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23152C - 控制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23152C
CN100423152C CNB2004100883383A CN200410088338A CN100423152C CN 100423152 C CN100423152 C CN 100423152C CN B2004100883383 A CNB2004100883383 A CN B2004100883383A CN 200410088338 A CN200410088338 A CN 200410088338A CN 100423152 C CN100423152 C CN 10042315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ox body
upper plate
switch
operation kno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883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17275A (zh
Inventor
加藤达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17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7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2315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2315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1/00Applications
    • H01H2231/026Car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不损坏外观地将开关壳体固定在凸缘部的侧面的控制开关装置。其中,在合成树脂制的盒体(3)上一体地形成具有一对开口(9、10)的上板(3a)、从该上板(3a)的外缘上端向下并向内侧倾斜的外观面(3b)、以及从该外观面(3b)的内面向内突出的保持板(3c),从上板(3a)与保持板(3c)的侧方插入盖(4)并与盒体(3)一体化构成开关壳体(5)后,从开口(9、10)的上方将第1及第2操作旋钮(6、7)等构成部件组装到盒体(3)中从而组装开关单元(2),通过将该开关单元(2)固定到方向盘(1)的凸缘部(1c)的侧面,使第1及第2操作旋钮突出到环形部(1a)的内周边缘与凸缘部(1c)之间的空间内。

Description

控制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被附设在汽车的方向盘上、驾驶者能够用手进行各种电气设备的控制的控制开关(steering switch)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控制开关装置,我们已经知道将多个操作旋钮配置在方向盘的任意位置,例如连接圆环状的环形部与中央的凸缘(パツド)部的辐条部上,通过驾驶者用手选择性地操作这些操作旋钮使配置在各操作旋钮内的按钮开关动作的装置(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
在这样的控制开关装置中,各操作旋钮能够摆动或能够升降地被支撑在合成树脂制的盒体上面,按钮开关以被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状态收容在盒体的内部。该盒体的下部开放,按钮开关和电路板从该下部开放端被插入盒体的内部。并且,盒体的下部开放端用被盖盖住,该盖用多个螺钉等被结合在盒体上,成为一个整体。这些盒体和盖构成开关壳体,该开关壳体被固定在辐条部上设置的凹处内。
但是,近年来附设在方向盘上的操作旋钮的种类和数量有增加的趋势,并且,方向盘的设计也多种多样,伴随于此,希望有一种将开关壳体固定在凸缘部的侧面,将配置在盒体上面的操作旋钮安装在环形部与凸缘部围成的空间内的控制开关装置。如果采用这样的控制开关装置,由于驾驶者手不离环形部就能够容易地操作操作旋钮,因此具有操作性提高的优点,但产生新的外观上的问题。即,在将开关壳体固定在凸缘部的侧面的情况下,开关壳体的外观面为向下逐渐向内倾斜的斜面,但上述以往的控制开关装置由于构成开关壳体的盒体和盖被分割成上下2个部分,因此这些盒体与盖的分割线(结合线)露出到开关壳体的外观面上,该分割线对外观有很大的不利影响。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1-35312号公报(第4~6页,图2~图6)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这样的实际情况,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不影响外观地将开关壳体固定在凸缘部的侧面上的控制开关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控制开关装置被附设在通过辐条部将凸缘部连设在圆环状的环形部的内侧的方向盘上,包括被固定在上述凸缘部的侧面的开关壳体、被配置在该开关壳体的上面的操作旋钮、通过该操作旋钮被动作的开关元件和安装有该开关元件的电路板,上述开关壳体由互相结合并被一体化的合成树脂制的盒体和盖构成,其结构为:上述盒体上一体形成有配置了上述操作旋钮的上板、从该上板的外缘上端向下并向内侧倾斜的外观面以及从该外观面的内面向内突出与上述上板相对置的保持板,将上述盖插入到上述上板与保持板之间,并且在该盖上设置将上述电路板固定的底板,将该底板安置在上述保持板上。
这样构成的控制开关装置中,由于能够将突出于从上板的外缘上端向下并向内倾斜的外观面的里面的盒体的保持板作为插入导向构件,简单地将盖组装在盒体上,同时确定盒体和盖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从而组装成开关壳体,因此不仅能够将开关壳体固定在凸缘部的侧面上从而提高操作旋钮的可操作性,而且能够防止盒体与盖的分割线出现在开关壳体的外观面上。
在上述结构中,如果在底板的底面一体成型导向突起,同时在保持板上形成插入导向突起的缺口,则在沿盒体的保持板上插入盖的底板时,由于首先通过导向突起进入缺口中确定盖和盒体的水平方向的位置,因此能够简单地将盖组装在盒体上,比较理想。
并且,在上述结构中,上述导向突起最好具有在将该导向突起插入到了上述缺口中时在与上述底板的底面之间将上述保持板夹持的脚部。通过这样的结构,不仅能够确实地进行水平方向的定位,而且能够将盒体与盖结合并一体化。
并且,在上述结构中,最好将驱动体夹设在上述操作旋钮与上述开关元件之间,且在上述盒体的上板上形成使该驱动体穿过的开口,同时在该开口的内壁上形成引导上述驱动体的升降动作的导向部。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驱动体能够确实地使被安装在电路板上的开关元件动作,而且能够从开口的上方将驱动体组装到盒体的内部。此时,虽然也可以是将一组操作旋钮或驱动体等组装到开关壳体中的单联控制开关装置,但最好是在盒体的上板上形成多个相邻的开口,与这些各开口相对应将多个操作旋钮配置在上板上。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控制开关装置能够将突出于从上板的外缘上端向下并向内倾斜的外观面的内面的盒体的保持板作为插入导向构件,简单地将盖组装到盒体中,同时能够决定盒体和盖的高度方向的位置从而构成开关壳体,因此不仅能够将开关壳体固定在凸缘部的侧面提高操作旋钮的操作性,同时能够防止盒体与盖的分割线出现在开关壳体的外观面上,从而提高外观性(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例的开关单元的透视图。
图2是从别的方向看的表示该开关单元的透视图。
图3是该开关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该开关单元的剖视图。
图5是该开关单元的俯视图。
图6是沿图5的VI-VI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沿图5的VII-VII线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该开关单元所具备的滑动块的侧视图。
图9是该开关单元所具备的带销支撑部的正视图。
图10是说明该开关单元所具备的按压锁止机构的动作的图。
图11是附设了该开关单元的方向盘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开关单元的透视图,图2为从别的方向看的该开关的透视图,图3为该开关单元的分解透视图,图4为该开关单元的剖视图,图5为该开关单元的俯视图,图6为图5的沿VI-VI线的放大剖视图,图7为图5的沿VII-VII线的放大剖视图,图8为该开关单元所具备的滑动块的侧视图,图9为该开关单元所具备的带销支撑部的正视图,图10为该开关单元所具备的按压锁止机构的动作说明图,图11为附设了该开关单元的方向盘的透视图。
如图11所示,方向盘1大致由圆环状的环形部1a、在环形部1a内侧延设的辐条部1b以及覆盖除根部以外的辐条部1b的大范围的凸缘部1c构成,环形部1a的内周边缘与凸缘部1c之间被划分为上方及左右两侧的空间。并且,凸缘部1c的左右两侧的表面配设有开关单元2,开关单元2的一部分在上述左右两侧的空间内露出。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凸缘部1c左右的2个开关单元2不仅左右形状对称,而且结构或动作基本相同,因此下面就图11中左侧的开关单元2进行说明。
如图1~图7所示,该开关单元2包括构成开关壳体5的盒体3和盖4、配设在开关壳体5上面的第1及第2操作旋钮6、7以及配设在开关壳体5的内部的电路板8等,这些盒体3及盖4用例如ABS树脂之类的合成树脂成型。
盒体3上一体形成有具有一对开口9、10的上板3a、从该上板3a的外缘上端向下并向内侧倾斜的外观面3b、从该外观面3b的内面向内突出的保持板3c,这些上板3a与保持板3c相对置,存在预定的间隔。保持板3c被设定为均匀的板厚,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形成有一对缺口3d。这些缺口3d在与外观面3b相反的一侧开放,其开放的一端形成锥度(斜面)。盖4上一体形成有底面一侧有一对导向突起4a的底板4b、从该底板4b的外缘向上突出的竖起部4c、沿底板4b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对安装脚4d,导向突起4a被形成在L字形的脚部4e的内部。盒体3和盖4通过后面将要叙述的组装过程结合、一体化,从而构成开关壳体5,但此时盖4的底板4b被安置在盒体3的保持板3c上,以该底板4b为高度方向的基准,结合、一体化盒体3和盖4。并且,将盖4的导向突起4a插入保持板3c的缺口3d内,以缺口3d和导向突起4a为水平方向的位置基准,结合、一体化盒体3和盖4。并且,如图4所示那样,将盖4的两安装脚4d中的一个定位在方向盘1的辐条部1b上,将另一个用螺钉拧在辐条部1b的别的部位,由此,开关壳体5被固定在凸缘部1c的侧面。
电路板8上安装有一对灯11、12和LED13以及检测开关14,同时焊接具有多个连接端子15a的连接器15,还形成有成对的固定触点8a或图中没有示出的布线图形等。检测开关14为内藏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图中都没有表示)的非锁定型小型开关,具有进行触点替换动作的上下可动的杆14a。电路板8用图中没有示出的螺钉固定在盖4的底板4b上,连接器15的各连接端子15a通过底板4b而露出在外面。电路板8上被覆着橡胶薄片16,一对灯11、12和LED13及检测开关14穿插橡胶薄片16。该橡胶薄片16上一体形成有膨出部分16a,如图6所示,膨出部分16a的内底面上设置有可动触点16b。该可动触点16b与电路板8上的固定触点8a相对,彼此之间存在预定的间隔,由这些橡胶薄片16的可动触点16b与电路板8上的固定触点8a构成按钮开关(开关元件)。
上述盒体3的一个开口9被形成为俯视为四边形的形状,其内侧面上一体形成有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导向突起9a。在该导向突起9a驱动体17从开口9的上方被插入,驱动体17的下端与橡胶薄片16的膨出部分16a相抵接。并且,与开口9相对的另一个内侧面一体形成有一对轴3e,上述第1操作旋钮6能够转动地被支承在这些轴3e上。该第1操作旋钮6上形成有与轴3e按扣(快速)结合的轴孔6b,同时形成有与开口9的下端相抵接控制向上旋转的止动爪(图中省略了图示)。驱动体17的上端与第1操作旋钮6的里面相抵接,第1操作旋钮6的上面中央位置形成有作为功能显示用的显示部6a。该第1操作旋钮6由例如在具有透光性的有色合成树脂的外表面除一部分之外涂敷遮光性涂料而制成,除去了该遮光性涂料的部分就成为显示部6a。另外,电路板8上的一个灯11配置在第1操作旋钮6的正下方,该灯11的光用第1操作旋钮6的遮光性涂料遮挡而通过显示部6a。
上述盒体3的另一个开口10上形成有向内侧面的外方突出的凹部10a,带销支撑部(ピンホルダ)18被插入该凹部10a内。如图9所示,该带销支撑部18由在一个侧面具有横孔19a的合成树脂制的支撑器19和能够在横孔19a内沿该图的箭头A1-A2的方向移动的滑动销20构成,滑动销20的后端形成有被卷绕成圆锥状的弹簧20a。于是,通过将该弹簧20a以偏心的状态保持在支撑器19的内部,能够给滑动销20赋予向图9的箭头A1的方向的偏移力。另外,凹部10a的上端卡合有止动板21,该止动板21防止带销支撑部18从凹部10a中脱落。
该开口10的各内侧面上形成有向上下方向延伸的导槽10b,通过将滑动块22的各外侧面上形成的导向突起22a插入对应的导槽10b中,作为驱动体的滑动块22能够升降地被支撑在开口10内。该滑动块22用聚缩醛(POM)或聚酰胺等滑性好的合成树脂成型,为将上下两端开放的中空结构。滑动块22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多个防脱突起22b,通过这些防脱突起22b与开口10的内侧面上形成的图中没有示出的卡合台阶相抵接,防止滑动块22从开口10脱落。并且,滑动块22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心形凸轮槽23,该心形凸轮槽23与上述带销支撑部18相对置。如图8所示,心形凸轮槽23具有锁止部23a、往路23b和回路23c,往路23b与回路23c的连接部分为锁止部23a。另外,带销支撑部18的滑动销20在弹簧20a的弹力作用下与心形凸轮槽23卡合,该带销支撑部18和心形凸轮槽23构成按压锁止机构,有关该按压锁止机构的动作将在后面叙述。
滑动块22的内侧面的角部形成有分隔壁22c,丙烯树脂等制成的导光体24被压入、固定在该分隔壁22c的内部。并且,滑动块22的内侧面上形成有筒状部22d和卡合突起22e,简状部22d与卡合突起22e夹着滑动块22的中空部相对置。如图7所示那样,盒体3的外观面3b上形成有向内突出的弹簧座3f,作为恢复弹簧的螺旋弹簧25夹在弹簧座3f与筒状部22d之间,该螺旋弹簧25的弹力使滑动块22总是受到向上的弹力的作用。并且,被弯曲成L字形的板簧26的垂直部分卡合在滑动块22的卡合突起22e上,该板簧26的水平部分与被安装在电路板8上的检测开关14的杆14a相抵接。
上述第2操作旋钮7通过按扣(快速)结合与滑动块22的上端一体化,该第2操作旋钮7的上面形成有功能显示用的第1显示部7a和动作显示用的第2显示部7b。第2操作旋钮7由例如在具有透光性的有色合成树脂的外表面除一部分之外涂敷遮光性涂料制成,除去了该遮光性涂料的部分就成为第1显示部7a。并且,上述导光体24上面的突起部24a嵌入第2操作旋钮7上面形成的小孔中,该突起部24a的上端面成为第2显示部7b。另外,电路板8上的另一个灯12配置在第2操作旋钮7的正下方,该灯12的光用滑动块22和第2操作旋钮7的遮光性涂料所遮挡而使其通过第1显示部7a。并且,电路板8上的LED13配置在分隔壁22c的正下方,该LED13的光用分隔壁22c遮挡并被导向导光体24的突起部24a。
在组装上述开关单元2时,首先,将安装了灯11、12等的电路元件的电路板8固定在盖4的底板4b上,然后将橡胶薄片16被覆到电路板8上,使电路板8上的灯11、12和LED13及检测开关14露出橡胶薄片16。接着,从盒体3的上板3a与保持板3c之间的侧面插入盖4,使盖4与外观面3b的内面相抵接,然后用图中没有示出的螺钉将盖4固定在盒体3上。通过这样构成开关壳体5,盒体3的上板3a与保持板3c之间的空间被盖4的竖起部4c填塞。此时,在沿盒体3的保持板3c插入盖4的底板4b的过程中,导向突起4a进入缺口3d内决定盒体3和盖4的水平方向的位置,因此能够简单并且正确地将盖4插入盒体3中。并且,由于盒体3和盖4以底板4b为高度方向的位置基准进行结合和一体化,因此能够准确地定位电路板8上的光源(灯11、12及LED13)或检测开关14。
接着,在这样结合、一体化盒体3和盖4构成开关壳体5的状态下从一个开口9的上方将驱动体17插入盒体3的导向突起9a,然后将第1操作旋钮6的轴孔6b按入开口9的轴3e上,将第1操作旋钮6能够旋转地支承在开口9的内壁面上。并且,在通过按扣结合一体化滑动块22与第2操作旋钮7之后,在将螺旋弹簧25夹装在弹簧座3f与筒状部22d之间的状态下将导向突起22a插入到导槽10b中,由此能够升降地将第2操作旋钮7和滑动块22支撑在开口10内,所述滑动块22将带销支撑部18插入到另一个开口10的凹部10a内并卡合止动板21,同时组装了导光体24和板簧26。另外,将第1及第2操作旋钮6、7组装到盒体3中的顺序什么样的都可以,将两操作旋钮6、7组装到盒体3中后,开关单元2的组装完了。如前所述,在将该开关单元2配设到凸缘部1c的侧面时,也可以将盖4的一个安装脚4d定位在方向盘1的辐条部1b上,而将另一个安装脚4d螺钉连接在辐条部1b的别的部位。并且,如图7所示那样,通过将从凸缘部1c导出的外部连接器27与露出盖4的底板4b的连接器15的各连接端子15a相连接,开关单元2与方向盘1电连接。
接着,说明这样构成的开关单元2的动作。如上所述,该开关单元2被配设在方向盘1的凸缘部1c的侧面,盒体3的上板3a上配设的第1及第2操作旋钮6、7突出于环形部1a的内周边缘与凸缘部1c之间的空间部位。并且,使盒体3的外观面3b露出凸缘部1c的侧面,能够从外面看见,但使盒体3与盖4的结合部分被外观面3b覆盖,从外部看不见。
首先,说明第1操作旋钮6的动作。如图6所示,在没有对第1操作旋钮6作用外力的非操作状态下,由于驱动体17受橡胶薄片16的膨出部分16a的弹力的作用,处于上升位置,因此与驱动体17的上端相抵接的第1操作旋钮6内稳定地保持在非操作位置。此时,由于膨出部分16a的内底面上设置的可动触点16b与电路板8上设置的固定触点8a相分离,因此受第1操作旋钮6驱动动作的按钮开关处于开关断开状态。
在该开关断开状态下,如果握着方向盘1的环形部1a的驾驶者用自己的拇指按压操作第1操作旋钮6的顶面,则第1操作旋钮6以轴3e为中心,沿图6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伴随于此,驱动体17下降从而按压膨出部分16a,因此在膨出部分16a被压垮时可动触点16b与固定触点8a接触,上述按钮开关处于开关导通状态。并且,如果解除对第1操作旋钮6的上述按压操作力,则在膨出部分16a的自身恢复力的作用下驱动体17上升,因此第1操作旋钮6自动恢复到图6所示的非操作位置,伴随于此,按钮开关回到开关断开的状态。另外,当通过图中没有示出的开关使电路板8上的灯11点亮,则该灯11的光通过显示部6a到达第1操作旋钮6的外部,因此通过目视这样发光的显示部6a,即使在夜间等暗的地方也能视认第1操作旋钮6的功能。
接着,说明第2操作旋钮7的动作。如图7所示,在没有对第2操作旋钮7作用外力的非操作状态下,由于第2操作旋钮7和滑动块22受螺旋弹簧25的弹力的作用而被保持在上升位置,板簧26也位于上升位置,因此检测开关14处于开关断开状态。此时,滑动块22的外侧面上形成的心形凸轮槽23与保持在盒体3的凹部10a中的带销支撑部18的滑动销20的相对位置为图10中用实线表示的关系,滑动销20卡合在心形凸轮槽23的连接往路23b与回路23c的循环路径的途中。
在该开关断开状态下,如果握着方向盘1的环形部1a的驾驶者用自己的拇指按压操作第2操作旋钮7的顶面,则滑动块22克服螺旋弹簧25的弹力下降,伴随于此,板簧26往下压检测开关14的杆14a,检测开关14处于开关接通状态。这里,检测开关14在到达滑动块22的最下点位置的途中的预定位置处于接通状态,如果此后再使滑动块22下降到最低点位置,则板簧26弹性变形,维持开关接通状态。于是,电路板8上的LED13根据检测开关14的接通信号发光,由于该光被导向导光体24的突起部24a照亮第2显示部7b,因此能够从第2操作旋钮7的外部视认检测开关14接通动作的情况。并且,伴随该滑动块22的下降动作,心形凸轮槽23与滑动销20的相对位置变化,第2操作旋钮7和滑动块22被锁住在下降位置。即,如果伴随第2操作旋钮7的按压操作滑动块22持续下降,则如图10的箭头B1所示那样,卡合在心形凸轮槽23的循环路径的最下端的滑动销20向往路23b的上部移动,如果在滑动销20到达往路23b的最上端后除去该按压操作力,则第2操作旋钮7和滑动块22在螺旋弹簧25的弹力的作用下向上回复一些,如图中的虚线所示那样滑动销20被卡合在心形凸轮槽23的锁止部23a。
如果这样再次按压被锁止在下降位置的第2操作旋钮7的顶面,则如图10的箭头B2所示那样,滑动销20脱离心形凸轮槽23的锁止部23a向回路23c的上部移动,如果在这里除去按压操作力,则第2操作旋钮7和滑动块22在螺旋弹簧25的弹力的作用下上升,伴随于此,滑动销20从回路23c向循环路径的最下端移动。由此,第2操作旋钮7和滑动块22自动恢复到图7所示的非操作位置,伴随于此,检测开关14变为断开状态。另外,当通过图中没有示出的开关使电路板8上的灯12点亮,则该灯12的光通过第1显示部7a从滑动块22的中空部到达第2操作旋钮7的外部,因此通过目视这样发光的第1显示部7a,即使在夜间等暗的地方也能视认第2操作旋钮7的功能。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例的控制开关装置由于在合成树脂制的盒体3上一体形成具有一对开口9、10的上板3a、从该上板3a的外缘上端向下并向内倾斜的外观面3b以及从该外观面3b的内面向内突出的保持板3c,同时从上板3a与保持板3c的侧方插入盖4并与盒体3一体化,由此构成开关壳体5,使该开关壳体5固定在方向盘1的凸缘部1c的侧面,因此不仅能够以保持板3c作为插入导向构件简单地将盖4组装到盒体3上,而且能够用保持板3c确定盒体3和盖4的高度方向的位置。因此,不仅能够将开关壳体5固定在凸缘部1c的侧面提高第1及第2操作旋钮6、7的操作性,同时能够防止盒体3与盖4的分割线出现在开关壳体5的外观面上,能够实现外观性好的控制开关装置。
并且,由于盖4的底板4b的底面一侧一体形成有一对导向突起4a,同时在盒体3的保持板3c上形成有插入导向突起4a的缺口3d,因此当沿盒体3的保持板3c插入盖4的底板4b时,通过导向突起4a进入缺口3d来决定盖4和盒体3在水平方向的位置,由此能够简单地将盖4组装到盒体3上。而且,在结合、一体化盒体3和盖4从而构成开关壳体5后,能够从盒体3的上板3a上设置的开口9、10的上方将驱动体17或螺旋弹簧25等部件组装到盒体3内,同时第1操作旋钮6或一体化在滑动块22上的第2操作旋钮7也能够从开口9、10的上方组装到盒体3中,在这几点上也能够提高组装作业的作业性。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是在盒体3的上板3a上相邻地形成2个开口9、10,具备与这些开口9、10相对应的第1及第2操作旋钮6、7的2联型控制开关装置,但本发明也适用于省略第1及第2操作旋钮6、7中的任何1个的单联型或具备3个以上的开口或操作旋钮的多联型的控制开关装置。

Claims (7)

1. 一种控制开关装置,其被附设在通过辐条部将凸缘部连设在圆环状的环形部的内侧的方向盘上,包括被固定在上述凸缘部的侧面的开关壳体、被配置在该开关壳体的上面的操作旋钮、通过该操作旋钮被动作的开关元件和安装有该开关元件的电路板,上述开关壳体由互相结合并被一体化的合成树脂制的盒体和盖构成,其特征在于:
上述盒体上一体形成有配置了上述操作旋钮的上板、从该上板的外缘上端向下并向内侧倾斜的外观面以及从该外观面的内面向内突出与上述上板相对置的保持板,将上述盖插入到上述上板与保持板之间,并且在该盖上设置将上述电路板固定的底板,将该底板安置在上述保持板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底板的底面一体成型有导向突起,在上述保持板上形成了插入上述导向突起的缺口。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突起具有在将该导向突起插入到了上述缺口中时在与上述底板的底面之间将上述保持板夹持的脚部(4e)。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将驱动体夹设在上述操作旋钮与上述开关元件之间,且在上述盒体的上板上形成使该驱动体穿过的开口,同时在该开口的内壁上形成引导上述驱动体的升降动作的导向部。
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将驱动体夹设在上述操作旋钮与上述开关元件之间,且在上述盒体的上板上形成使该驱动体穿过的开口,同时在该开口的内壁上形成引导上述驱动体的升降动作的导向部。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盒体的上板上形成多个相邻的上述开口,与这些各开口相对应地将多个上述操作旋钮配置在上述上板上。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盒体的上板上形成多个相邻的上述开口,与这些各开口相对应地将多个上述操作旋钮配置在上述上板上。
CNB2004100883383A 2003-11-10 2004-11-10 控制开关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315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80103A JP4184926B2 (ja) 2003-11-10 2003-11-10 ステアリングスイッチ装置
JP380103/2003 2003-11-1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7275A CN1617275A (zh) 2005-05-18
CN100423152C true CN100423152C (zh) 2008-10-01

Family

ID=344313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833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3152C (zh) 2003-11-10 2004-11-10 控制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967296B2 (zh)
EP (1) EP1530227A1 (zh)
JP (1) JP4184926B2 (zh)
CN (1) CN100423152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15689B2 (ja) * 2004-02-04 2010-02-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
US7439459B2 (en) 2005-09-05 2008-10-21 Alps Electric Co., Ltd. Switch device and steering switch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switch device
KR100778053B1 (ko) 2005-09-16 2007-11-21 알프스 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차량 탑재용 노브 스위치장치
JP2007080788A (ja) * 2005-09-16 2007-03-29 Alps Electric Co Ltd 車載用ノブスイッチ装置
JP2007317393A (ja) 2006-05-23 2007-12-06 Alps Electric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ステアリングスイッチ装置
DE102006053499B4 (de) * 2006-11-14 2009-04-16 Ford-Werke Gmbh Lenkradschaltermodu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8912456B2 (en) * 2007-05-16 2014-12-16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TV switch actuator and housing design
JP5105157B2 (ja) * 2007-07-31 2012-12-19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位置調整式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KR101013900B1 (ko) * 2007-12-17 2011-02-14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통합조작스위치
KR101020555B1 (ko) * 2009-02-18 2011-03-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운전석 에어백 어셈블리
JP5302873B2 (ja) * 2009-12-22 2013-10-0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スイッチ装置
JP5975624B2 (ja) * 2011-11-15 2016-08-23 株式会社ヴァレオジャパン 車両用レバースイッチおよびその組み付け方法
DE102013001876A1 (de) * 2013-02-02 2014-08-07 Daimler Ag Bedieneinrichtung mit optischem Fingernavigationsmodul für ein Lenkrad
KR101542856B1 (ko) * 2013-10-07 2015-08-07 주식회사 대동 차량의 스티어링 핸들의 리모트 콘트롤 타입 스위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3884A (en) * 1997-06-23 2000-01-11 Eaton Corporation Manually actuated electrical switch
US20030155219A1 (en) * 2000-04-20 2003-08-21 Peter Leng Actuating element for an electric switch, especially for a steering wheel switch in a motor vehic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3545A (en) * 1988-06-02 1991-08-27 Omron Tateisi Electronics Co. Microswitch
JP2761040B2 (ja) * 1989-06-27 1998-06-04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機器
JPH0454124U (zh) * 1990-09-13 1992-05-08
JPH1097821A (ja) * 1996-08-01 1998-04-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操作装置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車載用機器の操作装置
JP3656929B2 (ja) * 1996-09-26 2005-06-08 ナイルス株式会社 複合スイッチの構造
DE19718979B4 (de) * 1997-05-05 2007-11-0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Troy Multifunktionstastschalter
US5924552A (en) * 1997-08-04 1999-07-20 Yu; Tsung-Mou Retainer structure of switch
JPH11152046A (ja) * 1997-11-21 1999-06-08 Yazaki Corp ステアリングモジュール
JP2000103300A (ja) * 1998-09-29 2000-04-11 Niles Parts Co Ltd ステアリングスイッチ
JP2002093273A (ja) * 2000-09-18 2002-03-29 Tokai Rika Co Ltd 車両用ハンドルスイッチの取付構造
US6626458B2 (en) * 2000-09-26 2003-09-30 Toyoda Gosei Co., Ltd. Steering wheel having airbag apparatus
JP3875530B2 (ja) * 2001-10-03 2007-01-31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スイッチ操作機構
JP2004220982A (ja) * 2003-01-16 2004-08-05 Calsonic Kansei Corp ステアリングスイッチ
JP2005142123A (ja) * 2003-11-10 2005-06-02 Alps Electric Co Ltd 照光式プッシュスイッ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3884A (en) * 1997-06-23 2000-01-11 Eaton Corporation Manually actuated electrical switch
US20030155219A1 (en) * 2000-04-20 2003-08-21 Peter Leng Actuating element for an electric switch, especially for a steering wheel switch in a motor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967296B2 (en) 2005-11-22
CN1617275A (zh) 2005-05-18
JP4184926B2 (ja) 2008-11-19
EP1530227A1 (en) 2005-05-11
JP2005138787A (ja) 2005-06-02
US20050098416A1 (en) 2005-05-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23152C (zh) 控制开关装置
CN110709955A (zh) 控制设备
EP1691387B1 (en) Turn signal switch device
JP2003151403A (ja) スイッチ
JPH06325666A (ja) 照明付きスイッチ
CN105555613A (zh) 用于后视组件的底部安装按钮
KR200441295Y1 (ko) 스위치 모듈
JP3656929B2 (ja) 複合スイッチの構造
US5708242A (en) Automotive lever switch assembly
JP2005142123A (ja) 照光式プッシュスイッチ装置
JP4528698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EP1739792B1 (en) Circuit unit device
KR102076776B1 (ko) 푸쉬 스위치
KR101582738B1 (ko) 차량용 텀블러 스위치 유니트
CN105788925A (zh) 一种开关按钮组件
KR100992425B1 (ko) 오동작 방지구조를 갖는 휠리모컨 스위치
KR101158636B1 (ko) 차량의 세틀라이트 리모트콘트롤 스위치 조립체
US6218634B1 (en) Switch with integrated flasher relay
US6765166B2 (en) Switch contact structure
JP3020252B2 (ja) ピアノハンドル式スイッチ
JPH0114512Y2 (zh)
KR101126484B1 (ko) 스위치 장치
KR20120004082U (ko) 스티어링 휠 리모컨 스위치 장치
EP1228953B1 (en) Lamp
JPH0239320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S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