于粘性物(B)优选使用醇类。另外,为了提高凝胶的粘度和粘附性,对于粒状物(A)和粘性物(B)中的至少一方优选使用增粘剂。
作为醇类可以使用例如乙醇、丙醇、异丙醇、丁醇等的一元醇,1,3-丁二醇、木糖醇、丙三醇、山梨糖醇、丙二醇、二丙二醇、己二醇、戊二醇、聚乙二醇等的多元醇。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其中优选1,3-丁二醇、丙二醇、戊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
作为增粘剂可以使用如下所示的天然高分子、半合成高分子、合成高分子、无机物。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把2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
天然高分子:阿拉伯胶、半乳聚糖、琼脂、木瓜籽胶、瓜尔豆胶、黄蓍胶、果胶、甘露聚糖、刺槐豆胶、米淀粉、小麦粉淀粉、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等的植物类高分子,热凝胶、苍耳烷树胶、琥珀酰葡聚糖、葡聚糖、透明质酸、支链淀粉等的微生物类高分子,清蛋白、酪蛋白、胶原、明胶、丝蛋白等的蛋白类高分子等。
半合成高分子:乙基纤维素、加工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及其盐类、羧甲基乙基纤维素及其盐类、羧甲基淀粉及其盐类、交联羧甲基纤维素及其盐类、结晶纤维素、乙酸纤维素、乙酸苯二酸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淀粉、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盐、粉末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甲基羟丙基纤维素等的纤维素类高分子,α化淀粉、部分α化淀粉、羧甲基淀粉、糊精、甲基淀粉等的淀粉类高分子,软骨素硫酸钠、透明质酸钠等的其他多糖类系的高分子等。
合成高分子:羧基乙烯基聚合物、聚丙烯酸钠、聚乙烯醇缩醛二乙基氨基乙酸酯、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三甲基氯化铵乙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等。
无机物:含水二氧化硅、轻质无水硅酸、胶质氧化铝、膨润土、金属硅酸盐(ラポナイト)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中,粒状物(A)和粘性物(B)直到使用时为止可以以基本上不接触的状态保存,优选以密闭状态保存。作为保存容器在材质、形状、结构等上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作为材质可以举出塑料、玻璃、铝、纸、各种聚合物或这些材料的复合物等,另外,作为形状及结构可以举出杯、管、袋、瓶、棒、泵等,可以使用这些例子中的任意一种,没有特别的限定。
〔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含有以弱酸和分散剂作为必需成分的粒状物(X),和以碳酸钙、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钙离子捕捉剂、水作为必需成分的粘性物(Y)。即,与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相比较具有下面的不同点:并非粒状物(X)而是粘性物(Y)将钙离子捕捉剂作为必需成分来使用,粒状物(X)以分散剂作为必需成分来使用。之所以变成这样的构成,是因为使粘性物(Y)含有钙离子捕捉剂的情况下,把含有弱酸的粒状物(X)和粘性物(Y)混合,会使弱酸和碳酸钙的反应在弱酸遍布粘性物(Y)全体以前就局部剧烈进行,从而导致局部凝胶化和凝胶的硬化的进行,或者使产生的二氧化碳局部分布等。
与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相同,构成粒状物(X)的弱酸通常是指1重量%水溶液的pH为等于或大于3.0而小于7.0的范围内的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无机酸、有机酸的任意一种或将2种或更多种合并使用。使用弱酸的理由与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相同。在弱酸中优选具有缓冲作用、即使浓度高其酸性度也不会高于一定值的物质。更优选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
然后,虽然也基于弱酸的种类等,但大体上相对于粒状物(X)的总量,弱酸的配合量优选10~75重量%,更优选10~60重量%,进一步优选20~50重量%。即,优选比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还略少。在此,之所以优选上述范围,是因为不足10重量%时,虽也基于相对于粒状物(X)的粘性物(Y)的使用量或粘性物(Y)的配合成分、配合比等,但大体上由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和钙离子的释放量少,有可能导致溶解于凝胶中的非气泡状态的二氧化碳的量过少、凝胶化不完全。反之,超过75重量%时,虽也基于相对于粒状物(X)的粘性物(Y)的使用量或粘性物(Y)的配合成分、配合比等,但大体上由于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和钙离子的释放量过多,有可能导致二氧化碳在凝胶中气泡化、凝胶快速硬化而使二氧化碳的产生停止。即,之所以优选将弱酸的配合量置于上述的范围内,是因为能够使大量的非气泡状态的二氧化碳溶解于凝胶中。
作为构成粒状物(X)的分散剂为微粒子,只要是与粘性物(Y)混合时比较容易溶解或膨润,能够使其他原料分散的物质,则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在此,粒状物(X)之所以以分散剂作为必需成分,是为了在使粒状物(X)溶解于粘性物(Y)时,抑制不含钙离子捕捉剂的粒状物(X)中的弱酸和粘性物(Y)中的碳酸钙过早接触。作为这样的分散剂例如可以使用α化淀粉、α-环糊精等的淀粉衍生物,白糖、葡萄糖、果糖、蔗糖、乳糖、木糖醇、D-山梨糖醇、D-甘露醇等的糖类,支链淀粉、苍耳烷树胶等的多糖类,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钙、羧甲基纤维素钠等的纤维素衍生物及其盐类,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等的合成高分子,尿素等。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将二种或更多种合并使用。
然后,虽也基于弱酸的种类或配合量等,但大体上相对于粒状物(X)的总量,分散剂的配合量优选10~90重量%,更优选20~40重量%。不足10重量%时,虽也基于对于粒状物(X)的粘性物(Y)的使用量或粘性物(Y)的配合成分、配合比等,但由于与粘性物(Y)混合时弱酸的局部浓度过高,有可能导致弱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在粘性物(Y)的一部分中剧烈发生便终止了而整体没有凝胶化。反之,超过90重量%时,虽也基于相对于粒状物(X)的粘性物(Y)的使用量或粘性物(Y)的配合成分、配合比等,但由于与粘性物(Y)混合时弱酸的局部浓度过低而使弱酸与碳酸钙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和钙离子的释放量不充足,有可能导致充足量的二氧化碳不能以非气泡状态溶解,或者由于凝胶化不能充分进行而使产生的二氧化碳气泡化或者逸散于大气中。
以弱酸和分散剂作为必需成分的粒状物(X)例如是细粒、颗粒状的物质,优选其大体平均粒径(一个粒子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的和的一半)被设定于0.05~1.0mm的范围,特别优选0.1~0.3mm的范围。即,优选比以前的二氧化碳外用剂调制用组合物的粒状物(参照WO02/80941)还小的物质。如粒状物(X)过大,与粘性物(Y)混合时,由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使其溶解而有使弱酸和碳酸钙的反应进程变难的趋势,其结果有可能导致二氧化碳的产生变得过于迟缓、或者凝胶化和凝胶的硬化不能充分进行。反之,粒状物(X)过小,与粘性物(Y)混合时,由于粒状物(X)立即溶解而有使弱酸和碳酸钙的反应过快进行的趋势,其结果有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急剧产生而使二氧化碳在凝胶中气泡化或逸散于大气中,或者由于钙离子的释放过快而使凝胶化和凝胶的硬化急剧进行。另外,为了与粘性物(Y)的接触而引起更均匀的崩解和溶解,粒状物(X)的表面优选与镜面相比有很多凹凸。
粒状物(X)可以通过使用在前述的必需成分中根据需要添加了为维持粒子的形状等而使用的粘合剂等的物质,采用湿式造粒法或干式造粒法等的公知的制作方法来制造。粘合剂可以使用与前述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相同的物质。
对于这样得到的粒状物(X)优选弱酸和分散剂尽可能均匀地分散。这样,只要把粒状物(X)与粘性物(Y)均匀地混合,就可以抑制钙离子浓度局部偏高或偏低,而且可以抑制二氧化碳的产生量局部过多或过少。即,可以得到充足量的二氧化碳以非气泡状态溶解于凝胶整体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
另外,弱酸和碳酸钙的反应过快时,粒状物(X)可以制成例如在粒状物(X)的表面用延迟性原料(对于粘性物(Y)而言,使其溶解速度迟缓的原料)覆盖从而控制弱酸等的释放的释放控制型粒状物,也可以制成在制造粒状物(X)时使用粘合剂而使粒状物(X)的崩解速度延迟的崩解速度控制型粒状物。
另一方面,与上述的粒状物(X)共同使用的粘性物(Y)以碳酸钙作为必需成分。之所以以碳酸钙作为碳酸盐来使用的理由与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相同。虽也基于弱酸或凝胶化剂的种类、配合量等,但大体上相对于粘性物(Y)的总量,碳酸钙的配合量优选为0.1~6.0重量%,更优选0.2~2.0重量%,进一步优选0.3~1.0重量%。不足0.1重量%时,虽也基于相对于粘性物(Y)的粒状物(X)的使用量或粒状物(X)的配合成分、配合比等,但有可能导致二氧化碳的产生量过少、凝胶化不充分的结果。反之,超过6.0重量%,虽也基于相对于粘性物(Y)的粒状物(X)的使用量或粒状物(X)的配合成分、配合比等,但由于混合粒状物(X)时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或溶解速度过快,有可能导致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凝胶中气泡化或逸散于大气中。
与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相同,作为构成粘性物(Y)的凝胶化剂只要是通过碳酸钙所释放的钙离子而凝胶化的物质,就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例如,可以使用角叉菜胶、低甲氧基化果胶、藻酸钠、藻酸钾、藻酸铵等。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或将2种或更多种合并使用。其中由于与皮肤粘膜的亲合性优异、使用感也很好等理由,优选藻酸钠。
然后,虽也基于凝胶化剂的种类等,但大体上相对于粘性物(Y)的总量,凝胶化剂的配合量优选0.3~15.0重量%,更优选0.3~8.0重量%,进一步优选1.5~5.0重量%。不足0.3重量%时,虽也基于相对于粘性物(Y)的粒状物(X)的使用量或粒状物(X)的配合成分、配合比等,但有可能导致混合粒状物(X)时粘性物(Y)的凝胶化不完全,或者产生的二氧化碳气泡化或逸散于大气中。反之,超过15.0重量%时,虽也基于相对于粘性物(Y)的粒状物(X)的使用量或粒状物(X)的配合成分、配合比等,但由于混合粒状物(X)时粘性物(Y)的粘度变得过高,因而有可能导致难以溶解更多的粒状物(X),弱酸和碳酸钙的反应变得难以发生。
作为构成粘性物(Y)的钙离子捕捉剂可以使用与凝胶化剂竞争性结合钙离子的物质,且为碱性或中性的物质。在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中由于粒状物(A)中含有钙离子捕捉剂,因此即使是酸性的物质也不会在保存过程中与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粘性物(Y)含有钙离子捕捉剂,因此只要是酸性的物质,就会在粘性物(Y)的调制过程中与碳酸钙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钙离子捕捉剂使用不仅与凝胶化剂竞争性结合钙离子且为碱性或中性的物质。可例举出六偏磷酸钠、焦磷酸四钠、磷酸氢二钠、柠檬酸三钠、聚羧酸钠、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四钠、乙二胺四乙酸三钠、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钠、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五钠、乙二胺四乙酸钙二钠等。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2种或更多种合并使用。作为优选的物质可举出磷酸氢二钠。
然后,虽也基于钙离子捕捉剂的种类等,但大体上相对于粘性物(Y)的总量,钙离子捕捉剂的配合量优选0.1~1.0重量%。不足0.1重量%时,虽也基于相对于粘性物(Y)的粒状物(X)的使用量或粒状物(X)的配合成分、配合比等,但由于钙离子的捕捉不充分,有可能导致凝胶化和凝胶的硬化快速进行、二氧化碳的产生停止的结果。反之,超过1.0重量%时,虽也基于相对于粘性物(Y)的粒状物(X)的配合成分或配合比、粒状物(X)的使用量等,但由于过度捕捉钙离子,有可能导致凝胶化和凝胶的硬化不能充分进行,或者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凝胶中气泡化或逸散于大气中。
构成粘性物(Y)的水可以使用天然水、自来水、蒸馏水、净化水等,没有特别限定。水作为必需成分的理由与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相同。
然后,虽也基于其他原料的种类或配合量等,但大体上相对于粘性物(Y)的总量,水的配合量优选为70~95重量%。不足70重量%时,有可能导致粒状物(X)难以溶解、弱酸和碳酸钙难以发生反应。反之,超过95重量%时,由于其他必需成分的配合量过少,混合粒状物(X)时有可能导致凝胶化或凝胶的硬化不充分,或者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不充分。
以碳酸钙、凝胶化剂、钙离子捕捉剂和水作为必需成分的粘性物(Y)优选在与粒状物(X)混合时具有能够使该粒状物(X)遍布、容易使其均匀分散程度的粘度的物质。另外,在粒状物(X)与粘性物(Y)混合后立即往皮肤粘膜上直接涂抹使用时,优选刚混合后就具有从皮肤粘膜上不垂滴下来的程度的粘度。
根据需要,可以把用于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添加到前述必需成分中,并使其混合来制造粘性物(Y)。胶粘剂的种类、配合量等与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相同。
含有上述粒状物(X)和粘性物(Y)的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可以照例如下面所示的那样来使用。即,首先在各种容器内将粒状物(X)和粘性物(Y)按规定的比率混合。两者的比率优选设定为能使碳酸钙与弱酸全部反应。但是,由于碳酸钙与弱酸的反应过快或者使凝胶化和凝胶的硬化快速进行,或者使二氧化碳的产生过快而使二氧化碳在凝胶中气泡化或逸散于大气中,因此不优选相对粘性物(Y)而言过多地使用粒状物(X)。更具体而言,前述粒状物(X)的弱酸和前述粘性物(Y)的碳酸钙的摩尔比,当碳酸钙为0.1重量%配合时优选0.4~40左右;当碳酸钙为0.3重量%配合时,优选0.04~3.6左右;当碳酸钙为6.0重量%配合时,优选0.02~0.54左右。然后,立即将得到的混合物涂抹到皮肤粘膜的规定部位。此时,便可以得到弱酸和碳酸钙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基本上非气泡状态溶解于凝胶中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该二氧化碳被皮肤粘膜经皮经粘膜吸收而可以获得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另外,调整了原料的配合比等时,由于调制完经过一定时间后凝胶会发生硬化,便可简单地从皮肤粘膜上剥离除去。
另外,在不影响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粒状物(X)和粘性物(Y)中的至少一方根据需要也可以配合用于普通外用剂或化妆材料的原料,例如香料、色素、表面活性剂、油分、保湿剂、增粘剂、醇类、防腐剂、抗氧化剂、抗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和/或散射剂、药剂等。这样,得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更加适用于作为外用医药品或化妆材料来使用。其中由于可使凝胶的伸延性提高、使用感变好,对于粘性物(Y)优选使用醇类。另外,为了使凝胶的粘度和粘附性提高,对于粒状物(X)和粘性物(Y)中的至少一方优选使用增粘剂。另外,作为醇类或增粘剂可以使用与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中相同的物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中,粒状物(X)和粘性物(Y)在使用前可以以基本上不接触的状态保存,优选以密闭状态保存。作为保存容器在材质或形状、结构等方面可以没有特别限制地使用,例如可以举出塑料、玻璃、铝、纸、各种聚合物或这些材料的复合物等的材质,还有作为形状或构造可以举出杯、管、袋、瓶、棒、泵等,这些中的任意一种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
下面举出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组合物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把“重量份”简略为“份”。
首先,以下的实施例1~5为前述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例子。
〔实施例1〕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7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3份,用适量的水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1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7.9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3.5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2〕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3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36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份,用适量的水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2mm)。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6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6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3〕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6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33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份,用适量的水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3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5.1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7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4〕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6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5份,用适量的水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1.0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7.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3.5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5〕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60份和磷酸二氢钾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5份,用适量的水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2mm)。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1.0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7.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3.5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以下的实施例6~25为前述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例子,这些例子是使用磷酸二氢钠作为粒状物(A)的弱酸,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作为粒状物(A)的钙离子捕捉剂,并主要改变两者的配合比的例子。
〔实施例6〕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23.1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68.9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3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5.1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7.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7〕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0.8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59.2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6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8〕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43.1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45.9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6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9〕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3.8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31.2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6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10〕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4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89.1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5.0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7.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11〕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4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84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88.76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10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12〕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9.6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5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83.9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10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13〕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2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52.3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10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14〕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23.1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5.0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10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15〕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50.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10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16〕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46.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10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17〕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40.8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48.2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10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18〕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65.4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19.6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10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19〕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0.8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56.2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5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4.9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7.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20〕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2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44.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19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21〕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3.8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0.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31.2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19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22〕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43.8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3.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13.2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1.0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7.9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3.5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23〕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46.2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8.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40.8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22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24〕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4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14.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22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25〕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0.0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15.0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22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以下的实施例26~36为前述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例子,这些例子是使用磷酸二氢钠或磷酸二氢钾作为粒状物(A)的弱酸、使用甘氨酸作为粒状物(A)的钙离子捕捉剂,并主要改变两者的配合比的例子。
〔实施例26〕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4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甘氨酸3.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86.6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5.0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7.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27〕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4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甘氨酸5.6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84.0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26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28〕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钾9.6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甘氨酸10.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75.4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26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29〕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钾2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甘氨酸21.2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45.3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26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30〕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2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甘氨酸30.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10.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31.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26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31〕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2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甘氨酸49.4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82.9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26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32〕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7.7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甘氨酸49.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2.0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26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33〕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甘氨酸12.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44.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26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34〕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40.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甘氨酸42.3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26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35〕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65.4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甘氨酸15.0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26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36〕
(粒状物(A)的调制)
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74.6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甘氨酸3.0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26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以下的实施例37~40为所述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例子,这些例子是使用磷酸氢二钠作为粘性物(Y)的钙离子捕捉剂、使用磷酸二氢钠作为粒状物(X)的弱酸,并对该磷酸二氢钠的配合比例进行各种改变的例子。
〔实施例37〕
(粒状物(X)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26.9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68.1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Y)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磷酸氢二钠二水合物0.7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4.3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7.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Y)。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X)和粘性物(Y)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38〕
(粒状物(X)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4.6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60.4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Y)的调制)
与实施例37相同地调制粘性物(Y)。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X)和粘性物(Y)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39〕
(粒状物(X)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42.3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52.7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Y)的调制)
与实施例37相同地调制粘性物(Y)。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X)和粘性物(Y)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40〕
(粒状物(X)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0.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45.0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Y)的调制)
与实施例37相同地调制粘性物(Y)。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X)和粘性物(Y)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以下的实施例41~59为前述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例子,这些例子是在粒状物(A)中含有粘合剂,并对该粘合剂的种类和配合比例进行各种改变的例子。
〔实施例41〕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40.8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粘合剂的马铃薯淀粉10.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38.2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5.0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7.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醇类和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42〕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粘合剂的马铃薯淀粉10.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40.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41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43〕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50.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41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44〕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甲基纤维素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50.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41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45〕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羟丙基淀粉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50.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41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46〕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和羟丙基淀粉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45.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41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47〕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马铃薯淀粉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50.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41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48〕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羟丙基纤维素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50.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41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49〕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羟丙基纤维素5.0份和马铃薯淀粉10.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40.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41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50〕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0.0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羟丙基纤维素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39.0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41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51〕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0.0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羟丙基纤维素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39.0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41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52〕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0.0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羟丙基纤维素5.0份和马铃薯淀粉10.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29.0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41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53〕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0.0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39.0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41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54〕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0.0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39.0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41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55〕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0.0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39.0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41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56〕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0.0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10.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34.0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41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57〕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0.0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10.0份和低取代度羟丙基纤维素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29.0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41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58〕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0.0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10.0份和低取代度羟丙基纤维素2.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32.0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41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59〕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0.0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10.0份和结晶纤维素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29.0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41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以下的实施例60~69为前述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例子,这些例子是在粒状物(A)中含有分散剂,并对该分散剂的种类进行各种改变的例子。
〔实施例60〕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10.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45.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5.0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7.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61〕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10.0份、作为分散剂的葡萄糖45.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60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62〕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10.0份、作为分散剂的蔗糖45.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60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63〕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10.0份、作为分散剂的木糖醇45.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60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64〕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10.0份、作为分散剂的山梨糖醇45.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60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65〕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10.0份、作为分散剂的甘露糖醇45.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60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66〕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10.0份、作为分散剂的甘露糖醇45.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60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67〕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10.0份、作为分散剂的尿素45.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60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68〕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10.0份、作为分散剂的苍耳烷树胶45.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60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69〕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10.0份、作为分散剂的支链淀粉45.5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与实施例60相同地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以下的实施例70~86为前述第1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例子,这些例子是在粘性物(B)中含有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等,并对该粘性物(B)的配合进行各种改变的例子。
〔实施例70〕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3.0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6.0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34.0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79.0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10.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5.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71〕
(粒状物(A)的调制)
与实施例70相同地调制粒状物(A)。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2.0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10.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72〕
(粒状物(A)的调制)
与实施例70相同地调制粒状物(A)。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4.7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10.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73〕
(粒状物(A)的调制)
与实施例70相同地调制粒状物(A)。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2.0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7.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5.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74〕
(粒状物(A)的调制)
与实施例70相同地调制粒状物(A)。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4.4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7.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75〕
(粒状物(A)的调制)
与实施例70相同地调制粒状物(A)。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4.0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4.9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5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7.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76〕
(粒状物(A)的调制)
与实施例70相同地调制粒状物(A)。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4.4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1.5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7.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77〕
(粒状物(A)的调制)
与实施例70相同地调制粒状物(A)。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6.0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6.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78〕
(粒状物(A)的调制)
与实施例70相同地调制粒状物(A)。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2.9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5.0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1.5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7.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79〕
(粒状物(A)的调制)
与实施例70相同地调制粒状物(A)。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1.9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5.0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2.5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7.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80〕
(粒状物(A)的调制)
与实施例70相同地调制粒状物(A)。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0.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5.0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3.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7.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81〕
(粒状物(A)的调制)
与实施例70相同地调制粒状物(A)。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8.7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6.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82〕
(粒状物(A)的调制)
与实施例70相同地调制粒状物(A)。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8.0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4.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83〕
(粒状物(A)的调制)
与实施例70相同地调制粒状物(A)。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9.0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5.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84〕
(粒状物(A)的调制)
与实施例70相同地调制粒状物(A)。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92.0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85〕
(粒状物(A)的调制)
与实施例70相同地调制粒状物(A)。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0.4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94.7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86〕
(粒状物(A)的调制)
与实施例70相同地调制粒状物(A)。
(粘性物(B)的调制)
用碳酸钙0.3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5.1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7.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87〕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5.4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89.1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6.0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3.5份、作为水的净化水79.4份、作为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的羧甲基纤维素钠0.9份、作为醇类的1,3-丁二醇7.0份、作为防腐剂的苯氧基乙醇0.5份、作为醇类和防腐剂的戊二醇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实施例88〕
(粒状物(A)的调制)
使用作为弱酸的磷酸二氢钠38.5份、作为钙离子捕捉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4.2份、作为粘合剂的糊精5.0份、作为分散剂的乳糖52.3份,用适量的50%乙醇调制颗粒状的粒状物(平均粒径为0.3mm)。
(粘性物(B)的调制)
使用碳酸钙2.7份、作为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的藻酸钠14.6份、作为水的净化水82.7份来调制粘性物(B)。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A)和粘性物(B)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
〔比较例1〕
根据特开2000-319187号公报的实施例109,制造如下。
(粒状物的制造)
使用柠檬酸25份、乙基纤维素25份、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50份,通过以水为溶剂的湿式挤出造粒法制成长约4mm、直径约1mm的多孔性柱状颗粒。
(粘性组合物的制造)
把碳酸氢钠2.4份溶解于净化水89.6份中,一边缓慢加温至60℃一边将藻酸钠4.0份、乙基纤维素2.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0份缓慢地加入并搅拌,使之溶解,溶解后放置一夜,冷却至室温即可制成粘性组合物。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和粘性组合物组合而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剂调制用组合物。
〔比较例2〕
根据WO02/080941的实施例1,制造如下。
(粒状物的制造)
使用作为水溶性分散剂的乳糖50份,作为水溶性酸的柠檬酸30份,作为增粘剂的加工淀粉7份、糊精3份、马铃薯淀粉10份,通过以水为溶剂的湿式挤出造粒法制成长约4mm、直径约1mm的多孔性柱状颗粒。
(粘性组合物的制造)
把碳酸氢钠4.0份作为碳酸盐溶解于净化水91.5份中,一边缓慢加温至60℃一边将作为增粘剂的藻酸钠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0份缓慢地加入并搅拌,使之溶解,溶解后放置一夜,冷却至室温即可制成粘性组合物。
然后,使得到的粒状物和粘性组合物组合而制成比较例2的二氧化碳外用剂调制用组合物。
对这样得到的实施例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和比较例的二氧化碳外用剂调制用组合物进行评价如下。
评价1:脸的局部变瘦、美白、美肤效果
就实施例1~5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而言,用塑料刮刀把1.2g粒状物和20g粘性物混合30次,调制二氧化碳外用凝胶。
就比较例1的二氧化碳外用剂调制用组合物而言,用塑料刮勺把2g粒状物和30g粘性物混合30次,调制二氧化碳外用剂。
就比较例2的二氧化碳外用剂调制用组合物而言,在塑料容器中用刮勺把1.4g粒状物和30g粘性组合物混合30次,调制二氧化碳外用剂。
实施例1~5的任何一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其粒状物和粘性物的混合都很容易。在任意的实施例中,粒状物全部遍布于粘性物中而溶解,并且在凝胶中基本上没有发现的气泡状的二氧化碳,而且在这些实施例中都得到了具有适宜的粘度和粘附性、柔软性的流动性凝胶。
把得到的流动性凝胶以厚度约为0.5mm涂抹于27~42岁的女性被测试者的脸后,任何一种凝胶都是流动性足够、伸延良好、可以以均匀的厚度涂抹于整个脸部、完全没有垂滴。刚涂抹完后所有的凝胶都有非常强的冷却感而且在涂抹的过程中冷却感持续。另外,因为酸和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所以凝胶的冷却感的持续表示该反应在持续进行。对于所有的凝胶都让被测试者感觉到脸绷紧或收缩。15分钟后除去凝胶,由实施例1~5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得到的凝胶全部发生适度的硬化而形成水凝胶薄膜状,而从脸上很容易地剥离。而且,所有的凝胶都使被测试者与涂抹前相比肌肤变白、变光滑、出现透明感、灰暗消除。还有,所有的凝胶都被确认有使脸变小的局部瘦脸效果和使脸颊及口角上提的提升效果。特别是由实施例2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得到的凝胶在易于涂抹及易于剥离等的使用性和效果两方面都很优异。而且,无论哪种凝胶即使涂抹30分钟以上冷却感仍能持续,可得到前述的美容效果。
另一方面,比较例1的二氧化碳外用剂调制用组合物,虽然其粒状物和粘性组合物的混合很容易,但是得到的二氧化碳外用剂中含有大量的气泡,用刮勺挤压后气泡破裂。把该二氧化碳外用剂涂抹于被测试者的脸颊部,涂抹后立即垂滴落下而弄脏衣服。另外,虽然刚涂抹完后感觉到冷却感,但是约3分钟后冷却感消失,表明产生二氧化碳的生成反应没有持续性。涂抹15分钟后将该二氧化碳外用剂除去,但是其粘附性很强,仅用水洗不能除去,必须用肥皂洗。除去后虽然皮肤多少有些变白,但是没有使脸颊变小的局部瘦脸效果和使脸颊和口角上提的提升效果。
另外,由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得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只要用约20g就可以涂抹整个脸部还有余,而由比较例1的二氧化碳外用剂调制用组合物得到的二氧化碳外用剂为了使该二氧化碳外用剂中的气泡不被破坏,即使用约30g涂抹于整个脸部,感觉仍稍有不足。
另外,比较例2的二氧化碳外用剂调制用组合物,其粒状物和粘性组合物的混合很容易,粒状物完全遍布于粘性组合物中而溶解,并且产生的二氧化碳很充足。而且,得到的二氧化碳外用剂即使涂抹于被测试者的脸部也不会垂滴。但是,15分钟后除去,观察被测试者的脸颊,与前述实施例1~5相比美白效果等的效果较弱。而且,由于把涂抹于脸上的二氧化碳外用剂完全除去时必需用水洗脸,所以被测试者多少流露出麻烦的想法。
评价2:胳膊的局部变瘦、美白、美肤效果
把实施例2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粒状物(A)4g和粘性物(B)60g用刮勺混合30次而调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随着粒状物遍布于粘性物中而溶解,基本上没有发现凝胶中存在气泡状的二氧化碳,从而得到具有适宜的粘度和粘附性、柔软性的流动性凝胶。把这种流动性凝胶涂抹于35岁的女性的右上臂后,其流动性足够、伸延良好、能够以均匀的厚度涂抹、且完全没有垂滴现象。涂抹完后流动性凝胶马上有非常强的冷却感并在涂抹过程中持续。25分钟后除去凝胶,凝胶发生了适度的硬化而形成水凝胶薄膜状,从而从上臂上很容易地剥离。测量上臂中间部的周长,由涂抹凝胶前的27.5cm减至26.5cm,减少了1cm,局部变瘦效果被确认。而且,涂抹部分与周围的皮肤相比较,明显变白,变光滑。
评价3:创伤的治疗(1)
用实施例1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粒状物(A)0.5g和粘性物(B)7g调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将其涂抹到9岁女孩左胳膊的1cm×3cm的擦伤上30分钟。该凝胶刚调制完后即很柔软、伸延良好、易于涂抹。涂抹部位的冷却感在涂抹过程中持续,创伤的疼痛和痒感消失。30分钟后除去该凝胶,其发生适度硬化而变成水凝胶薄膜状,可以简单地除去。1天1次、连续5天重复操作,该伤口完全愈合且没有色素沉积而治愈。
评价4:斑疹的治疗
用实施例4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粒状物(A)0.5g和粘性物(B)15g调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将其涂抹于27岁女性的左额上长的伴有4cm×7cm红斑的斑疹上20分钟。该凝胶刚调制完即非常柔软、伸延良好且易于涂抹。涂抹部位的冷却感在涂抹过程中持续、痒感消失。20分钟后除去该凝胶,由于其适度硬化而形成水凝胶薄膜状,能够简单地除去。除去该凝胶后,斑疹的红斑和粗糙消失而治愈。
评价5:二氧化碳的产生和吸收引起的反应
以下的评价全部以27岁的女性评论员为对象来进行。
用实施例6~9的各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粒状物(A)0.2g和粘性物(B)3.0g分别调制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将其涂抹于小臂部和小腿部。任何一例其结果都会发生由于吸收了生成的二氧化碳而引起的反应(皮肤发红、冷却感等)。而且涂抹的各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在调制完后5分钟内不会硬化而能够在皮肤粘膜上伸延,15~20分钟左右内其表面发生硬化,30分钟后形成水凝胶薄膜状的凝胶,然后可以从皮肤上干净地剥离,从而得到非常好的结果。
用实施例10~13、15~18的各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粒状物(A)0.3g和粘性物(B)3.0g分别调制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将其涂抹于小臂部或小腿部。任何一种其结果都会发生由于吸收了生成的二氧化碳而引起的反应(皮肤发红、冷却感等)。而且,由实施例10、11得到的任何一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都会在30分钟内发生硬化、水凝胶薄膜化。另一方面,由实施例12、13、15~18得到的各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任何一种在调制完后5分钟内都不会发生硬化而能够在皮肤粘膜上伸延,15~20分钟左右内其表面发生硬化,30分钟后形成水凝胶薄膜状的凝胶,然后可以从皮肤上干净地剥离,从而获得非常好的结果。
用实施例14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粒状物(A)0.15g和粘性物(B)3.0g来调制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将其涂抹于小臂部或小腿部。结果发生了由于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而引起的反应(皮肤发红、冷却感)。而且,涂抹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在30分钟内发生硬化、水凝胶薄膜化。
用实施例19~25的各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粒状物(A)0.2g和粘性物(B)3.0g分别调制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将其涂抹于小臂部或小腿部。任何一种其结果都会发生由于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而引起的反应(皮肤发红、冷却感等)。而且,由实施例21~25得到的各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分别在30分钟内发生硬化、水凝胶薄膜化。另一方面,由实施例19、20得到的各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任何一种在调制完后5分钟内都不会硬化而能够在皮肤粘膜上伸延,15~20分钟左右内其表面发生硬化,30分钟后形成水凝胶薄膜状的凝胶,然后可以从皮肤上干净地剥离,从而得到非常好的结果。
用实施例26~36的各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粒状物(A)0.3g和粘性物(B)3.0g分别调制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将其涂抹于小臂部或小腿部。任何一种其结果都会发生由于吸收了生成的二氧化碳而引起的反应(皮肤发红、冷却感等)。而且,涂抹的各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分别在调制完后5分钟内不会硬化而能够在皮肤粘膜上伸延,15~20分钟左右内其表面硬化,30分钟后形成水凝胶薄膜状的凝胶,然后就可以从皮肤上干净地剥离,从而得到非常好的效果。
用实施例37~40的各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粒状物(X)0.3g和粘性物(Y)3.0g分别调制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将其涂抹于小臂部或小腿部。任何一种其结果都会发生由于吸收了生成的二氧化碳而引起的反应(皮肤发红、冷却感等)。而且,涂抹的任何一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都会在30分钟内硬化,水凝胶薄膜化。
用实施例41~59的各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粒状物(A)0.3g和粘性物(B)3.0g分别调制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将其涂抹于小臂部或小腿部。任何一种其结果都会发生由于吸收了生成的二氧化碳而引起的反应(皮肤发红、冷却感等)。而且,涂抹的各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任何一种在调制完后5分钟内都不会硬化而能够在皮肤粘膜上伸延,15~20分钟左右内其表面硬化,30分钟后形成水凝胶薄膜状的凝胶,然后可以从皮肤上干净地剥离,从而得到非常好的结果。
用实施例60~69的各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粒状物(A)0.3g和粘性物(B)3.0g分别调制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将其涂抹于小臂部或小腿部。任何一种其结果都会发生由于吸收了生成的二氧化碳而引起的反应(皮肤发红、冷却感等)。而且,由实施例61、62、66~69得到的各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的任何一种都会在30分钟内硬化、水凝胶薄膜化。另一方面,由实施例60、63~65得到的各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的任何一种在调制完后5分钟内都不会硬化而能够在皮肤粘膜上伸延,15~20分钟左右内其表面硬化,30分钟后形成水凝胶薄膜状的凝胶,然后可以从皮肤上干净地剥离,从而得到非常好的结果。
用实施例70~86的各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粒状物(A)0.2g和粘性物(B)3.0g分别调制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将其涂抹于小臂部或小腿部。任何一种其结果都会发生由于吸收了生成的二氧化碳而引起的反应(皮肤发红、冷却感等)。而且,由实施例84、85得到的各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的任何一种都会在30分钟内硬化、水凝胶薄膜化。另一方面,由实施例70~83、86得到的各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的任何一种在调制完后5分钟内都不会硬化而能够在皮肤粘膜上伸延,15~20分钟左右内其表面硬化,30分钟后形成水凝胶薄膜状的凝胶,然后可以从皮肤上干净地剥离,从而得到非常好的结果。
用实施例87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粒状物(A)0.005g和粘性物(B)3.0g调制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将其涂抹于小臂部或小腿部。其结果会发生由于吸收了生成的二氧化碳而引起的反应(皮肤发红、冷却感等)。而且,由实施例87得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在30分钟内硬化,水凝胶薄膜化。
用实施例88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粒状物(A)0.05g和粘性物(B)1.0g调制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将其涂抹于小臂部或小腿部。其结果会发生由于吸收了生成的二氧化碳而引起的反应(皮肤发红、冷却感等)。而且,由实施例88得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在30分钟内硬化,水凝胶薄膜化。
评价6:创伤的治疗(2)
用实施例19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的粒状物(A)0.2g和粘性物(B)3.0g调制成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将其涂抹于41岁女性的手指的皲裂上。刚调制完后的该凝胶非常柔软、伸延良好且易于涂抹。涂抹部位的冷却感可持续到30分钟以上,皲裂的疼痛消失。该凝胶30分钟后发生适度的硬化而形成水凝胶薄膜状,然后将该膜保护皲裂6小时以上后剥离。
根据前述的评价结果可知:与特开2000-319187号公报的试剂盒或WO02/80941的组合物相比较,由本发明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得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明显地在更短时间内获得更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可以薄而均匀地涂抹,涂抹时不垂滴,使用后易除去。
工业上的应用可能性
如上所述,通过使用本发明的第1、第2种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可以得到基本上非气泡状态的二氧化碳大量地溶解于凝胶中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然后,把该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用于皮肤粘膜就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得到更强的美容或医疗效果。因此,以更少的使用量、更少的使用次数就可以得到所希望的美容或医疗效果。还有,由于是凝胶,因而涂抹时不会垂滴、使用后易于除去。所以,能够适合作为化妆材料或创伤覆盖材料等的外用医药品等而利用。

Claims (15)

1.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二氧化碳以基本上非气泡状态溶解于凝胶中而形成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的调制,含有如下所述的粒状物(A)和与该粒状物(A)混合的粘性物(B):
(A)以1重量%水溶液的pH值为等于或大于3.0而小于7.0的弱酸和钙离子捕捉剂作为必需成分的粒状物,相对于该粒状物的总量,弱酸的配合量为5~75重量%,相对于该粒状物的总量,钙离子捕捉剂的配合量为0.5~50重量%,该粒状物的平均粒径被设定在0.05~1.0mm的范围,
(B)以碳酸钙、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和水作为必需成分的粘性物,相对于粘性物的总量,碳酸钙的配合量为0.1~6.0重量%,相对于粘性物的总量,凝胶化剂的配合量为0.3~15重量%,相对于粘性物的总量,水的配合量为70~95重量%,
所述粒状物(A)的弱酸和所述粘性物(B)的碳酸钙的摩尔比分别为:当碳酸钙为0.1重量%配合时为0.4~40;当碳酸钙为0.3重量%配合时为0.04~3.6;当碳酸钙为6.0重量%配合时为0.02~0.54。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粒状物(A)的钙离子捕捉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甘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粒状物(A)的弱酸为磷酸二氢钠和磷酸二氢钾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粒状物(A)的钙离子捕捉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甘氨酸中的至少一种,
而且,所述粘性物(B)的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为藻酸钠。
4.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粒状物(A)进一步含有分散剂。
5.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粒状物(A)进一步含有分散剂和粘合剂。
6.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物(B)进一步含有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
7.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物(B)进一步含有醇类。
8.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二氧化碳以基本上非气泡状态溶解于凝胶中而形成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的调制,含有如下所述的粒状物(X)和与该粒状物(X)混合的粘性物(Y):(X)以1重量%水溶液的pH值为等于或大于3.0而小于7.0的弱酸和分散剂作为必需成分的粒状物,相对于该粒状物的总量,弱酸的配合量为10~75重量%,相对于该粒状物的总量,分散剂的配合量为10~90重量%,该粒状物的平均粒径被设定在0.05~1.0mm的范围,
(Y)以碳酸钙、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钙离子捕捉剂和水作为必需成分的粘性物,相对于粘性物的总量,碳酸钙的配合量为0.1~6.0重量%,相对于粘性物的总量,凝胶化剂的配合量为0.3~15重量%,相对于粘性物的总量,钙离子捕捉剂的配合量为0.1~1.0重量%,相对于粘性物的总量,水的配合量为70~95重量%,
所述粒状物(X)的弱酸和所述粘性物(Y)的碳酸钙的摩尔比分别为:当碳酸钙为0.1重量%配合时为0.4~40;当碳酸钙为0.3重量%配合时为0.04~3.6;当碳酸钙为6.0重量%配合时为0.02~0.54。
9.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物(Y)的钙离子捕捉剂为磷酸氢二钠。
10.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粒状物(X)的弱酸为磷酸二氢钠和磷酸二氢钾中的至少一种,而且,所述粘性物(Y)的通过钙离子而凝胶化的凝胶化剂为藻酸钠,所述粘性物(Y)的钙离子捕捉剂为磷酸氢二钠。
11.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粒状物(X)进一步含有粘合剂。
12.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物(Y)进一步含有为提高与皮肤粘膜表面的亲合性的胶粘剂。
13.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物(Y)进一步含有醇类。
14.二氧化碳外用凝胶,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二氧化碳以基本上非气泡状态溶解于凝胶中而形成的。
15.创伤覆盖材料,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1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二氧化碳以基本上非气泡状态溶解于凝胶中而形成的。
CNB2004800233472A 2003-08-19 2004-08-19 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和二氧化碳外用凝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527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95443/2003 2003-08-19
JP2003295443 2003-08-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35726A CN1835726A (zh) 2006-09-20
CN100455278C true CN100455278C (zh) 2009-01-28

Family

ID=34191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2334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55278C (zh) 2003-08-19 2004-08-19 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和二氧化碳外用凝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060257504A1 (zh)
EP (1) EP1666020B1 (zh)
JP (1) JP4599543B2 (zh)
CN (1) CN100455278C (zh)
AT (1) ATE555772T1 (zh)
ES (1) ES2385483T3 (zh)
TW (1) TWI330531B (zh)
WO (1) WO20050162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27474B (en) * 2001-04-06 2010-07-21 Neochemir Inc Kit for prepa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agent for external use.
JP4756265B2 (ja) * 2005-10-19 2011-08-24 ネオケミア株式会社 二酸化炭素外用剤剥離除去方法及びそれに用いる二価陽イオン含有水性溶液
KR20080111965A (ko) * 2007-06-20 2008-12-24 전현표 이산화탄소를 발생시키는 팩 화장료 조성물
TWI345451B (en) 2007-10-25 2011-07-21 Neochemir Inc Use of means to supply carbon dioxide for increasing muscle force and a method to increase meat production of livestock thereby
EP2327074A4 (en) * 2008-09-12 2016-12-21 Univ Brigham Young DATA STORAGE MEDIUM WITH CARBON AND METAL LAYERS
WO2010030419A1 (en) * 2008-09-12 2010-03-18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Films containing an infused oxygenated gas and methods for their preparation
JP5696299B2 (ja) 2011-03-29 2015-04-08 ネオケミア株式会社 二酸化炭素を有効成分とする抗腫瘍剤
GB2490516A (en) * 2011-05-03 2012-11-07 Systagenix Wound Man Ip Co Bv Polysaccharide mould for wound treatment
TW201311257A (zh) 2011-07-15 2013-03-16 Neochemir Inc 以二氧化碳為有效成分之骨折治療劑、骨成長促進劑或骨疾治療及預防劑
WO2013031030A1 (en) * 2011-09-01 2013-03-07 L'oreal Cosmetic sheet
JP6279255B2 (ja) * 2012-09-03 2018-02-14 株式会社ダイゾー 塗布用組成物および該塗布用組成物を用いた塗布製品
TW201420130A (zh) 2012-09-26 2014-06-01 Neochemir Inc 溶解有二氧化碳之液狀藥劑及其投藥方法
EP3017803A4 (en) 2013-07-04 2017-05-10 Neochemir Inc.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gas for percutaneous absorp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ercutaneous absorption gas, and percutaneous absorption gas
CN111212651A (zh) * 2017-08-17 2020-05-29 田中雅也 二氧化碳外用剂
WO2022230925A1 (ja) * 2021-04-28 2022-11-03 アスパック企業株式会社 膿皮症改善剤
CN114669181B (zh) * 2022-03-09 2023-01-1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基于阴离子囊泡构建促进二氧化碳和水气液传递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9187A (ja) * 1999-05-06 2000-11-21 Medion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二酸化炭素経皮・経粘膜吸収用組成物
JP2003073253A (ja) * 2001-09-04 2003-03-12 Neochemir Inc 美容方法
CN1520305A (zh) * 2001-04-06 2004-08-11 Ҳ 二氧化碳外用剂调制用组合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8661A (en) * 1983-09-28 1987-07-07 Gerhard Gergely Effervescent composi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US4623536A (en) * 1985-06-13 1986-11-18 Church & Dwight Co., Inc. Sodium bicarbonate containing toothpaste
US4948575A (en) * 1989-01-24 1990-08-14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Alginate hydrogel foam wound dressing
JP3338715B2 (ja) * 1992-10-05 2002-10-28 株式会社コーセー カプセル含有化粧料
US6063406A (en) * 1997-04-18 2000-05-16 Chemcraft, Inc. Skin care compositions
EP1043023B1 (en) * 1997-11-07 2008-07-09 Medion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Viscou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carbon dioxide
US6191167B1 (en) * 1997-12-29 2001-02-20 Tristrata Technology, Inc.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hydroxycarboxylic acid and/or ketocarboxylic acids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TWI345473B (en) * 2002-07-05 2011-07-21 Neochemir Inc Carbon dioxide agent for external use and the stuff for preparation of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19187A (ja) * 1999-05-06 2000-11-21 Medion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二酸化炭素経皮・経粘膜吸収用組成物
CN1520305A (zh) * 2001-04-06 2004-08-11 Ҳ 二氧化碳外用剂调制用组合物
JP2003073253A (ja) * 2001-09-04 2003-03-12 Neochemir Inc 美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05016290A1 (ja) 2007-11-01
ES2385483T3 (es) 2012-07-25
JP4599543B2 (ja) 2010-12-15
CN1835726A (zh) 2006-09-20
US20060257504A1 (en) 2006-11-16
EP1666020A4 (en) 2009-05-13
EP1666020A1 (en) 2006-06-07
TWI330531B (en) 2010-09-21
EP1666020B1 (en) 2012-05-02
ATE555772T1 (de) 2012-05-15
TW200507860A (en) 2005-03-01
WO2005016290A1 (ja) 2005-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55278C (zh) 二氧化碳外用凝胶调制用组合物和二氧化碳外用凝胶
JP4595058B2 (ja) 二酸化炭素外用剤調製用組成物
KR100802888B1 (ko) 이산화탄소 외용제 조제용 조성물
US9822243B2 (en) Freeze-dried composition
RU2326137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содержащих альгинат пористых формованных изделий
TWI316858B (en) Carbon dioxide external composi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KR20160096890A (ko) 젤 형태의 모델링 마스크 팩 화장료 조성물
JP2012149024A (ja) 二酸化炭素外用剤調製用組成物
CN1745743A (zh) 一种含有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牙膏及其制造方法
JP2552617B2 (ja) 入浴剤用顔料組成物とその製造方法
KR100861171B1 (ko) 이산화탄소 외용겔 조제용 조성물과 이산화탄소 외용겔
KR100329214B1 (ko) 활성제올라이트를 함유한 비수계 발열화장료
JP6987374B2 (ja) 発泡性皮膚外用剤
JP4130181B2 (ja) 二酸化炭素外用剤調製用組成物
JPH08175931A (ja) 吸熱パック化粧料
KR20050009964A (ko) 알긴산나트륨을 이용한 부직포형 팩(pack)의 제조방법
JPS6116997A (ja) 弱酸性クレイ状洗顔料
CN101677940A (zh) 一种治疗鼻出血的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9528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9528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28

Termination date: 201508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