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407064C - 显影装置和图象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和图象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407064C
CN100407064C CN2003101183228A CN200310118322A CN100407064C CN 100407064 C CN100407064 C CN 100407064C CN 2003101183228 A CN2003101183228 A CN 2003101183228A CN 200310118322 A CN200310118322 A CN 200310118322A CN 100407064 C CN100407064 C CN 10040706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veloper
peripheral face
outer peripheral
load
developing slee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3101183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03073A (zh
Inventor
横川一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Precisi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Precisi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Precisi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Precisi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503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3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70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706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 G03G15/081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on a donor element, e.g. belt, roller characterised by the lateral sealing at both sides of the donor member with respect to the developer carrying di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Magnetic Brush Develop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影装置,磁性板(90)由横截面为长方形的基部(92)、从该基部(92)突出的凸部(94)构成。基部(92)是沿着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延伸的圆弧状的。凸部(94)形成在比刮墨刀(80)更靠显影套管(72)的旋转方向(箭头E方向)的上游一侧,即形成在基部(92)的长度方向(圆弧方向)中央部。该凸部(94)从基部(92)中与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正交的侧面(92a),几乎垂直于该侧面(92a)而突出。凸部(94)覆盖从基部(92)到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中与刮墨刀(80)相对的对置区域而突出。即使在显影刮板和磁密封构件之间产生间隙,也能防止附着在显影套管的外周面上的磁性调色剂隆起,防止该磁性调色剂的飞散。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和图象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向形成在像担持体上的静电潜像提供显影剂,来形成显影像的显影装置和配置有该显影装置的图象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计算机或工作站的输出装置,知道有使用粉体的显影剂(调色剂)在记录媒体上形成图象的电子相片方式的图象形成装置。在该图象形成装置中包括:向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磁鼓等像担持体或形成在该感光磁鼓上的静电潜像提供显影剂的显影装置。
下面,参照图10和图11说明以往的显影装置。
图10是表示以往的显影装置一例的模式图。图11是表示具有磁密封构件的显影装置的主视图。
显影装置10包括:容纳磁性显影剂T(以下,称作磁性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磁性板收藏体)12;一边搅拌收藏在调色剂容器12中的磁性调色剂,一边输送的搅拌构件14;把从搅拌构件14输送的磁性调色剂T担持在其外周面上的辊状(圆筒状)显影套管(显影剂担持体)16。另外,显影装置10包括:把担持在显影套管16的外周面上的磁性调色剂T限制为一定厚度的显影刮板18;防止从调色剂容器12泄漏磁性调色剂T的磁密封构件20。
所述调色剂容器12能容纳预先设定的量的磁性调色剂T。通过使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调色剂容器12上的搅拌构件14向箭头A方向旋转,能机械地搅拌调色剂容器12内的磁性调色剂T,使其变细,并且向显影套管16提供磁性调色剂T,顺利地担持。
显影套管16可自由旋转地固定在调色剂容器12的侧壁上配置的轴承(未图示)上。在显影套管16的中空部与显影套管16同轴固定着磁铁辊22。磁铁辊22对称形成,沿着圆周方向磁化分布为多个磁极(磁极N1、磁极S1、磁极N2、磁极S2)。因此,显影套管16通过磁铁辊22的备磁极N1、S1、N2、S2产生的磁力来担持磁性调色剂T,并且顺利地向像担持体(未图示)输送磁性调色剂T。
显影刮板18配置在从显影套管16的外周面隔开给定间隔的位置,以便在显影套管16的外周面以一样的厚度担持磁性调色剂T。
磁密封构件20为了防止(以下称作密封)从形成在所述轴承上的间隙泄漏磁性调色剂T,在显影套管16的长度方向(旋转轴方向)两端部,配置在从该外周面隔开给定间隔的位置,形成沿着外周面的圆弧状。
但是,作为防止磁性调色剂T从形成在所述轴承上的间隙泄漏的技术之一,知道有把由毡或发泡橡胶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构成的弹性密封构件按压在显影套管16的长度方向两端部的外周面上,填充间隙的技术。
但是,在使用弹性密封构件的技术中,由于弹性密封构件和显影套管16的摩擦引起的旋转扭矩,在显影套管16的圆周速度上产生不均匀。另外,该圆周速度的不均匀导致显影套管16缺乏调色剂的担持能力的一致性。这样,当缺乏调色剂的担持能力的一致性时,在像担持体的表面上形成与原稿等的图象信息不一致的浓度的调色剂像,在记录纸等记录媒体上形成低图象质量的复制图象。
因此,为了防止由于使用弹性密封构件而产生的图象质量下降,采用了使用上述的磁密封构件20的技术。
磁密封构件20由从显影套管16的外周面隔开给定间隙(0.2mm~0.8mm)配置的圆弧状的磁性材料构成。通过磁密封构件20和显影套管16内的磁铁辊22形成磁路,通过该磁路,用显影剂形成磁刷。通过该磁刷防止显影剂的泄漏。磁密封构件20如图11所示,配置在显影套管16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即比显影刮板18的长度方向两端更外侧。
但是,在磁密封构件20、显影刮板18和安装磁密封构件20的调色剂容器12中,有时产生尺寸的偏移。由于该偏移,在显影刮板18和磁密封构件20之间产生间隙。当产生这样的间隙时,在间隙中,磁性调色剂T不受显影刮板18和磁密封构件20的限制。因此,存在着以下问题:在该间隙中,附着在显影套管16的外周面上的磁性调色剂T隆起,很快就隆起到导致磁性调色剂T飞散的地步。
发明内容
鉴于所述问题的存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显影刮板和磁密封构件之间产生间隙,也能防止附着在显影套管外周面上的磁性调色剂隆起,从而防止该磁性调色剂飞散的显影装置和配置有该显影装置的图象形成装置。
用于实现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包括:一边在给定的旋转方向旋转,在其外周面上担持显影剂的圆柱形状的显影剂担持体;在该显影剂担持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与其外周面相对,并且把担持在该外周面上的显影剂限制为给定厚度的显影剂限制构件;在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外周面中、在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的长度方向两端的外侧区域,沿着所述外周面呈圆弧状延伸的磁性板;从所述显影剂担持体向形成所述静电潜像的像担持体提供显影剂,其特征在于:
(1)所述磁性板形成覆盖从该磁性板到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外周面中与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相对的对置区域的覆盖部。
(2)在此,所述覆盖部可以是:从所述磁性板中与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相对的面突出的凸部。
(3)另外,所述覆盖部可以是:配置在比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更靠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旋转方向上游一侧。
(4)另外,所述覆盖部可以是:配置在比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更靠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旋转方向下游一侧。
(5)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是弹性体,即通过用该弹性体压接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外周面,把显影剂限制为给定厚度;
(6)所述覆盖部覆盖从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旋转方向上游一侧到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压接所还显影剂担持体外周面的上方。
(7)所述覆盖部比所述磁性板的其他部分更远离显影剂担持体的外周面。
(8)所述覆盖部形成从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旋转方向上游一侧向下游一侧,向该显影剂担持体的内侧倾斜,并且沿着外周面倾斜的倾斜面。
用于实现所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图象形成装置的特征在于:
(9)具有上述(1)~(7)项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通过该显影装置使静电潜像显影,来形成图象。
附图说明
下面简要说明附图。
图1是表示配置有本发明的显影装置的图象形成装置一例即复印机的内部构造的模式图。
图2是表示工序盒(process cartridge)的模式图。
图3是表示磁性板的立体图。
图4是模式化地表示磁性板、刮墨刀、显影套管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磁性板的侧视图。
图6是表示其他例子的磁性板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其他例子的磁性板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其他例子的磁性板的侧视图。
图9是模式化地表示磁性板、刮墨刀、显影套管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以往的显影装置一个例子的模式图。
图11是表示具有以往的磁密封构件的显影装置的主视图。
符号的说明。
30-复印机;70-显影装置;72-显影套管;74-磁铁辊;80-刮墨刀;90、100、110、120-磁性板;92、102、112、122-基部;94、104、114、124-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图1是表示配置有本发明的显影装置的图象形成装置一例即复印机的内部构造的模式图。
在复印机30的顶面配置有可自由开关的原稿按压板32。在原稿按压板32之下配置有安放原稿(未图示)的原稿台玻璃34。另外,在顶面的正面一侧配置有输入复印张数的操作面板(来图示)。在该复印机30上设置有容纳多张切割纸的通用纸匣36,它可可自由出入复印机30的主体。另外,在复印机30的右侧壁上具有能提供明信片等小尺寸的记录纸的矩形手动盘38。该手动盘38以下边部38a为中心在箭头B方向转动,开放到能安放记录媒体的位置(用双点划线表示的位置)。另外,在复印机30的上部形成层叠产生图象的记录纸的排纸盘40。
下面,说明用复印机30形成图象的步骤。
在原稿台玻璃34的上表面,把原稿面向下安放原稿,用该原稿按压板32按压固定该原稿。记录在原稿上的图象由具有光源灯42的众所周知的光学系统44读取,取得担持记录在原稿上的图象的光。该光通过电子信号变换机(未图示)变换为电信号,发送给众所周知的激光照射装置46。在与该电信号相应的激光照射定时,把激光48(单点划线C)向感光磁鼓50照射。感光磁鼓50通过带电辊,一样带电。通过向感光磁鼓50照射激光48,在感光磁鼓50上形成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通过从显影装置70提供的显影剂显影,形成显影像。
而从通用纸匣36向箭头C方向(供纸方向)提供记录纸等记录媒体,通过复制辊54把显影像复制到记录媒体上。复制了显影像的记录媒体输送到定影器56上。在定影器56中配置有加热辊56a和压辊56b,一边用这两个压辊56a、56b夹持着记录媒体,一边输送,显影像在记录媒体上定影。这样,显影像定影的记录媒体由一对排纸辊58排出,层叠到排纸盘40上。须指出的是,在复印后,残留在感光磁鼓50上的显影剂由清洁装置60除去。另外,能从手动盘38提供记录媒体,在从手动盘38提供的记录纸上形成图象的步骤也与所述相同。
如上所述,在复印机30中配置有各种零件或构件。这些零件中,带电辊52、感光磁鼓50、清洁装置60、显影装置70一体形成,构成工序盒。该工序盒可插拔地安装在复印机30的内部。
下面,参照图2说明构成的工序盒的显影装置70。
图2是表示工序盒的模式图。在图2中,对于与图1所示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采用同一符号。
显影装置70具有接近感光磁鼓50而配置的显影套管(是本发明的显影剂担持体的一个例子,也称作显影辊)72。在显影套管72上通过偏压电源(未图示)外加叠加交流和直流的偏压。通过显影套管72和其内部的磁铁辊74,显影剂形成穗状,附着在显影套管72的表面上,提供给感光磁鼓50。
在夹着显影套管72与感光磁鼓50相反一侧形成收藏磁性调色剂T的显影剂收藏容器82。在显影剂收藏容器82的内部配置有在箭头D方向旋转的显影剂搅拌装置76。显影剂搅拌装置76通过以中心轴78为中心箭头D方向旋转,一边搅拌磁性调色剂T,一边向显影套管72输送。另外,在显影套管72的附近固定着限制形成在显影套管72表面上的穗状的显影剂高度(厚度)的刮墨刀80(本发明所说的显影剂限制构件)。
该刮墨刀80把输送到显影套管72上的磁性调色剂T的一部分按回显影室82。据此,限制附着在显影套管72表面而输送来的显影剂高度,变为给定的高度。变为该给定的高度的显影剂伴随着显影套管72的旋转提供给感光磁鼓50。
在显影套管72外周面中远离刮墨刀80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图2的纸面的方向)两端的区域外周面附近配置有沿着该外周面延伸为圆弧状的磁性板90。后面将说明磁性板90的形状等。
磁性板90与磁铁辊74联合作用,形成磁路,通过该磁路,用显影剂形成磁刷。通过该磁刷,防止磁性调色剂T从显影套管7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泄漏。
下面,参照图3~图5来说明磁性板90。
图3是表示磁性板的立体图。图4是模式化地表示磁性板、刮墨刀、显影套管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磁性板的侧视图。在这些图中,对于与图2所示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的符号。
磁性板90由横截面为长方形的基部92、从该基部92突出的凸部94构成。基部92是沿着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延伸的圆弧状的。另外,基部92从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只隔开一定间隔(约0.3mm)配置,在外周面72a的圆周方向延伸半个圆周左右。
凸部94形成在比刮墨刀80更靠显影套管72的旋转方向(箭头E方向)的上游一侧,即形成在基部92的长度方向(圆弧方向)中央部,是比基部92还短的圆弧状。另外,凸部94从基部92中与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正交的侧面92a,几乎垂直于该侧面92a而突出。即凸部94从与刮墨刀80相对的面(侧面92a),几乎垂直于该侧面92a而突出。
凸部94突出的突出方向是从配置基部92的显影套管72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向着其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的方向。另外,凸部94覆盖从基部92到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中与刮墨刀80相对的对置区域而突出。因此,形成在基部92和刮墨刀80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一部分由凸部94覆盖。即凸部94向着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中与刮墨刀80压接的部分(显影区域),从基部92突出,只进入该显影区域约4mm(用图4的L表示的距离)(重叠)。
凸部94中的显影套管72旋转方向(箭头E方向)下游一侧的端面94a位于与刮墨刀80的端面80a几乎相同的位置。另外,凸部94中的显影套管72旋转方向(箭头E方向)上游一侧的端面94b倾斜,从该旋转方向上游一侧向着下游一侧进入显影区域(箭头F方向)。须指出的是,所述磁性板90分别配置在刮墨刀80的长度方向两端。
因为凸部94形成在磁性板90上,所以,即使在刮墨刀80的长度方向两端面和基部92之间产生间隙,在该间隙中也通过磁铁辊74和凸部94形成磁刷。因此,在该间隙中,限制显影套管72担持的磁性调色剂T不会隆起。因此,能防止磁性调色剂T从显影套管72长度方向两端部飞散。另外,凸部94的端面94b如上所述,倾斜为从显影套管72的旋转方向上游一侧向着下游一侧进入显影区域,所以形成磁刷的磁性调色剂T适当回到显影装置70的内部(箭头F方向)。结果,适度替换了位于刮墨刀80和磁性板90的间隙的磁性调色剂T。
下面,参照图6说明磁性板的其他例子。
图6是表示其他例子的磁性板的侧视图。在该图中,对于与图2所示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的符号。
磁性板100由横截面为长方形的基部102、从该基部102突出的凸部104构成。基部102是沿着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延伸的圆弧状的。另外,基部102从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只隔开一定间隔(约0.3mm)配置,在外周面72a的圆周方向延伸半个圆周左右。因此,与显影套管72相对的基部102的面(内周面)102b从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一样分开约0.3mm。
凸部104形成在比刮墨刀80更靠显影套管72的旋转方向(箭头E方向)的上游一侧,即形成在基部102的长度方向(圆弧方向)中央部,是比基部102还短的圆弧状。与显影套管72相对的凸部104的内周面104b比基部102的内周面102b更远离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约0.1mm(在图6中,用“t”表示的距离)。即凸部104的内周面104b从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分开约0.4mm。
另外,凸部104从基部102中与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正交的侧面102a,几乎垂直于该侧面102a而突出。即凸部104从与刮墨刀80相对的面(侧面102a),几乎垂直于该侧面102a而突出。
凸部104突出的突出方向是从配置基部102的显影套管72长度方向一端部向着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的方向。另外,凸部104覆盖从基部102到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中与刮墨刀80相对的对置区域而突出。因此,在基部102和刮墨刀80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一部分由凸部104覆盖。即凸部104向着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中与到墨刀80压接的部分(显影区域),从基部102突出,只进入该显影区域约4mm(用图4的L表示的距离)(重叠)。
凸部104中的显影套管72旋转方向(箭头E方向)下游一侧的端面104a位于与刮墨刀80的端面80a几乎相同的位置。须指出的是,所述磁性板90分别配置在刮墨刀80长度方向两端。
因为凸部104形成在磁性板100上,所以,即使在刮墨刀80的长度方向两端面和基部102之间产生间隙,在该间隙中也通过磁铁辊74和凸部104形成磁刷。因此,在该间隙中,限制显影套管72担持的磁性调色剂T不会隆起。因此,能防止磁性调色剂T从显影套管72长度方向两端部飞散。另外,凸部104的端面104b比基部102的内周面102b更远离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约0.1mm,所以在外周面72a中,刮墨刀80限制的磁性调色剂T不会超出需要而作为磁刷使用。因此,在外周面72a中凸部104覆盖的区域中,磁性调色剂T不会变为极端少的状态,所以不会发生在磁性调色剂T极端少的状态下,与刮墨刀80摩擦而引起的磁性调色剂T定影。
下面,参照图7说明磁性板的其他例子。
图7是表示其他例子的磁性板的侧视图。在该图中,对于与图2所示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的符号。
磁性板110由横截面为长方形的基部112、从该基部112突出的凸部114构成。基部112是沿着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延伸的圆弧状的。另外,基部112从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只隔开一定间隔(约0.3mm)配置,在外周面72a的圆周方向延伸半个圆周左右。
凸部114形成在从基部112的长度方向(圆弧方向)中央部到显影套管72旋转方向的下游一侧的范围中,是比基部112还短的圆弧状。凸部114从基部112中与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正交的侧面112a,几乎垂直于该侧面112a而突出。即凸部114从与刮墨刀80相对的面(侧面112a),几乎垂直于该侧面112a而突出。
凸部114突出的突出方向是从配置基部112的显影套管72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向着其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的方向。另外,凸部114覆盖从基部112到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中与刮墨80相对的对置区域而突出。因此,在基部112和刮墨刀80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一部分由凸部114覆盖。即凸部114向着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中与刮墨刀80压接的部分(显影区域),从基部112突出,只进入该显影区域约4mm(用图4的L表示的距离)(重叠)。
在凸部114中的显影套管72旋转方向(箭头E方向)下游一侧,在与刮墨80的端面80a几乎相同的位置形成端面114a。凸部114从端面114a向箭头E方向下游一侧延伸(扩展)。在此,刮墨刀80是弹性体,通过用弹性体按压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把显影剂限制在给定厚度。凸部114覆盖从比刮墨刀80更靠显影套管72的旋转方向(箭头E方向)上游一侧到刮墨刀80按压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的上方。
因为凸部114形成在磁性板110上,所以,即使在刮墨刀80的长度方向两端面和基部112之间产生间隙,在该间隙中也通过磁铁辊74和凸部114形成磁刷。因此,在该间隙中,限制显影套管72担持的磁性调色剂T不会隆起。因此,能防止磁性调色剂T从显影套管72长度方向两端部飞散。另外,在凸部114和刮墨刀80之间形成的间隙中通常通过磁铁辊74和凸部114来形成磁刷,所以能进一步可靠地防止磁性调色剂T从显影套管72长度方向两端部泄漏。
下面,参照图8和图9说明磁性板的其他例子。
图8是表示其他例子的磁性板的侧视图。图9是模式化地表示磁性板、刮墨刀、显影套管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在这些图中,对于与图2所示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采用相同的符号。
磁性板120由横截面为长方形的基部122、从该基部122突出的凸部124构成。基部122是沿着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延伸的圆弧状的。另外,基部122从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只隔开一定间隔(约0.3mm)配置,在外周面72a的圆周方向延伸半个圆周左右。
凸部124形成在比刮墨刀80更靠显影套管72的旋转方向(箭头E方向)的下游一侧,即形成在基部122的长度方向(圆弧方向)端部,是梯形的。另外,凸部124从基部122中与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正交的侧面122a,几乎垂直于该侧面122a而突出。即凸部124从与刮墨80相对的面(侧面122a),几乎垂直于该侧面122a而突出。
凸部124突出的突出方向是从配置基部122的显影套管72的长度方向一端部向着其相反一侧的另一端部的方向。另外,凸部124覆盖从基部122到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72a中与刮墨刀80相对的对置区域而突出。因此,在基部122和刮墨刀80之间形成的间隙的一部分由凸部124覆盖。即凸部124向着显影套管72的外周面中与刮墨刀80压接的部分(显影区域),从基部122突出,只进入该显影区域约4mm(用图4的L表示的距离)(重叠)。
凸部124中的显影套管72旋转方向(箭头E方向)上游一侧的端面124a位于与基部122的端面122a几乎相同的位置。另外,凸部124中的显影套管72旋转方向(箭头E方向)上游一侧的端面124b倾斜,从该旋转方向上游一侧向着下游一侧进入显影区域(箭头G方向)。须指出的是,所述磁性板120分别配置在刮墨刀80的长度方向两端。
因为凸部124形成在磁性板120上,所以,即使在刮墨刀80的长度方向两端面和基部122之间产生间隙,在该间隙中也通过磁铁辊74和凸部124形成磁刷。因此,在该间隙中,限制显影套管72担持的磁性调色剂T不会隆起。因此,能防止磁性调色剂T从显影套管72长度方向两端部飞散。另外,凸部124的端面124b如上所述,倾斜为从显影套管72的旋转方向上游一侧向着下游一侧进入显影区域,所以形成磁刷的磁性调色剂T适当回到显影装置70的内部(箭头G方向)。结果,位于凸部124和刮墨刀80双方附近的磁性调色剂T不会隆起,不会飞散。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显影装置中,覆盖部覆盖从磁性板到对置区域,所以即使在显影剂限制构件和磁性板之间形成间隙,在该间隙的上方也配置有覆盖构件。因此,磁屏蔽的影响不会波及该间隙,所以防止在该间隙中显影剂隆起、飞散。结果,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剂担持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飞散。
在此,所述覆盖部为从所述磁性板中与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相对的面突出的凸部时,能简单形成覆盖部。
另外,所述覆盖部配置在比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更靠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旋转方向上游一侧时,能进一步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剂担持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飞散。
当所述覆盖部配置在比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更靠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旋转方向下游一侧时,能进一步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剂担持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飞散。
另外,当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为弹性体时,通过用该弹性体压接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外周面,把显影剂限制在给定的厚度,当所述覆盖部覆盖从比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更靠所述显影剂担持体旋转方向上游一侧,到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压接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外周面的上方时,能进一步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剂担持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飞散。
另外,当所述覆盖部比所述磁性板的其他部分更远离显影剂担持体的外周面时,在显影剂担持体的外周面中由显影剂限制构件限制的面上不会形成超出所需要量的显影剂的磁刷,所以在该外周面上担持适宜量的显影剂,能防止在外周面的显影剂较少的情况下由摩擦引起的定影。
另外,当所述覆盖部形成从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旋转方向上游一侧向下游一侧,向该显影剂担持体的内侧倾斜,并且沿着外周面倾斜的倾斜面时,因为形成了所述倾斜面,所以形成使显影剂向显影剂担持体内侧(显影装置的内部)移动的磁刷。因此,能进一步可靠地防止显影剂从显影剂担持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飞散。

Claims (8)

1.一种显影装置,包括:一边在给定的旋转方向上旋转,一边在其外周面上担持显影剂的圆柱形状的显影剂担持体;在该显影剂担持体的长度方向上延伸,与其外周面相对,并且把担持在该外周面上的显影剂限制在给定厚度上的显影剂限制构件;和在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外周面中、在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的长度方向两端的外侧区域,沿着所述外周面呈圆弧状延伸的磁性板;通过从所述显影剂担持体向形成有静电潜像的像担持体提供显影剂来对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性板形成有覆盖从该磁性板到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外周面中与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相对的对置区域的覆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部是从所述磁性板中与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相对的面突出来的凸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部配置在比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更靠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旋转方向上游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部配置在比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更靠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旋转方向下游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是弹性体,通过用该弹性体压接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外周面,来把显影剂限制在给定厚度上;
所述覆盖部覆盖从比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更靠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旋转方向上游一侧到所述显影剂限制构件压接着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外周面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部比所述磁性板的其他部分更远离显影剂担持体的外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部形成有倾斜面,该倾斜面从所述显影剂担持体的旋转方向上游一侧向下游一侧,向着该显影剂担持体的内侧倾斜,并且沿着外周面倾斜。
8.一种图象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7中任意1项所述的显影装置,通过该显影装置使静电潜像显影,来形成图象。
CN2003101183228A 2002-11-21 2003-11-21 显影装置和图象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70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37569A JP4321801B2 (ja) 2002-11-21 2002-11-21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37569/2002 2002-11-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3073A CN1503073A (zh) 2004-06-09
CN100407064C true CN100407064C (zh) 2008-07-30

Family

ID=32701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31011832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7064C (zh) 2002-11-21 2003-11-21 显影装置和图象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092656B2 (zh)
JP (1) JP4321801B2 (zh)
CN (1) CN10040706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1652B2 (ja) 2008-09-29 2013-08-21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097683B2 (ja) * 2008-11-14 2012-12-1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Oa用ブレード
JP5707714B2 (ja) * 2010-03-12 2015-04-3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131301B2 (ja) * 2010-03-16 2013-01-3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作像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27429B2 (ja) * 2010-12-08 2014-11-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US9146526B2 (en) * 2012-09-13 2015-09-2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Unit, cleaning unit,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78623A (en) * 1998-02-17 1999-11-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US6038414A (en) * 1997-10-30 2000-03-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with magnetic seals for preventing toner leakage
CN1092809C (zh) * 1996-07-26 2002-10-16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7003A (en) * 1992-08-11 1993-11-30 Olivetti Supplies, Inc. Toner cartridge refilling seal using magnetic materia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09C (zh) * 1996-07-26 2002-10-16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
US6038414A (en) * 1997-10-30 2000-03-1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with magnetic seals for preventing toner leakage
US5978623A (en) * 1998-02-17 1999-11-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321801B2 (ja) 2009-08-26
JP2004170748A (ja) 2004-06-17
CN1503073A (zh) 2004-06-09
US7092656B2 (en) 2006-08-15
US20040218945A1 (en) 2004-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42797A (en) Tear drop seal
JPS62296177A (ja) 液体像転写装置
US20030044200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roviding alignment indicia in a printed image
US5294967A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plurity of adjustable developing units
CN100407064C (zh) 显影装置和图象形成装置
CA1233872A (en) Multi-roll development system
JPS62278584A (ja) 電子写真式複写機
JP3252090B2 (ja) 現像装置
JP2007148250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KR960001929A (ko) 전자 사진 현상 장치
JP323386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におけるイメージセンサの固定構造
JP5950875B2 (ja) 帯電ロー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EP0482867A2 (en) Development apparatus
JP2005164675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装置
CA2007788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machine with efficient transfer
CN207301628U (zh)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JP3832985B2 (ja)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05070700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048135A (ja)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89754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A2275787A1 (en) Liquid development apparatus
JP2972598B2 (ja) 現像装置
US20070098456A1 (en) Xerographic developer unit having multiple magnetic brush rolls rotating against the photoreceptor
KR0174685B1 (ko) 현상기의 토너 유출 방지장치
JP200033877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30

Termination date: 20121121