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6411B - 电子设备及其手柄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其手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6411B
CN112316411B CN202011279635.1A CN202011279635A CN112316411B CN 112316411 B CN112316411 B CN 112316411B CN 202011279635 A CN202011279635 A CN 202011279635A CN 112316411 B CN112316411 B CN 1123164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key assembly
main body
handle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96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6411A (zh
Inventor
陈远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796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641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6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6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6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6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e.g. game controllers with detachable joystick han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手柄和电子设备,属于电子设备领域,手柄包括主体、按键组件和定位销,主体具有内腔和开口;按键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内腔,部分按键组件凸出于开口;定位销安装于内腔;主体和按键组件中的一者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沿按键组件的转动方向分布,定位销和定位孔在转动方向上限位配合,且定位孔和定位销可沿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活动;在定位销和定位孔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定位销脱离定位孔,按键组件相对于主体可转动;在定位销和定位孔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定位销插设于定位孔中,按键组件与主体相对固定。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目前对于同一手柄而言,不同用户的体验也大不相同,手柄的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其手柄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手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等电子设备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作用,用户在疲劳或紧张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手机适当进行一些游戏,达到缓解疲劳或紧张的目的。为了降低操作难度,手机等电子设备通常可以配设有手柄,以便于用户通过手柄操控游戏人物或产生对应操作。目前的手柄中,通常需要使按键处于倾斜状态,以便于用户按压。在完成安装的手柄中,以左手食指对应的按键为例,该按键通常朝左上方,而右手食指对应的按键则通常朝向右上方。但是,由于不同用户的手型大小不同,因而不同用户的手指与按键的配合状态也不同,从而对于同一手柄而言,不同用户的体验也大不相同,手柄的通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手柄,能够解决目前对于同一手柄而言,不同用户的体验也大不相同,手柄的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地: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手柄,其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内腔,所述主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开口;
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内腔,部分所述按键组件凸出于所述开口;
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安装于所述内腔;
其中,所述主体和所述按键组件中的一者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沿所述按键组件的转动方向分布,所述定位销和所述定位孔在所述按键组件的转动方向上限位配合,且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销可沿所述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活动;
在所述定位销和所述定位孔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定位销脱离所述定位孔,所述按键组件相对于所述主体可转动;
在所述定位销和所述定位孔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定位销插设于所述定位孔中,所述按键组件与所述主体相对固定。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上述手柄。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手柄,该手柄包括主体、按键组件和定位销,按键组件和主体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使得手柄中按键组件的朝向能够发生变化,进而使用户能够根据与按键组件配合的手指的具体情况调节按键组件的朝向,以使手指与按键组件之间的配合效果更好,如手指更贴合按键组件或手指的按压方向即为按键组件的被按压方向等,从而使不同用户使用该手柄时的体验相同或相差不大,提升手柄的通用性。同时,上述手柄中,按键组件和主体还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相互限位,以在完成调节之后,使按键组件和主体不再能相对转动,以在后续使用中按键组件的朝向不变,为用户提供始终如一的使用体验。并且,定位销和定位孔能够沿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相对移动,在定位销和定位孔的作用下,使手柄仍具备上述调节按键组件的朝向的能力。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手柄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手柄中容纳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手柄中定位销和第一配合部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手柄中第二配合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手柄中部分结构的装配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手柄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手柄中限位件在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手柄中定位件和键帽的装配示意图;
图10是图9示出的结构在另一方向上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手柄的在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示出的结构沿A-A方向形成的剖面图;
图13是图12示出的结构中局部I的放大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手柄的在再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示出的结构沿B-B方向形成的剖面图;
图16是图15示出的结构中局部II的放大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手柄中部分结构处于一种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手柄中部分结构处于另一种状态下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主体、101-配合槽、110-容纳部、110a-贴靠区、110b-功能区、111-穿孔、113-安置槽、120-限位件、121-抵持部、122-固定部、130-螺钉、
200-定位件、210-座体、211-定位孔、220-盖体、
300-键帽、
400-按键、
510-定位销、520-弹性复位件、530-第一配合部、531-第一倾斜面、540-第二配合部、541-配合段、5411-第二倾斜面、542-限位段、543-按压段、550-导向件、
600-转轴、
700-卡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18所示,本申请公开一种手柄,手柄包括主体100、按键组件和定位销510,主体100和按键组件中的一者设有多个定位孔211。手柄可以与设备本体相互连接。另外,手柄还可以包括卡爪700,主体100与卡爪700固定连接,借助卡爪700可以将整个手柄可拆卸地安装在设备本体上,从而便于用户使用,且在完成使用之后,通过将手柄拆下,仍可以使设备本体具有较好的便携性。
其中,主体100为手柄的主要部分,其可以作为按键组件的安装基础。主体100可以采用金属或塑料等硬质材料制成,主体100还可以采用手感较好且具有一定柔性的塑胶材料形成,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手柄硌伤用户的情况,提升手柄的用户体验。主体100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定,此处均不作限定。可选地,主体100的表面设置为仿形握式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升手柄整体握感的舒适性,使手柄更适于人体工程学。主体100的表面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主体100的整体形状和尺寸等参数灵活确定。
按键组件为手柄上的可操作部分,用户可以通过按压、摩擦、旋转等方式操控按键组件,以产生对应的操控内容。当然,按键400模组中设置有按键400,对此,下文再详细介绍。按键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主体100上,具体地,可以借助销轴等结构件将按键组件安装在主体100上,通过在销轴背离主体100的一端设置限位结构等,可以防止按键组件与主体100相互分离,且可以确保按键组件能够以销轴为轴相对主体100转动。另外,如上所述,为了使定位孔211和定位销510能够相互分离和相互插接,还需要使按键组件能够沿自身转动轴向相对主体100移动,在通过销轴连接按键组件和主体100的情况下,通过使按键组件沿销轴的轴向移动,即可达到使按键组件能够沿自身转动轴向相对主体100移动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主体100具有内腔,且主体100上开设有与内腔连通的开口,在这种情况下,按键组件可以通过安装在内腔中的方式,实现与主体100结合,且不会意外分离的目的。通过使主体100包括可拆卸的至少两部分,至少两部分固定连接,亦可以保证按键组件能够被安装至主体100的内腔中。在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情况下,亦可以达到使按键组件能够在内腔中转动,且通过使内腔在按键组件的轴向上的尺寸大于按键组件在前述方向上的尺寸,即可保证按键组件能够沿自身转动轴向在内腔中相对主体100活动的目的。
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便于用户操作按键组件,可选地,部分按键组件凸出于开口。也就是说,按键组件的一部分位于主体100的内腔中,以保证按键组件不会与主体100相互分离,且使按键组件的另一部分通过开口伸出至内腔之外。
在主体100和按键组件的上述结构中,按键组件和主体100之间可以产生相当转动,因此,在本申请公开的手柄的使用过程中,用户可以通过转动按键组件,使按键组件的朝向适于不同用户的同一手指(如不同用户的食指)和同一用户不同手指(如食指和中指),当然,通过调节按键组件的朝向,也可以使手柄适用于用户的左手或右手的对应手指。
同时,还需在用户完成对按键组件的朝向的调节过程之后,使按键组件的朝向不再发生变化,以保证用户始终具有较好的使用体验。如上所述,上述手柄中,主体100和按键400模组中的一者设有多个定位孔211,另一者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销510,多个定位孔211沿按键400模组的转动方向分布,通过使定位孔211与定位销510插接配合,可以使按键400模组和主体100在按键400模组的转动方向上相互限位,以保证按键400模组与主体100能够保持相对固定的状态。可选地,定位销510和定位孔211均为圆形结构,这可以降低定位销510和多个定位孔211之间的配合难度,保证任一定位孔211均可以与定位销510形成稳定可靠的插接配合关系。另外,还可以在定位销510朝向定位孔211的一端设置避让倒角,以进一步降低定位销510与定位孔211之间的配合难度。
定位销510安装在内腔中,如上所述,定位孔211可以设置在按键组件和主体100中的一者上,可选地,定位销510可以固定在按键组件和主体100中的另一者上,且通过使按键400模组和主体100能够沿按键400模组的转动轴向相对移动,在前述二者相对移动的过程中,根据移动方向的不同,可以出现定位销510自定位孔211中脱离或定位销510伸入至定位孔211中的两种情况。
或者,定位销510仅安装在内腔中,定位销510既不与按键组件固定连接,也不与主体100固定连接,而是定位销510能够沿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相对按键组件和主体100相对运动,从而保证定位销510仍能够与定位孔211插接配合,以及脱离定位孔21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按键组件与主体100在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上相对固定。
基于上述各实施例,用户在需要调整按键400模组的朝向时,可以先使定位销510相对定位孔211沿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移动,使定位销510自定位孔211内脱出,之后,通过使按键400模组和主体100相对转动,在按键400模组转动至符合需求的位置之后,使定位销510相对定位孔211沿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反向移动,且使定位销510插接且卡持于定位孔211中,完成对按键400模组的调节工作。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公开的手柄具有至少两种状态。其中,在定位销510和定位孔211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定位销510脱离定位孔211,也即,定位销510位于定位孔211之外,按键400模组能够相对于主体100转动。在定位销510和定位孔211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定位销510插接在定位孔211中,按键400模组与主体100相对固定,也即,按键400模组与主体100无法转动。当然,在按键组件受到碰撞或其他外力作用时,按键400模组仍能够与主体100产生相对运动,这种情况亦在上述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手柄,该手柄包括主体100、按键400模组和定位销510,按键400模组和主体100之间能够相对转动,使得手柄中按键400模组的朝向能够发生变化,进而使用户能够根据与按键400模组配合的手指的具体情况调节按键400模组的朝向,以使手指与按键400模组之间的配合效果更好,如手指更贴合按键400模组或手指的按压方向即为按键400模组的被按压方向等,从而使不同用户使用该手柄时的体验相同或相差不大,提升手柄的通用性。同时,上述手柄中,按键400模组和主体100还通过定位销510和定位孔211相互限位,以在完成调节之后,使按键400模组和主体100不再能相对转动,以在后续使用中按键400模组的朝向不变,为用户提供始终如一的使用体验。并且,定位销510和定位孔211能够沿按键400模组的转动轴向相对移动,在定位销510和定位孔211的作用下,使手柄仍具备上述调节按键400模组的朝向的能力。
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防止定位销510和定位孔211意外沿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产生相对运动,导致定位销510自定位孔211内脱出,影响手柄的正常使用,一种具体地实施例是,定位孔211可以为长条孔,定位销510的一端端部为长条状结构,定位销510的中间部分为圆柱状结构,通过使定位销510的端部的长条状结构的延伸方向与定位孔211的延伸方向保持一致,可以保证定位销510能够自定位孔211的一侧伸入至定位孔211的另一侧,从而使按键组件和主体100无法相对转动。之后,通过使定位销510以自身轴向转过一定角度(如90°),使得定位销510的端部的长条状结构的延伸方向与定位孔211的延伸方向呈一定夹角,如相互垂直,即可使定位销510和定位孔211在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等同于定位销510的轴向或定位孔211的轴向)上保持限位关系,防止定位销510意外自定位孔211中脱出。
另外,还可以使定位销510背离定位孔211的一端自主体100的内腔中伸出,使用户可以通过推、拉和转动等方式操控定位销510,使定位销510处于不同的位置和状态,从而分别实现定位销510脱离定位孔211、定位销510插接于定位孔211和防止定位销510脱离定位孔211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手柄还包括弹性复位件520,弹性复位件520安装在内腔中,弹性复位件520的一端抵接于主体100上,弹性复位件520的另一端抵接在按键组件或定位销510上。展开来说,在定位销510固定在主体100上的情况下,按键组件能够沿自身转动轴向相对主体100(即定位销510)运动,此时,可以使弹性复位件520设置在主体100和按键组件之间。在定位销510与主体100和按键组件均相对活动的情况下,可以使主体100和按键组件在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上相对固定,且使弹性复位件520设置在主体100和定位销510之间,使弹性复位件520向定位销510和主体100施加作用力。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均可以使定位销510向靠近定位孔211的方向移动,也即,使定位销510卡持于定位孔211内,或者说,限制定位销510自定位孔211内脱出。
在手柄中设置有弹性复位件520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定位销510意外相对定位孔211移动,保证定位销510和定位孔211之间具有较为可靠的定位配合关系,且在用户调节按键400模组的朝向时,能够促进定位销510卡持于定位孔211内,降低调节难度,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可选地,弹性复位件520具体为弹簧等弹性件,弹性复位件520的一端连接在按键400模组或定位销510上,另一端连接在主体100上。当定位销510卡持于定位孔211内时,可以使弹性复位件520处于自然状态,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当定位销510卡持于定位孔211内时,可以使弹性复位件520处于压缩状态,以使定位销510与定位孔211之间的限位配合关系更稳定。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当定位销510脱离定位孔211时,弹性复位件520均会因被压缩而能够向定位销510和定位孔211提供复位作用力。
进一步地,可以使定位孔211设置在按键组件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键组件与主体100沿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相对固定,且使定位销510通过弹性复位件520与主体100配合。也就是说,定位销510与按键组件能够沿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相对运动,且主动运动的部件为定位销51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在用户使用手柄的过程中,可以防止因按键组件与主体100之间沿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产生相对运动,而造成按键400模组晃动,提升手柄的综合性能,且可以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需要对定位销510在其他方向上的自由度进行限制,以保证定位销510插接于定位孔211内时,可以使按键组件与主体100形成相对固定关系。具体地,如图3所示,可以在主体100上与定位孔211对应的位置处设置安置槽113,且将定位销510安装在安置槽113内,使定位销510与主体100之间仅能沿按键400模组的转动轴向相对运动,而无法产生沿其他方向的相对运动能力。
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使用户能够操控定位销510,以与定位孔211形成不同的配合关系,与上文相似地,可以使定位销510背离定位孔211的一端自主体100的内腔中伸出,从而使用户可以通过直接推拉定位销510,与定位孔211形成不同的配合关系。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手柄还可以包括第一配合部530和第二配合部540,其中,第一配合部530通过弹性复位件520与主体100活动配合,第一配合部530与定位销510固定连接。也即,弹性复位件520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配合部530和主体100相互连接,使第一配合部530能够沿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相对主体100移动,从而带动定位销510相对主体100(或者说定位孔211)移动。如图3所示,主体100上设有穿孔111,第二配合部540的一部分通过穿孔111伸出至主体100之外,使用户可以通过第二配合部540伸出至主体100之外的部分控制定位销510。更详细地,第一配合部530具有第一倾斜面531,第二配合部540具有第二倾斜面5411,第二倾斜面5411与第一倾斜面531贴合。
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用户在推动第二配合部540位于主体100之外的部分时,通过相互贴合的第二倾斜面5411和第一倾斜面531,使得第二配合部540能够推动所述第一配合部530挤压弹性复位件520,从而使定位销510与定位孔211相互分离。当用户撤去外力时,在弹性复位件520的弹性作用下,第一配合部530复位,借助相互贴合的第一倾斜面531和第二倾斜面5411,亦可以推动第二配合部540复位。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情况下,用户仅通过按压第二配合部540,即可使定位销510脱离定位孔211,这可以降低用户控制定位销510时的难度,提升用户体验。
也就是说,如图18所示,在第二配合部540处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弹性复位件520处于第一状态,也即被压缩状态,此时,定位销510和定位孔211处于第一相对位置,也即,定位销510脱离定位孔211。如图17所示,在第二配合部540处于第四位置的情况下,弹性复位件520处于第二状态,也即自然状态或被压缩状态(当然,处于第二状态的弹性复位件520的被压缩程度小于处于第一状态的弹性复位件520的被压缩程度),此时,定位销510和定位孔211处于第二相对位置,也即,定位销510插接于定位孔211中。
进一步地,本申请公开的手柄还可以包括导向件550,导向件550与主体100固定连接,第二配合部540与导向件550在穿孔111的轴向上活动配合,以保证用户可以通过按压第二配合部540驱动定位销510相对定位孔211运动,且第二配合部540与导向件550在垂直于穿孔111的轴向的方向上限位配合,从而保证第二配合部540与第一配合部530之间具有较为可靠且稳定的配合关系。
具体地,导向件550可以设有通孔,通过使通孔的形状与第二配合部540的截面形状相同或相似,且使通孔的尺寸稍大于第二配合部540在对应方向上的尺寸,即可使导向件550和第二配合部540在穿孔111的轴向上活动配合,且在垂直于穿孔111的轴向的方向上限位配合。更具体地,可以使前述通孔和第二配合部540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结构,且使通孔的直径稍大于第二配合部540的直径,导向件550可以与主体100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
为了进一步限制第二配合部540与导向件550之间的相对运动情况,还可以使第二配合部540与导向件550在围绕穿孔111的轴向的方向上限位配合,也即第二配合部540无法与导向件550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具体地,可以使前述通孔和第二配合部540的横截面均为三角形或矩形等多边形结构。
更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二配合部540可以包括配合段541、限位段542和按压段543,配合段541和按压段543分别连接于限位段542的相背两端,配合段541具有第二倾斜面5411,按压段543的一部分通过穿孔111伸出至主体100之外,限位段542可以与导向件550在穿孔111的轴向上活动配合,且二者在垂直于穿孔111的轴向的方向和围绕穿孔111的轴向的方向上限位配合,保证第二配合部540具有较为稳定的移动路径,以使第二配合部540与第一配合部530之间的配合关系较为稳定和可靠。
如上所述,在按键组件安装于主体100的内腔的情况下,可以使主体100包括可拆卸的至少两部分,例如,主体100可以包括可拆卸连接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二者的结构相互对称,二者拼接可以围成内腔和开口。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主体100可以包括容纳部110和限位件120,容纳部110与内腔连通,可选地,内腔和开口设置在容纳部110上,且容纳部110还设有拆装口,拆装口和内腔相互连通。在这种情况下,按键组件可以通过拆装口装入至内腔中,且使按键组件的一部分通过开口伸出至内腔之外。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容纳部110为一体式结构,其结构强度相对较大,可以为安装在内腔中的按键组件提供较好的防护作用,且在定位销510安装在内腔中的情况下,便于定位销510的安装,以及,如上所述,可以为定位销510设置安置槽113,在容纳部110上形成安置槽113的难度相对较低。
在按键组件通过拆装口安装至内腔中之后,可以使限位件120封堵在拆装口处,且通过使限位件120与容纳部110可拆卸连接,且保持相对固定,可以保证按键组件不会自拆装口脱出,而与主体100相互分离。具体地,拆装口的形状可以与按键组件的形状适配,且可以使限位件120将拆装口完全封堵,或者,也可以使封堵件封堵拆装口的一部分。限位件120和容纳部110之间可以通过卡接、插接或连接件连接等方式形成可拆卸连接关系,且相对固定。例如,限位件120上可以设置有通孔,容纳部110上可以设置有螺纹孔,通过使螺钉130穿过通孔且伸入至螺纹孔中,可以保证限位件120和容纳部110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可拆卸连接关系。
基于上述实施例,为了保证按键组件能够自拆装口安装至内腔中,如图3所示,在拆装口的轴向(相当于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上,需要使内腔在拆装口的轴向上的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拆装口内,也即内腔和拆装口的投影部分重叠。并且,如上所述,还需要使按键组件能够通过开口自内腔中伸出,因此,如图3所示,需要使拆装口的投影的一部分位于内腔在拆装口的轴向上的投影之外,进而,在按键组件通过拆装口安装至内腔时,按键组件中必然有一部分位于内腔之外。
在上述情况下,为了使在内腔中的按键组件与主体100之间可以沿拆装口轴向保持相对固定,可以使限位件120连接在容纳部110上同时作为内腔和拆装口的边界的位置上,例如,图3中容纳部110中安置槽113背离开口的区域,该区域可以被认为既是内腔的边界,又是拆装口的边界。
可选地,如图3所示,容纳部110包括相互连接的功能区110b和贴靠区110a,其中,开口和内腔形成于功能区110b上,贴靠区110a位于开口背离内腔的一侧,贴靠区110a和功能区110b共同围成拆装口。另外,为了保证按键组件能够通过开口伸出至内腔之外,贴靠区110a需要避让开口,例如,通过使贴靠区110a沿开口的轴向的投影位于内腔的投影之外,即可使贴靠区110a能够避让开口。在容纳部110包括贴靠区110a的情况下,可以减小按键组件与设备本体之间的间距,进而用户在使用手柄的过程中,手指可以贴靠在贴靠区110a上,减缓手指的疲劳程度,且可以防止用户的手指或皮肤卡滞在按键组件和设备本体之间的间隙中,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基于上述实施例,可选地,限位件120连接在贴靠区110a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限位件120为平板状结构,则沿拆装口的轴向,限位件120与内腔中朝向限位件120的表面之间的间距必然大于按键组件在前述方向上的尺寸,也即,按键组件能够在内腔中沿拆装口的轴向相对容纳部110移动,基于此,如图7和图8所示,限位件120包括抵持部121和固定部122,固定部122与贴靠区110a可拆卸连接,且而二者能够保持相对固定,抵持部121固定在固定部122的一侧,且沿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按键组件限位设置在抵持部121和功能区110b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亦可以保证按键组件不会在内腔中晃动,提升手柄的综合性能,进而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固定部122和抵持部121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以提升整个限位件120的整体强度。固定部122与贴靠区110a可以采用卡接、插接或连接件连接等方式形成可靠的固定关系。抵持部121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根据拆装口的形状和尺寸对应设置,且使抵持部121与按键组件相互接触,以为按键组件提供限位作用。
如上所述,按键组件中设有按键400,当然,按键组件中还需设置有其他结构,以为按键400提供安装基础作用,具体地,按键组件中还可以包括定位件200,定位孔211或定位销510可以设置在定位件200上,定位件200的至少一部分可转动地安装在内腔中。定位件200具有安装空间,且定位件200还设有与安装空间连通的防脱口,按键400的一部分可以通过防脱口伸出至安装空间之外,以便于用户按压按键400。
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的按压体验,按键组件中还可以设置有键帽300,键帽300与按键400配合,用户通过按压键帽300可以间接地按压控制按键400。部分键帽300设置在安装空间之内,且通过使键帽300与防脱口配合,可以防止键帽300与定位件200分离,具体可以使键帽300的周向尺寸逐渐增大,实现键帽300防脱的目的。相应地,键帽300的另一部分则可以通过防脱口凸出于安装空间之外。并且,可以使部分键帽300凸出至开口之外,以便于用户通过按压键帽300的方式控制按键400。基于上述实施例,按键400可以完全位于安装空间之内。可选地,键帽300背离按键400的一侧表面为弧形面,从而进一步提升键帽300与用户之间的贴合效果,提升用户体验。
更详细地,为了保证键帽300和按键400能够安装至定位件200的安装空间内,可以在定位件200上再形成另一开孔,且通过该开孔将键帽300安装至安装空间内,且使键帽300的一部分通过防脱口伸入至安装空间之外,之后再将按键400通过该开孔安装至安装空间之内,且借助粘接等方式使按键400与定位形成固定连接关系,即可使键帽300和按键400均可靠地安装在定位件200上。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可以使键帽300的外周设置有凸缘,且可以使定位件200包括座体210和盖体220,其中,座体210包括第一限位边沿,盖体220包括第二限位边沿,座体210和盖体220可拆卸连接,第一限位边沿和第二限位边沿围成防脱口,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将键帽300与座体210(或盖体220)相互配合,之后再将盖体220和座体210组装至一体,从而借助第一限位边沿和第二限位边沿与键帽300的凸缘相互限位,为键帽300提供防脱作用,这可以降低定位件200与键帽300之间的组装难度,且无需在定位件200上开设其他孔洞,从而可以提升定位件200的整体结构强度。
具体地,座体210和盖体220的具体结构和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此处不作限定。座体210和盖体220之间可以通过卡接或连接件连接等方式形成固定连接关系,或者,还可以使座体210和盖体220一并卡持在主体100的内腔中,从而借助主体100中朝向座体210和盖体220的表面为座体210和盖体220提供限位作用。更具体地说,可以通过功能区110b和抵持部121限制座体210和盖体220的位置,防止因二者相互分离而导致键帽300脱离定位件200。
进一步地,座体210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座本体和第一支撑部,盖体220包括相互连接的盖本体和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均朝向防脱口设置,安按键400可以支撑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升按键400与定位件200之间固定关系的可靠性,从而在用户通过键帽300按压按键400的过程中,以防止因按键400与定位件200之间连接不牢固而无法被正常按压,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地,座本体、第一支撑部和第一限位边沿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相似地,盖本体、第二支撑部和第二限位边沿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按键400可以通过粘接过卡接等方式支撑在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上均设置有限位槽,限位槽向背离防脱口的方向凹陷设置,按键40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容纳且限位设置在限位槽内,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可以减小按键组件的整体尺寸,另一方面,借助限位槽可以为按键400提供可靠的限位效果,从而防止因按键400滑动而影响按键400的可靠性。具体地,限位槽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按键400的尺寸和形状对应确定,且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按键400与定位件20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
如上所述,主体100或按键组件中的一者设有多个定位孔211。可选地,定位孔211设置在按键组件上,在这种情况下,定位孔211可以设置为通孔,从而可以提升定位销510与定位孔211之间配合关系的可靠性,更具体地,定位孔211可以设置在定位件200中的座体210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按键组件与主体100沿拆装口的轴向保持相对固定,且使定位销510活动地安装在内腔中,以与定位孔211插接配合或相互分离。
并且,可以使定位销510居中设置在内腔中朝向开口的位置处,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按压按键组件时与按键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基本均会通过定位销510(和具有安置槽113的结构)作用在主体100上,可以减小甚至防止用户的按压作用力作用在定位销510和定位孔211上,另外,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定位销510等部件的布局难度相对更低,且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手柄内的空间。
基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地,座体210被第一平面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多个定位孔211中的至少一者位于第一部分,且多个定位孔211中的至少一者位于第二部分,其中,第一平面过按键组件的转动轴线和定位件200的防脱口的轴线,也即,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所在的直线和定位件200的防脱口的轴向所在的直线均位于第一平面内。
以座体210的第一部分为座体210的左半部分,第二部分为座体210的右半部分为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保证座体210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孔211,进而在与定位销510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可以使定位销510与座体210中左半部分上的定位孔211相互配合,使按键组件朝向主体100的右侧,便于用户左手操控;或者,使定位销510与座体210中右半部分上的定位销510相互配合,进而使按键组件朝向主体100的左侧,便于用户右手操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核心的目的是通过使座体210的左右两半部分上均设有定位孔211,使用户可以使用左手或右手分别操控手柄。在手柄的具体结构和安装方式等发生变化时,均可以通过适应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例如,当定位销510非居中设置在主体100上时,则可以使所有的定位孔211均位于座体210的左半部分(或右半部分)上,通过调整与定位销510相互配合的定位孔211,亦可以达到使用户既可以通过左手操控手柄,又可以通过右手操控手柄的目的。
同时,在定位孔211设置在座体210上的情况下,可以使定位销510沿定位件200的转动轴向活动设置在座体210和主体100之间,并且,使定位销510位于座体210中朝向盖体220的一侧。也就是说,座体210、盖体220和主体100三者之间形成有容纳空间,定位销510可以安装在前述容纳空间中。更具体地说,盖体220的尺寸小于座体210的尺寸,从而可以使盖体220、座体210和主体100之间能够形成上述容纳空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提升对手柄内部空间的有效利用,并且,可以借助座体210、盖体220和主体100三者为定位销510提供一定的限位效果,使定位销510具有较为可靠和稳定的运动能力。
如上所述,定位销510可以安装在安置槽113内,具体地,主体100上可以设置有块状结构,块状结构可以容纳在座体210、盖体220和主体100三者之间,块状结构的内部设置有安置槽113,定位销510(和第一配合部530)可以安装在安置槽113内。为了保证定位销510能够与第二配合部540相互配合,可以在前述块状结构的一侧设置开孔,且使第二配合部540通过开孔伸入至安置槽113内,以与第一配合部530配合。
如上所述,按键组件能够相对主体100转动,可选地,主体100的内壁包括第一弧形壁,按键组件中朝向内壁的侧壁包括第二弧形壁,第一弧形壁和第二弧形壁在按键组件的转动方向上滑动贴合,从而可以为按键组件的转动过程提供导向和限位作用,降低按键组件的转动难度。具体地,如上所述,按键组件可以包括定位件200,定位件200可以包括座体210和盖体220,如图13和图14所示,可以在座体210的外缘和盖体220的外缘均设置有第二弧形壁,且在主体100的容纳部110上设置第一弧形壁。其中,第一弧形壁和第二弧形壁的弧长等参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定,此处不作限定。
另外,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当用户按压按键组件时,借助相互贴合的第一弧形壁和第二弧形壁,亦可以使主体100能够为按键组件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从而保证用户的按压力基本均作用在按键400和主体100上,而不会有较大的作用力作用在定位销510上,进一步提升手柄的结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可选地,手柄还包括转轴600,主体100设有配合槽101,按键组件通过转轴600与主体100转动连接,在转轴600的作用下,一方面可以降低按键组件与主体100之间相对转动的难度,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因按键组件与主体100之间相互错位导致二者之间无法继续相对转动或相对移动。具体地,配合槽101可以形成在主体100中与按键组件相对的两个表面上,如上所述,主体100可以包括容纳部110和限位件120,则容纳部110和限位件120上均可以设置有配合槽101。
基于上述实施例,如上所述,按键组件可以包括定位件200,定位件200可以包括座体210和盖体220,在手柄设有转轴600的情况下,座体210和盖体220上均可以设置有贯穿孔111,转轴600一并穿过两个贯穿孔111,且与容纳部110和限位件120连接。
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手柄,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和手柄,设备本体可以设置有显示屏,手柄和设备本体相互连接。具体地,手柄可以通过磁性吸附或粘接等方式安装在设备本体上,或者,如上所述,可以通过与主体100连接的卡爪700将整个手柄卡接安装在设备本体上。另外,设备本体和手柄之间可以通过导线相互连接,或者,还可以通过蓝牙等无线通信的方式相互连接,以在用户控制手柄的过程中,可以将该控制信息传输至设备本体,产生对应的操作和/或命令。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或可穿戴设备。当然,该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其他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手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具有内腔,所述主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开口;
按键组件,所述按键组件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内腔,部分所述按键组件凸出于所述开口;
定位销,所述定位销安装于所述内腔;
其中,所述主体和所述按键组件中的一者设置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沿所述按键组件的转动方向分布,所述定位销和所述定位孔在所述按键组件的转动方向上限位配合,且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销可沿所述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活动;
在所述定位销和所述定位孔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定位销脱离所述定位孔,所述按键组件相对于所述主体可转动;
在所述定位销和所述定位孔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定位销插设于所述定位孔中,所述按键组件与所述主体相对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安装于所述内腔中,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主体,所述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按键组件或所述定位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按键组件上,所述按键组件与所述主体在所述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上相对固定,所述定位销通过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主体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还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通过所述弹性复位件与所述主体活动配合,所述第一配合部与所述定位销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配合部具有第一倾斜面,所述主体设有穿孔,所述第二配合部的一部分通过所述穿孔伸出至所述主体之外,所述第二配合部具有第二倾斜面,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贴合;
在所述第二配合部处于第三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复位件处于第一状态,所述定位销和所述定位孔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
在所述第二配合部处于第四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复位件处于第二状态,所述定位销和所述定位孔处于所述第二相对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配合部与所述导向件在所述穿孔的轴向上活动配合,且在垂直于所述穿孔的轴向的方向上和围绕所述穿孔的轴向的方向上限位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容纳部和限位件,所述容纳部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限位件封堵于所述内腔,且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容纳部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包括相互连接的功能区和贴靠区,所述内腔和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功能区,所述贴靠区位于所述开口背离所述内腔的一侧,所述贴靠区避让所述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抵持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贴靠区可拆卸连接,所述抵持部固定于所述固定部的一侧,且沿所述按键组件的转动轴向,所述按键组件限位设置于所述抵持部和所述功能区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组件包括定位件、键帽和按键,至少部分所述定位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腔,且所述定位销或所述定位孔设置于所述定位件,所述定位件具有安装空间和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防脱口,部分所述键帽位于所述安装空间,且与所述防脱口限位,部分所述键帽凸出于所述开口,所述按键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且与所述键帽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座体和盖体,所述座体包括第一限位边沿,所述盖体包括第二限位边沿,所述座体和所述盖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限位边沿和所述第二限位边沿围成所述防脱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座本体和第一支撑部,所述盖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盖本体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朝向所述防脱口设置,所述按键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设有多个所述定位孔,所述座体被包括所述按键组件的转动轴线和所述防脱口的轴线的平面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多个所述定位孔中的至少一者位于所述第一部分,且多个所述定位孔中的至少一者位于所述第二部分;
所述定位销设置于所述座体和所述主体之间,且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座体朝向所述盖体的一侧,所述定位销可沿着所述定位件的转动轴向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朝向所述按键组件的内壁包括第一弧形壁,所述按键组件朝向所述内壁的侧壁包括第二弧形壁,所述第一弧形壁和所述第二弧形壁在所述按键组件的转动方向上滑动贴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还包括转轴,所述主体设有配合槽,所述按键组件通过所述转轴与所述主体转动连接。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本体和权利要求1-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手柄。
CN202011279635.1A 2020-11-16 2020-11-16 电子设备及其手柄 Active CN112316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9635.1A CN112316411B (zh) 2020-11-16 2020-11-16 电子设备及其手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9635.1A CN112316411B (zh) 2020-11-16 2020-11-16 电子设备及其手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6411A CN112316411A (zh) 2021-02-05
CN112316411B true CN112316411B (zh) 2022-10-18

Family

ID=74318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9635.1A Active CN112316411B (zh) 2020-11-16 2020-11-16 电子设备及其手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64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54173B (zh) * 2020-11-16 2022-09-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手柄
CN113041607A (zh) * 2021-03-05 2021-06-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柄和电子设备
CN113053685B (zh) * 2021-03-23 2022-10-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柄和电子设备
CN113633966B (zh) * 2021-08-24 2024-04-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操作手柄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14364199B (zh) * 2021-12-30 2023-07-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7874A (zh) * 2010-12-30 2012-07-04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灯头转向调节装置及灯具
CN210096897U (zh) * 2019-05-28 2020-02-21 广州市番禺宝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按键和旋转限位的多向控制手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37874A (zh) * 2010-12-30 2012-07-04 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灯头转向调节装置及灯具
CN210096897U (zh) * 2019-05-28 2020-02-21 广州市番禺宝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按键和旋转限位的多向控制手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6411A (zh) 2021-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16411B (zh) 电子设备及其手柄
US10091897B2 (en)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clips
US2023027658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handle thereof
EP0611108A2 (en) Portable telephone
EP1450545B1 (en) Portable terminal
KR20050097455A (ko) 스윙 타입 휴대용 단말기의 힌지 장치
WO2021077919A1 (zh) 可穿戴设备
US20080047104A1 (en) Rotation hinge
US7561419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JP5473976B2 (ja) タッチペン
US7149559B2 (en) Replaceable panel device for a handset
US6654237B1 (en) Electrical device and stand foot therefor
JP2011233132A (ja) タッチペン
CN213988684U (zh) 电子装置及其按键
KR200430930Y1 (ko) 슬라이딩 핸드폰의 디스플레이부 스윙 작동용 힌지 조립체
TWI737174B (zh) 滑鼠
CN210440377U (zh) 锁扣机构
CN210865992U (zh) 按键开关
TW201301991A (zh) 殼體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CN213609759U (zh) 摇杆组件及游戏手柄
CN220694384U (zh) 一种按键帽作为防尘盖的加热卷烟烟具
CN218564936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20383334U (zh) 连接装置及快拆设备
CN114823199A (zh) 电子装置及其按键
CN217363295U (zh) 无线耳机充电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