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9692C - 管理信息处理装置的管理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管理信息处理装置的管理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9692C
CN100419692C CNB2004800285392A CN200480028539A CN100419692C CN 100419692 C CN100419692 C CN 100419692C CN B2004800285392 A CNB2004800285392 A CN B2004800285392A CN 200480028539 A CN200480028539 A CN 200480028539A CN 100419692 C CN100419692 C CN 10041969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package
time period
behaviour
desire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8002853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860449A (zh
Inventor
山腰直树
福田秀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CN1860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860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969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969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09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09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 G06F11/3433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 load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66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tracing or monitoring
    • G06F11/3476Data log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理至少一台信息处理装置(30-1)的管理装置(20),其具有:从信息处理装置取得信息处理装置的使用状况,将所取得的使用状况数值化成指标值的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在每个时间段记录指标值的指标值记录单元(220);作为预定在信息处理装置中执行管理程序的预定时间段,选择记录在指标值记录单元中的指标值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基准指标值的时间段的时间段选择单元(260)以及在由时间段选择单元所选择的预定时间段,使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管理程序的程序执行指示单元(280)。

Description

管理信息处理装置的管理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的管理,特别涉及对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管理的管理装置和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在办公室构筑内部网越来越普及。由此,用户之间的沟通或信息共享变得容易,能够实现业务的高效化或削减经费等等。
目前,当更新计算机上安装的软件时,办公室的管理者必须对内部网内的各个计算机安装软件,非常复杂。因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一种通过服务器对要安装的软件进行集中管理以对各个客户端计算机进行安装处理的技术(参照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以下的技术:对软件进行管理的服务器只有当在客户端上安装的软件不是最新版本的情况下进行安装处理。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以下技术:通过在服务器一侧管理同时发送软件的客户端数来减少网络通信量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21540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50762号公报
但是,根据时间段,存在不适合安装软件的情况。例如,在用户正在处理业务的期间,经常要使用客户端计算机,安装软件有可能妨碍用户的业务。另一方面,在用户处理业务的时间之外,通常会切断客户端计算机的电源,安装处理本身可能无法进行。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客户端计算机等信息处理装置中,能够在合适的时间段执行管理程序的管理装置和管理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管理装置及具有该管理装置的管理系统,该管理装置管理至少一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从信息处理装置取得信息处理装置的使用状况、将所取得的使用状况数值化成指标值的使用状况取得单元;对指标值在每个时间段进行记录的指标值记录单元;作为预定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管理程序的预定时间段,选择由指标值记录单元记录的指标值大于等于预先设定的基准指标值的时间段的时间段选择单元;在由时间段选择单元所选择的预定时间段,指示在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管理程序的程序执行指示单元。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管理系统10的概要;
图2表示管理装置20的框图;
图3表示信息处理装置30-1的框图;
图4是说明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所取得的使用状况的图;
图5是表示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所取得的使用状况的坐标图;
图6(a)表示目录DB230所存储的指标值的数据结构的一例;
图6(b)是说明时间段选择单元260的处理的具体例的图;
图7表示管理装置20使信息处理装置30-1执行管理程序的处理的动作流程;
图8表示图7的S735中的详细的处理;
图9表示图8的S870中的详细的处理;
图10表示管理装置20或作为信息处理装置30-1~30-N发挥功能的计算机500的硬件结构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是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涉及专利权利要求范围的发明,而且,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特征的全部组合并不是本发明的解决方法所必需的。
图1表示管理系统10的概要。管理系统10具有作为服务器计算机的管理装置20;作为通过网络连接到管理装置20的客户端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装置30-1~30-N。管理装置20的目的是:在不妨碍信息处理装置30-1~30-N的用户业务的合适的时间段,使信息处理装置30-1~30-N执行对信息处理装置30-1~30-N进行管理的管理程序。
图2表示管理装置20的框图。管理装置20具有:指示发送单元200、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指标值记录单元220、目录DB230、基准指标值设定单元240、基准指标值存储单元250、时间段选择单元260、基准指标值变更单元270、程序执行指示单元280和管理程序DB290。
指示发送单元200在由管理装置20的用户指示了管理程序的执行的情况下,向信息处理装置30-1发送把信息处理装置30-1的使用状况发送到管理装置20的发送指示。此外,指示发送单元200对各个信息处理装置30-1~30-N,同样地对该信息处理发送发送指示。此外,管理装置20对信息处理装置30-1进行的处理和管理装置20对各个信息处理装置30-2~30-N进行的处理大致相同,因此省略其后的说明。
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作为对发送指示的应答从信息处理装置30-1取得信息处理装置30-1的使用状况。具体地说,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作为使用状况,从信息处理装置30-1取得系统使用率,该系统使用率表示信息处理装置30-1每单位时间内可处理的最大处理量中的信息处理装置30-1已处理的处理量的比例。另外,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作为使用状况进一步从信息处理装置30-1取得使用信息处理装置30-1的输入设备的使用频度。另外,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作为使用状况进一步从信息处理装置30-1取得表示信息处理装置30-1是否正在工作的工作状态。
这里,所谓系统使用率是指例如:信息处理装置30-1的中央处理装置的使用率、信息处理装置30-1的主存储装置的使用率、信息处理装置30-1的页面文件的使用量、或对信息处理装置30-1的硬盘驱动器的访问量或它们的组合。另外,所谓输入设备的使用频度,既可以是通过鼠标移动指示字的频度或指示字的移动量,也可以是键盘的打字频度。另外,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代替取得使用频度,可以作为表示使用频度的信息取得有无屏幕保护程序的起动或频度。
然后,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将所取得的使用状况数值化成表示信息处理装置30-1的空白状况的指标值。具体地说,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将所取得的使用状况数值化成:在系统使用率较高的情况下,与使用率较低的情况相比值较低;在输入设备的使用频度较高的情况下,与使用频度较低的情况相比值较低;在信息处理装置30-1的工作概率较高的情况下,与工作概率较低的情况相比值较高。作为一例,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在0到1的值中,使用在系统使用率和使用频度较高的情况下与系统使用率和使用频度较低的情况相比采取较高值的使用率,可以通过下式计算指标值。
指标值=工作概率×(1-使用率)
取而代之,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既可以将工作概率其本身作为指标值,也可以将从1中减去了系统使用率的值作为指标值,也可以将从规定的基准频度中减去了使用频度的值作为指标值。
指标值记录单元220在每个时间段,在目录DB230中记录由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数值化了的指标值。基准指标值设定单元240将对上述指标值的规定阈值(例如1)设定为基准指标值,并存储在基准指标值存储单元250中。如后面所述,可以变更该基准指标值。基准指标值存储单元250例如可以对每个正在管理的信息处理装置存储基准指标值。
时间段选择单元260作为预定执行对信息处理装置30-1进行管理的管理程序的预定时间段,选择表示由指标值记录单元220所记录的过去的指标值大于等于预先规定的基准比例没有使用信息处理装置30-1的时间段。例如,时间段选择单元260选择由指标值记录单元220记录的指标值大于等于在基准指标值存储单元250中存储的基准指标值的时间段。此外,在基准指标值存储单元250存储了每个信息处理装置的基准指标值的情况下,时间段选择单元260从基准指标值存储单元250中选择使管理程序执行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基准指标值,作为预定时间段选择由指标值记录单元220记录的指标值大于等于所选择的该基准指标值的时间段。
基准指标值变更单元270在时间段选择单元260选择了同一预定时间段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数量达到了预先设定的上限的情况下,减少存储在基准指标值存储单元250中的基准指标值,使时间段选择单元260再次选择预定时间段。程序执行指示单元280取得存储在管理程序DB290中的管理程序,并使其在时间段选择单元260选择的预定时间段内在信息处理装置30-1中执行。此外,程序执行指示单元280可以在执行之前将执行管理程序的主旨通知给信息处理装置30-1。此时,程序执行指示单元280在规定的期间内从信息处理装置30-1没有接收到不允许执行的不允许指示的情况下,使信息处理装置30-1开始执行管理程序。
另外,所谓管理程序DB290所存储的管理程序是指,例如用于安装新的应用程序的程序、追加/修正已经安装的应用程序的功能的程序、或者也可以是检测/驱除侵入信息处理装置的计算机病毒的程序。这些管理程序可以和信息处理装置中的其他程序并行运行,但是存在使该其他程序的运行速度下降的情况或必须进行信息处理装置的再起动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的管理装置20可以选择适合执行这样的管理程序的时间段。
图3表示信息处理装置30-1的框图。信息处理装置30-1具有工作履历记录单元300、工作履历DB310、指示输入单元320、通知单元330和程序执行单元340。信息处理装置30-2~30-N各自采用和信息处理装置30-1大致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工作履历记录单元300将表示信息处理装置30-1正在工作的信息与信息处理装置30-1正在工作的时刻对应起来定期地记录在工作履历DB310中,由此记录工作状态。另外,工作履历记录单元300对信息处理装置30-1的系统使用率和输入频度进行检测,与检测到的时刻对应起来存储到工作履历DB310中。
工作履历DB310在从指示发送单元200接收到发送指示的情况下,将表示工作状态、系统使用率以及输入频度的信息发送给管理装置20。指示输入单元320在从管理装置20接收到表示使信息处理装置30-1执行管理程序的通知时,向信息处理装置30-1的用户输入表示程序执行指示单元280不允许执行管理程序的不允许指示。例如,指示输入单元320可以向用户显示催促是否可以开始执行管理程序的输入的输入画面。
然后,在输入了不允许指示的情况下,通知单元330向管理装置20发送不允许执行管理程序的不允许通知。另一方面,在规定的期间内没有输入不允许指示的情况下,程序执行单元340开始执行从管理装置20接收到的管理程序。
图4是说明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所取得的使用状况的图。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作为使用状况从信息处理装置30-1取得系统使用率、输入设备的使用频度以及工作状态。本图按每个时间段和星期表示根据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所取得的工作状态决定的使用率和根据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所取得的工作状态决定的工作概率。例如,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在星期一从10点开始的一个小时的时间段内,取得信息处理装置30-1的使用率为0.15、工作概率为1的使用状况。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对信息处理装置30-2~30-N取得的使用状况的概要和信息处理装置30-1的使用状况大致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这里,所谓工作概率是指信息处理装置30-1工作的概率。例如,所谓工作概率既可以是接通信息处理装置30-1的电源的概率,也可以是信息处理装置30-1的中央处理装置处于可执行命令的状态的概率,也可以是信息处理装置30-1处于可以与外部进行通信的状态的概率。取而代之,所谓工作概率可以是从管理装置20经由网络可以进行通信的范围内信息处理装置30-1正在工作的概率。例如,在信息处理装置30-1正在独立工作的情况下,可以当作不工作的状态。
另外,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例如按照以下的步骤计算工作概率。首先,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从工作履历记录单元300取得把表示信息处理装置30-1正在工作的工作指示记录信息与信息处理装置30-1正在工作的时刻对应起来的工作状态。然后,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对多个工作指示记录信息按照与各个工作指示记录信息对应的时刻所属的时间段进行分类。然后,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作为工作概率,计算对于各个时间段可记录的最大工作指示记录信息的数量的、分类在该时间段的工作指示记录信息的数量的比例。作为一例,在工作履历记录单元300每隔15分钟记录工作指示记录信息的情况下,在一小时的时间段可记录的最大的工作指示记录信息数为4。此时,如果分类在该时间段的工作指示记录信息的数量为3,则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作为工作概率,通过3除以4计算出0.75。
图5是表示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所取得的使用状况的坐标图。实线表示信息处理装置30-1在星期一的每个时间段的使用率。虚线表示信息处理装置30-1在星期一的每个时间段的工作概率。为了在信息处理装置30-1中执行管理程序,以信息处理装置30-1正在工作为前提。因此,管理装置20希望在信息处理装置30-1的工作概率高的时间段使其执行管理程序。在本图的例子中,在从9点到18点的时间段工作概率高,在该时间段可执行管理程序的可能性高。
但是,当一律在工作概率比基准概率高的情况下使信息处理装置30-1执行管理程序时,在信息处理装置30-1的使用率大于等于规定值的情况下,有时会妨碍信息处理装置30-1的用户的业务。例如,在本图的例子中,在从11点到13点的时间段使用率高,对于该时间段希望避免管理程序的执行。为了应对这些请求,本实施例的管理装置20根据存储在目录DB235中的使用率和工作概率,作为执行管理程序的预定时间段选择工作概率为某种程度高的、且不妨碍用户的业务的时间段。
图6(a)表示目录DB230所存储的指标值的数据结构的一例。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通过下式以及在每个时间段或星期计算对于各个信息处理装置30-1~30-N的指标值。
指标值=工作概率×(1-使用率)
例如如图4所示,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在星期一的从9点开始1个小时的时间段,取得信息处理装置30-1的使用率为0.15、信息处理装置30-1的工作概率为0.80的使用状况。因此,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通过对作为工作概率的0.80乘以从1中减去了使用率0.15得到的0.85来计算出指标值0.68。
在本图中,用实线表示指标值为最大值1的时间段。这些时间段是执行管理程序最理想的时间段。另外,用虚线表示指标值大于等于0.7的时间段。这些时间段是执行管理程序其次理想的时间段。另外,用点划线表示指标值为大于等于0.4的时间段。
此外,在本图的例子中,目录DB230在每个时间段和星期存储指标值。取而代之,目录DB230与星期无关,可以在每个时间段存储指标值,也可以区别成平日和休假日在每个时间段进行存储。
图6(b)和图6(c)是说明时间段选择单元260的处理的具体例的图。时间段选择单元260作为预定执行管理信息处理装置30-1的管理程序的预定时间段,选择记录在目录DB230中的过去的指标值大于等于存储在基准指标值存储单元250的基准指的时间段。图6(b)中将由时间段选择单元260作为预定时间段可选择的时间段用1表示。即,在基准指标值为1的情况下,时间段选择单元260作为预定时间段可以选择星期二到星期四的从12点开始的一个小时、星期四的从13点开始的一个小时、或星期五的从10点开始的一个小时。
如图6(c)所示,时间段选择单元260在每个时间段和星期合计将对各个信息处理装置可选择的预定时间段作为1的数据,由此在每个时间段和星期计算指标值大于等于基准指标值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数量。然后,时间段选择单元260对各个信息处理装置,优先选择指标值大于等于基准指标值的时间段中的、指标值比基准指标值高的其他信息处理装置较少的时间段作为该信息处理装置的预定时间段。
例如,在信息处理装置30-1中作为预定时间段可选择的星期二的从12点开始的一个小时、星期三的从12点开始的一个小时、星期四的从12点开始的一个小时、星期四的从13点开始的一个小时以及星期五的从10点开始的一个小时中,指标值大于等于基准指标值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数量为95、95、95、30以及20。因此,时间段选择单元260优选星期五的从10点开始的一个小时作为预定时间段。
图7表示管理装置20使信息处理装置3-1执行管理程序的处理动作的流程。指示发送单元200在由管理装置20的用户指示了执行管理程序的情况下(S700:是),向信息处理装置30-1发送指示向管理装置20发送信息处理装置30-1的使用状况、例如系统使用率、使用频度以及工作概率的发送指示(S705)。
工作履历记录单元300将表示信息处理装置30-1正在工作的信息与信息处理装置30-1正在工作的时刻对应起来定期地记录在工作履历DB310中,由此记录了工作状态(S710)。另外,工作履历记录单元300对信息处理装置30-1的系统使用率和输入频度进行检测,并与检测到的时刻对应起来存储到工作履历DB310中。
工作履历DB310在从管理装置20接收到发送指示的情况下,作为该发送指示的应答,将表示工作状态、系统使用率以及输入频度的信息发送到管理装置20(S715)。使用状况取得单元210在分别接收到系统使用率、使用频度以及工作状态的情况下(S720:是),将系统使用率、使用频度以及工作状态数值化成指标值(S725)。
目录DB230按每个时间段记录信息处理装置30-1的指标值(S730)。时间段选择单元260根据指标值进行选择预定时间段的处理(S735),该预定时间段预定执行对信息处理装置30-1进行管理的管理程序。后面进行详细的说明。接着,程序执行指示单元280将使信息处理装置30-1执行管理程序的主旨通知给信息处理装置30-1(S740)。
指示输入单元320当从管理装置20接收到使信息处理装置30-1执行管理程序的通知时,使信息处理装置30-1的用户输入表示程序执行指示单元280不允许执行管理程序的不允许指示(S745)。例如,指示输入单元320可以向用户显示催促输入是否可以开始执行管理程序的输入画面。
然后,在输入了不允许指示的情况下(S750),通知单元330将不允许管理程序的执行的不允许通知发送给管理装置20。程序执行指示单元280在接收到不允许通知的情况下(S760:是),为了使时间段选择单元260作为预定时间段再次选择其他的时间段,回到S735的处理。另一方面,在没有输入不允许指示并经过了规定的输入期间的情况下(S770:是),程序执行单元340开始执行管理程序(S780)。即,程序执行指示单元280当在规定的输入期间内未输入不允许指示的情况下,可以开始执行管理程序。
图8表示图7的S735中的详细的处理。时间段选择单元260选择使信息处理装置30-1执行管理程序的信息处理装置30-1的基准指标值(S800)。基准指标值设定单元240在工作倾向指标、例如整个一周内工作的概率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S810:是),减少存储在基准指标值存储单元250中的基准指标值(S820),工作倾向指标是在预定的多个时间段内正在工作的概率。由此,即使对于整个一周内正在工作的可能性极低的信息处理装置,也可以迅速并确切地选择使其执行管理程序的预定时间段。
在管理对象的信息处理装置为多个的情况下(S830:否),管理装置20对多个管理对象进行选择预定时间段的处理(S870)。所谓管理对象的信息处理装置为多个的情况例如是必须执行对在多个信息处理装置中广泛使用的应用程序进行修正的管理程序的情况。对于详细的处理以后说明。
另一方面,在管理对象的信息处理装置为一个的情况下(S830:是),时间段选择单元260在指标值大于等于基准指标值,且检测到超过执行管理程序所需要的需要时间的连续的时间段的情况下(S840:是),作为预定时间段选择检测到的该时间段(S860)。
另一方面,在未能检测到超过该需要时间的连续的时间段的情况下(S840:否),基准指标值变更单元270减少存储在基准指标值存储单元250中的基准指标值(S850),并回到S840的处理。
图9表示图8的S870的详细处理。时间段选择单元260将作为指标值的比较对象的基准指标值设定成从基准指标值存储单元250取得的值(S900)。时间段选择单元260对各个信息处理装置30-1~30-N消除用于记录中间经过的数据区域的内容(S910),该中间经过是选择预定时间段的中间经过。时间段选择单元260对各个信息处理装置30-1~30-N依次进行以下处理(S920)。
时间段选择单元260作为预定时间段的候补的候补时间段选择指标值大于等于基准指标值的信息处理装置最少的时间段(S930)。时间段选择单元260在与该候补时间段连续、且超过管理程序的执行需要时间的多个时间段,判断该信息处理装置的指标值是否大于等于基准指标值(S940)。在指标值比基准指标值小的情况下(S940:否),时间段选择单元260判断是否选择了所有的时间段作为候补时间段(S950)。
在作为候补时间段存在未选择的时间段的情况下(S950:否),时间段选择单元260选择指标值大于等于基准指标值的信息处理装置其次少的时间段(S960),并回到S940的处理。另一方面,在选择了所有的时间段作为候补时间段的情况下(S950:是),基准指标值变更单元270减少已设定的基准指标值(S970),并回到S910的处理。
这里,在S950中,所谓选择了所有的时间段作为候补时间段的情况是指指标值大于等于基准指标值,且未能选择比管理程序的需要时间长的时间段的情况或在同一预定时间段执行管理程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数量达到了上限的情况。即,基准指标值变更单元270在指标值大于等于基准指标值,且未能选择比管理程序的需要时间长的时间段的情况或者在同一预定时间段执行管理程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数量达到了上限的情况下,减少基准指标值由时间段选择单元260再次选择预定时间段。
接着,时间段选择单元260在选择了同一预定时间段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数量达到了预先设定的上限的情况下(S980:是),将该预定时间段从选择对象中除去(S990)。时间段选择单元260对各个信息处理装置反复进行上述处理(S995)。
以上,如本图所示,时间段选择单元260在管理对象的信息处理装置为多个的情况下,在将同一时间段内执行管理程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数量抑制在上限之内的条件下,作为预定时间段优选在同一时间段执行管理程序的信息处理装置较少的时间段。由此,通过发送管理程序自身或执行管理程序所需要的数据等,可以将增加的网络通信量保持为小于等于规定值。另外,能够选择尽量不妨碍用户的业务、且信息处理装置的工作概率高的时间段。
此外,本图所示的处理步骤是一个例子,可以增加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例如,在S900,时间段选择单元260将作为指标值的比较对象的基准指标值设定成从基准指标值存储单元250取得的值,但是,取而代之,时间段选择单元260也可以将基准指标值设定成指标值可以取到的最大值1。此时,能够从最适合执行管理程序的时间段开始依次选择时间段作为预定时间段的候补。
图10表示作为管理装置20或信息处理装置30-1~30-N发挥功能的计算机500的硬件结构的一例。计算机500具有:CPU周边部,其具有通过主控制器1082相互连接的CPU1000、RAM1020、图形控制器1075和显示装置1080;输入输出部,其具有通过输入输出控制器1084连接到主控制器1082的通信接口(I/F)1030、硬盘驱动器1040以及CD-ROM驱动器1060;传统输入输出部,其具有连接到输入输出(I/O)控制器1084的ROM1010、软盘(FD)驱动器1050以及输入输出芯片1070。
CD-ROM驱动器1060从CD-ROM1095读取程序或数据,软盘驱动器1050在和软盘1090之间获取程序或数据。通信接口1030经由以太网(注册商标)等网络和外部装置进行通信。ROM1010存储计算机500启动时CPU执行的辅助程序或依存于计算机500的硬件的程序等。输入输出芯片1070除了软盘1090以外,例如经由并行端口、串行端口、键盘端口和鼠标端口等连接各种输入输出装置。
上述计算机500的结构是周知的,因此省略该各构成要素的详细的说明。
在具有管理装置20的功能的计算机500中安装并执行的程序包括:指示发送模块、使用状况取得模块、指标值记录模块、基准指标值设定模块、时间段选择模块、基准指标地变更模块和程序执行指示模块。该程序也可以将硬盘驱动器1040作为目录DB230、基准指标值存储单元250或管理程序DB290使用。
另外,计算机500经由输入输出芯片1070或输入输出控制器1084从记录媒体读出应在信息处理装置30-1~30-N中执行的程序,也可以从通信接口1030经由网络提供给信息处理装置30-1~30-N来执行。提供给信息处理装置30-1~30-N执行的程序包含工作履历记录模块、指示输入模块、通知模块和程序执行模块。该程序也可以将具有信息处理装置30-1~30-N的功能的计算机500的硬盘驱动器1040作为工作履历DB310使用。各个模块使管理装置20或信息处理装置30-1~30-N进行工作的动作和在图1到图9中说明的、管理装置20或信息处理装置30-1~30-N中的对应部件的动作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如上所述的程序或模块也可以存储在外部的记录媒体中。
作为记录媒体,除了软盘1090和CD-ROM1095之外,还可以使用DVD或PD等光学记录媒体、MD等光磁记录媒体、磁带媒体、IC卡等半导体存储器等。另外,可以将设置在与专用通信网络或因特网连接的服务器系统中的硬盘或RAM等存储装置作为记录媒体使用,经由网络将程序提供给计算机500。
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管理装置20按每个时间段记录至少一台信息处理装置过去的系统使用率、输入设备的使用频度以及工作概率。然后,管理装置20根据记录的这些信息,选择工作概率大于等于规定值、且系统使用率小于等于规定值的时间段,来作为在与记录了这些使用率等消息的日期不同的日期执行管理程序的时间段。由此,管理装置20的管理者可以避免由于信息处理装置30-1~30-N没有工作,所以必须多次尝试执行管理程序的情况,能够迅速地完成管理程序的执行。另外,能够防止管理程序的执行妨碍信息处理装置30-1~30-N的用户的业务。
进一步,时间段选择单元260在管理对象的信息处理装置为多个的情况下,优选在同一时间段执行管理程序的信息处理装置较少的时间段作为预定时间段。由此,可以避免在特定的时间段重复执行管理程序的情形,能够减少网络通信量。
以上,使用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记载的范围。本行业人员应该可以清楚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多样的变更或改进。施加了该多样的变更或改进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之内。

Claims (16)

1. 一种管理装置,其管理至少一台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用状况取得单元,其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取得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使用状况,将所取得的使用状况数值化成指标值;
指标值记录单元,其在每个时间段记录所述指标值;
时间段选择单元,选择由所述指标值记录单元记录的指标值表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未使用率等于或高于预定的基准比率的时间段,作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管理程序的预定时间段;和
程序执行指示单元,在由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预定时间段使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执行所述管理程序。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用状况取得单元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取得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使用状况,并将所取得的使用状况数值化成表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空闲状况的指标值;
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选择所述指标值大于等于预定的基准指标值、且由所述指标值表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未使用率等于或高于预定基准比率的时间段,作为所述预定时间段。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用状况取得单元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取得系统使用率,作为所述使用状况,并将该使用率数值化成指标值,该系统使用率表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每单位时间内的实际处理量与可处理的最大处理量的比例,所述指标值在所述系统使用率较高的情况下,低于当所述系统使用率较低的情况。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用状况取得单元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取得使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输入设备的使用频度,作为所述使用状况,并将所取得的所述使用频度数值化成指标值,该指标值在所述使用频度较高的情况下,低于当所述使用频度较低的情况。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用状况取得单元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取得表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是否正在工作的工作状态,作为所述使用状况,并将所取得的所述工作状态数值化成指标值,该指标值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正在工作的工作概率较高的情况下,低于当该工作概率较低的情况。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基准指标值设定单元,其在工作倾向指标较低时,将与该工作倾向指标较高时的值相比较低的值设定为所述基准指标值,所述工作倾向指标是在预先设定的多个时间段中的所述工作概率;
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选择由所述使用状况取得单元对工作概率进行数值化得到的所述指标值高于由所述基准指标值设定单元设定的基准指标值的时间段,来作为所述预定时间段。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用状况取得单元进一步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取得表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在每个单位时间内的实际处理量与可处理的最大处理量的比例的系统使用率和使用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输入设备的使用频度,作为所述使用状况,同时将所取得的使用状况数值化成指标值,该指标值在所述系统使用率较高的情况下低于当系统使用率较低的情况,且在所述使用频度较高的情况下低于当使用频率较较低的情况。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对所管理的每个信息处理装置存储所述基准指标值的基准指标值存储单元;
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从所述基准指标值存储单元选择执行所述管理程序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基准指标值,并选择所述指标值大于等于所选定的该基准指标值的时间段。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用状况取得单元从所述各个信息处理装置取得所述指标值;
所述指标值记录单元在每个时间段对每个信息处理装置记录所述指标值;
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对所述各个信息处理装置,在该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指标值大于等于所述基准指标值的时间段中优先选择所述指标值大于等于所述基准指标值的其他信息处理装置较少的时间段,作为该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预定时间段。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使用状况取得单元从所述各个信息处理装置取得所述使用状况;
所述指标值记录单元在每个时间段对每个信息处理装置记录所述指标值;
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对所述各个信息处理装置,选择该信息处理装置的所述指标值大于等于所述基准指标值的时间段,作为所述预定时间段;
该管理装置还具有基准指标值变更单元,其在由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选择同一所述预定时间段的信息处理装置的数量达到预先设定的上限的情况下,减少所述基准指标值,使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再次选择所述预定时间段。
11.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基准指标值变更单元,其在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未能选择连续的多个时间段来作为所述预定时间段的情况下,减少所述基准指标值,使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再次选择所述预定时间段,上述连续的多个时间段为所述指标值大于等于所述基准指标值,并且比执行所述管理程序所需要的时间长的连续的多个时间段。
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指示发送单元,其在由管理装置的用户指示了执行管理程序的情况下,向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发送指示将所述使用状况发送到该管理装置的发送指示;
所述使用状况取得单元作为对所述发送指示的应答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取得所述使用状况。
13. 一种管理系统,其具有管理信息处理装置的管理装置以及至少一台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理装置包括:
使用状况取得单元,其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取得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使用状况,并将所取得的使用状况数值化成指标值;
指标值记录单元,在每个时间段记录所述指标值;
时间段选择单元,选择由所述指标值记录单元记录的指标值表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未使用率等于或高于预先设定的基准比率的时间段,作为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执行管理程序的预定时间段;和
程序执行指示单元,在由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选择的所述预定时间段使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执行所述管理程序,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程序执行单元,其根据来自所述程序执行指示单元的指示执行所述管理程序。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指示输入单元,其使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输入表示所述程序执行指示单元不允许执行所述管理程序的不允许指示;和
通知单元,其在输入了所述不允许指示的情况下,将表示不允许执行所述管理程序的不允许通知发送给所述管理装置,
所述时间段选择单元在从所述通知单元接收到所述不允许通知的情况下,选择所述指标值表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未使用率等于或高于预定基准比率的其他时间段作为所述预定时间段。
15. 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规定的输入期间内不输入所述不允许指示的情况下,所述程序执行指示单元使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开始执行所述管理程序。
16.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具有工作履历记录单元,其将表示该信息处理装置正在工作的信息与该信息处理装置正在工作的时刻对应起来定期地进行记录,由此记录所述工作状况;
所述使用状况取得单元取得由所述工作履历记录单元记录的所述工作状况,作为所述使用状况。
CNB2004800285392A 2003-09-30 2004-09-17 管理信息处理装置的管理装置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969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2279/2003 2003-09-30
JP2003342279 2003-09-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60449A CN1860449A (zh) 2006-11-08
CN100419692C true CN100419692C (zh) 2008-09-17

Family

ID=34419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8002853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9692C (zh) 2003-09-30 2004-09-17 管理信息处理装置的管理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685285B2 (zh)
EP (1) EP1669869B1 (zh)
JP (1) JP4511468B2 (zh)
KR (1) KR20060089210A (zh)
CN (1) CN100419692C (zh)
WO (1) WO20050339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87066A (ja) * 2006-04-20 2007-11-0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画像処理装置、同装置における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インストール方法、及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インストール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08140369A (ja) * 2006-11-02 2008-06-19 Tokyo Electron Ltd サーバ装置、製造装置、群管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843905B2 (en) 2006-11-02 2014-09-23 Tokyo Electron Limited Server apparatus,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group management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4673284B2 (ja) * 2006-12-15 2011-04-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サーバ装置
JP2009021654A (ja) * 2007-07-10 2009-01-29 Panasonic Corp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の通信負荷算出方法
US8488500B2 (en) * 2008-05-02 2013-07-16 Dhaani Systems Power management of networked devices
JP2015038638A (ja) * 2009-09-16 2015-02-26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US9083762B2 (en) * 2010-05-28 2015-07-14 Greg Saunder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ybrid on demand services to a work unit
JP5659894B2 (ja) * 2011-03-17 2015-01-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ソフトウェア更新装置、ソフトウェア更新方法、及びソフトウェア更新プログラム
WO2012169020A1 (ja) * 2011-06-08 2012-12-1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インパクト分析方法、インパクト分析装置及び記憶媒体
JP2013254401A (ja) * 2012-06-08 2013-12-19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サーバ、スケジュール作成方法、および、保守システム
JP5987488B2 (ja) * 2012-06-19 2016-09-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遠隔管理システムとその被管理装置および管理情報の通知方法
JP6261389B2 (ja) * 2014-03-05 2018-01-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送信装置及び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046000A (ja) * 2017-08-30 2019-03-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ログ管理装置、ログ管理方法及びログ管理プログラム
JP6992667B2 (ja) * 2018-04-20 2022-01-1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載更新装置、車載更新システム、更新処理方法及び更新処理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30720A (zh) * 1997-08-29 1999-10-06 戴尔美国公司 定制的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安装与测试
CN1262480A (zh) * 1999-01-25 2000-08-09 戴尔美国公司 用于计算机系统的可恢复软件安装方法和装置
CN1298149A (zh) * 1999-11-25 2001-06-06 戴尔美国公司 工厂软件管理系统
US20020128803A1 (en) * 1995-04-17 2002-09-12 Skinner Gary R. Time and activity tracker
JP2002297409A (ja) * 2001-03-30 2002-10-11 Minolta Co Ltd データ通信プログラム、データ通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データ通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8586A (en) * 1993-12-30 2000-03-14 Frye; Russell Automated software updating and distribution
JP3254081B2 (ja) * 1994-06-23 2002-02-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計算機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3726310B2 (ja) * 1995-06-01 2005-12-1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情報通信システム
JPH10333914A (ja) * 1997-06-04 1998-12-18 Hitachi Ltd 情報処理装置におけるシステム自動更新方法
JP3376906B2 (ja) * 1998-02-18 2003-02-1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計算機の負荷率計測システム
JP3852522B2 (ja) * 1998-07-15 2006-11-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保守センタ、ユーザシステム、遠隔保守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らの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US6836800B1 (en) * 1998-09-30 2004-12-28 Netscout Systems, Inc. Managing computer resources
US6401238B1 (en) 1998-12-10 2002-06-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deployment of applications to preserve network bandwidth
JP2001042966A (ja) * 1999-07-30 2001-02-16 Sharp Corp 周辺機器の保守管理方法及び保守管理装置
US6393101B1 (en) 1999-11-01 2002-05-2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advance state of a telecommunications switch is adequate for a software upgrade
JP2001325126A (ja) * 2000-05-15 2001-11-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監視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監視装置
US7406310B2 (en) * 2003-04-22 2008-07-29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Network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selecting base station for software update
US7269757B2 (en) * 2003-07-11 2007-09-11 Reflectent Software, Inc. Distributed computer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s for autonomous computer management
US20050097407A1 (en) * 2003-11-04 2005-05-05 Weijia Zha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remote software deployment to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28803A1 (en) * 1995-04-17 2002-09-12 Skinner Gary R. Time and activity tracker
CN1230720A (zh) * 1997-08-29 1999-10-06 戴尔美国公司 定制的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安装与测试
CN1262480A (zh) * 1999-01-25 2000-08-09 戴尔美国公司 用于计算机系统的可恢复软件安装方法和装置
CN1298149A (zh) * 1999-11-25 2001-06-06 戴尔美国公司 工厂软件管理系统
JP2002297409A (ja) * 2001-03-30 2002-10-11 Minolta Co Ltd データ通信プログラム、データ通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データ通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60089210A (ko) 2006-08-08
CN1860449A (zh) 2006-11-08
EP1669869A1 (en) 2006-06-14
WO2005033940A1 (ja) 2005-04-14
US7685285B2 (en) 2010-03-23
JP4511468B2 (ja) 2010-07-28
US20060250301A1 (en) 2006-11-09
EP1669869B1 (en) 2014-03-12
EP1669869A4 (en) 2009-10-21
JPWO2005033940A1 (ja) 2007-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9692C (zh) 管理信息处理装置的管理装置及系统
US11010197B2 (en) Dynamic allocation of physical computing resources amongst virtual machines
CN112346829B (zh) 一种用于任务调度的方法及设备
AU2020250308A1 (en) Rolling resource credits for scheduling of virtual computer resources
US8676981B2 (en) Routing service requests based on lowest actual cost within a federated virtual service cloud
US8424007B1 (en) Prioritizing tasks from virtual machines
US8627330B2 (en) Workload manager managing a workload of an enterprise data warehouse
US20030120778A1 (en) Data process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06012311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KR20120102664A (ko) 미래 사용 추정에 기반한 저장 메모리 할당
US9244718B2 (en) Virtual machine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connection time coverage exceeding a minimum threshold
US844336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ally selecting a best resource from each resource collection based on resources dependencies, prior selections and statistics to implement an allocation policy
CN108475201A (zh) 一种虚拟机启动过程中的数据获取方法和云计算系统
CN110347546B (zh) 监控任务动态调整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506425B (zh) 服务质量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713860A (zh) 一种基于备份架构的虚拟磁盘库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2667392B (zh) 云计算资源分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38444A (zh) 一种任务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4201284A (zh) 定时任务管理方法及系统
EP3599547B1 (en) Elastic storage volume type selection and optimization engine for public cloud environments
CN108270744B (zh) 媒体数据访问方法及装置
US20240177035A1 (en) Quantum system view via gateway mechanisms
US2005013792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analysis decision support tool
US20220382595A1 (en) Weighted availing of cloud resources
CN113515186A (zh) 一种计算机电源管理方法、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7

Termination date: 201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