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48982C - 低温β-半乳糖苷酶菌株、低温β-半乳糖苷酶及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低温β-半乳糖苷酶菌株、低温β-半乳糖苷酶及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48982C
CN100448982C CNB2005100968992A CN200510096899A CN100448982C CN 100448982 C CN100448982 C CN 100448982C CN B2005100968992 A CNB2005100968992 A CN B2005100968992A CN 200510096899 A CN200510096899 A CN 200510096899A CN 100448982 C CN100448982 C CN 10044898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w temperature
fermentation
enzyme
beta
galactosid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968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932004A (zh
Inventor
史应武
娄恺
魏东
欧提库尔
常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B2005100968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448982C/zh
Publication of CN1932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2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489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4898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Enzymes And Modific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产生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sp.)和利用此菌株生产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生产工艺,同时还提供了低温β-半乳糖苷酶。通过利用短芽孢杆菌(CGMCC.No.1424),建立菌种保藏、复壮及选育的系统工艺技术,经过培养基配方优化筛选及发酵工艺条件优化控制,使发酵周期缩短,确立了稳定的发酵工艺,生产的低温β-半乳糖苷酶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高酶活。可广泛用于发酵乳、饮料、冰激凌糖等食品医药、环境检测等各个领域,有效改善乳制品的风味和营养,解除乳糖不耐受患者因食用乳制品引起的腹泻、腹涨等多种不良反应,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营养及风味物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低温β-半乳糖苷酶菌株、低温β-半乳糖苷酶及其生产工艺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及微生物发酵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产生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短芽孢杆菌株、低温β-半乳糖苷酶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β-半乳糖苷酶(EC.3.2.1.和葡23),又称乳糖酶,既能将乳糖水解为易吸收和甜味品质好的半乳糖与葡萄糖,又能在水解糖过程中还会发生转糖苷反应,生成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低聚半乳糖。该糖是双歧杆菌增值因子,难以被人体消化,它可用于生产低乳糖食品,改善乳制品的风味和营养,解除乳糖不耐受患者因食用乳制品而引起的腹泻、腹胀等多种不良反应。它还能改善便秘、降低血糖、促进钙的吸收、抗龋齿等,另外,在冷冻制品中乳糖会结晶,影响食品的加工性能。乳糖也是牛乳加工副产物----乳清的主要成分,目前乳清利用率不到50%,余下的被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污染,因此如何将乳糖转化为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变废为宝,对发展乳制品工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β-半乳糖苷酶主要来源于动物、植物、细菌、酵母、真菌或霉菌。国外已经商品化的β-半乳糖苷酶主要来源于大肠杆菌、黑曲霉、米曲霉、酵母、乳酸杆菌等。低温下催化反应可防止污染(同源的低温酶不活泼),经过温和的热处理即可使它的活力丧失,而低温或适温处理不会影响产品的品质等。而低温半乳糖苷酶可在兼备高乳糖水解水平的同时缩短水解时间,还可减少细菌污染的风险。因此,人们更重视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目前,国外的研究集中在产低温酶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对低温β-D-半乳糖苷酶学性质研究及其基因的分析,纯β-半乳糖苷酶制剂已从大肠杆菌、酵母菌和真菌中提取得到,由酵母菌(Saccharomyces)制取的β-半乳糖苷酶在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而我国在此领域内研究尚属空白,目前使用的常温乳糖酶全部依赖进口,国内还未见有关此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报道。
低温β-半乳糖苷酶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免疫、环境检测等各个领域。在食品工业,它能够解决目前奶业加工处理及储存中乳糖含量偏高的问题,所生成的低聚半乳糖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可用于发酵乳、饮料、冰淇淋、糖果、奶粉、口服液等。利用β-半乳糖苷酶的糖苷转移作用人工合成糖苷化合物,对药品和其它生理活性物质的合成有潜在意义。免疫学方面,将β-半乳糖苷酶与人体胞外淀粉状蛋白前体融合形成融合蛋白,可作为Alzheimer病的免疫源,并进一步制备其单克隆抗体。在环境检测方面,通过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可快速分析浴场和渔场地区海水水体受排泄污染程度。
由于乳糖是牛乳中主要的糖成分,其含量约为5%(w/v)左右,它没有甜味,溶解度较低,在肠道内不能被直接吸收。许多成人(因人种而异,亚洲、非洲占的比例较大)饮用牛奶后,乳糖到了肠道里,被肠道细菌分解发酵,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使肠道膨胀,收缩加强,造成肠鸣、腹胀、腹泻等,这种现象称作乳糖不耐受症,使相当一部分人无法充分消化吸收牛乳这一天然、具有良好平衡型的食品中的营养成份,成为阻碍我国乳品工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而低乳糖牛奶和低乳糖乳制品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利用β-半乳糖苷水解酶(β-D-galactoside galatohydrolase)(EC 3.2.1.23)处理加工牛乳及乳清,可生产低乳糖牛奶和低乳糖乳制品,它能将乳糖水解成为半乳糖和葡萄糖,使其甜度达到蔗糖的80%,溶解度提高3~4倍,易被肠道吸收。鲜乳冷藏保鲜加工、生产低乳糖牛奶及低乳糖乳制品需要的是高活性低温β-半乳糖苷酶,但目前生产所用的β-半乳糖苷酶在低温下酶活都很低,难以满足市场及生产所需。由于利用低温乳糖酶进行鲜乳冷藏保鲜加工时,可最大限度地保留其营养及风味物质,真正达到了绿色有机食品的要求,因此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研究是当今乳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常温乳糖酶反应温度高,低温酶活低的缺点,本发明根据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原理,在冷库与冷冻土壤中分离出一批耐低温的微生物菌株,通过进一步选育、驯化,获得稳定表达的菌株,利用符合本菌株的特性,设计出一套发酵生产工艺技术,获得能适应反应温度低,低温酶活高的乳糖酶。
本发明提供的一株产低温半乳糖苷酶的菌株,通过在冷库与冷冻土壤中分离出一批耐低温的微生物菌株,从中筛选出一株编号为L2004的菌株,从而提供了一种低温乳糖酶菌株,其具有生产低温乳糖酶的优良特性,经微生物学鉴定,定为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sp.)。
本发明在获得的短芽孢杆菌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低温乳糖酶的生产工艺。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低温乳糖酶,通过利用本发明的菌株经过本发明确定的具体发酵工艺而获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温乳糖酶菌株,命名为L2004,其能够以高产率产生低温乳糖酶。该菌株已于申请日前保藏于布达佩斯条约微生物国际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080。保藏日期是2005年7月25日,保藏号是CGMCC.No.1424。经微生物学鉴定为短芽孢杆菌属(LacfococcusSchleifer et al,1984),细胞杆状,0.7-0.9um×3-5um,革蓝氏阴性(-),以周生鞭毛运动,在膨大孢子内含椭圆形芽孢,菌落平整、光滑,黄灰色,无可容性色素。该菌严格好氧,接触酶阴性;能利用葡萄糖产酸,也能利用L-阿拉伯糖,D-甘露糖,D-木糖,水解淀粉,液化明胶,分解酪素,能利用柠檬酸盐生长,不产生吲哚,并能在6%氯化钠盐度下生长。可在较大温度范围4℃-37℃内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0℃,生长pH范围为5-8,最适生长范围为6-8。依照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二卷,L2004菌为芽孢杆菌属中的成员,定为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sp.)。本发明进一步建立菌种保藏、复壮及选育的系统工艺流程技术。
一、菌种保藏:菌种在矿物油和真空冷冻条件下进行了保藏试验。
其效果如表1所述:
表1不同保藏方法对菌株存活率的影响
  处理方法   7天  1个月  6个月
  矿物油   99%   98%   80%
  真空保藏   99%   99%   99%
二、菌种活化:取保存菌株,用接种针刮取或挑取少量接于固体LB上,在适合菌株生长的温度下培养一定时间后,连续活化数次,并进行菌株产酶能力的测定。
三、菌种复壮:在中试中,确定了一套保持产酶特性稳定菌株筛选的流程。
依次在液体培养基STA和固体培养基ST中接种活化好的菌并进行培养,检测该菌特性,选取优良菌株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培养,并将此菌株用摇瓶进行发酵实验,以检测其产酶能力。检测其产酶能力未发生退化后,此菌株可作为生产菌株使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温乳糖酶的生产工艺,其包括:
A:对短芽孢杆菌(CGMCC.No.1424)进行菌种活化培养步骤;
B:利用步骤A获得的活化菌种进行发酵步骤;
发酵过程中,以选择低温乳糖酶酶产量最高的条件为优选条件。接种量为1%-15%,优选发酵温度20℃,通气量1∶0.2-0.5vvm,搅拌速度为150-200rpm,发酵周期24-32小时。
在发酵罐发酵工艺上,采用单批发酵工艺,发酵酶活达78.2u/ml-83.4u/ml。
在发酵过程中,培养基是发酵工艺的基础。本发明在实验中,利用摇瓶发酵对发酵培养基进行筛选与优化,并对菌种活性进行检测。本着高产率、低成本的原则,在实验室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业化中试研究的培养基筛选和优化。本发明的短芽孢杆菌(CGMCC.No.1424)对培养基的营养源并无特殊的规定,可使培养基中含有常规的用于微生物培养的碳源、氮源。例如,短芽孢杆菌(CGMCC.No.1424)菌株可以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玉米粉、淀粉等作碳源,生长并产酶。其中,以乳糖为碳源菌体生长最快。可利用胰蛋白胨、豆蛋白胨等可作为氮源使用,但胰蛋白胨为最佳氮源,其获取、使用容易,且可使生产菌株达最大的产酶量。
通过实验证明,金属离子对发酵有一定的作用,Cu离子、Al离子、Fe离子对产酶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Na、Zn离子对产酶无显著作用,而Mg离子对产酶具有促进作用,K离子可使菌体生长加快,有益于产酶。优选0.01%-1%的Mg和K离子。
同时实验表明,乳糖对该菌株产酶有一定影响,3%乳糖发酵浓度与12%乳糖浓度相比,酶活提高了7.31%。优选发酵乳糖浓度为3%。
在发酵过程中,物料灭菌与菌体代谢都会使发酵液pH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在发酵培养基中本发明使用磷酸盐调节发酵过程的pH变化,使用碳酸盐控制物料灭菌过程带来的pH变化。
本发明同时提供了利用短芽孢杆菌(CGMCC.No.1424)获得的低温乳糖酶,其不仅具有一般乳糖酶特性,而且克服了常温乳糖酶反应温度高,低温酶活低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具有良好低温活性、酶活高的低温乳糖酶,可使乳糖酶的应用温度降低20℃,且本产品已具备规模工业化生产能力。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低温乳糖酶指乳糖酶的反应温度较低,一般反应温度0-50℃。本发明的低温乳糖酶是生产菌株(CGMCC.No.1424)的代谢产物,通过对发酵培养基及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在发酵醪液中富集低温乳糖酶分子,并利用酶分子的物化性质进行产物分离。本发明的低温乳糖酶反应温度0℃-40℃,与一般低温酶相比,本发明的低温酶具有反应温度范围较宽,酶活较高的优点。本低温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3℃,最适反应pH6.5;金属离子对酶的作用:Ca离子与Mg离子对酶分子有激活作用,而Cu离子、Fe离子、Al离子及Zn离子对酶分子的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酶的半衰期:在20℃保温1小时,酶活力下降4%,在40℃下酶的半衰期30分钟。
通过实施本发明具体的技术指标,实现本发明内容,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A、定向筛选到L2004低温乳糖酶高产菌株经鉴定为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sp.)。利用本发明的菌株发酵获得的低温乳糖酶具有反应温度低,低温酶活高的特点。
B、通过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通过确定培养基配方及发酵工艺条件的优化,确立了L2004生产菌株稳定的发酵工艺,发酵酶活达78.2u/ml-83.4u/ml。
以下是对本发明的整体方案的具体示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定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发明低温乳糖酶酶活力测定方法流程图。
图2、显示发酵流程图。
图3、显示3%乳糖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图4、显示1.2%乳糖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图5、显示0.3%、1.2%乳糖对发酵产酶的影响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菌株L2004的保藏与复壮
在乌鲁木齐肉联厂冷库分离得到了一株低温乳糖酶产生菌L2004,经鉴定为短芽孢杆菌,所产生的低温乳糖酶最适反应温度33℃,40℃下酶的半衰期约50分钟。
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菌种保藏,即液体石蜡保藏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前者用于菌种短期保存(3-6个月),后者用于生产菌种的长期保藏(6个月-数年)。
保存菌种的活化:取保存菌株,用接种针挑取菌种接种装有2毫升无菌水的试管中,振荡10分钟。然后用无菌吸管取0.2毫升加到斜面培养基TSA(胰蛋白胨15g,豆蛋白胨5g,磷酸氢二钾2.5g,酵母浸膏3g,乳糖2.5g,氯化钠5g,琼脂15g,水,1000ml;pH:6.5-7.2)平板培养基上,再用玻璃刮铲涂匀,置13℃温箱中培养24小时后取出培养基平板。
高产菌株的筛选:将活化好的菌种接种于液体TS培养基中,于10℃、150rpm下培养24小时,将此菌株用摇瓶进行发酵实验,以检测其产酶能力及大小。检测其产酶能力未发生退化者可作为生产菌株使用。液体发酵,用500mL三角瓶装入100mL发酵培养基里,120℃20min,冷却后接入普通培养菌种2mL,15℃,150rpm培养,测定乳糖酶活性进行复筛;
取纯化的菌株,在TSA平板上20℃涂布倒置培养24h,用8.5%生理盐水5ml洗涤1次,将其接种于含60ml摇瓶培养基的500ml摇瓶中,200r/min,20℃摇床培养24h。
实施例2:菌株L2004低温乳糖酶活力检测方法
以ONPG为底物进行测定,取1ml酶液于试管中30℃水浴预热10min,加入已在30℃水浴预热的0.5mL pH6.5 0.1mol/L磷酸钠缓冲液(1mol/L NaH2PO4 70mL与1mol/L Na2HPO4 30mL缓冲液混合稀释10倍配制)及0.2mL ONPG溶液(pH6.5. 0.1mol/L磷酸钠配制)反应5min,加入0.8ml 5%Na2CO3溶液终止酶反应,测定OD420nm值。在上述条件下,每分钟水解ONPG生成1μmol邻硝基苯酚的酶量为1个ONPG酶活单位。
1.定义
1克固体酶粉(或1ml液体酶),在一定温度下和pH条件下,1分钟水解ONPG(邻硝基苯酚半乳糖苷)产生1umol酪氨酸为一个酶活力单位,以u/g(u/ml)表示。
2.比色法
2.1原理
L2004低温乳糖酶在30℃,pH6.5条件下,水解ONPG底物,产生含有酚基的ONP,在碱性条件下,ONPG显黄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计算其酶活力。
2.2试剂与溶液
2.2.1磷酸钠缓冲液的制备
分别取1mol/LNa2HPO4与1mol/LNaH2PO4缓冲液30ml与70ml混合于容量瓶中,定容至1000ml,即0.1mol/L磷酸钠缓冲液,贮于棕色瓶内。
2.2.2碳酸钠溶液c(Na2CO3)=0.5mol/L
称取无水碳酸钠(Na2CO3)50g,用水溶解并定溶至1000ml。
2.2.32.5g/L ONPG底物溶液
称取ONPG 0.250g,精确至0.001g,用70ml蒸馏水后,再加入适量的pH6.5的磷酸缓冲液约30ml,加热边搅拌,直至完全溶解,冷却后,转入25ml容量瓶中,用适量的pH缓冲溶液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于棕色试剂瓶中冰箱中保存,有效期为半年。
2.2.4 240umol/ml ONP标准溶液
2.2.4.1称取恒重的ONP3.3386g,精确至0.0002g,用蒸馏水70ml溶解后,再用30ml 0.1mol/L磷酸钠缓冲液定溶至100ml,即为240umol/ml ONP标准溶液。
2.2.4.2取240umol/ml ONP标准溶液10.00ml,用蒸馏水定溶至100ml,即得到24umol/ml。
2.3仪器和设备
2.3.1恒温水浴30±0.2℃、40±0.2℃。
2.3.2分光光度计应符合GB 9721的规定。
2.4.测定步骤
2.4.1标准曲线的绘制
2.4.1.1 ONP标准溶液按下表配制
表2ONP标准溶液配制
  管号   ONP标准溶液浓度umol/ml   取400umol/ml ONP标准溶液体积ml   取水的体积ml
  0   0   0   10
  1   25   0.5   7.5
  2   50   1   7
  3   100   2   6
  4   160   3.2   4.8
  5   240   4.8   3.2
2.4.1.2.分别取上述溶注液各0.5ml磷酸钠缓冲液(须做平行试验),各加0.4mol/ml碳酸钠溶液0.80ml,置于30℃水浴中显色15分钟,取出用分光光度计于波长420nm,10mm比色皿,以不含ONP的0号管为空白,分别测定其吸光度。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酪氨酸的浓度c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此线应通过零点)。
根据作图或用回归方程,计算出当吸光度为1时的ONP的量(umol),即为吸光常数K值。其K值应在100左右。
2.4.2待测酶样的制备与测定
2.4.2.1粗酶液的制备
取5ml培养菌悬液于50ml离心管中,在冰水浴中用超声波仪(破壁)。在10强度下破壁5min,使酶从菌体中释放出来。
2.4.2.2.测定
吸取0.2ml的0.25%ONPG溶液加入试管中,加入0.5ml的磷酸钠缓冲液,水浴5min,加入1ml适当稀释的酶液,保温15min,加入0.8ml的5%碳酸钠溶液终止反应,再加入蒸馏水定容至8ml,于420nm波长处比色,测定OD420nm值。以煮沸失活的酶液同样处理为对照。
(*本实验的稀释倍数均为50倍)先将0.2ulONPG与0.5ml磷酸钠缓冲液放入30℃恒温水浴中,预热5分钟。并按如图1所述的程序操作:
2.4.2.3.计算
在此条件下,每分钟水解产生1umol邻硝基苯酚(ONP)的酶活力定义为1u单位。ONP浓度与OD420nm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如图1,根据测得的OD420nm值,从图1中查出对应的ONP浓度,通过下式求得酶活力:
U = C × 10 1000 × 15 × 0.5 × N × 4 = 2 NC 375 ( u / ml )
其中:C为[ONP],N为稀释倍数。本实验的稀释倍数均为50倍式中:U-样品的酶活力,u/ml(u/g);
8-反应试剂的总体积,ml;
15-反应时间15分钟,以分钟计;
N-稀释倍数。
所测定的结果表示为整数。平行试验相对误差不超过3%。
实施例3:本发明菌株及其产酶的温度特性测定
培养基:胰蛋白胨15g,豆蛋白胨5g,氯化钠5g,乳糖2.5g,磷酸氢二钾2.5g,水1000ml,pH6.5。
分别于4℃、20℃、42℃、200转/分钟、60ml物料/瓶(500ml摇瓶)、加棉塞,培养时间分别6d、2d、1d,取5ml培养菌悬液于50ml离心管中,在冰水浴中用超声波仪(破壁)。在10强度下破壁5min,使酶从菌体中释放出来。取出用分光光度计于波长420nm,10mm比色皿,以不含ONP的管为空白,分别测定其吸光度。同时用分光光度计于波长620nm,10mm比色皿,以未接菌培养基的管为空白,分别测定其吸光度。
结果表明,温度分别为4℃、20℃、42℃,200转/分钟、60ml物料/瓶(500ml摇瓶)、加棉塞,培养6d、2d、1d的酶活分别为32.5u、39.4、8.2,发酵原液620nm的吸光值分别为1.20。0.804、0.021。由此可见,本发明菌株L2004(Breibacillus sp.)的生长温度范围4℃-42℃,最适生长温度20℃及最适产酶温度为20℃。
表3发酵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
Figure C20051009689900151
实施例4:本发明发酵培养基的筛选
培养基是发酵工艺技术的基础,本着高产酶率、低成本的原则,在实验室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业化中试研究的培养基筛选和优化。碳源选择葡萄糖、乳糖,氮源为胰蛋白胨、豆蛋白胨,并加入一定量Na、K离子,促进菌体生产和产酶率的提高,并以磷酸盐调节培养基在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
1.筛选培养基:胰蛋白胨15g,豆蛋白胨5g,氯化钠5g,琼脂15-20g,乳糖2.5g,磷酸氢二钾2.5g,X-gal(5-溴-4-氯-3-吲哚-β-半乳吡喃糖苷)0.1g,水800ml,pH6.5。
2.摇瓶检测培养基:胰蛋白胨15g,豆蛋白胨5g,氯化钠5g,乳糖2.5g,磷酸氢二钾2.5g,水1000ml,pH6.5。
于20℃、200转/分钟、60ml物料/瓶(500ml摇瓶)、加棉塞,培养48hr,取5ml培养菌悬液于50ml离心管中,在冰水浴中用超声波仪(破壁)。在10强度下破壁5min,使酶从菌体中释放出来。检测发酵液酶产量,当酶产量达50u/ml以上时,证明菌生产能力符合生产要求。
3.种子培养基和发酵培养基
3.1.种子培养基:胰蛋白胨7.5g,豆蛋白胨5g,氯化钠5g,酵母浸膏6g,琼脂17g,乳糖3g,磷酸氢二钾2.5g,水800ml,pH6.5。
以摇瓶检测培养基为水平1,设计正交方案为5水平,4重复进行筛选优化培养基如下。
3.2.摇瓶发酵优选培养基:胰蛋白胨7.5g,豆蛋白胨5g,酵母浸膏6g,氯化钠5g,乳糖3g,磷酸氢二钾2.5g,水1000ml,pH6.5。
实施例5:本发明的摇瓶发酵工艺研究
首先,在菌株筛选培养基上活化菌株L2004于20℃培养箱中12h,然后挑取一单菌落用无菌水稀释,吸取0.2mL涂于筛选培养基上,倒置于20℃培养箱中12h,加入5mL无菌水用接种环刮下菌苔接入发酵摇瓶培养基中(优选发酵培养基:胰蛋白胨7.5g,豆蛋白胨5g,酵母浸膏6g,磷酸氢二钾2.5g,乳糖3g,氯化钠5g,pH值6.5),于200rpm恒温摇床20℃培养36h在摇瓶,收集发酵液用于酶制剂的生产。试验中发现摇床温度和三角瓶装料量对该酶的产率有较大影响,在一定范围内降低摇床温度可使酶的产率提高(见表1);500ml三角瓶装60ml培养基较装100ml培养基的产酶率高(见表2)。因此,优化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20℃、通气量1∶8.2、搅拌速度为200rpm、发酵周期32h。实验表明,发酵培养基中乳糖浓度对菌株L2004产酶有一定影响,3%乳糖发酵浓度与12%乳糖浓度相比,酶活提高了7.31%。因此优选发酵乳糖浓度为3%(见图1、图2、图3)。
表4发酵温度对产酶的影响
Figure C20051009689900171
Figure C20051009689900181
表5发酵摇瓶装料量对该酶的产率的影响(20℃发酵)
Figure C20051009689900182
以上说明L2004菌株的产酶率与溶氧量和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相关;装料量决定发酵摇瓶发酵培养基的容氧量。
实施例6:本发明酶制剂的制备
液体酶制剂的制备过程简单,直接将发酵预处理液取5ml摇瓶培养菌悬液于50ml,在冰水浴中用超声波仪(破壁)。在10强度下破壁5min,使酶从菌体中释放出来。加入防腐剂低温密封即可。

Claims (8)

1、一种具有产生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短芽孢杆菌CGMCC.No.1424。
2、一种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生产工艺,其包括:
A:对短芽孢杆菌CGMCC.No.1424进行菌种活化培养步骤;
B:利用步骤A获得的活化菌种进行发酵步骤。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发酵步骤中,接种量为1%-15%,发酵温度4℃-37℃、生长pH范围为5-8、通气量1∶0.20-0.5vvm、搅拌速度为150-200rpm、发酵周期24-32小时,还原糖0.5%以下时,发酵结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基中加入0.01%-1%的Ca、Mg和K离子,并以磷酸盐调节或碳酸盐调节维持发酵过程中pH的稳定。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发酵中,乳糖对该菌株产酶有影响,发酵乳糖浓度为3%,最适生长温度为20℃,最适生长pH范围为6-8。
6、一种低温β-半乳糖苷酶,其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芽孢杆菌CGMCC.No.1424,由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产工艺制备而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温β-半乳糖苷酶,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菌株发酵获得,在发酵过程中,低温β-半乳糖苷酶反应温度0℃-40℃,通气量1∶0.20-0.5vvm,搅拌速度为150-200rpm,发酵周期24-32小时,发酵酶活达78.2u/ml-83.4u/ml。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温β-半乳糖苷酶,其特征在于,发酵过程中,低温β-半乳糖苷酶最适反应温度为33℃,最适pH6.5。
CNB2005100968992A 2005-09-16 2005-09-16 低温β-半乳糖苷酶菌株、低温β-半乳糖苷酶及其生产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898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968992A CN100448982C (zh) 2005-09-16 2005-09-16 低温β-半乳糖苷酶菌株、低温β-半乳糖苷酶及其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5100968992A CN100448982C (zh) 2005-09-16 2005-09-16 低温β-半乳糖苷酶菌株、低温β-半乳糖苷酶及其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2004A CN1932004A (zh) 2007-03-21
CN100448982C true CN100448982C (zh) 2009-01-07

Family

ID=37878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9689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48982C (zh) 2005-09-16 2005-09-16 低温β-半乳糖苷酶菌株、低温β-半乳糖苷酶及其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448982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4439A (zh) * 2011-01-27 2011-09-0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株产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海洋盐单胞菌及其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0301B (zh) * 2011-05-30 2012-10-24 云南师范大学 一种耐碱性低温α-半乳糖苷酶AgaAJB13及基因
CN102653746A (zh) * 2012-04-12 2012-09-05 大连大学 微生物发酵生产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方法
CN102653747A (zh) * 2012-04-13 2012-09-05 大连大学 海洋微生物发酵生产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方法
CN107151640B (zh) * 2017-06-16 2020-01-10 石河子大学 一种产乳糖酶的嗜冷杆菌菌株及使用该菌株制备低温乳糖酶的方法
CN108192848B (zh) * 2017-06-16 2020-01-10 石河子大学 一种产乳糖酶的嗜冷杆菌菌株及使用该菌株制备低温乳糖酶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71838A2 (en) * 1986-12-13 1988-06-22 Kyowa Hakko Kogyo Co., Ltd. Novel microorganisms capable of assimilating lactose
WO2001004276A1 (en) * 1999-07-09 2001-01-18 Universite De Liege Cold-active beta galactosidase, the process for its preparation and the use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271838A2 (en) * 1986-12-13 1988-06-22 Kyowa Hakko Kogyo Co., Ltd. Novel microorganisms capable of assimilating lactose
WO2001004276A1 (en) * 1999-07-09 2001-01-18 Universite De Liege Cold-active beta galactosidase, the process for its preparation and the use thereof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aracterization of a psychrotrophic Arthrobacter gene and its cold-active beta-galactosidase.. D E Trimbur, et al.Appl Environ Microbiol,Vol.60 No.12. 1994 *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sychrophiles producing cold-active beta-galactosidase. T. Nakagawa, et al.Letters in Applied Microbiology,Vol.37 No.2. 200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4439A (zh) * 2011-01-27 2011-09-0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株产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海洋盐单胞菌及其应用
CN102174439B (zh) * 2011-01-27 2012-08-2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一株产低温β-半乳糖苷酶的海洋盐单胞菌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2004A (zh) 2007-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8283B (zh) 一种干酪乳杆菌及其在固态发酵中的应用
CN100548130C (zh) 富含硒氨基酸的益生菌酸奶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
CN103540553B (zh) 一种复合菌种混合发酵制备马奶醋的方法及制备的马奶醋
CN100448982C (zh) 低温β-半乳糖苷酶菌株、低温β-半乳糖苷酶及其生产工艺
CN105105119B (zh) 一种基于接种菌种进行发酵制备水果酵素的方法
CN106235306A (zh) 液态发酵法果蔬生物酵素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CN106509105A (zh) 一种发酵乳、其制备方法以及发酵乳粉
CN103919224A (zh) 黄伞发酵液发酵乳酸饮料及制备方法
CN111066574B (zh) 一种利用菌渣制作花脸香蘑栽培种的方法
CN107788517A (zh) 一种利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强化酵素功效的方法
CN103087967B (zh) 一株高产β-葡聚糖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03082156A (zh) 一种反刍动物复合微生态制剂及其应用
CN107586731A (zh) 一种酿酒酵母及其在水果酵素产品中的应用
CN103045487B (zh) 一株生产柠檬酸的菌株及其发酵生产柠檬酸的方法
CN106497982A (zh) 一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9629A (zh) 一种复合发酵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3289925A (zh) 一株高产淀粉酶的乳酸菌及其应用
CN109295037A (zh) 一种采用米曲霉发酵生产乳糖酶的方法及其所产乳糖酶
Venkateshwaran et al.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atalase using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CN106635681A (zh) 一种猴头菇草莓配制酒的制备方法
CN103834583B (zh) 一种复合菌种混合发酵制备的降血脂酸马乳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38915A (zh) 益生菌发酵果蔬汁提高相关酶活的方法
CN109112175A (zh) 一种构建微生物共培养体系高产虎奶菇胞外多糖的方法
CN100448981C (zh) β-半乳糖苷酶菌株、β-半乳糖苷酶及其生产工艺
CN102093960B (zh) 一种高产β-葡萄糖苷酶产香酵母及在无醇苹果饮料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ssignee: Ming Yi (Fujian) infant nutrition Co., Ltd.

Assignor: Microorgan Application Inst., Xinjiang Agricultural Academy

Contract record no.: 2010990000832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Low temperature beta-galactosidase strain, low temperature bata-galactosidase and its production proces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Open date: 20070321

Record date: 201010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107

Termination date: 2017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