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10158C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0410158C CN100410158C CNB2005101167991A CN200510116799A CN100410158C CN 100410158 C CN100410158 C CN 100410158C CN B2005101167991 A CNB2005101167991 A CN B2005101167991A CN 200510116799 A CN200510116799 A CN 200510116799A CN 100410158 C CN100410158 C CN 100410158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in slice
- arm
- drawn
- processing system
- image proce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容纳薄片的薄片容纳装置可拆卸地安装至设置在装置主体中的容纳部,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接合部,其设置在薄片容纳装置上;拉入装置,通过把一端用作枢轴,该拉入装置可转动地设置在容纳部内,并且当薄片容纳装置接合到容纳部时该拉入装置与接合部接合并被转动,以及当到达预定的转动位置时依靠弹簧通过接合部拉入薄片容纳装置;和导向装置,当拉入装置转动以拉入薄片容纳装置时,其在拉入方向上引导接合部的移动,并且具有的结构是,导向装置由以下构成:与薄片容纳装置插入方向平行的直线部;和相对于安装薄片容纳装置的方向设置在直线部下游侧的弯曲部,弯曲部弯曲,以不远离拉入装置的枢轴地延伸。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着容纳薄片的薄片容纳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图像形成装置允许容纳薄片的薄片容纳装置可拆卸地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容纳在用作薄片容纳装置的薄片容纳盒中的薄片连续地被输送到在薄片上实现图像记录的图像形成部。
顺便提一句,薄片容纳盒为了例如装入薄片或实现薄片尺寸改变的目的而安装和拆卸。当将薄片容纳盒装入薄片之后,在薄片容纳盒上进行安装操作时,由于薄片而变得沉重的薄片容纳盒,给使用者带来重大负担。此外,当薄片容纳盒沉重时,使用者可能在安装时施加额外的力,以在盒的安装方向上给盒很大的动力,造成在安装时的冲击。该冲击可能导致装入薄片容纳盒的薄片的位置偏移,或者导致对薄片容纳盒的损坏。
作为解决这问题的方法,例如,已知一种自动薄片容纳盒输送机构,当检测到薄片容纳盒的插入时,其自动地由拉入部输送薄片容纳盒,由此为使用者省去进行插入薄片容纳盒的操作的麻烦。然而,在该机构的情况中,在装置主体没有被供电的状态下不可能自动输送。考虑到这一点,设置有用于存储驱动电力的充电装置,使得即使当不供电时,也可能进行自动输送。然而,设置这样的充电装置导致装置构造非常复杂。
考虑到这些,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H4-85220公开了一种使用弹簧和不需要电力的机械式薄片容纳盒自动输送机构,代替使用电力的自动薄片容纳盒输送机构。如图13A和13B所示,在这样的机械式薄片容纳盒自动输送机构中,如下进行薄片容纳盒的输送:通过使用肘节弹簧120,在可绕轴119转动的臂118中产生转动力矩;转动力矩的作用力传递到设置在薄片容纳盒的背面上的接合销113;并且接合销113沿在插入薄片容纳盒的方向上直线延伸的导轨123被拉入,从而拉入薄片容纳盒。
然而,在该传统的采用机械式薄片容纳盒自动输送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当通过接合销113拉入薄片容纳盒时,臂118进行转动动作,而由被导轨123限定的凹槽124形成的用于接合销113的移动路线在薄片容纳盒插入方向上直线延伸,以直线引导接合销113。
在这里,当接合销113被这样直线地引导时,在将力传递到接合销113的臂上的力矩的作用点的位置在薄片容纳盒被拉入时的每一瞬间都在变化,力矩的作用点由于形成在臂118的转动端处的、用于抓取接合销113的抓取凹槽118a的构造,一直向臂118的轴119移动,而在薄片盒输送段的末端区域中,力矩对于接合销113的作用点远离轴119移动。
此外,当力矩的作用点这样远离作为臂118的转动中心的轴119移动时,用于拉入薄片容纳盒的输送力减弱,如图7中的附图标记a表示(下文说明)。而且,由于利用弹簧来检测薄片容纳盒的收纳的检测传感器等的弹簧要素等,在薄片容纳盒的输送阻力增大的部分出现输送力的不足。结果,不可能可靠地将薄片容纳盒拉入至想要的位置。
可能通过使用高弹力的肘节弹簧来避免该输送力的不足。然而,在这情况下,当抽出薄片容纳盒时,用于回拉肘节弹簧的必要操作力增大,导致可用性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考虑到在现有技术中的以上问题而作出。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允许可靠地拉入薄片容纳盒(薄片容纳装置),而不使可用性变差。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容纳薄片的薄片容纳装置可拆卸地安装至设置在装置主体中的容纳部,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接合部,其设置在薄片容纳装置上;拉入装置,其可绕枢轴转动地设置在容纳部中,当薄片容纳装置插入到容纳部时,该拉入装置与接合部接合并被转动以通过弹簧将薄片容纳装置拉入在容纳部中;和导向装置,当拉入装置被转动以拉入薄片容纳装置时,该导向装置在薄片容纳装置的拉入方向上引导接合部的移动,其中,导向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与薄片容纳装置的拉入方向平行的直线部;和设置在直线部的相对于拉入方向下游侧的弯曲部,该弯曲部弯曲成不远离拉入装置的枢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造的示意图;
图2是将可拆卸地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的薄片容纳盒的透视图;
图3是示出了薄片容纳盒如何安装至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的透视图;
图4是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拉入部的透视图;
图5A和5B是说明拉入部的薄片容纳盒拉入操作的第一图;
图6A和6B是说明拉入部的薄片容纳盒拉入操作的第二图;
图7是拉入部的输送力(拉入力)和传统的拉入部的输送力相互比较的图表;
图8是示出了拉入部将薄片容纳盒拉入至进给位置的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拉入部的透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透视图;
图11是说明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拉入部的操作图;
图12A和12B是说明将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拉入部复位到原始位置的方法图;和
图13A和13B是说明传统的自动薄片容纳盒输送机构的薄片容纳盒的输送操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方式。
图1是示意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
在图1中,附图标记1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附图标记1A表示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的主体(下文称为“装置主体”)中的、并且由电子摄影图像形成方法进行图像形成的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部1A配备有用于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感光鼓2、用于将在感光鼓2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薄片S的转印辊3,等等。
在上述构造的图像形成部1A中,当开始图像形成操作时,对应于图像信号的光束首先由激光扫描器4照射到感光鼓2。通过这样照射对应于图像信号的光束,在感光鼓2上形成潜像。其次,该潜像由容纳在处理盒5中的调色剂显影,从而在感光鼓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可视图像)。
与该调色剂图像形成操作并行的是,薄片S从薄片容纳盒6进给。薄片S由输送辊7和对准辊7A,与形成在感光鼓2上的图像同步,输送到由感光鼓2和转印辊3形成的转印部。然后,在该转印部中,向转印辊3施加偏压,从而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薄片S。
在此之后,已被转印了调色剂图像的薄片S被输送到定影装置8,在定影装置8中薄片S被加热和加压,从而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薄片上,然后薄片由排出辊9排出到在装置上部的排出部10上。
图2是薄片容纳盒6的透视图,薄片容纳盒6是可拆卸地安装至装置主体1的薄片容纳装置。薄片容纳盒6配备有侧调节板11和纵深调节板12,侧调节板11和纵深调节板12允许滑动调整,以使被调节到任何的薄片尺寸,用于将薄片定位。设置在薄片容纳盒6的背面上的是接合销13和保持接合销13的销保持臂14,当薄片容纳盒6安装至设置在装置主体1中的容纳部1B(见图1)时,接合销13由以下说明的拉入部抓取。
保持接合销13的销保持臂14通过以下说明的轴17(在图4中示出)的作用可相对于薄片容纳盒6在横向(与安装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转动。结果,接合销13被保持在不限定横向运动的不固定的状态。
当薄片容纳盒6安装至容纳部1B时,薄片容纳盒6可拆卸地沿图3所示的滑动导轨15安装到装置主体1,滑动导轨15在容纳部1B的内壁上布置成彼此相对。
顺便提一句,在图3中,附图标记16表示设置在容纳部1B的纵深侧的拉入部,当将安装至容纳部1B的薄片容纳盒6到达预定位置时,拉入部与接合销13接合,并且通过接合销13拉入薄片容纳盒6。
在这里,安装薄片容纳盒6的操作由使用者进行。当都安装到薄片容纳盒6的背面的接合销13和销保持臂14由于该安装操作到达拉入部16的位置时,拉入部16与接合销13接合。当薄片容纳盒6在此之后进一步插入时,销13被拉入部16拉入,于是薄片容纳盒6被拉入至进给位置。
图4是透视图,示出了当薄片容纳盒6已被拉入部16这样拉入进给位置时拉入部16的状态。如图4和图5A和5B(参照下文)所示,拉入部16由以下构成:臂18,其抓取接合销13,即设置在薄片容纳盒6的背面上的接合部,也就是在相对于薄片容纳盒6的安装方向的端面上的接合部,该臂作为可转动的拉入装置通过接合销13拉入薄片容纳盒6;轴19,其构成臂18的转动中心;肘节弹簧20,其与臂18连接,并且适合于由它的收缩力在臂18中产生转动力矩,以提供拉入薄片容纳盒6的力;肘节弹簧栓21,其设置在臂18上并且连接臂18和肘节弹簧20;轴22,其构成肘节弹簧20的转动中心;导向构件23,其为具有导向凹槽24的导向装置,该导向凹槽24用作引导接合销13的凹槽,等等。在臂18的转动端,形成有用于抓取接合销13的抓取凹槽18a。
例如,在如图5A和5B所示的情况下,当接合销13被直拉时,接合销13的转动力矩的作用点远离臂18的转动中心,导致作用力减小和输送力减小。
考虑到这一点,在本实施例中,在通过肘节机构的弹簧力拉入薄片容纳盒6的拉入部16中,相对于导向构件23的导向凹槽24的插入方向的下游端部对应于拉入段的末端区域,该下游端部形成为中心是臂18的轴19的弧形,该末端区域是由于检测传感器等的弹簧要素等使薄片容纳盒的输送阻力增大的部分。结果,接合销13的力矩的作用点避免了远离作为臂的转动中心的轴19。
即,如图5A和5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构件23的导向凹槽24由以下构成:直线部24a,其与盒插入方向平行;和弯曲部24b,其相对于安装方向设置在直线部24a下游侧,并且是弯曲的,以使其不远离作为臂18的枢轴的轴19。结果,接合销13的力矩的作用点避免了远离作为臂18的转动中心的轴19。
接着,将说明在这样构造的拉入部16处进行的拉入薄片容纳盒6的操作。
首先,薄片容纳盒6由使用者通过操作插入到(安装至)容纳部1B内。当接合销13到达如图5A所示的位置时,接合销13由导向构件23引导,其后,如图5B所示,进入形成在臂18的转动端处的抓取凹槽18a。结果,达到了臂18抓取接合销13的状态。
其次,当在该状态的薄片容纳盒6进一步插入时,接合销13在向臂18加压的同时逐渐移动到抓取凹槽18a的纵深侧。然后,通过由接合销13这样加压,臂18以轴19为枢轴转动。此外,通过该臂18的转动,引起肘节弹簧栓21在插入方向上移动。当肘节弹簧栓21这样移动时,臂18不久到达如图6A所示的预定的转动位置,该位置是肘节机构的中性点位置,在该位置上,轴19、肘节弹簧栓21、和轴22布置在一条直线上,并且不向臂18施加转动力矩。
其次,当在到达该位置之后,薄片容纳盒6进一步插入,肘节机构的中性点位置关系解除,其后,臂18开始在肘节弹簧20的收缩力作用下以轴19为枢轴转动,同时,接合销受转动力矩的作用力的影响,沿导向凹槽24被拉入。即,当肘节机构的中性点位置关系被解除时,接合销13由于肘节弹簧20的收缩力沿导向凹槽24被拉入。
在这里,在拉入直到获得如图6B所示状态时刻的阶段,由于肘节机构的性质,当臂18转动时,臂转动方向分量由于肘节弹簧20的收缩而增加,所以转动力矩增大。当接合销13沿导向凹槽24进一步直线移动时,接合销13产生向抓取凹槽18a的纵深侧的相对移动,所以在臂18上的转动力矩的作用点的位置移动,以接近作为臂18的转动中心的转动中心19,并且作用力增大,导致拉入力的增大,如图7所示。
顺便提一句,在薄片容纳盒拉入段的末端区域上,从图6B所示的位置拉入至图8所示的位置期间,当接合销13被直拉时,例如,在如上所述的图5A和5B的情况下,转动力矩的作用点远离臂18的轴19,导致如在图7中由附图标记a表示的输送力的减小。在本实施例中,相反,导向凹槽24形成为以臂18的轴19为中心的弧形,所以可能引导接合销13,使作用在接合销13上的转动力矩的作用点不远离轴19。由于该布置,可能避免如在图7中的附图标记b表示的拉入力的减小。
这样,在相对于设置在导向构件23中的导向凹槽24的直线部24a的安装方向(其与盒插入方向平行)的下游侧,设置弯曲以不远离臂18的轴19的弯曲部24b。结果,可能避免降低薄片容纳盒6的输送力,并且确保足够的输送力来对付在这段中输送阻力的增大。
由于该构造,可只在输送阻力增大部中增大输送力,而不增大肘节弹簧20的弹簧压力,结果薄片容纳盒6能被可靠地拉入。此外,通过使导向凹槽24的弯曲部24b的弧形结构的中心与臂18的轴19一致,在导向构件23和接合销13之间的滑动摩擦可观地减小,使得可有效地拉入薄片容纳盒6。此外,由于力的有效传输,不需要将肘节弹簧20制造成不必要的高弹力,所以不必担心当使用者抽出薄片容纳盒6时,可用性变差。
从图9到图12A和12B示出了另一实施例。
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设置了用于缓慢转动臂18以使其不快速转动的机构,并且设置了用于将臂18强制复位到原始位置的复位机构。其他方面,本实施例与以上实施例构造和操作相同,所以,与以上实施例相同或相当的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将省略其说明。
首先,作为用于缓慢转动臂18以使其不快速转动的机构,转动阻尼器92(在图9中示出)可转动地安装到臂18的下表面,并且弧形齿条94(在图11中示出)安装到基座90上(在图11中示出)。齿条94布置成沿以臂18的轴19为中心的弧形延伸。由于该布置,如图11所示,当薄片容纳盒6被拉入时,在转动阻尼器92沿齿条94边移动边转动的状态下,臂18发生转动,从而使得可进行缓慢地拉入薄片容纳盒6的操作。
该采用了齿条94和转动阻尼器92的构造,也适用于上述实施例。
其次,将参照图10、12A和12B说明用于将臂18强制复位到原始位置的复位机构。
在以上实施例中,当振动或震动施加到装置主体时,在薄片容纳盒6被抽出的状态下,振动或震动可能传递到臂18,于是尽管薄片容纳盒6还没有插入超过肘节弹簧20的中性点,也有薄片容纳盒6在拉入方向发生移动的担心。在该情况下,臂18不在它应该位于的原始位置处,所以,当插入薄片容纳盒6时,没有盒拉入操作的效果。此外,即使薄片容纳盒6被推入,由于接合销13和臂18的妨碍,薄片容纳盒6也不能插入以到达进给位置。
为了使臂18不因振动或震动而移动,有可能在相位上偏离肘节弹簧20的中性点位置很大的位置处为臂18设置待用位置。然而,在该情况下,在与盒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可能作用着很大的力。这样,当插入薄片容纳盒时,使用者将不得不用很大的力将盒推入,导致可用性变差。
考虑到这一点,本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所述的用于肘节机构的复位机构,用来处理这样的情况。
如图10所示,拉入部16a由盖112覆盖,所以,当安装或拆卸薄片容纳盒6时,使用者等不能接触拉入部16a。盖112具有足够小的开口113,以避免人手指进入。另一方面,臂18设置有作为复位装置的孔114。孔114和开口113设置在接合销13和臂18相互接合部的相对于轴19的相对侧上,其中接合销13设置在薄片容纳盒6上。这样,可能从装置主体的前侧(薄片容纳盒6安装口侧)通过盖112的开口113用细的棒状构件进入臂18的孔114。
当振动或震动施加到装置主体时,在薄片容纳盒6已拆卸的状态下,振动/震动可能传递到臂18,引起臂18偏离原始位置,并且移动到如图12A所示的位置。在此情况下,螺丝刀D或类似物在箭头A的方向上插入,并且螺丝刀D的尖端与孔114接合;在此状态下,当臂18被推入时,臂18在如图12B所示的箭头B表示的方向上转动,从而使臂18能够复位到原始位置。由于该布置,即使拉入部16a由于振动、震动等等不可能拉入薄片容纳盒6,也能够由修护人员等用普通工具,例如螺丝刀,容易地实现恢复,而不必拆卸拉入部16a。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孔114用作复位装置,也可采用突出形状,只要当插入棒状物体时,该突出形状能实现接合。
本申请要求2004年10月28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4-313526和2005年10月3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5-290534的优先权,这两个专利申请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Claims (10)
1.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容纳薄片的薄片容纳装置(6)可拆卸地安装至设置在装置主体(1)中的容纳部(1B),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接合部(13),其设置在所述薄片容纳装置(6)上;
拉入装置(18),其作为枢轴(19)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容纳部(1B)中,所述拉入装置(18)与所述接合部(13)接合,并且当所述薄片容纳装置(6)被插入到所述容纳部(1B)时,所述拉入装置(18)被转动,以通过弹簧(20)将所述薄片容纳装置(6)拉入在所述容纳部(1B)中;和
导向装置(24),当所述拉入装置(18)被转动以拉入所述薄片容纳装置(6)时,所述导向装置(24)在所述薄片容纳装置(6)的拉入方向上引导所述接合部(13)的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24)由以下部分构成:与所述薄片容纳装置(6)的所述拉入方向平行的直线部(24a);和相对于所述拉入方向设置在所述直线部(24a)下游侧的弯曲部(24b),所述弯曲部(24b)被弯曲成不远离所述拉入装置(18)的所述枢轴(19)。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24b)形成为以所述拉入装置(18)的所述枢轴(19)为中心的弧形。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通过弹簧(20)使所述拉入装置(18)转动的肘节机构,其中,在所述拉入装置(18)已与所述接合部(13)接合并且转动到预定位置之后,所述拉入装置(18)通过所述时节机构被转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13)可在与所述薄片容纳装置(6)的所述拉入方向基本垂直的方向上摆动。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24)是凹槽(24),所述接合部(13)沿该凹槽被引导。
6.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容纳薄片的薄片容纳盒(6)可拆卸地安装至设置在装置主体(1)中的容纳部(1B),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接合销(13),其设置在所述薄片容纳盒(6)上;
臂(18),其作为枢轴(19)可转动地设置在容纳部(1B)中,所述臂(18)与所述接合销(13)接合,并且当所述薄片容纳盒(6)被插入到所述容纳部(1B)时,所述臂被转动,以通过弹簧(20)将所述薄片容纳盒(6)拉入在容纳部(1B)中;和
凹槽(24),当所述臂(18)转动以拉入所述薄片容纳盒(6)时,所述凹槽在所述薄片容纳盒(6)的所述拉入方向上引导所述接合销(13)的移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4)由以下部分构成:与所述薄片容纳盒(6)的所述拉入方向平行的直线部(24a);和相对于所述拉入方向设置在所述直线部(24a)下游侧的弯曲部(24b),所述弯曲部(24b)被弯曲成不远离所述臂(18)的所述枢轴(19)。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24b)形成为以所述臂(18)的所述枢轴(19)为中心的弧形。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用于通过弹簧(20)使所述臂(18)转动的肘节机构,其中,在所述臂(18)已与所述接合部(13)接合并且被转动到预定位置之后,所述臂(18)通过所述肘节机构被转动。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进一步包括复位机构,当在所述转动方向上的所述拉入臂(18)的位置偏离用于与所述接合销(13)接合的原始位置时,所述复位机构使所述拉入臂(18)移动到所述原始位置。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相对于所述拉入臂(18)的所述枢轴(19)设置在与所述接合销(13)的接合位置的相对侧上,通过由棒状构件转动所述拉入臂(18),所述拉入臂(18)被复位到所述原始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4313526 | 2004-10-28 | ||
JP2004313526 | 2004-10-28 | ||
JP2005290534 | 2005-10-0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65718A CN1765718A (zh) | 2006-05-03 |
CN100410158C true CN100410158C (zh) | 2008-08-13 |
Family
ID=36741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1167991A Active CN100410158C (zh) | 2004-10-28 | 2005-10-28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10158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15407A (zh) * | 2014-01-15 | 2017-02-1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15916B2 (ja) * | 2009-07-16 | 2014-06-1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引き込み装置、給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06858B2 (ja) * | 2012-03-21 | 2016-04-2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案内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KR20150085358A (ko) | 2014-01-15 | 2015-07-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화상형성장치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3428A (ja) * | 1989-06-12 | 1991-01-22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351224A (ja) * | 1989-07-17 | 1991-03-05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485220A (ja) * | 1990-07-26 | 1992-03-18 | Minolta Camera Co Ltd | カセット保持装置 |
JP3013428B2 (ja) * | 1990-10-23 | 2000-02-28 |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 キャビンフィルター |
JP3051224B2 (ja) * | 1991-10-30 | 2000-06-12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密封容器 |
WO2004096683A1 (ja) * | 2003-04-25 | 2004-11-1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085220B2 (ja) * | 1999-07-14 | 2008-05-14 |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 空気圧釘打ち機のピストンキャッチ装置 |
-
2005
- 2005-10-28 CN CNB2005101167991A patent/CN100410158C/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3428A (ja) * | 1989-06-12 | 1991-01-22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351224A (ja) * | 1989-07-17 | 1991-03-05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H0485220A (ja) * | 1990-07-26 | 1992-03-18 | Minolta Camera Co Ltd | カセット保持装置 |
JP3013428B2 (ja) * | 1990-10-23 | 2000-02-28 |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 キャビンフィルター |
JP3051224B2 (ja) * | 1991-10-30 | 2000-06-12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密封容器 |
JP4085220B2 (ja) * | 1999-07-14 | 2008-05-14 |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 空気圧釘打ち機のピストンキャッチ装置 |
WO2004096683A1 (ja) * | 2003-04-25 | 2004-11-11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画像形成装置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15407A (zh) * | 2014-01-15 | 2017-02-1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US10437191B2 (en) | 2014-01-15 | 2019-10-08 | Hp Printing Korea Co., Ltd.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6415407B (zh) * | 2014-01-15 | 2020-03-24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图像形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65718A (zh) | 2006-05-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10158C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US7469892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2285542B (zh) | 图像记录装置 | |
CN101804909A (zh) | 用于进给螺钉的装置 | |
US20160062294A1 (en) | Sheet storage cassett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 |
CN101236376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US20100189465A1 (en) | Transfer belt unit and method for holding the same | |
CN107697669B (zh) | 进给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 | |
JP4191182B2 (ja) | 給紙装置 | |
US8235614B2 (en) | Image processing devices and sheet feeding devices | |
US20090309294A1 (en) | Tray,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aper sheet post-handling device | |
JPH0715232Y2 (ja) |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 |
CN101607649B (zh) | 托盘、图像形成设备及纸页后处理装置 | |
EP1289250B1 (en) | Close-assist device and auto original feed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quipped with the device | |
JP4207962B2 (ja) | 給紙装置 | |
JP3626416B2 (ja) | シート体案内装置 | |
JPH07104637B2 (ja) | ポ−タブル複写機 | |
JP3801600B2 (ja) | 給紙装置 | |
JP6500966B2 (ja) | 手差し給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368692B2 (ja) | ヒンジ駆動ユニット、モータ駆動式ヒンジ装置および事務機器 | |
JPS62102658A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JP2005132570A (ja) | 給紙装置 | |
KR100464089B1 (ko) | 인쇄기기의 용지 이송장치 | |
JPH0544355Y2 (zh) | ||
JPH11334892A (ja) | 給紙カセット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