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3709C - 转印工具 - Google Patents

转印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13709C
CN100413709C CNB200510079211XA CN200510079211A CN100413709C CN 100413709 C CN100413709 C CN 100413709C CN B200510079211X A CNB200510079211X A CN B200510079211XA CN 200510079211 A CN200510079211 A CN 200510079211A CN 100413709 C CN100413709 C CN 10041370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oves
transfer printing
counterpart
pos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51007921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93097A (zh
Inventor
松下欣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u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u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u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u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93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93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370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3709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一并实现转印任意尺寸的转印物的状态、和以每次一定的尺寸连续地转印转印物的状态的转印工具。具备能够作为缓送机构X和切换机构Z而发挥功能的操作部7,所述的缓送机构X,是在使用状态(0)通过使铺助辊R1转动而将纸张P向反转印方向以一定尺寸送出的机构,所述的切换机构Z,是在保持使用状态(0)不变的状态下有选择地在使该缓送机构X发挥作用的缓送状态x和解除了该缓送状态x的通常使用状态y之间进行切换的机构。

Description

转印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转印物转印在转印对象面上时使用的转印工具。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提出各种将转印物转印在转印对象物上时使用的转印工具。此处,在转印物中列举了例如胶带或不具有粘性的带等带类、固体或液体糊、粘结剂等。用于转印这种转印物的以往的转印工具通常具备将转印物保持在内部的转印工具本体、用于将保持在该转印工具本体内的转印物送出到转印对象物处的转印头。在这种转印头上形成有与转印对象面接触而将转印物转印到该转印对象面上的转印面。即,这样的以往的转印工具被构成为,通过由用户手持转印工具本体,以使转印面接触到转印对象面的状态,使其在转印对象面上连续地移动,而将转印物转印到转印对象面上。
另一方面,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转印工具,是一种通过在使转印物露出转印面一定尺寸的状态下将转印面压在转印对象面上,每个该按压动作可以平均将转印物以一定尺寸转印在转印对象面上的工具。
专利文献1  特开2002-2645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如上述那样的以往的转印工具中,在将转印物转印到转印对象物上时,通过调节专门把持转印工具本体的手、使转印工具本体移动,而任意确定转印转印物的尺寸,但是在例如希望仅以一定尺寸将转印物转印在规定部位的情况等,会有不能正确地仅转印一定尺寸的情况。另外,当从纸的端部或端部附近在使转印头的转印面与转印对象物接触的状态下使其在转印对象面上移动时,通常是在用手压着要转印的部位附近的状态下,将转印面按压在端部上使转印工具本体移动,但是此时,在作为转印对象物使用了薄纸等的情况下,会有由于用手按压该转印对象物端部附近的力与使转印面向规定转印方向移动的力而使转印对象物破裂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如果使用专利文献1所记载那样的转印工具,通过在预先使转印物露出一定尺寸的状态下按压在转印对象物上,能够可靠地仅转印一定尺寸的转印物。但是,如果要使用这种转印工具以任意尺寸转印转印物,就必须间歇地往复执行用于转印一定尺寸的转印物的按压动作,转印转印物的作业效率就会显著下降。
鉴于上述不良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转印任意尺寸的转印物的状态与能够每次以一定尺寸连续地转印转印物的状态一并实现的转印工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方案。即,本发明的转印工具,是在将转印物转印到纸等转印对象物上时所使用的转印工具中,以如下方式构成的转印工具,所述的方式是指:具备至少具有能够使上述转印物与上述转印对象物接触的转印头的转印工具本体,上述转印头,具有作为在上述转印物的向上述转印对象物的转印时与上述转印对象物接触并且对转印物进行转印的部位的转印面,在通常使用状态下,通过使上述转印面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接触并向规定的方向移动,从而将上述转印物转印在上述转印对象物上;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使上述转印面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停止并压接的状态下,通过该转印面将转印物向转印对象物以一定尺寸送出的缓送机构;和在保持使上述转印面与转印对象物接触不变的情况下,选择性地切换使该缓送机构发挥作用的缓送状态、和解除了该缓送状态的上述通常使用状态的切换机构。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转印方向”,是指为了对转印物进行转印而使转印面相对于转印对象物移动的方向。由于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的转印工具,能够通过切换结构连续地在通过缓送机构每次平均转印一定尺寸的转印物的状态以及转印任意尺寸的转印物的状态之间切换,因此,即使在通过缓送机构每次能够平均转印一定尺寸的转印物的缓送状态下,切换机构也能在保持使转印面压在转印对象物上的状态不变的状态下选择性地从该缓送状态向通常使用状态切换,因此能够不使转印面离开转印对象物地切换到与以往转印工具相同的以任意尺寸转印转印物的状态。进而,在以往的转印工具中,在例如使用薄纸等作为转印对象物的情况下,可以想到由于用手按压转印对象物的端部附近的力和使转印面向规定方向移动的力,有时会使转印对象物破损,但根据本发明的转印工具,能够通过缓送机构相对于转印对象物每次平均转印一定尺寸的转印物,即使在使用薄纸等作为转印对象物的情况下,也能够不使其损坏地可靠地对转印物进行转印。
为了进一步减轻在使转印面向转印方向移动时施加在转印对象物上的力以实现顺利的转印,上述转印头优选为具备在转印时能够转动的具有上述转印面的转印辊。
为了构成上述那样的减轻在将转印面向转印方向移动时施加在转印对象物上的力而以一定尺寸转印转印物的缓送机构,可以列举将该缓送机构设为,通过由外力使上述转印辊转动一定角度,从而能够使上述转印物向上述转印对象物以一定尺寸送出的结构。另外,在采用上述那样的缓送机构的情况下,优选将切换机构设为,可在依靠上述缓送机构而能够使上述转印辊转动一定角度的缓送状态和上述转印辊不依靠上述缓送机构而能够转动的通常使用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为了使转印对象物与转印面适合地触接以获得良好的转印性,同时将转印对象物正确地向反转印方向输送,优选设置辅助辊,所述的辅助辊是具有在转印时使上述转印对象物的对象面与上述转印头的转印面接触状态下、从上述转印对象物的与上述对象面相对的背面对其进行抵顶的衬垫面的能够转动的辅助辊。另外,为了获得更好的转印性,可以列举将上述辅助辊设置在与上述转印头的转印面相对的位置上的结构。进而为了与转印对象物的厚度无关地从表背两侧良好地支撑上述转印对象物,优选为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与上述转印面相对,使该衬垫面与上述转印面相对地接触或分离。此外,为了利用上述辅助辊构成缓送机构,优选将上述缓送机构设为,通过借助外力使上述辅助辊转动一定角度,使转印对象物向作为上述转印方向的相反方向的反转印方向移动一定尺寸,从而从上述转印头的转印面将上述转印物拉出,结果能够将上述转印物向上述转印对象物以一定尺寸送出。在这里,缓送机构使上述辅助辊转动的方式,是直接使辅助辊转动的方式还是间接使辅助辊转动的方式都可以。即,也包含直接用手指等使辅助辊转动一定角度的方式。作为采用这种缓送机构的情况下的切换机构的优选形态,优选将切换机构设为,可在依靠上述缓送机构而能够使上述转印辊转动一定角度的缓送状态和不依靠上述缓送机构而上述转印辊能够转动的通常使用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为了使本发明的转印工具不必使用工作台或桌子等台状物,在用手将转印对象物与转印工具本体一起把持的状态下就能够对转印物进行转印,优选为以如下方式构成:具备在使上述转印面与上述转印对象物触接的状态下,能够从上述转印对象物的与和上述转印面接触的部位相对应的背面与上述转印对象物接触的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在该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和上述转印工具本体之间形成上述转印对象物能够插通的插通空间;以在该插通空间内至少使上述转印面从上述转印工具本体露出的方式设置上述转印头,同时以使上述衬垫面从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露出的方式设置上述辅助辊。
接下来,为了更多地容纳与转印物有关的部件,有效地避免将操作部设置在缺乏设置新部件的富裕空间的转印工具本体上,而且为了有效地确保构成缓送机构的空间,优选将缓送机构设为,通过借助外力使上述辅助辊转动一定角度,使转印对象物向作为上述转印方向的相反方向的反转印方向移动一定尺寸,从而从上述转印头的转印面将上述转印物拉出,结果能够将上述转印物向上述转印对象物以一定尺寸送出的结构,其至少具有上述辅助辊以及能够通过外力使上述辅助辊转动一定角度的操作部,将该操作部设置在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上。另外,作为在采用上述那样的缓送机构的情况下的切换机构的优选状态,优选将切换机构设为可以在上述操作部能够使上述转印辊转动一定角度的缓送状态、和不依靠上述操作部而上述转印辊能够转动的通常使用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机构。
另外,为了在确保简单的结构的同时可靠地使辅助辊转动,优选地,上述辅助辊具备能够与上述转印对象物接触的辅助辊本体、和与该辅助辊本体一起转动的小齿轮,通过上述操作部使上述小齿轮转动一定角度而使上述辅助辊转动一定角度。而且,为了为了设成能够使上述小齿轮良好地转动且易于操作的操作部,优选地,将操作部设为具备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上的操作杆、可能够追随该操作杆的动作且与上述小齿轮啮合的游动配合件,在所述游动配合件上形成能够与上述小齿轮配合而使上述辅助辊衬垫面向反转印方向转动的齿条部分,将上述游动配合件设为可以取得该齿条部分与上述小齿轮相配合的配合姿势以及上述齿条部分相对于上述小齿轮分离的退避姿势。进而为了即使将上述那样的操作杆设为简单的构成也能够实现高动作精度,优选将上述操作杆设为,将其一端部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可转动地枢接,在另一端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使以上述操作杆的一端部为中心的上述另一端部和上述游动配合件的转动方向与上述小齿轮的切线方向大致重合。在这里,作为在采用上述游动配合件的情况下的切换机构的优选状态,切换机构可以列举是可在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配合的配合姿势的缓送状态、和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退避姿势的通常使用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机构。
进而,为了仅在操作杆向规定方向转动时使小齿轮作动,在操作杆向反方向转动时有效地避免小齿轮跟着连动这样的误操作,优选地,将上述操作杆设为将其一端部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可转动地枢接,在另一端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将上述切换机构构成为,在为了由上述小齿轮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向上述反转印方向转动而使上述操作杆向规定的操作方向转动时,上述游动配合件处于配合姿势,另一方面,在使上述操作杆向与上述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上述游动配合件处于退避姿势。作为其具体的形态,可以列举除了上述结构之外,在上述操作杆的另一端设置用于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支撑轴,同时在上述游动配合件上形成由上述支撑轴支撑的姿势切换孔,将该姿势切换孔设为长孔,将配合位置设定在其一端侧,同时将退避位置设定在另一端侧,并将上述切换机构构成为,在使上述操作杆向规定的操作方向转动以使得上述小齿轮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向上述反转印方向转动时,通过使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配合位置而使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配合姿势,同时在使上述操作杆向与上述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通过使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退避位置而使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退避姿势。根据这种结构,无需为了切换配合姿势和退避姿势而另外添加设置其它部件,仅利用为了将游动配合件支撑在操作杆上而设置的孔就能够简单且合适地构成切换机构。
另外,为了设成能够轻易往复操作所述操作杆的结构,设成易于由缓送机构连续地转印转印物的结构,只要在上述操作杆上形成有在使上述操作杆向规定的操作方向转动以使得上述小齿轮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向上述反转印方向转动时,通过弹性变形而积蓄使上述操作杆向与上述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力的弹性变形部位即可。
另一方面,作为构成操作部的另一形态,为了设成游动配合件能够良好地追随操作杆的操作的结构,优选上述操作杆是其一端部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可转动地枢接、在另一端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部件,在上述操作杆的另一端形成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姿势切换孔,同时在上述游动配合件上设置支撑轴,将上述姿势切换孔设为长孔,将配合位置设定在其一端侧,将退避位置设定在另一端侧,将上述切换机构构成为,在使上述操作杆向规定的操作方向转动使得上述小齿轮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向上述反转印方向转动时,通过使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配合位置,从而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配合姿势,并且在上述通常使用状态下,在通过伴随着由使上述转印对象物向反转印方向移动而引起的上述辅助辊的转动而来的上述小齿轮的转动,上述齿条部分与上述小齿轮触接,从而游动配合件被弹开时,通过使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的退避位置,从而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退避姿势。
进而,为了能够根据需要良好地进行配合位置和退避位置的切换,优选在上述游动配合件上形成有在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退避位置时积蓄使上述支撑轴向上述配合位置移动的力的弹性变形部。
另外,优选地,为了即使在齿条部分处于与小齿轮配合的配合状态时,也能够维持缓送状态不变并且根据需要而适当地向通常使用状态切换,优选为在上述齿条部分形成多个具有朝向使上述小齿轮转动的方向的传递面以及将该传递面之间连接的倾斜面的传递齿,另一方面,上述小齿轮形成多个具有能够与上述传递面相触接的配合面的配合齿;将上述缓送机构构成为,在上述游动配合件处于配合姿势的缓送状态下,在上述齿条部分的传递齿向上述传递齿的传递面与上述配合齿的配合面相触接的方向动作时,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配合姿势,同时上述小齿轮与上述齿条部分连动地转动;进而,将上述切换机构构成为,在上述缓送状态下,当上述小齿轮的配合齿动作且该配合齿的前端部与上述传递齿的倾斜面相触接时,上述齿条部分和小齿轮分离,上述游动配合件从配合姿势向退避姿势切换,由此切换到上述小齿轮相对于上述齿条部分空转的通常使用状态。
在通常使用状态下,为了有效地防止在小齿轮转动时由于与齿条部分的撞击而引起的撞击声音的发生,优选设置在通常使用状态下使上述齿条部分和小齿轮离开到不能相互接触的距离的解除机构。在这里,解除机构并不限于使齿条部分或小齿轮中的哪一个移动,例如也可以使双方都移动。
另外,为了能不改变辅助辊和小齿轮的设定而适合地设定解除机构,优选为以随着上述操作杆的操作,使游动配合件从上述小齿轮和上述齿条部分配合的配合姿势向上述小齿轮和上述齿条部分离开的解除姿势移动的方式构成。另外,该解除机构也可以在操作杆的任何动作范围内取得解除姿势。在这里,既可以在上述操作杆的动作范围中在开始端附近使上述游动配合件向上述解除姿势移动,也可以在转动终端附近使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解除姿势,但是,特别是为了以无需特殊操作就能简单地使解除机构作动的方式构成,优选将上述解除机构设为在上述操作杆的转动范围中的转动终端附近使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解除状态的结构。另外,为了使操作杆以希望的定时动作而取得解除姿势,优选在上述操作杆上设置在使上述操作杆转动时积蓄反方向的弹性反作用力的弹性变形部件。
另外,为了能够分别恰当地设定游动配合件能够移动的移动范围和使游动配合件移动的定时,优选将解除机构设为具备:所述以可取得上述配合姿势和解除姿势的方式可移动地支撑游动配合件的游动配合件支撑机构;和将操作杆的转动动作变换成从配合姿势向解除姿势的退避动作的动作力变换机构。
进而,为了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使游动配合件正确地移动,优选将游动配合件支撑机构设为具有:在操作杆或游动配合件的任意一方上形成的,支撑游动配合件的支撑轴;和在另一方形成的,以游动配合件可取得配合位置和解除位置的方式可移动地支撑支撑轴的姿势切换部。进而,为了游动配合件能够相互可靠地移动于配合姿势和解除姿势之间,优选将游动配合件支撑机构设为具有在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解除姿势时积蓄向配合姿势复位的反作用力的弹性变形部。
另外,为了将施加于操作杆的动作力可靠地变换成游动配合件的姿势变更动作,优选将动作力变换机构设为具有:设置在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或上述游动配合件任意一方上的凸轮面;和在另一方设置的、可与上述凸轮面滑动接触的加载部。作为由简单的结构实现该动作力变换机构的具体的构成,可以列举在游动配合件的上面形成凸轮面,同时将加载部设置在转印对象物承载台下面的与凸轮面相对的位置上。进而,为了在通常使用状态下使游动配合件稳定地位于解除姿势,优选为,在上述凸轮面上形成定位部,所述的定位部,是在将上述操作杆置位于上述转动终端时与上述加载部触接并将上述游动配合件定位在上述解除姿势的定位部。
本发明的转印工具,是在将转印物转印到纸等转印对象物上时所使用的转印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至少具有能够使上述转印物与上述转印对象物接触的转印头的转印工具本体,和在使上述转印头与上述转印对象物触接的状态下,能够从与上述转印对象物的与上述转印头接触的部位相对应的背面与上述转印对象物接触的转印对象物承载台;上述转印头构成为,具有作为在上述转印物的向上述转印对象物的转印时与上述转印对象物接触且对转印物进行转印的部位的转印面,通过使上述转印面相对上述转印对象物接触并向规定的转印方向移动,从而将上述转印物转印在上述转印对象物上;在该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和上述转印工具本体之间形成上述转印对象物能够插通的插通空间,以在该插通空间内至少使上述转印面从上述转印工具本体露出的方式配置上述转印头;且具备在使上述转印面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停止且压接的状态下,通过该转印面将转印物向转印对象物以一定尺寸送出的缓送机构。
根据这种转印工具,只要设成将转印对象物夹持在转印头和转印对象物承载台之间的插通空间内的状态,就能够保持将转印对象物与转印工具本体一起用手握持的状态不变地,由缓送机构以每次平均一定的尺寸连续地转印。
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由于具有在使上述转印面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停止并压着的状态下、通过该转印面而将转印物向转印对象物以一定尺寸送出的缓送机构,和可在保持着使上述转印面与转印对象物接触的状态下、选择性地切换于使该缓送机构发挥作用的缓送状态和解除了该缓送状态的上述通常使用状态间的切换机构,因此能够连续地切换于平均每次以一定尺寸转印转印物的状态和以任意尺寸转印转印物的状态。即,即使在可由缓送机构以每次一定尺寸转印转印物的缓送状态下,由于切换机构可在保持着使转印面压接在转印对象物上的状态不变的状态下有选择地从该缓送状态向通常使用状态切换,因此能够不使转印面从转印对象物离开而将转印物任意切换到与以往转印工具相同地以任意尺寸转印转印物的状态。进而,可以想到,在以往的转印工具中,例如在使用薄纸等作为转印对象物时,由于用手按压转印对象物的端部附近的力和使转印面向规定的转印方向移动的力,有时会损坏转印对象物,但通过缓送机构能够相对于转印对象物每次转印一定尺寸的转印物,即使在使用薄纸等作为转印对象物时,也能够不损坏地可靠地对转印物进行转印。
另外,根据本发明,只要设成将转印对象物夹持在转印头和转印对象物承载台之间的插通空间内的状态,就能够保持将转印对象物与转印工具本体一起用手握持的状态不变地,由缓送机构以每次一定尺寸连续地进行转印,即使在使用薄纸作为转印对象物时,也可以不损坏地可靠地对转印物进行转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印工具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该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位的立体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主要部位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该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6是图5(a)的B-B剖面图。
图7是该实施方式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该实施方式的动作说明图。
图9是该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10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印工具的整体图。
图12是该实施方式的关键部位的剖面图。
图13是该实施方式的结构说明图。
图14是该实施方式的动作说明图。
标号说明
1            转印工具本体         2          转印对象物承载台
2T           加载部(突起)         7、8       操作部
71、81       操作杆               712、822   支撑轴
713          弹性变形部位         716        姿势切换部(姿势切换孔)
72、82       游动配合件           721、821   齿条部分
722、811     姿势切换孔           722a、811a 配合位置
722b、811b   退避位置             721a       传递面
721b         倾斜面               721c       传递齿
724          凸轮面(切口)         724b       定位部
725          支撑轴               73         弹性部件(盘簧)
726、823     弹性变形部           A          转印工具
AS           插通空间             H          转印头
RT           转印辊               Rta        转印面
R1           辅助辊               R1a        衬垫面
R10          辅助辊本体           R11        小齿轮
R110         配合齿               R110a      配合面
R110b        前端部               RE         转动终端
S            解除机构             sa         解除姿势
S1           游动配合件支撑机构   S2         动作力变换机构
Tb           转印物(糊)           P          转印对象物(纸张)
X            缓送机构             x          缓送状态
xa           配合姿势             Z          切换机构
ya           退避姿势             y          通常使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例如图1和2等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工具A是将由带本体Ta、贴附在该带本体Ta一面上的作为转印物的糊Tb构成的带糊T贴附在作为转印对象物的纸张P上的工具。
转印工具A主要具备:具有保持上述带糊T且能够使所述带糊T与纸张P接触的转印头H的转印工具本体1;和附带在此转印工具本体1上的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
并且,该转印工具A在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上设置有具有后述操作杆71的操作部7。该操作部7,与后述辅助辊R1一起作为缓送机构X而发挥功能,同时还作为切换机构Z而发挥功能;所述的缓送机构X在使带糊T经由后述转印面RTa而相对于作为转印对象物的纸张P压接且停止的状态下,通过该转印面RTa将糊Tb以一定尺寸向纸片P送出;所述切换机构Z在经由转印面RTa使带糊T与纸张P接触不变的状态下,选择性地切换使所述缓送机构X发挥作用的缓送状态x和解除该缓送状态x的通常使用状态y。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表示位置或方向的用语“前”,是指转印工具A的转印头H所在的一侧,“后”是指在转印工具A的长度方向上的转印头H所在侧的相反侧。即,这个“后”是在将糊T转印到纸张P上时相对于纸张P转印工具A移动的方向,同时指示本发明的“转印方向”。另外,“前后方向”是指转印工具A的长度方向。另外,所谓“上”是指转印工具中转印工具本体1所在的一侧,所谓“下”是指转印工具A中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所在的一侧。
转印工具本体1,主要具备保持带糊T的替换盒3、可拆卸地收容该替换盒3的壳体4。
如图2所示,替换盒3,主要使用可转动地分别支撑送出用卷轴SP1和收回用卷轴SP2的内侧板31而构成,在该内侧板31的前端部上可转动地支撑有转印头H。
转印头H具有在带糊T向纸张P转印时能够转动的转印辊RT。转印辊RT由通过从外部施加的力能够稍微弹性变形的缓冲性材料制成。而且,在内侧板31的前端附近部位,一体地设置有沿与内侧板31垂直的方向延伸出规定尺寸的垂直片部311、和从该垂直片部311的前端部大致与内侧板31平行地延伸的平行片部312,在分别形成于此平行片部312的前端部和与平行片部312前端部相对的内侧板31的规定部位上的通孔上,分别插入转印辊RT的转动支轴ST的侧端部,从而将转印辊RT设定为能够以转动支轴ST为中心转动。在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转印头H的前端部,是指在转印辊RT中作为转印时与纸张P接触且转印带糊T的部位的转印面RTa的前端部。该转印面RTa是在转印时能够转动的面。另外,在平行片部312的前端部和与平行片部312前端部相对的内侧板31的规定部位上,分别设置向外侧方向鼓出的筒状部312b、31d,将这些筒状部312b、31d设定为能够分别嵌合在设置于后述各个外侧板41、43上的嵌合部419、437上。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壳体4主要包括作为转印工具本体1的一边的外侧壁的第1外侧板41、和与第1外侧板41相对的作为转印工具本体1的另一边的外侧壁的第2外侧板43。
第1外侧板41,与内侧板31同样地,是例如合成树脂制的呈薄板状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呈在角部带有圆角的侧面看大致方形形状。在该第1外侧板41的内侧面上,安装有用于旋转驱动上述送出用卷轴SP1及收回用卷轴SP2转动的送出用齿轮G1、和直径比送出用齿轮G1小并且与送出用齿轮G1啮合的收回用齿轮G2。另外,非连续地设定第1外侧板41下周缘部的一部分,通过平面看大致コ形的固定部件42将第2辅助辊R2a可转动地安装在该部位上。该第2辅助辊R2a由与转印辊RT相同的缓冲性材料形成。而且,在第1外侧板41上,一体地设置从第1外侧板41的下周缘部进一步向下方延伸出的延伸片417。另外,在延伸片417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与延伸片417的延伸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突出的轴418。另外,将第1外铡板41的后缘部位的一部分形成为向前端侧凹陷的凹部41A,在凹部41A上形成与设置在后述第2外侧板43上的配合片43a相配合的配合孔41a。
另一方面,第2外侧板43,与上述第1外侧板41同样地,是例如合成树脂制的呈薄板状的,将侧面形状设定为与第1侧面板41的侧面形状大致相对应,在下端部大致中央部位上,为了避免与设置在第1侧面部41上的固定部件42干涉而形成有与固定部件42的侧面形状大致相同的切口431。在第2外侧板43的内侧面的与上述替换盒3的内侧板31的外侧面接触或靠近的规定区域上,与内侧板31的侧面形状大致相对应地、以比其它区域薄壁的方式形成向外侧面凹陷而成的嵌合凹部432。进而,在与设置在第1外侧板41上的嵌合部419相对应的位置上,即,在第2外侧板43的前端部的下缘侧上,设置有向外侧方突出的嵌合部437。该嵌合部437形成为与设置在上述替换盒3的内侧板31上的筒状部31d的内周及外周同时嵌合的形状。另外,与形成在第1外侧板41上的凹部41A对应地,在第2外侧板43的后缘部位的一部分上也形成向前端侧凹陷的凹部43A,在该凹部43A上设置与上述配合孔41a相配合的配合片43a。
还有,为了将具有上述结构的第1外侧板41和第2外侧板43一体地组装,通过将第2外侧板43上的配合片43a配合到第1外侧板41上的配合孔41a等来进行。
另一方面,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主要具备:具有以支撑设置在第1外侧板41上的延伸片417上的轴418的方式形成的轴承部511的基座5;和可相对于基座5进行平衡动作地设定的臂部6。
如图2所示,基座5的前后宽度尺寸设定为比转印工具本体1的前后宽度尺寸稍小,以使从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位至前端部的区域的高度尺寸比从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位至后端部的区域的高度尺寸小的方式,在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位上形成台阶部5D。在下面的说明中,将比台阶部5D靠后端部的一侧的部分称作后半部51,将比台阶部5D靠前端部的一侧的部分称作前半部52。在后半部51上形成上述轴承部511。该轴承部511,在前后方向间隔规定距离的部位上具有比轴418的直径稍大的第1大径部511a及第2大径部511b,同时还具有以将所述第1大径部511a和第2大径部511b彼此相连通的方式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槽511c。轴418能够穿过槽511c。
如图2所示,臂部6设置在基座5的前半部52上,在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位上形成有使设置在上述基座5的前半部52上的凸部嵌入的嵌合孔。另外,也可以在臂部6的上面部上形成向插通空间AS的开放侧的侧面伸出而成的图未示的延伸面部,由此可在转印时通过该延伸面部支撑纸张P,并同时使纸张P更容易地插入插通空间AS内。进而,还可以在该延伸面部的上面设置表示糊Tb的朝向纸张P的转印开始位置的转印开始位置标示装置。作为转印开始位置标示装置,可以列举由在延伸面部的上面、大致沿转印辊RT的转动支轴ST的延长线设置的转印起始位置标示线、和紧挨着设置在该转印起始位置标示线的后方的载置要领标记(载置动作要领说明)等组成的装置。这些转印起始位置标示线和载置要领标记,任意一个都优选为在延伸面部的上面浅浅地刻印而成的刻痕,作为该转印起始位置标示线,可以采用一条直线状的线,作为载置要领标记可以采用纸张P的形状。另外,作为这些转印起始位置标示线和载置要领标记,也可以采用印刷在延伸面部上的形式或贴附标贴的形式。如果采用这种方式,就能够对用户指示不会与可靠的转印作业相违背的使用方向。
另外,在臂部6的前端部上,设置有在转印时能够与上述转印辊RT连动地转动的辅助辊R1,同时在臂部6的后端部上,设置有在转印时能够与设置在上述转印工具本体1上的第2辅助辊R2a连动地转动的第2辅助辊R2b。具体地说,以上述凸部和嵌合孔的嵌合部位为支点,臂部6形成相对于基座5能够进行平衡动作的状态。而且,设定为在使臂部6以相对于基座5大致平行的方式定位的情况下,臂部6的上缘和基座5的后半部51的上缘能够大体相一致。
在这里,如图4所示,在基座5的前半部52上形成枢转轴523和滑动轴524,从而安装能够借助规定的操作力使辅助辊R1转动一定角度的操作部7。该操作部7,与辅助辊R1一起在后述的使用位置(O),作为本发明的缓送机构X而发挥作用,所述缓送机构X,使辅助辊R1向反转印方向移动一定尺寸,与此连动地使转印辊RT也沿反转印方向移动一定尺寸,从而从转印辊RT的转印面RTa将带糊T拉出,结果能够使糊Tb向纸张P送出一定尺寸。另外同样的该操作部7,还作为根据转印工具A的使用状态和操作部7的动作状态而有选择地切换缓送状态x和通常使用状态y的切换机构Z而发挥作用,所述的缓送状态x是与辅助辊R1一起依靠缓送机构X而能够将带糊T向纸张P送出一定尺寸的状态,所述的通常使用状态y是解除该缓送状态x不依赖缓送机构X而能够将带糊T向纸张P送出的状态,换句话说是不依靠操作部7而能够使转印辊RT向反转印方向转动的状态。
辅助辊R1,除了作为操作部7附近的分解图的图4所示的上述结构之外,由能够与纸张P触接的辅助辊本体R10、与该辅助辊本体R10同轴设置并一起转动的小齿轮R11构成。小齿轮R11与普通齿轮相比,各个配合齿R110以向一个方向偏向的形状形成,使得配合齿R110之中,以朝向使小齿轮R11转动的方向的各个面为配合面R110a而与后述游动配合件72相卡合(图4(b))。
而且,操作部7由操作杆71和游动配合件72构成。操作杆71在作为其一端部的基端侧形成枢转孔711,并由形成在基座5上的枢转轴523和销523a枢接,同时在作为另一端的前端侧设置支撑轴712(图4(c)),由该支撑轴712支撑游动配合件72。另外,在使操作杆71转动时,支撑轴712和游动配合件72的轨迹与小齿轮R11的切线方向大致一致,且设定为支撑在前端侧的游动配合件72能够在小齿轮R11的大致切线上移动。另外,在此操作杆71的基端侧附近形成弹性变形部位713(图4(c)),该弹性变形部位713通过在使上述操作杆71向上方转动时与上述延伸片417接触弹性变形而积蓄使操作杆71向下方转动的力。游动配合件72分别在其上侧前方形成可与小齿轮R11相配合的齿条部分721,在其上侧后方形成由形成在操作杆71上的支撑轴712支撑的沿倾斜方向延伸的椭圆孔即姿态切换孔722,进而在下侧前方形成呈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长孔且被可沿上下方向滑动地支撑在形成于基座5上的导向轴524上的导向孔723。齿条部分721具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是4个)传递齿721c,该传递齿721c由能够与上述小齿轮R11的配合面R110a接触并朝向上方的传递面721a、和朝向斜下方的倾斜面721b形成(图4(d))。另外,姿势切换孔722中,将相对位于上方的部分作为配合位置722a,将位于配合位置722a斜下方的部位作为退避位置722b,小齿轮R11、操作杆71及游动配合件72分别被设定、组装为,当操作杆71的支撑轴712位于配合位置722a时,齿条部分721和小齿轮R11相啮合。
在组装上述那样的构成的转印工具本体1和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时,首先,将设置在转印工具本体1的第1外侧板41上的轴418插入形成在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的基座5上的轴承部511内。具体地说,将轴418插入形成在轴承部511中后缘部侧的第2大径部511b中,在此状态下,将螺钉V拧入形成在轴418上的螺纹孔内,将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相对于转印工具本体1不能拔脱地组装成一体。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螺钉V使用所谓的带旋纽螺钉,便于实现螺纹啮合作业。而且,在这种组装状态下,将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设定为能够以轴418和第2大径部511b的枢接点为支点,相对于转印工具本体1在不使用位置(P)和使用位置(O)之间转动,所述的不使用位置(P)是指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从转印工具本体1的转印头H离开规定距离的状态,所述的使用位置(O)是指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与转印工具本体1的转印头H接触或接近的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参考图5(b)),当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位于不使用位置(P)时,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相对于转印工具本体1形成规定角度(本实施方式中大致15°)。
但是,当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处于使用位置(O)时,设置在转印工具本体1的第1外侧板41上的延伸片417与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的臂部6的一部分相触接(参考图5(a)),限制转印工具本体1和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接近到超过规定距离。另外,在使用位置(O),设置在转印工具本体1上的转印辊RT和设置在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上的辅助辊R1以相接触或接近的状态相对,同时,在距这些转印辊RT和辅助辊R1的相对位置沿转印方向离开规定距离的位置,设置在转印工具本体1上的第2辅助辊R2a与设置在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上的第2辅助辊R2b以相接触或接近的状态相对,在转印工具本体1和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之间形成纸张P能够穿过的插通空间AS。在这种情况下,在插通空间AS内,转印辊RT的转印面RTa和辅助辊R1的衬垫面R1a以相接触或接近的状态相对,设置在转印工具本体1上的第2辅助辊R2a的下缘部和设置在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上的第2辅助辊R2b的上缘部以相接触或接近的状态相对。
下面,使用图5以及作为图5(a)的B-B截面图的图6对具有这种结构的转印工具A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进行说明。
首先,在如图5所示的状态,以例如将右手的拇指抵在转印工具本体1的上侧,同时将其它的手指托在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上的方式握住转印工具A整体。此时,以转印工具本体1的延伸片417位于掌侧的方式握持转印工具A。然后,在使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处于不使用位置(P)的状态下,以使纸张P的缘部Pa(图6)接触或接近所述转印工具本体1的延伸片417的方式使纸张P和转印工具A接近。然后,当用力握住转印工具A,在使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接近转印头H的方向上施加握力时,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就会相对于转印工具本体1转动移动,到达使用位置(O)。此时,上述那样的延伸片417与臂部6的一部分触接,同时,转印辊RT和辅助辊R1在夹持纸张P的状态下相对,第2辅助辊R2a和第2辅助辊R2b在夹持纸张P的状态下彼此相对。
然后,在图5(a)所示的该使用位置(O)中,辅助辊R1处于能够与转印辊RT连动的状态,上述操作部7处于能够通过辅助辊R1而使转印辊RT转动的状态即缓送状态x。并且,缓送机构X,就是从这种相对纸张P使转印辊RT压接的状态开始,通过用例如食指等使操作杆71沿操作方向即向上方转动,从而如图6所示将纸张P沿反转印方向平均送出一定尺寸,将糊Tb转印在纸张P上的机构。
对在该使用状态(O)下的操作部7的一连串的动作形态,示意性地显示在图7(a)、图7(b)、图8(a)及图8(b)中以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图7(a)显示了在使用位置(O)没有对操作杆71施加操作力的状态。在此状态下,操作杆71的弹性变形部位713的前端部713a处于与转印工具本体1的延伸片417的规定部位接触的状态。另外,游动配合件72此时处于齿条部分721的传递面721a从小齿轮R11的配合面110a稍微离开的通常使用状态y。在此状态下,游动配合件72主要处于由基座5的滑动轴524的上端来支撑的状态,操作杆71的支撑轴712处于位于姿势切换孔722中退避位置722b的退避姿势ya。
然后,当使操作杆71向上方转动时,如图7(b)所示,在弹性变形部位713弹性变形的同时操作杆71的前端侧向上方移动,从而支撑轴712成为主要支撑游动配合件72的状态,此时,支撑轴712位于姿势切换孔722中的配合位置722a。即,此时操作部7作为从通常使用状态y向缓送状态x切换的本发明的切换机构Z而发挥功能。而且,通过在配合位置722a由支撑轴712来支撑,游动配合件72的上部向与小齿轮R11相切的方向倾斜,齿条部分721的传递齿721c一边成为与小齿轮R11的配合齿R110相啮合的啮合状态xa一边上升。而且,通过齿条部分721的传递面721a与小齿轮R11的配合面R110a相接触,与齿条部分721的上升连动地,小齿轮R11也转动。然后当操作杆71到达动作终端即上升端时,位于齿条部分721的最下方的传递齿721c就处于与配合齿R110啮合结束的状态。即,通过由操作部7进行的一次的操作而使小齿轮R11转动的角度,对应于传递齿721c的齿数,被设定为小齿轮R11的4个配合齿R110的转动角度。而且此时,操作杆71处于由弹性变形部位713积蓄有使操作杆71的前端侧向下方转动的力的状态。
接下来,在使操作杆71向上方转动之后的状态下,如果解除对操作杆71进行操作的操作力,则如图8(a)所示,操作杆71的前端侧就会借助弹性变形部位713积蓄的弹性力向下方转动。此时追随着操作杆71的前端侧,游动配合件72也向下方移动,由于此时操作杆71的支撑轴712位于姿势切换孔722的退避位置722b,因此游动配合件72的上部一边采用向从小齿轮R11离开的方向倾斜的退避姿势ya,一边向下方移动。此时,齿条部分721的传递齿721c与小齿轮R11的配合齿R110处于非啮合状态即通常使用状态y。
另一方面,图8(b)显示的是在使操作杆71处于动作终端的状态下,通过使图未示的纸张P向反转印方向移动而使转印辊RT和辅助辊R1向反转印方向移动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如果通过使小齿轮R11的配合齿R11 0相对于齿条部分721转动,从而使配合齿R110的前端部R110b与齿条部分721的倾斜面721b接触,则游动配合件72就会成为被小齿轮R11向斜上方抬高的状态而取得退避姿势ya,小齿轮R11就处于相对于齿条部分721空转的通常使用状态y。另外,即使操作杆71不在动作终端,如果通过从齿条部分721和小齿轮R11相啮合的啮合姿势xa使纸张P沿反转印方向移动而使辅助辊R1转动,则也会与上述同样地使游动配合件72取得退避姿势。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切换机构Z,具有以如下方式切换缓送状态x和通常使用状态y的功能,所述的方式是,在对操作部7进行操作的一连串动作中,仅在使操作杆71向上方转动状态下形成为使能够使小齿轮R11转动的缓送机构X发挥功能的缓送状态x,在使操作杆71向下方转动的状态以及不依赖操作部7而使辅助辊R1转动的状态下,则成为通常使用状态y。
这样,通过对操作部7进行反复操作,在将纸张P夹持在转印工具本体1和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之间的状态(参照图5(a))下,使转印辊RT的转印面RTa与纸张P的表面接触,使纸张P沿反转印方向渐进式地每次移动一定尺寸。
另外,设定为无论在依靠上述缓送机构X而使纸张P沿反转印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还是在作为通常使用状态y而使转印工具A向转印方向移动的情况下,都会伴随着转印工具A沿转印方向将糊Tb转印在纸张P上的操作,辅助辊R1一边使其衬垫面R1a与纸张P的背面接触,一边与转印辊RT连动地同步转动,同时一对第2辅助辊R2a、R2b借助与纸张P的摩擦力而同步转动,能够进行稳定的转印作业。而且,通过将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的臂部6设定为能够相对于基座5进行平衡动作,从而设定为设置在臂部6上的辅助辊R1及第2辅助辊R2b与设置在转印工具本体1上的转印辊RT及第2辅助辊R2a适合地接触或分离,至少辅助辊R1的衬垫面R1a在转印时与纸张P的背面接触。另外,当辅助辊R1进行平衡动作时,小齿轮R11毫无疑问也进行平很衡动作,该小齿轮R11与操作部7的相对位置就会稍微偏离,但是在进行平衡动作时,由于辅助辊R1所描绘的轨迹和操作杆7所描绘的轨迹设定得近似,所以支撑在操作杆71前端侧的游动配合件72能够维持在一直可以与小齿轮R11啮合的状态。另外,在转印时,夹持在转印面RTa和纸张P之间的带糊T借助摩擦力而从与送出用齿轮G1一起转动的送出用卷轴SP1中送出,在贴着在带本体Ta的一个面上的糊Tb被贴附在纸张P上的同时,由于收回用卷轴SP2与伴随着送出用齿轮G1而逆转动的收回用齿轮G2一起转动,从而在一个面上没有了糊Tb的带本体Ta被卷绕到收回用卷轴SP2上。而且,在对纸张P上的所希望的区域进行了转印后,通过停止使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向转印工具本体1接近的方向的握力的施加,从而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沿离开转印头H的方向转动移动,达到不使用位置(P)(参考图5(b))。
另一方面,当使轴418位于轴承部511的第2大径部511b时,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成为能够覆盖转印头H前端部的位置,当从这种状态沿着轴承部511的槽511c的延伸方向使轴418向第1大径部511a滑动移动时,如图9所示,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就达到使转印头H的前端部露出的转印头露出位置(R)。在此状态下,通过使转印头H与纸张P接触,沿转印方向使转印工具A移动,就能够在与公知的转印工具A同样的使用状态下进行转印。
通过设为上述结构,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工具A具备:在使用状态(O)下、通过转印面RTa将作为转印物的糊Tb向作为转印对象物的纸张P以一定尺寸送出的缓送机构X,在维持其使用状态(O)不变的状态下选择性地切换使该缓送机构X发挥作用的缓送状态x和解除了该缓送状态x的上述通常使用状态y的切换机构Z。
通过设为上述结构,由于能够通过切换机构Z连续地切换可通过缓送机构X每次在纸张P上转印一定尺寸的糊Tb的缓送状态x、和与以往的转印工具同样地转印任意尺寸的糊Tb的状态即通常使用状态y,因此即使在缓送机构X能够发挥功能的缓送状态x下,切换机构Z在保持使用状态(O)不变的情况下可有选择地从该缓送状态x切换到通常使用状态y,因此能够使转印头H的转印面RTa不从纸张P离开而任意地切换到与以往的转印工具相同地转印任意尺寸的糊Tb的状态。进而,虽然认为在以往的转印工具中,在例如使用薄纸作为转印对象物等场合下,有时会由于用手按压纸张P的端部的力以及使转印工具的转印面沿规定转印方向移动的力而使纸张P破损的情况,但是如果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工具A,由于能够由缓送机构X将糊Tb每次以一定尺寸转印到纸张P上,因此能够不使纸张破损、可靠地转印糊Tb。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工具A中,由于转印头H设置了具有在转印时能够转动的转印面RTa的转印辊RT,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在使转印面RTa向转印方向移动时施加在纸张P上的力,从而实现平滑的转印。
而且,由于在转印工具A中设置了具有在使纸张P接触到转印头H的转印面RTa的状态下从纸张P的背面进行触接的衬垫面R1a的辅助辊R1,因此能够在使纸张P适当地触接转印面Rta而获得良好的转印性的同时,使纸张P正确地向反转印方向输送。另外,由于设成为将辅助辊R1设置在与转印头H的转印面RTa相对的位置上从而将纸张P以从表背两侧夹压的状态向反转印方向送出的形式,因此能够获得更为良好的转印性。进而,由于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被相对于转印工具本体1可转动地安装,转印辊R1通过臂部6而被安装从而进行平衡动作,因此就能够将衬垫面R1a和转印面Rta以相对接触或分离的方式构成,因此无论纸张P的厚度如何都能够合适地从表背两侧支撑纸张P。
另外,由于设置在转印工具A上的缓送机构X,通过操作力使辅助辊R1转动一定角度并使纸张P向反转印方向移动一定尺寸,从而将作为转印物的糊Tb从转印头H的转印面RTa拉出,结果能够将糊Tb向纸张P以一定尺寸送出,因此可以使在由缓送机构X对糊Tb进行转印时施加在纸张P上的力,仅为沿厚度方向压迫纸张P的力、纸张P与转印面RTa的摩擦力、纸张P的背面与衬垫面R1a的摩擦力。由此,能够在更加优选地减轻了施加在纸张P上的力的状态下将纸张P送出。另外,仅在转印辊RT和辅助辊R1连动的状态即使用状态(O)的情况下,才能够成为缓送状态x,因此在转印辊RT和辅助辊R1不连动状态的情况下,能够有效地避免误由缓送机构X转印糊Tb的误操作。此处,在本实施方式中,使辅助辊R1转动的“一定角度”,设定为使与辅助辊本体R10一起转动的小齿轮R11的配合齿R110转动4个齿的程度的角度。而且,通过将切换机构Z构成为在依靠上述缓送机构X而能够使辅助辊R1转动一定角度的缓送状态x、和不依靠上述缓送机构X而能够使辅助辊R1转动的通常使用状态y之间进行切换,能够进一步可靠地实施上述缓送机构X的动作。
而且,转印工具A以下述的那样构成,即,在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和上述转印工具本体1之间形成插通空间AS,以至少转印面RTa从转印工具本体1中露出的方式将转印头H设置在该插通空间内,同时以将衬垫面R1a从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露出的方式设置辅助辊R1,作为使纸张P插通进该插通空间AS的结构,一边通过转印面RTa和衬垫面R1a更稳定地支撑纸张P,一边能够使纸张P向反转印方向适当地移动。此外,通过将可借助操作力而使辅助辊R1转动的操作部7设置在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的基座5上,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将操作部7设置在内藏各种部件、机构容易复杂化的转印工具本体1上,同时可以将操作部7设置在当用手握住转印工具A时容易由食指等进行操作的位置上。而且,由于切换机构Z是在操作部7能够使辅助辊R1转动一定角度的缓送状态x、和不依靠操作部7辅助辊R1就能够转动的通常使用状态y之间进行切换的结构,因此通过仅添加操作部7这样的结构,就会实现具备缓送机构X和切换机构Z的转印工具A。
而且,作为操作部7使辅助辊R1转动的具体的结构,通过由辅助辊本体R10和小齿轮R11构成辅助辊R1,以简单结构就能够实现操作部7可靠地使辅助辊R1转动的结构。另外,由于操作部7由操作杆71和形成有齿条部分721的游动配合件72构成,并以能够获得配合姿势xa和退避姿势ya的方式构成,因此实现了由少数量部件来构成操作部7。而且,由于操作杆71由枢转孔711枢转连接在基座5上,通过在作为另一端的前端侧上形成的支撑轴712来支撑游动配合件72,因此通过利用转动运动,操作杆71以简单的结构实现高的精度,同时有效地减少了构成操作部7的部件数量。进而,由于以操作杆71的枢转孔711为中心的游动配合件72移动的转动方向与小齿轮R11的切线方向大致一致,因此实现了通过操作杆71的转动进行的操作部7的正确动作。而且,由于切换机构Z是对采用了游动配合件72与小齿轮R11配合的配合姿势xa的缓送状态x、和游动配合件72采用退避姿势ya的通常使用状态y进行切换的机构,因此通过设为仅通过切换游动配合件72的姿势来在缓送状态x和通常使用状态y之间切换的结构,从而稳定操作部7的动作。
而且,由于以下述那样的方式构成切换机构Z,即,在为了由小齿轮R11使辅助辊R1的衬垫面R1a向反转印方向转动而使操作杆71向作为规定操作方向的上方转动时,游动配合件72取得配合姿势xa,另一方面,在使操作杆71向下方转动时,游动配合件72取得退避姿势ya。因此在使操作杆71向下方转动时,能够有效地避免小齿轮R11连动地逆向转动这样的误操作。而且,由于作为详细结构以下述方式构成,即,在作为操作杆71的另一端的前端侧上设置用于支撑游动配合件72的支撑轴712,同时在游动配合件72上形成由支撑轴712支撑的姿势切换孔722,将姿势切换孔722设为长孔,在其一端侧设置配合位置722a,同时在其另一端侧设置退避位置722b,通过在使操作杆71向上方转动时使上述支撑轴位于配合位置722a上,从而使游动配合件72取得配合姿势xa,同时,通过在使操作杆71向下方转动时使上述支撑轴712位于退避位置722b上,从而使游动配合件72取得退避姿势ya。因此不必增加其它部件,仅下功夫研究由操作杆71支撑的孔的形状,就可以实现作为切换机构Z的功能。
进而,由于在操作杆71上形成弹性变形部位713,因此在向上方操作操作杆71时在给予良好的弹力感即良好的操作感的同时,如果将手指从操作杆71离开,则通过弹性变形部位713从弹性变形状态复原,操作杆71就会向下方转动,因此通过手指仅单纯地进行使操作杆71向上方转动动作,就能往复操作操作杆71。即能够设定成一根手指就能够操作的结构。
而且,由于以下述那样的方式构成缓送机构X,即,在游动配合件72处于配合姿势xa的缓送状态x下,在齿条部分721的传递齿721a向传递齿721c的传递面721a接触到配合齿R110的配合面R110a的方向动作时,游动配合件72取得配合姿势xa,同时小齿轮R11与齿条部分721连动、向反转印方向转动。进而还由于以下述那样的方式构成切换机构Z,即,在该缓送状态x下,在小齿轮R11的配合齿R110动作、配合齿R110的前端部R110b接触到传递齿721c的倾斜面721b时,小齿轮R11与齿条部分721分离,游动配合件72从配合姿势xa切换到退避姿势ya,从而切换到小齿轮R11相对于齿条部分721空转的通常使用状态y。因此,即使是在构成了游动配合件72的齿条部分721与小齿轮R11相配合的配合姿势xa时,也能够合适地作为退避姿势ya向通常使用状态y切换。另外,仅在小齿轮R11和齿条部分721的形状上下功夫,不追加其它部件就能实现这样的功能。
此外,由于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工具A具备转印工具本体1和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在该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和上述转印工具本体1之间形成能够插通纸张P的插通空间AS,在该插通空间AS内、在使转印面RTa相对于纸张P停止且压接的状态下使缓送机构X发挥功能,因此在该插通空间AS内、将纸张P夹持在转印头H和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之间,例如可以保持用手握持纸张P的状态不变地通过缓送机构X连续地每次以一定尺寸进行转印。
而且,在图10中显示了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在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上设置操作部8的形态。
此操作部8由与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采用相同转动轴的操作杆81和游动配合件82构成,通过沿槽滑动的方式(けんどん方式)等将设置在游动配合件82两侧上的支撑轴822安装在设置于操作杆81上的姿势切换孔811内,形成从下方将操作杆81组装到基座5上的状态,同时以在该组装状态下支撑轴822位于姿势切换孔811中的配合位置811a的方式设定游动配合件82的位置,该游动配合件82的齿条部分821设为与小齿轮R11相配合状态。另外,通过使纸张P向反转印方向移动,在不依赖操作杆81的操作而使辅助辊R1即小齿轮R11转动时,解除小齿轮R11与齿条部分821的啮合,游动配合件82使支撑轴822向姿势切换孔中的退避位置822b移动,但此时,通过形成在游动配合件82上的弹性变形部823的前端部823a与操作杆81中的触接面812触接,从而积蓄使支撑轴822向姿势切换孔811中的配合位置811a滑动移动的方向的弹性。
通过设为这种结构,游动配合件82能够良好地追随操作杆81的操作并能稳定地动作,同时能够根据需要将游动配合件82的支撑轴822的位置在姿势切换孔811中的配合位置811a和退退避位置811b之间合适地切换。
接下来,使用图11~图14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印工具A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元件标以相同的符号,省略了详细的说明。
该转印工具A如图11所示,以转印工具本体1、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和操作部7为主要构成部件;其中所述的转印工具本体1由收容带糊T和将带糊T送出的送出机构部件的壳体4以及在保持该壳体4的同时以能够相对该壳体4相对地转动的方式设置的框架体4W构成;所述的转印物承载台2,在对糊Tb进行转印时将纸张P插入夹持在其与框架体4W之间;所述的操作部7具有可相对于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转动地安装的操作杆71。另外,如图11~图13所示,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为了使纸张P(图中未示)插通,在其与框架体4W的下端之间,遍及前后地形成规定高度的插通空间AS。
在这里,除了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详述的缓送机构X及切换机构Z之外,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工具A进一步具备在通常使用状态y中使构成操作部7的游动配合件72的齿条部分721和后述小齿轮R11离开到相互不能接触的距离的解除机构S。
下面对转印工具A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转印工具本体1以壳体4和框架体4W为主要构成要件。
壳体4由形成大致对开分割结构的替换盒3和壳体本体40构成。另外,将转印头H安装在替换盒3的前端部。而且,将作为消耗品的带糊T、作为用于将带糊T向纸张P供给的送出机构部件的一部分的送出卷轴SP1、收回卷轴SP2、转印头H等作为更换部件,可在附带在该替换盒3上的状态下与新品更换。而且,壳体本体40,通常被构成为能够以与框架体4W或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不分离的状态而仅更换替换盒3,保持着作为用于将带糊T供给到纸张P的送出机构部件的一部分的非交换部件。
框架体4W如图11所示,是兼具保持壳体4而形成能够使用转印工具A的状态的功能、和形成可将壳体4分解成壳体本体40和替换盒3的状态的功能的部件。具体地说,该框体架4W是呈上下连续地开口的框架形状的部件,为合成树脂的一体形成品,但采用比壳体4更厚且刚性高的产品。另外,将壳体本体40可转动地支撑在框架体上。另外,在框架体4W的下端部具有可转动地支撑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及后述操作杆杆71的轴418。另外,从框架体4W的下方使转印头H的转印辊RT露出,将转印面RTa定位于插通空间AS内。
如图11及图12所示,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是相对于转印工具本体1可转动地安装,与转印工具本体1一起形成插通空间AS的部件。
如图11所示,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是用于能够以将作为转印对象物的纸张P插入夹持在其与框架体4W之间状态转印糊Tb的部件,以能够与框架体4W一起相对于壳体4转动的方式构成。具体地说,如图11~图13所示,该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为了使纸张P插通而在其与框架体4W的下端之间遍及前后地形成规定高度的插通空间AS。辅助辊R1被定位在靠近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的前端。另外,辅助辊R1在插通空间AS中露出,具备作为能够从纸张P的背面侧与其触接的衬垫面的辅助辊本体R10、和与辅助辊本体R10一起转动的小齿轮R11。另外,在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的下面侧,在与作为后述游动配合件72的凸轮面的切口724相对的位置上,形成有作为后述加载部的突起2T。
操作部7,如图12所示,是以以大致覆盖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的下侧的方式且相对于转印工具本体1的轴418同轴地安装的操作杆71为主体的部件,在形成于操作杆71和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之间的内部空间内,收容游动配合件72和盘簧73。另外,上述辅助辊R1也收容在该内部空间内。
操作杆71,如上所述是以大致覆盖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的下侧的方式安装的部件,在当安装在转印对象物承载台上时形成的内部空间内,形成支撑游动配合件72的游动配合件支撑部710。该游动配合件支撑部710,是由形成在操作杆的下侧的支撑台714、从支撑台714上面看大致为コ形地竖起的支撑壁715构成的部件。支撑台714是形成为可与形成在游动配合件72下部的后述弹性变形部726的下面侧大致接触的形状的部件。另外,支撑壁715具有以从游动配合件72的厚度方向将其夹持的方式竖起的一对侧壁715a和位于该侧壁715a之间的后壁715b,在侧壁715a上形成沿前后方向可移动地收容游动配合件72的后述支撑轴725的作为姿势切换部的姿势切换孔716。另外,通过使游动配合件72的支撑轴725支撑在该姿势切换孔716内,能够在将游动配合件72配合在小齿轮R11上的配合姿势xa、相对于小齿轮不与其配合的退避姿势ya、相对于小齿轮R11分离到不能接触的距离的解除姿势sa之间进行姿势变更。
游动配合件72在与小齿轮R11相切位置形成有与该小齿轮R11配合并能使辅助辊R1的衬垫面R1a向反转印方向转动的齿条部分721。而且,在游动配合件72的中央部上,通过从游动配合件72的厚度方向上突出而形成能够收容在上述姿势切换孔716内的支撑轴725。另外,在游动配合件72的下侧形成有能够支撑在上述支撑台714上的突起状弹性变形部726,当游动配合件72处于退避姿势ya或解除姿势sa时,借助弹性变形部726弹性变形而起到向配合姿势xa适当复位的作用。详细地说,弹性变形部726的前端部分进一步向下方突出地形成,通过以使该突出部分触接在支撑台714上并且将弹性变形部726的前端侧稍微抬升起的状态来载置游动配合件72,从而使游动配合件72整体相对于小齿轮R11稍微倾斜,相对于该小齿轮R11预先施加一定强度的弹性加载力,实现齿条部分721能够与小齿轮R11良好地啮合的状态。另一方面,在游动配合件72的上面侧,形成能够与上述突起2T接触的、作为从侧面看为V字形的凸轮面的切口724。而且,将该V字形切口724中能够与突起2T接触的倾斜面作为滑接面724a,将形成V字形状的底部的部分作为定位部724b。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齿条部分721和小齿轮R11采用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
盘簧73是插入在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和操作杆71之间,在使操作杆71和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的距离分开的方向上加载弹力的部件,但是只要是形成这种弹性加载的部件即可,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的盘簧73,也可以采用适当安装例如板簧或具有弹性的其它部件等其它结构。
在上述结构中,转印工具A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构成有缓送机构X和切换机构Z。所述的缓送机构X是形成缓送状态x的机构,而该缓送状态x是指通过使操作杆71转动,使游动配合件72与小齿轮R11结合,从而使小齿轮R11转动一定角度,由此将糊Tb以每次一定尺寸转印在纸张P上的状态;所述的切换机构Z是从由该缓送机构X形成的缓送状态x,在例如由手指使纸张P移动时,通过小齿轮R1的转动,使游动配合件72移动,从而适当解除缓送状态x而形成通常使用状态y的机构。
但是,本实施方式的转印工具A除了上述缓送机构X及切换机构Z之外,进一步具备解除机构S,所述解除机构S,是通过伴随着操作杆71的操作而使游动配合件72从小齿轮R11和齿条部分721相啮合的配合姿势xa向小齿轮R11和齿条部分721相分离开的解除姿势sa移动,从而在通常使用状态y下使齿条部分721和小齿轮R11离开到相互不能接触的距离的机构。详细地说,解除机构S由游动配合件支撑机构S1、和动作力变换机构S2构成,所述游动配合件支撑机构S1,是能够以可取得配合姿势xa和解除姿势sa的方式可移动地支撑游动配合件72的机构,所述动作力变换机构S2,是将操作杆71的转动动作变换成从配合姿势xa向解除姿势sa的退避动作的机构。更详细地说,游动配合件支撑机构S1是由游动配合件72的支撑轴725及弹性变形部726、和形成在操作杆71上的游动配合件支撑部710构成的,动作力变换机构S2是由形成在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上的突起2T和形成在游动配合件72上的切口724构成的。
接下来,使用图12、图13及图14对伴随着操作杆71的一连串的转动动作而来的解除机构的动作进行详细说明。在这里,图14(a)~图14(e)是示意性地显示从图12所示状态开始使操作杆71转动至图13所示状态为止的一连串动作的图。
首先,图14(a)所示的状态,与图12同样显示的是操作杆71位于该操作杆71转动范围中的转动始端RS的状态,例如没有在操作杆71上施加操作力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取得齿条部分721的上部与小齿轮R11相配合的配合姿势xa。从该状态使操作杆71转动,在图14(b)所示状态及图14(c)所示状态下,通过相对于小齿轮R11使游动配合件721一边取得配合姿势xa一边伴随着操作杆71的动作而上升,从而齿条部分721就会使小齿轮R11转动。另一方面,形成在游动配合件72上部的切口724缓缓接近形成在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上的突起2T。而且,在将操作杆71转动到转动终端RE附近的图14(d)所示的状态下,成为切口724中的滑接面724a的上端附近和突起部2T的前端接触的状态,伴随着操作杆71的转动,突起2T的前端沿着滑接面724a滑动,同时齿条部分721也相对于小齿轮R11进行退避动作。此时,由于弹性变形部726以大致被固定在支撑台714的状态被支撑,因此弹性变形部726的、特别是基端部分发生弹性变形,同时支撑轴725也沿姿势切换孔716移动。而且,在图14(e)或图13所示的操作杆71由操作力到达转动终端RE状态下,通过突起2T的前端与相当于切口724的底部的定位部724b触接,从而游动配合件72被定位在解除姿势sa上。在此状态下,游动配合件72成为以齿条部分721相对于小齿轮R11完全离开而不能接触的状态被定位的状态。换句话说,在该解除姿势sa中,齿条部分721成为从小齿轮R11转动的范围完全避开的状态。
另一方面,如果从图14(e)及图13所示的使操作杆71位于转动终端RE状态开始,例如用户缓缓松开握力而解除作用力,盘簧73的弹性反作用力就会发挥作用,操作杆71就会从转动终端RE向转动始端RS复位。此时,由定位部724b定位了的游动配合件72,在突起2T的前端以沿滑接面724a滑动的方式移动后,在切口724从突起2T离开的同时,借助游动配合件72的弹性变形部726的弹性反作用力,支撑轴725沿姿势切换孔716移动,同时游动配合件72取得配合姿势xa,从而返回到图14(a)及图12所示的状态。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转印工具A,具备将齿条部分721和小齿轮R11分离开不能互相接触的距离的解除机构S。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在通常使用状态y下、在小齿轮R11转动时、由于与齿条部分721碰撞而引起的碰撞声音的产生。另外,通过避免齿条部分721和小齿轮R11的碰撞,能够防止小齿轮R11和游动配合件72的齿条部分721的磨损,进而有益于提高转印工具A自身的耐久性。
另外,由于解除机构S采用使游动配合件72移动的结构,因此不必变更辅助辊R1及小齿轮R11的设定即可较好地设定解除机构S,因此有效地确保辅助辊的动作稳定性。
进而,由于构成为在操作杆71的转动范围中的转动终端RE附近使游动配合件72形成解除姿势sa,因此从使操作杆71动作进行由缓送机构X进行的操作的状态开始,无需进行特殊的操作,就能简单且合适地使解除机构S操作。
另外,由于安装了作为在使操作杆71转动时积蓄反方向的弹性反作用力的弹性部件的盘簧73,因此能够以希望的定时使操作杆71动作以获取解除姿势sa,或者以希望的定时从解除姿势sa变换成配合姿势xa。
特别是,解除机构S具备:能够以可取得配合姿势xa和解除姿势sa的方式可移动地支撑游动配合件72的游动配合件支撑机构S1;和将使操作杆71转动的动作变换成游动配合件72从配合姿势xa向解除姿势sa的退避动作的动作力变换机构S2。通过设为上述结构,由于将可移动地支撑游动配合件72的游动配合件支撑机构S1和使游动配合件72在配合姿势xa和解除姿势sa之间相互移动的动作力变换机构S2分开地设置,因此实现了分别适当地设定游动配合件72能够移动的范围与使游动配合件72移动的定时的结构。
详细地说,即使采用由支撑轴725、姿势切换孔716构成游动配合件支撑机构S1这样的简单结构,也能够使游动配合件72正确地移动。另外,由于具有在游动配合件72取得解除姿势sa时积蓄使其向配合姿势xa复原的弹性反作用力的弹性变形部726,因此能够使游动配合件72在配合姿势xa及解除姿势sa之间合适地相互移动。
另一方面,通过由形成在游动配合件72上的作为凸轮面的切口724、和在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的下面侧上的与切口724相对的位置上形成的作为加载部的突起2T构成动作力变换机构S2,将施加在操作杆71上的操作力合适地变换为游动配合件72的姿势变更的力。此外,由简单的结构实现动作力变换机构S2。而且,通过设为这种结构,只要适当地改变游动配合件72的形状,就能够轻易地进行游动配合件72的姿势变更动作的设定。而且,因为在切口724上形成定位部724b,从而在操作杆71的转动终端RE上,能够合适地将游动配合件72定位在解除姿势sa上。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将操作部7设置在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侧,缓送机构X和切换机构Z设为相对于辅助辊R1发挥作用,但是例如也可以通过将操作部7设置在转印工具本体1侧,而构成使转印辊RT借助外力转动一定角度的缓送机构X,从而能够将糊Tb以一定尺寸向纸张P送出。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则施加在纸张P上的力,仅是沿厚度方向压迫纸张P的力、和施加在与转印面Rta接触部位上的摩擦力,能够不破坏纸张P地将纸张P送出,同时即使对于不具备转印对象物承载台2的转印工具也能够适用本发明。作为在构成上述那样的缓送机构X时的切换机构Z的优选形态,切换机构Z,优选为可切换依靠缓送机构X而能够使转印辊RT转动一定角度的缓送状态x、和不依靠缓送机构X而能使转印辊RT转动的通常使用状态y。
另外,例如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虽然采用使具有齿条部分721的游动配合件72移动的结构,但是本发明的解除机构S并不局限于使齿条部分721或小齿轮R11的任意一方移动,例如也可以使两方都移动。进而解除机构S也可以在操作杆71的任何动作范围内设定解除姿势sa。例如也可以在操作杆的动作范围中在转动始端RS附近使游动配合件72向解除姿势sa移动。
进而在本发明中,使辅助辊或转印辊转动的方式不言而喻可以是直接的或是间接的。即,也包含直接以手指等使辅助辊或转印辊转动一定角度的形态。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弹性变形部位设置在转印对象物承载台侧的操作杆上,通过与转印工具本体接触而发挥功能,但是弹性变形部位设置在与操作杆接触的转印工具本体侧的规定部位上等、设定在转印工具本体侧的方式或设定在操作杆本身上的方式也可以。
此外,对于本发明各个部分的具体的结构也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进。

Claims (63)

1. 一种转印工具,它是在将转印物转印到纸等转印对象物上时所使用的转印工具中,具备至少具有能够使上述转印物与上述转印对象物接触的转印头的转印工具本体,上述转印头具有作为在上述转印物的向上述转印对象物的转印时与上述转印对象物接触并且对转印物进行转印的部位的转印面,在通常使用状态下,通过使上述转印面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接触并向规定的方向移动,从而将上述转印物转印在上述转印对象物上的转印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在使上述转印面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停止并压接的状态下,通过该转印面将转印物向转印对象物以一定尺寸送出的缓送机构;和在保持使上述转印面与转印对象物接触不变的情况下,有选择性地对使该缓送机构发挥作用的缓送状态、和解除了该缓送状态的上述通常使用状态进行切换的切换机构;
上述转印头具备在转印时能够转动的具有上述转印面而成的转印辊;
还设置有具有在转印时在使上述转印对象物的对象面与上述转印头的转印面接触的状态下、从上述转印对象物的与上述对象面相对的背面对其进行触接的衬垫面的能够转动的辅助辊。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缓送机构,是通过由外力使上述转印辊转动一定角度,从而能够将上述转印物向上述转印对象物以一定尺寸送出的机构。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切换机构,是对依靠上述缓送机构而能够使上述转印辊转动一定角度的缓送状态、上述转印辊不依靠上述缓送机构而能够转动的通常使用状态进行切换的机构。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将上述辅助辊设置在与上述转印头的转印面相对的位置上。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构成为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与上述转印面相对,使上述衬垫面与上述转印面相对地接触或分离。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缓关机构,是通过由外力使上述辅助辊转动一定角度、使转印对象物向作为上述转印方向的反方向的反转印方向移动一定尺寸,从而将上述转印物从上述转印头的转印面拉出,结果能够将上述转印物向上述转印对象物以一定尺寸送出的机构。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切换机构,是对依靠上述缓送机构而能够使上述辅助辊转动一定角度的缓送状态、和不依靠上述缓送机构而上述辅助辊能够转动的通常使用状态进行切换的机构。
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具备在使上述转印面与上述转印对象物触接的状态下,能够从上述转印对象物的与和上述转印面接触的部位相对应的背面与上述转印对象物接触的转印对象物承载台;
在该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和上述转印工具本体之间形成上述转印对象物能够插通的插通空间;
以在该插通空间内至少使上述转印面从上述转印工具本体露出的方式设置上述转印头,同时以使上述衬垫面从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露出的方式设置上述辅助辊。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缓送机构,是通过由外力使上述辅助辊转动一定角度、使转印对象物向作为上述转印方向的反方向的反转印方向移动一定尺寸,从而将上述转印物从上述转印头的转印面拉出,结果能够将上述转印物向上述转印对象物以一定尺寸送出的机构;
至少具有上述辅助辊以及能够通过外力使上述辅助辊转动一定角度的操作部,将该操作部设置在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上。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切换机构,是对上述操作部能够使上述辅助辊转动一定角度的缓送状态、和不依靠上述操作部而上述辅助辊能够转动的通常使用状态进行切换的机构。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辅助辊具备能够与上述转印对象物触接的辅助辊本体、和与该辅助辊本体一起转动的小齿轮,上述操作部是通过使上述小齿轮转动一定角度而使上述辅助辊转动一定角度的部件。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辅助辊具备能够与上述转印对象物触接的辅助辊本体、和与该辅助辊本体一起转动的小齿轮,上述操作部是通过使上述小齿轮转动一定角度而使上述辅助辊转动一定角度的部件。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操作部是具备可动作地安装在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上的操作杆、和能够追随该操作杆的动作而与上述小齿轮相配合的游动配合件的部件;
在该游动配合件上形成能够与上述小齿轮啮合而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向反转印方向转动的齿条部分;
上述游动配合件以能够获得该齿条部分与上述小齿轮相啮合的配合姿势以及该齿条部分相对于上述小齿轮离开的退避姿势的方式构成。
14.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操作部是具备可动作地安装在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上的操作杆、和能够追随该操作杆的动作而与上述小齿轮相配合的游动配合件的部件;
在该游动配合件上形成能够与上述小齿轮啮合而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向反转印方向转动的齿条部分;
上述游动配合件以能够获得该齿条部分与上述小齿轮相啮合的配合姿势以及该齿条部分相对于上述小齿轮离开的退避姿势的方式构成。
1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操作杆是将其一端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可转动地枢接、在另一端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部件;
以上述操作杆的一端为中心的上述另一端及上述游动配合件的转动方向与上述小齿轮的切线方向大体相一致。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操作杆是将其一端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可转动地枢接、在另一端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部件;
以上述操作杆的一端为中心的上述另一端及上述游动配合件的转动方向与上述小齿轮的切线方向大体相一致。
17.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切换机构是对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配合的上述配合姿势的缓送状态、和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退避姿势的通常使用状态进行切换的机构。
1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切换机构是对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配合的上述配合姿势的缓送状态、和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退避姿势的通常使用状态进行切换的机构。
19.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操作杆是将其一端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可转动地枢接、在另一端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部件;
将上述切换机构构成为,在使上述操作杆向规定的操作方向转动使得上述小齿轮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沿上述反转印方向转动时,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配合姿势,另一方面在使上述操作杆向与上述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退避姿势。
20.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操作杆是将其一端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可转动地枢接、在另一端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部件;
将上述切换机构构成为,在使上述操作杆向规定的操作方向转动使得上述小齿轮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沿上述反转印方向转动时,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配合姿势,另一方面在使上述操作杆向与上述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退避姿势。
21.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操作杆是将其一端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可转动地枢接、在另一端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部件;
将上述切换机构构成为,在使上述操作杆向规定的操作方向转动使得上述小齿轮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沿上述反转印方向转动时,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配合姿势,另一方面在使上述操作杆向与上述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退避姿势。
22.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操作杆是将其一端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可转动地枢接、在另一端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部件;
在上述操作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支撑轴,同时在上述游动配合件上形成由上述支撑轴支撑的姿势切换孔,将该姿势切换孔设为长孔,在其一端设定配合位置,同时在另一端设定退避位置;
将上述切换机构构成为,在以上述小齿轮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沿上述反转印方向转动的那样使上述操作杆向规定的操作方向转动时,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配合位置,从而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配合姿势,同时在使上述操作杆向与上述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退避位置,从而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退避姿势。
23.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操作杆是将其一端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可转动地枢接、在另一端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部件;
在上述操作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支撑轴,同时在上述游动配合件上形成由上述支撑轴支撑的姿势切换孔,将该姿势切换孔设为长孔,在其一端设定配合位置,同时在另一端设定退避位置;
将上述切换机构构成为,在以上述小齿轮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沿上述反转印方向转动的那样使上述操作杆向规定的操作方向转动时,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配合位置,从而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配合姿势,同时在使上述操作杆向与上述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退避位置,从而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退避姿势。
24.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操作杆是将其一端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可转动地枢接、在另一端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部件;
在上述操作杆的另一端上设置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支撑轴,同时在上述游动配合件上形成由上述支撑轴支撑的姿势切换孔,将该姿势切换孔设为长孔,在其一端设定配合位置,同时在另一端设定退避位置;
将上述切换机构构成为,在以上述小齿轮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沿上述反转印方向转动的那样使上述操作杆向规定的操作方向转动时,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配合位置,从而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配合姿势,同时在使上述操作杆向与上述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退避位置,从而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退避姿势。
25.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在上述操作杆上,形成有在使上述操作杆向规定的操作方向转动以使得上述小齿轮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沿上述反转印方向转动时,通过弹性变形而积蓄使上述操作杆向与上述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力的弹性变形部位。
2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在上述操作杆上,形成有在使上述操作杆向规定的操作方向转动以使得上述小齿轮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沿上述反转印方向转动时,通过弹性变形而积蓄使上述操作杆向与上述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力的弹性变形部位。
27.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在上述操作杆上,形成有在使上述操作杆向规定的操作方向转动以使得上述小齿轮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沿上述反转印方向转动时,通过弹性变形而积蓄使上述操作杆向与上述操作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的力的弹性变形部位。
28.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操作杆是将其一端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可转动地枢接、在另一端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部件;
在上述操作杆的另一端形成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姿势切换孔,同时在上述游动配合件上设置支撑轴,将上述姿势切换孔设为长孔,在其一端侧设定配合位置,同时在另一端侧设定退避位置;
将上述切换机构构成为,在以上述小齿轮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沿上述反转印方向转动的那样使上述操作杆向规定的操作方向转动时,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配合位置,从而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配合姿势,并且在上述通常使用状态下,在通过伴随着由使上述转印对象物向反转印方向移动而引起的上述辅助辊的转动而来的上述小齿轮的转动,上述齿条部分与上述小齿轮触接,游动配合件被拨开时,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退避位置,从而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退避姿势。
29.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操作杆是将其一端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可转动地枢接、在另一端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部件;
在上述操作杆的另一端形成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姿势切换孔,同时在上述游动配合件上设置支撑轴,将上述姿势切换孔设为长孔,在其一端侧设定配合位置,同时在另一端侧设定退避位置;
将上述切换机构构成为,在以上述小齿轮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沿上述反转印方向转动的那样使上述操作杆向规定的操作方向转动时,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配合位置,从而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配合姿势,并且在上述通常使用状态下,在通过伴随着由使上述转印对象物向反转印方向移动而引起的上述辅助辊的转动而来的上述小齿轮的转动,上述齿条部分与上述小齿轮触接,游动配合件被拨开时,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退避位置,从而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退避姿势。
30.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操作杆是将其一端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可转动地枢接、在另一端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部件;
在上述操作杆的另一端形成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姿势切换孔,同时在上述游动配合件上设置支撑轴,将上述姿势切换孔设为长孔,在其一端侧设定配合位置,同时在另一端侧设定退避位置;
将上述切换机构构成为,在以上述小齿轮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沿上述反转印方向转动的那样使上述操作杆向规定的操作方向转动时,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配合位置,从而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配合姿势,并且在上述通常使用状态下,在通过伴随着由使上述转印对象物向反转印方向移动而引起的上述辅助辊的转动而来的上述小齿轮的转动,上述齿条部分与上述小齿轮触接,游动配合件被拨开时,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退避位置,从而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退避姿势。
31.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在上述游动配合件上形成有在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退避位置时积蓄使上述支撑轴向配合位置移动的力的弹性变形部。
32.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在上述游动配合件上形成有在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退避位置时积蓄使上述支撑轴向配合位置移动的力的弹性变形部。
33.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在上述游动配合件上形成有在上述支撑轴位于上述姿势切换孔中的退避位置时积蓄使上述支撑轴向配合位置移动的力的弹性变形部。
3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在上述齿条部分形成多个具有朝向使上述小齿轮转动的方向的传递面以及将这些传递面之间连接的倾斜面的传递齿,另一方面,上述小齿轮形成多个具有能够与上述传递面相触接的配合面的配合齿;
将上述缓送机构构成为,在上述游动配合件处于配合姿势的缓送状态下,在上述齿条部分的传递齿向上述传递齿的传递面与上述配合齿的配合面相触接的方向动作时,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配合姿势,同时上述小齿轮与上述齿条部分连动地转动;进而
将上述切换机构构成为,在上述缓送状态下,当上述小齿轮的配合齿动作且该配合齿的前端部与上述传递齿的倾斜面相触接时,上述齿条部分和小齿轮分离,上述游动配合件从配合姿势向退避姿势切换,由此切换到上述小齿轮相对于上述齿条部分空转的通常使用状态。
35.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在上述齿条部分形成多个具有朝向使上述小齿轮转动的方向的传递面以及将这些传递面之间连接的倾斜面的传递齿,另一方面,上述小齿轮形成多个具有能够与上述传递面相触接的配合面的配合齿;
将上述缓送机构构成为,在上述游动配合件处于配合姿势的缓送状态下,在上述齿条部分的传递齿向上述传递齿的传递面与上述配合齿的配合面相触接的方向动作时,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配合姿势,同时上述小齿轮与上述齿条部分连动地转动;进而
将上述切换机构构成为,在上述缓送状态下,当上述小齿轮的配合齿动作且该配合齿的前端部与上述传递齿的倾斜面相触接时,上述齿条部分和小齿轮分离,上述游动配合件从配合姿势向退避姿势切换,由此切换到上述小齿轮相对于上述齿条部分空转的通常使用状态。
36.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在上述齿条部分形成多个具有朝向使上述小齿轮转动的方向的传递面以及将这些传递面之间连接的倾斜面的传递齿,另一方面,上述小齿轮形成多个具有能够与上述传递面相触接的配合面的配合齿;
将上述缓送机构构成为,在上述游动配合件处于配合姿势的缓送状态下,在上述齿条部分的传递齿向上述传递齿的传递面与上述配合齿的配合面相触接的方向动作时,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配合姿势,同时上述小齿轮与上述齿条部分连动地转动;进而
将上述切换机构构成为,在上述缓送状态下,当上述小齿轮的配合齿动作且该配合齿的前端部与上述传递齿的倾斜面相触接时,上述齿条部分和小齿轮分离,上述游动配合件从配合姿势向退避姿势切换,由此切换到上述小齿轮相对于上述齿条部分空转的通常使用状态。
37.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操作部,是具备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上的操作杆、和能够追随该操作杆的动作而与上述小齿轮配合的游动配合件,且在该游动配合件上形成有能够与上述小齿轮配合而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向反转印方向转动的齿条部分的部件;并且
具备在上述通常使用状态下使上述齿条部分和小齿轮离开到不能相互接触的距离的解除机构。
38.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操作部,是具备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上的操作杆、和能够追随该操作杆的动作而与上述小齿轮配合的游动配合件,且在该游动配合件上形成有能够与上述小齿轮配合而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向反转印方向转动的齿条部分的部件;并且
具备在上述通常使用状态下使上述齿条部分和小齿轮离开到不能相互接触的距离的解除机构。
39.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操作部,是具备可转动地安装在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上的操作杆、和能够追随该操作杆的动作而与上述小齿轮配合的游动配合件,且在该游动配合件上形成有能够与上述小齿轮配合而使上述辅助辊的衬垫面向反转印方向转动的齿条部分的部件;并且
具备在上述通常使用状态下使上述齿条部分和小齿轮离开到不能相互接触的距离的解除机构。
40. 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解除机构,以随着上述操作杆的操作,使上述游动配合件从上述小齿轮和上述齿条部分相配合的配合姿势向上述小齿轮和上述齿条部分相分离的解除姿势移动的方式构成。
41. 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解除机构,以随着上述操作杆的操作,使上述游动配合件从上述小齿轮和上述齿条部分相配合的配合姿势向上述小齿轮和上述齿条部分相分离的解除姿势移动的方式构成。
42. 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解除机构,以随着上述操作杆的操作,使上述游动配合件从上述小齿轮和上述齿条部分相配合的配合姿势向上述小齿轮和上述齿条部分相分离的解除姿势移动的方式构成。
43. 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将上述解除机构以在上述操作杆的转动范围中的转动终端附近使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解除姿势的方式构成。
44. 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将上述解除机构以在上述操作杆的转动范围中的转动终端附近使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解除姿势的方式构成。
45. 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将上述解除机构以在上述操作杆的转动范围中的转动终端附近使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上述解除姿势的方式构成。
46. 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在上述操作杆上安装有在使上述操作杆转动时积蓄反方向的弹性反作用力的弹性部件。
47. 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在上述操作杆上安装有在使上述操作杆转动时积蓄反方向的弹性反作用力的弹性部件。
48. 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在上述操作杆上安装有在使上述操作杆转动时积蓄反方向的弹性反作用力的弹性部件。
49. 如权利要求43所述转印工具,其中,上述解除机构具备:能够以可取得上述配合姿势和上述解除姿势的方式可移动地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游动配合件支撑机构;和将上述操作杆的转动动作变换成从上述配合姿势向上述解除姿势的退避动作的动作力变换机构。
50. 如权利要求46所述转印工具,其中,上述解除机构具备:能够以可取得上述配合姿势和上述解除姿势的方式可移动地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游动配合件支撑机构;和将上述操作杆的转动动作变换成从上述配合姿势向上述解除姿势的退避动作的动作力变换机构。
51. 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游动配合件支撑机构,具有形成在上述操作杆或上述游动配合件的任意一方上、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支撑轴,和形成在另一方上、以上述游动配合件能够取得配合姿势和解除姿势的方式可移动地支撑上述支撑轴的姿势切换部。
52. 如权利要求50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游动配合件支撑机构,具有形成在上述操作杆或上述游动配合件的任意一方上、支撑上述游动配合件的支撑轴,和形成在另一方上、以上述游动配合件能够取得配合姿势和解除姿势的方式可移动地支撑上述支撑轴的姿势切换部。
53. 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游动配合件支撑机构具有在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解除姿势时积蓄向配合姿势复位的反作用力的弹性变形部。
54. 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游动配合件支撑机构具有在上述游动配合件取得解除姿势时积蓄向配合姿势复位的反作用力的弹性变形部。
55. 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动作力变换机构具有设置在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或上述游动配合件的任意一方上的凸轮面,和设置在另一方上、可与上述凸轮面滑动接触的加载部。
56. 如权利要求51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动作力变换机构具有设置在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或上述游动配合件的任意一方上的凸轮面,和设置在另一方上、可与上述凸轮面滑动接触的加载部。
57. 如权利要求53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上述动作力变换机构具有设置在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或上述游动配合件的任意一方上的凸轮面,和设置在另一方上、可与上述凸轮面滑动接触的加载部。
58. 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在上述游动配合件的上面形成上述凸轮面,同时在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的下面的与上述凸轮面相对的位置上设置上述加载部。
59. 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在上述游动配合件的上面形成上述凸轮面,同时在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的下面的与上述凸轮面相对的位置上设置上述加载部。
60. 如权利要求57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在上述游动配合件的上面形成上述凸轮面,同时在上述转印对象物承载台的下面的与上述凸轮面相对的位置上设置上述加载部。
61. 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在上述凸轮面上形成有在将上述操作杆置位于上述转动终端时,与上述加载部触接并将上述游动配合件定位在上述解除姿势的定位部。
62. 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转印工具,其中,在上述凸轮面上形成有在将上述操作杆置位于上述转动终端时,与上述加载部触接并将上述游动配合件定位在上述解除姿势的定位部。
63. 一种转印工具,它是在将转印物转印到纸等转印对象物上时所使用的转印工具,其特征在于,具备至少具有能够使上述转印物与上述转印对象物接触的转印头的转印工具本体,和在使上述转印头与上述转印对象物触接的状态下,能够从与上述转印对象物的与上述转印头接触的部位相对应的背面与上述转印对象物接触的转印对象物承载台;
上述转印头构成为,具有作为在上述转印物的向上述转印对象物的转印时与上述转印对象物接触且对转印物进行转印的部位的转印面,通过使上述转印面相对上述转印对象物接触并向规定的转印方向移动,从而将上述转印物转印在上述转印对象物上;
在该转印对象物承载台和上述转印工具本体之间形成上述转印对象物能够插通的插通空间,以在该插通空间内至少使上述转印面从上述转印工具本体露出的方式配置上述转印头;且
具备在使上述转印面相对于上述转印对象物停止且压接的状态下,通过该转印面将转印物向转印对象物以一定尺寸送出的缓送机构。
CNB200510079211XA 2004-05-06 2005-04-30 转印工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370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137883 2004-05-06
JP137883/2004 2004-05-06
JP378115/2004 2004-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3097A CN1693097A (zh) 2005-11-09
CN100413709C true CN100413709C (zh) 2008-08-27

Family

ID=35352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79211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3709C (zh) 2004-05-06 2005-04-30 转印工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264759A (zh)
CN (1) CN10041370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221490A1 (ja) * 2016-06-24 2017-12-28 株式会社トンボ鉛筆 横引型塗膜転写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1857A (ja) * 1981-08-19 1983-02-24 Koichiro Honda 接着テ−プの自動定寸送出装置
US4775084A (en) * 1985-12-28 1988-10-04 Shachihata Industrial Co., Ltd. Adhesive tape case provided with cutter
JPH1159076A (ja) * 1997-06-12 1999-03-02 Union Kemikaa Kk 転写器
JP2000247095A (ja) * 1999-03-03 2000-09-12 Fujicopian Co Ltd 塗膜転写具
JP2002264588A (ja) * 2001-03-14 2002-09-18 Tombow Pencil Co Ltd 塗膜転写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2385U (zh) * 1976-06-22 1978-01-11
JPS62164268U (zh) * 1986-04-08 1987-10-19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1857A (ja) * 1981-08-19 1983-02-24 Koichiro Honda 接着テ−プの自動定寸送出装置
US4775084A (en) * 1985-12-28 1988-10-04 Shachihata Industrial Co., Ltd. Adhesive tape case provided with cutter
JPH1159076A (ja) * 1997-06-12 1999-03-02 Union Kemikaa Kk 転写器
JP2000247095A (ja) * 1999-03-03 2000-09-12 Fujicopian Co Ltd 塗膜転写具
JP2002264588A (ja) * 2001-03-14 2002-09-18 Tombow Pencil Co Ltd 塗膜転写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93097A (zh) 2005-11-09
JP2010264759A (ja) 2010-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19066B1 (en) Transfer tool
CN100352648C (zh) 转印器
CN202904430U (zh) 设备打开和关闭机构以及信息设备
EP2019065B1 (en) Transfer tool
US7059374B2 (en) Transfer device
CN102950565A (zh) 螺钉扶持装置及装配该螺钉扶持装置的螺钉工具
CN112316411B (zh) 电子设备及其手柄
EP1388872A3 (en) Operating mechanism for rotational switch avoiding unintentional actuation
CN100413709C (zh) 转印工具
EP2019064B1 (en) Transfer tool
US7673664B2 (en) Sticking tool
JPH10181289A (ja) 塗膜転写具
JP2014087906A (ja) マーキングトルクレンチ
KR940009774A (ko) 화상형성장치의 용지공급기구
EP1743861A1 (en) Transfer implement
CN1909564A (zh) 具有可旋动电池盖的移动通信终端
JPH1111073A (ja) パッチ貼着器
CN101795872A (zh) 纸张保持机构
CN219123140U (zh) 一种旋压一体的集成按键及智能设备
CN102407690A (zh) 一种自助打印终端
US4549483A (en) Printing apparatus
JP6400789B2 (ja) ペーパーロール保持体
JP2020100065A (ja) 印刷装置
JP2012162067A (ja) 浮動ベースを有する塗膜転写具
KR0124531Y1 (ko) 프린터의 톱로딩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7973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7973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7

Termination date: 201504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